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现代文复习第2讲

2024-10-17

中考现代文复习第2讲(精选6篇)

中考现代文复习第2讲 篇1

中考现代文复习第28讲:论据

【考点概说】

论点必须用论据来证明。论据有点面之分,正反之分,事实和道理之分,它们之间的运用特点和意义是各不相同的,但都要为论点服务,都必须典型真实可信。缺少论据,就无法证明论点,文章也就没有说服力了。

【考点解读】

1.认识论据的特点。

论据的特点可体现在“三性”上,一是真实性。就是在议论中所用的人和事、景和物以及经典名言等,都是真实的,确凿的,不虚假,因为只有这样的论据才有说服力,才有论证力度,例如《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篇文章,就以约翰 古登贝尔和罗兰 布歇内尔为论据,这两个人是真实的,他们所做的事也是真实的,因而读后令人信服,如果换一个假设的人,那就难以达到如此效果。二是典型性。就是所用的论据一定要有代表性,要具有以少胜多,以一驭十的特点,要能代表某个方面的主流,体现出时代精神。例如《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在论述中国的传统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时,就举了王阳明的例子,王阳明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以他为代表,是再恰当不过的了。如果换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那就显然没有这样强大的力度。三是广泛性。就是可以用来作为论据的材料实在是太多了,古今中外,耳闻目睹,天文地理、鸡毛蒜皮等,都可以作为论据拿来为我所用,就我们的各种教科书中,也是不胜枚举的,运用时当然要有所选择。论据的这些特点,也就构成了它的运用规律,认识了这些特点和有关规律,可以对我们的阅读应试,尤其是回答论据方面的试题,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2.理清论据的种类

论据的特点又决定了论据的种类,它是多种多样的。从论据内容来看,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前者主要是指典型事例、史实、典故和统计数据等,如《不求甚解》一文,反面的例子是列宁批评普列汉诺夫的,正面的经验以诸葛亮为例;《怀疑与学问》中“腐草为萤”,那是典故,《说“勤“》中说马克思写“资本论’’花了40年时间,作了1 500种以上的笔记,那是统计数字,这些都是事实论据。后者如名人名言,科学原理,定理公式等,例如《不求甚解》引用宋代理学家陆象山的语言,《发问的精神》中的“万有引力”,那是科学原理;习作《8与1》中,“8+l>8”和“8—1>8”是两个公式。

从论据详略看,可分为“点”上论据和“面“上论据,前者文字较详,叙述具体细致,甚至还有一定的情节过程,这种论据,在一篇议论中一般只有一两个,属于重点论据;后者文字较简,点到为止,甚至只有个人事物的名称,文字所占篇幅很少,但对象往往不止一个,显示出各方面的代表。例如《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中,约翰 古登贝尔和罗兰 布歇内尔是“点”上的论据,叙述得十分详尽,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等例子则写得很简,当然是“面”上的论据。

从论据角度看,可分为正反论据、古今论据、中外论据等,也就是说,所用的论据尽可能不是一个方面的、一个朝代的、一个国家的、一个地方的,这样可以避免论据角度的狭窄而削弱论证力度。例如《不求甚解》一文中,诸葛亮等人的例子是正面的,普列汉诺夫是反面的;诸葛亮是古代的,普列汉诺夫是近代的;诸葛亮是中国的,普列汉诺夫又是外国的。理清了论据的这些种类,不仅有利于我们对论据知识的全面了解,甚至对于我们应试这方面的知识也会有很大帮助。

3.分析论据的意义。

论据在文中的作用,是其他议论要素所不能替代的,不同的论据又会产生不同的作用。事实论据是议论文中论据的主体,‘‘事实胜于雄辩”,没有事实,仅有空洞的说教,是没有什么说服力的。例如,在《俭以养德》中,如果没有鲁迅这一典型实例,其说服力会明显削弱。道理论据可以增强论证力度,增加说理的权威性,例如《“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一文中,如果没有那么多名人名言的引用,其论证力度是可想而知的。论据有点有面,可以使论证有度有广度,重点突出;论据有古代有现代,可以延长时间跨度,由来已久;论据有中国有外国,可以扩展空间跨度,横向外涉。这些论据的不同作用,是由论据的不同种类所决定的,只要从大的方面掌握了这些作用规律,就可以上升为一种应试阅读能力。

【真题再现】

一、2013东莞

怎样让幸福来敲门

石雅彬

①目前,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了《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报告指出,在被调查的 294个城市中,石家庄市居民的幸福感排名第一。那么,幸福感是什么?幸福从哪里来 呢?

②尼采说过:“一切幸福感都有两个共同之处:充溢的情感和高涨的精神。一个处 在幸福之中的人就像是一条在水中的鱼,觉得无拘无束,可以尽情跳跃。”可见,幸福 感对个人的生活状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样的生活水平,有的人会觉得甜蜜、幸 福;而有的人却会感到失落、痛苦。

③作为社会心理体系的一个部分,幸福指数受到许多复杂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经 济因素、社会因素和文化因素等。怎样让幸福来敲门呢?把握好以下几点尤为重要:④第一,心理参照系。人们常说“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其实反映的就是心理参 照系不同而产生的心理感觉差异。大到整个社会,小到社区、家庭,心理参照系处处 存在,影响着人们的幸福指数。就整个社会而言,开放型社会和相对封闭的社会,其 心理参照系必然不同。例如,在一个封闭社会中,由于缺乏与其他社会的比照,尽管 这个社会的物质发展水平不高,但由于心理守常和习惯定势的作用,其成员便可能知 足常乐,表现出不低的幸福感;而处在开放的社会,由于受到发达社会的各种冲击,开始有了外在参照,其成员的幸福感便可能呈现下降之势,因为此时他们原有的自尊 受到了挫伤。

⑤第二,本体安全感。本体安全感是指人们对外在世界的信任感。人们对外在世界 的信任感,既是个体安全感的基础,也是个体抵御焦虑并产生主观幸福感的基础。本 体安全感是获得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⑥第三,成就动机程度。所谓成就动机,就是人们对自己成功程度抱有的期望值,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志向。志向能够通过不懈努力实现,我们说那是理想;如果志向成 为现实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那么,我们只能称其为幻想。人们如果意识到自己获得的 成就高于预期目标,便会产生强烈的幸福感;如果感到自己根本无法达到预期目标,就不会有幸福感。虽说每个人都应该有崇高理想,有远大抱负,但随着时间推移,当 你发觉自己的目标似乎很难达成,甚至严重影响了你对生活的感受和信心时,那就要 反思一下,是否该调整奋斗目标或者是行为模式了。

⑦有研究者发现,在赛场上,冠军的压力最大、焦虑程度最高,因为他们总想保持 第一,希望再创佳绩;亚军满怀遗憾,容易陷入“如果发挥再好一点”的侥幸和假想 中;而第三名感觉最满意,因为他们获得了不错的成绩,又不用苛求自己非得争第一,因而他们的幸福感最强。

⑧不少人一味追求考重点中学、上名牌大学、跻身精英阶层……可永远想当第一,也就可能永远面临失败的危险;永远想着超越,就永远感觉“自己还不够完美”。太过 争强好胜的人,不妨试着体会一下质朴平凡的生活。这不是懒于进取,而是懂得为自 己的付出喝彩,这也是一种幸福,是一种更高的生活智慧。(本文有删改)

