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水源地保护对策研究

2024-12-05

城市水源地保护对策研究(通用11篇)

城市水源地保护对策研究 篇1

城市水源地保护对策研究

论述了水源地保护的重要意义,介绍了国外水源地保护的措施,从5个方面提出了我国水源地保护的对策建议.

作 者:许小龙 王庭 XU Xiao-long WANG Ting 作者单位:许小龙,XU Xiao-long(长治市辛安泉域管理处监察征费科,山西长治,046000)

王庭,WANG Ting(山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刊 名: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英文刊名:SCI-TECH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 ECONOMY年,卷(期):200919(27)分类号:X52关键词:城市供水 水源地保护 水污染

城市水源地保护对策研究 篇2

饮水安全关系着亿万百姓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水源地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保障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是实现饮水安全的关键问题[1]。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 是贯彻“以人为本”,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现阶段, 经济的高速发展对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的影响日益严重, 使我们对饮用水水源地的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辽宁省开展了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状况调查工作, 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逐步纳入日常的环境管理体制中, 确保饮用水水源地安全, 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

2 水源地调查及评估

2.1 水源地调查

2011年, 调查评估58个城市饮用水水源 (见表1) 中, 地表水型水源17个, 占29.3%;地下水型水源41个, 占70.7%。调查评估的58个水源中, 水质达标的有56个, 占全部评估水源的96.6%。58个水源的年设计供水量为204547吨, 供水服务人口为1710.7万。其中, 地表水型水源供水人口1057.3万;地下水型水源供水人口653.4万。

2.2 环境质量评估

辽宁省饮用水水源地主要为地下水型, 具有数量多、较分散、不易保护的特点;湖库型水源地规模较大, 受面源污染威胁较重;河流型水源地数量少, 大都位于上游地区, 水质较好, 具有易受排污影响的特点。

全省5个河流型水源的水质全部达标, 分别是大连大沙河水源、本溪老官砬子、丹东燕窝水源、丹东鸭绿江水源和丹东爱河水源。

全省12个湖库型水源中, 水质达标 (含基本达标) 有11个, 达标率为91.7%。其中, 水质基本达标的水源有本溪桓仁水库、抚顺大伙房水库、葫芦岛市平山水源、辽阳汤河水库、铁岭柴河水库、朝阳白石水库等6个, 主要是由于总氮、总磷超标被评估为基本达标。水质不达标的水源为主要是由于水源地的上游和周边钼业的开发造成钼超标。

全省41个地下水型水源中, 水质达标的有40个, 占全部地下水水源的97.6%;不达标水源为铁岭开发区水源, 锰超标的主要原因是天然背景值高。

2.3 环境监管评估

近年来, 辽宁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各项工作均取得积极进展。饮用水水源保护区100%完成划分并得到批复;环保重点城市监测能力基本达到了国家要求;水源保护区标志设置取得较大进展;水源保护区整治全面开展并取得较大成效;水源风险管理和应急能力改善明显。

3 水源地保护工作存在的问题

与饮用水水源环境发展形势要求相比较, 辽宁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工作存在着运行机制不顺畅、监测网络不完善、技术资金不到位等诸多问题。

3.1 水源保护区污染源整治力度有待提高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普遍存在工业污水不达标排放、城镇生活污水排放、畜禽养殖和农业种植面源污染等问题。大部分水库型水源地总氮和总磷超标的主要原因受水库上游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化肥和农药流失等的影响。2011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综合整治有所改善, 饮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整治率提高了5.4%。

3.2 水源地水质监测能力不足

水源地水质监测能力不足, 全省各市监测能力差异较大, 仅有部分城市可以做水质全指标分析, 水质监测自动化程度较低, 调查评估的58个水源地中仅有6个实现水质自动化监测。按照评估标准和指标类型的要求, 现有监测能力已不能满足国家要求。

3.3 水源保护区定界工作有待加强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勘界和标志设置工作是保障饮用水水源地监督管理工作的基础, 全省58个评估水源中共有51个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完成标志设置, 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标志设置完成率为87.9%, 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的勘界及标志设置工作还需加大力度。

3.4 环境风险应急能力薄弱

城市饮用水源风险管理状况用风险源名录完成率和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制度建立率2项定量指标表示, 目的在于评估水源保护区外一定范围内制药、化工、造纸、冶炼等高风险行业在非正常排放条件下, 对饮用水水源可能造成污染风险的管理措施及技术储备情况。2011年全省建立风险源名录的水源数量有所提高, 但水源地风险管理和应急能力需进一步完善, 风险源名录制度、危险化学品运输管理制度等风险管理制度需进一步强化。

4 水源地保护对策及建议

4.1 不同类型水源地保护对策

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对策: (1) 提高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效果, 从排污总量上进行控制。 (2) 制定更加严格的污水排放标准, 特别是在冬季地表水流量小, 自净能力低的条件下, 制定和执行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 会有效的控制污染物排放的总量, 减少对水源地的污染。 (3) 加强河道治理, 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生物工程措施, 防治水土流失以及由此带来的水体污染。 (4) 增设事故贮存池, 防止事故对水环境造成污染, 降低水源地受污染的风险。

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对策: (1) 限制在湖库上游和周边地区开垦农田, 禁止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在湖库周围建立有效的生态防护屏障, 防止水土流失。 (2) 控制湖库周围农药、化肥施用量, 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和有机肥料, 防止农业面源污染对湖库水质的影响。 (3) 坚决拆除或搬迁湖库周围的排污口, 禁止向湖库排放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减少对湖库水质的污染。 (4) 建立完善的监测系统、预警系统和应急反应系统, 保障饮用水安全。

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地的保护对策: (1) 加强对地下水水质监测能力和监测网络建设, 建立健全应急体系和应急方案。 (2) 控制地下水水源地周围农业面源污染, 提倡使用低毒高效的有机肥, 严格限制规模化、集约化的畜禽养殖场的建设。 (3) 禁止在地下水水源地周围建设加油站, 禁止在地下水水源地上游建立垃圾填埋场, 防止油类物质和垃圾渗滤液对地下水的污染。 (4) 建立和完善地下水开采法律、法规和地下水管理体制, 建立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的保障机制。

4.2 完善水源地技术保障体系的建议

根据不同饮用水水源地类型和保护工作要求, 重点建立和完善污染防治、生态保护、水质监测和应急处置技术保障体系。

一是要建立和完善饮用水水源地监测技术保障体系。开展水质、水量、水土流失及相应面污染源的长期监测[3], 要研究环境污染物的多组分、高灵敏度、快速检测技术方法, 以及应急快速检测技术、在线检测仪、急性生物毒性检测方法与仪器等的研究, 对不同类型的饮用水水源地监测项目和频次提出差异化管理技术指导意见。

二是要建立和完善饮用水水源地污染防治技术保障体系。开展对饮用水水源地城镇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研究, 总结不同类型水源地的生活污水治理技术要点, 并组织推广应用。研究饮用水水源地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技术, 探索符合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要求的生态种养殖模式。

三是要建立和完善饮用水水源地生态保护和修复技术保障体系。开展饮用水水源地陆地生态系统、水库水陆交错区、水体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技术研究, 开展饮用水水源地上游尾矿库治理环境保护技术要求研究, 开展湖库型水源地底泥疏浚技术研究, 特别是要加强对湖库型饮用水水源地富营养化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四是要建立和完善饮用水水源地环境污染应急处置技术保障体系。提出饮用水水源地可能发生的化工危险品泄漏、藻类爆发等突发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置技术路线。做好饮用水水源地潜在的事故源的调查工作, 形成重点事故源信息数据库。

5 结语

本文概述了辽宁省58个饮用水水源地基本信息和环境管理现状, 提出了不同类型水源地的环境保护对策。同时, 从水源地监测技术、污染防治技术、生态保护和修复技术以及监控预警技术等几个方面去建立并完善水源地技术保障体系, 切实有效地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的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 为保一方百姓的饮水安全提供科学可靠的技术支撑。

摘要:饮用水安全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加强饮水安全管理是关乎民生的重要任务。本文简述了辽宁省58个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和管理现状, 分析了水源地水质超标的原因, 总结了现阶段水源地保护工作中尚存在的不足和困难, 提出了不同类型水源地的环境保护对策和完善水源地技术保障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饮用水,水源地,防护对策

参考文献

[1]王丽红, 王开章, 刘锋范等.饮用水水源地安全的内涵、现状及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 2007, 5:94-96.

