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荆门(通用9篇)
感受荆门 篇1
感受荆门
在来中国之前,我对中国及中国人民知之甚少.以前只通过书报和电视对中国有点认识.在我的想象中,它是我从没见过的.另一个世界、另一种文化.然而现在,我就在感受这另一个“世界”.我行走在它的街上,呼吸着它的空气,和它的人民进行交流,并给它的孩子们上课.这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作 者:塔丽娅 张家虎 作者单位: 刊 名:国际人才交流 英文刊名:INTERNATIONAL TALENT 年,卷(期): “”(6) 分类号: 关键词:感受荆门 篇2
荆门歌送兄赴夔州
作者:李端朝代:唐体裁:七古 余兄佐郡经西楚,饯行因赋荆门雨。燮燮声渐繁,
浦里人家收市喧。重阴大点过欲尽,碎浪柔文相与翻。
云间怅望荆衡路,万里青山一时暮。琵琶寺里响空廊。
熨火陂前湿荒戍。沙尾长樯发渐稀,竹竿草稚媪鞴椤
夷陵已远半成烧,汉上游倡始濯衣。船门相对多商估,
葛服龙钟篷下语。自是湘州石燕飞,那关齐地商羊舞。
曾为江客念江行,肠断秋荷雨打声。摩天古木不可见,
感受荆门 篇3
写作(50分+2分)
金山公司创始人裘伯君原是河北一家工厂的财务人员,工作之余,醉心于电脑软件的开发。深圳大发展时期,他抓住机遇,毅然辞职南下创业,大获成功,被称为软件业“民族英雄”。
很多人羡慕成功人士,也渴望成功,但往往与机遇与擦肩而过,原因在于没有实力抓住机遇。因为机遇只青睐有准备的人。请以“机遇”为话题作文。
注意 ①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文体自选。④600字以上。
爸爸的机遇
如今,我家已住进了三层的小洋楼,每人都有自己的一片天地。可是几年前,我们全家六口人还挤在一间小屋里。这一变化使村里的人大为羡慕。
为什么我们家能有这么大的变化呢?功劳得归我爸,是我爸抓住了机遇。这个机遇就是国家免除了农业税,而且以优惠政策扶困救贫。
一天晚上,爸爸对妈妈说:“现在上面政策很好,我想抓住这个机会搞养殖。”
“不行,不行,你没看见,这些年来,村里有那么多人想搞养殖,结果不是倒了就是垮了,我们家本来就穷,经你再一折腾,那不都喝西北风啊!”
“你怎么知道我会亏本,别拿黄历来看我,反正我已决定了。”妈妈见爸爸意志那么坚决,只好叹息说:“好吧,随你的便。”
说干就干,爸爸第二天就去贷了款,并请来了推土机。爷爷和奶奶知道了这事,吓得来劝爸爸别冒这个风险。可不管怎样,爸爸都坚持他自己的想法。更有村里那些吃过亏的人也来笑爸爸傻,说爸爸是不怕吃亏。可爸爸不在乎,指挥着推土机“突突突”地推着渔塘。很快,一方三十多亩的鱼塘竣工了。
投下鱼苗后,爸爸就日夜地忙活起来,投食、割草不亦乐乎。他不仅向有经验的人请教,还买了许多有关养殖的书常常看到深夜。有几次我陪爸爸在塘边守夜,他都是披着那件已经穿了十几年的薄大衣在烛光下看书。看到这一情境,我常常想流泪,心里默默念道:“爸爸,你为了我和妹妹,为了我们这个家,真是太辛苦了。”
有一次,因为天气太热,塘中鱼苗过盛而缺氧快出现泛塘,这可急坏了爸爸,因为过去的养殖户就是由于泛塘而血本无归的。他想到了镇农技站,马上与他们联系,镇上很快就派有经验的农技师来指导,两天过后,塘里的鱼又活蹦乱跳了„„
皇天不负有心人,一年之后,爸爸不仅还清了贷款,而且还有两万元的余额。第二年,爸爸又决定扩大规模,爷爷奶奶也双手赞成。
《渡荆门送别》教案 篇4
地点:135 时间:2014年12月11日星期四第二节
教者:胡梦连
【教学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本诗,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体会诗词的意境美、语言美。
2、背诵并默写这首诗。【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想像,再现诗歌画面,深刻体会景物描写中蕴含着的深厚的情思及对“送别”的理解。【教学方法】 朗读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诗人简介及背景介绍
三、教学新课
1、听录音,明确节奏并正音,然后全班齐读。随之欣赏歌曲《渡荆门送别》。
2、字词释义(师解),然后理解每句诗的意思(生答)。
(1)渡远:乘船远行;从:跟从,随从;平野:平坦广阔的原野;尽:消失;大荒:广阔无际的原野;天镜:比喻明月;云生:云彩兴起;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象;仍:依旧,照旧;怜:爱。(2)在荆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我来到那古时楚国之地游历。
重山随着荒野出现渐渐逝尽,长江流进了广阔无际的原野。月影倒映江中像是飞来天镜,云彩变幻无穷结成海市蜃楼。我依然怜爱这来自故乡之水,不远万里来送我东行的小舟。
