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期与病假的关系

2024-08-19

医疗期与病假的关系(共6篇)

医疗期与病假的关系 篇1

医疗期与员工病假管理

主持人:员工因身体健康原因休病假是再正常不过的事,那么,企业对员工请病假一般会规定怎样的请假程序?如果员工未履行这些程序就直接休病假,企业通常会如何处理?

阎雪峰:一般规定,病假必须有国家医疗单位出具的诊断证明和病假条。有时,企业为了严格病假管理,对出具病假条的医疗单位资质会做出一些特殊的要求,如有的企业规定是二级以上医院,有的企业要求到其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检查。

杨杰:企业可以根据疾病类型分别设定不同的请假程序。对慢性疾病,企业可以实行事先请假制,即规定职工应先递交书面休假申请,同时提供医院病历,病假建议单等材料,病假申请经企业职能部门批准后员工才可以离岗休息。对于急症则可由员工先行就诊同时口头通知企业,就诊后补交书面休假申请、医院病历、病假建议单、急诊挂号单等材料。

对没有履行请假程序或请假未被批准即离岗休息的,均属于擅自缺勤行为,企业可以根据不同情况予以分别处理。对确实患病但因客观原因没有及时请假的,企业可以要求其补办请假程序;对擅自离岗且未患病或病情轻微无须休息的员工,企业可以以事假或旷工处理。

主持人:法律规定员工请病假最长可以请多长时间?对请长期病假的员工,在法定医疗期满后,企业是否可以解雇他?

阎雪峰:对员工请病假的时限,应遵从原劳动部1994年颁布的《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根据员工实际工作年限和本单位工作年限确定为 3个月到24个月。对于医疗期已满的员工,经其本人申请,可安排“试工期”,判断其是否可以从事原工作,对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无法另行安排工作的,企业可以根据《劳动法》的规定,解除其劳动合同,但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并支付经济补偿金及不低于6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

杨杰:我国实行的医疗期制度,是指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限。原劳动部制定的医疗期标准,要根据员工实际工作年限和本单位工作年限确定,且可以在一定周期内循环计算。这种医疗期制度层级过多,计算烦琐。国内一些地区已经开始自行制定医疗期计算办法,如上海的医疗期标准就是根据职工在本单位工作年限计算,而且是累计计算。标准为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第1年,医疗期为3个月;以后工作每满1年,医疗期增加1个月,但不超过24个月。

员工在医疗期满后,如果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另行安排的工作的,按《劳动法》企业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在具体处理上,各地略有不同。上海从简处理,将员工在医疗期满后继续请病假的视为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另行安排的工作,可以直接予以解除劳动合同。江苏则略为复杂,规定员工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如果不能从事原工作,企业需要另行安排适当工作,员工仍然不能从事工作的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主持人:员工在病假期间,除了可以停工休养,还可以享受哪些法定待遇?

阎雪峰:在休病假期间,员工虽然没有提供劳动,仍然可以获得病假工资,其工资标准根据劳动合同或集体合同的约定支付。如果劳动合同或集体合同中未对病假待遇做出约定,应当不低于当地法律与政策所做的相关规定。值得注意的是,病假工资中不包括劳动者个人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杨杰:目前各地均规定病假工资的最低标准不得低于最低工资的80%,但具体发放标准各地并不一致。大致为四类:第一类是根据职工的工龄和工资,按照一定的比例支付,以上海为代表;第二类是根据职工的工资按一定比例支付,例如深圳规定,企业应当按照不低于本人标准工资的60%支付病伤假期工资;第三类是按照合同约定支付,北京市规定,企业应当根据劳动合同或集体合同的约定支付病假工资;第四类是按企业规章制度支付,江苏为此种模式代表。由于各地规定不一致,对跨地区经营的企业就增加了管理难度,企业需要了解所在地的病假工资标准,以免产生法律风险。

另外,员工在病假期间还可以享受医疗费用报销。我国原来执行企业医疗保险制度,由企业负担职工的医疗费用。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开始推行以后,员工患病就医的医疗费用可以通过医疗保险基金报销。如果企业没有为员工缴纳医疗保险,则医疗费用应由企业承担。

主持人:病假期间不用工作也能获得报酬,难免会出现员工“小病大养”,甚至“无病装病”的情况,对于这类问题企业应如何处理?

阎雪峰:一方面,企业应完善病假管理制度,对开具病假证明的医疗机构资质做出规定。另一方面,应将“真病假”与“假病假”加以区分,可以要求员工定期到企业指定的医疗机构进行健康检查,这样在保障真正需要休病假的员工享受到法律所规定的医疗期待遇的同时,可以避免“无病装病”现象的发生。同时,企业还要加大惩处力度,可以在规章

制度中规定,一旦发现员工虚报病假或伪造病假条等,企业将作为违纪行为处理,可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速查表

注:根据原劳动部《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劳部发[1994]479号)、《关于贯彻〈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的通知》(劳部发[1995]236号)编制。

杨杰:有些企业就是为了遏制“小病大养”、“无病装病”现象,实行定点医院制度,要求员工必须在指定医院就诊,否则不予批准病假。指定医院制度在我国曾经长期存在,它的制度基础是企业劳保制度。在企业劳保制度下,企业需要负担员工的医疗费用,为合理控制成本,故允许企业指定医院。但在我国实行医疗保险社会统筹后,员工只要在社保定点医院就医,社保机构就予以报销医疗费用。由于企业无须负担员工的医疗费用,企业指定医院制度的合理性自然就存在问题。

事实上,这种做法现在在很多地区就被视为限制了员工就医权利,不被司法部门所认可。实行此种方式管理的企业就有可能要面临争议败诉的风险。对此,企业可以将定点医院治疗制度改为指定医院复查制度,对于员工长期请病假、反复请病假或企业认为病假可疑的,企业可以安排员工到指定医院复查,并规定是否给予病假、病假期限以复查结果为准。同时进行福利引导,对在医疗保险之外予以设计福利种类,如补充医疗保险,就医路费报销、医疗津贴等,这些福利只适用于在指定医院治疗的员工,通过这些措施引导员工就医。

主持人:还有些员工会在企业决定将其解雇前或劳动合同到期前突然请长病假,那么企业还能否与其解除劳动关系?

