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2024-09-27

四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精选8篇)

四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篇1

齐抓共管的社会工程――四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领导讲话

最近,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等部门纷纷推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举措。一些地方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文化馆,同时加大整顿文化娱乐场所、打击“黑网吧”的工作力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呈现出党政群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势头。实践证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社会工程,各部门、各地方相互配合、各负其责,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学校、共青团、少先队和家庭担负着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责任。学校要努力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的倾向,更加自觉地把德育摆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特别是中小学教育,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教育的全过程。共青团和少先队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的.作用。今日的少先队员、共青团员,明天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人们的成长成材,大多是与共青团和少先队的培养和教育分不开的。要更加重视共青团和少先队的建设,大力支持他们开展适合青少年特点的活动。家长是孩子思想道德的表率,家庭也是思想道德教育的课堂。家长不仅要担负起抚养子女的义务,更要担负起教育的责任,不能养而不教,或者把教育的责任推向学校和社会。教育者必须受教育,广大家长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 良好的社会氛围和社会环境,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青少年是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阶段,对精神文化食粮有旺盛的需求。我们要充分发挥各类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烈士陵园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为未成年人提供更多更好的活动场所。要发挥大众媒体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优势,制作更多更好的适合青少年特点的电视、广播节目和电影产品,创作、编辑、出版更多更好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为未成年人提供最好的精神食粮。同时,要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斗争,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坚决查处传播淫秽、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和伪科学出版物,努力净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齐抓要抓得实,共管要管得住。这就要求我们,把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动员起来,把各方面的资源整合起来,把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实践证明,分工明确,守土有责,发挥优势,密切配合,就能做到堵住漏洞,不留死角,形成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合力与整体效应,不断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工作落到实处,引向深入。

四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篇2

关键词:社会变革,体制创新,社会管理

我国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问题多、社会矛盾多, 社会管理的任务很重。社会管理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法律政策、方法手段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适应的地方, 解决社会管理领域存在的问题就成了新形势下十分紧迫的任务。

一、社会深刻变革对传统社会管理的严峻挑战

改革开放以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我国社会也发生了巨大变迁, 这对我国的社会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

(一)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 社会管理存在诸多不适应。

一是社会管理组织不适应。实行“住房自有化、就业市场化、社会保障社会化、后勤服务市场化”等改革以来, 传统管理体制基础的“单位组织”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弱化, 新的社会管理组织功能不完善, 社会成员的组织化程度越来越低, 社会管理缺乏组织依托。二是社会管理体制不适应。就业方式的多样化使社会流动加快, 改革开放后大量新产生的就业组织都采取了“非单位”的管理体制, 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由“单位人”变成“社会人”。从“单位制”到“社区制”的转变, 使社会管理单元从工作场所向居住场所转变, 也使社会管理网络从工作场所向居住场所转移。三是社会管理职能不适应。大部分经济组织、企事业单位的社会管理职能相继剥离并让渡给社会, 而社会管理系统尚未建立, 自上而下的社会问题解决存在“断层”。

(二) 随着社会结构剧烈变化, 不同群体的管理难度明显增加。

一是阶层结构变动带来社会整合难。原有的工人、农民、干部和知识分子的简单阶层结构, 现在已经转化成由许多不同利益诉求群体组成的复杂多样的阶层结构, 产生了个体户、私有企业主、外资企业的高管、民营企业的科技人员、各种中介组织从业人员和自由职业者等新的社会阶层, 各社会阶层经济社会地位和利益诉求存在很大差异。二是城乡结构变动带来社会管理难。改革开放以来, 两亿多农民离开土地, 转变为从事二、三产业的工人。巨大而快速的社会流动, 给社会管理提出一系列新的问题。三是人口结构变动带来管理难。我国人口结构的深刻变化, 加速了家庭小型化和老龄化过程。很多过去可以由家庭和代际帮助解决的问题, 如养老、单亲抚养、心理障碍、残疾、代际冲突等, 都逐步显化为社会问题。

(三) 随着利益格局调整重塑, 利益主体的矛盾冲突越来越多。

一是利益的多元主体不断引发社会矛盾, 形成了复杂的利益关系, 在不同社会阶层和群体中出现了新的利益分歧和利益冲突, 这是社会管理的新课题。二是利益的变化深刻影响社会心态, 当前社会利益格局调整更多的是结构性调整, 既有你多我少的问题, 也有你增我减的问题。三是利益的差距拉大容易引发社会风险, 在利益格局重塑过程中, “铁饭碗”破了, 社会失落感增强;“泥饭碗”多了, 社会平衡感打破;“大锅饭”少了, 社会归属感减弱, 一些人甚至心理失衡、道德失范、情绪失常, 引发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

这些巨大变化对我国社会管理体制提出的挑战, 迫切要求我们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走出一条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管理的新路。

二、当前我国社会管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我国历经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政治保持总体稳定, 社会问题却多发凸显, 当前社会管理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一) 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使社会管理任务繁重。

一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大批农民离开土地进入城市, 在户籍、就业、住房、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诸多方面面临很多困难。进城流动人口多数聚居在城乡结合部, 多数城市按照过去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做工作, 没有根据新的人口布局进行调整, 往往造成该区域的管理力量非常薄弱, 由此引发偷盗、抢劫、贩毒吸毒、卖淫嫖娼等社会问题。二是我国社会管理的基础, 过去比较依赖于工作“单位”, “单位组织”能够把问题解决在基层。现在, 绝大多数城镇从业人员从“单位人”变成“社会人”。在这种情况下, 政府往往要直接面对分散的个人, 治理的成本大量增加。比如税收、治安、民政、社保、就业、卫生防疫, 以及征兵、献血这样的社会事务, 现在仅靠“单位”已很难贯彻落实;另外基层发生的一些社会纠纷和社会矛盾, 现在无法“解决在基层”, 对老百姓来说, “打官司”成本太高, 而且相当一部分群众“信访不信法”。一些地方, 有些社会问题由于多年积累形成普遍民怨, 很容易因意外事情造成群体性事件。

(二) 社会矛盾日趋复杂。

一是城镇化过程中, 城镇化落后于工业化、人口城镇化又落后于土地城镇化的问题比较突出。在土地增值成为地方经济重要推动力和政府可支配财政收入重要来源的刺激下, 新一轮“土地置换”形成热潮, 大规模圈占农地和强行拆迁问题引发的社会问题增多。二是群体性事件问题在群众中引起较大反响。尽管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绝大多数上访和群体性事件反映的是民生和经济利益方面的诉求, 如提升劳动福利和待遇、提高征地拆迁补偿标准、抗议企业环境污染、追究医疗事故责任等等。这些事件, 有的属于侵害职工和群众利益造成的“直接利益冲突的群体性事件”, 也有的属于社会普遍不满情绪的宣泄造成的“无直接利益冲突的群体性事件”。

(三) 社会转型加速, 收入差距扩大成为引发社会问题的深层原因。

一是现阶段收入差距的持续扩大, 已经成为影响中国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和引发各种社会问题的深层原因。民众对收入分配的看法分歧也很大。除了市场分配的差距, 在国家财政的再分配方面也有很大差距, 如不同地区之间同级公务员的工资水平也有很大差距, 不仅民众对分配差距过大的状况有意见, 干部群体对目前的分配体制也有诸多怨言。一些权钱交易和贪污腐败现象将贫富差距问题在人们心理上进一步扩大, 造成一些“仇富”现象。二是随着社会转型的加速, 社会流动加快, 各种社会治安问题也呈现多发态势, 社会管理面临诸多难点。尽管各级公安机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严厉打击各种犯罪行为, 但刑事犯罪总量仍在高位运行, 新型犯罪持续增多, 特别是黑恶势力犯罪、严重暴力犯罪、网络诈骗犯罪以及各种侵财犯罪等, 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 给人民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

