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的发展

2024-06-22

词的发展(通用9篇)

词的发展 篇1

1 前言

列宁曾指出“概念不是不动的, 而就其本身, 就其本性来讲等于转化”。“体育”这一术语引入我国百余年来, 其术语本身没有变化, 而其所指的实践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事实上体育概念及其概念体系的发展和变化充分证明了上述两种概念的发展形式。其一是“体育”这一术语百余年来并没有发生改变, 而其所指则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二是跨学科体育术语的大量出现, 如体育经济、体育产业、体育政策、体育伦理、生态体育、轻体育、休闲体育、电子竞技、体育社团等。

2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体育事业发展阶段

2.1 新中国成立与1949年, 为学校体育事业提供坚实的政治保证, 同时期学校体育课程飞速发展, 经历了三个时期:

时期一:改革开放前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的发展沿革时期 (新中国成立-1978年)

这个发展时期经历了三个阶段, 其一:新中国成立后, 文化教育成为新民主主义的, 即民主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 其主要任务是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 培养国家建设人才。其二:1958年“大跃进”、“浮夸风”使体育教学秩序受到严重冲击, 大学体育领域走入“以军代体”、“以劳代体”的发展低谷时期。其三:从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 体育教学秩序不复存在。1969年学校“复课闹革命”, 体育课被“军事课”所替代, 1973年才得以正名, 但无新的教学大纲和教材, 学校各自为政, 体育教学无规范可言。

这一时期过程中, 我国大学体育工作长期以前苏联的学校体育教育思想为指导理论, 大学体育教学主要以运动技术教学为主, 提倡面对全体学生进行体操教学。教材内容过于机械、刻板、不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问题。从而导致学生普遍体质状况较差。

时期二:改革开放后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的发展时期 (1978年-1999年)

在“文化大革命”时期, 我国学校教育遭到破坏, 学校教育质量严重下降, 大学体育教育同样受到沉重打击, 亟待于恢复发展, 步入正轨。1978年颁布了《高等学校普通体育课教学大纲》, 把“锻炼身体, 增强体质”作为学校体育的首要任务。1979年颁布了《高等学校体育工作暂行规定 (试行草案) 》。对大学体育课教学和研究、课外体育活动、场地、器材、师资及体育工作的组织领导等提出了要求。把高校体育课程分为四大类型:普通课、选项课、体育选修课和保健体育课。1992年8月国家教委颁布了第一个《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纲要对大学体育课程的性质、任务、设置, 以及教材的选编、课程的评估和管理都提出了明确的意见, 将普通高校开设体育课的类型分为基础课、选项课、选修课、保健课。基础课教学内容以田径、体操、球类、武术、艺术体操为主, 并结合《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项目, 是对学生进行全面身体锻炼, 增强体质, 使其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的课。其中田径、球类是重点, 比重较大, 其次是体操、武术。选项课是对具有一定专项技术水平的学生开设的, 分为一般身体训练和专项两部分。一般开设专项课有:足球、篮球、排球、武术、健美和艺术体操等。体育选修课是部分普通高校对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开设以专项为主的选修课。教学内容以专项技术、战术和专项理论为主, 结合发展身体素质练习及其他辅助练习。保健体育课是专门为体弱病残学生开设的, 具有医疗和保健意义。并突破了以学科类课程为主体的一元结构, 出现了诸如活动类课程、隐性类课程、显性类课程、研究类课程、环境类课程等试点。

在素质教育思想的推动下, 特别是随着全民健身体系的建设和体育法制的逐步完善, 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日益呈现出勃勃生机和多元化发展趋势。但是过于侧重于体育成绩的考核, 却不能对教学的学习过程给予及时的反馈, 无法及时反映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时期三: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的进一步发展完善时期 (1999年至今)

1999年6月,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决定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学校教育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切实加强学校的体育工作……”。2002年我国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新《纲要》对具体的运动项目分类及课程模式的构建方面, 未做出具体的规范和形式, 使各个大学能充分发挥各校风格和特色, 同时也为各所大学构建个性化的体育课程模式提供了自由的空间和创新的思路。课程目标按照目标内容分类并且增加了心理和社会适应目标, 使课程目标的条理更加清晰, 内容更加全面具体。

2.2 体育课程内容的改革及拓展

体育课程内容提出了“健身性和文化性相结合、选择性和实效性相结合、科学性和可接受性相结合、民族性和世界性相结合、充分反映和体现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试行方案) 》的内容和要求”, 一般包括理论知识类内容、技能类内容、拓展类内容、情感类内容。在新《纲要》的指导下, 各个普通高校可以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要求和专业特征, 对体育本身的功能和特点加以挖掘和发挥;也可以根据学校的发展方向和所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 将课程目标的设计与专业特征、地理位置特殊性紧密结合在一起, 进行体育课程改革。

《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 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 可以打破原有的系别、班级建制, 重新组合上课, 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高校体育教育要满足纲要提出“三自主” (“三自主”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应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 营造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氛围。”) 的要求, 就要摆脱过去单一的田径、体操、球类、武术四大项局面, 改善场地等硬件条件, 开设更多的新兴体育项目让学生真正达到体育课程“三自主”的自由选课模式。

3“新兴体育项目”一词的出现及引用

3.1“新兴体育项目”一词的可查性

国内硕士、博士论文以及期刊论文中, 对“新兴体育项目”的界定尚不明确, 从查阅的文献资料中可以看出, 有关新兴体育项目的概念并不多见, 但有相对比较贴切表达其内容的资料还是存在的。在所查的论文资料库中只有个别的新兴体育项目在高校中的可行性研究以及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相关研究, 而高校新兴体育项目却没有明确的划分依据。国内学者对新兴体育项目的界定还比较模糊, 主要是对“新兴体育项目”的理解不同。如:新兴运动类项目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的定义是指“国际上比较流行, 但在我国开展不久或国内新创的, 深受青少年喜爱并适合在学校开展的运动项目”。同时对新兴体育项目的引用给予操作性的理论指导意见:“课程内容要注意时代性, 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并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适当引用健美、攀岩、现代舞等新兴运动项目, 应注意把学生的时尚追求转变成健康向上、渗透性强、安全有益的课程内容, 同时还应注意对新兴运动项目进行改造。”

3.2 新兴体育项目及其内容

兴趣和爱好是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第一因素, 根据兴趣选择体育项目的同学往往在运动中较认真和投入, 积极性高, 运动持久, 富有激情因此在体育课程内容设置上要体现出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要求。

在《纲要》规定的要求与实际条件不太协调的情况下, 各院校在设置课程内容时, 还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因此, 体育课程内容的选用, 不仅要考虑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对学生终身锻炼身体的方法、知识、能力的培养, 还要注重体育课程内容与其它学科课程内容的交叉融合。如今体育运动项目相对还是比较丰富的, 但是由于地域环境和经济发展各方面因素影响, 高校只能开设的部分开设条件相对较低的体育运动项目。

4 新兴体育项目的概念

“新兴”一词有新近建立的、处在生长或发展时期的涵义。故“新兴体育项目”有新近建立或者处在逐步发展、逐步广泛传播过程的体育项目。新兴体育项目广义的讲就是除了传统体育项目如田径、体操、球类 (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 、武术等项目外, 新兴起来或者在原有项目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休闲娱乐运动型健身项目。如:《湖南省高校新兴体育健身项目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一文中对“新兴运动类项目”这一概念上引用耿培新的《体育与健康教师教学用书》中的解释“指在国际上比较流行, 国内开展不久或国内新创的, 深受青少年喜爱并适合在学校开展的运动项目。”但作者在后面又写到“新兴运动类项目”是“如攀岩、轮滑、定向运动与野外生存、网球、体育舞蹈等等。”但是, 网球运动与体育舞蹈运动在我国已经发展并传播的比较广泛, 且也不算是国内开展不久或者是国内新创的项目, 并且网球、羽毛球、体育舞蹈等项目在场地场馆以及器械设施上必须有一定的规范要求, 并且在国内已经开始广泛传播与流行, 但在学校体育课程中由于受体育场地器材等设施的限制还未广泛开展起来, 尤其在高校的体育课程教学中还处于正在发展时期, 所以作者将其同样列为新兴体育项目。