杨杰:如果企业是因为员工在试用期内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纪或失职、被追究刑事责任等原因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并不受员工是否请病假影响。而如果企业是以员工不能胜任工作、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劳动合同无法履行为由与员工解除劳动合同,则需要考虑员工是否在患病且在医疗期内,对患病且在医疗期内的员工不能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到期前员工患病的,企业也不能到期终止合同,原合同期限应予以顺延。在医疗期内员工病愈的,则合同终止;医疗期满员工仍然请病假的,企业可以终止合同,但需要支付不少于6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链接

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修正草案(原劳动部1953年1月28日公布试行)部分条款

第十六条 工人职员疾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连续医疗期间在6个月以内者,根据劳动保险条例第十三条乙款的规定,应由该企业行政方面或资方按下列标准支付病伤假期工资:本企业工龄不满2年者,为本人工资60%;已满2年不满4年者,为本人工资70%;已满4年不满6年者,为本人工资80%;已满6年不满8年者,为本人工资90%;已满8年及8年以上者,为本人工资100%。

第十七条 工人职员疾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连续医疗期间超过6个月时,根据劳动保险条例第十三条乙款的规定,病伤假期工资停发,改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按月付给疾病或非因工负伤救济费,其标准如下:本企业工龄不满1年者,为本人工资40%;已满1年未满3年者,为本人工资50%;3年及3年以上者,为本人工资60%。此项救济费付至能工作或确定为残废或死亡时止。

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劳部发[1994]479号)部分条款

第三条 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三个月到二十四个月的医疗期:

(一)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三个月;五年以上的为六个月。

(二)实际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为六个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为九个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的为十二个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为十八个月;二十年以上的为二十四个月。

第四条 医疗期三个月的按六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六个月的按十二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九个月的按十五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十二个月的按十八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十八个月的按二十四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二十四个月的按三十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

上海市劳动局关于加强企业职工疾病休假管理保障职工疾病休假期间生活的通知(沪劳保发(95)83号)部分条款

四、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连续休假在6个月以内的,企业应按下列标准支付疾病休假工资:连续工龄不满2年的,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连续工龄满2年不满4年的,按本人工资的70%计发;连续工龄满4年不满6年的,按本人工资的80%计发;连续工龄满6年不满8年的,按本人工资的90%计发;连续工龄满8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100%计发。

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连续休假超过6个月的,由企业支付疾病救济费,其中连续工龄不满1年的,按本人工资的40%计发;连续工龄满1年不满3年的,按本人工资的50%计发;连续工龄满3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

本人工资按职工正常情况下实得工资的70%计算。

江苏省工资支付条例(江苏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85号)第二十七条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停止劳动,且在国家规定医疗期内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工资分配制度的规定以及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病假工资或者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疾病救济费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百分之八十。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北京市工资支付规定(北京市人民政府令第142号)第二十一条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的,在病休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劳动合同或集体合同的约定支付病假工资。用人单位支付病假工资不得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80%。

深圳市员工工资支付条例(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16号)第二十三条

员工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进行医疗,在国家规定的医疗期内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不低于本人标准工资的百分之六十支付员工病伤假期工资,但不得低于最低工资的百分之八十。

医疗期与病假的关系 篇2

一、医疗设备对建筑规划布局及空间要求

(一) 选址

医疗设备与医疗建筑相辅相承、互相依存, 共同构成现代医院的硬件设施主体。医疗设备用房必须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 充分考虑人流、物流、医疗功能布局和医院的长远发展需要, 以满足设备的使用要求, 达到方便患者诊疗的目的。因此, 广泛听取设备制造商、使用科室和有关主管部门的意见, 在充分调研和论证的基础上, 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 才能在总体上满足整体性、区域性、合理性三个方面的要求。

从医院的布局合理性考虑, 在交通便捷, 最大限度地满足设备安装和使用的环境要求, 减少对非诊疗人群影响的前提下, 医疗设备选址应尽可能地为患者和工作人员提供一个便利和温馨的环境。另外从相关科室的相对集中性考虑, 如门诊设备宜放在门诊区, 医技设备宜放在医技区, 放射设备因门诊和病房患者都要使用, 且日常工作量大, 宜选择放在门诊和病房之间。

为便于运输、安装, 一些大型医疗设备应考虑安装在低层。直线加速器、Co60等设备应远离办公区、病区和生活区。

(二) 功能布局

功能布局要充分了解设备所需各组成部分的使用功能和要求, 如设备间、操作室、工作室及辅助设备室等, 然后还要充分考虑工作用房的要求如医生办公室、登记室、示教室等。布局要合理, 便于工作人员操作使用及担架、轮椅的进出。

(三) 空间要求

应保留足够的设备安装和使用空间, 预留设备运输通道和维修空间, 充分考虑患者和工作人员的诊疗便利。

1. 尺寸。

大型医疗设备一般比较笨重, 不易移动, 在设计时应考虑预留一定的空间便于维修, 要便于工作人员和患者甚至推车、担架的出入。有的机房顶部需要安装吊臂, 若高度不够, 安装吊臂时可能与其他物体碰撞, 甚至发生伤害患者和损害设备的危险。为了适应医院的发展, 设计时一般应有预留室, 以备添加新设备。

2. 地面及顶棚。

地面要求平坦、光洁、无尘, 水泥或磨石地面即可。但为了有效地防潮、防电击, 最好选用木质或高级PVC地板。地面要留有电缆槽, 便于布线。地面的承重能力应符合设备的要求。如果设备安装在有地下室或者二层及二层以上楼层, 特别要考虑安装设备楼板的承重能力。房顶结构应牢固, 能承受悬挂设备 (如X光机的吊轨、手术室无影灯等) 的重量和使用时产生的扭力。

3. 设备运输及报废通道。

为方便大型设备安全、顺利搬运, 室外至机房应有平坦、通畅的运输通道, 设计时应考虑门窗、走廊的高度和宽度。若设备安装在二层或二层以上, 必须考虑吊运通道及吊运设备的进出及停放位置, 以保证设备的安全搬运。

4. 人性化考虑。

一些特殊检查需要患者全裸或脱去上衣, 为了保护患者的隐私, 应配备有更衣室或屏风、布帘等设施;患者候诊区可考虑安装背景音乐等设施;检查室的色调应以素淡为主, 以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

