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方舟评论

2024-09-30

南方周末方舟评论(精选3篇)

南方周末方舟评论 篇1

【方舟评论】期待劳教制度改革顺利破局

作者: 南方周末评论员 李铁 2012-10-19 09:42:58

     标签 任建宇 劳教制度 重庆

负面信息

任建宇的T恤“罪证”。(图片来源 卷宗/图)

2012年10月10日,备受关注的任建宇诉重庆劳教委员会不服强制劳教案在重庆开庭审理,法院并未当庭宣判。任建宇,这个25岁的大学生村官,因为2011年在腾讯微博和QQ空间里复制、转发和点评“一百多条负面信息”,被处以两年劳教。

这一事件在媒体报道后,迅速引起了舆论的广泛关注。从网上的反应来看,公众几乎一边倒地认为任建宇被劳教的理由相当牵强。因为任建宇在网上的言论,都是当下互联网里颇为常见的内容,如果点点鼠标就会被劳教,那重庆的劳教所恐怕远不够用。

在中国的历史上,我们曾经历了太多的“文字狱”,太多的因言获罪。到今天,对言论的权利的看法,社会各个群体也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但很显然,今天的中国社会,已经无法接受对任建宇的劳教理由。无论对言论权利的理解程度如何,公众都普遍觉得对任建宇的劳教处罚超出了底限,违背了人们内心关于法律与正义的共识。

这一共识并非一直都有,它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中国艰难演进的结果。人们的权利意识,对于言论尺度的心理接受度,在随着开放和市场社会的发展而水涨船高。无论对具体的治理方式看法如何,在整体上,中国社会已经取得了诸多文明共识,改革开放使我们提高了整体共识的底限。

一个社会的进步,先锋精英们的努力和探索固然重要,但普通人所能取得的底限共识,或许有着更基本的意义。最近披露出来的重庆过去几年发生的事件,除了任建宇案,还有“彭洪转发打黑漫画被劳教案”、“方洪一坨屎劳教案”,都在提醒我们,依然有人在挑战我们早已取得的文明共识的底限。在迈向更高治理文明的道路上,不进则退,我们要时刻捍卫和夯实我们的共识和底限,才能使进步更为坚实。

人们经常抱有一个乐观的看法,认为真理永远会战胜谬误。对此有深刻理解的约翰·密尔就曾指出:如果认为真理只因其为真理便具有什么固有的力量,能够抵抗错误,能够面临监狱和炮烙而挺占优胜,这其实是一个乐观的错误。人类之所以一直在进步,并不仅仅因为真理本身的力量,还因为在整个人类历史上,思想与言论的权利很少完全失去,总还有一定的生存空间,因而总能发现真理、战胜谬误,人类由之得以进步。如果思想与言论空间被过度挤压,人类文明完全可能陷于停滞,不再进步。

局部的错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即使社会已经有了许多文明共识,但突破底限的行为并未远去。我们该如何对抗局部的错误,捍卫我们艰难取得的文明共识? 首先是坚决纠正错误的决定。在任建宇案中,重庆市劳教委至今认为,该劳教决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法规正确,程序合法”。诚然,重庆的这一系列经不起法理考究的劳教案,背后确实是有个别地方领导人的错误意志在起作用。但这并不能成为相关人员作恶的借口,我们必须追问,这些决定是如何做出的,哪些人有渎职,是否滥用司法权力?既然我们对于一些文明准则已经有了共识,就必须坚决问责到底。另外,从这些案例中我们也清醒地看到,迈向现代政治文明的脚步,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除了筑起堤坝,捍卫已有的共识,我们还要不断提高堤坝的高度。一系列错误的劳教案,引发了舆论对劳教制度合理性的讨论。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2年10月9日发表《中国的司法改革》白皮书,在回答外国记者提问时,中央司法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姜伟表示,中国劳教制度的一些规定和认定程序存在问题,改革劳动教养制度已经形成社会共识,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具体的改革方案。我们期待,改革可以在阵痛中顺利破局。

南方周末方舟评论 篇2

关键词:都市报,专栏评论,思想启蒙

一、领航者———《南方都市报》

作为国内都市报的领航者,隶属于南方报业集团下的《南方都市报》自1997年办报之日起就以“办中国最好的报纸”作为其经营理念。它不仅是中国版数最多的都市报,同时在国内首创分叠出版模式,每天出版A、B、C、D等叠。《南方都市报》以广州为根据地,现已全面覆盖珠三角地区,成为该地区发行量最大和颇具争议性的媒体。鉴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言论环境的相对宽松,《南方都市报》的时评一直受到广泛好评。无论是每天一篇的社论,还是具有专业色彩的“个论 / 众论”版、亦或是周日呈现的《南方评论周刊》,都具有与整个报纸高度契合的个性特征。

