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加对教育的影响

2024-10-23

互联网加对教育的影响(通用7篇)

互联网加对教育的影响 篇1

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资料)

互联网时代,整个世界的生活都因此发生着或多或少、或大或小的改变。互联网技术推动教育变革的时代已经初露端倪,颠覆性的观念将对传统进行破坏性的创造。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今天,有了互联网这个支点,整个教育都将被撬动。身处激变教育的环境中,只有对未来教育有一个清醒的把握,才能未雨绸缪,在变革与创新中提升教育的质量与品质。

未来教育新特质:高度开放与“私人订制”

互联网技术“连接一切、跨界融合”的特点,击碎了传统教育的封闭保守,让教育产生了“多米诺骨牌”式的连锁反应。教育渐渐呈现出全球性、开放性、互动性、实践性、定制性和自主性特点。

互联网时代使教育的时间与空间无限拓展,让传统的教育能够突破原有的边界,实现教育资源、教育协作和教学方式跨时空的自由穿越、流动和交互,世界各国都将共同参与对教育规律的追求和共同教育问题的解决。虽然各国文化与价值观依然会保持高度的独特性,但是必将因相互影响频度的提高而互相学习和借鉴。

互联网带给时代的是高度的开放性,教育以围墙为标志的封闭状态,以及由此形成的学校间的竞争将被打破。学校内部、学校之间,教育体系内部、教育与外界之间,都将真正产生信息、资源等的开放,学校原有的格局将逐渐被突破。互联网资源的开放性为互动提供了充分条件,网络平台的搭建为互动提供了可能性。这给教学改革、教育研究、学生之间的问题解决以及学校与家长、学校与社会之间的互动提供了最大支持。

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学生的发展需求也具有独特性。以满足个体需求为前提的教育,体现了对于生命的尊重,但传统的统一和标准化的教育不可能在理念和实践上解决这个问题。互联网技术为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差异化需求提供了“私人定制”的支持,从而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

传统的教育,由于以统一的知识学习为内容,以考试为核心,以应试为目的,因而学生的实践被极大压缩甚至无从谈起,学生难有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平台和机会。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教育与社会环境的边界越来越模糊,教育的内容、教育的方式、学校的课程、学生的活动都与社会生活有着直接联系。如各种实验、各种活动的设计、各种模拟性的活动(如

模拟联合国,模拟世界经济峰会等)和利用网络开展的学术研究等,对于学生认知和思维能力的提升具有更高的价值,也为学生能力的发展开辟了另外一种实践模式。

互联网时代的开放性给学生创造了没有边界的平台,每个人都是这个平台的主角,每个人都可以做出自己的决策,每个人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这为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质创造了条件。

学校教育新景观:平台化、创客化与个性化

互联网的浪潮向教育袭来,其影响是深刻的,也是广泛的。这将对传统的学校存在状态和发展状态产生影响,从而形成全新的学校景观。

互联网时代教育将实现学校平台化、教师创客化、学生个性化。学校既可以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资源的提供者,也可以是学生素质发展的资源和机会的提供者,由此也成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一个社区,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都可以在学校平台获得支持。不仅如此,学校也将会是教师研究、自我发展和创新创业的平台。学校的平台化使得学校不再是学生学习的中心,“世界将真正成为一个大教室,学习随时都可以进行”。学校的扁平化管理将使得师生成为自己的“首席执行官”,学校由此呈现出的特质将成为学校精神和文化特色。教师原有的教育教学功能将弱化,取而代之的是以业绩贡献评价为驱动的创新创业。学生发展和需求的个性化必将受到学校和教师的尊重。

互联网时代的教学将被重新定义。教学的许多要素将超越传统边界,交叉、融合、模糊性的状态使各种教学元素的不确定性增加了。教学的三维目标将被多维或多元目标取代,教育目标更加着眼于学生自身的需求,甚至许多目标已不是教育者确定和实现的,而是由学生自己来决定。教学内容将不再是教材内容的传递,而是基于学生学习问题开展的教学以及学生深度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解决,而是取决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教育资源不再局限于一所学校,网络平台将提供更大范围的学习和发展资源,整个世界是一个大型资源库。课堂的时间与空间边界将被打破,教与学的关系和方式发生很大变化。与之相适应,传统的线性思维、确定性思维等将被非线性思维、不确定性思维所替代。

互联网时代将推动基于大数据的教学及人的发展研究。教育的任何决策和行为都应当从学生出发,通过对学生行为过程所有的信息进行分析,进而找出更加符合学生个体发展需要的个性化学习方式和发展方式,以更加充分地提升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效益。大数据的分析

方式能更加清晰地呈现学生学习与发展的相关要素,这必将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加适合的教育内容和方式。

互联网时代将是游戏化学习机制盛行的时代。游戏能够让人们持续玩下去的根本原因就是它的激励办法和措施。把游戏化机制引入学习过程,使其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发动机”,必将极大改变学生学习的形态。

学生发展新生态:自主、可持续与终身发展

互联网的出现,让学生、学校和教育之间封闭紧密的关系变得不再那么不可分隔,并最终将为学生建立新生态。

学生决定教育。互联网这个开放的平台,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这个平台上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有表达自己发展愿望与诉求的权利和机会,学校教育必须真正从学生出发,为满足学生发展需要而进行理性设计,这不仅尊重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权益,而且能大大提高教育效益。

学生的优势智能决定未来。互联网能够为每个人的独特发展提供差异化的资源和条件支持,这让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充分发展的机会。只有学生的天赋和才能得到充分挖掘时,学生才能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人。

学生自主发展。人是自在的、自为的、自主的、自觉的,人在追求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就是实现自我解放的过程。人的这些特点由于受到了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制约,往往难以尽情展现。互联网时代从言论到行动,从自我意志表达到自我负责,都逐步让人的自主发展成为了可能。教育处在这个崭新的时代,每个学生都是自由自主的生命体,只有尊重每个学生,给学生更多自主发展的机会,教育的真正价值才能实现,每个孩子自身的生命活力才能真正体现,并为其一生发展奠定基础。

