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联调实训总结

2024-08-23

机电联调实训总结(共6篇)

机电联调实训总结 篇1

数控机床拆装总结

五周的实训很快过去了,实训期间,我们进行了两周的小型铣床床拆装。留给我的印象不仅是那笨重的金属零件,更多的是机床精巧的内部结构——链条的互咬合、轴与套丝杆与丝杆副严谨配合、运动的完美传递、零件表面工艺的精细„„每一项都使我惊奇。

我想,一个小小的机床内部结构就是如此复杂和精巧,那么大型机床床、数控铣床的结构岂不是叹为观止,所以,机械制造的深度与广度使我们现在远不能企及的。

我们拆的是小型数控铣床床的机械组件,它分为主轴箱,进给系统,润滑系统,电机,滚珠丝杆传动、V型皮带轮等。我们拆装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进给系统。它由箱体、箱盖、皮带传动、丝杠连接轴组及各操纵机构等组成。困难是用来化解的,在我们全体组员和指导老师的引领下我们还是很顺利的拆了下来。当我们一件一件拆下外部零件逐渐露出内部零件时,我们都被其内部巧妙而精致的机构吸引,我们都变得活跃起来,生怕插不上手。就这样,一个完整的机床被我们几个人庖丁解牛似的“五马分尸”了,刚开始,面对拆下的一堆零件,我们傻眼了,这东西拆下来容易,想还原可就难多了。此时我深刻体会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内涵——再详细的纸上谈兵也不能保证实践时的得心应手。

于是,我们从机械的工作原理入手,从传动结构开始分析,慢慢理清了各零件的位置,找到了安装的方法后,安装起来就很顺手了。由此可以看出,零件的功能和其机构都是相统一的:有什么样的结构,就会有什么样的功能。

机床的拆装,让我知道了拆装应该注意的很多事项,只有遵守好了,才能安全又快速的拆装。先看懂结构再动手拆,并按先外后里,先易后难,先下后上顺序拆卸。这样样大大提高了拆装的效率。

经过这次数控机床的拆装实训,对机床有了更多的认识,也大大提高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协作精神,面对困难时要去面对,并且要解决它,明天会更好。

总的来说这五周的数控维修与调试实习过程的还是非常充实的,与老师和助教的配合学习还是相当愉快的,希望还能有机会能与张老师及谢老师的配合学习。

机电联调实训总结 篇2

及联调联试工作总结

中铁十七局武广客运专线项目经理部 曹宁宇

武广客专XXTJⅥ标9单元位于广东省韶关、清远、广州市花都区境内,起讫施工里程为: DK1989+500-DK2056+400,去除短链影响和隧道标10km以外实际施工长度54.071公里。主要工程有路基、桥梁、涵洞、隧道及明洞、无砟轨道、公路跨线桥、人行天桥、环保、水保工程、临时工程等。管段内黄秋山隧道(4237m,长度排全线隧道第七)列为全线重点工程。

第三阶段联调联试于9月13日开始,9月20日测试动车在大瑶山3号隧道(无砟轨道)试验速度已达350公里/小时;第四阶段联调联试于10月14日开始,12月1日结束。12月9日国产CRH3型“和谐号”重联动车组在武广铁路客运专线的试运行中,以394.2公里的时速刷新世界高速铁路运行速度的最高纪录。12月26日正式开通运营。通过第三、第四阶段联调联试,深感如履薄冰,责任重大,总结几条,抛砖引玉,希望能够引起各级领导对施工质量的足够重视:

一、良好的线下工程质量是确保轨道质量的基础和前提

1、隧道工程。应精心组织和施工,严控开挖断面、抓好初期支护、和防排水,认真做好二衬施工,保证隧道品质。确保隧道工程无漏水、无翻浆冒泥现象、底板稳定,某局的某隧道就是因为底板排水没做好,导致底板上拱,严重影响了第三阶段联调联试。我管段某些隧道也有渗漏水现象。

2、路基工程。客运专线的每一段路基工程都是重要的土工构筑 物,每一个工点都是科研项目,每一个试验检测数据都事关建设成败,这个观念必须树立。必须从路基填料选择、填筑工艺、沉降监测三方面进行重点控制,认真抓好填料选择的源头,通过加强过程控制、注重细节管理,确保路基施工质量。现在看来我管段大部分路基都或多或少存在沉降,有些甚至还比较严重,静态和动态调整时为调顺线形,有些轨枕上已加垫了3块调高垫板。这些都是盲目施工赶进度造成的。

3、桥梁工程。必须对桥梁施工工艺、原材料、施工过程、成品检验等过程逐级分层把关,墩台实测沉降值不得大于5mm,沉降趋于稳定。必须保证制梁碎石母材强度达到两倍梁部混凝土制梁强度100MPa,确保梁部混凝土弹性模量达标,保证梁体弹性变形与设计挠度相符。联调联试期间桥梁的质量稳定,桥梁挠度变化对无砟轨道精度的影响很小。

