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实施策略

2024-06-22

培养实施策略(共12篇)

培养实施策略 篇1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中心环节, 真正的科学探究活动应该是学生多种感官主动参与的活动。学习主体能否主动有效参与, 是科学教学成败的关键, 而其核心之一就是学生的探究能力有否得到有效发展。长时科学探究活动的提出, 是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一个目标, 它是相对于目前教学活动中教师的过分指导导致活动被割裂而言的, 长时科学探究活动将更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更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

《土壤中有什么》是教科版五上年级《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单元中的第四课时。笔者结合该课的多次实践、研讨, 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实施策略略有所思, 希望能在认识上和教学实践中引起读者的一些思考, 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试教一]

师:土壤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土壤的成分。

师: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观察土壤?

生:可以用肉眼、放大镜……等工具来观察土壤。

师:那就让我们先用肉眼观察, 你发现土壤中有什么?

小组观察, 汇报;

师:接着让我们再用放大镜来观察, 用放大镜时得注意些什么呢?你又有哪些发现呢?

小组观察, 汇报交流;

师:再让我们把土壤放入水中来观察, 你们发现了什么?

小组实验观察, 交流;

师:再搅拌一下, 静置一会儿, 你又有什么发现?

小组实验观察, 交流。

[试教二]

师:土壤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我们能从土壤的成分中找到答案吗?

师:让我们来细细地瞧瞧这些被我们晒干、捻碎的土壤, 并把观察结果及时记录在作业本中, 表现好的小组老师奖励工具。

学生小组合作观察, 教师根据小组实验进程逐个发放:A放大镜、B牙签、颗粒分类纸、C带水的烧杯、D搅拌捧, 并对有些进程慢的小组进行个别指导。

师:我们刚才用了哪些方法来观察土壤?

生:用肉眼观察、放大镜观察、倒入水中观察、搅拌后静置观察。

师:那你观察到了哪些?请一组上台汇报, 其余小组补充。

小组汇报、补充, 师随机板书。

[反思]

一、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需关注学生的探究空间

剖析第一次试教片断, 教师细心指导, 学生按部就班操作, 整个教学有条不紊, 但总感觉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教学时间严重超时。我们科学组成员详细记录了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情况:

从表格中我们可以看出, 教师在课堂上的时间分配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教师讲解用了大约12分钟, 而在“师生问答”这一块, 教师的引导语、提问语加上评价语大约占了一半时间, 即9分左右。也就是说, 教师在课堂上的话就占了约52.5%的时间, 除去学生按要求实验操作及实验器材的收发等时间, 剩余给学生的也就不足40%的时间, 这个数据足够引起我们的深思:教师在课堂中一刻不停地启发、引导、评价……是否都有必要呢?教师导的时间严重霸占了学生观察、思维的时间……教师的强势指导是否也是使学生处于弱势的直接原因呢?

再看试教二的课堂教学时间的分配:

对比两个教学片断, 显然, 片断二的教学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究的过程, 将教学时间还给学生, 学生是课堂的主角, 教师为其做引领、分发器材等服务工作, 整个课堂显得轻松、和谐、民主。可见, 教师在指导过程中, 把共性问题个别化或者把少数问题多数化, 都会对课堂教学时间、教学效益等方面造成冲击。空间越大, 越有利于学生主体的发挥, 越有利于其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

但空间太大, 学生也会失去研究的方向。如在小组合作观察土壤时, 第三次试教以表一作为学生的记录表, 如下:

但个别学生的记录表显示, 倒入水中、搅拌后静置的观察现象和用肉眼观察到的现象几乎一致。可见, 学生的观察不够深入、全面, 探究失去了方向, 没有呈递进趋势。于是, 我在第四次试教时在表一中用课件出示观察提示。如表二:

结果, 学生的观察记录不仅详尽, 而且每种观察结果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可见, 小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还不强, 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需要循序渐进, 系统安排, 并不是一味地追求增大探究空间。

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需关注学生的思维空间

第一次试教, 好像教师对学生总是不放心, 在学生的活动中总是要“加强指导”, 教师更想、更拿手的是抓住显性的科学知识, 而忽视了科学知识与科学素养之间的区别, 其实更深层次的问题是由于教师对科学探究以及目标定位的偏差, 教师更重视探究活动后能否得到一个“正确的结论”, 那课堂上就会过于强调怎么做和结果是什么, 而忽视了科学概念的建构以及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缺乏把握整体、协调发展的意识, 活动过程过于简单化。

例如:第一次的试教设计环节:

A、提出研究问题:土壤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观察一下土壤的成分。

B、方法指导: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观察土壤?

C、用肉眼观察;小组观察, 汇报。

D、用放大镜来观察;小组观察, 汇报交流。

E、放入水中观察;小组实验观察, 交流。

F、搅拌, 静置;小组实验观察, 交流。

第二次的试教设计环节:

A、提出研究问题:土壤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我们能从土壤的成分中找到答案吗?

B、学生小组合作观察, 教师根据小组实验进程逐个发放: (1) 放大镜、 (2) 牙签、颗粒分类纸、 (3) 带水的烧杯、 (4) 搅拌捧, 并对进程慢的小组进行个别指导。

C、小组汇报、补充。

两种教学设计在实施过程中选择了不同的探究活动, 从表面来看, 都帮助学生通过观察掌握科学概念“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区别是, 第一次试教的探究重点放在用多种方法观察土壤的成分;而第二次试教探究的重点则放在能否从观察土壤的成分入手, 解决土壤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对比两种教学设计, 前者是属于观察实验, 不是学生自己思考问题, 后者才是围绕探究目标而展开的活动。不同的设计, 决定了科学活动的不同走向。两者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效益差距较大。

从外在形式上看, 把一个长时探究活动分割成一系列小活动, 目的是:牢牢地掌控课堂, 不断地引领学生的思考方向;缩小学生的思维空间, 使活动朝着更加容易得出科学结论的方向前进;教学过程不会出现偏差, 科学概念的得出更加便捷。对隐匿于活动中的学生思维发展的线索研究不深, 科学课上, 教师常常是以“讲”代学生的“学”, 实质上是以教师思维活动占有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的学习过程。从科学课来说, 学习过程主要是思维过程, 学习科学是学生要做的事情, 而不是为他们做好了的事情。因此, 科学课上重视让学生把思维过程充分地表露出来, 并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是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促进其探究能力发展的重要措施。只有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 才能把握属于学生的探究路径, 使学生的主体学习得到切实充分的体现。

培养实施策略 篇2

科学实验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施策略

文/张云霞

笔者以前在教学中,往往会应用经过多次消化了的材料来讲授,有时经过抽象的理论分析加以表述,把已有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纳,形成简明扼要的理论体系。这样的教学方式,自己讲得头头是道,以为学生已经很了然,其实学生很漠然,往往会造成学生对科学概念产生误解,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使学生无法了解科学结论到底来自何方,扼杀了他们的创新能力。笔者认为:只有在实验基础上建立了正确的、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理论,才能由表及里,达到对客观事物的规律性认识,才能对科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有较深的体验,才能进一步发展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初中自然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践性与理论性很强的学科。课本中有许多实验都是验证性实验。学生一般都是按照教师事先设计好的模式,按部就班,教师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做。学生的思维被压缩在极其狭窄的单线性思维空间里,束缚了学生思维的自由度和想象力。造成思维的被动、狭窄及惰性,而变换实验的形式,却可以培养思维的独创性。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尽量地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式实验,把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把习题中的叙述性实验改为操作实验等等。经过学生自己克服困难,百折不挠、开动脑筋而获得规律和知识,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的兴趣。