10.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①段引用社科院的报告,是为了引出论述的话题;第②段引用尼采的话,是为了论证“幸福感对个人的生活状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B.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 “这山望着那山高”,说明人们的心理参照标准提高了,心理感觉就会发生变化,幸福感也会随之降低。

C.在赛场上,第三名的幸福感高于亚军和冠军,究其原因,是第三名不苛求获得第一,对成功的期望值低于亚军和冠军。

D.本文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要一味争强好胜,平淡质朴地生活、懂得为自己的付出喝彩,是获得幸福感的最重要途径。

11.下面的材料,可用作本文第④段的事实论据,请说明理由。(3分)

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不丹王国,相对封闭,经济并不发达。2006年被评为全世界 “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之一,“幸福指数”亚洲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十三。

12.结合全文,谈谈为什么“同样的生活水平,有的人会觉得甜蜜、幸福;而有的人却会感到失落、痛苦”?(4分)

二、2013福州

一切皆有可能

顾成娟

①水能流向天空吗?答曰:绝对不可能!可是,天上的彩云却正是地面流向天空的水,当水变成气体,它就能袅袅地“流”向天空。人生不也这样吗?不要以为自己没有升腾之日,一切皆有可能。

②一个小学即辍学、靠帮人推磨换书看的放牛娃,能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吗?在一般人看来,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但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正是50年前的那个放牛娃。

③一个高考数理化三科总成绩不足100分、复读都没有学校肯要的落榜生,他会成为著名的记者和节目主持人吗?一般人看来也不大可能,但是,如今大红大紫的孟非正是当年的那个落榜生。

④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地存在,总是同诸多其他事物发生着联系,因而其发展就具有多种可能性。丘吉尔说:“一个人活得愈长,他就愈能认识到一切取决于机会,任何人哪怕只回顾一下十年前的经历,他就会看到,某些看似毫不重要的细节实际上都左右了他的全部命运和前程。”世界充满偶然性,也充满奇迹,奇迹正是偶然性的表现。⑤一粒沙子偶然进入蚌中,想不到成为温润赛玉的珍珠;一粒种子偶然遗落在石缝间,想不到长成黄山上气势如虹的迎客松;一滴水偶然被阳光蒸发,想不到成为自由飘动的云。一切皆有可能,世间充满偶然。“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是偶然;“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偶然;“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同样是偶然。偶然充满魅力,偶然创造神奇!

⑥既然一切都有可能,那我们就等天上掉馅饼吧!

⑦不!一切都有可能,一切也都可能是泡影。偶然进入蚌中的沙,若拒绝磨砺,不会成为温润赛玉的珍珠;偶然遗于石缝的种子,若无韧如磐石之志,不会长成黄山上气势如虹的迎客松;偶然被蒸发的水,若惧怕颠簸,也不会成为自由飘荡的云。没有“踏破铁鞋”的痛苦,哪能体验到“全不费工夫”的快乐?没有“众里寻他千百度”的艰辛,又岂能有“蓦然回首”的惊喜?

⑧也许现在的你是一株小草,但一切皆有可能的自信会助你长成参天大树;也许现在的你是一朵无名的花儿,但一切皆有可能的付出会助你将来艳压群芳。朋友,一切皆有可能,我辈当努力。

12.文章开头从水能流向天空的现象说起,有哪些作用?请写出两点。(4分)

(1)(2)

13.本文②③两段,列举了和孟非从高考落榜生成为著名的记者、节目主持人两个事例,证明了这一中心论点。(4分)

14.本文⑥⑦两段,先否定了等待天上掉馅饼的错误思想,接着,进一步指出“”,使议论有了层次上的深入。(3分)

一、103D

113第④段围绕幸福指数受到心理参照系的影响展开论述。(1分)不丹相对 封闭,缺乏与其他社会的比照,心理参照系比较稳定(由于心里守常和

习惯定势的作用),人们知足常乐,所以幸福指数高。这正好证明了本段的观点。(2分)

124因为:前者参照的对象和标准适中,知足常乐,能确立符合自身实际的 奋斗目标,对外在世界有安全感,所以“会觉得甜蜜、幸福”;(2分)

后者参照的对象和标准较高,奋斗目标过高,对外在世界缺乏信任,争强

好胜,所以“会感到失落、痛苦”。(2分)

二、12.(4分,写出两点即可)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充当论据

13.(4分)莫言从放牛娃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一切皆有可能

14.(3分)一切都有可能,一切也都可能是泡影(一切也都可能是泡影)

中考现代文复习第2讲 篇2

中考阅读复习应该采取怎样的策略, 才能使学生准确答题, 拿到高分呢?笔者在实践中, 采取“发现问题, 明确考点, 分项突破”的十二字方针, 突出针对性, 注重实效性, 有效提高了学生现代文阅读能力和答题得分率。

第一、会诊学生, 发现问题。通过对历次语文试卷的仔细分析, 笔者发现学生阅读中主要存在以下突出问题: (1) 文体基础知识欠缺, 常常张冠李戴。 (2) 审题不准不全, 答非所问。 (3) 扣点意识不强, 遗漏要点。 (4) 整体把握能力欠佳。 (5) 答题时脱离文章主旨和具体语境, 作架空分析。 (6) 语言表达不准确、不简明、缺乏文采。

究其原因, 主要是中考现代文阅读都是课外的, 多为开放性试题, 学生没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规律和答题技巧。

第二、深研考纲, 明确考点。近年中考现代文阅读要求主要有: (1)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和作用。 (2)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和作用。 (3) 捕捉阅读材料中的重要信息。 (4) 把握文章基本意思, 概括文章内容要点, 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能提出自己的看法。 (5) 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6) 初步领悟文学作品内涵;对文学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对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有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这些要求, 涵盖了语文文体知识、词句理解、信息提取、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考点, 意在考查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第三、抓住考点, 分项突破。1、文体训练, 巩固文体知识。按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三种文体 (记叙文又可细化为记人叙事类、写景状物类、叙事散文类、小说类、说理散文类) , 分别从教材中选取一两篇典范文章, 帮助学生梳理文体知识, 形成文体知识网络。如:

记叙文:

记人叙事类——杨绛《老王》

(事件概括+人物分析+描写作用+主旨探究+联系实际)

写景状物类——朱自清《春》、冯骥才《珍珠鸟》

(景、物描写+景、物特点+主旨探究+联系实际)

叙事散文类——莫怀戚《散步》

(事件概括+人物分析+描写作用+主旨探究+联系实际)

小说类——《我的叔叔于勒》

(情节概括+人物形象+环境描写+主题探究)

说理散文类——张晓风《行道树》、冰心《谈生命》

(形象描写+特征分析+寓意理解+主旨探究)

说明文——《看云识天气》《故宫博物院》

(说明对象特征+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及作用+说明语言+拓展延伸)

议论文——梁启超《敬业与乐业》

(论点:中心论点—分论点论据:事实—事理论证方法)

在此基础上, 还可把常常涉及到的文体知识、答题技巧整理成册, 印制、分发给学生, 并督促学生掌握。

2、考点训练, 把握答题方法。

弄清各考点在考题中的表现形式, 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逐项进行指导和训练。指导必须到位, 方法力求具有可操作性;训练不求多, 只求实效。

