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优质课的观后感

2024-08-12

小学英语优质课的观后感(共15篇)

小学英语优质课的观后感 篇1

小学音乐优质课的课件

一、教材分析:

这首《让我们荡起双桨》是一首优秀的二声部童声合唱歌曲,歌曲曲调优美抒情,娓婉动听,富有诗情画意,形象地描绘了孩子们划着双桨、轻舟前驶的情景。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以欣赏为主线,引导学生感受歌曲轻快、优美的情绪。

2、引导学生用能够用饱满的情绪、优美亲切的声音,富有感情地演唱。

3、通过听、想、说、唱、动等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审美情趣,使学生具有初步感受音乐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1、体验旋律的美感,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2、引导学生有感情演唱。

四、教学难点:

1、掌握○ × × ×弱起乐句的演唱(及时、准确)。

2、把握音准、节奏的准确

五、教学准备:

电子琴、挂图、录音机。

六、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1、教师弹奏影视音乐。师生问好:上课!等一下老师要弹(吹)奏几段乐曲,请同学们仔细听,猜一猜是什么乐曲。

师:弹奏乐曲《大风车》、《西游记》、《红星歌》和《猪八戒背媳妇》各小段。

生:即兴的随音乐演唱、做动作。

师:边弹边问师生互动,学生齐声回答。

师:看来你们都很熟悉啊!是在电影和电视剧里听到的吧!

生:齐声说:是!

师:是的!刚才这几首乐曲都归属于影视音乐。影视音乐:简单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为电影节目和电视节目服务的音乐。它分为歌曲和器乐曲两种。其中歌曲分为主题歌、插曲和片尾曲。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影视音乐的插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寓教于乐】

1、介绍曲词作者。

2、介绍歌曲背景。

《让我们荡起双桨》是电影《祖国的花朵》的插曲,当时影片的画面是:北京市一小学的五年二班,被评为最优秀的班级。为了庆祝同学们来到北海公园划着小船,微风吹过脸庞,柳树在随风摇摆,美丽的白塔倒映在水中……多美的景色,就在这时音乐响起,把整个画面推向了高潮。下面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来聆听一下这优美的旋律,想像一下,仿佛自己真的来到了北海公园,划着小船,微风吹过……(教师播放录音范唱,要求学生即兴的随音乐做动作。)

3、初听歌曲,设问:好!听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旋律高低起伏很优美、抒情!歌曲非常好听、听到了歌曲我仿佛真的划着小船。)

4、学唱歌曲,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很优美的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的第一段。学唱曲谱。在学唱之前,我们要解决一个难点,就是歌曲的弱起部分。弱起:强拍处有空拍而且在最开头 (从弱拍或次强拍起的小节)或称为不完全小节。

(1、)学唱0X XX 弱起小节

( 2、)唱第一乐段旋律,引导学生用有强弱变化的声音演唱。( 教师弹琴反复教唱,并及时纠正学生在演唱时出错的乐句,使之改正直到教会为止。)

(3、)完整演唱歌曲旋律。

(4、)学唱二声部合唱。教师弹琴反复教唱,并及时纠正学生在演唱时出错的乐句,使之改正直到教会为止。

( 5、)加入歌词。

( 6、)融入自己的感情再来唱一遍! 老师感觉歌曲的情绪还应该更优美,抒情。希望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自分小组用你最喜欢的方式来表现歌曲,下面开始。(教师巡视指导,要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保持住激情。)

【创编表演】

师:老师感觉歌曲的`情绪还应该更优美,抒情。平时啊!我们的音乐课,同学们的表现形式都很独特,创新。这首歌曲可不可以用你喜欢的形式来表现一下你对歌曲的理解哪!(教师巡视指导,要让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保持住激情)

小组汇报表演:

师: 好!老师看你们做的都很认真,表现形式也很有新意!下面请同学们汇报表演。哪个小组先来。(教师及时点评和学生互评)

【完美结课】

1、下面请大家来说说,我们都学到了那些?

2、最后啊!请同学们欣赏老师收集的一些影视作品。(教师播放影视录音,学生聆听,即兴的随音乐演唱、做动作)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教学,让我感触颇多。我,课本,教学参考,学生,我们之间的对话还有问题,更多的是自己的问题,以后,每一课都要精心准备,用心上,还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做好每一个细节开始,细节决定教学的成败!

小学英语优质课的观后感 篇2

优质课的授课模式为英语教师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也就是说, 优质课的导向作用不容忽视。鉴于此, 优质课的讲授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 精益求精, 在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上下一番实实在在的功夫。在此本着反思教学的态度, 力求从反思和总结中吸取一些营养, 学习并借鉴一些有益的东西。

1. 总体感受

1.1 教师底蕴深厚, 口语流利, 发音准确。

台上一分钟, 台下十年功。素质需要日积月累, 加上良好的悟性。参赛的大部分教师能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发挥整合能力、运用教育智慧解决教学问题。他们运用地道的语音、优美的语调、丰富的词汇、流畅的表达、扎实的语法把英语课堂打造的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1.2 善于利用多媒体等各种手段辅助

教学, 使学生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 更直观, 更生动;多媒体英语教学有助于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 扩展课堂信息的交流容量, 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总之, 集声、光、色于一体的课件, 图文并茂, 为学生创建了形象、生动、有趣、地道的英语语言环境。

1.3 教师教态亲切, 表情丰富, 富有亲和力.

教师的亲和力来自教师的个性特点、对学生发自内心的挚爱以及适宜的表达方法;亲和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教师智慧的一种综合的体现。在借班上课的公开课中, 亲和力能有效地促进了师生的互动, 从而顺利地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1.4 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作后盾, 词汇丰富, 课堂充实。

虽然老师们只上一

课, 内容不多, 但是老师的教学方法很多变, 课堂气氛也较为活跃, 教学设计环环相扣, 整堂课给人的感觉很充实。而且老师们在教学中都比较注重行为学习, 在设计教学环节时突出了一个“活”字, 将学生们的身心发展和语言发展相结合, 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中习得语言。

1.5 老师们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通过听课我发现教师们都树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把整个课堂还给了学生, 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注重主体参与, 多采用小组讨论的模式, 营造了宽松, 民主, 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教师都很注重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各环节和各种操练及交际活动间的交替自然紧凑, 一堂课几乎每个学生通过小组讨论都能参与英语操练和交际活动。

2. 客观反思

2.1 教学课堂要注意教学的生活化

教师所设计的课堂环节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善于发现学生身边的英语, 要让学生能够真正体会英语语言本身的魅力, 以及学以致用时随之而来的幸福与喜悦。如今的英语学习更倡导语言的真实交流, 注意真实的语境创设, 注重语言的实用性, 这一点是我们职业学校的教师应该特别注意的。