例如,氧气的制取实验。若一开始就告诉学生该怎么怎么做,教师先演示一遍,等学生看清楚了,又要强调实验过程中该注意的问题,再让学生自己动手做。这样也许大部分组能成功制取到氧气,但是学生的兴趣与创新思维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再让他们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又什么都不知道。因此,在讲授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如果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来做实验,在学生探索实验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不同的现象和问题:有些组水槽里的水变红了;有些组试管破裂了;有些组收集不到氧气;有些组收集到的氧气纯度不高……针对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又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这样在学生亲身体验的实验情境中,学生兴趣就很高,整个实验室议论纷纷,他们猜想有些试管破裂是由于试管外壁有水珠引起的,有些是试管口朝上引起的,有些是受热不均引起的……针对这些猜想,再提出问题,如:为什么试管口朝上会引起试管破裂?为什么受热不均会引起破裂?为什么会收集不到氧气?为什么实验结束后得先移走导管再熄灭酒精灯……在学生分析这些问题时,加以启发引导,经过分析、归纳、提出合理的正确的.解决方法。经过以上的分析和改进,不但能完成制取氧气的实验要求,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实验过程中善于观察、探索、思考、联想的能力。既学到必要和扎实的知识,又培养了动手操作能力,敢于怀疑,敢于质疑,敢于提出自己见解,又培养了求异思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讲述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就引导学生思考氧气究竟是从哪里来的。是从水里来还是从二氧化锰来还是从双氧水来,又或者是从它们的混合物中来?让他们自己设计出实验方案,通过做探索性实验来说明问题。再引出实验原理,导出实验装置和实验步骤。这样,学生在探索实验的过程中既学到了知识又体验到探究过程的乐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探究“电路连接”的课题时,本人事先把三盏灯串联在一起,开关闭合后,三盏灯都亮了。然后提出问题:不拆断电路能否只让一盏灯亮,另外两盏灯不亮呢?学生分组探究,寻找方法。这样设计探索性实验后,学生不但可以得到短路的方法和定义,还会探究出把串联改为并联的方法。学生参与意识浓,探索欲望强,学生的情绪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学生的兴趣也就能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和巩固。

教师只要根据教学目标,以探究性的视角去挖掘教材中的探究因素,通过整合增减、换序、改编的方法确定探索性实验,设置情境问题,诱导学生主动学习、观察、探究、交流、寻找问题的答案,组织教学材料,设计教学策略,做足开好每次实验,让一堂课变成学生的一个“发现―探究―推理―判断”的过程。即让学生自己去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在整堂课中,随着知识点的转移,通过教师的层层设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通过阅读、观察、分析,推理再解决问题。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引导下始终处于兴奋、积极的状态,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学习科学的兴趣也就越来越浓。

参考文献:

[1]张志勇。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12.

[2]崔秀梅。初中物理新课程教学法[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培养实施策略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创新教学策略 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117-01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俨然已经成为教师教学的目标之一,而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离不开教师的引导。作为教师,就要变换教学思维,多给学生思考、创造的机会,努力创新自己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敢于质疑,大胆猜测,并勇于付诸实践,以激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实现学生全方面素质的发展。

一、鼓励大胆质疑,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学生只有有了疑问才有思考的可能。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可以适时地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疑问,进而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并利用学生这种强烈的求知欲,更进一步地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百分数(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后,教师发现有学生有着很困惑的表情。此时,教师就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对于这部分内容,谁还有什么疑问吗?老师非常喜欢你们提出问题,这是进步的表现。这时候就有学生鼓起勇气,向老师说出了自己的疑问。生:老师,我有一个疑问,是所有的百分数和分数都可以互化吗?教师对于学生能够主动提出问题很欣喜,对其进行了表扬,并立即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进行教学。师:这个问题很好,我们刚才只是随便举了几个例子,进行了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互化,那这一互化的方法到底是不是符合全部百分数和分数呢?下面,请同学们自主探究。学生本身就对其充满了好奇心,所以在教师给出时间去探究的时候,很快地进入到自主探究中。有的学生尝试着列举了更多的百分数,并尝试着将其变为分数形式;还有学生同样的列举出多个分数,并试着将其变为百分数;还有学生用字母表示百分数和分数,进行探究。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给学生提供了更深入思考数学内容的机会,使得学生敢于探究。这种教学方式,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计算能力,促进了学生课堂训练,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

二、鼓励大胆猜想,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猜想具有创造的特性,教师要利用猜想的这一特点,将其应用到教学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猜想的机会,鼓励学生大胆猜想,间接地增强学生的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时,教师给出学生一个平行四边形,让学生猜想其对边的关系。学生都很认真地观察这个平行四边形,之后学生在教师的鼓励下大胆地猜想。生1:对边可能相等。生2:可能相互平行。生3:可能是相等的关系,但不相互平行。之后,由于学生对自己的猜想结果充满了好奇,于是都很急迫地去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验证的方法也各有想法。有学生想到利用直尺测量;有学生想到借助直线来比较这两个边的长度关系;还有学生说“从数学课本中找到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并利用纸条,制作了一个一模一样的平行四边形实物,然后,拽着其中的两个对角拉伸这个平行四边形,发现它可以变成一个长方形,因此又很大胆地猜想长方形就是一个平行四边形”。学生在验证猜想的过程中,会无形中发现更多的知识;同时,体验到知识的生成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魅力,并在不断探索、思考中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案例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大胆猜想,为学生指引了明确的思考方向,活跃了学生的数学思维,促使学生更深入的思考,间接地推动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三、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数学是一个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其内容过于单调、无趣,如果教师还是单纯的讲解、灌输,学生会逐渐厌烦数学。由此,教师应积极改变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巧妙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可以有机会手脑并用,在实践中不断突破自己,更好地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纪下册《克与千克》时,教师为了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更乐于学习,将课题教给学生,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教师提前为学生准备好一些测量工具,托盘天平,电子秤。师:现在你们自己称出1克的物品和1千克物品。学生在教师布置完任务后,立即进入到实践操作中。有的学生在称量之前,查阅了课本,了解到1克的质量很小,可能会很难准确的称量出。于是,学生准备先测量一根粉笔的质量,很快学生测出大约是30克。此时,学生很聪明地将这根粉笔大体上平均分成30份,继续称量其中的一份,测量之后,发现较为接近1克。之后,学生又开始称量1千克的物品,学生开始就近取材,选择称量自己的课本以及一些学习用具。还有学生很有想法,选择称量一根羽毛的质量。有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后,开始主动地感受1千克的重量和1克的重量,学生很惊奇的发现它们之间相差很多,于是又开始继续探索,千克与克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重量联系。

学生都各有想法,而实践活动的开展,让学生能够有机会将这些想法付诸于实践。由此可见,这种实践活动教学,很好地开发了学生的智力,挖掘了学生创新思维潜能,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实现了学生全方面的发展。

总之,创新教学是现代教育的一种教学趋势和必然,已经被教师应用于课堂教学,并收到了显著的效果。在今后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新、优化自己的教学策略,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思考教学,开发学生创新思维,引导学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实现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 陈文东.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J]. 启迪与智慧(教育),2013(01) .

