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作文,美丽的新疆

2024-12-08

英语作文,美丽的新疆(精选6篇)

英语作文,美丽的新疆 篇1

Trave Spotsight:Xingjiang Xinjiang is located in the China , the center of Asia.Next I will introduce a more comprehensive Xinjiang.Xinjiang has the world’s second largest desert named Taklimakan Desert.It means “the place you can’t go out”.People usually call it “the sea of death”, with an area of 33766 square kilometers.Second is size only to Africa Sahara.Although this is very dangerous desert, but there are still a lot of explores to go to this desert.Xinjiang is famous for it’s beautiful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it is one of the best tourist destinations in China.Such as the Sailimu Lake , the Nalati grasslands, the Tianchi Lake,.The Volcano and so on.Also Xinjiang is touristy all year round.There are lots of slights in Xinjiang.So there are lots of special local products(产品)。Such as ,red dates(红枣),grapes(葡萄),walnuts(核桃),pomegranates(石榴),watermelon(西瓜),etc.And Xinjiang is a Multi-ethnic ghettos(多民族的不太发达地区)and the most is Uyghur(维吾尔族).Also there are many local foods in Xinjiang.Like pasta(拌面),barbecue(烤肉),Called naan(馕),DaPanJi, and so on.And there are many ethnic musical instruments(少数民族的乐器)。For example, Rewrap(热瓦甫),tambourine(小手鼓),etc.At last, I want to say “Welcome to my hometown!Welcome come to Xinjiang!”If you travel to my hometown, I can be a best tour guide for you!

英语作文,美丽的新疆 篇2

新疆高职英语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来自边疆农村地区, 英语基础相对较差。 由于学生对语音学习不重视, 只关注英语词汇和语法, 认为只要通过考试就行, 不会说英语不会影响英语成绩。 此外, 在汉语负迁移的影响下, 他们会用汉语的发音替代英语的语音。 教学环境是一个影响因素, 由于人多, 口语课上无法纠正每个学生的英语发音, 教师只好让学生自主听录音, 采用模仿的形式提高英语语音的发音。 但问题是, 学生不知道怎样才能改变中学时期学到的错误发音。 除了语音知识的系统讲授外, 课堂教学对英语语音的提高主要依靠教师对单个音素的讲解和操练, 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仍然不能有效地进行语音学习。 本文试图通过新疆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语音的认知调查, 探究学生对英语语音存在的错误认识, 最后通过语音训练提高学生的英语语音能力。

二.调查设计

(一) 实验目的

通过三个月短期语音训练, 向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的语音知识, 纠正不准确发音, 以提高学生的语音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旨在使学生进行大量的英语语音语调的练习与实践, 学会使用恰当的英语语音语调进行朗读与口头表达。 本课程以课堂指导为主, 借助自主学习平台培养学生根据个体差异自主学习语音语调的能力。

(二) 实验对象

受试者为80名新疆高职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

(三) 实验设计

首先利用问卷调查学生对语音的认识, 然后在调查的基础上, 采用英语语音教学实验班的方法展开研究, 为期16周, 每周两学时。 笔者选取两个班级进行研究, 其中一个班作为实验班, 采取真实语境下的教学法;另一个班作为控制班, 采取传统教学方法。 进行教学之前, 两班分别被安排一次语音前侧, 确保两个班的语音水平相同。 实验后对两个班分别安排一次语音后测, 用于检验真实语境下的语音教学方法是否在提高学生语音素质方面更有效。 通过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实验班的学生英语语音水平高于控制班。

三、实验结果及分析

(一) 问卷调查

学生对英语语音重要性的认识是好的 (M=3.8513) , 这表明大多数学生认为语音对英语学习及掌握其他能力如听、说和单词记忆来说效果显著。 多数学生认为影响学习语音的主要因素为: (1) 老师在语音方面的指导作用; (2) 学生自己的母语; (3) 老师的口音 (M=3.5812) , 这意味着学生认为这三个因素或多或少地影响了他们的发音。 此外, 学生认为他们在语音方面没有得到足够的指导或训练, 并且他们的音标知识掌握不够。

从问卷我们可以发现, 大多数学生已经认识到正确发音的重要性及标准发音与其他能力之间的紧密联系。 但是, 这些学生在进大学之前并没有受到系统的语音知识的指导和训练。 大多数学生认为老师的指导很重要, 并且有一半人认为他们的母语或教授的发音对于语音学习会产生影响。 多于一半的学生倾向于模仿老师的发音, 几乎一半学生认为通过自主学习语音可以得到练习和提高。

