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实施工作总结

2024-08-12

教师资格实施工作总结(精选10篇)

教师资格实施工作总结 篇1

广东省2010年教师资格制度实施工作总结

2010年,在教育部师范司、教师资格认定中心的正确指导下,我省的教师资格制度实施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的有关工作要求,精 心组织,扎实工作,严格管理,努力创造条件为基层认定机构、为申请人提供优质服务,稳步推进制度改革,积极配合使用网络版全国教师资格认定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各级各类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全省共认定高校教师资格4874人;受理中小学(含中职、幼儿园)教师资格申请71394人,通过认定66270人。

1.开展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认定工作。今年3月份,我厅印发了《关于开展我省2010年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的通知》(粤教继函〔2010〕8号),各高校 于5月8日至15日进行网上报名,并于6月1日至18日报送材料。6月23日召开初审会, 8月17日完成终审。全省共有5112人申请高校教师资格,最终通过认定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4874人。

2.开展师范教育类专业应届毕业生认定教师资格工作。我省各地认定机构于3月15日至4月30日开展应届师范生资格认定工作。据统计,全年师范生申请认定人数 35299人,通过认定34564人。其中,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4355人,取得小学教师资格3156人,取得初中教师资格12863人,取得高中教师资 格14037人,取得中职教师资格143人,取得中职实习教师资格10人。

3.开展高校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到农村从教人员教师资格认定工作。今年3月份,我厅印发了《关于开展2010年高校非师范专业毕业生到农村从教人员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的通知》(粤教继函〔2010〕12号),于4月1日至5月14日组织开展认定工作。

4.开展农村师资教育硕士生岗前培训和相应教师资格认定工作。今年4 月份,印发了《关于开展2010年农村师资教育硕士生岗前培训工作的通知》(粤教继函〔2010〕19号),认定农村师资教育硕士生教师资格45人。

5.开展了2010年社会人员认定教师资格工作。今年7月份,印发了《关于2010年开展面向社会认定教师资格工作的通知》(粤教继函〔2010〕28号),全省受理社会人员申请教师资格36095人,通过认定31706人。其中,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4060人,取得小学教师资格6253人,取得初中教师资格 9020人,取得高中教师资格9436人,取得中职教师资格2698人,取得中职实习教师资格239人。

6.举办高校教师资格认定相关政策及网上报名系统操作培训。为做好我省2010年高校教师资格认定工作,4月7日至9日举办了“广东省2010年高校教师资格 认定相关政策及网上报名系统操作培训班”,对全省130多所高校的170名负责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的人员进行业务培训,通过培训提高了政策水平和业务能力,培训得到了广泛好评。

7.举办了各市县认定机构教师资格认定软件使用培训班。主要是教师资格认定相关政策解答,报送材料要求以及网络版全国教师资格认定管理信息系统的操作、使用方 法进行讲解和实操。通过培训,使各认定机构熟练掌握了今年认定工作的要求和网络版教师资格认定管理信息系统的使用方法。

8.进一步完善非师范专业学生“两学”培训工作。2010年,我省继续委托中山大学等31所高校承担本校非师范专业学生“两学”培训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增设了 星海音乐学院和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承担本校非师范类专业学生教育学心理学课程培训工作,至此我省共有33所高校承担本校两学培训课程。印发了《关于我省 教师资格认定教育学心理学培训及考证等有关问题的通知》(粤教继函〔2010〕14号),进一步规范我省教师资格认定“两学”培训及考证工作。主要是对各 委托高校开展“两学”课程培训范围、社会人员“两学”课程培训、“两学”课程培训证书适用范围、社会培训机构颁发的“两学”课程培训证书的有效性进行了明 确届定。

9.提高了教师资格考试收费标准。省财厅、省物价局下发了《关于教师资格考试收费标准的复函》(粤价函〔2010〕814号),我省教师资格考试收费标准从原 来每人收取认定费120元,调整为收取考试费240元/人,收费标准的提高,进一步保障了教师资格制度实施工作的正常开展。

10.建立了广东省教师资格网。今年4月份启用了教师资格网站,使用申请认定人员和各认定机构全面及时了解国家和省教师资格认定的有关政策和工作动态,结合网上报名及查询,有效地提高了我省高校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的效率、同时也利于接受社会的监督。

11.取消了限制 肝患者认定教师资格条款。根据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要求,我省正式取消对申请人 肝项目的检查。

2011年我省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的主要任务有:一是在总结全国教师资格认定管理信息系统网报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完善层级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健全组织架 构;二是继续组织我省有关高校和市县认定机构开展业务培训,进一步认定规范化管理;三是针对认定工作中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调研、分析和研究,提出解 决的办法和措施;四是完善“广东省教师资格网”建设,推进我省教师资格认定工作电子化进程。

二○一一年一月二十日

教师资格实施工作总结 篇2

开展教师远程培训, 具体实施时可以分八步走:

第一步:制定培训计划。

在培训开始前, 教育行政部门及教师培训机构相关人员应该从加强当地教师队伍整体建设的长远角度出发, 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 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计划, 以避免培训的盲目性。

一个完整的远程培训计划应该涵盖培训目标、对象、类型、时间、课程、措施等几个要点。培训目标即通过远程培训所应达到的预期目的。确定培训对象时应适当考虑学员学段、学科的分布情况。培训类型包括学科培训、专项培训、骨干研修和岗位培训等。确定培训类型后要根据学员需要在平台资源中选定课程、课时, 确定培训的时段范围。为了保证培训的顺利进行和培训的质量, 计划中还要体现出有效的培训措施。

第二步:组织报名编班。

编定虚拟班级, 一般是根据学科编定, 还可以考虑学员分布的地域、年龄、志趣等, 在人数上要考虑班主任和辅导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效益。原则上每50人一个班, 最少不得少于30人, 最多不得多于60人。大班可以分解成学习小组, 人数少的班级可以通过远程中心寻求与其他学校或者其他远程中心合作。

第三步:选聘工作人员。

远程培训强调学习的自主性, 但是这并不等于不要引导和指导, 为了保证培训质量, 学习过程中的监控和指导非常有必要。因此, 培训开始前要配备教务管理人员、班主任和辅导教师。人员配备的数量可根据学习人数和班额大小来定。省远程培训指导中心制定了班主任、辅导教师职责及选聘标准, 操作时可参照网上公布的标准执行。