二、无砟轨道施工的高精度是保证轨道质量达标的根本

1、武广客运专线无砟轨道设计时速350 公里,施工的高标准不言而喻。我们充分利用种种有效手段,如参加武广公司组织的各种培训,请外方专家和国内专家讲课,去铁八局试验段和其它局学习参观等方式,教育各级领导干部、管理人员、作业人员提高认识,改变观念、重视质量,把无砟轨道施工质量当作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而且是常抓不懈,时刻坚持。抓主要环节,抓关键工序,抓过程控制。反复强调过程决定结果,细节决定成败。

2、先进的生产力是优质高效完成施工任务的前提。必须选择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专业化的施工队伍参与施工。必须购臵大批先进实 用的施工设备,备足经验丰富的各级管理人员、各专业技术人员和现场作业人员,尤其是现场质检人员、测量人员和试验检测人员。事实上,由于管理体制、局处利益等方面的原因,购臵设备存在延期付款的情况,导致设备迟迟不能上场,现场各类管理和技术人员严重短缺。

3、精心组织、令行禁止,科学施工是无砟轨道施工的根本 在2008年5月份,我们就开始着手无砟轨道试验段施工,对路、桥、隧及过渡段施工等各种工况进行了模拟试验,希望能够初步掌握了各种工况下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对设备进行调试,发现设备问题能够在正式施工前予以解决,而且达到作业人员初步培训的目的。2008 年10 月份,我部无砟轨道首段施工在二工区率先开始,2008年12月份9单元完成100公里无砟轨道施工任务。在施工过程中,最值得肯定的是,在施工和物流运输组织方面取得了根本性的突破;最感到遗憾的是,有些班组无视纪律,轨排在还没有完成精调的情况下,擅自浇注了砼,导致后期静态调整难以正常进行,被迫对某些段落道床板捣碎重做,既耽误了静态调整又严重影响了我局的信誉。

4、严格的过程控制是保证无砟轨道施工高精度的关键。施工过程中,我们专门成立了无砟轨道技术攻关小组,收集、整理、分析各项测量数据,随时对现场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为了保证各项措施能落到实处,经理部还成立了质量控制小组,每天检查各作业面施工质量情况,现场发现问题就地要求整改,对现场容易出现的问题形成书面通报下发各作业队,引起各作业队的高度重视并重点控制,确保各工序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的轨道精调是无砟轨道施工中非常关键的 一道工序,它对轨道的几何尺寸最终位臵能否达到设计及验标的要求起着决定性作用。施工中,必须将验标要求的标准作为最低标准,调试过程中考虑测量精度误差、施工影响、环境影响、操作误差的因素,必须留有一定的富余量(高程、轨距、中线、水平调试误差均控制在0.5mm 以内),确保浇注砼后满足精度要求标准。同时,严格控制工具轨接头误差,采用轨头钻孔、精调一遍后上鱼尾板,消除轨排之间的错台、错牙,保证线路的平顺性。在曲线地段(尤其是曲线桥梁)通过在防撞墙增加斜拉杆的方式对轨排进行固定,防止其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发生移位,同时尽量避免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对轨道的碰撞,确保最终轨道几何形位。

5、及时总结、取长补短、推广经验、干好干快。采取多种措施,开展多项活动,促进无砟轨道施工质量和进度。

(1)开展现场观摩活动,对操作规范、施工质量好的作业面,经理部组织各工区的项目经理、总工、工程部长、作业面负责人等现场观摩,并通过多媒体的形式组织大家学习交流,使得各作业面整体水平上台阶。

(2)积极开展无砟轨道对手赛活动,各作业面比安全、比质量、比进度,形成周考核、月考核制度,奖优罚劣,提高大家的认识和重视,并激发了大家施工的积极性。面对武广客专一再压缩的工期,以及铺轨日期后门关死的情况,经理部未雨绸缪提前安排部署,确保了长轨的按期铺设。

三、长轨铺设应力放散锁定后轨道静态调整是保证轨道质量的关 键环节轨道静态调整是将轨道几何尺寸全面、系统的调整到规范允许的误差范围,是对施工误差的进一步消除,全面提升轨道的平顺性。

1、各环节高度重视。从经理部到各工区到各施工队,各级领导高度重视轨道的静态调整。项目经理亲自挂帅,项目总工直接主抓,从施工组织到施工技术再到现场管理方面,均指定专人负责,随时掌握调整的进展和质量情况。每天汇总报告轨道调整进展,定期进行统计分析。

2、培训到位。在静态调整整前,我们挑选责任心较强的技术人员参加了武广公司在韶关组织的精调培训,随后又请睿铁公司专家到韶关进行了两次专门的培训和现场指导。现场实施前,我们对作业人员进行详细的交底和培训,使每个人熟悉各自的作业内容、施工方法和技术标准。正式上道更换时,先选择1~2km 作为试验段进行练兵,待作业人员熟练掌握施工工艺和作业标准后再大面积开始精调。