二、安全防护及电磁屏蔽

(一) 安全防护

国家卫生、环保、公安等部门对各类具有放射线设备的防护, 都有明确的标准和要求。在设计和施工中必须严格执行。如加速器机房混凝土防护墙的厚度、防护门的铅当量、防护门与治疗室之间的“迷路”、治疗室通风换气次数、治疗室外面的辐射警示以及穿过防护墙的导线导管对防护效果的影响等, 都要认真考虑, 不能有丝毫马虎。

(二) 电磁屏蔽

由于设备在运行时会产生高频电磁波, 为避免电磁波的相互干扰, 确保所有设备的正常运行, 必须采取有效方法进行电磁屏蔽。核磁共振和一些电生理设备如肌电图、脑电图、听力检查设备等对电磁屏蔽的要求相对较高, 应采用导电良好的金属材料作屏蔽体, 如铜皮、铜网等。

三、电源及地线配置

(一) 电源配置

供电系统包括设备主机及其配套辅助设备工作所需的交流电源, 有条件的医院最好为大型设备配置独立的专用电源变压器, 变压器容量应大于该仪器设备的最大功率。如不具备该条件, 变压器分配给设备的电源容量则必须大于设备的最大额定功率。从电源变压器至机房必须铺设独立的电力电缆 (铜芯线) , 且在此电力电缆上禁止接入大功率电感性负载, 如空调、电梯、冷冻机等, 以避免其它大功率负载设备在起动、停止时产生对医疗设备的干扰。同时为保证电源内阻要求, 电缆线径须足够粗, 其截面视电缆总长度而定。电缆线进设备机房后必须有专用的配电箱, 配电箱装有电源总开关、合适的熔断器或过流保护器、漏电保护器、交流接触器、电压表、电流表等。仪器设备用电和其他辅助用电有独立空气开关, 以免相互干扰、相互影响。电源供电线路布线要合理、避免电源干扰。电源开关位置要设置合理、便于操作, 同时在机房墙壁的适当位置配置一定数量的插座、便于安装和维修时使用。要尽可能地采用双路供电、自动切换方式。机房须配备专用电源净化稳压器。

(二) 接地

各种医疗设备都需要进行保护接地和信号接地, 有些设备还需要屏蔽接地。通常大型贵重设备的接地要求很高, 接地电阻通常要求小于4欧姆, 精密仪器设备的接地电阻小于2欧姆。为保证接地电阻的低阻抗, 可以采用缩短接地线长度, 增加接地导线截面积, 多点并联等方法实现, 接地线一般为35平方毫米以上的多股铜线。具体可采用铜板、钢板、钢管、角钢等材料作接地体, 尽可能地选择湿润的土壤, 间隔1米左右多点深埋, 并用饱和盐水浇灌, 以增大导电率。

四、设备运行环境及排放系统的要求

(一) 设备运行环境

大型医疗设备对工作环境的要求很高, 由于温度、湿度过高或过低导致设备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并不鲜见。应根据当地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配备空调、除湿、加湿机以及除尘设备, 并配有温度、湿度自动检测和控制系统, 确保仪器设备机房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机房内严禁出现冷凝水现象及空调管道的滴水现象, 应设计好空调风管走向和送风口。机房通风口应安装空气过滤器, 以免灰尘颗粒从外面进入机房, 有条件或有特别需要的可采用恒温恒湿机。如需开展心脏介入等无菌要求高的治疗项目, 还应按层流手术室洁净要求设计。

(二) 供排水、供排气、汽系统

有些仪器设备在操作使用过程中需要水 (自来水、纯净水) 、高压气体 (氧气、空气等) 、负压气体、高温高压蒸汽, 必须配备相应的供排水、供排气、汽的配套管道及设施。

1. 供水系统

供水系统要考虑适合于仪器设备工作需要的压力、流量、水质 (p H值、硬度) 、洁净度 (无杂质、装有过滤装置) 。如血液透析机进水要求很高, 必须安装反渗水系统。

2. 供气系统

目前大型医院使用的主要气体如氧气、空气、氮气、CO2、氩气等都已经实现了中央供气, 气体供应系统要考虑到气体的压力、流速、流量、无灰尘杂质 (安装有过滤系统) 、纯度等。

3. 供汽系统

医院中各类蒸汽压力灭菌设备都要使用高温蒸汽, 因此需要预留进汽管道。蒸汽供应应考虑蒸汽的压力、蒸汽质量 (含水量少的饱和蒸汽) 、无杂质 (安装有过滤装置) 等。

4. 废气、废水等排污管道系统

一些设备在操作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污物、废水、废气及有毒气体, 如病理科标本处理后产生的污物、污水, 环氧乙烷消毒的环氧乙烷气体、内镜消毒后产生的污水;核医学科放射性核素产生的污水、激光相机产生的污水等。相关的设备用房设计时应有通畅的污物清运通道及废气、废水等排污管道系统, 排污管道应密封且牢固不易发生腐蚀, 以免产生泄漏, 引起环境污染、人员中毒和设备损坏。废气、废水应统一进入医院的中央污水处理系统, 做无害化处理。核医学科的污水需要经过衰变处理后才能排放。

五、通信网络及远程服务工程

通信网络及远程服务系统指为实现仪器设备系统之间、医院科室之间、医院网络之间、远程医疗会诊 (如PACS、HIS等) 以及医院的计算机管理而铺设的通信网络 (如果要求较高, 安装所网络线采用光纤, 反之可采用普通的网络线) 。一般要求连接安全可靠、传输速度快, 网络布线原则上要求强电 (动力电和照明) 和弱电 (通信网络) 分开布线, 同时网络通信线采用金属管屏蔽, 以免外界干扰引起网络瘫痪。

六、医疗设备与医院建筑的整合

医院建筑的部门空间愈细化、功能愈趋多样、机电设备愈趋复杂, 系统整合的必要性即愈突显重要。病房空间的系统化、现代化设计, 建筑与医疗设备的密切整合, 既满足了医疗现代化功能, 又可提升空间品质。

(一) 建筑医疗设备

建筑医疗设备是指与建筑一体化, 不可分割, 与建筑同步设计、同步施工的医疗设备是建筑技术、医疗技术、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与其他医疗设备相比, 它具有如下特点:机电一体化、强弱电一体化, 系统庞大、管理任务繁重, 工程技术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目前医院中应用比较广泛的建筑医疗设备有:洁净手术部、特殊病房 (层流病房、ICU、睡眠呼吸监测病房、成组套装化的听力检查室、康复治疗室等) 、中央呼叫系统。大型医疗设备及其机房随着智能化程度的提高, 已经越来越不可分割, 正逐渐上升为建筑医疗设备。另外, 医用气体供应系统 (包括中心供氧、中心吸引等) 本身是医疗设施, 随着系统化、集成化程度的提高, 从储罐、机组到应用终端已经实现了全程监控, 严密地形成了一个整体, 因此也可以视为建筑医疗设备。

