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室管理方案(通用8篇)
卫生室管理方案 篇1
2016年乡、镇卫生院 村卫生室管理方案
根据县卫计局文件精神,按照本院村卫生室“三定”方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考核细则,为了科学规范管理乡村医生队伍,将本辖区的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全面落实到位,全面提高乡村医生服务质量和技术水平,强化责任,完善考核奖惩制度,使本辖区村级卫生工作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特制定本方案如下:
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1、村卫生室必须按照医院下达的各项工作指标和任务不折不扣的完成工作,不得以任何借口和理由拒绝或推诿,出现一次扣10分。
2、每次下达的接种通知单必须在接种之日之前全部送达到受接种者家中,出现一次不及时送达或根本就不送,一经核实扣5分。由此而引起的一切后果自负。
3、当出现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时,所有乡村医生必须听从指挥,全力以赴配合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妥善处理,不得以任何借口推诿或不听从指挥,如因推诿或不听从指挥而引起的一切后果,将由公安部门按照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进行处理。医院将报请卫生行政部门停发当事人的养老保险并吊销他的执业资格。
4、医院对村卫生室实行室长负责制,所有村卫生室工作人员都必须服从室长的工作按排,不得顶撞上级,发现一次扣当
事人5分。
5、各村卫生室负责本室服务村的所有公共服务工作,并及时上报各类报表,发现一次不报扣当事人5分,迟报扣当事人2分。
6、每月07日为例会日,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无故缺席,迟到一次扣1分,无故缺席一次扣3分,无会议记录扣5分,无学习笔记扣5分。
7、村卫生室每日上下班不得迟到、早退,发现一次扣1分。值班不在班,借值班为名去打牌的发现一次扣10分。
二、医疗卫生工作
乡村医生要严格执行医疗工作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及时书写各类病历和医疗文件,杜绝一切医疗事故和纠纷的发生。对玩忽职守,造成重大责任事故者,除经济上要全额赔偿外,行政上也要以予处罚。
必须按规范处理医疗废弃物及医疗垃圾,不得私自变卖,发现一次扣5分并处1:10倍的处罚。要有每次送医院集中处理的交接记录,并对每天产生的医疗垃圾有登记,规范使用医疗废弃物和生活垃圾分装袋。
三、药品管理
根据市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制定药品代购规定,乡村医生日常使用的所有药品应由当地卫生院统一代购,乡村医生不得从除卫生院以外的任何药品经销单位或个人手中购进药品,医院防保组将加强日常监管的力度,一经发现任何人从除卫生院以外的任何药品经销单位或个人手中购进药品,将处以查获的药
品按零售价1:10进行处罚。
村卫生室在本年11月份开始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医院将根据市卫生局统一布置,村卫生室用药将由医院调配,村卫生室不再自行进药。具体工作等市卫生局相关文件下达后,再进行相关工作调整。
四、人员工资按照市卫生局规定分三块:一块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一块是政府补助;一块是诊疗费。
五、村卫生室日常工作由室长负责,室长对医院负责。室长要及时向本室职工传达上级下达的相关文件精神。并定期组织职工进行思想道德和业务知识的学习。
六、医院防保组对村卫生室实施日常工作的业务指导和监管。
乡卫生院
2016年02月02日
2016年06月乡卫生院及村卫生室负责人参加遵义基层常见病医疗技术培训
2016年12月08日乡卫生院及村卫生室负责人参加县人民医院
基层常见病医疗技术培训
卫生室管理方案 篇2
关键词:高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论证报告,人才培养方案
2011年4月经甘肃省教育厅批准, 武威卫生学校并入武威职业学院。为确保学校办学专业系列化和办学规模化的形成, 充分利用两校现有办学资源, 提升办学层次, 促进甘肃乃至西部地区高职教育的发展, 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武威职业学院决定申报高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现就设立高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必要性、可行性进行论证, 并探讨制订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
1 必要性
1.1 新设高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顺应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需求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要“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加快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 指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 卫生工作面临的内、外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 一些制约卫生事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显现, 从而在客观上要求卫生改革需要不断深化。卫生改革的目的是充分利用有限的卫生资源, 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成本提供比较优质的服务, 以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基本的医疗服务需要。卫生改革与发展迫切需要加快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不仅能促进各项改革措施的落实, 也能推动卫生改革的深化, 已成为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卫生服务质量和效率的有力手段。加快信息化建设是深化卫生改革和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信息化建设需要一批“懂卫生、有技术、会管理”的专门人才, 而我省尚没有一家院校能够培养卫生信息管理的专门人才。
1.2 新设高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是卫生信息化的需求
《甘肃省“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规划》中提出要建设医疗卫生及人口信息化工程。武威市各医疗卫生、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和保健机构先后编制了本单位的信息化建设实施方案。目前武威市各家医院均建立了以病人为中心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HIS) , 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 全市建立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管理系统,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系统, 社区医疗服务信息系统, 三级医院建立“杏林神指体检系统”。事实上, 卫生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已经走在了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建设的前面。卫生信息化建设中提出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就是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也是卫生行业信息化发展对本专业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1.3 高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可解决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与信息管理技术滞后的矛盾
我省绝大多数乡镇医院都使用医院管理系统, 建立了局域网, 因而局域网管理、因特网应用管理和网络安全管理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它已直接影响到医疗卫生单位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 形成了对计算机技术应用的需求和滞后的管理技术之间的矛盾。开设本专业可解决此矛盾, 为基层乡镇医院培养出更多的卫生信息管理人才。
2 可行性
2.1 新设高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适应医学卫生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需求
计算机信息技术正影响和改变着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化建设及发展。高效、有力的卫生信息协调活动对任何医疗卫生事业的成功都是至关重要的, 而强烈的、持续增长的健康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都对医疗机构和教育部门产生了新的要求。人们对医疗卫生信息技术的期望越来越高, 这对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建设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近十多年来, 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向医疗卫生技术领域全面渗透, 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启动信息化建设。社会的需求为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设置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2.2 医疗机构需要大量的卫生信息管理人才, 学生就业前景广阔
