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的应用论文

2024-06-22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的应用论文(精选8篇)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的应用论文 篇1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的应用论文论文

[摘要]建筑行业不断向着高层化、多功能的方向发展,对于建筑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建筑行业的新形势,建筑单位也需要不断引进新型施工方式,实现建筑工程功能的转变。目前,高支模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有效实现了建筑结构的多样化。本文对高支模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技术;质量控制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多新技术被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来。高支模施工技术在提高高层建筑施工质量、减少安全事故发生、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高支模技术的施工难度相对较高,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出现模板坍塌的现象,严重影响了高支模的施工质量。因此必须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能。

1高支模施工技术概述

高支模施工技术是指在大型建筑结构中搭设模板支架的方法。一般情况下,高支模模板支架搭设高度超过5m,施工难度和危险系数都比较高。在具体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组织专门的技术人员设计施工方案,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严格的质量把控,确保高支模施工的质量。

2高支模施工技术流程

2.1施工前准备工作

(1)材料准备。在高支模建设施工过程中主要用到的施工材料有钢材、木材以及混凝土等,要根据工程施工的具体要求选择相应规格的材料。在进行钢材选择时,根据国家的相关标准,所选钢管不能有锈蚀、开裂等现象。此外,所选购的钢材要求表面应涂刷防锈漆,无打孔现象。在进行木材选择时,木材不能出现虫洞、发霉等现象,所制木结构应进行承重能力的检测,确保木结构能够承载施工过程中的压力。在施工材料的准备过程中,确保所选购的材料能够满足施工要求,保证材料质量。按照行业标准对每个批次的材料进行质量检测,不合格的材料禁止进入施工现场,保证材料质量能够满足施工要求。(2)参数设计。在施工开始之前,应根据行业标准和项目工程的要求,做好施工方案的设计工作。根据建筑工程的结构要求和施工材料的性能,按照相应的数学模型进行计算,确定高支模板的各项参数,估算模板的荷载重量,为正式施工提供理论依据。(3)测量放样。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作业后,根据施工方案中设计的参数进行测量放样工作。用经纬仪测出每条轴线的位置,同时对模板的边线和中心线进行测量,用墨线加以标记,为后期的模板安装提供标准;其次是对模板的`标高进行复核,保证模板安装的水平程度。

2.2模板制作

根据施工方案中设计的模板类型由专门的制作部门进行制作,对模板的型号尺寸进行标注,在模板制作完成之后,由技术人员对模板的质量进行检测,保证模板的牢固程度。对于验收合格的模板进行脱模剂涂刷后,即可将制作完成的模板运送至施工现场,堆放在指定场地内。

2.3模板安装搭设

(1)门架安装,在安装之前,用墨线弹出门架的安装位置,按照墨线走向进行门架安装。在此过程中,应注意对门架位置的调整,确保门架的位置、间距满足施工要求。这一部分的模板支架需要安装纵横向扫地杆,用直角扣件进行固定,确保支架的牢固性。纵向支架的位置应在底座上皮200m以内。

(2)梁模板安装,根据施工方案中设定的标高来调整支架的高度。一般情况下,在进行梁模板安装时,根据模板跨度设置起拱,合理规划起拱的高度。

(3)楼面模板安装,在安装过程中,采取由四周向中间的铺设方法,必要时可用线钉对模板进行加固。楼面模板安装完成后需进行检测,对模板的标高和平整程度进行复核,同时对模板的预留孔洞进行核查,避免出现孔洞数量不足或者位置不准的现象。检测的主要目的是保证楼面模板的搭设能够满足工程施工的需求,确保模板的牢固程度。

3混凝土浇筑

按照施工方案的配合比进行混凝土的拌制,确保混凝土的质量满足施工要求后方可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工作。在进行浇筑的过程中,应根据模板的负载能力进行浇筑,配备专门人员对支架的承重情况进行实时观察记录,若出现模板松动的情况应立刻停止施工,及时进行处理之后方可继续浇筑。

4高支模拆除

在进行模板拆除之前必须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检测,确保梁板砼达到一定强度,经由相关负责人审批之后方可进行模板的拆除。在进行模板拆除的过程中,应按照顺序由上而下进行拆除作业,禁止使用重物击打的方式拆除模板;其次,在拆除过程中,自由悬臂的高度应控制在2步之内,若超过这一范围需设置临时拉结。

