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省长在茶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共6篇)
副省长在茶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篇1
尊敬的副主席,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上午,我们在此隆重举行省茶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这是我省茶界茶人的一大喜事,也是我省社会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振兴茶业经济,发展茶文化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对对省茶文化研究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对杨汝岱副主席百忙中莅临视察
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对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和社会各界人士多年来对茶文化事业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作为中华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曾经在我国茶叶发展史上留下了辉煌的篇章。在新阶段,茶叶成为加快陕南区域突破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区域性特色产业。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围绕“品种良种化、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产品品牌化”的思路,加快优质茶叶示范种植基地建设,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大茶文化研究,全面提升了茶叶产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全省茶叶种植面积达107.6万亩,其中可采茶园面积69.8万亩,总产量17604.4吨,茶叶农业产值13.5亿元,茶农种茶年人均纯收入987.5元,茶产业已成为陕南的一个重要产业,是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同时,随着茶产业的日益发展,茶文化的氛围逐渐浓厚,以茶会友、以茶传情,崇尚茶文化,追求茶品味,逐步成为社会时尚。特别是去年以来,省茶叶流通协会保护性恢复研究具有6历史的“泾阳茯茶”,已于今年成功恢复明代茯茶加工工艺,重塑了“茯茶始祖”的这一历史名牌;汉唐皇家宫廷文化、佛教茶文化、道教茶文化、贡茶文化以及民间文人雅士茶文化的研究都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是我省推进实施《省茶叶产业发展规划》的起步之年,省政府已经明确今年我省茶产业发展要围绕围绕“扩面积、增总产,推良种、抓示范,树品牌、增效益”的工作目标,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全力抓好优质高产茶叶种植、茶园及茶厂技术改造和品牌打造三个重点,搞好市场营销体系、科技人才体系、管理服务体系三项建设,增强茶产业整体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促进茶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全省茶产业发展的目标确定:种植总面积达到120万亩。低产茶园改造完成18.25万亩,培育丰产茶园完11万亩;新建茶园12.4万亩。新发展无公害、绿色认证茶园18万亩,新认证有机茶园1.1万亩;茶叶总产量达到1.96万吨;总产值达到10亿元;茶农种茶年纯收入达到6亿元。为了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省政府要求,各级重点抓好茶叶产业规划、新建园、培育龙头、整合品牌和发展茶文化等工作,通过努力,全面提升茶产业、振兴茶经济。为了推动和扶持茶业产业的发展,省政府决定继续加大对茶产业的扶持力度,加大对茶园基础设施建设、茶树良种的繁育和推广、品种的保护和标准制定、茶农的技术培训、建立标准化示范基地等方面的投入力度,做好公益性、社会性的服务工作,实现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今年省级财政的茶叶发展专用基金由200万元增加到1500万元。在省财政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对茶叶产业扶持的力度和增加幅度前所未有。市县政府也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多方面筹集资金,加快茶业产业化的发展,推动我省茶叶产业的不断升级。
当前,加强对茶文化的研究,是今年《规划》实施的一项重点工作,需要凝聚社会各界的智慧和力量,发展发掘、传承和弘扬悠久的茶文化历史,推陈出新,宣传造势,培育我省茶叶品牌,提升我省茶叶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促进全省茶产业、茶经济发展。因此,全省各级各部门,特别是盛产茶叶的陕南地区一定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虚心学习兄弟省的宝贵经验,把弘扬我省悠久厚重的茶文化同延伸拓展茶产业链、促进茶经济科学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把做大做强我省茶产业同实施陕南突破发展战略紧密结合起来,把扩大优质茶园规模、提升陕茶质量同创建陕茶优质品牌,增加茶农收入紧密结合起来,把倡导“茶为国饮”,普及科学饮茶知识同开展群众性茶文化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制定科学规划,创新发展思路,落实有力措施,务求取得显著成效。要开展茶文化研究工作,组织专门人力,深挖当地茶文化资源,并为他们开展科研和调研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鼓励他们积极建言献策,鼓励他们多出科研成果。
我相信,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在各市、各部门的支持下,新成立的省茶文化研究会一定能充分发挥地方性、学术性、科研性民间组织的作用,在弘扬茶文化、繁荣茶经济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为推动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建设西部强省,造福三秦百姓做出新的贡献。谢谢大家!
副省长在茶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篇2
省手工业合作联社第八次代表大会今天隆重开幕了。在此, 我代表省政府, 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代表, 并通过你们向全省联社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亲切的问候!对亲临大会指导的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步正发主任及各位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谢意!
今年以来,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全省上下紧紧围绕发展和民生两大主题, 统筹推进“三化”, 深入实施“三动”战略和富民工程, 克服了诸多不利因素影响, 全省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4.1%, 比全国平均高4.5个百分点, 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实现增加值2162.5亿元, 同比增长18.5%, 增幅比当期全国平均增长高4.2个百分点, 在成本上升、经营压力加大的情况下,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净利润500亿元, 增长27.1%, 实现这一增速非常不易, 充分体现了我省调结构、转方式、促发展的要求, 为实现全年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 争得了主动。上半年, 预计全省联社系统完成工业总产值74.1亿元, 销售收入68.2亿元, 同比增长14.5%, 实现利税6.6亿元, 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年6月, 在中华全国手工业合作总社“七代会”上, 授予了我省联社、白山市联社、东丰县联社“全国集体经济先进联社”称号, 这些成绩和荣誉凝聚着全省联社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心血和努力, 在此, 代表省政府对你们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并向联社所有干部职工及所属企业致以崇高的敬意!
