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建筑(精选12篇)
南方建筑 篇1
主要征稿栏目
地域建筑研究、建筑艺术理论、设计作品、城市规划、园林景观、建筑技术、建筑历史、建筑评论、建筑教育、建筑书评、译文等。
二投稿要求
1.来稿要求论点正确、论据可靠、论题新颖、论证严密、语言流畅、标点符号规范。
2.来稿格式顺序为:中英文题名;作者姓名、单位、职称、通讯地址;中英文摘要、关键词;正文;引文注释;图注;图片来源;参考文献等。
3.理论研究文章, 一般不超过6000字, 文章内容摘要100~300字内, 关键词3~5个;设计作品介绍应以图照为主, 文字1500字以内。
4.文后参考文献采用标准化的著录格式:
期刊:[序号]作者.题名[J].译者.刊名, 出版年份, 卷 (期) :起止页码.
专著:[序号]作者.书名[M].译者.版本 (第一版不著录) .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起止页码.
论文集:[序号]作者.题名[C].编著者.论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 出版年:起止页码.
学位论文:[序号]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 年份.
专利文献:[序号].专利申请者.题名[P].专利国别:专利号, 出版日期.
文献作者3名以内全部列出, 4名以上则列前3名, 后加“, 等”。外文作者姓前名后, 名用缩写, 不加缩写点。
5.注释:解释题名、作者及某些内容, 均可使用注释。标注符号应注在需要注释的词、词组、语句的右上角, 用1) 、2) 、3) …表示并于文后列出。
三、图纸、照片的质量要求
1.电子文档请提供JPG (或TIF) 格式, 分辨率不低于300dpi, 并单独提供图片文件夹;黑白线条图要求线条分明、清晰均匀。
2.手绘图纸、草图请提供原件或复印件, 要求线条清晰。
3.设计类作品文章要求提供总平面、典型平立剖面图、重要的节点详图、以及其他的必要线条及分析图纸, 图内文字要简明清晰, 并有简明的比例尺及指北针等图例。
四、来稿安排
1.稿件可通过邮寄或者电子邮件发至本刊编辑部, 请注明“投稿”字样。
2.本刊收到稿件后, 即向作者以电子邮件形式寄发稿件受理通知书, 稿件随后进入审稿程序。审稿周期为三个月。在此期间请勿一稿多投。三个月后未接到审稿结果的可自行处理。
3.稿件无论录用与否, 我们都会将审稿结果及审稿意见书通知作者本人。请作者自留底稿, 概不退稿。论文刊登后, 即赠当期刊物2本, 并致薄酬。
4.本刊按统一发稿计划安排稿件, 不完全以收稿的先后顺序发。
五、特别说明:
1.所有来稿文责自负, 本刊编辑部有权做语言文字、编辑规范方面的删改。如作者不同意删改, 请在投稿时特别说明。
2.请作者提供详细的通讯地址、E-mail、电话、传真, 以便及时联系。
六、本刊免收版面费
七、本编辑部联系方式
邮寄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381号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南方建筑》编辑部
邮政编码:510640
电子信箱:nfjz@vip.163.com电话/传真:020-87560995
联系人:孙老师李老师
南方建筑 篇2
摘要:
对于建筑经济视角下的建筑产品及建筑生产的研究,其主要目的在于了解信息化时代的建筑经济视觉下,对于建筑产品和建筑生产的相关研究,为日后促进建筑产品和建筑生产在建筑经济视角下的发展提供宝贵建议。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日益提升,建筑行业得到迅猛发展,在信息化时代的新形势下,建筑经济视角下对建筑产品和生产的研究十分重要。本篇文章主要对建筑经济视角下的建筑产品和建筑生产进行研究。
南方建筑 篇3
【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节能;建筑噪声;改进
0.前言
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的能耗在资源消耗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增大。比如在建筑方面人们对建筑本身的选择,另外还有对周边环境要求。这就让我们不得不考虑到如何做到在建筑设计中降低能耗同时又不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依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利用建筑设计技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并发展循环利用,降低建筑带来的污染,比如噪音污染,给使用者提供更优质的生活环境。然而,目前我国建筑业的现状是迅速发展、竞争激烈,建材的消耗也迅速增长。在建筑节能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遇到阻力,使节能工作不能顺利有效的开展。因此,在建筑设计中推进建筑节能,控制建筑噪声的实施是我们的首要任务。
1.我国建筑节能与噪声控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1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及管理机制不健全
从我国近年来我国出台的相关政策及实施建筑节能的相关技术标准来看,这些技术规范很好的迎合了建筑节能的相关理念,如在建筑设计中,最大程度的实现多节能设计、少耗材,并且在施工阶段加大监督力度、杜绝建材浪费现象,最后在验收阶段也不能放松,按照技术标准严格把关。这些技术标准为我们的节能工作开展提供有利保证,也督促我们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真的做到上述的要求了吗?回答是否定的,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建筑一个节能是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新兴的概念,对于大部分建筑设计工作者来说没有深刻理解它的内涵并应用到设计中来,对于这样一个新的技术规范在刚开始难免有些棘手,缺乏经验,缺乏相关知识的储备,因此在决策的时候会遇到各方面的问题。面对这样的情形,就要求我们的相关人员能够不断的学习相关技术,借鉴国内外成功建筑设计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摸索研究出适合在我国发展推行的节能建筑。另外在施工的各个阶段成立单独的督查部门,如建筑材料的生产、使用、废物的处理等环节,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考虑到的实施工程的各阶段,尤其是监督和验收工作的开展,所以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个环节。
1.2节能设计技术发展和理念滞后
相对于我国传统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我国的建筑行业对节能设计的重视程度相对不足,而且节能建筑的发展时间不是很长,对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认识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与此同时,发展理念滞后,相关部门对节能建筑的宣传力度不够,也就导致社会公众缺乏对节能建筑的深入了解与认识,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节能建筑设计的发展与实施工作。另一方面,建筑节能的推广与发展,需要有强有力的技术做支持,提供设计方案,然而由于我国节能建筑和节能技术的发展相对落后,而且节能设计理念的地位在建筑行业内部还没有完全确立,节能建筑的技术达不到相关要求,技术指标体系和规范制度不够完善,具体事例如:我国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墙体材料研发工作的开展,没有将墙体材料研发纳入到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当中,缺乏技术引导与支持,缺乏对建筑节能的有效管理和引导,追溯到根源问题就是节能理念不够深入,限制了我国建筑节能设计的规范化、进一步发展,更进一步导致我国节能建筑的实施受到阻力。
1.3节能设计的激励政策相对缺乏
按照节能建筑的发展方向,从整体上看是节约资源、减少建材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然而对于一般的建筑企业,各项技术、条件设施的不足导致他们认为发展节能建筑只是一个口号而实施起来会有更大的资金投入,需要更多的成本,这就在建筑设计方面造成很大额误区,恶性循环下去导致节能工作不能顺利有效开展。因此,国家需要制定积极的政策,鼓励建筑节能设计的研究并能够正确的引导其方向,增收公共事业费作为建筑节能专项资金,用来建筑节能补助资金,让企业从长远着眼,积极主动的投入相关节能工作中来。
1.4建筑噪声影响严重
建筑噪声的危害不可忽视,轻则干扰居民生活,影响人们的工作和休息,重则使人体健康受到损害。目前建设公用设施以及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施工现场,都大量使用各种动力机械,使原来比较安静的居民区环境成为噪声污染严重的场所。更有甚者某些施工现场紧邻居住建筑群,对居民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干扰。
2.建筑节能与噪音控制的一些措施
2.1建筑节能设计
建筑节能设计应该渗透在建筑的方方面面以及各个环节上,现以门窗设计和外墙设计的节能为例探讨节能技术。门窗设计方面,首先具有重要的采光、通风和防护的作用,因此在建筑中建材消耗最严重,门窗的设计是非常关键的环节。而且还需要根据当地气候特点,考虑太阳辐射和房间楼层间的采光问题,选择合适的窗型和材质。另外对于落地窗之类的大窗户,对窗户节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门窗节能设计建材的保温性能和门窗的密封性能是重中之重。其次,外墙的保温也很重要,特别是在北方地区,因为墙体的保温很大程度降低了供暖系统的压力,降低了能耗。所以我们可以用更好的建材、加厚墙体或复合墙体等来加以保温盒增大承重力。
2.2 充分利用绿色能源
在能源方面,我国虽然说是地大物博,但是人均能源是十分有限的。所以,充分开发利用新能源并与建筑设计想结合,充分发挥绿色能源的利用,才能有效的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如太阳能是绿色能源中比较重要的,也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有非常广泛的前景。利用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有非常巨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
2.3提高意识健全机制与政策
加强建筑节能工作的宣传力度,树立节能意识,提高意识健全机制,提高全社会对建筑节能重要性的认识。并且对建筑项目进行全过程的管理监管,从项目的规划、设计到项目的施工、验收,建立健全优惠的政策,鼓励企业发展研究节能建筑。
2.4建筑噪声的控制
建筑噪声必须得到控制,为了降低建筑施工噪声,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如改进高噪声设备,降低施工机械工作噪音分贝,液压打桩机,安装弹性支座后,能有效地降低噪声。另外还可以改进施工方法或限制高噪声机械的使用,把噪声大的作业尽量安排在白天。
5.结语
总之,为了减少建材的消耗,也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和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各建筑企业一定要研究节能设计,认真履行职责和开发节能建筑,把我国的建筑工程水平提高到世界更高水平。 [科]
【参考文献】
[1]樊丽军.浅析加速建筑节能实施的有效措施[J].山西建筑,2001,(4).