5竣工验收

高支模施工完成后,必须要进行质量验收工作,对于检测不合格的部分要进行修整,若存在的问题较为严重,则需进行返工处理,质量验收通过后方可进行下一环节的施工。首先是检测立柱、杆件、剪刀撑等的位置和水平度否能够满足施工要求;其次是检测连接部位是否牢固;最后检测支架的承重能力,将检测结果进行记录,以书面文件的形式进行存档。检测完成之后要进行场地的清理,保证表面无杂物、无积水,方面下一步施工作业。

6高支模施工质量控制

(1)原材料对于高支模施工的质量有着决定性影响。在进行原材料选购的过程中,施工单位应选择正规的生产厂家,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之前,按照相关的行业标准对其质量进行检测,检测的目的有二:一是确保原材料能够满足施工要求;二是保证所选用的原材料规格相同。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做好堆放保存工作,在指定位置配备专门场地,做好防潮防晒工作,避免原材料受环境的影响出现质变情况。

(2)在进行模板安装的过程中,每一层都需要进行标高、轴线的测量,用墨线进行标记,确保模板的水平标高能够满足工程施工的需求;其次是对模板支撑体系以及负载能力的计算,由专门的技术人员进行计算测量,保证模板能够承受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压力。模板安装时必须要按照施工方案进行作业,遇到问题及时上报相关负责人,组织技术人员对问题进行研究处理。在混凝土浇筑作业开始之前,可进行喷水处理,确保模板表面的湿润,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尽量采取分层浇筑法,浇筑的高度控制在400mm左右,同时根据浇筑高度和分层合理控制浇筑速度。一般情况下,混凝土浇筑作业应一次完成,若遇到机器故障或者停电等不可抗因素必须停止浇筑,停工时间较短时不需要进行特殊操作;停工时间大于混凝土初凝时间时,就需要设置施工缝。

7结语

综上所述,高支模施工技术能够有效改善工程项目的建筑结构,实现建筑功能的多样化,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但高支模施工技术难度较高,在具体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流程,加强施工质量的控制,确保高支模施工的质量,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能。

参考文献:

[1]章兴.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10).

[2]苏文条.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工艺及施工技术浅析[J].江西建材,,(03).

[3]文志松.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探讨―――以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施工为例[J].技术与市场,,(05)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的应用论文 篇2

一、高支模技术特点分析

在大型框架建筑结构施工中, 凡是采用高度高达5m及5m以上的模板工程施工及钢管架设, 称之为高支模。在施工的过程中, 需要工作人员和设计人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论证和分析, 然后进行具体的实施。这种模板支撑体系其实就是混凝土模板工程, 其高度超过了水平投影的宽度。为了保证施工的安全性, 需要配置专门的施工技术人员进行施工, 并由安全人员来负责进行监控, 杜绝在整个工程项目中出现危险性较大安全隐患。

二、高支模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应用

某开发项目工程长263.5米, 宽52.1米, 高度29.6米, 6层框架结构, 采用桩基础。设置了4层地下室空间, 而每层高度约为4.8~6.5m。中间8个柱子高度为29.6米, 并且装修为大理石干挂, 南、北两向为配电室, 中间26米作为车库。由该项目的特点来看, 对高支模的要求非常苛刻, 下面我们将对建筑施工中高支模技术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三、高支模技术的施工方案分析

1、高支模工程设计方案

在该项工程中, 施工的方案为:首先确定梁线的位置, 在确定轴线之后, 定好水平方向的控制线, 搭设顶架时要运用钢管在梁底进行铺设, 然后安装模板和侧面的模板, 在板底用木枋龙骨架设在钢管的顶托托板上;其次, 进行楼面的模板安装过程, 对梁板的钢筋进行捆绑, 然后运用混凝土进行浇筑, 在混凝土达到预设的强度之后, 可以进行梁板模板的拆除;最后对水平的拉杆进行拆除, 将钢管的顶架也进行拆卸, 对模板进行清理即可。