[2]赵利军, 赵锁军, 张永军.乌兰察布市饮用水水源地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J].内蒙古环境科学, 2008, 2 (20) :33-35.

城市水源地保护对策研究 篇3

关键词:城市饮用水:存在问题;保护对策

中图分类号:TV9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09)04-0154-02

城市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的中心。经济活动和人口高度密集,面临巨大的资源与环境压力。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饮用水是城市生存环境的基础和命脉。毋庸置疑,饮用水将成为21世纪我国最突出的城市问题。我们要从战略高度审视这一问题,立足全局谋划发展,树立城市科学发展观,实现饮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一、饮用水供水现状

城市作为经济和生活中心,污水排放量大,加之我国城市的污水处理水平普遍不高,城市水环境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流经城市的河段今90%受到污染,城市内水湖水质较差。同时我国城市中有近2/3的城市供水不足,1/6的城市严重缺水。2004年全国总用水量5548亿m3,其中生活用水只占11.7%,与2003年比较,生活用水增加20亿m3来看,照这样下去,饮用水根本满足不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水环境污染加剧了饮用水水源危机。由于水质污染,导致水传染病触目惊心,在全国187个城市中,水质稳定的有96个,地下水污染减轻的有39个,污染加重的有53个。全国约有50种疾病与饮用水水源污染直接相关,恶性肿瘤、肝炎的发病率不断增高,弱智儿童数量呈上升趋势。再加上城市水体供水基础建设陈旧和管理不善,造成水资源的严重浪费。

(一)水资源严重短缺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尽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据统计,我国城市日缺水量达1600万立方米。经常闹水荒的城市,每日高峰供水保证率仅在65%-70%。沈阳有60%的楼房三层以上缺水。调峰供水的用户达20万户,占全市供水人口的30%;鞍山市定时和调蜂供水面积已占全市供水面积的87.5;西安市平均日缺水量达40万3。长春市日需水量76万m3,现日供水量50万m3,缺口26万m3,不得不向世界银行贷款,引松花江水解决供水不足问题。我国还是城市化进程发展较快的国家,随着城市人口的剧增,特别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供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城市发展、影响人民正常生活的一个严峻问题。

(二)地下水超采态势严峻

由于地表水污染,而城市工业、公共卫生、生活用水量又日益增加,致使地下水的开采规模和强度不断增大。2004年,21个省级行政区对地下水位降落漏斗(以下简称漏斗)不完全调查,共统计漏斗76个(浅层漏斗和深层承压漏斗各38个),漏斗总面积7.2万km3。2004年末与年初相比,浅层漏斗面积扩大的有23个,中心水位下降的有21个;深层漏斗面积扩大的有16个,中心水位下降的有27个。而2005年,全国地下水降落漏斗188个,漏斗总面积扩大的有65个,尤其是沧州一德州—衡水地区,深层地下水降落漏斗面积继续扩大,深度加深,沧州第Ⅲ承压含水层降落漏斗扩大了2089km3,最大水位埋深达101m。地下水超采导致地面沉降和地裂,造成地面塌陷、房屋倒塌、路基被毁等。由于地下水超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引起地表水入渗增强,污染物随之下移,污染地下水。

(三)自来水浪费严重

我国北方城市因供水基础设施陈旧、老化,加之恶劣的冷冻气候条件,管道设施漏水现象十分普遍。特别是在城市供水中,直接或间接用于饮用的部分只有5%~10%。绝大部分自来水用于工业、消防、建筑、市政及居民生活杂用上。而自来水厂不管用水要求的不同,一律采用饮用水标准来衡量出水水质,不仅增加了自来水加工处理的成本,而对没有必要达到饮用水标准的用户来说又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在水源污染越来越严重的今天,饮用水处理的难度越来越大,成本也会越来越高。为了有效降低生活成本,提高生活饮用水的安全可靠性,分质供水已经势在必行。

二、水源地污染物质的来源分析

水环境污染的污染源通常分为点源和非点源(面源)两类,而水源地污染主要是非点源污染。长期以来,我国环境保护的重点主要放在企业排放污染物的末端治理上,对非点源污染尚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非点源污染具有受水文循环过程影响和支配的随机性、污染物来源排放点不固定和排放具有间歇性以及污染负荷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变化幅度大等特点,致使对其监测、控制和处理困难而复杂。

(一)暴雨径流的地表淋溶和侵蚀

暴雨径流是坡面地表侵蚀过程的动力因素,也是土壤颗粒和农用化学物质向外迁移的物质载体。当降雨强度超过土壤入渗能力时,就会产生坡面径流。影响坡面径流大小的主要因素是降雨、地形、土壤和植被覆盖等。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km2,有1/3的土地受到水土流失的危害,每年流失的N、P、K养分相当于4000多万吨化肥。

(二)农用化学制品的流失

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人们对土地产品在数量上的要求愈来愈高。在我国农业土地资源的开发已接近超强度的情况下,增加农用化学制品的施用量就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农业以水为本。城市水源地上游通常是主要的农业耕作区。农药、化肥施用量的增加,势必提高土壤中人工化学物质的含量。特别是农业的粗放管理,更导致农业化学品利用率的降低,造成湖泊、水库富营养化。

(三)中小企业污染物质的非达标排放

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发展迅速。其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逐渐增加。乡镇企业规模小(尤其在北方)。技术水平低、环保措施不到位,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企业少,加上乡镇企业设备简陋、资源浪费严重,造成污染物排放数量大、污染治理达标率低。由于乡镇企业(包括个体采矿点)污染类型复杂,从城市到农村、由于乡镇企业(包括个体采矿点)污染类型复杂,从城市到农村、由点到面,增加环境治理难度,加大了非点源污染的负荷。

(四)人工合成化学物质的迁移循环

人类为了文明的需要,通过各种生产活动人工合成数以千计的有毒、有害物质。这些有机化合物通过原材料处理、生产和加工及产品使用等多种扩散途径最终进入地表水环境。由于有机污染物种类多、毒性大、难降解等原因,国际上比较重视。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曾对松花江水第26个取样点进行监测,检出有机污染物152种,其中属于美国环境局首要污染物的有32种,占21%;有致癌、致突变性的有14种,占9%,足以反映我国北方河流有机物污染的状况。目前,自来水中已发现有2000多种有机物,其中致癌、促癌

物质约占2.7%,致突变物质约占2.5%。硝酸盐是自来水中最常检出的污染物之一,摄入过量的硝酸盐可导致婴儿的高铁血红蛋白症。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转化为亚硝胺,则对人体具有致癌、致突变和致畸的作用。