[2]徐东环.浅谈建筑节能的措施[J].建筑工程,2005,(2).
《南方建筑》招聘启事 篇4
一、专业编辑(1名):
要求:建筑学一级学科(含建筑设计、建筑历史、建筑技术、城市规划、景观园林等)专业,硕士学位以上,热爱杂志编辑工作,有敬业精神,有较强的文字功底及协调能力。(学校新机制调入)
二、英文编辑(1名):
要求:英语及相关专业,硕士学位以上,热爱杂志编辑工作,有敬业精神。有较强的文字功底及协调能力。
(学校新机制调入)
南方建筑 篇5
本文档包含以下内容:
《设计前期》
共六个专题,历年真题,含答案
《建筑物理与设备》
共5个专题,历年真题,附答案
《建筑设计》
共8个专题,历年真题,附答案
《建筑结构》
共16个专题,历年真题,附答案
············正在熬夜看书刷题的小伙伴们,干货福利来了!
一级注册建筑师考试《设计前期》专题突破
六个专题共30题,历年真题,含答案
1.关于住宅小区垃圾收集设施设置的说法,错误的是()。[2017年真题]
A.城市垃圾收集点的服务半径不宜超过70m
B.混合收集垃圾容器间占地面积不宜小于10m2
C.镇(乡)建成区垃圾日产量超过4t/d时,宜设置收集站
D.采用人力收集的收集站,服务半径宜为400m以内
【答案】B
2.编制老年人设施规划时,老年人设施中养老院、老年公寓与老年人护理院配置的总床位数量计算依据是()。[2017年真题]
A.城镇行政级别
B.城镇常住人口规模
C.人口数量
D.建设地点
【答案】B
3.既满足规划意见书要求,又要增加建筑面积,较好的做法是()。[2017年真题]
A.按开发商要求,增加建筑面积
B.等待重新申报规划设计条件,修改设计
C.设计局部不计建筑面积的空间,给使用者创造有改造或可利用空间的条件
D.将属于用地范围内的部分建筑空间为城市永久性、无条件提供公众使用
【答案】B
一级建筑师考试《设计前期》专题突破(2)
1.关于确定需要时允许平行敷设在车行道下的工程管线的说法,正确的是()。[2017年真题]
A.埋深较大,翻修较少
B.埋深较小,翻修较多
C.埋深较大,翻修较多
D.埋深较小,翻修较少
【答案】A
2.关于城市工程管线地下敷设竖向位置发生矛盾时的说法,错误的是()。[2017年真题]
A.压力管线让重力流管线
B.易弯曲管线让不易弯曲管线
C.主干管线让分支管线
D.小管径管线让大管径管线
【答案】C
3.下列管线交叉布置时,应布置在最上面的是()。[2017年真题]
A.热力管道
B.可燃气体管道
C.电力电缆
D.给水管道
【答案】C
一级建筑师考试《设计前期》专题突破(3)
1.下列关于绿色生态城区评价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绿色生态城区评价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B.产业与经济不属于绿色生态城区评价的评价范围
C.绿色生态城区规划设计评价阶段前应制定规划设计评价后两年的实施方案
D.绿色生态城区评价结果应分为3个等级,其中一星级不需要满足控制项的要求
【答案】A
2.绿色生态城区实施运管评价阶段应具备相应的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城区内主要道路、管线、公园绿地、水体等基础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
B.城区内主要公共服务设施建成并投入使用
C.城区内具备涵盖绿色生态城区主要实施运管数据的监测或评估系统
D.比照批准的相关规划,规划方案实施完成率不低于50%
【答案】D
3.在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指标体系中,规划设计评价阶段权重最高的指标是()。
A.生态环境
B.绿色建筑
C.资源与碳排放
D.绿色交通
【答案】C
一级建筑师考试《设计前期》专题突破(4)
1.住宅户内通往起居室、卧室的过道净宽不应小于()m。
A.0.9
B.1.0
C.1.1
D.1.2
答案:B
2.依据民用建筑层数的划分,以下对住宅建筑按层数划分说法无误的是()。
Ⅰ、1~3层为低层
Ⅱ、4~7层为多层
Ⅲ、8~9层为中高层
Ⅳ、10层以上为高层
A.Ⅰ、Ⅱ
B.Ⅲ、Ⅳ
C.Ⅱ、Ⅲ
D.Ⅰ、Ⅳ
答案:D
3.住宅设计应考虑的安全措施中下列何者不包括在内()。
A.防触电
B.防盗
C.防虫鼠
D.防坠落
答案:C
一级建筑师考试《设计前期》专题突破(5)
1.当符合防火规范中有关允许减小间距的条件时。关于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与相邻建筑的防火间距的说法,正确的是()。[2017年真题]
A.不宜小于6m
B.仍不应减小
C.不宜小于4m
D.不应小于9m
【答案】B
2.相邻两栋一、二级耐火等级民用建筑之间通过连廊、天桥或底部的建筑物等连接时,其防火间距与未采用上述连接时比较()。[2017年真题]
A.减少25%
B.不应小于4m
C.防火间距不限
D.防火间距不变
【答案】D
3.下列选项中,表示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是()。[2012年真题]
A.红线
B.蓝线
C.黄线
D.紫线
【答案】C
一级建筑师考试《设计前期》专题突破(6)
1.村镇规划建设用地应避开生态敏感的地段,下列区域不属于生态敏感地段的是()。[2012年真题]
A.风景名胜区
B.沙尘暴源区
C.天然林、红树林、热带雨林
D.珍稀动植物栖息地
【答案】B
2.下列关于村庄历史文化遗产和乡土特色保护措施的说法中,错误的是()。[2012年真题]
A.特色场所:重点在于空间环境的保护、改善
B.自然景观特色:重点在于自然形貌和生态功能保护
C.历史遗存类:重点是尽可能使遗存得到真实和完整的保存
D.具有特色风貌的建(构)筑物:重点是对原有风格与外观改造更新并重
【答案】D
3.《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将住宅性能划分为五个方面,下列哪项不包括在内?()[2010年真题]
A.适用性能
B.经济性能
C.卫生性能
D.耐久性能
【答案】C
一级建筑师考试《建筑物理与设备》专题突破
共5个专题,历年真题,附答案
(1)
1.在下列措施中,()对提高视度是无益的。
A、增加照度
B、增大视角
C、提高视看对象与背景之间亮度之比
D、将识别物体时间提到5min以上。
答案:D
2.有关高层民用建筑消防要求,以下叙述哪条错误?(2003,64)
A、必须设置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
B、必须设置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
C、室内各层均需设消火栓
D、必须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可不设室外消火栓系统
答案:D
3.下面四个房间,()房间的音质最好。
A、6×5×3.6
B、6×3.6×3.6
C、5×5×3.6
D、3.6×3.6×3.6
答案:A
一级建筑师考试《建筑物理与设备》专题突破(2)
1.在民用建筑的集中采暖系统中应采用()作为热媒。
A.高压蒸气
B.低压蒸气
C.150~90℃热水
D.95~70℃热水
答案:D
2.从通风的角度看,建筑群的平面布局宜采用()。
A.错列式和斜列式
B.行列式和周边式
C.错列式和周边式
D.斜列式和行列式
答案:A
3.竖向分区的高层建筑生活给水系统中,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力不宜大于()MPa。
A.0.45
B.0.5
C.0.55
D.0.6
答案:A
一级建筑师考试《建筑物理与设备》专题突破(3)
1.向屋顶通风机供电的线路,其敷设部位下列哪项正确?
