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的发展

2024-07-05

荆门的发展(共7篇)

荆门的发展 篇1

关于我市工业发展的历史回顾

一、发展阶段及特点

建市之前,荆门是全省乃至全国有名的农业大县,其年提供商品粮长期居于全国前列,农产品资源富集,农业比较优势明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围绕农业办工业,办好工业为农业”是我们工业战线上的一条重要原则。因此,“重农轻工,为农办工”的思想观念在干部职工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由此导致新中国建立二十年后,荆门的工业基础仍然十分薄弱,在整个荆州地区(1983年前荆门属荆州地区管辖)13个县市中,荆门是一个名副其名的“农业头,工业尾”的县。回顾六十年的工业发展历程,我认为大体可分为初建、扩张、壮大、衰退、复苏、跨跃等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我市工业初建阶段,时间从1952年至1970年初。这一时期为提供农业生产工具。自1952年开始,先后创建了三个农具厂(后改名为荆门县一机、二机、三机),号称是荆门工业之母,主要产品是镰刀、锄头、铁锹以及后来生产的钢犁和脱粒机,而后围绕农业办工业又创建了一个砖瓦厂、一个棉织厂(沙洋)、两个印刷厂(荆门、沙洋)、三个肥料厂(沙化、烟化、荆门磷肥厂)、四个白酒厂(荆门、沙洋、拾桥、盐池)、五个矿产企业(仙居磺矿、麻城石膏矿、马河、洞沟、锅底坑煤矿)。这一阶段的工业特点很突出,企业不计成本,不讲报酬,全力为农业生产服务。产品由相关农资销售部门实行统购统销,没有开拓市场的概念,原燃材料由政府物资部门采购供应,资金由银行核定直拨,用电和税收实行优惠政策。企业纯属一个生产单位,只需要保质保量完成政府计划部门下达的生产任务。1957年末,工业产值从建国初期的200万元达到1000万元,1967年末,达到3900万元,1969年末,全县工业生产总值为3800万元(文革影响),仅占全县生产总值的10%,三次产业的比重为74.8:13.8:11.4,从这个比重中可以看出农业在我市经济中所占的份量。

第二阶段为我市工业扩张阶段,时间从1970年至1985年。60年代末70年代初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央提出:“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备战备荒为人民”,一大批军工企业和国防企业相继往全国各地的山区迁移。此间中石化、宏图飞机制造厂、六0五研究所、三三0水泥厂、热电厂、襄沙化工厂、东光电器厂、江北铸造厂等一批中省企业相继落户荆门,为荆门由一个农业大县向工业大市转变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应该说,荆门的今天能够成为一个省辖的中等工业城市,与这批企业的到来,功不可没。在这批中省企业的带动和影响下,70年代至80年初,水泥厂、电石厂、电机厂、啤酒厂、果酒厂、钢铁厂、汽修厂、米厂、面粉厂、油脂厂、白云傢具厂等一批县直企业及沙洋镇、城关镇少量集体企业相继建设投产。1981年国家批准荆门县、市分设,当时由于县直企业全部留县,新建立的荆门市除原城关镇办企业移交到市里外,市里工业几乎是一张白纸,新上任的市委、市政府领导带领全市人民艰苦奋战,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又筹建了化工厂(今天的天茂集团)、经编厂、油毡厂、雨伞厂、皮鞋厂、氧气厂、针织厂、金属结构厂、一服装厂、二服装厂、日月星傢俱厂等一批市属企业。此间一批乡镇企业也相继建成投产,其中当时较有影响的企业如荆玻、洋丰、李市喷涂厂、李市麦芽厂、马良水泥厂、十里黄金港酒厂、团林千里香油脂厂等,市农机局所属的沈集、后港、李市三个农机厂当时发展也不错。1983年底,国家批准荆门市、县合并,从荆州地区分离出来升格为省辖市,这为荆门工业的进一步扩张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迂。市、县合并后,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又建起了地毯厂、台布厂、化纤厂、油脂厂、饲料厂、棉纺厂、织布厂、水泥厂(子陵)、结晶硅厂、墙地砖厂等一批企业,大办工业的繁荣景象遍地在城区展现。“工业立市、工业兴市”的特点充分显示,中等城市的工业框架基本搭起。1985年底,全市实现工业产值8.85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37%,三次产业的比重为43.7:39.4:16.9。工业产值比重比1969年提高27个百分点,二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提高25.6个百分点。

第三个阶段为我市骨干企业提升壮大阶段,时间1986年至1995年,即“七五”“八五”时期。这一时期正是我国推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时期。国家强调政企分开,把企业推向市场,实行“四自”,即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政府主要是对企业进行市场引导和宏观指导,不再直接插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找市场不找市长”和“既找市长、更找市场”,成为当时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工业上的一个要求,为有效参与市场竞争,企业普遍采取革新、改造、挖潜措施,开展质量品种效益活动,千方百计提升产能、壮大块头,当时由于国家刚刚开始实行市场经济体制,其法制不健全,市场不完备,无序竞争、不可避免,加上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有部分行业在此间得到较好发展机遇,而又有部分行业在此期受到严重冲击,市场萎缩,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在这种大背景,我市工业企业同全国的大多数企业一样,受市场和行业政策调整影响,出现了两极分化,一部分企业如轻纺和汽车零部件企业、冶金企业困难重重、举步难艰;一部分企业,如化工、食品、建材企业通过扩能改造、不断壮大,效益不断提高,市场竞争的能力日益增强。此间热电厂、三三0水泥厂、中天集团、啤酒集团、宝源集团、凯龙集团、洋丰集团等骨干企业不断壮大,部分骨干企业如东光电器、沙化、烟化、磷肥、缸盖、电机、沙机、化纤、钢铁、家俱等经历一个由困难到发展壮大再到困难的过程。长期占据荆门工业经济半壁江山的石化厂,在这一时期也出现绯徊不前,逐步下滑的局面,其原油加工量自1985年达到335.56万吨后,1986年至1990年5年间均在290万吨左右的水平上,比1985年减少45.56万吨,1991年至1995年5年间均在250万吨的水平上,比1985年减少85.56万吨。由于上述两种情况的出现,这一时期的工业特点是中省企业与地方企业的比重适当改变,市属骨干企业支撑力得以增强,支柱产业逐步形成,工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地方财力不断增强,当时我市财政号称为湖北的小胖子。在这一时期,我市工业实现了两大跨越:一是“七五”末,即1990年工业生产总值达到13.15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28.6%,比1985年净增4.3亿元;二是“八五”末,即1995年工业生产总值达到52.7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33.8%,比1990年净增39.65亿元(这里有两点需要说明:一是1994年京山、钟祥划归荆门,这里面包含了两县市的工业产值;二是工业产值不变价的调整问题,即1990年前的工业总产值是按80不变价计算,1995年的工业总产值是按90不变价计算)。

