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神话故事高二

2024-07-30

经典神话故事高二(共15篇)

经典神话故事高二 篇1

那是非常非常久远的时候了,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就好像一个大鸡蛋一样,黑暗混沌成一团。就在这个大鸡蛋中,盘古在悄悄地孕育着。盘古在大鸡蛋中孕育着、生长着,如同睡着了一样,发出呼呼的鼾声。一年、十年、百年,转眼之间一万八千年过去了。有一天,盘古忽然醒来睁开了眼睛。但他觉得奇怪,怎么四周黑暗一片,什么也看不见呢?黑暗使他闷得发慌,接着又是万分地烦恼,他实在忍不住了,向旁边一抓,竟抓到了一个大斧子。于是,他拼尽全身的力气,狠狠地向前劈去,随着山崩地裂般的一声巨响,那个曾紧紧地包着他、孕育了他的混沌的大鸡蛋被他劈裂了。

这个大鸡蛋中那些轻而清的东西,缓缓地向上升去,慢慢地变成了天,另外那些重而浊的东西,渐渐地沉下来,一点点地变成了地。于是,当初混沌不分的天地,就这样被盘古用大斧子给开辟出来了。

天和地被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会再合拢起来,就用头顶着天,脚踩着地,伸直了腰杆站在天地之间,随着天地的变化而变化着。每天,天升高一丈,地加厚一丈,而盘古的身子也随之增长。就这样,一万八千年又过去了。天升得高极了,地也变得极厚了,盘古的身体也长得极为高大。

那么盘古到底长了多高呢?据说有九万里那么长。盘古成了巍峨的巨人。他就像一根长长的大柱子,撑在天和地的中间,不让它们再重新合拢在一起,回到那混沌黑暗中去。

又不知多少年过去了,盘古就是那样在孤独寂寞中做着这支撑天地的辛苦工作。到后来,天和地已经被固定住了,但盘古也到了精疲力尽的时候了,终于有一天,他轰的一声,倒在地上死去了。

盘古临死的时候,浑身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他口中呼出的一团团的气,变成了天上吹着的风和飘着的云;他发出的最后声音,变成了滚过天空的隆隆雷声;他的左眼睛变成了光芒万丈的太阳;右眼睛变成了皎洁明亮的月亮;他的手足和身躯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变成了江河;他的筋脉变成了大道;他的肌肉变成了田地;他的头发和胡须变成了天上的星星;他的皮肤和汗毛变成了花草树木;他的牙齿、骨头、骨髓则变成了蕴藏在大地下的闪光的金属、坚硬的石头、美丽的珍珠和湿润的玉石。就连他身上的汗水也变了,变成了无尽的雨露和甘霖。

总之,盘古开天辟地后,尽管他死去了,他也没有忘记把自己的全部留给他开创出的天和地。所以后人称赞盘古是“垂死化身”,他用了自己整个的身体来使这新诞生的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和美丽。

经典神话故事高二 篇2

先由邢清淦同学分享了他的家训。他将自家家训总结成两字:“孝”与“勤”。孝就是孝顺, 他因父亲对97岁爷爷的悉心照顾而感受到这种平凡而伟大的力量。平日里的贴心补品、傍晚祖孙二人的散步聊天、每周回家探望老人的习惯, 这些都让人感受到这个家庭里溢出的温暖。勤即勤奋。父亲儿时的苦难并没有让他一蹶不振, 反而让他更加勤奋学习。这给邢清淦同学很大的鼓舞, 同时在他的分享之中我们也体会到上一代人的不易。

接着韩雨彤同学分享了她老家的趣事。她生活在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里, 因家族的庞大, 许多热闹的佳节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寒假里期待已久的春节弥漫着浓厚的传统氛围。她的家乡仍然保留着“抓金”、“年夜饭”、“拜佛”等习俗。她给我们描绘了一幅一大家子人其乐融融的景象。

周晨卉同学以父母对她的要求来展现家庭里的别样风情。她说:“我们家没有什么特别的家训、家规。只要做个好人, 不做什么危害他人、危害社会的事就好了。我父母对我的要求也不是很高, 他们不会给我施加太多的压力, 从不会要求我要考多少名, 只希望我在学校过得开心就好。”平淡简单的话语却包含了父母所传扬的精神, 没有什么硬要求, 没有白纸黑字的规定, 却让孩子更加能体会到家族随喜快乐的家族精神精髓。

张佳南同学分享了爷爷的故事。她的爷爷经历了不少历史上的大事件。人虽老了, 但精神不老。来自家乡的长信诉说思念之余, 更多的是不经意间从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乐观上进精神。

代牧遥、吴尚、郭义鸿等同学也都分享了他们的家族故事, 从中感悟自己丰富的家庭文化传承。

谈判的经典故事 篇3

有一个妈妈把一个橙子给了邻居的两个孩子。这两个孩子便讨论起来如何分这个橙子。两个人吵来吵去,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由一个孩子负责切橙子,而另一个孩子选橙子。结果,这两个孩子按照商定的办法各自取得了一半橙子,高高兴兴地拿回家去了。

第一个孩子把半个橙子拿到家,把皮剥掉扔进了垃圾桶,把果肉放到果汁机上打果汁喝。另一个孩子回到家把果肉挖掉扔进了垃圾桶,把橙子皮留下来磨碎了,混在面粉里烤蛋糕吃。

从上面的情形,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两个孩子各自拿到了看似公平的一半,然而,他们各自得到的东西却未物尽其用。这说明,他们在事先并未做好沟通,也就是两个孩子并没有申明各自利益所在。没有事先申明价值导致了双方盲目追求形式上和立场上的公平,结果,双方各自的利益并未在谈判中达到最大化。

如果我们试想,两个孩子充分交流各自所需,或许会有多个方案和情况出现。可能的一种情况,就是遵循上述情形,两个孩子想办法将皮和果肉分开,一个拿到果肉去喝汁,另一个拿皮去做烤蛋糕。然而,也可能经过沟通后是另外的情况,恰恰有一个孩子既想要皮做蛋糕,又想喝橙子汁。这时,如何能创造价值就非常重要了。

结果,想要整个橙子的孩子提议可以将其他的问题拿出来一块谈。他说:“如果把这个橙子全给我,你上次欠我的棒棒糖就不用还了。”其实,他的牙齿被蛀得一塌糊涂,父母上星期就不让他吃糖了。

另一个孩子想了一想,很快就答应了。他刚刚从父母那儿要了五块钱,准备买糖还债。这次他可以用这五块钱去打游戏,才不在乎这酸溜溜的橙子汁呢。

两个孩子的谈判思考过程实际上就是不断沟通,创造价值的过程。双方都在寻求对自己最大利益的方案的同时,也满足对方的最大利益的需要。

古希腊神话故事高二 篇4

波塞冬变成预言家卡尔卡斯的样子,混进希腊人的中间,看到两个埃阿斯斗志昂扬,便说,“特洛伊人在其他地方进攻,我并不担忧,我只是担忧这里出问题,因为赫克托耳猛烈得犹如一团烈火。可是你们,英雄好汉们,如果你们集中力量,防守这个地方,那么是能够拯救希腊人的。”他一面说,一面用手杖点了两人一下。他们顿时觉得四肢轻捷,勇气倍增,海神突然消失了。俄琉斯的儿子小埃阿斯最先明白了这个人是谁。“埃阿斯,”他喊了一声和他同名的伙伴,“刚才那人不是卡尔卡斯,他是波塞冬。我现在感到心里有团烈火在燃烧,我渴望着决定胜负的战斗!”忒拉蒙的儿子大埃阿斯回答说:“现在我的手激动地握紧了长矛,心情轻松,腿脚灵便,我渴望着单独与赫克托耳拼杀!”