3、坚持高标准。在模拟调整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静态标验收准(轨向、高低按2mm 控制,轨距、水平按1mm 控制)进行控制,对测量数据进行认真整理分析,有疑问的到现场再次测量核实,最后确定更换合适的扣配件。模拟调整后安排专人复核确认,确保扣件更换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4、现场调整认真仔细。精调作业时,现场技术人员坚持跟班监控,确保更换位臵、扣件型号的准确和正确,每次更换结束后,现场技术人员再次仔细测量复核,并重点检查调整后扣件是否密贴到位、螺栓是否紧固到位以及更换后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坚持三遍调整的 原则,在静态调整阶段尽可能消除误差。一遍静态调整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需进行第二遍甚至第三遍调整,但只要第一遍调整仔细,第二遍以后的调整量会很小。所以静态调整一定要彻底,坚持三遍的原则,认真扎实调整,这样在动态调整时工作量会很小。

5、关键环节和技术。

长轨铺设前,我们对全管段道床板扣件拆卸后,从承轨槽到扣件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清扫和检查。重点清理轨枕、扣配件上残留的混凝土、砂尘、杂物等,确保轨距挡块与挡肩、承轨槽表面、弹条等清净,并检查确认扣配件安装正确、齐全,我管段联调联试期间发现有些轨枕里缺少钢垫板。这样不仅为长轨铺设创造了条件,同时也保证了轨道的精度。长轨铺设焊接应力放散锁定后,严格办理好交接。重点检查扣配件齐全、各部位密贴、长钢轨焊接接头平顺及扣件扣压力达标。若上述工作落实不到位,钢轨与扣配件之间不密贴或空吊则会造成后期测量数据失真, 严重影响轨道精度调整的真实性。

精调前轨道的几何状态测量是静态调整的前提。

(1)对全线CP III点进行重新复测,确保CP III 点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配备足够数量的精调小车并保证仪器使用状态良好。(3)在轨道几何状态复测时,尽量选择夜间施工,并避开高温、大风、大雾、雨天等不良天气状况,同时测量进度不宜过快,一般控制在60~80 米/小时为宜,确保测量数据的稳定和真实。如果测量数据偏差过大或不真实,轨道会越调越差或反复调整。调整过程中,无 论是平面调整还是高程调整,均先确定好一股钢轨作为基本轨。平面按照“先轨向、后轨距”的原则,高程按照“先高低、后水平”的原则进行调整。先将基本轨的轨向、高低调整到位,然后利用轨距和水平卡控另一股钢轨。拆除扣件时,每次拆除扣件最多以5 根枕木的长度为宜,并松开与更换扣件区域两端相邻的1 个扣件(只是松开螺栓而不拆除),确保需更换扣件的到位,以及与不更换扣件的平顺过渡。扣件更换完毕紧固螺栓时,直线地段先紧固调整量为正的一侧,曲线地段先紧固曲线内侧扣件。

四、及时进行动态调整是保证轨道质量达到高速行车条件的有力保障。轨道动态调整是将轨道几何尺寸及轨道线形进一步优化,全面提升高速行车的平顺性、舒适性和安全性,是联调联试期间的关键环节之一。

1、组织机构健全。此次联调联试我们高度重视,积极组织,认真对待。联调联试开始前,我部迅速成立了局指、工区两级联调联试领导小组,又与工区签订了安全和轨道精调包保责任状。

2、信息传递通畅。主要负责武广公司、广铁集团及联调联试指挥部等文件、通知公告的记名传达;负责试验车检测数据及时收集、整理,建立问题档案,实行问题消号制度,并每天12 点以前逐级上报超限问题整治结果;驻站联络员驻站值班,负责搜集各队施工要点计划申请,办理请、消点手续等。信息传递以三种途径实行双控联保,以传真、网络和电话三种途径传递,收到信息后要确认回复。

3、数据分析准确。经理部安排专人跟车,搜集当日轨检数据,核对运行里程,处理后发至信息统计员,经理部设专职信息统计员,24小时值班,工程部审核后,分清超限的类别,发至经理部领导及各队相关人员,各队收到信息后项目经理、总工签认,再次核对分析后安排现场实施。数据分析主要是根据每日的报表内容为准,重点确认超限类型、超限等级、超限里程以及各项综合指标。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一般要结合波形图进行核对确认。

4、现场实施认真。在处理超限问题时,每次超限数据以轨检车、动检车数据为准,超限类型基本比较准确,虽超限点位的里程会有所差异,但一般都会在数十米范围内找到。现场一般用精调小车测量来确认超限点问题比较容易,通过测量数据可以直接发现问题所在。如果精调小车不足时,也可以使用道尺和弦绳的办法找到问题,这需要有经验的工务段人员处理,弦绳在直线段数据较准,在曲线段数据不容易准确。问题找准后,先确定调整方案(重点确定动那股钢轨和需要调整的长度),然后再更换相应的扣件。超限点处理结束后,要再次用精调小车检查轨道状态,确保调整到位,避免处理错误将超限问题升级,我管段12月2日由于没有及时用精调小车复测,导致因处理1级点后来跑出4级点的教训。处理超限点后必须检查确认现场无任何遗留物品,方可转到下一个问题点施工。超限点处理过程中,优先处理二级以上所有超限类型,一级超限类型中,优先处理除轨距以外的超限类型。各级超限类型中优先处理三角坑,其余类型优先处理峰值较大的超限点。由于轨检车正向行驶检测数据较准,返向行驶时数据波动较大,超限点也会增加,数据可参考使用。但不论数据如何,只 要是超限问题,均需要现场检查核实并处理。处理超限点时各种型号的扣件需准备齐全,它的比例一般与静态调整用量基本成正比。现场发现±