2、高支模工程的施工管理

在高支模工程的施工过程中, 对于各个施工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的数据分析和处理, 在设计施工图纸时, 要明确标出各个支柱的具体尺寸, 对于周边的梁板也要进行详细的注释, 确保施工过程中高支模工程体系的完善和明确, 确保各项施工材料都能满足预设的施工目标。此外, 在施工过程中, 还要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种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 以便能够在高支模工程的施工中做到科学管理, 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由于高支模施工技术难度比较大, 在施工中的要求也更为严格。在顶板施工中, 要遵循设计的方案, 依据施工数据对模板、满堂架进行施工, 同时还要注意板面的标高以及楼板的厚度。在安装梁模板时, 首先应该安装底模, 确定中心线之后进行拉线校正, 确保底模板水平, 而后才能安装侧模板, 梁还应该与墙、板、柱子之间的支撑架稳定相连, 今儿确保能够形成一个牢固的支撑系统。最后在施工中还要注意剪力墙和柱模板的施工过程, 为了保证柱子的垂直度, 柱子模板必须与承重架相连接, 避免混凝土浇筑中, 由于荷载的影响造成柱子发生变化, 同时剪力墙的上板部分可以采用铁丝或者螺丝进行调节, 确保墙体在施工中能够达到横平竖直的效果。在进行混凝土施工之前, 也要确保混凝土的质量, 仔细检查施工的配比, 监测合格之后再进行浇筑。

五、模板拆除的技术措施

混凝土的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及规定、现场各环节满足设计标准是进行拆除模板工程的前提条件。必要的情况下, 可以预制一定的时间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对于混凝土的强度是否满足设计的要求规定, 需要经过相关技术人员的审核, 监理公司接到技术人员的报验后需要签字认可, 这时才表明混凝土的强度达标。对于悬挑和大跨度的阳台, 其拆模工作开展的前提是两者强度达到规范。自上而下、后支先拆、先支后拆是模板拆除的原则, 与安装顺序刚好相反。

六、结束语

作为一种能够充分利用自身承载力的技术, 高支模技术为现代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性能提高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并在节约材料上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尽管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 高支模施技术对设计、材料、施工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 但由于其优势明显, 其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高支模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实践应用是一项相对比较复杂的施工过程, 由于篇幅和作者的学识所限, 本文确定会有很多不足之处, 只期望对大家相关课题的研究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事故树分析法在高支模系统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范良宜[J]建筑安全, 2013 (09) :75-76.

[2]赖辉普.大跨度高支模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四川建材, 2010 (04) :46-47.

[3]王征.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在建筑工程高支模系统设计与施工中的应用[J].中外建筑, 2008 (12) :86-87.

[4]吴志勤.浅谈高支模支架坍塌事故原因及施工安全控制措施[J].价值工程, 2013 (01) :96-97.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的应用论文 篇3

关键词:高支模;建筑工程

在当前的建筑工程中,通常都会用到高支模技术,它是一种利用自身的承载力,在大型框架结构的建筑中,运用钢管架设的模板工程,但是高支模技术在实际施工中难度较大,要想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必须严格按照施工的规定和相关设计进行。本文通过对高支模技术的深入研究,希望能够为建筑工程中高支模施工的开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1 高支模施工技术的概念

高支模技术是利用高度较高的模板,在施工中搭设的高度一般在五米以上,依靠一定的技術方式,为施工提高支撑的荷载体系。在进行高支模施工中,施工的承载能力和搭设的跨度都有严格的要求,对于一些高度大于支撑能力、施工中缺乏相互联系的混凝土模板支撑体系来说,这是一种危险系数很高的工作模式,施工难度也相当大。因此对于高支模施工技术来说,要由专门的技术人员来进行设计,由专门的安全人员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

2 建筑工程简介

例如某工程项目,它是一个开发规模比较大,对于施工的技术要求也比较高,对地下空间进行开发的项目,这个工程项目包括三层地下室空间,该工程总长260m,总宽度为50m,总高度为26m,包含了六层框架结构,地下室每层的高度大约4.9~7.25m。在该项目中,东西两面设置为配电室,中间作为地下车库,其中要有10个柱子作为支撑,柱子的高度也是26m。该工程对于高支模技术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下面对于高支模施工的具体过程进行探讨。

3 高支模施工过程

3.1 高支模工程设计方案

在该项工程中,施工的方案为:首先确定梁线的位置,在确定轴线之后,定好水平方向的控制线,搭设顶架时要运用钢管在梁底进行铺设,然后安装模板和侧面的模板,在板底用木枋龙骨架设在钢管的顶托托板上;其次,进行楼面的模板安装过程,对梁板的钢筋进行捆绑,然后运用混凝土进行浇筑,在混凝土达到预设的强度之后,可以进行梁板模板的拆除;最后对水平的拉杆进行拆除,将钢管的顶架也进行拆卸,对模板进行清理即可。

