公司战略管理诊断分析及方案建议(精选8篇)
公司战略管理诊断分析及方案建议 篇1
公司战略管理诊断分析及方案建议
报告提纲
姓名:王阳辉班级:1103班得分:
选题:
7、您觉得目前公司在战略管理方面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回答:目前公司在战略管理方面最大的问题是企业战略规划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匹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规划执行力不强。
我公司为特级资质施工总承包企业,目前除施工主业外、还涉及房产开发、劳务、商贸、酒店服务等行业,采用了多元化发展的集团管控模式。但公司在战略管理方面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及规划不匹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无论采取何种发展模式,企业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还是人的因素,因此企业战略管理与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匹配合理,人力资源规划的切实执行,决定了企业的长足发展。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推动力量,人力资源管理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的所有业务与工作推动和执行过程中,人的能动性、技能保证和团队协作成为其得以有效达成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源的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的发展动力管理,其核心的管理行为包括人力资源的获取、激励、组织与发展四个部分,只有将这四个部分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
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升华,进而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企业的盈利能力。
公司战略管理诊断分析及方案建议 篇2
传统业绩诊断指标基于公开的财务报表信息, 片面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业绩诊断结果难以客观、精准地反映其真正的经营现状, 企业业绩被明显高估, 从而可能误导管理层与投资者对企业经营现状进行准确判断与决策。与其相比, EVA指标充分考虑权益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的同时, 通过会计项目调整对会计准则潜在的偏差和扭曲进行修正, 从而使企业估值更为精准、有效, 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业绩诊断指标的部分缺陷, 也使管理者从对利润的重视转移到财富的创造上来, 开始注重对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的分析。
二、GP公司的EVA计算与诊断
1、EVA计算
EVA即经济增加值, 指税后净经营利润扣除包括股权和债权在内的全部资本成本后的所得。其公式为:EVA=税后净经营利润-资本总额×加权平均资本成本。GP公司为国有控股特大型电信企业之一, 提供全面的电信基本业务及通信信息服务。本文以GP公司为例, 粹取其2005-2 00 7年年报数据, 按照上述公式计算出2005-2007年三年的EVA结果见下表。
2、EVA业绩诊断及管理改进建议
(1) E V A业绩诊断。G P公司2 0 0 5-2007年EVA的计算结果反映, 受盈利能力、资本结构以及资本运营三方面因素影响, 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创造的EVA逐年减少, 特别是2007年由负转正, 意味着企业已经发生毁损股东价值的实质性改变。其EVA的诊断结果折射出GP公司在财务管理方面仍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比如整体盈利能力有待继续提高, 持续增长压力不断加大, 片面追求收入增长, 忽略现金流入的现象仍然存在, 直接影响公司的创造价值能力;投资结构有待优化, 投资回报水平不高。片面追求过度投资和短期利益导致公司投资和经营存在短视行为, 公司在短期业绩方面投资过多, 在长期的价值创造方面投资明显不足, 企业未来持续增长能力受到一定限制, 随之带来的巨额折旧压力在未来发展中也将逐渐显现;存量资产规模庞大, 利用率不高, 资产闲置问题突出, 整体运营能力低下, 获利能力尚需进一步提高。
(2) 管理改进建议。通过前面的问题对比分析, 针对其分析过程中折射出的一些经营及管理上的问题, GP公司可以考虑下述方案予以解决:
①加大内外挖掘力度, 全面提升企业整体盈利能力。在经营发展方面, 以新兴业务为契机, 巩固存量, 抢夺增量, 确保公司所需的现金流量。加大市场细分力度, 加快重点业务的规模发展, 进一步优化业务结构。加大产品与业务创新力度, 推动融合业务和增值业务发展。加强经济增加值为正的新业务拓展, 进一步增强产品与业务创新能力, 优化商业模式, 实现固网业务与移动业务的协调发展。在资源利用方面, 合理配置营销成本, 实现资源围绕市场和客户需求进行有效配置, 切实提高营销成本使用效益。特别是要合理使用渠道费用, 充分利用自有力量, 释放人工成本的激励能力。
②合理控制投资规模, 优化投资结构, 提高投资回报。建立投资项目的诊断模型, 增加按业务类别、客户群的投资回报分析。通过对资源挖潜、整合等方式, 合理控制传统业务投资比重, 加大投资回报良好、EVA值为正和EVA值较高的业务产品和地域的投资。建立投资项目后评价制度, 确保投资有回报。增加对经营性项目的推广策略实施评价、后期市场运营情况分析、闲置资源利用评价、项目对其他网络资源占用情况分析等内容, 确保后评价成果在未来的投资活动中得到采纳和应用。
③树立资产经营理念, 增加EVA为正项目的投资。建立“以效益指标为正向激励, 以资产规模为反向控制的核心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对资产全生命周期各管理环节的评价、考核, 加强“账、卡、实、责任人”四位一体为主要内容的基础管理。从投资源头控制资产规模, 与投资前诊断、后评价紧密结合, 以充分挖掘存量资产的效益来落实前诊断各项预计指标, 以有效的投资补充存量资产的生产能力, 更好的发挥存量资产的效益, 形成固定资产投资与固定资产管理相互支撑、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互动机制。优化资产结构, 提高资产效能。落实循环盘点制度, 为优化资产结构、合理配置资产资源提供一定依据。
参考文献
[1]、AI埃巴, 凌晓东, 等.经济增加值一如何为股东创造财富[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1.
公司应收帐款管理分析及建议 篇3
关键词:降低应收帐款 盘活资源 重要工作
公司在销售产品、提供劳务过程中,为了稳定销售渠道、扩大销路、减少存货,不得不向客户提供一定的信用服务,形成赊销,即财务提到的应收账款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的运用越来越普遍,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例如凯通物资公司为了扩大销售,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普遍运用赊销方式去抢占项目,以增加销售额换取采购成本的降低,以薄利换多销,以多销换利润总额,这样就形成了应收帐款。应收帐款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物资公司的运营风险与运营成本,因此,如何有效地降低应收帐款是物资公司盘活资源拓展效益空间的重要工作。
一、公司应收账款形成的原因
应收账款的发生意味着企业有一部分资金被客户占用,同时企业持有应收账款也是有成本的。除销售和回款之间的时间差这一自然因素外,公司应收账款的形成还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竞争加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司面临的竞争日益激烈,竞争对手及竞争手段也多元化,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有一席之地,就必须扩大市场份额,提高销售业绩。在这种情况下,公司不得不采用赊销策略,即运用信用争取项目,从而达到获取效益的目的。
(二)降低库存额的需要
市场价格正常情况下,凯通公司不设库存;每年在一些明显低价的时段,也会有针对性的在公司销售区域,选择项目有需求的品种和规格做一些库存。为了降低存货风险,需要尽快实现销售收入以结转存货,在市场价格波动较大时,持有存货则要面临存货贬值的风险,所以公司也选择把存货变成应收账款。
(三)趋利心态
几年来我们总结出一条规律,现金流与单笔业务利润额成反比。单笔利润高掩盖着项目资金短缺,支付能力差的问题,而高额利润使我们的业务人员心态发生变化,往往对项目做出较多的承诺,如:付款期限的延长。
(四)公司对项目缺乏正确评估
赊销方式的诞生和生存基础就是企业的信用。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和规范,企业的信用状况应成为交易的前提条件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推行时间较短,许多企业还没有形成诚信经营的价值理念,个别项目缺乏信用意识,不能认真履行合同而违约,导致对方延期付款。公司对项目信用评估不正确,对信誉不好的项目盲目赊销,再加上自身追讨欠款工作不力,也是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
二、应收帐款对公司经营的负面影响
(一)提高了呆帐出现几率