A.沿电气竖井
B.沿电梯井道
C.沿给排水或通风井道
D.沿排烟管道
答案:A
2.人耳能够判断声音的远近和方向,是由()得到的。
A.时差效应
B.哈斯效应
C.双耳听闻
D.掩蔽效应
答案:C
3.某地区要求阳台门下部门肚板部分的传热次数应小于或等于1.35W/(m2•K),该地区为()。
A.严寒地区
B.寒冷地区
C.夏热冬冷地区
D.夏热冬暖地区
答案:A
一级建筑师考试《建筑物理与设备》专题突破(4)
1.在音乐厅设计中,为了使声音被有效反射,反射板的宽度不宜小于()m。
A.0.5
B.1
C.2
D.3
答案:D
2.将一个灯由桌面竖直向上移动,在移动过程中,不发生变化的量是()。
A.灯的光通量
B.灯落在桌面上的光通量
C.受光照射时,看不见光源形象
D.桌子表面亮
答案:A
3.输送同样风量且风管内风速相同的情况下,以下不同横截面形式风管的风阻力由小至大的排列顺序是()。
A.长方形、正方形、圆形
B.圆形、正方形、长方形
C.正方形、长方形、圆形
D.圆形、长方形、正方形
答案:B
一级建筑师考试《建筑物理与设备》专题突破(5)
1.夏热冬冷地区六层居住建筑的体形系数的最大限值为()。
A.0.20
B.0.25
C.0.30
D.0.40
答案:D
2.离光源3m处的发光强度是100CD,在同一方向,离光源6m处的发光强度是()CD。
A.50
B.100
C.150
D.200
答案:B
3.白色物体表面与黑色物体表面对于长波热辐射的吸收能力()。
A.相差极小
B.相差极大
C.白色物体表面比黑色物体表面强
D.白色物体表面比黑色物体表面弱
答案:A
一级建筑师考试《建筑设计》专题突破
共8个专题,历年真题,附答案
1、著名的《大雁塔门楣石刻》描画的是什么形象()。
A.一座楼阁式的唐塔
B.一座唐代佛殿
C.一幅帝后礼佛图
D.一幅佛本生故事
答案:B2、《周礼考工记》成书于哪个时期()记述了关于哪个王城建设的制度()。
A.春秋时期,秦代
B.春秋战国,周代
C.汉朝,长安
D.隋代,洛阳
答案:B3、清代太和殿与唐代大明宫麟德殿体量之比为()。
A.二者大小相近
B.为麟德殿的2倍
C.为麟德殿的3倍
D.只相当麟德殿的1/3
答案:D
一级建筑师考试《建筑设计》专题突破二
1.威尼斯圣马可广场是一座怎样的广场?
A、梯形广场
B、公共集会广场
C、开敞式广场
D、梯形平面的复合广场
答案:B
2.浪漫主义建筑最著名的作品是:
A、美国国会大厅
B、英国国会大厦
C、柏林宫廷剧院
D、巴黎歌剧院
答案:B
3.北展览建筑一般使用下列哪种空间组合形式?
A、走道式
B、串联式
C、放射式
D、穿套式
答案:D
一级建筑师考试《建筑设计》专题突破三
1、古罗马时期最杰出的穹顶建筑实例是()。
A.阿维奴斯浴场
B.万神庙
C.罗马神庙
D.卡拉卡拉浴场
答案:B2、以下关于防护栏杆的安全规定,哪一条与规范不符?
A.应能承受规定的水平荷载
B.高度不应小于lm
C.离楼面0.1m高度内不应留空
D.有儿童活动的场所,应采用不易攀登的构造
答案:B3、颐和园中的谐趣园仿的是江南的哪座名园?
A.苏州拙政园
B.南京瞻园
C.无锡寄畅园
D.扬州个园
答案:C
一级建筑师考试《建筑设计》专题突破四
1.拜占庭建筑的教堂格局大致有三种,下列何者除外()。
A.巴西利卡式
B.集中式
C.十字式
D.列柱围廊式
答案:D
2.浪漫主义建筑最著名的作品是()。
A、美国国会大厅
B、英国国会大厦
C、柏林宫廷剧院
D、巴黎歌剧院
答案:B
3.洛可可风格是()世纪产生于()的一种室内装饰风格。
A.17,罗马
B.18,巴黎
C.16,佛罗伦萨
D.19,柏林
答案:B
一级建筑师考试《建筑设计》专题突破五
1、被认为是解构主义思潮的重要作品之一的拉维莱特公园的设计人是谁?
A、格雷夫斯
B、屈米
C、艾森曼
D、矶崎新
答案:B2、“五山屏风墙”、“观音兜”是什么构件?
A、园林中的墙
B、院墙、围墙
C、室内分隔墙
D、高出屋面的山墙的造型
答案:D3、唐人建筑的特征是()。
A、斗棋大而数量少,出檐深远,雄健有机
B、斗棋多而密,屋顶陡翘
C、运用多色彩画,绚丽华贵
D、结构复杂,用料硕大,坚固而稳定
答案:A
一级建筑师考试《建筑设计》专题突破六
1、希腊晚期出现的莫索列姆陵墓代表一种什么建筑形制?
A、券柱式
B、巨柱式
C、叠柱式
D、集中式
答案:D2、乘轮椅者开启的推拉门和平开门,在门把手一侧的墙面,应留有不小于多少的墙面宽度?
A、0.1m
B、0.3m
C、0.5m
D、0.7m
答案:C3、“三间四耳”是哪地民居的布局方式?
A、西民居
B、江南“四水归堂”
C、云南一颗印
D、北京四合院
答案:C
一级建筑师考试《建筑设计》专题突破七
1.住宅户内通往起居室、卧室的过道净宽不应小于()m。
A.0.9
B.1.0
C.1.1
D.1.2
答案:B
2.下列做法哪一条不符合医院传染病病房设计要求?
A.设置单独出入口和入院处理处
B.盟洗、浴室附设于病房之内
C.两张病床之间的净距不小于1.1m
D.每间病房不得超过6床
答案:D
3.在国内,不属于在施工阶段建筑师参与的活动是()。
A.管理施工合同
B.定期视察施工情况
C.签发设计变更通知
D.工程验收
答案:A
一级建筑师考试《建筑设计》专题突破八
1.欧洲古典主义时期建筑的代表作品是()。
A.巴黎圣母院
B.威尼斯总督宫
C.佛罗伦萨主教堂
D.巴黎卢浮宫东立面
答案:D
2.下列哪个广场属罗马共和时期的广场()。
A.罗马恺撒广场
B.罗马奥古斯都广场
C.罗马罗曼奴姆广场
D.罗马图拉真广场
答案:C
3.《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的作者是()。
A.文丘里
B.穆尔
C.斯特恩
D.詹克斯
答案:A
一级建筑师考试《建筑结构》专题突破
共16个专题,历年真题,附答案
一级建筑师考试《建筑结构》专题突破(1)
1、对于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砖砌体结构房屋,砖砌体的砂浆强度等级要求是()。
A.不应低于M2.5
B.不应低于M5
C.不应低于M7.5
D.不应低于M10
答案:B2、抗震设计时,关于结构抗震设防的目标,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基本烈度下结构不坏,大震不倒
B.结构可以正常使用
C.结构不破坏
D.结构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答案:D3、木结构建筑不应超过下列哪一个层数?
A.1层
B.2层
C.3层
D.4层
答案:C
一级建筑师考试《建筑结构》专题突破(2)
1.在高强度螺栓摩擦型抗剪连接中,螺栓的承载力极限状态是()。
A.螺栓杆被剪坏
B.钢板孔壁被压坏
C.连接处钢板接触面间出现相对滑移
D.螺栓杆被剪坏同时钢板孔壁被压坏
答案:C
2.什么情况下的高层建筑应考虑竖向地震作用?
A.8度
B.9度
C.均应考虑
D.7度
答案:B
3.简支于柱顶的静定钢筋混凝土屋架,如仅将下弦配筋增加一倍,试问在同样节点荷载作用下,下弦内力有何变化?(忽略配筋增加后自重增加的影响)
A.减少一半
B.不变
C.增加一倍
D.不确定
答案:B
一级建筑师考试《建筑结构》专题突破(3)
1.混凝土双向受力时,何种情况下强度明显降低?
A.两向受压
B.双向受压
C.一拉一压
D.两向受压
答案:C
2.与素混凝土梁相比,钢筋混凝土梁抵抗开裂的能力()。
A.提高不多
B.提高许多
C.完全相同
D.无法判断
答案:A
3.以下论述哪项符合《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A.不上人屋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0.4kN/㎡
B.上人屋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为2.5kN/㎡
C.斜屋面活荷载标准值足指斜投影面上的数值
D.屋面均布活荷载不应该与雪荷载同时组合答案:D
一级建筑师考试《建筑结构》专题突破(4)
1、计算矩形截面混凝土梁的受剪承载力时,应采用混凝土的哪种强度取值?
A.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B.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C.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
D.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
答案:B2、有采暖设施的单层钢结构房屋,其纵向温度区段适宜的最大长度值是()。
A.150m
B.160m
C.180m
D.220m
答案:D3、某楼面独立轧制工字钢梁不能满足抗弯强度的要求,为满足要求所采取的措施中,下列不正确的是()?
A.加大翼缘宽度
B.加大梁高度
C.加大翼缘厚度
D.加大腹板厚度
答案:D
一级建筑师考试《建筑结构》专题突破(5)
1.对于截面尺寸,砖和砂浆强度均相同的柱A和柱B,A柱使用的是水泥砂浆,B柱使用的是水泥石灰砂浆,下面哪个关系是正确的?
A.A柱的承载力大于B柱的承载力
B.A柱的承载力小于B柱的承载力
C.两柱的承载力相同
D.无法判断
答案:B
2.根据砌体结构的设计经验,作抗震设计时,往往只需对纵,横墙的不利墙段进行截面验算。在下列的项次中,有利的墙段为()。
A.承担地震作用较大
B.承受竖向应力较小的C.承受水平剪力较小的D.构件局部截面较小的答案:C
3.与素混凝土梁相比,钢筋混凝土梁抵抗开裂的能力()。
A.提高不多
B.提高许多
C.完全相同
D.无法判断
答案:A
一级建筑师考试《建筑结构》专题突破(6)
1.当结构或结构构件出现下列状态之一时,即认为超过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A.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
B.结构或结构构件丧失稳定
C.结构构件因过度的塑性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
D.影响正常使用或外观的变形
答案:D
2.减小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裂缝宽度的主要措施是()。
A.增大钢筋的直径
B.用III级钢代替II级钢
C.增加钢筋面积
D.降低混凝土强度等级
答案:C
3.当圈梁被门窗洞口截断时,应在洞口上部增设与截面相同的附加圈梁,附加圈梁与圈梁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垂直向距H的2倍,且不能小于()。
A.500mm
B.1000mm
C.1500mm
D.1800mm
答案:B
一级建筑师考试《建筑结构》专题突破(7)
1.关于混凝土的说法,下列不正确的是()?