[2] 梁倚萍. 浅谈小学数学中求异思维的培养[J]. 新课程学习(上),2012(03) .

培养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实施策略 篇4

一、采用影响策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孩子的成长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教育,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更需要家庭、学校环境对他们的影响, 以一种良好的氛围浸润影响他们的心灵。让他们享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有利于他们多元智能的发展。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 我发现农村学校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很有限, 学生的视野比较狭窄。在担忧和思考中我发现, 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教学资源和现代网络资源, 选择适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文章或片段, 播放给他们欣赏。例如,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发生特大地震, 在汶川地区的小朋友们失去了家园、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原来的学校, 随后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 他们“有了亲人、有了家园、有了学校”。我在网上下载了一些音频视频材料给他们赏析, 还下载许多适合小学生阅读、阅读中可以琅琅上口的优秀文章, 播放给他们欣赏, 还把其中一些文章印发给他们供他们课后欣赏, 体验那里同学们的不同心声、不同情感、不同感受。体验影响着他们的心灵, 成绩上进的学生还积累了文章中的经典片段。班上以陈茜为组长的学习小组向我索要他们喜爱的文章素材进行阅读, 并适时让他们中的代表在课堂上朗读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学生张俊在课堂上朗读了一篇《我的爸爸》, 那抑扬顿挫的语调, 饱含父子情深的感情, 使全班学生感受到了语言的精美和人性人情的的美好。在类似这样的活动的持续影响下, 学生的学习态度由原来的“要我读书”变成了“我要读书”。

二、采用写作策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加深理解和体验, 有所感悟和思考, 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 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据此, 我努力让学生在阅读一定数量的作品基础上, 运用所阅读的文章素材, 真实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内心世界和自己的心声。通过前一阶段阅读影响、阅读体验、阅读积累, 利用今天很多农村孩子家长外出打工的情况, 发动和指导他们将他们的需要、他们的感情、他们的心声和亲人进交流;在这一过程中, 将阅读获取的素材、积累的词语、经典妙段, 用在写作里, 学生们感到有话可说。成绩较好的学生能够把在家里、学校的生活、学习情况和远在外地务工的家长进行交流。“在没有阅读积累的时候, 我们不知道怎样写信, 也不知道说什么, 更不知道怎样说, 今天我们阅读这些文章, 变得有话可说, 能够把想说的话向家长叙述清楚”。在作文教学时我还对部分阅读积累量较大的学生给予肯定, 这样他们更增添了阅读的兴趣。

三、采用积累策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调动少年儿童学习积极性的关键, 就是如何充分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在教学实践里, 我选择给学生阅读的素材不仅只有文本材料, 还有文本素材带有视频素材的作品。这样的阅读素材, 能够创设一种生动的学习情境、语言情境、情感情景, 可以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在选取的作品中有描绘环境的、描写人物外貌的、描写人物心理的、描写情感。作品中有适合学生情趣的段、句、篇, 就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内容用本子积累起来。我规定他们一周积累词语100句, 经典妙段80句、条。为了完成学习任务, 他们会自觉的寻找阅读材料, 成绩进步大的学生总会影响后进的学生, 量的积累逐步引起质的改变。

《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 特意推荐了古诗文120篇 (段) 要求学生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这些推荐文章, 是我们实施积累策略首先要做的事, 要把这项工作做好做扎实。但我们也不能仅限于通过传统媒体进行的阅读, 要重视引导学生利用广袤浩瀚的网络资源, 涉猎古今中外, 纵览天文地理和人文, 从而实现广泛的阅读和积累。这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精神高度是非常重要的。

四、采用激励策略促成学生的阅读习惯

培养实施策略 篇5

所谓观察就是对周围世界的各个客观事物和现象,在其自然条件下,按照客观事物本身存在的特征的自然联系的实际情况,研究和确定它们的性质和关系的方法。它不仅是一种单纯的知觉过程,而且包括积极的思维过程,并通过实验,验证或判断事物的真伪、是否,进一步发展学生思维。

例如,让学生在课堂上看包括我们身边物体在内的各种图形,而这些图形有的具有(轴)对称性,有的却没有,通过观察会发现具有(轴)对称性的一些图形,并能进一步观察到这些“对称性”图形,都能用某条直线分成两个相等的部分,如果沿这条直线折叠起来,就会使这两部分完全重合。“非对称”图形就找不到这样的直线。这样,稍加观察身边的“对称”图形(建筑物、装饰图案、机器的零件、花草树木的叶子等)之后,应用特别的实验(如折叠等)就可以自然转入轴对称的学习。通过观察不仅让学生感觉到了什么是轴对称图形,而且能让学生思考:如何去判断什么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以及这些图形都有哪些性质,为以下新课内容作准备。经过学生积极主动地观察、实验,发展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让每一名学生养成勤于观察、实验和善于观察、实验的习惯,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要让学生敢于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是从疑问开始的。不错,有问题而激发思考,有思考而提出问题。美国的布鲁巴克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提出问题。”不断地对所学新知和应用新知过程提出问题,这是更深地了解知识内涵和提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很好路径。因为学生要提出问题就必须经过几次反复的考虑,确实有疑惑才会产生问题,所以当你的学生提出问题或对某个知识点有质疑时,我们不仅要鼓励他们的这种做法,而且要大力提倡他们能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绝不能随意地否定他们。同时我们要求学生在提出的问题上做到理性、客观而有价值。

三、要让学生学会归纳与猜想

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归纳和作出大胆的猜想,是活跃思维、放胆思维的重要渠道。而在数学归纳过程中又必须参与猜想,这样思维的培养才能更上一层楼。在新课程实施的课堂中要让学生学会正确而合理地归纳与猜想,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证明和验证,这将大大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四、要让学生学会分析和综合思维过程是从对问题的分析开始的。解决问题之前能冷静地思考,这无论是对解决数学问题,还是对解决我们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都是有帮助的。通过尝试对问题情景的分析,就能提炼出关键性的东西和淘汰无效的尝试,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再通过综合各个条件,作有方向性的分析,才能最终解决问题。

分析和综合,这两者对思维的顺利进行非常必要,分析可以被看作是从结果追溯到产生这一结果的原因的一种思维方式,而综合则可以被看作是一种从原因推导到由原因产生的结果的一种思维方式。因此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综合能力,是培养学生数学思>文秘站:<维的好方法。

五、要让学生体会比较的重要性

有比较才能进行鉴别,在比较中认识一切,这也是一种判断性的思维活动。把它运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而且能增加思维的量和参与对象的人数,大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我们在上分式的基本性质一课时,可以先让学生从一般分数通分、约分,以此来让学生回忆已学过的分数的基本性质,再把分数改成分式,自然引出分式的基本性质,然后让学生来比较两者的相同与不同点,让他们在比较中判断,在比较中思维,在比较中确定新的知识点的重要之处以及与旧知识之间的不同点,以便更好地掌握新的知识。因此,比较是获得直觉思维的有力工具,也是培养、锻炼学生思维的很好的方法。