波塞冬又来到那些灰心丧气、疲惫地躺在战船上的英雄中间。他鼓励他们,直到他们振作起来,又回到两个埃阿斯的身旁,沉着而坚定准备痛击赫克托耳和特洛伊人。丹内阿人密集地排列成行,长矛林立,盾牌相连,战盔靠着战盔,战士们肩并肩,盔上的羽饰飘动,彼此接触。士兵们密密麻麻,人声鼎沸。特洛伊人也是群情激昂,在赫克托耳的率领下,呐喊声地动山摇。“特洛伊人和吕喀亚人,你们要挺住!”赫克托耳回头号召他的战士,“敌人组织的队伍是坚持不了多久的,他们必定在我的长矛打击下溃退,因为雷霆之神在支持我们。”他这样叫喊着,激励他的士兵。普里阿摩斯的英勇善战的儿子得伊福玻斯用盾牌掩护着,大步前进。迈里俄纳斯把他看作攻击的目标,用他的矛朝他投去。得伊福玻斯用坚固的盾挡住了,矛尖折断了。迈里俄纳斯很恼怒,他转身回船,去取一支更结实的长矛。

激战还在继续。在混战中,安菲玛库斯被赫克托耳打死。安菲玛库斯是波塞冬的孙子。原来,厄利斯的国王阿克托耳娶妻摩利奥纳,她跟波塞冬生下双生子欧律托斯和克雷阿托尔。安菲玛库斯是克雷阿托尔的儿子。波塞冬看到自己的孙子死了,十分愤怒。他即刻赶到营房,煽动更多的希腊人前去战斗。在这里,他看到伊多墨纽斯背着一个受伤的朋友送到医生那里治疗,然后回营去取另一支长矛。海神波塞冬变成托阿斯的样子走近他,对他说:“克瑞忒人的国王啊,你知道大祸临头了吗?所有今天没有参加战斗的人,都不能从特洛伊返回故乡!”“是这样的,托阿斯。”伊多墨纽斯对正在离开的神衹大声说。他从营房里拿出两支长矛走了出来。迈里俄纳斯正好来到他身旁,因为他的长矛刚才碰到得伊福玻斯的盾牌折断了,所以现在回来另找一根。“我看出来了,你需要什么。”伊多墨纽斯对他说,“在我的帐篷里有二十支我所缴获的长矛,就在墙边上。你去挑选一根的吧!”迈里俄纳斯选了一根粗大的长矛,然后两人一起回到战场。

经典高二数学题 篇5

A.y=_3 B.y=|_|+1

C.y=-_2+1 D.y=2-|_|

2.若f(_)=,则f(_)的定义域为( )

A. B.

C. D.(0,+∞)

3.设函数f(_)(_R)满足f(-_)=f(_),f(_+2)=f(_),则y=f(_)的图象可能是( )

图2-1

4.函数f(_)=(a>0且a≠1)是R上的减函数,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0,1) B.

C. D.

1.已知函数f(_)=则f=( )

A. B.e C.- D.-e

2.设函数f(_)定义在实数集上,它的图象关于直线_=1对称,且当_≥1时,f(_)=2_-_,则有( )

A.f0,且a≠1),则函数f(_)=loga(_+1)的图象大致是( )

图2-2

5.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f(_)满足:对任意_1,_2[0,+∞),且_1≠_2都有>0,则( )

A.f(3)1的解集为( )

A.(-1,0)(0,e)

B.(-∞,-1)(e,+∞)

C.(-1,0)(e,+∞)

D.(-∞,1)(e,+∞)

4.已知函数f(_)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其最小正周期为3,且_时,f(_)=log(1-_),则f+f()=( )

A.1 B.2

C.-1 D.-2

1.函数y=的图象可能是( )

图2-4

2.定义在R上的函数f(_)满足f(-_)=-f(_),f(_-2)=f(_+2),且_(-1,0)时,f(_)=2_+,则f(log220)=( )

A.1 B.

C.-1 D.-

3.定义两种运算:ab=,ab=,则f(_)=是( )

A.奇函数

B.偶函数

C.既奇又偶函数

D.非奇非偶函数

4.已知函数f(_)=|lg_|,若02的解集为( )

A.(2,+∞)

B.(2,+∞)

C.(,+∞)

D.

6.f(_)=_2-2_,g(_)=a_+2(a>0),对_1∈[-1,2],_0∈[-1,2],使g(_1)=f(_0),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3,+∞) D.(0,3]

7.函数y=f(cos_)的定义域为(kZ),则函数y=f(_)的定义域为________.

8.已知定义在R上的函数y=f(_)满足条件f=-f(_),且函数y=f为奇函数,给出以下四个命:

(1)函数f(_)是周期函数;

(2)函数f(_)的图象关于点对称;

(3)函数f(_)为R上的偶函数;

(4)函数f(_)为R上的单调函数.

其中真命的序号为________.(写出所有真命的序号)

专限时集训(二)A

【基础演练】

1.B 【解析】 是偶函数的是选项B、C、D中的函数,但在(0,+∞)上单调递增的函数只有选项B中的函数.

2.A 【解析】 根据意得log(2_+1)>0,即0<2_+1<1,解得_.故选A.

3.B 【解析】 由f(-_)=f(_)可知函数为偶函数,其图象关于y轴对称,可以结合选项排除A、C,再利用f(_+2)=f(_),可知函数为周期函数,且T=2,必满足f(4)=f(2),排除D,故只能选B.

4.B 【解析】 由知00,故函数f(_)在[1,+∞)上单调递增.又f=f=f,f=f=f,<<,故f1时,结合10时,根据ln_>1,解得_>e;当_<0时,根据_+2>1,解得-10时,y=ln_,当_<0时,y=-ln(-_),因为函数y=是奇函数,图象关于坐标原点对称.故只有选项B中的图象是可能的.

2.C 【解析】 f(_-2)=f(_+2)f(_)=f(_+4),41,故f(a)=|lga|=-lga,f(b)=|lgb|=lgb,由f(a)=f(b),得-lga=lgb,即lg(ab)=0,故ab=1,所以2a+b≥2=2,当且仅当2a=b,即a=,b=时取等号.