抓住了互联网,就抓住了教育的未来。这个时代教育者不能犹豫,不能拒绝,不能视而不见,只有认真研究、主动调整、敢于超越,进化学校和教育,才能赢得未来

互联网加对教育的影响 篇2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教学改革,网络教室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对金融、教育、商业、娱乐及房地产等行业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 首先反应于网络教室上, 其定义即为利用信息科技功能以实现不同学习模式的环境。新的网络与信息技术不断地被应用于教育上, 例如网际网络为基础 (Internet-Based) 的学习环境、超本文 (Hypertext) 教材、人工智能、软件代理人、全球信息网 (WWW) 所提供的多媒体呈现功能等。然而这些技术到底产生了多少的功效?在应用上的注意事项有哪些?例如那些网络教室功能, 较适合哪些教与学的模式?教材设计上的方法, 是否对学生有所帮助?本文基于这些动机, 来分析互联网对教育的影响, 以便教育界能更好地利用互联网。

一、学习环境

根据Leinder (1995) 对信息科技与教学环境的关联性评述, 本文整理出对网络或以信息科技为主体的电子化学习环境 (称为网络教室) , 根据其对信息科技的依赖度与成本由小到大 (或由低到高) , 依序可分为下列四个项目:自动化, 学生状态, 群组合作, 虚拟网络。无时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环境:网络教室的环境在此一阶段则是希望能达到一个虚拟的学习环境, 它涵盖上述三个阶段的功能, 使得教室的实体界限被彻底瓦解, 学习活动的进行不分时间与地点。在硬件设施上与前述阶段差异不大, 最大的不同在于软件技术上的突破, 例如人工智能与智能型软件代理人的应用, 来辅助老师与学生做更有弹性的学习。就网络教室的软、硬设备环境而言, 上述四点代表了信息科技对基本教育功能实践的限制与意义。若纯粹就网络教室设备环境而言, 主要的课题在于网络相关技术, 例如网络基础建设、传输速率与频宽分配等。另一方面, 在软件工具的提供上也会提升网络教室的便利性, 例如E-mail、群组软件支持工具 (如Lotus与Exchange等) 、虚拟实境软件、智能型代理人及文书编辑工具等。因此在考查网络科技对教育的影响时, 就环境面而言, 以此四阶段为基本蓝图, 先了解目前的环境对学生与老师, 究竟哪些才是目前所最迫切需要的, 哪些教与学的活动受到了网络教室环境的限制, 才能在未来的改革方案中加以修正。

二、学习形式与方法

由于网络科技形成的网络教室, 造成学生并不直接面对老师的状况。此时对学生直接造成影响的是, 网络教室提供的教材信息以及合适的教学方式。因此针对网络上网络教室的学习形式与方法, 最重要的问题是, 如何突显网络教室的特质?并且仍保有传统教学高互动性的优点。网络教室与传统教室的差异, 可表现于两点:一是教材的数字化, 许多与课程相关的辅助教材, 可以很方便地储存于资料库中﹐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较以往更快速与便捷地获得参考资料。二是同学间的沟通更趋便利, 通过良好的网络通讯器材, 学习同伴之间可以匿名的方式来讨论与头脑风暴, 因此网络教室的功能发挥将有助于推动合作学习形式。上述两个特质对学习形式与方法的影响有四个方面:高层次学习、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中学习。一是高层次学习:在网络教室环境下, 由于更便捷地与同学进行脑力激荡, 与获得辅助资料, 因此有助于使学生发展为具分析与思考能力的高层次学习。二是主动学习与建构知识:网络上由于信息数字化及系统的储存, 加上多媒体多样性的呈现, 使得学生更愿意去主动学习。并且利用相关的辅助信息, 归整出系统化的知识。三是合作式团队学习:通过网络教室中同伴间的不同思考模式, 学生可以更广泛地检视自身的想法, 形成更强烈的学习意愿与更周全的思考方式。四是解决问题的学习:网络教室可以辅助资料、同伴讨论与电子测验题库等形式, 提供学生在解决问题中, 重新整合零星的信息, 以形成解决问题的技巧与专业领域知识。同时在网络教室的学习环境下, 学习效果的评价方式, 也不同于传统面对面学习环境。可分为下列几点:一是学习成果:又可分为两个方向, 一方面学生是否能具有获得基本知识的能力, 即经由对专业领域的原则与现象的掌握, 来归纳出现象, 又可称为低层次的学习。另一方面是否具备有分析、批判、推论与创造等能力, 又称为高层次学习。二是学习满意度:又分为对学习过程与结果的满意度。三是群体学习环境:网络教室的效果不仅是学生个人的感受, 整个网络学习环境也应同时兼顾。因此每个学生对整个学习群体与环境的感受也成为评估要项。四是个别化学习模式:传统的教学多是以老师为核心的广播式教学, 对于学生的个人特性很难掌握, 要做到因材施教更是困难。因此通过学生在超本文环境下, 追踪学生的导引模式, 以了解其学习过程与学生特性, 再配合适宜的辅助教材与提示, 将可提升学习效果。

三、教学内容

网络上的学生活动由于在时间与地点上均较传统教学有更高的弹性, 因此在教学的内容与学习材料上, 要满足不同学生的诉求与需要。强调弹性的教材其于课程设计与教材内容安排上, 应有一个固定的方法论, 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分类明确:网络教室中的教材编写, 使用全球信息网资源与超文件已经蔚为风气, 因此教材依据重点核心分类, 来代表一个超文件的节点。如此将来实践时较为容易, 学生也较易被引发学习兴趣。同时在设计课程过程中, 要经严密的监控, 以确保节点的连接隶属于相同核心架构, 结点间也避免有太多重叠的观念。二是教材合适:教材要具体反映老师的教学方针, 并且由浅至深使学生容易了解。三是习题设计: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出相关的练习与测验题, 以了解学生吸收与了解的程度。四是效能验证:教材对学生的效能如何, 哪些部分花较多的时间学习。