以上社会管理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有的是在社会结构转型和体制转轨过程中, 因结构冲突、体制摩擦、规范空白、法律法规不健全造成的;也有的是快速发展过程中因各种原因历史积累和遗留的;还有的是因工作缺位、方法不当或某些工作失误形成的。这些问题都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路径之选择

(一) 完善社会管理格局。

完善社会管理格局, 改进社会管理方式, 要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要求, 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的工作格局, 调动一切有利于社会和谐的积极因素, 形成共建和谐社会的生动局面。在城市, 积极推进社区社会管理服务体制改革, 最大限度地把管理资源和服务力量下沉到社区, 让“社会人”变成“社区人”。在农村, 有条件的地区要积极承接城镇产业的延伸和转移, 规范发展合作经济组织, 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 在此基础上, 引导农民聚合居住, 建设宜居宜业新型小城镇, 逐步实现以行政村为单元的传统社会管理向以社区为单元的现代社会管理转变。

(二) 健全社会规范体系。

加快建立和完善行为规范体系, 通过自律、互律、他律, 把人们行为尽可能地纳入共同行为准则的轨道。加强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为基本内容的公民道德建设, 倡导爱国守法的传统道德、诚信敬业的职业道德和互助友爱的家庭美德。发挥道德规范和道德舆论在遏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欺骗欺诈、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等行为方面的作用, 形成鼓励见义勇为、扶危济困、乐于奉献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氛围和机制。

(三)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加快户籍制度、财政体制、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积极稳妥地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 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 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管理制度, 加强和改进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 积极探索流动人口管理新办法;完善公共财政体系, 实现各级政府事权和财力相统一, 加大各级财政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 重点向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倾斜, 使城乡居民都能够享受到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 逐步提高扶贫标准和最低工资标准, 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 进一步完善对高收入人群税收调节制度, 扭转收入差距扩大趋势。

(四) 强化动态协调机制。

一是建立和完善诉求表达机制。建立方式多样、规范有序、畅通高效的诉求表达渠道。完善政务公开制度、民主决策制度, 提高公众参与程度。加强和改进信访制度, 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 完善领导干部接访、亲自批阅群众来信、带案下访等制度, 教育和引导诉求方依法有序理性表达诉求。二是建立和完善矛盾纠纷滚动排查和预警机制。政府针对所在地区社会管理中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 进行经常性的分析排查, 建立矛盾纠纷滚动排查机制。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工程、特殊群体、敏感时期的监控和排查, 建立矛盾纠纷情报信息预警机制。对排查出来的问题, 及时予以解决。三是建立和完善社会矛盾调解机制, 构建和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的大调解工作机制。夯实人民调解基础, 建立县、乡、村、组四级纵向调解网络。建立健全由各级政府负总责、政府法制部门牵头、各职能部门为主体的行政调解工作新机制。完善司法调解格局, 把调解优先的原则贯穿到执法办案工作中去。充分利用乡规民约, 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化解调处矛盾纠纷。通过上述“大调解”, 形成社会管理合力, 及时有效地把矛盾化解在基层, 建立起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

(五) 完善社会管理的法律体系。

加快完善社会管理法律法规体系的步伐, 特别是完善劳动关系纠纷、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社会治安、生产安全、食品药品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建设, 进一步强化社会管理中的依法治理, 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六) 建立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加强和创新城市社会管理的思考 篇3

有西方学者说,城市是现代社会人类住区的典型形态,全球范围的各种城市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当前,中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工业化、信息化、城市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作为经济发展各种要素集中载体的城市也迅速扩展,数量增多,规模扩大。转型期的城市社会管理问题面临前所未有的新课题、新挑战,亟需改革创新。

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城市发展的内在要求

“城市社会管理”并不是新概念,城市作为人类聚落形式已有很长的历史。根据现有考古资料,人类社会第一座城市,约9000年前出现在死海北岸,称为吉里乔(柏柏尔语,意为棕榈树的城市)。[1]城市出现以来便有城市社会管理,只不过由于社会性质、社会结构不同,其管理的主体和模式也不尽相同。汉代,中国在城市中以“里”为基本管理单位,编制居民,实施管理。[2]目前中国城市发展正处于一个特殊的转型期,城市化进程急剧加速,城市实有人口爆炸性增长,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需要社会管理创新同步跟进。

1.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需要加快城市社会管理的创新。城市作为区域内科技、信息、金融、交通之场所,已经成为人力、物力、信息等资源的聚集地。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城市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的市民阶层不断出现,社会利益格局多元化,不同阶层的利益诉求逐渐凸显。由于长期沿袭单一的自上而下的行政权力和行政手段进行管理,传统的“指挥式”、“控制式”的管理方式已经愈加与市场经济要求不相适应,不仅不利于很多现实问题的解决,还容易激化矛盾,加大社会管理的成本,不利于社会的稳定。通过推进城市社会管理创新,找准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与不同阶层的具体利益的结合点,正确反映并妥善处理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有利于协调各利益主体的关系,推进社会的和谐。

2.社会管理任务不断加重,需要加快城市社会管理的创新。伴随着农村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的建设,城市社会管理水平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并成为人们追求高品质生活的最终目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脱离于单位体制之外,转为社会人,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使城市的流动人口数量急剧增加,原有静态的、熟人社会形态下的社会管理渐趋弱化和失控,而传统的政府管理与社会管理高度合一、政府管理取代社会管理的集中管理模式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已经日益影响到对整个城市立体化、动态化、信息化管控的实现。这种状况持续下去,将会成为影响社会与政治稳定的隐患,甚至会导致社会管理的危机。城市社会管理需要发生变革,从对单位简单的行政管理转为更加复杂的社会管理,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保护非户籍人口的正当权益,满足他们物质、精神层面的需求,这已成为不少城市的迫切任务。

3.维护社会规范有序发展,需要加快城市社会管理的创新。伴随城市的发展,城市社会管理成为政府的主要职能,并主要表现为实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在目前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社会矛盾不断加剧的情况下,经济的发展、人民的安居乐业、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安定团结,都离不开社会的规范有序发展,迫切需要建立和完善就业体制、救助体制、保障体制、教育体制、福利体制与之配套而行。否则,城市化过程中矛盾的加深和累积,将使经济社会进入无序化发展的境况,进而危及社会的和谐稳定。这些体制的规范、高效运行,需要有多元化社会管理手段的灵活运用与之相配套,由此政府部门应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快社会管理方式的创新,构建良好的平衡、整合、约束和救济机制,形成预防和解决社会矛盾的新路,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和谐。

二、加强和创新现代城市社会管理的基本原则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1]发达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部分发达地区的先进社会管理经验表明:现代社会管理,是以政府管理为主导、非政府组织为中介、社会自治管理为基础以及公众广泛参与的互动过程。

1.“党委领导”,亦即坚持党委是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事业的领导核心。各级党委通过民主决策、科学运筹,制定符合国情或各地实际的社会建设宏图大略,不断完善社会管理各项政策,决定国家或本地区社会管理大政方针。要坚持党委在化解社会矛盾的社会管理工作中政治性、全局性、战略性、方向性的掌舵者地位,使以化解社会矛盾为己任的社会管理置于党的大政方针和纲领性文件指导之下,保证党的意志和主张体现在社会管理的法律法规之中,引导和支持政府依法行使社会管理职能,引导和支持非政府服务组织、社会自治组织和人民群众积极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共产党员服务群众、化解矛盾、凝聚民心的作用。

2.“政府负责”,亦即实现政府社会管理角色的转换。政府不再对社会事务的管理大包大揽,充当社会事务的全职管理者,而是要负责当好全面社会管理的组织者、调控者,非政府服务组织、基层社会自治组织的扶持者、规范者、监督者,群众自治的倡导者、指导者,整个社会管理事业的整体规划者,社会建设和管理的具体政策法规制定者,社会管理资源、环境、硬件和软件的供给者和服务者,社会中介组织、基层自治组织和群众提供的公共服务购买者。同时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道德、行政、舆论宣传和思想政治教育等手段,引导和调控他们的社会管理活动,并对其社会管理行为予以监督,以实现社会管理的民主化、制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