5.A 【解析】 方法1:作出函数f(_)的示意图如图,则log4_>或log4_<-,解得_>2或02等价于不等式f(|log4_|)>2=f,即|log4_|>,即log4_>或log4_<-,解得_>2或00,所以a的取值范围是.

7. 【解析】 由于函数y=f(cos_)的定义域是(kZ),所以u=cos_的值域是,所以函数y=f(_)的定义域是.

高二关于放弃的作文经典 篇6

哲人说:“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这句话我喜欢。因为它让我明白,有失必有得,有得必有失。人生的道路上有很多开关,轻轻一按,便把人带进黑暗和光明两种境界。当一个人为实现目标而屡次受挫时,他心中便会萌生出永不放弃的念头,他便会一次又一次地用那种不成功的方法追求成功。但是,他完全可以放弃这种方法,重新寻找一种更有效,更简单的方法来实现目标。所以,我们应该学会选择,懂得放弃。

学会放弃,需要自知与自律。需要经历顽强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品质,更需要一颗勇于超越并“拿得起,放得下”的平常心。上帝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如果你一边走,一边欣赏,有可能就来不及到最高峰;如果你心无旁骛地向前走,便会错过很多风景。选择自己所爱的,即使失去了一些又何妨?在人生道路上,要乐观地对自己说:“失去,是为了得到更多!”

只有放弃了平坦,才会多一份磨练;只有放弃了喝彩,才会多一份冷静;只有放弃了美好,才会有追求更好的可能。然而放弃并不意味着失败。或许当你得到你所永不言弃的东西时,你快乐,你高兴,你认为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可是当你失去之后,回头想想,你为了这些付出了多少?失去了多少?这时的你还会认为这一切都值得吗?

当你放弃你所不该追求,不该执著的永不放弃的事物时,你所获得的是你原有而不知道珍惜的事物。所以,放弃也是一种美丽。

经典神话故事高二 篇7

1 弘扬中医药文化的必要性

1.1 时代背景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历史悠久。中医学的发展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做出了巨大贡献。清朝末年, 中国受到西方列强侵略, 国运衰弱, 同时现代医学 (西医) 大量涌入, 严重冲击了中医发展。许多人士开始主张医学现代化, 接纳西方医学体系的思维模式, 中医学受到巨大挑战, 陷入存与废的争论之中。

新文化运动以来, 倡导白话文的举措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人理解古籍的能力, 加上新中国提倡使用简体字, 进一步降低了现代人对古籍的阅读能力。中医是中国的传统医学, 其基础和精华就在于四大经典著作, 因此普及中医经典意义深远。而四大经典离今久远, 社会发展带来的文化代沟使得中医学子认为中医经典书籍晦涩难懂。若将古籍变得通俗易懂, 可有利于大众学习了解古代医学文化。

目前, 西医在治疗急重症以及实施外科手术上有巨大优势, 迫使中医处于辅助医学的地位, 不能成为主流医学, 发挥其特色和优势。随着西医理论愈发深入人心,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相信中医, 认为中医无用, 是伪科学。

如今中医人才越来越少, 培养杰出专业人才是中医得以延续的关键。熟读中医经典著作是学好中医的必经之途。笔者将中医经典之一———《内经》以故事的形式展现在大众面前, 使晦涩难懂的文字变成生动有趣的情节, 易于大众接受与学习, 有助于培养更多优秀中医师, 促进中医发展。此外, 故事化经典著作还方便大众学习和了解中医, 改变中医不科学的看法, 树立对中医的信心。

1.2《内经》故事化的必要性

《内经》普及形式有限。目前市面上《内经》的普及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 书籍形式。《内经》书籍发行广泛, 但大多是原文, 晦涩难懂;或是养生普及版, 虽然通俗, 但为了迎合市场需要, 大多有断章取义之嫌; (2) 漫画形式。周春才[1]所著《画说黄帝内经》漫画版大大突破了以往束缚, 可谓《内经》传播普及史上的一次重大创新。但该书大部分是在描述黄帝与岐伯的对话, 内容与《内经》的白话解大体相同, 虽然采用漫画的形式, 但缺乏情节, 若想广泛传播仍存在一定阻力; (3) 纪录片形式。中国的历史、医史中流传了大量故事, 可使深奥的理论通俗化、趣味化, 为《内经》的传播提供了一个良好平台, 但美中不足的是其陈述性太强, 内容冗长而单调, 没有很好地介绍《内经》的内容, 要想在民间传播, 也存在较大阻力。

《内经》故事化具有明显优势。笔者尝试以故事化经典的方法传播中医文化, 发现其有以下几个优点: (1) 情节丰富, 故事性强。以通俗小故事道明《内经》中的深刻理论, 弥补纸质版和视频版《内经》的不足; (2) 故事形式比单纯说理更能激发年轻人的求知欲, 可使《内经》在年轻一辈中广泛普及; (3) 故事化的《内经》具有较强的可延展性, 可改编成动漫、游戏、影视作品等, 大大丰富了《内经》的传播方式。

鉴于市场上《内经》普及的各种不足, 加之故事化《内经》的诸多优点, 笔者认为进行故事化十分必要。

2《内经》篇章选择

由于《内经》年代久远, 撰述者众多, 风格各不相同, 笔者主要选择六篇文章, 从生理、病理、养生三个角度, 将其转化成故事模式, 选取的篇章为: (1) 生理:《素问·六节藏象论》、《素问·灵兰秘典论》、《素问·经脉别论》; (2) 病理:《灵枢·百病始生》; (3) 养生:《素问·上古天真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素问·六节藏象论》、《素问·灵兰秘典论》、《素问·经脉别论》从生理角度分析了五脏六腑的生理作用及相互关系, 指出“四时阴阳, 生病起于过用”的发病观, 介绍了饮、食精微在体内输布的过程, 提出以五脏为中心, 强调了整体观念。《灵枢·百病始生》主要阐述了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机理, 包括病因、发病、病机和传变等内容。《素问·上古天真论》和《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内经》中养生思想的体现, 强调了正气的重要性, 介绍了古人养生及防止早衰的方法[2]。以上六篇均是中医精髓所在, 其内容有利于大众了解人体生理结构及疾病发生机理, 迎合现代人的养生需求。

3 故事制作体会

笔者立足于充分理解经文的基础上, 结合现代人文社科知识、科学知识、气功学以及中医养生等, 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 对上述六个章节进行故事编排。