四、师生角色的调整与互动

网络教室中老师的定位与师生关系, 有两个重点:一是强调因材施教, 二是提升互动性。网络上的教学与学习活动, 虽然没有传统面对面教学的临场感, 但是网络上对于多媒体信息处理, 以及声光效果的呈现方式, 也足以弥补面对面之不足。另外, 传统的广播式教学, 很难达到因材施教的教育目标。网络上的教学在于强调老师对学生历程的分析与了解, 通过对学习型态的掌握, 来调整老师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历程反映在学生模式上, 它包含了两个重要意义, 学生的特性与学习轨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了哪些事, 经由哪些历程来学习与建构知识?学生的学习特性如何 (例如就吸收知识的方式而言, 是偏向由文字的学习, 或图形、表格等有较佳的成效, 还是听觉上有最好的吸收效果。) ?学生知道些什么?学生能做些什么?使用学生模式将学生的特性 (如认知模式与吸收知识的方法) 加以分类, 相同习性的学生, 可以采用近似的教学方法, 以及调整教材内容与互动方式 (例如多以声音、图形来呈现教材内容) 。老师在网络教室的功能定位, 已由以往的全盘操控, 转变为善加利用互联网特质 (例如了解网络及多媒体特性、使用工具 (统计或类神经网络) 分析与分类学习特质) , 并且以合适的多媒体教材来辅助教学, 兼顾提高互动性与因材施教。老师在辅助学生善用网络教材, 了解学生的特质并检验教材与教法的合适性。

五、结语

在互联网+时代, 作为教育工作者, 关心的是网络如何影响教育, 又该如何利用网络才能达到最有效的教育目标, 本文从学习环境、学习形式与方法、教学内容与教材、教师定位与师生互动四个层面, 提出一些建议, 期盼互联网教育能发挥更有效的功能。学习环境的建立应考虑教学目标、经费、技术复杂程度等因素, 本文指出在网络教室环境的建立上, 有四个不同的层级由最简单的自动化网络教室, 到功能最为完备的虚拟网络学习环境。它们各有其特色与功能定位, 可作为规划网络教室软硬件环境的参考。学习型态上强调多元化, 在功能上更希望达到以往传统教室所不能者。网络上的学习型态可以是个别化、同学间与师生间的学习型态, 充分享有网络环境的弹性学习。产生的影响使学习形式可分为高层次学习、主动学习与合作式学习等。教材设计强调使用有效的方法, 使课程内容能对学生的学习有正面的帮助。否则面对以超本文形成的网络教材, 学生未能获得自己最需要的知识, 不但浪费时间, 学生也失去在网络上学习的欲望。本文指出的设计原则为“针对学生需要的知识来设计教材”, 强调分类明确、取得学生的回馈与效能验证等。网络教室中教师的功能由主导变为辅导, 掌握因材施教与善用多媒体特性, 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果。

参考文献

[1]Leinder, D.E.and Jarvenpaa, S.L.The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Enhance Management School Education:A Theoretical View[J].MIS Quarterly, 1995, 19 (3) :265~291

[2]郭文革.网络课程类别分析——基于互联网教育传播模型的分析视角[J].远程教育杂志, 2014

互联网加对教育的影响 篇3

关键词:互联网+;知识转移;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TP39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1-152-2

0 引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技术日臻成熟。“互联网+”这个概念就是在这个大趋势下应运而生。“互联网+”总的来说,就是综合利用信息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平台的优势,让互联网和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因为互联网具有多种优势,如信息载体多元性, 传播信息资源快捷性、信息交流互动性及信息交流共享性等, 考虑到互联网本身的优势再结合我国网民规模极速增长的这个现实,将互联网与教育行业相融合是大势所趋。而要使知识在网络两端有效地转移,我们急需探索在互联网环境下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

1 知识转移的内涵

Holtham解释知识转移其实是一种沟通的过程。知识不像商品一样可以自由传递,学习知识的时候,即知识转移时,必须有重建的行为,而且要具备应有知识,才能完成转移。可以看出,知识转移是一个完整的、从源头到归宿的过程。而要在网络的两端完成这样的一次有效地沟通,需要考虑四个主要环节的影响:信息发出方、信息接收方、知识本身、互联网特质(即转移的渠道)。

2 互联网环境下影响知识转移的因素

2.1 知识本身

英国波兰尼(Polanyi)从认识论的角度,阐释了知识的两个主要类型: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指的是“能明确表达的知识”,即可以用图表、文字、公式、手势语等形式化符号进行编码,并通过语言、书籍、数据库、说明书、规章制度等形式传播;显性知识利用信息技术的编码,可以有效地提高显性知识转移的效率。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相对与显性知识,指的是难以清晰地表述和有效的转移的知识,这类知识通常表现为个人经验、价值观、洞察力、心智模式和组织文化等形式。隐性知识由于其默会性、个体性、非理性、情境性等的特点,通过个人之间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更能实现其转移效率。由此可知,所转移知识的性质不同,知识转移的方式和效果也大不相同。归纳来说,Kogut和Zander提出5个“知识特性”:知识的可成文性(codifiability),知识的可教导性teachability),知识的复杂性(complexity)系统依赖性(system dependence)和产品可观察性(product observability)。

2.2 信息的发出方

知识转移的发生,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即信息发送方具有愿意共享的知识意愿和一定的表述能力。知识转移的效果直接取决于知识发送方与他人共享知识的意愿程度和投入程度。因为隐性知识因其自身的难以利用信息技术编码和表达,所以在转移内隐知识的时候,知识发送方还需要投入额外的时间和精力,并尝试利用图表、文、声、像的表现形式将内隐的知识编码表现出来让别人理解和接受。知识发送者对知识的正确表述能力对接受者理解和掌握知识产生一定影响。