但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比较应注意下面几个原则:(1)彼此之间具有确定联系的对象才能进行比较,即比较要有意义;(2)比较应当按一定的步骤进行,即要求准确地区分比较的性质;(3)对于数学对象的同一种性质做的比较应当是完整的。

六、要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新课程理念是,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把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地体现出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对活动的参与欲和积极性,要求我们精心设计活动方案,提炼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并在参与的过程中积极动手、动脑,培养和发展思维。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开心,而且学得轻松。

培养实施策略 篇6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这就告诉我们:创新是人的本质特征,是自我发展、自我显示的需要。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主渠道。那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我的体会是:

一、营造创新氛围,鼓励学生尝试

法国生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贝尔纳曾经说过:“创造力是没法教的,所谓的创造力教学,指的是学生要真正有被鼓励展开并发表他们想法的机会,如此才能发展他们富于创造力的才能。”以创新教育见长的美国教育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和发现、创造、沟通、表达、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同时,非常强调学生“have a try”(试一试)。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尽可能的营造创新氛围,在时间上保证学生有思考余地,给他们更多的独立与自由的机会,让他们驰骋想象,开启心灵;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发现问题做出假设尝试验证归纳总结应用;鼓励学生要敢于标新立异,敢于“try”。教师则始终处在“导”的位置,让学生积极参与、敢于尝试在此过程中,学生那怕是有一些误差,也是可取的,至少他敢于创新。教师应该鼓励他、引导他,为他的尝试创造条件。

二、激发好奇心,鼓励学生质疑

1.利用教材中的新奇因素,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能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例如,一位教师在进行“长方形的面积”教学时,先安排了一个抢答,展开了一个别开生面的竞赛。

如果每个小正方形的面积是l平方厘米,那么下面图形的面积分别是多少平方厘米?

回答前三个小题,学生争先恐后,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到第4小题时,大部分同学闭而不答、只有少数同学说是1平方厘米,此时教室里很安静,课堂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老师紧紧抓住这个机会,迅速出击,说道:“你们想知道这个图形的面积到底是多少平方厘米吗?”孩子们异口同声说:“想!”,老师继续说:“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发现这个规律。”在老师创设的这种情境下,孩子们进入了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促使他们保持继续探索的愿望和兴致。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乐学、爱学。

2.鼓励质疑问难、敢于提出问题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起点。创新意识的培养要从问问题开始、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大胆质疑。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尽管有些一问题已经超出本节课的内容,但这些学生比起不提任何问题的学生更具有潜力。

例如,在一次素质教育的研讨会上,一位教师在进行“十几减9、8”这一内容的教学时,在课将要结束时,一位学生问:“老师12-9,2减9不够减,我是倒着减的。先用9减2得7,再用10减7得3,因此12-9=3,这样做可以吗?”开始会场非常安静,片刻之后,这个问题就像一颗一“炸弹”抛了出来,在场的老师们议论纷纷,显然这种思考问题的方法不仅是授课老师设有想到的,就连听课老师们也为之一震。授课老师不但没有批评这位同学,而且高度评价他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且采取了非常灵活的教学方法,及时组织同学们对这个问题进行讨论,最后达成一致意见。这种做法不但是合理的。而且是有很强的独创性。

三、体验成功愉悦,鼓励学生创新

每个学生都有创造欲望。创新教育就是使每个学生都能意识到自己的创造能力、并在创造活动中感受到创造的愉快和欢乐。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中,总是要设法为学生安排“创造”的机会,并使各类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例如:“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进行到综合练习这一阶段时,让学生回忆近期学过的内容,自己编题。学生们都迫不及待地要讲出自己编的题目。有的说“9+4”,有的说“l8-9”教师将这些题加以整理,就成了一组完整的综合练习题。学生们计算着自己编出的题目,情绪很高。对于成绩稍差的学生,教师在重点辅导时,多给予他们一些表现的机会和多种鼓励,慢慢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使他们感觉到自身的价值。

培养实施策略 篇7

一、“三结合”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职业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职业教育理念的引领下, 以社会需求和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为导向, 依托自身可利用的办学条件, 在特定时限内为学生达到一定职业人才规格要求所预设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较为稳定的实施模式。它实际上就是要回答两个根本性问题, 即培养什么样的人与怎样培养这样的人。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 依托行业优势, 将专业链深度融入行业、企业岗位链, 坚持教育改革和创新, 以就业导向, 以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的, 以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创新为主题, 构建了特色鲜明的讲授与实训相结合、知识与技能相结合、企业与学校相结合的“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一) “三结合”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促进了学校教育理念的转变

学校结合自身实际, 提出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协调发展的育人思想, 符合我国职业学校与企业自身特点的专业教学模式, 在“校企结合”教学模式基础上探索性的提出新模式。

(二) “三结合”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促进了教学管理思想和教学模式的改变

逐步建立起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双向互动的新型管理模式, 鼓励学生个性发展和自我塑造。强调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的重要地位, 把综合素质教育提升到与理论传授和技能培训同等重要的地位, 把职业教育作为终生教育的基石, 构筑学生自我发展的人格、知识、能力平台。

(三) “三结合”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突破传统的单向思维模式

与企业共建合作型的实训基地、就业基地, 突破学校传统的教学单向思维模式, 在不违背人才培养基本规律和要求的基础上, 与企业共建合作型的实训基地、就业基地, 使合作教学与学生就业直接紧密联系, 从而实现校企双赢, 使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四) “三结合”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做到“知识与技能相结合”

在培养内容上, 使学生知识够用, 技能过硬。知识与技能结合体现为职业核心能力的学习、培训过程与工作岗位结合, 构建“边学习理论边学习技能, 为尽快地掌握技能而学习”的培养模式。学生在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后, 安排1-2个学期直接到用人单位的具体岗位顶岗实习, 在实际工作实践中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提高专业技能。

(五) “三结合”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从培养方式上, 做到“讲授与实训相结合”

它以职业为导向, 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 把课堂教学和实训操作有机结合起来。让理论知识去指导实训操作, 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在授课过程中, 根据用人需求, 不断更新课程体系和内容。在实施过程中实现专业和岗位的对接、专业课程和职业标准的对接、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教育过程和生产过程的对接。

(六) “三结合”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从培养主体上, 做到“学校与企业相结合”

我们一直以来采用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行业是连接教育与产业的桥梁和纽带, 在促进产教结合, 密切教育与产业的联系, 确保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教育内容、培养规格、人才供给适应产业发展实际需求等方面, 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行业合作, 可以积极推动行业职业资格证书体系和相应职业技能鉴定标准的调研、制订工作, 及时了解行业和企业选用技能人才相对统一的要求和最新技术的发展趋势, 从而整体推进专业教学标准和教学内容的改革, 是职业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是支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重要体制基础。