1、±

2、±3 的用量较多,因为许多静态未调整与已调整的过渡地段可能需要用±1 来更换,原来换±1 的可能需要用±2 来更换,原来换±2 的可能需要用±3 来更换。

5、安全防护到位。联调联试期间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一定要坚持“行车不施工,施工不行车”的原则。施工前必须提报计划申请要点,并按计划批复内容到车站办理登记手续,施工结束每个作业点现场确认安全后再到车站销点,严禁无计划和超计划施工。安全防护和巡逻人员认真进行巡查,对施工过的地点重点检查,人员、物料、机具是否撤离栅栏以外,确认无侵限物料。行车期间要确保无闲杂人员、动物等进入栅栏内,确保行车安全。在第三、第四阶段联调联试和试运行期间,我管段无重大人员和设备事故的发生。

五、超限点出现的处理和体会

现场复查是对数据理论分析的一个确认,是指导动态调整的最重要环节。现场复查主要是对数据分析中确定的超限局部点位或区段进行复查,以查找出问题的所在。其常用工具有:精调小车、轨距尺、弦线、1米直钢尺、塞尺等。复查的范围一般在点位前后10m左右,未发现异常应前后延伸至50m范围(必要时还需扩大检查范围)。不同问题的复查方法是不尽相同的。

1、轨距问题的复查

轨距问题比较单一,一般为小轨距,和施工方法有关。现场可用 轨距尺逐根轨枕连续检查轨距,一般情况,轨检轨距要较轨距尺检测的数据偏小,稍小0.5mm左右。现场检测如轨距未超过静态标准,可不做调整。检测轨距的同时,还需用塞尺检查轨距挡块的密贴情况,有一些轨距的变化是因挡块不密贴引起的。

2、引起轨向超标的原因较多,有轨距挡块放臵错误、扣件松动、挡块不密贴、焊缝打磨不到位等,还有就是轨距变化率过大、钢轨平面位臵变化率过大。需要精调小车、弦线、塞尺、直钢尺、轨距尺进行检测。

3、横向加速度问题

低速轨检易在曲线段,尤其是缓和曲线上出现横向加速度超标,多半由于低速行驶,曲线过超高引起的,是轨道结构问题,属于正常现象,一般不做调整。个别情况,对缓和曲线进行园顺,或尽可能减小平面位臵变化率,也能有效减缓此问题出现。这里反过来要求静态调整时,需注意缓和曲线段调整,可适当提高曲线段轨向控制值,如按±1mm/5m标准进行适算,同时还应尽可能将平面、或轨距变化率值较大的点位移出该段曲线。

4、垂直加速度问题

垂直加速度主要由于钢轨接头焊接不平顺引起的,可用直钢尺进行检测,对不良焊头进行打磨,即可消除此问题。当然,扣件松动、连续的小高低也会引起垂加超限,则需要通过对扣件进行复拧和通过小车检测,然后系统调整解决。

5、高低、水平和三角坑问题 高低和水平的问题一般和三角坑问题会同时出现,除轨距外,此类问题为轨检的主要扣分点,成因较多,非常复杂,尤其是三角坑,反复出现,往往在动态调整后期,高速轨检的问题就只剩下三角坑的问题了。此类问题的查找和调整也是最耗费人力和时间的。根据武广客专动态阶段调整的经验,其成因主要为:(1)单方面高低或水平超标,引起的三角坑

水平的问题一般是因高低问题引起的,如:轨底空吊(比重较大),垫板缺失(钢垫板被盗占较大比重),调高垫板设臵错误,钢轨接头温度应力集中凸起,钢轨焊缝接头没磨平还正好位于轨枕上,轨枕是斜枕,轨底下有异物和胶垫板损坏等,个别情况出现过钢轨面有异物,以上问题在我管段均出现过。此类问题多数无法通过小车检测找到问题点,需要逐个对钢轨接头、轨下垫板进行检查,或成段拆除扣件系统检查。接头问题若通过打磨无法解决,则需要重新焊接和锁定。(2)基本轨和非基本轨小高低、小水平复合导致的

可通过小车测量,然后精细调整解决。当然,对轨下存在小型异物,小车也就无能为力了,需下决心成段成段清理扣件进行拉网式搜寻。此类问题解决的难点是因问题不显著,无法确定问题段落,只有通过不断的调整尝试来解决。

(3)轨向或其他问题复合引起的三角坑

平面位臵变化率较大,或者接头焊接问题,导致动车组走行出现突然变位,也会导致三角坑。

6、动力学超限问题(1)减载率:重点检查焊缝平顺度,扣件、垫板状况,多为焊 缝平顺度不良造成;