(五)城乡生活污水的排放

限于经济发展水平,我国小城镇和广大乡村都还缺乏排水设施,大量的生活污水漫流排放后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有机污染十分严重。氮浓度高可能与畜、禽粪便污染有关,磷浓度高则主要是洗涤剂的使用所引起的。洗涤废水的排放增加了磷的负荷,对湖泊富营养化进程将会起到重要作用。

三、保护对策

(一)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研究

长期以来,我国环境保护的重点防在点源的治理上,对水源地非点源污染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当前必须转变观念,加强水源地非点源污染研究,加强对地表饮用水源污染调查方法、污染负荷定量计算方面工作,研讨可行性较高、适用性较强的方法,建立适合我国特点的适应性强、精度高、理论性好的非点源污染符合定量计算模型,提出具有我国特色的水源地污染防治的对策和方法。要坚持科学治水,遵循自然规律,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坚持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基本方针,合理配置水资源,统筹流域、区域和城乡的水利发展,统筹安排好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要坚持节约保护水资源的原则,加强节水和水污染防治,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二)健全法律法规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法规系统和强有力的执法监督。要进一步加强水源保护的各项法规、条例的建设,使水源保护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在管理体系上,要克服分头管理、条块分割现象,处理好统一监督管理与协同监督管理的关系。在目前我国经济技术实力还难以全面控制水污染的情况下,更有必要对涉及人民生命健康的生活饮用水源采取严格措施加强管理。

(三)充分发挥高科技作用

要利用知识创新工程改革旧的农业耕作方式,建立生态农林体系。充分利用湿地等土地处理系统削减氮、磷入江、入湖量,用“绿色肥料”替代部分化肥,实施测土施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广泛施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选择性强、效益高的生物农药。植树种草,涵养水源;合理灌溉,防止水土流失。运用计算机模拟污染物迁移规律,建立环境管理信息系统,准确进行水质控制和预测。利用遥感信息、地理信息系统为水源保护区的划分、水源保护的适时决策提供优质服务。应用先进的生物遗传技术,构建具有特殊降解基因的菌株,去除水中有毒、有害有机物。

(四)加大水源保护的宣传力度

我们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进行宣传,强化公众的资源、环境、生态意识,提高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自觉性。让人民群众懂得保护水环境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和责任。

(五)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城市水源地保护对策研究 篇4

陕西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四十七号]

《陕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条例》已于2002年3月28日经陕西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陕西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02年3月28日

陕西省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护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证饮用水水质,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及其实施细则,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集中式供水的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环境保护。

第三条 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实行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保证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水质符合规定标准。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生态建设,优先安排退耕还林还草项目,营造和保护水源涵养林;有计划地建设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防治环境污染,保证水源充足、水质良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实施统一监督管理。

水、林业、农业、卫生、建设、国土资源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对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实施监督管理。

第六条 单位和个人有保护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的义务,对污染和破坏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的行为,可以向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举报。

第二章 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和水质标准

第七条 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按照水源类别分为地表水水源保护区、地下水水源保护区。地表水水源保护区又分为江河水源保护区和湖泊、水库水源保护区,其陆域从水域正常水位线起计算。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一般实行三级保护,按照防护要求,分别划分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户区。

第八条 饮用水江河水源保护区的划分:

(一)一级保护区:从取水点起计算,上游一千米至下游一百米的水域及其两侧河岸外延一百米的陆域;

(二)二级保护区:从一级保护区上界起上溯二千米的水域,及其两侧河岸外延二百米的陆域;

(三)准保护区:从二级保护区上界起上溯三千米的水域,及其两侧河岸外延三百米的陆域。

第九条 饮用水湖泊、水库水源保护区的划分:

(一)一级保护区:湖泊、水库水域,及其正常水位线外延一百米的陆域;

(二)二级保护区:湖泊、水库向水坡区域或者正常水位线外延三百米的陆域,以及从流入湖泊、水库的河流的入口上溯二千米的水域,及其河岸两侧外延二百米的陆域;

(三)准保护区:从湖泊、水库二级保护区上界再外延三百米的陆域,以及从流入湖泊、水库的河流的二级保护区上界起上溯五千米的水域,及其河岸两侧外延三百米的陆域。

第十条 饮用水地下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分:

(一)一级保护区:以取水井为中心,半径五十五米的圆形区域;

(二)二级保护区:以取水井为中心,半径五十五米至二倍影响半径的圆环形区域;

(三)准保护区:根据地下水水文地质和补给条件确定。

承压含水层的地下水水源保护区,根据含水层水文地质和埋藏条件划定。

第十一条 饮用水地表水水源保护区的地理界线,由省人民政府依法划定。特别情况需要扩大本条例第八条、第九条规定的保护区范围的,省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划定地理界线。

饮用水地下水水源保护区的地理界线,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划定。

第十二条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地理界线由划定机关予以公布,并由所在的设区的市或者县(市)人民政府设置标志牌和界桩。

第十三条 饮用水地表水水源保护区的水质标准,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一级保护区的水质,不低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Ⅱ类水质标准;

(二)二级保护区的水质,应当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Ⅲ类水质标准;

(三)准保护区的水质,按照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Ⅲ类水质标准控制。

第十四条 饮用水地下水水源保护区的水质标准,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一级保护区的水质,不低于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的Ⅱ类水质标准;

(二)二级保护区的水质,应当达到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的Ⅲ类水质标准;

(三)准保护区的水质,按照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的Ⅲ类水质标准控制;

(四)补给源地为地表水的,该地表水水质应当达到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Ⅲ类水质标准。

第十五条 饮用水应当采用管道或者暗渠输送,防止水质污染。

第三章 饮用水地表水水源的保护

第十六条 饮用水地表水水源保护区内禁止下列活动:

(一)破坏水源涵养林、护岸林以及与水源保护相关的植被;

(二)向水域倾倒工业废渣、垃圾、粪便及其他废弃物;

(三)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

(四)使用炸药、毒药捕杀鱼类和其他生物;

(五)使用不符合国家规定防污条件的运载工具,运载油类、粪便及其他有毒有害物品通过水源保护区。

禁止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车辆通过饮用水地表水水源保护区;确需通过的,应当依照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七条 饮用水地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还禁止下列活动:

(一)建设与供水设施和保护水源无关的项目;

(二)向水体排放污染物;

(三)勘探、开采矿产资源;

(四)从事养殖业和种植农作物;

(五)旅游和旅游开发活动;

(六)堆放工业固体废弃物、垃圾、粪便和其他有毒有害物品;

(七)建立墓地和掩埋动物尸体;

(八)其他污染水源的活动。

本条例施行前已有的排污口应当限期拆除;已有的旅游设施、采矿设施等污染源应当予以取缔;已建立的墓地必须搬迁;有害物质必须清除。

第十八条 在饮用水地表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不得新建、扩建向水域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

(二)所有单位排放的污水必须达到规定标准,固体废弃物必须及时运出保护区处理;改建和技术改造项目,必须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三)根据水质水量,控制养殖规模。

第十九条 在饮用水地表水水源准保护区内,向水域排放污染物的,实行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总量控制。

第四章 饮用水地下水水源的保护

第二十条 饮用水地下水水源保护区内,禁止下列活动:

(一)利用渗坑、渗井、裂隙、溶洞等排放污水和其他废弃物;

(二)利用储水层孔隙、裂隙、溶洞和废弃矿坑储存油类、放射性物质、有毒有害化学物品;

(三)设置垃圾、粪便和易溶、有害废弃物的集中堆放场、转运站;