第四步:进行培训动员。

首先, 应阐明学习意义, 提高思想认识, 使学员了解远程培训的特点及其规律。其次, 组织学员学习评价标准, 结合网上公布的合格学员、优秀学员的评价标准提出学习要求。第三, 指导并督促学员学习操作手册、用户指南, 上网进行操作实践。

第五步:培训过程管理。

第一、要落实四个环节。1.资源学习。班主任与辅导教师要指导督促学员观看视频资源、阅读文本资料。2.完成作业。班主任与辅导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布置作业并督促学员认真完成作业, 批改学员作业后应结合课堂笔记等情况对其作出定量与定性评价, 并及时推荐优秀作业进行展示。3.讨论交流。要组织学员通过直播课堂、即时通讯工具以及论坛等形式参与在线研讨活动, 并将相关情况及时小结后提交至培训平台, 使学员提出的问题能得到及时回应与反馈。4.撰写博文。辅导教师要带头在远程培训平台上的"教师博客"栏目中建立自己的博客, 并倡导学员在培训期间撰写与学习主题或者培训工作相关的日志。教师博客使教育叙事突破了个人生活圈, 促进了学员之间、学员与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通过博客, 教师和学员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发表叙事研究, 与大家共享研究成果。

第二、要加强培训管理。1.掌握信息。辅导教师对于学员上网学习的时间, 发帖数量, 作业数量、质量, 文章数量、质量等情况应密切关注, 随时了解。2.及时反馈。辅导教师应及时将学习情况反馈给学员、班主任和学员所在单位。3.多管齐下。采取培训机构、学员单位同时监管, 课程专家、辅导教师、班主任、教务管理员多层指导, 班级学员互为督促的方式加强过程管理, 使远程培训不流于形式。

第六步:进行学习评价。

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能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评价体系应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个部分, 同时要关注发展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可以依据网上学习时间、发帖数量和质量、作业完成情况、撰写博文数等平台自动记录的数据获得, 辅导教师应在此基础上进行统计与分析。终结性评价主要依据离线考试和在线考试的情况获得。发展性评价是一种新型的动态评价体系, 它是在充分尊重学员前提下进行的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的评价, 是重发展而非重功利的评价, 是整体目标指向性评价。

第七步:完成结业工作。

学习结束后, 培训单位要着手办理学员结业手续。1.按照要求填写《学员结业登记表》, 学习结束一个星期内报省远程中心。2.按照规定名额和标准评选优秀学员和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教师。3.举行结业仪式, 进行总结和表彰。4.组织不合格学员进行补修。

第八步:拓展延伸, 终身学习。

教师资格实施工作总结 篇3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围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成长发展规律,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导向,以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为核心,通过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建立体系开放、标准统一、认定规范、管理科学的教师职业准入制度,严格教师资格认定,提高教师职业地位和社会地位,吸引优秀人才从教,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二、目标任务

通过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工作,改革考试内容,改革考试形式,加强考试管理,完善考试评价,执行国家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强化职业道德、心理素养、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师专业发展潜质,引导教师教育改革;健全教师资格认定体系,规范认定工作,严格教师职业准入,结合新任教师公开招聘制度改革,逐步形成“国标、省考、县聘、校用”的教师准入和管理制度。

三、工作原则

(一)系统设计,统筹规划。统筹改革工作的组织领导、政策指导、考试管理、资格认定等主要环节,系统推进改革;妥善处理好新老人员过渡和新旧政策衔接,实现平稳过渡。

(二)严格标准,稳步实施。按照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和大纲组织考试,全省参与,同步推进。

(三)分级负责,规范管理。省教育厅负责整体方案设计和政策制定,统筹管理笔试、面试和资格认定工作;州市教育行政部门具体实施笔试和面试工作;州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按认定权限开展教师资格认定工作。严格程序,规范操作,严明纪律。

(四)以人为本,公平择优。以鼓励和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教育工作为宗旨,为考生提供专业化的考试服务。坚持考试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公正性,择优选拔乐教的人员取得教师资格。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云南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由省教育厅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任正、副组长,省招生考试院分管领导、厅人事处等相关处室、省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主要负责人、各州市教育局以及各高等学校分管领导为成员,主要负责全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工作的组织和政策制定。各州市教育行政部门成立本州(市)的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做好本州(市)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的组织实施工作。各州(市)成立州(市)教师资格认定中心,负责做好本州(市)中小学教师资格制度实施的具体业务工作。

(二)考试管理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笔试由云南省招生考试院统一组织,面试由云南省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统一组织,各州(市)教育局具体负责本地区面试组织实施工作。

(三)提供必要的保障条件

1.关于笔试考场设置:根据教育部要求,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要求在标准化考场内进行,各州(市)按照要求提供标准化考场。

2.关于面试考场设置:面试对考场、设备和考试材料都有具体规定和要求,各州市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教育部的要求建设好面试考场并配备管理技术人员。

3.关于面试考官:面试考官由各州(市)教育局推荐符合条件的人员,参加云南省教师资格指导中心统一组织的培训,取得合格证后担任本州(市)相应学科、相应学段的面试考官。已取得培训合格证的面试考官要根据工作需要参加云南省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组织的定期培训,以更好地掌握面试要求,统一面试标准,确保面试质量。

各州市教育行政部门要结合实际,对笔试、面试考场建设、面试考官培训提供经费支持和保障。各高等学校负责做好本校学生参加教师资格考试和认定的相关工作。

(四)做好政策衔接

在推进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的同时,要依据《云南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认定过渡办法》妥善处理好省内原有政策和国家现行政策的关系,以实现政策的平稳过渡,该办法实施截止时间为2018年6月。

(五)建立工作协调机制

在明确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招生考试院、云南省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各州(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各高等学校分工的同时,在云南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由云南省教育厅人事处牵头,建立云南省教师资格国家考试协调机制,并制定相关的工作应急预案,及时妥善地协调解决云南省组织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工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各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在工作中加强交流沟通,切实履行好工作职责。

(六)严肃工作纪律

坚持公开、公正的原则,依据教育部暂行办法的要求,严禁在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工作中徇私舞弊、弄虚作假,各相关部门要自觉接受纪检监察部门和社会监督。对承担考务管理、监考、面试等与考试工作相关的人员及报考人员的违规行为,坚决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进行处罚。

(七)工作时间安排(参见表格1)

体育教师工作考核实施方案 篇4

为了调动全体教师工作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体现教师担负工作的强度和工作能力,更全面、科学地对教师进行考核,特制定本办法。考核教师教学工作从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教学技能、教学效果等方面入手,重点考核师德表现、业务水平和工作实绩。