当然, 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 在与发达地区相比, 我省联社系统“总量不大, 结构不优, 效益不佳, 动力不足”的问题仍未解决, 联社企业大多数是中小企业, 以及中、低端的产品, 市场竞争力不强, 规模效应还不大, 联社工作还有很多需要加强的地方。当前, 我省正处在启动“十二五”规划, 实施“三动”战略, 推进“三化”统筹的关键时期, 我省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 无论是做大总量、调整结构, 还是加大投资、增加税收, 尤其是活跃市场、扩大就业、致富百姓, 都需要集体经济、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有力支撑。面对新的形势, 全省联社系统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 进一步坚定信心, 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加快推进联社集体企业改革攻坚步伐, 进一步建立并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手工业经济, 完善和发展新型集体经济组织, 推动以资产为纽带的联合和合作, 增强各级联社服务功能和能力, 促进联社经济向“转方式、调结构、扩总量、上台阶、惠民生”的方向发展壮大, 重点要围绕四个方面抓好落实。
一、要在统筹推进“三化”, 深入实施“三动”战略中有所作为。
联社所属企业大都是轻工企业、集体企业。相比较而言, 经济规模不是很大, 依靠投资拉动仍然是促进联社经济增长、扩大联社经济总量的最直接的手段。这就要上好项目、大项目, 作为投资拉动的载体, 促进发展要素的有效集聚, 推动产业层次尽快提升, 促进结构优化, 提高发展质量和经济效益, 增强内生动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此同时, 要加强创新驱动, 促进集体企业和大企业集团、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进行技术对接、产学研结合, 切实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要进一步加强技术改造, 提高装备水平, 努力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 开发“名、优、新、特”产品, 积极培育知名品牌,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推进具有联社特点、吉林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 大批农业劳动力要转移到城镇, 这就需要不断开辟就业渠道, 开发就业岗位。联社在这方面有比较好的传统, 只要敢于突破, 加强组织, 措施落实, 就会为扩大就业、推进城镇化进程做出贡献。辽源的东北袜业纺织工业园区安置就业近两万人, 其中, 园区直接就业9000人, 上下游产业就业5000人, 辐射农村缝头就业5000人。这很值得各级联社借鉴, 同时, 各级政府也要给予大力支持。
二、要为促进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2007年至2009年, 我省实施了第一轮民营经济三年腾飞计划。据了解, 在此期间, 全省各级联社紧紧抓住这一有利契机, 大力拓展成员单位, 壮大联合经济组织队伍, 面向企业开展各种服务, 为全省民营经济腾飞做出了重要贡献。最近, 我省又启动了2011至2013年的新一轮民营经济腾飞计划, 力争到2013年, 全省民营经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72%, 达到2.4万亿元, 年均增长20%, 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6%。从我省情况来看, 联社企业多属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 希望全省各级联社要紧紧围绕促进全省民营经济腾飞工作, 站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高度, 充分发挥自身组织资源优势, 围绕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需求积极开展服务, 在拓展服务范围、服务内容、服务领域和服务渠道上, 认真做好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招商引资对接、项目评估论证等一系列工作, 解决企业实际困难, 维护社会稳定。
三、要继续深化集体企业改革攻坚。
要按照党的十七大关于“推进集体企业改革, 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的要求, 以明晰产权为重点, 以建立完善现代产权制度和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 继续深化集体企业改革, 妥善化解历史债务, 多渠道筹集改制成本, 理顺集体企业职工劳动关系。进一步引导企业利用市场机制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推动资源整合、资产组合、资本融合, 完善职工持股制度, 探索股份合作制经济发展的新途径, 着重发展劳动者的劳动联合和劳动者的资本联合的经济组织。积极探索集体资本控股、参股公司及混合所有制等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有条件的联社要依托自有资产, 走“联合、合作”的路子, 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业和生产、生活型服务业。要广开视野, 充分借鉴有益经验, 发展多种形式的集体经济、合作经济, 有条件的还可以与外商实行资本、技术等方面的联合, 组成合资企业。
四、要进一步发挥城镇集体经济联合组织的职能作用。
全省联社组织要要进一步发挥城镇集体经济联合组织的职能作用, 加强对城镇集体经济的领导和指导, 切实帮助企业解决改革和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及时解决集体企业在工资拖欠、社会保障、职工安置等方面的历史遗留问题。要着重落实省委省政府下发的促进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 在项目开发、技术创新、资金融通等方面, 对集体企业发展给予全力支持。各级联社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加强自身建设, 深化联社改革, 创新工作思路, 增强服务功能, 为政府当好助手, 为企业当好帮手, 切实成为集体企业改革发展的指导者和组织者、集体资产的管理和维护者、集体经济政策制定的建议和协调者、中小企业合作互助的组织和参与者, 切实按照“指导、维护、监督、协调、服务”的工作职能, 为集体经济、合作经济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同志们, 集体、合作经济发展关系全局, 涉及面广, 政策性强, 省委、省政府和全省人民对集体、合作经济发展寄予厚望, 对企业家寄予厚望。各级政府和部门要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指导和支持, 把集体经济的改革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研究制定集体经济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 依法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努力为集体、合作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同时, 也希望全体代表利用这次大会的机会, 认真研究和探讨我省集体、合作经济发展改革的新思路和新举措, 集思广益, 开拓创新, 求真务实, 切实推动全省集体、合作经济加快发展, 为振兴吉林、富民强省多做贡献!
最后, 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副省长在茶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篇3
一、目前我省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做好某一方面工作,必须把握宏观情况。只有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形势、重大方针政策有了深入了解,才能更好地完成本系统工作。开展审计工作,对全省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的了解显得尤为重要。当前,陕西经济发展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十一五”期间我省GDP从不足5000亿元到突破万亿元,年均增长14.9%,在全国表现突出。2011年,陕西GDP达到1.2万亿,增长13.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万亿元,增长30.2%,经济发展强劲;完成财政总收入2577.97亿元,增长43.13%,去除两权价款实现同口径增长28.27%,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2%,城镇居民收入增长16%,都超过GDP增速,经济发展的成果惠及民生。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人民团结奋斗、共同努力的结果,更与各条战线包括审计机关广大审计人员的努力工作密不可分。
今后几年,陕西还将处于快速增长期。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稳定、社会公平、环境保护、资源浪费等问题显现出来。如何进一步加强审计监督工作,关注经济运行质量,关注发展成果惠及民生,严肃财经纪律,加强廉政建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审计部门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经济越是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审计监督的作用就越关键,全省审计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坚定信心,明确目标,加大审计力度,为我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切实发挥审计工作在提高政府品质方面的重要作用
提高政府品质,从审计角度讲,就是要从各部门政策执行、规范管理、绩效高低、廉政建设等方面,加强监督,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
政策执行,就是通过审计,检查各个部门、地区对中央和省上政策的执行落实情况。省委、省政府提出了“稳中求进,好中求快”的发展要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这些政策执行的好,将有利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否则不仅“拐弯超车”是空谈,还会被兄弟省份甩在后面。审计作为监督部门,要检查市、县政府和有关部门对上级重大决策部署的执行情况,要及时揭示违反政策要求、偏离政策方向的苗头,确保政令畅通。
规范管理,就是检查资金管理的规范程度。有些部门和单位把预算一做,计划一分,实施过程中是否有问题,有的领导和主管机关并不了解。有的领导风险意识淡薄,不经过严格审查,就把钱拆借出去,最后血本无归。审计要加强对政府各部门经济活动决策权、执行权的监督,关注经济社会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风险,从制度上追根溯源,查找体制机制上的原因和管理上的漏洞,完善制度,规范管理,促进依法行政。
绩效高低,就是看投入产出比,看政府投钱收效如何。这方面,特别要加大对节能减排、生态环保等工程的跟踪力度,抓住像渭河流域治理这样涵盖内容多、时间跨度长、投入资金大的重点项目,加强对重点部门、重点资金的审计。不仅关注这些项目的社会效益,也要关注它的经济效益,重视绩效。通过审计,引导各部门、各单位把工作重点放到淘汰高耗能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用最少的钱干最多的事,把有限的资金用到最需要的项目上。