据调查, 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是医疗机构信息管理岗位的最适合的专业[1]。在医疗机构的信息管理工作中, 需要既懂医学知识, 了解医疗机构的运作方式, 又有一定信息管理基础, 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实用型、技能型的人才。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在乡镇医院所对应的岗位 (群) 有:病案管理员、医院信息管理系统维护员、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维护员、图书档案管理员、医院普通行政人员等[2]。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 医院对信息化人才的需求量将会增多, 就能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 学生就业前景广阔。
2.3 学校具备开设高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条件和实力
良好的师资队伍是培养人才的基础。我校现有从事本专业教学的专业课教师9人, 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4人, 专职教师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能熟练运用现代教学设备传授专业知识, 培养专业技能, 具备开设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师资条件。
我校创建于1969年, 有42年的建校历史, 积累了丰富的管理及教学经验, 同时学校又是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 具有多年组织学生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辅导与考试的经验, 具备开设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软件要求。
在硬件建设方面, 学校信息化建设装备先进、设备齐全, 建有多网合一的校园网, 有电子教室4间, 电子语音室2间, 多媒体教室3间, 阶梯教室4间, 共有计算机350台, 设备总值450万元。校内36个实验室均能满足学生卫生类实验操作。武威市医院、凉州医院、陆军十院等22家医院为我校的教学医院, 这就保证了学生有充足的实训基地。因此, 我校具备了开设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校内设施、设备和校外实训的基本条件。
3 人才培养方案
3.1 招生对象及学制
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 “三职”生。学制:3年 (全日制) 。
3.2 培养目标
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培养掌握医学和管理学的基本理论技能, 从事卫生信息管理的高级管理人才。毕业后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计划生育机构以及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管理岗位任职, 从事卫生信息管理相关技术工作。
3.3 人才培养方向
(1) 具有本专业的基础文化知识。
(2) 掌握必需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知识。
(3) 有计算机应用能力, 取得医疗卫生信息技术国家职业资格考试的初级或中级证书, 能从事日常办公工作。
(4) 具有较好的统计学基本理论知识, 熟练掌握医院信息管理等软件的使用, 为各级医药卫生机构提供信息和决策依据。
(5) 具有一定的网络基础, 能管理单位小型局域网和排除常见故障。具有一定管理学知识, 能从事各种卫生事业和信息的管理工作。
3.4 学业考核
高职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的课程有必修课和选修课, 必修课实行学期成绩考核制, 以每学期每门课程考试 (或考查) 成绩作为标准, 取得相应课程规定最低成绩 (60分) 者为合格;选修课实行课程学分制 (原则上规定16~18学时为1学分) , 上完一门课程并取得该课程规定最低学分者为合格;实验、实习以专业技能操作考试及出科考试成绩作为评定标准, 原则上以60分为合格。
3.5 主干课程设置
3.5.1 专业主干理论课程
包括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信息技术概论、VB语言程序设计、Photoshop、数据库原理、系统维护、计算机网络、网站建设、卫生统计学、卫生事业管理、卫生信息管理学、医院信息系统、流行病学、病案管理。
3.5.2 专业主干实践课程
基础医学概论、VB语言程序设计、Photoshop、数据库原理、系统维护、计算机网络、网站建设、卫生统计学、卫生信息管理学、医院信息系统、流行病学、病案管理等课程均安排有实践。同时在第五、六学期安排有40周的临床实践, 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
参考文献
[1]钱海, 沈清.卫生信息管理岗位能力及未来培训需求调查[J].卫生经济研究, 2008 (9) :33.
卫生室管理方案 篇3
【摘 要】以从事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管理或教学的专家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小组访谈方法,收集专家对卫生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课程模块设置、课程筛选、课程数等意见和建议。结果表明,卫生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应该要求卫生管理专业学生不仅要熟悉医学知识,还要精通管理和法学等知识,课程的设置既要重视管理类课程,也不应该忽视医学学科的教学。因此,卫生管理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体现以医学基础作为背景、医学与管理交叉和融合的特色和优势。
【关键词】卫生管理本科专业 培养方案 定性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C-0022-02
培养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是新的形势下实现医药卫生领域深入发展的现实需要。目前,卫生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与之不是很适应。卫生管理本科专业如何构建完整、合理、科学的课程体系成为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次研究采用小组访谈方法收集专家对于卫生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为卫生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整体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在广西区内选择20名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方面的专家作为调查对象。遴选条件:从事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学5年以上,并且副高及以上职称。
(二)方法与内容
10名调查对象组成1个小组,以拟定的调查提纲为主线,围绕主题进行小组访谈,对卫生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课程模块的设置、课程的筛选、课程的时数等开展讨论。
二、结果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意见
调查对象一致认为,卫生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管理学和医学等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学和卫生管理学基本理论、方法和管理技能,毕业后能从事医院管理、预防保健管理和医疗卫生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卫生事业管理人才。
(二)课程模块设置的意见
90%的专家认为,除去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公共课程外,卫生管理本科专业的课程应该包括自然科学课程、医学科学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等模块。
(三)课程的筛选意见
75%专家建议自然科学课程设置2门课即可:计算机应用基础和高等数学。95%的专家认为应该将医学类课程分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但不应只是单纯的分为一门“基础医学”和一门“临床医学”。85%专家认为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应该由管理类课程和工具类课程组成。经小组访谈讨论,初步筛选出各个课程模块的课程目录。见表1。
(四)课程模块的学时数构成意见
85%的专家建议,4个课程模块的学时数构成为:自然科学课程10%:医学科学课程30%:专业基础课程25%:专业课程35%。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中,90%的专家认为,管理类课程的学时数应占70%左右为宜。
表1 小组访谈初筛出的各个课程模块的课程目录
课程模块课程目录
自然科学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高等数学
医学科学课程基础医学系统解剖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医学遗传学、生物化学
临床医学诊断学、内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传染病学、外科学