在编写初期, 由于拘泥于严格遵循《内经》的思想, 在故事中常穿插《内经》原文, 虽然该法可以保证不篡改《内经》原意, 但其与枯燥说理无异, 还未跳出翻译条文的圈子。读者会觉得这种形式只是将《内经》原文及译文生搬硬套到一个有情节有故事的框架中。此外, 故事的情节性会被众多条文削弱, 导致其沉闷无趣, 对读者的吸引力大大降低。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笔者扩大思路, 总结出三个方法: (1) 参考历代医家对《内经》的理解, 提取经文的中心思想, 将其融入到故事情节中, 如此可避免出现条文, 且能在故事中体现《内经》的核心思想; (2) 通过画面的形式, 将《内经》的内容具体到生活中。如关于四季养生的条文“夜卧早起, 广步于庭披发缓形, 已使志生”, 笔者通过人们的日常行为举止来体现其内容, 如天亮起床、打太极以及做各种养生活动等, 可使故事更加生动, 具有表现力; (3) 采用拟人化手法。如《素问·灵兰秘典论》中关于五脏六腑生理功能的描述, 笔者将其拟人化, 认为人体是一个国家, 要想国家安居乐业, 各大小官员 (五脏六腑) 必须各司其职, 如此可形象地使大众了解人体脏腑的生理功能。在此篇中, 笔者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男女主人翁来到一个国家, 刚好碰上该国洪水泛滥, 大小官员各施其职, 合力治水, 共同找出洪水泛滥的根本原因。男女主人翁亲身体验后, 即可联想到《内经》中五脏六腑相互协调的关系。

运用上述故事化模式, 《内经》内容将更加生动有趣, 而不单纯是原文和译文生硬地穿插在故事情节中, 具有了一定创新。但中医经典故事化有利有弊, 一旦过于形象化, 难免湮没原意。因此在创作过程中, 要在形象与达意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即在不失原意的基础上, 使故事具有情节性。笔者不断努力、不断创新, 跳出原有的思维模式, 找到了新思路, 通过参考中医界公认的《内经》注释书籍, 如郭霭春的《黄帝内经素问白话解》, 并请教《内经》方面的专家, 确保其在故事化的过程中不被扭曲原意。

4 结语

笔者大胆尝试将《内经》故事化, 并总结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 以期能成为中医科普的新方式, 并逐步推广到其他经典著作中, 以帮助大众理解中医文化, 推动中医科普进程。

摘要:中医经典著作在中医发展史上起着重要作用, 其对古代乃至现代中医都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和研究价值。《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 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建立及发展过程中不可忽略的部分。但其原文文辞古奥, 晦涩难懂, 并不适合被用于在大众中普及中医文化。鉴于此, 尝试采用适当方法将其故事化, 在不歪曲原著的基础上, 由专业老师指导, 将经典著作以故事的形式呈现在大众面前, 以期启发后人进一步研究发掘。

关键词:中医经典,故事化,中医药科普

参考文献

[1]周春才.画说黄帝内经·素问篇[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9.

洋河酒:续写蓝色经典神话 篇8

本期策划组杨志超

白酒与古诗,是中国历史独有的,到如今都堪称文化。饮酒赋诗,是古代文人墨客的标志。明朝著名诗人邹辑在《咏白洋河》中写到:“白洋河下春水碧,白洋河中多沽客,春风二月柳条新,却念行人千里隔,行客年年任往来,居人自在洋河曲”。其中所提到“白洋河”正是今天的洋河酒厂的所在,而“洋河曲”也正是洋河大曲。

乾隆挥墨:“真佳酒也”

现今的洋河酒种类繁多,而在更久远的一段时间里,洋河酒则是以洋河大曲闻名。洋河大曲可以考证的历史有四百多年,明末清初已闻名遐迩。当时曾有九个省的客商在洋河设立会馆,竞酿美酒,使洋河镇的酿酒业兴隆繁盛。清雍正年间,洋河大曲已行销江淮一带,有“福泉酒海清香美,味占江淮第一家”之美誉,并被列为清皇室贡品。据记载,清乾隆皇帝第二次南巡时,在宿迁留住七天,品尝洋河大曲后挥毫留下了“酒味香醇,真佳酒也”的赞语。

洋河大曲以产地而得名,属浓香型大曲酒,以优质高粱为原料,以小麦、大麦、豌豆制成的高温火曲为发酵剂,辅以闻名遐迩的美人泉水精工酿制。由于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沿用“老五甑续渣法”,采用“人工培养老窖低温缓慢发酵”、“中途回沙”、“慢火蒸馏”、“分等贮存”等传统工艺和新技术,使洋河大曲风格日臻完美,形成了“甜、绵、软、净、香”的独特风格,被誉为浓香型大曲酒的正宗代表。

因战争而凋敝的洋河镇酒业,在1949年之后,由政府拨款在裕源、祥泰、逢泰、广泉聚等几家私人酿酒作坊的基础上建立了洋河酒厂,即现在的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建厂初期,全厂占地仅1.4万平方米,职工41人,年产大曲酒26吨,产值4.34万元,税利合计只有3.43万元。

1979年在第三届全国评酒会上,洋河大曲一跃跻身于全国八大名酒之列。1984年在江苏淮安举行的第四届全国白酒评比考核会上,与会的80多位专家和同行对洋河大曲给予高度评价。全国酿酒行业权威人士、高级工程师、考核专家组组长周恒刚对洋河大曲的评语是:“香气纯正清雅,浓香正宗,典型性强,香与味平衡、香气之间的平衡十分协调,口味细腻悠长,尾子干净,回味甘甜”。

进入20世纪90年代,在轻工总会举办的五年一次全国浓香型白酒分级评比中,洋河大曲以93.5分的最高分当选为“标杆酒”。“八五”期间,洋河进入国家统计局和国家经贸委公布的中国最大工业企业综合评价最优500家行列,排名第126位。

从1998年开始,江苏开始提出“振兴苏酒”的号召,“洋河”作为振兴苏酒的“领头羊”,奋力开拓市场,强化内部管理,深化企业制度改革,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铸造新的优势。其中尤为突出的就是洋河酒厂成功打造“绵柔型”白酒上佳之作—洋河蓝色经典,在白酒市场掀起“蓝色风暴”,成为备受行业关注的成功营销范例。

2009年11月6日,“洋河股份”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洋河酒厂成为江苏省白酒行业首家、宿迁市第一家国内上市公司。次年4月8日,洋河、双沟强强联合,组建苏酒集团。苏酒老大老二的整合,不仅对洋河自身的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同时对国内白酒市场的重新划分,也影响巨大。

政府支持:集团化作战

2010年4月8日,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发布收购资产公告,称与宿迁市国丰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签订“股份转让协议”,以约5.36亿元的价格收购宿迁国丰所持有的江苏双沟酒业股份有限公司44658280股股权,约占注册资本40.6%,成为后者的控股股东。而在此之前,刚刚于2009年上市的洋河股份超过40亿元销售额,曾攀居中国白酒第二高价股,被业界称为“资本黑马”。

收购“双沟”,对于“洋河”跨出苏皖地区、挑战茅台五粮液的战略来说,有很大促进作用,但仍旧有很多难题。时任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廷栋就曾表示,“洋河和双沟携手,将有利于提升苏酒竞争力,对抗川贵板块。”他认为这将是洋河并购战略的新开端,“希望能成为白酒行业的整合者”。