如果将目光投入到《南方都市报》的时评演替中来看,它本身也伴随着报纸经营者的理念和整个报纸的风格在不断微调。南都时评的发展轨迹经历了一个从精英表达 (主编羡键)到组织表达(以社论为主),再到公众表达(倡导公民写作), 最后集中寻求组织表达和精英表达(以个论为代表)的平衡点上。[1]如今,伴随编辑的几易其主,社论仍然成为南方都市报每天必有的“规定动作”,而在“自选动作”上,从“个论”似乎更能窥见其时评的精英化风格,这种风格直指其思想启蒙的试探行为。而如果将视野渗透到中国的近代发展史,早在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则就已经被定为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而在以受众为本位的传媒生态下,细分受众、精准定位,都市报大都将评论话题、评论方式、语言风格定位于“公民表达”的范畴,以期读者能懂、易懂,追求表达的到达效果, 所谓公民表达即是在这种判断力之下做出的执行决断。而相反在鼓吹公民写作的背景下,媒介报纸所具有的启蒙特质反而被削减。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南方都市报》开始了其精英化办报的全新理念。

本文即以时评个论版为分析对象,试探求其内在动因、个性特质以及启蒙特质。

二、《南方都市报》“个论专栏”分析

笔者选取了《南方都市报》时评“个论”专栏进行统计,时间截取2014年3月1日到8月31日,经统计,这6个月的“个论”专栏共有文章409篇,涉及25个栏目。表一选取篇数排名前10的栏目呈现其篇数以及占整体篇数(409篇)的百分比。另有科学精神、美国来信、媒体思想、春秋小议、社会政策、岭南话题、南桥专栏、虚拟 @现实、非洲观察、人文精神、文艺春秋、媒体观察、公益观察、公共观察、说文解字等15个栏目以不同的角度展示了“个论”的独特化精英视角评论。

(一)话题关注———包罗万象,重点突出

由统计可见,这409篇分属于25个不同的栏目,由于栏目侧重不同,分属领域略有差异,这决定了其时评个论版块内容的丰富,以及话题的多样性。政治领域的“公共政策”“中国观察”、经济领域的“经济人”“财政观察”、法律领域的“法的精神”、教育领域的“教育话题”、科学领域的“科学精神”等等。上至国家政治形势和经济政策,下至热点舆论焦点、民生话题,个论以其栏目的丰富性囊括几近所有类别。但是,栏目的多样化并不意味着重点关注的对象会淹没在浩瀚的话题设置中。由表一可见,在这409篇中,政治、经济、法律、教育话题所占篇幅明显多于其他,这也显示出该报在个论层面的关注重点和关注取向。《南方都市报》坐镇珠三角地区,主打广州、深圳两大中心城市。对于经济发达地区的发展态势,经济政策的解读是其受众的主要关注点。而对于法律政策、公共政策的的研判与传播更加必不可少,这关系到报纸受众的切实生活,给予其行为方式和路径目标的参考,用专业化解读的信息服务于受众。比如经济学博士赵晓在三月初“经济人”专栏的文章《2014年楼市:颠簸难免,不会崩盘》[2]就从市场上看空中国楼市甚至传言“崩盘论”的情绪出发,提出自己的专业观察,从历史原因、城镇化发展、生产资料、土地财政、造成中国房地产市场畸形发展的背后因素等方面分析,得出楼市会“颠簸“,而不会“崩盘”的结论。这无疑会给观望房地产市场的投资者以启示。而法律工作者吴元中的专栏文章《权利得到有效保障才会产生法律信仰》[3]就从《教育法》的层面直斥北京市出台的《随迁子女在京可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方案》,认为其具有歧视特征,并指出“只有切切实实培植法治的土壤,人们才会真正培养起凡事寻求法律、依照法律办事和解决问题的法治风尚。”可谓一针见血。