第四阶段为我市工业企业衰退阶段,时间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这里需要给大家说明的一点是这个时间的划分只是相对的,企业的衰退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也有一个矛盾积累的过程。前面已经进过,“八五”时期我市工业企业开始出现两极分化,一部分快速发展,一部分举步难艰,但到了90年代中后期,企业衰退的面越来越宽,矛盾越来越多,困难越来越严重,包袱越来越大,究其原因一是受客观环境影响,通货紧缩,物价持续负增长,市场有效需求不足,二是受自身结构性矛盾的制约,由于我市重工业比重大,加之“八五”期间经济连续几年高速增长,使结构性矛盾暴露相对滞后,传统产业的优势逐渐弱化,大多数企业和产品面临着市场实现障碍。三是由于资金瓶颈的制约。我市作为新兴的工业城市,没有赶上在计划经济时代的国家对企业的投资期,1984年国家开始实行投资体制改革,将过去的拔款投资,改为企业自筹和企业向银行申请货款投资,我市一部分企业都是在这个时期建起来的,又有相当多的老企业是在这个时候进行扩能改造的。当时的银行贷款利率正处高峰期,年息均在20%以上,银行在给企业贷款时,首先就将应付利息从货款中扣除,这样以来,企业自投产之日起就背上了沉重的债务包袱,长期无力解脱;四是由于在短缺经济年代里,一方面企业的技术改造比较注重量的扩张,而忽视了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在国家大力发展轻纺工业思想指导下,各地一哄而上,我市当时建设的一批企业中,部分企业有的由于投资不足,加工工艺不配套,技术装备不优良;有的属重复性建设项目,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有的产能不大,在市场上的竞争不强。同时由于对当时经济形势的认识和把握滞后,对买方市场的出现思想准备不足,面对复杂的矛盾,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艰辛努力,但效果不明显。五是由于当时正处于改革的深化期,过去国有企业存在的一些弊端在企业改革深化的时候逐一暴露出来,国家推行抓大放小,扶优扶强,国退民进和下决心关闭一批“五小”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实行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集中等政策。加速了一批中小企业的萎缩。2000年4月,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市直企业开展以产权制度和用工制度为重点的改革,经过三年多的时间,市直163家企业中有154家通过多形式实行了产权制度改革。其中整体出售42家,剥离出售25家,股份制改造11家,依法破产6家,量化资本安置职工59家,其它形式11家,32409人参与企业改制,其中解除劳动关系的有30789人。参与这次改制的市直工业企业66家,改制后经营正常、发展顺利的只有10家,30家实行破产和关闭,26家实行了整体出售和剥离出售,2004年,按照市政协主席会议安排,我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对改制企业情况进行了调查,经摸底市直66家工业企业仅剩23家。到2005年只有18家了,尽管如此,在九五期间,由于骨干企业的不断壮大支撑,同时由于在市经济开发区及各县市区又有一批新的工业项目,逐步建设投产,使全市工业经济总量没有减少,工业生产总值在1995年52.7亿的基础上,1996年至2000年分别达到了52.82亿、54.59亿、58.87亿、58.71亿和65.92亿元,2000年荆门石化厂出现转机,实现了恢复性增长,当年原油加工量达到338万吨,比最低的1998年233.65万吨增加104.35万吨,比最高年份1985年335.56万吨也增加2.44万吨,为2000年全市工业增长做出较大贡献。由此看出荆门石化厂一家的形势变化对我市工业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

第五阶段为我市工业的复苏阶段,时间2001年至2005年。这一时期是我市发展历程不平常的五年,在错综复杂,各种矛盾凸现,企业改革阵痛,各种灾害频发,市场约束加剧等前所未有的困难中,全市干部职工艰苦奋斗,奋力拼搏,实现复苏和恢复性增长的五年。这一时期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兴工富市”战略,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实现了工业增加值年递增13.2%的成绩,高于“九五”时期4.2个百分点,2005年地域财政收入达到24.6亿元年递增8.4%,一般预算收入达到9.3亿元,年递增7.3%,亿元企业达到4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18.8亿元,比“九五”末增长83%,其中利润3.8亿元 比“九五”末增加4.3亿元(“九五”末工业企业实际亏损8.1亿元)这一时期的工业发展特点是:中心城区工业严重下滑,从九五末期所占全市工业比重的28.64%,下降到18.7%,九五末期城区规模企业工业增加值高于钟祥、京山两县的总和,而在2004年只分别比京山、钟祥高2—3亿元。县市区工业为全市工业发展挑大梁,做出了积极贡献。为了扼制中心城区工业下滑的局面,市政协于2005年8月中旬至9月上旬,组织三个调查组深入城区工业企业和市直相关部门就如何加快中心城区工业发展开展调研,在此基础上,召开市政协六届十九次常委会议进行专题协商,而后向市委、市政府报送了《关于十一五期间加快发展我市城区工业的建议》,从而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认真采纳政协所报的六条建议。从2006年起,特别是省委对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调整后,新的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在抓好全市工业发展的同时,注重加大对中心城区工业发展的领导力度,调整市经济开发区的管理体制,突出抓好市经济开发区工业项目建设,迅速扭转了中心城区工业下滑的局面。据统计,2009年中心城区规模企业总数达到313家,占全市1010家的31%,资产总额311.13亿元,占全市规模企业553.92亿元的56%。从业人数60667人占全市133003人的45.6%,主营业务收入454.15亿元占全市882.8亿元的51.45%,实现利税70.33亿元占全市100.72亿元的70%。

第六阶段为我市工业跨跃发展阶段,时间2006年至现在。这一时期,市委、市政府向全市人民发出了“加快荆门崛起”的号召,提出“弯道处赶超,爬坡中提速”、“千亿目标百亿增长”、“向全省第一方阵迈进”的口号,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的战略决策,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通过“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扩大企业规模,提升产业竞争力,发展循环经济和高新技术等措施,全市工业经济实力显著增强,这一时期,呈现出初期发展势头迅猛,中期危中寻机势头坚挺,末期全线飘红的特点。“十一五”规划的各项工业指标均提前1—2年超额完成,其中规模企业工业增加值先后实现了过百亿元(2006年113.39亿)过200亿元(2009年259.28亿)过300亿元(2010达到330.41亿)的“三级跳”。工业销售收入由2005年的335亿元上升到2009年882.8亿元,2010年突破1000亿。实现工业利税由2005年的18.8亿元上升到2009年的100.72亿元,2010年达120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十五”期间累计完成143亿元,“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突破600亿元。

二、工业发展的主要成果

1、规模企业数量成倍增长

“十一五”期间,全市上下把企业成长作为一项工程来抓,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据统计,十五期末全市规模企业390家,其中亿元企业43家,2009年全市规模企业已达1010家,其中亿元企业127家,分别比2005年增长1.6倍和1.95倍,在1010家规模企业和127家亿元企业中,化工、食品、建材、机电、轻纺等五大支柱产业有规模企业946家,亿元企业123家,分别占总量的93.6%和96.9%,其中化工行业规模企业130家,亿元企业37家,分别占总量的12.87%和29.1%;食品行业规模企业283家,亿元企业35家,分别占总量的28.02%和27.6%;建材行业规模企业202家,亿元企业20家,分别占总量20%和15.7%;机电行业规模企业148家,亿元企业14家,分别占总量的14.65%和11%;轻纺行业规模企业183家,亿元企业17家,分别占总量的18.12%和13.4%。127家亿元企业的区域分布状况是:中心城区(含三区)49家占总量的38.6%(中省11家、市直5家、东宝13家、掇刀12家、市经济开发区8家)钟祥市39家占总量的30.7%,京山县26家占总量的20.5%,沙洋县13家占总量的10.2%。

2、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形成

自90年代中期全市工业形成化工、建材、机电、轻纺四大支柱产业后,全市工业在改革开放进程中,不断创新扩大,目前已形成有石油化工、磷化工、火药化工、生物医药、煤炭、食品、饲料、建材、机械、电子、电器、航空、冶金、轻工、纺织、服装、体育用品、新材料、新能源等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

3、农副产品加工走在全省前列

我市农副产品资源丰富,比较优势明显,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影响,但是长期以来,农产品加工工业滞后,自省委、省政府确定“六个一”(一袋米、一壶油、一只虾、一提茶、一只鸭、一枚蛋)的农副产品加工战略措施后,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我市“五个一”农副产品加工发展战略(即一袋米、一壶油、一支纱、一块板、一只鸡),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农副产品加工发展战备,抓投资、提规模、壮块头、走产业化经营之路。有力推进了农副产品加工工业的发展。如在打造湖北一袋米的工程中,我市提出100万吨的加工目标,目前已突破年产50万吨的能力,国宝桥米集团加工规模已跻身全国先进行业,省有关部门已充分肯定国宝桥米和洪森米业发展情况。在打造湖北一壶油的工程中,我市目前已具年产70万吨的油脂加工能力,(中粮祥瑞、日 月油脂、洪森天利、后港巨星)成为湖北油菜产业化加工基地。在打造湖北一块板的工程中,宝源集团已具备年产45万立方米的能力(其中中高密度板23万立方米,定向刨花板22万立方米)将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的最大板材生产基地。在打造湖北一枚蛋工程中,京山钱场的家禽养殖及土鸡蛋在全省内外已享有盛名,我市的风干鸡加工走在全省前列,在沙洋县十里镇的沿街挂晒的风干鸡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同时,我市水产养殖及加工近年来取得突破性进展,获省水产部门的充分肯定。