苏酒向来凭借“三沟一河”声名远播,但双沟、汤沟、高沟和洋河四大酒厂此前各自为战,不仅内耗着被业界称为地域酒的苏酒市场,还为茅台、五粮液,甚至泸州老窖、郎酒等在江苏市场大肆抢夺市场创造了“空隙”。

“这让江苏省政府极为苦恼。”江苏省酒业协会人士透露:“面临川贵板块的进攻,只能由政府出面让洋河和双沟强强联合。”在引进投资者昝圣达之后洋河凭借时尚化与现代化的产品包装思路,与走“历史路线”,打国酒、国窖牌的川贵酒展开错位竞争。而收购双沟对洋河来说,无疑为自己在占去更多市场份额方面增添了砝码。

为了完成苏酒集团军作战的目的,在洋河收购双沟之前,江苏当地政府刚刚从维维股份手中“赎回”双沟控股权,对于投资者维维股份来说,双沟只是个赚钱的工具;而对于洋河来说,双沟是兄弟,更是对手。“维维投资双沟1年赚了两亿元的投资收益,而实际上双沟在与洋河的内部竞争中,内耗也不止两个亿。”洋河一名经销商透露,事实上洋河和双沟在江苏从县级市场拼到了乡镇市场,反而把盈利能力很强的城市市场让给了茅台、五粮液等。

而洋河方面则表示,对双沟的收购绝不是仅仅为了投资,而是产业整合。“我们要通过与双沟的联合,迅速做到100亿元的规模。”这个目标对于当时刚刚上市,成功手握超过30亿元现金的洋河来说,足以打动当地政府和双沟这个“对手”。

在第一次收购完成之后,2011年3月21日,洋河股份再度发布公告称,将以总价款11.75亿元收购双沟酒业59.3%的股权,此轮交易完成之后,双沟酒业将成为洋河股份的全资控股子公司。

nlc202309011141

公告显示,洋河于3月18日与宿迁产业发展集团签订协议,收购其持有的双沟酒业26.91%的股权,总价为5.32亿元;同时与双沟酒业其他自然股东签署协议,受让双沟酒业剩余股东的32.48%股权,总价为6.43亿元。

申银万国食品饮料行业分析师针对洋河收购行为发布的研究报告称,此次竞购和协议受让,可提升洋河股份盈利约10%,将进一步调动洋河股份管理团队的积极性和利益的一致性,有利于苏酒实业统一规划产品线和市场运作,促进两公司完全融合。

蓝色经典:创造营销奇迹

“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比海更高远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博大的是男人的情怀”,这句“洋河蓝色经典”的经典广告语如今已被广为传诵。2003年9月,洋河推出“蓝色经典”,以独有的“蓝色文化”、“绵柔”风格迅速占领了高端白酒市场。

2004年,洋河蓝色经典全年销售突破7600万元,“蓝色风暴”由此吹遍全国。2005年,单产品销售2.8亿元,2006年更是达到6.78亿元,同比增长140%。洋河“蓝色经典”自面市以来,每个月的销售增长幅度都在三位数以上。这既是白酒行业的奇迹,也是一个品牌成长的神话。

单个品牌的成功塑造,不仅是整个企业厚积薄发的结果,也与它的营销理念分不开。洋河股份现任董事长张雨柏就曾表示,优质的产品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基石,而成功的营销则是实现企业价值必不可少的手段。

洋河通过深入市场调研,广泛听取一线销售人员意见,掌握了大量基础性资料,创造性地提出“目标定位三不做”,即“做品牌不做产品,做市场不做销售,做长远不做短期”。并在此基础上,创造了洋河蓝色经典“1+1”营销模式,使市场运作重心迅速向市场终端延伸,实现了洋河营销史上的一场深刻的通路变革,取得了明显成效。

洋河的“1+1”模式,简单地说就是,洋河的厂商派驻代表与经销商共同操作市场。这种做法使得洋河的销售渠道很稳定,对蓝色经典的营销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一方面,以厂方为主的运作方式理顺了厂方与经销商的职能定位和关系,培养出一批能操控终端市场运作的营销队伍,增强了企业掌控市场的能力;另一方面,以张扬的品牌个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让消费者感受到洋河独具特色的营销力和亲和力。

“1+1”营销模式,被一位市场营销专家形象地称为“双人舞”:企业与经销商共享市场资源,共享市场空间,共享市场利润,真正实现了厂商荣辱与共。而除了在营销手法的推陈出新之外,产品品质才是真正面临市场检验的最后保证。

洋河蓝色经典对传统工艺做了众多革新:采用慢火蒸馏,创新绵柔新口味,对洋河研发的酒体风格进行了新的定义。历经三年打造出的绵柔型白酒,其内在品质被专家评介为“低而不寡、高而不烈、绵长而尾净、丰满而协调”,消费者则获得“香气优雅怡人,入口绵甜柔和,饮中畅快淋漓,饮后轻松舒适”的口感。

蓝色经典系列曾经充当了洋河爆发式增长的发动机,起到了助力引擎的作用。在全国白酒业出现拐点的情势下,蓝色经典系列是否还能再现“蓝色风暴”,则需要洋河人付出更多的智慧,市场也将拭目以待。

重拾经典高二满分作文参考 篇9

处可见,例如:经典书籍、音乐、电影……其中,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典的书籍几乎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我从小就爱读书,但小时候因为认字不全,所以只能读那些半画半字的书籍。但那些书籍却对童年的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我以后喜欢读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上了小学,我开始接触到越来越多的字词,阅读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我看的书从以前的图画书,开始慢慢转变为童话书。有时看书看得兴起,有时晚上被迫上床睡觉后偷偷下床看书,但是经常被发现。

到了4、5、6年级时,我已经“抛弃”了童话书。在当时的我看来,童话书已经不再适合我看了。我看的第一本世界名著,是我生日是别人送我的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这本书是我读过的第一本世界名著,也是我读过的第一本科幻小说。我读过之后,就迷_上了这类小说,接下来我把凡尔纳的“三重奏”一口气全读完了。接下来,我又开始读其他类型的世界名著,例如:《钢铁是怎样练成的》、《鲁滨孙漂流记》、《基督山伯爵》……我开始明白这些书籍中所蕴含的趣味和吸引力了。于是,我开始夜以继日的读这些世界名著,甚至有一段时间,我居然迷上了翻词典,居然有一次趴在词典上睡着了。在当时,各种各样的拥有文字的书籍都成了我的爱好。在5、6年级时,老师创办的图书角做事吸引了我好一阵,当时我每节下课都往那里跑。我也逐渐从一本本经典著作中在我自己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汲取了成长的知识,明白了做人的道理,获得了明辨是非的能力。