3.“社会协同”,亦即使社会组织和基层自治组织成为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国外经验表明,社会组织(非政府组织,NGO)和基层社会自治组织能承担一定的社会性、公益性、事务性的社会管理职能,能实现“老有所养、幼有所托、孤有所扶、残有所助、贫有所济、难有所帮、学有所教、需有所供”的服务职能,能发挥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能在降低政府管理成本的同时提高社会管理效率,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激发社会活力。[2]因此,各级政府要实现社会管理权限的下移,积极动员、大力整合和广泛利用各种社会管理资源,培育、发展和有效监管社会组织和基层自治组织进行社会管理。要构建、完善和创新各系统、部门、区域、组织、个人间各种相互交叉的社会协同体制,完善社会协同制度和健全相关政策法规等。

4.“公众参与”,亦即积极引导广大群众主动参与社会管理。在发挥政府社会管理主导作用的同时,坚持人民群众在社会管理和自我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保护人民参与社会管理的热情和积极性,发挥他们在社会管理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做到社会管理为了人民,社会管理依靠人民,社会管理成果由人民共享。政府执政为民与公民当家做主的良性互动,既有利于保证人民群众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中的主人翁地位,使社会充满活力,又能发挥人民群众的聪明才智,激发人民群众主动为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三、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实证分析

上海是中国第一大城市,也是世界大都市之一。近年来,上海市各级综治部门结合自身职能,立足社会建设的整体格局,统筹谋划,大胆探索,以平安建设为载体,以实事项目为抓手,切实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措施,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有力、有效地促进了城市社会管理,同时也为下一步创新社会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1.构建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的综治工作体系。始终把综治工作、平安建设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放在突出位置,并纳入经济和发展总体规划;切实发挥综治部门的主力军作用、综治成员单位的骨干作用、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实现工作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健全街道乡镇综治委、办领导体制,在街道乡镇、居村委建立综治工作中心、综治工作站,初步整合社会管理各部门的工作资源、形成工作合力。重要区域建立地区综治委,“两新”组织、商务楼宇设立综治工作室或信息员,务实平安建设的基础平台。全市围绕解决突出治安问题,2006年起五年内,先后推出47个平安建设实事项目,推动出台73项相关管理规范和措施,有力促进了社会管理。

2.构建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和评估体系,加强社会矛盾的源头治理。出台一系列社会稳定风险分析和评估的规范性文件。在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重大项目或政策推出前,在作经济和技术可行性研究的同时,根据“制定方案、识别风险、形成报告、审查定级、分级备案、调控风险、跟踪完善”等程序,将风险评估嵌入到行政决策或审批程序之中,及时制定风险控制预案,切实保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有效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务实政策、项目的民意支持基础。

3.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全力调处社会矛盾纠纷。完善市、区县、街镇、居村委四级调解组织网络。市级层面建立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加强物业纠纷、医患纠纷、劳动争议等纠纷的委托调解和参与调解。区县建立联合人民调委会,区县法院成立诉调对接中心。街镇发挥司法信访综合服务窗口功能,并探索开展信访事项委托人民调解。居(村)委普遍建立人民调解工作站。加强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并成为大调解工作的基本平台、调解队伍的组织者和秘书机构。促进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仲裁调解、司法调解的衔接配合。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立地位中立的调解组织,介入社会难点、热点纠纷的化解。

4.构建实有人口服务管理体系,提升社会管理水平。全面实施“一口管理为主”、“健全一支队伍”、“建设一个信息平台”,完善了“以房找人”和“以人找房”的“人房一致”双向互联服务管理,推进“两个实有”全覆盖管理工作,为侦查破案、治安管理提供有力支撑,为制定实施公共政策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以居住证管理为抓手,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向来沪人员延伸覆盖,有效促使来沪人员不断融入城市,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5.构建预防和减少犯罪工作体系,加强重点人群教育管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运用社会力量加强社区青少年以及社区服刑、刑释解教、社区戒毒等人员教育服务管理,积累了有效的社会工作方法。积极探索社工联校、涉罪未成年人社会观护等工作的新机制。健全“三合一”联合救助管理机制,积极探索流浪未成年人救助管理和违法犯罪“两怀”妇女等特殊群体的处置。

6.构建应急联动工作体系,有效维护城市公共安全。建立市应急联动中心,健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形成了“政府领导、公安搭台、全市联动”的应急联动指挥模式以及“统一受理、统一指挥、分级处置”的处置模式,并在各大安保工作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建立起道口设卡封堵、街面网格巡逻、武警应急支援的多警种一体化的快速处警机制,形成了有效的“三道防线”。

7.构建群防群治工作体系,完善社会动员机制。坚持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深入发动社会组织和广大群众参与平安建设,健全综治社保队、市民巡访团等各种形式的群防群治队伍,85万的平安志愿者队伍,通过世博安保志愿服务得到锤炼提高。建立完善“110”信箱、“上海政法综治网”等多种渠道,倾听民声,汇集民意,既督促解决问题,又调动市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一大批志愿者和积极分子,长期以来参与社会服务和维护秩序,为维护社会治安发挥较大的作用。

四、加强和创新城市社会管理的发展路径

城市社会管理工作还面临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机制僵化、全民参与度不够、调节手段多样化不足、法制不健全、城管队伍素质需提高等。城市社会管理工作,作为政府向市民提供的公共服务,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把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是需要深入思考的一个问题。具体来讲,应着力实现“五个转变”。

1.在管理理念上,实现从“按部就班”到“改革创新”的转变。要树立城市管理工作“关口前移”理念,让有效的城市管理贯穿于规划、建设和日常运行的各个环节之中,并积极反馈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与缺陷,从而使公共服务产品的规划、建设更加完善,更加人性化。要树立集约利用城市空间理念,抓好规划和控制,构筑科学合理的集约高效利用空间资源的机制,使有限的城市空间资源得到净化和“升值”。要树立包容理念,实现管理与被管理的和谐,现代宜居城市的共同特点是具有包容性。

2.在价值尺度上,实现从“物本型”到“人本型”的转变。城市管理不能单纯追求基础设施的数量及市容市貌的漂亮,而要以“人”为中心,以人内在的、主观的感受为标准,用“人”的视角、以“人”的需求,去考量城市管理方方面面的工作措施、步骤和细节,突出人在城市生活中的主体地位,给老百姓更高的生活品质。如在管理执法或维护设施的设计、安装上,不能同一化,而应尊重人、关心人、方便人为前提,把人文关怀充分体现在公共服务的每一个角落。

3.在施政理念上,实现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变。城市管理如果仅想着把人管住,盲目追求形式上的简单明了、整齐划一,对什么都一刀切,固然方便了管理者,却让市民少了许多便利。管得死,不见得就管得好。因此,保持城市系统平衡的基点,在于融管理于服务之中,坚持公共行政的人本理念,推进城市管理由传统的支配性权力逐步转化为现代社会职能,由居高临下管理逐步转化为综合服务协调,由以刚性约束为重点转化为以柔性服务为重点。

4.在服务方式上,实现从“粗放”到“精细”的转变。“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城市管理也一样,工作搞得好不好,其关键要看细节。人们常说,最好的管理在于服务,最好的服务在于细节。

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 篇4

一、健全基层党建,夯实农村社会管理的组织基础。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重点在基层、难点在基层、关键在基层。基层党组织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所依靠的最基本、最直接、最关键的力量。当前,基层党建工作重点是抓基层、打基础,这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前提,是夯实农村社会管理的基础性工程。在工作中要强化社区成员的责任意识,激发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工作目标公开承诺制度,将社区成员工作目标和当月重点工作进行公开承诺,实行动态管理,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

二、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农村社会管理的力量保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工作面广、量大,扎实推进各项工作,领导的因素至关重要。只有不断加