4、品牌建设硕果累累

自1996年我市实施名牌战略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质量振兴为手段,着力培育名牌产品,创建驰名商标,取得了明显成效。2006年我们组织市政协委员对我市品牌建设问题进行了一次调研,据当时统计,全市有1个产品(金龙泉啤酒)连续两次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13个产品获得国家免检产品称号,引进1个中国名牌产品(泰山牌纸面石膏板)落户市经济开发区。在此基础上,近几年,质检、工商相关部门把培育精品名牌,创建驰名商标作为服务企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加大培育、申报工作力度,使品牌建设工作取得新的进展,据统计,2009年有效期内我市已有3个中国名牌产品(金龙泉啤酒、国宝大米、洋丰过磷酸钙)44个湖北名牌产品,其中钟祥市15个,中心城区13个、京山县6个、沙洋县6个、屈家岭管理区2个,截止2010年8月止我市获中国驰名商标3个(洋丰、国宝、广源)湖北省著名商标29个,其中中心城区9个,钟祥8个,京山县7个,沙洋县5个。荆门市知名商标56个,其中中心城区25个,钟祥市11个,沙洋县10个,京山县8个,屈家岭管理区2个。

5、出口贸易超常发展,位次前移

市商务局认真贯彻“走出去”战略,努力为企业协调外贸出口的各项事谊,大力扶持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使我市出口贸易得到超常发展,在“十五”年出口值4000万美元的基础上,“十一五”期间年递增速度保持在35%以上,在全省的位次逐步前移。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部分产品出口增幅略有下滑外,2010年我市出口贸易大有转机,除轻工和矿产品分别增长19%和18.7%低于全省平均增幅外,农副加工产品、机电产品、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均高于全省平均增幅48.7%的水平,达到71%以上,尤其是化工医药产品1—9月出口值达到7406万美元,同比增长91.8%。2010年,全市共完成出口总值29803万美元,比2009年增长72.3%,高出全省平均增幅27.6个百分点,其出口总额已由全省第11位进入到第7位。出口企业数量成倍增长,2010年已具有自营出口权的企业突破百家,部分出口骨干企业后劲日益增强,如湖北大峪口化工、湖北百科格莱药业、京山华尔靓和轻机、普安阀门、金龙非织造布、钟祥、沙洋、东宝的农副产品和水产品加工出口企业以及纺织服装企业其国际市场不断扩大,出口形势日益看好。

6、工业重镇建设强劲推进

自2002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兴工富市”战略后,坚持每年对工业重镇建设情况进行严格考核评选,深入现场进行核查,综合评分确定名次。2009年10个工业重镇(胡集、子陵、双河、石桥驿、钱场、麻城、后港、牌楼、永兴、磷矿)涉及考核的主要经济指标,规模工业增加值、规模工业实交税金、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工业用电量等,均保持高幅增长,其中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98.9亿元,同比增长49.3%,占全市240.51亿元的41.25%,规模工业实交税金7.5亿元,同比增长50.4%,占全市60亿元的12.5%,工业固定资产投资75.9亿元,同比增长85.32%,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317亿元的24%。同时围绕做大做强,加快发展的目标,加快了工业企业成长步伐。2009年10个工业重镇规模工业企业总数达到265家,占全市1010家的26.3%,比上年净增75家,销售收入过亿元工业企业20家,占全市127家的15.7%,当年新开工过5000万元的工业项目29个,比上年增加9个。

7、工业科技创新取得显著成效

2010年5月,我们组织市政协委员对全市工业科技创新工作进行调研,据反映,全市工业战线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工业经济发展,紧扣一个支撑(重大工业项目为支撑)两个重点(抓住用高新科技改造传统产业和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三个建设(科技企业、创新平台和创新环境)使科技支撑带动工业经济发展的作用明显增强,2009年取得重点工业科技成果14项,其中填补国内空白和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4项,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21亿,同比增长21%,占全市600亿元的20%,增加值达33.41亿元,同比增长18.9%,占全市的13%,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利税总额9.6亿元同比增长24.5%,占全市的10%,高新技术产业的外向度不断提高,2009年出口额达5.46亿元。今年1—9月全市高新技术实现总产值114.2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4.3%,实现增加值34.9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5.5%,同时,高新技术产业效益也大幅提升,1—9月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利税总额9.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8.1%,高新技术产品出口交货值7.7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0.1%。目前,我市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向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和生物医药等领域集聚,在全省的地位不断上升。

荆门的发展 篇2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简单的观光、探险、娱乐活动已经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人们越来越崇尚回归自然的理念, 这一改变使得乡村旅游受到广泛的关注。在欧洲, 乡村旅游特指在乡村地区开展的, 以特有的乡村人居环境、乡村民俗文化、乡村田园风光、农业生产及其自然环境为基础的旅游活动。在我国, 凡是以包含农、林、牧、副、渔等广泛的农业资源在内的农业生产和农村为载体, 为游客提供特色服务的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科普、考察等形式的旅游, 都可以纳入乡村旅游的范围。乡村旅游的特色生命线是乡村, 最具代性的活动莫过于“住农家屋, 吃农家饭, 干农家活, 享农家乐”。

荆门市位于湖北省中部, 江汉平原西北部, 占地面积达1.24万平方公里。北通京豫, 南达湖广, 东瞰吴越, 西带川秦, 是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农、林、牧、副、渔业发达, 是全国重要的优质粮、油、棉生产基地。2012年, 湖北荆门居家岭现代农业示范区“居家岭·中国农谷”总体规划通过国家农业部的审批成功, 荆门市将乡村旅游作为荆门发展的一面重要旗帜。

二、荆门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 荆门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一是荆门有厚重的农耕文化底蕴, 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地貌呈现多样性, 有山有水, 有平原有丘陵, 植被茂盛, 农产品丰富。目前, 荆门有国家休闲农业示范点2个, 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9个, 星级农家乐380家。休闲农业规模逐年扩大, 功能日益扩展, 模式丰富多样, 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至2011年起, 荆门市11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营业收入6亿元, 其中农副产品4亿多元, 占总收入66%, 吸纳农民就业13, 404人。二是荆门市蕴含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2014年的油菜花节将举办彰显荆门特色、地方文化特色的文艺汇演;居家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具有桃、梨、桔等水果地3万余亩, 其中居家岭的万亩桃园深受游客推崇;昕泰休闲采摘园是一个集生态种植养殖、果蔬采摘、都市认种、休闲观光、农耕文化为一体的生态旅游休闲区。

(二) 荆门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1. 基础设施不完善。

虽然荆门市内的交通发达, 但荆门的乡村旅游景区大多位于城市郊区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村, 这就使得连接旅游区与城市市区之间的道路多为二、三级道路。加上道路两旁很少有旅游地的路牌标志[1], 外地游客对地理环境的不熟悉, 导致景区的可进入性差。同时在旅游景区内, 各类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 服务质量差。例如, 住房多为平房, 室内阴湿重, 卫生条件差;厕所简单粗陋, 气味浓烈;道路交通不发达, 通讯网络差等。

2. 知名度不高, 旅游宣传力度不够。

虽然荆门具有“中国农谷”之称, 农业资源丰富, 但是由于对旅游的宣传力度不够, 导致荆门的旅游知名度相对较低。主要表现为荆门旅游网站管理不善, 旅游相关信息发表和更新不及时, 且多为单薄的文字叙述, 缺乏吸引力。旅游信息少, 内容涵盖不全面, 不具体, 缺少具有视觉冲击效果的高清视频。相关旅游报纸杂志数目少, 人员宣传力度不够。

3. 旅游产品单一, 缺少乡村特色。

荆门是荆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以及浓厚的农耕文化, 资源丰富。但是荆门的乡村旅游大多却只是局限于吃饭、住宿、观光、垂钓、采摘以及土特产的销售方面, 没有深入挖掘乡村农业旅游资源和民俗文化内涵, 缺少参与性的农家特色活动[1], 无法调动游客的积极性, 不能满足不同层面的游客的需求, 不能将游客的旅游体验上升到精神的高度, 重游率较低。

4. 对乡村旅游认识不够。

一方面, 乡村居民文化程度不高, 不能正确认识乡村旅游的性质和意义, 认为只有那些自然环境优美, 名胜古迹众多的地方才是发展旅游的不二选择, 而远离城市, 经济落后的乡村是没有旅游吸引力的。同时他们认为旅游和农业生产是两个矛盾的过程, 乡村旅游的开展危及了他们自身的利益, 对乡村旅游采取不支持的态度。另一方面, 市政府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开展乡村旅游的教育, 使乡村旅游这一概念仅停留于政府高层和知识分子的脑海里, 没有深入人心, 更没有发动群众。