专业基础课程管理学基础、管理运筹学、管理文秘、卫生监督学、预防医学、医学统计学、西方经济学、流行病学、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计量经济学
专业课程公共关系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卫生政策学、行政管理学、医院管理学、管理心理学、社会医学、卫生事业管理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卫生经济学、卫生法学、社区医学、医疗保险学、组织行为学
三、讨论
卫生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不仅要熟悉医学知识,还要掌握管理学等相关知识。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会导致学习范围宽泛而难以深入,给学生造成比较大的压力,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课程的设置必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础,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必须做到合理和高效,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学习的质量,使学生既能掌握医学基础知识,又能系统地了解卫生管理和卫生法学类等相关课程,促进自我的发展。
本次调查显示,专家认为管理类课程相对比较重要, 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中,管理类课程的学时数应该占到总课时数的70%左右,专家建议卫生管理专业的学生既要掌握卫生管理学、卫生经济学、卫生法学等卫生管理的专业基础知识,也要掌握和熟悉医学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达到培养综合性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国内一些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目前高等卫生管理教育存在突出管理专业知识、忽视医学类学科的教育的倾向。因此,卫生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过程中应当重视医学课程的设置。但是,由于医学具有非常突出的系统性、科学性和严密性的特征,同时也具有其特有的内在规律,相对于临床专业医学生的临床课程安排而言,卫生管理专业要将丰富深奥的医学课程在两年时间内消化完,存在一定的难度,不利于医学知识的吸收和运用。目前国内大多院校卫生管理专业的医学课程安排仍然整体套用临床专业,没有充分考虑卫生管理专业特殊性,教学上大多还是采取与临床专业统一教材、统一教学大纲、统一考试以及“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学习负担沉重,疲于应付各种测验和考试,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降低了学习的效果,难以培养出体现医学特色的专业卫生管理人才。因此,医学课程的设置,要采取与临床专业教学分离的方式,建立独立的教学体系,将医学课程有机融合成“基础、浅显”的课程体系,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适当删除一些医学内容,以降低学时数。
【参考文献】
[1]毛晨佳,许亮文.我国部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培养方案现状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3)
[2]许亮文,孙淑秀,徐洁蕾,等.我国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9(11)
[3]张旭,陈立明. 高等院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问题的探讨[J].重庆医学,2006(6)
[4]王悦,李鲁.卫生管理人才素质结构的需方调研及其综合考核体系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5(1)
[5]刘金波,王锦帆,马艳.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探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3(12)
[6]张翔,薛军,张太明,等. 基于 STS 教育思想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 医学与社会,2009(3)
【基金项目】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0JGA016)
【作者简介】邹 榕(1987- ),男,广西合浦人,硕士,广西医科大学助教,研究方向:卫生事业与医学教育。
(责编 何田田)
【摘 要】以从事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管理或教学的专家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小组访谈方法,收集专家对卫生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课程模块设置、课程筛选、课程数等意见和建议。结果表明,卫生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应该要求卫生管理专业学生不仅要熟悉医学知识,还要精通管理和法学等知识,课程的设置既要重视管理类课程,也不应该忽视医学学科的教学。因此,卫生管理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体现以医学基础作为背景、医学与管理交叉和融合的特色和优势。
【关键词】卫生管理本科专业 培养方案 定性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C-0022-02
培养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是新的形势下实现医药卫生领域深入发展的现实需要。目前,卫生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与之不是很适应。卫生管理本科专业如何构建完整、合理、科学的课程体系成为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次研究采用小组访谈方法收集专家对于卫生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为卫生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整体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在广西区内选择20名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方面的专家作为调查对象。遴选条件:从事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学5年以上,并且副高及以上职称。
(二)方法与内容
10名调查对象组成1个小组,以拟定的调查提纲为主线,围绕主题进行小组访谈,对卫生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课程模块的设置、课程的筛选、课程的时数等开展讨论。
二、结果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意见
调查对象一致认为,卫生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管理学和医学等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学和卫生管理学基本理论、方法和管理技能,毕业后能从事医院管理、预防保健管理和医疗卫生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卫生事业管理人才。
(二)课程模块设置的意见
90%的专家认为,除去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公共课程外,卫生管理本科专业的课程应该包括自然科学课程、医学科学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等模块。
(三)课程的筛选意见
75%专家建议自然科学课程设置2门课即可:计算机应用基础和高等数学。95%的专家认为应该将医学类课程分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但不应只是单纯的分为一门“基础医学”和一门“临床医学”。85%专家认为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应该由管理类课程和工具类课程组成。经小组访谈讨论,初步筛选出各个课程模块的课程目录。见表1。
(四)课程模块的学时数构成意见
85%的专家建议,4个课程模块的学时数构成为:自然科学课程10%:医学科学课程30%:专业基础课程25%:专业课程35%。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中,90%的专家认为,管理类课程的学时数应占70%左右为宜。
表1 小组访谈初筛出的各个课程模块的课程目录
课程模块课程目录
自然科学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高等数学
医学科学课程基础医学系统解剖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医学遗传学、生物化学
临床医学诊断学、内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传染病学、外科学
专业基础课程管理学基础、管理运筹学、管理文秘、卫生监督学、预防医学、医学统计学、西方经济学、流行病学、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计量经济学
专业课程公共关系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卫生政策学、行政管理学、医院管理学、管理心理学、社会医学、卫生事业管理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卫生经济学、卫生法学、社区医学、医疗保险学、组织行为学
三、讨论