本文中的新兴体育项目是相对于上世纪在高校中广泛发展的球类、武术、体操等项目, 更能体现当代流行趋势的, 具有娱乐性、趣味性、休闲性特点, 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以及终身体育能力培养的运动项目。其中也包含了由国外引进和教师针对学校特点整合资源进行的体育项目。所以新兴体育项目同样包含了在21世纪高校逐步开展的我国部分传统体育项目以及一些传统体育项目的衍生项目。如:锅庄舞、空竹以及沙滩排球等都是学校作为特色课程设置和开展的, 也正是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 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以及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的新兴体育项目。再有, 羽毛球、健美操等项目在本文中也列于新兴体育项目之中, 它们虽属于常见体育活动, 但是由于体育场地资源的限制和人类的意识观念问题, 羽毛球运动在西北地区全面开展只是近几年的事情。而健美操项目中包含的内容在不断增加、不断更新, 如拉丁健身操、有氧搏击操、啦啦操等都是在健美操项目发展过程中逐步衍伸出来的, 深受广大师生喜爱, 求其在高校中对女生的吸引力经久不衰。

本文在定义“新兴体育项目”的过程中不能把“新兴”一词以其表面解释来看, 而是相对于学校体育事业发展阶段过程中第二阶段中国内广泛开展的体育项目分析, 即改革开放后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的发展时期 (1978年至1999年) 在高校中广泛开展的体育项目, 除了在此时期开始开设的项目之外的、至今还处于各个地方学校体育课程中处于刚刚开展或者还处于发展传播阶段的体育运动项目。

因此, 在高校体育课程进一步改革完善的背景下本研究将“新兴体育项目”界定为:相对于20世纪末已经开展的体育项目 (田径、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武术和艺术体操等) 来说, 娱乐性强、普及程度较差、使人感到新奇的且教学大纲中没有明确的, 在大学校园中尚未开展或开展时间较短的项目。“新兴体育项目”具有多层含义, 一切都围绕“新”在开展, 是相对于“旧”而言的。一是指最新兴起的项目;二是指新潮项目, 紧随时代潮流的项目;三是指有些项目被赋予新的内涵、新内容、新观念、新思路等。

参考文献

[1]崔笑梅.兰州市高校部分新兴体育项目的开展现状及有关问题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

[2]黄益苏总主编.时尚休闲运动[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R].1999-06-13.

[4]陈丽, 孙文树.高校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7, (2) .

[5]郭赤环, 赵建林.开发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丰富高校体育课程资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 (1) .

[6]孟凡强.体育概念在我国发展演变过程述评[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 (3) .

[7]黄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的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

[8]夏力.安徽省高校公体课新兴体育项目开发现状与对策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8, (9) .

词的发展 篇2

编号:002

词的发展

(一)这里学习有关词的发展知识,主要是根据词在不同时代的创作风格对词的发展历程做一个简单梳理。从而大致了解词的发展脉络,以便提高自我对词的鉴赏能力。由于词是在晚唐定型,前面内容已在词的起源中总结,所以就这里从晚唐开始。

一、从晚唐至后蜀

这个时期的创作风格因《花间集》的编辑而显得十分清晰明了。这个时期活跃的词人一般称为“花间派词人”,其中以花间派鼻祖温庭筠为代表。《花间集》是后蜀(925-965年)赵崇祚约940年所编辑的一部词集,共10卷,搜录了晚唐(836-907年)至后蜀时期18位词人的作品500首。18位词人分别为晚唐词人温庭筠、皇甫松,五代词人和凝(898-955年),后蜀词人韦庄、薛昭蕴、牛峤、张泌、毛文锡、顾敻、牛希济、欧阳炯、孙光宪、魏承班、鹿虔扆、阎选、尹鹗、毛熙震、李珣等。其中以温庭筠、韦庄最为著名。

这一时期的词风,欧阳炯在《花间集》序中写得十分妥帖,“镂玉雕琼,拟化工而迥巧;裁花剪叶,夺春艳以争鲜。„„。则有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

不无清绝之辞,用助娇娆之态。自南朝之宫体,扇北里之倡风。何止言之不文,所谓秀而不实。有唐已降,率土之滨,家家之香径春风,宁寻越艳;处处之红楼夜月,自锁嫦娥。„„。”这一时期的词风由此可以总结为两点,一是文辞细腻、艳丽、精美;二是主题内容多是以描绘闺中妇女的衣着容貌及情感上的合欢离恨、幽怨相思为主。

需要注意的是花间词虽然在内容上为历代文人所诟病,但在词史上却是一块里程碑。《花间集》是我国第一部词集;“花间派”是我国第一个词派;“花间词”规范了词的文学体裁和美学特征,确立了词的文学地位,对宋元明清词人产生了深远影响。

《更漏子·玉炉香》温庭筠

玉炉香,红烛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更漏子·钟鼓寒》 韦庄

钟鼓寒,楼阁暝,月照古桐金井。深院闭,小庭空,落花香露红。烟柳重,春雾薄,灯背水窗高阁。闲倚户,暗沾衣,待郎郎不归。另外,王国维《人间词话》认为韦词高于温词,“端己词情深语秀”,“要在飞卿之上”;“温飞卿之词,句秀也。韦端己之词,骨秀也。”这样的评论是用“意境说”为标准的,对此我个人不敢苟同。

温庭筠才华横溢,既通晓音律,又诗词兼长。其词作构思精巧,文笔细腻幽长,用辞艳丽精致,声律和谐,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他完善了“倚声填词”的创作体例,不但成为花间派的鼻祖,更是词发展史上的标志性人物。

二、从南唐至宋初 这个时期与后蜀稍有重叠,而比后蜀稍晚。南唐(937-975年)从建国到灭亡虽然不到四十年,却涌现了可以组成“南唐词派”的三大词人,分别是李璟(中主)、李煜(后主)和冯延巳(大臣)。

这一时期的词风与花间词类似,也是以男女情事为主要题材,总体格调也是柔婉深约,蕴藉含蓄。但南唐词人的眼界比较宽大,抒情时善于融入深沉的人生感慨,开始具有雄奇之美和博大气象。这和三位词人的身份、地位、文学修养和人生经历是分不开的。王国维认为:“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周介存置诸温、韦之下,可谓颠倒黑白矣”。周济在《介存斋论词杂著》中所道:“王嫱、西施,天下美妇人也,严妆佳,淡妆亦佳,粗服乱头不掩国色。飞卿,严妆也;端己,淡妆也;后主,则粗服乱头矣。”实际上并没有贬低李煜的意思,而是说后主即使国破家亡,其作品依旧国色天香。仔细品读,周济本意应是和王国维一样,都认为李煜水平在温韦之上。所以,一般认为南唐词的成就高于西蜀词。

李煜(937-978年),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961年继位,史称李

后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艺术才华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词、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被称为“千古词帝”,为五代词人之冠,也是宋初婉约派的开山人物。历代文人对后主词推崇备至,沈雄《古今词话》:“后主疏于治国,在词中犹不失南面王。”纳兰性德《渌水亭杂识》卷四:“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质重。李后主兼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致。”周之琦《词评》:“予谓重光天籁也,恐非人力所及。”

《谢新恩·樱花落尽阶前月》 李煜(前期作品)

樱花落尽阶前月,象床愁倚薰笼。远似去年今日,恨还同。双鬟不整云憔悴,泪沾红抹胸。何处相思苦?纱窗醉梦中。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李煜(后期作品)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李璟(916-961年),字伯玉,原名李景通,南唐烈祖李昪的长子。史称南唐中主,好读书,多才艺,和其子李煜均是文学造诣极高的词人。存词仅五首。

《摊破浣溪沙·菡萏香销翠叶残》 李璟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栏干。

冯延巳(903-960年),字正中,一名延嗣。广陵(今江苏扬州)人。仕于南唐烈祖、中主二朝,三度入相,官至太子太傅。学问渊博,多才艺,工诗词。词作数量居五代词人之首。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文人气息浓厚。王国维说:“冯正中词虽不失五代风格,而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与二后主词皆在《花间集》范围之外,宜《花间集》中不登其只字也。”刘熙载在《艺概》中言:“冯延巳词,晏同叔得其俊,欧阳永叔得其深”。他不仅开启了南唐词风,对北宋晏殊、欧阳修等词家也有比较大的影响。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冯延巳