关于失败的高二作文800字经典 篇10

——题记

如果说,这个故事一定要有一个开端,那么,是一个不经意的动作开启了所有的苦难……

隐形的翅膀

那个黄昏,对于他,是人生中最黑暗的记忆。原本可以像别的孩子一样用双手绘下最美的夕阳;原本可以无拘无束地在路旁用欢笑点缀童年的星空。但,不经意地,却被掉落的电线打中。任思绪如潮般来来去去,睁开双眼,突如其来的恶噩让他无所适从。失去双臂,意味着什么?是碎,是梦想碎了!无法再用双手,用七色,用童心去描绘内心的愿景!那一刻,失败的阴影将他紧紧拥住,无疾而终的梦啊!伤痛之中,失败之中,他用成人的口吻告诉自己“要么赶紧去死,要么勇敢地活下去!”那一刻,他释然了,他知道自己也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青涩的别离

失败之后,刘伟没有选择学习,他选择了一条要依靠自己的汗水杀出的血路——游泳。于是,心智更加成熟的他,比同龄人多了一份悟性与勤奋。他坚信,有梦可以无惧风浪。十年寒练无人问,他用铿锵的心,那颗被第一作文次失败打磨得足够厚重的心走向了成功。当成绩蒸蒸日上,当他向亲人许诺:一定摘下一枚奥运会金牌时,这条路断了。医生告诉他,常年的训练已使蛋白质出现病变的征兆,加上幼年的触电,如果他再准备参赛的话,有患白血病的可能……挥挥手,他假装坚强的告别游泳池,把洒脱的背影留给教练,他知道,他又败了……

跳跃的音符

会不会无悔?也许他也不知。但他仍决然地迈进了音乐的殿堂。“那时候,真是体力和精力的双重考验。每一天,家、学校、琴行三点一线。”回忆起那段时光,刘伟如是说道。但两次失败之后,一切苦难都不算什么了。他没有双手,于是他不断告诫自己:速度!速度!就算没有双手,就算没有基础,未来还是在自己手中。终于,他成功地与刘德华同台演出,一曲《梦中的婚礼》把他推向了成功的制高点!两次失败之后,他终于明白了胜利的意义!只有经历过失败,才会真正成功!

六大经典美食的诞生故事 篇11

传说公元前2600年左右,有一个埃及奴隶专门负责用水和面粉为主人做饼,一天晚上,饼还没有烤好他就睡着了,炉子也灭了。

夜里,生面饼开始发酵,膨大了。等到这个奴隶一觉醒来时,生面饼已经大了一倍。他连忙重新生火把面饼塞回炉子里去,他想这样就不会有人知道他活还没干完就大大咧咧睡着了。“饼”烤好后,主人和奴隶都发现那东西又松又软,比他们过去常吃的扁薄煎饼好吃多了。它也许是生面饼里的面粉、水或甜味剂(或许就是蜂蜜)暴露在空气里的野生酵母菌或细菌下,当它们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温暖后,酵母菌生长并传遍了整个面饼。

埃及人继续用酵母菌实验,成了世界上第一代职业面包师。

醋到底是个什么东西?答:酸酒。

大约一万年前。有人偶然地把酒放得太久而变酸了,结果就变成了醋!

葡萄干

大家都认为葡萄干是中东人发现的,在那儿它们可是宝贝。任何在毒辣辣的太阳下不会腐败变质的食物都是宝贝。

1873年9月,一次大热浪袭擊了这个地区。果农还来不及摘下他们所有的葡萄,酷暑已经把葡萄烤得皱巴巴了。一个果农把收来的干葡萄运给旧金山的食品商,食品商的顾客发现这些葡萄干口味独得、非常好吃,于是这偶然发现的“新鲜”葡萄干成了这些商人们的大买卖。

咖啡

传说一个叫卡尔迪的牧羊娃偶然间发现了咖啡。

差不多两千年前。他正在红海边的山坡上放牧。山羊开始嚼一些灌木丛上的浆果,吃完浆果后,山羊很快就兴奋地欢蹦乱跳。卡尔迪决定自己也尝尝这种果子,很快他也兴奋地跳起来。

附近修道院的一位修道士看到这奇怪的一幕后,也去尝了一些这种果子。他还用热水冲泡这些果子,泡出来的水别有风味。他又把这种饮料传给修道院的其他人喝,晚祷告时人人都精神奕奕,神采飞扬。

今天,这些果子做成的饮料仍被全世界享用着,它们就是咖啡。

薯片

薯片非常好吃,它是谁发明的?据说,它是1853年在美国纽约州萨拉托加的一个温泉诞生的。一些有钱人经常到该温泉的月亮湖宾馆去度假,那里有一个叫乔治·克罗姆的当地人在厨房里做大师傅。

一天,有位客人几次把他的炸薯块送回厨房,要求把马铃薯切得再薄一些,炸的时间再长一点。乔治脾气很坏,决定给这个讨厌的食客一点颜色看看。于是他把马铃薯切得非常薄,炸得卷曲了、脆了,然后又加了盐。他想这下那个客人一定不会吃了,结果令人吃惊,那个客人居然非常满意,又多叫了一份。于是炸薯片出名了。

三明治

知道吗?三明治是在赌桌上诞生的。

经典神话故事高二 篇12

关键词:经典故事,适时插入,因势利导,随机应变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思想品德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 旨在促进初中学生正确思想观念和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从这几句话可以看出, 思想品德课对学生的成长有多么重要。但是, 在实际教学中, 由于教师对教材挖掘不深, 延伸不广, 以至于课堂教学形式单一、内容枯燥无味, 学生不愿听不想学, 老师不愿教, 造成了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棚架, 成为普遍的“鸡肋”学科。

针对这种情况, 为了改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这个散漫现状,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实际教学中, 我尝试着把那些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思想的经典故事引入到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去, 一下子丰富了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内容, 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活跃了课堂气氛, 一举扭转了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师生疲倦的落后现状。

一、适时插入, 利用经典故事教会学生为人处事, 丰富课堂内容

在学习《认识自我》这个章节时, 我提出了为人处事应该多为别人着想, 多做利人利己的事情, 怕学生听不明白或者不信服我的观点, 我就插入了《孔融让梨》和《司马光砸缸》的经典故事, 并且引导学生现场讨论, 强调故事里面饱含的深刻道理: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代孙, 东汉末文学家, 建安七子之一。《孔融让梨》是中国千百年来流传的一个真实的道德教育故事, 教育人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 一心想着别人才能得到大家佩服尊重。《三字经》中“融四岁, 能让梨”即出于此。司马光, 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 他小时候急中生智, 拿石头砸开水缸救出小伙伴的故事被传为佳话, 千古流传, 被流传的不仅仅是司马光的机智勇敢, 还有他为别人着想的善良品德。这两位伟大的古人, 以实际行动为那些自私自利、一心为己的人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想教育课, 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二、因势利导, 通过经典故事激发学生自强不息的信念