比如, 整体把握文意, 可加强速读训练。浏览文章后, 思考文章的主要内容、结构层次、作者写作意图、写作手法等。养成读后眼离文章, 用脑回顾、梳理、概括等整体把握的习惯。

又比如, 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及作用, 可通过抓关键语句、扣具体语境、结合文章主旨、联系修辞手法和看文中的位置来理解其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

再比如, 归纳提炼要点, 可用找出文中能表达主要观点、思想内容的核心语句的摘抄法;可用选取文中关键词语形成概括句的摘要法;也可用自己的话来概括的归纳法。

3、审题训练, 明确答题要求。

考试中由于时间有限, 有的学生因急于答题而忽略了审题这一重要环节, 白白丢掉了不少分。因此审题训练尤为重要。

那么, 怎样审题呢?要咬文嚼字, 仔细推敲。揣摩命题者意图;看有几个要求;根据分值推出有几个答题要点;在文中哪些区域去找寻或归纳答案;答题时是用原文或是用自己的话;是归纳概括或是具体描绘。这些方面在题目中都有暗示或明确指出了的。

通过训练, 要使学生明白:题干显示了命题意图, 提示了答题范围, 规定了答题角度, 提供了答题思路, 隐含了答题信息, 体现了答题规律。

4、语言训练, 规范答题表述。

现代文阅读以主观表述题为主, 一般是读写结合, 考查目的在于把握并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要传达的信息, 因此, 要依照作者的思路来理解作品, 多从原文中寻找答案, 但直接摘抄的很少, 更多的是筛选整合信息, 用自己的语言组织表述出来。

答题的语言要做到: (1) 简明、顺畅、准确; (2) 条理清晰, 尽量分点回答; (3) 表达富于美感和感染力。

第2讲 光学专题复习 篇3

第1节 光的直线传播

[重点考点]

会用“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这个性质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如小孔成像、影子、日食、月食等),知道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

其中考查较多的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一些自然现象.

[中考常见题型]

例1 (2007年株洲)晴天,在茂密的树林下面,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会在地面上留下许多圆形的光斑,这是由于____形成的.

思路分析:这是小孔成像现象,其原理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树叶的缝隙是“小孔”,圆形的光斑是太阳的“像”.大家应该注意:像始终和物体相似,跟小孔的形状无关.正常情况下太阳是圆形的.则像(光斑)也是圆形的.

参考答案:光的直线传播

第2节 光的反射和平面镜成像

[重点考点]

通过探究实验了解光的反射规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平面镜成像规律,会画简单光路图.

这部分知识在历年的中招考试中均为必考内容,并且可能在填空、选择、作图题型中出现.

[中考常见题型]

例2 (2007年自贡)汽车在夜间行驶时,驾驶室内一般不开灯,为什么?

思路分析:这是因为人们对强信号比对弱信号更敏感.当晚上驾驶室内开灯时,通过前挡风玻璃反射回来的光线强,驾驶员主要感知的是车内物体的像,因而看不清路面;若不开灯,则车外射进来的光线强,驾驶员感知的是车外的景物,所以能看清路面.

参考答案:夜间开灯后,车前的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会把驾驶室内的光反射到驾驶员的眼睛里,使其看不清车前较暗处,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拓展思考:汽车前挡风玻璃为什么是斜的而不是竖直的?)

[综合应用题型]

例3 (2007年河北)学习和生活中常用到下列光学器具:① 显微镜,② 穿衣镜,③ 潜望镜,④ 老花镜,⑤ 汽车观后镜,⑥ 近视镜.其中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工作的是().

A. ①②④B. ①④⑥C. ②③⑤D. ③④⑥

思路分析:不管是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还是粗糙面,所有的反射现象都符合反射定律,所以,只要分清以上光学元件是否利用了反射规律成像即可.显微镜、老花镜都是凸透镜,近视镜是凹透镜,它们都是利用透镜折射成像;穿衣镜、潜望镜是平面镜,汽车观后镜是凸面镜,它们都是利用平面镜反射成像.选C.

第3节 光的折射

[重点考点]

通过探究了解光的折射规律,认识生活中的折射现象.

根据光的折射规律作图,解释生活中的折射现象,这些都是在中考中经常出现的内容.

[中考常见题型]

例4 (2007年镇江)如图1所示,画出光线AO经过半圆形玻璃砖折射后的光路图.(O为圆心)

思路分析:光学作图容易在细节上失分,如忘记画法线、法线没用虚线、光线忘带箭头等.无论是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还是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都是空气中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大.所以入射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光线靠近法线,但光线在玻璃中经过了圆心,所以光线一定是垂直于玻璃的半圆形界面射入空气的,方向不变.答案如图2.

第4节 光的色散和看不见的光

[重点考点]

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了解红外线和紫外线的简单应用.

该部分内容在中招考试中所占分值不高,但也不能忽视.

[中考常见题型]

例5 (2007年绵阳)下述事例中,利用了红外线的是().

A. 验钞机验别钞票 B. 自行车的红色尾灯提示后面车辆

C. 光缆传递信息D. 电视机遥控器遥控电视机

思路分析:该题考查大家的生活常识:钞票里有荧光物质组成的图案,验钞机能发射紫外线,利用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的原理来检验钞票的真伪;自行车的尾灯利用了垂直平面镜可以使光线沿原方向返回的原理;光缆传输信息用的是激光;电视机遥控器发射的是红外线.选D.

例6 (2007年自贡)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舞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A. 全身呈蓝色 B. 全身呈红色

C. 上衣呈红色,裙子呈蓝色 D. 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

思路分析: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通过它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白光由各种色光组成,白色物体可以反射各种色光;当某物体对各种色光都不反射时,它将呈黑色.结合本题,白色上衣可以反射红光,所以呈现红色;蓝色裙子只能反射蓝光,不能反射红光,所以呈现黑色.选D.

第5节 透镜

[重点考点]

知道透镜有关的概念(如主光轴、光心、焦点、焦距等),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规律.

考查最多的是凸透镜(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的画法.

[中考常见题型]

例7 (2007年杭州)下列关于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几幅光路图中,错误的是().

思路分析:凸透镜(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是:① 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② 入射光线(的延长线)经过焦点时,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③ 根据光路可逆,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透镜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焦点.由此可知,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根据以上解释,C选项的入射光线经过凹透镜时应该是发散的,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应该经过焦点.所以C错误.选C.

第6节 凸透镜成像规律和生活中的透镜

[重点考点]

通过实验知道凸透镜的成像规律,知道凸透镜的应用实例.

这部分也是中招必考内容,大家应该在实验的基础上加深理解并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规律.

[中考常见题型]

例8 (2007年安徽)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当光屏上成一缩小、倒立的烛焰的像时,烛焰(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应().

A. 大于20 cm B. 等于20 cm

C. 大于10 cm且小于20 cmD. 小于10 cm

思路分析:凸透镜成像规律如下表.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当光屏上成缩小、倒立的实像时,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选A.

[综合应用题型]

例9 (2007年大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将蜡烛从较远处向凸透镜焦点附近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像距先变大后变小B. 物与像的距离越来越小

C. 像越来越大 D. 像先放大后缩小

思路分析: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知道,物体在光屏上成实像时,若物距变小,则像距变大且像变大.我们把知识扩展一下,物体在焦点处时成像是无限大的(也可以认为不成像),所以,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若物体靠近焦点,所成的虚像也是变大的.选C.