(二) 发展趋势

在形态上, 医疗设备朝两个极端的方向发展, 一为大型化, 二为小型化。由于高能物理的应用, 各种大型设备纷纷被开发出来, 最典型的就是核子医学和放射部门的MRI、CT、PET、DSA、DR、CR等;另一方面, 为作业方便或分散布置需要, 同时微型机械、电子化、数字化科技的发展, 使医疗设备向小型化、轻便化、精致化发展, 如手提X光机、便携B超、电子式血压计、腹膜透析等。

由于医疗设备的这些发展变化, 为增强医院建筑的应变能力, 采取可持续发展的开放建筑理念将有助于提高建筑自身的“宜变性”。

1. 机电系统灵活性。

相关机电系统配套应有较佳的灵活性, 以适应医疗设备的变化需求如地板线槽、设备管沟、设备裙板、设备柱、设备层、设备廊、管道井、维修式管道间等合理布置, 这些都有利于医疗设备的安装或维修更新。

2. 结构系统柔软性。

为适应不同医疗设备的安装条件, 建筑结构应有较佳的柔软度, 在系统上尽量避免选用墙式结构系统, 而以框架系统较适宜;在结构荷载能力上, 则宜适度提高设计参数, 有利于重型设备的安装需要。

3. 建筑空间开放性。

为便于不同医疗设备的安装或增设, 并整合建筑空间, 空间计划应保持较高的开放性;如相邻部门空间属性的相容性与排他性区分定位, 尽量采用轻构造组装式隔间墙及适度加大建筑层高等设计方式。

随着医疗设备渐趋精密复杂和智能化、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 医疗设备对医疗建筑的依赖程度也在不断加强, 如何整合医疗设备与医疗建筑资源, 已经成为医院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在设备采购及建筑建造前需要组织各相关使用部门、建筑设计、医疗设备管理等专业人士参与, 以便对医疗设备系统作深入了解与合理选择, 确保设备系统的正确运作及稳定性, 最大限度地发挥医疗设备及医疗建筑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潘兆岳, 赵文干, 田巨龙.建筑医疗设备是信息时代的产物[J].医疗设备信息, 2003 (12)

[2]齐超美, 谢玄, 苏世荣.解析现代医院建筑的发展与目前医院的发展趋向[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04 (6)

[3]罗宏, 秦文俊.医疗设备机房设计原则[J].医疗设备信息, 2004 (4)

医疗期与病假的关系 篇3

【关键词】窗口发药;医疗质量;患者需求;药物使用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6)04-0020-01

1 引言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医疗的程序也更加完整和有序,而药房窗口发药是与患者进行交流的一个渠道,而且药房窗口也需要向患者说明药物的使用方法从而确保药物使用的安全正确。因此医院应该对药房窗口发药这一过程加以重视,同时提升相应药师的素质,确保药师与患者之间的有效交流与沟通。在药房窗口发药的过程中药物的准确性对医疗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决定着整个医疗程序最后结果的正确性,由此可见药房窗口发药与医疗质量之间的有着紧密的关联,同时也是必须需要加以重视的一个部分,而如何通过药房窗口发药来提升整个医疗过程的质量也需要我们加以重视,以下将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

2 通过药房窗口发药来提升医疗质量的途径

药房窗口发药的而过程决定了整个医疗过程的有效性,所以发药配药的过程中是杜绝出错的,一旦出现问题会对患者造成不好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医院的形象。另外药房窗口发药的药师形象也是整体医院形象的直观展示,药师需要与患者进行耐心的沟通,向患者说明药物的使用方法,同时也传递一种善意。所以通过药房窗口发药这一过程可以有效提升整个医疗的质量,维护医院的形象。

2.1 提升药师素质,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

对于患者而言,在患病期间其心理状况是不稳定的,很多时候是处于一种焦虑的情绪之下,在这种情况下,药师需要通过一定的语言来对患者进行疏导,耐心细致的告诉患者相关药物的使用方法,对药物的药性进行适当的讲解,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有效的平复患者的情绪。想要做好以上的工作还需要药师提升自己的素质,数量掌握药物的药性以及食用的注意事项。这是建立药师与患者之间信任的前提,依据这个前提才能将发药工作做好。另外在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自身的用词和举止,在传达善意的同时还要体现对患者的尊重。在面对患者反复询问的时候,药师需要进行耐心的讲解,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站在患者的角度上来进行沟通。

2.2 工作认真,正确看待本职工作

作为药师,需要正视自身的本职工作,严谨认真的对待工作。由于窗口发药的这个过程中是不允许失误的,一点点的小失误都可能造成大的医疗事故,进一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所以在进行配药的时候需要耐心细致的进行,对药物的用量进行反复的检查,确保在使用过程中患者使用的安全性。另外有些药物是需要进行一定的测试才能使用的,所以在进行发药的过程中需要明确这一问题,并及时进行测试,防止由于过敏而造成医疗事故,影响整体的医疗质量。在发药过程中,药师需要向患者交代药物的用量、服用条件以及服用禁忌等等,对患者进行详细的说明,防止患者在服用药物时未注意相关因素而影响药效或产生不良的反应。

2.3 对药物进行详细的了解

药物由于药效的不同,使用的方法以及储藏条件等都有所不同,这些不同需要药师熟练掌握。对于有些药物,在储藏过程中对温度有一定的要求,如果没有在要求的温度范围内储藏,会直接影响到药的药性,甚至药的药性会进行改变。由于患者对药物的使用和储藏都不是很了解,这就需要药师在发药的过程中及时提醒患者注意对药物的储藏,起到警示的作用。所以药师需要建立终身学习的意识,由于药物的更换速度很快,很多时候需要不断的学习才能熟练的掌握药物的药性和使用方法,所以药师需要明确自身工作对患者的重要性,进行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从而保证在工作的过程中不会产生事故和疏漏。药师在通过学习来提升自身医疗素养时需要多方面的进行,全面的了解药物的药性并时常进行温习,从而确保窗口发药工作不会存在疏漏。多种药物同时服用的时候有时会产生不良的反应,这些不良的反应会直接影响到药物的使用,严重时会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在进行发药的过程中,药师需要明确每一种药在服用过程中的禁忌,确保服用的过程中不会与其他药物进行冲突。

3 结语

药房窗口发药会直接对医疗的质量造成影响,因此正确对待药房窗口发药的工作可以有效提升医疗的质量,维持医院的声誉,防止医疗事故的发生。由此可见,通过一些方法来提升药师的素质和修养对于医疗质量的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进一步会影响到我国医疗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惠芳.药房窗口发药交代.《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年23期

医疗期和病假常见问题 篇4

一、什么叫做医疗期?医疗期内是否绝对不能解除?