赊销过程中,个别项目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按期支付,导致应收帐款不能按期收回,成为呆帐。
(二)对公司资金运转周期造成影响
不合理的应收帐款,延长了公司资金的运转周期,影响了公司资金的循环,使大量的流动资金沉淀在非经营环节上,致使公司资金短缺,影响公司的正常经营。
(三)降低公司的资金使用效率,夸大了经营成果
赊销并没有真正形成现金流入,反而使公司不得不运用有限的流动资金来垫付各种税金和费用,造成了公司现金的流出,致使公司的资金更为紧张。而货款没有收回销售额已经确认,无形中夸大了经营成果。
三、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风险防范意识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公司片面强调市场的拓展,盲目采用赊销策略而忽略了自我保护,对项目的选择只看数量,而对业主资金、项目单价等信用资料不作分析,对项目所在公司履行偿债义务的可能性缺乏必要的甚至基本的分析和评估。这些情况都使得公司平均收账期延长,应收账款金额常年居高不下,极易形成呆账。
(二)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
个别销售合同签订之初就被所谓“承诺”所欺骗,从而使合同失去了控制经营风险的重要作用。大部分情况下对业绩考核只看重销售额和利润,忽视了市场的复杂性和风险的防范,而销售人员为了个人业绩,只关心年度指标的完成,日后清欠有依赖公司领导的思想,不计后果的采用赊销手段,造成应收账款金额上升,对于这部分应收账款,销售部门及人员没有严厉的清欠手段,局内也没有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更没有明确规定监督账款清理的处室,在形成呆账后无法追究责任,从而造成高销售额、低效益的局面。
(三)受市场的影响
应收账款得不到及时清理,特别是在买方市场条件下,公司对长期合作项目应收账款账龄的延长,使公司在经营中受制于人,呆账风险增加。
四、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的对策
(一)市场转型
向铁路市场转移,相比公路市场,铁路资金较好,合同执行情况较规范,结算较及时。以减少资金在应收账款上的占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公司的经济效益。
(二)结算方式多样化
结算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司应收帐款的回收。对于资金好、支付能力强的项目,公司可适当放宽政策,采用延期付款的方式。对于资金不好,支付能力差的项目,建议项目使用银行承兑汇票的结算方式,有效降低应收帐款带来的风险。
(三)加强销售合同管理
按照《合同法》的规定,制定、修改和完善合同管理制度,明确合同管理机构及职责。要签订规范的合同,详细具体的明确购销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对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交货期、交货地点、付款方式及违约责任进行认真审查,同时实施严格的合同审批程序,层层把关,由其是对金额较小的合同,更不能忽视,问题往往出现在小项目、小合同上。
(四)制定严格的信用政策,控制赊销额度
控制信用额度是加强应收账款日常管理的重要手段,无论是单笔的赊销还是项目的赊销总额,都必须严格控制在公司所能接受的风险范围内,合理确定项目信用额度。公司有必要在应收账款形成之前,对项目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资信状况,偿付能力进行分析,充分了解项目是否能满足付款需要,必要时可要求其所在公司提供担保承诺。当然,这是不得已采取的措施,与项目开诚布公的沟通才是最有效的手段。同时,认真做好账龄分析工作,对那些拖欠付款期过长、拖欠金额过大的项目,采取定期对账的方式对应收账款及违约利息进行核对,并由双方签章作为有效的对账依据,提醒并督促对方及时付款,避免出现呆账。通过账龄分析,掌握债权是否逾期、逾期时间长短及可能出现坏账的风险。对可能出现呆账、应收账款被长期拖欠的部门,可采用与项目所在公司协调的方式寻求解决。
(五)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并完善货款清欠业绩考核,明确应收账款清收责任
内部控制制度健全了,才能责任明确、有章可循,才能有效防范应收账款长期存在的弊病。针对应收账款日常管理中出现的状况,以货款回收业绩考核制度的形式将责任明确下来,按“谁销售、谁收款”的原则将货款回收分解到每个业务人员身上,明确划分责任范围,并要求业务人员制定合适的清欠计划,针对不同项目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催款政策。仅有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还不够,必须由财务部门来监督内部控制的实施,定期的进行检查,以防止应收账款责任管理流于形式。没有考核的管理是无效的管理,没有量化指标的考核是无效的考核,企业应该根据货款回收情况对业务人员进行业绩考核并施以合适的奖惩措施。对业务人员自身责任造成货款拖欠的,应该视情节严重程度追究相关业务人员责任,制定合适的损失赔偿制度,以加强业务人员风险意识。调动业务人员积极性,使应收账款得到快速及时的清理回收,降低呆帐发生率。
五、小结
应收帐款产生的目的是增强公司竞争力,提高商品市场占有率,扩大商品销售量和利润的实现,是公司营销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分析应收帐款形成的主要原因及对公司经营产生的负面影响,并针对公司应收帐款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公司应收帐款管理的具体对策。旨在说明公司应该把降低应收帐款帐龄作为一项长期的、制度化的工作来抓,使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力求将应收帐款控制在合理水平上,把呆账风险降到最低。这一点公司上下全员应该从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最大限度地化解应收帐款风险。有效降低应收帐款,有利于盘活公司资源,有利于拓展效益空间,有利于防范公司经营风险,也有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文静,钟骏华.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5(9)
[2]王妍敏.运用财务报表分析应收账款存在问题[J].中国远洋航务,2016(7)
[3]刘维进.企业应收账款内控机制的构建及完善[J].现代经济信息,2016(6)
公司战略管理诊断分析及方案建议 篇4
一、目前现状分析
随着公司的不断发展,业务范围越来越广,涵盖了整个变配电领域的所有产品:测控仪表、保护装置、漏电、防雷、综合自动化系统(含保护屏体)、高低压柜、配电箱、箱变等等,公司的组织结构也在不断的调整,经过不断的发展壮大,公司的组织架构已经十分健全。但是公司现状的生产流程还存在很多问题。
1、研发流程控制薄弱:标准化也就是刚刚起步开始,研发选型时对后期批量生产考虑不够全面,研发人员之间沟通不够深入,每天研发类采购耗去了采购部的大部分时间,造成采购人员精力不够;中试部对研发控制不到位,产品做完实验发现还有问题,造成产品经常升级,对生产和采购造成很大麻烦;且研发和中式投产没有一个限度,每过一段时间都会要报废很多产品,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2、商务投产无序:交期均七天,没有真正分清急要合同和非急要合同,七天的交货期已经是压缩的最短的时间了,都是靠前期预投产库存,预投成品对了就可以七天,预投不对,不但无法保证七天,还会形成库存的积压,造成极大的浪费。
3、工控事业部与商务部管理交叉混乱:工控事业部目前是和商务部有公用的业务员,但是有自己的技术员人,有自己的设计人员和业务人员,工控事业部签合同是在商务部签,签完合同后商务部也基本就不过问了,而工控事业部也没有专门的负责人。
工控事业部内部管理也十分混乱,设计没有规范,没有标准的流程,内部没有监督考核,图纸更改随意性很大,就没有一个规范标准,或者是有但是没有灌输到实际行动当中。
4、库房仓储管理混乱:屏箱柜体类生产物料与原件类生产物料混在一个库房,库房摆放差乱无章,很多物料都堆积在库房外门口,无专业物料配套员,合同生产物料配套时间过长,缺件预警不够及时,造成很多物料到用时才发现缺货,严重影响生产周期。
成品库房现在存放的都是合同产品,按照正常理念,库房应该是空的,但是目前成品库房积压合同很多,最长的有将近两年,由于产品更新换代,有可能就会成为废品,造成公司人力、物理浪费。所以商务要真正了解客户需求,客户要的咱们才去生产,否则就是浪费。
5、供应链控制不力:对供货商管理不到位,采购不能只关心价格和交期,还应该注重供货商的生产能力、所供产品的质量保证等,每种物料都应该有不低于两家的合格供货商,才能保证公司的采购正常供货。
另外,产品种类很多(保护、表、防雷、漏电、操显、温湿度、漏电、温度变送器、消谐、系统、一次二次等等),造成了庞大的物料种类,也使供货商数量增多,而采购人员就三个人,
元件类产品生产流程用户订单发货商务部合同下投生产计划发货成品库房生产计划合同入库生技部生产计划扣壳包装半成品发放领取制造部电子公司装配完成物料配套成完套装贴料配物元件库房物料入库缺件反馈质控部校验调试计划下投
8、团队意识不强,不能形成有效拉动: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中的负责人都缺乏团队意识,没有主动承担责任的思想,出现问题只是一味的推诿上道工序或是下道工序,而不是想尽一切办法去解决问题,完全没有站在负责人的高度看待问题。
采购部
二、改进建议
1、研发人员在研发新产品的时候不要一个人做一种产品,每种产品都应该几个人参与,相互进行沟通与交流,不能等到一个人做出样机后再一起评审,这个时候从原料选型,到产品外观,基本都已定型,很难改动了;还有尽量使用通用物料,在研发物料选型时,一定要对供货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以便对后期的批量生产有安全的保障!