5. 旅游服务质量差。

一方面, 乡村旅游的服务人员多为地方居民, 说话时带有浓厚的地方口音, 也很少有人受过高等教育, 知识层面不高, 旅游相关知识更是匮乏, 无论是服务意识还是服务质量都很难达到游客满意的程度。另一方面, 农村居民的“不干不净, 吃了没病”的原则可能无法被外来游客所理解, 甚至会导致矛盾的产生, 使游客对旅游的服务质量评价大打折扣。除了人员的服务质量, 外在硬件设施的缺乏也降低了游客对乡村旅游服务质量的打分。

6. 区域联合意识不强。

虽然荆门是“鄂中旅游”路线中的一分子, 但是其乡村旅游价值并未展现出来, 地域与地域之间的旅游联系不强, 旅游产品路线单一。同时, 荆门市境内的景区与景区之间缺少联合, 产业链条短, 收益不高[2]。

7. 农村文化逐渐消逝。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各类新型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设施设备不断冲击着原有的农业生产过程。现代化的交通设备和网络通信以及不断发展的科学文化, 使原始的农耕文化和生活习俗受到重创, 农村文化正在逐渐消失。

三、荆门乡村旅游的发展对策

(一) 加强资金投入, 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 保障饮水、食宿健康持续的供应。修建交通道路, 增强景区的可进入性。注意旅游娱乐设施的安全性, 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及时对旅游接待设施进行消毒清洗, 确保良好的卫生状况。建设与周围环境一致的特色居民住房, 选择具有特色的乡村风景或田园风光处修建特色的乡间小道。确保整个道路, 房屋等设施的建设与景观保持协调性和融合性, 尽量避免对原始乡村气息的破坏, 保证生态完整性。

(二) 加强旅游宣传。

积极推进荆门乡村旅游各项宣传工作, 打造乡村特色品牌。可以通过向游客散发旅游宣传品或是具有旅游产品信息的小物件等的直接宣传手法进行旅游宣传, 也可以利用中间商向游客进行产品的推荐, 为游客提供详细旅游信息, 引导游客作出决定。另外, 网络媒体的宣传效应不容忽视。可以聘请专业人才拍摄高清的乡村旅游宣传视频, 同时, 建立高质量的荆门市专门的旅游宣传网站。充分利用网站, 植入大量有用的信息并将信息分类, 及时更新, 另在文字旁附上有说服力和吸引力的旅游景区图片, 便于潜在的游客进行查找。还可以请旅游专业人员进行24小时在线的网上人工咨询。另外, 有条件的话也可以在腾讯、qq、微博等关注量大使用率高的软件上打入宣传广告。

(三) 开发特色, 丰富产品内容。

在乡村旅游活动项目中, 可以挖掘最具特色和最有吸引力的农村景观或农家生产生活方式或文化习俗以及生态教育等方面的题材, 突出旅游者的参与性、体验性、操作性和受教育性。向游客展示传统的农业生产过程 (如挖藕、自做豆腐) 、传统的农业设备与设施 (如水车) 、传统的农耕文化 (牛耕) 、传统的农业手工艺品制作 (如编竹篮) 和民俗风情 (如传统的结婚习俗) 等, 来展示农业的乡土气息, 原始风貌[2]。同时也可以开展多种活动, 来增强趣味性和参与性。例如, 在荆门油菜花节中可以举办唱歌比赛, 选美比赛, 也可以制作精美的花篮等, 还可以开办荆门金龙泉啤酒品酒大赛, 或带领游客参观啤酒的制作过程, 也可以让游客自己酿酒, 或是在农村文化比较浓厚的地方开展文化寻根活动等。

(四) 加强教育, 提高认识。

加强对农村居民的旅游意识的教育, 扩大城乡旅游交流, 切实提高村民对乡村旅游的功能的认识, 高度重视乡村旅游的发展。带领他们积极开展乡村旅游, 将乡村旅游与农业生产相结合, 提高农村居民收入, 扩大居民就业, 使农村又好又快地发展。

(五) 进行专业培训, 提高人员素质。

政府及当地部门可以投入部分资金, 鼓励旅游服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学习与旅游相关的学科知识, 旅游专业知识, 旅游法规知识, 旅游管理知识以及旅游基本知识等, 提高自我修养, 丰富自身内涵, 增强旅游的服务质量。

(六) 加强区域联合。

荆门可以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 根据季节和时令推出具有针对性的旅游路线。同时要充分利用进入鄂中旅游圈这一优势, 打造荆门乡村旅游特色。在荆门市内, 景区与景区之间可以加强旅游合作, 推出各项精品旅游路线。

(七) 加强农村文化的保护建设, 申请世界文化遗产。

充分挖掘农耕文化, 将最具特色价值的文化古镇或是文化风俗申请世界文化遗产, 进行重点保护。加强对居民的思想教育工作, 提高全市人民素质, 为积极保护农耕文化出一份力。

摘要:近几年乡村旅游不断发展, 有望成为21世纪旅游业发展的主旋律之一。湖北荆门有着良好的旅游资源环境和发展乡村旅游的优质潜力市场。但目前荆门乡村旅游存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知名度不高, 旅游宣传力度不够、旅游服务质量差、区域联合意识不强、农村文化逐步消逝等问题, 使得荆门乡村旅游发展水平不高, 鉴于此, 本文提出了加强资金投入, 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旅游宣传、开发特色, 丰富产品内容、加强教育, 提高认识、进行专业培训, 提高人员素质、加强区域联合等措施, 以促进荆门乡村旅游的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乡村旅游,旅游发展,乡村经济

参考文献

[1] .刘馨蔓.湘西地区生态农业旅游发展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 2014, 2:231~232

荆门的发展 篇3

一、主要做法

荆门市地处湖北省中部、江汉平原腹地,素有“荆楚门户”之称,下辖2县1市5区,共59个乡镇(街道)、1557个村(社区),国土面积1.24万平方公里,人口300万人;境内低山、丘陵、平原、湖区兼有,域内经济发展形态各不相同、发展水平各有差异。近年来,荆门市牢固树立协调发展理念,着力推进城乡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生态保护和社会治理一体化,积极探索城乡统筹发展之路,成为湖北省首个整市推进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全市城镇化率由2010年的45.5%提高到2015年的54.21%,年均提高1.74个百分点;2015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为1.8∶1,远低于全国(2.9∶1)、全省(2.5∶1)平均水平。荆门市主要做法是:

(一)坚持城乡一体规划

荆门市坚持把规划作为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先导,推进全域规划、多规协调,着力健全城乡规划体系。全市版图作为一个整体,构建了“1+3+6+X”的空间体系,即建设1个百万人口大城市、3个中等城市、6个小城市和一批特色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做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等相互衔接,确保市、县、镇、村各级规划全覆盖、相协调。

(二)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荆门市按照“衔接互补、联网共享”的原则,统筹谋划城乡交通、供水、供电、信息等基础设施布局和建设,不断缩小城乡基础条件差距。全市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和县、镇、村、组公路有机衔接,行政村通客车实现全覆盖;农村饮水安全普及率达98.84%以上;乡村通电率达100%;有线电视通村率达72%,宽带通村率达92%。

(三)实施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掇刀区于2009年率先实行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实现城乡居民“无差异”享有医疗保险。全市教育实行学区内“行政统一管理、教学统一安排、师资统一调配、资源统一使用、考核统一标准”管理模式,让农村学校共享城市优质教育资源。通过整合医疗资源,实行集团化运作,让基层群众便捷分享城市优质医疗资源。组建住房保障中心,在全省率先建立普通商品住房按5%比例配建保障房制度。推进社区、社会组织、专业社会工作“三社联动”,加强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

(四)加快城乡产业融合发展

坚持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双融合”,以城区产业高端化带动农业产业化。城区形成七大主导产业,即精细化工、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大健康、再生资源利用与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成为城乡产业发展的龙头。不断创新农业产业化模式,按户连片种植的“沙洋模式”通过村组内部经营权流转、承包权互换和承包地重分等形式,最大限度地实现家庭规模经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彭墩模式”以村企共建、迁村腾地为突破口,深耕现代农业,做强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拓展农业休闲观光功能,培育农村电商、“粮食银行”等新业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湖山模式”从规范“三资”入手整合集体资源,实行集约经营;新农村建设的“马岭模式”以农民股东化、管理公司化、经营集约化、发展产业化、居住集中化、养老福利化为主要内容,联合村民共同打造绿色生态新家园。