(四)使用不符合国家《农田灌溉水质标准》的污水灌溉农田。

地质钻探过程中,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分层止水、封隔,防止污染地下水水源。

第二十一条 饮用水地下水水源一级保护区内,还禁止本条例第十七条第一款所列各项活动。

第二十二条 饮用水地下水水源二级保护区内,还禁止下列活动:

(一)新建化工、电镀、制革、冶炼、印染、炼油、制浆造纸项目,以及含放射性的和其他严重污染环境的建设项目;

(二)堆放化工原料、矿物油类及有毒有害物品;

(三)擅自凿井取水;

(四)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

第二十三条 饮用水地下水水源准保护区内,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化肥;

(二)人工回灌补给地下水的,水质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

第二十四条 饮用水地下水水源一级、二级保护区内,已建成的严重污染水源的建设项目,应当依法限期治理或者转产、搬迁。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在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方面的主要职责是:

(一)组织有关部门拟定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规划,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监督实施;

(二)依法监督执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

(三)组织对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及保护区内排污口的水质监测;

(四)监督、检查有关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的实施。

第二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林业、农业、卫生、建设、国土资源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依照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规划,恪尽职守,互相配合,保证城市饮用水水源的水质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第二十七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依法行使环境监督管理职权的部门,有权对管辖范围内的排污单位进行现场检查。被检查单位必须如实反映情况,提供资料,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或者妨碍检查人员执行公务。

第二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保障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治理经费,环境保护、水、林业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优先安排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治理项目。

对跨市、县供水的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所在地人民政府的水源环境保护投入,应当给予适当补偿。具体补偿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

第二十九条 各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监测网站的建设,组织定期监测,互通有关信息。发现污染事故,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并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时通报。

第三十条 造成城市饮用水水源污染事故的单位,必须立即采取应急措施,通知有关取水单位和当地居民,并立即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第一款第(二)项、第十七条第一款第(六)项、第二十条第一款第(三)项、第二十二条第(二)项规定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第一款第(五)项,第十七条第一款第(四)项、第(七)项,第二十条第一款第(四)项规定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可以处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七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停产停业、关闭企业或者搬迁,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第(一)项、第(二)项,第二十二条第(一)项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拆除或者关闭,并处五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条第一款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的行为,分别依照本条例第十七条第一款各项的相应法律责任处罚。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其他法律、法规已有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被处罚的单位和个人,不免除其消除污染、排除危害和赔偿损失的责任。

第三十九条 依照本条例规定,责令停产停业、关闭企业或者罚款数额超过三万元以上的,当事人有权要求举行听证。

第四十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四十一条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条例应当给予行政处罚而不处罚的,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及其他上级主管部门有权责令其改正或者直接给予行政处罚,并应追究直接责任人员的行政责任。

第四十二条 执行本条例的行政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索贿受贿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监察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三条 城市以外实行集中式供水的乡和工矿企业,其饮用水水源保护参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城市水源地保护对策研究 篇5

冀环控〔2009〕4号

河北省环境保护局

关于印发《河北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的通知 各设市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

《河北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已经省政府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1、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依据,各城市的经济社会建设活动必须符合本划分的要求。各市应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设置纳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水污染防治规划,并抓好落实。

2、各市人民政府要按照本划分及时调整各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并在调整划定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范围界限处设置警示标志,建立防护设施。

3、加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执法力度,要限期拆除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存在的违规建筑设施,严厉查处各种危害饮用水水源安全的行为,保障人民群众饮水安全。

本划分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原1999年公布的我省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区范围同时废止。

城市水源地保护对策研究 篇6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划分与规划研究

作者:苏荣辉

来源:《海峡科学》2009年第08期

[摘要] 在实地考察德化县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后,针对水源地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科学划分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同时对该水源地的环境保护进行详细规划研究,提出对策和措施,为该水源地的有效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水源地区划 生活饮用水保护区 饮用水保护 规划前言

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是防治饮用水源污染、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环节。根据福建省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德化县环保局组织技术人员,在进行实地考察后,针对各水源地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德化县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划分方案。

德化县原有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来自浐溪,其上游分别来自国宝溪和盖德溪。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德化县人民政府于1993年着手进行德化县二水厂给水工程建设,于1995年建成通水,取水泵站、净水厂建在龙浔镇丁溪村(第一水厂已停止使用,原址改为公司办公用房)。自来水供水主管网达88km,自来水用户达19911户,城区自来水供水普及率达100%。德化县自来水公司生产能力为日处理自来水4万吨,目前供水量为2.8万吨/日,中远期规划第二水厂扩建到6万吨/日。环境概况

德化县位于泉州市西北部,面积2232km2。东与永泰县、仙游县毗邻,南和永春县接壤,西连大田县,北毗尤溪县。年平均降水量为1500~2000mm。森林覆盖率93.4%。境内溪流密布,水资源丰富,集雨面积在50 km2、长度在10km以上的溪流有9条,其中以浐溪、涌溪集雨面积为最大;全县溪流总长度495.6km(溪面宽度在10m以上),河流密度0.222km/km2,年径流在1000~1300mm,径流总量22.95亿m3。地表水多年平均资源量22.48亿m3,地下水平均资源量2.58亿m3。

浐溪河道长度101 km,发源于戴云山自然保护区境内,经赤水、国宝、盖德、浔中、龙浔、龙门滩、南埕、水口8个乡镇,流域面积985 km2,流域平均降雨量1850mm,多年平均径流量11.722亿m3。龙门滩引水工程建成后,浐溪部分水资源经改道,成为晋江水系东溪上游,为泉州市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重要水源。

红星水库是德化县城区应急备用水源,位于德化县城关自来水水源工程上游,将红星水库水量引入自来水源工程引水隧洞内作为城区应急备用水源。红星水库坝址的集雨面积为4km2,多年平均降雨量1875mm,多年平均流量0.152m3/s,年径流总量480万m3,水库总库容为60万m3,调节库容为37万m3,水库预留15万m3作为城区应急备用水源用水。水污染源现状

3.1 目前饮用水源地污染源现状

德化县第二自来厂取水口浐溪河段,主要污染源来自上游沿岸工厂和村民生活废水。目前浐溪沿岸主要有冠福集团公司、豪富礼品有限公司等工业污染源,年废水排放总量18.2万

吨,COD排放量18.2吨。生活污染源主要来自沿溪村庄,土坂村总人口4200人 ,年生活污水排放量30.6万吨,COD排放量137吨,结合县污水处理厂建设逐步进行解决。

3.2相安水源地污染源现状

该引水口位置在浔中镇土坂村相安自然村落,上游远离村庄,无工业企业排放点源,水质良好。水质现状

4.1目前饮用水源水质现状

根据市环境监测站对德化城关水源水质监测结果,该水源地水质除总大肠菌群外,其它指标能够达到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II类水标准。

4.2相安水源水质现状

根据德化县环境监测站在石山桥段监测结果相安水源水质良好,达到II类水标准。5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

5.1 划分依据

主要依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划定工作的通知》(闽政办[2001]130号)和《福建省环保局关于印发福建省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规范(暂行)的通知》(闽环保控[2002]37号)等文件。

5.2 划分原则

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原则;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优先保护和保证饮用水源卫生安全原则;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原则。

为了使保护区范围的划定既能确保饮用水源水质,又具有可操作性,应当综合考虑自然环境、污染源分布、社会经济发展规模和环境管理水平等因素。

5.3划分方法

一级保护区上、下游范围不小于饮用水水源卫生防护带划定的范围;保护区陆域沿岸长度不小于水域河长;利用具有永久性明显标志作为各级水源保护区界线(如道路等)。

5.4划分范围

确定相安水库水域使用功能为德化县城关集中式饮用水供水水源。

5.5划分结果

地表水源保护区划分结果见《德化县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划分图》,相安水源保护区位于国宝溪,德化县龙浔镇石鼓村相安自然村。具体保护区划分情况如下:

一级保护区范围: 国宝溪拟建相安水库大坝至上游1000m水域及其两侧外缘50m范围陆域(如修建库区公路,以公路外缘为界,不含公路)。一级保护区总面积约2.3 km2。

二级保护区范围: 国宝溪拟建相安水库大坝至上游2000m水域及其两侧外缘100m范围陆域(一级保护区除外)。二级保护区总面积约2.2 km2。

《德化县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已在福建省人民政府闽政文[2003]353号《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惠安等县(区)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的批复》中得到批复。德化县城关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

6.1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县城水源地;包括德化县第二水厂水源—相安水库和备用水源—红星水库。

6.2 环境保护目标和要求

6.2.1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目标

一级保护区的水质标准不得低于II类水标准,并符合饮用水水质卫生标准。

二级保护区的水质标准不得低于III类水标准,且应保证一级保护区的水质能满足规定的标准。

6.2.2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总体要求

一级和二级饮用水源各级保护区内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的第五章的有关规定。

6.3 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规划

德化县政府曾发布《德化县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节约保护规划报告》等文件,科学地指导饮用水源保护区的环境保护工作。为落实《德化县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划定方案》制定以下整治方案。

6.3.1 拆除一级保护区违章建筑

相安水库一级保护区内拆除违章建筑盖民房2座,红星水库一级保护区内违章建筑3座,近期内全部完成一级保护区内民房的拆除。

6.3.2 二级及准保护区污染防治工程

6.3.2.1相安水库

相安水库一重山范围内只有零星两三座农舍,生活污水排放量较少,且皆在水域50m范围外,这部分污水将由山体自然净化消化,对水库水质影响可以忽略。

6.3.2.2红星水库

红星水库保护区内有一个村庄仙境村(岑山角落),人口约500人,每年排入红星水库保护区的生活污水约1.46万吨。这部分污水应在近期内进行截污治理。

6.3.3 农村污染整治方案

德化县相安水库和红星水库均位于农村地区,包括村庄生活污水、农田径流等非点源污染,必须对农村污染进行整治。

6.3.3.1 要组织力量清除饮用水源保护区垃圾,并严禁在库区周围堆放、倾倒垃圾。红星水库生活垃圾要求进行资源化、无害化处置,处置方法可采用堆肥或焚烧的方式,或运往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置,禁止直接向水库倾倒或抛弃。

6.3.3.2对农林牧副渔各项生产活动中丢弃的固体废物,主要成分是农作物秸杆、枯枝落叶、木屑、动物尸体以及农业用资材废弃物(肥料袋、农用膜)等。农作物秸杆资源化利用的途径是多方面的,要求多途径推广秸秆还田,可参考的途径有秸秆覆盖、秸秆耕翻还田、秸秆还田和秸秆气化及快速推沤等。

6.4 农村分散式养殖污染处置方案

红星水库上游仙境村大部分农户有散养家禽,产生的污染物也是可能造成红星水库环境污染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农户饲养家禽,必须实行圈养,禁止放养;产生的禽畜粪便和冲洗笼圈的粪污水,必须坚持种养结合的原则,经无害化处理后用于农田施肥,禁止排入溪流。

6.5 二级保护区生态恢复与建设工程

制定包括防治水土流失、加强生态林建设、建立生态功能保护区等三方面的生态工程计划。社会、经济、环境效益分析

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实现用水安全、经济现代化和社会进步三者之间的良性互动。通过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工程全面实施,必将促进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共同提高。通过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开展,全县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切身利益进一步得到保证,从而更好地保障人群健康用水和良好的生存环境;并为周边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水资源支撑和保障,缓解了水资源紧缺问题,为创建良好的经济运行环境、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打下基础;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将得到保证和提升,水资源环境安全进一步得到保障,水生态系统健康得到有力保证。规划实施保障

8.1 组织保障有力

明确职责、加强领导,鼓励公众参与;根据法律法规,建立相应的奖惩制度和鼓励政策;对水源地的整治资金要到位和保障保护区用地。

8.2 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管理能力建设

为保障规划实施效果,制定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监督管理能力建设方案,重点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保护区的基础设施建设、监督管理自身能力建设、环境监控信息系统建设。

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工程内容如保护区界碑、界桩的建设、宣传警示牌等,具体涉及内容根据区域实际情况而定。

制定监督管理自身能力建设方案,着重从管理者自身角度加强监督管理能力,包括管理者相关技术培训、监督管理考核体制,同时,包括相关的基础性科学研究。

建设饮用水水源地监控信息系统,包括饮用水水源地数据库建设,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建设、数据管理系统建设及监控管理中心建设。为水环境评价、富营养化趋势预测、流域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等提供信息支持。

8.3 建设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能力建设工程

建设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应急能力工程,预防为主,充分考虑饮用水水源地潜在的事故危险源,制定突发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故应急预案。

成立一支由县自来水公司、县水务(政)部门、饮用水水源地所在乡镇、县环保部门组成的监管队伍。监管部门必需定期对饮用水水源地进行检查,对影响饮用水水源、水质的危害行为依法进行查处;对存在的污染隐患及时进行纠正。对于突发性危及饮用水水源安全的事故,监管部门应采取紧急措施,紧急情况下必须立即停止取水。结语

德化县在进行科学划分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的基础上,对该水源地的环境保护进行详细规划,提出对策和措施,为该水源地有效保护提供科学依据,确保该水域水质达到饮用水源标准要求。提出的建议包括:一是注重水源地保护建设,在保护区内及其上游区域严格控制向该水体排放污染物的建设项目和与水源保护、监测无关的水上活动项目建设;保护区周边山林植被资源,严禁乱砍滥伐,毁林开荒,开山取石,防止水土流失,严格控制禽畜养殖,禁止使用剧毒和高残留农药,鼓励建设无公害农业生产基地,发展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二是注重备用水源地保护建设,制订有效的措施并认真组织实施。

参考文献:

清河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对策研究 篇7

关键词:清河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对策

一、清河水库概况

清河水库位于辽宁省铁岭市清河区,是辽河中游左侧一级支流清河上的一座大型水库,水库以发电、灌溉、养鱼、防洪和备用饮用水源为主。目前主要供应清河电厂发电用水,年用水量4459万立方米。2010年辽宁省人民政府正式将清河水库列为备用水源地,因此对备用水源地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流域范围内主要作物有玉米、水稻、大豆等,土地主要为耕地、草地和林地。清河水库营养状态为中营养,水质状态良好。

二、清河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

清河水库设计库容63620万立方米,防洪库容38020万立方米,调节水量28800立方米。一级保护区:库区131米正常水位线以外200米 (不超过山脊线) 范围内的水域和陆域。水域面积4.65平方公里,陆域面积16.11平方公里,总面积20.76平方公里。二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以外的水库周围汇水区域和入库清河上游长至八棵树镇,宽至清河两岸迎水坡坡顶之间所圈定的区域。面积445.77平方公里。准保护区:一、二级保护区以外的铁岭境内水库汇水区域,面积1043.11平方公里。