(二) 语音培训实验分析

为了判定学生的英语语音提高了多少, 首先需要比较每部分在前期和后期测验的平均分。 实验组的前期和后期测验结果:第一部分是测验单元音和辅音的发音, 这部分的均值在前期和后期测验中分别为16.109和27.463, 表明经过16周的语音训练, 与前测和后测验中其他部分的分数相比, 学生的单语音发音提高很快, 原因可能为老师更重视单音训练, 学生花费更多时间练习这些单音的发音。 第二部分是为了衡量语音知识的掌握, 单词重音和连音的前测和后测的均值分别为11.7892和17.8873, 就是说重音和连音也得到提高, 但不如音节发音提高得多。 第三部分为了测试句子重音和连接句中的语调, 前测和后测的均值分别为22.4135和32.6212。 第四部分是为了检验学生日常对话的发音, 在前期和后期测验中的均值分别为5.8532和7.4562, 可以清楚地看到, 经过发音的系统训练, 学生在单词发音和句子层面的发音方面一样提高很多。

四、英语语音教学启示

(一)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英语语音教学中, 首先要向学生介绍英语音素的正确发音方法, 向学生出示口腔发音部位图, 让学生对照图用舌头感觉自己的发音器官, 熟悉各部位的名称。 教师的师范作用不能忽视, 教师要让学生仔细观察教师发音时的口形, 注意牙关的开合过程, 使学生展开发音规律的学习, 并掌握这一规律, 从而有效认读、识记单词, 提高学生的语音学习能力。 在此基础上, 学生可以用小镜子, 反复模仿练习, 在学生发生语音错误时, 教师要注意辅导纠正。

(二) 强化辨音能力、模仿能力的综合训练

有些教师即使音位图讲解到位, 但发音还是会出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 可以利用计算机, 因为计算机不仅能提供动态图像, 还能提供地道的英语发音。学生可以更了解自己的情况, 自主地学习, 进度可以自我调整。 还可以让学生把自己说的英语录下来, 同标准音进行比较, 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巩固。

(三) 培养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把语音练习与语言运用结合起来,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音标的兴趣, 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 通过视、听、说、模仿等饶有趣味的活动及开展两人小组、多人小组、成行、成排、半班等多种形式的活动, 使每一个学生充分地参与课堂实践, 体现英语语音教学的趣味性, 从而树立学好英语的自信心。

(四) 语音强化在各门课程中的体现

按照新大纲的要求, 语音课安排在一年级上学期进行, 一般高职学校语音课只开一个学期, 每周2节课。 在一个学期内既要讲解语音基础知识, 又要传授基本技能, 学生实际语音操练的时间就会减少。 新大纲要求在一个学期的学习训练后, 学生应当达到新大纲规定的语音二级要求, 即 “能自觉地模仿和纠音, 正确掌握多音节单词、复合句和句字的常见重音模式;初步掌握朗读和说话的节奏感, 并注意轻重变化对意义表达的影响; 初步掌握语流中的语音变化规律、连读、辅音爆破和语音同化等技巧及陈述句、疑问句和祈使句的语调”[1]。 因此, 为保证高质量的语音教学, 应将语音课改为两个学期, 每周2节, 因为语音的掌握是长时间教学实践的结果。

只安排语音课是不够的, 还需要语音教学纳入所有英语课程的教学中。 首先, 要搞清楚哪些学生存在语音问题, 是什么样的问题。 要做到这一点, 同年级的英语教师必须定期召开教学会议, 了解语音教学的重点、学生的难点, 相互取长补短, 达成教学一致。

语音教学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不是一个教师可以解决的问题。 因此, 要解决语音问题, 英语教师必须相互配合, 为学生提供一个全方位的教学环境, 使学生感到他们可以在不同课型上得到老师的帮助, 获得语音基础知识, 掌握基本语音技能, 有机会操练语音难点。 在所有的英语课程教学中, 特别是在口语和听力课上, 教师应注重语言教学, 及时发现个别学生的语音问题, 并给予语音技能的指导, 让学生真正将语音课上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让他们觉得学有所用, 从而认识到语音学习的重要性。 学生应有机会接触各类英语的对话, 从而有能力听懂不同类别的英语[2]。 此外, 还应发动所有学生体验其他同学的发音, 并记录有问题的发音, 然后相互学习, 教师要成为观察者、解决问题者, 及总结问题并组织操练的人。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交际, 注意学生课堂交际中断的地方, 判断引起交际中断的语音特点, 并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记录, 总结出学生交际中的语音问题, 最后对学生给予反馈[3]。