(五)促进城乡要素自由合理流动

掇刀区在2010年实现城乡居民户口统一登记,实行居住证制度。2015年9月,荆门市制定了《关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是湖北省较早出台户籍制度改革意见的市,具有政策门槛低、落户程序简、办理落户快、服务质量优的特点,确保了农民“进得来、留得住、住得安、过得好”。“十二五”期间,该市转移农村劳动力约50万人,不仅吸纳荆门本地的农业人口转移就业,而且吸纳周边地区农民来就业。积极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注重推进土地集中连片流转,推行先股后转的土地流转形式,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到230万亩,占家庭承包耕地总面积的71.6%。积极探索多元化、可持续的投融资体制机制,设立了中国农谷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投资基金等产业发展基金,引导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入农村。抓好普惠金融网格化服务试点工作,在钟祥市開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贷款和“合作社+金融”试点工作,构建多层次、广覆盖、低成本的新型农村金融服务机制。

二、困难问题

(一)在“农民怎么分流”上,农民进城的多,但落户的不多

荆门市目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4.2%,但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28.8%,大量农业转移人口处于“半市民化”状态。进城务工农民对城市户口需求下降。由于户籍制度与土地制度相互衔接不够,导致进城务工农民彻底“入城”意愿不强,城、乡“两头占”的想法还普遍存在。这造成相当多已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农民工难以融入城镇社区,也造成留在农村的农民难以实现规模化经营和收入提高。

(二)在“资金怎么筹集”上,政府投入不断增加,但社会资本跟进不够

“十二五”期间,荆门市对“三农”投入持续增加,累计投入近180亿元,年均增长11%。由于城乡一体化建设资金需求大、期限长,仅靠政府投入无疑是杯水车薪。荆门市通过推行PPP模式、设立产业发展基金、推动地方投融资平台转型等举措,在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上做了一些探索,但由于社会资本的逐利性,导致资金配置偏向城市,大部分社会资本仍然涌入城市,客观上城市成为农村资金的“抽水机”,农村资金缺口仍然很大。

(三)在“土地怎么盘活”上,改革破了题,但资本化通道尚未打通

近年来,荆门市积极探索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创新,但由于配套的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尚未出台,关键的体制障碍还没有根本消除,农村土地不能有效转化为资本,财产性价值无法实现,制约了土地这一关键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平等交换。

(四)在“保障怎么均衡”上,基本公共服务网络基本建立,但均衡性有待增强

荆门市虽然基本建立了以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为主要内容的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但城乡和社会群体之间的公共服务不均衡等现象仍然存在。在政策壁垒方面,城镇职工和居民医保、新农合分别由人社、卫计部门分块经办管理,导致出现重复参保、业务交叉和管理分散等问题;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目前实行省级统筹,机关事业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实行市、县(市、区)级统筹,医疗保险实行市级统筹,影响到城乡社会保险之间制度整合和转移接续,不利于不同群体的自由流动。在公共资源配置方面,城乡投入差距较大,资源布局合理性有待加强,人才流失严重,专业服务能力明显不足。

三、几点启示

(一)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必须把城乡作为生命共同体来看待

我国传统城乡二元结构弊端明显,市场分离、要素分割,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发展差距不断拉大。从荆门市的实践看,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不是单纯的以城市为中心,把农民变市民,也不是单纯的以乡村为中心,把农村变城市,而是把城市和农村当作共存共荣的生命共同体,用系统论的思路和理念统筹谋划和推进。要以“双轮驱动”思维,把城市和农村、市民和农民作为一个整体,让城乡间土地、资本、劳动力等要素双向流动起来,发挥“1+1>2”的聚合效应,使城乡功能互补、相得益彰、和谐统一。

(二)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必须切实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最大的障碍,是体制机制的束缚。从荆门的实践看,要坚持以改革为动力,加大体制机制创新力度,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进一步激发发展活力。要加大投融资改革,构建城乡统筹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探索农村土地改革,在国家推进试点的基础上,完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加快推进土地征收、农村宅基地自愿有偿退出、农村产权流转和抵押融资等制度改革;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广居住证制度,让农业转移人口切实享受与户籍人口同等的市民待遇;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建立标准化、制度化、法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三)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必须因地制宜地确定发展路径

城与城、城与乡、乡与乡之间,在发展水平、基础设施、产业特点,以及区位、人口、资源等方面千差万别,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不能用同一个模式、同一种套路。从荆门的实践看,要根据不同区域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充分考虑到居住形态、生产业态、环境生态、社会状态等因素,坚持一域一策、重点突破、示范引路,合理确定发展方向,初步走出了一条符合市情的城乡发展一体化新路子,避免“一刀切”、“一把抓”。

(四)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必须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為有力保障

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近年来,荆门市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第一工程”,着力推进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基本制度、基本保障等“五个基本”建设,提升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从荆门市彭墩村、湖山村等先进典型来看,凡是城乡发展一体化步伐比较快、各项工作走在前列的村,都是“能人当家”。由此可见,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离不开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最关键的在于拥有一支高素质、能力强、有担当的带头人队伍。

四、政策建议

(一)加快推进城乡同步建设

近年来,由于体制机制上的原因,导致城乡一体化建设重心偏向城市,各种资源和要素过多地配置到城市,城市各项软硬件建设普遍优于农村,引发了城乡发展失衡等诸多矛盾和问题。建议按照全域一体、统筹推进的思路,在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吸引农民“进城入厂”的同时,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推动农业产业化、农民职业化、农村社区化,最终实现城乡居民基本权益平等化、城乡居民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城乡要素配置合理化和城乡产业发展融合化。特别是在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上,要同等投入、同步推进;在社会管理服务等软件建设上,要一视同仁、协同联动,实现城乡同步小康、同步现代化。

(二)理顺“多规合一”体制机制

我国现行规划体系存在着规划名目繁多、话语体系各异、内容交叉冲突、技术标准各异、职能部门管理交叉重叠等现实问题,导致了主体功能区规划、国土规划、城乡规划、生态保护规划及产业、交通、市政等各类专项规划自成体系、各自为战,缺乏有效的衔接和融合,政府实施规划的有效性、操作性大打折扣,不适应城乡发展一体化的要求。建议中央在开展“多规合一”试点的基础上,尽快制定“多规合一”编制技术标准,结合机构改革明确主管机构,赋予“多规合一”法定地位,并理顺体制机制。在现行体制下,可考虑由国家发改委牵头建立由国土资源部、住建部、环保部等有关专业规划主管部门共同参加的“多规合一”协调机制。

(三)尽快解决农村“三块地”权益转让的法律和政策障碍

虽然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指明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但目前国家主要采取试点方式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经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和批准,试点单位暂时调整实施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建议中央结合试点单位的成功探索和实践,尽快修改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一是允许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实行市域范围内交易使用;二是支持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在市域范围内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成员之间转让、出租;三是鼓励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四是赋予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农民住房财产权、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融资法律效力等,最大限度地盘活农村土地资产。

(四)完善涉农资金整合机制

近年来,各地在涉农资金整合上进行了有益探索,但由于涉农资金渠道、性质和用途等政策规定不能突破,导致资金统筹使用的实际效果不佳。建议中央有关部门从根本上改革现行涉农资金分配管理制度,整合各项涉农资金,在设定好绩效目标的前提下,以统一的专项转移支付或纳入一般转移支付逐级下达到县(市、区),增强县级财政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自主性。如果在中央层面无法整合涉农资金,可考虑从制度层面赋予县级政府整合使用的权限。

(五)加大社会资本参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投资运营的支持力度

在实践中,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投资运营的积极性较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则少有人问津。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大引导社会资本向农村流动的扶持力度,建立差别化融资模式和配套政策,在投资份额、收益分配、履约保障以及补偿机制上进行制度化设计,特别是要鼓励将经营性项目和公益性项目有机组合,建立“以丰补歉”的项目综合收益平衡机制,激发社会资本向公益性农村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的积极性。

