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

2024-05-24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精选11篇)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 篇1

三年级上《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一)》教案9-13页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在不同的方法中择优的意识和迁移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使学生感悟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是在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口算的基础上编排的。这部分内容的学生不仅可以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而且还为后面学习多位数的笔算加、减法做了铺垫。由于前面在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时,学生已经接触了转化的思想方法。所以,本课一开始时,学生就很可能想到几百几十看成几十几个十,将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转化成两位数加两位数来计算。也可能会有学生就直接利用列竖式,进行笔算。但不论学生运用哪种方法,一定要让学生说清算理,并且要注意各种算法中相应的问题。特别要重视的是进位加与退位减,要让不同算法的学生尝试一下其他算法,通过对照、比较选择更合理、更适合自己的算法。

教学重点: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位加和退位减。

教学准备:课件、练习卡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引入新课

1.师:课件直接呈现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问:同学们,你们认识她吗?对,她就是我们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海宝。

2.课件呈现:世博园里的一个纪念品商店,商品琳琅满目,吉祥物海宝摆放在最显眼的位置。

(1)师:你们看,同学们来到了世博园纪念品商店。这里面的商品可真多啊!其中吉祥物海宝最受游客的欢迎。

(2)课件出示:上午卖出 380 个“海宝”,下午卖出 550 个“海宝”。

3.提出问题:你能根据图中的内容提出一个数学问题来吗?

(1)可能会有学生提出:

①上午和下午一共卖出多少个“海宝”?

②下午比上午多卖出多少个“海宝”?

(2)分析比较:

①这两个问题分别用什么方法计算?你会列出算式吗?

②学生列出算式后,师:这两道加、减法的计算与我们前面学习的加、减法有什么不同?

4.点明课题: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教师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与前几节课延续的生活情境,为学生创设一个简单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情境中寻找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为接下来的探究新知作准备。】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探究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1)课件呈现问题①上午和下午一共卖出多少个“海宝”?和算式“380+550=”。

师:刚才我们已经列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算式:对于这个算式,你会计算吗?

(2)尝试练习:学生独立思考,计算380+550=;

(3)计算完成后,请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自己的算法。

(4)汇报展示

①如果学生是用口算的方法来计算的,就让学生完整的表述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如:因为38+55=93,所以380+550=930;也可以把380看成38个十,550看成55个十,55个十加上38个十就是93个十,也就是930等。

②如果学生是用竖式计算的,请学生将自己的竖式利用多媒体展示平台进行展示,并让其简单地叙述自己的计算过程。特别要引导学生说出: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

(5)互动交流

①师:刚才同学们想到了两种方法来计算这道题,其中第一个同学是将几百几十看成几十几个十,得用上节课我们学习的口算两位数加数来解决,但是一定要注意最后结果中别漏掉最后的0。

②那我们再来看一看第二个同学列竖式计算的方法,请大家在小组中讨论一下:在列竖式计算的时候我们要注意哪些问题?学生讨论后全班交流,教师从中提炼出计算法则,适时板书。

③质疑:课件呈现小精灵的问题:为什么百位上不是8呢?让学生讨论,而后师生共同概括:那是因为十位相加已经满十了,需要向百位进1(课件闪烁进位的1),在列竖式时,我们要将十位往百位进的1写在竖式中,千万不能漏掉。(6)方法小结:

①课件显示口算方法的过程。

②学生边小结列竖式的计算方法,教师边板演竖式,进行完整的示范。

③师生共同小结: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要从个位加起。如果哪一位上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一。在学生汇报时,教师利用课件按步骤的演示计算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主尝试,让学生自觉地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与笔算的方法迁移过来探究新知,再通过师生的互动交流和教师的有意设疑,促进学生进一点掌握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提醒学生注意笔算中加法中的进位问题。】

2.探究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1)课件呈现算式:550-380=

(2)独立完成计算。

(3)小组中交流算法和计算结果。

(4)全班反馈,交流方法。学生汇报一种方法时,教师利用课件显示出来。

如:

①因为55-38=17,所以550-380=170;

②把550看成55个十,380看成38个十,55个十减去38个十就等于17个十,也就是170;

③请一位列式计算的同学板演,并让其说一说自己的计算方法。

④课件呈现小精灵的问题:为什么百位上是4减3?

(5)自主梳理笔算方法(课件分步骤出示):

①相同数位对齐;

②从个位减起;

③哪一位上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在本位上加十再减。(课件演示:在百位5的上面点上一个退位的点,并写上一个字体小一点的4,同时在十位写上字体小一点的15。)

【 设计意图:本环节注重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尝试、合作交流、共同梳理中,掌握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的退位减法,同时利用课件的动态演示,突出笔算减法中的重点,突破难点。】

三、练习反馈,巩固提高

1.比一比,看哪组能全算对:P14的“做一做”。

(1)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并将结果直接填在书上。

(2)集体汇报,汇报时说出自己选择的计算方法。

(3)请做全对的同学举手,评出最佳小组。2.笔算我最棒:P16练习三的第一题:

(1)让学生独立完成,直接在书上计算。

(2)完成后,选择一个学生的答题结果用多媒体展示。

(3)涉及进位加或退位减时,教师做出适当的强调。

(4)同桌同学互相核对结果,请做全对的同学举手。

3.桃子熟了:P16练习三的第2题。

(1)学生在答题卡上独立完成,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解题的格式。先列算式,再用竖式笔算,不要忘记单位与答语。

(2)学生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核对,看看格式是否符合要求,结果是否正确。

4.开火车:P16练习三的第3题。

(1)课件呈现题目,分步出题。可以适当增加题目,延长火车的长度。

(2)指定某名学生直接报出答案;其他同学笔算验证。

5.保护视力:P16练习三的第4题。

(1)课件呈现第一幅图: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①引导学生发现:时间是2012年;明明写字的姿势不对,眼睛近视是300度等等。

②让学生再联系实际说一说,如何保护视力。

(2)课件呈现第二幅图:

①让学生说一说:从这幅图上你又获得哪些信息?