第7节 眼睛和眼镜

[重点考点]

了解眼睛的成像原理,了解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模型)与矫正.

这部分内容因为和同学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中招考试出题的几率也很高.

[中考常见题型]

例10 (2007年成都)在图5中,____(填“甲”或“乙”)图表示近视眼成像示意图.矫正近视眼应戴眼镜的镜片是____(填“凸”或“凹”)透镜.

思路分析:近视眼是由于眼球变凸,折光能力变强,远方射来的光线经眼球折射后成像在视网膜前;远视眼是由于眼球的折光能力变弱,近处射过来的光线经过眼球成像在视网膜后.因此甲是远视眼,应戴适量度数的凸透镜,这样光线先会聚一下再经过晶状体,则像刚好成在视网膜上;乙是近视眼,应戴适量度数的凹透镜,这样,光线先发散一下再经过晶状体,则像刚好成在视网膜上.可总结为“远凸近凹”.分别填“乙”、“凹”.

[综合应用题型]

例11 (2007年桂林)如图6所示,当物体在凸透镜的2倍焦距外时,在光屏上会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小明为了探究近视眼视力的矫正方法,在凸透镜与物体之间放上一个近视眼镜,若此时要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则光屏应该().

A. 保持不动B. 向上移动

C. 向右移动D. 向左移动

中考现代文复习第2讲 篇4

备考小说阅读理解应注意:整体把握小说叙述的内容,理清小说的情节;初步领悟小说的社会内涵,读懂小说所反映的社会主题;能对小说中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行简洁的分析评价;能联系小说的社会背景对作者的思想感情作出自己的评判;能对小说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进行多角度的赏析,特别要注意人物描写、环境描写以及比喻句、双关句等在具体语境中的内涵和表达效果;能初步赏析小说的一些表达技巧,如伏笔句、过渡句、照应句以及“欧·亨利笔法”等对情节的发展和刻画人物性格所起的作用;能在读懂 小说内容对人物作出分析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和想象,对小说情节进行加工,以使小说人物性格和小说主题多样化。

二.导学:巩固拓展延伸

父 亲

①小群是个苦孩子,生下来就双目失明,母亲生小群时由于突发心脏病去世了。当小群懂事后便知道自己没有如别的孩子享受五彩缤纷世界的福气,但是,小群也非常热爱这个世界。因为小群有一个细心的父亲,父亲便是小群的眼睛。

②很小的时候父亲让小群触摸柔软的凉凉的东西,说:“这是水,可以流动,长江、黄河和大海都是这样的水组成的,水多了便浩荡奔腾,可以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后来,小群真的由父亲和父亲的一位朋友带到海边玩,父亲竟然教会了小群游泳。

③父亲是要在失明的儿子的心灵中,重安一双明亮的眼睛。

④难度最大的是向小群解说颜色。小群生下来就是一个黑暗世界,怎么让他理解这个世界的五光十色呢?比方给他解释红色:太阳就是红色的,它发光,能把黑夜变成白昼;它发热,在寒冷的冬天能把人晒暖和。

⑤“我懂了!”小群说,“红色就是让人感到光亮和温暖。”

⑥“不全对。”父亲细致地解析,“血也是红色的,但它不会发出什么光来。人血也是温热的。鱼血却是冷的,但鱼血也是红色的。红色并不总同光和热联系在一起。” ⑦小群困惑了起来。

⑧父亲再作耐心的解析:“发热发光的是太阳,而不是红色,只是太阳能发光发热,同时又是红色的。红色只不过是有视力的人看到的一种颜色。“ ⑨经过这样的循循善诱,小群逐渐有所领悟。

⑩虽然父亲也这样反复地给小群讲解天空的蓝色、大地的黄色、农作物的颜色等等,但小群却对同光

和热有点联系的红色情有独钟。

⑾渐渐地,小群觉得世界不再陌生,反而美丽迷人,小群懂得了世界上有许多不用看便能感受的事情,可是有一次小群真生父亲的气了。

⑿那次,小群让父亲买一个红色米老鼠书包,当父亲买回来小群背着上学的时候,一位阿姨很无意地对小群说:“小群这个绿书包可真漂亮!”小群回家便对父亲喊:“爸爸,我让您给我买红书包,您怎么给我买绿色的呢?您知道我看不见便骗我!”说着便哭了起来。

⒀父亲听了,半天没吱声,过了一会儿才为小群擦眼泪,说:“爸爸对不起你,小群„„那天我买书包时只剩下这个米老鼠书包,所以绿的我也买下了„„小群,爸爸是爱你的。”小群感到了爸爸用他那慈爱的大手抚摸着自己的脸庞和头发,小群就在那一刻理解了爱。

⒁时光就这样慢慢流过,小群读书的成绩越来越好,当小群学会按摩与心理咨询,能够自食其力的时候,父亲突发脑溢血去世了。父亲的匆匆离去让小群痛不欲生。小群想,今后谁还能做自己的眼睛呢?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⒂然而,就在给父亲开追悼会的时候,小群听到了一句话,这句话犹如红太阳的光芒照亮了小群的一生。

⒃一位叔叔在追悼父亲时说:“他从来没有放弃奋斗和追求,他对身边的人充满爱心,作为一位双目失明的人,他让我们每一个结识他的人都从他身上吸取了力量和勇气„„’

⒄就在这一刹那,父亲对生活、对自己的那份热爱和勇气仿佛一下子全贯注在了自己的身上。“父亲呀,”他默默地祝祷,“。”

1.阅读全文,文中在结构上起承上启下作用的段落是 ;点明文章中心的句子是 ;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

2.第⑩段画线的比喻句的含义是。

第①段中“父亲便是小群的眼睛”中“眼睛”的具体含义是。

第③段中“父亲是要在失明的儿子的心灵中,重安一双明亮的眼睛”中的“眼睛”的具体含义是。3.对文中父亲错买书包这一情节,可以有两种不同的理解:

一、父亲事先知道买的是绿书包;

二、父亲事先不知道买的是绿书包。你同意哪种理解?请根据文章简要说明理由。

4.联系全文,紧扣父亲心愿,补全小说结尾。【解析】

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小说的整体感知情况,能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筛选,抓住文章的关键语句来答题,第一空是对在推动情节发展上起重要作用的过渡段的掌握,第二空是对文章主旨句的掌握,第三空是对小说 的主要人物的掌握。

第2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全文的整体感知能力和语言概括能力,第一空是对比喻句的理解,第二、三空都是对有文眼作用的词语“眼睛”的理解,这道题不能直接在文中找到答案,要求阅读小说后,结合语境来概括作答。