学习《自尊自强》这个章节时, 我先是讲了一些关于自尊自强的名言警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有志者, 事竟成。”“不想成为元帅的士兵, 不是好士兵。”, 然后讲了张海迪自强不息、通过奋斗改变人生轨迹的故事:2008年11月13日, 中国残联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张海迪为中国残联第五届主席团主席。在上世纪八十年代, 张海迪曾经是享誉全国的自强不息重大先进典型, 也是残疾人中的杰出代表, 她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和毅力, 不仅极大地鼓舞了当代青年人, 而且由于她的卓越贡献, 对推进残疾人事业的健康发展, 也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她面对自身的残疾, 自强不息的勇气和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境界值得我们学习。张海迪5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 高位截瘫。因此她没进过学校, 童年起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 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专业课程。她这种热爱生活、崇尚进步的精神和追求, 以及积极向上的品格和境界, 不仅值得残疾人学习, 就是我们肢体健全的人, 也应该从她的身上汲取追求美好人生的营养。她不懈努力, 始终追求完美人生的信念和价值观值得我们学习。于1983年开始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 她以顽强的毅力克服病痛和困难, 精益求精地进行创作, 执著地为文学而战, 至今已出版大量文学作品。张海迪用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 诠释了一位残疾人努力奋斗的精神, 这个精神将化为实践中的动力, 激发更多残疾人走上自强不息的道路。

三、随机应变, 借助经典故事激发学生刻苦专研的进取心

在学习《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这个章节时, 我说做什么事情都不能怕吃苦, 要耐得住寂寞, 才能取得辉煌的成就。看同学们一脸惶惑, 我就随机应变, 在课堂上向学生讲了王羲之练书法的经典故事:王羲之自幼酷爱书法, 王羲之13岁那年, 偶然发现他父亲藏有一本《说笔》的书法书, 便偷来阅读。他父亲担心他年幼不能保密家传, 答应待他长大之后再传授。没料到, 王羲之竟跪下请求父亲允许他现在阅读, 他父亲很受感动, 终于答应了他的要求。王羲之练习书法很刻苦, 甚至连吃饭、走路都不放过, 真是到了无时无刻不在练习的地步。没有纸笔, 他就在身上划写, 久而久之, 衣服都被划破了。有时练习书法达到忘情的程度。一次, 他练字竟忘了吃饭, 家人把饭送到书房, 他竟不加思索地用馒头蘸着墨吃起来, 还觉得很有味。当家人发现时, 已是满嘴墨黑了。王羲之常临池书写, 就池洗砚, 时间长了, 池水尽墨, 人称“墨池”。王羲之几十年契而不舍地刻苦练习, 终于使他的书法艺术达到了超逸绝伦的高峰, 书法艺术和刻苦精神很受世人赞许, 被人们誉为“书圣”。

高二简短历史故事 篇13

黄帝所处的时代,大约是我国原始社会逐步解体的时期,私有制、阶级有了初步发展。氏族公社不断扩大或合并,逐渐形成部落。黄帝最早居住在陕西北部,后成为黄河流域一个有名的部落,在涿鹿(今河北涿鹿)一带定居下来。当时在黄河流域西北部有一个首领叫炎帝的部落,同一个首领叫蚩尤的九黎族部落发生了冲突,斗争结果是炎帝被打败了。于是炎帝带领他的部落成员逃到了涿鹿,与黄帝部落合并,结成部落联盟,黄帝、炎帝担任正副首领,这就是炎黄部落,是中华民族的雏形。

炎黄部落合并后,九黎族部落自恃强悍,经常前来骚扰。为了解除九黎族部落的威胁,一场新的大战开始了。

传说中的蚩尤是一个人头、兽身、长着四眼六臂的怪物。他有81个弟兄,个个是人头兽身,铜头铁额,凶猛异常。黄帝更是异常,他一个头颅上长着四张脸,分别对着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他住在天廷中央,总管春夏秋冬。他拥有以虎豹熊罴命名的几支精锐部队,还有用玉石磨制的,在当时是很厉害的石刀石斧作武器。

大战开始,蚩尤和他的81位弟兄主动出击,黄帝则调动虎豹熊罴,狮貔貅各路军队,还请来四方天兵神将助战,杀向蚩尤。双方厮杀成一团,难分难解。黄帝命大将应龙拦截江河,以大水冲淹蚩尤,蚩尤则请来能呼风唤雨的风伯、雨师对付。黄帝又命随军出征的女儿、名叫魃的旱神收云息雨,使狂风暴雨无影无踪。刹时烈日当空,把蚩尤的军队晒得焦灼不安,四散逃命。蚩尤眼看就要战败,便使了一个绝招:他和他的弟兄张开大口吐雾,使大地白茫茫、迷濛濛一片,抬头不辨东西南北,使黄帝的军队迷失方向而蚩尤的军队却能时隐时现,运动自如。黄帝命人制作一辆指南车,用以辨别方向,并集中力量向蚩尤军队发动强大攻势,最后打败蚩尤军仅并活捉了蚩尤,将他杀死,带到涿鹿埋葬。

黄帝还领导他的部族改善了生活条件,有许多发明创造。他推算天文,制定了我国最早的历法。他制造车船,方便了交通。他领导族人修房屋,驯家畜,种五谷,改变游猎生活方式。他和神医歧伯研究出一套治病方法,被后人编成医书《黄帝内经》沿传至今。他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缫丝,用来做衣服,改变了过去冬披兽皮、夏围树叶的原始蒙昧的生活,被后人尊称为“先蚕姑娘”。黄帝还命仓颌创造了象形文字;命伶伦用竹子做成十二音符的乐器,配成乐曲;命隶首制定了度、量、衡。

中国成语故事高二 篇14

北宋时期,都城开封每年秋天都举行赛神会。有一年赛神会的日子又到了,进奏院主官苏舜钦叫属下找点东西卖掉,弄点钱喝赛神酒。进奏院是个清水衙门,找不出什么值钱的东西,就把日积月累积攒下的一堆拆下的公文封套纸卖了,但也没有几个钱,苏舜钦就拿出钱资助。其他人也有出些钱的。结果,酒席办得风风火火,大家也都喝得兴高采烈。没想到太子中舍官李定一与苏舜钦有怨恨,这次酒宴又没有邀请他参加,因此李定一气得怒发冲冠。他到朝廷告苏舜钦卖掉国家的东西,还铺张浪费。与苏舜钦素来不和的御史刘元喻奏请宋仁宗查办苏舜钦。宋仁宗不问青红皂白,免去了苏舜钦的官职,同时把那天参加宴会的人都处分了,赫赫有名的大诗人梅尧臣也深受其害。不久,苏舜钦抑郁成疾死了。欧阳修惋惜地说:“真想不到,因为赛神会的事,一时俊杰人物都举网而尽了。”恶贯满盈的御史刘元喻还自以为功高盖世,他洋洋得意地到处炫耀说:“我把他们一网打尽了!”梅尧臣写了一首诗,冷嘲热讽地抨击李定、刘元喻之流:客有十人至,共食一鼎珍。一客不得食,覆鼎伤众宾。