3、叙事
《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了什么? 答: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4、描景
(1)a、颔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描绘了怎样的画面?(对偶;要求学生通过想像,用一段话展示颔联画面的壮美。)
b、“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中的“随”“入”字用的很好,试分析揣摩其艺术效果。
答:群山渐渐远去,消失,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平野,用一“随”字,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的表现出来,写得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长江滚滚远去,用一“入”字,仿佛江水流入碧空,流入荒漠辽阔的原野,流入大海之外。
(2)颈联里展现了几幅图?分别是何时的图?请用自己的话描绘这两幅图所展现的画面。
答:两幅图(水中映月圆、天边云霞图);晚上,白天;
5、抒情
(1)“故乡水”如何理解?(师解)
诗人从小开始,直至二十五岁远渡荆门,都一向在蜀地生活,而长江水自蜀东流而下,所以诗人称它为“故乡水”。
(2)此时的“送”是友人送别我或者是我送别友人,还是江水送别我?请说出理由。(生答师总结)
答:从“渡”字打头看全篇主线——水;
随、尽、入、流——为写故乡水张目;
月下、云生——低头见天镜,抬头于水天相接处见海楼; 仍——前面所写之景皆与“故乡水”有关
所以,此时并非诗人送别友人或友人送别诗人,而是饱含深情的江水,不远万里的从故乡一直把我送到遥远的楚地来。(3)尾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生答)答:拟人
(4)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生答师总结)答:表达依恋、思念之情。
四、总结 这首诗通过对出蜀至荆门沿途所见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由高山、大江、原野、明月、彩云构成的雄奇壮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故乡无限爱恋的真挚感情。
五、作业
《渡荆门送别》教案 篇5
原本《渡荆门送别》的设计是采用常规思路,即诵读--分析--背诵,只要半节课就可完成任务。但这次想在写作方面花点工夫,就用了一节课时间。
上课伊始,诵读全诗后,即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全诗内容。还没布置完,已有学生在下面七嘴八舌地叫了起来。可当我要求他们把这一句话写下来后,立即鸦雀无声了。不是学生忙着写,而是要把这句话写通顺颇得费一些心思。过了一会儿,我叫了两个学生上台板演。果不其然,如此简单的题目,两个学生写了这样的句子:一为“写李白在荆门送别友人。”这是受题中“送别”两字的误导。一为“在荆门山看到的美丽景色。”过于简略,没有写出要点。我要求这两学生讲出自己的理由,然后其余学生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把题目中的“渡”字讲掉了,也把整首诗的内容理了一遍。最后终于把这句话修改成比较令人满意的句子了。虽然花的时间有点长,但无论是对整首诗的理解,还是对句子的表述,都达到了设想的目的。
其次是在讲颔联“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时,要求学生给这两幅图画各拟一个小标题。经过思索,第一句很快就出来了:“水中映月图”。但第二句要求与第一句结构相同,就得好好斟酌一番了。当然,最后也得了一些好句,如:“江上飞霞图”、“天边流云图”。应该说这一环节还是很受学生欢迎的,他们的兴趣也很大。
这样一来,一节课就过去了。虽然说时间花得较多,但我自认为这堂课还算是能令人满意的。
美丽的荆门作文 篇6
我们走入展览大厅,映入眼帘的是一张张色彩动人、装帧精美的大幅照片,挂满了展厅的四壁。展厅里人头攒动,照相机的闪光灯不停地闪烁,参观的人们不时发出惊叹声。
我们慢慢地往前走,认真地欣赏着那一张张照片,仿佛在读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这些来自各条战线上的摄影家们,用手中的镜头,忠实地记录着我们的生活中美好的瞬间,真实地反映了祖国60年来的伟大变迁,用光与影无声地歌颂着我们的人民,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祖国!