第3题是对小说情节的理解,要考查学生的理解阐释能力,此题不需要统一的答案,言之有理即可。第4题要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和主题的基础上对小说进行续尾,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答案:1.段落是⑥段 句子是“就在这一刹那,父亲对生活、对自己的那份热爱和勇气仿佛一下子全贯注在了自己的身上”。主人公是“父亲” 2.第⑧段画线的比喻句的含义是父亲对生活、对他人的热爱,不懈地追求和奋斗的勇气,为小群指明了方向,鼓起了他的勇气。(答出“父亲的优良品质给小群带来了生活的勇气”也行,重在后半句)第①段中“眼睛”的具体含义是:父亲循循善诱地引导、帮助小群了解精彩的外部世界(注意答出父亲、小群和外部世界的关系)第③段中“眼睛”的具体含义是:父亲要让小群既具有感受、了解世界的能力,又有热爱生活、自强不息的信念(要注意这里的“眼睛”是安在心灵中的)3.同意第一种理解的依据是父亲的话:“那天我买书包时只剩下这个米老鼠书包,所以绿的我也买下了„„”;同意第二种理解是因为:这样竭力扶持儿子的父亲不可能用欺瞒的手段来应付孩子或因为父亲也是瞎子,买书包时他自己也受了售货员的欺瞒。4.示例:“我会长出一双明亮的眼睛的,就在我的心上。”

三.导练:点拨诱导深入

无价的奖赏(王建兰)①当她猛然发现身边的手提包不见了时,吓得冷汗涔涔。那手提包里的钱和银行卡都在其次,关乎“命门”的是海关进出口手册和关税证明的单据,一旦丢失,将给她所在的报关公司带来巨额的经济损失。

②她失魂落魄,跌跌撞撞到广场派出所报了案,然后,又心急如焚地雇来了三个人,让他们举着写有“一万元悬赏“的寻物牌,来回走动。阳光一点点离散,她的心也揪得越来越紧。这时候,广场派出所的民警打电话来说,有一个人拾到棕色的提包。她急三火四地赶到派出所,的确是她的手提包,她惊喜地叫起来,可是等她打开拉链,却傻了眼,包里空空如也。像迎头挨了一瓢冷水,她心里的希望一下子熄灭了。

③拾到包的人是一个十六七岁的男孩,衣着破旧,看起来挺精神的。民警悄悄告诉她:“这男孩在假期经常来广场拾破烂,上次,他也说是捡到了提包,来交还失主,哪知失主说,就是这男孩在他坐的地方转来转去,不一会提包就不翼而飞,失主一口咬定,包就是他偷的。

结果那失主不但没给赏金,还管那孩子要包里少的钱,甚至动了粗。”民警看了看男孩又说:“我怀疑,这次他又故伎重演,要不,我们仔细地盘问盘问,看看有什么破绽?”

④她忙摇摇头,即使以前男孩有过劣迹,她也不愿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怀疑和猜测他这次的诚

心。许是猜出了民警和她谈论的内容,男孩涨红了脸,紧咬着下唇,一副怒不可遏的样子,分辩道:“包是捡的,不是偷的。”

⑤她走上前去,拉过男孩的手,拍拍他的肩膀,说:“小兄弟,姐姐相信你,即便你只是送来了空提包,也谢谢你。”

⑥直到夜幕降临,也没有奇迹出现,她心灰意冷地往回走,月色清凉如水,冷得让她心寒。突然,身后窜出一个人来,往她怀里塞了个方便袋,然后掉头跑开,消失在幽暗的小巷里。

⑦等她从惊恐中回过神来,惊奇地发现,方便袋里竟是那些让她忧心如焚、想用一万元“赎回”的票据。突如其来的惊喜,让她恍惚置身于不敢惊扰的梦境中一般。

⑧除了现金,一切失而复得,还多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曾经,我把拾到的提包交给失主,却被失主反咬一口,诬赖我是小偷,我当时很后悔把包给了他。今天下午,当我看到地上的提包时,我心情很复杂,但还是不由自主地捡起了它,怕失主着急呀!这次我得做得聪明点,于是先交上空包,投石问路。没想到,你不仅相信我,还握了我脏兮兮的手。赏金我是不

会要的,其实,你已经给了我比任何金钱都贵重的奖赏,那就是尊重和信任,我收下了,也谢谢你。请你一定相信我,我捡到包时里面就没有钱。’

⑨她呆呆地站在夜色里,心动如潮,为那个受了委屈依然善良的男孩,为那个在困境中生存但内心并不贫穷的孩子。她总以为能让人心动的是金钱,却不知道真正能打动人心的是人的体态、言语和笑容衍生出来的温暖与尊重。多少怀揣着真诚而来的帮助,多少明媚而纯粹的心境,被我们审视、猜忌和怀疑的目光灼伤,变得冷漠而麻木。其实,每一个善意都该得到尊重,容不得一丝龌龊的猜疑。1.文章用了一定的笔墨写另一个丢包人,这对表现丢包的女士起什么作用?

2.请将男孩归还女士丢失物件的两个情节,按顺序填入下列空格。拾提包——()——()3.本文的环境描写很好地烘托了人物的心理活动。请从文中任选一例,对此加以简析。例句: 简析:

4.认真研读第⑧段中男孩所留小纸条上的内容,自拟一道题目,给出答案。题目: 答案:

5.本文向我们传达了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请用一句话写出你阅读本文最深的一点感悟。

四.互学互助:小组合作探究,课堂展示成果

行走的父爱(邹扶澜)①因为工作忙,我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回母亲家了。

②那天,我开车去一个村庄采访,结束时已近黄昏,晚上又有朋友约着吃饭。走到一条僻静的沙石路,远远地,我看见一个矮小的身影,近了,看清是一位老人,佝偻着腰,拄一根拐杖,走起路来十分吃力;我落下车玻璃,说,大爷,你去哪儿?要不要我捎你一程? ③老人耳朵有些背,明白了我的心意后,满是皱纹的脸上显得很感激。我下车,扶他在后座上坐下。

④车子启动,我才知道我犯了一个错误,老人要去的村子跟我并不顺路,简直就是南辕北辙。可我已经不能把他放下了,只好掉头加速前进,边走边和他拉着家常。

⑤他说,他是去看女儿的,从昨天早晨一直走到现在,也不知怎么回事,这路走起来就这么长。昨晚,他就在一间破屋底下蹲了一夜。

⑥我有些惊讶,心想这雷锋还真当着了,要是寒冬腊月,还不得把老人冻死?我回头看了他一眼,大声说,大爷,您是迷路了,这样走下去,再走十天也到不了您女儿家的。

⑦老人眯缝着眼,微微地笑着,不住地说着感谢的话。

⑧我说,您女儿家没有电话吗,怎么不叫她来接您呢?您这么大年纪,真走丢了可怎么办哪!⑨这一问不打紧,老人干裂的嘴唇动了两下,眼窝里就噙满了泪水。他说女儿病了,家里的人都瞒着他。他一共有六儿一女,女儿最孝顺,每半月必定回来看他跟老伴一次,这次两个月没回来了,他生了疑,后来就偷着听孩子们说话,知道女儿查出得了那种不好的病。

⑩他说的不好的病我知道,就是癌症。

⑾他怕女儿突然死去,见不到女儿一面,所以就瞒着家人跑出来了,谁知却迷了路。

⑿我不由得一阵感慨,说,大爷,您这么一声不响地走了,家里人不知道该多着急呢。您知道家里的电话吗?我先跟他们说一声。

⒀他摇了摇头。

⒁一个小时后,到了老人说的那个村庄,很顺利,我找到了他的女儿家。

⒂他的女儿五十多岁,看上去气色还好。老人一下车,扔掉拐杖就向女儿跑过去,一把抱住她,老泪纵横。女儿一边抚着他的肩膀,一边用疑惑的眼神问我怎么回事:你怎么把他送到这里的?我家里出了什么事吗? ⒃我把事情的原委简单解释一下,说:“你爸为了来看你,走了两天,昨晚还在一间破屋底下蹲了一夜呢。“ ⒄女人听了,顾不上谢我,抱住老人的肩膀,失声痛哭,说:“爸爸,我没事,真的没事,我给你看病历,医生说只要动个小手术就没事了,真的,真的,爸爸,我没有骗你„„”