二、“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策略

实施“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旨在采用全程式 (培养目标、培养制度、培养过程、考核评价) 工学结合的教学方式, 促进知识与技能、讲授与实训、学校与企业相结合, 同时还要考虑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对接, 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最终使学生受益。

(一) 在培养途径上实现三结合

1. 校企联合培养人才

其一, 电子与信息专业建立校企合作委员会, 实现人才共育, 并定期召开研讨会, 研究推进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共同制定行业人才培养标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 共同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模式改革等途径, 加强特色优势专业建设, 促进专业特色形成, 发挥学校现有专业优势, 加强校企合作, 满足社会人才需求。其二, 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共同设置专业和开发新专业;共同制定新课程开发的标准等。

2. 资源设施共享

通过学校、政府、企业共建共用“校中厂”、“厂中校”等多样化的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培训中心等形式, 发挥成员间的资源优势互补作用, 提高办学效益。通过组建教学科研团队, 开展行业岗位资格证书的培训和考证工作, 提高行业、企业技术管理水平与员工素质。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室 (基地) , 安排学生实训和就业顶岗实习, 搭建“实训资源共享平台”。

其具体内容:其一, 充分利用企业的设备和高技能人才的资源, 在培训过程中, 学生由教师带到工厂去实习, 由企业中的中高级技能人员进行实习指导。其二, 充分利用学校教师资源、实训训练场所和考核场所的资源, 为企业人员和农民工进行订单培训和考核。

3. 师资交流互聘

其一, 建立联盟专业教师资源库, 在集团内骨干企业聘请专业教师, 建立学校教师与企业专家双向交流机制。建立“双师型”师资专业技术培训体系。加强教师到企业交流、指导。其二, 建立学校兼职教师人才库。鼓励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学校实习与实训指导、就业指导、人才培养指导等工作, 实现校企深度合作、互利共赢, 搭建“互利服务平台”。

4. 实习就业工作联动

其一, 加强联盟内各学校与行业企业的合作, 共同开展毕业生实习就业工作, 各学校优先为联盟企业提供实习就业岗位, 为行业企业提供人才支持。其二, 建立企业校企合作奖励机制, 强化企业的职业教育责任。

(二) 在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和培养主体上上实现三结合

坚持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出发点, 密切联系化工行业和企业生产实际, 把人才培养过程与工艺生产、装备、过程控制、产品质量保障、市场营销等管理过程有机地融合为一体。依照工作过程系统化思想, 以岗位 (群) 需要为依据, 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 构建工学结合和能力本位的课程体系。把要完成操作的理论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课程门类, 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原则确立课程结构, 结合职业资格标准, 从而践行“学习的内容是工作, 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将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和课程体系进行衔接, 在培养内容上实现基础理论教育、专业技术教育和职业素质教育的结合。

1.“讲授与实训相结合”

本专业主干专业课采用课题化、一体化教学。学生在学习主干课程时均在一体化教室上课, 授课的内容:把本课程要学习的内容分成几个课题, 每一课题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先进行讲授, 在授课过程中将职业资格证书等级的要求也贯穿到每个课题的教学中去, 同时还要将职业道德与修养融入到课题中, 然后根据这一课题达成的目标进行分步讲解, 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在完成教师指导下分步操作的项目后, 让学生再整体自行操作一遍, 教师做辅导答疑。这样用理论知识去指导实践, 让学生在“讲授与实训相结合”的过程中去学习,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知识与技能相结合”

本专业学生每次到实训基地和实习工厂, 都带着课题、任务去实习。我们在每个实训基地和实习工厂都聘请理论知识丰富、技术水平高的高技能人才作为实习指导教师, 所以学生在实训、实习过程中先由实习指导教师进行理论培训, 在培训过程中除了讲授所需的专业知识外, 还要讲授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通过培训后, 再在师傅的带领下进行实践操作, 让学生在学中做, 做中学,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知识与技能相紧密结合”。

3.“学校与企业相结合”

目前与本专业相结合的实训基地有10余个, 学校均与这些实训基地签有“实训基地协议书”, 且在实训基地均有挂牌, 其内容为“××学校实训基地“。这些基地不仅仅是本专业的学生在此实习, 本专业的教师也要轮流到工厂进行交流和学习, 其中有的教师到工厂去作技术指导, 有的教师到工厂去学习先进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 与我们专业签约的企业外聘教师根据需要也到学校来进行教学指导;同时我们专业也承担工厂的工人的定单培训。学校还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中有企业外聘的专家, 他们也参加学校定期召开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 共同商讨本专业的需求和发展, 以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把要完成的操作理论通过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课程门类, 按照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原则确立课程结构, 结合职业资格标准, 让学校培养的专业技术人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让“学校和企业相结合”, 共育人才, 适应市场需要。

三、结论

本专业通过“讲授与实训相结合、知识与技能相结合、企业与学校相结合”的“三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将学生从“自然人”培养成“职业人”。“职业人”就是具有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和遵循职业规范、标准的从业人员。尤其针对职业道德教育这一职业素养教育的灵魂容易被忽视的实际, 把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教育融进整个职业教育之中, 从教材内容、教学案例到实习、实训都结合职业道德的教育内容。让学生不仅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上满足市场需求, 而且在职业素养上也适应社会发展, 培养出合格的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崔平, 柏景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5) .

[2]韩承辉, 刘海霞.“三结合、三进阶”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1 (3) .

培养实施策略 篇8

初中自然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践性与理论性很强的学科。课本中有许多实验都是验证性实验。学生一般都是按照教师事先设计好的模式, 按部就班, 教师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做。学生的思维被压缩在极其狭窄的单线性思维空间里, 束缚了学生思维的自由度和想象力。造成思维的被动、狭窄及惰性, 而变换实验的形式, 却可以培养思维的独创性。因此, 在实验教学中尽量地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式实验, 把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 把习题中的叙述性实验改为操作实验等等。经过学生自己克服困难, 百折不挠、开动脑筋而获得规律和知识, 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的兴趣。

例如, 氧气的制取实验。若一开始就告诉学生该怎么怎么做, 教师先演示一遍, 等学生看清楚了, 又要强调实验过程中该注意的问题, 再让学生自己动手做。这样也许大部分组能成功制取到氧气, 但是学生的兴趣与创新思维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再让他们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又什么都不知道。因此, 在讲授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 如果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来做实验, 在学生探索实验过程中, 会出现各种各样不同的现象和问题:有些组水槽里的水变红了;有些组试管破裂了;有些组收集不到氧气;有些组收集到的氧气纯度不高……针对这些问题, 引导学生讨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又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这样在学生亲身体验的实验情境中, 学生兴趣就很高, 整个实验室议论纷纷, 他们猜想有些试管破裂是由于试管外壁有水珠引起的, 有些是试管口朝上引起的, 有些是受热不均引起的……针对这些猜想, 再提出问题, 如:为什么试管口朝上会引起试管破裂?为什么受热不均会引起破裂?为什么会收集不到氧气?为什么实验结束后得先移走导管再熄灭酒精灯……在学生分析这些问题时, 加以启发引导, 经过分析、归纳、提出合理的正确的解决方法。经过以上的分析和改进, 不但能完成制取氧气的实验要求, 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实验过程中善于观察、探索、思考、联想的能力。既学到必要和扎实的知识, 又培养了动手操作能力, 敢于怀疑, 敢于质疑, 敢于提出自己见解, 又培养了求异思维,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讲述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 就引导学生思考氧气究竟是从哪里来的。是从水里来还是从二氧化锰来还是从双氧水来, 又或者是从它们的混合物中来?让他们自己设计出实验方案, 通过做探索性实验来说明问题。再引出实验原理, 导出实验装置和实验步骤。这样, 学生在探索实验的过程中既学到了知识又体验到探究过程的乐趣,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 在探究“电路连接”的课题时, 本人事先把三盏灯串联在一起, 开关闭合后, 三盏灯都亮了。然后提出问题:不拆断电路能否只让一盏灯亮, 另外两盏灯不亮呢?学生分组探究, 寻找方法。这样设计探索性实验后, 学生不但可以得到短路的方法和定义, 还会探究出把串联改为并联的方法。学生参与意识浓, 探索欲望强, 学生的情绪始终处于最佳状态, 学生的兴趣也就能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和巩固。