《我的矿工兄弟》吸引了众多的目光。这张照片拍得非常生动,对比非常强烈。一群矿工们围坐在一起休息,举起水壶喝水;他们脸上全是黑色的煤灰,但都面带自豪的笑容,露出雪白的牙齿,一个个精神抖擞。黑与白,艰辛与自豪,都体现在矿工们的脸上,让我顿时明白:劳动是美丽的,劳动者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
在《忠诚》前,我停下了前进的`脚步。照片中,武警叔叔在升国旗,一个叔叔右手向外猛扬国旗的尾部,另外两个叔叔庄严地敬军礼。他们英姿飒爽,动作刚劲有力。湛蓝的天空,飘舞的红旗,醒目的橄榄绿,组成了多么和谐而庄重的画面啊!我仿佛听到雄壮的国歌声在耳边响起,仿佛看到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仿佛感到战士们的热血在沸腾。他们,无愧于最可爱的人这一崇高的称呼。感谢这位同样身着橄榄绿的摄影师叔叔,拍出了这么激动人心的作品,让我们只通过画面,就真切地感受到了战士们对国旗的热爱,对祖国的忠贞,受到了一次心灵的洗礼。
还有很多的照片,如:《菜花弯》、《漳河晚霞》、《一米阳光》·····都给我或赞叹,或迷恋,或震撼,或思索,让我在短短的一个小时里,仿佛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增长了丰富的阅历,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升华。
渡荆门送别阅读答案 篇7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3、《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尾联抒发了作者的感情。(2分)
14、这首诗中间两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颔联中的“随”“入”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选择其中一个字作简要分析。(2分)
(二)阅读下面消息,完成后面题目。(4分)
据新华社天津20xx年1月1日电(记者周润健)一元复始,万象更新。1月1日,是20xx年新的一年的开始,中国人习惯将这一天称为“元旦”。天文专家表示,“元旦”一词在中国已沿用4000多年,现行“元旦”只有“62岁”。
天文教育专家赵之珩介绍说,中国元旦指的是农(夏、阴)历正月初一。“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①因朝代不同,采用的历法也不同,我国历代元旦的月日并不一致。②夏朝在正月初一,商朝在十二月初一,周朝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以十月初一为元旦。③19,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决定采用公历,把公历1月1日称为“新年”,把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
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决议,从新中国成立之日起,我国历法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历纪元法。从此,正式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旧历年”。
15、请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2分)