2、业务人员不能一直强调“七天”交货期,一定要给用户灌输思想,让用户提前订货,这样就能给家里面足够的生产时间,生产出来的产品也能够保证质量,出现突发事件也能来得及处理,最后的结果就是家里的生产也不紧张了,用户也能达到满意了。
3、工控事业部主要负责的业务是高低压、开关柜、配电箱等一次产品合同,而这些合同金额、规模较大,所以每个一次的项目都要有一个项目经理,项目经理的主要职责为负责公司与用户之间的相关事宜沟通,着重点在货物交期配合和合同款催收。
从辅助工控事业部拟作为子公司独立运营的角度出发,工控事业部负责本部门合同的全部执行(例如:催款、发货、商务沟通、技术支持等),商务部仅按照工控事业部的要求和公司制度协助完成流程、单据。
现场管理的意义及改善建议方案 篇5
所有工作的展开都离不开具体的时间和空间,由此便构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具体现场,同时,所有的工作都离不开具体的成果和价值,当然,这就需要在特定的现场中完成特定的管理。
之所以要强调现场管理,就是因为它在企业的管理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如果不在现场管理的背景下去谈论管理,将导致人们陷入从理论到理论、从概念到概念的破坏性的沟通中,当我们脱离了任何一个具体的现场而去谈论问题的时候,都不可能将问题谈论清楚。
因此可以这样讲,不论人们在管理一词之前加上了怎么样的定语,如人事管理、成本管理、品质管理、交货期管理等,但只要这些管理没有融入到现场管理之中,都将失去其存在的价值。
现场管理可使企业全面改善经营环境,提高整体经营素质。它讲究在低成本高效率的前提下,开展企业全方位的环境整洁,包括企业自然环境、作业环境尤其是人文环境的整洁,目的是使自然环境美观化,作业环境合理化,内外经营环境全面优化,从而起到鼓舞士气,增强团队协调作战能力的作用,使企业由营销产品走向营销企业直至进行营销企业文化的境界,使各方面达到最优境界。 换言之,也就是企业通过各环节的现场管理最终而达到一个整洁、秩序、美观、效率、成本、充满士气的整体工作氛围。
一、为什么要强调现场管理
坦率地讲,在1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管理学已经演变成为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单从一系列的词汇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这个体系的复杂性——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采购管理、供应链管理、质量管理、危机管理、财务管理……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不强调现场管理,就会使太多的管理陷入职能化,在职能化管理的名义下,将一个活生生的、有机的企业经营管理系统,拆分成一个一个僵硬的、固化的“职能”,从而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受到各种各样的干扰。
不论是什么样的管理,如果不能够解决问题,如果不能够为其他环节、其他领域中的管理提供价值,那么这样的管理是不被企业需要的,也是没有价值的。
所以,只要强调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就必须强调现场管理;只要希望管理者的工作作风更加踏实务实(也就是更具针对性),同样也需要强调现场管理。如果想让企业的评价体系更好地服务于企业的根本利益,离开现场管理的理论和实践,也是无从谈起的。
二、为什么“说得通做不通”
就现实情况而言,大多数企业都面临着很多问题“说的通却做不通”的情况。之所以出现这种怪现象,原因就在于人们对现场的概念还很模糊,没有将现场进行更加细致的划分,就非常笼统地去谈现场管理。
在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的大背景下,提倡“才见于事”就是一种必然的选择,也就是说如果你真有才干,你就要用做成事的结果来证明。做成事就在特定的时间、空间,用更加有效的手段来完成任务——这也就是将现场管理作为基石的意义所在。
“说的通”是因为它符合逻辑,“做不通”很有可能是因为没有理顺利益关系,没有深入现场去确认方法的有效程度。因此,将工作现场按照操作的特点,细分到思考的现场、讨论的现场、设计的现场、加工的现场、运输的现场等之后,再借助现场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进行讨论,相信“说的通却做不通”的情况将会得到大幅度的改善。
三、工作目标与工作实质
很多企业中经常会提到工作目标,甚至是“目标管理模式”。在这样的范畴里,人们描述更多的是希望得到的,有时还会用一些具体的数据来描述工作目标。
在实际工作中,真正能够起到指导作用的,往往不是工作目标,而是工作实质。两者的区别在于:工作实质不仅重视工作目标,更重视工作起点是处在什么一个状态,也就是工作实质是将工作目标与现实进行比较之后,梳理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并罗列出具体的操作内容。
所以对于实际工作而言,工作实质比工作目标更具有指导意义,因为它不仅描述了希望进入的状态,还对现有的资源以及在努力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从工作目标发展到工作实质,需要一个重要的前提,这就是“现场”——到底在什么样的特定时间、空间来完成怎样的任务?到底是依据什么样的条件?操作者到底有多少经验?这一系列要素便构成了“现场”,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便成为“现场管理”。
只有在“现场”和“现场管理”的体系内,才可能将原本平面化的工作目标上升为更加立体、更加清晰的工作实质。
四、不要让描绘工作蓝图成为管理者的“专利”
管理者对于企业管理的成败至关重要。谁应该成为企业的管理者,其实是一个非常根本的问题。
很长时间以来,绘制工作蓝图、系统描述工作目标似乎成了“管理者的专利”。在这样的背景下,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便陷入了一种传统的“脑体分离”的状态,即“你怎么说我怎么做”。在这种脑体分离的状态下,两者之间进行更加具有建设性的互动变得难上加难。因为双方的经历、关注点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于是, “说的人因为不经常做所以说不清楚;做的人不用思考所以总也做不明白”逐渐被演绎成“说的人不需要做,所以不需要说得太清楚”,以及“做的人没有权力(其实是没有责任),所以不需要为做成事情负责”,这种情况也就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正常的事”。
要让更多的操作者对自身的工作有更加全面的理解,就需要帮助他们在现场的管理下,将一项一项的工作内容进行拆分,以便于他们贡献出自己的智慧。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例子来说明这一点:如果对普通员工提出“你认为企业应该如何压缩成本”的问题,就会限制大多数人的参与。但如果将压缩成本的问题拆分到一张纸、一滴水、一个开关的设置、一次车辆外出的安排等动作层面,相信员工的参与度就会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由此可见,在管理者的工作中,需要增加一个新的项目,这就是在现场管理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帮助更多的员工描绘出他们自己的工作蓝图,从而提高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描绘工作蓝图、详述工作目标、诠释工作实质等工作不再成为管理者的专利时,企业就更容易形成不同层面的建设性互动,从而使得围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讨论更有成果。
第二部分 现场管理改善方案
企业的现场管理是综合性较强的管理,对实现均衡、安全、文明生产、提高业务素质,提高经济效益、达到优质、高效、低耗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特制定现场管理制度。
一、质量管理
1. 各工序应严格执行日常操作规程中所规定的,履行自己的职责、协调工作。
2. 对关键过程要严格控制,对出现的异常情况,要查明原因,及时排除,使质量始终处于稳定的受控状态。
3. 操作人员对自己加工的产品要做到自检,检查合格后,方能转入下工序,下工序对上工序的产品进行检查,不合格产品有权拒绝接收。如发现质量事故时做到责任者查不清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排除不放过,预防措施不制定不放过。
4. 车间主管要对所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做到不合格的材料不投产、不合格的半品不转序。
5. 严格划分“三品”(合格品、返修品、废品)隔离区,做到标识明显、数量准确、处理及时。
二、工艺管理
1. 严格贯彻执行工艺规程。
2. 对新员工和工种变动人员进行岗位技能培训 , 经考试合格并有师傅指导方可上岗操作 , 生产技 术部不定期检查工艺纪律执行情况 .
