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机构设置情况(精选8篇)
企业机构设置情况 篇1
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分支机构登记情况备案书
()登记备案[]第号
工商行政管理局:
你局辖区内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向 我局申请的分支机构设立(变更、注销)登记,经审查,我局已为其办理了分支机构(变更、注销)登记。
工商行政管理局(章)
年月日
注:
1、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异地设立分支机构所在地的登记机关在核准分支机构设立(变更、注销)登记后,填写此备案书,通知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的登记机关。
2、分支机构登记情况的有关材料,由设立分支机构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向其登记机关提交。登记机关予以备案。
回执
工商行政管理局:
你局向我局所送的分支机构登记情况备案书{()登记备案[]第号}已收到。
工商行政管理局(章)
年月日
企业机构设置情况 篇2
1 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分行业领域投入 情况
2013年,全省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R&D经费支出为904.43亿元,其中制造业企业研发机构R&D经费支出 为893.44亿元,占R&D经费支出 的98.7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R&D经费支出为3.53亿元,同比增长83.43%;采矿业R&D经费支出为0.88亿元,同比下降88.56%。将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R&D经费支出情况按行业领域进行排序,如表1所示,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经费支出最多,投入强度排名第7。排名前十的行业企业研 发机构R&D经费支出 为696.56亿元,占全市大 中型工业 企业研发 机构支出 的77.02%。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投入强度排名前三行业的分别是医药制造业、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业和专用 设备制造 业,分别为2.20%、2.13% 和2.03%。
2 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分行业领域创新 产出情况
经过两年的推动建设,江苏省大中型工业企业已经基本建立了研发机构。下面将进一步从企业平均办科技机构数、机构平均拥有人员数、平均拥有有效发明专利数、平均新产品销售收入和平均形成国家或行业标准等主要创新指标出发,分析不同行业领域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创新产出情况。
2.1 企业办科技机构数
企业办科技机构的数量是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的载体数量,可以体现企业科技创新的能力。2013年, 江苏已建研发机构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平均拥有科技机构数为1.25家。图1给出了2013年江苏省已建研发机构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平均办科技机构数排名前十的行业领域情况,可以看出,这一指标差距不大, 排名第一的医药 制造业企 业平均办 科技机构 数为1.54家,仅有专用设备制造业和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这两个行业低于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平均值。
2.2 机构平均拥有人员数
机构人员是企业研发机构创新的基本要素和主要动力。2013年,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平均拥有人员50人,约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1.7倍。 图2给出了2013年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平均拥有人员数排名前十的行业领域情况,可以看出, 前十名所属行业领域企业这一指标差距不大,均超过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的平均值。可以看出,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企业研发机构这一指标领跑各行业,说明此行业企业研发人力投入充足,是研发密集型企业。
2.3 平均拥有有效发明专利数
发明专利最能体现一个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它既是一种无形的知识财产,又能通过工业生产和制造转化成现实财富,是衡量科研产出质量和市场应用水平的综合指标[2]。2013年,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平均拥有4.26件有效发明专利,图3给出了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平均拥有有效发明专利数排名前十的行业领域情况,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和医药制造业行业优势明显,其余行业这一指标差距不大。排名前十的行业领域中, 仅金属制品业企业研发机构这一指标低于全省平均值。
2.4 平均新产品销售收入
新产品销售收入是指企业在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中销售新产品实现的收入,可以直接反映企业在科技研发新产品的情况[3]。2013年,全省大中型工业 企业研发 机构平均 新产品销 售收入为22 659.40万元,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平均新产品销售收入的2倍多。图4给出了2013年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平均新产品销售收入排名前十的行业领域情况,可以看出,这一指标各行业领域差距较大,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平均新产品销售收入为62 405.68万元,是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平均值的2.7倍左右。医药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仪器仪表制造业这一指标落后全省大中型企业平均值。值得关注的是, 在这个指标上,传统制造业企业研发机构优势明显, 传统产业的升级转型提高了产品的市场适应度。
2.5 平均形成国家或行业标准数
“一流的企业做标准。”参与制定国家或行业标准的企业基本是本行业领域企业的领头羊,企业创新能力在行业中处于领先位置。2013年,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平均形成国家或行业标准0.28项, 约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平均形成国家或行业标准数的1.6倍。图5给出了2013年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形成国家或行业标准排名前十的行业领域情况。可以看出,排名第一的医药制造业优势明显,遥遥领先于其他行业领域,是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这一指标平均值的4倍左右。前十名的行业领域中,仅有化学纤维制造业企业研发机构这一指标低于全省平均值。
3 对策与建议
从2011-2013年江苏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设的情况来看,各行业领域的企业研发机构都存在研发投入不足,创新产出能力偏低的情况,应以高水平企业研发机构建设为重点,进一步优化企业创新环境,着力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3.1 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打造优势企业