(二)评论员———行业精英、专业背景

与其他都市报热衷培养“本报评论员”模式不同,《南方都市报》采用“就地取材”的模式———以约稿方式构建个人专栏,用个人专栏构建专业个论版。具体说来,即每期的个论话题在经编辑商讨后,会邀请各方专家来撰稿评论。这里的原因有三点。第一,秉承精英化评论的特征:专业人士专业解读;第二,高品质带来良好的收益使得报纸可以有能力广泛约稿;第三,专业的呈现是广泛的,体现之一就是数量庞大的精英化评论团体。这是其他都市报难以企及的。如表二所示, 这些专家均是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具有相关领域的学科背景或者从业经验,以此呈现的评论可谓专业而深入。这些评论员并不是该报的专职评论员,而是以“特约”的方式,以专栏作家的身份来呈现观点。虽然“以上均为个人观点,并不代表本报立场”,但是评论所呈现的物理方式———版面和纸张———从一定侧面又说明:选择此人此观点,就是报纸的立场,至少是其立场的倾向。除此之外,个论版在评论员选取上还突出体现了两个特点:首先是评论作者的集中性与连续性。由表格可看到,马红漫、赵晓、吴元中、金泽刚等所发表的篇目数占到了绝大多数,这一方面体现出编辑在选择作者时的偏好,另一个层面上也体现出该作者的专业水准以及在读者群中的口碑与认可度,这从侧面也提高了时评专栏的专业化程度。其次是专栏的锐化。这里的锐化体现在对专栏统一性的要求上。由于专栏类目繁多,作者人数多,让一个专栏只属于一个作者的方式无疑可以树立品牌特征。叶青的“财政观察”、刘洪波的“无限杂思”、才让多吉的“虚拟 @ 现实”、鄢烈山的“春秋小议”无不具有作者强烈的个人特色。这个特色一方面树立起作者个人的文字风格,另一方面也成为“个论版”的个性特征。

(三)评论方式———摒弃“正确的废话”,用专业解读“专 业”

笔者对比了时下都市报评论的方式,“为赋新词强说愁”的评论惰性散见于各个版面。在论说过程之中无不体现着“正确的废话”这一浮于表面、不具有说服力的特征。这个问题的根结在于评论者并不具有某些领域的专业知识,只是用一个外行的逻辑来试图推理出自我的认知,这导致的结果就是每一句都正确,每一句都毫无见地,而这也是“公民写作”的一个误区。为了避免陷入这种窠臼,《南方都市报》用专业来解读“专业”。此即用具有专业背景的评论员,在评论方式上采用专业知识试图解读。比如在埃博拉病毒引起极大关注之时,曾经从事过医学教育的科学作者张田勘在科学精神连发两篇个论《为何叫它埃博拉》[4]和《埃博拉的“零药物”之忧》[5],前者着重介绍这种新型病毒的历史及其传播途径以及最新研究发现;后者作者主要论述为何自1976埃博拉大规模爆发以来一直无有效药物控制的原因,并最终指出,“孤儿药和孤儿疫苗”的现实困境。由历史追溯,到现实拷问,如果不是作者具有相关的学科背景和广泛的涉猎,是无法做到这些的。又例如北京大学宪法学教授张千帆在《法的精神》专栏撰写的个论《入学资格审查不应超出 < 义务教育法 > 要求》[6]从《宪法》和《义务教育法》的具体法条规定出发驳斥北京市教委出台的“2014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意见”,有理有据,让人信服,一时间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这就是所谓的专业人士解读专业问题,从专业的角度出发,摒弃“道德呼吁”“歧视说”等诸多看似正确实则效果并不明显的说辞。

三、从“公民表达”到“思想启蒙”———尊重说话的权力, 更看重思想的澎湃

任何一家媒介都存在于整体的媒介大环境之下,在具有整体宣传特性的同时,也存在着细微的差别。读者对象的不同、受众层次的划分往往会是媒介显现出自己的个性,从而在整体报业竞争中实现社会效益和媒体效益的双丰收。《南方都市报》就是这种改革探索中的佼佼者。其精英化的评论模式不但在业界具有指标性作用,而且也收获了受众的口碑。其不仅仅局限于惯常的公民表达,更试探性地探求公民表达背后的思想启蒙作用。无疑,这种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其实,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报纸的评论已经经历过四次热潮:一是上世纪80年代初以《人民日报》“今日谈”等为代表的小言论时期;二是80年代后期以《中国青年报》“求实篇”为代表的杂文热;三是90年代后期以来,以《中国青年报》“冰点时评”为代表的时评热;四是90年代后期以来,以《北京青年报》“今日社评”为代表的新型社论的兴起,较之以往的社论更具时效性和针对性。[7]