2.3 信息的接收方

为保障知识转移的高效性,信息的接收方也得作出努力,需要增强接受知识的意愿和培养对知识的吸收能力。张海涛,吴艳玲在研究中提到“知识势能差”这个概念。什么是知识势能差?简单来说,如果一个人对某一特定知识领域中的知识一无所知,那他的知识势能我们可以假设为0。而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入,他对该领域的知识了解得越来越透彻,那么他的知识势能被认为是会越来越高的,我们可以假设为一个大于0的数值。通过数值,我们可以直观地发现两者的知识势能差。在某特定的知识领域中,信息发出方与信息接受方的存在知识势能差,这样的知识传播特质才能促进知识的有效转移。当然,对于信息接受方而言,仅仅具有接受知识的意愿还不能很好的掌握知识,还需要培养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这就需要信息接收方的不断学习和充实自我。

2.4 互联网特质(即渠道特点)

2.4.1 互联网环境的准确性

知识转移的发生必然寄寓于一定的媒介和传递通道。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个性化搜索引擎、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等设备的出现,有效解决了知识转移过程中的空间和时间限制。基于互联网特质,知识转移通道有自身的特点。首先,互联网环境下的准确性的认知。人们普遍认为互联网环境中提供的知识是难以辨别其真实性的。因为这类知识区分于传统的图书、期刊和报纸等媒介中提供的严格把关的知识。但事实证明某些网络知识库却能为我们提供准确和可靠的知识。例如百度百科,百度百科为维持知识的准确性,通过可查证性和来源充分性来整理词条来对抗因为内容开放带来的对内容可靠性的质疑。

2.4.2 互联网环境的联结强度

互联网是一个相对虚拟的世界。只要拥有设备,我们可以在互联网上不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自由地寻找资料。但互联网的虚拟性对于知识转移是把双刃剑,它的优势和劣势都相对明显。Ashford&Humphrey在研究中提出這样一个观点,他们认为稳固的信任关系能有效地避免信息专递过程中的曲解和消除感情障碍。而前文提到,知识转移的过程其实是知识重建的过程,在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中,信任关系的建立以及其稳固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知识转移的效率。而互联网的虚拟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知识转移两端的联结强度。

2.4.3 互联网环境的稳定性

通过纸质媒介传播的知识,不论经过多长的时间,只要我们想要查询都能通过纸媒找到。而互联网确处是处于不断的动态变化之中,不断会有新的知识进入,相对也会有旧的知识退出。互联网环境的不稳地性就很好的解释了我们在互联网查找资源遇到的这些情况。例如,一些重要资源我们保存在收藏夹里,但时隔一段时间以后我们再去查询会发现其被更新或无法访问网页,这些不稳定的因素给知识转移制造了障碍。网站想要留住用户,解决这一问题,就得不断地更新技术以维护好网站运行。

2.4.4 互联网技术

互联网的技术问题即涉及到信息载体的问题。信息的传递需要一定的载体,并且为了保证信息传播的复合型要求, 信息应该可以自由地从一种载体转换到另外一种载体。因此实现不同媒体之间的兼容性便成为在互联网环境下知识转移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

其次,互联网急需对信息的处理和储存技术的深入研究,保证信息能数字化,这样我们才能将数字化的信息计算机化,顺利通过互联网进行传输。

3 后续研究展望

本文主要从互联网这一角度出发研究知识转移的四个环节,并一一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不过, 本文的研究是主要限定影响因素的分析尤其是互联网特质的分析,没有涉及到深入层面的知识转移的内容, 例如文化因素对于知识转移的影响、具体解决知识转移的方法和建议等等。

在飞速发展的信息社会, 互联网影响下的知识转移显得更为重要,今后的研究可以重点将此研究放在一个具体的企业里,通过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得到具体的数据和模型来认证知识转移的特征和提高效率的途径。

参 考 文 献

[1] Holtham Clive, Courtney Nigel. Developing managerial learning styles in the context of the strategic application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ies[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raining & Development, 2001, 5(1):22- 34.

[2] B.Kogut,U.Zander.Knowledge of the Firm and the Evolutionary Theory of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1993(4):625-643

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影响 篇4

一、互联网对大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实现资源共享、增强沟通

互联网资源丰富,信息更新速度快,这是传统学习手段所不能及的。大学生使用网络获取知识,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学习,就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这为大学生提供了高效的学习的平台。大学生也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讨论问题、请求帮助、及时得到反馈,这样增加了讨论者的沟通,提高了大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最大化的节省了学习时间。大学生还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合理的利用

网络的资源,学习自己想要的知识,从而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学习兴趣,实现资源共享。

2.有利于释放心理压力

如今,互联网早已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成为大学生们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和帮手。在网络中,大学生可以借助空间、论坛等各种方式、平台,搜索信息、发表个人观点。由于互联网络具有隐匿性,大学生乐于通过匿名的方式发表观点、阐述看法,表达自己心底最真实的想法,同时也把学习和成长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在网络上倾诉和求助。互联网逐渐成为了大学生释放压力、宣泄情感、解决心理矛盾的有效平台和空间,有利于大学生释放心理压力。

3.有利于开阔眼界,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互联网上的信息传播速度快,有利于大学生开阔眼界,认识世界。通过互联网络,大学生们可以方便、迅捷地接受新知识、新文化和新思想,探索未知的世界,关注社会动态、国计民生。在网络中吸取各种营养、完善知识结构、学习不同地域的先进学习经验和科技成果。同时,由于互联网络具有双向和多向的交流模式,这些交流模式有利于大学生独立地讨论、思考问题,提高其思想凝聚力。借助博客、空间、播客、论坛、im工具等交流平台,吸收各种信息资源,接受不同角度、立场的意见,发挥自己的专业知识,经过自身的整合、判断,并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见解和意见,逐渐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互联网对大学生产生的消极影响