(五)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

教师应该看到学生英语语音的个体差异, 善于激发学生的认知动机, 强化自主学习能力, 采取相应的灵活认知策略指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大多数高职学生在中学阶段没有很好地掌握英语语音和语调, 听力技能和口语都比较薄弱, 但是他们希望在高职学习阶段改进英语语音语调, 提高英语表达能力, 从而有效地用英语交际。 语音的学习需要反复模仿练习, 每个学生习得某个语音或语调的时间不一样, 所有课堂教学和课外自主学习相结合才能熟练掌握语言技能。

课堂上, 教师要检查布置的语音作业, 如果学生语音语调有问题, 教师就要善于让学生分析自己英语的发音, 总结正确的发音的规律, 比较相近发音因素的区别。 小组活动可以帮助不同水平的学生相互学习;把相同发音规则的单词放在一起, 让学生总结英语单词的发音规律。 对于不规则发音, 学生可以先自主总结出发音规律, 然后小组讨论, 达成一致的意见。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 学生在合作学习的环境下学习, 他们需要积极思维。

(六) 真实语境下的语音教学

为获取信息和交流思想而进行的交际才是真实语境下的语言交际。 在真实的交际活动中, 交际的双方不仅为了获得信息而交流, 而且为了表达思想和观点而运用语言。 交际的动因是主题或内容, 它是交际活动的基础。 因此, 课堂活动设计要考虑学生感兴趣的真实的交际活动和学生亲身体验过的生活经历,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在语言交际活动中, 师生就某个问题、概念、观点、事物、人物、现象及经历等提出问题, 呈现给学生交流讨论, 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 有机会说出自己的想法。 课堂交际活动的真实程度决定了活动的质量, 教师的任务就是根据语言习得的理论, 设计出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课堂活动, 然后在课堂上实践所设计的活动, 并在观察课堂活动实践的基础上, 不断改进活动设计, 使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 促进其语言能力的提高。 教师可以采用任务教学的方法, 给学生布置真实语境下的模拟表演任务。 任务的选择是关键, 要体现系统和循序渐进的思想, 激发学生的表演兴趣。 得到任务后, 学生认真准备, 然后在课堂上展现角色扮演。 在小组操练中, 每个学生都要监测自己的语音语调, 学生也可以在活动后通过录音相互纠正语音语调错误, 这样学生可以自主构建自己的学习模式, 丰富自己的学习策略。

真实语境下的语音教学应该重视意义为导向的教学活动, 如果只是单纯地操练语音, 就无法将语音学习与语境联系起来, 因为意义是在语境中产生的。 有意义的语言交际活动意味着交际活动要有一个交际结果, 交际结果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五、结语

本次新疆高职学生英语语音教学实验在提高学生语音语调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 该实验重视英语语音语调基本知识的传授和巩固, 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音速的口腔位置, 词汇和语句重读规则, 各种语调的规则。 除了加强学生辨音能力和朗读训练外, 还采用真实语境下的语音教学实验, 为学生创造机会开口讲英语, 监控语音语调正确与否, 从而达到成功语言交际的目的。 如何更好地平衡语言话题的选择和语音语调的监控和提高是今后课堂教学中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摘要:英语语音准确与否对交际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通过对80名高职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语音的调查, 发现了很多问题。对这些学生进行了为期十六周的英语语音培训, 把语音的实际训练作为教学的重心, 将语音的训练与真实语境教学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语音能力, 培养语言学习中的自我意识。实验数据表明, 真实语境下的语音教学和自主语音学习对培养高职英语专业学生语音能力是可行和有效的。

关键词:新疆,高职英语,语音教学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编.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0.