强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社会管理和群众工作中的示范带头作用,紧紧把群众团结、凝聚起来,才能为社会管理及其创新提供不竭的力量源泉。在工作中,要注重对“两委”干部教育和培养,使每一位同志都能成为新时期党的政策宣传员、党建工作的组织员、民事纠纷的调解员、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员。

三、立足社区发展,为农村社会管理提供物质保障。

农村和谐社会建设,必须建立在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提高的基础上,这是农村社会管理的物质保障。因此,立足当地实际情况,创新思路,让居民尽快富起来,让集体经济强起来,让居民家园美起来,让社会和谐起来,打牢村级社会管理的物质基础。

四、着力改善民生,寻找农村社会管理的着力点。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核心就是改善民生,赢得民心,促进社会和谐。在建设集体公益性事业时,要做到不损害群众一点利益。建立健全好农村医保和养老保险制度,使全村老人幸福地安度晚年。让全乡百姓不仅强烈地感受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而且感到党风正、民风淳、村风好的精神文明建设氛围。

五、强化监督机制,提升农村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健全村级组织规范化运行机制,不断提高村级组织的科学

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一是落实群众的知情权,不断提高村务公开效果,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的内容,规范公开的形式、时间和程序,重点是落实好财务和村务公开定期检查制度,做到村里的每一笔收入和支出全方位公开,真正做到事情让村民知晓、决策让村民参与、干部让村民监督。二是落实村民的决策权,不断规范村务决策机制。为确保群众对村级重大事务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把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有效地融为一体,村“两委”对村级重大事务要经过党委提议、两委讨论、乡镇审查、村民表决、公开公示和具体实施六个步骤,杜绝暗箱操作,使村务决策更加科学、合理、民主。

六、建立长效机制,解决制约农村社会管理的难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经济结构多元化、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方式多样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和流动越来越频繁,农村面临的各种利益矛盾越来越复杂,如因征地、拆迁、宅基地及婚姻纠纷等引发的矛盾急增,各类信访频发,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所有这些,都使农村基层党组织面临的形势更复杂,承担的任务更繁重,面对的矛盾更尖锐,经受的挑战和考验在增多。化解农村社会管理中的这些矛盾和风险,关键是要完善基层群众工作制度,形成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信访接待和处理机制、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把群众工作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

七、搭建创新平台,激发农村社会管理的内在动力。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必须积极搭建各类服务平台,广泛开展各类主题教育,促进农村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与发展,激发村级社会管理的内在动力,构建新时期农村和谐社会的思想保障。利用社区活动场所开展各类主题教育和培训活动,不断丰富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北新集社区居委会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篇5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是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针对社会治理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就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作了全面部署,对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我们要适应新形势,增强风险意识,深化对社会治理规律的认识,以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创新为动力,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引领,以基层基础建设为支撑,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一、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如果说工业时代的奥秘是分工,那么互联网时代的奥秘则是融合,是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社会合作。这就要求我们确立合作、互通、共享理念,打造社会治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命运共同体,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一)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过程是实现社会善治的过程,政府和社会要各归其位、各担其责。一是推进社会治理社会化。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现代社会,只有政府和社会携起手来,才能建设好安

— 1 — 全家园。要在发挥好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引导社会成员增强主人翁精神,激发社会自治、自主、能动力量,让大众的问题由大众来解决。二是推进社会治理法治化。法治作为社会治理创新的最优模式,应该回应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种种问题。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构建社会行为有预期、管理过程公开、责任界定明晰的社会治理制度体系,善于运用法治方式把社会治理难题转化为执法司法问题加以解决。三是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我国传统文化中推崇直觉、感性思维,习惯于对事物进行模糊的归纳,严谨、理性、体系化的实证研究不够。这种思维方式容易导致粗枝大叶、大而化之。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就要培育以尊重事实、推崇理性、强调精确、注重细节为主要特征的“数据文化”,把精细化、标准化、常态化理念贯穿于社会治理全过程。

(二)健全利益表达、利益协调、利益保护机制

目前,社会矛盾大多属于利益诉求。预防化解社会矛盾,关键是要坚持维权和维稳相统一,健全维护群众利益的机制。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广大群众发自内心的认同和拥护,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奠定坚实基础。一是健全利益表达机制。畅通群众利益表达渠道,是密切党委和政府同群众联系、舒缓社会紧张关系的重要举措。要完善行政复议、仲裁、诉讼等法定诉求表达渠道,发挥人大、政协、人民团体、行业协会等利益表达功能。全面推行阳光信访,尽快实现国家信访信息系统全面联通,把网上信访打— 2 — 造成群众信访主渠道。积极推进网络参政议政,搭建党委和政府同群众沟通交流新平台。二是健全利益协调机制。谋发展、搞建设,都要统筹好群众的现实利益和长远利益,兼顾好群众的个体利益和集体利益。要围绕涉及群众利益的事项,按照协商于民、协商为民原则,积极推动有关部门、单位多同群众商量,确保各项工作更好地顺乎民意。把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重大决策前臵程序,努力使评估过程成为倾听民意、化解民忧、赢得群众理解支持的过程,预防和减少因决策不当引发的社会矛盾。三是健全利益保护机制。当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大多是由损害群众利益问题引发的。要树立把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百姓的理念,围绕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等民生问题,办大事、办实事,让群众得到实惠、看到希望。发挥好司法救济功能,依法严厉打击农村土地征用、城镇房屋拆迁、企业改制等过程中损害群众利益的违法犯罪行为,确保群众权益受到公平对待、利益得到有效维护。

(三)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现代社会,善不善于发挥社会主体积极性,推动形成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局面,是衡量党委和政府社会治理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我们要创新多方参与机制,更好地组织动员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人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努力实现社会事务社会治理。一是发挥好企事业单位作用。企事业单位不仅承担着防控安全生产风险的重要责任,而且是维护社会公共

— 3 — 安全的重要力量。要充分发挥企事业单位在资源、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调动他们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为维护公共安全发挥更大作用。二是发挥好社会组织作用。社会组织是现代社会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要推动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确保其成为党委和政府的有力助手。完善政府购买服务机制,发挥好社会组织在引导社会成员参与风险评估、矛盾调解、社区矫正、青少年教育管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三是发挥好基层自治作用。基层自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基层群众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管、自己办的重要方式。要完善基层民主决策、民主治理机制,构筑起全社会共同治理公共安全的网络联系和信任关系,做到知风化险、规避风险。

二、加强社会治理基础制度建设

社会治理现代化中,制度建设具有全局性、根本性作用。科学的社会治理理念和实践经验只有转化为普遍适用的制度,才能成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巨大力量。

(一)建立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

社会治理的核心是对人的服务管理。目前,我国公民身份号码的准确性、唯一性目标基本实现。要加快国家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升级改造,深入推进居民身份证换发、异地办理和指纹信息登记工作,建立户口和身份证信息联网查询比对制度,逐步实现跨部门、跨地区信息整合和共享,确保基础信息全面、准确。

(二)完善社会信用体系

— 4 —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推进守法诚信,既要加强教育,更要强化制度约束,形成守法诚信长效机制。要加快建立基于公民身份号码的信任根制度,以保障实名制的落实。建立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和相关实名登记制度,抓紧推行手机号码、银行卡、网络实名制,消除网上网下各领域虚假身份。建立违法犯罪记录与信用、职业准入等挂钩制度,强化对守信者的鼓励和对失信者的惩戒。坚持推行实名制和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并重,健全用户信息保护制度,加强对用户个人隐私、商业秘密的保护。

(三)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危机干预机制

社会心态体现社会文明程度,影响社会和谐程度。现代社会,随着工作、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激烈,一些人的不良情绪潜滋暗长,容易引发社会问题。要开展社会关爱行动,发展社会专业服务机构,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和社会志愿者队伍建设,关心帮助困难家庭和个人。建立健全心理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心理调节疏导工作,建立心理危机干预预警机制,防范和降低社会风险。对生活失意、心态失衡、行为失常的,按照“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要求,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辅导、援助,引导其依法理性处理问题,防止发生极端事件。