根据劳动部《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第2条规定,医疗期是指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不得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限。其实这一定义并不完整,这里的不得解除是指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如果劳动者提出解除或者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法律是不做限制的。根据上海市《关于本市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合同期间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的医疗期标准的规定》,医疗期是指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治病休息,而用人单位不得因此解除劳动合同的期限。也即是说,医疗期即是对患病的劳动者进行一定时期的解雇保护的期间,其主要目的在于保障劳动者不因伤病接受治疗导致失去工作。

《劳动合同法》关于医疗期的规定主要有第40条和第42条的规定,主要是明确企业对医疗期内的员工不得进行非过错性解除(该法第40条)和经济性裁员(该法第41条)。该法第40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劳动者1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该法第42条则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40条、第41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三)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

需要明确的是,对于处于医疗期内的员工,并非企业绝对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法》只是明确了医疗期内企业不能进行非过错性解除和经济性裁员,并没有规定企业不可以进行过错性解除(第39条)和协商解除(第36条)。所以,对于医疗期内的员工,企业可以其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存在严重违纪、存在严重过错的理由解除其劳动合同,也可以与进行沟通,在支付经济补偿金等相关事宜达成一致的前提下协商解除其劳动合同。

二、医疗期的期限多长?

根据国家相关法规政策,医疗期主要通过职工实际参加工作年限以及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作为确定医疗期的依据,如劳动部《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第3条规定,企业职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要停止工作医疗时,根据本人实际参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年限,给予3个月到24个月的医疗期:

1、实际工作年限10年以下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为3个月;5年以上的为6个月;

2、实际工作年限

10年以上的,在本单位工作年限5年以下的为6个月;5年以上10年以下的为9个月;10年以上15年以下的为12个月;15年以上20年以下的为18个月;20年以上的为24个月。

另外,根据《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的相关规定,对于某些特殊疾病(癌症、精神病、瘫痪)的员工,24个月的医疗期内不能痊愈的,经企业和当地劳动部门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医疗期。

三、医疗期如何计算?

在实务中,员工如果连续休医疗期,则连续计算医疗期直至期满,自然不会存在问题。但更多的时候,员工断断续续会产生一些病假,此种情形应如何计算医疗期呢?如果间断休医疗期,则可累计计算医疗期。根据劳动部关于发布《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的规定》的通知(劳部发[1994]479号)第4条规定,医疗期3个月的按6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6个月的按12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9个月的按15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12个月的按18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18个月的按24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24个月的按30个月内累计病休时间计算。

具体计算办法,可按劳动部《关于贯彻<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的通知》(劳部发[1995]236号)执行,即医疗期计算应从病休第1天开始,累计计算。如:享受3个月医疗期的职工,如果从1995年3月5日起第一次病休,那么该职工的医疗期应在3月5日至9月5日之间确定,在此期间累计病休3个月即视为医疗期满。其他依此类推。

当累计病休时间等于医疗期时则说明医疗期已经届满,譬如某员工医疗期为3个月,2008年3月1日开始休病假,如果连续请病假的话,6月1日医疗期届满。需要注意的是,这时是以自然月作为计算单位。如果是断续请病假的话,则累计的时间应该以30天/月来计算,9月1日前累计请病假的时间超过90天,就算医疗期已经届满了。

综上,医疗期计算的基本步骤为:

1、根据工作年限确定医疗期长短;

2、根据医疗期长短确定累计病休的计算周期,如3个月医疗期则累计病休的计算周期为6个月;

3、在前一步骤确定的计算周期内确定累计病休时间。需要指出的是,各地对于医疗期的期限及计算方法有具体的规定,需要按照当地的规定执行

四、医疗期与病假期的关系?

日常生活中,比较容易混淆的是医疗期与病假期的关系,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医疗期是“法定”期间,由法律根据职工工作年限规定的“刚性”的时间段,比如工作满一年,医疗期为3个月,这3个月就是死的,除非你的工作年限发生了变化;而病假期则是“事实”期间,事实上发生了多少就算多少,是“弹性”的时间段,譬如你休了4个月的病假,医疗期只有3个月,病假期间仍然算是4个月。也就是说,医疗期是法律有特别规定的固定的法定期限,而病假期则是员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事实上需要接受诊疗的事实期间。

在实务管理中,很多企业有一种观点,既然国家规定了医疗期制度,那么对于已满医疗期的员工申请病假,企业就可以不予批准。实际上,关于医疗期的法规政策并没有确认企业在员工医疗期满以后可以不安排员工病假。相关法规政策只是规定医疗期满以后企业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也就是说,企业可以在员工医疗期满以后解除劳动合同,但是如果企业选择保持劳动关系,则并不能因此而不安排员工病假。更多企业的务实作法是,如果员工选择申请事假来取代申请病假,企业可以暂不行使解除权,这种做法基于双方合意,不能说违反了相关规定,是可以实际操作的。

五、病假申请应如何管理?虚假病假应如何预防?