A.混凝土带有碱性,可以防止钢筋生锈
B.水灰比就是水与水泥的体积比
C.轻骨料混凝土比普通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小
D.蒸汽养护可使混凝土强度快速达到设计要求
答案:B
2.关于混凝土收缩的叙述,以下哪一项正确?
A.增加水泥用量可减小收缩量
B.混凝土收缩是由于水泥胶体的塑性流动引起的C.压应力越大,则混凝土的收缩量越大
D.养护条件好,使用环境湿度较高,收缩就小
答案:D
3.当用水泥砂浆砌筑时,要对各种砌体的强度设计值乘以不同的调整系数,这是由于水泥砂浆的()。
A.强度高
B.硬化快
C.和易性差
D.耐久性好
答案:C
一级建筑师考试《建筑结构》专题突破(8)
1.要求抗震的单层工业厂房,其平面布置宜采取下列哪两项措施?
I.多跨厂房宜等高
Ⅱ.多跨厂房优先采用高低跨
Ⅲ,厂房贴建房屋宜在厂房角部
Ⅳ.厂房贴建房屋宜避开角部
A.Ⅱ、Ⅲ
B.I、Ⅲ
C.Ⅱ、Ⅳ
D.I、IV
答案:D
2.钢筋混凝土井式楼盖的选用,下列哪一种取值是不适宜的?
A.二边之比为1
B.长边与短边的比为1.1
C.长边与短边的比为1.4
D.长边与短边的比为1.7
答案:D
3.与钢梁整浇的混凝土楼板的作用是()。
A.仅有利于钢梁的整体稳定
B.有利于钢梁的整体稳定和下翼缘稳定
C.有利于钢梁的整体稳定和上翼缘稳定
D.有利于钢梁的整体稳定和上、下翼缘稳定
答案:C
一级建筑师考试《建筑结构》专题突破(9)
1、大偏心受拉构件破坏时()。
A、因全截面受拉,故以钢筋拉断为标志
B、受拉区,钢筋先屈服,而后受压区混凝土压碎
C、压区混凝土压碎了,钢筋还未屈服
D、截面一裂就坏
答案:B2、当结构或构件达到下列情况之一者,认为其达到了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A、截面的受力性能在荷载作用过程中发生变化,结构转变成机动体系
B、影响正常使用和外观的过大的相对变形
C、某水池裂缝太大,已经漏水
D、屋面板变形过大,严重积水
答案:A3、粱内纵向钢筋的弯起点应设在按正截面抗弯计算该钢筋强度充分利用点以外处以保证()。
A、斜截面抗弯承载力
B、斜截面抗剪承载力
C、正截面抗弯承载力
D、弯起钢筋能屈服
答案:A
一级建筑师考试《建筑结构》专题突破(10)
1、高层钢筋混凝土建筑楼面开洞总面积与楼面面积的比值不宜超过下列哪一个数值?
A.20%
B.25%
C.30%
D.50%
答案:D2、钢筋混凝土柱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当混凝土强度等级≤C20时最小厚度为()。
A.25mm
B.30mm
C.35mm
D.40mm
答案:B3、下列不是钢筋混凝土结构优点的是()。
Ⅰ.耐久性好,耐火性好;Ⅱ,抗裂性能好;Ⅲ,自重大,施工周期长;Ⅳ.就地取材,节约钢材;Ⅴ.刚度大,整体性好;Ⅵ,可模性好
A.Ⅰ、Ⅱ
B.Ⅱ、Ⅲ
C.Ⅲ、V、Ⅵ
D.Ⅳ、Ⅵ
答案:B
一级建筑师考试《建筑结构》专题突破(11)
1.关于混凝土收缩的叙述,以下哪一项正确?
A.增加水泥用量可减小收缩量
B.混凝土收缩是由于水泥胶体的塑性流动引起的C.压应力越大,则混凝土的收缩量越大
D.养护条件好,使用环境湿度较高,收缩就小
答案:D
2.我国《砌体结构设计规范》中所列出的砌体弹性模量,是依据砌体受压应力应变曲线上的何值上确定的。
A.初始弹性模量
B.所没定的特定点的切线模量
C.取应力为0.43fm点的割线模量
D.取弹性模量、切线模量和割线模量三者的平均值
答案:C
3.在下列影响梁抗剪承载力的因素中,哪一个因素影响最小()?
A.截面尺寸
B.混凝土强度
C.配筋率
D.配箍率
答案:C
一级建筑师考试《建筑结构》专题突破(12)
1.抗震框架的箍筋的末端应制成135°弯钩,弯钩端头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
A.5倍
B.10倍
C.15倍
D.20倍
答案:B
2.对于悬索结构的概念设计,下列哪一种说法是不正确的?
A.悬索支座的锚固结构构件刚度应较大
B.承重索或稳定索必须都处于受拉状态
C.索桁架的下索一般应施加预应力
D.双曲抛物面的刚度和稳定性优于车轮形悬索结构
答案:D
3.混凝土的强度受下列什么因素的影响?
(1)塌落度;(2)水灰比;(3)水泥品种;(4)水泥强度。
A.(1)(3)(4)
B.(2)(3)(4)
C.(3)(4)
D.(2)(4)
答案:D
一级建筑师考试《建筑结构》专题突破(13)
1.关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柱内纵向钢筋的配置规定,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A.柱的纵向钢筋宜对称配置
B.截面边长大于400mm的柱,纵向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00mm
C.柱总配筋率不应大于5%;剪跨比不大于2的一级框架的柱,每侧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宜大于1.2%
D.边柱、角柱及抗震墙端柱在小偏心受拉时,柱内纵筋总截面面积应比计算值增加25%
答案:B
2.受力预埋件的锚筋严禁采用下列何种钢筋?
A.HPB235级钢筋
B.HRB335级钢筋
C.HRB400级钢筋
D.冷加工钢筋
答案:D
3.钢管混凝土构件在纵向压力作用下,关于其受力性能的描述,下列何项是错误的?
A.延缓了核心混凝土受压时的纵向开裂
B.提高了核心混凝土的塑性性能
C.降低了核心混凝土的承载力,但提高了钢管的承载力
D.提高了钢管侧壁的稳定性
答案:C
一级建筑师考试《建筑结构》专题突破(14)
1.构造柱与墙连接处应砌成马牙槎,并沿墙高每隔()设2φ6拉结钢筋,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000mm。
A.500mm
B.900mm
C.1000mm
D.1200mm
答案:A
2.有抗震要求时,砌体填充墙应沿框架柱高每隔()mm距离配置拉结钢筋。
A.400~500
B.500~600
C.600~700
D.700~800
答案:B
3.一般埋置深度在()以内,且能用一般施工方法施工的基础称为浅基础。
A.2m
B.3m
C.4m
D.5m
答案:D
一级建筑师考试《建筑结构》专题突破(15)
1.普通黏土砖、黏土空心砖砌筑前应浇水湿润,其主要目的,以下叙述何为正确?
A.除去泥土、灰尘
B.降低砖的温度,使之与砂浆温度接近
C.避免砂浆结硬时失水而影响砂浆强度
D.便于砌筑
答案:C
2.有抗震设防要求并对建筑装修要求较高的房屋和高层建筑,应优先采用下列何种结构()?
I.框架结构
Ⅱ.框架一抗震墙结构
Ⅲ.抗震墙结构
A.I
B.I或Ⅱ
C.Ⅱ或Ⅲ
D.Ⅲ
答案:C
3.下列几种破坏类型中,哪一项不属于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类型()?
A.适筋破坏
B.超筋破坏
C.少筋破坏
D.部分超配筋破坏
答案:D
一级建筑师考试《建筑结构》专题突破(16)
1.下列关于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划分,哪一种是正确的?
A.一级、二级、三级
B.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C.甲级、乙级、丙级
D.甲级、乙级、丙级、丁级
答案:A
2.下列构件中哪一种超过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A.构件因过度的塑性变形而不适合于继续承载
B.构件在荷载作用下产生较大的变形而影n向使用
C.构件丧失稳定
D.构件因超过材料强度而破坏
答案:B
3.在设计一个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结构中,有的设计人员在绘制施工图时,任意增加计算和构造所需的钢筋面积,认为“这样更安全”。但是下列各条中,哪一条会由于增加了钢筋面积反而可能使结构的抗震能力降低()?