一、考核内容

(一)教学常规工作:(24分)

1、工作计划:2分

2、工作总结:2分

3、教案 : 16 分

4、体育教研活动:2分 5、听课数:2分

(二)教学效果(46分)

1、常态体育课情况:40分

2、研究课或公开课:6分.(三)工作出勤:(5分)

(四)完成《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录入、整理及上报工作:(5分)

(五)积极完成学校体育大课间的轮值、检查、指导工作:(5分)

(六)积极参与策划、组织一年一度的校内各项体育活动和竞赛:(5分)

(七)积极协助学校各部门搞好各项活动并完成其他临时性工作:(5分)

(八)各种奖励: 5分(参赛奖、指导奖、论文获奖、文章发表奖)

三、考核细则

(一)、教学常规工作:(20分)

1、工作计划:按学校规定按时交教导处,由评审后,达到学校计划要求给2分,基本达到要求给1分,不交不给分。

2、工作总结、教学反思或读后感等:按学校要求规定按时交教导外,由评审组评审后,达到学校总结要求给2分,基本达到要求给1分,不交不给分(总结要求附后)。

3、教案数量和质量达学校学科教案要求的记给16分,不完整的酌情扣分。

(教案课时节数

教案的结构

有无教学反思)

4、教科研活动:满勤记2分,每缺一次扣0.5分,按学校要求做好记录或上好研究课。

5、听课:按学校规定的数量和质量完成的记2分,每缺一节扣0.5分。

(二)、教学效果:(60分)(1)、常态体育课(40分)

1、课程结构是否完整、准备活动

放松活动

2、时间的分配是否合理:准备活动5分钟、基本部分20分钟、放松活动5分钟。

3、上课过程中是否有讲解安全注意事项,尽量排除安全隐患安。

4、教学效果

(2)、研究课或公开课(6分)

积极参加校外、校内或组内的说课、开课,说课、上课,根据效果进行核算。

(三)、工作出勤:(4分)

学年出满勤记4分,每请一天事假扣0.5分,病假每天扣0.2分,旷课一节扣1分,出勤分不够扣时,从总得分中再扣。

(四)、完成《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录入、整理及上报工作:(5分)

(五)积极完成学校体育大课间的值日、检查、指导工作:(4分)

出现一次因为准备不充分延误活动时间的扣0.5分,请假一次扣0.2分,迟到一次扣0.4分,缺席一次扣0.5分。如指挥不当造成不安全事故发生的给学校造成一种影响的将全部分值扣除。

(六)、积极参与策划、组织一年一度的校内各项体育活动和竞赛:(5分)积极参与体育节策划、组织的记5分,因工作失误影响进程的视视情节酌情扣分。

(七)积极协助学校各部门搞好各项活动并完成其他临时性工作:(5分)该项分由负责各部门活动的老师根据表现按好、中、差分别记给:5、4、3分。该项分由学校行政领导表现记给。

(八)、各种奖励:参赛奖、指导奖、荣誉奖、(5分)扣分:

1、全年没有组织学生参与一次各级各类竞赛活动的扣5分。

2、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差,因教师原因发生安全事故,社会影响恶劣的。学校除追究责任外,当年一律不得评优评先。

教师教学工作实施活动方案 篇5

为进一步引导教师更新教育理念,提升专业素养,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特开展“分享阅读,专业成长——教师读书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建设浓郁书香的学习型校园。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读书,促进教师职业道德、知识结构、专业素养、教育科研能力进一步提升,围绕新课程改革理念,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2.通过读书,陶冶教师的生活情趣,丰富教师的精神世界,努力建设教师的精神家园。

3.通过读书,与学校“习惯养成教育”和“诗文育人”研究相结合,教师以身示范,教学相长,为学校特色建设和学校文化品位的提升奠定基础。

三、参加人员

全体任课教师

四、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教师读书活动”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__

副组长:__

成员:__

五、具体措施

(一)推荐好书,分享阅读

在广大教师中,开展“好书推荐”活动,推荐真正适合教育教学实际、教师喜爱阅读、利于专业成长的书籍,形成本学期学校好书推荐书目,并逐步充实学校图书室藏书。

(二)好书同读,智慧共享

全体教师同读雷夫艾斯奎斯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教师人手一本,鼓励在书中批注、点评或摘抄,撰写读书笔记和,团队开展一次思维碰撞的读书沙龙、学校开展一次智慧共享的读书经验交流,举行一次青年教师读书演讲比赛。

(三)学科阅读,专业发展

将教师阅读与校本教研相结合,鼓励“有主题的阅读”。根据学科专业特点,确定阅读主题和任务,组织教师积极开展以教研组、备课组或根据兴趣爱好而自发组成读书小组,开展教师专业成长阅读沙龙活动。如数学教师阅读华应龙的《我就是数学》,语文教师可阅读《朗读手册》、薛瑞萍的教育书籍、诗词创作技巧等、其他学科可选择有学科特点或者教育共性的书籍。

(四)搭建平台,展评交流

通过校园网、教师博客等网络媒体,鼓励教师撰写读书心得、教育随笔、教学反思等,定期开展展评交流活动。

(五)师生共读,教学相长

根据不同年级学生年龄特点,开展师生共读活动,班级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交流活动,与语文主题阅读相结合,促进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和诗文创作能力的提高,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六、评价措施

1.开展读书活动阶段评比和展示。以学期为单位,开展读书笔记展评,优秀读书心得评选、优秀教师博客评选等。

2.开展读书先进个人、书香办公室评选等。

学校教师交流工作实施方案 篇6

为不断推动教师合理流动,调整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实现教师资源科学配置,推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根据县教育局《关于全县中小学幼儿校(园)级领导和教师进行交流的实施办法(试行)》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开展教师交流工作要遵循“政策引导、区域统筹、因地制宜、积极稳妥、有序推进、合理流动”的原则。

三、交流的对象和条件

学校身体健康、能承担正常教学工作任务的教师,在本校任教满6年的,原则上进行定期轮岗交流。参加交流人员的比例和人数按照县局规定的名额执行。

四、交流时间

每学年一次。

五、交流形式与办法

结合我乡只有我校一所小学的特点,主要是进行捆绑帮扶交流,由县教育局统筹安排,根据县教育局安排意见,我校和下村教学区为对口单位,交流时间为一年。

六、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成立川底中心小学教师交流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教师交流工作方案的制定与实施、落实。