三、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制机制

对社会治安进行综合治理,是我国的特色,也是我国的优势。面对社会治安新形势,我们要以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为

— 5 — 目标,以突出治安问题为导向,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制机制,提高动态化、信息化条件下驾驭社会治安局势的能力水平。

(一)以信息化为支撑加快建设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

创新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是维护公共安全的骨干工程、建设平安中国的基础工程。要结合制定“十三五”规划,在更高起点上统筹设计好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不仅更新了我们认识世界的思维方法,也为加快建设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提供了新手段。特别是利用物理世界之外的“脑力+信息”发展起来的智能产业,极大地扩展了人类智力水平,也为打造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升级版提供了新平台。要坚持信息化牵引,积极推进打防管控一体化、网上网下一体化,确保社会治安防控形成体系、充满活力。围绕整合资源力量,完善信息化标准体系、统一接口和共享模式,推动各类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各类数据集成应用,发挥最大效益。把政府引导和市场力量更好地结合起来,统筹建设大数据、云计算中心和物联网等基础设施,为提升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整体效能提供信息化支撑。

(二)完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预警和调处化解综合机制

如何预防化解易发多发的社会矛盾,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考验。要善于把运用法治的功能与发挥党的领导的政治优势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更好地结合起来,完善社会矛盾排查预警和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提升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的实效。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依托基层组织,发展信息员,完善社会矛盾滚— 6 — 动排查、及时预警机制,努力做到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臵在小。构建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引导群众更多地选择非诉讼渠道和方式解决纠纷。拓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法律工作者等第三方参与纠纷化解的制度化渠道,吸收专家参与技术性、专业性领域纠纷解决工作,提高纠纷化解权威性、公信力。借鉴一些互联网企业开展在线调解、在线仲裁、在线协商谈判等做法,善于运用新技术提高纠纷化解水平。

(三)建设基础综合服务管理平台

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中,基层基础建设既是根本性任务,也是紧迫性工作。要以基层综治中心为依托,建设基础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并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将服务管理资源向网格延伸,提高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水平。随着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高,领导机关拥有的信息资源更加集中,服务基层一线更有优势。领导机关要健全服务基层的情报综合研判和信息推送机制,及时把高质量的预警情报和急需信息实时推送到基层一线。要牢固树立寓管理于服务的理念,通过全面、周到的公共服务,有效覆盖专业工作难以触及的领域,有效采集日常管理难以采集的信息,更好地服务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四、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当前,我国公共安全形势总体是好的。在我们这样一个有着13亿多人口、地域辽阔、发展不均衡的国家,能保持社会和谐

— 7 — 稳定大局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和社会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由于国际各种复杂因素的影响,当今世界已进入风险社会,我国国内风险因素也日益突出。我们要牢记公共安全是最基本的民生的道理,加快编织全方位、立体化的公共安全网。

(一)增强风险意识

面对严峻的公共安全形势,全社会只有牢记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才能有效防范化解管控好公共安全风险。一是加强全民安全意识教育。全社会成员要树立生命至上、安全第一观念,提高共同防控风险的自觉性。要把安全文化教育纳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体系,采取以案说法等方式,让安全文化入脑入心。二是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在各类风险高度集聚的今天,预警是维护公共安全的首要环节。要根据风险形成规律,建立研判、预警、防范风险苗头、隐患先兆的机制,防止其累积扩散、突破临界状态。探索“人力+科技”“传统+现代”的风险预警模式,提高对风险动态监测、实时预警能力,及时切断风险链。三是创新协调联动机制。维护公共安全,涉及各方面各环节,只有紧密配合、有效互动,才能形成合力。要在健全区域联动、部门协作机制的同时,建立与社会力量合作联动机制,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把各种资源、力量、手段统筹起来,建设好维护公共安全的天罗地网。

(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

— 8 —

安全生产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经济社会发展,是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我们要深刻认识安全生产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紧迫性,全面抓好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管理、防范、监督、检查、奖惩措施的落实。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要求,细化落实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责任、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企业的主体责任。针对高速铁路、城市轨道、油气管网、城市燃气、高层建筑防火、城中村等重点领域和煤矿、矿山、化工、烟花爆竹等重点企业,在深入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的同时,善于查找前端治理中带有普遍性、趋势性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健全法律制度、强化监督管理。坚持以信息流引导技术流、物质流,运用物联网等新技术,构建生产、运输、存储、销售、使用等全过程、无缝隙监管体系,把先进的理念、制度转化为程序上的硬约束,实现对各类安全生产风险自动识别、预警,预防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三)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提高防灾减灾和应急能力,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要考验。要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全面提高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完善自然灾害救助制度,健全救灾应急社会动员机制,落实统一指挥、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体制,加强全民减灾防灾宣传,形成有效应对自然灾害的强大合力。

五、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高度重视维护国家安全,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的大事。我们要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一)实施国家安全战略

制定、实施国家安全战略,是有效维护国家安全的迫切需要。要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进一步明确国家安全战略指导方针、中长期目标和重点领域国家安全政策。坚持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工作领导体制,发挥好国家安全委员会作为党中央领导下国家安全事务决策、协调“神经中枢”功能,研究制定、指导实施国家安全战略和有关重大方针政策,统筹协调国家安全重大事项和重要工作,增强国家安全事务决策和实施主动性、及时性、协调性。

(二)构建国家安全法律制度体系

《国家安全法》确立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地位和国家安全工作领导体制,确立了维护国家安全各项制度。要根据维护国家安全的实际需要,推动出台反恐怖主义法、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法、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加快国家安全法治建设,将法治贯穿于维护国家安全全过程,为维护国家安全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三)完善国家安全审查制度

— 10 —

按照《国家安全法》规定,对影响或者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投资、特定物项和关键技术、网络信息技术产品和服务、涉及国家安全事项的建设项目,以及其他重大事项和活动,要完善国家安全审查,有效预防和化解国家安全风险。今后,要把国家安全审查制度延伸到经济以外其他领域,完善国家安全审查内容和程序,明确违反国家安全审查规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努力构筑维护国家安全的“防火墙”。

(四)依法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敌对势力渗透颠覆破坏活动、暴力恐怖活动、民族分裂活动、极端宗教活动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读本(作业) 篇6

2.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美国建立了一套()级国家威胁预警系统。(单选)B5

3.新时期社会矛盾的特点不包括()。(单选)A经济利益关系矛盾不突出

4.切实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需解决的问题不包括()。(单选)C多党执政

5.社会建设主要包括哪四个方面?(简答)社会建设,一般来说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社会事业建设、社会体制和社会规范建设、社会管理和社会安全体制建设、社会结构调整等。

6.经过长期探索,我国建立了社会管理工作领导体系,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填空)7.为保证全员信息采集的准确和全面,应该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制定源头信息采集规范,二是创新信息采集办法。(填空)8.每一个级别的危机事件,都有发生、发展和减缓的阶段。(填空)9.对于加强基层民主管理,江泽民指出,要在农村基层实行()。(多选)A民主选举B民主决策C民主管理D民主监督

10.?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求我们做到()。(多选)A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B坚持经济全球化C深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11.2010年9月,()联合印发《关于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多选)A国家人口计生委B中央综治办C财政部D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12.新中国成立以后,确立了中央集权的市场经济体制。(判断)错

13.邓小平认为,维护社会稳定要靠经济发展、靠改革开放、靠法制、靠思想教育等,但最关键的是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改善。(判断)对

14.社会建设的内涵,可以从正向和逆向两个方面来加以把握。(判断)对

15.危机事件预警期,主要是指危机事件发生之初,危机征兆已经出现的时期。(判断)对

1.相对于自然界而言,我们的社会建设的目标是()。(单选)A建设一个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社会

2.突发社会安全事件不包括()。(单选)A重大传染病疫情

3.突发事件决策机制的原则和程序不包括()。(单选)A权力分散原则

4.社会经济政治生活的要求不包括()。(单选)D公有

5.新时期社会矛盾的特点是什么?(简答)