1.虚拟的网络世界使大学生脱离现实

互联网除了提供人们所需的知识外,也极大的丰富了大学生的业余生活,电影、游戏、视频等倍受大学生喜爱,网络新现象、新名词也层出不穷。然而有的大学生痴迷于网络游戏、网络聊天而不能自拔,影响学业、荒废时间、自我控制能力逐渐减弱。无节制的行为还会改变大学生的性格,这也是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缺乏与社会的沟通、心理不正常的原因之一。长此以往,大学生将逐渐脱离现实生活,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满足于虚拟的网络生活,严重的影响大学生对生活的态度,降低大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另外,互联网在提供便捷的同时,也让大学生对其产生了依赖,减少了其思考过程,使其思维钝化,严重的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2.互联网的不良信息对大学生产生不良影响

互联网的开放性使得一些国家和不法分子利用技术优势通过网络散播有害国家和社会的不良信息,他们企图通过网络颠倒黑白,歪曲事实。大学生是网络的主要应用者,对于一些意志力薄弱、分辨是非能力尚待增强的大学生,极其容易受到诱惑和感染,从而降低了大学生对我们现在社会的认同感,严重的影响了社会的`和谐。

三、利用互联网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

1.增强大学生的网络道德教育

因为互联网的开放性、独立性特征,很多的信息来源都是很难进行掌握和控制的。再次就是互联网具有隐蔽性、匿名性,我国现在对于互联网的监管技术还不成熟,很多的不良信息就是在这样的环

境下进行传播的,这些对大学生产生了很多消极的影响。为了改善这样的情形,积极借助道德教育的力量,依靠大学生本身的自觉性和自律性来抵制有害信息的侵蚀。

道德观念是对大学生行为的一种无形约束,大学生的道德教育也要跟上网络发展的步伐,让大学生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可以在大学校园开设网络道德教育的相关课程,通过开展讲座的或者活动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网络文化素质教育、网络道德教育。

2.加强大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由于大学生正处于由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转变的过程,情绪易于产生波动,长期依赖网络势必会影响心理健康。因此我们要加强心理咨询的投入和研究,对大学生开展心理辅导工作,并且针对有心理异常的大学生要建立健全档案信息库,进行跟踪服务,校园网站建立起“网上心理测试”、“网络心理疗法”等栏目来对正确引导大学生上网和预防大学生网络心理障碍。

3.加大对大学生的监管力度

学校应当加大对大学生的监管力度,尽量创造健康的学习氛围、健康的网络环境。针对逃课上网的情况大量存在的现实情况,以及大多数大学生自律能力不强的特点,学校应该制定相关规章制度,防止学生沉迷于网络而影响学习。另外要增加对网络的相关课程普及和教育,使大学生们能够更加有效的使用网络。在学校网络建设上,应该对软硬件加大投入,提高网速和配置,这样就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转到学校的网络中心来上网,这样不但保证了学生获取信

息的安全,更加有利于学校对学生上网的监督和控制。

4.加强对大学生课余文化活动的支持力度

例如对学生社团活动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的支持,并且积极鼓励以班级或者院系为单位开展课余文化娱乐活动,组织一些诸如歌唱大赛或者舞蹈培训班等活动。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去图书馆等地方。而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大学生因为无聊寂寞而去上网。 参考文献:

[1]王景芝.网络文化对人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教育探索,,

(4).

“区块链”对互联网金融的影响 篇5

材料中各位互联网金融领域最具权威和代表性的领军人物、业界精英和著名专家围绕“互联网金融中的区块链系统”展开了讨论,内容包括区块链系统的概念和特点、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和挑战、网络信息可信度问题、未来区块链技术应用的展望与中国在未来金融网络时代应该采取的应对策略。

接下来我想从以下4个方面来阐述我对材料内容的理解,综合所读文献与网络资料简单谈一谈区块链技术对互联网金融的影响和中国在金融业转型发展之路上应该采取的新思路和新途径。

一、区块链的定义和来源

区块链(Blockchain)是指通过去中心化和去信任的方式集体维护一个可靠数据库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主要让参与系统中的任意多个节点,通过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block),每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定时间内的系统全部信息交流数据,并且生成数据指纹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和链接(chain)下一个数据库块。区块链的概念首次在论文《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中提出,作者为自称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的个人(或团体)。因此可以把比特币看成区块链的首个在金融支付领域中的应用。(——简单谈谈究竟什么是“区块链”技术)

更简单的对区块链进行描述,以比特币的区块链为例,你可以把区块链想象成一个比特币的公共账本,这个账本:1.存放在互联网的各个比特币节点上,每个节点都有一份完整的备份2.里面记录着自比特币诞生以来的所有比特币转账交易3.账本是分区块存储的,每一块包含一部分交易记录。每一个区块都会记录着前一区块的id,形成一个链状结构,因而称为区块链4.当你要发起一笔比特币交易的时候只需把交易信息广播到p2p网络中,矿工把你的交易信息记录成一个新的区块连到区块链上,交易就完成了。(——区块链技术是什么?未来可能用于哪些方面?(知乎))

二、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

在谈及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前需要先了解互联网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即所谓互联网金融。互联网金融是指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互联网金融不是互联网和金融业的简单结合,而是在实现安全、移动等网络技术水平上,被用户熟悉接受后(尤其是电子商务的接受),自然而然为适应新的需求而产生的新模式和新业务,是传统金融行业与互联网精神相结合的新兴领域。当前的互联网+金融格局,由传统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组成。传统金融机构主要为传统金融业务的互联网创新以及电商化创新、APP软件等:非金融机构则主要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进行金融运作的电商企业、P2P模式的网络借贷平台,众筹模式的网络投资平台,挖财类模式的手机理财APP(理财宝类),以及第三方支付平台等。(——百度百科:互联网金融)

互联网金融涉及到一个重要的词——数字货币。数字货币产生于20 世纪90 年代中期的数学家、密码学家和电脑专家戴维·乔姆之手,他认为在因特网上必须有自己的网络货币,并可自由流通,成为网上交易的无纸化媒介。(——《疯狂的数字化货币——比特币的性质与启示_吴洪,方引青,张莹》)。而目前在网上大行其道的“比特币”已经远远超出了他当年“数字现金”、“电子现金”的概念。“比特币”的概念由化名为中本聪的程序师在2009年提出,是一种新型的数字化虚拟货币。它已经成为一种完全脱离政府和银行控制、总量“封顶”、可实现兑换法定货币且价格由供求决定、被认为有可能彻底改变全球金融格局的数字货币。比特币背后的关键技术支撑即为“区块链”技术。它的意义要远远超越货币或现金。它创造的是一种解决彼此之间不信任的记账方式。