卫生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不仅要熟悉医学知识,还要掌握管理学等相关知识。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会导致学习范围宽泛而难以深入,给学生造成比较大的压力,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课程的设置必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础,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必须做到合理和高效,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学习的质量,使学生既能掌握医学基础知识,又能系统地了解卫生管理和卫生法学类等相关课程,促进自我的发展。
本次调查显示,专家认为管理类课程相对比较重要, 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中,管理类课程的学时数应该占到总课时数的70%左右,专家建议卫生管理专业的学生既要掌握卫生管理学、卫生经济学、卫生法学等卫生管理的专业基础知识,也要掌握和熟悉医学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达到培养综合性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国内一些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目前高等卫生管理教育存在突出管理专业知识、忽视医学类学科的教育的倾向。因此,卫生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过程中应当重视医学课程的设置。但是,由于医学具有非常突出的系统性、科学性和严密性的特征,同时也具有其特有的内在规律,相对于临床专业医学生的临床课程安排而言,卫生管理专业要将丰富深奥的医学课程在两年时间内消化完,存在一定的难度,不利于医学知识的吸收和运用。目前国内大多院校卫生管理专业的医学课程安排仍然整体套用临床专业,没有充分考虑卫生管理专业特殊性,教学上大多还是采取与临床专业统一教材、统一教学大纲、统一考试以及“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学习负担沉重,疲于应付各种测验和考试,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降低了学习的效果,难以培养出体现医学特色的专业卫生管理人才。因此,医学课程的设置,要采取与临床专业教学分离的方式,建立独立的教学体系,将医学课程有机融合成“基础、浅显”的课程体系,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适当删除一些医学内容,以降低学时数。
【参考文献】
[1]毛晨佳,许亮文.我国部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培养方案现状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3)
[2]许亮文,孙淑秀,徐洁蕾,等.我国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9(11)
[3]张旭,陈立明. 高等院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问题的探讨[J].重庆医学,2006(6)
[4]王悦,李鲁.卫生管理人才素质结构的需方调研及其综合考核体系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5(1)
[5]刘金波,王锦帆,马艳.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探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3(12)
[6]张翔,薛军,张太明,等. 基于 STS 教育思想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 医学与社会,2009(3)
【基金项目】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0JGA016)
【作者简介】邹 榕(1987- ),男,广西合浦人,硕士,广西医科大学助教,研究方向:卫生事业与医学教育。
(责编 何田田)
【摘 要】以从事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管理或教学的专家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小组访谈方法,收集专家对卫生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课程模块设置、课程筛选、课程数等意见和建议。结果表明,卫生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应该要求卫生管理专业学生不仅要熟悉医学知识,还要精通管理和法学等知识,课程的设置既要重视管理类课程,也不应该忽视医学学科的教学。因此,卫生管理本科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体现以医学基础作为背景、医学与管理交叉和融合的特色和优势。
【关键词】卫生管理本科专业 培养方案 定性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8C-0022-02
培养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是新的形势下实现医药卫生领域深入发展的现实需要。目前,卫生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与之不是很适应。卫生管理本科专业如何构建完整、合理、科学的课程体系成为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次研究采用小组访谈方法收集专家对于卫生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意见和建议,从而为卫生管理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整体优化提供科学依据。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在广西区内选择20名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方面的专家作为调查对象。遴选条件:从事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教学5年以上,并且副高及以上职称。
(二)方法与内容
10名调查对象组成1个小组,以拟定的调查提纲为主线,围绕主题进行小组访谈,对卫生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课程模块的设置、课程的筛选、课程的时数等开展讨论。
二、结果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意见
调查对象一致认为,卫生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管理学和医学等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学和卫生管理学基本理论、方法和管理技能,毕业后能从事医院管理、预防保健管理和医疗卫生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卫生事业管理人才。
(二)课程模块设置的意见
90%的专家认为,除去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公共课程外,卫生管理本科专业的课程应该包括自然科学课程、医学科学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等模块。
(三)课程的筛选意见
75%专家建议自然科学课程设置2门课即可:计算机应用基础和高等数学。95%的专家认为应该将医学类课程分为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但不应只是单纯的分为一门“基础医学”和一门“临床医学”。85%专家认为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应该由管理类课程和工具类课程组成。经小组访谈讨论,初步筛选出各个课程模块的课程目录。见表1。
(四)课程模块的学时数构成意见
85%的专家建议,4个课程模块的学时数构成为:自然科学课程10%:医学科学课程30%:专业基础课程25%:专业课程35%。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中,90%的专家认为,管理类课程的学时数应占70%左右为宜。
表1 小组访谈初筛出的各个课程模块的课程目录
课程模块课程目录
自然科学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高等数学
医学科学课程基础医学系统解剖学、细胞生物学、生理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医学免疫学、医学微生物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医学遗传学、生物化学
临床医学诊断学、内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传染病学、外科学
专业基础课程管理学基础、管理运筹学、管理文秘、卫生监督学、预防医学、医学统计学、西方经济学、流行病学、医学信息检索与利用、计量经济学
专业课程公共关系学、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卫生政策学、行政管理学、医院管理学、管理心理学、社会医学、卫生事业管理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卫生经济学、卫生法学、社区医学、医疗保险学、组织行为学
三、讨论
卫生管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不仅要熟悉医学知识,还要掌握管理学等相关知识。课程设置的不合理,会导致学习范围宽泛而难以深入,给学生造成比较大的压力,不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因此,课程的设置必须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础,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必须做到合理和高效,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学习的质量,使学生既能掌握医学基础知识,又能系统地了解卫生管理和卫生法学类等相关课程,促进自我的发展。