教师只要根据教学目标, 以探究性的视角去挖掘教材中的探究因素, 通过整合增减、换序、改编的方法确定探索性实验, 设置情境问题, 诱导学生主动学习、观察、探究、交流、寻找问题的答案, 组织教学材料, 设计教学策略, 做足开好每次实验, 让一堂课变成学生的一个“发现—探究—推理—判断”的过程。即让学生自己去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在整堂课中, 随着知识点的转移, 通过教师的层层设问,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通过阅读、观察、分析, 推理再解决问题。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引导下始终处于兴奋、积极的状态,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学习科学的兴趣也就越来越浓。

参考文献

[1]张志勇.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M].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7-12.

培养实施策略 篇9

一、激发作文自改的动机

(一) 讲故事, 触动心弦

前人对自己的文章达到苛求的地步, “三分文章七分改”, 流传至今的许多有关修改的文坛典故, 最容易打动学生幼小的心灵, 使他们认识到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并非都是一挥而就的。教师可以经常给学生讲一些大作家修改文章的故事。

(二) 读名言, 领悟道理

古今中外有许多名人发表过修改文章的精辟论述。教师可以选录一些, 让学生安排时间朗诵;也可以让学生收集这方面的名言, 编成“格言集锦”, 并利用每节语文课的课前五分钟演讲介绍自己的阅读心得, 使修改求精思想深入人心。

(三) 搭舞台, 鼓足干劲

“一草一木皆有情, 凡人小事均入文”。学生写作、修改作文的场所无处不在。教室后的黑板报、左右墙体上的名言张贴, 学生的周记 (日记) 、合作办报、课堂评改比赛、课前发言, 都是学生自我展示、相互交流的舞台。当学生在作文领域有所作为后, 只要有自主施展的机会, 准会乐于表现, 愿与人讨论作文中的得失和苦乐, 愿把自己修改文章的成果与人分享。与成功相伴的幸福感必能成为学生修改作文的内驱力。

二、传授作文自改的方法

(一) 统一标准, 符号示范

修改作文必然要用到修改符号, 所以从学生接触作文开始, 教师就要使用统一的修改符号。同时, 为了方便使用, 教师可以将修改步骤编成顺口溜, 如:

改文章, 并不难

一看标点字词句, 是否正确使用好;

二看中心与选材, 题材要绕中心选;

三看条理和思路, 前后连贯不跑调;

四看详略及重点, 文章此处最重要;

五看开头跟结论, 首尾呼应那最好;

六要整体读全文, 立足全篇来润色;

掌握以上修改法, 不愁文章改不好。

修改符号和顺口溜明确后,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抄录在纸片上, 分别贴在作文本的封二、封底上。

(二) 选择病例, 过程示范

由于学生作文水平参差不齐, 呈现的问题也是五花八门。教师在浏览学生习作后, 可先挑选几段具有代表性的文字作为“病例”, 并通过投影向学生展示, 让学生尝试修改。然后, 教师进行面对面的批改。批改时要对照步骤, 使用修改符号, 讲清每一处该怎样修改, 或增或删, 或调或换, 边改动边说明原因。最后, 教师出示范文与病文, 通过比较使学生加深认识, 获取修改的方法。

(三) 挖掘优点, 激励示范

“成功的喜悦是前进最大的动力”, 教师要以鼓励为主, 善于挖掘学生文中的优点, 在批改时写上激励性评语肯定学生。对于文中存在的问题, 如果是通病, 则进行集体辅导修改;如果是个别问题, 则当面辅导修改, 以商榷的口吻、激励性的语言提出建议, 鼓励学生积极修改, 追求完美。

(四) 展示文稿, 下水示范

喊破嗓子, 不如做出样子。要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教师必须自己先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教师可经常出示自己平常写的各种草稿给学生看, 让学生看到榜样, 与学生同步成长。

三、强化作文自改的能力

(一) 开设“门诊”, “治病”修改

教师可利用黑板报、小黑板开设“作文门诊部”。抄病句 (段) 在这些地方, 用符号画出需要修改的地方, 让学生做“专家”来“会诊”, 给“病人”“对症下药”。当学生看到经过自己“医治”的文章“妙手回春”, 内心就会充满自豪。

(二) “扶贫帮困”, 结对修改

结对互改, 既尊重学生的言语个性, 又促成学生之间的取长补缺, 优劣互补。互改的方法很多, 如:任意发作文本, 发给谁就由谁来改;同桌互换互改;优等生与后进生之间的“一帮一”;等等。

(三) 摸石过河, 独立修改

在学生具备一定的自改能力后, 教师就要放手让他们自己“摸石过河”, 独立修改。当学生完成初稿后, 教师不要急于催促他们上交作文本, 而是要求他们对照修改步骤, 边读边想, 边读边查, 边读边听, 发现问题, 马上运用修改符号反复修改, 使学生在“数读其稿”中“数易其稿”, 从而提高表达能力和自改能力, 提高对语言文字的品味、鉴赏能力, 并养成良好的修改习惯。

(四) 老戏新唱, 旧作修改

学生认识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是一个漫长的、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当学生具备丰富的语言积累和善于修改能力后, 大至篇章结构, 小至遣词造句, 改起旧作来就会游刃有余, 而且这样给旧作注入新的血液。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所见既多, 自知得失, 下笔知取舍”。

四、锤炼作文自改的品质

修改文章并非易事, 教师要探索一条变“苦改”为“乐改”的道路, 使学生主动、快乐、持久地修改。

(一) 自能性

1. 疏导。

教师要顺应学生的天性, 对他们的问题多就少改, 多问原因, 以求疏其障碍, 导其志趣, 畅其情流。当学生顿足皱眉、托腮沉思时, 教师要适时去看看他为何所困, 鼓励和指导他驱散写作障碍, 完成修改任务。

2. 向导。

教师不仅要善于发现美, 而且要会写“下水文”或者寻找相关的“美文”, 以美导美, 示范引路, 把学生带入美的境界。同时, 要运用教育机智, 捕捉学生感受美的闪光点进行评价, 启发学生, 开阔其眼界。