面临着来自国内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我省工业企业在成本结构、人才储备、经营效率、技术创新等方面与国际大型工业企业之间仍然存在比较大的差距。 因此,各行业企业需要进一步积极整合内外部资源, 加强先进生产技术的引进与创新,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打造优势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随着市场环境瞬息变化,企业需要充分整合内外部资源,不仅包括政府资源、市场资源、银行资源等,还包括与企业业务有关系来往的第三方资源,如客户资源、供应商资源、 战略合作伙伴以及新闻媒体等资源,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寻找新的优势资源生长点,从而形成持久的核心竞争能力。同时,企业要不遗余力的加强研发机构科技投入和提升高新技术的研发能力,并降低无效投入, 提高投入的利用率,减少生产经营用成本、费用,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实现企业效率的提升。另外,企业还要改善公司内部治理与经营,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与国际先进管理模式接轨,以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工业企业。
3.2 积极推广创新券,破解企业创新资金不足
科技创新券是针对中小企业经济实力不足、创新资源缺乏,高校和研发机构没有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动力机制而设计发行的一种“创新货币”。创新券这种政府创新投入政策最早在荷兰实行,2008年至今荷兰已经发放了两万多张创新券[4]。2012年9月,宿迁市在全国率先推行科技创新券制度,目前已经累计向1 033家企业发放7 247.4万元的创新卷,积极推动了全市企业研发机构的建设,宿迁市大中型工业企业投入产出效率从2012年的全省第13位跃居2013年的第8位,明显提高了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创新券模式是针对用户的需求进行补助,作为一种需求侧的创新投入模式,实现了按需补助科研经费的目标,政府研发资金更加有的放矢。对平台而言,政府的后补助资金是以创新券数量即用户服务量为基础,用户的选择解决了支持哪个平台、支持多少的问题,从而充分调动平台主动服务的积极性。建议在全省推广创新券,使政府的科技补助资金用在刀刃上,可以充分发挥财政科技资金的杠杆作用。
3.3 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研发投资强度
增加企业研发机构的经费投入,是使企业逐步进入自我开发、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良性循环的有效而可行的途径[5]。作为建立研发机构的企业,R&D经费支出占主 营业务收 入比重至 少要在3% 以上。 2013年,全省仅有25.21%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达到这一比例。可以说,我省大中型企业研发机构目前正处于发展初期,应进一步加大研发机构资金投入,鼓励技术中心财务实行独立核算,所需资金纳入企业年度预算。明确技术开发投入占销售额的比例, 采取有效措施予以保证,并随着企业发展不断提高投入比例,直至达到合理的程度。
摘要:以江苏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行业领域的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的投入和创新产出情况,为不同行业领域的企业研发机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从而促进江苏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机构的健康发展。
企业机构设置情况 篇3
目前,学前教育已逐渐得到重视,从幼儿园到学前班,一般都有各县教育行政和业务主管部门统一进行指导与管理。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对此也出台了相关文件,要求各幼儿园接受当地小学的业务指导和管理。其教材都是应教育主管局要求,统一在当地新华书店征订。主要包括语言、数学、拼音、艺术、健康、科学、社会共7本。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部针对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方面也下了很大的工夫,他们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科学合理组织幼儿的一日活动,基本保证了幼儿的游戏时间和自由活动时间。同时,各幼儿园反复通过家长会、家长公开信等方式,不断向家长宣传幼儿教育的法律法规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不断丰富家长的科学育儿知识。笔者了解到,为了加大宣传力度,近年来,有的幼儿园一直坚持通过发放家园联系报与家长沟通交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有的幼儿园将《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张贴在校园宣传栏,并召开家长会进行宣传,让更多的家长关注科学的幼儿园教育,逐步转变“小学化”教育观念。
近些年来,无论是公办还是民办幼儿园,都是基本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幼儿园工作规程》设置课程,基本按健康、社会、科学、艺术、语言五大领域或以五大领域相互渗透的主题教学开展活动,告别了纯粹的分科教学模式。这其中不乏有幼儿园坚持依托课题研究挖掘和开发本土特色的园本课程资源,逐步积累形成了一些具有幼儿园自身特色的园本课程,在学前教育课程开发方面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
为了规范学前教育,各地对学前班正在进行取消或逐年缩减。因为从原则上来说当地幼儿园基本可以满足学前三年教育条件的乡镇,原则上都将不再附设小学学前班。
二、当前山区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主要问题分析
1.部分学前班和幼儿园大班为了迎合家长的错误教育观念和不合理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涉及了拼音教学,甚至出现了写汉字等现象
2.小学和幼儿园相互衔接
小学对幼儿园大班、小学附设学前班的教学要求和目标没有深刻把握和理解,而幼儿园对小学尤其是小学一年级的教学要求和目标也没有深刻把握和理解。
3.部分小学附设学前班没有科学合理安排幼儿的一日生活
对他们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作息及游戏对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意义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4.学前班教材本身就开设了“拼音”学科,与幼儿教育不得开设拼音教学的要求相矛盾,这也是我们的困惑
三、致使当前山区学前教育课程设置问题的原因分析
1.社会、家长、学校对教育内涵缺乏科学认识
(1)部分祖辈、家长甚至包括部分小学教师对幼儿园教育的任务、内容、目标缺乏科学正确的认识和了解,也对学龄前儿童的生理、心理及心智发展缺乏科学的认识,尽管各级主管部门多次要求落实幼儿教育的法律法规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宣传工作,但是受影响的面还是仅仅占社会上入园幼儿家长的较少部分。
(2)“以智力发展为第一要素”的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地影响着家长的育儿观。许多家长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超前学习小学教学内容(拼音、汉字、数学)的愿望异常的强烈。如今,一股“超前学习”的风气正影响着越来越多的家长和学校,幼儿园忙着学小学的,小学忙着学初中的,初中忙着学高中的,高中读完人大学就长吁一口气放松再放松……
(3)部分小学一年级教师也对幼儿园教育的内容和目标缺乏科学的认识,甚至还埋怨遵循幼儿园教育规律未教授拼音、汉字、数学的幼儿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些幼儿园的声誉,反而助长了其他部分幼儿园、学前班“小学化”倾向的泛滥,这在一定程度上吸引了那些对幼儿教育认识不足的家长纷纷送孩子去那些课程设置以迎合家长的喜好为标准的幼儿园或学前班接受所谓的“超前教育”。当前,“知识教育”的价值取向和短视行为不容忽视。