荆门的发展 篇4

自1988年实施“菜篮子”工程以来,我国蔬菜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蔬菜产业已由原来单纯的保障大中城市蔬菜供应拓展到“保供、增收、就业、创汇”四大功能,成了保障城市居民蔬菜供给,增加农民收入,拉动城乡就业和扩大出口创汇的朝阳产业。但是,近几年由于蔬菜产业扶持政策少,推进措施乏力,部分大中城市蔬菜自给率过低,蔬菜价格大起大落,农民“卖菜难”和居民“买菜难”并存等问题日益突出。为此,国务院及省、市政府决定启动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根据国务院和省、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及省、市蔬菜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产业发展现状

(一)基本情况

“十一五”以来,我县蔬菜产业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保持了持续健康的发展。2009年,全县蔬菜播面12.76万亩,产量30.07万吨,产值 4.65亿元,占种植业产值20.4%,食用菌产量(干鲜混合)0.33万吨,产值0.85亿元。基本建成了以城郊新市镇赵畈村、白谷洞村为主的大棚设施蔬菜基地,以永隆镇曾口村为代表的远郊外销菜基地,以石龙、钱场、雁门口、孙桥等镇为主的瓜果菜基地,以罗店镇为主的白花菜加工基地,以三阳、绿林等镇为主的食用菌基地。

市场供应方面,2009年全县蔬菜食用菌社会总产量 38.86? 万吨,其中西甜瓜总产量8.32万吨。蔬菜食用菌商品量约9万吨(不含西甜瓜),全县城镇人口年需消费量8万多吨。从总量上来看,我县蔬菜供给基本平衡,但因品种单一,且上市集中,市场供应不均衡,“淡”“旺”季比较明显,存在结构性缺菜。

(二)优势分析

1、自然条件优越:京山县位于湖北腹地,北倚大洪山,南临江汉平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热丰富,降雨充沛,雨热同期,年平均气温16.1℃,无霜期230天左右,年日照时数1978.8—2012.8小时,年均降雨1020— 1150毫米;全境海拔在950.2—27米,由西北向东南渐低,依次分为低山、丘岗、平原,具有发展蔬菜产业优越的气候和地理条件。

2、区域优势明显:京山交通便捷,长荆铁路横贯东西,省道汉(口)宜(昌)、皂(市)当(阳)、应(城)随(州)、安(陆)京(山)公路呈“丰”字型贯穿全境,武(汉)荆(门)和随(州)岳(阳)高速公路交汇于工业新城东南12公里处。二个小时左右车程范围可达武汉、宜昌、襄阳、岳阳、随州、荆州等大中城市。东奔西走,南来北

往,十分方便,有利于蔬菜产品的运输流通。

3、蔬菜产业优势与特色突出:我县蔬菜产业经过多年的努力与市场选择,现已形成自身优势和特色。罗店的白花菜,永隆的坚椒,丁冲的萝卜,石龙、钱场的西甜瓜,三阳、绿林的香菇等产品已成为地方特色和品牌,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三)制约蔬菜产业发展的因素

1、政策扶持力度不大,菜农种菜积极性不高。目前,国家对种植粮棉油等农作物都有补贴奖励政策,但对种植蔬菜缺乏必要的激励措施,加之蔬菜产业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机械化程度与产业化水平偏低,劳动强度与市场风险过大,这一切都极大地挫伤了菜农的种菜积极性。

2、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抵御风险能力不强。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县蔬菜基地的基础设施近年虽有所改善,但大多数蔬菜基地的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薄弱,先进设施设备配套率较低,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基地的生产能力与抗灾能力。据调查统计,全县旱涝保收的蔬菜基地面积不足45%。

3、技术力量相对不足,服务手段滞后。我县目前县级只有蔬菜专业技术人员2人,各镇及重点蔬菜生产基地村都没有蔬菜专业技术服务人员,县、镇、村在蔬菜生产技术服务上都处于缺编、缺钱、缺人、缺物的状况,服务手段比较落后,这势必影响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普及,影响蔬菜产业的长远发展。

4、流通环节过多,市场信息闭塞。由于蔬菜流通中间环节过多,大部分蔬菜销售要经过多个环节才能到消费者手中,中间环节层层加码,导致蔬菜价格虚高。同时,一般菜农缺乏准确及时的供求信息引导,菜农难以预测蔬菜产销趋势,经常会因市场误导而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导致蔬菜生产出现区域性、季节性、结构性过剩,种菜经济效益降低。

二、规划依据、产业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10]18号)、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鄂政发[2010]57号)和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荆政发[2010]27号)文件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保障市场供给和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通过转方式、调结构,加强生产能力建设和市场体系建设,全面提升蔬菜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和产业化经营的水平,促进我县蔬菜产业提档升级。

(二)规划编制依据

编制本规划的主要依据:2010年中央、省委、市委一号文件,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国办发 [2010]18号),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鄂政发[2010]57号)和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意见》(荆政发[2010]27号),农业部《全国蔬菜重点区域发展规划(2009-2015)》,省农业厅《湖北省蔬菜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市农业局《荆门市蔬菜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2011-2015)》。

(三)规划原则

优化布局和突出特色原则:强化资源的利用率,节本增效,以特色原产地蔬菜为主,发展优势品种和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重点沿“四河两岸”(京山河、永隆河、富水河、漳河)的新市、永兴、永隆、罗店、宋河、坪坝等镇打造蔬菜产业带。

以市场为导向原则:瞄准国际、国内市场,优化品种结构,打好“品种差”、“时间差”、“季节差”、“地区差”,提高我县优质蔬菜产品市场占有率。

多元化投入和农民投入为主体原则:多渠道筹措资金,改善生产基础设施条件,调动农民投入积极性。

扶优扶强原则:充分发挥蔬菜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大扶持,做强龙头企业,壮大专业合作组织,提高蔬菜产品生产流通的规模化、标准化和组织化程度,促进蔬菜产业长期稳定发展。

(四)产业发展目标

1、十二五期末,全县蔬菜基地面积达到10万亩,其中新增4万亩,产量达到50万吨,年产值达7.5亿元;食用菌鲜菇年产量达到2.5万吨,产值1.5亿元。蔬菜为菜农人均纯收入贡献达1000元以上。全县十二五期间各镇蔬菜发展规划面积任务见附表。

2、无公害蔬菜产地认定达100%,绿色(有机)蔬菜基地面积达10%,获农业部无公害(绿色)蔬菜产品认证达30个,保证市民菜篮子安全供应,蔬菜基地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达98%以上。

3、重点扶持蔬菜龙头企业3家,培育蔬菜品牌3个,扶持壮大蔬菜专业合作组织10个,网络带动农户15000户,蔬菜外销量占总产量的40%。

4、建设蔬菜产地批发市场3个,扶持产地建立冷链物流系统。

三、产业区域布局

坚持“保障供应,发展经济”的原则,蔬菜产业按照资源和区位条件进行区域布局,逐步形成城区近郊、交通主干线两侧、“四河两岸”等以资源和地理优势布局的经济结构,促进优势地区优

势产业的快速发展,满足广大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

(一)设施蔬菜基地

1、重点区域:在城市规划区外的新市、永兴镇的近郊蔬菜村,有一定生产基础的永隆、宋河镇的蔬菜村。

发展目标:主要保证城区蔬菜基本供应量,面向我县3-4月“春淡”市场和8-9月“秋淡”市场,重点建设大棚设施蔬菜和速生菜基地,面积1万亩。

2、主要种植模式

(1)重点蔬菜种类:茄果类、瓜类、豆类、叶菜类。

(2)主要茬口模式:设施蔬菜春提早(茄果类、瓜类、喜温型叶菜,4-7月上市),夏遮阳(早熟耐热的萝卜、白菜、花菜等,7-9月上市),秋延后(茄果类、黄瓜等,9-12月上市),冬覆盖(莴苣、芹菜、越冬萝卜等,1-4月上市)。露地蔬菜则以喜冷凉叶菜、豆类、红菜薹、莴苣等为主,9-12月上市。

3、发展重点:加大设施基地的投入,建立水、电、路、渠、池、棚等基础设施完备的生产基地,提高产出能力及抗灾避灾能力;推广标准化生产,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推广力度;建立健全蔬菜全程质量检验、检测、监管、安全追溯体系。

(二)露地蔬菜基地

1、重点区域与发展目标

重点区域:主要在离城区较远的永隆、罗店、宋河、坪坝等镇的适宜产区建设露地菜基地。发展目标:重点建设名优蔬菜区、特色菜生产区,形成“一村一品”,扶持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建基地,面积2万亩,弥补城郊菜地供应不足。