1、经济利益关系矛盾突出

2、矛盾原因复杂化

3、矛盾主题多元化

4、矛盾群体的扩大化

5、矛盾的对抗性有所增强

6.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源的配置主体是政府组织、市场组织和第三部门的社会组织,从而形成社会资源配置的“三维模式”。(填空)7.加强和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建设,包括加强安全生产的管理与监督、加强食品药品监管机制和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填空)8.就是否关涉现实政治或者制度变革而言,网络群体性事件可以分为网络型政治事件和网络型社会事件。(填空)9.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求我们做到()。(多选)A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C深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10.未来我国流动人口将呈现()格局。(多选)A东南沿海城市带B环渤海城市带C中西部产业承接带D中西部中心城市

11.创新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需要()。(多选)A户籍改革势在必行B推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C关注新生代农民工问题

12.社会组织,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某种共同目标,将其行为彼此协调与联合起来所形成的社会团体。(判断)正确

13.现代社会管理以政府干预和协调为主导。(判断)正确

14.流动人口年龄结构趋于成年化,性别结构趋于均衡。(判断)正确

15.因安全生产技术问题不解决产生重大隐患的,要对企业主要负责人、主要技术负责人和有关人员给予处罚。(判断)正确

1.()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单选)B邓小平理论

2.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单选)A发展

3.自然灾害不包括()。(单选)D重大交通运输事故

4.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开始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尝试。(单选)A美国

5.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是什么?(简答)第一,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第二,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第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第四,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第五,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6.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目标和任务,即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和住有所居,也称“五有”。(填空)7.为保证全员信息采集的准确和全面,应该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制定源头信息采集规范,二是创新信息采集办法。(填空)8.一般来说,所谓网络传播,就是通过国际互联网这一信息传播平台,以电脑、电视机和移动电话等为终端。(填空)9.做好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要重点把握()。(多选)A出发点和落脚点的问题B突破点的问题C着力点的问题D支撑点的问题

10.在加强安全生产的管理与监督过程中,要注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它要求()。(多选)A制定落实安全生产规划B强制淘汰落后技术产品C加快产业重组步伐

11.全球社会面临来自“灰色地带”的各种新威胁,包括()。(多选)A恐怖主义B毒品走私C环境恶化D疾病传播

12.民间组织的公益性服务是指受益群体的特定性。(判断)错误

13.社会组织具有盈利性、广泛性、活跃性、渗透性等特点。(判断)正确

14.知情权受侵害对和谐社会建设的无关紧要。(判断)错误

15.网络的即时性、匿名性,使得群众敢于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对于我们了解民情、科学决策没有帮助。(判断)错误

1.()重申,“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单选)D党的十七大

2.2004年9月,()全会第一次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强调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单选)B党的十六届四中

3.在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上的国际研究显示,()非营利组织收入中普遍有45%来自公共财政资源。(单选)A欧洲

4.根据2010年国家人口计生委发布了首部《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09年我国流动人口数量达到()亿。(单选)D2.11

5.随着互联网技术与应用的发展,网络传播的积极作用有哪些?(简答)

1、有利于经济社会活动

2、有利于民主法治建设

3、有利于消减社会矛盾

4、有利于增强公民意识

5、有利于促进文化和知识传播 6.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要按照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和企业作为第一责任人的要求。(填空)7.在我国预警级别划分为1级(非常重大)、2级(重大)、3级(较大)和4级(一般)四级。(填空)8.就是否引起现实性社会行动而言,网络群体性事件可以分为围观型的网络群体事件和共同行动型的网络群体事件。(填空)9.影响与制约政府职能转变的要素有()。(多选)A社会环境的变迁B公共行政的科学化C技术手段的创新D传统行政文化的影响

10.2010年9月,()联合印发《关于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多选)A国家人口计生委B中央综治办C财政部D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11.到目前为止,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史大致可划分为()。(多选)A诞生阶段B形成阶段C互联互通阶段D高速网络技术阶段

12.法律手段具有严肃性、权威性、规范性的特点。(判断)正确

13.提升社会组织的能力,是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的关键环节。(判断)正确

14.政府购买社会组织的服务,是资助社会组织的重要方式。(判断)正确

15.民生“五有”的社会建设目标,为各级干部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和权力观提供了可供检验的标尺。(判断)正确

1.社会建设的原则是()。(单选)A公平与公正

2.()就是要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单选)C社会协同

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的社会。(单选)C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

4.()全会提出,要健全服务群众制度、联系群众制度。(单选)B党的十七届四中

5.社会建设主要包括哪四个方面?(简答)社会建设,一般来说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社会事业建设、社会体制和社会规范建设、社会管理和社会安全体制建设、社会结构调整等。

6.就宏观的、大社会来说,社会是个巨型系统,它包括政治子系统、经济子系统、思想文化子系统和社会生活系统。(填空)7.我国政府主要有三大经济职能,即宏观经济调控职能、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职能、市场监管职能。(填空)8.1982年我国修订颁布的《宪法》明确规定了村民自治和居民自治两种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形式。(填空)9.在“三维模式”这种现代社会经济制度体系中,()是基本的制度安排。(多选)A政府组织B社会组织C市场组织

10.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求我们做到()。(多选)A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B坚持经济全球化C深入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11.到目前为止,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史大致可划分为()。(多选)A诞生阶段B形成阶段C互联互通阶段D高速网络技术阶段

12.社会建设和管理的重心在基层。(判断)错误

13.国家的政治统治职能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自行消失,但社会管理职能将会延续下去。(判断)正确

14.政府的社会职能是指除政治、经济、文化职能以外的政府必须承担的其他职能。(判断)正确

15.正确处理社会矛盾,既是改革开放本身的重要内容,又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判断)正确

1.()解决了“为什么要发展、要什么样的发展、为谁发展、靠谁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等一系列有关发展的根本性问题。(单选)D科学发展观

2.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就发展方向而言,强调()。(单选)B社会化、产业化 3.流动人口社区化管理的内容中,外来流动人口的基本信息登记、证件的发放、核查以及管理费的收取是指()。(单选)A一般管理或日常管理

4.截至2011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亿。(单选)D3.18

5.社会建设主要包括哪四个方面?(简答)社会建设,一般来说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社会事业建设、社会体制和社会规范建设、社会管理和社会安全体制建设、社会结构调整等。

6.从2011年起,北京市工商经济、公益慈善、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四类社会组织可以直接到民政部门登记。(填空)7.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目标和任务,即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和住有所居,也称“五有”。(填空)8.完善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有效机制,首先必须要切实依法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填空)9.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中提到,实现社会稳定,要重点解决好()。(多选)A合理的社会结构B健全的社会管理机制C成熟的社会心理

10.有效的危机管理需要做到()。(多选)A移转或缩减危机的来源、范围和影响B提高危机初始管理的地位C改进危机冲击的反应管理D完善修复管理,迅速有效地减轻危机造成的损害

11.以下()属于网络型社会事件。(多选)B“躲猫猫” C“邓玉娇案”

12.政治协商会议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判断)错误

13.归正人员,是指刑满释放和解除劳动教养回归社会的人员。(判断)正确

14.政府危机管理体系应当以危机事件为中心。(判断)正确

15.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民内部矛盾从总体上讲是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具有对抗性的性质。(判断)错误

1.在三个主体配置社会资源的作用中,从交易对象看,政府适应交易与配置()。(单选)A“公共物品”

2.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单选)D统筹兼顾

3.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就发展方向而言,强调()。(单选)B社会化、产业化

4.流动人口社区化管理的内容中,以地域面积和流动人口数量为基础划分定格,针对服务管理的特定对象所具有的独特特征,采取行之有效的服务管理方法是指()。(单选)D推行“一张网、多元格”网格化的社区服务管理模式

5.当前我国社会管理面临的挑战有哪些?(简答)