三、水源保护区内污染源调查

一级保护区陆域内有游船和码头;二级保护区陆域有62个自然屯,18600人。水库周围迎水坡宾馆有10个,对水库水质影响较大;准保护区内无企业,有7个乡镇,234个自然屯。保护内土地面积为153433公顷,其中耕地面积23818.7公顷,林地面积111944.7公顷,未利用土地9144.6公顷,建设用地6781.7公顷,水域面积3989.3公顷,保护区内主要支流、人口及耕地面积见表1。保护区主要支流包括阿拉河、碾盘河、苔碧河、二道河、清河和清河水库。

清河水库饮用水源汇水区在抚顺境内面积为57940公顷,占保护区总面积的24.30%,其中耕地面积5996.7公顷,总人口44000人。行政区包括抚顺市清原县的3个乡镇 (62个自然屯) ,这三个乡镇分别是土口子镇:面积25500公顷,其中耕地面积2160公顷,人口16200人;大孤家子镇:面积20600公顷,其中耕地面积2970公顷,人口21600人;英额门镇11840公顷,其中耕地面积866.7公顷,人口6200人。

四、水源保护区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

清河水库是备用水源地,辽宁省人民政府辽政发[2000108号文件批复清河为省级旅游度假区,旅游区规划面积67平方公里,含水域面积26平方公里,旅游度假区和饮用水源保护区形成矛盾,因此要实现对备用饮用水源的有效保护,必须限制和禁止旅游事业的发展。

五、饮用水源保护措施研究

1. 工程控制措施

清河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跨铁岭、抚顺两市,需要抚顺市协助做好饮用水源保护工作,

水源保护区工程项目见表3。

2. 监督管理措施

(1)饮用水水源管理多部门协调制度。应成立由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负责相关部门参加的联合机构,包括建委、卫生局、水利局、水文局等部门,共同做好饮用水源保护工作。

(2)跨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管理。清河水库保护区涉及抚顺市,要建立备案制度,要协调好用水和供水区域之间的关系问题。

(3)制定饮用水源保护区应急预案。以清河区政府为责任单位,由保护区划分技术部门编写水源保护区应急预案,审查后经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报地方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4)政府部门综合考核机制。清河区要把备用饮用水源管理纳入政府规划中,强化本级政府对饮用水安全的关注力度,不断提高饮用水安全保障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5)污染责任追究、经济和生态补偿制度。依照法律、法规,对造成保护区水质污染的企业进行经济处罚,造成严重影响的责令停产、停业;对因监管不力造成的保护区水质污染的责任人,依照管理制度追究其行政责任,对因水质污染受影响的人群给予经济补偿。

参考文献

[1]吕跃进, 大沙河水库饮用水源现状与保护对策研究, 广东科技, 2007 (8) .

水源地保护区的划分研究以及现状 篇8

关键词:水源地保护区;划分研究;合肥市

合肥市水源保护区集中于市区西部及西北部,主要以董铺水库与大房郢水库为主。这两个水库的生态环境及资源非常丰富,是合肥市一个不可多得的开阔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合肥市政府对其水源地采取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让其城市生态得到了保持。因此,针对其水源地保护区的现状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合肥市水源地保护区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1.水源地保护区存在点状污染现象

合肥市水源地保护区,周边以老旧小区为主,其市政管网建设工作还没有得到完善。所以,对于其水源保护区周边所出来的点状污染呈现出日趋严重的情况。其主要的两个水库的污染程度具有一定的相似度,其污染源都来自于水库周边的村落及乡镇。董铺水库的点状污染源以村落养殖点为主。对于大房郢水库的点状污染源进行调查分析后发现,其水源地的污染主要是工业污染为主。从其所受污染的7个点分析后发现,造成污染的工业废水中,主要以含油废水、电镀废水以及洗涤废水为主。根据相关部门的调查显示,合肥市水源地保护期的废水年排放量达到了156.37 万吨,COD年排放量为 407.07 吨,总氮年排放量为29.09 吨;总磷年排放量为 5.1 吨。其水源保护区域内正常生产的企业总共有120余家,这些企业的自然废水年排放量为 19.02 万吨;COD年排放量为 123.67 吨;总氮年排放量为 7.99 吨;总磷年排放量为 0.98 吨;此外,还有400余家企业排入污水处理厂,其废水年排放量达到了139.22 万吨;COD 年排放量为 277.63 吨;总氮年排放量为 18.67吨;总磷年排放量为3.13吨。

2.面源污染严重

相關数据显示,合肥市水源地保护区的面源污染越来越严重。其污染面涉及到了城市暴雨、道路建设以及农业污染等层面。在这些污染中,农业污染成为了合肥市水源地保护区最大的污染源。随着农业规模的扩大,其水源保护区所受面源污染越来越大。相关数据显示,合肥市水源地保护区内每年的肉鸡栏量达到了40余万只,牛、猪年存栏量分别为16 头、3679头。这些区域内的畜禽养殖业业排放粪便量为约为 400205.9 吨;其产业所排放的COD 量为 6832.78 吨,产生和排放总氮量为 100.03 吨,产生和排放总磷量为 77 吨。

3.市政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

合肥市水源地周边经济发展与城市经济具有非常大的差距,虽然在其水源保护区周边建设有许多的工业园区,并已经建设起了交通框架,但相应的市政配套设施建设并不完善。许多工业园区并没有建设有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此外道路污水管网覆盖率也相对较低。

4.现行保护规划可操作性不强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于饮用水及生活用水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合肥市政府针对其水源地保护区加强了保护,并结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出台了合肥市水质保护办法以及供水条例等多项保护措施,这所出台的措施以法律法规来加以制约,对于合肥市水源地保护区以及城市供水保护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对于水源地保护区周边的环境污染并没有产生多大的抑制。

二、水源地保护区划分策略分析

1.以污染防治为目标,采用水库一、二级保护区划分

针对合肥市水源地保护区所存在的污染问题,在进行其保护区划分时应该采用以污染防治为目标的划分策略。要重点针对其污染源区域开展有效的生态补偿和环保措施,将其污染影响控制到最小值。结合合肥市两个主要水源地保护区的安全性及功能性,采用水库一、二级保护区划分。

2.合理制定分区发展策略

根据合肥市水源地保护区的特殊性,其水库上游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遗产以及相关的自然生态体系。在进行水源地保护区划分时,应该合理制定分区发展策略,确保生态系统、水源环境、农业等多个层面上的共同发展。比如:大力开发旅游资源、生态农业等。并开发高端房地产项目。通过引进新兴绿色产业来促进其区域的发展。在其发展区内,加大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通过调整其区域内的产业结构来确保生态涵养区内居民生活点的生活品质。

3.制定合理化折生态补偿机制

结合合肥市水水源地保护区的划分区域要求,加强对其保护区周边土地使用控制。划分出水源地禁建区域以及宜建区域。并根据城市生态敏感区土地生态发展需求,提供相应的生态补偿机制。并加快水源地保护区新城镇建设进程,以宏观视角来进行区域考虑。有效提拔升了农业土地使用率,并促进了水源地保护区划分的合理性及生态环境的保护。

4. 制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保护策略

为了能够彻底解决水源供给问题,必须要开展生态建设。要认真分析水源地保护区污染治理的有效办法,并制定出合理化、可持续发生的生态环境保护方案。通过治理流域河道、污水管网、雨水汇集等工程,确保合肥市水源地保护区内的经济以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综上所述,合肥市水源地保护区在划分,需要结合其区域内的特殊性。在进行划分时,不可以单纯的法律法规为依据,需要依照城市发展以及水源地周边生态环境、文化遗产等因素来制定综合性、全面性的保护措施,确保合肥市水源地保护区划分的可行性以及持续性。

参考文献

[1]颜世杰,梅亚东,张文杰.我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研究展望[J].江西水利科技,2011,(02).