廉政建设,就是重点检查资金使用和项目建设过程中是否遵守党纪国法,是否有不廉洁的情况。目前,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民生资金的管理使用等,都是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问题,一旦管理不好,监督不到位,就很容易出现问题。所以,审计工作作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力量,必须加强审计监督,依靠制度管人管事,这既是对党和人民负责,也是对干部的提醒和保护。
三、抓住重点,充分发挥审计职能
一是加大对省委、省政府经济政策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力度。全省审计机关要把促进省委、省政府重大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作为审计监督的重要任务,高度关注财政、金融、产业、土地、税收、环保等方面的政策执行情况,注意跟踪检查政策目标的实现情况和实施效果,及时发现政策措施不完善、不配套、不衔接的问题,促进各项政策措施更加符合实际,更加合理和有效。要发挥审计独立、客观和涉及经济社会面广的优势,密切关注我省经济社会运行趋势,及时反馈新情况、新问题,为政策措施的及时调整、完善提供参考和依据。
二是搞好财政预算执行审计。这几年财政审计搞得不错,但还要进一步突出对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预算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检查。政府部门是财政支出的主体,很多部门掌管财政资金的再次分配权,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对我省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也体现着政府的执行力、公信力。要重点检查财政预算执行如何,资金分配有没有截留,专项资金有没有挪作他用,钱是否花在了刀刃上。特别要突出对财政专项资金的审计,揭露和纠正挤占挪用、损失浪费等突出问题,督促专款专用,切实发挥效益。同时,要注重研究分析财政资金管理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提出审计意见建议。
三要加强对重点民生的资金项目的审计。去年我们将新增财力的80%用于民生,今年还要进一步增加投入,推动民生持续发展。根据温家宝总理的指示精神,今年审计署将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对社会保障资金进行全面审计。温家宝总理强调,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健全,财政投入的力度和规模越来越大,社会各界对社保资金的使用和管理情况高度关注,把社会保障资金用好,关系到人民群众能否共享改革成果,关系到能否逐步解决分配不公的问题,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社保资金审计工作,这次社保资金审计也是对我省社会保障工作的一次全方位的检验,全省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也要高度重视,主要领导同志要亲自抓好审计和审计的配合工作。此次审计涉及多个部门,准备规模大、政策性强、时间紧、任务艰巨,各个市县、政府可以以文件形式要求各相关部门做好审计的配合工作。审计工作一盘棋,如果哪个市县在这个审计配合上影响到全省的工作,全省就将影响全国工作,就要追究相关责任。社保资金审计是国务院交给审计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体现了国务院对审计机关的信任和重托,审计机关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把社保资金的审计作为我省今年审计机关第一位任务,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统一思想,明确目标,认真组织,精心安排,向党、政府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2012年,我省将新开工保障性住房43.6万套,竣工交付使用30万套,计划完成陕南8万户、29.5万人和陕北2.2万户、8.8万人的搬迁任务,要重点关注资金保障、设计质量、分配公平、退出机制和长期管理机制几个方面的问题,可以采取边建设边审计的办法,加强对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使用情况和分配状况的全过程跟踪。
四是加大对重点投资项目的审计力度。我省省情决定了投资拉动的经济发展格局难以在短期内改变。今年我省投资规模力争达到1.2万亿元,计划安排省级重点项目450个,年度投资3000亿元,要关注重大投资项目特别是政府投资项目,在投资和工程建设领域加强审计监督,探索从体制机制上进行源头治理,促进管好、用好建设资金。要进一步转换思路,利用多方力量,把预、决算审计与过程审计结合起来,扩大审计覆盖面,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五是进一步深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两办”《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下发后,我省相继出台了《实施办法》和党政领导干部同步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分类审计,以及审计评价办法等相关规章制度,下一步要抓好贯彻落实。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小组和联席会议要加强对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领导,把握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两个重点,促进公务人员依法行使权力。要加大对经济活动总量大、掌管资金量大、行政权力大的部门、单位领导干部的审计,注意揭露和查处重大违法违规、经济犯罪和腐败问题,做到问题明、证据实、打得准。要加强审计与纪检、监察、组织、人事、司法等各方面的协调配合,用好审计结果,提高重大案件侦破能力,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六是重视审计整改。审计发挥作用,关键在于整改。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审计整改工作,完善相关部门协调配合机制,联合督促,接受审计的部门、单位和企业要认真执行审计决定,落实审计结论,按照审计意见和建议认真整改。审计机关要加强对整改的督促检查,发出整改公告,必要时可由省政府出台制度,对审计整改提出要求,做出规定,予以规范。对审而不改、屡审屡犯,导致部门严重违法违纪案件和重大经济损失浪费等问题的,要追究领导干部责任,移送纪检、监察、检察等部门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
需要强调的是,审计系统要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审计工作涉及面广,政治性高,技术性强,业务水平要求高,审计系统要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重要决策部署的同时,加强学习培训,优化审计干部的知识结构,不断的适应现代经济金融和高科技快速发展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要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加强自身廉政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审计系统干部队伍。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理解审计工作性质,支持审计系统开展工作。
副省长在茶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篇4
明确目标
全力推进全省农信社改革发展实现新的跨越
——赵斌副省长在湖北省联社二届二次社员大会上的讲话
(2012年1月5日)
同志们:
新的一年刚刚到来,全省农信社就召开第二届二次社员代表大会暨先进表彰会议,总结2011年工作,表彰先进,分析形势,部署2012年工作,充分体现了全省农信社早安排、早部署、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开好这次会议对于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支持全省经济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我代表省政府向在座的各位社员代表,并通过你们,向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的广大农信社干部职工致以诚挚的问候!向受到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肯定全省农信社改革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
过去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新情况、新变化,全省农信社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有力应对复杂形势和市场挑战,指导思想更加明确,角色定位更加准确,改革发展提档进位,在信贷支持“三农”、服务农村金融方面真正担当起了主力军角色,发挥了主渠道作用,为全省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实现了“十二五”开门红。总的来看,有这么几个特点:
一是改革深化。全省农信社通过优质资产臵换、溢价募股,消化历史包袱110.6亿元。截止去年底,全省79家经营性法人机构中,已有74家历史包袱全部消化,已组建农商行12家,农合行12家,7家联社获银监会批筹。
二是发展提速。截止去年底,全省农信社各项存款2767亿元,比年初增加575亿元,增长26.22%;各项贷款1730亿元,比年初增加404亿元,增长30.47%。存、贷款增幅分别高于全省金融机构平均增幅13.71个百分点、12.21个百分点。
三是结构优化。去年,全省农信社累放支农贷款1000多亿元,年末涉农贷款余额1231亿元,比年初增加328亿元,增长36%,高于全部贷款增速6个百分点;涉农贷款增量比去年同期多增78亿元,占全部贷款增量的81.2%,高于去年同期0.5个百分点。
四是风险可控。全省农信社大力加强金融风险和案件防控,为改革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去年底,全省农信社不良贷款占比为2.03%,比年初下降3.54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达到193%,比年初提高 127.44个百分点,金融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五是效益显著。2011年,全省农信社实现综合效益59.07亿元,同比增加15.07亿元,增幅34.25%。缴纳税收15.62亿元,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六是地位提升。在各级政府开展的行风评议活动中,17家市州联社(办事处)均在当地排名第一,70家县级行社参评,68家在当地排名第一;在全国农信社金融产品博览会上,我省有6个产品、1个先进单位和2个先进个人获奖。