本次调查显示,专家认为管理类课程相对比较重要, 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中,管理类课程的学时数应该占到总课时数的70%左右,专家建议卫生管理专业的学生既要掌握卫生管理学、卫生经济学、卫生法学等卫生管理的专业基础知识,也要掌握和熟悉医学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知识,达到培养综合性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国内一些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目前高等卫生管理教育存在突出管理专业知识、忽视医学类学科的教育的倾向。因此,卫生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过程中应当重视医学课程的设置。但是,由于医学具有非常突出的系统性、科学性和严密性的特征,同时也具有其特有的内在规律,相对于临床专业医学生的临床课程安排而言,卫生管理专业要将丰富深奥的医学课程在两年时间内消化完,存在一定的难度,不利于医学知识的吸收和运用。目前国内大多院校卫生管理专业的医学课程安排仍然整体套用临床专业,没有充分考虑卫生管理专业特殊性,教学上大多还是采取与临床专业统一教材、统一教学大纲、统一考试以及“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学习负担沉重,疲于应付各种测验和考试,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降低了学习的效果,难以培养出体现医学特色的专业卫生管理人才。因此,医学课程的设置,要采取与临床专业教学分离的方式,建立独立的教学体系,将医学课程有机融合成“基础、浅显”的课程体系,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适当删除一些医学内容,以降低学时数。
【参考文献】
[1]毛晨佳,许亮文.我国部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培养方案现状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3)
[2]许亮文,孙淑秀,徐洁蕾,等.我国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9(11)
[3]张旭,陈立明. 高等院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问题的探讨[J].重庆医学,2006(6)
[4]王悦,李鲁.卫生管理人才素质结构的需方调研及其综合考核体系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5(1)
[5]刘金波,王锦帆,马艳.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探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3(12)
[6]张翔,薛军,张太明,等. 基于 STS 教育思想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J]. 医学与社会,2009(3)
【基金项目】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0JGA016)
【作者简介】邹 榕(1987- ),男,广西合浦人,硕士,广西医科大学助教,研究方向:卫生事业与医学教育。
卫生管理方案 篇4
一、指导思想
以市委十二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为指导,以市政府加强城市管理目标建设为依据,以全面提高城市市容环境卫生精细化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以精细管理、规范管理、长效管理为手段,全面巩固省城市管理优秀城市创建成果,实现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的均衡推进、全面覆盖,消灭管理中的盲点盲区、死角死面,促进全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水平整体提档升级。
二、组织机构
成立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为成员的考核领导小组。下设考核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容科),具体负责实施网格化管理绩效考核工作。
三、管理内容
考核内容为城区网格化区域内(小区除外)的市容秩序、环境卫生等方面的日常管理和执法情况,以及根据法律、法规和上级规定的其他职能的履行情况。
四、道路分级管理及分类
市区范围内道路实行二级分类管理考核方式。市市容管理达标路以上道路(含金沙广场步行街周边)按省市容管理示范路标准进行管理和考核,城区其余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及城中村、城郊结合部等按照市市容管理达标路标准进行管理和考核。
五、网格化管理区域
(一)管理范围
市容环境卫生网格化管理的范围为:东至金湖路(金宜路),南至大道(金武路),西至西三环(新镇广路),北至良常路(340省道)。
(二)网格考核管理制度
市容环境卫生网格化考核管理实行以下制度:
1、联合勘查制度:户外广告实行网格责任人员与广告科工作人员联合勘查制度。
2、巡查上报制度:网格责任人员实行日巡查日登记制度并接受随机抽查,每月上报一次巡查及登记情况。
3、责任到人制度:网格实行执法大队管理员、责任队员、分管中队长和中队长分级负责制度,环卫处实行公司经理、班组长和保洁员分级负责制度。
4、建立信息互通交流平台制度:市容中队和相关科室建立信息互通平台,许可和执法情况及时通过平台沟通互相反馈。
(三)网格化考核区域划分
1、市容秩序网格区域划分
按照重点突出、统筹兼顾的原则,根据城市管理的实际情况,城区市容环境卫生网格化考核区域如下:
2、环境卫生网格划分
环境卫生网格划分与市容秩序网格划分相同。环卫处按网格划分责任分解到具体的公司、班(组)长和保洁员,形成责任网络。
六、工作要求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网格化管理是加强城市管理,改善市容市貌,提升环境质量的重要举措,是精细化管理的实现过程。各部门单位要从思想上统一认识,认真组织,精心安排,做到人员、车辆等保障到位,并做到早计划、早安排、早落实、早见效。
(二)落实责任,积极配合。网格化管理是完成市政府全面提升市容环境面貌的重要手段,各单位各部门要做到任务明确,责任落实,全局上下要按照局统一部署,整体行动,相互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
卫生室管理方案 篇5
为贯彻落实上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村卫生室管理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虞政办发〔2012〕41号)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文件精神,切实加强村卫生室的规范化管理,充分发挥村级医疗机构的作用,提高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保障能力,现就推进和完善我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改革思路,进一步明确村卫生室和乡村医生职责,优化村级卫生资源配置,加强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规范执业行为,提升服务能力,强化管理指导,提高乡村医生服务水平,更好地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推动全镇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二、目标任务
到2012年底,实现村级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实现乡村一体化管理。围绕新时期农村卫生工作重点,建立高效、规范的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体制,实现设置合理化,建设标准化,管理一体化,服务规范化,努力提高服务水平,不断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三、管理内容
对村卫生室全面实施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乡村一体化管理是指在镇党委政府领导下,以镇为单位,由小越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实施“六统一、二独立”的管理体制,即“统一规划布局和建设、统一行政管理、统一人员管理、统一业务管理、统一药械管理、统一财务管理”和“村卫生室的法律地位独立,财务核算独立”。
(一)统一规划布局和建设。
1、村卫生室的规划设置。镇政府会同市卫生局按“20分钟医疗服务圈”和“服务半径1.5公里”的要求,合理规划设置村卫生室,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所在地的行政村不再设置村卫生室,对设置规划未覆盖或不尽合理的村,可根据实际需求,进一步完善设置规划,调整卫生室设置。我镇要在现有基础上按照上述原则确定规划布局,并报市卫生局备案。对不符合设置规划的村卫生室进行调整和分流。
2、村卫生室的性质和职能。村卫生室为公益性、非营利性的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承担所辖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居民健康档案和基本医疗服务等任务,并协助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工作。
3、村卫生室的举办与建设。规划设置的村卫生室可以由政府、集体或单位举办,也可以由社会力量兴办,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有关规定申请,经市卫生局批准设立与注册,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其法人由谁举办谁担任,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定点布局后的村卫生室医疗用房和基本设备要按照《市卫生局、市财政局关于开展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实施意见》虞卫〔2011〕144的文件规定标准配备与进行改造,村卫生室用房面积不得少于60平方米。村集体举办的村卫生室的医疗用房必须由村集体提供,村集体确实难以提供医疗用房的可以通过租赁形式予以解决。村卫生室根据镇域卫生规划设置要求,在2012年底前完成基本建设达到规范化村卫生室标准。