[2]郑丙辉,付青,刘琰.中国城市饮用水源地环境问题与对策[J].环境保护,2007,(19).

[3]胡本正,常开胜.凤台县:保护碧水蓝天[J].江淮法治,2014,(17).

[4]管治并举抓环保 循环经济出效益--凤台县九禾化肥有限责任公司环保工作侧记[J]. 绿色视野,2006,(07).

水源地保护工程建议 篇9

建 议 报 告

我单位经参加环保局组织的关于我县饮用水水源保护地的会议,根据贵局提出的巴楚县(巴楚镇、三岔口镇、色力布亚镇、阿瓦提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技术报告和国家、自治区的农业环境保护相关政策和法规,针对环保部门划出的我县水源保护地一级、二级保护区和保护区缓冲地带的农户和农田分布,结合我县农业环境实际,现对此水源保护地建设项目提出以下意见和建议。

巴楚镇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为地表水饮用水源保护区,保护区为大型水库小海子水库,县城集中供水水源地为小海子水库、三乡两镇取水头部、自来水公司取水头部,当地要划分出一级、二级水源地保护区。色力布亚镇、阿瓦提镇属于叶河流域,两地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地环保部门定为民生渠首上的巴格托格热克渠水源地,并划分出一级、二级保护区,保护区划有陆域保护面积。

一、防止保护区内的农业面源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不仅涉及到整个农业环境、农业生产和农村的千家万户,而且是关系到整个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问题,面源污染爆发力强,波及面广,作用时间长,危害性大,一旦出现,治理困难且难以恢复到原来状态。当前要加强在小海子水库和巴格托格热克渠水源地的农业面源污染的研究,搞好对农田水、土壤、大气的动态监测分析,认识并掌握面源污染的发生规律,树立“发展生态农业、防治

面源污染”的思想,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预防为主,将面源污染消灭在萌芽状态,保证全县人民喝上放心水。

二、发展无公害农业和建设农村节能环保工程

根据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的要求,农业局已经积极申报建立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开展无公害农产品检测,限制有毒有害投入品的使用,减少残留。围绕我县蔬菜、瓜果、林果业等生产,建立色力布亚镇,红海等6个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通过科学耕作和栽培,实施无公害生产,减少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数量,减轻对耕地、水源和环境的污染,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效益,示范带动我县水源地农业走高效、无公害的良性发展轨道。根据我县养殖规模发展现状,在全县继续大力发展小型沼气工程,对畜禽粪便进行无公害处理和效益化利用。

三、做好水土保持和防止化肥、农药污染

小海子水库和叶河流经下游乡镇区域内,气候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域内河流和湖泊受冰川和融雪补给影响,月径流量变化巨大,汛期容易冲刷侵蚀地表。水土流失使沙尘及附着在土壤上的农药化肥残留量得以汇入地表径流,流入库区,造成库区悬浮物和N、P超标,对库区水质影响较大。库区和保护区内应做好水土保持和退耕还林工作,落实好农民的退耕还林补助和安置工作。同时,要及时开展小流域治理,大力种树种草,建造水源涵养林、经济林、护坡林、护堤林、防风林,防止水土流失。

我县的农业中,种植业占主导地位,在农业生产中需要投入大量的农用生产资料。用量最大的是氮磷化肥,化肥的使用方法多为抛洒浅施且一年多次施用。水源地保护区农田的农药施用对环境造成危害,含磷、砷、汞类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上多采用喷施方法,并且一年喷施多次。农药除40%被农作物及害虫吸收分解外,一部分挥发入空气,大部分残留在土壤地表渗透到地下水或随雨水冲刷汇入地表径流流入库区,造成污染。残留在农田中的农膜难以分解,影响耕作,少部分分解物释放出有害物质也污染土壤和地下水。在我县水源保护地及缓冲地区要严格按照标准限制整改农业投入品,积极寻找对环境影响小的替代品,防止污染水源地环境。

四、搞好当地环保宣传教育工作

位于我县饮用水水源地(小海子水库、三乡两镇取水头部)保护区和缓冲区内的居民,要强化农民的生态意识。农民的生态意识是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工作的重要基础。许多农民不知道化肥、农药对水源污染的严重性,不了解生态农业的模式和新的生态技术。所以,应加强环保宣传和示范工作。我们要通过办培训班的形式对村支书及村民进行生态培训,采取环保知识进农户的做法,在全县特别是水源地保护区开展生态教育,推动了农民生态意识的提高。

五、做好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

做好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查清土壤污染现状,开展污染土壤修复试点,根据我县实情建立土壤环境质量监管体系。加强对主要农

产品产地、污灌区、工矿废弃地等区域的土壤污染监测和修复示范。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严格控制棉花、粮食产地和蔬菜基地的污水灌溉,确保全县饮水安全。

巴楚县农业局

关于保护水源地的议案 篇10

值得注意的是,《清远市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条例(草案)》是我市依法行使立法权之后的首部实体法,被称为清远“首法”。

《清远市饮用水源水质保护条例(草案)》

该条例共六章四十五条,在遵循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结合清远市饮用水源水质保护的显示状况及需求,主要对我市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划定、饮用水源的水质保护、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方面做了详细规定。

市六届人大会环资工委对于《条例(草案)》的初步审查意见指出,饮用水源是人类的生命之源、生存之本。

目前,我市饮用水源水质基本保持稳定、形势良好,但也存在市区饮用水源由于选址规划原因,保护存在极大困难;备用水源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

然而,现行水法、水污染防治法、城市供水条例等法律法规以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管理规定等部门规章还不能满足我市饮用水水源水质保护的需要。

另一方面,我市在饮用水水源水质保护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管理经验,国内外立法提供的有益借鉴以及社会和群众对饮用水水源水质保护工作的普遍关注,为立法提供了成熟的社会条件。

作为我市的首部实体法,《条例(草案)》的制定工作备受社会各界关注。4月份以来,市人大会相关负责人曾赴我市8个县(市、区)提前开展了立法专题调研,市人大会法工委也多次深入有关乡镇、村委会、市环保局、水务局、林业局等进行立法调研,并组织到广州、中山等地学习取经。

城市水源地保护对策研究 篇11

商洛市城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分为二龙山水库地表饮用水源保护区和城区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两部分。二龙山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区由省政府2007年以《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我省地表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划分和调整方案的批复》 (陕政函[2007]125号) 批准设立, 分为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其一级保护区为水库正常水位线 (765米高程) 以下的全部水域及正常水位线100m范围内的陆域;二级保护区为从流入二龙山水库的丹江、板桥河 (含石鸠河) 入口上溯2000m的水域及水库一级保护区边界外沿200m范围的陆域、入河口河道沿线各200m的陆域。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地由商州区政府批准设立 (《商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区环保局城市饮用水地下水水源保护区范围调整意见的请示的批复》[2004]86号) , 其一级保护区为以取水井为中心半径55m的圆形区域, 二级保护区为以取水井为中心半径55m至2倍影响半径的圆形区域, 准保护区西起二龙山水库坝下、东至市自来水公司沿丹江两岸建设的最东边的水源井下延100m、南起丹江南堤、北至江滨大道南侧及市自来水公司二水厂厂区并向东至黄沙河岸的陆域, 及二龙山水库大坝至市自来水公司最东边水源井下延200m的丹江水域。