3.2 高支模工程的施工管理

在高支模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于各个施工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的数据分析和处理,在设计施工图纸时,要明确标出各个支柱的具体尺寸,对于周边的梁板也要进行详细的注释,确保施工过程中高支模工程体系的完善和明确,确保各项施工材料都能满足预设的施工目标。此外,在施工过程中,还要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各种质量进行监督和检查,以便能够在高支模工程的施工中做到科学管理,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3.3 高支模工程的施工要求

由于高支模施工技术难度比较大,在施工中的要求也更为严格。在顶板施工中,要遵循设计的方案,依据施工数据对模板、满堂架进行施工,同时还要注意板面的标高以及楼板的厚度。在安装梁模板时,首先应该安装底模,确定中心线之后进行拉线校正,确保底模板水平,而后才能安装侧模板,梁还应该与墙、板、柱子之间的支撑架稳定相连,今儿确保能够形成一个牢固的支撑系统。最后在施工中还要注意剪力墙和柱模板的施工过程,为了保证柱子的垂直度,柱子模板必须与承重架相连接,避免混凝土浇筑中,由于荷载的影响造成柱子发生变化,同时剪力墙的上板部分可以采用铁丝或者螺丝进行调节,确保墙体在施工中能够达到横平竖直的效果。在进行混凝土施工之前,也要确保混凝土的质量,仔细检查施工的配比,监测合格之后再进行浇筑。

3.4 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

高支模体系的搭设必须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首先在立杆上,每根立杆底部都应该设有垫板和底座,梁板立杆的间距应该相等或者形成一定的倍数,水平杆的间距也要按照方案的设计要求,对于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杆顶端,要设置水平拉杆进行固定。其次,对于可调顶托来说,伸出的长度不得大于180mm,木枋搭接处也应该由稳定的支顶进行支撑,剪刀撑也必须与相邻的横杆或者立杆用扣件进行连接,保障高支模架体的整体稳固性。

最后,在施工现场的各个环节都达到设计的标准之后,要对施工现场的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由相关的技术部门进行验收,而后才能进行模板工程的拆除。模板的拆除要严格按照顺序进行,按照自上而下、先支后拆的原则,与安装的各项顺序相反,确保模板拆除之后各项工程都能够达到验收的标准,保障工程的质量。

4 总 结

本文通过对高支模施工技术概念的介绍,了解到高支模技术是一种能够节约材料的施工技术,在现代的建筑工程施工中运用比较广泛。本文针对高支模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具体运用进行深入分析,从高支模技术的设计方案、施工管理以及施工要求等方面进行具体阐释,以期能够确保施工的安全,不断提高高支模施工的质量,增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罗伟华.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及技术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25).

[2]张健,蔡亮,苗建伟等.高支模真型试验的支架体系整体稳定性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7(4):685~689.

高支模施工安全方案 篇4

广州市轨道交通四号线车陂南至黄阁段(不含大学城专线)区间3标石碁~海傍站区间土建工程,起于YCK33+313.5止于YCK35+465.5,长2152m,全部为高架桥。

起点YCK33+313.5~YCK33+760.305为石碁站配线段,设计有四联,桥面宽度为9.3~13.3m 的现浇连续梁,跨度别为2×30+29m、4×30m、4×30m、3×30+27.76m,总长446.805m。

其中DZ1~DZ3为9.3m宽单箱单室箱型梁,DZ3~DZ4、DZ15~DZ16为9.3m渐变至13.3m过渡段,DZ4~DZ15为13.3m单箱双室箱型梁。

根据广州市轨道交通高架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规定结合我们区间3标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成立项目副经理周来印为组长的高支模安全领导小组,并在今后的施工生产中进行检查督促指导,具体的组织分工如下: 组

长:周来印

施工作业队长:何勇 支架搭设、拆 除:黄发席

现场安全负责:张思亮

1.施工特点、重点

施工特点:工程量大,工期紧

本标段包括75个桥墩的下部结构、4联现浇预应力连续梁及165孔桥梁整孔架设,工程量大,加之前期征地拆迁及施工大电等因素影响,工程开工较晚,要求兑现合同工期,施工压力相当大。