组长:郭建军

成员:段小满陈根要许国祥李进

教师资格实施工作总结 篇7

随着教师入职门槛的提高, 身处普通高中的青年教师的素质在入职之初并不逊色于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青年教师, 但随着他们教师生涯的延续, 与一般身处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青年教师在30岁左右开始脱颖而出不同, 普通高中这个年龄层次的青年教师在区域内少有冒尖者。而传统校级师徒带教中的师傅能力的局限性制约了青年教师的成长速度;青年教师自我发展愿景不足;青年教师教育视野的狭窄;因为学校影响力不足使得青年教师在区级以上平台上缺乏竞争力等等, 则是制约这些普通高中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所在。由此, 学校借用“工作坊”的形式, 以跨学科为基础, 设计了有领衔人 (坊主) , 以“任务驱动”为实施手段, 对青年教师进行一系列个性化的“打造” (分工作坊) 和通识性培养 (总工作坊) 相结合的学习共同体, 探索普通高中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的路径与方法。

二、“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坊”的实施过程

1. 设计“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坊”的组织结构

通过学校学术委员会的讨论, 设计“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坊”的组织结构:“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坊”项目管理组和“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坊”项目实施组。

项目管理组负责设计各类课题实施方案、督促实施、考核和评价, 每月进行一次工作坊领衔人的工作会议, 总结、汇报、讨论工作坊的运作情况。

“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坊”架构起总坊下面跨学科的四大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坊:人文教育工作坊, 科学教育工作坊, 学生教育工作坊, 艺术教育工作坊。校长担任总坊坊主, 每个工作坊设正、副坊主各1人, 支持成员2人, 学员若干人。总工作坊另聘有校外专家指导团队。

2. 招募“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坊”的成员

通过校园公告和教师大会的宣传平台发布“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坊”项目信息, 公开招聘校内优秀教师担任各工作坊正、副坊主, 然后由全校青年教师填报入坊学习意向, 各位坊主对报名参加学员和支持团队人选进行分组, 双向选择, 学校统筹。最后, 学校公示工作坊成员的组成。

3. 制定“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坊”的工作目标

团队组成后由各个工作坊坊主制定各自的工作目标。

人文教育工作坊:人文教育工作坊以“学—思—行”为主线, 以“人文教育”为研究重点, 通过研读学习、学术沙龙等, 在课堂教学中探索本学科对人文精神和内涵的挖掘, 以此引领学员关照原点、反观课堂、关注自我、关注社会、关注生命, 开阔视野和胸怀。

科学教育工作坊:结合学校“校本训练体系”的推进, 根据各学科教学特点以及学员需求, 提升青年教师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指导能力, 提高青年教师学科作业设计与优化能力。

学生教育工作坊:以“学生教育”为研究重点, 通过学校德育和班主任工作的研究和管理, 提升教师管理素养和工作成效, 培养学校德育研究的骨干力量。重点加强学生德育工作研究和德育论文 (案例) 撰写的研究。

艺术教育工作坊:注重培养青年教师艺术素养, 关注青年教师生命成长。让青年教师们的教学生涯能够成为诗意的存在, 寻求教师自身的完满与幸福。工作坊开设一系列的讲座 (音乐、美术、摄影) , 展开摄影采风活动, 参观博物馆、画展、音乐会等。

在工作目标的框架下, 再来制定学员的成长规划。

4. 开展“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坊”的学习活动

四个工作坊既有统一的总坊学习活动, 也有各坊主持人设计的个性学习活动。

总坊每月安排一次专题讲座作为全体工作坊成员的通识学习活动。同时也为各工作坊的青年教师们提供展示风采的平台:编印学校的科研杂志《竹苑》, 刊发青年教师们的研究成果;召开学校教育教学论坛等。

场景一:人文教育工作坊

人文教育工作坊以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为素材, 进行了一次同课异构课堂实践活动。同是《我有一个梦想》, 语文课着眼于文本解读, 挖掘思想内涵;英语课着眼于词汇和句法教学;政治课着眼于民主思想和社会责任;历史课则解读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必然性。角度不同, 但课堂教学都真实有效, 参与者能够寻找到一个既契合教材又能体现学科特点的教学状态。

场景二:科学教育工作坊

生物教师姚老师是科学教育工作坊的一位学员, 她本来对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没有方向, 但通过工作坊支持成员的帮助, 她不仅指导学生进行了一系列的小课题研究, 之后又以指导学生实施的一个成功案例《温度对酒酿质量的影响》为全校教师作了《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讲座。在这里, 这位教师其实有两个收获, 一是获得了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二是获得了能在全校教师或公众场合宣讲自己教学经验的自信。

场景三:学生教育工作坊

学生教育工作坊要求学员分组研究学校分年级德育目标和内容, 撰写《基于分年级德育目标的研究与实践》的方案, 使每位学员工作有抓手, 有突破的“点”, 再由这个方案文本为基础, 要求每位学员不论是否班主任, 都上一节主题教育课, 并进行课后研讨, 做到了德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场景四:艺术教育工作坊

艺术教育工作坊进行了一次摄影学习活动的系列安排:先是请摄影老师给工作坊成员进行了两次摄影知识讲座, 然后组织了一次赴绍兴两天的摄影采风活动, 仓桥老街、鲁迅故居、柯岩……在教师们的相机中留下了美的倩影。回来后, 教师们的摄影成果在学校橱窗里进行了“艺术教育工作坊绍兴摄影作品展”, 引起了全校师生的“围观”。最后, 《信息教研周刊》又以图文形式对这次摄影采风活动进行了报道。

5.“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坊”的考核

“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坊”每年由各坊坊主按照学员参与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果进行考核, 考核等第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学校对优秀学员进行表彰奖励。

三、“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坊”的实施效果

“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坊”运作两年来, 工作坊成员共开设区级以上公开课20节, 开设市级公开课1节, 在区、市、国家级刊物发表论文30多篇, 各级获奖论文多篇, 出版教学专著一部 (《最美, 艺术课》) 。学校有3名青年教师晋升中学高级教师, 多位青年教师被评为浦东新区骨干教师、浦东新区学科带头人、上海市名师培养对象, 1名青年教师被聘为上海市中学教师高评委音乐学科评议组专家。

学校由此也建立起了一套“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坊”的有效管理制度, 有利于培养优秀青年教师人才, 有利于发展青年教师团队建设, 为青年教师培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证。