2.办园条件不足影响了幼儿教育的科学发展
(1)部分幼儿园场地狭小,投入不足,教玩具缺乏。为了保证所谓的“安全”,不让孩子“闯祸”,一些幼儿园无情剥夺了孩子成长所需的集体游戏和自由游戏活动时间,一日活动大多以集体形式为主,更因环境、场地、教师主观意识等原因,根本难以保证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两个小时的户外活动和一小时的体育游戏活动时间,而游戏恰恰又是孩子最感兴趣的活动,也是对儿童发展最具价值的活动,那种无视幼儿一日活动组织原则的教养方式,根本不利于幼儿身心和谐健康的发展。
(2)民办园师资不足,班额超标。特别是部分民办幼儿园,保教人员配置严重不足,教师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加之聘用的部分教师专业不对口甚至根本不是师范类专业,缺乏基本的幼儿教育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所以班级管理和幼儿一日生活还停留在“圈养”方式上,这样的师资素质和人员配备对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有效运用整合教材;开展教学研讨都带来极大的障碍和阻力,更无法提及通过观察幼儿的兴趣在预设课程的前提下生成幼儿感兴趣的新课程来满足孩子的成长需要。仅就笔者所在的县来看,目前,全县12所幼儿园中仅有县实验幼儿园一所公办园,民办园的师资和班额问题是当前学前教育科学发展遭遇的瓶颈之一。
(3)小学附设学前班由于师资严重不足,专业性不强,老龄化现象,哐重。由于政策原因,小学附设学前班都没有专设教师编制,小学都是调节小学教师担任学前班教学工作,而且由于师资紧缺,绝大多数学校都是安排临近退休的老教师担任学前班教育教学工作。这些老教师没有学前教育专业知识和技能,也没有学前教育专业经验积累,而且精力有限,创新不足,对幼儿教育缺乏必要的认识和研究,只能按照指定教材按部就班开展教育活动。
四、当前山区学前教育课程设置的改革建议
1.加大文件精神的贯彻力度
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精神,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监督和指导,要求各幼儿园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科学合理组织好幼儿的一日活动,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教师观、课程观和活动观,坚决防止“小学化”倾向。
2.加强幼儿教师的培训学习
充分发挥示范性幼儿园的示范辐射作用和辅导职能,通过各级各类培训和园本教研活动,进一步学习和领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幼儿园工作规程》的丰富内涵和精神,不断提高幼儿教师应用教材和理解课程内涵的能力,挖掘看似简单的活动设计的潜在目标,提高教师在教育实践中的操作能力,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3.多角度、多层次进一步加大幼儿教育科学内涵的宣传力度
进一步转变社会、家长、学校的教育观念。特别要引导当地小学校级领导和一年级学科教师适当了解幼儿园教育的任务和内容,共同协助和支持当地幼儿园科学规范地设置课程。幼儿园要同他们一道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让孩子们实现两个教育阶段的平稳过渡。
4.进一步改善办园条件,加大设备设施的投入,优化教师结构,全面规范民办幼儿园的办园行为
建立幼儿教师的专业化选聘机制,充分利用现在职业院校幼师专业的潜力和优势,大量选聘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技能的幼儿教师,并制订相关政策措施逐步改善幼儿园教师的待遇,稳定幼教师资队伍,逐步改变幼儿教师的整体素质结构。
5.逐年取消小学附设学前班
按照国家、省、市、县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和学前教育发展计划,继续采取逐年规划和建设的方式,在每个乡镇都设置乡镇中心幼儿园,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设立农村幼儿园,逐步取消农村附设学前班,让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问题得到根本解决。
学前教育防止小学化倾向,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大环境的支持,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的共同支持与努力。
企业机构设置情况 篇4
一、机构设置及经费保障状况
>县位于湖南省南部,素有“楚粤之孔道”、湖南“南大门”之称,毗邻粤北地区,共有乡镇27个和国营林场3个,总人口万人。全县总面积公顷(含林管局17346公顷),其中林业用地122963.6公顷,森林覆盖率55.89%。森林公安分局所属单位10个,其中机关股室5个(刑侦股、预审股、森防股、治安股、办公室),基层派出所5个(),现有在职民警60人。近3年年均查处各类森林案件478起,人均管护森林面积近5万亩。
>一是管理体制不顺,经费来源渠道不畅。森林公安分局是县属二级机构,业务管理归县公安局,人事、财务关系隶属于县林业局,在财务管理上属县林业局的报帐制单位。目前,除民警的工资和社劳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由林业局发放和缴纳外(其中含有县财政局每年下拨给分局的预算外经费56万元)。其余一切经费分三块进行管理:分局领导和局办共11人,由林业局按每星期4000-3000元的包干经费下拨;各业务股所按票据收入的28-48%不等的返成比例返回;森林防火期按每月XX元的标准划入到森防股用于森防工作。因体制关系,分局及其股所所需经费都要由县林业局计财股报帐员到县会计核算中心报回帐后才能拨到分局。受林业局经济状况的影响,实际操作当中,返成包干经费经常难以及时足额到位,致使分局日常工作不能正常运作,时常出现“断炊”的境地。这是其一;其二,对分局人事上的管理也不统一,如莽山所的11名民警在人事、财务上仍属于莽山林管局,只仅限于在林管局范围内执法,分局不能调用。二是警力配备上不合理。机关民警31人,而基层所才29人;女民警比例过高,占了15%;民警年龄结构趋大,平均年龄36.5岁,35岁以上民警占76.5%。林业局对分局所属各单位实行统一管理、比例分成、节约自用、超支自补的管理体制。XX年分局经费开支缺口达20万元之多,加上历年拖欠的58万元内、外债。
>自1988年森林公安分局成立以来,经费保障总体状况是入不敷出,运转困难,尽管各项开支一再紧缩,但仍可能有增无减,造成新的更大的缺口。尽管县委、县政府对森林公安机关高看厚爱,统筹安排,但仍属杯水车薪,爱莫能助。近几年来,森林公安机关多次组织开展了专项整治斗争行动,尤其是XX年以来开展了以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等违法犯罪为主要内容的严打整治行动,县委、县政府拨出专项经费5万元,森林公安机关自行安排解决经费达25万元。
二、经费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我县森林公安经费保障状况给森林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带来了直接的重大的负面影响,严重制约了森林公安工作的健康发展,对队伍建设也造成了一定冲击,是当前全局60名森警呼声最响、反应最大的一个焦点问题。我局在经费保障上始终贯彻“依法创收”的工作方针,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缓解了经费保障困难的局面,但仍然存在以下问题和困难:
1、严重影响了执法质量,是造成利益驱动、执法不严的主要原因。
>为保持森林公安工作的正常运转,尽力改善经费保障的紧张局面,迫使各业务股、所在日常执法中,尤其是在对毁林违法犯罪人员的打击处理上存在明显的利益倾向,是造成以罚代刑、以罚代拘、降格处理、执法不严的主要原因。XX年全局共立案查处森林刑事案件17起,提请县检察院批准逮捕19人,已执行逮捕归案的只有14人,其余5人或取保或负案在逃(因经费紧缺)。XX年11月,全县公安机关执法质量考评显示,林业行政执法方面突出表现就是重罚款、轻其它处罚。从查阅的447份林政案件案卷数看,以罚款处罚的占98%,责令补种树木等其它处罚的占2%。少数股所因为出于填补办案经费、支付其它支出等考虑,只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可重可轻、可拘可保的人员看山取柴,予以取保处理。更有甚者,干脆有案不立或不破不立,仅只收钱开张票据了事。团结派出所是我局管辖面积最广(八乡一场)、森林资源最丰富和辖区经济最活跃的派出所,XX年该所“依法创收”近20万元,但全年总计立各类森林案件不到20起,由此可见有多少案件是以“开票”形式消化掉的。