②你能根据这两幅图的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③引导学生提出:明明的眼镜度数减少了多少度?

④你会解决这个问题吗?让学生独立解答,而后集体订正。

(3)让学生再联系两幅图,说一说自己的感想。适时对学生进行珍惜眼睛,保护视力的健康教育。

【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练习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练习中对所学的计算方法加以巩固,并适时对学生进行保护视力的健康教育。】

四、全课小结,比较概括

(一)学生自主梳理: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二)比较概括:笔算几百几十加几百几十和笔算几百几十减几百几十的方法有什么异同?引导学生说出(同时课件出示):笔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相同点是: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不同点是:笔算加法时,哪一位上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笔算减法时,哪一位上不够减,就要到前一位上退1,本位上加十再减。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主梳理本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同时,利用比较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方法的异同,引领学生通过反思与小结强调本课所学知识的重难点,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 篇2

关键词:数学;计算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6-186-01

“20以内数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是在10以内数的加减法及1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是学习多位数计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其它数学知识必须具备的基础。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是小学数学计算的重点,也是难点,很多孩子难以学会学好。如果这个重难点不突破,对将来孩子的计算学习将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我们首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确立正确的计算方法,并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新颖有趣适合学生个性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枯燥、抽象的计算方法。现根据已往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以下方法,希望能为各位家长辅导孩子提供方便,也希望各位家长能加强对孩子的个别辅导,以弥补孩子在学校中学习的不足。

一、20以内进位加法

方法一:“凑十法”9 + 4=9+1+3=13

“凑十法”的主要特点是:看大数,分小数,把大数凑成十,再加剩下的数。要熟练掌握这方法首先要把得数是10的加法记熟了,如:9+1=10,再次是要熟练把数分成两个数相加,如:4分成1和3。这方法的难点就在于要分清把小的数拆成几和几才有利于凑成十,如:4一定要分成1和3,因为9+1刚好等于10。凑十法的优点在于能多复习1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数的拆法。缺点在于一时学生掌握难度大,要慢慢的训练。

方法二:“五五凑十”6 + 8 =5+5+1+3=14

“五五凑十法”的主要特点是:当两个数都大于且接近5时,把这两个数都拆成5+,如:6=5+1,8=5+3,6+7=5+1+5+3=5+5+1+3。要熟练掌握这个方法主要是要熟练大于5的数分成5和几就行了。“五五凑十法”的优点在于比“凑十法更容”易掌握。缺点在于只局限于等于5和大于5的数的加法。

方法三:“多加减补”9 + 5 =10 + 5 -1 =14

“多加减补”的主要特点是:先把9看成10后与5相加,再把多加的1减掉。这是“多加减补”的方法,这里蕴涵假设的思想。也可以这样理解:8=10-2 ,用10-1来替换原式中的9,算式转换为10 -2+ 5,再调整运算顺序为10+5-1,这里蕴涵着替换的思想。这方法的优点:在于复习了得数是10的加法,从一年级就开始接处到假设法,替换法,加法运算顺序等。缺点在于和“凑十法”一样学生掌握起来难度大。

方法四:“记数添数法”把9记在心里,再接着数到6个数。

9+6=9+1+1+1+1+1+1=15

“记数添数法”的主要特点是:先把大数9记在心里,然后再添数1,边添数边数手指头,添到6为止。“记数添数法”的优点是:廷续了10以内的加法比手指头的计算方法学生容易掌握。缺點是:没有什么思考空间,单纯的机械计算。

教无定法,同样学也无定法。只要学生能正确计算就是最好的方法,所以在教学中有个别学生有自己的计算方法,我们不能搞一刀切,应该多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计算。以上几种方法都有“凑整化简”的思想,在做题时应结合每道题不同的特点来灵活选择。

二、20以内退位减法

方法一:“做减想加”或“想加做减”因为8+7=15,所以15-8=7,15-7=8。

“做减想加”或“想加做减”这个计算方法看似简单,但要求学生思维力最高,首先要求学生要熟练掌握20以内的加法才能快速的应用“做减想加”或“想加做减”。这个方法的优点在于:从简单的10以内加减法入手,学生容易了解,如:1+2=3反过来就是3-1=2,3-2=1。又能够廷伸到以后二年级的乘法口诀求商法。这个方法的缺点在于:要求学生的思维要高,反应要快,有个别学生记性不好或反应能力差的,要掌握这方法不容易。

方法二:“破十法”12-5=10-5+2=7

“破十法”这个计算方法如果让学生自己思考计算方法,它是一个不受欢迎的方法。这方法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学生才能掌握,首先告诉学生3不够5减时先不减,要找十位借1变成一个10-5得数5再和剩下的2合在一起成了7。这个方法的优点在于:学习来容易记住,简单又好理解,还能为以后多位数的退位减法设下伏笔。但这个方法的缺点:学习这方法是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的,缺乏自主学习的氛围。