四、“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坊”实施的启示

普通高中优秀教师资源比较缺乏, 能够通过“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坊”这一学习团体, 把现有优秀教师资源进行整合使用, 是一种基于普通高中校情的教师研修方式。

“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坊”是从传统学科内师徒带教向打破学科界限的基地导师制研修模式的转化。首先, 跨学科式的培养方式显然是符合教师需要综合素养这一历史潮流的。其次, 基地导师制研修模式关注青年教师个性需求, 激励团队互动, 不仅使学员获得了成长, 也能使坊主与支持成员获得成长。

五、存在的问题与打算

“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坊”还有一些问题需要在项目实施后期进行解决:由于区级以上骨干评选、职称评审等有名额限制, 所以对青年教师成长与成功的定义需要进一步界定;各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坊 (人文、科学、学生、艺术) 之间如何加强交流, 如何进行合理的学员转坊学习问题, 等等。

[朱宏陈璞上海市祝桥高级中学201323]

摘要:基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 探索培养普通高中青年教师的路径与方法。学校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 建立集学、研、训、教于一体的跨学科专业活动组织“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坊”。由此, 学校建立起了一套“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坊”的有效管理制度, 并取得了一系列的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成果。可见“, 青年教师成长工作坊”是一种基于教师综合素养能力提升, 并符合普通高中校情的教师研修方式。

教师资格实施工作总结 篇8

[关键词]青年教师实施方案;制度建设;工作内容;质量保障

本课题在分析国内外教师发展中心运行的的实际情况,掌握现任青年教师发展过程中及存在的问题,从社会需求、国家政策层面、学校自身、教师和学生社会历史背景层面分析其影响和制约因素。文章基于上述情况提出了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和青年教师发展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由组织机构构成、中心使命和教师发展任务、教师发展制度、主要工作内容、质量保障体系构成。由于篇幅有限,部分工作内容和质量保障体系在后续的文章中陆续发出。

一、教师发展组织机构构成

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要做一个善于从管理层发现机遇、为教师提供支持的服务机构,既满足教师的需求,又符合学校的行动规划。

大学教师发展组织建设要有合理的机构设置,文章中的教师发展中心组织机构由五部分组成,中心主任、副主任、教学咨询专家、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发展联络员。教师发展中心由专职教师,兼职教师组成,教学咨询专家一般由各个院系的负责人、教学、科研副院长及各专业负责人组成。中心与各教学单位设专门的联络员,联络员熟悉本教学单位的教学整体情况。中心还进行高等教育领域相关问题的研究,以促进大学教师的知识更新和视野拓展。

二、教师发展中心定位、使命

1.中心定位。为全校专任教师、实验教师、新进教师服务, 为学校的决策服务,为教学管理人员服务,更要为学生服务,还要为学校教学改革、教学政策的制定服务。大学教师发展中心建设必然需要将教师和学生发展需求纳入机构建设统筹考虑的范畴。

2.中心使命。中心使命要以学校政策和教师发展计划为导向,以组织机构为载体,以与各院系合作联盟为平台,以教学、科研应用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应用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为目标。

三、主要工作任务

教师发展中心的工作任务主要有教师发展项目、教育技术服务、质量保障体系三方面。

高校教师的师德、师风,教学和学术水平高低、责任心大小、教学投入情况是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学校要加大对青年教师队伍的制度建设和管理力度,进一步完善青年教师发展制度,充分发挥青年教师在提高教学质量上的关键作用。

四、教师发展制度建设

1.新教师发展制度。新教师入校后的三年内是教师发展中心密切关注的对象。由教师发展中心制定教师发展制度,组织培训项目,主要针对为以后的课程准备教学大纲、教学材料或任务的宏观设计等方面培训。密切结合以老带新制度,发展中心会学期内定期和指导教师联系,结合中心所做的系统工作,确定新教师是否可以独立承担一门课程。

2.完善青年教师助教制度。高校教学的实践操作性很强,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依赖于教学实践锻炼。青年教师上讲台要从见习、实习、助教到独立教学的教学过程,学校要根据具体情况建立和完善青年教师助教制度。

3.完善教师考核体系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制度。教学政策和教学激励机制也对教师的教学有重要影响,教师考核要重视对教学质量和教学能力考核,职称评定和岗位聘任真正做到教学科研并重。

4.建立健全教师引进及管理制度。学校要把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作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在师资引进过程中,要把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作为聘任考核教师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学校要加大加强教学研究的力度,吸引教师主动参与教学改革,促进教学能力和水平提升。

五、青年教师发展项目

文章由于篇幅限制,教师发展项目只关注新教师入职校内培训,课堂观察项目。

1.新教师入职培训项目。为新进教师准备开设一门新课撰写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的培训项目,通过使用有效课程设计的原则评估教学大纲。要求新教师考虑一些实质性的活动,为他们所在领域的本科生指导和进行课题讨论。培训内容包括讨论的话题包括课程设计、有效的演讲、主动学习方法、学生学习评估。

2.课堂观察。教学咨询人员对学校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观察是在任课教师提出课堂观察的要求后,进行的听课程序。教学咨询专家和教师面对面讨论课程的教学目标,了解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科知识背景并确定讲课的思路和方式,明确是否需要通过课堂观察的形式来改变教学效果。在需要的情况下,教学咨询专家对该教师的课堂进行观察,记录下观察到的数据,数据可通过详细的笔记、教学活动流程及课堂录像进行记录。

教师上完课时后,要离开课堂,咨询专家立即召开学生反馈会议,咨询专家把事先拟好的提纲发给在场学生,内容包括:

1)请列出这堂课的主要优点,请简单解释或举出每个优点的例子;

2)请列出这堂课哪方面需要改进或者教师需要改进的具体做法;

3)教师的授课状态,包括授课内容、方式、方法、是否满意,请举例说明;

4)辅导答疑的内容方式方法是什么,有什么需要再继续完善的地方;

5)作业是否能及时反应课堂教学内容,针对应用性领域强的专业课教师处理作业的方式是什么,有什么更好地方式改进教学;

6)8分钟到10分钟后学生自由发言、沟通后,咨询专家记录有效建议信息, 咨询专家利用调查结果短期内为教师写一个总结报告,指出优点和不足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在三个工作日内咨询专家和教师要有一个见面会,将学生与专家的反馈结果分享给教师,讨论下一步教学总体计划及改革措施。

对于第一次上讲台的新教师,课程的中期要有课堂观察的过程,教师发展中心要派专业相关的教学咨询人员去现场课堂观察,有助于提高教师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黄声豪.美国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M].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10.