2、主要种植模式

(1)重点蔬菜种类:大白菜、萝卜、甘蓝、花菜等喜凉十字花科蔬菜;莴苣、红菜苔等喜凉叶菜;辣椒、番茄、茄子、黄瓜、四季豆、豇豆等喜温蔬菜。

(2)主要生产方式:以地膜+小拱棚覆盖与露地生产相结合。

3、发展重点:优化主栽品种和高产高效种植模式,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净菜上市技术;大力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社,建立健全蔬菜全程质量检验、检测及安全追溯体系;健全农资与市场信息服务体系。

(三)加工、外销蔬菜基地

1、重点区域、发展目标

重点区域:以特色白花菜加工产业为纽带,在适宜白花菜生长的罗店、坪坝镇大力发展白花菜等加工蔬菜生产基地;以永隆镇曾口村为重点发展外销蔬菜基地。

发展目标:积极发展白花菜、萝卜、辣椒等特色蔬菜加工产业,推动蔬菜加工、外销产业的发展壮大,面积4万亩。

2、主要种植模式

(1)主要种植种类:白花菜、洋姜、萝卜、榨菜、辣椒、及豆类、瓜类等蔬菜。

(2)主要生产方式:以露地生产与保护地生产相结合。

3、发展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主栽品种和高产高效周年种植模式,推广蔬菜预冷、包装、冷链贮运技术。培植龙头企业,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组织,整合品牌,开发产品的深加工技术,推动主产区产品提档升级。

(四)水生蔬菜基地

1、重点区域、发展目标

重点区域:雁门口、钱场、新市等地。

发展目标:以莲藕和荸荠为重点,在水源丰富的村组分类建设2万亩标准化水生蔬菜基地。

2、主要种植模式

(1)主要种植种类:莲藕、荸荠、菱角、茭白、芡实。

(2)主要种植模式:深水区莲藕、子莲、菱角、茭白、芡实等一季种植;浅水区可实施保护地栽培、鱼塘种藕、莲藕—水稻、西甜瓜—荸荠等多种间套种模式。

3、发展重点:加强水生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引进扶持水生蔬菜保鲜加工企业,重点开发藕莲、子莲、荸荠、菱角、茭白等保鲜加工产品。

(五)食用菌基地

1、重点区域、发展目标

重点区域:三阳、绿林、杨集、永隆、宋河、新市、曹武等镇。

发展目标:全县食用菌总产值达 1.5亿元以上,鲜菇产量2.5万吨,出口创汇600万美元以上。

2、主要种植模式

主要栽培种类:山区重点发展香菇、黑木耳等木腐食用菌,棉区以平菇、金针菇为主,粮产区重点发展草菇、双孢蘑菇等草腐食用菌。

主要种植模式:香菇和黑木耳袋料栽培模式;双孢菇等草腐菌菇房、菇棚及稻田地栽模式,平菇、金针菇设施化周年栽培模式。

3、发展重点:大力发展食用菌设施化栽培,增加市场鲜销产品;重点开发推广黑木耳秋季稻田袋料栽培模式、双孢菇秋季稻田地栽模式和香菇夏季反季节栽培模式,建设一批示范推广基地。

(六)西甜瓜基地

1、重点区域、发展目标

重点区域:石龙、钱场、雁门口、孙桥等镇。

发展目标:年播种面积稳定在4.5万亩,总产量9万吨,产值0.9亿元。

2、种植模式:以嫁接抗重茬栽培和高效间套作种植为主。

3、发展重点:一是推广多种栽培模式,大力发展大棚早熟、小拱棚双膜覆盖栽培、延秋栽培等栽培方式,延长西甜瓜供应期,提高经济效益。二是大力发展工厂化育苗。

四、建设重点

(一)建设一批蔬菜示范基地。沿“四河两岸”的重点蔬菜镇、村,开展蔬菜示范基地建设。主要是抓好四个示范基地建设:一是新市镇赵畈村日光温室大棚蔬菜示范基地建设;二是新市镇白谷洞村蔬菜无土栽培温室育苗示范基地建设;三是永隆镇千亩大棚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和千亩 “棉改菜”生产示范基地建设;四是罗店镇千亩露地菜生产示范基地建设。

(二)培植发展蔬菜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蔬菜产业发展,抓紧扶持发展一批有我县特色的蔬菜加工、销售龙头企业,建立产加销一体化体系,实施“市场+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战略,提高我县蔬菜产品的附加值与市场占有率,提高我县蔬菜产业化水平。重点扶持富水白花菜、仁和白花菜、江花食品等蔬菜加工龙头企业和赵畈温室大棚蔬菜种植、曾口大棚蔬菜种植等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做大做强“仁和牌”白花菜、“富水牌”白花菜、“辣翻天牌”食品、“江花牌”食品、“丁冲牌”萝卜、“太阳牌”香菇等蔬菜食用菌品牌,加强与湖北财富农业科技园农产品深加工项目的合作。通过发展蔬菜加工,增强市场竞争力,提升蔬菜产品的附加值,带动我县蔬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三)建设一批蔬菜产地批发市场。重点在优势蔬菜产业带建设一批产地批发市场,建立和完善信息网络平台,定期收集发布蔬菜产品生产、供求、质量、价格等信息,与有关大中城市建立长期稳定、互利合作的产销关系,扶持和发展蔬菜分捡清洗、分等分级、整理包装、预冷处理、速冻保鲜等初加工业,降低产后损耗。

(四)建立健全蔬菜质量检测与监管体系。按照农业部要求,支持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农产品质检站,在蔬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中建立完善的农产品全程质量追溯信息采集

系统。逐步形成产地有准出制度、销地有准入制度、产品有标识和身份证明,信息可得,成本可算,风险可控的全程质量追溯体系。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按照上级提出的“省长负责米袋子,县市长负责菜篮子”的工作要求,加强政府对蔬菜工作的领导。成立以县长任组长,分管农业的县委副书记、副县长任副组长,有关部门“一把手”任成员的“京山县„菜篮子‟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由县农业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统一组织协调推进全县“菜篮子”工程建设工作。各镇建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及工作专班,负责本镇的“菜篮子”工程建设工作。县“菜篮子”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制定考核验收方案,按照百分制考评的办法,每年年底组织专班,对各镇和县直有关部门“菜篮子”工程建设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对成绩突出的给予奖励,力争按期完成“菜篮子”工程建设任务,让全县广大居民真正吃上无污染、无农药残留的质优价廉的“放心菜”。

(二)扩大面积,建优基地。要装满菜篮子,必须先建好菜园子。要把“菜篮子”工程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和领导工程来抓,重点是沿“四河两岸”的新市、永隆、罗店、宋河、坪坝、永兴等镇,投资新建成片的高产蔬菜基地。用五年时间,在全县新建4万亩蔬菜基地(其中新建大棚设施蔬菜基地5000亩),使全县菜地保有量达到10万亩以上(其中大棚设施菜地保有量达到1万亩以上),蔬菜年产量达到50万吨以上,蔬菜产品检测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满足广大城乡居民的消费需求。

(三)出台政策,加大投入。根据国务院和省、市政府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研究出台扶持蔬菜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一是建立蔬菜基地建设“以奖代补”制度。对政府规划范围内新建成片蔬菜基地的,分别对大棚设施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按一定标准给予补贴奖励,“以奖代补”资金列入县财政预算。二是建立蔬菜科技培训推广与检验检测费财政预算支出制度。从2011年开始,每年从县财政预算中列支一定数额的蔬菜科技培训推广与检验检测经费,用于建立健全我县蔬菜生产的科技培训推广体系与检验检测体系,全面提升我县蔬菜产业的发展水平。三是开征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并明确按照规定计提用于农业开发的土地收益金的30%用于“菜篮子”工程建设,为全县蔬菜产业大发展提供资金来源。四是每年将国土部门的土地整理、财政部门的农业综合开发、水利部门的节水灌溉、商务部门的冷链物流、农业部门的板块基地建设等项目资金整合,优先用于蔬菜基地建设,提高基地综合生产能力。