在宏观调控和市场竞争的双重压力下,农信社取得这些成绩非常不易,是省委、省政府和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加强领导,各有关部门合力推进的结果,是监管部门科学指导的结果,是广大农信社干部职工艰苦奋斗的结果。借此机会,我代表省政府向全省农信社过去一年取得的显著成绩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所有关心支持农信社改革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正确认识和把握当前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今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仍将面临复杂形势,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压力和物价上涨压力并存,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节能减排形势严峻,经济金融等领域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潜在风险。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推动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继续抓住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牢牢把握加快改革创新这一强大动力,牢牢把握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根本目的,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把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更好地结合起来。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省委经济工作会议上,鸿忠书记要求今年全省经济工作要实现“五进”,即稳神竞进、逆势而进、实虚并进、扎实推进、激情奋进,金融工作要继续实现信贷“四个高于”目标;国生省长强调了金融创新以及重视虚拟经济发展的问题。他要求,必须坚持实体金融、绿色金融、和谐金融等理念,围绕扩大消费、促进科技创新、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打造区域金融中心等持续开展金融创新,统筹发展实体经济和以资本市场为重点的虚拟经济,做到虚实结合,相得益彰。
省委、省政府为构建中部战略支点、实现我省跨越式发展,先后作出了“两圈一带”、“一主两副”、“一红一绿”、“壮腰工程”等重大部署,并着力推进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和竹房城镇带山区城乡一体化等新农村建设重点工程,初步形成了多层面推进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去年,我省经济运行呈现出持续、健康、稳健的良好态势,经济总量位于全国前列,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初步预计全年生产总值超过1.8万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8万亿元,工业增加值8300亿元,地方一般预算收入超过1400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高于中部平均水平,保持和延续了强劲发展态势。
湖北实施跨越式发展的大好形势将极大地促进农村金融市场进一步活跃,并拉动农村多元化的金融需求,给农信社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同时也对农信社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针对宏观经济的新形势、新变化,农信社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和重大部署上来,密切关注经济金融环境的新变化,切实加强对经济金融市场新形势、新情况的研究,提高对形势和市场的预见性、主动性和前瞻性,要及时调整经营管理策略,不断增强信贷决策和风险防化的能力,在竞争中改革,在改革中发展,不断做大做强,加快向现代金融企业迈进。
三、全力推进全省农信社改革发展实现新的跨越
构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是党中央对湖北的科学定位,跨越式发展是构建中部战略支点的必然选择,全省农信社要服从服务于这个大局,既做参与者,又做推动者,要研究出有针对性、突破性的措施和手段,在实现自身改革发展新进步、新跨越的同时,助力全省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
一要进一步加快发展步伐。有为才有位。去年,省联社按照我省“十二五”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要求,提出了三年内实现“业务发展翻番、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发展环境风清气正”的“三大愿景”。这些愿景,紧扣我省跨越式发展的总形势,定位很准,气势非凡,我完全赞同。去年是全省农信社实施“三大愿景”的第一年,一年之内我们农信社就新增各项存款575亿元,增长26.22%,高于全省金融机构平均增幅13.3个百分点;新增贷款404亿元,增长30.47%,高于全省金融机构平均增幅12.2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也只有2.03%,比上年下降3.54个百分点,开局很好。农信社要适应全省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就要有这样的发展气势,就必须打破旧常规,再鼓干劲,再添措施,快速前进。下一步,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按照年增加存款25%,增加贷款30%的速度,做大规模,做强实力,到2013年实现业务增量翻番,90%以上县级行社存、贷款份额在当地位列第一。
二要进一步推进产权改革。全省农信社这两年取得显著的成绩,关键是靠改革。不甩掉包袱,负重难前行。2009年启动组建农村银行改革至今,全省农信社通过政府支持、股份溢价等措施,已超额完成省政府制定的三年完成33家的目标。通过改革,化解了历史包袱220亿元,全省改革工作进展很快,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要加快组建进程,全面落实组建目标,任务还相当艰巨,还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各个部门的鼎力相助。年前在农信社改革发展座谈会上,湖北银监局邓智毅局长提出,全省农信社要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农商行(农合行)改革全覆盖。我们要有这种气魄和决心,进一步完善改革重组方案,进一步加快改革发展步伐。对已组建农村银行的单位,要认真按照“三会分设、三权分开、有效制约、协调发展”的原则,设立“三会”,尽快使法人治理结构从有形向形神兼备转变,真正发挥“三会”应有的职能作用。对已具备组建条件的联社,要抓紧申报,加快筹建步伐,力争尽早开业;对尚未具备筹建条件的5家联社,地方政府、财政、税务等部门要创造条件,为金融机构抵债资产处臵提供便利和优惠,要支持农信社通过优质资产臵换、捐赠等方式化解历史包袱。
三要进一步加大支农力度。全省农信社要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国家宏观调控的政策走向,始终坚持“一个立足、三个面向”的市场定位,脚踏实地,加大涉农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要积极支持养殖业、畜牧业、加工业、棚膜经济、林业经济、劳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别是通过扶持重点农业产业化项目,促进农产品转化增值,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要切实帮助困难中小、微型企业度过难关,对节能减排型、科技型、成长型、税源型的中小、微型企业要加大扶持力度,确保县域、中小企业和“三农”贷款稳步增长;要围绕扩大内需,加大农村消费信贷支持。农村消费是刺激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渠道,农信社要抓住这一机遇,主动与农村消费对接,发放农村消费贷款。
四要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金融服务于经济,经济反作用于金融,全省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必然要求不断提升金融的服务水平。重点要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用足、用好国家金融政策。积极支持政策导向明确的农村水利、公路、电力、能源、小城镇等重点项目建设,支持农村居民提高消费能力,发挥最大的政策效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目前,我省“六个层面”的城乡一体化建设全面铺开,农信社要与有关部门加强协作,有效参与到村镇道路、供水、供电、通讯、沼气等建设活动中来;二是要建立贷款服务长效机制。要在切实扶持粮食生产的基础上,进一步围绕我省农村优势特色产业,配臵金融资源,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活力;三是要加快推进“六大中心”建设。省联社提出建设业务数据中心、电子银行中心、产品研发中心、资金清算中心、资金营运中心、培训中心等“六大中心”的思路非常好,完全符合建立现代金融企业的理念。要通过“六大中心”的建设,进一步完善农村储蓄、汇兑、支付、结算的服务网络,大力推进电话银行、“福卡”和“惠农一卡通”等特色服务,为老百姓提供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
五要进一步加强风险防控。切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这个问题我们年年讲,逢会就讲,这也说明了风险防范的极端重要性。无数案例有力地证明,无论大案小案,只要发生了案件,结果就是“一丑遮百俊”,不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影响整个农信社的社会声誉。要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标准,培养选拔好干部队伍,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切实防范道德风险;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切实防范房地产、融资平台、“两高一剩”等重点领域的信用风险;要认真落实好银监会的“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加强管控,切实防范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各个方位、各级人员的操作风险;要落实案件防控责任制,持之以恒地抓好案件治理和防控。
六要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农信社的改革和发展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要切实加强领导,协调解决有关矛盾和问题,把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工作抓紧、抓实、抓好;要探索建立“存贷挂钩、存贷同比”考核机制,引导涉农资金强化支农,促进地方经济发展;要对农村信用环境实行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逃废债权行为,提高对农信社起诉贷款案件的办案效率和执结率,依法打击诈骗信用社信贷资金、扰乱经营秩序的行为,培育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同志们,农信社的改革发展事关我省经济金融发展的大局,希望在省直有关单位、金融监管部门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全省农信社系统的共同努力下,全省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发展能够取得更好的成绩,能够在服务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新春佳节即将来临,借此机会,给大家拜个早年,祝大家新春愉快,工作顺利,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副省长在茶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篇5
一、正确分析当前形势
200x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我们经受了非典疫情和多种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遇到的困难比预料的大,取得的成绩比预料的好。一年来,我们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大力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奋力推进“三个转变”,坚持“两手抓”,夺取双胜利,防治非典取得阶段性重大胜利,国民经济运行良好,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政治保持稳定。预计全省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大关,上了一个新台阶;增幅可达115%,创10年来新高。