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槐榆柳

2014年1月3日

从中国发展看“农民”一词的英译 篇3

“农民”这一词在大多数人眼里就是“务农的人”,它的字典基本释义是“长期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再说得具体点是占有或部分占有生产资料,靠从事农业劳动为生的人。在中国,“农民”在各个时期,伴随经济的发展水平,人们对其理解不完全相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农民的经济性质不同,是在原始社会瓦解的基础上随着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而出现的。在奴隶社会,有自耕农和隶农。前者是以小块土地所有制为基础、从事个体劳动的自由农民;后者是向大土地所有者租种小块土地、地位介于自由农民和奴隶之间的佃耕者。在封建社会,除了自耕农以外,中国大量存在的是租种地主土地的佃农。随着封建社会的瓦解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农民的分化加剧,形成了雇农、贫农、中农和富农等阶层。通常所说的农民是指生产资料的私有者和劳动者,即贫农和中农(粮农组织共用文件库)。

我们先来看“peasant”,这个词虽然有类似中国农民的意思,但词典上还有一个释义是“a usually uneducated person of low social status”,也就是通常指“身份低下,未受过教育的人”。该词源于古法语,系由古拉丁语pagus派生,该拉丁词意为“异教徒、未开化者、堕落者”,带有强烈的贬义,因而peasant在古代的本义是对卑贱者的贬称。在古英语中peasant可作动词用,意为“附庸、奴役”,而作名词时还兼有“流氓”、“坏蛋”之意。peasant在口语中也含有贬义,多指“老粗;土包子;没有教养的人”。虽说以前人们提到农民,多指没有没有文化、社会地位低下的、贫穷的弱势群体,但其贬义较之淡化,而且逐渐趋向于中性词。

而“farmer”这一词的字典释义是“a person who runs or cultivates a farm”,也就是经营农场或在农场耕作的人。而农场是指国外的那种农业经营模式中所特有的,是指用机械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的企业单位,基本概念是指农业生产单位、生产组织或生产企业,以从事农业生产或畜牧养殖为主,经营各种农产品和畜牧产品。可见farmer与中国农民的概念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的,并且比中国农民的经营范围广泛得多。例如以畜牧养殖为业的人在国外称为“farmer”,但在中国决不会称为农民,而大多称为“个体户(the self-employed)”、“私营企业家(private entrepreneurs)”。所以说farmer与中国特色的农民不符。而且farmer这个词在发达国家一直以来是一个职业概念,与其他职业并无身份等级悬殊。但我国“农民”主要是一个身份概念而不是一个职业概念。我国存在着大量的农民身份者,这一事实比我国有大量人口实际上在田间劳作一事更深刻地体现了我国目前的不发达状态。但这说的若是以前中国的国情,那么我们用“peasant”表示“农民”似乎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如今,进入21世纪以来,在国家领导人的带领下、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实力不断壮大,在国际舞台上的社会地位不断提高,中国已发展为一个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强国。虽然说中国农民的传统地位的确低下,身份卑微,但自国家对三农问题越来越重视,农民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中国现代的农民已不同于过去的农民,现代的中国农民收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教育普及程度大大提高。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进农村,成为地地道道的“农民”,他们将知识与科技融入到农业生产当中,再加上国家的而大力扶持,大力发展农业,搞活农村经济。农民的概念已经发生了本质的改变,已经从一种概念向一种职业转变了。所以说用饱含贬义的peasant来指中国农民是不恰当的,像刊物《中国农民》翻译成“Chinese Peasantry”就并不很妥当。而用带有洋味很浓的farmer来指代中国农民同样是不合适的。中国加入WTO,全球经济一体化,世界文化趋向多元化,我国国际商务活动和语言文化交流活动日益增多,翻译的作用日益凸显。国际间的频繁交流,为中国的翻译市场创造了新的市场需求,也为广大翻译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2]我们在翻译实践上不能一味保持一种译法不变,也应该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虽然说语言存在差异,而各国与语言息息相关的文化、社会环境也有所不同,但翻译时做到用最贴切的词语来表达还是可行的。就如我们中国人在外国人眼里已不是几十年前的“东亚病夫(the sick man of east Asia)”,现在我们可以自豪地向全世界人说:“We are Chinese.”鉴于此,建议中国农民可以英译成“Chinese farmer”,这样既能准确表达其内涵,又能跟上形势,反映出农民内涵的变化,又能点出中国特色。

参考文献

[1]洪宗海.从“农民”一词的英译看翻译的灵活性[N].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09-9-9.

词的发展 篇4

2011级汉语言文学二班郭宽祥41102047

【课前准备】:

1、引导学生回忆之前所学过的有关豪放词。

2、相关豪放词范仲淹《渔家傲》;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定**》;辛弃疾《破阵子》等材料。

3、引导回忆5分钟;代表人物讲述20分钟;代表人物词讲解20分钟;他们之间的联系区别讲解10分钟;总结5分钟。

4、教学方法:教师理解式讲述,师生交流。

【课程说明】:

(一)课程目标

1、把握豪放词在写景、写人和抒情上的共同特征,逐步建立阅读豪放词的恰当期待。

2、知人论世,准确把握该词之特质——豪中见旷。

3、掌握词语替换比较、表情朗读、说文解字、互文联读等赏析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本教学设计针对高一学习者知识掌握不系统,理解深度不够,概念模糊,有利于学习者准确把握豪放词的发展、特点。

2、重点在于掌握豪放派词的发展历程,掌握代表人物的成就创新,感受豪放词的艺术特点。

【课程设计】:

【教师活动】讲述

第一部分:豪放词的产生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大中祥符八年(1015)中进士,后得到晏殊的推荐,任秘阁校理。康定元年至庆歴三年(1040-1043),范曾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亲临前线,抵御西夏的侵扰,其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卒谥文正。

范仲淹是怀有远大抱负的政治家,他并不以词知名,流传的词也只寥寥几首,但大都即景抒怀,表现了开阔而深沉的意境。《渔家傲》开后来豪放词的滥觞 第二部分:豪放词的高度发展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在今四川省)人。苏轼出生于一个富有文学传统的家庭里,苏轼一生大致可分成四个时期。第一期(1036-1101),读书成长与科举入仕。

第二期(1069-1085)、熙丰变法与黄州之贬。

第三期(1085-1093)元祐更化与重回朝廷。

第四期(1093-1101)哲宗亲政与再次遭贬。

苏轼的人生观和创作道路

一、生平经历与思想性格

苏轼的思想是儒释道三教合一。儒家思想是苏轼入世的基本出发点。而老庄与佛教,则是苏轼立身处世的根本,在苏轼的作品中,既能看到他积极进取的一面,又明显地感到苏轼超然出世和宁静淡泊的一面。执著与洒脱构成了苏轼个性的两极。

苏轼的文学思想是文、道并重,又提倡艺术风格的多样化和生动性。

苏轼自谓:“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自评文》)

二、苏轼的词

苏诗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以诗为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苏轼的词学主张

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词的发展方向。苏轼对词的变革,从理论上来说,破除诗尊词卑的传统观念,认为诗词同源一体,主张词为“诗之苗裔”,词与诗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一致;主张词“自是一家”,追求壮美风格和阔大境界;词品与人品相一致,目的是使词能与诗并驾齐驱。

【学生活动】记述苏轼的词学成就

(一)对词境的开拓

苏轼革新词体的主要方向在于扩大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他将传统的表现男女相思、花间酒下的柔情伤别之词扩展为抒发磊落襟怀、人格个性的豪放之词、性情之词。苏轼把词的题材取向回归到自我,使词可和诗一样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展示自己的人生感慨、生活情趣、怀古念旧、山川风光、游记悼亡等,从而扩大了词境,开创了一代词风。

(二)“以诗为词”的创作手法

苏轼的“以诗为词”,或者说词的诗化,是在词境开拓基础上的个性展示。苏轼以词来反映广阔的生活,把词的题材从言情说爱、羁旅行役扩大到怀古咏史、说理谈禅、去国怀乡、悼亡送别、感时伤事、山水田园等各种诗歌题材中去,用以抒写自己的性情抱负,胸襟学问,使词同诗一样达到“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程度。此外还采用标题和小序、大量用典使事等表现手法。