2、严重影响了职能发挥,是造成警力分散、厚此薄彼的直接原因。
>森林公安机关职责是打击毁林违法犯罪,维护林区社会治安,保障森林资源和野生动物资源安全,但这些必须建立在必要的经费保障之上。当前各单位尤其是基层派出所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创收抓钱“找副业”上,防范打击等职能工作从某方面讲已排在其次。无钱,派出所运转不了,又如何履行防范打击职能呢?梅田派出所所长毫不隐讳的说,全所三分之二的精力是放在创收抓钱上,这是保持全所工作运转的基础和前提,在现有体制下,利益驱动的现象确实难以避免。
3、严重影响了队伍建设,是造成民警思想波动、心理失衡的关键原因。
>我局民警队伍建设一贯坚持政治建警、从严治警的方针,队伍建设主流是政治坚定、纪律严明、作风良好的。但因为经费紧张的原因,使民警工作强度、危险性、重要性与其经济方面的利益和待遇存在强烈反差,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民警队伍的情绪,队伍建设面临着重重困难。
>从纵向和横向看,就公安机关而言较之交警、地方行政公安,我局民警工资收入明显偏低,人均应以工资1034.25元,人均实发工资(扣除个人应缴部份的“三保”和政府部门五花八门的扣缴款)801.56元,有生活补贴、山区补贴等多项正常应发的补贴或者减半下发,或者一概取消,有的应发项目闻所未闻。民警从未享受任何加班
费,而差旅费一般只能控制在百元之内,即使连续多日出差办案,差旅费补贴也只能控制在每日两个盒饭钱的标准之内。出差不能住宾馆、吃大餐,有时只能在车上休息,吃点干粮,以节省一点出差费用。有的股所民警已有3年未填报过差旅费,90%的内勤和局办工作人员手中都持有近1000元垫付待报发票未报帐,最多的达7000余元。每名民警是家庭的经济支柱,而且有34.76%的民警是“单边户”,妻子或下岗或无业,孩子上学,又要赡养老人,微薄的工资收入无法贴补家用。许多民警为经济所迫,思想波动较大,甚至不安心于森林公安工作,见异思迁,另谋门路。这是一种必须正视的客观情况,民警长年累月艰辛工作,落下一身伤病,付之多多,收之寥寥,很难消除不平衡之感。当前,基层股室所负责人和民警聚在一起谈林情社情等治安动态的少了,谈工作的少了,谈创收、谈抓钱的多了,不以林区治安稳为荣,而以创收抓钱多为能。民警也因所在派出所的经济条件高低不自觉地形成一种贵贱尊卑之感,严重影响了民警心理和价值取向,进而影响了队伍建设。
4、严重影响了警民关系,是造成警民关系紧张、群众反响强烈的重要原因。
>林政罚款是目前森林公安机关“依法创收”的唯一途径,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实属无奈之举,但定然不受群众和当事人欢迎。长此以往,打击的多了,罚款的多了,必然影响群众对森林公安机关的满意、信任程度。林区治安稳定,毁林违法犯罪减少,森林公安机关收入较低,关系到是否能正常维持下去;林政管理无序,林区治安混乱,毁林违法犯罪增多,森林公安机关收入上升,又似乎给工作注入了“强心剂”。林区治安好坏与森林公安机关收入高低息息相关,而这又与群众是否满意紧密联系在一起,成了一种环环相扣的矛盾关系。群众对森林公安机关的普遍反映是:真正依法打击毁林违法犯罪就好了,而不要最终落在一个“钱”字上,否则万变不离其中,执法也就失去了其威严,群众肯定埋怨多,满意少。
5、严重影响了整体森林公安工作,是造成森林公安工作举步维艰、如履薄冰的客观原因。
>由于我局经费困难紧张,较大地束缚了森林公安工作整体的健康发展,致使基层基储破案追逃等工作无一不受到严重制约。全局5个派出所都无办公住房,只能靠廉价租赁(如白石渡所)或借用(如团结所、莽山所)其他单位房房子或占有废旧房屋(如梅田所)办公,近城所只能挤身于分局机关的一间办公室上班,不伦不类。各个派出所仅有一台破旧的吉普车(“最新”一台是97年购买的),5辆办案车辆中仅只一台有牌照,根本无法保障正常出警和工作。以白石渡派出所为例,该所建于1995年,民警5人,辖我县东部地区的八个乡镇,辖区经济条件穷困。该所现租用汝城县木材公司白石渡贮木场一栋楼房办公,面积不足200平方米。所内拥有一台95年产郴州吉普车,修修补补,不厌其烦。XX年该所返成包干经费37995.44元,即票据总收入135698×返成比例28%,而正常费用开支紧缩到极点也需4.5万元以上。水电费必须严格节约,电话费只能控制在90元/月,因为无钱支付,停水、停电、停电话,对该所是司空见惯的事。全所只能用2只灯泡。XX年业务招待费和下乡办案及出差误餐开支为1200元。对于一些正常的业务支出和费用该所一筹莫展。XX年辖区内发生了1起破坏生产经营案和1起哄抢林木案,物价部门要求收取鉴定费400元,经派出所一再求情减为200元,但为这200元鉴定费派出所仍旧挖空心思,无计可施,最后只能由个人垫付,现民警个人手中待报帐发票近3000元,外欠汽车修理费、水电及电话费等费用近万余元,而报帐付款却遥遥无期。全所民警积压了近两年的个人差旅费也不知何年马月才能给予报销。派出所民警一般不乘坐所里吉普车下乡办案,而是乘坐公共汽车下到乡林管站,然后才步行到案发现尝村组,一是为了节约燃料费;二是担心抛锚花费修理费。该所在XX年和XX年“追逃”斗争中,分局确定在逃人员5名,但该所连特情费用都无力承担,外出追逃更无从谈起。该所民警强烈的责任感、不可推卸的办案工作驱使该所必须在艰难中运转,在困难中前进。这种经费保障状况,能去奢谈什么向科技要警力、去参与森林公安基层派出所等级评定吗?全分局有4名因公受伤人员的医疗等一切费用需要负担,而此项费用已近达100万元,同时还要以固定的1万元/年的支出延续下去。而所有这些只能依靠本局民警节衣缩食解决,必然对破案追逃工作造成重大影响。
>所有股所长,甚至分局主要领导一再慨叹,民警不能有病痛、辖区不能发大案、车子不能有毛病,否则一着不慎,本单位和民警都将被全部拖垮,一损俱损。
三、解决对策建议
岗位设置设置实施情况验收报告 篇5
焦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根据《焦作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我局对焦作市岗位设置工作进行了检查验收,现将验收情况报告如下:
一﹑ 岗位设置情况
经检查,该单位严格按照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核的岗位设置方案进行了岗位设置,共设岗位总数 个,其中:管理岗位 个,专业技术岗位 个,工勤技能岗 个。
1、管理岗位中:七级岗 个,八级岗 个。
2、专业技术岗位中:四级岗位 个,五级岗位 个,六级岗位 个,七级岗位 个,八级岗位 个,九级岗位 个,十级岗位 个,十一级岗位 个,十二级岗位 个,十三级岗 个。
3﹑其中辅系列:十级岗位 个,十一级岗位 个,十二级岗位 个。
二﹑岗位设置实施情况
(一)实施范围
是以社会公益为目的,由国家举办的事业单位,所需经费实施管理,属于这次岗位设置实施范围。单位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都纳入了岗位设置管理;单位领导人员,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的有关规定进行执行。
(二)岗位聘用情况
认真组织进行了岗位聘用工作。专业技术人员聘用实施方案是在通过集体讨论和班长研究的情况下制定的,对聘用情况进行了公示,作出了公示报告。认真填写了聘用阶段需要上报的有关报表材料。
具体岗位聘用情况是:兼职管理岗位聘用八级岗位 个,专业技术岗位聘用五级岗位 个,六级岗位 个,七级岗位 个,八级岗位 个,九级岗位 个,十级岗位 个,十一级岗位 个,十二级岗位 个,根据无岗也聘的精神: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十三 个,工勤技能岗位中聘用三级 个,四级 个,五级 个,无岗位二级 个。见习期 个。
(三)具体做法
1﹑加强领导,成立组织
组织成立了岗位设置工作领导小组,由书记人组长,同时设立办公室,主要承担岗位设置方面的日常工作。、2、工作责任落实
在岗位设置工作中,能够及时召开岗位设置工作动员会,传达焦作市岗位设置方面的有关文件精神,在实际工作中做到“四有”,既有方案、有思路、有部署、有行动。
按照焦办(2010)14号《焦作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细则(试行)》、河南省规定的有关结构比例控制标准以及有关文件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了岗位工作设置方案。填写焦作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审核表,岗位设置方案经核准
后,在广泛听取单位职工意见的基础上,由单位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制订了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编写岗位说明书。在全体职工会议上公布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和岗位说明书。