2.2 板书问题

由于都是采用多媒体教学, 所以很多老师整节课的板书只有课文的题目, 而其他所有内容都是通过幻灯片呈现, 这确实增加了容量节省了时间, 但是在平日的授课中老师们都不板书重点内容吗?我认为一定不是这样的。我个人认为, 板书重难点知识是很有必要的, 这样可以把课堂的知识整体呈现给学生, 很多原始的教学手段是很有效的。

2.3 多媒体的适当使用

英语课到底要给学生带来什么, 绝不是表面的热闹.公开课不是在比多媒体的制作技术高低, 教师与学生不应被花哨的电脑课件牵着鼻子走, 多媒体辅助教学应讲究“辅助”二字, 凸现教师本身即是最好的“媒体”。在参加教学比赛时, 备课时间很有限, 教师应精于备课, 积极发挥其内涵与睿智、灵活机动, 善于驾驭课堂, 让课堂“活”起来, 让学生“动”起来, 让思想火花的碰撞“多”一些, 让学习真正成为一种享受与需求。

2.4 外教公开课的启发

外教公开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环节比较简单, 学生被给予的时间很充分, 课堂的状态很真实, 公开课很自然。对比中方英语公开课, 真实感不够, 有时显得有点“做秀”.教师长时间精心地备课、采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学生做充分的课前准备、大容量输入与输出的课堂教学、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每一个环节掐分算秒 (怕不能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 怕冷场、怕听课老师或评委等得不耐烦、怕汇报展示“秀“给大家看的时间不充分) ;有时过分注重可看性。

2.5 教师要注重仪表

教师应该衣着得体、端正、时尚.这使我想起台湾的老师, 他们上课都要化淡妆, 否则家长、学生会认为老师不礼貌。爱因斯坦为解释相对论曾经作过这样的比方:“与一个美丽的姑娘在一起, 时间感觉过得特别快, 可在炎热的炉子旁, 过一分钟就象是过了几个小时。”所以教师要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深深吸引学生, 引导学生做到“亲其师, 信其道”。

2.6 课堂评价问题

在课堂上, 对于学生的表现要及时评价, 用言语、声调、眼神、体态等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适时、适度的激励性评价,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但我们的评价不应该过于零碎、过于夸大其词, 应当中肯且恰如其分, 要注意评价的艺术性和实效性, 否则会适得其反。

通过这次竞赛, 我认为教师们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 精心备课, 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 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平时注意不断汲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经验,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 做一个学生喜欢, 家长赞扬的好老师.“教然后而知困”, 不断探索, 不断反思, 不断调整, 从而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 只有适合的才是优质的。

摘要:优质课的授课模式为英语教师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也就是说, 优质课的导向作用不容忽视。鉴于此, 优质课的讲授必须予以高度的重视, 精益求精, 在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上下一番实实在在的功夫。我在此本着反思教学的态度, 力求从反思和总结中吸取一些营养, 学习并借鉴一些有益的东西。

关键词:英语优质课,反思

参考文献

[1]根据学原理-交互式教学.外语教学研究出版社, 2001年

[2]王希尧.人本教育学.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9年

小学语文优质课的可行性教学策略 篇3

实现小学语文优质课,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不断反思并改进个体的施教行为,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本文就如何评价和实现优质的课堂教学给出一些建议,希望能给老师们的教学一些有益的借鉴。

一、评价优质课堂教学的基本点

近年来,同行们都在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这里的“教学”指的是“教与学”,“实效性”指的是“学生的学习是否扎实有效”。具体地说,一节语文课后,怎样看待学生的学习是否扎实有效呢?

(一)评价“教学目标的制定与落实”

把《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细化到每一节课堂教学中,就要制定准确、全面、操作性强的具体教学目标,并且在课堂中有效落实。制定教学目标应避免以下两种现象。

1.照搬教参、忽略学情。“教师教学参考”,既然是参考,就不能盲目照搬。有些目标不适合任教学生的实际需要,其积累、理解、感悟、生发情感的增长点在每个班级是不尽相同的。教学目标必须与任教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相适应,必须关注学生的差异。因此,依据学情制定目标,是实现优质课的基本要求之一。

2.空洞无序、不易操作。每一节课所达成的目标应该具体、明确。目标清晰,才能引导教师在课前预设、课上生发以学定教的操作方法与手段,空洞的目标是根本实现不了的。教学目标既包括学生课堂学习中,在“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所积累、获取、提升的内容,还应涵盖掌握这些内容的方法与策略。

例如:执教《老人与海鸥》第二课时,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为:(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情感。(2)在研读文本与感受人与动物真挚情感的同时,学习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真情表达出来的。

目标1,体现了教师对文本的正确解读,准确地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一层面进行了定位,即“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情感。”目标2,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特点,融入了《课程标准》对高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即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两条目标中,不仅将三维目标有机整合,同时又涵盖了达成目标的方法与策略。

评价一节语文课,首先应评价“教学目标”的制定,其次要依据整个教学过程,反思目标的达成效果。从研究的角度说,通过一节课的教学效果也能检验教学目标制定得是否得当。

(二)评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行为”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行为,是提高课堂实效性的根本,也是评价语文优质课的主要内容。评价“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行为”应关注以下要素:(1)教学目标:符合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程度;明确、具体、恰当,体现可操作程度。(2)学习条件:学习环境的创设;学习资源的处理。(3)学习活动的指导与调控:学习指导的范围和有效程度;教学过程调控的有效程度(处理教学预设与学生生成的效果)。(4)学生活动: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广度、深度。(5)课堂气氛:课堂气氛的宽松程度、融洽程度。(6)教学效果:目标达成度;解决问题的灵活性;教师与学生的精神状态。(7)教学特色:教学设计的创新点。

二、实现优质课堂教学的可行性策略

(一)关注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

在课堂学习中,培养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能提高学习效果,还在一定程度上开发学习的潜能。其可行性策略有:

1.培植自信心。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他们树立学好语文的自信心。

2.感受成功的乐趣。通过动口、动脑、动笔、动手等多种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感受成功的乐趣。

3.发挥评价的功效。课堂教学评价,不仅要有相当多的激励性评价,更重要的是恰如其分地引导性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参与的广度、参与的深度和学习的效果。

(二)关注“双基”教学的落实

语文学习中的“字、词、句、段、篇;听、说、读、写、思”是语文课程学习的主旋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应该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任何时候都不能忽略。其可行性策略如下:

1.加大指导与训练的力度。注重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学习语文基础知识,指导学生主动地积累词语,准确地运用词语;注重在生活中识字,扩大识字量;努力减少错别字。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年段特点,进行必要的、到位的基本技能训练。比如在阅读教学中,要加强朗读与默读的指导与训练,特别是指导与训练学生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边读边质疑、边读边思考、边读边想象、边读边生情、边读边积累、边读边感悟、边读边评价、边读边发现、边读边揣摩。