方法三:“平十法”14-5=14-4-1=9

“平十法”也叫“连续减法”它的特点就在于先把减数拆成补减数的个位和别一个数如:把5拆成4和1,再把14-3=10,最后把10-1=9,这方法的难点在于把减数拆成另外两个数,一定要拆对。“平十法”的优点在于:大多数学生容易掌握可以让学生自主动手研究学习。这方法的缺点:学生在用这个方法计算时容易养成扒手指的习惯。

方法四:“多减加补”13-9=13-10+1=4

“多减加补”这个方法的特点在于:把减数先凑成10,再用补减数减再加上和9凑成10的那个数1,如:9+1=10,再把13-10+1=4。这方法的优点在于:再次让学生复习凑十法。它的气点就是:只能局限于小位数的计算,以后计算多位数这方法行不通。有个别学生容易加补上的那数忘记加上了。

方法五:“将被减数个位上补足成够减的数”13-5=15-5-2=8

“将被减数个位上补足成够减的数”这个方法是将被减数的个位补到能被减数减,再接着减去补上的数。如:13-5化成15-5-2=8这样学生就更容易掌握了。优点:这个方法比“多减加补”的方法更容易记,也比效不会出错。缺点:只能局限于小位数的计算,以后计算多位数这方法行不通。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篇3

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重视估算,培养估算意识”,是《标准》在计算教学方面强调的内容之一。在这一理念的支持下,教师以“估算”为线索,展开教学。

①在解决问题中进行估算。教师在引入主题,展会讨论,巩固练习等五一节上创设了一系列的情境:如收集矿泉水瓶,乘火车和乘飞机,购物,看书等。以生活化的情境为载体,以估算为内容,把解决不同类型的实际问题和估算紧紧联系起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估算的实在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

②探索估算方法的多样化、个性化。学生的思维各不相同,想出来的方法也是各有特色。教师在引导学生估算时鼓励学生寻求多样化的合理估算方法,肯定学生独特的想法。如在估算“第三、四周大约一共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时,学生就想出了多种合理的估算方法,这不仅体现了学生真正地投入到学习中,而且也看出他们理解了估算,懂得运用估算。

③发展学生数学表达能力。流利的数学表达能促进更广阔的数学思考。教师重视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估算过程。学生在表达中加深了对估算过程的印象,对估算理解也更准确。

教学目标

①使学生能根据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并选择适当的算法。

②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

③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第98、100页采图(或相应多媒体课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矿泉水瓶能再利用吗?矿泉水瓶是塑料做成的,属于可回收物质,可以回收进行再次利用。大家看看二年一班一个月来收集矿泉水瓶的情况。(电脑展示例题5;收集矿泉水瓶情况)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①根据统计表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师:小朋友们,从这个统计表中你了解到了什么信息?

你能根据得到的信息提出数量吗?

学生根据统计表提供的教学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

学生思考并提出:

a.第一周和第二周一共收集了多少矿泉水瓶?

b.第四周比第三周收集了几个矿泉水瓶?

c.第三周和第四周大约一共收集了多少个?

师:哪个问题我们以前没有遇到过?(第三个问题)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解决它。

②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a.第三、四周大约一共收集了多少个?

师: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解决?怎么列式?

板书:192+219=

师:不计算,估一估这两周大约一共收集了多少矿泉水瓶?

第四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篇4

教学内容

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课本第45页-46页例1、例2,“做一做“习题,练习十二第1-4题)

教学要求

掌握口算两位数加减法两位数(和在100以内)的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口算两位数加减法两位数(和在100以内)的方法

教学难点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 口算

34+8     32-14      3+7         61-6

42-20    15+30      69+4       88-80

2、 填空。

18=(  )+8    46=40+(  )

62=(  )+2    71+70+(  )

二、 新授

1、出示课本上准备题。32+40+6       47-10-8

要学生看版式说得数,由此引入新课:两位数的加减法,以前学过笔算,出可以用口算。

揭示课题:口算两位数加减法。

2、教学例1。

出示第(1)题:64+25

教师引导学生想:怎样改成已经学过的口算?把25看成哪两个数的和?该怎么办?教师逐步板书:

64+20=84

64   +    25 = 89           想:

84+5  =89

84

出示第(2)题:28+37=

启发学生说说怎么想?指名回答后板书:

28+37= 65      28+30= 58        58+7=65

引导学生小结:谁能说说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方法?(从高位算起,用第一个加数加第二个加数的整十数;再用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加第二个加数个位上的数。)

提问:还能想出别的算法吗?

3、 教学例2。

出示第(1)58-26

提问:怎么改成已经学过的口算呢?把26看成哪两个数的和?口算时是怎么想的?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58-20=38

58  -  26 = 32        想:

38-6  =32

出示第(2)题:72-49=

让学生说出是怎么想的,第一步算什么?第二步算什么?指名回答后板书:

72-49=23       想:72-40=32      32-9=23

4、 小结:指导学生看课本例1、例2,并在例1、例2的方框中填上数。

引导学生归纳两位数加减法的口算步骤:要把加上或减去的两位数看成一个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先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再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三、 巩固练习

课本第46页“做一做”习题。

第1题。分别指名口算,并说说怎么想的。

第2题。全体列式计算。指名说说怎样列式和怎样口算,全体订正。

四、 课堂作业

练习十二第1-4题。全体同学直接把结果写在书上。

教师巡视,指名学生回答是怎么想的,再订正。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课本第48-49页例3、例4、例5及“做一做”习题,练习十三第1-3题)

教学要求

学会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进一步提高口算能力,为教学万以内的笔算加减法打好基础。

教学重点

学会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

进一步提高口算能力,为教学万以内的笔算加减法打好基础。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 口算(出示练习卡片。)

40+30        62-40       25+30        32-8

7 +15        86-80       56-38        37+25

2、 口答。

85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

300是由(  )个百组成。

(  )个十和(  )个一组成64。

3、 出示课本48页复习题。

(1) 80和130里面各有几个十?