经典神话故事高二 篇15

1 Rewriting Chinese Myths and Literary Classics

Talking about Kingston’s second book China Men, one of the most frequently debated topics is her using of Chinese material especially Chinese myths and literary classics.Kingston is good at probing and mining Chinese folklore and collective memory.And her using of Chinese material especially myths doesn’t mean static recording them but change on them to some extent.In this way, every telling becomes the inheritance of as well as a departure from its own tradition.As Robert G.Lee points out“for Kinston, myths necessarily rebuilt, have a strategic value in helping to analyze contemporary events.She recognizes that the power of myth resides in its capability to be recontextualized and inscribed with new meanings”Referring to the myths in China Men, Yuan Yuan states that myths in this book“function as a semiotic empowerment in the process of identity formation”

In the first Chapter of China Men“On Discovery”, such kind of rewriting work has been done.Here, Tang Ao’s story is taken from the novel Flower in the Mirror written by Li Ruzhen.In Kingston’s version, the protagonist Tang Ao crossed the ocean and came upon the Land of Women on the way to find the Gold Mountain.When landing on this land, Tang Ao was captured and forced to endure all the tortures that mean to turn him to be a woman:The women sat on him to press him down and another woman pierced his earlobes.Then they bound his feet, plunked his facial hair, painted his lips and cheeks, and fed him on some food that would shine his hairs and improve his womb.They are working hard to transform him into an Oriental courtesan.While in the original version, Li Ruzhen’s novel, Li’s protagonist, Tang Ao, takes journey to many outlandish countries to search for a Taoist Utopia.In the thirtythird episode of the novel, it is Merchant Li, rather than Tang Ao, finds himself trapped in the Land of Women.Then Li is forced to undergo the psychological and physical sufferings like foot-binding and afterwards to take the rol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woman.Kingston made a lot changes here, especially the purpose of the two protagonists’going to the Land of Women.In order to emphasize her real intention of this adoption, she pointed the two possible sites of this land directly:“Some scholars say that the country[the Land of Women]was discovered during the reign of Empress Wu (A.D.694-705) and some say earlier than that A.D 441, and it was in North America”

At the end of Tang Ao’s story, Kingston intentionally connects the Land of Women with North America, because she intends to employ the humiliation that Tang Ao suffered in this land to symbolize the castaway of China men by the dominant American culture.Chinese Americans suffered and are suffering racial discrimination in America.By rewriting this story, she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sexual change of Tang Ao, whose masculinity was deprived.Connecting his experience with the sufferings of China men in America, we observe more deeply into the feminized life of male Chinese Americans.They are not allowed marry white women, besides they hardly have any chance to get together with their wives in China.And then in a certain period, they formed a bachelor society in Chinatown.Apart from the sexual castration by the New World, these men were forced to do some demeaning jobs traditionally done by women.In the depictions of Chinese ancestors’lives, Ba Ba is the typical one who was confronted with emasculation.When he arrived in America, he opened a laundry with three Chinese friends.Their daily work includes washing, ironing which are traditionally thought as women’s job.Actually, most men coming in America at the same time with Ba Ba were assigned to such kind of feminized occupations.

2 Rewriting Western Myths and Literary Classics

In the Composition of China Men, Kingston revises some myths and literary classics from both Chinese culture and western culture.Her double cultural background provides her with sufficient writing sources;on the other hand, her works represent her special cultural identity.

There is a more significant rewriting in China Men, “The Adventures of Lo Bun Sun”, which is a myth adapted from Defoe’s Robinson Crusoe (1719) .In Kingston’s revised version, The Adventures of Lo Bun Sun is described as a book from China telling the adventures of a Chinese soldier named Lo Bun Sun and is told to her by Ma Ma from China.“Ma Ma repeated exactly that things Lo Bun Sun took from the ship (this was one of the more boring tales she read—no magicians, no beautiful ladies, no knights, or warrior poets) :rice, barley, wheat flour, clothes, bolts of cloth, ink, pens and paper, biscuits, jerked beef...”.

The original story in Defoe’s novel was changed a lot and was made to be a Chinese story.First, we see the change of the protagonist’s name.The name Lo Bun Sun is the pronunciation of Robinson in Guang Dong dialect, which gains a significant Chinese identity:“Lo is‘toil’, what one does even when unsupervised;he works faithfully, no cheating, Lo means‘naked’, man‘the naked animal’, and Lo also sounds like the word for‘mule’, a toiling animal, a toiling sexless animal.Bun is the uncle who went to China to work on a commune.And Sun is like‘body’and also‘son’in English...Lo Bun Sun was a mule and toiling man, naked and toiling body, alone, son and grandson, himself all the generations.”Lo Bun Son is a typical Chinese American who is called coolie, is destined to toil and sweat all his life, while living in a bachelor society as result of the laws depriving him of opportunities to approach women.

By explaining the name of Lo Bun Sun in this way, Kingston manages to make him as an epitome of all Chinese ancestries bearing these collective traces imposed by the solid reality in a foreign land.Thus the myth of Lo Bun Sun analogizes all Chinese Americans as well as other ethnic people.

The traditions of Kingston’s Chinese heritage and her American training have brought about her unique style of storytelling, which integrates oral storytelling into her written narrative, blends the mythical and the mundane, joins the past with the present.

摘要:汤亭亭是20世纪末美国华裔文学繁荣发展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女作家。她以其在追寻华裔美国人独特身份认同方面做出的努力而被大家所熟知。《中国佬》是汤亭亭继《女勇士》之后推出的又一部力作, 重构了华裔祖先在美国的历史, 并为追寻华裔美国人的文化身份进行了一系列有意义的尝试。《中国佬》延续了汤亭亭一贯的写作策略, 作者发挥其处于两种文化边缘的身份优势, 在她的文本中自如运用中西方文化资源并对中西文化现象做了大量并置式的表述。在创建身份的过程中, 汤婷婷采用了讲故事, 尤其是改写这一技巧, 构建华裔文化身份新形象。

关键词:汤婷婷,《中国佬》,身份认同,改写

参考文献

[1]Chang, Joan Chiung-huei.Transforming 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M].New York:Peter Lang Publishing, Inc, 2000.

[2]Lee, Robert G.The Woman Worrier as an Inversion in Asian American Historiography[M].Approaches to Teaching Kingston’s The Woman Worrier.Ed.Shirley Geok-lin Lim[M].New York:MLA, 1991:59.

[3]Maxine Hong Kingston, China Men.Vintage International[M].first edition, 1989:257.

[4]Skenazy, Paul&Tera Martin.Conversations with Maxine Hong Kingston[M].Jackson: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 1998:18.

上一篇:换热器前言下一篇:国际禁毒日主题标语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