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目前,有中级技术人员名,条件都符合 级岗位,但是岗位设置时 级岗位只能设置 名,为了不影响职工切身利益和工作积极性,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建议将符合条件的技术人员都聘为级岗位。
四﹑检查验收情况评价和意见
在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中,能够深刻领会岗位设置有关文件精神,组织有力,方法正确,行动快,很好的解决了岗位设置工作中遇到实际问题。
以后要根据有关政策结合工作实际,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主动性创作性,切实保证岗位设置工作积极稳妥地推进,最大限度的维护好职工、群众的切身利益,确保岗位设置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
企业机构设置情况 篇6
调研报告
根据县委办关于开展“乡镇机构设置及其工作运转情况”调研的通知要求,我乡深入调研和积极探索现有机构及其体制,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机构设置和运转情况
(一)、领导职数情况
**乡现有领导职数7人,即乡党委书记1人、乡长兼镇党委副书记1人、乡党委委员、人大主席1人、党委委员、纪委书记、政协联工委主任1人。党委委员、武装部长1人、副乡长2人。
(二)、乡工作人员配备情况
**乡现有干部职工26人,其中党政领导7人,党政秘书1人,后勤1人,财税所2人,经管站1人,动物防疫站2人,农技站1人,安监站1人,文化站1人,计划生育办公室2人,水利站1人,选拔生1人,广播站1人,林业管理站4人;其中属行政编制、具有公务员身份的10人,事业编制14人;参加基层政府中心工作、以党政领导管理为主的22人,专职专项工作、以县管为主的4人。
(三)、站所机构设置、经费及工作考核情况
**乡现有站所11个,即:财政所、计生办、民政办、劳
动保障站、经管站、农技站、林管站、畜牧站、文化站、安监站,水利站。
11个站所中,只有少数几个站所的公务经费拨到乡里,其它站所人员经费都直接拨付到各县直部门,各站所人员调配、工作考核由县直部门垂直管理,业务工作由乡镇配合开展。
二、现有体制机制存在的弊端和不足
(一)、编制不尽合理
乡在落实政策、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管理、维护稳定、提供便民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由于乡镇机构设置体制本身问题,造成一些尴尬与弊端。
目前县局部门工作人员普遍超编运行,而乡镇严重缺编,每个乡镇普遍缺编7-10人左右。现在转变政府职能,打造服务型政府对乡镇在做好维稳、关注民生等社会公益性工作及引导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的要求更为严格,因而出现人手短缺的现象。
(二)、经费不足运转困难
乡镇财政收入增加难,缺乏支柱财源,同时乡镇职能向
服务性转变,经费支出不断增多。近两年,县委县政府调整了预算安排,机关人员的经费由2000元调整到6000元,乡镇为8000元。但事实上乡镇的运转经费提高幅度不大,支出却增加很多。很多站所县里没有安排公务费,但这些站所的工作经费和垂直管理部门的工作接待等都由政府机关经费统一开支,乡镇的经费捉襟见肘,运转艰难。
(三)站所管理体制亟待理顺
一是因乡镇工作人手不够,又不得不把没有公务经费预算安排的站所人员纳入乡镇一级政府统一管理使用,并共同使用
行政机关预算经费,而这些站所人员的干部任免、人员考核、工作安排方面由县级主管部门负责,由于部门和乡镇协商通气不够,这些人的调动又经常不受乡镇的约束,有时还出现用人不顺手的情况,有些乡镇干脆不将其纳入政府管理,但各站所的工作又纳入政府考核,使乡镇政府处于对垂直管理的事业单位“不能不管、管又难管”的两难境地,也造成了乡镇工作的极大被动。二是乡镇干部待遇普遍偏低,工作缺乏积极性。乡镇干部工作环境差,造成乡镇人力资源分配不合理。三是普通干部升迁机会少。很多干部工作一辈子都还是普通科员,思想不稳定,工作不安心,没有积极性,导致干部管理难,要出台鼓励措施,让基层能干事、干成事的人有更多提拔重用的机会。四是有的站所没有人,但是实际工作却要做,于是其他站所的工作人员就得额外的承担该项工作,这无疑就加重了其他干部的工作强度,再加上是兼职人员,很多时候都不好管理。因为运转经费是按实际在岗在编的人头核拨到乡镇的,这部分工作就是上面没有核拨工作经费,政府还是自己筹措该项工作经费。以**乡为例,**乡长久以来没有司法员和水利员,但是这两项工作却一样的要正常开展,工作经费由乡里负担。
三、几点建议
(一)、规范设置乡镇机构
围绕新时期乡镇“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强化公共服务、着力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农村稳定,推进基层民主、促进农村和谐”的四项职能,合理设置机构站所,健全基层只能,方便为民办实事。
(二)、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营造乡镇良好的履
职环境
对于超出乡镇职能范围,不符合农村工作实际的检查评比项目要坚决予以清除。建立健全与乡镇职能相适应的考核指标体系,对乡镇的考核由县委、政府统一组织,未经县委、政府同意,各业务主管部门不得组织专项考核评比活动。不属于乡镇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不列入考核内容。严格控制“一票否决”事项,为乡镇党委、政府发挥作用创造条件、营造环境。
(三)、加强培训教育,提高干群整体素质
一是加强对干部的转型教育培训。要加强对干部理论、政策、经济、科技、管理、法律等知识的教育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干部在农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使他们变指挥为服务,变空谈为实干,努力当好农村政策的宣传员、实用科技的技术员、致富信息的传递员和民事纠纷的调解员,更好地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服务。二是加强对农民的教育。要站在长期性、整体性、战略性高度来思考农民的教育问题,加强政策的宣传力度,让群众真正了解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加强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农民文化素质,加大农民职业技术培训为重点,培养他们树立国家观念和集体观念,提升整体素质,掌握一技之长,提高致富能力。
**乡人民政府
企业机构设置情况 篇7
一、新型放贷机构基本情况
截至2009年6月末, 内蒙古共有新型放贷机构195家。其中小额贷款公司186家,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9家 (村镇银行6家、资金互助社2家、贷款公司1家) , 从业人员1686人。全区186家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总计135亿元, 覆盖了全区75%的旗县区和呼包鄂地区90%的旗县区。其中, 已有120家小额贷款公司开业, 其注册资本近70亿元, 贷款余额57.36亿元。9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注册资本总计9450万元, 截至5月末存款余额28419.20万元, 贷款余额27948.38万元。
二、新型放贷机构经营特点
(一) 贷款支持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特色明显
贷款主要投向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等, 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弱势群体贷款难的问题。据对67家小额贷款公司和9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调查统计显示, 截至6月末, 成立以来累计发放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贷款占全部贷款发放额的比例分别为90.58%和96.55%。
(二) 贷款期限灵活, 以短期为主
截至2009年6月末, 小额贷款公司的短期贷款 (1年期及以下) 占全部贷款的比例均在90%以上。其中6个月期限的贷款占短期贷款比例达60%以上, 部分地区短期贷款占全部贷款的比例达到100%。村镇银行的贷款也以短期为主, 除1家村镇银行没有发放贷款无法统计外, 其余5家短期贷款占比分别为45.36%、89.5%、90.07%、100%和100%。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贷款也大都以短期为主, 短期贷款占比分别为80%、88.41%和100%。