2.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扩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注重引导学生积累和运用恰当的读书方法自主地阅读,形成较强的阅读能力。比如在阅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品语言、悟情感、赏语言、学表达。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注重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加强读写结合,培养自学能力。

3.教学设计应考虑学生的起点与终点。在40分钟的课堂学习里,学生在怎样的起点上学习?要达到什么目标?学生提高的过程有哪些显性的特征……这些因素体现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增长点,也是教学评价的重点。比如,有的课上过多地、一味地在理解文章内容上下功夫(有些又不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就会淡化对表达方法的领悟;有的课上,学生批画得好、质疑得好、表达得好、交流得好、朗读得好……可是体现不出从不会到会的过程,体现不出学生情感由浅入深的过程,完全是一种展示。这些都说明执教者在教学设计时,忽略了学习者的起点与终点。

(三)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其可行性策略如下:

1.培养“提笔就是练字时”的良好习惯。应加强学生独立识字能力的培养和正确规范的书写习惯,引导学生掌握多种识字方法,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学生应养成“提笔就是练字时”的良好习惯,课堂上应加强握笔、写字姿势的指导,培养按笔顺规则书写的习惯。

2.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应注重培养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这一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有的放矢地慢慢教、慢慢练,逐渐使学生在读书时,自觉性地、习惯性地拿起笔,把自己边读边思考的结果,在字里行间圈圈点点、勾勾划划,同时写些简单的批注。既有随读随写的内容,又有读后积累与感悟的内容。这样的读书,有成效、有收获。

3.培养主动积累、恰当运用的良好习惯。应注重培养学生养成积累和运用的良好习惯。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积累语文知识、积累读书方法、积累言语表达形式和语言规律、积累情感体验等。应努力寻求积累与运用的结合点,一方面为学生创造多样的运用环境,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在运用中有目的的积累。

(四)关注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的联系

语文教师要建立大语文学习观,要时刻认识“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教师重视语文学习与生活实践的联系,学生就能更好地学会观察生活,学会在生活实践中巩固书本知识。其可行性策略如下:

1.要根据教材要求,指导学生开展丰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2.要开发校本教材,设计并实施有特点的,适合学生兴趣点的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过程应该是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过程。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应设计一系列小规模的、开放性的实践活动,把听说读写训练巧妙地融于活动之中。同时,加大书本学习与实践学习、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的整合力度。在综合性学习中,提倡学以致用,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能力。

(五)关注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课程改革的重点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

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与学生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谐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使学生在这样的课堂环境中敢想、敢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2.利用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师应尽可能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指导策略;注意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分层次教学;在教学评价上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允许学生思维方式的多样化和思维水平的不同层次,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一节优质课的感悟 篇4

这月,我校邀请了青年教师王小琳为我们做了一节观摩课,王老师那极富磁力的课堂语言和清新流畅的教学风格给所有听课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王小琳老师所讲的是《村居·清平乐》,众所周知,古文教学是枯燥无味的,而王老师执教的这节课却丝毫没有这种感觉,大气、丰满、灵动,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老师们也听得入迷,使我们真正体会到了我国古代诗词文的韵律美和意境美。这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吟词有味

王老师说:“古诗词只讲意思是很没意思的。”所以他注重了在词的节奏和韵律上下功夫,注重了手舞足蹈和平仄的训练,使学生兴趣高涨,读来津津有味。

二、品词有色

王老师说:“词不但具有优美的音乐,还具有优美的画面,俗话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她让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并从中产生联想。其中王老师对“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这句话的处理,让我受益非浅。这句话是难点,学生比较难理解,教学时,王老师运用了独特的方法,使课堂充满了情趣。当学生将画面描述得平白无味时,王老师就让学生给这对老妇的神态,动作上色,有了具体方法的指导,学生很快就说得形象生动了。在引导学生想象老两口的对话时,王老师自己先进行了补白,有趣逗人的话语让学生感受到了两位老人的恩爱和睦、温馨惬意、悠闲自得,接着再让学生设想老夫妻之间还可能说些什么话,这是多精彩的一瞬啊!无须教师再多去花费一言一舌,学生就比较准确地理解“相媚好”的意思了。

三、赏词有情

王老师运用一条主线“醉“来统领全文,引导学生带着几分醉意去读课文,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直到最后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用十分醉意再去读课文时,学生的整体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学生们感受到了景美人和的境界,感受到了中国的民族文化上的那种生活的平衡,精神的满足。至此,这节课的主题升华到了最高点。

听了这节课后我既有自己的收获也有自己的思考。首先听王老师的课让我深深地认识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真正沉浸于文本的美中,沉浸于作者的情感中,才能在课堂上充满激情地将这种美传达给学生,才能感染学生,一起沉浸在文学的美妙之中。可以说:真情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学生。心中有真情,才能读得动人。老师要让学生动情,首先一定要自己深读文本,沉浸其中,有透彻的领悟,然后才能胸有成竹地带学生游历于文本之中,进行心灵的对话。所以,我一定要多读书、多思索。要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大量的阅读积累,才能深入地挖掘文本,才能出口成章。

优质课的评比环节反思 篇5

优质课的评比对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若用《纲要》精神分析,我们发现优质课的评比也存在一些弊端,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活动设计形式化:评优课的活动设计不是从幼儿的需要出发,而是为了吸引评委的注意和好评,刻意追求环节上的“新”、“奇”、“巧”。

2、活动过程表演化:评优课的活动教师事先精心设计安排好,有的问题的提出和回答,教师也预先设计好,并告诉幼儿。有的园领导为了达到“优秀”,请名望专家、有经验的教学研究人员设计活动或对参评教师设计的活动进行加工、指导。这样的优质课,专家、教研人员是教师的“导演”,教师是幼儿的“导演”。

3、幼儿主体被动化:在评优课中,幼儿按教师的意愿及精心设计的活动环节参与活动、与同伴交往、与教师互动。幼儿的活动自始至终都按照教师铺设的轨道运行,幼儿是教师导演课中的“演员”。

4、评价主体单一化:优质课的评委一般是幼教专家,一线教师参与少或没有参与。

5、参赛对象局限化:优质课的`评比没能让全体教师都参加,一般是骨干教师的专利。

针对以上情况,我有以下几点的思考:

一、明确评价目的 转变评价观念

1、明确“一个目的”。优质课评比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不是甄别教师或给教师排队。如我园教师有的擅长组织集体活动,有的擅长个别指导;有的教师擅长环境创设,而有的教师擅长对教育工作进行总结。幼儿园管理的关键,是要发挥她们的长处,扬长避短,合理搭配,实现人才的优势互补。我们在要求教师整体素质提高的同时,应先允许教师富有个性地成长。