医疗期主要通过“患病”或“非因工负伤”予以界定,在实务中,主要通过医院开具的病假单(休假单)作为证据形式予以证明。那么,企业能否指定开具病假单的特定医院?通常认为,到何处就医是员工自由选择的权利,而且只要到医保定点医院看病,并不会影响到医药费的报销,只要是医保定点医院开具的病假单应即为有效。当然,特殊情形下的急诊等特殊情形,可以适当例外,由员工事后补齐亦可。

对于有些企业在规章制度当中指定看病的具体医院,是否就一定认为是无效的呢?这个要看具体的情况。如果这些诊疗医院的指定并不影响员工的就医权利和方便性,而且该项规章制度履行了民主程序或公示程序(或告知劳动者)的话,员工就应当执行,也就说除非特殊情况,只有企业所指定的医院开的病假单才有效。当然,如果企业对医院的指定违反公平性和方便性原则,这种指定应该是不合理的,员工持适格医院开具的病假单向企业申请休假,企业应当予以批准。

对于虚假病假,很多企业HR都比较头疼,但对于员工提交的病假单,又不知如何核实和处理,对员工的此种行为能否解除劳动合同存在忧虑。实际上,虚假病假可以从两个方面来预防和处理:其一,严格病假申请的流程,必须提交适格医院医生开具的病假单,并填写格式化的病假申请单,在申请单上让员工附注医生的姓名和联络方式,同时病假申请单上面还载有员工声明:“如果病假申请是虚假的或故意夸大的,在公司均被认为是严重违纪的行为,公司可以进行相应的惩戒直至解除劳动合同”;其二,对于虚假病假,在规章制度或劳动合同中要明确,申请虚假病假属于严重违纪情形,并对情节严重、假期天数较长的情形,公司可以直接解除劳动合同。当员工申请病假存在虚假或欺诈行为的,企业可以依据这些规定进行相应处理。

六、员工在医疗期内和休病假期间享受哪些权益?应当履行哪些义务?

根据《劳动合同法》及相关法律规定,医疗期的权益主要表现为:(1)医疗期内,企业不能进行非过错性解除;参见《劳动合同法》第42条;(2)劳动合同未到期,但病假已超过医疗期的,企业可以进行非过错性解除,但应当履行提前30天提前通知的义务或支付代通知金,另外还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参见《劳动合同法》第46条;(3)劳动合同到期,医疗期未满的,合同期限顺延到医疗期届满为止;参见《劳动合同法》第45条等;(4)企业职工在医疗期内,其病假工资、疾病救济费和医疗待遇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实务中,伤病休假员工往往会利用休假闲暇从事兼职活动,企业是否可以干预?伤病休假的员工依然还是企业的员工,所以仍然需要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根据原劳动部、国务院经贸办、卫生部、国家工商局、全国总工会《关于加强企业伤病长休职工管理工作的通知》(劳险字[1992]14号)规定,伤病休假职工不得从事有收入的活动。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企业不得聘用伤病休假职工。对利用伤病假从事有收入活动的职工,要停止其伤病保险待遇,不予报销医疗费,并限期返回单位复工。实务中,对于休病假的员工从事其他有收入的活动,可以责令其改正,如果拒不改正的,可以作为严重违纪解除劳动合同。

七、病假期间的工资支付

由于各地规定各有所不同,此处仅以上海为例。根据《上海市劳动局关于加强企业职工疾病休假管理保障职工疾病休假期间生活的通知》(沪劳保发〔95〕83号)、《上海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关于本市企业职工疾病休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最低标准的通知》(沪劳保保发〔2000〕14号)、《上海市劳动保障局关于印发〈上海市企业工资支付办法〉》的通知》(沪劳保综发〔2003〕2号)等相关法规政策的规定,企业在医疗期内应给予员工的待遇如下:

1、病假待遇。(1)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连续休假在6个月以内的,企业应按下列标准支付疾病休假工资:连续工龄不满2年的,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连续工龄满2年不满4年的,按本人工资的70%计发;连续工龄满4年不满6年的,按本人工资的80%计发;连续工龄满6年不满8年的,按本人工资的90%计发;连续工龄满8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100%计发。(2)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连续休假超过6个月的,由企业支付疾病救济费,其中连续工龄不满1年的,按本人工资的40%计发;连续工龄满1年不满3年的,按本人工资的50%计发;连续工龄满3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

小贴士:关于病假工资和疾病救济费

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第59条规定中的“病假工资”是针对尚未实行社会医疗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延用原来医疗保险规定而言的,而“疾病救济费”是针对已经实行社会医疗保险统筹的用人单位,按照新的医疗保险规定而言的,是一种规范的提法。根据上述规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间,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

需要指出的是,按照上海市相关法规政策,病假工资支付还有如下特别规定:(1)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休假日数应按实际休假日数计算,连续休假期内含有休息日、节假日的应予剔除。(2)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待遇高于本市上月平均工资的,可按本市上月平均工资计发。(3)职工疾病或非因工负伤休假待遇低于本企业月平均工资40%的,应补足到本企业月平均工资的40%,但不得高于本人原工资水平、不得高于本市上职工月平均工资。(4)企业月平均工资的40%低于当年本市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的80%,应补足到当年本市企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的80%.(5)企业职工疾病休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最低标准不包括应由职工缴交的养老、医疗、失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表3:上海市职工医疗期病假工资一览表:

工龄计算病假工资

连续休假6个月以内连续工龄不满2年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

连续工龄满2年不满4年的按本人工资的70%计发

连续工龄满4年不满6年的按本人工资的80%计发

连续工龄满6年不满8年的按本人工资的90%计发

连续工龄满8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100%计发

连续休假超过6个月连续工龄不满1年的按本人工资的40%计发

连续工龄满1年不满3年的按本人工资的50%计发

连续工龄满3年及以上的按本人工资的60%计发

2、病假工资基数的确定。在制度工作日内请病假的日工资计算:按以下原则确定的计算基数除以发生当月的计薪日。(1)劳动合同有约定的,按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确定的标准高于劳动合同约定标准的,按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标准确定。(2)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均未约定的,可由用人单位与职工代表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确定,协商结果应签订工资集体协议。(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无任何约定的,假期工资的计算基数统一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资的70%确定。按以上原则计算的假期工资基数均不得低于本市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八、医疗终结时医疗期未满、医疗终结时医疗期满、医疗尚未终结但医疗期已满时的处理

医疗终结,指医疗机构或医师对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人员诊断治疗全过程的结束,包括病情检查、确诊、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医疗措施的结束。医疗终结是确定病情痊愈或者伤残的依据。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医疗终结,必须经指定的医疗机构或者职业病防治机构认定。为了妥善处理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医疗期,有利生产和治疗,使劳动能力鉴定工作正常开展,有的地区结合实践制定了具体的医疗终结鉴定标准,对医疗终结时间、医疗终结标准作出了具体规定。