A.增加柱子的纵向钢筋面积
B.增加柱子的箍筋面积
C.增加柱子核心区的箍筋面积
D.增加梁的箍筋面积
南方建筑 篇6
【摘要】:随着我国的夏热冬冷地区和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颁布,建筑的节能测评对节能活动的开展有着非常关键的意义。由于城建步调的加快,以及节能项目的高速前进,建设活动的噪音污染就变得非常的显著,特别是在人口高度集中的区域,在建设的时候存在非常多的噪音,不但会干扰到群众的生活,同时还会对城市的外在形象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建筑设计;建筑节能;建筑噪声控制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住宅业的蓬勃发展,大量的新型住宅节能技术得到广泛的推广及应用,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标准和规范,对住宅节能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和发展的作用。随着城市的进程及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施工的噪声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所以如何加强城市建设施工噪声的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噪声污染,给居民一个宁静的生活环境,已成为当今环保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一、我国建筑节能与噪声控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及管理机制不健全
从我国近年来我国出台的相关政策及实施建筑节能的相关技术标准来看,这些技术规范很好的迎合了建筑节能的相关理念,如在建筑设计中,最大程度的实现多节能设计、少耗材,并且在施工阶段加大监督力度、杜绝建材浪费现象,最后在验收阶段也不能放松,按照技术标准严格把关。这些技术标准为我们的节能工作开展提供有利保证,也督促我们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真的做到上述的要求了吗?回答是否定的,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建筑一个节能是在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新兴的概念,对于大部分建筑设计工作者来说没有深刻理解它的内涵并应用到设计中来,对于这样一个新的技术规范在刚开始难免有些棘手,缺乏经验,缺乏相关知识的储备,因此在决策的时候会遇到各方面的问题。
面对这样的情形,就要求我们的相关人员能够不断的学习相关技术,借鉴国内外成功建筑设计的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摸索研究出适合在我国发展推行的节能建筑。另外在施工的各个阶段成立单独的督查部门,如建筑材料的生产、使用、废物的处理等环节,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考虑到的实施工程的各阶段,尤其是监督和验收工作的开展,所以建立健全管理机制是非常有必要的一个环节。
2、节能设计技术发展和理念滞后
相对于我国传统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我国的建筑行业对节能设计的重视程度相对不足,而且节能建筑的发展时间不是很长,对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认识还存在着一定的误区。与此同时,发展理念滞后,相关部门对节能建筑的宣传力度不够,也就导致社会公众缺乏对节能建筑的深入了解与认识,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国节能建筑设计的发展与实施工作。另一方面,建筑节能的推广与发展,需要有强有力的技术做支持,提供设计方案,然而由于我国节能建筑和节能技术的发展相对落后,而且节能设计理念的地位在建筑行业内部还没有完全确立,节能建筑的技术达不到相关要求,技术指标体系和规范制度不够完善,具体事例如:我国建筑节能技术的研究与墙体材料研发工作的开展,没有将墙体材料研发纳入到建筑节能设计体系当中,缺乏技术引导与支持,缺乏对建筑节能的有效管理和引导,追溯到根源问题就是节能理念不够深入,限制了我国建筑节能设计的规范化、进一步发展,更进一步导致我国节能建筑的实施受到阻力。
3、节能设计的激励政策相对缺乏
按照节能建筑的发展方向,从整体上看是节约资源、减少建材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然而对于一般的建筑企业,各项技术、条件设施的不足导致他们认为发展节能建筑只是一个口号而实施起来会有更大的资金投入,需要更多的成本,这就在建筑设计方面造成很大额误区,恶性循环下去导致节能工作不能顺利有效开展。因此,国家需要制定积极的政策,鼓励建筑节能设计的研究并能够正确的引导其方向,增收公共事业费作为建筑节能专项资金,用来建筑节能补助资金,让企业从长远着眼,积极主动的投入相关节能工作中来。
4、建筑噪声影响严重
建筑噪声的危害不可忽视,轻则干扰居民生活,影响人们的工作和休息,重则使人体健康受到损害。目前建设公用设施以及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施工现场,都大量使用各种动力机械,使原来比较安静的居民区环境成为噪声污染严重的场所。更有甚者某些施工现场紧邻居住建筑群,对居民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干扰。
二、建筑节能与噪音控制的一些措施
1、建筑节能设计
建筑节能设计应该渗透在建筑的方方面面以及各个环节上,现以门窗设计和外墙设计的节能为例探讨节能技术。门窗设计方面,首先具有重要的采光、通风和防护的作用,因此在建筑中建材消耗最严重,门窗的设计是非常关键的环节。而且还需要根据当地气候特点,考虑太阳辐射和房间楼层间的采光问题,选择合适的窗型和材质。另外对于落地窗之类的大窗户,对窗户节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门窗节能设计建材的保温性能和门窗的密封性能是重中之重。其次,外墙的保温也很重要,特别是在北方地区,因为墙体的保温很大程度降低了供暖系统的压力,降低了能耗。所以我们可以用更好的建材、加厚墙体或复合墙体等来加以保温盒增大承重力。
2、充分利用绿色能源
在能源方面,我国虽然说是地大物博,但是人均能源是十分有限的。所以,充分开发利用新能源并与建筑设计想结合,充分发挥绿色能源的利用,才能有效的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如太阳能是绿色能源中比较重要的,也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有非常广泛的前景。利用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太阳能的开发利用有非常巨大的潜力和应用前景。
3、提高意识健全机制与政策
加强建筑节能工作的宣传力度,树立节能意识,提高意识健全机制,提高全社会对建筑节能重要性的认识。并且对建筑项目进行全过程的管理监管,从项目的规划、设计到项目的施工、验收,建立健全优惠的政策,鼓励企业发展研究节能建筑。
4、建筑噪声的控制
建筑噪声必须得到控制,为了降低建筑施工噪声,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如改进高噪声设备,降低施工机械工作噪音分贝,液压打桩机,安装弹性支座后,能有效地降低噪声。另外还可以改进施工方法或限制高噪声机械的使用,把噪声大的作业尽量安排在白天。
5、建筑绿化
从建筑的节能方面考虑,多种植树木,因为树木的枝叶通过形成浓荫可以遮挡太阳辐射和降低反射的热度来明显降低夏季温度,起到调节温度的作用。在炎热的夏季,绿化好的地方的气温和普通的没有进行绿化带地区相比,气温明显降低很多,建筑绿化布置方法不同,那么对节能所起到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从建筑的噪声控制以及减弱噪声方面考虑,减弱噪声干扰的其中一个措施就是在噪声源与建筑之间的大片草坪,种植高大常绿乔木与灌木来组成足够宽度且浓密的绿化带也能在一定的程度上起到较好的减弱噪声的功能。运用绿化应考虑到噪声的衰减量随植物配置方式,通过绿化来防止和减少噪声对建筑的干扰时必须认识到树种是随着噪声的频率范围的变化而变化。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设计现如今是为了设计出更适合人们居住并且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的住宅,它需要的不仅仅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同时还有政府相关政策法规的鼓励和正确引导。实现现代化建筑目标的主要措施就是与时代的号召相互呼应的建筑节能和建筑噪声控制,争取通过相关人士的努力设计出并建造出更多更好的节能生态住宅。
参考文献
[1]易良成.建筑设计中节能与噪声的控制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4).
[2]肖红专.住宅设计中的噪声控制[J].环境科学导刊,2008.
南方建筑 篇7
本次谢英俊回顾展题为“人民建筑”,其策展序言寥寥数语,视野却非常宏大。策展人史建的首要意图在于把谢英俊的当下实践放在现代建筑的历史脉络中考察:如果说以包豪斯为代表的现代建筑运动,“其理想是把现代化的工业生产与人民生活结合起来”,那么谢英俊今天的实践对这个传统有哪些延续和更新?沿着这思路,我们可以展开很多话题,如现代建筑与工业、建造、用户、场所、地域传统之间的关系等等。
我对其中一个方面尤其感兴趣:中国语境。实际上,当我最初看到“人民建筑”的标题时,第一反应不是包豪斯,而是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我相信,在座的在中国社会生长的、35岁以上的人,一看到“人民”这词,心里都会“一激灵”。因为我们从小就接触人民公园、人民大道、人民广场、人民大会堂等空间环境,耳边充斥着“我代表人民,来看望你了”或“我代表人民,判处你死刑”之类的话语。我们现代汉语中的“人民”,实际上与英文的People和德文的volk,涵义不尽相同。我觉得有意思的是,史建在把大家的注意力向包豪斯现代传统那里引导的同时,还在利用“人民”这个政治色彩特别浓厚的词,尝试与中国当代社会语境展开对话。那我想进一步问,在20世纪中国,“人民”曾是什么涵义,今天又是什么涵义?中国建筑相应有哪些表现?而今天谢英俊的实践又为我们带来哪些新的理解?