[2] 库克(美).提升大学教学能力—教学中心的作用[M].2011-05.

[3] Kay J. Gillespie, Douglas L. Robertson, and Associates. A guide to faculty development [M]. Jossey-Bass. San Francisco.2010.27.

作者简介:张海梅(1977-12),女,汉,吉林九台,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管理科学与工程。

教研项目: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课题(JGJX2015D189)、吉林省教研课题(GH150310)、(GH150320)阶段性研究成果

教师发展工作室实施方案 篇9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学校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学校,根据我校教师队伍实际情况,特制定教师专业发展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八大”和二中、三中全会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整合我校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资源。以校为本,聚焦课堂,关注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边实践边研究,通过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二、发展目标:(以三年为目标规划期:即:2015年—2018年)总体目标:

我校教师专业成长总目标是:在反思中提升自我,在同伴互助中发展自我,在教学能手、名师引领下完善自我,努力争做学习型、研究型、创新型教师。实现一个中心(以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为中心),两个转变(教师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三个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教研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的目标。

1、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基础,从前沿理论的学习应用入手,采取“学习——实践——反思——研究——再实践” 的培养模式,抓住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聚焦课堂教学实践和研究,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青蓝工程”为依托,以“生态课堂”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

方式的实现为途径,着重于“发展自己、实践研讨、搭建舞台、提升课堂效率”为目标。

2、通过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发展对象的积极参与主动努力,使理论基础、专业素养和实践研究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更好地为学校培养出师德优良、专业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具有个人独特教学风格的优秀教师,逐步培育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梯队,创立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机制,搭建有利于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平台,发挥引领和辐射作用,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一流教师团队。

三、工作思路

开展自主学习、研究、合作、交流、互助等活动,搭建一个平等、和谐、共同学习和共同提高的教师专业成长平台。

四、组建形式:由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及具潜力的青年教师组成。

五、组织领导:

为了切实加强教师专业发展的实施与管理,强化责任,明确任务,使每一项工作都能落到实处,成立教师专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

主任: 王九龙

副主任: 张向永 贺建华

成员: 张晓华 谭素辉 韩波 万春霞 马春艳 李双琴 周欣 于文利 张向永 贺建华 王亚东 王洪波 齐若楠 发展对象: 张国丽 刘亚丽 王景霞 于丽娟 任明伟 杨春艳

徐国艳 孟庆芳 丁桂艳 杨彦林 赵志荣 武晔 齐云鹃

孙丽娜 邵连颖 谷海玲 吴艳艳 张光利 刘凤艳

李新华 刘金虎 滕晓春 王鹏飞 刘悦飞 陈阳 敖特根

六、教师发展工作室工作定位:

工作室工作定位:研究的平台 成长的舞台 辐射的核心。

1、通过师徒结对、课题研究、网络信息交流、成果推广等方式,传播先进的教学理念,传授精良的教学经验,指导工作室成员在教育、教学和管理中成长,在研究中成长。

2、通过名师的示范辐射作用,引领促进优质的师资队伍的快速成长,实现专业水平的快速提升。

3、充分利用名师的人格魅力和教育教学管理能力,凝聚和吸引一批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共同发展,形成学习共同体。

七、具体发展要求

(一)45岁以下教师专业发展与培养要求

年轻教师是学校的新生力量,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基础。有计划地指导培养这部分青年教师,使他们在三年内成长为优秀教师是学校的职责。

1、实施“青蓝工程”,拜师结对子。

(1)跟班备课、听课学习,掌握常规教学基本功;

(2)每学期上2节成长汇报课,撰写课后反思、教学案例或教学故事等,通过持续的教学反思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2、制定每学年符合个人特点的专业发展计划。

3、阅读教育专著,每学期业务学习笔记不少于5000字。、积极参与教育科研,至少申报课题一个,并扎实开展课题研究,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效。

5、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不断进行反思,做到一课一个小反思;一学期至少二次大反思,并撰写出相应的论文、案例,并积极参加各类各级评选;每年上交论文和案例至少各一篇。

6、积极参加学校和上级组织的各类教学活动,每学期至少上公开课1节,并主评1节课。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网络教研论坛按照发展室的规定:个体反思,每月一次;同伴互助,每周一次;专业引领,每学期一次。面对面地论坛交流一次。

7、每学期至少有2件精品课件。

(二)45周岁以下教师专业发展要求

45周岁以下的教师是学校教学的中坚力量,其专业发展需要继续提升,目标是成为个性鲜明的特色型教师。培养发展的方式方法是:自定发展计划,开展基于实际问题的教学研究,个体创造特色,合作体现优势。

1、制定每学年符合个人特点的专业发展计划。

2、每学期精读一本教育教学专著,写出有质量的读书心得。

3、提交研究课题。以问题为课题,解决学科教育实际的问题。独立设计承担研究课题。

4、每学期交1篇有代表性的教学案例、教学故事(或1篇专题研究论文),存入个人专业成长记录袋。

5、积极参加学校和上级组织的各类教学活动,每学期至少上公开课1节,并主评1节课。听课不少于10节,网络教研论坛按照发展室的规定:个体反思,每月一次;同伴互助,每周一次;专业引领,每学期一次。面对面地论坛交流一次。

6、每学期至少制作一件精品课件。

(三)45周岁以上教师专业发展要求

这一年龄段的教师,教育教学经验丰富,帮带徒弟,努力成为专家型教师。

1、每学年制定个人发展计划。

2、看一本教育理论专著,写出不少于5000字的读书笔记。

3、每年上一节组内公开课,每学期听课不少于5节。网络教研论坛按照教导处的规定:个体反思,每月一次;同伴互助,每周一次;专业引领,每学期一次。

4、每人带一名徒弟,做好传、帮、带工作。

5、每学期要有自己制作的课件。

六、教师发展工作室的工作内容:

1、指导和培养骨干教师

工作室实行负责制,骨干教师与发展对象签订培养责任书,制订成员专业化发展目标、途径,规定双方职责及评价方法,每年进行工作总结。

2、开展学科教学或专题研究

工作室全体成员研究教育教学及管理技能与艺术,定期开展教育教学及管理研讨活动,开展教育教学及管理的专题研究。每年至少确定一个专题研究题目,及时积累研究过程进行记录,推广研究成果。