(1)医疗终结时医疗期未满

根据劳动部关于发布《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的规定》的通知(劳部发

[1994]479号)第6条规定,企业职工非因工致残和经医生或医疗机构认定患有难以治疗的疾病,在医疗期内医疗终结,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应当由劳动鉴定委员会参照《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试行)》(劳社部发[2002]8号)进行劳动能力的鉴定。被鉴定为1至4级的,应当

退出劳动岗位,终止劳动关系,办理退休、退职手续,享受退休、退职待遇;被鉴定为5至10级的,医疗期内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2)医疗终结时医疗期满

根据劳动部关于发布《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的规定》的通知(劳部发

[1994]479号)第7条规定,企业职工非因工致残和经医生或医疗机构认定患有难以治疗的疾病,医疗期满,应当由劳动鉴定委员会参照《职工非因工伤残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试行)》(劳社部发[2002]8号)进行劳动能力的鉴定。被鉴定为一至四级的,应当退出劳动岗位,解除劳动关系,并办理退休、退职手续,享受退休、退职待遇。

(3)医疗尚未终结但医疗期已满

站在企业的立场,相应的处理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远未届满),一种是到期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限即将届满)。

A.解除劳动合同(非过错解除),提前30天通知(或支付1个月代通知金)和对应工龄经济补偿金。根据劳动部关于印发《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的通知(劳部发[1994]481号)规定,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按其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1年发给1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同时还应发给不低于6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患重病和绝症的,还应增加医疗补助费,患重病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50%,患绝症的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100%.B.劳动合同到期终止,支付2008年1月1日以后工龄的经济补偿金。根据劳动部办公厅《关于对劳部发〔1996〕354号文件有关问题解释的通知》的规定,《通知》第22条“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合同期满终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不低于6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是指合同期满的劳动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医疗期满或者医疗终结被劳动鉴定委员会鉴定为5~10级的,用人单位应当支付不低于6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鉴定为1~4级的,应当办理退休、退职手续,享受退休、退职待遇。

医疗期与病假的关系 篇5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是指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发现、报告、评价和控制的过程。一般是伴随着医疗器械使用过程中发生的, 随着医疗器械产品在医疗领域上用量的不断增加,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发生的概率也会加大, 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关注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截止到目前, 欧盟、美国、加拿大、日本以及我国都建立并实施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的制度, 其中美国、欧盟和日本在世界范围内更具代表意义。

(一) 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状况。目前, 美国医疗器械市场是全球行业内最大的, 2007~2012年的年均增长率为12.8%, 截止到2012年底, 美国医疗器械总产值已达到了647亿美元, 利润为58亿美元, 出口额已达132亿美元, 2013年市场总规模约达800亿美元, 并拥有全世界实力最雄厚的医疗器械生产厂家, 目前全球约50%的医疗器械都产自美国。

据西方媒体报道, 2011年西欧11国的医疗器械市场销售额合计为774.5亿美元, 2012年可达824亿美元, 今后几年西欧11国的医疗器械市场仍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这主要源于老龄化社会的需求、大批计划外移民涌入和更换旧设备。

在过去几年里, 日本已进入高度老龄化社会, 与老年疾病有关的医疗器械产品, 在日本市场上销售情况十分理想, 如人造心脏瓣膜、心脏起搏器、胰岛素泵、人工关节、血管支架等植入性器械。日本医疗器械市场年销售额在250~260亿美元之间。

(二) 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相关的法律法规历程。

1.美国。美国是世界上建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制度最早的国家, 从1984年起, 美国就开始关注医疗器械不良事件, 并实施报告制度, 制订了相应规范, 要求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和进口企业上报所有与医疗器械相关的导致死亡或严重伤害的不良事件。1990年美国国会通过《医疗器械安全法》, 该法在之前修正案的基础上补充了许多新的内容, 主要有: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必须对植入体内等风险较高的医疗器械进行跟踪, 医疗器械使用单位必须对所发现的与医疗器械有关的不良事件进行报告, 并在质量体系规范中增加了对产品设计的要求。1992年《医疗器械修正案》为正式法律条文, 针对用户和器械制造商报告, 专门定义了专业术语, 并建立了分别适用于医疗器械用户、医疗器械生产制造企业和进口企业的报告标准, 一直以来, 美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管法规和模式在国际上有很大的影响力。

2.欧盟。欧盟从1988年开始讨论统一欧盟医疗器械管理问题, 欧盟各成员国对医疗器械的监管主要通过《体外诊断医疗器械指令》、《有源植入医疗器械指令》、《医疗器械指令》来实现。欧盟存在主权国家密集分布的地域性特点, 最早成功地推进并实施了医疗器械法规的互认协议 (Mutual Recognition Agreement) 。2005年12月22日欧盟对这三个指令进行了修正。2009年12月, 欧盟颁布《医疗器械安全警戒系统指南》, 其核心的目标是通过降低已经发生的不良事件重复发生的可能性, 达到保护患者、使用者及他人的健康安全。

3.日本。1989年日本政府效仿美国的《医疗器械质量体系规范》制订了《医疗用具质量体系》。在2002年, 日本有关管理部门对当时执行的《药事法》进行了一次修改, 并在2005年4月1日开始实施。根据新版《药事法》, 日本建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发现、报告、调查和反馈的体系:要求医疗器械使用单位建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告管理制度和植入性医疗器械跟踪随访的记录;各个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也必须建立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档案, 并作为质量管理体系检查认证的一个组成部分。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得出,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法规进程是伴随着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而不断进行完善的, 越是医疗器械行业发展快的国家,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越被重视, 这是因为通过加强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监测反馈, 可以降低医务人员、患者和其他相关人员使用医疗器械的风险, 避免或者降低同类医疗器械不良事件再次重复发生的几率, 从而达到保障公众用械安全的目的, 有利于促进医疗器械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

(三) 我国当前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现状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法规进程。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当前尚属于发展前期的产业, 由于发展时间相对较短, 其不论是生产能力上还是研发水平上都尚不能满足使用用户的需求, 截止到2013年, 我国医疗器械与药品的消费比例大约为1:10左右, 但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这个比例已经达到了1:1, 由此可见我国医疗器械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相关法律法规发展历程如下:2008年,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 (试行) 》。2011年, 印发《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指南》, 2013年, 印发《进一步加强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2014年, 国务院发布新版《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中首次将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列为独立章节, 要求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设立不良事件监测部门, 保存相关档案, 配合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不良反应监测机构调查, 并且细化了相关法则。但是涉及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的具体管理办法还没有出台, 目前并未引起生产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的重视。与美国、欧盟和日本相比, 我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的法律法规支撑显得十分薄弱。这导致大多数生产企业从隐瞒问题, 逃避处罚的角度对待不良事件上报, 医疗机构不重视不良事件的报告质量, 漏报、误报的现象普遍存在。不难看出, 我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处于起步阶段, 还有很多不完善、有待探索的地方。