1、社会管理范围不断扩大

2、社会管理内容进一步细化

3、人口管理的难度加大

4、化解社会矛盾的难度加大

5、道德失范滑坡严重

6、新型犯罪增多

7、社会生活虚拟化

8、个体意识不断增长

6.就微观的、小社会来说,社会建设仅仅指广义的社会建设之一部分,即“四位一体”中之“一位”,这里所说的四位是指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填空)7.从2011年起,北京市工商经济、公益慈善、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四类社会组织可以直接到民政部门登记。(填空)8.在我国预警级别划分为Ⅰ级(特别严重)、Ⅱ级(严重)、Ⅲ级(较重)和Ⅳ级(一般)四级。(填空)9.做好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要重点把握()。(多选)A出发点和落脚点的问题B突破点的问题C着力点的问题D支撑点的问题

10.()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的必然要求。(多选)B加强社区管理C提高管理水平D维护社区秩序

11.农民的“三无”境地是指()。(多选)A无地C无业D无保障

12.国家的政治统治职能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自行消失,但社会管理职能将会延续下去。(判断)正确 13.基层是社会协同管理的基础。(判断)正确

14.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判断)错误

15.和谐社区是和谐社会的基石。(判断)正确

1.社会组织在协助政府加强社会管理方面发挥的作用不包括()。(单选)D破环社会稳定

2.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就基本原则而言,强调()。(单选)A以人为本

3.流动人口社区化管理的内容中,采取多种形式对流动人口开展宣传与教育,成立外来人员学习基地是指()。(单选)C提供社区服务

4.()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注重从源头上减少矛盾。(单选)A胡锦涛

5.新时期社会矛盾的特点是什么?(简答)

1、经济利益关系矛盾突出

2、矛盾原因复杂化

3、矛盾主体多元化

4、矛盾群体的扩大化

5、矛盾的对抗性有所增强 6.社会管理的主体是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填空)7.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要按照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和企业作为第一责任人的要求。(填空)8.每一个级别的危机事件,都有发生、发展和减缓的阶段。(填空)9.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中提到,实现社会稳定,要重点解决好()。(多选)A合理的社会结构B健全的社会管理机制C成熟的社会心理

10.推动公众参与公共管理的必要性是()。(多选)A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的需要B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需要C有效解决政府决策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需要D实现政府行为公共性目标的需要

11.完善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有效机制,首先必须要切实依法保障人民的()。(多选)A知情权B参与权C表达权D监督权

12.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判断)正确

13.当前新生代农民工中,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有五成以上。(判断)错误

14.人民内部矛盾是根本利益一致的非阶级对抗性矛盾,在现阶段经济发展进程中是必然的和不可避免的。(判断)正确

15.?在发展生产力、做大“蛋糕”的同时,我们既要注重“量”的提高,更要注重“质”的公平。(判断)正确

1.中共()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单选)D十七大

2.()年5月1日《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实施,这是我国知情权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单选)A2008

3.气象灾害不包括()。(单选)C地震

4.“三务”公开工作不包括()。(单选)B干部信息公开

5.公民监督具有其他监督系统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主要内容是什么?(简答)

1、监督主体具有广泛性。

2、监督内容具有全面性。

3、监督形式具有多样性。

4、监督活动具有自觉性。

5、监督后果具有间接性。

6、监督地位具有基础性。

7、监督本质具有权威性。

6.我国政府主要有四大政治职能,即军事保卫职能、外交职能、治安职能和民主政治建设职能。(填空)7.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目标和任务,即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和住有所居,也称“五有”。(填空)8.完善公众参与社会管理的有效机制,首先必须要切实依法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填空)9.公民监督具有其他监督系统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包括()。(多选)A监督主体具有广泛性B监督内容具有全面性C监督形式具有多样性D监督活动具有自觉性 10.强化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对安全生产的综合监管,要全面落实()等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多选)A交通B国土资源C建设D工商

11.自然灾害包括()。(多选)A气象灾害B地质灾害C森林火灾D重大生物灾害

12.公众参与社会管理是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的保证。(判断)正确

13.政治协商会议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判断)错误

14.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指以社会化大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城市经济和以小生产为主要特点的农村经济并存的经济结构。(判断)正确

15.正确处理社会矛盾,既是改革开放本身的重要内容,又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判断)正确

1.()重申,“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单选)D党的十七大

2.在三个主体配置社会资源的作用中,()主要的责任是制定规则、监管调控、维护秩序、提供公共物品。(单选)A政府主体

3.在危机事件的(),事中快速反应及时控制危机事件并防止其蔓延。(单选)B爆发期

4.形成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的要求提到,()主要是通过法律和道德对人们获取利益的行为进行约束。(单选)C利益约束

5.如何发挥社会组织中党组织的作用?(简答)第一,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第二,发挥党组织的宣传引导作用。第三,发挥党组织的组织协调作用。

6.我国政府主要有四大政治职能,即军事保卫职能、外交职能、治安职能和民主政治建设职能。(填空)7.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新形势下未回社会治安秩序,实现社会治安良性循环的重要课题。(填空)8.突发事件的善后管理,也成为突发事件的恢复管理。(填空)9.政府的基本职能包括()。(多选)A政治职能B经济职能C文化职能D社会职能

10.我国的社会组织,主要包括()。(多选)B社会团体C民办非企业单位D基金会

11.()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的必然要求。(多选)B加强社区管理C提高管理水平D维护社区秩序

12.政府职能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法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时应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判断)正确

13.社区就是指居委会。(判断)错误

14.监督权,是指公民有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公务活动的权利。(判断)正确

15.中西部产业承接带指西安、昆明、乌鲁木齐、哈尔滨等中西部中心城市。(判断)正确

1.在三个主体配置社会资源的作用中,()的责任主要是公益性和志愿性的。(单选)C民间主体

2.()报告提出,“依法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单选)D党的十七大

3.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9年,外出农民工数量为()人。(单选)B1.5亿

4.“三务”公开工作不包括()。(单选)B干部信息公开

5.党的十七大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是什么?(简答)第一、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第二,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第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第四,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第五,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6.就宏观的、大社会来说,社会是个巨型系统,它包括政治子系统、经济子系统、思想文化子系统和社会生活系统。(填空)7.社会管理的主体是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填空)8.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新形势下未回社会治安秩序,实现社会治安良性循环的重要课题。(填空)9.社会组织的快速发展是()深入发展的产物。(多选)A工业化B信息化C城镇化D市场化

10.社区学院中的社区教育包含很宽泛的多种活动,包括()。(多选)A成人教育B继续教育C农民工培训D社区教育服务

11.有效的危机管理需要做到()。(多选)A移转或缩减危机的来源、范围和影响B提高危机初始管理的地位C改进危机冲击的反应管理D完善修复管理,迅速有效地减轻危机造成的损害

12.政府的文化职能是指政府为维护国家统治阶级的利益,对外保护国家安全,对内维持社会秩序的职能。(判断)错误

13.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基本空间。(判断)正确

14.广泛的社区参与是和谐社区建设的生命线。(判断)正确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任重而道远 篇7

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建立了社会管理工作领导体系, 构建了社会管理组织网络, 制定了社会管理基本法律法规, 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涌现了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流动人口、对特殊人群实行特殊关爱、培育综合性社会组织、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网格化管理、信息化平台等一大批具有时代性和实效性的创新经验、成果, 有力地维护了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