(2) 700和1000里面各有几个百?

(3) 13个十是多少?25个百呢?

分别指名口算,并由此导入  新课。

二、 新授

教师板书课题:口算整百、整千数加减法。

1、 教学例3。

(1) 出示第1小题:400+300=700

提问:这是几个百和同几个百相加?

引导学生想:4个百和3个百相加是7个百,也就是700。

(2) 出示第2小题:700-300=

提问:怎样想?7个百减32上百得4个百,也就是400。

(3)出示第3、4小题:+6000=8000    9000-4000=5000

右让学生先试做。指名说得数以及怎么样想的。

2、 教学例4。先让学生试做。

引导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200+30可以这们想:20个十加上3个十是23个十,也就是230。

也可以直接这样想:2个百加上3个十是230。

230-30可以这们想:23个十减3个十是20个十,也就是200。

也可以直接这样想:二百三十减三十是二百整。

230-200可以这样想:23个十减去20个十是3个十,也就是30。也可以直接想:二百三十减去二百是三十。

3、 完成课本第48页“做一做”习题。

学生直接在课本上写得数。指名说说每题结果,部分习题要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4、 教学例5。

出示例5前两题:80+50和平共处30-50

先让学生口算出结果,再指名说说是怎样想的。80+50可以这样想:8个十加5个十是13个十,也就130。130-50可以这样想:13个十减5 个十是8个十,也就是80。

再出示900+600和1500-600

让学生试做,再指名说说是怎么想的。

5、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把例3-例5的得数填完全。

完成课本第49页“做一做”习题,把得数直接写在书上。

小结: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加减法时,先把整十、整百、整千都看成是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然后再相加、减。

三、 巩固练习

练习十三第1-3题。

由学生独立完成,把得数写在课本上。教师巡视,抽部分题要学生讲讲是怎么想的,集体订正。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几百几十的加减法(1)(课本第52-53页例6、例7、例8,完成“做一做‘习题和练习十四第1、2题。)

教学要求:

学会几百几十加几十或几百不进位加法和几百几十减几十或几百的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重点

学会几百几十加几十或几百不进位加法和几百几十减几十或几百的不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出示课本第52页复习题,分别指名回答。

(1) 320是由几个百和几个十组成的?

320是由多少个十组成?

(2)20+40+300=        300+400+20=

60-20+300=        300-200+60=

由此导入  新课。

二、 新授

揭示课题,板书:几百几十的加减法(1)。

1、 教学例6:指名学生上台摆出教具,先摆出320,再摆出40。

提问:320加上面0怎么算?要把哪两部分合起来?

可指名学生上台演示,把2个长条和4个长条合并起来,也就是把相同单位上的数相加,2 个十加4个十等于6个十,即60,300加上60得360。

教师边说边板书:

320     + 40 =360            想:20加上40得到0,

300  20                             300加上60得360。

2、 教学例7。出示:360-40=

引导学生想一想:360减去40怎样算?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逐步板书:

把分解成300与60的和。

360 - 40 =320

300 (20)

60减去40得20,300与20得320。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口算步骤。

3、 完成课本第52页“做一做”习题。

全班练习在课本上写了出得数后,指名口答并说说口算的步骤,并按三组题进行比较。

4、 教学例8:320+400=720

可先让学生想一想怎样算,320可分解成哪两个数的.和?让学生试说口算步骤。

小结:几百几十加、减几百,计算时先算几百加、减几百,再与几十加起来。

三、 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第53页“做一做”习题。

学生将每题的计算结果直接写在课本上,订正时抽出部分题由学生讲讲口处步骤。

四、 课堂练习

练习十四第1-2题。

第1题将结果写在课本上。

第2题计算后指名说说怎样列式,怎样口算,再订正。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

几百几十的加减法(2)。(课本第55页例9、例10,“做一做”习题和练习十五第1、2题)

教学要求:

学会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重点

学会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地进行口算

教学过程 :

一、 复习

1、 口算。

40+80      60+90     70+30    110-20      130-80

2、 出示课本第50页复习题。

20+90      160-70    30+80

二、 新授

今天学习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减法。板书课题。

1、 教学例9:320+90

提问:这道题怎么加?90先与谁相加?为什么?

在学生的回答过程中,教师板书;

320    +    90=410        想:20加上90得110,

300加上110得410

300 20

小结: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也是先算几十加上几十,十位满十就向百位进一,再把和加上整百数。

2.完成例9下面做一做的习题。

先做左第1栏,全班练习后引导学生将两题进行比较相同点不同点。

3.教学例10:360-70

启发学生想:把360分成300和60行不行?为什么?