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全省上下齐心协力、奋力拼搏的结果,与全省国税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艰苦努力和辛勤奉献也是密不可分的。去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税务总局的领导下,全省国税系统切实加强基层、班子队伍和信息化三项建设,在大中型企业和城区税收征管上有所突破,超额完成了各项收入任务。全年共组织入库税收收入303亿元,同比增长12.4%,增收34亿元;计划考核口径的收入完成272 亿元,为年计划的104.6%,增长11.8 %,增收28.7亿元;上划中央增值税、消费税收入180亿元,为年计划的101.7%,增长11.8%,增收19亿元。“两税”收入直接体现为XX财力137.8亿元,比上年净增9亿元。从去年国税工作来看,主要有3个特点:一是收入规模上,全省国税收入、增值税收入分别突破300亿元和200亿元大关,迈上了新台阶。二是收入的进度、均衡度、税收收入GDp负担率等指标逐步趋好,持续增长的势头进一步确立。三是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落实兑现西部大开发政策和国家其他各种税收优惠政策总额46.2亿元,其中出口退税达25.5亿元,增加10.6亿元,同比增长70.8%,连续7年保持良好增长势头。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有力促进了我省西部大开发、再就业、外贸出口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借此机会,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全省国税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
做好今年工作,意义十分重大。省委八届三次全会对今年的工作作了全面部署,明确提出了GDp增长“保九争十”的目标,工作按增长10%安排,地方财政收入预期增长11%。按此要求,确定上划中央“两税”收入(不含财政专员退税)207.3亿元,增长15%,增加27亿元的目标。按此测算,全省国税系统需要组织收入305亿元,增长12%,增收33亿元;完成“两税”收入271亿元,增长14%,增收33亿元。应该说,这个目标是积极可行的。从国际上看,经济全球化趋势继续在曲折中发展,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科学技术成果产业化步伐加快,据有关国际组织预测,今年世界经济形势总体上可能好于去年。这对我国经济发展在总体上是有利的。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局良好,全国经济发展正处于经济周期的上升阶段,迎来新一轮加快发展的大好时机。从全省来看,我省经济发展自身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新的增长动能正在集聚和释放,发展的后劲足、潜力大。一是“三个转变”开辟了加快发展的新空间。经营城市力度加大,城市建设成为投资增长和扩大内需的重要拉动力量,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有助于带动整个城乡经济发展。民营经济迅速扩张,成为经济增长的生力军。人才资源资本化进程加快,各类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一步调动和发挥。二是经济自主增长能力继续增强。改革开放力度加大,外经贸形势趋好,在国有投资引导下,民间投资增长强劲,汽车、住房、旅游等新的消费热点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三是支撑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增多。国家继续加大对西部重大项目安排上的倾斜,一些关系全局的重大项目正在规划、筹备之中。这些既在近期拉动经济增长,也形成长远发展的持续支撑力量。四是资源开发前景非常广阔,潜在的市场需求也较大,特别是农村市场潜力很大,这也意味着经济增长的空间很广阔。这些都为我们完成今年各项税收任务创造了有利条件。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完成今年税收任务压力也很大。如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必将形成一些减收因素;从今年开始分步实施税制改革,也将增加税收收入增长的不确定因素;加之去年税收收入基数较高,今年要保持收入的较快增长还有一定的难度。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要认真分析,积极应对。
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反作用于经济。各级国税部门要正确分析当前的经济税收形势,从经济观察税收,从税收观察经济,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上来,自觉服从服务于XX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增强机遇感、责任感,坚定信心,知难而进,团结拚搏,扎实工作,充分发挥税收筹集财政收入、调节经济和分配的作用,为促进XX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二、扎实有效开展工作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进一步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新高潮,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奋力推进“三个转变”,努力保持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国税部门要始终坚持为改革开放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为纳税人服务的指导思想,扎扎实实开展工作。
(一)确保完成收入任务。今年我省国税收入基数较大,增幅相对较高,既积极可行,又实事求是,希望全省国税系统干部职工振奋精神,知难而进,无条件地落实好、完成好。要认真贯彻“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的方针,坚持“依法治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禁止越权减免税”的原则,组织好各项税收收入。一要加强税收征管。近几年,全省国税收入占GDp的比重都在5%左右,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既是我们的差距,也说明还有潜力可挖。各级国税部门要坚持从基础抓起,大力推进精细管理,从经济发展、产业成长、税源结构等方面全面分析,从相互关系中把握税源,寻找潜力所在,努力扩大税基;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监控,切实做到应收尽收。二要加大清欠力度。一方面,对过去的欠税要认真清理,加大追收力度,尽量减少历年欠税。另一方面,要采取有力措施,把该收的税收起来,严格控制新的欠税发生。三要加强检查。去年,全省国税稽查部门对101个重点企业进行检查,查补税款3亿元,户平近300万元。今年,要继续加大稽查力度,以查促收,以查促管,防止税收流失。
(二)优化税收服务。各级国税部门要进一步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转变作风,从政策上、管理上、执法上改进服务,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继续深入开展“为纳税人服务,让纳税人满意”主题活动,进一步抓好纳税服务工作,提高纳税服务水平,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要建立健全税收政策落实保障机制,继续抓好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支持国家西部大开发、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等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确保政策落实到位,使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经济优势。要认真落实出口退税机制改革措施,吃透政策,把握要领,税企联动,密切配合,充分运用出口退税政策,支持我省产品以不含税价格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多创外汇。同时,积极落实涉外税收政策,鼓励境外企业到XX投资。要大力推行“一窗式”服务,统一规范工作步骤、顺序、时限和标准,将执法依据、程序、主体、责任和处罚结果向社会公开,让纳税人缴明白税。要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规范行政行为,减少审批事项,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努力建设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服务性机关,共同营造重商、亲商、护商、安商的社会氛围。
(三)坚持依法治税。依法治税是税收工作“灵魂”。为政重在理财,理财必先治税,治税必须依法。《行政许可法》将从今年7月1日起施行,这是规范政府行为的一部重要法律。各级国税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行政许可法》,深刻领会其立法宗旨、精神实质和具体规定。结合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依法全面清理、废止、修订税务行政许可事项,并切实加强管理。同时,深入开展税收专项检查,进一步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与公安部门密切配合,严厉查处非法印制、倒卖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骗取出口退税和利用造假帐等手段偷逃税款案件,突破一批大案要案。通过集中行动,使涉税违法犯罪的势头得到遏制,税收秩序进一步好转。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全省国税、地税系统要坚持团结征税,依法治税,进一步搞好国地税的工作协作,健全机制,加强信息交换,更好地为纳税人服务。
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全局的高度来把握国税工作。应当看到,我省国税收入、改革、发展任务重、压力大、困难多,今年收入计划已经安排得较足较紧,各级政府要进一步关心和支持国税工作,积极帮助解决国税系统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为国税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
三、切实加强队伍建设 中央的决策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最终要靠每一位干部去执行、去落实。政策落实与否、落实的程度如何,群众能否从中受益、受益多少,关键在于干部工作的水平、效率和质量。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干部队伍建设。
一要抓好学习。首先,要进一步学习好、实践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牢牢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个精髓,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这个本质,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这个核心。其次,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同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起来,力求学深学透、融会贯通,切实把广大干部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上来,按照“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稳步推进税收改革。第三,要认真学习税收知识,熟悉税收政策、税收法规和税收业务,深入研究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更加自觉地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宏观经济管理的各项方针政策,学会用税收杠杆来调控和管理经济,着力提高业务水平。