2、树立“两个观念”。一是树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观念。优质课 活动要能促进幼儿的发展,使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形式新颖、场面热闹、表演性强的所谓“优质课”,不仅不能给幼儿予发展,还无端浪费幼儿的时间,压抑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二是树立“幼儿是学习主体”的观念。幼儿是学习的主人,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是教师选择教育内容的依据,幼儿还应是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如“六・一”节,是幼儿最喜欢的节日,为了开展好节日的庆祝活动,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我决定把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权交给幼儿,让他们从自己的经验出发,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设计并组织活动。当我把这一决定告知幼儿时,幼儿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极高的热情,提出了很多的活动建议:“六・一”节要开个庆祝会;每个小朋友都要拿出自己最好的作品;庆祝会要请爸爸妈妈参加;庆祝会的活动室要自己布置,节目要自己排练,门票要自己设计……。当然,在幼儿的自主活动过程中,我没有放弃对他们进行及时有效的指导,但在这里,我只 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3、坚持“三个有利于”。优质课的评比应坚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坚决摒弃表演式、形式化、作秀的优质课评比活动。

二、改革评价标准 实施综合评价

1、评价内容要全面

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富有建设性的工作,幼儿的发展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评价一名普通教师和优秀教师的标准不应局限于一个活动的组织,而应体现在教师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所提供的各种机会和积极引导的所有教育活动。完整的评价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⑴教师组织一日活动情况,如教师组织集体、主题、游戏和分区活动的情况,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习惯的养成等;⑵教师为促进幼儿发展所做的各项工作,如环境创设与利用,家长工作等;⑶教师的整体素质,如职业道德、教研能力、自制教玩具、课件制作、资源利用等。

2、评价主体应多元

《纲要》明确指出:管理人员、教师、幼儿及其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充分体现了幼儿园教育评价的多元化。同样,优质课的评比,应当改变以往专家评委说了算的单一评价方式,将评价变为由专家评委、教育管理者、一线教师等多主体参与的活动。优质课的评比不能忽视一线教师的参与,这是因为,一线教师的参与评价,会增加参评教师的积极性,使评价更客观、更全面。同时,一线教师在参与评价的过程中,必须运用幼教理论知识去审视优质课的优缺点,发现、分析并研究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这个过程,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

3、参赛对象宜广泛

优质课的心得体会 篇6

一:以游戏为主,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轻松愉快的获得知识。

这堂课,教师比较重视游戏教学法,在中间环节中设计了帮毛毛虫找翅膀这一环节,让孩子们体验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最后,带着快乐和蝴蝶一起飞舞,孩子们跟随着故事的发展找到了小房子。这样让幼儿的积极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探索欲望更强。

二:教学设计创意新颖

曹老师整堂课重点,难点清楚,灵活适当使用现有电教设备,在学习反义词的同时,发展了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整个活动,让孩子们沉浸在童话的世界里,真正做到了“玩中学,学中玩”。

三:教具的准备很充分。

曹老师的多媒体课件制作丰富,用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吸引了小朋友们的注意力,高度的调动了小朋友们的积极性,同时调动了幼儿多种感官,使幼儿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更进一步的提高。

这次曹老师的课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我想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也应该像曹老师一样,学习课件制作,要勤于动手动脑,多为幼儿准备充足的道具,并尽量将这次学到的东西,运用于自己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使自己在工作上不断进步!我决定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1:准备好我们的教案和教具。选题应新颖和具有原创性。

2:在开心活跃的活动和学习的气氛中增强师生互动。

3:增加幼儿动手,动脑的机会。

课件并非优质课的“金缕衣” 篇7

目前, 只要是公开课、示范课、汇报课就少不了课件, 好像少了它就成不了优质课。这种不顾实际, 任意“拔高”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的现象已经非常突出。许多评委在评课时几乎也都把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与否作为了优质课的必备条件。我认为这种观点不仅不科学, 而且会造成教师滥用课件的局面, 还会给课堂教学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只有准确定位和把握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作用, 才能根据具体内容正确合理地选择课件, 那种过分夸大课件的功能, 教师上课几乎不动用课本, 学生几乎不接触教材, 一切跟着课件走的做法, 是违背教学规律的做法。不管到什么时候, 不管计算机发展到什么样的水平, 课件永远只能姓“辅”。

课件是用来解决教学中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或内容时所用的教学手段, 是辅助课堂教学, 并非是教学中的主角。是否需要课件, 要依据课的内容和学生的理解能力而定, 有的课用上课件, 学生就能很容易地理解;有的课用不用课件一个样, 多此一举;有的课用上课件却适得其反, 使学生对问题和内容的理解一头雾水。

那么, 哪些教学内容适宜用课件来上课呢?

教材中, 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抽象难以理解, 尽管教师讲得口干舌燥, 学生还是不知所以然。针对这类内容, 教者可以适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抽象的内容, 教学的重难点化难为易, 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知, 从而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 为释疑解难创设巧妙的突破口, 改变以教师分析为主, 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法, 让课的难点在不知觉中得到巧妙地化解。但切忌将整个教学过程制作成课件, 或把学生很容易理解的内容也制作成课件来上课。

制作有效的课件, 教师必须具备以下两方面的能力。

首先, 教师要有一定的教学理论水平, 能够并善于分析出教材对于学生理解水平来说缺少了哪些“微量元素”, 即教师要对教材和学生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制作课件时, 教师除要结合教材分析出一节课的重点外, 还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分析出哪些是学生较难理解的内容, 也就是学情分析。

其次, 教师要有较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和课件制作能力。制作课件时, 要能思考如何才能为学生施足“肥”量, 让学生有了课件这种“营养肥料”就能有效生长, 即教师要有较高的课件的设计水平与制作能力。对于部分仍不会制作课件的教师来讲, 不能只为了迎合趋势, 照搬别人的课件上课。借用别人课件固然可以, 但需要改进。别人的课件是课件设计者凭借自己的理论水平, 在分析研究教材的基础上, 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及相关教学理念设计而成的, 具有个性化和特殊性, 不具有普遍适用性。所以借用别人的课件一定要根据自己的教学思想、教学风格及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做些改动, 方能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 课件不应该仅成为诸如优质课“演出”时专用的“服装”, 平时上课根据需要也可选用课件。另外, 作为评课者在评课时要擦亮自己的眼睛, 勿被那种披着多媒体“外衣”而内涵不足的课所迷惑。

浅谈上好政治优质课的技巧 篇8

一、课前详细准备

1.教师娴熟地驾驭教材

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教师上课前一定要吃透教材,钻研教纲,思考教学方法,理清教学思路,安排好教学环节,努力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易错易混点清晰,上下知识点间过渡要连贯自然,逻辑严密。否则,就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2.教师要备好学生