⒅老人不信,推开女儿,左看看,右看看,哽咽着说不出话。⒆边上围过几个人,也上前劝慰老人,帮着他女儿解释 ⒇我悄悄发动引擎,走了。

(21)走出很远了,我的眼前还是闪现着刚才的一幕。我的眼睛不觉湿润了。(22)我拿出手机,辞掉了跟朋友的约会,拨通了父母家的电话。(23)我说,妈妈,是我,你在家等我,一会儿我回去看您跟我爸。

1.请分析文章中的“我”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

2.第④段中有这样一句话,“车子启动,我才知道我犯了一个错误,老人要去的村子跟我并不顺路”,这样写会不会影响“我”的形象?为什么?

3.文中没有交代老人的女儿究竟有没有得癌症,你认为有必要交代吗?为什么?

4.请你说说题目“行走的父爱”有哪几层含义。

5.读了本文后,你准备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对父母的爱

中考现代文复习第2讲 篇5

室内公共场所禁烟

材料:2011年5月1日,按照卫生部要求,室内公共场所将全面禁烟,经营者须在这些公共场所设置醒目的禁烟警语和标志。

1、中国对世界卫生组织承诺公共场所禁烟,说明了什么?

答:①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呈现一个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②中国认识到吸烟的危害,影响人们身体健康,污染环境;③节能减排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是为了保护全人类的利益;④我国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可持续发展道路。

2、请你为建设“无烟校园”写几条宣传标语。

答:①提高文明修养,打造无烟校园;②珍爱生命,绿色呼吸,共建无烟校园;③珍惜生命,崇尚健康生活;④远离烟草,拒绝第一支烟。

3、请你列举在公共场所抽烟的危害。

答:①吸烟损害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健康;②吸烟有害健康,我们要珍爱生命要尊重他人,尊重社会,遵守公共生活规则;⑤我们要增强环保意识,保护环己和家人的健康,请不要吸烟。

4、中国室内公共场所禁烟成效不明显的原因有哪些?

答:①无法可依,新规则缺失罚则,执法主体不明,致使监管不力;②香烟盒无警示,烟民不自觉;③电视吸烟镜头多,部分公民社会公德缺失;④部分公民社会责任感有待加强;⑤部分公民社会公德意识淡薄;⑥部分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有待提高;⑦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⑧需要进一步加强社会公德建设等。

5、请你为建设“无烟校园”出谋划策。

答:①学校应加大文明礼仪教育,提高学生对禁烟必要性的认识;②学生应积极参与学校禁烟活动,并帮助有抽烟这一不良嗜好的同学戒烟;③学生应培养文明的生活习惯,远离不良嗜好;④有抽烟习惯的老师应以身作则,严格自律,不在校园内抽烟;教师做榜样,禁止吸烟;⑤宣传禁烟的意义;⑥制定禁烟的相关制度;大家相互监督,杜绝吸烟现象。

6、请你就如何有效禁止在窒内公共场所吸烟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①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禁烟场所的监管力度,对吸烟行为及时劝阻;②国家有关部门应对违反规定的吸烟行为加大处罚的力度;③公共场所应当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警示语和标志;④有关部门应在全社会积极宣传公共场所禁烟的相关规定,普及吸烟有害健康的知识;⑤吸烟者应严格自律,积极遵守相关规定;⑥不抽香烟,改抽电子烟。

中考现代文复习第2讲 篇6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事实论据包括具体事例、概括事实、统计数字、亲身经历)

道理论据:指为了对某个问题或者观点进行论证说明其正确或错误而引用一些名人名言、谚语、古代文献等进行证明的材料,一般指那些来源于实践,并且已被长期实践证明和检验过,断定为正确的观点,就是通过讲道理来说明一个问题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插说。

板块二、答题技巧

一、有关语言修辞的题型

描绘类

提问方式: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或:文章的某个句子说成另一个句子好不好?为什么?

答题模式: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具体(形象、准确)地写出了+对象+效果,换了后就变成+不好的效果。或:不行,因为该词比另一词的感情更强烈(或该词比另一词更切合对象的性格特征)。

结构类

提问方式:某两个或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题模式: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表达了……

修辞类

提问方式: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答题模式:确认修辞手法+修辞本身的作用+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强化作用等;强调了+对象+特性

3.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4.设问: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5.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6.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二、有关布局谋篇的题型

提问方式:某句(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题模式:

1.文首: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呼应前文。

3.文末:点明中心;升华感情,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结构严谨;画龙点睛;言有尽而意无穷。

三、有关表现手法的题型

艺术类

提问方式:文章这样写有什么好处、效果、作用?

答题模式:使用的方法+内容+效果(或作用)

人称类

提问方式: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改变人称?

答题模式:第一人称:亲切、自然、真实,适于心理描写;第二人称:便于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还能起拟人化的作用;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议论。

四、有关归纳内容要点的题型

提问方式:请概括某一段(或全文)的内容要点。

答题模式:分三步走,第一步划分本段的层次,第二步提取要点词语,第三步整合答案。

五、有关鉴赏人物形象的题型

提问方式:请简要分析文中的主人公的形象

答题模式:按总分(分总)来回答。先用一句话从整体上对该人物作出一个定性分析,然后再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也可以先从几个方面作定量分析,然后再用一句话作定性式的总括。

板块三、不同类型文章的阅读

A、记叙文

以记叙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叫记叙文。记叙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记叙文既包括记叙性的文学作品,如散文、小说等,又包括一般的记叙性文章。狭义的记叙文是指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主,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串、景、物的情态变化和发展进行叙述和描写的一类文章,常见的如消息、通讯、特写、报告文学、游记、日记、参观记、回忆录,以及一部分书信等。

1.记叙文的特点

记叙文是一种以叙述和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写人、记事、状物、绘景为主要内容的文体。

2.记叙文的分类

根据描述的内容,可以分为写人的、叙事的、写景的和状物的记叙文。它们都具有记叙文的共性,但在构思、立意、布局谋篇,遣词造句上往往又有相应的各自特点。

写人类记叙文:通过描述人的外貌、行动、语言、心理,通过特定的环境描写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生活,表现文章主题。

叙事类记叙文:通过叙述事件,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来表现主题。

写景类记叙文:通过描绘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状物类记叙文:通过写物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3.记叙文的六要素

记叙文的六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掌握记叙文的要素,可以较好地把握全文,分析和理解文中的主题思想,更好地把握其结构层次。

4.记叙的顺序

阅读记叙文,要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就要明确写作的顺序。常见的记叙顺序有顺叙、倒叙和插叙。

(1)顺叙:按照事件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来写,也就是叙述的顺序与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是一致的。