二要抓住关键。坚持“班长抓班子,班子带队伍,队伍促发展”,明确职责、强化责任、加强领导。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学习创新、民主团结、勤政为民、清正廉洁的“四好”班子,带出一支政治合格、本领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好队伍。要着眼于提高干部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加强教育培训,注重实践锻炼,加速干部的成才和成长。
三要转变作风。作风问题,本质是对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学忠书记逢会必讲,反复强调,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注意培养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正确处理好涉及群众利益的矛盾和问题,真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办实事,真正把党和政府的德政工程做好做实,把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国税系统作为省级文明行业,要在转变作风方面继续起好示范作用。要继续狠下功夫转变作风,主动为基层搞好服务,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主动为群众多办实事。同时,税务部门是国家重要的执法监管部门,税收工作与人们切身利益直接相关,必须切实加强廉政建设,从制度上构筑拒腐防变的堤防,这既是保证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保护干部的需要。
副省长在茶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篇6
(2011年1月14日)
魏宏副省长的讲话
今年是实施三年医改的最后一年,也是攻坚之年,这次会议的目的就是总结前一阶段的医改工作,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进一步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推进我省医改工作,把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决策贯彻下去,确保圆满完成三年的目标任务。
医改工作启动两年多来,全省各地围绕国家下达我省的93项改革任务和我省自选增加的30项具体工作,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两年来,我们共投入资金271亿元,其中2009年投入123亿元,2010年投入148亿元,保证了五项重点改革任务的顺利实施。全省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接近8340万人,占我省户籍人口的92.8%,覆盖全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初步建立;全省115个县(市、区)纳入推行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国家基本药物省挂网限价降低49.8%;建立健全了基层医疗机构多渠道补偿机制,每个村卫生室每年财政补助3000元。同时,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
系建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建设、公立医院改革得到了有力的推进。应该说,全省医改按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在有序推进并取得阶段性成效。
总结工作是为了改进工作和进一步加强工作,我们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分析的问题是,两年多的医改工作,医改的任务是否在各地真正落实和完成了;医改的最终受益者是群众,检验的标准是群众,而群众对两年多的工作是否满意,换句话说群众是不是真正感受到了受益;从组织领导工作来看,我们负责这项工作的方方面面的力量是否真正的下了“深水”,是否真正的把各项改革工作抓到位了。当然,医改才刚刚开始,医改工作在推进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是客观的。但我们从工作层面来分析,可以看到,一些地方和单位对医改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一些地方对医改工作始终有畏难情绪,一些地方工作推进进展不平衡,一些地方、部门之间配合不力有相互推诿的现象。我很担心三年攻坚的任务在个别地方走了形式,因此,今年必须花大力气推进。关于今年的工作任务,刘捷和沈骥同志已做了安排。我这里主要谈点看法,供大家把握。
一、“下决心”解决好认识问题和责任问题
推进医改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庄严承诺,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科学发展作出的战略部署,是党和政府把经济增长成果转化为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没有真正解决好认
识问题、责任态度问题,是不可能真正抓好这项工作的。政府主导医改,目的是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其本质是通过医改来逐步消除目前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不同群体之间在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来缓解社会聚集的矛盾,维护整个社会公平。作为社会主义中国,政府最大的公共服务产品就是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我把这三项产品作为科学发展观最大的改革成果,也作为最大的价值标准。医改关乎民生、牵动民心,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群众对医改期盼强烈。如果改革几年后,群众就医费用实际负担没有减轻,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没有解决好,群众对医改不满意,那就是医改失败。我们要着力把我们的工作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改革成果,使改革的成效能够深入民心。
改革启动实施以来,各级政府切实加大投入力度,在医保扩面提标、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方面,做了一批过去想做而没做成的事情,基本医疗的公平性可及性明显提高,保基本、强基层成效初显。但随着医药卫生体制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逐渐浮出水面,在增加投入的同时,建机制的要求更加紧迫和突出,改革到了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取消药品加成,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切断了以药补医机制的链条,那么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原有的管理体系、分配制度、人事制度、药品制
度、保障制度都失去了存在的依据,靠财政补偿很难准确确定补偿标准,而仅仅在财政补偿上作文章,没有改革机制,就没有体现公益性,面对这样一些涉及医药卫生体制深层次矛盾的东西,面对可能触动一些个人、单位、行业的利益矛盾、斗争,作为医改的组织者、推动者、实施者,如果没有真正解决认识问题、解决好责任问题、负责精神问题,是不可能下到“深水区”的,也是不可能解决好医改所涉及深层次问题、系统性问题的。
二、“下深水”解决好基本药物制度这个重点问题 三年医改中的五项重点工作,重点是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基本药物制度的改革实施路径和操作步骤,国家已有明确的规定,我们有63%的县已在实施。但实话说,这项工作很多地方没到位,老百姓还没有感受到明显的“好处”。今年我们将在全省所有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省里已制订完善了关于基本药物招标采购和基层医疗机构补偿机制的配套文件。当前,要把握好三个关键环节: 一是抓好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要实现基本药物质量优先、价格合理、供应及时,关键的是要解决好基层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省里规定,基本药物由省集中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在保证“质量优先”上,省上将通过在采购环节提高准入门槛,在监管环节实现全过程质量监管,并逐步提高基本药物质量标准,完善基本药物电子监管信息系统,建立
更为科学合理的药品质量评价和监督体系;在保证“价格合理”上,通过采购前加强市场价格调查,采购中实行量价挂钩、分类采购,招标结束后及时签订购销合同,来压缩流通环节,确保中标价即为基层采购价,采购价格不高于市场实际购销价格;在保证“供应及时”上,通过将基本药物配送环节让渡给市场,明确供货企业的配送责任来保障基本药物及时供应。此外,省编委决定成立独立的省级药品采购机构,作为基本药物采购的责任主体,代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采购药品,变分散采购为统一采购,变分散付款为集中付款,切断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药品销售之间的利益联系。对在基本药物采购中出现质量、价格、供应问题的企业将实行严厉的处罚措施,上了全国联网黑名单的企业将被清除出我省药品集中采购市场。各级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视基本药物招标采购和配送,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否足额配备基本药物要加强监督。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国家要求,结合自身开展医疗活动的实际需要,及时上报基本药物采购需求量,严禁以过渡期存在非基本药物库存为借口,实行基本药物和非基本药物双轨制,对现库存的非基本药物能够清退的作退货处理,不能清退的按实际进价销售,3月底后决不再延续使用。对以各种借口实行基本药物和非基本药物双轨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关当事人的责任。