(2)脱轨系数:重点检查扣件扣压力、垫板状况和轨道小轨向 等问题;

(3)轮轴横向力:重点检查轨向、水平,多为轨向和水平的复 合不平顺的叠加所致,可以结合波形图一并检查分析,同时还应检查挡块密贴状况。

7、长、短波不平顺的检查

此类问题极少,静态调整符合标准后,一般不会出现此类问题,个别可能会在大跨度桥梁,过渡段,道岔区前后和不同单位施工管段连接处等段落出现,现场可通过小车联测复查并结合轨检报告和波形图分析来解决。

8、晃车的调整

晃车点一般多为轨检超限点和动力学指标超限处,也有因连续小高低、小轨向引起的晃车,特别是小高低和轨向周期和动车组车体自振频率接近时,导致车体晃车。武广客专上出现过12m~20m波长连续小轨向导致CRH2型动车组(轨检车)晃车的案例。需要通过精调小车复查,制定精细的调整方案,然后实施调整。

9、TQI值偏高的调整

TQI值偏高,反映该段落轨道综合质量不良,通过持续的超限点调整,逐一消灭各类超限点,会很大程度降低段落的TQI值。目前我管段低速TQI为3.0,高速TQI为2.0,满足350公里/小时动车组行驶的 各项指标要求。

通过四年的武广客专施工,深刻地认识到雷达2000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和轨道静、动态调整是一个非常精细的工作,需要认真的工作作风、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细致的操作管理,一点疏忽就会导致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浪费。我认为任何工程的最终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现场领导对客运专线施工技术的认识水平和管理是否严谨有效。

制冷与机电实训报告 篇3

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报告

在这深秋凉绪,乍寒还暖时节,我在深圳市中开冷气公司实习的这段时间,不仅学到有关机电方面的实践知识也对空调的发展和趋势有一定的认识,对于空调系统的硬件连接,控制原理安装调试与操作进行一定的了解,认识到空调系统与机电的密切结合,其实,空调业是机电一体化结合的最直观的表现,从机械部分的压缩,冷凝,节流,蒸发到控制部分的星三角转换,油泵启动和各种压力保护器,各种电路系统都是机械和数控的综合体现,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的实习报告。

我所实习的中开冷气设备公司有二台1985年生产的美国进口开利空调,这两台中央空调虽然年代久远,为开利第二代离心机系统但和第一代相比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改善,首先最直观的表现实在中央控制处理区方面。我所认识的开利第一代中央空调主机为继电器控制系统,当然我所说的第一代只是狭义上的,实际上在美国开利从一八八几年起就已经研制出来氨系统空调。我所说的第一代只是改革开放之后在国内销售和应用的一套系统。到了第二代空调主机,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第三个阶段,也就是集成电路的阶段,第二代中央空调控制系统由中央处理器CUP,随机处理器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中断系统,定时器等微型部件组成。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为控制系统的大脑,由一块预先存储了程序的芯片组成,但我们进行开机试车时,处理区会按照预先设计的程序来进行控制。当有一个部件出现故障时就会中断启动,并且跳出故障代码,有故障代码查出问题所在,也就是说,但处理器进行自检时,由它发号施令给中断系统,如果中断系统完好无损的话就会顺利启动。由此可见操作系统对单片机的运用通常是在系统的核心地位并融入其中,实现各种测试和控制功能。推此及彼,在学校学习的知识能在这里有了综合的体现,实践和理论的结合使我对单片机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随机处理器~在中央处理区检索时,如果有些程序有故障,但是不影响开机的情况下,这时候随机处理器能够自检或者自己处理故障,如果不能处理就会在开机的情况下把它显示出来,能够随机处理。随机处理器还能进行油泵开机和扇门马达开闭作业。

只读处理器~只读处理器的作用为在系统内部设置了各种参数,这些参数是中央空调安全运行的必要条件,在系统运行时只有遵循了这里的参数设置才能保护系统,所以在中央空调系统中占有和重要的地位。

中断处理器~前面我几经说过,中断处理器就是当机器有故障时,由中断处理器执行,对主机进行保护。

以上这些是我通过这段时间对这些系统一些粗浅的见识,在我对这套系统的熟悉过程中我觉得也是对所学过的理论知识从新筛选一遍,用理论知识加深对实际工作的体练,用实践证明大学所学过的知识确实有用。我们通过一套系统,学习它,了解它就好像学过的东西有了生命一样,在学校时我们往往会觉得这些东西枯燥无味,是没有生命的,是冰冷冷的,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使我重新对机电这一行业焕发了激情,原来机械也可以这样美,为人们提供便利,这样使我们生活