(三) 风险防范意识较强
新型放贷机构对借款人的贷前调查、保证人资质及贷时审查均直接参与, 且平时注意对优质客户的培育, 注重搞好贷后服务, 通过多种手段营造与客户长期共赢的环境。
(四) 贷款营销模式灵活, 手续快捷
目前新型放贷机构贷款方式主要以担保贷款为主。其中, 小额贷款公司担保贷款占比60%左右, 信用贷款占比20%左右。村镇银行担保贷款占比达到90%以上, 贷款公司担保贷款占比70%以上, 2户农村资金互助社分别为担保贷款占比100%和信用贷款占比100%。
新型放贷机构的担保贷款, 设定由机关公务员或家庭生活条件好及有固定收入来源的居民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村支书担保、农 (牧) 户联保、商铺联保、用自有房屋产权或自有车辆及保险单、定期存单等提供抵押等可由客户自主选择的多种担保方式。一般一笔贷款从考察立项到发放时间为5—7天, 部分优质客户1天即可完成。在还款方式上, 推出了多种灵活的还款付息方式。
(五) 利率定价灵活
小额贷款公司利率定价主要实行自主定价机制, 最高不得超过国家基准利率的4倍, 并根据客户信用状况确定不同利率, 一般贷款年利率在18%—29%之间, 平均为24%。从不同贷款对象执行的利率来看, 一般农户贷款利率较低, 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贷款利率较高, 但也有小额贷款公司利率分布没有明显的档次差别, 各类贷款均执行同一贷款利率。村镇银行平均年利率为5%—15%。贷款公司采取不同档次的贷款利率定价模式, 按照期限和行业不同, 实行12%—18%的年利率。2家农村资金互助社实行10%—14%的年利率。
(六) 业务发展迅速
截至2009年6月末, 小额贷款公司累计发放贷款占资本金的比例平均在60%—85%, 部分地区超过100%。各家村镇银行和农村资金互助社存贷比均超过监管标准, 并有不断上升趋势。
三、新型放贷机构经营中存在的问题
(一) 缺乏法律规范
目前, 规范新型放贷机构的依据主要有《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 (银监发[2007]5号) 、《贷款公司管理暂行规定》 (银监发[2007]6号) 、《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 (银监发[2007]7号) 、《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08年第3号]) 、《关于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小额贷款公司有关政策的通知》 (银发[2008]137号, 以下简称《通知》) 和《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 (银监发[2008]23号, 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等。大多是一些指导性和临时性的规定, 缺乏系统性, 约束力不强。
(二) 资金来源不足
《指导意见》规定小额贷款公司在业务运营中“只贷不存”, 公司只能以股东出资额进行贷款, 不能吸收存款, 信贷资源补给相对比较单一。虽然根据规定, 小额贷款公司可以向两家以下金融机构融入不超过自有资本50%的资金, 但现实情况是因小额贷款公司流动性紧张, 存在一定风险, 目前尚无一家金融机构向小额贷款公司融入资金。村镇银行, 一方面大多设立于农村贫困地区, 当地居民收入水平不高, 农民和乡镇中小企业闲置资金有限, 且不得跨县 (市) 吸收存款, 限制了其资金来源。另一方面由于成立时间短、网点少、规模小, 缺乏宣传, 金融产品单一, 加之业务系统建设滞后, 金融服务不全, 社会认知度较低、信赖感不强, 也制约了其各项业务的发展。
(三) 风险控制能力较弱
从内部看, 普遍缺乏较为完善的风险防控制度以及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从外部看, 特定的业务客户也增加了新型放贷机构的经营风险。调查显示, 目前我区没有一家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信息纳入人民银行的企业和个人征信系统, 只有5家村镇银行接入征信系统, 实现联网的只有1家, 无法核查客户相关信息, 增加了经营风险。
(四) 经营效益较差, 政策扶持不够
目前, 新型放贷机构虽然业务量增长较快, 但盈利状况较差。2009年3月末, 9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6家盈利, 实现利润总额84.22万元, 相对于年初的-40.57万元, 仅实现了扭亏。小额贷款公司大多处于保本微利状态, 部分小额贷款公司亏损。新型放贷机构经营效益不理想虽然有运营初期费用支出相对较高, 效益显现缓慢的原因, 但在一定程度上受目前营业负担高, 缺乏政策支持的因素影响。目前小额贷款公司的税收不按金融机构利差来征收, 而是按照工商企业来缴纳, 营业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教育费地方附加分别为营业额的5%、7%、3%和1%缴纳, 所得税按25%缴纳, 而国有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的营业税按3%执行, 农村信用社的所得税在改革期间更可以得到全额减免。税负较重及优惠政策缺位, 使新型放贷机构经营成本较大。
(五) 小额贷款公司有效监管不足
目前, 小额贷款公司受地方政府领导, 监管权归属地方金融办, 负责对其进行日常监督和管理并承担风险处置责任, 明确了银监会派出机构和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均不参与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 只负责政策宣传和相关业务的培训工作。在实际中, 由于小额贷款公司经营的业务属于金融业务, 专业性较强, 金融办作为地方政府协调金融部门的专业事务机构, 从专业上难以胜任监管任务, 同时也缺乏一套成熟、科学的监测、监管指标体系和刚性的制约性措施。
(六) 经营发展方向存在偏差
调查发现, 小额贷款公司和一些村镇银行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 多数选择了一些风险可控, 流动性好的大客户和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为放贷对象, 未体现服务农民、农业的设立宗旨。
据对67家小额贷款公司和6家村镇银行调查统计显示, 截至2009年6月末, 成立以来累计发放农户贷款占全部贷款发放额的比例分别为7.99%和32.72%。
(七) 部分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经营存在违规行为
《指导意见》中明确规定小额贷款公司利率上限不得超过国家基准利率的4倍, 并且不得收取任何其他费用。但个别小额贷款公司存在违规收取手续费, 变相提高贷款实际利率的现象。如当借款人实际与其发生借贷行为时, 除按月以基准利率4倍的利率归还贷款利息之外, 还要按月以基准利率3-4倍的比率缴纳被小额贷款公司称作“管理费与手续费”等费用, 使借款人的融资成本远远高于基准利率4倍, 成为事实上的高利贷。部分小额贷款公司单一自然人持有股份超标、擅自扩大放贷业务范围问题也较为突出。9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中有3家客户集中度比例超标, 存在较高的风险集中度隐患。
(八) 小额贷款公司的后续发展难定
《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暂行规定》 (银监发[2009]48号, 以下简称《暂行规定》) , 为小额贷款公司改制村镇银行提供了渠道和途径。但从目前条件看, 小额贷款公司改制村镇银行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小额贷款公司的投资人对于要求银行金融机构作为主发起人的条件不认同。《暂行规定》明确, 小额贷款公司改制设立村镇银行之后, 村镇银行必须由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作为最大的股东, 而原来的股东只能成为小股东。而当初成立小额贷款公司时, 投资者多为自治区各行各业的领军企业或企业家, 小额贷款公司的放贷对象往往也是与投资者有关系的某一行业或领域, 客户优势十分明显。投资人更多的是看重可以涉足金融领域, 同时希望成立“私人银行”, 把上下游企业或商户组织起来, 并将吸收银行批发资金再转贷给中小企业, 而成为银行资金流向中小企业的桥梁。改制后, 可能失去话语权, 存在利益冲突。二是改制后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优势有可能丧失。受目前银行体制的限制, 其经营思路恐怕会回到原来的“模子”中去, 小额贷款公司经营上小而快的优势难以发挥。三是目前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发放支持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户特色明显, 比较实际地解决了弱势群体贷款难的问题。转制后, 贷款客户将不可避免向上和向大集中, 与小额贷款公司服务“三农”、支持中小企业的初衷相悖。四是小额贷款公司目前经营状况除在不良贷款率、计提呆账准备、资产以贷款为主等指标上符合《暂行规定》要求外, 其余指标均未达标。