(三)形式、音律的突破

词原来是配合音乐歌唱的,格律经常比律诗更严格。婉约派的词论总是强调合乐可歌,以李清照为代表,她就常批评苏词“皆句读不葺之诗尔,又往往不协音律者”(《词论》)其实,这显示出词逐渐与音乐相分离的倾向。苏词“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裁剪以就声律耳”(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打破词对音乐的依附关系,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丰富了词的情感内涵,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观念,提高了词的艺术品味。

(四)苏轼的意义与影响

一、苏轼的人格魅力:苏轼的人生经历固然坎坷,但他的人格却具有彪炳千古的魅力,苏轼对后世的影响更在于它的文化人格。(参看李泽厚《美的历程》)宋朝的钱易在《南部新书》中称李白为天才,白居易为人才,李贺为鬼才。而宋神宗则称苏轼为奇才

陈岩肖《庚溪诗话》卷上:上(神宗)一日与近臣论人材,因问:“轼方古人孰比?”近臣曰:“唐李太白文才略同。”上曰:“不然,白有轼之才,无轼之学。”

二、文学上的影响

第三部分:豪放词的继承开拓

【教师活动】辛弃疾的创作道路

辛弃疾出生于北方,起义南归。既有词人气质,又有豪侠之情,他的人生理想本来是做统兵将领,在战场上博取功名,但由于历史的错位,使他英雄失路,转而在词坛上开疆拓土,成为两宋词史上作品数量最多,成就、地位也最高的词人。

辛弃疾对词境的开拓

一、多方面地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

二、他的词中,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唐五代以来,词中先后出现了三种主要类型的抒情主人公,即唐五代时的红粉佳人、北宋时的失意文士和南渡初年的苦闷志士。辛弃疾横刀跃马登上词坛,又拓展出一类虎啸风生、气势豪迈的英雄形象。

三、辛弃疾对词的心灵世界也有深广的拓展。南渡词人的情感世界已由个体的人生苦闷延伸向民族社会的忧患,辛弃疾继承并弘扬了这一创作精神,表现出更深广的社会忧患和个体人生的苦闷。

辛词的艺术成就

一、辛词创造了一种雄奇阔大的意境。比之苏轼,辛词是更生动,更突兀,有时笔酣墨饱,气势飞舞,那是苏词里所没有的意境。

二、出色地运用了比兴寄托的手法。

三、全新的意象: 相对而言,唐五代词的意象主要来源于闺房绣户和青楼酒馆,至柳永、张先、王安石、苏轼而一变,他们开始创造出与文士日常生活、官场生活相关的意象和自然山水意象。至南渡词又一变,此时词中开始出现与民族苦难、社会现实生活相关的意象。稼轩词所创造的战争和军事活动的意象,又使词的意象群出现了一次大的转换。

四、以文为词:在苏轼“以诗为词”的基础上,辛词进而“以文为词”,将古文辞赋中常用的章法和议论、对话等手法移植于词。

五、多样化的风格

【教师活动】第四部分:豪放词的讲解赏识

一、范仲淹《渔家傲》

【学生活动】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二、苏轼《念奴娇》

【学生活动】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三、《破阵子》辛弃疾

【学生活动】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第五部分:总结以上词人的共同与区别。

【教学设计反思】

“海选”一词的发展及其英译探究 篇5

1“海选”的来源及发展

1.1“海选”的来源

据百科词条解释, “海选”是中国农民在村民自治中创造的一种直接选举方式, 用四个字概括, 就是“村官直选”。这种选举方式是吉林省梨树县梨树乡北老壕村在1986年换届选举时首创的, 由村民按照自己的意愿选举产生村官或村官候选人。这种确定候选人的形式出现后, 得到了官方的认可, 并进行了规范。1994年吉林省在省换届选举文件中对“海选”的做法做了统一规范和推广。文件规定:“海选”是一种独立的提名确定候选人形式, 指本村半数以上村民直接提名候选人并根据得票多少按照差额选举的原则确定正式候选人。1998年11月4日, 第9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5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第14条规定:选举村民委员会, 由本村有选举权的村民直接提名候选人。至此, “海选”成了法定的选举办法, 此方式由选民直接提名、确定候选人进行选举。

1.2“海选”的发展

现在, “海选”已由政治领域映射到非政治领域的选举。2004年, 由湖南卫视举办的“超级女声”选拔活动中, 所有报名选手根据报名先后进入摄影棚面对评委演唱自选歌曲 (无伴奏) , 评委会根据其表现从中挑选出50名选手进入复赛。因而“海选”又多了一层意思, 即指进行初次筛选的行为。例如:

(1) 昨天, 50余名报名参加新版《红楼梦》电视剧演员海选的特殊游客前往大观园。 (北京日报, 2006)

(2) 田中全表示, 参加海选的球员将先参加成足的试训, 届时, 海选出来的球员将可以参加中超预备队的比赛。 (凤凰网资讯—体育, 2011)

(3) 本次大赛 (中国日报网新媒体主题大奖赛) 的网络海选将于10月22日结束, 随后, 中国日报网的专业评审们将会综合考虑参赛选手的英文水平及文章创意, 选择30-50名得分最高的选手晋级决赛。 (中国日报网, 2011)

(4) 2012“北漂春晚”节目海选, 着重原创。 (人民网, 2011)

由此“海选”一词被广泛应用到娱乐、体育、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 其意义也从最初的“直接选举”延伸到如今的“选拔”“初赛”“初试”“筛选”等意义。

2“海选”的英译

翻译从表面上看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活动。但细究起来, 该活动应该是“语言A----概念A----概念B----语言B”这样一个过程。这就是说, 译者首先要把源语言 (语言A) 的词句转换为相应的概念 (概念A) , 然后寻找目标语 (语言B) 中是否有表达相应概念 (概念B) 的词语。如果有, 那么这个翻译过程就是直译;如果没有, 就要采用意译、音译等 (Peter Newmark:2001) 。从我们收集到的“海选”英语翻译语料来看, 基本上都是采用的直接对等翻译。例如:

(1) mass election (新世纪汉英大字典, 2003)

(2) preliminary competition (《沈阳日报》, 2006)

(3) The fi rst audition (北京电视台网, 2006)

(4) an Internet audition (中国日报网, “快乐男声”网络海选启动, 2007)

(5) Casting a Wide Net in Search of (中国翻译, “红楼梦中人”海选启动, 2007)

(6) the preliminary selection rounds (维基百科, 自由百科超级女声大赛)

(7) the preliminary rounds.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网-国际在线, 2011)

(8) these preliminary tryouts (中国动画电影, 2009)

从这些例子来看, 英语译词不尽统一, 这是因为“海选”一词在不同语域有不同的意思, 英译时需要选择不同的词语与之对应。

“海选”的“初选”义用the primary election来直译, 可以从美国总统的选举找到依据。初选 (Primary election) 是美国总统大选第一阶段的选举, 其目的是在11月的总统大选之前, 对政党内部的总统竞选人进行筛选。

“海选”之人才选拔“初赛”之义最初始于2005年“超级女声”节目, 而此节目是模仿美国American idol而来。在关于American idol的媒体报道中, 此意义均用一个词audition来描述, 如:

Hicks, the new"American Idol", had barely survived the fi rst audition at which judge Simon Cowell warned he didn't have a chance of advancing in the contest. (www.amercianidol.com) 。

“audition”一词本为“试听”“试唱”义, 在此, 实际上说的是经过此次视听 (唱) 活动后要淘汰部分参赛者。这样就与我们的娱乐选秀中的“海选”义比较相近。我们可将此“海选”直译为“audition”或“the first audition”。

3 新词的英译

新词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我们的语言, 但由于新词定义还不够稳定, 语义不确切, 因此, 在学习和应用这些新词时都应该引起重视。

就新词的英译, 一般遵循两个方法:借译和对等性描述。新事物新现象都不仅仅局限在一个国家, 因此一些汉语新词能在英文中找到类似表达。另外通过对具体语境的分析用意义相近的词来进行对等性的描述也是可取的。例如“选秀”节目中流行的“加时赛”和“复活赛”环节就可以分别借用体育的说法“overtime”和“wildcard competition” (李红梅, 2011) 。

随着中国国力的提升, 汉语在国际语言中的影响越来越大, 越来越多具有中国特色的词采用不译, 直接用汉语拼音表示, 如“春卷”、“乐山大佛”等就被直接翻译为“chunjuan”, “leshandafo”, 这种翻译更为人们所接受。总之, 由于新词的种种特点, 我们在翻译时可以灵活采取不同的方法。

摘要:“海选”作为当今颇受追捧的一种选秀活动方式逐渐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当中, 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一最初出现在政治选举中的词在当今的特殊文化背景中被赋予了更多的新义, 本文对“海选”一词的来源、发展及其英译做了适当的整理和研究, 并对新词翻译做出简要概述。

关键词:海选,发展,英译

参考文献

[1]Newmark, Peter.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

[2]“红楼梦中人”海选启动[J].中国翻译, 2007.