3. 严格贯彻执行按标准、按工艺、按图纸生产,对图纸和工艺文件规定的工艺参数、技术要求应严格遵守、认真执行,按规定进行检查,做好记录。
4. 对原材料、半成品、零配件、进入车间后要进行自检,符合标准或有接收手续方可投产,否则不得投入生产。
5. 严格执行标准、图纸、工艺配方,如需修改或变更,应提出申请,并经试验鉴定,报请生产或技术部审批后方可用于生产。
6. 合理化建议、技术改进、新材料应用必须进行试验、鉴定、审批后纳入有关技术、工艺文件方可用于生产。
7. 新制作的工装应进行检查和试验,判定无异常且首件产品合格方可投入生产。
8. 在用工装应保持完好。
9. 生产部门应建立库存工装台帐,按规定办理领出、维修、报废手续,做好各项记录。
10. 合理使用设备、量具、工位器具,保持精度和良好的技术状态。
三、定置管理
1. 安置摆放、工件按区域按类放置,合理使用工位器具。
2. 及时运转、勤检查、勤转序、勤清理、标志变化,应立即转序,不拖不积,稳吊轻放,保证产品外观完好,
3. 做到单物相符,工序小票,传递记录与工件数量相符,手续齐全。
4. 加强不合格品管理,有记录,标识明显,处理及时。
5. 安全通道内不得摆放任何物品,不得阻碍
6. 消防器材定置摆放 , 不得随意挪作他用 , 保持清洁卫生 , 周围不得有障碍物 .
四、设备管理
1. 车间设备指定专人管理
2. 严格执行公司设备使用、维护、保养、管理制度,认真遵守操作规程。
3. 做到设备管理“三步法”,坚持日清扫、周维护、月保养。
4. 设备台帐卡片、交接班记录、运转记录齐全、完整、帐卡相符、填写及时、准确、整洁。
5. 实行重点设备凭证上岗操作 , 做到证机相符 .
6. 严格设备事故报告制度 , 一般事故 3 天内 , 重大事故 24 小时内报设备主管或主管领导 .
7. 坚持八字要求 , 即 : 整齐、清洁、安全、润滑,做到“三好”“四会”“五项纪律”。
三好即:管好、用好、保养好。
四会:即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出一般故障。
五项纪律:即: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经常保持设备整洁,并按规定加油,遵守交接班制度;管好工具、附件、不得丢失;发现故障立即停车、通知维修人员检查、处理。
8. 设备运行中 , 要做到勤检查、勤调整、勤维修,不离岗(设备运行过程中),对设备响声、温度、压力有异常时应及时处理并报告。
9. 操作人员离岗位要停机 , 严禁设备空车运转 .
10. 保持设备清洁 , 严禁泡、冒、滴、漏。
五、设备应保持操作控制系统 , 安全装置齐全可靠 .
六、工具管理
1. 卡物相符,个人长期使用的工具做到领用卡与实物相符,丢失赔偿,使用量具时轻拿轻放,不敲刀刃具,不乱拆工装模具。
2. 各种工具量具刃具应按规定使用,严禁违章使用或挪作他用。
3. 精密、贵重工具、量具应严格按规定保管和使用。
4. 严禁磕、碰、划伤、锈蚀、受压变形。
5. 车间不得使用不合格的或已损坏的工具、量具、刃具。
七、计量管理
1. 使用人员要努力做到计量完好、准确、清洁并及时送检。
A . 量具必须保持完好无损,零件、附件无丢失,出现上述情况之一者,必须及时送质量部门以便检查、修理、鉴定。
B . 禁止使用过期或不合格量具,做到正确使用、轻拿轻放、严禁碰撞,使用后擦拭干净,较长时间不使用时要涂油,正确放置。
C . 所有在用计量器具必须按合格证书填写的有效期或质量部检测中心的通知自觉及时送检。
2 .凡自制或新购计量器具均送质量部检测中心检查,合格后办理入库、领出手续。
3 .严禁用精密度较高的计量工具测量粗糙工件,更不准作为他用,不得使用非法计量单位的量具。文件、报表、记录等不得采用非计量单位。
4 .凡须报废的计量器具,应提出申请报质量部。
5 .各部门应按需要合理配备计量器具。
6 .对不按规定使用计量器具或造成损坏、丢失者,应视情节进行批评教育或予以罚款。
八、能源管理
1 .积极履行节能职责,认真考核。
2 .开展能源消耗统计核算工作。
3 .认真执行公司下达的能源消耗定额。
4 .随时检查耗能设备运行情况,杜绝跑、冒、滴、漏,消除长流水现象,严格掌握控制设备预热时间,杜绝空车运行。
5 .未经允许不得私接耗能设备、设施、器具。
九、劳动纪律
同经管部下达的管理制度。
(一) 车间管理
1 .车间可据公司制度,具体制定管理细则,报主管领导批准后实施。
2 .车间做到奖罚分明,帐目齐全,分配公开、公正。
3 .严格现场管理,要做到生产任务过硬、技术质量过硬、管理工作过硬、劳动纪律过硬、思想工作过硬。
4 .经常不定期开展内部工艺、纪律、产品质量自检自纠工作。
5 .积极参加技术培训,大力开展岗位练兵,努力达到岗位技能要求。
6 .认真填写各项记录、工票、台帐、做到及时、准确、清晰、完整、规范。
(二) 文明生产
1 . 车间清洁整齐,各图表美观大方,设计合理,填写及时,准确清晰,原始记录、台帐、生产小票齐全、完整、按规定填写。
2 . 应准确填写交接班记录、交接内容包括设备、工装、工具、卫生、安全等。
3 . 室内外经常保持清洁,不准堆放垃圾。
4 . 生产区域严禁吸烟、烟头不得随地乱扔。
5 . 车间地面不得有积水、积油。
6 . 车间内管路线路设置合理、安装整齐、严禁跑、冒、滴、漏。
7 . 车间内管沟、盖板完整无缺,沟内无杂物,及时清理,严禁堵塞。
8 . 车间内工位器具、设备附件、更衣柜、工作台、工具箱、产品架各种搬运小车等均应指定摆放,做到清洁有序。
9 . 车间合理照明,严禁长明灯,长流水。
10 . 坚持现场管理文明生产、文明运转、文明操作、根治磕碰、划伤、锈蚀等现象,每天下班要做到设备不擦洗保养好不走,工件不按规定放好不走,工具不清点摆放好不走,原始记录不记好不走,工作场地不打扫干净不走。
11 . 边角料及废料等分类放到指定地点保管。
十一、安全生产
1 .严格执行各项安全操作规程。
2 .经常开展安全活动,开好班前会,不定期进行认真整改、清除隐患。
3 .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4 .按规定穿戴好劳保用品,认真执行安全生产。
5 .特殊工种作业应持特殊作业操作证上岗。
6 .学徒工、实习生及其他学员上岗操作应有师傅带领指导,不得独立操作。
7 .交接班记录,班后认真检查,清理现场,关好门窗,对重要材料要严加管理以免丢失。
8 .非本工种人员或非本机人员不准操作设备
9 .重点设备(数控加工中心),要专人管理,卫生清洁、严禁损坏。
10 .消防器材要确保灵敏可靠,定期检查更换(器材、药品),有效期限标志明显。
11 .加强事故管理,坚持对重大未遂事故不放过,要有事故原始记录及时处理报告,记录要准确,上报要及时。
12 .发生事故按有关规定及程序及时上报。
附件:各部门主管应把握的现场管理问题
一、现场管理的任务。
1、营运走势的控制;
2、工作设计的督导;
3、现场品质的控制;
4、清洁安全的控制;
5、突发事件的处理。
二、跟进控制管理,跟进——执行——实施力
1、把握实施进度,
2、掌握执行情况,
3、实施现场的指导,(问题不等于麻烦)
三、人手控制管理,
1、人手预算,
2、人手调整,
3、人手调配。
四、任务控制管理,
1、任务控制的三特性(连续性,继起性,时效性。)
2、时段控制。
五、局面控制管理,
1、客情管理(与客人通过交谈,进行亲情维系)
2、情绪控制(要注意自己的工作情绪,要知道情绪有一定的传递性)
六、预警控制管理,
预警三力:洞察力,分析力,预见力。了解经验与技能对工作的重要性。
七、时间顺序管理
公司战略管理诊断分析及方案建议 篇6
高速铁路综合维修必要性分析及方案建议
总结我国铁路既有线路固定设施维修模式的特点;借鉴国外高速铁路维修模式的`发展经验;研究高速铁路设施技术特点,结合国情、路情,顺应高速铁路发展的需要,提出我国采用综合维修模式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分析其对高速铁路的高标准系统集成、短时“天窗”、维护作业量大以及绿色运输通道等特点的适应性.采用综合维修模式,可实现对高速铁路的高安全、高效率、专业化、节能环保、信息化维修.就高速铁路综合维修的关键问题,如综合检测、作业指挥方式、综合维修的机构组成、沿线维修设施车辆停放方案、线路维修作业后的确认方式等提出建议.