二、我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法规建设的发展展望

虽然我国医疗器械行业较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起步晚, 但近年来产业发展比较迅速, 产业规模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扩大。当前, 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医疗器械市场, 仅次于美国和日本, 成为带动全球医疗器械市场发展的主要国家。近年来, 年销售增速保持在17%以上, 尤其是高端医疗器械增长迅速, 平均每年保持在20%左右。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通过研究国外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法规的不断完善过程与当前现状, 与我国当前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法规实际情况, 对我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法规建设方面提出以下展望:

(一) 在已有法律法规基础上, 制定相应的办法或实施细则。迫切需要出台与2014版管理条例相配套的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管理办法或法规实施细则, 提高各有关生产、经营、使用等单位对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的重视程度, 明确各级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责, 不断完善与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相关的管理、报告、调查、处罚等制度。

(二) 在完善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完善相应工作制度与程序。明确各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的监测工作制度和程序, 规范操作流程和工作标准, 工作要求和职责, 包括明确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报告数量范围, 评估报告质量, 对报告的科学评价与利用, 以及对发现风险的处理与再评价等。

摘要:对比分析美国、欧盟、日本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法规进程与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状况, 以及我国近年来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法规进程与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状况之间的关系。结论:随着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迅速发展, 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工作将会越来越被重视, 制度建设将进一步完善。

关键词: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监管

参考文献

[1]李新天.美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管法规的解读[J].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 2005, 12

[2]王聪, 宓现强.日本医疗器械监管概述[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09

[3]陈以桢, 高惠君.美国、欧盟医疗器械法规概况及与我国法规的对比[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08, 32 (3)

[4]乔丽华, 王恕立.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现状分析[J].当代经济, 2009

请病假的艺术 篇6

在我们的文化里,带病工作是种美德,从上学时起,班主任老师表扬“优秀学生”时都会附带一句“本学期全勤”,到了单位评先评优也常说某某在医院拔掉针头转身又返回工作岗位之类的。这种兢兢业业的精神特别让人佩服,给大家树立榜样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群体压力,仿佛工作表现跟出勤率是成正比的,所以请病假也要掂量一下。甚至当你决定要请病假的时候,还是会想光打电话说一声是不够的,要拖着病体回办公室让大家看到你病恹恹的样子,抑或是在朋友圈发在医院打点滴的照片,让大家知道你不是装病,才觉得有足够的理由请病假。

其实在欧美国家也有类似的文化,BBC做了一个调查,问被访者是否会请病假,以及病到什么程度才请假,结果显示很多人生病也硬撑着去上班。根据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的调查,让人们带病上班的原因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工作要求高,工作压力大,以及对饭碗不保的担忧。尽管常识告诉人们说身体不舒服就应该在家休息,可是向老板请假又是另一回事了。因为并没有明确的指标说什么情况是应该病假在家休息的,所以人们请假的时候多少会有点不确定。如果你的老板是个对流感特别敏感的人,比如我曾在的某个外国机构,有人感冒同事们都会自觉把空气过滤机开到最大,跟你说话隔着三米远,那请假不仅理所当然而且被视为是种道德,是为了公共卫生着想的。但万一你的上司是工作狂,他自己得了肺炎都还呆在办公室里,你感冒发烧又怎么好意思请假呢?此外,在办公室里越是被歧视和基层的员工,对于请病假这件事越焦虑。

办公室的人事管理制度也同样会给员工压力。比如我呆过的两个外国机构和企业,都会在员工请病假的时候群发邮件给所有人,告知大家某某今天请病假了。虽然出发点可能只是方便同事安排工作,但无形中也给了请假者压力。有些人会为了避免给人造成经常请病假的印象,明明生病了却用休年假来代替请病假。

不同的职业也影响了休病假的标准。比如最常见的感冒,除非发高烧否则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是不会请病假的,但如果一个人从事的是餐饮行业,那出现感冒症状他就应该休病假了,顾客看着不停打喷嚏流鼻涕的服务生是会有忧虑的。如果你做的是美妆销售,那出现皮肤过敏症状也最好不要上班了,否则护肤品估计也很难卖出去。还有一些类似月嫂、护工的工作,因为被照顾者免疫力比较弱,也对从业者健康要求更高,因此休病假的门槛也会相对低一点。但如果你是当老师,请一次病假意味着百十个学生集体缺了一次课,或者是明明已经花了好几个小时备好课且找人代课颇为周折,多半你是宁愿硬撑着去讲完课也不愿意休病假的。医生也是不敢轻易休病假的群体,门诊已经预约满了,又或是手术已经排好同事们都准备上台了,除非真的无法胜任,不然也不会轻易改期。

在很多国家,一定范围内的病假是不扣工资的,但也有些国家是例外,比如美国和一些亚洲国家。在新加坡,如果你新到一个单位,工作未满三个月,是享受不到带薪病假的。某些工种,因为薪水是按时薪、日薪甚至计件算的,像建筑工人或流水线工人,不上班就意味着领不到薪水,也制约了人们请病假。类似的还有一些纸媒记者,休病假不写稿的时候就没有稿酬,拿到的只有最低的基本工资。因此,作为折衷办法,有些人会选择病假期间在家远程办公,可以在沙发上以葛优躺的姿势打开手提电脑,既不落下工作进度,也不必经历上下班通勤的痛苦。

总言之,对于是否请病假这件事还是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在我敲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正好在朋友圈又看到转发的英年早逝的新闻,突然想起一句话“一个人的健康是1,而财富、事业、家庭都是1后面的0。”有什么比健康更重要呢?如果身体真的需要休息,干嘛不给自己放空一下?

如何有效请病假

及时跟上司沟通说明情况。

肯定地告知单位你需要休病假。

做好工作规划和必要的工作移交。

上一篇:庆国庆节目单下一篇:日常教育教学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