[3]李长栓.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M].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4]李红梅.“选秀”新词翻译探究[J].赤峰学院学报, 2011.

[5]新世纪汉英大字典[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3.

[6]杨文全, 程婧, 鲁科颖.说“海选”[J].语文建设, 2005.

汉语言发展中偏义复词的变化 篇6

在汉语言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其语音、语法与词汇三个方面都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 相比较而言, 词汇的变化发展是最为显著的, 它几乎是在不停地随时代发展而产生变化。 (1) 有些词语古代常用但现代少用或几乎不用了, 有些词古今意义或大同小异或完全不同, 也有些词在结构上和表达运用上与古代大相径庭。我们常见的汉语中的偏义复词的变化也是很有特色的。解惠全《古代汉语教程》也认为:“偏义复词从形式上看和并列结构的合成词一样, 两个语素是并列的, 但实际上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作为这个合成词的意义, 另一个语素只是陪衬。” (2) 宋学农《古代汉语教程》进一步认为:“偏义合成词两个语素的意义相近相类或相对, 并列组成双音词后, 在特定语言环境中, 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成为该双音词的意义, 而另一个语素的意义却摒弃不用, 只是作为一种陪衬。” (3) 周本淳《古代汉语》也认为:“所谓偏义复合词是指其词义偏重构成复合词的两个词素之一, 也就是说只保留了一个词素的意义, 另一个词素只作陪衬。” (4) 上述观点一致认为:偏义复词是并列合成词的一种类型, 是由两个语素组成, 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代表这个合成词的意义, 另一个语素只起陪衬作用。从汉语发展运用的实际语言情况看, 这些概念已认识到偏义复词的共性, 而对偏义复词由于时代发展变化所表现的不同还认识不够。这里我们对古代汉语中偏义复词在结构、词汇意义等方面的表现与现代汉语中的情况加以比较分析, 看看偏义复词在汉语发展中的变化。

古代汉语中, 从结构上看, 偏义复词表现为:一是大部分双音合成词都经历了一个由词组逐渐凝固为词的过程, 有一个很长的临时组合阶段, 偏义复词中的两个语素结合得不够稳定, 具有临时性。由于古汉语偏义复词是以单音词的连用为基础, 它和其他的双音合成词一样, 经历临时性的组合到凝固成词的发展变化。因此这类偏义复词的陪衬语素, 只有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显现出来, 一旦脱离了那个特定的语言环境, 其临时性随即消失, 同时即恢复其固有的词汇意义。例如:

1.蜉蝣之羽, 衣裳楚楚……蜉蝣之翼, 采采衣服。 (《诗经·邶风·绿衣》)

2.东方未明, 颠倒衣裳。 (《诗经·齐风·东方未明》)

例1“衣裳”联系下文“采采衣服”偏指“衣”, 即“衣服”, “裳”无义起陪衬作用, 是偏义复词。例2“衣裳”无偏义, “衣”指上衣, “裳”指下裙, 保留各自原有的词汇意义, 是单音词连用。

3.吾闻国家之立也, 本大而末小, 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国, 诸侯立家…… (《左传·桓公二年》)

4.诸侯贰则晋国坏, 晋国贰则子之家坏德, 国家之基也。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例3“国家”无偏义, “国”指天子统治的地方, “家”指诸侯统治的地方, 作为单音词连用的“国家”均恢复其固有的词汇意义。有时“国家”也可分用为“天子建国”“诸侯立家”。例4根据上下文义的相承关系, “国家”偏指“国”, 指晋国, “家”无义只起陪衬作用。

5.韩之于卫, 相去中间不甚远, 今杀人之相, 相又国君之亲, 此其势不可多人。多人不能不生得失, 生得失则语泄。 (《史记·刺客列传》)

6.文章千古事, 得失寸心知。 (杜甫, 《偶题》)

例5“得失”根据上下文意偏指“失”, 即差错, 弊端, 是偏义复词。例6“得失”无偏义, “得”指“成功”, “失”指“失败”, 恢复其固有的词汇意义, 是单音词连用。

7.有郎功高不调, 自言, 安世应曰:“君之功高, 明主所知。人臣执事, 何长短而自言乎?” (《汉书·张汤传》)

作为偏义复词的“短长”由于两个词素结合不够紧, 允许颠倒成“长短”, 而“长”正与上文的“高”相照应当偏指“长”, 专指长处功劳。按张安世的话, 意思是不要自己夸张, 所以“短”只起陪衬作用, 无实际意义。

8.故盐铁均输, 所以通委财而调缓急。 (《盐铁论·本议》)

“缓急”无偏义, “缓”指“缓和”, “急”指“急迫”, 是单音词连用。

古汉语偏义复词结构上的表现之二是, 没有固定的组合形式, 可以任意组合替换, 陪衬语素不定位, 时前时后。如:

9.秦之号令赏罚, 地形利害, 天下莫若也。以此与天下, 天下不足兼而有也。 (《韩非子·初见秦》)

10.爪牙不足以供耆 (嗜) 欲, 趋走不足以避利害。 (《汉书·刑法》)

例9“利害”偏用“利”义, “害”无义, 陪衬语素在后。例10“利害”偏用“害”义, “利”无义, 陪衬语素在前。

11.而朱公长男不知其意, 以为殊无短长也。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短长”偏指“长”, “以为殊无短长”即认为很没有能耐。“短”无义, 陪衬语素在前。

12.所以遣兵守关者,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史记·项羽本纪》

13.有孙母未去, 出入无完裙。 (《杜甫, 《石壕吏》)

例12“出入”偏指“入”, “出”无义, 陪衬语素在前。例13“出入”偏在“出”, “入”无义, 陪衬语素在后。

14.所向天空阔, 真堪托死生。 (《杜甫, 《房兵曹胡马行》)

15.呜呼!死生, 昼夜事也。 (文天祥, 《指南录后序》)

例14“死生”只偏向“生”义, “死”无义, 陪衬语素在前。例15“死生”偏在“死”义, “生”无义, 陪衬语素在后。这些例句都说明, 陪衬语素具有不定位时前时后的特点。

从意义上看, 古汉语偏义复词表现为两个语素都保留其作为单音词连用时的词汇意义, 也就是说作为陪衬语素的意义并未消失, 凝固成复合词后, 其义偏向哪一个语素, 完全受特定的语言环境所决定, 有时可从特定上下文词语的互相照应上来确定偏义;有时可联系前后文句意的相承贯通上来确定偏义;有时也可从遣词造句的语法关系上来确定偏义;有时却是单纯为凑足音节需要而连带提及。例如:

16.世之有饥穰, 天之行也, 禹汤被之矣。 (贾谊, 《论积贮疏》)

“饥”, 灾年;“穰”, 丰年。联系下文禹汤遭受连年水灾旱灾, 故“饥穰”当偏指“饥”, “穰”起陪衬作用。

17.齐桓用其仇, 有益于时, 不顾逆顺, 此所谓伯道者也。 (《汉书·梅福传》)

“仇”, 指管仲, 齐桓公重用原来反对自己的管仲为相, “仇”与“逆”互相照应, 可见“逆顺”只偏指“逆”, “顺”起陪衬作用。

18.昔鲁听季孙之说, 而逐孔子;宋信子冉之计, 囚墨翟。夫以孔墨之辨, 不能免于谗谀, 而二国以危。 (邹阳, 《狱中上梁王书》)