作 者:许克亮 Xu Keliang 作者单位: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63 刊 名:铁道勘察 英文刊名:RAILWAY INVESTIGATION AND SURVEYING 年,卷(期):2010 36(3) 分类号:U238 U216 关键词:高速铁路 综合维修 方案公司战略管理诊断分析及方案建议 篇7
关键词:公司;强制清算;司法审查
在公司发生解散情形并自行清算不能的情况下,单凭相关权利人的申请还不足以启动公司强制清算程序,公司强制清算程序的最终启动还有赖于法院对相关权利人的申请作出受理的民事裁定书。而法院在作出是否受理公司强制清算申请的民事裁定书之前,必须进行必要的司法审查,以下谈谈司法实践中法院对于是否受理公司强制清算申请的审查问题。
一、公司强制清算案件司法审查的审判组织
为了分权制约的需要,立审分立已经是目前法院案件受理与案件审理的基本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公司强制清算案件是否受理应当由立案庭进行审查。但是,考虑到公司强制清算案件属于非诉案件,情况较为复杂,在进行立案审查时往往涉及到对公司的许多法律关系进行必要的实体审查,对法官的专业知识要求较高,笔者建议,法院立案庭在收到申请人的有关公司强制清算的申请材料后,将案件移交审判业务庭进行是否立案受理的审查。这里需要注意三个问题,第一,因公司强制清算案件在案件性质上类似于企业破产清算案件,故公司强制清算案件的立案审查在分工上确定为归负责审理企业破产清算案件的审判业务庭更加适宜;第二,考虑到这类案件的立案审查往往涉及较为复杂的法律关系,应当采用合议制而非独任制的形式;第三,为了体现立审分立的分权制约,应当将审查立案的合议庭与审理案件的合议庭分开,即一旦立案受理了权利人提出的公司强制清算,则负责立案审查的合议庭不再负责公司强制清算案件的审理,而是另行组成合议庭对公司强制清算案件进行审理。目前,我国公司法及其司法解释对上述问题并没有明确规定,而审理强制清算案件会议纪要第3至6条则已经对上述第一个问题作出了明文规定,但其他两个问题则仍无相应规定。[1]
二、公司强制清算案件司法审查的形式
公司强制清算一旦展开,公司则置于法院指定的清算组的控制之下,公司股东权利将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对这类案件是否立案受理的审查应当十分慎重,法院原则上应当组织召开听证会,召集申请人、公司、公司股东、公司高管以及公司职工等参与听证调查,通过听证调查来查明案件事实,为做出是否受理案件的决定提供充分的准备。目前,我国公司法及其司法解释对该问题并没有明确规定,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公司强制清算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2](以下简称“座谈会纪要”)第9条则规定:“审理强制清算案件的审判庭审查决定是否受理强制清算申请时,一般应当召开听证会。对于事实清楚、法律关系明确、证据确实充分的案件,经书面通知被申请人,其对书面审查方式无异议的,也可决定不召开听证会,而采用书面方式进行审查。”笔者赞同这一规定,认为该规定既体现了对公司强制清算立案审查的慎重性,同时又兼顾了简单案件的审查效率。
三、公司强制清算案件的审查事项
1.申请主体是否适格
目前我国公司法及其司法解释对于申请强制清算的主体明确规定为债权人与股东两类人,因此,对申请主体是否适格的审查也就是对申请人身份的查明。以债权人身份提起公司强制清算申请的,要查明其对公司是否享有合法债权;以股东身份提起公司强制清算申请的,要查明其股东身份的真实性。实践中,在审查申请主体是否适格时常常会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债权人对公司享有的债权是否应经过法律文书确定的问题;二是公司的隐名股东能否申请公司强制清算的问题。就前一个问题而言,笔者认为,债权人对公司享有的债权应当是经过法律文书确定的,因为,未经法律文书确定的债权尚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特别是在公司对债权持有异议的情况下,债权应当通过诉讼程序或者仲裁程序确定,公司强制清算属于非诉程序,其立案审查不应涉及对存在争议的债权作出司法认定。就后一个问题而言,笔者认为,隐名股东是指虽然向公司实际投资,但是在公司章程、股東名册及工商登记资料上将其出资登记在他人名下的公司出资人。因隐名股东的身份未记载于法律文件,其股东身份无法直接予以确认,故在这种情况下不应当直接受理其提出的公司强制清算申请,而应当引导申请人先提起确权之诉确认其股东身份后再另行提起公司强制清算申请。
2.公司解散事由是否成立
法院在审查强制清算申请是否立案受理时,要审查公司是否发生了必须进行清算的解散事由。根据我国公司法的规定,这些事由包括: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是否届满、是否出现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是否决议解散公司、是否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是否被法院判决解散。[3]
3.是否存在自行清算不能
目前我国公司法及其司法解释规定了自行清算不能的三种情形:第一,公司解散后逾期不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的;第二,虽然成立清算组但故意拖延清算的;第三,违法清算可能严重损害债权人或者股东利益的。上述第一项比较好把握,因为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四条有明确的规定,对照解散原因产生的时间即可完成审查。对于第二、三项,公司法与其司法解散均无明确规定,这就产生一个认定标准与界限的把握问题[4],而这直接关系到司法对自行清算的干预程度。笔者认为,强制清算实质上是在自行清算无法展开或不能达到目的时的一种司法补救措施,自行成立清算组反映了清算义务人的意思自治,轻易不应该以公权力对自行清算加以干涉。因此,法院对这两项要采取相对从严的认定标准,申请人有义务向法院提交确实证据证明公司已经成立的清算组在清算工作上存在故意拖延或者严重违法。此外,申请人如果对于决定成立清算组的股东会决议持有异议,认为股东会决议违法并导致整个清算活动违法的话,这就涉及到一个股东会效力认定的问题,这一问题如前文所述,属于诉讼程序解决的问题,法院也应当引导当事人先提起诉讼确认股东会决议的效力。
4.是否未达到破产界限
我国企业破产法对破产界限的界定是“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并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明显缺乏清偿能力。”法院在对公司进行强制清算的立案审查中,如果发现公司已经达到破产界限,应如何处理呢?对于这一问题,公司法及其司法解释乃至座谈会纪要均无规定,有观点认为,公司法司法解释(二)第十七条规定有“协定机制”,这说明达到破产界限的公司也是可以进入强制清算程序的,因此,法院在强制清算案件的立案审查时根本无须审查公司是否达到破产界限,只要公司符合进行强制清算的其他条件,就可裁定受理。笔者认为,上述观点不符合立法的精神,法院在强制清算案件的立案审查时应当审查公司是否达到破产界限,对于达到破产界限的公司应驳回申请人的申请并告知其诉诸破产清算程序解决,理由在于:从制度构建来看,法律构建了强制清算与破产清算两项法律制度,强制清算制度的构建基础在于公司有足够财产足以清偿所有债务,其要解决的问题是公司解散后自行清算不能的问题,而破产清算制度的构建基础在于公司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明显缺乏清偿能力,其要解决的问题是在债务无法全部清偿的情况下如何公平分配的问题,该两项法律制度各有其适用对象。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了在公司强制清算中发现公司资不抵债的应转为破产程序,这也说明了强制清算程序未能涵盖破产清算的内容,不能解决破产清算的问题。因此,对于已经达到破产界限的公司,应当适用破产清算制度而非强制清算制度,避免公司在启动强制清算程序后又转入破产清算程序,导致司法资源的浪费以及清算效率的降低。
5.是否预交清算费用
对于权利人提出公司强制清算申请是否应当预交清算费用的问题,公司法及其司法解释以及审理强制清算案件的会议纪要均无规定。笔者认为,在现有的法律规定框架下,应当要求申请人预交一定的清算费用,因为:申请人的申请一旦被法院受理,则公司就进入了强制清算程序,伴随而来的就是指定清算组、通知已知债权人、发布公告、接收清算财产等一系列的清算行为的展开,同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费用。因清算财产尚未清理、处置,这些费用暂时无法从清算财产中支付,因而要求申请人在申请时应当预交一定的清算费用以保证清算能够顺利开始。但是,笔者也可看到了,要求申请人在提出公司强制清算申请时预交一定的清算费用,毕竟是为申请人的申请设置了一道门槛,某种程度上限制了权利人提出申请的积极性,因为一旦公司最终资不抵债,则该笔预交的清算费用有不能收回的风险,这导致的一个不良后果就是放纵公司的清算义务人在公司解散后不积极进行自行清算。因此,笔者认为,建立公司清算基金制度更能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所谓公司清算基金制度,就是要求股东在公司成立之时缴存一定数额的公司清算基金,以备日后公司清算之需。形象地说,就是公司出生之时,股东先把“买棺材”的钱准备出来,这样也许能够至少缓解公司清算资金不足导致公司无法清算、清算不能的老大难问题。[5]