现在优质课评比一般采取借班上课模式,为了便于讲课时师生互动默契,课前一定要了解借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有的放矢。如果发现学生实际与预计出入较大,还需要适时修改教学设计,直至完全符合学生实际情况。这样就能有效避免教学中出现启而不发、提问冷场的尴尬局面,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中指挥若定

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恰当运用教学方法,环环相扣,在起伏跌宕、高潮迭起的氛围中完成教学,给听课师生留下美好的印象。要达到这样的效果,笔者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导入要巧

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巧妙的导入能够先声夺人,会唤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一上课就牢牢把握学生的思路,积极促成师生互动。当然,导入新课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歌曲导入、设问导入、开门见山导入、案例导入、小品导入等。如何设计导入方式,要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师个人习惯而定。若运用社会热点导入,一定要充分考虑借班学生对该热点的了解。2008年在开封召开河南省普通高中新教材培训会时,笔者有幸聆听了两位教师的省级示范课。来自郑州的一名教师在讲市场配置资源时,以黄河水资源为导入点,分析黄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黄河对于开封市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另一位来自海南省海口市的教师在讲政府的职能时,引用国家应对金融危机措施的材料导入,材料非常新颖,也与教材内容吻合,只是未考虑到高一新生关注和了解社会热点的实际,出现了启而未发的局面,虽然教师积极引导补充,教学得以延续,但导入显然未达到预期。课后专家点评时也委婉地提到此处。可见,导入一定要巧妙。

2.教师语言要美

教师语言要有个人魅力,教师在讲课时要控制语速节奏,声音抑扬顿挫,一种声调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教师要尽量克制自己的口头禅,口头禅多了,一方面会干扰学生听课时的逻辑思路,另一方面会唤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可能个别学生因此会关注教师的口头禅及运用次数,从而影响课堂效果。

3.主体发挥要充分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才会积极地思考、讨论和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课堂气氛才会活跃,教学效果也才会更加突出。当然,教师在构思教学环节时要恰当处理“活跃气氛”与提高教学效果的关系,切忌为活跃气氛而活跃气氛,忽视教学效果的提高。教师要做到既能“放出去”,又能“收回来”。

4.善用教育机智

教师的教育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定向能力,是指教师对学生活动的敏感性,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及时采取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机智是教师综合素质和修养的外在表现,是教师娴熟运用综合教育手段的能力。教育机智发自偶然,储之久远。它不仅表现了教师的教育态度和能力,更反映了教师的人格修养。良好的教育机智对学生的人品、思想方法都有较大影响,有的会留下终身印象。

5.课堂总结要点睛

课时内容讲完后,要有回顾总结,这是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环节。课堂总结既能帮学生理清知识体系,加深整体印象,还能强化本节重点、难点以及易错点。同时又可以承上启下,引出下节课要讲的内容,给学生留下悬念。所以课堂总结一定要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切忌泛泛而过。

6.板书设计要合理

板书是教师展示自己才艺的重要一环。一手漂亮的粉笔字既是教师个人素质的展示,又是对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展示,还能唤起学生对书法艺术的认同和追求。有人认为,在多媒体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板书可有可无。笔者认为,合理的板书设计,既能增强学生对教师的认同和好感,便于师生互动,又能为课堂增色。当然,如果板书仅写本节课的标题,或仅写几个字,或设计不合理,则会成为教学环节的“短板”,影响课堂效果。

7.课堂检测要精

检测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不可缺少。检测的习题要有代表性,难易要适中,要有技巧性。稍难的习题要讲清讲透,从而达到巩固教学效果的目的,切忌过易过难。检测的题型应多种多样,可以是单项选择题,也可以是非选择题。

三、课后教学反思

对化学录播优质课的评语 篇9

评语一:

本节录播课通过广元市科教频道《2014开讲》栏目向全市直播,其社会教育意义深远。

本节课教学设计新颖,教学内容不拘于教材,教学方式打破传统,并体现教师独特的教育思想。以“如何学好初中化学”为题,点燃学生学习化学之火,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熏陶和培养,引导学生通过实验主动参与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产生渴望学习和了解化学的情感。

整节课在传递化学真、善、美的同时,重在学法指导,不仅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化学习惯和方法,而且让学生树立了学好化学的信心,值得借鉴!评语二:

本节录播课以“历史谜团”引入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以阶梯式的“解密闯关”方式学习“水分子的变化”,培养了学生的挑战精神。并通过小组活动和观看“氢能源”视频等,培养学生的团体意识和节约能源意识。

观摩物理优质课的心得体会 篇10

淮阳一高物理组

2014年10月21日至10月22日,我有幸参加了在平顶山举办的2014年河南省中学物理优质课评选暨观摩研讨会,本届比赛采用教学设计说课,打破以往的说课流程,面对评委老师和观摩教师,以说课的形式直接展示教学设计意图和流程,包括必要的实验展示,突出创新和科学方法教育为主题。本次活动一个新的内容说课结束后由评委根据说课内容提出一个相关教学问题,由选手现场回答。

细细聆听来自全省各市优秀教师的上课,领略到了全省出类拔萃的物理教师的教学风采,他们的教学理念、教学艺术,说的都十分精彩而实用,他们极高的实验创新能力和科学合理的教材处理水平令我受益匪浅。几乎每位参赛教师都对课本的实验进行大胆的创新,充分展现实验教学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本次观摩活动,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线物理教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理念,立足课堂,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对照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情况,感慨颇深。以下是我个人的几点体会与感受:

一、引课设计精心,各有高招,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激发学生兴趣。

参赛教师在新课导入的设计科学有趣,直接有效的将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新课学习的情景中。有位老师说《楞次定律》时两块磁铁一块在一个较长的铜管里,一块在空气里,两者同时下落结果铜管里磁铁下落慢。《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这节课中有位老师这样引入一个100瓦的灯泡用生活中的导线缠绕数圈靠近一个黑盒子,让线圈运动结果灯泡亮起来了,激发了学生兴趣,最后老师拿开盒子里面是一个电磁炉。在说《力的分解》时,找两位男同学用力拉一根绳子,结果他们不相上下,老师又找一位女同学从中间轻轻一拉,结果两位男生都被拉动了。还有位老师说《牛顿第三定律》时找一个玩具小风扇放在一个水中泡沫上,打开开关结果风扇后退。

二、在引导学生提出猜想环节,各位老师的设计也很巧妙自然,利于学生提出猜想。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位老师说《牛顿第三定律》时设计了一个实验一块木板放在算盘上一辆玩具小车放在木板上当小车向前运动时木板向后也在动,实验过后老师立刻让学生进行猜想总结。从而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激情,让他们主动去思考。