但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带来了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 社会矛盾多发, 社会问题凸显, 社会风险增大, 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阶段性特征的集中反映。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极为重要、极为紧迫, 不仅事关“两个率先”的顺利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 而且事关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对此, 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就积极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制度创新提出了具体目标:在人口服务管理方面, 要完善居民身份证制度, 建立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 提高对实有人口的管理服务水平;在经济组织管理方面, 要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协商机制, 努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在社会组织管理方面, 要建立分类发展、分类管理机制, 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在境外非政府组织在华活动管理方面, 要建立联合管理机制, 保护正当交往合作, 依法加强管理;在互联网管理方面, 要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严格管理、企业依法运营、行业加强自律、全社会共同监督的综合管理格局, 促进健康发展;在社会矛盾化解方面, 要完善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主动依法维护群众权益, 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在社会治安方面, 要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 建立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 既加大对严重影响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各种犯罪的防范打击力度, 又着力减少社会对抗、促进社会和谐;在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方面, 要建立社会诚信制度, 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行为, 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安全;在精神卫生方面, 要建立预测、预警、疏导、救助机制, 及时发现和解决社会成员的心理问题, 防范和降低社会风险。

四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篇8

一、出台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总体部署,社会管理思路全面完善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在加强社会建设的总体思路下,党中央提出了“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任务。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社会管理思路全面完善。

一是出台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总体部署。中共中央举办了“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胡锦涛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首次就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作出了全面系统的部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设立了专门的第九篇“标本兼治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从创新社会管理体制、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完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加强公共安全体系建设等方面,对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工作进行了全面规划。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明确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

二是在社会管理理念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上进行革命性的转变,推动社会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常态化,积极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体现时代特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之路,实现了社会管理思路的根本转变。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优先,政府主导、共同治理,统筹兼顾、协商协调,既有秩序、又有活力的基本原则,在社会管理思路上,逐步实现从重经济建设、轻社会管理向更加重视社会管理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转变,从重政府作用、轻多元参与向政府主导型的社会共同治理转变,从重事后处置、轻源头治理向更加重视源头治理转变,从重行政手段、轻法律道德等手段向多种手段综合运用转变。

三是把社会管理创新摆在重要位置,通过创新来加强社会管理。推进了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工作,着力转变社会管理观念、创新社会管理方法和手段,完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造了许多新鲜的社会管理经验。如北京市加强楼宇党支部建设、实现党的社会工作全覆盖,加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社区服务站规范化建设,推进社会管理网格化,等等。

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全面推进,社会管理各项重点任务切实落实。全国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创新,大力推进社会管理重点任务的落实,社会管理格局进一步完善,社会矛盾预防和化解工作得到切实加强和改进。

二、加强源头治理和社会矛盾纠纷机制建设,完善了社会管理的制度体系

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要求,我国党和政府加强了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工作,完善了社会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推进了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社会管理制度体系不断完善。

一是加强了源头治理体系建设,从源头上防止社会问题与冲突的产生。完善了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治,切实落实人民群众的投票权、参与权、知情权与监督权。健全社会规范体系,完善居民身份证制度,一些地方对流动人口探索实施了居住证制度。完善政府决策机制,建立社会风险评估机制,确保决策的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安全性。深化户籍制度、财税制度、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社会心理服务工作。把网络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作为一个整体来管理,健全网上舆情引导处置机制。

二是加强了社会管理动态协调机制建设,使社会矛盾得以及时解决。建立和完善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完善信访制度,健全黨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建立和完善矛盾纠纷滚动排查和预警机制。建立和完善社会矛盾调解机制,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大调解体系在化解社会矛盾纠纷中的作用。建立和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加强了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务管理;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依法防范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三是推进应急管理体制建设,提升了政府社会管理能力。党的十七大以来,政府社会管理能力明显提高,应急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完善应急管理领导体制,建立了“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加强应急管理机制建设,完善了突发事件监测预警机制、信息报告和信息共享机制、风险评估和事故调查机制、应急处置救援机制、社会动员和参与机制,以及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机制、恢复重建机制;加强了应急管理法律和预案体系建设,出台了《突发事件应对法》和国家总体预案,各地区、各部门和企业等组织编制了相应的应急预案,基本形成了覆盖各行业、各领域的应急预案体系。

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了社会公共服务体系

党的十七大以来,我国社会公共服务的制度体系基本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各个子系统不断完善,社会公共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有力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创造了有利条件,奠定了坚实基础。

党和政府全面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将促进就业放在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首位,把增加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为全体劳动者创造公平的就业机会。二是坚持实行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三是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努力建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初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四是推进教育科技事业发展,坚持科教兴国战略。五是建立住房保障体系,满足居民基本住房需求,努力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六是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加快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目前,我国公共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实现了主要公共服务制度的全民覆盖。一是全面实行了城乡免费义务教育。2007年,我国全面实现农村免费义务教育;2008年在全国城乡普遍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从2008年秋季起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二是大力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全民医保体系基本建立。2007年,我国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初步建立;2008年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扩大到全国50%以上的城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扩大到全国86%的县,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民已达7.3亿人;到2008年在全国农村基本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10年实现了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目标。2007年4月召开的国务院第173次常务会议决定,启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用3年时间在全国全面推开。2011年底,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继续扩大,13亿城乡居民参保,全民医保体系初步形成。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取得新进展。2012年加快实现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全覆盖,将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试点范围扩大到60%的县(市、区)。三是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2011年底,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继续扩大,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人数大幅增加。2147个县(市、区)实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1334万人参保,641万人领取养老金。2343个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3.58亿人参保,9880万人领取养老金,覆盖面扩大到60%以上。2012年底前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四是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全覆盖,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2011年,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惠及农村5300多万人、城市2200多万人。五是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出台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完善财政投入、土地供应、信贷支持、税费减免等政策。2011年提出进一步扩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2011年全年城镇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432万套,新开工建设1043万套。2012年继续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基本建成500万套,新开工700万套以上。

四、充分发挥社会管理主体作用,完善社会管理格局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党的十七大以来,党和政府从充分发挥各社会管理主体的功能、调动各社会管理主体的积极性、形成社会管理主体间的合作机制入手,采取切实措施,加快形成社会管理新格局。

一是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在社会管理中的领导作用。各级党委科学判断社会形势,确定正确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与大政方针。各级党委支持政府依法管理,引导各种社会组织、群众组织、自治组织和人民群众积极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各级党委提高引领社会、组织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群众谋利益的战斗堡垒,让广大党员在服务群众中体现先进性。

二是加快完善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更加注重履行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能,把更多力量和资源用于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完善社会政策、健全社会管理体系、培育和规范社会组织,切实发挥好主导作用。政府致力于建立与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与社会保障制度。

三是强化各类企事业单位的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使之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协商机制,强化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推动企业工会与雇主的协商谈判机制,协商解决工资增长、工作时间、培训、假期、退休安排等问题。

四是着力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建立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到位、作用显著的社会组织体系。制定扶持和引导社会组织发展的政策,加强社会组织分类发展、分类监管,促进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承担政府转移职能。把社会组织发展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为社会组织发展和开展活動创造条件,完善与社会组织及从业人员相关的税收、工资、人事、社会保障政策。加强社会组织的能力建设,健全以社会组织章程为核心的自律和内部管理制度,完善以诚信为核心的信息披露、社会评估和失信惩罚制度。建立和完善政府对社会组织的财政资助机制。

五是支持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充分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参与社会管理,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特别是要积极发挥工会组织的重要作用。

六是充分发挥社区自治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的社会管理职能,形成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社会管理体系。促进《村委会组织法》和《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深入贯彻落实,提高基层自治组织管理服务水平。以社区生活服务中心建设为重点,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网。在社区里大力推行居务公开,充分发挥居民代表大会、社区议事协调会、社区事务听证会作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进社区,把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延伸到流动人口与特殊人群。加强村民自治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基层社会管理网络。整合基层社会管理资源,政法、信访、司法、民政部门联合办公,群防群治,综合治理。从政策导向、力量配置、经费装备等方面向基层倾斜,增强基层实力,推行网格化管理。

七是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作用,形成规模宏大的志愿者队伍与社会工作者队伍。出台了我国首个加强社会工作专门人才队伍建设的专门文件,推动培养造就社会服务和管理专门人才。鼓励志愿者行为,一些地方完善了志愿者注册办法,探索建立社会工作人才和社会服务志愿者协作机制。

作者: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上一篇:带兵经验浅谈下一篇:勤奋读书的经典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