2、安全控制的重点

由于现浇梁施工,均为高空作业,高空作业是施工过程安全控制的重点。

3.支架的施工方法

现浇段墩高7~8.5米,在承台回填及地基处理完成后,实际净空高度为5.7~6米,故现浇段采用碗扣式满堂红脚手架。1)、支架地基处理

一般地段地基处理,首先对支架布设范围内的表土、杂物及淤泥进行清除,然后填筑40~50cm厚,宽度为对应部位梁宽的片石后用18吨压路 机进行碾压。鱼塘地段抛石挤淤,填筑砂石后进行碾压。

2005年7月26~7月29日项目部委托广州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于对现浇段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点位进行了原基及换填后浅层平板载荷试验。三个点位分别为YDK33+388.0(位于DZ3与DZ4之间),YDK33+477.0(位于DZ6与DZ7之间),YDK33+687.5(位于DZ13与DZ14之间)。三个试验点的试验成果汇总见附表(工程质量检测报告,NOL0601)。

试验结果表明:该地段试验点的土层在用片石回填处理后均能达到的最大试验荷载为300Kpa且在承载力特征值150Kpa时对应的压板沉降量与压板直径的比(S/b)小于0.015,判定三个试验点的承载力特征值均为150Kpa。在地基土层达到要求后,在地基表面铺设10cm厚C15混凝土垫层,并在四周设排水沟以便支架地基表面排水。2)、支架搭设及拆除

1、支架搭设:

⑴、我标段拟采用碗扣式多功能满堂脚手架支架,碗扣式脚手架支架全部为定作加工的全新支架,确保支架的安全可靠性。搭设作业时,先在处理合格的地基上沿桥轴线方向布设纵向地梁(30cm×16cm枕木)。支架底部承托均座在沿桥轴线方向布设纵向木地梁上,支架顶部设置顶纵梁(10cm×12cm)和横梁(10cm×12cm),其上铺设梁体模板。立杆间距布置为60cm×60cm,步距为120cm。支架纵横向设置剪力撑,剪力撑横向布置间距为3m,纵向布置间距为5m。顶部设单向风缆(靠墩方向),以增加其整体稳定性,支架上端与墩身间用方木塞紧。按形成基本构架单元的要求逐排、逐跨和逐步地进行搭设,矩形周边高支架从其中的一下角落开始向两个方向延伸搭设,确保已搭部分稳定。

2、支架拆除:

高支模拆除作业前,对参加作业的全体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在统一指挥下,按照确定的方案进行拆除作业。

按照先上后下、先外后里、先架面材料后构架材料、先附件后结构件的顺序,一件一件的松开联结、取出并随即吊下(或集中到毗邻的未拆的架面上,扎捆后吊下)。

拆除脚手板、杆件、门架及其它较长、较重、有两端联结的部件时,必须要两人或多人一组进行并加强指挥、相互询问和协调作业步聚,严禁不按程序进行的任意拆卸。禁止单人进行拆除作业,防止把持杆件不稳、失衡而发生事故。拆除水平杆件时,松开联结后,水平托持取下,拆除立杆时,在把稳上端后,再松开下端联结取下。

因拆除上部或一侧的附墙拉结而使架子不稳时,应加设临进撑拉措施,以防因架子晃动影响作业安全。

拆卸现场设有可靠的安全围护,并设专人看管,严禁非作业人员进入拆卸作业区内。

严禁将卸下的杆部件和材料向地面抛掷。已吊至地面的架设材料应随时运出拆卸区域,保持现场文明。

4.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1、原材料检测试验措施

⑴、对所有购进原材料的出厂合格证、说明书进行验查,并登记记录。⑵、对有合格证的材料进行复检,复检合格的材料方准使用。⑶、各种原材料的检查项目及试验方法根据现行有关规范要求进行。⑷、复检不合格材料,做出标记隔离堆放,并停止使用,限期清出施工现场。

2、雷电期间作业安全措施:

⑴、施工场地的支架及所有临时设施场设置防雷设施,定期检查接地电阻,防止雷击。

⑵、雷电来临时,立即停止现场施工,将施工人员撤至安全地点,并将雷电来临和雷电已过的信号通知施工人员。

3、支架搭设及拆卸作业安全措施:

⑴、作业现场应设安全城河围护和警示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域。高支架两侧采用安全立网完全封闭。