美丽的新疆作文 篇3

新疆是一个令人流连忘返的地方,这里连碧空如洗的天空也能给你留下难忘的印象。

沿着312国道驱车前往乌鲁木齐,我们突然发现一片似火焰一般红土地,一股热浪袭来,红土地似乎也在热浪中翻滚起来,让人喘不过气——这就是传说中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火焰山了。驾车继续前行片刻,突然车窗外又突然变成了一片绿洲,树木郁郁葱葱,青翠欲滴。一阵凉风拂面,清爽怡人,这一定是著名的葡萄沟了。一架架、一片片铺天盖地葡萄挂满枝头,剔透如水晶,红艳似玛瑙,碧绿如翡翠,实在令人垂涎欲滴。

从乌鲁木齐出发,驱车一路向北,汽车在如画般的美景中驰骋两日,我们终于到达了北疆最具盛名的喀纳斯!云海、变色湖、浮木堤、湖水怪、友谊峰、重叠障让你目不暇接!每至秋季,这里万木争辉:金黄、殷红、墨绿从山顶铺到山脚。朽木、枯藤、茂叶、山花、野草、点缀其间,简直就是一副色彩斑斓的油画。

草原上,放牧的哈萨克族人撑起的白色毡房在夕阳的照耀下,像一座座孤独的小小城堡,上面那华丽的花纹让原本朴素的毡房变得多姿多彩。远处,一匹匹骏马在草原上肆意地奔跑;眼前,成群的牛羊在草地上悠闲的散步、吃草,微风吹过,真是一片“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象啊!

新疆的美食也让人难以忘怀!烤架上“滋啦滋啦”的羊肉串令人垂涎欲滴;刚出炉的烤包子更是让人回味无穷。欢快的音乐、动人的舞蹈和香喷喷的新疆美食,再配上一杯鲜美的瓜果汁,简直完美!

美丽的新疆作文 篇4

新疆有十个山东这么大,这儿的地形就像疆字右边的一样,是“三山夹两盆”:三个“—”分贝代表北部的阿尔泰上、南边的昆仑山和横亘中部的天山;而两个“田”则分别代表天山南北的塔里木盆地和准格尔盆地。

新疆最有特色的就是它奇妙的自然景观。在这里,我见到了一望无边的大沙漠,见到了山顶终年积雪的一座座大雪山和雪水融化汇聚成的一个个湖泊。在这些湖中,最美的要数喀纳斯湖了。清澈见底的湖水在阳光照耀下,金光灿灿,璀璨无比。周围山上的红松、白桦,就像一排排威武的战士,守卫着美丽的喀纳斯。

新疆还是一个瓜果飘香的地方,这里有又甜又脆的西瓜、又香又美的葡萄。在著名的吐鲁番葡萄沟,我还见到正在阴房里晾晒的成串的葡萄。维吾尔族老乡请我们到家中做客,让我们品尝香甜的瓜果,与我们一起跳起了热情奔放的维吾尔族舞蹈。

美丽的新疆作文350字 篇5

我们坐着小巴士,沿着山间小路,来到峡谷观赏这条曾没受过污染的湖。喀纳斯湖湖面海拔1374米,长4公里,平均宽1。9公里。湖水最深188。5米,面积为45。73平方公里。

喀纳斯湖分别有三道湾:鸭泽湖、月亮湾……各个湖面水平如镜、景色宜人。

月亮湾分为上弦月和下弦月,弓似的月亮微微连在一起。在湖中间,远远看去有两个像可爱的大脚印似的岛屿突出,传说是神仙留下来的脚印,栩栩如生。

欣赏完月亮湾,我们又来到卧龙潭,卧龙潭就像一条巨龙蹲在湖上,旁边的两个椭圆形的小岛,据说是龙妈妈下的“龙蛋”。

鸭泽湖虽然没有什么好看的形状,但它蕴含着一个神奇的故事:在很久以前,鸭泽湖里住着个神仙――大红鱼。一天,有个放马人将他的马群带到鸭泽湖边休息,马在悠闲着喝水,他躺在草坪上睡着了。突然,他听到其中一匹马在嚎叫。睁眼一看。发现马被鸭泽湖里的大红鱼一点点的“吞”下去。从此,人们称大红鱼为湖怪,不敢去湖边了。所以,鸭泽湖又名为神仙湾。

英语作文,美丽的新疆 篇6

1 英语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1 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起点低

各地州各学段英语课程开设较晚。笔者通过对新疆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各阶段100名少数民族大学生 (其中男生43名, 女生57名) 抽样问卷调查得知:100位学生当中, 大学阶段才接触英语的学生占67%, 从小学阶段开始学习英语的学生只占5%, 其他28%的学生分别从初中和高中阶段才开始接触英语, 这与大部分沿海地区、发达城市从幼儿园或者小学阶段开设英语课程相比, 新疆各地州学校开设英语课程较晚。另外, 接受问卷调查的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学习英语困难太多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接触英语太晚。