三、教学过程突显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理念比新,授课方法活,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交流环境,参赛的教师都充分结合了先进的教学理念来设计组织自己的课堂,将合作学习,互动性教学以及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等理念运用于物理课堂教学,让学生们在有趣的实验中或不断的思考中获得物理知识。每位教师根据所教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充分体现了新课程创设情境——提问——学生思考、探究——分析、得出结论——应用结论的各个环节,在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 将方法的掌握寓于知识点的学习之中,注重于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

四、实验数据处理客观真实,注意渗透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在说《实验研究平抛运动》时,为了获得平抛运动轨迹是一条抛物线,这位老师先通过实验获得实验数据然后利用利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从而保证了实验数据的客观真实。

五、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体现教学方式的多样性

物理概念的建立,物理规律的掌握有时候不能通过实验来达到效果,可以通过媒体来进行展示,一位老师说《牛顿第一定律》时自己让学生在实验室做打象棋子实验照好照片,还有一位老师说《探究感应电流产生条件》时,自制了一个1m多高的大线框当线框左右转动时由于地磁场的作用使线框内磁通量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感应电流,这位老师也是在实验室里做然后拍成照片利用多媒体展示出来。

六、对实验器材改进和创新

对于实验器材不拘泥于实验室现有的一些传统器材和课本上提供的器材,一位老师说《牛顿第三定律》时,为了从定量的角度体现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该老师利用拉力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这样就能从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上相等。还有一位老师说《超重和失重》时从身边获得实例让两本书页页重叠,静止时很难拉开但是如果用两手托着快速下落很容易拉开。

通过这次听课活动我对新课改有了更深的认识。教学改革就要创新,观念的更新是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当前的教育教学先进经验,以指导自己的教学,使自己的教学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2、钻研新课标,转变教学观念,认真备课,研究教学方法,课前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案。

3、努力开发多方面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视野,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

4、上课时大胆放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以上心得体会有不当之处欢迎各位同人批评指正!

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的看点与趋向 篇11

一、课题源于生活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 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 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 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客观上决定了它在确定课程内容时必须最大限度地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陶行知说过“生活即教育”, 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中选取那些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现实性的问题、事件、现象来设计课程内容, 并且要基于学习者的需要、动机、兴趣和直接经验来设计、实施相关课程活动, 建构一个更贴近学生真实学习世界的全新课程领域。

纵观近年来的历次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或教学能手的评选活动, 获奖者在选题上都鲜明地体现了“回归生活, 基于经验”这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理念。比如, 2011年第六批山东省初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能手评选中, 无论是像《聚焦学生意外伤害》《在名胜古迹中探究历史文化知识》《七嘴八舌话航天》《吸烟与健康》等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的课题, 还是像《魅力果蔬》《修补自行车内胎》《给笔安个家》《牡丹的繁殖与栽培》等以劳动与技术教育为主的课题, 亦或是2012年全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评选中《低碳生活》《种子贴画》《个性相框》《神奇笔袋》《小小发明》《多彩泥塑》《包饺子》《果蔬大变身》《走进动画片》《多彩叶子》等课题, 在选题上都超越了教材、课堂和学校的局限, 在活动时空上向自然环境、学生的生活领域和社会活动领域延伸, 以学生身边耳熟能详的事物为媒介, 密切了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联系, 呈现了回归学生生活的课程旨意。

二、设计富有创意

精彩源于精心, 信心源于用心。精彩的课堂在于精心的设计与创意,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加注重以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打造精彩灵动的活动课堂。活动设计创意化是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堂的一大亮点。在一定意义上说, 一个好的创意等于成功了一半。

指导老师在执教《魅力果蔬》一课时就摆脱了以往围绕果蔬营养开展探讨活动的俗套, 而是首先从演示水果大变身 (类似章鱼形状的香蕉) 开始, 充分利用果蔬的外形特征、颜色特点和质地纹理, 展现了一组白菜与南瓜组成的鸭子、菜花与茄子组成的小羊、卡通苹果、茄子企鹅、地瓜老鼠等图片, 顿时活跃了课堂气氛, 激发了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作品展示阶段, 同学们还通过编故事、赋予果蔬作品寓意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创意, 课堂气氛又达到另一个高潮。

三、指导体现理性

以往我们在观摩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评选时, 经常能一眼到底、当场戳穿——太假, 简直像演戏, 有多少参赛选手的综合实践课流于形式, 孩子们在课上学不到什么真东西, 只是在盲目地配合老师玩, 那就是在作秀。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 近年来, 选手们的课程理念与指导策略在与时俱进, 大家已不再热衷于表面的热闹和形式, 活动指导趋于理性化, 彰显出老师们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解和把握愈发到位。

以劳动与技术教育为主的课题中, 参评教师不但在劳动与技术操作的环节上思路清晰, 而且课堂环节设计上明显带有研究性学习的痕迹以及向社区服务延伸的趋向, 已经逐步形成一套操作性较强的教学模式。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的课题中, 教师们也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选题、开题、过程指导、过程答疑、结题指导、成果展示等课型, 参评教师开始侧重于对学生的方法指导, 通过“授之以渔”, 让学生从“要我研究”的无奈向“我要研究”的冲动转变。

四、体验要有深度

作为一种实践取向和经验取向的课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比其他任何形式的课程都注重过程的教育价值, 更重视学生对实际的活动过程的亲历和体验, 特别强调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主动探索、发现、体验, 最为关注的是学生发现了什么、怎么解决的, 强调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合作、交流以及获得的体验。酸甜苦辣, 都是滋味;成功失败, 都是收获。在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郭元祥教授看来, 体验和生成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过程性价值的核心。学生体验的深刻性成为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及教学能手的评选的一大看点。学生们在经历动手操作和深入探究后表达的体验或感言, 往往非常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形成, 而这正是我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最终的价值追求。

五、课程趋向整合

在以往的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或教学能手的评选中, 选手们往往把综合实践活动中的研究性学习、劳动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信息技术教育等四大指定领域割裂开来。准确地说, 这四大领域不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 而更像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方式。四大领域要根据主题活动的需要有机地融合在一个主题活动的实施过程中。

近年来, 我们虽然还没有完全实现上述四大领域的整合实施, 但已经明显表现出整合实施的课程趋向, 这难能可贵, 更是一大进步。无论是在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的课题中, 还是在以劳动与技术教育为主的课题中, 多数参赛选手都在努力趋向四大领域的有机整合, 正如《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所说:“以综合主题或课题的形式将四者融合在一起实施, 使四个基本要素彼此渗透, 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

喜看稻菽千重浪, 综合实践入佳境。对于一节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的评价标准, 山东省烟台市教科院副院长管锡基同志曾经提出了“四度”——广泛度、适切度、深刻度、实效度;北京市教科院刘玲老师也提出了“三真”——研究“真问题”、学生“真实践”、关注“真体验”, 这些与笔者的上述理解异曲同工, 又各有侧重。综合实践活动优质课的看点与趋向在哪儿, 我们应继续围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与效果等方面不断探索, 不断优化设计, 提升成效。让我们共同努力, 携手前行!