提问;应该把360分成怎样两个数?让学生说出口算过程,教师板书:

360 -  70 =290  想:先算160减去70得

200加上90,得290

200  160

小结:口算几百几十的退位减法,当几十减几十不够减时,要把被减数分成几百和一百几十数,先算一百几十数减几十,再把差加整百数。

4.完成例10下面“做一做“习题中的第1题。

先做第1题中的第1栏,250-40和250-60

全班练习,指名口算,并说出口算过程。

引导学生比较这两小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几百几十减几十的口算。

不同点;上面一题是不退位减法,先算几十减几十,再加整百数,第二题是退位减法,要先算一百几十,再加整百数。

全班练习第1题中的第2.3栏,完成后说口算过程。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能根据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并选择适当的算法。

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对错,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

3.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并能对计算结果的合理估算。2.教学难点:能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估算,并能对计算结果的合理估算。

三、预计教学时间:1节

四、教学活动(一)基础训练 【复习近平似数】

1.实验小学今年有学生1601人,约是()人,2.小明家到学校有492米,约是()米,3.一台彩色电视机售价是1095元,约是()元,4.学校图书馆又买来新书702本,约是()本。

(二)新知学习【典型例题】

1.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出示例5放大图,回顾学校学生回收矿泉水瓶再次利用的情况。2.自主探索,探索新知

(1)根据统计表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师:从这个统计表中你了解到什么信息?你能根据收集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学生思考并提出数学问题。

(2)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①第三、四周大约一共收集了多少个?(学生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教师板书学生的估计过程)

【小结】在估算时,可以把数看成接近的整十数或整百数。②如果500个送一次给回收站,大约再收集多少个又可以送一次?(四人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教师板书)

③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小组讨论,全班交流,教师板书)【小结】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遇到估算的问题,我们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采用取整十或整百的方法进行估算。

(三)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1.2.【提高练习】

1.2.写出两个数之间的整千数。

1005>()>998

2889<()<3060

7010>(【拓展练习】)>6997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 篇6

(一)练习九》教案

第一课时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笔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够正确地列竖式计算;

2、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与代数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初步掌握笔算加、减法的方法,明确相同的数位要对齐,并能正确的列式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

1、出示小黑板,指名学生口答。看看“谁是记忆高手?”

(1)43里面有()个十和()个一;(2)31里面有()个十和()个一;(3)7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

2、导入新课。

刚才我们复习了以前学过的口算加、减法。今天,我们要利用这些知识来学习新内容。板书课题:两位数加、减两位数。

二、探索新知,掌握算法

1、出示主题图。

今天一(1)班和一(2)班的小朋友要坐车出去玩,仔细观察。从图上你看出哪些已知信息? 指名回答。(看图了解图意)

师:根据这两个已知条件,你能提什么数学问题?(教师把学生提的数学问题板贴出来)用什么方法解答?(突出加、减法的意义)你会列算式解答吗?请帮茄子老师解答一下。教师板书:45+31=

67-34=

2、讨论算法。

师:45+31等于多少,你能用自己的方法算一算吗? 学生独立思考后交流(板演)。

师:你是怎样算的,能说给其他小朋友听吗?(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师:这是一种很棒的算法。其他同学还有不同的算法吗?

先在计数器上拨出45,然后再在十位上拨上3个珠子表示30,最后在个位上再拨1个珠子表示1,最后结果是76。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一边拨珠,一边教学竖式的写法)

教师板书:

十 个 5

+ 3 1 强调:在列竖式时,一定要把个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对齐,十位上的数和十位上的数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的数对齐。师:现在怎么算呢?

师:5加1得6,6应该写在哪一位?为什么?(和的个位与加数的个位对齐)师:我们先算6加1,也就是先从个位算起,然后十位上的数怎么办呢? 师:4加3得7,7应该写在哪一位?为什么?(和的十位与加数的十位对齐)师:4加3得7,7应该写在哪一位?为什么? 谁愿意来说一说,列竖式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从而引导学生得出:

笔算加法时,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3、练习“试一试”。

刚刚我们学习了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下面请大家试一试,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

教师出示题目:67-34=,学生尝试解决,指名学生板演。交流时,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注意检查学生是否把相同数位对齐。

4、小结。

用竖式计算加、减法,要注意什么?(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算起)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看看谁是计算高手?”(1)重点练习笔算;

(2)练习后让学生说说各题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想想做做”第2题,“你是小算术家吗?”(1)重点练习布列竖式;

(2)要注意学生在列竖式时,能否做到相同数位对齐;(3)尤其注意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竖式列得是否正确;(4)注意有没有把得数写在横式后面。

3、“想想做做”第3题,“我是最棒的小老师!”(1)学生判断哪些竖式是对的,哪些是错的?错在哪里?(2)可以要求学生将其改正。

4、“想想做做”第4题。

5、“想想做做”第5题。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有哪些收获? 先同桌交流,再向全班汇报。

第二课时 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2、能用上面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积极思考、动手实践以及与同学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用减法计算的算理,进一步学会根据减法的含义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笔算:

34+3=

80+17=

53+20=

4+75=

61+8=

20+52=

20+35=

48+50= 写出答案。

二、新授

1、引入。

老师边演示边说明:老师的手里分别抓了一些花片,你知道老师哪只手抓得多一些?多多少?请你想一个办法?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2、操作:

同学做抓花片游戏,排一排比一比哪种花片抓得多?

3、教学例题:

三、完成“想想做做”

1、完成“想想做做”1。

指名说说题意,图中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说说怎样算,为什么,为什么这样算? 集体回答后说说这个问题还可以怎样问?

2、完成“想想做做”2。

(1)指名说说题意,图中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说说怎样算,为什么,为什么这样算?(3)集体回答后说说这个问题还可以怎样问?

3、完成“想想做做”3。

(1)指名说说题意,图中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

(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说说怎样算,为什么,为什么这样算?(3)集体回答后说说这个问题还可以怎样问?

4、完成“想想做做”4。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这样算?求“美术组比航模组多多少人”还可以怎么说?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少多少?)”的实际问题,想想像这类的问题该用什么方法解答?