(二)统一行政管理
小越中心卫生院受市卫生局委托承担对全镇村卫生室的管理和指导职能。
1、全镇村卫生室由卫生院统一管理,建立统一工作时间、工作任务、规章制度和业务技术流程等;村卫生室工作人员任务由卫生院统一安排,工资代管发放,参与卫生院组织的相关活动,接受卫生院的检查指导。
2、在一体化管理办公室的领导下,卫生院设立村卫生室管理科,主要负责村卫生室日常财务、药械、业务等管理工作,指导其开展业务,并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医疗质量、药品使用、居民健康档案等进行监督管理,定期考核。
(三)统一人员管理。
乡村医生是指具有相应执业资格证书,受聘并注册在村卫生室工作的基层医务人员。实施一体化管理聘任后,乡村医生由小越中心卫生院实行统一管理。
1、岗位设置:按照服务人口数量和工作量合理配备乡村医生,规划设置的村卫生室应聘任1名乡村医生,所辖村服务人口在2000以上,年门诊人次在5000以上,可以聘任2名乡村医生。
2、聘用制度:乡村医生实行聘任制,一年一聘。聘用程序为:个人申请、卫生院资格、村委会聘任与发放聘书。卫生院根据村卫生室人员需求合理调配乡村医生,行政村聘用。聘用人员应达到《执业医师法》和《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规定的条件,年龄应在60周岁以下,身体健康,政治素质好,有服务技能。中医药专长的乡村医年龄适当放宽聘任期限,或确因工作需要,可延长返聘5年,到期后自动解聘。凡年龄男满65周岁,女满60周岁的乡村医生不再参加聘任。
在村卫生室从事护理等其他服务的人员也应具备相应合法执业资格。新进入村卫生室从事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的人员应当具备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暂时达不到执业要求的,必须具有医学院校中专以上学历,并在规定时间内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未取得执业资格前不得独立执业。严禁不具备执业资格人员非法行医。
凡被聘用的乡村医生均应向卫生院缴纳安全医疗风险抵押金5000元,乡村医生在任职期内如未发生重大医疗事故及安全生产事故,安全医疗风险抵押金全部返还。未缴纳医疗风险金前,如发生医疗纠纷由镇、村、卫生院出面协助调解,发生的经济赔偿由乡村医生负责。
3、培训考核:卫生院制订乡村医生培训规划与计划,采取临床进修、集中业务培训、例会、病例讨论等多种方式对乡村医生进行业务培训。培训内容主要为卫生法律法规、农村卫生政策、基本医疗(包括中医药)与公共卫生服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等。每年不少于4次,累计培训时间年不少于2周,鼓励乡村医生参加在岗医学学历教育,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每半年对在岗乡村医生进行考核。凡连续2次考核不合格者,不得继续聘用。考核结果作为聘用、再注册的主要依据,并计入个人技术档案。
4、基本待遇:引导被聘用的乡村医生按有关规定办理养老保险。根据村卫生室专项补助经费规定,补助经费由市财政下拨至小越镇卫生院,由卫生院制订乡村医生绩效考核与工资制度,绩效工资依据所承担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完成的数量、质量以及居民满意度等指标考核发放。实行基本药物制度的村卫生室完成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任务并经绩效考核合格后,其中60%按月代为发放,40%根据绩效考核结果统筹发放,不得平均主义,严禁挪作他用;村卫生室收取的一般诊疗费和其他医疗收入根据考核结果同时返还给村卫生室。
(四)统一业务管理
村卫生室和工作人员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与小越镇卫生院的指导下,主要为农村居民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与卫生院共同为当地居民提供规范的基本医疗与公共卫生服务,协助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落实重大公共卫生项目。
1、管理制度的完善和落实。建立健全村卫生室的门诊登记、处方书写、转诊记录、消毒管理、医疗废弃物处理、药品使用等规章制度和业务技术规范,做到门诊有登记,发药有处方,收费有依据,转诊有记录,疫情有报告。医疗工作各种操作规范、服务优质;门诊病历、处方等医疗文书符合要求;消毒和一次性医疗废物处理符合要求,达到规范化、制度化。按时完成各类报表、台帐等,各种台帐清楚、完整。
2、落实公共卫生项目。乡村医生要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规范》承担上级主管部门安排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积极主动提供巡诊和上门服务,为辖区内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适时更新,开展健康教育以及慢性病和传染病的防治,提供妇幼卫生保健,承担公共卫生信息收集、报告等公共卫生服务。
3、建立镇村卫生信息化网络。村卫生室逐步纳入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并将村卫生室收取的一般诊疗费和使用基本药物纳入新农合支付范围。卫生院协助落实覆盖到村卫生室的卫生信息化管理网络、努力实现网络化管理,让参合农民在村卫生室享受到高质量的诊疗服务,实现即看即报,得到实惠。
(五)统一财务管理。
1、实行收支财务管理。村卫生室财务收支纳入卫生院统一核算和管理。
2、财务制度执行要求。村卫生室严格执行财务制度,做到收费有票据,收支有账目,规范财务行为,实行财务收支定期结报制度,严禁截留、坐支收入现金,防止资金流失。
3、建立资产、物资登记制度。卫生院制定村卫生室资产管理制度,卫生院与村卫生室都需建立资产明细、药品申领消耗明细等台帐,做到帐物相符,镇村相符。
(六)统一药械管理。
1、认真贯彻《药品管理法》和《浙江省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精神,规范村卫生室的药品采购、使用管理,村卫生室实行统一的药品、医疗器械、一次性材料等用品采购、配送和管理。卫生院以中心药库为配送中心,负责本镇村卫生室的药品供应。村卫生室要按照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方案严格执行药品配备、使用、销售、采购、配送等相关规定,并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
2、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的用药情况进行监督管理,并指导规范用药。村卫生室全部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和增补的基本用药目录的药品,卫生院统一调拨,严格执行药品价格和收费标准,严禁从其它渠道购进药品。
3、卫生院要加强对村卫生室临床用药监管,定期对药品进行盘点、检查和核对。盘点检查最长间隔期限不超过3个月,不定期开展处方检查,指导乡村医生合理用药,确保乡村医生临床用药规范、安全。
4、医疗器械管理。村卫生室配备的所有器械设备,由卫生院统一进行验收入库,固定资产登记,村卫生室应确定人员加强管理,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七)村卫生室法律地位独立。
按照“谁举办谁负责”的原则,村集体举办的卫生室,法人为村民委员会,法人代表为村民委员会主任。其他单位和个人举办的由举办单位和个人承担相应法律责任。乡村医生在任职期内如发生医疗纠纷由镇、村、卫生院出面协助调解,发生的经济赔偿由乡村医生负责。
(八)财务核算独立。
实行独立核算,收支两条线的财务管理。对村集体举办的村卫生室,卫生院设立村卫生室专用账户,实行“村财镇管村用”制度,收入全部上交卫生院,使用统一村卫生室专用票据。村卫生室各项支出纳入卫生室支出科目,采取由卫生室申报,卫生院审批程序,实行一支笔审批制度。
四、保障措施
1、统一思想 加强领导。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为确保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镇政府成立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与一体化管理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制定考核标准,落实各级责任。要充分调动乡村医生的积极性,认真履行农村卫生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职能,加强对村卫生室的监督和管理,加快推进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进程,定期总结分析并向市卫生局通报。
2、依法监督 严格考核。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管理实施细则》,会同公安、工商、药监等部门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坚决打击非法行医,维护农村正常医疗秩序,保证镇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小越镇卫生院要制定具体的绩效考核细则,定期对村卫生室督导、检查和考核。
环境卫生管理方案 篇6
一、指导思想
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紧紧围绕打造“五个余干”,实现进位赶超的目标,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机制,降低运行成本,完善考核办法,建立优质高效、运转协调、管理规范、保障有力的城市卫生管理服务体系,为不断提升城市品位、推进城市化进程、构建和谐新余干做出积极的努力。
二、组织领导
成立余干县县城道路及里弄小巷清扫保洁作业市场运作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县市政局、财政局、第六纪工委、审计局、政府采购中心、法制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玉亭镇等部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政局,由齐成农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三、运作方式