四、政策建议
(一) 明确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主体、改进监管方式
对于小额贷款公司, 其贷款业务银监局有成熟的经验和监管手段, 而对于金融办来说基本属于空白, 提高监管效率需要人民银行、银监局和金融办密切合作, 共同探索合理有效的监管模式。建议由金融办作为牵头监管部门, 建立由人民银行、银监局等多部门共同参与监管的联席会议制度, 明晰各自职责, 建立监管协作机制, 加强监管。同时, 随着小额贷款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 需要建立相应的行业自律组织, 搭建一个各地小额贷款公司之间相互交流、相互促进、强化自律、共同发展的平台。通过外强监管内强自律来促进整个行业的规范、有序发展。
(二)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完善政府扶持机制
一是人民银行应给予村镇银行和农村资金互助社一定的支农再贷款支持, 以扩大其资金实力。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完善再贴现业务管理支持扩大“三农”和中小企业融资通知》 (银发[2008]385号) 的精神, 将小额贷款公司明确纳入再贴现的机构范围, 并对其办理贴现涉农票据和中小企业票据办理再贴现, 以引导小额贷款公司对涉农行业和中小企业加大融资力度。二是对初创阶段的新型放贷机构减免营业税和所得税, 进行财政补贴。
(三) 努力拓展资金来源, 壮大新型放贷机构发展实力
一是放宽小额贷款公司“从银行业金融机构获得融入资金的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0%”的限制。制定切合实际的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管理办法, 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融资渠道和手段进行规范, 进行增资扩股和引进委托资金。应尝试建立负责批发资金给小额信贷机构的小额信贷基金, 解决小额贷款公司资金来源单一的问题, 确保其可持续发展。二是适当放宽村镇银行同业拆借的额度限制, 使拆入资金真正成为村镇银行补充资金的有效渠道。鼓励和支持村镇银行创新业务品种, 增加中间业务收入, 拓宽融资渠道。三是加快各种业务系统建设, 拓宽金融服务范围, 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和效率。
(四) 切实规避风险, 控制和防范风险
一是健全风险控制制度, 加强风险防范。对于符合加入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 分批逐步纳入人民银行信用信息数据库。对于当前达不到直接加入要求的小额贷款公司, 可通过与商业银行签订代理协议实现信用数据的报送和查询。二是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 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三是建立必要的风险补偿机制。建议政府建立相应的政策性保险体系, 从制度上消除村镇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四是建立新型放贷机构服务三农和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正向激励机制。
(五) 引导村镇银行确立市场定位和服务对象
在业务经营和发展模式上始终要遵循村镇银行的设立宗旨。建议设计和制定具有一定的“涉农”信贷业务指标考核办法和评价体系, 保证一定比例的信贷资金流入农村, 真正体现村镇银行服务三农的特点。
(六) 完善法律规范, 纠正违规行为
企业机构设置情况 篇8
修改《认证机构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并完善认证机构行政审批程序,近期,质检总局、国家认监委针对认证机构准入审批及监督管理工作实施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并对《认证机构管理办法》进行了修改。主要修改内容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第一、取消部分行政审批和备案事项,调整管理方式。一是取消对认证机构设立分公司的行政审批,调整为向国家认监委或者地方认证监管部门报送相关信息;二是取消认证机构分包境外认证机构认证业务的行政审批,调整为事后备案管理;三是取消对认证机构设立办事机构、境外认证机构设立驻华代表机构的备案,调整为向国家认监委或者地方认证监管部门报送相关信息。
第二、放宽认证机构审批条件。一是结合商事制度改革,认证机构设立审批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凡是依法成立并能够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的法人,在其取得法人资格后,均可申请设立认证机构;二是取消了专职认证人员必须具有执业资格和能力的规定;三是取消了外方投资者在华设立中外合资、合作经营认证机构的中国合营、合作者应当为经国家认监委批准的具有3年以上认证从业经历的认证机构或者依法取得资质认定的检查机构、实验室的规定;四是取消认证新领域提供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规定;五是取消了出资人提供相关资信证明的规定;六是认证机构申请扩大业务范围时,取消认证机构从业1年以上,并且1年内无违法违规行为的限制。
第三、延长许可期限,简化许可程序,缩短许可时间。一是将原有《认证机构批准书》有效期由4年延长为6年;二是将自受理认证机构设立申请,作出批准决定的期限由90日缩短为45日;三是认证机构需要延续批准的,由《认证机构批准书》有效期届满前90日,修改为有效期届满30日前,将延续批准复查修改为书面复查;四是将许可中的专家评审环节由必经环节修改为可选择环节。
第四、加强认证机构从业规范,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取消的行政审批和备案,按照“放”、“管”、“治”相结合原则,相应增加了一些必要的事中事后监管措施。一是行政审批事项取消的,实施事后告知性信息备案。未备案的,增加了相应的行政处罚;二是备案事项取消的,实施信息报送。未报送信息的,增加了相应的行政处罚;三是增加认证机构年度报告以及社会责任报告的信息公示制度,增强认证机构自律意识,接受社会监督。
进口儿童用品质量安全
有关情况
近年来,我国进口儿童用品消费增长迅速,品牌也日趋多样化。儿童用品质量安全关系到儿童的人身安全健康,备受消费者关注。质检总局始终致力于严把进口消费品质量关,防止不合格进口消费品流入国内市场,以保护国内消费者权益,特别是儿童的健康安全。2015年1~5月质检总局对进口儿童服装、玩具、婴幼儿纸尿裤、儿童用食品接触产品、儿童用汽车安全座椅等儿童用品进行了统计,在“六一”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我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2015年1~5月,全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共检出不合格进口儿童用品5778批次,同比增长103%,涉及货值1.238亿美元。其中质量安全不合格134批次,同比下降18.7%,不合格项目中包装标识不合格占比较大。其中:
进口儿童服装。进口婴幼儿及儿童服装检出不合格2288批次,其中质量安全不合格107批,同比减少13.7%。主要不合格项目为甲醛含量、pH值、色牢度、纤维成分与标识不符等。产自孟加拉国的婴幼儿及儿童服装质量问题最严重,连续2年位居我国进口不合格儿童服装检出批次首位,其次为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或地区生产的儿童服装。对存在质量安全不合格儿童服装,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已全部实施了退运或销毁处理。