二是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要真正建立起基本药物制度,必须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必须明确其功能定位是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各方面建设必须要与其功能相适应。各地要尽快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编制标准的核定工作,编制管理实行定编定岗不定人的管理方式,编制作为聘用人员、核定收支和确定政府补助的重要依据;在完成定性定位、核编核岗的基础上,核定编制人员数和服务工作量,以核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总体收支水平。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改革上,难点是“补偿”问题,而最难的是调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和医保支付政策。按照国家要求,我省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现有的挂号、诊查、一般治疗费和药事服务成本合并为一般诊疗费,标准为10元,对城乡三大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合)对象就医发生的一般诊疗费全部予以报销支付,这样既增加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收入,又不增加群众负担,同时还有利于引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调整服务行为。通过提高服务数量和质量来获得补偿,逐步转变过度医疗、滥用药物的现状。去年,省里明确规定了各级财政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补助标准,各市、县人民政府务必按照省里的要求,在预算中足额安排并及时拨付由本级财政按规定应负担的补助资金。
三是保证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医改成效老百姓最有感
受,医改的最终评价主体是老百姓,老百姓是否得到实惠是医改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真正降低群众看病费用,最终要落脚到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上。在一年多的试点过程中,我们督查发现,试点很长一段时间后,还有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仍然在继续使用非基本药物,甚至仍然对基本药物加成销售或者仅对户籍在本辖区的居民实行零差率销售,这些做法严重违反了国家和省的相关规定,损害了国家和群众的利益,必须严厉禁止。基层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必须认真落实基本药物制度,保证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规范用药行为,科学用药,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
三、“下功夫”推动公立医院改革这个难点问题 公立医院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五项重点工作中实施难度最大的一项重要改革,随着医改工作不断深入,公立医院改革的迫切性日益凸显。去年10月,国务院对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进一步明确了今年公立医院改革的工作布局,确定了点面结合、加快推进的工作思路和要求。今年,我省要全面启动这项改革,各市(州)要在国家公立医院改革指导意见的范围内进行一些方面的改革,鼓励公立医院早谋划,主动改革,试点的公立医院可选取1-2个方向进行探索,为我省公立医院改革积累经验。可以在人事制度改革、考核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区域卫生规划与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
疗卫生机构分工协作机制、改革医院收费方式、完善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加强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医院信息化、强化医疗服务质量管理、远程医疗以及规范公立医院行为等方面加强探索,进行改革,争取在让人民群众在得实惠得方便方面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同时,鼓励指导各地在公立医院政事分开和管办分开、界定公立医院所有者和管理者的责权、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推进人事制度改革、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重大体制机制改革上先行探索,形成经验,逐步推广。
四、“下大力”抓好工作落实和工作效果问题 在突出重点的同时,必须全面完成各项改革任务。基层医疗保障制度方面,城镇职工和新农合的参保(合)率必须稳定到90%以上,城镇居民的参保率必须提高到90%;要明显提高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标准,全省市(州)必须全部实现城镇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统筹和市级统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继续改善基层基础设施条件,同步推进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队伍建设,大力转变基层的服务模式。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方面,要提高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鼓励有条件的市(州)根据自身情况扩大公共卫生服务范围;要启动卫生监督和农村急救体系建设。
我省医改工作目标已经明确,配套政策已经出台,能否
完成医改工作任务,关键在加强领导,核心在落实责任。各级政府要对本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负好总责;各级医改领导小组要切实加强领导;成员单位要各负其责,协同推进;医改办要做好统筹协调和服务工作。分管领导要拿出更多的时间来研究医改,制定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医改政策措施。要实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问责制,省里将把医改工作纳入目标考核,各市(州)政府要定期向省政府报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目标任务的完成情况。
去年6月,省医改办和各市(州)签订了年度医改责任书,省政府将对各市(州)医改实施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对照责任书的要求,逐项督查,查进展、比成效,通过一定方式向社会公布,使各地的医改情况更好地接受广大群众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同时,也要求各级各部门进一步建立健全医改工作督查体制,创新督查工作运行机制,切实加强对医改各项政策的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密切跟踪医改各项任务措施执行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和难点,要加强对工作部署落实情况的通报,督促工作措施落实,保证工作进度、质量和效果。省上将按照国家医改工作评估指标体系,结合工作实际,研究制定操作性强的考核办法。三月份全省将开展一次全面检查,六月左右,省里将对各地医改工作进行中期考核评估,充分发挥评估的导向作用和激励约束作用,进一步改进和加强目标管理。要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 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广泛宣传我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和政策措施,使广大群众了解医改的目的、意义和作用,引导群众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医改工作。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坚持正面宣传、典型宣传为主,着力宣传医改的相关工作措施,宣传医疗卫生机构和广大卫生人员改进服务、提高质量方面所做的工作,使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医改工作取得的成效,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关心和支持医改的良好氛围,让群众和社会各方面感受增强对医改的信心。
陈文华副省长的讲话
2011年全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即将闭幕。这次会议是医改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在与会同志的共同努力下,会议开得很好,很成功,达到了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明确任务的预期目的。
今天上午,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省医改领导小组组长魏宏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全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取得的成绩,对今年医改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魏宏常务副省长的讲话十分重要,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省卫生厅沈骥厅长传达了国家医改办会议精神并就公立医院改革做了专题讲话。省发改
委刘捷主任总结了2010年我省医改工作情况,并对2011年全省医改工作作了具体安排部署。会议还组织大家观看了关于基本药物制度、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和公立医院改革等方面的专题片,专题片中的一些做法是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有益探索,其路径、模式供各地结合自身实际借鉴和参考。大家还围绕魏宏常务副省长的讲话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对推动我省医改工作提出了一些好的建议和意见。同志们纷纷表示要在新的一年里,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的医改政策,切实抓好各项医改工作,务求在重点领域取得进展,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下面,我就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特别是落实好魏宏常务副省长重要讲话精神,讲几点意见。
一、全力以赴,确保医改三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实现全体人民病有所医,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造福中华民族的根本举措,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伟大而光荣的使命。医改启动近两年来,各市(州)按照国家和省医改工作要求,精心组织实施,稳步有序推进五项重点改革,取得了积极进展,改革成效逐步显现,集中体现在“四项基本”的全面推进,即: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内涵逐步明确、政府保基本的责任显著加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明显提高、广大基层群众切实得到了改革带来的实惠。但是从目前全省各地医改工作情况看,仍有部分地方对医改工作 的认识不到位,责任不到位,措施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仍然在等待观望,存在畏难情绪,用文件落实文件,用会议落实会议,没有把思想真正统一到国家和省的决策部署上来,没有把改革的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一些地方仍然把医改作为临时性工作任务,没有真正静下心来认真研究,全力推动这项事业;一些地方简单地把改革分解成部门的普通工作单兵突进,没有充分认识到医改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没有形成政策合力和改革氛围等。存在的这些问题造成了医改工作发展的不平衡,已经影响了我省医改的整体推进和成效。现在距离全面完成医改三年工作目标任务还剩下一年又三个月时间,形势严峻,任务繁重,时间紧迫,我们不能有丝毫懈怠,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提高认识程度,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改革进度,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全力完成医改三年目标任务。