3. 倡导。

教师倡议学生参与生活实践, 广泛接触大自然。“心有所思, 情有所感, 而后有所撰作”。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表达才情, 结合绘画、歌咏等形式释放心声, 激发他们求美创美热情, 把发现和展示美的过程变成探求的过程、自我陶冶的过程。把这种美好的心境引进修改文章的环节中来, 必能营造再创作的氛围。

(二) 愉悦性

美无处不在, 无时不在。发现美是一种愉悦, 表达美更是一件快事。心有所思, 不吐不快。怀着对美的热爱和追求写作, 情感能得到升华, 身心会获得滋养。教师只要稍微注意一下, 就会发现学生跃然纸上的快乐音符。这些积极的情意因素在教师的赞许声中会成为学生不厌其烦反复修改的内驱力。

对于学生的反复修改, 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自改、互改和师评结合的评改方式, 会使学生获得丰富的反馈信息, 成为再修改、再创造的力量源泉, 增加更多主要来自修改习作的内省自得和再创作中的成功体验。

(三) 创造性

1. 垒于平实之上。

修改习作需要学生具备足够的写作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修改自己的习作, 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 做到语句通顺, 行款正确, 书写规范、整洁”, 这些要求的实现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字词句篇等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等基本功。

2. 逸于法度之外。

培养实施策略 篇10

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可以把科学研究的因素引入教学过程中, 使大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 对知识进行不断地掌握、探索、运用, 不单单是肤浅的了解。一方面大学生参与科研可以提高自身学习的积极性, 使其对已学习的知识进行更深入的了解, 促使其自发地收集相关信息, 加深理解。另一方面, 还可以使大学生掌握学科整体研究状况及最新进展。更重要的是其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及学习品质也可以得到进一步提升。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也指出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并且极力要求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提高教育质量,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不是短时间内速成的, 而是要经过长时间的积淀来逐渐提高。本文立足当前形势, 将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划分为如下四个环节。

一、激发科研兴趣是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前提

在大学中, 学术讲座能够使大学生开阔视野、激发学术兴趣、增强学术功底, 这对于优化大学生的知识结构, 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术讲座可以划分为三类:指导型学术讲座、专业型学术讲座、社会型学术讲座。

指导型学术讲座的内容主要包括资料获取的渠道、整理的方法、论文写作的方法、知识产权意识的强调、学术研究的方法等。其目的主要是使学生了解科研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对其进行学术规范的基本指导, 从而让学生认识到科研创新的艰苦, 树立科研探索的目标, 培养他们不畏艰苦、勇于攀登的精神。

专业型学术讲座的内容可以是本学科领域的理论总结、研究成果、新发明或新发现, 也可以是本领域内悬而未决的难题。这些讲座不仅使学生拓展知识, 而且可以激发其求知欲, 改善思维方法。

社会型学术讲座是就现实问题作理论思考的讲座, 它从学术角度和研究层面对社会现实作出探讨和解释。大学校园从来不是密闭的系统, 这类讲座促使象牙塔内的大学生关注现实, 思考社会现实问题。

本文提倡每生每学期至少认真听取两场学术讲座, 并撰写相关报告。低年级以指导型学术讲座为主, 高年级以专业型学术讲座为主。

二、提高自学能力是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基础

学习, 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前提, 是我们走向成功的必备。1972年5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中作过精辟论述, 强调人必须“在一生的一切时间和空间中学习”。这表明学习已经不仅仅是“教室+教师”的模式。自学能力已经成为一个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增加一些教学环节, 培养大学生的自学能力, 可以初步锻炼大学生的科研素质。

初期训练的目的是通过收集和整理资料, 对特定问题形成较全面的认识, 从而训练大学生分析问题、处理信息、解决问题、书面表达等能力。这部分训练可以设置在一年级的下半学期和二年级的上半学期。采用的教学方法可以有:

(一) 补充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在完成教学大纲之后, 针对某些较前沿或有代表性的问题, 要求学生进行补充思考, 激发他们探索问题的能力。

(二) 问题教学法

对教学内容进行提炼, 并提出问题, 大学生通过引导性的自学, 解答相关的问题, 从而掌握内容。

后期训练则利用完全自修训练法来提升大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给出可自修的专业课参考条目, 由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自修内容, 通过一定的考核方式 (如开放性试卷、总结或小论文等) 完成相关课程的学习。这部分训练可以设置在二年级的下半学期和三年级。

三、参与科研活动是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必要途径

提倡大学生在学习的同时, 对发现的某些问题或老师在研的课题进行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与教师协作, 考查、创造和分享新知识。这种活动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得出研究的成果, 更重要的是活动本身给予大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训练和独立工作的能力。

这部分训练可以设置在三、四年级。在参与科研活动之前, 可根据学生自己的爱好、所掌握的专业知识, 以及教师的研究方向, 先选定“导师”, 再决定参与科研活动的形式。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 要发挥好“导师”的作用, 对其进行启发和指导。在失败与成功的过程中锤炼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 并培养其坚韧不拔的意志。科研活动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 学术交流或短期访学

学术会议将一个区域内某个领域的专家聚集起来, 共同讨论领域内的科技发展状况, 探讨未来发展方向。参加学术会议可以激发大学生的科研热情, 使其认识不足, 并及时调整研究方向, 少走弯路。大学生也可以通过去外校进行短期访学, 从而接触更多的高校文化, 珍惜已有资源, 学习其先进知识和经验。

(二) 定期参加科研小组活动

长期参与有指导、有目标的科研活动, 有利于通过解决具体问题, 鉴别信息真伪, 来提高识别问题的灵敏度;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 形成与科学研究相适宜的思维结构;有利于大学生尽快熟悉研究程序, 掌握研究方法, 促进研究创新能力的形成。

(三) 参加科研项目

大学生可以自选科研项目进行研究, 也可以参加教师科研项目。只有通过实战, 才能真正在科研氛围中体验和感悟科学研究精神;只有真正参加科研活动, 才能切实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四) 参加科技竞赛

科技竞赛将大学生推到了实验的主体地位, 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使其更快地提升动手能力, 获得广泛的知识, 建立更加合理的知识结构。

四、提升科研素质是培养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关键

在大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过程中, 要注重质量的提升。鼓励大学生在正规期刊上发表论文, 申请专利或参加高级别的竞赛, 从而培养大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对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评价, 要纳入培养计划, 可以利用管理方格理论对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总体质量进行分析。

如图2, 其中横轴为大学生所参与科研活动或获得的科研成果的质量, 纵轴为参与科研活动次数。大学生所参与科研活动或获得的科研成果的总体质量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评价标准, 对不同等级的科研活动和科研成果设置评价权重, 从而对学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总体质量进行评价。

总之, 社会的发展逐步体现出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和复杂性, 人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国家参与竞争的核心力量。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有规律可循的, 经过学习和训练可以使人的科研天赋得到有效开发, 创新能力得以及早显现。本科期间是人的创新能力培养的起步阶段, 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因此, 重视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社会的要求, 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参考文献

[1]陈遵银, 王锡仁.军校学员科研创新能力培养[J].海军院校教育, 2003, 13 (6) :63-65.