就目前来说,对大众而言,更为熟知的区块链技术的运用成果还是比特币。与大多数货币不同,比特币不依靠特定货币机构发行,它依据特定算法,通过大量的计算产生,比特币经济使用整个P2P网络中众多节点构成的分布式数据库来确认并记录所有的交易行为,并使用密码学的设计来确保货币流通各个环节安全性。P2P的去中心化特性与算法本身可以确保无法通过大量制造比特币来人为操控币值。基于密码学的设计可以使比特币只能被真实的拥有者转移或支付。这同样确保了货币所有权与流通交易的匿名性。比特币与其他虚拟货币最大的不同,是其总数量非常有限,具有极强的稀缺性。该货币系统曾在4年内只有不超过1050万个,之后的总数量将被永久限制在2100万个。比特币可以用来兑现,可以兑换成大多数国家的货币。使用者可以用比特币购买一些虚拟物品,比如网络游戏当中的衣服、帽子、装备等,只要有人接受,也可以使用比特币购买现实生活当中的物品。(——百度百科:比特币)

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另一个重大应用是物联网。顾名思义,物联网 = 物物相连的互联网:一,核心和基础仍是互联网;二,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延展到物与物之间,进行信息交换。举几个应用场景:院方可以远程监控、调节患者病情;工厂能自动化处理生产线;酒店可以根据客人的个人偏好调节房间内的温度。传统的物联网模式是由一个中心化的数据中心收集所有已联接设备的信息,但这样一来,在生命周期成本、收入方面有严重缺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每个设备都得能自我管理,这样就无需经常做人工维护——这意味着,设备的运行环境应该是去中心化的,它们彼此相连,形成分布式云网络。而要打造这样一种分布式云网络,就得解决节点信任问题——在传统的中心化系统中,信任机制比较容易建立,毕竟存在一个中央机构来管理所有设备和各个节点的身份。但对于潜在数量在百亿级的联网设备而言,这几乎不可能做到。然而区块链技术却可以完美地解决这一问题。区块链技术解决了闻名已久的拜占庭将军问题——它提供一种无需信任单个节点,还能创建共识网络的方法。比特币使用算法工程保证整个网络的安全,借助它,设备能在金融市场中完全独立于任何人工干预。一套算法会生成自己的比特币钱包,从而允许它与别的算法(别的钱包)进行交易。这在物联网上是同一个道理,所有日常家居物件都能自发、自动地与其它物件、或外界世界进行金融活动,比如:你的智能电表可以通过调节用电量和频率,来促成更优惠的电费账单。(——IBM 聊比特币:区块链技术 = 解决物联网缺陷的核心)

三、区块链金融颠覆甚至取代互联网金融的可能性(——未来十年 区块链将取代互联网?)

2014年11月1日,在深圳举行的首届加密数字货币全产业链峰会上,ColaPay的创始人罗金海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比特币的信用基础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巨大的技术突破,这种以P2P为基础的去中心化的新体系,它革新了互联网与金融产业,现在的比特币行业,只想当于1994年左右的互联网,还处于基础建议阶段,但未来十年,区块链有可能取代互联网。”

似乎有点耸人听闻,但在国外也有同样的观点,新闻媒体TechCrunch专栏作家Jon Evans也谈到,比特币技术能够从根本上修复和重建互联网。他解释了比特币技术为何能够变革:“比特币所依托的区块链是一种新型去中心化协议系统,它能安全地存储交易或其他数据,并且无需任何中心化机构的审核,因为这些是由整个网络来检验的。那些交易不一定是金融交易,数据也不一定是货币。区块链技术能够被应用在许许多多应用之中.....”

2014年9月份,IBM 也看上了比特币区块链技术未来——IBM 表示,公司已经在物联网投入了海量资源,区块链技术则是解决其中一些核心问题的关键——每个设备都得能自我管理,这样就无需经常做人工维护——这意味着,设备的运行环境应该是去中心化的,它们彼此相连,形成分布式云网络。

清华大学物理系的韩锋博士2014年在上海举办的比特币博览会上谈到,下一个十年的目标就是要 “让金钱、让财富接近光速在跑、接近于免费去流动”。这一目标也必须借助区块链技术才能得以实现。

传统的互联网是一个“中心——去中心——中心”的结构,但本质是一个中心化结构;而区块链是一个“去中心-中心-去中心”的结构,更接近于自然的智慧。所以区块链较互联网更能为金融业带来强大的生命力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2013年,比特币正式进入大多数中国人视野。时至今日,国内外的比特币产业链条均已初现雏形,包括挖矿、芯片生产、矿机组装、交易平台、投资理财、杠杆期货、钱包存储、跨境支付、商家联盟等企业或者团队已经基本将比特币产业链各环节填充完毕。数额巨大的投资涌入这个行业。据业内媒体CoinDesk和BitcoinFigures显示,2014年上半年已经有2.5048亿美元的比特币投资,这笔投资,比十年前互联网行业的美金投资更高。

区块链取代互联网,这一大胆的设想也正是发端于P2P与密码学技术的成熟与演变,这项技术可能为人类社会带来的改变,足以穷尽大多数人的想象。我们现在面临的是一个巨大的机会,就像15年前的互联网,但区块链真的能取代互联网吗?这得需要时间来解答。

四、中国应对区块链技术对互联网金融的影响应该采取的应对措施

材料中章星提到在未来网络时代,中国应该把握竞争的制高点,尤其是要在规则和标准的制高点上取得一定的优势。确实,就像企业界经常说的一句话一样:一流的企业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三流的企业做产品。应用到国家层面也一样,只有把握规则和标准的制高点,才能在国际社会掌握话语权,才能够在制定“游戏规则”时为自身争取最大的利益和最有利的地位。