1958年,大跃进期间,中国穷一国之力,在北京修建庆祝国庆十周年的十大建筑。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副市长万里在“北京市国庆工程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说该工程目的在于“反映建国十年来的工农业生产和各个方面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检验社会主义中国已经达到的生产力水平。不是有人不相信我们能建设现代化的国家吗?老认为我们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吗?我们一定要争这口气,用行动和事实做出回答。”——建筑是一个国家、民族、“全体”中国人民走向现代化的象征物。
2008年,四川建筑师刘家琨自己捐资、设计修建了一个小纪念馆,用来纪念一个在“5·12”地震中死去的初中学生胡慧姗。刘家琨说:“这个纪念馆,是为一个普通的女孩,也是为所有的普通生命——对普通生命的珍视是民族复兴的基础。”——建筑是呵护个人生活的庇护所和弘扬个人生命价值的纪念碑。
上述两段话,间隔半世纪,体现了“人民”定义的深刻变化:从一个集体、抽象、政治性、道义上的大词“人民”中,开始分解出很多个体、具体、公民法权意义上的“个人”。胡慧姗纪念馆,恐怕是以最强有力的语言弘扬了这种变化,但它并不是建筑孤例。我们可以宽泛地说,自80年代开始,随着中国市场的开放,个人独立建筑设计事务所以及私人开发商和业主的涌现,一些明星建筑师、明星开发商、明星项目(尤其是那些意在彰显个体用户“个性”的楼盘如别墅)的出现,都多多少少在空间文化上推动了“个人建筑”的发展,只不过这里涉及的“个人”往往是比较“优越”的个人,而不是胡慧姗式的“普通生命”而已。简言之,我们不妨这样概括当代中国建筑的状况:一方面作为国家、政权、民族集体表达的建筑仍在盛行 (奥运、世博等) ,另一方面是作为个人表达的建筑也在积极涌现——一个“人民”和“个人”建筑并存的局面。
这里一个新的社会危机,连带空间危机,凸显了:在抽象的,几乎被架空了的“人民”和无数零散的、孤立的“个人”之间,我们几乎没有一个清晰可辨的中间层次。而这正是公民社会建设亟待解决的问题:单个零散孤立的公民,如何能进一步形成一个个团体,以此为单位,来更有效地履行公民义务和争取公民权利?在“人民”和“个人”之间,我们能不能发展出一个中间概念——“社区”概念,一方面把“人民”具体化,另一方面把“个人”们团结起来?在空间上,规划、设计和建造,能不能推动“社区”的发展?
在官方行政体系中,我们还留存有“单位”或“居委会”,但那是正统的自上而下的社会控制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在乡村和城市旧区,我们还有很多靠传统社会纽带维系的社区,但它们大多在迅速衰落,并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着被拆解的危险。在城市开发中,我们有较近出现的“居住小区”,但那更多的是硬件意义上的集中,而不是社会性的集合。当然在另一方面,我们可以乐观地说,如今借助网络、传媒平台,大家对公民权利的积极讨论,以及公民维权运动的兴起,正使得“社区”的概念呼之欲出。但对我们建筑行业而言,遗憾的是,“社区”在中国的发展,尚没有在实体空间维度上得到支持。正是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谢英俊(也包括其他台湾同行)的工作,为我们带来一种完全不同的实践模式——“社区建筑实践”,概括起来有以下特点:
1)用户本身的社会纽带
谢英俊团队的建筑用户往往本身就已经构成了成熟“社区”,他们之间靠各种社会纽带相联,如族裔、地域、信仰和文化传统等。谢的介入,是帮助他们通过建造,强化和改善既有的社区。相形之下,中国建筑师的末端用户往往是在剧烈的城市拆迁重建过程中,被打散后再重新组合的原子化的家庭单元,而很少再有任何成型的社区(或许西安鼓楼回民区洒金桥—大麦市街和新疆喀什老区的改建,可算特例:原居民靠强烈的族裔和宗教纽带,争取到就地安置,从而得以继续维持原有社区)。
2)建筑师与用户的交流界面
谢英俊团队在设计建造的全过程中能直接和建筑的用户交流。而在大陆,或在通常的房地产开发中,建筑师即使动辄设计十几万平方米的小区,影响数以万计居民的生活,也是在依循开发商对市场的定位,而无缘与用户见一面,“用户参与式设计”更无从谈起。
3)建筑师的专业和社会双重整合的角色
谢英俊的团队工作贯通社区策划、规划、设计、建造各环节,在每一环节上又都能有效地进行社会动员和吸收多方人士参与,因而其建设过程不光是硬件上的建造过程,也是软件上的加强社区凝聚力的过程。他所扮演的master builder的角色是兼具专业和社会角色于一身的。相形之下,通常的建筑过程是基于专业分工的持续分解过程,设计、建造、使用,一系列环节线性传递下去,建筑师虽号称“龙头专业”,起到一定环节的专业监督作用,但根本无法起到全方位整合社会力量和关系的作用。
4)“人民建筑”的现代传统再定位
谢英俊的启发在于,建筑师如仅仅满足形式游戏,其实践的空间恐怕会越来越狭窄,其社会干预力量会越来越微不足道。回到策展序言提出的问题,谢英俊今天的实践,促使我们在多方面为“人民建筑”——这个现代建筑运动的理想再定位,包括建筑师的教育、建筑师对相关产业的介入、建筑师扮演的多重角色,以及建筑师与社会状况的互动,等等。
南方建筑 篇8
关键词:建筑经济,建筑产品,建筑生产
引言
建筑产品与建筑生产是建筑经济学中的两项重要研究课题,也是关乎现实建筑建设行业发展的重要方面。文章将对基于建筑经济角度的建筑产品和建筑生产作一个简要的说明。
一、建筑产品方面
(一)建筑产品定义特征概述
建筑产品,指建筑业通过建筑生产向社会提供的具有一定功能、可供人类使用的最终产品,是经过勘察设计、材料采购、建筑施工、构配件制作和设备安装等一系列建筑生产活动和建筑经济活动而最终形成的集外在形态和内在功能于一体的产物。
建筑产品从其功能角度大致可分为三大类:通过建筑生产架设内部空间以供使用的房屋类;不具有内部空间或不具有可供人类活动的内部空间的公路烟囱类;为其他物品功能实现提供条件假设的管道线路安装类。
建筑产品的特征主要有:设计图纸丰富导致的多样性;地基固定导致的空间固定性,这也是一般工业产品与建筑产品的最大区别点;占据较大空间且建设成本高导致的体形巨大和价值巨大的特性;受经济或其他方面要求而建设导致的功能有限性;建筑设计时受地方特色人情风俗影响导致的地方特色性,也称社会性。同时,建筑产品还具有有别于一般工业产品的资本与资产特性,即建筑产品的外在实物和内在功能及建造价值。
(二)建筑产品的价值与消费
建筑经济学对建筑产品的研究中,价值与消费研究是一大要点,这一方面研究不单要求对其成本与消费市场进行探讨,还要求对税收利润消费心理等加以分析。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建筑产品因为有使用价值,即凝结在产品中的满足人群需要的内在功能价值,而具有用于消费流通的交换价值和建筑商由此得到的收益价值。一般而言,价值由具体价格体现出来:使用价值由涉及价格、成本价格、功能价格等体现,即生产价格;交换价格则在生产价格的基础上加之市场需求消费心理等因素进行确定;收益价格则显然是交换价格和生产价格的相抵结果,因而交换价值也受生产商收益要求的影响。建筑产品的资本特性就是由其价格体现,而其资产特性也可参照其价格来评定。由于建筑产品社会性、价值巨大、体形巨大、功能特定等特点,建筑产品的交换价值设定也有别于一般商品,主要采用个别定价和双方直接定价的方式。
商品通过流通和消费过程中的价值互换达成最终的经济目的,建筑产品同样如此。但建筑产品在消费流通中还存在一些有别于一般商品消费流通的特征:首先,建筑产品因其价值巨大的特性一般通过租赁和出售的消费形式在市场中流通;其次,建筑产品因其外形庞大、固定性和社会性的特性具有反复流通、地点一致的流通特征;再者,建筑产品因其使用的广泛性是以全体群众作为消费对象的,甚至部分建筑产品需要承担所有人群的使用需求(如公路),因而在建筑产品消费定位时还需考虑全民的消费水平收入变化,可见,建筑产品的消费具有普遍性、持久性、长期性的特点。
另外,建筑产品的消费同样存在不同于一般商品的缺点:建筑产品的功能不能够如一般商品的功能一样直观明显地展现(如房屋消费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使用才可能显现其功能的缺陷),因此建筑产品常出现消费实现后的效益降低问题,这也是建筑产品后期维护保障行业的主要发展推动力。
(三)建筑产品的使用期限
一般来讲,建筑产品的使用期限是指从竣工到功能无法再实现即废除的时间段。显然这一指标受产品的质量影响最大,如内部结构老化、内部材料渗漏等原因导致的坍塌;当然也受经济需要的影响,如城市建设需要而进行的建筑爆破。
在建筑产品质量方面又包括了建筑材料问题和建筑技术问题(即建筑生产中的构造和功能建设),当然,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以人为本理念的践行,因建筑质量问题而出现的坍塌已经越来越多的被提前准备的人为拆除所替代,人们的安全得到更好的保护,但保证建筑质量仍是建筑生产的重中之重。
现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建筑产品使用期限受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大大缩短,即建筑产品在经济社会中的使用寿命远远低于它本身理论上应有的质量寿命。因此在建筑经济角度来看,建筑生产将必然在经济需要、经济环境(地价、税率等)考虑更多。
二、建筑生产方面
(一)建筑生产的定义特征概述
建筑生产即建筑产品的建设过程,建筑经济学认为建筑生产包括以下生产要素: (1) 土地、土壤、河流等可利用的自然资源; (2) 货币资金、生产设备、人员住房等资本投入; (3) 生产人员的体力、智力劳动等劳动技能; (4) 生产企业的组织、管理、创新等企业能力。如果我们把产量设定为Q、劳力设为L、资本为K技术和管理为T,则建筑生产可用一个特定函数来表现:Q=f (L, K, T…),其中…代表生产中的其他影响因素。
建筑生产一般具有以下特点:受建筑工程量、工程风险、结款时长的影响形成的周期长特征;建筑产品设计与施工多样性导致的单件性特征;受生产环境、投资规模影响形成的生产过程的不均衡特性;产品用途固定性和城市相关规定限定导致的外部约束多。
(二)建筑生产的成本
建筑生产的成本计算包括多方面的因素,这些方面的成本共同构成建筑生产总成本,建筑产品的价值正是取决于这一综合成本:直观展示费用的会计成本 (包括生产投入的须由厂家支付的经济报酬,与产量同步变化的显现可变成本,随增加单位产出而增加的边际成本) ;无形中付出的机会成本;生产中厂家自己所有的隐性成本。
(三)建筑生产率
生产过程中产量与投入量的比率即生产率,生产率还包括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等,其中劳动生产率是建筑生产分析中的常用数值,劳动生产率又可有如下分类:
劳动生产率既反映了劳动人员的生产效率,又能反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因而对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进行研究有利于通过劳动积极性调动、生产管理改进等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建筑生产发展。