县城区道路及里弄小巷清扫保洁共设置四个标的,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合格投标人必须具有相应资质或相应经济实力,并具备能保证履行城区道路清扫保洁相关业务的城区保洁法人企业或具有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中标后须缴纳20万元履约保证金。
四、清扫保洁内容
1、对承包路段人行道、非机动车道、机动车道每天在环卫所规定的时间内全面普扫一次,然后转入全天候保洁。
2、负责倾倒承包路段环卫果壳箱垃圾。
3、负责清理绿化带内垃圾。
4、及时清理过往车辆洒落泥、沙等固体物。
五、清扫保洁标准
1、在清扫保洁时间内确保路段“三净四无”。
2、确保承包路段果壳箱摆放整齐,外壳清洁,且果壳箱内垃圾日产日清无积压。
六、清扫保洁时间:
冬春季:5:00―7:00普扫完毕,7:00以后转入正常全天侯保洁。
夏秋季:4:30―6:30普扫完毕,6:30以后转入正常全天侯保洁。
七、实施范围、类别及经费拨付方式
根据城区环卫工作的实际情况,按照各区域、各路段工作量、繁华程度、人口密度,科学合理划分管理范围,分类分段,确定承包标准。
1、实施范围
2、实施类别
3、资金拨付方式
城区道路清扫保洁经费为239.77万元,里弄小巷保洁经费为100.62万元,共计340.39万元,承包方的年承包费按12个月平均分摊,每月20日前由县财政按县城区道路清扫范围和里弄小巷保洁范围将承包费分别拨给市政局和玉亭镇政府,再由市政局和玉亭镇政府根据各自的监管部门日常检查考评结果扣除罚款在当月底前发放给承包方。
八、运作时限
采用试运营方式,即在与承包方正式签订承包合同后,如六个月内县城区环境卫生无明显变化,或效果差、测评不合格的,市政局和玉亭镇政府有权与承包方无条件解除合同,所有损失由承包方承担。如在试运营期间,县城区环境卫生及里弄小巷卫生改观明显,承包方能够很好地遵守各监管部门的各项规章制度,六个月后,转入正式运营,期限为一年。
九、违约责任
1、对市政局和玉亭镇政府同承包方签订合同后,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所承包路段无人清扫,则合同自然解除,一切损失由承包方承担,并没收履约金。
2、对未按照市政局和玉亭镇政府制定的清扫保洁标准进行清扫的,每次对承包方进行罚款50元-100元。
十、责任事故
本着“安全第一、服务第一、效果第一”的宗旨,承包方须办理好所有工作人员的意外保险,确保设备车辆和人员的安全运行,并独自承担承包期间的一切刑事、民事、安全等责任。
十一、新增路面的清扫
新增的清扫保洁路段,在新增的当月起由县财政、市政局和玉亭镇政府根据路段清扫类别核定经费,再由市政局和玉亭镇政府对外承包。
十二、环卫工具和服装
1、清运工具(板车)、清扫工具(扫帚、锹)及相应维护费全部纳入承包费中,由承包方自行解决。
卫生室管理方案 篇7
1 基本思路
卫生士官的岗位职责和能力素质要求与卫生干部相比具有其特殊性, 基层部队需要的是应用型、复合型的卫生士官人才。计算机教学方案的核心是如何使学员的信息素质、能力与未来部队的任职要求相适应。
1.1 卫生士官应具备的信息素质
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部队的卫生信息化程度也越来越高。目前,军队医院的医疗管理已逐步实现了网络化,基层部队卫生机构也使用了相应的信息系统,这就对卫生士官的信息素质和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提出了具体要求:需要卫生士官掌握最新信息技术的应用并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基层部队卫生建设方面的实际问题,具有信息系统应用、管理、维护及初步的开发能力。
1.2 卫生士官计算机教学的特殊性
卫生士官的计算机教学和其他院校相比有其特殊性,仅满足于计算机基础应用之类的教学内容是不够的。对卫生士官的计算机教学要体现部队卫生信息技术的应用需求和特色,因此还应增加部队卫生信息系统及其应用方面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与使用、基层部队卫生信息系统的建设与使用、基层部队卫勤相关软件系统的操作与使用等内容。同时,构建模拟基层部队卫生信息系统的教学环境,使学员在校期间就能接触到并熟练掌握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所必需的卫生信息技术应用技能。
1.3 卫生士官计算机教学目标
1.3.1 具备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能力
能建立起信息系统知识体系;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基本应用操作技能;能综合使用流行办公软件、数据库管理软件和常用工具软件;具备网络应用和网页设计的能力;能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
1.3.2 具备卫生信息化方面的基本知识
熟练掌握并应用医院信息系统、基层部队医疗机构卫生信息系统的功能及操作方法。
1.3.3 具有信息技术的自我更新与拓展能力
具备较好的信息素质和应用能力,能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具有较强的信息知识及自我更新的学习能力。
2 方案设计与优化
2.1 课程内容的模块化设计
根据卫生士官的教学目标,可以将计算机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设计,主要组成模块如下:(1)计算机基础。包括计算机软硬件及信息处理知识、操作系统、常用办公软件及使用等。(2)多媒体技术。包括多媒体信息采集、多媒体信息的编辑与处理、多媒体课件制作。(3)计算机网络。包括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Interne的使用、网页制作、局域网基础知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安全知识。(4)数据库的应用。包括关系数据库基础知识、数据库的基本操作、数据库系统的简单开发。(5)卫生信息系统。包括部队卫生信息化基本知识、医院卫生信息系统及使用、基层部队卫生信息系统及使用、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该课程内容模块化设计的教学内容及教学课时的分配情况见表1。
2.2 实践教学的优化整合
实践教学以培养学员的信息基本技能、应用能力、信息素质为主线,优化整合原有实践课程体系,大大增加上机实验的课时比例,而且要在实践教学中强调综合性、设计性、复合性、应用性的内容,以使学员通过实践教学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
2.3 信息素质的拓展体系
卫生士官计算机教学的课时有限,因此在课程之外对教学的拓展和延伸就显得尤为重要。信息素质拓展体系是课程体系的有效补充,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员的信息意识、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本拓展体系的基本设想是:结合信息水平认证开设各种兴趣小组和培训班,侧重于多媒体制作、网页制作、图像处理、数据库及管理信息系统的简单开发等方向,为卫生士官提升信息技术认证、信息系统开发与制作的水平提供平台。
3 方案实施与具体措施
3.1 教学模式
3.1.1 综合运用以案例为中心的多种教学方法
针对卫生士官计算机教学的特点,教学过程综合运用案例式、启发式和任务驱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案例式教学是选取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例子讲授给学员;启发式教学主要体现在以所讲内容为基础,激发学员的思考并使其进一步获取知识;任务驱动式教学主要体现在每个教学环节给学员布置具体的任务,然后让学员利用所学知识来完成一个具体的操作目标[1]。在具体实施中,以实例的讲授为主,引导学员从实例中简单总结理论,同时提出问题,进而要求学员完成具体的操作目标。例如:在Excel的图表教学中,首先将已设计好的案例效果展示给学员,然后演示、讲解此案例具体的制作方法和详细过程,通过将变化案例制作的某些步骤产生的不同效果介绍给学员,从而让学员自己思考、总结,并在独立制作中进行验证性练习,最后由学员制作出案例的内容。
3.1.2 基于精讲多练的原则组织教学
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很快,各种应用软件的更新速度尤其迅速,而学员在校期间对计算机的学习,只能掌握常用、流行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不可能面面俱到。因此,在有限的课时内,精讲多练是保证计算机教学有效实施和提高教学效率的必要选择。教会学员高效学习的方法,更多具体内容则由学员进行自主学习,做到重点突出、不求面面俱到。同时,从培养学员基本的操作技能入手,强化学员操作计算机的准确性、迅速性、灵活性和协调性,通过大量的上机操作训练达到让学员技能熟练与强化的目的。按照精讲多练的原则,把教学内容讲、练的学时按照2:3的比例进行分配。
3.2 教学环境
网络技术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可以起到独特的作用,卫生士官的计算机教学可以在网络上得以延伸,对此的设想有以下几方面。
3.2.1 构建并应用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MMTS)
MMTS是一个基于多媒体网络教室的网络教学系统,通过数量众多的教室计算机、高速局域网来实现多媒体网络教室的功能,在这样的环境下,计算机教学的全部内容都能在多媒体网络教室中进行,实现了基于网络交互教学模式的视听广播、实时演示、双向对话、远程控制、监控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方式,学员通过计算机屏幕实时接收教员通过网络讲授的教学内容,而教员可以通过网络对学员提出问题并进行个别化辅导,还可将某个学员的操作过程转播给全体上课学员。
3.2.2 基于Web的计算机网络教学网站
与教学内容相对应,教员设计制作基于Web的教学课件、教案、网上答疑系统、网上作业、网上自测系统等,提供给学员一个完全自主的计算机知识学习环境。为了强化课后与学员的互动,教员可以通过BBS、博客、E-mail、QQ等方式与学员进行实时交流,答疑解惑,通过教学网站为计算机教学在课后的延伸提供保障,并且提供了师生交流的平台,增强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对提高教学效果起到辅助作用。
3.3 学习环境