我国对比特币和区块链的研究还基本处于空白阶段,多数观点认为,目前它的数量有限,影响还不足以冲击现有金融体系,监管未到介入之时,仍应坐观后效。(但是近些年,国内也涌现了一批开发和经营比特币的企业和平台,例如BTCChina(比特币中国),BTC360(比特币360),ColaPay,Coinbase等等。

互联网加对教育的影响 篇6

1. 我国网民总体状况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7 月23 日发布了第36 次全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报告显示, 上半年我国共新增网民1894 万人;截至2015 年6 月, 互联网普及率为48.8%, 我国网民总数已达6.68 亿人, 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94 亿, 较2014 年底增加3679 万人。我国网民以10-39 岁年龄段为主要群体, 比例达到78.4%。其中, 20-29 岁年龄段网民的比例为31.4%, 在整体网民中的占比最大。

2. 大学生使用移动互联网现状

为了了解大学生使用移动互联网情况, 笔者针对大连某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86 份, 收回486 份, 回收率100%。调查显示, 92.72% 的同学使用手机上网, 93.76% 使用智能手机。每月话费在50 元-100 元之间的最多, 占49.48%。每月移动流量在300M—1G的学生最多, 占42.41%。每天在19-23 点和11-14 点的时间段上网的人最多, 分别占68.81% 和61.74%。

3. 移动互联网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3.1 积极影响。3.1.1 移动互联网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 丰富了课余生活。网络资源极其丰富, 大学生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随时随地了解国内外大事、社会热点、明星、偶像以及自己感兴趣的各种资讯, 也可以在课余时间利用移动互联网看电影、电视剧、听音乐、聊天、打游戏、看朋友圈等。这些大大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 使他们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3.1.2 移动互联网拓宽了大学生交友渠道。QQ、微信、微博、各种交友平台层出不穷, 拓宽了大学生的交友渠道, 他们利用移动互联网可以结识很多好友, 随时与好友聊天, 调查显示:82.12% 的被调查者都会通过使用移动设备上网聊天, 了解好友动态, 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人与人的交流沟通更加便捷。3.1.3 移动互联网让大学生学习、生活更加便捷。移动互联网的到来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让我们坐在家里、待在寝室就可以随时查阅各种学习资料, 学习英语、复习考试, 也可以买书籍、生活用品、订票等, 甚至连饭、零食等都可以送到寝室, 大大方便了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让大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

3.2 消极影响。3.2.1 大学生对学校组织的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参与度下降。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 移动互联网带给大学生快乐的同时, 也让他们参与校园文化活动的热情降低。35.75%的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在三小时至六小时之间, 24.53% 超过六小时。他们用大量的时间上网, 不愿走到户外, 不愿意参加文体活动, 身体素质越来越差。“起床玩微博, 睡前聊微信。”这是当代大学生对移动互联网依赖的生动写照。大学生已成为“智能手机控”。3.2.2 大学生沉迷于网络世界, 严重影响学业。很多大学生上大学后开始松懈, 对自己要求不再严格, 开始迷恋网络, 在网络世界中寻找自信。调查显示有20.37% 的大学生玩网络游戏, 40.33% 的学生在手机上装有游戏软件。晚上不睡觉、早晨起不来, 上课玩手机、打瞌睡, 甚至旷课等现象普遍存在, 期末考试挂科, 有的甚至降级、退学, 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业。3.2.3移动互联网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移动互联网使大学生交友更便捷, 但这种交友是建立在虚拟世界中的, 没有面对面的交流, 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越来越差, 对人越来越冷漠, 容易引起学生人际关系障碍。另外, 移动互联网上的一些不良信息, 也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

4. 创新移动互联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4.1 研发建立一个有效的APP平台。在移动互联时代,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 丰富教育内容, 扩宽教育渠道, 创建自己的APP平台, 有效利用APP平台发布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学生喜闻乐见的新闻和消息等, 吸引学生主动浏览, 积极参与, 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 在交流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1]。

4.2 用好QQ群和微信群。当今的高校, 几乎每个年级, 每个班级、每个小团体都有自己的QQ群、微信群, 辅导员可以通过QQ群、微信群与学生沟通交流, 也可以通过QQ空间、朋友圈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2]。辅导员老师要正确、合理的使用QQ群、微信群, 让沟通更便捷, 缩短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 使它成为学生与老师沟通的一座桥梁。

4.3 经营好微信公众平台, 线上线下有机结合。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是老师在台上讲, 学生在台下听, 师生间的互动性不强, 学生很少主动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在移动互联时代, 学校可以建立学校、学院、班级、学生社团等微信公众平台, 倡导专业教师、辅导员使用微信, 老师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向学生及时传达重要通知和新闻等, 将学校最新动态及时发送给每一位学生, 学生也可以自由选择阅读的信息和发表言论, 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机制。

结束语

总之,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转变观念, 合理利用移动互联网开展工作, 在工作中不断摸索, 寻找出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模式。

参考文献

[1]赵效萍.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创新研究[J].职业教育, 2014 (4) :58-61.