(四)建筑生产的工业化与技术进步
我们将建筑业的大工业生产式改造为建筑生产的工业化,也称建筑生产社会化。即对建筑生产中的材料、设计、配件用具生产、组织管理等多方面的全面深入变革,这一改造有利于推动建筑生产从分散落后、个体手工方式向以技术建设为主的社会化集中大规模生产方式发展。
建筑生产的工业化(社会化)主要有两大特点:大型企业以其高工业化水平的作业完成产值比重不断增大;建筑厂商资本进一步集中。生产的工业化要求有更高的生产技术,技术进步在经济竞争中占据越来越重的地位。
在建筑技术的进步创新方面,首先应考虑市场的发展需求方向,在设计、材料、施工组织、监管、机具各个环节进行技术探讨与学习吸收,化分析成果为实际的技术应用成果,充分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推动作用。
三、总结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经济与建筑密切相关,为创造符合时代要求的建筑产品,基于建筑经济分析不断改进建筑生产是重要措施,更是建筑业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建筑业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系统的理论支撑,因此,希望今后建筑技术人员能更多地从经济角度出发探讨建筑产品与建筑生产,为建筑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推动力。
参考文献
[1]卢有杰.新建筑经济学 (第二版) [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5.
[2]汪士和.该咋看建筑业的产业定位[J].施工企业管理, 2011 (10) .
[3]杨季美, 陈晓新.建筑工程市场经济结构分析探讨[J].基建优化, 1998 (05) .
南方建筑 篇9
《通知》指出, 此次专项检查以建筑节能、绿色建筑、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实施情况为内容, 主要是:1、建筑节能。检查贯彻落实节约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及制定有关配套政策情况。建筑节能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包括新建建筑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及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等工作推进情况, 以及地方相关配套政策法规制定实施情况;“十二五”时期, 中央财政资金支持的各类示范项目验收情况;2015年度专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和下发执法建议书的工程整改情况。2、绿色建筑。重点检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行动方案的通知》 (国办发[2013]1号) 明确的工作任务进展情况, 包括各地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落实情况, 政府投资公益性建筑和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保障性住房及大型公共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情况,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推进情况, 绿色建筑标准、技术、材料及产业等相关能力建设情况, 以及地方相关配套政策法规制定实施情况等。3、绿色建材。重点检查《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印发〈绿色建材评价标识管理办法〉的通知》 (建科[2014]75号) 印发以来各地绿色建材评价标识开展情况, 包括管理机构设置情况、评价机构备案情况、本地一、二星级绿色建材评价情况等。4、装配式建筑。重点检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16]71号) 印发以来各地推进情况, 包括政策措施出台情况、标准规范编制情况、项目推进情况等。
《通知》强调, 1、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检查组提出整改措施, 并跟踪督导。对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强制性规定的工程项目, 住建部将下发执法文书, 限期整改。2、新建建筑执行民用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和绿色建筑、绿色建材推广情况检查结果, 将作为国家节能考核、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考核的依据。3、发展装配式建筑作为贯彻落实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工作, 列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监督考核指标体系, 定期通报考核结果。
现代建筑与建筑堪舆 篇10
而在这种反思与回顾的背景下, 中西方学者不约而同必然要溯源于在现代中国蒙尘已久的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古代风水学理论。
什么是人类理想中的生态居住社区及生态建筑呢?
一些西方学者认为, 生态居住社区及生态建筑是在特殊地域内、特殊条件下, 创造出的一种新型的聚落形式, 它“因地制宜”, 利用当地有利自然条件, 用最经济、最天然的手段达到抵御各种不利因素并获得舒适居住生活空间的目的, 进而, 形成“生态建筑”, 它不会与自然宣战, 企图征服之, 而是顺应自然, 融于自然的“文明建筑”。
而在我看来, 中国古代曾盛行的风水学实际上就是地理学、气象学、生态学、景观学、规划学和建筑学的一种综合的自然科学, 虽然并没有如今天上述各个学科的精准表述, 但作为综合学科的集合, 它依旧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譬如一些大学已经开设了“建筑风水学”这门选修课。
建筑是门艺术, 它这样安排和装饰人们所建造的大厦:不管它是什么用途, 它给人美的视觉形象, 应该带来心理健康、力量和愉快。
在中国建筑中, 五千年来始终贯彻着一种精神, 那就是“天地人和合”。中国人的习俗讲求一个“顺其自然”, 这也可谓中国建筑文化上一传统。
中国建筑所讲求的“天人合一”究竟是什么呢?综合起来有三点:
(1) 天人皆物。天与人都是物, 形态相殊, 本质则一, “物物则太极”。
(2) 人效法天。“夫大人者, 与天地合其德”。天变, 人亦效法天而变, 以顺应自然, 并通过模拟自然来改造自然。
(3) 天人调谐。要求在采取“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范围天地之化”等手段时, 不要破坏自然, 而尽量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求得“生态平衡”。
生态建筑学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思潮背景下,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产生了生态建筑学。
生态建筑学, 是建立在研究自然界生物与其环境共生关系的生态学理论基础上的建筑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或者换过来说, 是探索地球上生命活动功能均衡发展的生态学延伸于建筑学领域的一个分支, 反映出现代建筑思潮的价值取向。
生态建筑学认为建筑是生态系统中人的元素组群的外延, 而人具有非凡能动性, 人是从自然生态系统其它元素组群中解脱出来的元素, 在人的元素组群外延构成了一个新的组群。这个组群在人的观念下实施建立, 用以满足人的活动之场所或空间的需要, 被称之为建筑。
生态建筑学的研究对象, 是由人、建筑、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组成的人工生态系统。在这一人工系统中, 人的建筑活动, 引起了周围环境有社会意义的变化。所以, 该系统也称建筑 (空间) 环境, 其中包括村镇、城市等各种聚落形态。
生态建筑学在追求自然生态学系统的稳定与平衡的一般原理的同时, 认为自然环境不仅要满足人乃至整个生物界的生理本性需要, 而且更具有心理的审美愉悦的功能作用, 构成人类精神需求的风景环境, 从而成为建筑环境所不能缺少的一种“文化资源”。
由此, 生态建筑学确定了其基本取向, 是运用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 以人、建筑、自然和社会谐调发展为目标, 在现有条件下, 争取对自然的最优关系, 利用并有节制地改造自然, 顺应并保护自然生态的平衡与和谐, 寻求创造适宜于人类生存与行为发展的各种生态建筑环境的有效途径与设计方法。
生态建筑学在现代科学的意义上, 关注人与建筑自然的关系, 同中国风水学的“天人合一”宇宙观, 有着根本的一致。当代生态建筑学是从整体有机联系上以生态规律来揭示并协调人、建筑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
建筑环境追求生态建筑的根本目的是改善人类住区环境质量。风水学是中国古代的关于建筑环境设计的理论, 其概括性地描述人与宇宙及地球表面自然环境相互依存及感化是“气”的媒介。可以认为有关“气”的学说是古代风水学理论的核心内容, 目的在于人与外界的和合统一, 而非人定胜天。
毋庸讳言, “风水”有迷信成分, 但谁又能否认“风水”之学也确实蕴含着合理的科学因子?买房者“亲近山水”似乎不仅仅与个人喜好相关罢, 这期间的“迷信”——风水理念——其实也吻合了现代“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且有异曲同工之妙。
人居环境根据现代建筑理论, 人类居住环境的影响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诸如空气、水、食物、住房、室内外装饰等这一类生命的保障体系;二是对人类产生刺激甚至袭击的力量。诸如:人的感觉 (热觉、视觉、听觉及嗅觉等) 刺激和动力学刺激 (来自辐射、声音等的冲击和振动) 。从人的感觉来说, 风水的目的至少是追求人的内心的安宁。
现代建筑设计要点现代建筑设计, 一靠方法, 二靠素养。懂得一定的方法, 则易于掌握要领, 增加主动性, 减少盲目性, 避免绕不必要的弯路。但欲使设计能力达到较高的水平, 还需要在不断进行设计实践的磨练中, 逐步提高素养。
绿色建筑与建筑技术的变革 篇11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技术建筑能耗