孔子因谗被逐, 墨翟因谗被囚, 故“谗谀”偏指“谗”, 统承前文“季孙之说”、“子冉之计”而言。

19.沐猴而冠带, 智小而谋强。 (曹操, 《薤露行》)

“沐猴而冠带”是化用《史记·项羽本纪》中“沐猴而冠”一语, 可见“冠带”之“带”只为凑音节需要而连带提及。

20.江陵三千三, 何足持作远;书疏数知闻, 莫令信使断。 (北朝民歌《那呵滩》)

“疏”, 一种分条陈述的文体。“书”, 信。“疏”和下文“信使”不相照应, “书疏”显然偏指“书”, 而“书”正与“信使”互相照应, 这样“疏”起陪衬作用。这些例句也说明了古汉语偏义复词在意义上的不确定性。胡培俊《古代汉语辅导题解》也说:“偏义复词究竟偏在哪一个词上, 要由上下文的意思来确定, 而且意义相反相对或相关相类的词组合在一起到底是不是偏义复词同样要根据全句的意思来确定”。

在现代汉语中从偏义复词结构上看, 其表现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构成偏义合成词的每个字是语素, 各语素之间结合得很紧, 不容许随便拆开或随意加入什么成分;二是陪衬语素不再时前时后, 而是固定的, 不受特定语言环境所制约。比如“窗户”, 两个语素结合得很紧, 不能拆开或随意加入什么成分, 其义偏指“窗”, 陪衬语素“户”无实意, 位于“窗”的后面, 只起陪衬作用。现代汉语中偏义复词的词义固定单一。首先, 其各个语素凝固成一个复音合成词后, 其意义偏向哪一个语素是固定的, 不能因文而宜或随文而异, 即表义语素定位, 在任何语言环境中, 始终都固定在那个语素上, 不会发生忽此忽彼的随意状态。其次, 其各个语素虽然并列, 但其中一个语素义已经消失, 消失的那个语素在构词上只起陪衬作用。例如:名词“国家”、“人物”、“质量”、“舟楫”、“狐狸”、“妻子”等, 两个语素并列, 其中一个语素义消失, “国家”偏指“国”, “家”义消失;“人物”偏指“人”, “物”义消失;“质量”偏指“质”, “量”义消失;“舟楫”偏指“舟”, “楫”义消失;“狐狸”偏指“狐”, “狸”义消失;“妻子”偏指“妻”, “子”义消失。动词“忘记”、“死活”、“离合”, 形容词“好歹”、“缓急”等, 其义偏向一方也是固定的。“忘记”偏向“忘”, “记”义消失;“死活”偏向“死”, “活”义消失 (反动派不管人民的死活。实际上是让老百姓死, 不管老百姓活) ;“离合”偏指“离”, “合”义消失;“好歹”多指“歹”一方, “好”义消失;“缓急”多指“急”义, “缓”义消失。这些词语偏指意义是固定不变的, 在现代汉语书面语中, 没有因语境或文体不同发生转移。它们的特点是两个语素并列起来后, 一个语素的意义消失, 这就造成了偏义词, 消失的那个语素在构词上只起陪衬作用。

从以上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 随着语言的发展变化, 偏义复词从古汉语到现代汉语也显然不同, 产生了很大的变化, 这是因为:一是偏义复词经历了一个临时组合阶段, 由词组逐渐凝固成词的发展过程。其发展变化的情况是: (1) 有的代代相传袭用, 慢慢固定下来, 成为一个偏义复词。如国家、窗户、妻子等。 (2) 有的经过临时组合使用之后, 渐渐失去了其意义功效而被淘汰不用。如车马、园圃等。 (3) 有的既没有固定成词, 又没有被淘汰, 直至今日依然处于试用阶段。如成败、得失、利害、恩怨等。二是随着词汇自身的发展, 词和词组, 以及词和词素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如“国家”、“妻子”原是词组, 后来变成了词;“民”、“众”原来是词, 现在成了词素。古汉语偏义复词处于临时组合阶段, 内部结构不够稳定, 其义也随文而异, 到了现代汉语, 这类词大都已凝固成一个复音合成词了, 其中一个语素义已消失只起陪衬作用, 词义就偏向另一方, 而且是固定的, 成为比较独立稳定、为大家所公认的概念了。这就是偏义复词在语言发展变化中也发生的相应变化。通过对这些词语的变化发展情况的认识, 也许能增强我们阅读古汉语学习现代汉语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力.古代汉语 (校订重排本) [M].北京:中华书局, 1999.

词的发展 篇7

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 相应的也就有自己独特的语言, 对于民族本身而言, 语言和文化通常都是紧密相关的, 文化是语言的折射、体验以及重要的组成部分, 更是语言在长期发展与生存过程当中的重要载体和生命源泉, 可以认为, 有文化的存在才会有语言的诞生和发展;而语言则是文化的体现和传承载体, 在发展和进步的过程当中始终像镜子一样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特点。在语言当中, 词汇则像是语言建筑当中的基本建筑材料, 一方面是直接构建出了最为直接和具体的社会生活形态, 另一方面也充分体现了文化本身的状态和特点, 这也就意味着, 颜色词汇作为语言词汇群体当中的一种, 同样是在表达着社会文化特质的某一个方面, 其中不仅蕴含着一个民族最为深刻和本质的文化内涵, 还多方面的体现着民族自身的文化传统、风土人情或者是审美情趣等, 这都是颜色词汇词作为语言词汇一重要组成部分所表现出的功能。本文当中将就英语语言和汉语语言当中一些基本颜色词汇的内涵异同之处进行分析和比较, 希望这样一种分析好比较能够促使大家更好的理解和翻译英汉语言颜色词汇。

二、英汉颜色词内涵一致的方面

英汉颜色词在内涵上表现出一致的状态应当来说是非常自然和客观的事情, 这主要是因为自然界当中各种颜色都是客观存在的, 并不会因为其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就有所不同, 对于这一点, 莎士比亚一句话非常精准的做出了说明和解释:“A rose by any other name would smell as sweet.” (玫瑰即使换了名字也一句芬芳) , 那也就可以说, 玫瑰的颜色即便是换了名字也仍然是那种颜色。英语语言和汉语语言当中的颜色词之间必然是存在着固有联系的, 下文当中结合具体的例子来进行说明和分析。

首先就是红色, 无论是在我们国家还是在英语国家, 红red都有表达喜庆的意思, 在中国体现的相当之多, 如春节的红对联和鞭炮、结婚时的红盖头红蜡烛红喜字, 以及在对美好事物进行形容时所用的红红火火等, 都是对积极热闹场景的描绘, 表达出热情似红火焰的感觉。总而言之, 我们国际一般都会用红来体现喜庆和吉祥。在英语国家同样如此, 如人们往往将圣诞节以及其他节假日称作为red-letter day, 其中red-letter表达的就是“喜庆、可纪念的“的意思, 除此之外, 如paint the town red, 表达的就是喝酒时”痛饮、狂欢“的局面, 这同样是在利用红这样一个颜色词来表达热情、热烈的气氛和场景, 和汉语语言当中的应用思路以及应用情景都是一致的。

其次就是白色, 白色在英语语言和汉语语言当中的相通主要取其纯洁、正直之义, 如利用白色的婚纱来象征婚姻爱情的圣洁和高雅, 这在汉语和英语当中都是一致的, 除此之外, 同样在对人个性的正直和诚实的表达上呈现出一致性, 如white hands, 在英语语言和汉语语言当中都表达一个人诚实干净的意思, 总而言之, 白色在汉语语言以及英语语言甚至是其他国家的语言当中, 都是取其干净、纯洁之意的。

再次就是黑色, 黑色无论是在英语语言还是在汉语语言当中, 无疑都是和白色相对应的, 因此都存在邪恶、不好的意思, 具体如blacklist, 在中文当中就是黑名单的意思, black magic, 则是巫术的意思, 也可认为是黑暗魔法, 在黑色的表达上, 最为显著的就是利用黑色来表达死亡, 在西方, 丧服就是黑色的, 而在我们国家, 则是通过佩戴黑纱来表达对死者的哀悼, 总而言之, 在黑色所承载的悲伤之上, 汉语语言和英语语言同样是一致的。黑色代表庄严和尊重也是在相当多国家和语言当中都适用的, 如西方的black suit黑色西装, 以及black dress黑色礼服等, 都是人们在正式场合所喜欢穿的服装, 在我们国家, 一般也是通过黑色的西装来表达庄严和正式之意。