16、新闻的第三段是按一定的顺序写作的。请把下面这个句子放回原文恰当的位子,应放在第句的后面。(2分)
汉武帝太初元年时,司马迁创立了“太初历”,这才又以正月初一为元旦。
阅读理解答案:
13、(2分)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思乡
(每空1分,共2分)
14、(2分)“随”字将群山与原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的表现出来,写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长江滚滚远去着一“入”字,仿佛江水流入碧空,流入荒漠辽阔的原野,流入大海之外。
15、示例:(1)专家称现行“元旦”只有62岁
词语沿用四千多年
(2)天文专家表示:现行“元旦”只有“62岁”。(2分)
荆门城市的宣传口号 篇8
1、不上荆州,就来荆门。
2、财富之门,魅力荆门。
3、楚风古韵,人文荆门。
4、楚风汉韵,魅力荆门。
5、楚风汉韵,梦落荆门。
6、楚歌汉韵,精彩荆门。
7、楚天明珠,魅力荆门。
8、楚天明珠,山水荆门。
9、楚天神韵,绿色荆门。
10、楚天神韵,魅力荆门。
11、楚天神韵荆门情。
12、楚韵荆风,魅力荆门。
13、楚韵天成,诗画荆门。
14、楚之地,荆之门。
15、楚之神韵,魅力荆门。
16、打开荆门,走向世界。
17、多情山水,璀璨荆门。
18、鄂中福地,魅力荆门。
19、鄂中福地,生态荆门。
20、得荆门者得天下。
21、鄂中门户,翘楚荆门。
22、鄂中名城,荆楚门户。
23、鄂中明珠,湖北荆门。
24、鄂中明珠,锦绣荆门。
25、鄂中明珠,美丽荆门。
26、鄂中明珠,魅力荆门。
27、鄂中明珠,三楚荆门。
28、鄂中明珠,山水秀都。
29、鄂中明珠,诗画荆门。
30、鄂中明珠,文化名城。
31、鄂中明珠,绚丽荆门。
32、鄂中明珠,湖北荆门。
33、鄂中走廊,荆楚门户。
34、风光荆门,楚简难书。
35、国都楚风,圣境荆门。
36、汉江明珠,锦绣荆门。
37、华夏之窗,荆楚之门。
38、活力荆门,旅游名城。
39、佳山胜水,美在荆门。
40、荆楚风,荆门情。
41、荆楚门户,创业热土。
42、荆楚门户,鄂中名片。
43、荆楚门户,鄂中明珠。
44、荆楚门户,鄂中胜地。
45、荆楚门户,华中明珠。
46、荆楚门户,活力之都。
47、荆楚门户,江汉明珠。
48、荆楚门户,江南明珠。
49、荆楚门户,历史名城。
50、荆楚门户,魅力荆门。
51、荆楚门户,人文宝库。
52、荆楚门户,三国故里。
53、荆楚门户,生态乐土。
54、荆楚门户,生态绿城。
55、荆楚门户,文化之都。
56、荆楚门户,休闲之都。
57、荆楚门户,宜居新城。
58、荆楚明珠,魅力荆门。
59、荆楚神韵,魅力荆门。
60、荆楚文化之门。
61、荆楚之门,江汉之珠。
62、荆楚之门,自然之旅。
63、荆楚醉人,荆门醉心。
64、荆风楚韵,魅力荆门。
65、荆连九州,门通全球。
66、荆门,黄金之门。
67、荆门比我想像的美。
68、荆门风光,自然画廊。
69、荆门游,不需要理由。
70、荆门让您忘了回家。
71、荆山楚水,荆门独醉。
72、荆山荆水看荆门。
73、君临天下,信达荆门。
74、俊美荆门,灵山秀水。
75、开心荆门,快乐有请。
76、旅游荆门,魅力荆门。
77、绿色荆门,金色梦想。
78、绿色山城,魅力荆门。
79、美丽荆门,处处动人。
80、美丽荆门,魅力荆门。
81、美丽荆门,我的家。
82、美在鄂中,秀在荆门。
83、魅力楚韵,活力荆门。
84、魅力荆门,楚楚动人。
85、魅力荆门,感受有请。
86、魅力荆门,三楚圣地。
87、魅力荆门,与您同行。
88、梦回三国,畅游荆门。
89、梦中仙境,山水荆门。
90、奇山秀水,梦幻荆门。