互联网加对教育的影响 篇7

互联网+在线教育线下活动中职教师互联网已逐渐深入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其涉及教育行业也是情理之中。传统中职教师给学生们传递知识只能在课堂上,有固定的时间和地点。但是互联网的时空自由性打破了这一传统,它能够让中职教师们随时随地给学生讲课,也能够让学生自主的选择课程,更进一步加大了知识传播的步伐。

一、“互联网+”线上教育改变了现行的教学模式

1.“教师给予”变成“学生获取”

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是中职教师把知识在课堂上传递给学生,学生在学校里学习,这也是学校存在的意义。但是互联网+在线教育线下活动的模式改变了这种传统做法。现在的网上课程尤其是慕课的出现,让学生有一定的机会去学习不同的学校中不同的老师的课程,吸收不同的知识。而且学生能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使教学方式由传统的教师教学转变为学生问学的模式。

2.“专业”变成“特色”

以往的中职教师教学只要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传递给学生即可,但是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发展,网上课程的增加,学生选择课程的自由加大,中职教师就不得不去寻求更有特色的知识,结合本身的实践来吸引学生的学习。这就让中职教师不得不更改自身的知识体系,形成新的有特色的教学模式。

3.“应用”变成“融合”

互联网出现早期只是中职教师用来教学的辅助工具,但是随着“互联网+”教育的发展,中职教师开始要根据互联网来改变自身的教学。网上越来越多的慕课让学生不用再在教室中学习,个人能力不必在学校中发展。因此中职教师对早期的互联网应用不得不变成将自身融合进“互联网+”线上教育线下活动当中去。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中职教师就必须熟悉“互联网+”教育,拥有互联网基本素养。

二、“互联网+”在线教育对中职教师的影响

1.有利影响

互联网线上教育让教育和知识有了公开性,改变了传统教育模式的封闭性,使教育能够全球共享。不同的教学资源能够通过互联网的超时空性汇集在一起成为全球的资源库。像以往的国外名校的课程,人们往往不可能也没有条件去学习,但是现在人们可以非常便利的在家中学习国外名校的课程,这相对于以往来说是教育的一大进步。对于学生来说,学习知识也不必局限于自身的专业,在网上可以学习任何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对于中职教师来说,互联网线上教育线下活动更是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现自我专业素养,传授专业知识的舞台。

2.不利影响

中职教师应该自我的学会转变自己的地位,由主体变为主导。互联网时代的学生相对于以往的学生而言,拥有更多的教育资源,也拥有更灵活的学习方式,希望有更好的教学模式。中职教师的教学活动不能再是以往的满堂灌,而是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与自身的素养结合在一起。“互联网+”在线教育线下活动对中职教师的综合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互联网+”在线教育模式下中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

1.提升中职教师信息素养

“互联网+”线上教育,意味着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高了知识传播的时效性,使教学更加个性化、教育更加均衡化、管理更加精细化、决策更加科学化。具体到学校课堂教学,“互联网+”在教学中的运用,将促进教学活动更具有互联网时代的“个性化、移动化、社会化、数据化”的特点。

中职教师必须要跟着互联网时代一同进步,要有信息化教育的理念,了解常用的搜索工具如百度、谷歌等,掌握在传播网站上查询和下载信息的专业知识和方法,充分学会利用学校的数据库网站,去获得高权威高精确的学习资源,同时获取资源建立个人的教学信息库。中职教师也可关注专业领域内同行的微博、论坛、官方微信、公众号、经典电视节目等来获得信息的渠道。

2.营造“互联网+”教育环境

要让每一个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进入“互联网+”的环境,能够充分应用各类技术资源,并且学生学习活动的大数据能够采集和反馈给教师,其前提是:每一个学生都要有自己的信息终端,并且是“个性化”地使用自己的设备。因此,中职学校管理者必须转变管理理念,老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指导学生学会利用互联网+教育获取知识,拓展知识面,教会学习方法胜过教会知识,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才能达到互联网+学习的目的。

要利用互联网+学习知识,学校需培育网络学习资源库,需要建设好互联网+学习平台,购买大量的数据库,同时结合学校的专业设置和中职教师个人发展方向开发出不同领域的教学资源,建立和培育互联网环境下的教育资源库。学校也要努力创造条件让中职教师在“互联网+”在线教育线下活动中实践的机会,让中职教师亲身体会互联网线上教育线下活动的利弊从而促进中职教师自身在网络大环境下的发展。学校也可以探讨制定“互联网+”在线教育线下活动的开展对教师职称晋升,评优选先给予一定倾斜来激励中职教师专业发展。

3.加强中职教师培训力度

在中职教师生涯发展中,教学培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互联网+”线上教育线下活动不仅对学生们有教育意义,同时也对中职教师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学校在开展传统的中职教师培训的时候,要结合实际让中职教师们学会运用“互联网+”教育模式来教学,应该支持和引导中职教师们在不同的领域和环境中实现互联网线上教育。教师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来了解学生对自己课程的满意程度,来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提高学生对自己课程的认可度。

我注意到,大多数教师自己都有手机,但仅仅是用来打电话、收发短消息,没有想到如何使用手机APP资源开展教学,课堂上使用信息技术仅仅停留在演示PPT课件辅助教学的阶段。试想,老师不会使用自带设备开展教学活动,如果学生自带设备,当然只好任其自流,负面作用凸显,于是,大部分学校都采取了禁止学生BYOD的消极做法。如果深入研究,学校禁止的实质是我们学校教育理念、教学方式、管理模式等等,与时代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我们的教师没有准备好,教育管理部门没有准备好,还有社会和家长缺乏心理准备。其中:最关键的是教师没有准备好,还不能够适应如何在互联网+教育时代教书育人的方法。

四、结语

“互聯网+”在线教育线下活动让传统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巨大改变,学生们可以不通过教师和课堂来学习,这对中职教师专业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互联网+”在线教育线下活动既让知识有了公开性,方便了人们对不同专业知识的学习,为中职教师塑造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但也给中职教师的发展生涯带来了挑战,迫使中职教师去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所以,在“互联网+”在线教育线下活动环境下中职教师应该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学校也要适应并帮助教师营造“互联网+”在线教育线下活动环境,有针对性的加强这种环境下教师的信息化培训。

参考文献:

\[1\]王丽娟.浅谈由“互联网+教育”引发的几点思考——以中职数学教学为例\[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21):34+36.

\[2\]幸聪.“互联网+”时代下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策略\[J\].信息与电脑,2016,(01):241-242.

\[3\]翁清华.“互联网+”时代中职院校教师培训体系探究\[J\].职业,2016,(21):75-77.

上一篇:教育问题之我见作文800字下一篇:快乐的儿童节祝福语微信 小学儿童节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