中图分类号:TU18文献标识码:A
1 建筑能耗现状
建筑能耗包括采暖、空调、热水供应、炊事、照明、家用电器等方面的能耗。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舒适生活的追求,采暖范围日益扩大,空调走入百姓家,年人均用电量由1990年的123.3KW/h增到2000年的660KW/h,集中供热面积由2.13亿平方米增长到5.06亿平方米,建筑用能的急剧增长,必将影响到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我国建筑不仅耗能高,而且能源利用效率很低,单位建筑能耗比同等气候条件下国家高出2.3倍,建筑节能在我国尤其重要。
2 绿色建筑的社会经济效益分析
事实上,绿色建筑的社会经济效益巨大。以占我国城市建筑总面积约60%的住宅建筑为例,采暖地区城镇住宅面积约有40亿平方米,2000年的采暖季平均能耗约为25公斤标煤/平方米,如果在现有基础上实现50%的节能,则每年大约可节省0.5亿吨标煤。空调是住宅能耗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我国住宅空调总量年增加约110万台,空调电耗在建筑能耗中所占的比例迅速上升。根据预测,今后10年我国城镇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民用建筑至少为每年8亿平方米,如果全部安装空调或采暖设备,则10年增加的用电设备负荷将超过1亿千瓦,约为我国2000年发电能力的1/30,如果我国大部分新建建筑按节能标准建造并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则可使空调负荷降低40%-70%,有些地区甚至不装空调也可保证夏季基本处于舒适范围。
3 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措施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对能源、经济资源的需求也更加迫切。但我国能源、土地、水、原材料等资源不仅严重短缺,实际利用效率也偏低,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3倍以上。土地资源方面,我国人均耕地只有世界人均耕地的1/3,水资源仅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所以,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节地:节地潜力关键在于城乡空间的统筹,合理的选址和有效的规划为造就绿色建筑奠定了基础。绿色建筑在基地选址及规划时要尽量翻新旧建筑,减少道路及服务区域的面积,避免破坏基地内的湿地、沼泽地。限制使用和淘汰实心黏土砖,充分利用矿渣,粉煤灰等工业废料。 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和绿色高性能混凝土,保护土地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节能:节能重点在于降低长期使用的总能耗,充分考虑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减少空调使用和照明。通过建筑外围护结构设计和采用高效保温材料、复合墙体与屋面以及密封性良好的多层窗,减少建筑运行能耗,并注意施工的品质及气密性。我们应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方法,以提高建筑节能设计水平。
节水:我国是个缺水的国家,节水应重点考虑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节省水资源,可采取鼓励节水型器具、改变用水习惯和水价杠杆调节等措施,从而降低用水量。另外可加强屋顶雨水的收集和再利用、地面雨水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收集或通过采用可渗透的路面材料使雨水能深入地层,保持水体循环。我国多数的水景、人工湖采用城市管网的自来水,人工湖使用自来水是对城市水资源的极大浪费。
节材:节材是重点走研究新型工业化和产业化道路,同时应精心选择高效经济的建筑材料和设备。具体包括发展轻集料及轻集料混凝土,减少自重,节约原材料,积极发展化学建材,节能、节木、节钢。在建筑中采用轻型钢结构体系,减少木材、水泥和黏土砖用量,保护环境,选择循环再利用材料、加强施工废料的管理,推行就地取材原则。
4 建筑技术的变革是建筑绿色革命的保证
绿色建筑不仅是指建筑物本身,也包括了整个建造过程。要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物料生产,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过程)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能源、土地、水资源、材料)、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需要进行以下的变革。
4.1规划和建筑设计方面的技术变革
将生态工程学原理用于建筑设计中,使建筑具有当地文化特色,适应当地自然条件和多样性,赋予建筑以生命活力,这一可持续的设计理论指引着设计走向新的形式和新的领域。从技术上说,绿色建筑绝不仅仅是指绿色建筑物,而是体现在每一个建筑细节。 建筑师根据不同的地理与自然条件,用适宜的技术,自觉地创造出生态的、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建筑形式是世界建筑发展的趋势。设计所涉及的范围也不再是建筑设计本身,整个建造过程都必须纳入到可持续设计元素中。设计方案中要尽可能利用再循环原料和材料,建筑构件和材料的使用要考虑来源的可再生性、本土化、易得性;景观设计要考虑易维护性、和当地环境的亲和性、适应性等。
4.2结构设计与理论方面的技术变革
在结构设计与理论研究方面,与生态建筑形态相适应的可持续结构设计理论是新的研究方向,以保温节能、减轻建筑物自重、构件模块化、循环再生材料利用、生态性新型建筑部件使用、利于快速清洁施工、已有建筑物的加固改造等為目的的新型结构体系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4.3相关其他专业设计的技术变革
其他与建筑相关专业工程设计与研究也发生研究格局的变化。 生活污水处理与再利用技术研究和设施设计、大小便分离管网和卫生设备技术与设计、可升级的智能化系统设计、以及经济性太阳能供热、制冷及动力系统等将来是未来重点的研究领域。
南方建筑 篇12
建筑概况: (1) 建筑物性质:公共建筑; (2) 建筑地点:中国广州, 夏热冬暖地区; (3) 建筑面积:地上7665m2; (4) 建筑层数:地上6层; (5) 建筑高度:25.1m; (6) 架空层:无; (7) 屋顶花园:无; (8) 建筑轮廓及朝向示意图:见图1。
1建筑材料的选择是建筑节能的关键 (表1、表2)
以上数据均由T H-B E C S 2 0 0 8软件得出。
由于该设计不满足节能规定性指标, 需要进行权衡判定。当设计建筑空调年能耗不大于参照建筑空调年能耗, 满足节能性能化指标, 符合节能标准要求。材料的传热系数是节能计算的关键参数, 各部位的导热系数、传热系数越小对节能越有利。该建筑窗墙面积比小于0.4, 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 50189-2005) 中4.2.4条规定, 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不应小于0.4, 而Low-E玻璃则价格较高, 因此该建筑较优的主要保温隔热材料组合是:屋面:30厚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外墙: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外窗:6mm中等透光热反射玻璃塑钢窗。
数据来源:《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 50176-93)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节能专篇/建筑》
材料的选择对节能很关键, 选择不当有可能达不到节能要求, 或为达到节能要求可能需要增加成本, 不符合经济原则。
2建筑外观形式直接影响节能效果
从建筑轮廓及朝向示意图 (图1) 可以看出, 建筑平面为弧形, 虽然是正南北向, 也不一定位于北面的外围护结构就属于北向的外围护结构。不同朝向对建筑外围护结构的要求有所不同, 节能隔热验算也要求建筑东、西向外墙的温度不能超过35.6℃。
根据表2, 该建筑较优的主要保温隔热材料组合得出的设计建筑空调年能耗与参照建筑空调年能耗相差1.8kWh/m 2, 理论上应该还有优化空间。试把加气混凝土砌块200厚改为190厚, 得出设计建筑空调年能耗为133.03kWh/m2, 参照建筑空调年能耗为134.45kWh/m2, 设计建筑空调年能耗不大于参照建筑空调年能耗, 似乎也符合节能标准要求。但选用19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后, 东向外墙温度达35.67℃, 高于节能要求的35.6℃, 不能通过外墙隔热验算。如果只从经济角度考虑, 把建筑外形设计为规则的矩形, 可以准确区分各向外墙, 当东向外墙不能通过隔热验算, 只把东向外墙改为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 其余不变, 或许就能通过隔热验算, 满足节能要求。但该建筑外形为弧形, 保留建筑设计现状, 则难以区分各向外墙, 只能把全部外墙均改为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 (在这里我们姑且不讨论把该建筑外形由弧形改为矩形的艺术效果差异) 。
建筑也是一门艺术, 除了满足自身的实用性外, 还存在美观性, 在社会上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在设计上我们不能只考虑建筑的经济与实用性, 而忽略其美观艺术性, 在当今日益受人们重视的建筑节能面前, 更不可牺牲建筑的艺术价值。每一个物体都存在其多面性, 是一个矛盾的共同体, 我们不可顾此失彼, 要在矛盾中找平衡点, 使建筑达到最大程度的优化。
摘要:节能课题在当今世界越来越受到重视, 建筑艺术与建筑节能相互矛盾又密不可分, 如何在两者间取得平衡, 既满足节能要求, 又遵循建筑设计“经济、美观、实用”三大原则, 成为新的焦点及难点。本文拟抛砖引玉, 以一弧形建筑节能设计为例, 浅探建筑材料、建筑艺术与建筑节能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节能,公共建筑,弧形建筑,建筑艺术
参考文献
[1]涂逢祥.建筑节能形势与政策建议[J].建筑节能.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6, 4.
[2]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