2商洛市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现状

为进一步加强城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 规范饮用水源地管理, 在省人大出台《陕西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条例》后, 2005年市环保局负责起草了《商洛市二龙山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经市政府审定后印发执行, 成为我市第一部比较完备的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纲领性文件。饮用水源地按照属地管理原则, 商州区政府是市区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工作的责任主体。随着商洛撤地设市, 二龙山水库及市区河道管理机构上划市水务部门主管, 自来水公司成为市政府直属企业, 打破了原有的水源地管理责、权、利格局, 形成了水源地环保部门保护、水务部门征收水资源费、自来水公司供水收益的尴尬局面。加之城市规划、建设、城管、国土等市、区事权划分, 及少数企业、公民受利益驱使, 近年来, 围绕二龙山水库及周边旅游开发的声音彼起此伏, 水源保护区及周边违法建设、旅游、农家乐餐饮等现象屡禁不止, 二龙山饮用水源地水质污染加剧, 市政府印发的《商洛市二龙山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管理办法》没有得到有效落实, 水源保护红线一再被城市建设和部门利益突破。

3二龙山水源地存在的主要问题

对照《陕西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条例》、《商洛市二龙山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保保护有关政策要求, 二龙山饮用水源地存在以下问题。

3.1饮用水源地属地监管责任没有落实到位, 特别是二龙山水库周边近年来违规建设的农家乐迅速发展, 大量的生活污水直排库区。

3.2水源保护区上游农业面源污染加剧, 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与污染防治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种植业化肥、农药、农膜的无序使用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趋势明显加剧, 丹江二龙山水库上游几个监测断面粪大肠菌群超标问题时有发生。

3.3镇、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没有得到有效治理, 特别是城镇化、陕南移民搬迁工程、工业集中区沿江沿河分布, 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不配套, 污染问题由分散变为集中, 部分河段超出了水体自然净化能力。

3.4饮用水源地保护投入严重不足。环保部门承担饮用水源地环境监管职责, 但政府没有将饮用水源保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导致饮用水源保护区最基本的保护区标识、警示标志、围栏、执法及水质监测都无以为继, 更不用说保护水源地需要大量的工程投入。

3.5水源保护区内有与保护水源和供水无关的设施威胁水质安全。地下水源地一二级保护区内江滨大道、商鞅大道从中穿越或经过, 还有污水管网、雨水管网、丹江公园内的公厕与供水管网共处并行, 如污水管网、公厕发生渗漏, 江滨大道、商鞅大道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将直接导致水源地污染。据了解, 丹江公园内一公厕泄漏, 导致一水源井粪大肠菌群严重超标, 自来水公司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经过消毒、抽水冲洗等才恢复水井水质, 且地下水污染修复相当困难。

3.6丹江城区段地下水源准保护区内有排污口。近年来, 由于城市框架不断拉大, 市政设施建设不配套, 管网不健全, 沿江部分建住宅小区、学校、酒店、餐饮等污水直排丹江, 导致依靠丹江水源补给的地下水源地水质下降趋势明显。

3.7地下水源地补给不足。城区地下水源地名为地下水, 实则是地表潜水, 井深在5m~10m之间, 依赖丹江地表水补给, 上游二龙山水库蓄水发电, 丹江市区段生态用水严重不足, 沿江建设的橡皮坝内水体得不到及时补充, 致使水体细菌滋生, 水体出现恶臭及富营养化问题。2002年冬天二龙山水库放水除险加固, 大量淤泥下泄, 堵塞河床渗漏层, 导致18口水源井无水可抽, 全城闹水荒。

4加强水源保护的几点建议

加强市区饮用水源保护既是“一江清水供京津”的政治责任, 又是保障商洛市民饮用水安全的民生工程, 同时也是商洛市“一体两翼”、“美丽商洛”城市建设的必然要求,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即将调水的关键时期, 市级各相关部门、商州区政府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政治敏锐性, 进一步健全水源保护区监管机制、完善制度、落实责任、强化措施, 确保中心城市20万人饮水安全。

4.1完善二龙山饮用水源地保护机制, 严守水源保护区生态保护红线

市环保、水务、规划、城建、城管、国土、农业等部门、商州区人民政府对各自管理权限范围涉及饮用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及准保护区的与供水、饮用水源保护无关的项目, 一律不得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该取缔的依法取缔, 该关停的一律关停, 决不能姑息迁就。

4.2落实饮用水源保护责任

市、区政府要建立饮用水源专职保护机构, 制定饮用水源保护规划并组织实施, 督促、组织、协调市上各相关部门、商州区政府落实饮用水源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及《商洛市二龙山城市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环境保护管理办法》, 建立市上相关部门及商州区政府在饮用水源水质保护考核、履职通报、水质公示等制度。

4.3抓好水水源地上游、周边企业污染治理

水源地上游的涉重金属企业、非金属采选企业要加强尾矿库管理和事故应急处理, 做好水污染防治, 做到中水回用不外排;铁炉子等硫酸化工企业严格按产业政策, 必须关停, 不得苟延残喘, 污染水源;荆河工业集中区要健全污染防治设施, 严格产业准入, 农副产品加工、医药包装企业等轻污染、无污染企业准许入园, 化工、冶炼等高排放产业禁入;禁止在丹江干流及一级支流1000m内新建养殖、屠宰、有机肥加工企业, 已建成的必须搬迁或转产。二龙山水库区及坝下农家乐和宾馆饭店必须取缔, 一时难以取缔的要建设排污管网, 将废水集中收集引入城市管网, 垃圾集中转运处置, 杜绝直排。连通坝下至商鞅广场排污管网, 连通构峪桥西、江南片区排污主管道, 取缔水源地排污口, 杜绝排污, 确保水质安全。

4.4加强水源保护区上游及周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指导农民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倡导土壤配方施肥、使用有机肥及农膜回收利用工作。严格控制畜禽养殖业发展, 依法划定畜禽养殖业禁养区、限养区范围, 编制畜禽养殖业发展规划及其污染防治规划并组织实施, 严格控制畜禽养殖业污染。

4.5健全现有陕南移民集中安置区垃圾、污水处理设施

今后凡新建移民集中安置区环保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建设、同时投入使用。要加快水源地上游及周边农村环境整治, 建设垃圾、污水、养殖和支流水源保护设施, 配齐保护设备, 组建保洁队伍, 落实镇村组各级责任, 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切实解决农村脏乱差对水源地的威胁。

4.6加大对饮用水源保护投入

市、区环保部门依法承担饮用水源保护职责, 履行水源保护监督执法检查、水质监测等任务, 市编制、人事、财政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水源保护机构建设, 将水源保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并将在二龙山饮用水源地取水水资源费、水费可支配部分用在饮用水源保护上。

4.7保障丹江市区段生态基流

充足的补给水源是水源保护区水质保护、水量供应的基础, 市水务局要协调库区管理机构, 做好丹江市区段水环境生态研究, 采取有效措施科学合理的调度用水, 停止坝下电站发电, 职工转产进行流域河道管理及水质保护, 政府保障其日常工资, 确保丹江城区段水质稳定达标。

4.8加强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风险预防

为预防312国道、G40高速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污染二龙山水源地水源地, 高速路、国道重点部位设立水源保护警示标志, 编制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应急预案, 落实环境安全属地责任, 在麻街、板桥段储备应急物资, 成立应急队伍并进行演练。地下水水源地市区江滨大道全段要设立危险化学品运输警示标志, 加强水源井水质监测, 对不符合水质要求的水源井一定要停止使用, 查找原因, 及时整治, 确保饮用水安全。

4.9加强饮用水源地环境安全宣传

上一篇:建设方工程师年终工作总结下一篇:suv竞标车型产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