(2)倒叙:先写结局,然后再叙述事情的发生、发展;或者先写后来的情况,再叙述产生这种情况的经过。

(3)插叙:在记叙的过程中,有时要插入在时间地点上不一致的情节,然后再按照原来的事情接叙,这插入的有关部分叫插叙。

5.记叙文的线索

记叙文的线索是指自始至终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由于题材的多样性和作者思路上的差异,致使文章线索呈现出多种形式。

有的以时空转移为线索;有的以人物活动、时间、发展、景物变化为线索;有的以一人、一事、一物的线索把全篇各部分内容紧紧联结起来。有的记叙文存在着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线索。

6.记叙的人称

记叙文的人称有三种:第一人称(我,我们),以当事人的口吻和身份叙述,写起来亲切自然。而有的文章中运用了第二人称代词(你,你们),一般多是出现在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叙述里,实际上仍然是站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的角度写的。

7.记叙文的表达方式

记叙:交代事件,把人物和事件介绍给读者,写出人物的活动,事件的发展情况。

描写:在叙述的过程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用一些修辞方法对人物和事件加以具体形象地描绘,给人以鲜明、生动的印象,避免了单纯记叙的平淡和枯燥。

说明:补充交代记叙文中需要交代的事物。

议论:记叙文中的议论是作者直接发表评论,点明记叙的意图,揭示所叙事物的本质,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抒情:作者在记叙的基础上,采用直抒胸臆的办法,抒发作者强烈的感情。抒情方法:有的直接抒情,有的在记叙描写中抒情。

8.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

记叙文中的景物描写包括社会环境描写和自然环境描写。作用是交代背景,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性格,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等,都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

9、文章开头一段的某一句话在文章中的作用,中间某段或句的作用,最后一段某句的作用。

对于这种题型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对于第一段的问题,从结构上来说,是落笔点题,点明文章的中心,开门见山,总领全文,或起到引起下文的作用;从内容上来说,是为下文作铺垫和衬托,为后面某某内容的描写打下伏笔。中间某段的问题,在结构上是起到承上启下、过渡的作用。最后一段或某句的作用是总结全文,点明文章主旨,让人回味无穷,并与题目相照应。

10.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这需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常见的有歌颂、赞美、热爱、喜爱、感动、高兴、渴望、震撼、眷念、惆怅、淡淡的忧愁、惋惜、思念(怀念)故乡和亲人、或者是厌倦、憎恶、痛苦、惭愧、内疚、痛恨、伤心、悲痛、遗憾等。一般作者的情感可以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来的,有的也许写得比较含蓄,有的是直抒胸臆。

11、概括文章主旨。

对于这种题目,在回答之前一定要把全文仔细看几遍,然后可以用这样的关键词来进行回答:“通过……故事,歌颂(赞美)了……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揭示了……的深刻道理。我们也可以从文中去找,在文章的每一段特别是第一段或最后一段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文章中富有哲理性的句子往往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12、文中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看到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首先要看一看这一句用了那种表达方式,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特别是描写中又分为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和带综合性的场面描写。而人物描写还可细分为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和细节描写,描写的作用是使文章生动、形象、感人。抒情的运用,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突出文章的中心。如果文中有一些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以及自然界当中的神奇景象的描述,它的作用是增加了所写内容的神秘色彩,引起读者的兴趣。

13、文中某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修辞有很多,常用的有8种,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其中考得最多的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比喻的作用有三:一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帮人加深体味;二是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叫人便于接受;三是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拟人的作用是可以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的强烈感情,运用拟人表现喜爱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栩栩如生,使人倍感亲切自然;表现憎恨的事物,可以把它写得丑态毕露,给人以强烈的厌恶感。夸张的作用是可以深刻地表现作者对事物的鲜明的感情态度,从而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通过对事物的形象渲染,可以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有利于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排比的作用在于能突出文章的中心,表达强烈奔放的情感,增强语言的气势;是提高表达效果的重要环节。还有叠词、短句使用,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具有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还有一种修辞用的比较多的就是引用,有时阅读理解中会有引用的诗句、名人故事、还有名人语言或名人著作中的有关内容,问题会有“文章中引用的内容有什么作用?”,这种题目回答时要注意答到这样两个关键词,一个是“衬托了记述对象的品质,突出了主人公的某种精神”。

对以上类型的问题必须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回答。

14、文中某句话有什么含义?或告诉我们什么深刻的道理?请说说你的理解。

这种问题的回答不是简单地从文中寻找现成的句子就可以解决的,这需要我们的同学平时多读多看多积累,多看并记住一些富有哲理性的名言警句,这样才能真正地理解文章的意思,丰富回答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准确地表达出来。

15、比较阅读理解。

有时考试会把课内文章和课外与之相似内容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对于这种类型的题目,我们可以从文章的内容、写作特色、感情基调等方面进行比较。

B议论文

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或主张的一种文体。

它的主要特点是:一、以摆事实、讲道理为主要表现方式,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手段来论证自己的主张和见解。二、一般具有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三、观点鲜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十分明确。四、语言准确、严密、简练。

阅读分析议论文,要根据它的特点,着重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找准论点

阅读议论文,关键是要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有的文章,标题就是中心论点,如《反对自由主义》;也有的文章,在开头提出中心论点,如《谈骨气》,开门见山,亮出论点,表明立场,先声夺人;还有的文章,是在行文当中或篇末提出中心论点,这样的文章,往往是层层议论,抽丝剥笋一般地亮出观点。

大多数文章,标题只是提出了一个论题,中心论点隐含在文章的论述中。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地阅读分析,用自己的语言归纳出中心论点。

二、分析论据

阅读议论文,在抓住全文的论点之后,还要弄清楚论据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事实论据包括事例、史实、统计数字等。事实必须确凿可靠,有代表性。道理论据包括名人的正确论述和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以及正确反映自然规律和人类生活经验的名人名言、谚语、格言等。

三、弄清论证的方法及作用

弄清论证方法,才能更好地把握、理解中心论点。要弄清论证方法首先要了解常用的论证方法:(1)举例论证:用事实说话,真实可信,增强说服力;(2)道理论证:说理透彻,令人信服;(3)对比论证:突出了全文要论证的观点,使得逻辑更严密,更具说服力;(4)比喻论证:形象生动地论述自己的观点,且能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地说清楚事理。其次,还要注意的是,这几种论证方法有时候是交叉使用的。

四、理清结构

阅读议论文,必须理清议论文的结构。议论文的结构一般分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三部分,也就是引论、本论和结论。

五、了解议论文的语言特点

议论文的语言往往概括、精练、严密、准确。它的语言往往有鲜明的个性,或针砭时弊,或剖析事理,往往能利用抽象的词语来表现丰富的内容。一般方法是: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篇不离旨,深入揣摩其表达作用。对文中的一些重点词语,要抓住其词义的范围和轻重及修饰限制作用来分析。

C散文

叙事性散文是以写人、叙事为主的散文。一种是着重记写、刻画人物,以人物为全篇的中心。如:朱自清的《背影》、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等。它们虽然也是以写人物为主,但与小说的区别是明显的。它们不像小说那样多方面、细致地刻画人物,也不讲求故事情节的完整和曲折。另一种是侧重记写一定的风物、场景。作者对它们不是纯客观的描述,而是将外物与内情融合起来,以表达一定的思想、抒发一定的感情。

阅读叙事性散文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一、把握记叙的“六要素”

“六要素”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抓住它们,有助于把握文章的结构,弄清中心事件,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