进口玩具。进口儿童玩具检出不合格96批,同比增长95%,货值259.4万美元。其中,质量安全不合格8批,同比下降65.2%。主要不合格项目为:毛绒玩具机械安全不合格,玩偶稳定性测试不合格,用于玩具包装的塑料袋平均厚度不合格,无3C标识、警示说明不合格等。涉及品牌有HENES(赫妮诗)、MAMMUT(猛犸象)、MUJI(无印良品)、LEGO(乐高)等。所涉及不合格儿童玩具来自韩国、越南、吉尔吉斯斯坦、香港等地。
进口婴幼儿纸尿裤(垫)。进口婴幼儿纸尿裤(垫)检出不合格3135批次,同比增长228.9%;货值1.1亿美元。不合格项目主要为产品标识不符合要求,对于标识不合格产品,检验检疫机构按照我国的法律法规要求,监督进口企业进行技术整改,以满足我国的相关要求。
进口儿童用食品接触产品。进口儿童用食品接触产品检出不合格223批,是去年同期的16倍,涉及货值521万美元。其中质量安全项目不合格18批,其余为产品及包装标识不合格。不合格产品主要包括水杯、木制儿童筷子套装、塑料制造型模具、儿童餐具、儿童牙胶、玻璃制奶瓶、儿童训练筷等。主要不合格项目为脱色、高锰酸钾消耗量、蒸发残渣、丙烯腈单体残留量等项目不合格。涉及品牌有BEABA(毕巴)、lifefactory(生活工厂)、TRAMONTINA(查蒙蒂纳)、munchkin(麦肯奇)、BEBECONFORT(宝宝舒)等,主要来自法国、越南、巴西、美国等地。
进口儿童用汽车安全座椅。进口儿童用汽车安全座椅检出不合格28批次,货值386.2万美元。其中质量安全不合格1批,已做退运处理;其余为产品及包装标识不合格。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的儿童用品,检验检疫机构依据《商检法》及其实施条例有关规定,实施了销毁、退运及技术处理,严防不合格儿童用品流入国内市场。
儿童用品关系到儿童的身体健康,要营造一个有利于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市场环境,不但需要检验检疫部门加强质量安全把关,同时也需要消费者提升质量安全意识,加深对儿童用品相关知识的学习了解,科学理性地进行消费。
为此,质检总局提醒消费者在购买儿童产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选购玩具和童车时,产品上应有“CCC”认证标志,不要购买带有可能会被吞下或者吸入小部件的玩具,以及带有尖端或粗糙边缘的玩具。使用时需关注年龄分组和警示说明;2.选购儿童服装时,应检查扣子和装饰性小物件是否牢固,避免购买含有涂层印花或者较多小部件的婴幼儿服装,并在认真清洗之后供婴幼儿穿着;3.选购婴幼儿纸尿裤时,应该选购包装完整,外观整洁,标识清楚,无异味的产品;4.选购儿童用食品接触产品时,应注意查看中文标注的使用说明,包括产品名称、材质,应尽量避免颜色鲜艳的产品;5.选购儿童用汽车安全座椅时,要选择适合儿童体重和年龄的座椅组别,在安装座椅时要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正确安装。
质检总局开展儿童用品等10类重点产品质量提升行动有关情况
近日,质检总局下发《儿童用品等10类重点产品质量提升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以推动产品质量提升、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导向,紧密围绕重点产品、重点企业和重点区域质量安全需求,通过上下联动、内外联合,带动各行各业抓质量,以综合整治促质量提升,以质量提升促转型升级。
此次质量提升行动针对的10类重点产品分别是:儿童用品、装饰装修材料、节水产品、厨房用具、纺织服装、车用汽柴油、电线电缆、复混肥料、建筑防水卷材、食品包装材料。
根据“方案”的部署,通过开展10类重点产品质量提升行动,要实现5方面的目标,一是“解决问题”,要深入分析制约产品质量提升的原因和症结,指导生产企业加强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提高质量保障能力;二是“加强监管”,要加大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力度,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严格产品质量不合格企业后处理,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三是“示范推动”,要大力推动质量提升示范项目(区)建设,培育一批具有带动和引领效应的示范项目(区);四是“形成合力”,要强化对外联合与对内协作,推动地方政府发挥主导作用,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发力,加快构建“放、管、治”三位一体的产品质量提升格局;五是通过一个个产品的质量提升,使重点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明显提升,2015年度稳定在90%以上。
《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发布
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今天批准发布强制性国家标准GB 31701-2015《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安全技术规范》。这是我国第一个专门针对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童装)的强制性国家标准。该标准对童装的安全性能进行了全面规范,将有助于引导生产企业提高童装的安全与质量,保护婴幼儿及儿童健康安全。标准将于2016年6月1日正式实施。
鉴于婴幼儿和儿童群体的特殊性,该标准在原有纺织安全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婴幼儿及儿童纺织产品的各项安全要求,安全要求全面升级。在化学安全要求方面,标准增加了 6种增塑剂和铅、镉2种重金属的限量要求。在机械安全方面,标准对童装头颈、肩部、腰部等不同部位绳带作出详细规定,要求婴幼儿及7岁以下儿童服装头颈部不允许存在任何绳带;同时,标准对纺织附件也做出了规定,要求附件应具有一定的抗拉强力,且不应存在锐利尖端和边缘。另外,该标准还增加了燃烧性能要求。
依据年龄不同,标准将童装分为两类,适用于年龄在36个月及以下的婴幼儿穿着的为婴幼儿纺织产品,适用于3岁以上,14岁及以下的儿童穿着的为儿童纺织产品。
按安全要求的不同,标准将童装安全技术类别分为A、B、C三类,A类最佳,B类次之,C类是基本要求。且要求婴幼儿纺织产品应符合A类要求,直接接触皮肤的儿童纺织产品至少应符合B类要求,非直接接触皮肤的儿童纺织产品至少应符合C类要求。标准同时要求童装应在使用说明上标明安全类别,婴幼儿纺织产品还应加注“婴幼儿用品”。今后,消费者在选购童装时,可以以使用说明上标明的安全类别作为参考。
发布电玩具电源适配器等5类儿童用品质量安全风险警示
近期,质检总局组织实施了玩具滑板车、婴儿学步车、有声玩具、旋转玩具、造型黏土等5类儿童用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经专家评审,发现这些产品不同程度存在一些质量安全风险。
其中,玩具滑板车共监测了48批次样品,发现46批次机械物理性能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在活动部件间隙与婴幼儿手指宽度类似,圆孔大小与婴幼儿手指宽度类似且圆孔边缘锐利,把套易拉脱或把手末端直径过小,内包装塑料袋厚度过薄且未按要求打孔,把立管和把横管在调节或折叠时存在不合理间隙等,可能导致皮肤划伤、窒息、手指挤夹或坏死、跌落摔伤等伤害。此外,48批次样品均存在产品标识或警告信息缺失的情况。
婴儿学步车共监测了20批次样品,发现19批次在测试时整车脱离测试平台翻滚下楼梯,这些产品在台阶周边环境使用时可能发生翻滚危险。
有声玩具共监测了125批次样品,发现27批次声压测试值偏高,儿童若长时间处于高分贝的连续声音环境中,或是接受一个瞬间爆发的高分贝脉冲声音,会对其听力造成损伤。
旋转玩具共监测了77批次样品,发现31批次存在质量安全风险,主要问题是在跌落或撞击测试中出现部件脱落或产生小碎片,容易划伤皮肤或伤及眼睛。
造型黏土共监测了100批次样品,发现63批次可迁移金属元素、防腐剂、芳香胺或总挥发性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含量偏高,如儿童长时间接触这些产品,可能导致有害物质通过呼吸道、皮肤、口腔等途径迁移到儿童体内,造成致敏反应或神经系统、器官损伤等。
【企业机构设置情况】推荐阅读:
2024年度上半年东莞市中小企业担保机构发展情况报告09-10
企业组织机构10-27
国有企业检测机构09-13
十大企业培训机构排名07-07
企业组织机构调整报告08-08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08-30
中外合资企业组织机构09-06
企业管理机构的服务性08-27
比较大的企业培训机构10-13
(一)企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文件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