91、千古名城,魅力荆门。
92、牵手荆门,欢歌楚天。
93、千年荆门,魅力之城。
94、千山万水,荆门最美。
95、人杰楚汉,地灵荆门。
96、人杰地灵,中国荆门。
97、人生得意走荆门。
98、人文荆楚,多彩荆门。
99、人文权县,山水荆门。
100、人文圣地,荆楚门户。
101、三楚门户,莫愁帝乡。
102、三国风流,楚韵荆门。
103、山水湖北,魅力荆门。
104、山水荆楚,人文荆门。
105、山水荆门,典藏人文。
106、山水荆门,快乐之门。
107、山水荆门,胜景迷人。
108、山水美,荆门游。
109、山水情,荆门行。
110、山水一品,楚韵千年。
111、山水有缘,缘聚荆门。
112、神奇山水,魅力荆门。
113、神韵荆门,人杰地灵。
114、生态荆门,环保荆门。
115、生态名城,时尚荆门。
116、太一生水,荆门生辉。
117、探秘荆门,纵情千年。
118、天上仙境,人间荆门。
119、诗画山水,魅力荆门。
120、水墨荆门,山水长卷。
121、天上月宫,人间荆门。
122、天堂很远,荆门很近。
123、温情荆门,亲和之都。
124、文化荆楚,魅力荆门。
125、我在荆门等你。
126、物华天宝新荆门。
127、相约荆门,梦想成真。
128、小荆门,大魅力。
129、孝闻天下,长寿荆门。
130、雄奇山水,秀美荆门。
131、休闲福地,魅力荆门。
132、寻梦楚天,相约荆门。
133、游荆门,梦楚国。
134、游荆门,吸天然氧吧。
135、有门没门,看看荆门。
136、漳河水美,荆门人杰。
137、中部明珠,锦绣荆门。
138、中国荆门,得中独秀。
139、中国之中,荆楚之门。
140、中原磷都,荆楚门户。
141、走进荆门,步入诗画。
142、走进荆门,亲近自然。
143、走进荆门,阅尽千年。
渡荆门送别改写作文 篇9
我想去楚地,看看不一样的风景。拜别父母,背上行囊,乘着小舟,顺着长江水而下。
两岸怪石嶙峋,黄石碧岩,高与天齐,细细的山尖仿佛随时都会坠落下来,山谷中那一堆堆被春雨洗涤得碧绿的藤蔓,从上而下直浸入江心。江坡上绿茸茸的草地似轻柔的摇篮托着两岸的群山峻岭。江面汹涌澎湃,水花四溅,江涛随着山峦激荡,山影水影,日光水光,交织一片,气势雄伟,我还未来得及细看,舟已似离箭一样飞速向前。
行舟百余里,水面逐渐平缓,松开抓紧船栏的双手,环视四周,却发觉仅仅片刻已行过万里到达了长江中游,青山逐渐清失了,眼前是一望无垠的原野,远眺不远处的`小山坡上,安卧着一片小村庄,袅袅炊烟扶摇直上,正如陶渊明笔下的“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舟缓缓前行,只见河堤上孩子们放着五彩缤纷的纸鸢,尽情的撒着欢;大人们站在家门口翘首张望,大概是期盼着孩子们早点归家吧。我看着这静静的江水,突然潸然泪下。
夕阳挥洒完最后一缕光芒,便退身隐居于深山之后,月亮撕开浓厚的黑云,露出她那皎洁的脸庞,银光四射,如未打磨的明镜一般,朦朦胧胧,呼之欲出,两岸的平原也被渲染得如玉似锦,满天的星辰顿时也黯然失色。忽然四周一片昏暗,仰望空中,云海波动升降起伏变化无常,时而似蛟龙戏珠,盘旋飞舞;时而如九尾仙凤,直冲九天;时而像银花玉枝,瑰丽妩媚。正值兴头,不知何处袭来一阵劲风,卷着点点黄沙刺入我的眼睛,我揉揉眼,再看,周围又一片通亮,云海消失得无影无踪,一切都亦真亦幻。
【感受荆门】推荐阅读:
渡荆门送别05-24
荆门的发展07-05
荆门三宝四口方案10-05
荆门创卫宣传标语12-03
李白《秋下荆门》鉴赏12-17
渡荆门送别李白赏析09-13
渡荆门送别改写作文01-03
《渡荆门送别》古诗原文及译文10-24
荆门市殡葬管理所08-23
《荆门市城市管理条例》全文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