无论是在英语语言当中还是在汉语语言当中, 主流意思都有显贵和尊严的意思, 绝大多数时候都意味着皇族和王权, 如be born in the purple, 就是指人生于王室或者是贵族, be marry into the purple显然就是指与皇族的联姻, 最为显著的例子就是purple基本上已经成为了罗马皇帝的代称, 这主要就是因为罗马皇帝的长袍都是紫色的, 在这一点上和我们国家黄袍的含义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汉语言当中, 紫色对王族和显贵的代称最为显著的就是故宫紫禁城, 除此之外, 中国僧侣的衣服通常也是紫色的, 表达的也主要就是尊贵的地位。

三、英汉颜色词内涵不一致的方面

通过上文当中的说明和分析就可以看到, 颜色本身与其指代的含义之间必然存在着一定程度一致性和联系性, 但并不意味着这样两者之间是完全一致的, 尤其是在国家背景和文化不同的状况之下, 更是会衍生出更多的含义和背景来, 事实上, 这也是颜色词作为语言词汇的一种的必然特点。不同国家的人们所处的地狱环境、宗教习俗以及日常生活方式等都存在着较大的不同, 因此人们对于同一颜色词汇的认识往往就会存在着较大方面的不同, 看法和理解会更加接近于自身所处环境说适应的逻辑。在研究过程当中也确实发现了人们的这样一种趋势和特点, 认为不同民族人们对于颜色的认知不仅和文化传统有关, 还和其居住的自然环境以及生活方式有着较大的联系, 最显著的如居住在热带雨林里的人们, 这样一些人长期面对的就是绿色, 因此往往会对红色格外偏爱些;但是对于长期居住在沙漠地区的人们来说, 则必然会对象征着生命和希望的绿色情有独钟。

自然界本身的颜色是相当丰富的, 展现给整个人类的也是一样的, 但是人们会因为自身居住区域和认知观念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感受, 颜色词所反映的不仅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发展阶段当中社会化的过程, 甚至还会更深层次的体现出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来。如中国人往往比较偏爱黄色和红色, 法国人则更多喜欢的是粉色和蓝色, 荷兰人的偏爱是橙色和蓝色, 而德国人则对一些色彩鲜明对比度大的颜色更感兴趣。总而言之, 颜色已经在特定社会形态下形成了特定的意义, 这样一种状态之下的颜色已经不再单纯的表达客观事物的物质色, 而是更进一步的上升到抽象象征色的地位上, 这就使得颜色词具备了文化的浸润和洗礼, 在表达的实际含义上会表现出天差万别来, 在翻译上就不能够再按照上文当中的类型来直接尽心翻译, 而是需要根据颜色词的内涵来进行适当的意译。下文当中同样结合上述几种基本颜色来进行说明和分析。

红色除了上文当中提到的喜庆之外, 还较多表达人的健康和成功之意, 如在表达一个人的成功时就可以说开门红get off a good start, 以及走红a favorite with somebody in powers, 或者是最为常见的生意红火, 则是Business is prosperous, 除此之外还有红颜beautiful girs, 红榜honor roll, 以及看破红尘see through the vanity of the world, 这样一系列的红在英文当中都是和red没有任何关系的;同样, 在对汉语当中一些词汇进行翻译时, 也能够望文生义的就直接将红译作red, 最典型的就包括红茶black tea, 眼红green-eyed。同理, 在英文当中大量存在的red, 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不能够简单的译作红的, 如in the red, 表达的就是财务亏本的意思, red ink相应表达财政赤字的意思, 而red-eye flight表达的是夜间航班等。总而言之, 汉语和英语但中颜色词的意思是避免难以保持完全一致的, 在翻译的过程当中就需要对一致的进行直译, 而对涉及变动的进行意译。

上文当中对白在纯洁和干净上的一致之意进行了说明和分析, 但需要注意的是, 白色所表达的含义本身就十分丰富, 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更是千差万别, 同样的, 在英语语言和汉语语言当中会表现出相当数量的不同来。如英文当中应用非常多的white lie, 指的是善意的谎言, 和中文当中的白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 white coffee, 则是指牛奶咖啡, 这和汉语语言当中的白咖啡同样不是一回事, 还有就是white hope, 指的是对人寄予厚望, 而在汉语当中白色一词则是没有此意的。其实在对白色的理解上, 最大的差异还是在对丧事的表示和理解上, 虽然西方人非常容易理解用红色来代表喜庆的婚礼, 但是用白色来代表悲伤的丧礼则是难以理解甚至是十分反感的, 这主要是因为白色在西方英语国家同样表达的是婚礼的含义, 因为新娘通常都是穿白纱的, 因此这这一点上差异较大, 在翻译的时候也只能够将中文的红白喜事意译为weddings and funerals, 这样一个翻译就和汉语当中的白没有任何关系了, 和英文当中的white自然也没有关系。在中文当中, 除了取白色的纯白之意之外, 也表示不掺杂的、单纯的, 如白开水plain boiled water, 白纸blank sheet or paper, 尤其值得注意的就是白纸, 其实在英文当中也有white paper一说, 但是white paper所表达的并不是白纸的意思, 而是指官方报告, 取同意的中文, 则应当是红头文件, 因此差别还是非常显著的。白的含义相当丰富, 在中文当中还可以表示无代价或者是徒劳的意思, 同样在英文当中并没有这样一层意思, 因此只能够通过意译的方法通过其他的词汇或者是词组来进行代替, 如白费事all in vain, a waste of time and energy, 白送give away free from the change, for nothing, 等, 这样一些用白来表达的意思在进行英文翻译的时候很难用white表达出其深层次的含义来。白在汉语当中还有一种相当特殊的存在, 更是和英文当中的white不存在任何实质性的关系, 就是白菜Chinese cabbage, 唱白脸play the villain, pretend to be harsh and severe等, 这样一些特殊的存在也是值得关注的翻译点, 同样需要通过意译的方式来进行处理。

结语

通过上文的说明和分析就可以看到, 英语语言和汉语语言的颜色词之间既存在固有的相通之处, 但也因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差异而存在着多方面的不同, 在进行翻译的时候就应当在理解其各自文化内涵的基础之上针对性的进行处理, 这能够帮助我们在更好利用英文的同时做好跨文化交际工作。

参考文献

[1]姚圣.从颜色词的内涵看英语颜色词的翻译[J].外语交流, 2010 (11) .

[2]赵景兰.小议英语颜色词的翻译[J].天府新论, 2007 (6) .

[3]阮倩倩, 黄万武.从文化内涵看英汉颜色词的翻译[J].外语, 2011 (12) .

词的发展 篇8

说起汉字, 就会想起我们使用的中国文字—汉字, 即“中国固有之文字也” (1) 。根据自古以来中国流传的说法, 汉字是由黄帝时代名叫仓颉的史官发明的, 而黄帝时代则要追溯到很早的三皇五帝神话时代。

现在所说的日本汉语词就是我们看到的日语中除了假名以外的一种文字 (2) 。日语的文字包括假名、汉字、拉丁字母, 日语中的汉字最初是由中国传入的。汉字的发音分为吴音、汉音、唐音。

汉语词传入日本以后, 因为使用环境发生了变化, 意义也产生了变化, 随后这些汉语词在日本成了具有日本特色的文化产物, 也就是产生了独特的文化意义。关于词语的文化意义的界定, 苏宝荣在《词义研究与辞书释义》一书中有明确的论述:“词的文化意义和语言意义是一组相对的概念, 词的语言意义指以概念为核心的词的基本意义及由语言本身因素形成的派生义;词的文化意义指词在特定社会文化交际背景下获得的意义。”也就是说, 一个词语首先有所指, 在所指的基础上又负载一定的文化信息, 这时特定的文化信息就是词的文化意义。

二、汉语词的变化到自制汉语词

说到汉语词在日本的变化, 我想从侧面的角度, 也就是源顺的“假字观”在汉语词范围内对假字的认识中, 反映汉语词的变化。源顺的《和名类聚抄》是一本和汉辞书, 既然是和汉辞书, 那么首先就列出事物名称的汉字。其中举了很多认为假字的例子, 并给出了解释, 比如:

葦鹿 (あしか) (水獣の名)

葦鹿本朝式云葦鹿皮、阿之賀。見于陸奥出羽交易雑物中矣。本文未詳。

(一〇巻本『和名類聚抄』巻七、毛群部)

此外, 他还引用了许多假借字, 给出的所有注释都是“本文未详”, 要参照的都是汉籍中的原始汉字, 而且他认为在汉籍中没有找到出处的汉字的意思都是暂时的。所以从此方面可以看出, 当时日本汉语词的意义都是参照中国典籍中的原有意思的, 甚至可以说是照搬的、引用的。

随后随着文明发展, 日本人开始对汉语词进行加工 (3) , 如训读的出现等。而且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假名, 尤其发展到了平安时代, 达到了和文化发展的巅峰时期。当时, 不仅是女性, 男性中也开始用假名书写的高潮。日本人的生活日益丰富起来, 生活中的一些汉语词直接用假名代替。但是即使在这个时期, 汉语词仍然具有重要地位, 甚至有一些假名在正式的文本书, 写的时候都是假借的汉语字或词, 甚至有一种汉字崇拜倾向。所以此时的汉语词占据着重要地位, 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渐渐地, 随着文化和经济发展, 日本人的生活更丰富, 为了适应这种发展和生活的需要, 日本人创造了许多汉字, 日本人在制造汉字的过程中, 酷爱“上”、“下”的组合。

比如:“峠” (とうげ) 这个词本身表示上下山的意思, 早在镰仓、室町时代就已经出现, 意思简单易懂。可能当时人们的生活环境中多山, 上下山活动比较频繁, 人们为了方面简洁地表示这一活动, 就创造了这个字。这个日本自己创造的汉语词在日本本土文明发展过程中染上了浓厚的日本文化色彩, 就这样, 汉语词的意义在日本发展过程中逐渐丰富。

这样的日本自己制造的汉语词还反过来流传到我国, 被我们接受并使用, 比如:瓦斯、唯物论等词。

三、从汉语词的几个常识看汉语词的文化意义

在日本变化发展的汉语词具有了日本文化特色, 其意义就染上了日本文化气息。下面我就从几个汉语词的常识角度进行阐述。

1. 从イヌ可以写成“犬”, 而ネコ不能写成“猫”的现象看汉语词的文化意义。

二战后的1946年, 为了表记现代国语, 开始实施限定日常使用汉字范围的新规定, 也就是日本有名的《当用汉字表》。此《当用汉字表》规定了1850个字, 规定范围内的1850个字用汉字表记, 其他则用假名表示, 这样规定下的限制色彩非常浓厚, 因此该时代被称为汉字限制时代 (4) 。

随后, 在时代发展变化下, 这样的限制发生了变化。因此在日本汉语词的使用中, 出现了许多不合拍的地方。如小标题中的イヌ可以写成“犬”, 而ネコ不能写成“猫”的这一现象。既不符合人们的使用方法又不符合实际生活现状, 在《常用汉字表》不断增加的过程中得到了改善。

从上面这个现象中可以看到, 汉语词是在逐渐适应实际生活过程中产生自己发音和表记的统一的, 并且产生适应那个地区实际需要的文化意义的, 所以可以说汉语词的文化意义具有实际适应性。

2. 从同一地方的住址是“阿佐谷”, 站名是“阿佐ヶ谷”看汉语词的文化意义。

在不断规制汉语词的过程中, 在日本东京街道上, 人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组表记方式:“阿佐谷”、“阿佐ヶ谷”、“阿佐が谷”等。其中“阿佐谷”从数十年前作为地址的正式表记就开始使用了, 但是站名又写着“阿佐ヶ谷”, 另外店铺的招牌上是“阿佐が谷支店”的字样。虽然如此, 但是日本人没有感到困惑, 更不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不便。

虽然有不同表记, 但是表达的是统一的汉语词的意义, 都表示那个地方, 不会给人们带来歧义。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实汉语词虽然开始是外传入的一种文字或者一种表记, 但是当它融入到另一种环境中的时候, 没有失去语言是用来沟通的这一根本功能。只要人们能正确传达信息, 那么怎么样表记、怎么样传达可能都是次要的。这就使汉语词的文化意义具有实用性。

3. 从“恶魔”这个名字不被认可看汉语词的文化意义。

在日本户籍申报的时候, 必须提交的是有读音标注的名字。在日本户籍管理处有这样一个案例 (5) , 曾经有人想为孩子取名叫做“恶魔”, 政府考虑到孩子的将来, 觉得这个名字的意义具有邪恶性, 超越了法规规定的名字的范围, 所以没有予以受理。当时, 父母提交的汉语词的表记发音是“てんし”, 还可能让人联想到“天使”, 想想如果这对父母当时提交的发音是“あくま”, 那么问题就更复杂了。

这个案例让我认识到, 虽然汉语词的文化意义在不断变化和发展中, 但是这样的发展过程中仍然保留一些词, 这些词保留着汉语词最初被大众接受且深深在人们心中打下烙印的含义。这些意义不论在哪个国度、哪种文化中, 一旦人们心中对之有了观念上的认识, 那么它的文化意义就很难改变。我认为体现了汉语词的文化意义的保守性。

四、汉语词文化意义发展变化的本质

在以上一个小节具体几个常识性认识中, 我概括了自己对汉语词文化意义性质的理解。那么拥有这样性质的汉语词的文化意义, 究竟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其根本原因我认为可归到“文化意义”这个定义上。所谓的“文化”就是在一定自然地区中, 形成的具有人文色彩的东西, 包括这一地区的科技及其文艺等方面内容, 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那么既然这样, 汉语词在日本这个地区、这个民族中使用的话, 当然文化意义就会发生这样那样的变化, 最终适当的被接纳, 不适应的慢慢改变, 消失被新的取代, 这就是汉语词文化意义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我们学习汉语词的时候一定要结合日本实际情况, 具体学习。切忌用潜意识里的意义去套, 避免理解和使用上的错误。

摘要:在中国人看来, 如果认识中国汉字, 看到日本报纸或者其他文献, 就会觉得好像认识;稍微学过日语的人, 看到这些东西, 就会大概知道是什么意思。所以很多人误认为日本人用的就是中国汉字。其实, 被中国人这样认为的这些汉语词的来源和文化意义远非我们理解得那么简单。本文将从日语中汉语词的变迁角度分析汉语词的文化意义。

关键词:汉语词,自制词,变迁,文化意义

注释

11 辞海.中华书局, 1947.

22 中田祝夫.日本語の世界4-日本の漢字.中央公論社, 1982:86.

33 高島俊男.漢字と日本人.文春新書.平成13年:74.

44 高坂登, 著.陈雪, 金伟, 译.日语汉字趣谈.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3.

“丈夫”一词的来历 篇9

原来, 远古时期, 我国许多部落都有抢婚的习俗。因此, 女子选择夫婿, 主要看该男子身材是否有高度, 是否伟岸, 一般以身高一丈为标准。据说, 只有达到这个身高的男子, 才有可能抵御他人抢婚。所以, 当时的已婚女子都习惯称自己的男人为“丈夫”。

此外, 在西安出土的距今6000年~7000年的原始社会遗址———半坡遗址, 反映了我国母系氏族社会时期村落里人们的婚俗。当时, 男子到了婚配期, 要嫁到女方的村子, 与女方一起住在事先安排好的“洞房”里。

在此期间, 男子要承担女子要干的家务及该女子在村子里应尽的义务。同时, 村落里还规定, 已婚男子无论手头在做什么, 都必须与妻子保持最多不能超过“一丈”远的距离, 以便随时保护妻子, 不致被他人抢走。这是“丈夫”一词的另一说法。

“妻子”一词的来历最早见于《易经系辞》:“人于其官, 不见其妻。”但在古代, 妻子一词并不是男子配偶的通称。后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 “妻子”才渐渐成为男人配偶的通称。自古以来, “妻子”的别称很多, 如皇上之妻称皇后, 诸侯之妻称“小君”“细君”, 王公大臣之妻称夫人, 唐、宋、明、清四朝, 朝廷还对地位较高的官员的妻子或母亲加封, 称为“诰命夫人”。

上一篇: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下一篇:培养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