3、进行课题研究与课题指导

工作室有共同研究的课题,每一个成员都必须承担一定的研究任务,通过课题研究提高工作室全体成员的科研能力和研科水平。

工作室成员职责:

(1)每学期主动邀请指导老师听2~3节课和指导教师交流后写出书面教学反思,并上传到个人博客。

(2)每学期主动听指导教师观摩课1~2节。

(3)确定个人的研究课题,或参与指导老师的课题研究。(4)积极参与名师工作室开展的各项活动。

(5)在进行各项活动中注意积累原始资料,建立个人成长档案。工作室领导成员职责:

(1)指导青年教师有效备课,写教案,准备实验,制作课件等。(2)每学期给青年教师上1~2节观摩课,面对面对话交流。(3)每学期跟踪听每位青年教师2~3节课,并填写评价表备案。(4)带领青年教师申请课题立项,指导课题研究的方法,提高教科研水平。

(5)每学年对青年教师上课、课题研究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七、教师发展工作室的具体工作措施

1、青蓝结队:

通过青蓝结对,以师带徒的形式指导工作室成员,根据自身条件制定并实施个人发展计划,采用单独指导、分组指导、互动指导的不同形式,为成员提供学习、交流、研讨的发展平台。

2、名师引领

通过名师引领,骨干带动,影响和带动学校全体教师更好更快发展。组织开展灵活有效的研讨活动,如校本教研、课例教研、网上研讨、课例示范等活动,使学校广大教师教学理念逐步提升,教学水平不断提高,进而推动我校教育教学水平不断向前发展。

3、同伴互助

提倡同伴互助,建立起学习化互助平台。青年教师虽然经验不足,但新知识多,思想开放,接受新事物快,这是中老年教师自愧不如的;同样,中老年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风格、教学艺术、教学机智等又使青年教师望而兴叹。我们将以“自主、互动、开放、整合、创新”为核心,鼓励教师在实践中人人争当“良师”。倡导教师自愿承担、自主结合、动态选择、互教互学,以达到相互借鉴、相互提高的目的,形成真正的“同伴互助”。

4、自我反思

没有反思就没有提高,善于反思是提高工作能力必不可少的一点。每天都会碰到有价值的事情,那些教学实践的火花正是教师提升自我最有价值的素材。所以,教师要强化课前、课中、课后反思,撰写教学后记、教学案例、教学随笔等,通过“1+2+X”备课模式和“52311”教研形式将自我反思效果进行展示。同时我校将利用学校现代化技术条件,在老师自愿申报、自选时间、自定内容的“三自”前提下,将教师自我确认的“优质课”、说课、常态课片断等作为教师自我反思的客观材料。通过看自己的表演,自我分析、自我反省、不仅能找到需要改进的地方,而且能产生自主学习、自我提高的需要。

5、科研内化:

实现科研内化,才能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针对我校教师实际情况,我们确定我校的科研原则是:问题就是研究课题,解决关键问题的过程就是研究,参与研究本身就是成果。我们的工作理念是:研究的价值不是成果,而是获得成果之前的经历。研究的目的不是人的新成就,而是成就新人。将科研内化为教师的教学行动,引领教师积极参与到课题研究中来。全体教师人人有自己的研究课题,并且将研究过程、研究结果装入个人成长档案。

6、自主研修

自主研修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成员在制定并落实个人研修计划的同时,应从专业知识、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从教学实际出发,承担教学科研课研究等具体任务。要求成员注意总结经验、反馈信息,每年发表旗级以上论文1~2篇。

7、交流学习、交流包括听课、研讨、主题考察及举办成果展示等活动。

8、建立档案

建立工作室成员的个人发展档案,追踪、整理、反馈成员每一点成长业绩,总结他们成才的过程,寻找规律,积累经验。

八、工作室成员具体任务

1、工作室主任

负责全面工作,确保发展室合理、高效运转。

2、工作室副主任

负责传达、检查各项工作,组织协调成员的学术交流活动,指导骨干进行教学研究,开展教研科研活动。

3、其它成员

负责并参与发展室布置的专业培训及各项学术研讨活动,并兼指导非工作室成员的教学实践。具体内容是:

①每月的第四周集体活动一次,进行课程研究、教学设计、教学基本功研讨,交流教学实践体会,开展教学观摩。

②工作室成员要每学期要集体组织听课2次,进行教材教法分析、设计、研讨。举行1~2节展示课,就展示课写出研究论文。

③每学年成员的优秀课例及教学论文要参加评选活动,将获奖作品、获奖论文及课例作为课程研究的资源真正实现我校的资源共享。

九、工作室工作将抓好以下几个关键:

1、组织工作室成员学习前沿理论,提高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思想认识,提高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在学习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个人研读理论专著和集体研讨相结合,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组织工作室成员进行课堂教学新理念、新模式、新方法的研究,通过教学案例的积累、反思和研究,帮助他们提高专业水平,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

教师资格实施工作总结 篇10

关于印发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的通

各市教育局:

根据《教育部关于扩大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与定期注册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教师函〔2013〕2号)精神,我省自2013年起实施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改革和定期注册制度试点工作。现将《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印发给你们,请按方案要求,认真组织开展试点工作,切实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精心安排,确保我省改革试点工作的平稳顺利进行。

山东省教育厅

2013年10月12日

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试点工作实施方案(试行)

为确保我省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试点工作的顺利实施,根据国家和我省教育规划纲要、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试行办法》(教师厅[2011]3号)和《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暂行办法》(教师[2013]9号)精神,结合我省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为核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导向,探索建立我省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全面评价教师职业道德、业务水平和工作业绩,客观公正记录教师履行岗位职责和参加培训学习情况,促进教师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进一步完善教师退出机制,规范教师行为,促进教师不断加强师德修养,提升中小学教育质量。

二、试点内容、范围和步骤

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是对中小学教师入职后从教资格的定期核查。中小学教师资格实行5年一周期的定期注册。定期注册不合格或逾期不注册的人员,不得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我省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试点范围为公办小学、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在编在岗教师(以下简称中小学教师),各市可根据本地教师队伍建设需要,扩大试点范围。

我省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试点工作按分批进行。2013年,青岛、临沂和莱芜三市首批参加试点;2014年,济南市、淄博市、东营市、潍坊市、济宁市、泰安市、威海市、日照市、聊城市、德州市和滨州市加入试点;2015年,枣庄市、烟台市和菏泽市加入试点。