第三课时 练习九(1)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不进位加和不退位减的笔算,提高笔算的正确率。

2、使学生进一步加深理解求两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掌握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过程和布列竖式,会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1、练习九第3题。

(1)学生仔细读题,在知道题中的条件和问题后,独立解答。(2)怎样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的实际问题?

(3)如果要解决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多少的实际问题,该怎么办?

2、学生独立完成第4题。

小结:甲数比乙数多几,乙数就比甲数少几。所以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或少多少,都要用减法来计算。

3、练习九第5题。

(1)学生仔细读5题后教师提问,上衣做了多少件,裤子做了多少条?(2)你有什么问题想问问大家吗?(3)学生质疑,并由学生来回答。

(4)教师再提问:“还要做几件上衣才能和裤子配套”表示什么意思?这说明上衣比裤子做得多,还是裤子比上衣做得多?

(5)怎样才能知道还要做几件上衣才能和裤子套?

第四课时 练习九(2)

1、第7题。

(1)请大家仔细看题,从题里你知道了哪些条件?给我们提出了几个问题?(2)实际上这一幅图里包含几道题?(3)你能先完整地说出一道题吗?(4)请学生独立计算且口答。

2、第8题。(1)学生独立完成。(2)请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3、第9题。(1)学生独立解答。

(2)你还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评课稿 篇7

1、笔算热身赛,在这一环节,侯老师让做起的学生站起来,然后通过答案又让做对的学生坐下,最后让站着的学生讲解。我觉得这个方法很好,教师可以全面掌控学生联系的完成情况和正确率。

2、侯老师在引出题目的情境创设自然,感情真挚,让我们觉得数学也可以有感情,并从中教育学生保护环境,珍惜野生动植物。

3、在课堂上,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及时,而且不仅有教师评价,还有学生评价。“如果你是老师,怎么评价?”这一点很值得我们学习。

4、侯老师在要求估算“445+298”时,有位同学说450+300-7,老师处理的很好,他告诉学生这是另一种解决问题的策略,并在后面还提到按这位同学的方法算一算。

5、自己尝试笔算后,请一位学生上黑板讲解过程,侯老师还让其他学生当小记者提问,既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其中道理,处处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人。然后教师质疑,“1从哪来”“从哪一位算起”进一步强调一些关键问题,从而突破难点。

6、从学生的错题中找素材,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 篇8

二、教学目标:通过复习,更好的理解和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熟练地口算,笔算100以内的加、减法,提高计算能力。

三、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归纳、整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开放性的思维。

四、教学难点:熟练地口算,笔算100以内的加、减法。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等。

六、教具:小黑板、挂图等。

七、教学课时:1课时

八、教学关键:培养学生归纳、整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开放性的思维。

九、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到商店买过东西吗?下面我们一起做一个买东西的游戏,

好吗?

生:(齐答)好!

师:1枝钢笔8元钱,1枝圆珠笔2元钱,你打算带多少钱去买这些东西?

生:10元钱。

师:1本书6元钱,1个笔记本4元钱,你打算带多少钱去买这些东西?

生:10元钱。

评析:游戏导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设计要合理。“带多少钱”与

“花多少钱”是不同的概念,课前教师准备一点儿零钱,游戏时让学生独立计

算买两样物品“花多少钱”。

二、新授

1.师:同学们做得很好,下面我们再取买两样东西,请看大屏幕。(电脑

显示:书包36元,彩笔8元)

师:要把这两样东西都买回去,你大约得带多少钱?

生:我认为应带39元钱。

生:我认为应带44元钱。

师:那么我们应付给营业员多少钱呢?请大家好好想一想。

生:我认为应付给营业员44元钱。

师:你能把不能列一个算式?

生:36+8=44(师同时板书:36+8=44)

师:那么这个44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学生相互说,教师巡视、倾听,并对学习困难者给与指导,然后组织全

班讨论。)

生:我是用个位数加个位数,十位数加十位数计算的。个位:6+8=14,十

位:3+1=4,结果是44。

师:还有没有其它算法?

生:我是用竖式算的。(师请生把竖式写在黑板上)

生:我把36看成40,加上8等于48,然后再减去4就等于44。

师:把36看成40,这样多加了4,所以最后要在减去4。嗯,很好,请同

学们为他鼓掌。(生鼓掌)

师下面我们一起用摆小棒的方法算一算结果。

2.引导学生摆小棒,明白算理。

师:请同学们在左边摆36根小棒。边摆边说你是怎样计算36+8的,小组

可以讨论一下。

(学生摆小棒,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然后组织全班讨论)

生:我先摆3个10,再摆1个6,然后再摆1个8,6+8=14,再加上3个

10,一共有14+30=44(根)

生:我在左边放30根,中间放6根,然后从右边的8根里拿出4根放在中

间的6根里,这样中间就有6+4=10(根),再加上右边剩下的4根,一共是

30+10+4=44(根)。

师:我从左边的36根里拿出6根,然后从右边的8根里拿出4根,把它们

捆成一捆,然后把左边剩下的30根捆成3捆,这样一共有几捆?

生:4捆。

师:4捆加上剩下的4根一共是多少?

生:4捆零4根,是44根。

3.引导学生列竖式计算。

师:我们用刚才的方法先算几道题。(出示29+8,4+46,55+7,5+39)

(生一一解答)

师:我们从刚才这四道题中任选一题,列成竖式计算,行不行?算完的小

朋友你是怎样用竖式计算的。

(生列竖式计算,并相互交流算法)

师:大家一起看4+46=50这道题的竖式。原来十位上是4,怎们后来变成5

了?