对卫生士官而言,医学综合课程相对比较繁重,因此计算机课程的正常教学时数受到了一定限制,而对信息技术的掌握需要进行大量的操作训练来保障,因而要实现培养学员具备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的目标,仅靠有限的计划内学时是远远不够的,一个不间断学习与接触计算机的环境是十分必要的。
3.3.1 开放的实验室
作为学员自主学习的场所,在课余时间将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机房对学员开放。学员通过自主练习、访问相关网站对计算机技术进行进一步学习,这对提高学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能起到较好的补充作用。
3.3.2 开设第二课堂
随着计算机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在教学计划内无法安排的内容可以通过开展第二课堂实现,这有利于提高学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信息素质。第二课堂的教学应选择与卫生士官未来工作需求结合较密切的实用内容,如:多媒体与网页制作(如ASP、Photoshop、AutherWere)、数据库编程(如Visual Foxpro、Visual Basic)等。
3.3.3 组织学员参加国家计算机等级(能力)认证培训
作为职业认证的一部分,让学员在校期间拿到国家计算机等级证书。在课程结束后,为学员进行计算机等级培训,让全部学员通过计算机一级考试,同时为部分程度较好的学员取得计算机二级及以上证书提供培训支持。
3.4 实践教学
3.4.1 加强实践教学人员队伍建设
教员必须对部队基层卫生信息化建设有足够的认识和清楚的了解。一方面教员要定期深入到基层部队,掌握部队卫生信息化的建设情况及发展方向、卫生士官在基层部队的任职现状等,将部队对卫生士官任职的信息能力需求及时反馈到教学过程中来,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并对部分教学内容进行随时更新;另一方面,鼓励教员与基层部队合作开展卫生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开发研究工作,为基层部队解决卫生信息化建设中的实际问题,从而为教员贴近部队、不断优化计算机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提供保障。
3.4.2 细化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环节对计算机教学尤其重要,是使学员尽快掌握所学内容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员要设计有效的计算机实践课程体系,增加面向实际工作环节的综合应用案例。比如:在Word模块中要求学员设计制作伤员住院综合信息表,在Excel模块中要求学员设计制作部队卫生防疫信息统计图表,对每一个教学模块都设计综合性案例等。
3.5 课程考核
对卫生士官计算机课程的评价要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形成多元化的评价机制,考核内容以操作技能为主、理论知识为辅,在时间、形式上注重其灵活性。
3.5.1 考试内容的设置
考试内容由3部分组成:一是基础理论知识,二是基本操作技能,三是各模块教学中让学员独立完成的大作业。这3个方内容可以全面系统地检验学员的学习过程和效果,使学员能够注重对每一模块的学习,避免其出现期望考试侥幸过关的心理。考试内容各部分所占比例分别为:理论知识10%、基本操作技能80%、综合作业10%。
3.5.2 计算机无纸化考试模式
开发、引进计算机无纸化考试系统,实现命题、考试、评分的全程自动化,计算机无纸化考试系统将促进学员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强化学员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是贯彻教、考分离的有效手段,改变学员在计算机学习中高分低能局面的有效措施[2]。
随着部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发展,基层卫生信息化程度会越来越高,对卫生士官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为以卫生士官为主要培养目标的院校带来了新的研究课题。针对卫生士官在部队任职的需要和特点,必须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把计算机教学和基层部队的实际需求相结合,不断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有效提升卫生士官的信息应用能力和素质,才能不断满足部队建设对卫生士官任职提出的新要求,以适应军队现代卫勤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翁梅.理论与实践关系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 2007, 12:8~9.
学校卫生室管理 篇8
关键词:健康;学校卫生;卫生室
在健康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的时候,学校的卫生教育也成为教育的重点,学校的卫生室关系着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和学校的文明建设,努力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也是每一位工作者的追求。学生身体健康是成长的大事,学校卫生室的建设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健康,而且是校园安全的一个方面。学校卫生室不仅仅担负着治疗学生基本疾病的责任,而且在疾病的防治、卫生教育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校领导以卫生室为阵地,对学生的健康发展给予了重要的帮助。
第一章 卫生室的管理制度
1.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根据季节和学生生理特点,开展防治疾病的宣传。
2.及时发现和报告学生中的传染病情,指导有关教师控制疾病传染和扩散,对疫情点进行及时消毒。
3.及时处理食物中毒和意外伤害事故,需要送医院救治的给予护送。
4.做好食堂食品卫生的监管工作,每天至少抽查一次食堂食品卫生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5.严格执行灭鼠药安全放置制度,防止中毒事故的发生。
6.加强师生饮用水供应卫生的监督、管理,督促有关人员及时清洗饮水设备,防止污染。
7.学校举办大型活动和学生春(秋)游活动,根据应急预案,做好相应的安全防范工作。
8.医务室建有不适应某种场合或活动的特异体质学生档案,做好学生因病缺课的汇总工作。
9.协助接种单位做好各类疫苗接种的宣传发动工作,了解学生的健康状况,有无接种禁忌,及时反馈给接种单位;督促遗漏接补学生,通知家长进行补种疫苗。加强药品管理,严禁使用过期、霉、潮、变质、变色、沉淀浑浊的药品。
10.卫生室购买药品必须在卫生局指定的医药公司购买,不得直接跟厂方或药商购买,买药时要逐个进行检查,严禁有伪劣药品及不合格药品进入卫生室。
第二章 卫生室管理人员的主要职责
1.每期拟定学校卫生保健工作计划,期末进行总结,并定期向学校分管领导汇报工作情况。
2.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经常对师生员工进行卫生保健宣传教育,定期编辑卫生宣传板报,建立健全学校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制度,培养学生“五要”“六不”的个人卫生习惯。认真做好各项预防、接种和消毒工作。
3.认真贯彻落实计划生育工作。
4.负责全校师生的健康保健工作。新生入学要进行健康检查并制作学生健康卡片。每学年对全校学生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做到一人一卡,并按项目准确清楚地填写个人健康卡片,做好统计分析工作,完善保存资料。经常掌握学生疾病情况,分析患病原因,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年终写出综合汇报材料。
5.做好学生视力保护工作,主动配合班主任指导学生做好眼保健操,注意用眼卫生,开展近视眼的防治工作。
6.做好学校食堂的卫生监督工作,确保师生健康。
7.加强课间巡视,处理好师生各种偶发伤痛事件,必要时送医院治疗。
8.做好学校大型活动的保健工作。
9.协同班主任开设学校健康教育课,搜集整理开展健康教育课的资料和档案。
10.承办校领导及教导处交给的其他工作任务。
11.制订工作计划,定期检查各班级健康教育以及卫生情况,并列入评比文明班级教育之一。
12.加强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业务水平。
第三章 卫生室的要求
学生身体健康是成长的大事,学校领导以卫生室为阵地,对学生的健康发展给予了重要的帮助。卫生部门要加大卫生室的创建验收力度,制订严格的卫生室验收规范,并进行逐一检查,对软硬件、人员等方面要求达到标准。学校要保证人力投入,健全管理机构,保证硬件投入,优化基础设施,要定期检查学校为卫生室定期添加的药品与器材,确保日常治疗与应急的需要,健全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组织全校教师认真学习《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划分好班级卫生包管区,实行卫生包管责任制。认真搞好室内外卫生,加强检查督促。强化全体教师参与卫生管理的意识,贯彻每位教师“健康第一”的思想,让教师真正从学生的健康出发。医务人员每周一次下食堂和小卖部进行卫生检查和食堂卫生知识宣传,督促采购员不买无卫生许可证、无检疫证的肉类及食品。不使用、销售腐化变质食品。小卖部不许出售“三无”食品及过期食品,监督非食堂工作人员不得进入食堂操作间,买回的蔬菜必须进行四步处理(选、洗、泡、切)再煮,杜绝各种传染病及投毒案、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卫生室管理方案】推荐阅读:
卫生精细化管理方案12-04
开展乡镇卫生院管理年活动方案05-21
木桐小学卫生精细化管理工作方案05-26
流峰中心卫生院传染病管理方案06-29
卫生健康行业经济管理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实施方案-国家卫生计生委09-27
共卫生服务项目慢性病管理实施方案07-04
清城卫生院乡村一体化管理实施方案07-03
阳平中心卫生院医院质量管理年活动方案07-21
乡镇卫生院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实施方案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