中职机电专业实训教学论文 篇4

[摘要] 本文就当前机械制造及电气工程领域发展的新形势,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指出目前中等职业学校机电专业实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认为培养提升中职学生适应未来形势发展的职业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 机电专业 实训教学 教学模式 职业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当今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愈来愈迫切。特别是近年来,机械设计、数控加工、机械电子等领域发展迅速,需要各种层次的机电专业人才,因而对中职学校的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形势下,中职学校面对应用型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模式,决定了专业教育教学的发展方向。中职学校应不断提升实训教学的软硬件水平,以强化学生职业技能为抓手,培养出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强、且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实用性技能人才。机电专业实训教学对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有着重要意义,专业实训教学已经成为机电专业重要的教学环节。

一、机电专业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实训教学方法与实际应用相脱离

普通中职学校机电专业实训教学的手段单一,大部分实训教学仍以验证理论为主,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十分有限。实训课通常是教师先演示操作,学生的操作模仿多,思考少,对理论的理解和探索不够。而大部分机电专业学生毕业后,要直接走上工作岗位,面对复杂的工作环境,只有模仿实际工作环境的实践操作,才能锻炼提高他们的职业能力。因此实训教学环节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毕业生在今后工作岗位上的实际操作水平和他们的工作能力。

2.专业实训教师的培训力度不够

教师在实训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专业教师实训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实训教学的效果。所谓“名师出高徒”,只有实训能力强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技能高的学生。而多数中职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满足于提高教师的学历、职称,对实训教师操作技能培训重视不够,大多缺少工程实训一线工作的锻炼和提升。

3.实训基地与实训教学目标难匹配

中职学校机电专业实训教学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即实训基地建设困难,实现教学目标难度大。突出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个:①中职学校经费短缺,每人一工位的要求难以实现;②机电专业自身的特点,产品更新快,实训项目多且繁杂,要达到每个项目的实训要求比较困难;③实训环节缺乏科学的管理,难以系统化。

4.实训教材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当今电子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新的理论和新的电子设备的不断涌现,实训教材的内容存在时效性,经常出现信息滞后、内容陈旧等问题;此外教材内容与实训脱节、缺乏优秀的实训应用实例,使教学内容显得呆板、枯燥无味,难以培养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

二、建立科学系统的实训教学体系

1.建立以强化学生技能训练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通常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理解,来传授相关理论和概念。教学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求知欲望,而忽视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必须改革实训教学模式,从社会需求角度和学生的基本现状的入手,进行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以项目形式体现其教学内容。通过循序渐进的技能学习与训练,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从而转化为职业能力。

笔者听了关于“目标降解式实训教学模式”的讲座,很有感触。这种教学模式其核心理念是目标逐层分解。设定专业培养目标,将其分解为若干个阶段,学生在每个阶段逐个完成基本技能训练、专业技能训练、综合强化技能训练等,依次递进方式进行实训教学。目标降解式实训教学模式有成功的案例,如德国的“双元制”、美国的“社区学院”和加拿大的cbe教学模式,都是结合本国教育的实情,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社会需求,建立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这对我们建立适应社会需求的实训教学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理论依据。

2.重视专业实训教师能力培训,提高实训教学水平

实训教师水平的不断进步,是实训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因素。

①鼓励实训教师到生产一线进修学习提高。作为中职机电专业的实训教师,知识更新要快,只有接触学科前沿,才具备前瞻性和实用性的价值。为此,需要定期对实训教师进行相关专业课程的培训,经常到校外或对口单位参加不定期的进修和生产实训,促进实训教师不断的更新知识,提高自身实训技能和指导能力。

②学校应创造有利的条件, 鼓励实训教师参加各种业务学习, 增进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协同合作。通过成果展示,学研互动,让大家共同进步,整体提高。

3.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完善开放实验室建设

①实训基地建设,应鼓励产学结合。这不仅能充分利用学校整体资源的优势,与相关企业建立合作,还可把这些单位作为学生直观了解企业机电专业实训的基地。

②实验室是中职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训能力的重要场所。实验室开放面向全体,既充分发挥了现有仪器设备利用率,又有利培养学生的独立创新意识和实际动手能力,也让指导教师与学生有充分的交流与沟通,提高教与学的质量。

4.立足校本教材的开发,推进实训教学教材建设

好的实训教材是非常重要的,提高实训类教材质量的关键是教师。有了高水平的一线实训教师,才能保证编出符合中职学生需求的高质量优秀实训教材。实训教材应当立足高起点,将宝贵的教学成果和经验,融入教材中,不断更新,不断积累,不断补充,形成有一定特色的实训校本教材体系。

三、构建多元的教学评估体系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的理念,构建以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

1.学生在校学习职业技能、培养职业情感、学习与人合作的方法、进行自我学习、适时调整目标的能力。在评价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时,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技能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技能的过程,及其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严谨态度和规范合理的操作方法。

2.按模块化、项目化的模式来设置课程学习与考核内容。学生学完相应的课程模块即可获得相应的学分,而不是由一次考试定成绩。对于由校企合作的相关企业参与的学生实践成绩,则主要听取企业兼职教师的意见,给出学生的实训成绩。

3.鼓励学生参加由职业主管部门主办的各种技能竞赛;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利用课余时间组织有针对性的训练。学生在竞赛中获奖,可获得相应的奖励。鼓励学生在寒暑假从事自己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增加职业经验,企业出具证明,可获得相应加分。