三、公司强制清算案件的司法审查结果
1.裁定不予受理
法院经审查,认为申请人对公司进行强制清算的申请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公司强制清算的启动条件的,应当裁定驳回申请人的申请。对于法院的上述裁定能否上诉的问题,公司法及其司法解释没有规定,审理强制清算案件的会议纪要第16条则规定了申请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该条规定虽然没有规定上诉期限的问题,但是,并不等于申请人的上诉权没有期限的限制,因为,这是对法院作出裁定的上诉,应当适用民事诉讼法关于对裁定书不服上诉期限的规定。
2.裁定受理
法院经审查,认为申请人对公司进行强制清算的申请符合法律规定的公司强制清算的启动条件的,应当裁定受理公司强制清算申请。对于法院的上述裁定能否上诉的问题,公司法及其司法解释以及座谈会纪要均无规定。笔者认为,从审理强制清算案件的会议纪要仅规定了不予受理或者驳回申请的裁定可以上诉来看,最高法院对上述裁定能否上诉的问题是持否定态度的,也即不允许对受理公司强制清算的裁定提出上诉。笔者也赞同对受理公司强制清算的裁定实行一裁终裁,因为:对受理公司强制清算的裁定公司的强制清算是一个耗时较长的过程,如果還允许公司提出上诉,则无疑会进一步拖延清算进程,从效率和公平的价值考量,基于保护债权人利益的考虑,效率应占主导地位,法院的一裁终裁,使得债权人的利益能够得以较快实现,同时也使得公司的主体资格能够尽早消亡,退出市场,从而适应经济快速运转的规律。
参考文献:
[1]罗兰著:《论我国公司强制清算制度的构建与完善》,〔学位论文〕,中国期刊网,中国政法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3月。
[2]2009年11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以法发〔2009〕52号文发布《关于审理公司强制清算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
[3]奚晓明主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司法司法解释(一)、(二)理解与适用》,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203页。
[4]刘俊海著:《新公司法的制度创新:立法争点与解释难点》,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616页。
[5]刘宗根、蔡江英著:《对公司司法解散清算制度的法律思考》,载《法律适用》2007年2月,第75页。
作者简介:
餐饮公司管理体系及服务方案 篇8
一.食品质量及安全管理体系
二.公司用工管理
三.驻点机构人员配置管理
四.部门岗位职责管理
五.公司员工培训管理
六.服务承诺
七、公司作为专业后勤服务公司的特性
一.食品质量及安全管理体系
(一)安全管理
1、质量和食品安全体系文件
包括: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针及质量和食品安全目标的颁布令、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工作文件、外来文件、记录表格、管理体系所要求的记录。
这些文件覆盖了公司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的全部过程,描述了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各过程的顺序和各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控制方法,同时也符合国家有关的法律及其他要求。文件的发放将根据部门和员工工作刚问的需要考虑发放的范围,确保所有文件得到控制。文件经发布后实施,通过对全体员工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学习,确保在实施过程中的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文件化,以及过程运作和控制的有效性。
2、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手册
是公司编制和保持作为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运行的纲领性文件,规定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范围,描述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过程和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
3、HACCp管理体系
公司以国际公认的管理体系HACCp(Hazard And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即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体系为标准,制订了食品卫生安全程序,发展和提高饭堂的食品安全体系。饭堂所有食品及原材料的来源均受到公司采购部门的严密监控。经验丰富的采购部门员工同卫生营养专家一道,向公司提供专业的风险评估分析以及相应的处理方案来保障客户的最大利益。我们在切合客户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制定了食品安全卫生程序,公司全体员工均具备识别、控制和处理食品卫生事件的能力。
4、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卫生是ISO2200假话有效实施所必须的前提条件,是从事集体用餐服务的企业必须遵循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餐饮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学校食堂与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中对集体用餐服务单位都做了具体规定。
卫生操作规范(SSOp)描述了一系列特定的与食堂环境及其加工处理的清洁卫生程度有关的目标和为满足这些目标需从事的具体作业活动,作为必备条件之一,是HACCp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是根据《餐饮业和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卫生规范》要求,结合我单位的生产实际而制定的规范性卫生操作文件,他针对各有关的监控对象,通过规范监控程序,实施足够的监控频率,及时采取纠正措施和保持必要的卫生监控记录来确保我单位生产卫生操作是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餐饮食品卫生管理办法》、《学校食堂与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监督办法》等法规要求下进行的,从而使本企业实施的HACCp更为有效。
5、公司的其他食品安全管理要求
⑴ 为防止食品卫生事件的发生,处理好食品卫生事故、公司还制定了解决事故的措施,对每日每餐的出品均进行72小时的封样留存,有利于事故发生后的取证及调查。
⑵ 自行做好安全防盗 防火和食品卫生等工作,如发生失窃、火灾、食物中毒等事故,造成的一切损失由我方自行负责。
⑶ 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所有员工都要经过体检、办理健康证才能上岗;配合学校后勤服务总公司相关部门对员工体检、健康证办理的检查工作。
⑷ 相关防鼠:下水道定期检查防鼠网,各门及边角地要设置防鼠板,定期或不定期放鼠笼。
⑸ 防虫灭蝇:各门窗要定期检察沙窗的完好率,各死角要放置灭蝇纸,室内要一周内集中消杀一次。
⑹ 防毒:要全员树立监督和检查观念,每到菜饭出锅后都有专人先尝,我公司严格执行制度。海鲜、四季豆、荷兰豆、扁豆以及来年的土豆一律不允许在食堂内使用。
⑺ 清洁消毒:每餐结束后进行餐具的清洗和消毒,,所有餐具用蒸汽高温消毒,消毒液浸泡,并做好消毒记录工作。
⑻ 按时接受卫生防疫部门的抽检和学校有关部门的送检报告,整个食堂的卫生防疫就餐环境必须达到市卫生监督所指定的标准、规范经营。不出售变质、变味以及隔顿饭菜。校方有权监督,并定时检查。
⑼ 严格控制各种食品的进货渠道,以确保原材料安全。物资采购部门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采购,验收部门严格执行每一个环节,做好检验、索证、记录工作;仓库保管员做好安全有效储藏工作。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并做好留样、记录、消毒、记录,环境卫生管理。(详细可参阅我公司各部门的岗位职责制度要求)