三、注册程序

中小学教师资格实行5年一周期的定期注册。

初次被聘用为中小学教师的,应自聘任试用期满考核合格之日起60日内,申请首次注册。实施试点前已在编在岗的中小学教师应在试点地区规定的时间内申请办理首次注册。经首次注册后,每5年进行一次定期注册。教师应当在定期注册有效期满前60日内,申请办理下一次教师资格定期注册。

教师资格定期注册须由本人申请,所在学校集体办理,按照人事隶属关系报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注册。申请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应提交师德表现、考核及参加继续教育情况等方面的材料,实行网上申请。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在受理注册申请终止之日起90个工作日内,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审核并给出注册结论。注册结论应提前进行公示。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申报材料的初审,提出注册结论的建议;地市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申报工作的复核;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对注册申请进行终审,并在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管理信息系统中填报注册结论及有关信息。

在山东省教师教育网开发设计山东省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管理系统,保障我省教师资格5年后定期注册实行全过程网上运行和无纸化办公,方便教师和基层。2013年试点市教师资格首次注册仍使用网上申请和纸质材料审核相结合的形式。

四、注册条件

(一)实施试点前在编在岗的中小学教师满足以下条件,首次注册合格:

1.具有与任教岗位相应的教师资格;

2.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师德表现合格;

3.上考核合格及以上等次。

初次被聘用的中小学教师申请首次注册,须具备上述1、2项条件并且试用期满考核合格。

(二)满足下列条件的,定期注册合格:

1.取得与任教岗位相应的教师资格;

2.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师德表现合格;

3.注册周期内,每年考核合格及以上等次;

4.每个注册有效期内完成不少于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认定的360个继续教育培训学时;

5.身心健康,能胜任教育教学工作。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定期注册不合格:

1.违反《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师德考核评价标准,影响恶劣的;

2.一个定期注册周期内累计两年以上(含两年)考核不合格的;

3.依法被撤销或丧失教师资格的。

(四)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暂缓定期注册:

1.经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注册有效期内未完成国家和我省规定的教师继续教育学时的;

2.注册有效期内任意一考核不合格的或首次注册时上一考核不合格的;

3.注册有效期内,中止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一学期及以上的,但经中小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借调、支教、进修、培训、学术交流、病休、产假等情形除外。

暂缓注册者达到定期注册条件后,可重新申请定期注册。因未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学时暂缓注册的,应参加相关培训,补齐继续教育学时;因某一考核不合格暂缓注册的,由学校组织考核,提交任教学校出具的下一考核合格证明;因中止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一学期以上暂缓注册的,在恢复教育教学工作一年后,由所在学校进行考核,提交考核合格证明。

五、注册结果适用

(一)定期注册合格人员,可在定期注册有效期内,按照教师资格类别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并享受相应的教师待遇。

(二)暂缓定期注册人员,自相应教育行政部门作出暂缓定期注册意见之日起满2年,仍未注册合格的,不得聘用在教育教学工作岗位。

(三)注册不合格人员,应立即调离教育教学岗位,不得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四)注册范围内的教师无故逾期不申请定期注册,按照注册不合格处理。

六、组织实施和管理

省教育厅负责全省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试点工作的指导、管理和监督;省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在省教育厅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全省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的组织实施和协调等工作;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按照教师人事管理权限,具体负责本区域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工作的组织、管理、实施和监督。中小学校负责本校在编在岗教师定期注册的组织工作,为本校教师集体办理教师资格定期注册。

申请定期注册的人员应如实提交申请材料,如有隐瞒情况或提供虚假材料申请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的,相应教育行政部门应视情况作出暂缓注册或注册不合格的意见,并给予相应处罚,已经注册的,应当撤销注册。中小学校要依据真实情况为本校申请人提供相应证明材料,对未按期如实提供申请人证明材料的,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当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切实组织实施好本区域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工作。如有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或玩忽职守,由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有关单位和部门认真学习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试点工作相关政策和工作要求,提高认识,提前调研,摸清情况,为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工作做好准备;要切实做好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相关政策的解释与宣传工作,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及时为中小学教师答疑解惑,确保我省中小学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试点工作的平稳、顺利开展。

七、2013年教师资格首次注册工作安排及要求

(一)今年参与试点的青岛、临沂、莱芜三市要充分认识此项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要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试点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建立试点工作应急处理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妥善解决好试点工作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要认真总结试点经验,为进一步完善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提供有益借鉴。

(二)青岛、临沂、莱芜三市要依据本方案要求,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市在编在岗中小学教师首次注册工作实施方案,于10月25日前报送至省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联系人:吕玉明,联系电话:0531-86417268,邮箱:lvym001@163.com。

(三)全省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系统培训拟定于10月下旬进行,具体事宜另行通知。

(四)2013年首次注册申办流程

1.已在编在岗的中小学教师在试点地区规定的时间内,登录中国教师资格网(),点击右侧“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申请人网报入口”图标进入网上申报系统,遵循网上申报流程注册个人用户,填写个人信息,向任教学校隶属的教育行政部门提交注册申请,并下载打印《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申请表》(一式2份,见附件1),本人签字。

2.中小学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向任教学校提交《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申请表》(一式2份)、教师资格证书、身份证复印件等申请材料,任教学校对本校教师是否具备首次注册条件进行审核,根据审核情况,如实填写至相应申请人的《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申请表》上并签署审核意见,同时,为申请人出具2012考核证明、师德考核证明、聘用合同等材料,按人事隶属关系将本校教师申请材料统一报送至相应的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

3.相应的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按照人事隶属关系对中小学校报送的申请材料进行初审,对申请人作出注册合格、暂缓注册或注册不合格的注册结论建议,填报至教育资格定期注册管理信息系统中。

4.市级、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次对注册结论建议进行复审和终审,并在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管理信息系统中填报有关信息。

5.级教育行政部门终审后,相应的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按人事隶属关系将所辖中小学教师首次注册结论向社会公示3天,无异议后,将注册结论填写至申请人提交的《教师资格定期注册申请表》中并加盖公章,申请表一式2份,一份存入申请人人事档案,一份归档保存。同时,打印教育部教师资格认定指导中心统一制发的“定期注册贴”,粘贴至申请人《教师资格证书》附页上。

八、本方案自2013年12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15年11月30日。

上一篇:河北省教师资格证面试高分必备技巧下一篇:关于青春励志的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