参考文献

[1]方明编.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

[2]郭元祥.论教育的过程属性和过程价值——生成性思维视域中的教育过程观[J].教育研究, 2005 ( 9 ) .

全等三角形(省优质课的教案) 篇12

【教材分析】1.本节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是在学生掌握了三角形有关知识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概念、表示方法及对应部分的关系。由于三角形是最基本的几何图形之一,所以理解和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是今后学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应用的预备知识,还是证明角相等,线段相等的主要途径,因此,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2.教学重点 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及其性质.3.教学难点 三角形全等的表示方法与对应部分的关系.【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1)、理解全等形、全等三角形的概念及全等三角形表示方法;2)、会寻找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和对应顶点;3)、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并能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过程和方法目标:1)、通过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概念的学习,提高学生数学概念的辨析能力;2)、通过找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3.情感和价值目标:1)、通过感受全等三角形的对应美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2)、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创设情景,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和反思,获得必需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法分析】

主要采用引导探究法,实验法【学法分析】

新改的精神在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因此本节主要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自觉实现知识的建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具准备】三角形模板、剪刀【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

容设

一、创

境,引

提问:我有一块三角形玻璃被摔成了两块。(如图)需要照原样再配一块,是不是一定要把两块碎片都带到玻璃店去?学生可能会有如下的主张:1、主张带两块的2、主张带一块的(但不能确定带哪一块)。教师问: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不要求作答)教师:回答这个问题要用到全等三角形的知识。下面,先来学习全等三角形的知识引入新:全等三角形

此设问和生活相联系,引起了学生认识需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之在思维情境中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二、自

索,发

(一)全等形的概念

1、观察下面几组图形,它们具有什么特征?(形状相同、大小相等)

2、你能再举出一些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吗?

3、观察:利用多媒体演示 把一块样板按在纸板上,画下图形,照图形裁下来的纸板和样板形状、大小完全一样吗?把纸板和裁得的样板放在一起能够完全重合吗?从同一张底片冲冼出来的两张照片上的图形,放在一起也能够完全重合吗?

4、直接给出全等形的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ngruentfigures)练习:用三角形模板在黑板上画两个三角形:_A_B__D_E_F从学生熟悉图形和例子引出全等形的概念,可以排除学生对几何的畏难心里,增强他们的信心;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重合”这个概念,使全等形概念的引入显得非常自然.教学环节教

容设

二、自主探索,发现新知提问:a、如果把△DEF放到△AB上,两个三角形可以重合吗?(可以重合)

b、可以重合的三角形是什么形?

(全等形或全等三角形)我们把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二)讲解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的概念:EBF AD1、观察图形思考:当△AB与△DEF重合时①与顶点A重合的点是哪个点?

②与∠A重合的角是哪个角?

③与边AB重合的边是哪条边?把两个全等三角形重合到一起时,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互相重合的角叫做对应角;互相重合的边叫做对应边

2、根据上图完成下面的填空:重合部分名称是否相等,说明理由顶点B与顶点顶点与顶点边A与边边B与边∠与∠∠B与∠

(三)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如上图,△AB全等于△DEF,对应边有什么关系?对应角呢?直接得出全等三角形的性质:(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2)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四)全等的表示方法:看书P91回答下列问题:

1、怎样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全等用符号“≌”表示,读作“全等于”)

2、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用“≌”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时,要把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位置上,如上图可表示为△AB≌△DEF)通过此练习及时巩固全等形的概念,同时也为后面的内容提供铺垫,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学生观察,教师及时给出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的概念,接着又通过提问,完成表格,让学生及时得到巩固,加深对概念的理解。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发现规律,得出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强调全等符号的书写。边写边强调对应顶点写在对应位置上

三、巩 固 练习,深 化 提 高思考:P91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位置变化了,但形状、大小都没有改变即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练习:分别指出下图中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

《几何画板》演示(1)将重合的两块全等三角形中的一个沿一边所在的直线移动,观察移动过程中两个三角形有哪几种不同的位置说出它们的对应边、对应角(2)将重合的两块全等三角形中的一个以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翻折180度,观察翻折后两个三角形的位置给出组合图形,说出它们的对应边、对应角(3)将重合的两块全等三角形中的一个以某一个顶点为中心旋转180度,说出它们的对应边、对应角总结常用的寻找全等三角形对应元素的方法:方法(1)有公共边的,公共边一定是对应边方法(2)有对顶角的,对顶角一定是对应角方法(3)全等三角形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个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方法(4)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方法()在两个全等三角形中,一对最长的边(或最大的角)是对应边(或角);一对最短的边(或最小的角)是对应边(或角)DEBA(巩固练习)如图,△ABD≌△EB1、请找出对应边和对应角。

2、如果AB=3,B=,求BE、BD的长变式:如果AB=3,DE=2,求B的长本难点是确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所以就运用《几何画板》演示“全等变换”中的平移变换,动态的实现全等三角形中的一个三角形沿一边所在的直线移动。运用翻折变换,将全等的三角形沿一边所在的直线在空间翻折180度;运用旋转变换,将全等的三角形以某个顶点为中心旋转180度,观察在旋转过程中两个三角形的位置关系。通过以上三种变换,一方面明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对应角相等的性质,另一方面能够准确的识别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顶点、对应角。及时地归纳小结,帮助学生积累下经验,使学生认知结构得到同化和顺应,经建构而达到一个新的平衡,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该练习是一道综合题,可检测学生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理解情况,及时反馈,从而利于教学的调整教学环节教

容设

四、归

结,思

展师生共同小结:

1、本节主要研究的内容:

全等形的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全等三角形

表示方法:△AB≌△DEF(对应点要写在对应位置上)。

性质: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会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

2、注意:两个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思维拓展:

1、说一说:三角形玻璃是不是一定要把两块碎片都带到玻璃店去?

2、猜一猜:如图,下面两三角形是否全等?