1.2 学习态度消极

大学生学习的主要特点就是自主性较强, 除了在课堂上参与学习以外, 另外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自学, 但是由于学生因为学习积极性差、方式单一、没有语言环境等各种因素影响, 学习英语的情况不尽如人意。该文问卷调查对100位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课余时间学习英语的情况调查发现, 28%的学生每天学习英语的时间不足半小时, 29%的学生每天学习英语的时间多余半小时少于一小时, 24%的学生学习英语的时间为两小时左右, 只有19%的学生每天学习英语的时间超过两个小时。

1.3 文化差异大

新疆各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的形态, 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虽有交流, 但大部分少数民族都沿袭其独有的生活、风俗习惯, 使用的本民族语言, 而非国家通用语言。同时, 大部分少数民族对“他文化”的认识都有所不同, 接受程度也有差异。对于少数民族学生尤其是“民考民” (指少数民族学生上少数民族语言学校) 的学生来说, 无论汉语还是英语对他们来说是外来文化和外来语言, 其接受的程度和速度对包括英语在内的语言学习影响甚大。

1.4 观念影响

由于地处偏远地区, 发展滞后, 周边环境复杂, 并收国内外各种不良思想的影响, 一部分少数民族成员对国家正规学校教育在认识上存在偏差、误解, 主要表现为:盲目排斥“他文化”主要是包括语言在内的汉文化, 认为学校教育就是要“同化”或者“汉化”少数民族的心态, 部分地区的部分家长排斥正规学校教育, 他们宁愿不让孩子上学;另外, 值得关注的是, 由于大学生就业压力逐年增加, 面对竞争, 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自身在国语的使用上存在劣势, 使得很多少数民族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致使“上学无用论”思想泛滥。这些都是造成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消极学习的重要原因。

2 对策

2.1提高英语学习的起点

建议地州教育主管部门尽早在有条件的基层学校开设英语课程, 从小学或初中开始开设英语课程, 学习英语, 并把英语课程作为一门主课, 学好汉语的同时加强英语的学习, 尽可能为学生创造较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为大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打好基础。

2.2 因地制宜, 因材施教

首先, 少数民族大学生成长环境、心理素质、性格特征等因素与汉族学生有很大的差异, 新疆高校要对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的特点进行分析, 应该根据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起点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进行研究, 需要“量体裁衣”, 对不同起点的学生, 设定不同的合理设置课程、教学方案、考核评价体系;因材施教, 根据少数民族学生的实际, 选择教学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基础课教学工作, 并且教师要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情绪、态度, 及时引导学生消除学习上的消极情绪。对起点低的学生给予个多的帮助和辅导, 客观评价学生, 对学生的成绩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 使学生学习上充满成就感。其次, 组织少数民族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有助于英语学习的活动, 为学生创造一个能够学以致用的英语学习环境。

2.3 引导学生转变观念, 加强少数民族学生对国语及国家教育的认同。

首先, 可以利用少数民族传统节日、民间文学、校园广播、订阅民族文字报刊等具体形式创造一个民族文化氛围, 使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产生亲近感, 归属感, 认同感, 减少陌生感和孤独感, 逐步增强其心理承受能力。并从日常的关心和观察中, 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和情绪。其次, 坚决抵御境内外“三股势力”的极端思想对高校的渗透, 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国家学校教育的目的, 正确认识全国的就业形势, 接受先进文化。

3 结束语

新疆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担负着民族地区摆脱贫困落后的历史重任, 是民族地区的希望, 学习对民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参与社会竞争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英语和汉语都是非常重要的国际交流用语, 是当前国外和国内先进思想文化、学术理论、前沿科技得以传播的重要载体, 拒绝这样的“他文化”, 拒绝英语和汉语的学习, 就是拒绝进步。因此, 要尽快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对大学学习环境的适应性, 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汉语、英语学习的水平, 以适应社会新形势的发展需要, 为更好地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 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欧飞兵.试析文化认同对体验式英语教学的意义[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4) .

[2]杨淑侠.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干扰问题[J].安康师专学报, 2002 (2) .

[3]王媛.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移情[J].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9 (7) .

上一篇:关于2014届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协议书注册打印的通知下一篇:商标广告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