4.构建“双证型”毕业生的导向机制。学生完成学业后可获得毕业证。为提高毕业生就业的能力,引导学生参加中级工技能培训,学生毕业时可考取相应工种的国家中级工技能证书。

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说明 篇5

“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数控技术专业(机电方向)的必修实践课之一。本实训环节是在课程试验的基础上,以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硬件连接、控制原理、控制软件编制、安装调试与操作的综合实训。

通过本环节的实训,能够使学生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基本组成,控制方式、控制对象的基本特征及工作机理,有更进一步全面地了解,并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完成对典型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组装、连接、调试,实现其基本控制功能。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工程实践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总时数和学分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为72,开设一学期。

根据该实训环节的特点,建议采取集中方式进行,各办学点根据自己的生源情况和设备情况,总实训周数为4周。

三、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了解控制对象的基本工作原理,及运动与动作特征;

2、能够根据控制要求,正确地选择控制系统,并掌握其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3、掌握系统的硬件连接、安装、调试的基本方法,并能进行正确的操作与维护;

4、掌握典型控制程序的编制方法,实现基本控制功能。

四、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分工

“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是机电专业的一门综合实践课,以《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技术》、《数控机床电器控制》等课程为理论基础。以《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单片机技术》、《传感器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和《机电一体化系统》等课程及相应的实践环节为专业基础;并为《综合实训(机电)》的先行综合实践环节。

五、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

通过本实训环节的教学要达到3个层次的基本要求。

理解:对与本教学环节相关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达到理解程度。

运用:对本实训环节所涉及的相关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要能够运用,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掌握:对教学内容涉及到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达到掌握程度。

六、实训条件

1、实训场地

各办学点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必须按照本实训的教学要求,合理选择校内或校外实训场地。

2、实训设备

机电一体化产品种类繁多,相关的教学、实训设备各异。本实训必须按照教学要求,以生产型、教学型的产品(实训平台)为实训设备。

七、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是以运动控制、逻辑控制、检测技术为核心的综合实训。可按项目化单元组织实训,具体实训项目的内容及基本要求见表1。各教学点根据自身具体情况选择其中两项以上(包括两项)的实训项目,并将其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相对完整的实训内容。并以此为据,制定出实施性教学计划。

表1 主要实训项目及教学要求

序号1

实训项目PLC应用技术

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备注

1、控制对象的工作原理、运

1、了解控制对象的工作机理与特专门实训平动与动作特征

2、PLC的选型与配置

3、系统连接与调试

5、实训报告撰写

备(技术性能指标)调试的基本方法

4、掌握典型控制程序的编制方法,实现基本控制功能

台、备

2、能够根据控制要求选择控制设典型实际设

4、控制程序的编制与调试

3、掌握系统的硬件连接、安装、单片机控制技术

1、控制对象的工作原理、运

1、了解控制对象的工作机理与特专门实训平动与动作特征

3、系统连接与调试

5、实训报告撰写

备(技术性能指标)调试的基本方法

4、掌握典型控制程序的编制方法,实现基本控制功能

台、备

2、单片机的选型与硬件配置

2、能够根据控制要求选择控制设典型实际设

4、控制程序的编制与调试

3、掌握系统的硬件连接、安装、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1、控制对象的工作原理、运

1、了解控制对象的工作机理与特专门实训平应用

动与动作特征

台、2、传感器的选型与系统配置

2、能够根据控制要求选择控制设典型实际设

3、系统连接与调试

5、实训报告撰写

备(技术性能指标)调试的基本方法

4、实测数据的采集与分析

3、掌握系统的硬件连接、安装、4、掌握数据的采集与分析方法。

CNC应用技术

1、控制对象的工作原理、运

1、了解控制对象的工作机理与特专门实训平动与动作特征

3、系统连接与调试

4、基本参数的设置

6、实训报告撰写

备(技术性能指标)

3、掌握系统的硬件连接、安装、4、掌握典型控制程序的编制方法,实现基本控制功能

液压控制技术

1、控制对象的工作原理、运

1、了解控制对象的工作机理与特专门实训平动与动作特征置

3、系统连接与调试

4、实测结果分析

5、实训报告撰写

备(技术性能指标)

3、掌握系统的硬件连接、安装、调试的基本方法

4、掌握典型控制程序的编制方法,实现基本控制功能

气动控制技术

1、控制对象的工作原理、运

1、了解控制对象的工作机理与特专门实训平动与动作特征置

3、系统连接与调试

4、实测结果分析

5、实训报告撰写

备(技术性能指标)