3、想一想:如何判断两个三角形全等呢?从教学目标的三个方面进行简练的小结,帮助学生将新知识顺利地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对学生堂积极表现的评价,让学生体验到成功.通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自觉实现知识的建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完成目标,布置作业堂作业:

1、看书P90-91。

2、做P92,习题131的1、2、3、4题。

小学数学优质课听后感 篇13

周在我们学校举办了郑州市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活动,虽然只听了几节课,却能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受益匪浅。

先听的是许素娟老师的《复式条形统计图》,课前跟学生的交流很重要,对于这种场合,学生所处的环境是陌生的、接触的老师不是很熟悉,台下又有那么多的老师和领导,学生不免会感到紧张。课前交流做好了,就会很好的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调动学生的.积极高涨的学习兴趣。许老师的课前交流特别好,她是这样开始的:“咱们已经不陌生了吧?!那几次见面老师给大家留下什么印象呢?”

学生:“许老师很漂亮”

很多人第一反应是长得好就漂亮,许老师的回答有点不一样:“知道怎样才会漂亮吗?”说完停顿了一下“微笑,因为许老师的脸上总是保持微笑。”“笑一个!”“很好,你们也要保持这种微笑!”

“还给大家留下了什么印象?”“有没有觉得老师很高?”学生们都点点头,“老师大概有多高呢?”下面有几个学生小声说1米7。“那你们能打到老师哪呢?”此时学生一放松了些,“打到肩膀、脖子、下巴……”“要想知道打到哪,上来比一比不就知道了吗!”让学生上讲台比较身高,就为学生学习比较条形统计图的两组数据做了铺垫。课前交流是那么的自然,看不出来一点预设性。

穆桂鹤老师课前交流和课前引入也很好。她一上台先让大家做两件事-自我介绍和介绍学校,从学生们介绍自己的学校中,从中选取素材,展示聚源路小学浓厚的文化氛围。穆老师就地取材,找与讲课要用的图形,增加学生对环境的亲切感。从而引出新知。

课堂评价的语言也很值得我好好学习。当看见有学生没有在认真听,拿着笔再看时。作为老师看到这种现象,不能只一味的从正面批评,而是采用从侧面提醒的手段“咱班的同学真是会学习,一听见老师开始讲课,马上就把笔放下来了”

看到学生的作业需要再进行修改、订正时,要说:“只有不断的反思自己,才能不断的进步;要进行综合比较,全面分析”。

当学生回答的声音比较低时,要说:“声音再大点就更好了;这次的声音大了点,大家给他点儿掌声”。

当两个学生通过比较,看到别人的优点时,要说:“你很会欣赏别人,很会学习别人的长处,我们为他鼓掌”。

当有些孩子上课走神时,要考虑到孩子的自尊心,“后面的同学听的真认真啊,看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看谁有一双火眼金睛”。

对于回答问题很好的学生,不能总说你真棒,答对了。要因人而异,如“你的分析非常准确,或非常到位,某某同学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特别佩服许老师在遇到突发事件时,还那么的镇定自若,一点也不紧张,给学生增强了信心,让学生不会因此而受到太大的影响。这种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练就的,需要的是长期的锻炼、很好的心理素质和自信心。这些都是我所欠缺的,需要好好努力的。

交通安全课的观后感 篇14

惨象,已经使我们目不忍视;肇事司机之言由使我们耳不忍闻。本可避免的事故一次次在他们的“英雄主义”之中成为可能,一次一次的可能便“成就”了一次一次的痛苦。杀那间,一个小女孩映入了我们的眼帘,面对她残缺的双腿我……我想,即使是死囚也会流下痛苦的眼泪。小女孩的身影,以手代脚的人间惨剧。小女孩失去了双腿,她再也用不着穿鞋子了,一只篮球便成了她走向成功、光明的工具。她的行走是极不方便的,用两块板子一步一步地向前移动。这一惨象,不禁使人感到痛心和怜悯。这一切的一切,都是由交通事故造成的。交通事故使她失去了光明的前途和成长的快乐。这几天学校电视台组织我们观看了交通事故的记录片。屏幕里一幕幕的惨象,不禁使我们流下同情的眼泪。再现代社会,交通事故已经成为非常热点的话题。它给我们带来不仅是精神上的创伤,更多的是家破人亡、失去了亲人的痛楚。

交通事故,一个多么敏感的话题,又有多少人在死于交通事故上,又有多少人为交通事故付出的巨大代价,又有多少人为失去亲人而伤心难忘。这是已个未知数。交通事故,使得人们在死亡线上徘徊,死神啊!你什么时候才能够收起你的武器,不让人间再失去更多的兄弟姐妹呢,交通事故,你什么时候才能够不再发生,使人们过着和谐美好的生活。上天啊!你什么时候才能够使你的百姓安居乐业,永保平安?我不想看到更多的人离我们而去,更不想看到更多的人为之痛楚。

司机朋友们,你们能否把握好你们手中的“定时炸弹”。因为你控制着别人的生命,只要你安全驾驶,遵守交通规则,难道还会有这么多的伤亡和悲伤,只有你安全驾驶,才会使更多的人们在开车时拿出一点对别人小如粒或草芥的爱,世上将永远太平,人们生活得更甜美、更美满。

耶鲁大学公开课的观后感 篇15

前段时间,网上流传了很多关于国外一些名牌大学的公开课的录像,我也下了一些,其中主要是医学的,还有一些关于音乐、心理学。最近看的是音乐的,名称为《耶鲁大学开放课程:聆听音乐》。

第一课是在学校的时候看的,老师在讲台上放了一些曲目,主要是交响乐作品,让一些同学回答,不知道下面有多少同学在听,总感觉反应平平,就连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回答的都很少,要我想在国内应该是抢答才对,尤其是有奖品的时候。但同时不得不承认牛人很多,很多人直接说第几交响曲。第二堂课老师回顾上次课内容的时候,感觉显然很多人没有复习功课或者课下准备过一些东西,貌似就像是中国的任选课一样,无关大紧的。

课堂总体给人感觉很好,时间很紧凑,老师讲课很有重点,不耽误时间。这点我在大学的感受是,我的大学课堂,无论是选修还是必修的,很多老师竟然很扯淡,有的甚至扯的很远,表达也不准确。试想来,大学上的课虽多,可真正有用的,或者让你感觉很受用的课程,没有多少。像我们在学校学习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中医哲学等课程,真是扯淡,上不上没有什么感觉。而且最讨厌的是老师照课本念或者大篇幅的拽学术,

上了几年学,才深深体会到,真正学到的东西都是自己努力的,而老师课堂只不过是点拨和引导罢了。尤其是国外的大学,在第一节课的时候往往会示范教学,而且会把所有课程相关的.资料,尤其是重点放在网上供同学下载。而国内的大学,尤其单说我学校,老师讲课的重点总不是那么明确,还发扬教一学二考三,教那一个都不行还学什么二考什么三啊!尤其考试前同学们向老师求重点,为的就是宝求考试顺利过关,老师说不画重点,让我每每复习的时候,都深感背的这些有个什么用。

上一篇:硬笔书法部首偏旁写法下一篇:爱就像阳光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