二、明确人称,理清顺序

记叙的人称有三种,以第二人称“你”来写的甚少,但第二人称好像是面对面的对话,较易抒发作者的感情。第一人称“我”较常见,但文学作品中的“我”只能视为人物形象,起串联情节的作用,为线索人物。记叙的顺序通常有顺叙、倒叙、插叙等。使用倒叙能造成悬念,增强艺术效果。

三、抓住线索,掌握布局

记叙的线索,是指自始至终贯穿全文的一条线,它可以是人、物、事、情、活动,也可以是某种行为、问题、认识,甚至是一句话。它是作者展开文章内容、安排情节的思路,因而理清线索,有利于掌握全文的布局。散文的线索可以使散文由分散到聚合,由朦胧到明朗,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时间与空间的转换、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记叙内容的变化、事情发展的阶段、一定的语言标志、文章的题目等都是捕捉线索的主要切入点。

四、抓住特殊语句,领会文章主旨

叙事性散文是以记叙为主的,但其中也有描写句、抒情句、议论句,阅读中抓住这些特殊句,有利于领会文章主旨。描写能较好地刻画出人物的神情、动作、心理以及故事发生的背景、场景等;抒情则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使读者与作品内容产生共鸣,从而更好地显示中心;议论能直接点明或加深所叙之事的内涵,提示段旨乃至全文主旨,有画龙点睛之妙用。

五、研读重点段落

对散文中精彩铺陈的段落,要感受形象、领悟内涵、捕捉情感、揣摩语言;在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段落,位于开头的往往是总起全文,中间的往往是承上启下,结尾的往往是总结全文,首尾呼应,是主题的深化和感情的升华;记叙描写以外的议论段落,是散文明事析理的关键段落,是文章的中心主旨所在;环境描写段落往往是为烘托气氛、衬托人物心情的。

六、透析写作手法

写作手法是散文布局谋篇的外在形式,回答问题时通常以托物言志、借物抒情、以物喻人、托物寓意、寓情于景、对比、联想和想象、欲扬先抑等作为鉴赏的术语。

D说明文

对于说明文的阅读理解,我们可以抓住三点: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就是三种: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最重要的是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引资料。其中涉及较多的是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分类别的作用是可以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举例子可以起到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的作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跟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这种方法可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列数据可以使说明的事物更具体,便于读者理解相关内容。作比较跟修辞格上的对比是类似的,在说明某些抽象的或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在回答有关说明文的语言问题时,要注意说明文讲求语言的准确性,语言风格又可以分为平实和生动两种。

说明文是客观地介绍某种事物的一种文体,目的是给人介绍知识。因此,说明文的语言要求准确。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表示时间

对时间的说明要尽量做到精确,如:一天有24小时,每小时有60分种,每分钟有60秒。但是像“这座桥(赵州桥)修建于公元6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茅以升《中国石拱桥》),这里的两处数字说明,由于年代久远,只能用推测的方法,表面上看似乎不精确,实际上正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二、表示空间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叶圣陶《苏州园林》)这里的“绝大部分”表明并非所有的“宫殿”和“住房”都是对称的,也有少部分并不对称,这种客观的说明同样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三、表示范围

“死海地处约旦和巴勒斯坦之间南北走向的大裂谷的中段,它的南北长80公里,东西宽约5至17公里,海水平均深度300米,最深的地方大约有400米。”(《死海不死》)这段话运用数字说明,说明了死海的长度、宽度和深度,给人以清晰的印象。

四、表示程度

说明事物时,常常会用到程度副词,如“很、十分、非常、较、更、最、稍微、略”等。如:“后三宫往北就是御花园。御花园面积不很大,有大小建筑二十多座,但毫无拥挤和重复的感觉。”(黄传惕《故宫博物院》)这里的“很”表明御花园虽然面积不小,但不是特别大,因为它只有大小建筑二十多座。

又如:“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竺可桢《向沙漠进军》)其中的“最”说明沙漠危害人类之大,程度之深。

五、表示次序

事物的发展都有一定的规律,如果要说明事物的成因、结构和原理,则有一定的程序或顺序。如:“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竺可桢《大自然的语言》)其中“渐渐”和“次第”,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变化过程,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

又如:“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叶圣陶《苏州园林》)这里的四个“讲究”次序不能颠倒,因为它们是按照由远到近、由高到低的空间顺序来说明苏州园林的建筑构造特点的。

六、那么,如何分析和概括一篇说明文的中心思想呢?

三步质疑法:

一问“全文围绕什么事物或事理来进行说明?”

二问“从哪些方面对该事物或事理进行说明?”

三问“说明了这些事物或事理的什么特征?”

在读文章的过程中依次思考上面的三个问题,逐一找到最佳答案,再把这些答案按照合理的顺序组织起来,这篇说明文的中心思想就明确了。在《故宫博物院》一文中三个问题的答案依次是“全文围绕故宫博物院来进行说明”“从故宫博物院的位置、历史沿革、整体布局、功用等方面进行说明”“说明了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的特点”。其中“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是文章的中心句,涵盖了其他两个问题的答案,自然就是全文的中心。

实际上,说明文的中心思想就是说明对象的特征,只要明确了说明对象以及说明内容,再明确说明的顺序(层次),说明对象的特征就非常明确了。

七、说明顺序

任何说明文,总是循着一定的顺序来介绍事物的形状、性质、构造等,或者解说事理的成因、功用、关系等。我们阅读时,如果弄清了说明顺序,就有利于把握作者的思路,掌握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常见的说明顺序一般包括以下三种:

时间顺序:介绍事物发展变化过程,或按照事物发展的先后为次序,或以事物从早到晚、从古至今的时间为序,或以某事物制作的步骤、演变的过程为顺序。

空间顺序:就是按照被说明对象的空间存在形式,或自上而下,或自左而右,或由前到后,或从外到里,或由某一中心点向四面扩散开去呈辐射式对事物作介绍。

逻辑顺序:是指按照事物内在的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规律来进行说明的一种顺序。常用的逻辑顺序包括以下六种: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特点到用途,从整体到部分,从概括到具体(或从一般到个别),从主要到次要。

要理清说明顺序,一般的方法是:

1、认清说明对象,分析说明顺序

一般对实体性的事物,包括建筑物、名胜等的结构或布局的介绍,多以空间为序;一般事理性的说明文常会运用逻辑顺序;像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工艺流程,事物的历史沿革等,一般都以时间顺序说明。

2、注意标志性的词语

以时间为序的说明语段过程明晰,线索清楚,纵向排列明确有序。一般运用时在文中会出现表示时间或先后的标志性词语。

以空间顺序说明的语段常会出现“东”“西”“南”“北”“里”“外”“左”“右”等方位词。例如:

大殿正中是一个约两米高的朱漆方台,上面安放着金漆雕龙宝座,背后是雕龙屏。方台两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龙金柱,每根大柱上盘绕着矫健的金龙。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姿多态,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该段以“朱漆方台”为中心点,向四面扩散开去呈辐射式顺序。有“上面”“背后”“两旁”“中央”“周围”等标志空间顺序的方位词。

以逻辑为序的语段常会出现“首先”“其次”“再次”等表示由主到次的逻辑顺序的词。例如:

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再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

杨金辉

上一篇:入党前一般要求写自传下一篇:翻译标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