[2]莫光政.21世纪高等学校社会服务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02.

[3]蔡安江, 郭师虹.浅谈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 2006, 09 (3) :73-74.

[4]刘兴太.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J].武警医学院学报, 2007, 16 (6) :597.

培养实施策略 篇11

初中自然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践性与理论性很强的学科。课本中有许多实验都是验证性实验。学生一般都是按照教师事先设计好的模式,按部就班,教师怎么说他们就怎么做。学生的思维被压缩在极其狭窄的单线性思维空间里,束缚了学生思维的自由度和想象力。造成思维的被动、狭窄及惰性,而变换实验的形式,却可以培养思维的独创性。因此,在实验教学中尽量地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式实验,把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把习题中的叙述性实验改为操作实验等等。经过学生自己克服困难,百折不挠、开动脑筋而获得规律和知识,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的兴趣。

例如,氧气的制取实验。若一开始就告诉学生该怎么怎么做,教师先演示一遍,等学生看清楚了,又要强调实验过程中该注意的问题,再让学生自己动手做。这样也许大部分组能成功制取到氧气,但是学生的兴趣与创新思维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再让他们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又什么都不知道。因此,在讲授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如果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来做实验,在学生探索实验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不同的现象和问题:有些组水槽里的水变红了;有些组试管破裂了;有些组收集不到氧气;有些组收集到的氧气纯度不高……针对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又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这样在学生亲身体验的实验情境中,学生兴趣就很高,整个实验室议论纷纷,他们猜想有些试管破裂是由于试管外壁有水珠引起的,有些是试管口朝上引起的,有些是受热不均引起的……针对这些猜想,再提出问题,如:为什么试管口朝上会引起试管破裂?为什么受热不均会引起破裂?为什么会收集不到氧气?为什么实验结束后得先移走导管再熄灭酒精灯……在学生分析这些问题时,加以启发引导,经过分析、归纳、提出合理的正确的解决方法。经过以上的分析和改进,不但能完成制取氧气的实验要求,而且还能培养学生实验过程中善于观察、探索、思考、联想的能力。既学到必要和扎实的知识,又培养了动手操作能力,敢于怀疑,敢于质疑,敢于提出自己见解,又培养了求异思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讲述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就引导学生思考氧气究竟是从哪里来的。是从水里来还是从二氧化锰来还是从双氧水来,又或者是从它们的混合物中来?让他们自己设计出实验方案,通过做探索性实验来说明问题。再引出实验原理,导出实验装置和实验步骤。这样,学生在探索实验的过程中既学到了知识又体验到探究过程的乐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探究“电路连接”的课题时,本人事先把三盏灯串联在一起,开关闭合后,三盏灯都亮了。然后提出问题:不拆断电路能否只让一盏灯亮,另外两盏灯不亮呢?学生分组探究,寻找方法。这样设计探索性实验后,学生不但可以得到短路的方法和定义,还会探究出把串联改为并联的方法。学生参与意识浓,探索欲望强,学生的情绪始终处于最佳状态,学生的兴趣也就能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和巩固。

教师只要根据教学目标,以探究性的视角去挖掘教材中的探究因素,通过整合增减、换序、改编的方法确定探索性实验,设置情境问题,诱导学生主动学习、观察、探究、交流、寻找问题的答案,组织教学材料,设计教学策略,做足开好每次实验,让一堂课变成学生的一个“发现—探究—推理—判断”的过程。即让学生自己去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在整堂课中,随着知识点的转移,通过教师的层层设问,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通过阅读、观察、分析,推理再解决问题。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引导下始终处于兴奋、积极的状态,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学习科学的兴趣也就越来越浓。

参考文献:

[1]张志勇.创新教育中国教育范式的转型[M].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12.

[2]崔秀梅.初中物理新课程教学法[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培养实施策略 篇12

一、学生自主学习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在初中数学实际教学中, 往往学生的主动性学习不强, 不能充分融入到课堂学习中, 仍存在着以被动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主动学习意识淡薄. 一半的学生在老师布置预习时才进行预习, 要求复习时才进行复习, 大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很少主动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不高, 依赖教师的现象比较严重, 不少学生仍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之中.

2. 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 大部分学生平时基本不复习、预习, 课堂上不能认真听讲积极思考问题, 不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老师布置的作业动辄抄袭.

那么, 造成当前学生以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为主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1. 重“教”轻“学 ”的过程的影响 . 长期以来 , 教师注重对教材的钻研和教法的探讨, 以陈述性知识传递为主, 却基本忽视了对学生这一学习主体的研究, 课堂教学中缺乏对学生进行“如何学”的指导, 导致学生不能进行系统的学习、全面的理解制订学习计划、运用学习方法等活动. 这种单向传递的教学活动阻碍了学生学习策略水平的提高和发展, 是造就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的原因之一.

2. 重“灌输”轻“自主 ”的教学模式的影响. 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中, 学生的“学”是围绕着教师的“教”进行的, 无论是学生通过自学能掌握的内容, 还是需要教师重点讲解的内容, 教师往往都忍不住要讲解, 有时甚至一讲到底, 没有给学生留下自主学习、积极思维的空间和时间, 从而抑制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 重“结果”轻“过程 ”的教学评价体制的影响 . 当前 , 很多地区教学评价仍以学生学业成绩作为主要的评价内容, 教师很少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很少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进行全面的形成性评价. 多数教师一直是仅通过书面考试对学生一个阶段的学习情况作判断. 在这一过程中, 往往只有少数学生能够获得鼓励, 体验成功的快乐, 而大多数学生在过于频繁的测试、考查、评比中无法获得自主学习的积极体验.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实施策略

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里, 课堂教学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教师不应仅单纯地关注知识的传授, 而更应在指导学生“会学”上下功夫,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

1.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 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 , 要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作为重要目标. 因为教师有了明确的自主性教学目标就能突破传统的教学思想的束缚, 充分尊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充分表现他们的才能, 体会他们的本能.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为创新而学”的意识和热情,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在预习方面 , 指导学生学会自学 . “先学后教”就是在教师还没有“教”之前, 鼓励学生“先学”. “先学”是“后教”的基础,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先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可以引导学生从以下几点加以突破:

1根据每章节提出的学习目标, 先粗读教材, 领略教材的知识点滴, 然后再引导学生仔细研读, 在关键的语句, 或不理解的段落、文字下面适当做记号;自己在阅读时, 能有自己的观点、看法, 可适当做些注释, 阐明自己的观点, 或注明所需要提问的问题.

2对课本的示范例题, 可适当地做些注明, 认为关键的、较有特色的步骤也可用色笔画线以示注意, 看完例题后, 把题目抄起来, 然后自己可尝试解题, 再与教材解法加以对照、比较, 总结得失, 做好记录;反之, 也可只看例题题目, 自己先尝试解题, 然后再对照比较, 找出优缺点, 再做好记录、总结.若能引导学生做好这方面的自学, 学生的思维活动层次就会相应提高.

3. 加强学生的思维培养. 数学中的一题多解 , 由于解答的方法多种多样, 是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抛出一些一题多解的问题, 激励学生大胆猜想、探索,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上一篇:词的发展下一篇:自动化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