(四)完善市场体系,搞活蔬菜流通。大力扶持发展蔬菜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增强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加强城区蔬菜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社区菜店等的建设、服务与管理,增设菜农专摊,支持大型连锁超市与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农超对接”,减少中间环节,抑制菜价虚高现象发生;鼓励和支持蔬菜生产和流通企业建设产地蔬菜冷藏保鲜和流通加工设施,实现采收快速预冷、商品化加工处理和上市旺季入库冷藏保鲜;落实和完善绿色通道政策,确保蔬菜运销畅通,减少运销成本。

荆门的发展 篇5

过荆门

作者:李绅朝代:唐体裁:七古 荆江水阔烟波转,荆门路绕山葱`。帆势侵云灭又明,

山程背日昏还见。青青麦陇啼飞鸦,寂寞野径棠梨花。

行行驱马万里远,渐入烟岚危栈赊。林中有鸟飞出谷,

月上千岩一声哭。肠断思归不可闻,人言恨魄来巴蜀。

我听此鸟祝我魂,魂死莫学声衔冤。纵为羽族莫栖息,

直上青云呼帝阍。此时山月如衔镜,岩树参差互辉映。

皎洁深看入涧泉,分明细见樵人径。阴森鬼庙当邮亭,

鸡豚日宰闻膻腥。愚夫祸福自迷惑,魍魉凭何通百灵。

月低山晓问行客,已酹椒浆拜荒陌。惆怅忠贞徒自持,

荆门的发展 篇6

荆门市市长万勇, 中国航空学会秘书长吴松, 中航工业通飞公司副总经理、特飞所所长陈东升等领导在开幕式上致辞。湖北省国防科公办副主任程锦华、荆门市市委常委、副市长胡道银等出席会议。中国航空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彦仲, 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朱中梁, 中国航空学会浮空器分会主任甘晓华, 中航工业通飞公司分党组书记、副总经理费斌军等10名专家、学者分别作特邀报告。

张彦仲院士在报告中指出, 中国浮空器事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 就要坚持跟踪国内外浮空器领域的先进技术和发展趋势, 加强研制方与供需方的沟通以及该领域专家、学者和工程设计人员的学术交流, 最终实现关键技术上的突破。

大会共收到全国科研院所、高校等相关单位学术论文100多篇。论文内容涉及浮空器的开发与应用、总体与气动、结构与强度、动力与能源、航电与系统、飞行与控制、气象与传热等七大专业领域。

湖北荆门农行的银保超越 篇7

台下十年功

“代理保险没有任务, 只有全省争位置、市场争第一”,这是荆门农行机构业务部在2011全行代理保险业务交流会上提出的新理念,针对员工对唯任务是任务的抵触情绪,荆门农行开始淡化任务观念,以此来调动员工主动营销的积极性;实施保险代理挂钩考核,也是荆门农行为促进业务发展的一种激励手段,除了制定严格的挂钩考核办法,还增加了挂钩考核分值,分值由原来的10分提高到15分,2011年荆门农行的京山支行在加大考核挂钩力度后,用6个月时间完成了全年任务,实现代理保费收入8430万元,代理手续费收入325万元。

荆门农行共有60个代理网点,针对城乡网点在银保业务上的不平衡,采取了城乡两手抓,树立标杆网点,发展营销明星,组织城区网点到乡镇网点实地学习,城区客户经理跟班营销明星,不出单不撤回等措施;坚持产品计价,提高考核分值占比;推行以营业网点为单位的1+2的合作模式及网点配置的动态管理,“即全辖每个网点可以在协议框架内自行选择两家寿险公司进行业务代理,市分行按季对网点销售业绩、规范营销、售后服务等指标建立季度排名,对业绩差的保险公司实行退出,选择营销能力强、业务合作好的公司进驻,实行按季调整的优胜劣汰机制。”荆门农行机构业务部负责人解释到。

“2011年3月的银保新政对荆门农行的影响不大”, 荆门农行机构业务部负责人说到,因为荆门农行在进入银保业务的快速发展后,就主抓合规经营,以加强业务管理和风险控制为抓手,以提高经营品质为目的,目前,该行的13个支行及60个代理网点均办理了保险兼业代理许可证,有450人取得了个人代理保险业务从业资格证书。

银行代理保险业务,会不会影响银行的主营业务呢?这样的疑惑很多人都会有,荆门农行是如何来实现二者共赢的呢?据荆门农行机构业务部负责人介绍,荆门农行和保险公司联合制定了滚动式的不间断的季度营销方案,即荆门农行代理销售多少金额的保费,保险公司就相应的配备同金额的存款,以此真正实现资源互换,加深合作层次。在深化银保合作方面,还开展立体式营销、开展新单保费发卡业务、开办代收代付业务、开展企业年金业务、开展第三方存管业务等活动。

“台”上不放松

“农行保险代理,投资理财好帮手”,这样的大横幅会在新年之初悬挂在荆门全市各网点、各主要街道,这是荆门农行成立保险代理专班所做的工作。荆门农行除了加强内部功力,对外注重宣传也是荆门农行的取胜之法。荆门农行利用电视台滚动播放代理保险产品相关的内容;展开保险知识户外宣传活动;春节期间与保险公司联合举办保险知识户外宣传活动,现场散发保险宣传资料,召开不同层级的产说会等。

柜台上所要呈现的环节, 荆门农行都力求要拿出最优的水平,如理的产品,如业务员的专业素质。在代理的产品方面,一方面丰富代理产品,寿险产品由单一的趸缴分红型险种向期缴型和理财型险种转变;产险以车险、房贷险为主向交强险、个人生产经营贷款中的人生意外伤害险和“惠农卡”及小额贷款保险转变。营销团险、财险产品,打破单纯银行保险产品绝对主导的格局,引入团险、财险产品,推进银行保险、团险、财险产品“三位一体”式销售的大胆尝试。为符合银保业务的需求,近几年荆门农行的银保业务在代理保险产品方面由风险型向价值型转化。

“个个能开口,人人会营销”,员工的业务技能是荆门农行非常重视的内容,为推动代理保险业务,荆门农行组织员工进行集中培训,2011年有共计120人次参加了中国人寿和太平洋财险专家的现场授课。各县市支行、分理处除了积极参加市公司组织的集中培训外,也聘请保险公司讲师上门培训。京山宋河支行自保险公司讲师上门培训后,代理保险变被动为主动,用3个月时间完成全年任务。荆门农行还积极组织新员工培训,让新员工与保险销售员及银保专管员一对一结对,拜访客户、深入网点,进行实战演练。

保质保量向前冲

2003年,荆门农行开始办理银保业务,全年实现代理保费收入2921万元,代理手续费收入106万元,历经10年,经历了业务发展初始期、规模期、快速期,2010年—2011年,荆门农行迎来银保业务的跨越式发展期也是业务发展价值期,2010年实现代理保费收入35916万元,实现代理手续费收入1535万元,2011年实现代理保费收入50253万元,实现代理手续费收入2200万元,两项指标均处于中国农业银行湖北分行系统内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的先进位次。自2005年以来,荆门农行一直领跑湖北荆门银保市场,连续7年在荆门市同业中市场份额位居第一,2011年代理保费收入市场份额为75.9%,代理手续费收入市场份额为68.6%。

除了追求跨越式的发展, 荆门农行也一直秉承“稳健为上,合规经营,确保业务健康发展”的原则。

跑、冒、滴、漏要杜绝,确保手续费收入颗粒归仓,对内荆门农行严格单证和“两费”收入的管理,确保资金不差错,操作无违规,将代理业务的保单等重空凭证交由会计运营部统一管理,将代理手续费纳入财会监管和审计内容。同时,强化资质管理,一方面对《保险兼业代理业务许可证》到期的进行换证工作,未办证的网点进行新证办理工作,另一方面,积极组织柜员参加保险代理从业人员资格证考试。荆门农行还致力于规范营销行为,严禁误导客户,强化行为管理,客观如实地向客户介绍代理品种;认真执行人身保险投保重要提示制度。开展保险代理业务尽职检查也是荆门农行确保银保业务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为了加强保险代理业务管理,该行按自律监管要求对保险代理业务进行一年两次的检查,并形成检查报告,规范保险代理业务的经营与管理。抓紧业务的每一个环节,荆门农行非常重视强化售后服务,与分层访客制度相结合;督促保险公司加强对客户服务管理的力度,使保险代理業务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

上一篇:严格遵守师德师风十严禁承诺书下一篇:中国饮食文化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