创刊于1995年3月20日的《南方都市报》在创刊之初就开设“市事论语”专栏,而直到2002年3月4日《南方都市报》的改版,时评版才算正式出炉,一时间在国内引起极大轰动。2003年4月时评版扩展为“社论”和“来论”两个版。值得注意的是,类似外国媒体的“读者投书”,《南方都市报》开始提倡公共空间内的“公民写作”,强调“民声”。来论版发表普通读者的投稿,一时间成为街谈巷议的标杆性报纸和核心的话题媒体。2004年3月1日,南都再次改版,将“来论”改成“个论”,并且压缩对于读者来信等内容的刊发。自此便开启了南都精英化评论的时期。

而这一转变发人深省:“处士横议”的流行,标榜着一个公民时代的到来,为何在这种大环境下南都却逆潮流开启“精英评论”的先河?原因有二。首先用时任编辑李文凯的话来说“此前‘来论’版的层次较低,其中的许多发言,多是以知识的碎片为工具,论证的角度、过程与结论,也因此往往难有独特价值。”这显然是与南都的精英化报纸定位相背离的,南都的报纸定位并不在于煽情而过度娱乐化的报道,与其它都市报相比,南都则更看重一张报纸的“历史价值和它的思想性”,这在同类的都市报中出类拔萃。因此,碎片化的评论方式并不足以承担起“启民智”的艰巨任务,而这种碎片化似乎更适合在网络媒体上流行,而油墨纸张上文字才是思想澎湃的战场理想空间。其次受众的重新定位。其核心读者群是城市白领和最关心政治的经理阶层,因此,从选题设置到评论人员组成到内容的展开,无不倾注了精英阶层的话语逻辑与表达方式。显然,这些受众更看重评论的品质和带给自己的思想判断,这种参考是“读者来信”所不能代替的。

南方周末方舟评论 篇3

公共事件是“能引起社会普遍关心并引发议论以及社会波动的事实”;而微博公共事件是指“主要以微博为载体进行传播或微博传播在事件进程中发挥关键性作用”的公共事件。(2)在微博公共事件中,微博的评论和转发功能为受众参与提供了便捷的渠道。一条微博消息的转发数意味着消息传播范围的大小,而评论数则显示了微博消息的影响力,受众可以通过评论发表意见,并加强彼此间的互动。也正是受众评论数的不断增长促使某条特定的消息演变为微博公共事件。

6月7日11点11分,高考开考没多久,《南方都市报》便在官方微博上发微博称:【重磅!南都卧底替考组织参加高考曝光跨省团伙】。日前,南都卧底一个高考替考组织,湖北高校多名大学生加入,试图通过充当“枪手”牟利。据了解,像武汉一些“985+211”高校,考上的话,最低层级的枪手也能拿到七八万到十几万报酬。肉眼识别身份证、准考证有漏洞!记者已向当地警方报案,(3)并在其后附有关于该事件新闻报道的链接。这一事件果然重磅,短时间内引起网民的热议,有人赞许南都记者的胆量,也有人对记者替考的法理问题表示担忧。

时至12月21日,该微博下方显示转发量6113,评论量1887,点赞量1526。以下将对全部的1887条评论作进一步的统计分析:分别从评论持续时间、评论主体的身份、评论立场以及评论内容分类四个维度来总结微博受众的特点。

一、回应即时,“三分钟热度”

从图1可以看出,微博用户的评论从6月7日持续到6月14日,之后断断续续在6月25日、7月5日、12月25日零星分布。当《南方都市报》6月7日在其官方微博中爆出记者卧底替考组织这一事件时,网民就展开激烈的讨论,第一条评论发出的时间也为11点11分,几乎与博主发博同时进行。同时,评论量明显集中在6月7日消息爆出的当天,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事件关注度逐渐降低直至消失。

在该微博公共事件中,一方面,受众在信息的回应上相当迅速,显示出极强的即时性特征,评论与微博发布几乎同步进行,这主要得益于微博在信息传播的双向互动以及技术赋予的即时性的天然优势。另一方面,可以看到微博用户在对热点微博信息的关注只有“三分钟热度”,仅在微博信息发出的一小段时间内保持着高度的参与,随后热情迅速减弱。