生:个位上4+6=10,40+10=50。

生:个位上4+6=10,满十就应向十位进一,所以十位上变成5了。

师:答得非常好,这是因为个位上满十,需向十位进一。

评析:情境仍然是购物,但组织教学的形势却是一问一答,留给学生的空

间小,时间短。教师可以这样设问:“购买这两样物品需要多少钱,请同学们独

立思考,然后在小组中互相说一说,看哪个小组的方法多、方法好。”教师参与

小组讨论。用摆小棒和列竖式的方法来计算应是学生的自然选择,如果所有小

组中没有出现这两种重要方法,教师可在小组中适当指导,再让小组代表向全

班汇报,其他学生评价和改正。

4.联系实际,应用于生活。

师:刚才同学们表现不错,我决定在带你们去买些东西,这次老师还给你

们每人发30元钱。你们可以想一想,30元钱可以买哪些东西。

(电脑出示:书包30元,玩具小汽车20元,望远镜15元,魔方10元,

电话机40元,小球5元,帽子5元,玩具小熊10元)

师: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说说你们都想买什么?记住每人只有30元钱。

(生在组内相互说,师巡视,倾听)

师:现在来听听大家都是怎么买的。(找一小组汇报)

生;我想买书包,书包刚好30元钱。

生:我想买小汽车,小汽车每辆20元,我还能剩下10元钱。

生:我想买望远镜和小汽车。

师:你花了多少钱?

生:望远镜15元,小汽车20元,一共是35元。

师:你只有30元钱,却想买35元的东西,怎么办?

生:那我只要望远镜,不要小汽车了。

师:老师想节约一点,要买两样东西,但还要花最少的钱,买那两样最合

适?

生:埋魔方和小球。

师:大家同意吗?这样只花15元钱,是不是花得最少?

生:我不同意,应该买小球和帽子,因为小球和帽子加在一起才10元钱。

师:对了,买小棒和帽子最省钱。当然实际购物时,首先要想的是需要什

么,然后才考虑应怎样节省。那么大家选来选去,怎么没选电话机呀?

生:应为电话机是40元,老师只给了30元钱,还差10元钱。

评析:这一购物环节应与前面有区别,建议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花30元钱

(可以更多一些钱)怎样选购自己喜爱或需要的物品,要求说出购买物品的名

称,一共花了多少钱,还剩下(或找回)多少钱。这样更贴近生活实际。

三、深化练习,做教科书的做一做。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 篇9

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教科书62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材简析:

本课教学是学生基本掌握100以内数的读法、写法和数的组成,以及整十数加、减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有了这些知识储备,对于整十数加、减法算理的理解会相对容易些。新授内容的计算方法同10以内数的加、减法基本相同,只是计数单位是以“十”为计数单位的,运用旧知迁移,直观操作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和算理,便于学生形成口算技能,也是为后面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减奠定扎实基础。

教学问题诊断:

可能会有教师提出:对于单元主题图在第一课时是否有必要进行认识,分析?

单元主题图是对本单元所学知识提供一条主线下的各种情境图,为各课时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既有生活中情境再现,体现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也有知识间层次推进,从编排上来看:(发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写大字)两位数加、减;(剪五角星)理解小括号的意义,都离不开情境的支撑。单元主题图的认识是遵循儿童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为学生学习数学提高兴激发探究欲望。整体情境内容与第一课时关联不大。放在第一课时进行认识既有生活情境的素材支撑,也为后面课时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目标:

1.经历在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方法,并能进行正确的计算。

2.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逐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和独立思考的意识,体验算法多样化,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3.体验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口算的算法和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小棒、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旧知复习,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新知学习找准生长点

(课件出示)

(一)说一说。

1.10、20、30、( )、( )

2.80里面有( )个十,( )个十是50。

3.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第三位是( )位。

(二)拨一拨。

1.拨出8, 1个1个地拨,拨到10,再10个10个地拨,拨到40.

2.先拨出20,再20个20个拨,拨到80。

3.先拨到60,十位上拨去一个珠子是几十,再拨去一个是几十。

(三)算一算。(让学生做在练习卡上)

3+5= 2+7= 5+4

30+5= 20+7= 50+4=

让学生以开火车的方式轮流汇报结果,教师给予鼓励。

【设计意图:三道复习题,对数的组成,数数、拨数、计算等知识的回顾,唤起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促进对本课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中计数单位“十”的强化。计算题的复习则是通过计算比较,发现数位不相同两个数,计算时方法有所变化的`意识。】

二、联系生活,在情境图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信息,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

(课件出示图片)

(一)谈话过渡,出示单元主题图

教师:在学习中善于交流,分享知识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你们瞧,一(1)班上的小朋友在忙些什么呢?

从这幅图中你了解到什么?

学生观察单元主题图,说自己观察并分析的信息。

(二)汇报交流,完整表述相关情境中的数学信息。

预设情况:学生可能会根据主题图无序说一些信息,如:有几个人,男生几个,女生几个……

教师引导学生把图上内容分成几个部分(发书、写大字、剪五角星)进行观察,了解相关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设计意图:单元主题图的出示是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场景,进行分析,教育孩子用数学的眼光看待身边的事物,鼓励学生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识图,辨图、删选信息、重组信息的数学应用意识。】

三、主题定位,经历删选、操作、感悟、明确“理清法明”的探究过程

教师:我们一起去了解在发书过程中有哪些数学信息?