3、掌握系统的硬件连接、安装、调试的基本方法

4、掌握典型控制程序的编制方法,实现基本控制功能

设备故障诊断与维

1、设备的工作原理、运动与

1、了解实训对象的工作机理与特专门实训平修

动作特征

3、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

5、实训报告撰写

综合技术应用

1、控制对象的工作原理、运

1、了解控制对象的工作机理与特专门实训平动与动作特征

3、系统连接与调试

5、实训报告撰写

备(技术性能指标)调试的基本方法

4、掌握典型控制程序的编制方法,实现基本控制功能

台、备

2、控制设备的选型与配置

2、能够根据控制要求选择控制设典型实际设

4、控制程序的编制与调试

3、掌握系统的硬件连接、安装、征

台、2、设备的基本组成及特点

2、了解设备的基本组成及特点典型实际设

3、掌握设备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备

4、典型故障的诊断与分析

4、掌握典型故障的排除方法

台、备

2、控制元件的选型与系统配

2、能够根据控制要求选择控制设典型实际设

台、备

2、控制元件的选型与系统配

2、能够根据控制要求选择控制设典型实际设

台、备

2、CNC的选型与硬件配置

2、能够根据控制要求选择控制设典型实际设

5、控制程序的编制与调试调试的基本方法

八、地方电大的教学组织与实施

针对电大开放式教育的特点,结合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对地方电大及各办学点提出以下具体要求:

1、地方电大应根据此实训大纲组织实施各办学点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环节。

2、各办学点应根据此教学要求,制定出本单位的具体实施方案,报地方电大审核备案,具体内容包括:

(1)实训条件:实训场地,主要实训设备及台套数,师资配置等;

(2)实训内容:根据实训条件确定具体的实训模块、实训项目及具体的实训内容;(3)具体实训安排及主要措施等。

3、各办学点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不具备实训条件的单位,要积极借助社会力量,采取校校联合、校企联合等多种形式,以确保实训环节的正常进行,地方电大要对其进行监督检查。

4、凡可免修实践环节的学生,各办学点根据相应的免修条件进行初审,将学员名单及相关证书复印件上报地方电大。免修部分实践环节的学生必须提交综合实训报告。

九、考核说明

1、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的考核包括实训表现、操作技能和实训报告3部分。其中实训表现(出勤、安全文明操作等)占10%、操作技能占60%、实训报告成绩占30%。

2、实际操作技能考核依据“机电一体化系统综合实训”课程大纲和考核说明,由各地方电大自主命题,报中央电大备案。

3、学员在综合实训结束时,要撰写实训总结报告一份,采用电子文档打印稿,实训报告不少于3000字。

本科机电专业实训机制的构建论文 篇6

一、实训过程管理

严格的实训过程管理对实训质量起着一个监督、保障的作用。可根据实训内容、性质对实训环节分散或集中进行。如:机电产品认知实训中的讲座、企业参观等就可分散进行,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举行。为保证良好的实践动手效果,其他实训建议停课在实验室集中进行。实训过程包括以下环节:实训开题动员、实训专题技术讲解、学生集中设计和制作、实训验收答辩、实训论文提交等。

在实训动员时具体告诉学生详细的实训时间安排、实训内容、实训检查、实训考核方式等,让学生完全进入实训状态。根据题目难易程度和学生能力可把实训专题讲解放在实训初或实训中。如电子技术实训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专业基础实训,那么最好在实训初给学生具体讲解一下每个题目的大致思路和实训报告的撰写方法。机械设计实训和检测与控制实训可让学生拿到题目后首先自行设计,在学生设计过程中发现问题后再针对问题进行讲解。实训过程中相应地安排指导老师在实验室值班,负责学生考勤、答疑、指导和实验室管理等工作。

在此期间,学生按班次、时间段到实验室分批设计和制作。一般,实训最后几天为实训验收或答辩时间。排好时间段,几位指导老师共同验收,根据学生做的实物进行提问。最后,学生提交实训报告。实训报告撰写方法原则上同毕业设计论文写法、格式相近。这也是为学生毕业设计的论文撰写奠定基础。

二、实训耗材的可持续利用

对机电类专业来讲,由于学生必须制作实物,因此实验耗材开支较大。如果每次实训都购买耗材,这将是极大的浪费。系统性的实训内容安排已为循环利用实验耗材做好保障。每一学期的实训作品都是下一学期实训的地基,犹如必须一步步做好底层才可以最后建造出金字塔来。如何在保证作品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可持续利用实验耗材是实训管理中较难解决的问题。例如,从实训性质来说,电子技术实训和检测与控制实训主要让学生做电路板来实现一定的功能,这两个实训的主要成品都是电路板。可以在这两门实训结束后,由实训负责老师把电路板收集起来统一放在大纸箱里集中保管。

机电产品认知实训部分内容,如电子元件识别、电路板焊接就可以使用这些保存的电路板让低年级学生练习,大大节省电子元器件的开支。机电产品认知实训购买的电气元件可以继续为电气控制系统实训服务。当然,实训中常用的各种电子、电气元器件可以由实验室早期统一购买,实训时到实验室领取并做好登记。不常用的,或有些特殊的,由学生提出申请,指导老师同意后方可购买。由于大学四年的实训内容是系统性的,如果严格做好实训耗材的进出管理,妥善保管好每一次实训作品,都可重复、循环使用实验耗材,为节约实训耗材成本提供保障。

三、结论

上一篇:走进中学政治说课稿下一篇:办理《出生医学证明》告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