⑽ 负责落实食堂承包范围内的卫生工作,严格执行后勤服务总公司相关管理规章制度:每学期组织1~2次食堂人员岗位培训,规范操作,确保卫生安全。
⑾ 我方接受后勤服务总公司和上级组织的监督与管理,积极配合学校后勤服务总公司及有关部门的工作,接受上述相关人员对生产流程、卫生消毒、供应价格、服务规范等的全方位监控。
(二)程序管理
1、文件控制程序
规定与食品安全有关的文件和资料的编制、审批、发放、修改、借阅、归档和销毁等环节的控制,以确保食品安全体系运行各场所使用有效的文件和材料。适用于食品安全体系运行和产品食品安全有关的文件资料及适当的外来文件。主要由办公室部门编制和控制。
2、记录控制程序
记录控制程序对食品安全体系和产品食品安全有关的所有记录进行控制管理,为食品安全体系有效运行提供客观凭证。主要由办公室负责体系记录个归档保管,营运部负责生产运行及食品安全记录的归档保管工作。
3、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该程序规定了公司最高管理者应在不超过12个月的时间间隔内评审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包括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改进的机会和变更的需要,形成并保持相关的记录,确保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此控制程序主要由食品安全小组组长负责。
4、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
此程序用以识别潜在的事故、紧急情况和事件,对其规定预案,以做出响应。纺织和解决可能伴随的食品安全影响。适用于公司所有的仓库、生产和服务场所及过程中出现的事故和紧急情况。主要由食品安全小组组长负责协调和管理,总经理承担响应的责任。
5、前提方案控制程序
为使本公司符合相关食品工厂的法令规章、顾客特殊需求的目的,并达到建立完全符合卫生条件工厂的目标,有必要建立相关信息的搜集及运用,特制定了此程序。凡属于集体用餐的法令规章、产业需客户特殊需要、食品制造规则等符合卫生条件的前提方案都属于此范围。由食品安全小组组长制定,各单位执行。
6、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管理控制程序
此程序编制的目的在于提供、维护、管理为实现产品的符合性所需要的设施和工作环境,并对其进行识别,从食品安全要求、生产流程、技术和人的生理、心理等方面考虑来确保产品能够满足要求。适用于为实现产品的符合性多需要的设施和环境进行控制。各部门负责自己部门所涉及到的设施及环境的控制。
7、危害分析预备步骤控制程序
规定食品安全小组应以受控文件形式收集、保持和更新所偶实施危害分析所需的相关信息,包括产品描述、流程图(含布置图)和制造过程步骤的编制、确认。此工作主要由食品安全小组及组长完成。
8、危害分析评价控制程序
规定了食品安全小组应针对每类产品和(或)过程合理预制发生的食品安全危害实施危害分析并进行记录,以确保本公司每类产品和(或)过程合理预期发生的食品安全危害得到全面识别和适当评估,并确定有效的控制措施或控制措施组合。
9、食品安全验证控制程序
规定验证的活动及其方法,确保对食品安全管理的单独要素和整体绩效进行验证,以对食品安全管理提供信任。适用于与食品安全相关的管理要素和管理体系整体绩效的验证活动的策划、执行和对结果的分析、利用。
10、采购控制程序
为使本公司在进行采购作业顺畅,并使相关供货商提供符合本公司的需求,以达到品质控制的目的。
⑴采购作业流程
⑵新供货商评价作业流程
⑶采购部评价供货商作业流程图
11、监视和测量装置控制程序
此程序对为产品符合确定的要求提供证据的监视测量装置的提供、保管、校准和使用进行控制,以确保监视和测量活动可行并与监视和测量的要求相一致的方式实施。经过适当的检验、测量与测试设备的控制及校正工作,使验证设备维持其准确度,从而保证产品的测量品质,并使测量仪器控制有章可循。
12、顾客满意度调查控制程序
规定主动定期调查,收集客户有关的信息,对收集的意见进行综合分析,以测量和评价客户对公司产品和服务的感受,从而测量评价质量管理体系业绩,并将此信息作为体系运行有效性证据之一,输入管理评审活动之中。测量和监视客户满意程度的内容,应当考虑与质量和食品安全要求的符合性、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以及产品价格和交付等方面的情况。
13、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为落实执行本公司的食品安全管理系统,进而发现问题、改善问题、解决问题,需透过本身内部查核程序,方能提出改善建议,为使内部查核的相关作业有所遵循,特制定本程序。
14、产品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我公司建立了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明确对包括统计在内的适用方法及其应用程度,确保公司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的要求。适用于采购的产品以及生产的产品(含半成品)的监视和测量过程。营运部负责对产品质量进行监视和测量,仓库负责采购产品数量的验收。
15、不合格和潜在不安全品控制程序
目的在于对不合格品进行有效控制,并给予适当的处置,确保前一过程的不合格品不输入下一过程,防止不合格品原预期的使用和交付。适用于本公司采购产品、服务的不合格以及建筑智能化(包括计算机系统集成)、机电和安全技术防范系统等工程的涉及、安装和服务的不合格的控制。
16、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为使本公司因活动、产品、服务所产生的不符合事项及潜在不符合事项,采取必要的纠正及预防措施,以消除潜在不合格的原因,防止不合格发生,并使所有纠正与预防措施有所遵循,特制定本程序。预防措施与潜在问题的影响程度要相适应。
本公司因活动、产品、服务所产生的不符合事项(亦称异常状况)及潜在不符合事项都在此程序控制的范围内。
17、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控制程序
本公司的膳食服务的生产过程是在收空格条件下生产的,其受控条件在质量体系文件和产品实现的策划文件中进行了规定。目的在于使生产和服务过程得以有效控制,保证产品按计划实现,并符合规定的要求。适用于产品生产过程的管理,包括食品制作和窗口五福过程的控制。
18、突发事件准备和响应
此程序用以识别潜在事故、紧急情况和事件,对其规定预案,以做出响应,防止和解决可能伴随的食品安全影响。应对突发事件处理方案进行评审或操练,保持相关记录以证实对其进行管理,其结果应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尤其在实际发生事故或紧急情况之后,应确保评审和修改其应急准备和响应程序。
19、与产品有关的要求和评审
本公司各部门应充分了解客户的要求和期望,准确地理解客户意图,确定客户对膳食服务的要求,并在制度上予以明确,以达到客户满意。针对客户对产品有关的要求,公司在对客户做出承诺之前,要对其内容做出评审。
20、客户沟通
公司有关人员应采取积极的方式保持与客户的沟通。
沟通的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会议、文件、传真、信函、研讨会、座谈等。沟通的内容包括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信息、合同信息、产品和服务效果的评价信息等。特别应识别和评价库户对于产品的安全要求。
21、顾客满意度调查控制程序
此程序规定主动定期调查,收集与客户有关的信息,对收集的意见进行综合分析,以测量和评价客户对公司产品和服务的感受,从而测量评价质量管理体系业绩,并将此信息作为itixi运行有效性证据之一,输入评审活动之中。
22、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持续与改进
公司利用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针和目标、内外部沟通、审核结果、食品安全的验证、控制措施的确认、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管理体系的更新以及管理评审,遵循pDCA循环来实现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持续改进。
二、公司用工管理
文化及技术结构符合标准
第一条:本公司需用员工一律实行聘用制:聘任的基本原则:
(一)按需设岗,按岗定人,按岗按责计酬。
(二)任人为贤,择优录用,不求全责备,鼓励能人兼职。
(三)坚持双向选择,优化组合,逐级聘任。
(四)确定编制,从严掌握。
第二条:新进员工的聘用,根据工作的需要由用人部门申报,由人力资源部统筹计划,经批准后录用。
第三条;被聘人员以学识、品德、能力、经验、体格适合于职务或工作为原则;但特殊需要时不在此限。
(一)管理干部
1、对外招聘的管理干部,必须具备大专以上学历,身体健康、热爱本职工作,并具有一门以上专业技术等素质。
2、对内招聘的管理干部,应具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和写作表达能力,有一定的管理经验,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专业技术。