(课件出示主题图)

(一)主题定位,信息重组

学生汇报信息,教师选择性进行板书。

可能有:共有30本;(学生直观感受)10本10本地数。

教师引导追问:

1.这些书是怎样摆放的?

2.为什么是10本10地数?

左边10本,右边有20本,一共有30本。

学生列式,教师板书:20+10=

(二)自主探究,直观操作

学具操作,尝试验证。学生汇报过程,可能会出现:

1.小棒摆放。

左边2捆小棒,右边1捆,共3捆,就是30根。

2.计数器拨数

先再十位上拨出2个珠子,再在十位上拨出1个珠子,十位上共有3个珠子,就是30;

3.直接数数。

10个10个地数,数到30.

4.旧知迁移

因为1+2=3,所以10+20=30.

(三)感悟算理,促进对计数单位“十”的理解

教师在学生汇报中追问:在摆小棒时,为什么是一捆一捆的?拨数时,为什么总在十位上拨珠子?数数时,是10个10个地数?

学生感悟,突出对整十数的计数单位“十”理解,计数单位相同的数可以直接相加。

(四)算法多样,算理明确

1.即时口算练习:30-20=

学生汇报结果,让学生说出思考过程,体现用多种方法理解算理。

课件出示小棒图,附一图三式。请学生口答补充完整。

2.口算抢答。

3+2= 4+5= 6-4= 7-3=

30+20= 40+50= 60-40= 70-30=

【设计意图:探究环节设计几个层次,通过尝试计算,在数数过程中,强化计数方式的变化;在学具辅助过程中,促进对计数单位“十’的理解;汇报交流中,体现算法多样化;即时练习中既有新旧知的类比,又有促进探究减法的能力的培养,进一步明确对算理的理解。】

四、巩固应用,深化对整十数加、减算法的理解。

(一)夺红旗。(教材63页第2题)课件出示

学生完成在书上,指名汇报。

(二)购物。(教材63页第2题)课件出示

学生尝试练习,解决问题。

(三)拓展延伸。(教材63页思考题)

1.合作交流,探索方法。

2.汇报分析,方法多样,明确解题策略。

【设计意图:采用形式多样的练习类型,从具象直观操作到数字表象感悟再上升到语言表征,让学生既有学习兴趣的同时,也体会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思考题的设计给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尝试练习,通过优势互补,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

五、全课总结,畅谈收获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 篇10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使学生加深加减法的含义,提高20以内进位加法的熟练程度。

2.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师生共同体验数学就在身边,提高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20以内加法(进位加)脱口而出

三.教学过程

(一)对口令

1.10以内数的组成

2.口答。

6个一和1个十组成(),1个十和2个1组成()

(二)基本练习

数学游戏

1.教师将1——10的两组卡片,打乱顺序,分放在两个纸盒里。

2.一个学生抽出两张卡片,较快说出得数,如果算对了,就把卡片留在自己手中,如果算错了,就把卡片放回去,然后由另一个学生抽卡片,算出得数,这样轮流抽,直到所有卡片抽完为止,最后手中得到卡片多的为优胜者。

3.看图写出一图四式

(三)指导练习

1.教材第107页的第5题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把学生分成三人一组,一个学生出示口算题卡片,并做裁判,另外两个学生抢答,看谁又对又快,给得胜的学生发红花,然后,三个学生交换角色,再玩。

(2)视算:7+52+95+8 7+4 6+6

2.口算下列各题。

3+2=7+4=5+3=7+8=6+6=8+0=9+0=

5+7=1+6=4+7=4+5=2+7=9+4=5+5=

1+3=2+3=3+3=4+4=6+6=7+7=8+8=

3.填空。

()+ 3 = 6 5 +()= 8 104 = 3

()()= 7

总结方法:若出现进位加法算式,可使用凑十法完成。先凑十位,再凑个位。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案 篇11

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复习和总结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1.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能灵活运用笔算加减法解决问题。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准备带大家一起去数学王国参加夺宝游戏,你们想去吗?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整理和复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相关知识。(板书课题)

二、复习整理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例1主题图。

师:情境图中,同学们在干什么?

生: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整理。

师:那同学们说一说,图中的同学们是从哪些方面来整理本单元的知识的。

生1:笔算加法。

生2:笔算减法。

生3:连加。

……

(2)师:同学们说得比较全面,那下面我们就针对笔算加减法来进行复习吧。

课件出示整理结果。

笔算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笔算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一。

连加连减:计算时,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算,可以分步笔算,也可以两步连在一起用简便写法算。

加减混合:分带括号和不带括号两种情况,如果不带括号,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算;如果带有括号,应该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加减混合的应用:先找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关键词语和要解答的问题,再根据关键词语选择合适的列式方法,最后利用已知条件得出答案。最后不要忘记写答语。

对学生的整理教师要给予肯定,并引导学生独自思考加减法、连加、连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容易出错的地方,在小组内交流想法。

2.教学例2。

课件出示例2。

学生独立完成。

(1)说一说各题的计算顺序。

(2)哪几道题列竖式时有简便写法?请将它们写出来。指名学生上台板演,集体订正。

(3)小结:进行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运算时,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能口算出来的就口算,不用列竖式。

三、巩固应用

1.完成教材第36页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明计算方法。

2.完成教材第36页练习七第3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判断结果及方式。

3.完成教材第36页练习七第4、5题。先读题理解题意,然后独立完成,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回答解题思路。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整理和复习,你对本单元的知识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呢?

五、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 用加法算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 用减法

上一篇:在督导分公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下一篇:1年工作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