二、落实投入,奠定转换机制的基础和条件
长期以来,医疗卫生机构存在“以药补医”、“以医养防”、公益性弱化等问题,其根源之一在于投入不足。改革不合理的补偿机制,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公益性,必须强化政府主导,给予必要的财政保障,以投入促改革。从当前我省医改工作实际看,在落实投入方面要重点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建立健全基本药物的补偿机制,切实落实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补偿。截止目前我省62.8%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
施基本药物制度,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彻底改变了“以药养医”的机制,明显减轻了群众用药负担,但同时出现了较大收支缺口。虽然,前期我们也制定了相应的经费补偿方案,从各地落实情况看,仍然存在补偿不到位、多渠道补偿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调动积极性的绩效考核机制不健全等问题。2011年基本药物制度将在全省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全覆盖。实行基本药物制度、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后,补偿机制能否跟上既很重要也很关键。这不仅仅是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的重点,也是整个医改的难点。因此,各地一定要高度重视。建立和健全基本药物制度的补偿机制,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经费补偿方案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机制的意见等文件精神,要按照“综合改革、核定收支、绩效考核、多头补偿”的总体思路,切实将“多头补偿”落到实处。财政补偿方面,2010年省财政、省发改委、省卫生厅、省人社厅印发的川财社[2010]15号文件对各级财政的补助标准作出了明确具体的规定,今年实行全覆盖后,各市、县人民政府务必按照国家和省的文件精神,在预算中足额安排并及时拨付由本级财政按规定应负担的补助资金。文件中确定的补偿标准是最低标准,补偿资金不能低于这个标准。基金补偿方面,中央要求要充分发挥医保基金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促进作用。关于医保基
金补偿问题,去年由于种种原因,没有真正兑现落实。现在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补偿机制文件和我省的贯彻实施意见,对从医保基金中如何进行补偿和医保支付政策作出了专门的规定,我省按中央要求统一按一般诊疗费10元的标准,规定对三大医保的参保(合)对象就医发生的一般诊疗费按80%予以报销支付。这也是一个有很强约束力的标准。应该说,今年国家对城乡居民医保都进行了大幅度的提标,从基金中进行报销支付既有政策依据、也有支付能力,因此今年各地一定要将这些政策和标准落到实处,并不断探索创新,确保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顺利实施,切实减轻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负担和压力。
二是做好医改政策性提标的财力保障。中央决定2011年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财政补助水平从现行的120元提高到200元。为切实减轻地方财政的压力,中央决定将现行的中央和地方“五五”分担提高到“八二”分担,即对新增的80元中央承担64元,地方承担的16元仍由省与市、县平均分担。加上参保(合)率提高,仅地方新增的16元全省就将新增支出12亿元以上。此外,基本公共卫生财政补助标准2011年也将从2010年的15元提高到25元。新增的10元中央、省、市(扩权县)的分担比例仍按8:1:1的水平分担。按此测算,2011年扣除中央补助后全省还将新增支出1.65亿元。两项合计,今年全省将新增支出
14亿,是按人头计算的政策性增支。城乡居民两项医保基金惠及的人群达到7450万人,基本公共卫生惠及的是全省8200多万的常住人口,由于这些政策和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因此支出刚性强、责任大。请各地一定要算好帐,安排好资金,要将这些政策性增支全部纳入年初预算予以安排和保障,不得留有任何缺口,确保惠民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三、创新机制,推动医改重点领域取得突破
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灵魂是以公益性为主线,以制度创新来解决长期性的体制性、机制性、结构性难题。医改启动近两年来,我们首先是着力解决公平问题,做了很多开创性的工作,建立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等,都是我们卫生事业几十年发展中前所未有的制度创新,具有全面性、综合性、创新性和政府主导性的特点,基本医疗的公平性和可及性明显提高,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成效初显。
随着医改进程向纵深发展,医药卫生体制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逐渐浮出水面,在增加投入的同时,机制和制度创新的要求更加紧迫和突出。只有不断完善体制机制才能巩固和深化前一阶段改革的成果,减轻人民群众的就医负担,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更好地促进医药卫生事业健康持续发
展。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医疗卫生薄弱环节建设力度的切实加强,也为破解体制机制难题创造了条件,在发展中求改革、在增长中调结构,更容易减轻改革的震动,降低改革的成本,争取各方面的广泛支持和配合。
作为一项创新的工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没有现成的经验可用,我们不能只将医改目光停留在具体的项目和资金的争取上,也不能局限于国家和省的规定动作,要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各项医改政策。要针对医药卫生体制的深层次矛盾对症下药,针对当前改革中最棘手的问题建章立制;更要在组织实施上下功夫,有破有立,既要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首位,又要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及时协调解决实施中出现的矛盾,引导各方主动顺应改革要求、形成改革合力。在当前医改工作中,有很多方面和领域都值得探索、改革和创新,例如,如何提高基本医疗保险经办能力、提高群众就医实际报销率、发挥医保对医疗行为的导向作用、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培养、促进医疗技术人员向基层合理流动、建立协调有序的就医格局、引导医务人员科学用药、创新公共卫生服务提供机制、公立医院改革以及惠民便民措施方面的探索等等。这些都需要各地结合实际,去思考,去探索,去创造和积累经验。
四、齐心协力,切实推进医改各项工作深入发展
医改是世界性难题,加强领导、狠抓落实是医改顺利推进的重要前提和保证。一方面,各地要切实加强领导,强化责任机制,完善考核制度,真正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坚决果断。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要对本地区医改工作负总责,各级政府主要领导要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关注医改、研究医改、推动医改;各级医改领导小组组长要切实履行好自身职责,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互相配合,协同推进,医改办要切实做好统筹协调和服务工作。这其中政府是主导、发改委是牵头、卫生是主体、其他有关部门是主力。卫生部门既是改革组织者,又是推动者;既是改革者,又是受益者,主体地位和作用一定要发挥好,要增强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要组织好、动员好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改革,调动一切有利于推进改革的积极因素,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医改深化。要使群众充分认识到,保障健康既是政府的责任,也是全社会每个公民的责任;改善医疗服务环境,既需要医务人员的努力,也需要患者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要重视发挥和正确对待舆论的监督作用,积极主动推进医改工作。要强化医改政策宣传,宣传政策过程,也是贯彻落实政策的过程,医改政策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也关系到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如果群众不知情,就有可能享受不到政策带来的实惠,也难以得到群众对医改的支持和监督;如果医务人员不能很好地理
解医改精神实质,也将影响政策实施效果。从事医改工作的同志要成为医改政策的宣传员、讲解员,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达,让群众知情、让医务人员明白,把宣传和政策解读工作做深、做细、做实。要发挥大众传媒特别是主流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创造良好的医改工作舆论氛围。
五、结合实际,认真抓好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 这次会议时间短,信息量大,内容十分丰富,希望大家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会议精神,抓好贯彻落实。同志们回去后,一是要及时向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汇报会议精神,特别是魏宏常务副省长重要讲话,并向医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有关部门通报会议情况;二是要根据本次会议的工作部署,结合本地实际,抓住工作重点和关键环节,细化目标任务,及时召开本地区医改工作会议,对今年医改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和安排。三是各地在工作中要加强与省上的沟通联系,及时反映工作中遇到新情况和新问题,共同研究应对措施和办法,及时总结医改推进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为医改的深入推进探索创造更好的路径和模式。四是省医改办、省政府督查室和省监察厅要组织开展督查工作,对各地推进医改的情况进行检查督促,严肃查处推进不力、失职渎职、违规违纪行为,对有关责任人该调整的要调整,该纪律处分的要纪律处分,该撤职的要撤职。
同志们,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责任
【副省长在茶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上的讲话】推荐阅读:
常务副省长在全省档案工作会议上的讲话09-13
副省长回乡时在市委市政府汇报会上的讲话07-15
刘平副省长讲话稿05-12
历史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讲话稿10-16
学习省长讲话心得08-27
在校园文化节暨表彰大会上的讲话11-19
郭庚茂省长讲话06-18
省长任职表态讲话材料07-20
省长工作会议讲话10-05
在厂企业文化建设动员大会上的讲话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