二、评论主体多为普通用户,主导舆论走向

表1为参与上述微博评论的主体身份的划分以及占比,主要分为普通用户、媒体人、学者、律师这四类。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普通用户占了绝大多数,媒体人将近1%,学者和律师占比相当,均为0.3%。这说明在微博公共事件中普通用户的参与度最高,直接推动了消息成为微博公共事件。由于在这一消息中,当事人为《南方都市报》的记者,因此会有一部分同行的媒体人参与讨论,以一个媒体人的眼光和立场来发表观点。而学者是较为普遍的参与群体,在任何的公共事件中都会有相关领域的学者来对事件进行解说,分析其中深层次原因。最后,律师也占了一定的比例,这是由于在这一微博公共事件中,南都记者参与替考是否逾越法律界限引起了受众的广泛讨论,律师站在专业权威的角度对事件进行解读和表态,也是这一事件中一个特殊的参与群体。

在这一微博公共事件中,普通用户的参与度最高,足见在微博公共事件的讨论中,普通用户在主流舆论的形成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相关学者、媒体人在评论中的发声也试图影响舆论朝着理性的方向发展。

三、评论立场倾向明显,意见呈现非理性

在表2中,笔者将该微博消息下的受众评论中所表明的立场分为四类:支持、反对、兼而有之以及态度不明。从统计数据来看,支持的声音占到46%,即相当部分的受众对微博消息中所述的记者替考行为拍手叫好,极力推崇;而反对的观点只占到5%。可以看出微博作为一种自媒体,对于受众的影响不容小觑。这一点和麦奎尔在《受众分析》一书中所提的媒介更加无力的观点是不相符的。自媒体对于受众的影响在某些事件中依然很有力,受众会随着媒介议题的引导而考虑问题。在上述表格中,支持和反对两种鲜明的立场占到总意见的一半以上,这说明在微博公共事件中,受众评论立场具有明显的倾向性。

而兼而有之指的是包含了支持和反对两种观点,属于较为理性中立的意见。例如@匪城小匪首:“我能理解这种心情,看到这种人,当然巴不得食其肉寝其皮,但很多时候不是按照情绪来做事的。要曝光这个替考考生,可以,但不是现在。在没有定型之前,他是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也应受到隐私保护,不能肆意曝光相貌姓名。更何况现在是不是立案了都难说,是不是犯罪嫌疑人都说不定。”但是兼而有之的态度只占到了1%,说明在微博公共事件中,大多数的受众趋向于非理性。

评论立场的第四类为态度不明,即从受众的评论内容中无法辨别其对微博消息的立场。这一部分在总意见中的占比高达48%。据笔者对这一部分评论内容的分析,其内容或者与微博消息毫无关联,或者是插科打诨类型的,并没有展示出对事件的实质评价,或者是与评论中的其他主体进行相互无意义的语言攻击。因此可以看出在微博公共事件中,很大一部分受众的评论并非指向事件的本身,而是将其作为可以娱乐和情绪宣泄的工具。

四、评论内容多元,但肤浅片面

如图2,在《南方都市报》官方微博爆出其记者卧底高考替考组织这一微博公共事件中,评论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七个方面:鲜明点赞型、提供建议型、探究原因型、质疑合法型、联想同类事件型,极力反对型及其他类。除去态度不明以及插科打诨内容的其他类文本,鲜明点赞型占比最高,达到整体文本的35%,但这是一种停留在表面的判断型的评论内容。而提供建议型、探究原因型、质疑合法性和联想同类事件型的评论内容占比近乎相当,这些内容都是对微博消息的深入探讨和研究。由此可以看出在微博公共事件中,受众评论多停留在表面,只有少部分人会深度挖掘探索事件背后的原因及其涉及的其他知识。这是因为它和微博一样,由于字数的限制,其内容难免流于肤浅,140个字符承载的信息量相对有限。

五、结语

微博评论作为受众参与微博公共事件的重要方式,为受众的意见表达提供了相对开放和自由的平台,也推动了微博公共事件的发酵、热议和得以解决。透过特定微博的评论来总结微博公共事件中受众的特点,难免只是管中窥豹,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在微博公共事件中受众参与的具体表达和操作。

摘要:以《南方都市报》在微博爆出其记者卧底高考替考组织的微博评论为例,通过对该微博评论的持续时间、评论主体身份、评论立场以及评论内容等四个角度进行分析,总结受众在微博公共事件中的特点。

关键词:微博,公共事件,评论,受众

参考文献

[1]张静,赵玲.微博用户信息行为的基本特性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76-82.

上一篇:app的项目计划书下一篇:考研英语词汇记忆六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