(二)一般员工
男性45岁以下,女性40岁以下,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身体健康,五官端正,遵纪守法,具有专业岗位技术。经全面考核面试后才能聘用。
试用及报到
第一条:新聘人员由人力资源部面试过后才能试用,试用期为二个月,期满合格者方予录用。
第二条:员工试用期内品行和能力欠佳不适合工作者,可随时停止使用。
第三条:员工录用前应到人力资源部办理报到手续并按规定时间上班。
(一)填写员工登记表
(二)交照片三张
(三)交身份证复印件,外出务工证,计生证,学历证明和健康证。
(四)需有担保单位或个人为其担保。
(五)由人力资源部开具报到证到用人部门报到。
第四条:成绩优良者可缩短试用时间。
薪资分配方案
薪资分配遵循“多劳多得,按劳分配,效益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根据员工的技术高低,岗位异同,责任大小,确立分配薪资,具体情况如下:
一、薪资构成1、本公司员工的薪资构成主要由基本底薪、各类补贴、绩效工资、安全卫生奖和综合效益奖金组成。为加大分配改革力度,基本底薪主要支付对象为现在岗的、改革前事及新引进的人事人员;各类补贴是指担任工作的性质有别于其他人员,发给的相应费用,主要有:
(1)加班补贴
(2)职务补贴
(3)安全值班费
(4)社会保障费用;绩效工资是指年终绩效工资;安全卫生奖和综合效益奖根据评比结果兑现。
2、薪资分配具体标准(人均工资在1200左右)
3、基本底薪分配:按照具体岗位基本薪资定
4、各类补贴分配:
(1)加班补贴:3元/小时计算
(2)职务补贴:正职70元/月计算,副职50元/月计算
(3)安全值班费:1.5—2.0元/天计算
(4)社会保障费用:保险费用按当地劳动和社保障局有关规定执行。
二、绩效工资分配标准
绩效工资在年终效益审计后,根据效益情况,所在岗位,分担工作责任大小,工作表现,劳动强度,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来确定分值。
三、各部门工作时间一览表
序号
部门
工作时间
1采购部
3:00—10:00
2财务部
8:00—11:30 2:00—5:00
3办公室
7:00—11:30 2:00—8:00
4仓库保管员(兼货物验收)1人
7:00—12:00 3:00—7:00
5红案部
7:30—12:00 3:00—7:00
6白案部
3:00—8:00 4:00—7:00
7切配
6:30—12:00 3:00—7:00
8卫生部
6:30—9:30 10:30—1:30
9蒸饭
4:00—12:30 3:00—7:30
洗碗清洁消毒部
6:30—10:00 11:00—2:00
三.驻点机构人员配置管理
1、驻点组织机构
驻点经理
董事会
采购
董事长
仓库兼财务
总经理
卫生组
人力资源与培训部
总经理
董事长
洗碗组
食品安全QC与营养部
副总经
白案组
财务部
副总经
蒸饭组
采购部
财务部
副总经
切配组
业务部
副总经
驻点QC
副总经理
红案组
切菜组
业务部
副总经
营养师
2、驻点机构人员配置(根据学校学生规模进行适当调整):
驻点经理 1人
采购 1人
财务 1人
兼驻点QC 1人
仓库保管员(兼财务)1人
红案 8人
切配 7人
白案 7人
蒸饭 2人
清洗 6人
卫生 7人
注:按年营业额300万算
3、驻地经营管理骨干由公司直接配备,普通员工在驻点机构当地招聘,培训上岗。
部门岗位职责管理
岗位要求,同时也作为员工手册,人手一册,监督自己的工作。
分公司经理岗位职责
一、根据总公司领导指示精神,组织、规划、实施本公司所属餐厅、开水房、浴室等管理的各项工作。
二、做好职工政治思想工作,树立全心全意为师生员工服务的思想。
三、根据本公司工作特点,在总公司管理办法指导下,制定本公司范围内餐厅管理办法。
四、指导并督促餐厅抓好成本核算,确保为师生提供质价相符的饭菜。
五、负责文明餐厅共建工作;加强民主管理,经常走访就餐者,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征求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
六、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切实抓好环境卫生、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经常开展灭蝇、灭鼠活动,确保师生饮食卫生。
七、加强安全教育,确保安全生产。
八、完成总公司交办的其他工作。
五.公司员工培训管理
我公司有专业的食品安全卫生培训员,实行“每月小培训,半年大培训”的培训方法,定期给所有员工进行相关培训,同时不定期给各食堂进行食品卫生和安全方面的指导。在提高所有员工知识认识水平的前提下,把好食品安全卫生的质量关,确保用餐者放心食用。
培训师每月在总公司学习食品安全卫生知识及相关政策,写出培训方案和笔记,交于总经理过目后再委派到各驻点进行培训。每月的知识补充不仅能温故知新,还能及时了解到最新的政策和标准。使得我公司的食品卫生标准永远紧跟国家标准。培训内容包括:
1、新职工培训:公司概况、公司规章制度、质量方针、质量意识、相关法律法规、产品的常识及GB/T19001-2000和ISO22000:2005标准基础知识等。
2、岗前技能培训:包括所在岗位相关作业文件,注意事项,相关设备性能,操作过程。现场十几作业及出现紧急情况时应变的措施等。
3、教育培训:使职工意识到公司依存于顾客,顾客是企业关注的焦点,实现顾客免疫是本公式永恒的追求。
4、业务人员培训:检验规范,管理技能要求,GB/T19001-2000和ISO22000:2005标准基础知识,审核技能,质量管理知识,相关法律法规。
培训小组同时还对培训是有效性进行评估,每年年底办公室负责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参加培训工作会议,征求改进培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同时还随时对各部门职工进行现场考核,发下不能胜任本工作的职工,机师安排补充培训并考核或转换工作岗位。经审核组检查认为工作扎实细致、周到,符合质量体系要求。
六.服务承诺
1、菜肴质量与品种
我公司严密的制度,确保菜肴安全卫生,在此基础上,我们有优质的厨师队伍:一级营养师一级厨师若干名,并配有营养师和QC监测人员。主副食高中低价格菜品种比例为3:4:3;早餐主食18种以上,副食8种以上;中晚餐副食25种以上;晚餐主食10种以上.。一元及一元以下菜系不少于6个,保证不脱销有免费汤和调料供应,菜价不高于3元。让学生们品尝到放心实惠的菜肴。
2、窗口服务
⑴ 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师生员工服务的思想,确立“窗口”意识,做到微笑服务。
⑵ 摸索工作规律,加快工作节奏,提前做好开饭准备工作,讲究窗口服务的仪表仪容(即
工作服穿戴整齐、干净卫生,服务牌要配戴规范)
⑶ 严格执行文明服务制度,做到微笑、热情、耐心、仔细、不厌其烦。
⑷ 集中精力,认真负责,若有不慎出现差错,应立即改正并主动道歉。
⑸ 保持窗口卫生,对散落在窗口的饭(菜)应随时清扫,掉入盛具外的食物,严禁再出售。
⑹ 及时做好开餐结束工作,搞好窗口卫生,清洗炊餐具,处理剩余食物等。
3、特色服务
⑴我公司在经营期间,设置部分岗位,帮助学生勤工俭学。
⑵每年拿出2万元鼓励学生创业和资助贫困生。
4、满意率,投诉的处理
⑴ 追求最高满意率, 竭诚为广大师生服务,满意率达到95%以上并实现0%投诉率.⑵ 设置投诉箱咨询台,每周五为投诉反馈接待日,欢迎师生们前来给予指导意见。
⑶ 对师生的反馈意见及时给予恢复,对服务上出现的任何问题当场及时给予解决,对情节
较严重的事件,经详细调查后2日内给予圆满解决。
七、公司作为专业后勤服务公司的特性
一个成熟的社会企业无论是对产品质量还是服务质量,都是相当重视的,我们拥有高度的相对完善的食品营养及卫生监督和管理机制,相对与目前学校的零星承包商是有绝对优势的。
1、我们拥有2名专业的营养师,1级以上厨师13名,师生不仅可以享受物美价廉的食品,更重要的是解决学生的营养配餐问题,让吃住行都在学校的学生保证身体素质,营养均衡;
2、总公司统一采购原料,确保严格的专业进货渠道和制度。主食、干货、调味品等都有公司统一采购,再分别配送到各分支机构,严格控制采用易造成事物中毒的菜系,保证食品卫生安全。
3、公司在江苏,山东等地区经营高校食堂,服务单位已达32家,实现规模化,经营管理人员相互交叉使用,员工跨校调配,节约了大量的人力成本,让利给广大师生。
4、配送物流化。未来所有的食品蔬菜都在基地完成净化加工,确保蔬菜卫生安全。
5.公司07年在镇江征地600亩,进行蔬菜的种植和家禽养殖;09年和镇江市政府合作建设“示范性万顷良田工程”,规模达5万亩,专业种植水稻和小麦。
【公司战略管理诊断分析及方案建议】推荐阅读:
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建议07-31
对于雀巢公司的战略建议07-29
公司财务战略分析07-05
公司战略对比分析11-21
某公司营销战略分析05-11
公司员工流失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06-12
联想公司营销战略分析07-03
华为跨国公司战略分析11-23
公司战略分析报告格式12-16
公司解决方案评估总结及建议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