⑵、大雾、大雨天气和6级以上大风时,不得进行高支架上的高处作业。雨后作业,必须采取安全防滑措施。

⑶、在架上作业人员应戴安全帽、穿防滑鞋和佩挂好安全带。为保证作业的安全,脚下应铺设必要数量的脚手架,并应铺设平稳,且不得有探 3 头板。当暂时无法铺设落脚板时,用于落脚或抓握、把(夹)持的杆件均应为稳定的构架部分,着力点与构架节点的水平距离应不大于0.8m,垂直距离应不大于1.5m。位于立杆头之上的自由立杆(尚未与水平杆联接者)不得用作把持杆。

⑷、架上作业人员应做好分工和配合,传递杆件应掌握好重心,平稳传递。不要用力过猛,以免引起人身和杆件失衡。对每完成的一道工序,要相互询问并确认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⑸、作业人员应佩戴工具袋,工具用后装于袋中,不要放在架子上,以免掉落伤人。

⑹、架设材料要随上随用,以免放置不当时掉落。

⑺、架上作业时,,不得随意拆除基本结构杆件,因作业的需要必须拆除某些杆件时,必须取得施工主管和技术人员的同意,并采取可靠的架固措施后方可拆除。

⑻、架上作业时,不得随意拆除安全防护措施,未有设置或设置不符合要求时,必须补设或改善后,才能上架进行作业。

⑼、高支模拆除作业前,对参加作业的全体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在统一指挥下,按照确定的方案进行拆除作业。一定要按照先上后下、先外后里、先架面材料后构架材料、先附件后结构件的顺序,一件一件的松开联结、取出并随即吊下(或集中到毗邻的未拆的架面上,扎捆后吊下)。

5、安全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

1、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

建筑行业施工过程中,高处作业的机会比较多,经常在四边临空的高处进行作业,施工条什差,危险因素多。多年来,高坠伤亡事故占全部事故的比例较高,达40%,这种事情对外会影响较大,要作为全建筑行业的问题抓紧工作。避免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必须加强监控管理。对职工进行预防高处坠落的技术知识教育,使他们熟悉操作时必须使用的工具和防护用具。同时,在技术上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⑴防止高处坠落事故的基本安全要求

以预防坠落事故为目际,对于恐怕发生坠落事故等事故的特定危险施 4 工,在施工前,制订防范措施,并应在日常安全检查中加以确认。

①凡身体不适合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不得从事高处作业。从事高处作业的人员耍按规定进行体检和定期体检。

②严禁穿硬塑料底等易滑鞋、高跟鞋。

③作业人员严禁互相打闹,以免失足发生坠落危险。④不得攀爬脚手架。

⑤进行悬空作业时,应有牢靠的立足点并正确系挂安全带。

⑥卸料平台外侧边,必须设置1.2m高且能承受任何方向的1000N外力的临时护栏,护栏围密目式(2000目)安全网。

⑦所有操作层均张挂一道安全平网。⑵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急预案

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休克、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

①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②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柑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③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扳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④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动伤者。应在骨折部(立用夹扳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应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扳、竹头等,在无材料 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腱侧下肢缚在一起。

⑤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

一般伤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盐水(0.9%Nacl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汞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

加压包扎止血法:用纱布、棉花等作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加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

止血带止血法: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1/2处(靠近心脏似置),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1/3处(靠近心脏位置)。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问垫上消毒纱布棉垫。每隔25~40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l分钟。

⑥ 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种应尽量减少颠簸。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

2、物体打击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

物体打击伤害是建筑行业常见事故四大伤害的其中一种,特别在施工周期短,劳动力、施工机具、物料投入较多,交叉作业时常有出现。这就要求在高处作业的人员对机械运行、物料传接、工具的存放过程中,都必须确保安全,防止物件坠落伤人的事故发生。

⑴防止物体打击事故基本安全要求

①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按规定配带安全帽。应在规定的安全通道内出入和上下,不得存非规定通道位置行走。

②安全通道上方应搭设双层防护棚,防护期使用的材料要能防止高空坠落物穿透。

③临时设施的盖顶不得使用石棉瓦作盖顶。

④作业过程一般常用工具必须放在工具袋内,物料传递不准往下或向上乱抛材料和工具等物件。所有物料应堆放平稳,不得放在临边及洞口附近,并不可妨碍通行。

⑤高空安装起重设备或垂直运输机具,要注意零部件落下伤人。⑥吊运一切物抖部必须由持有司索工上岗证人员进行绑码,散料应用 吊篮装置好后才能起吊。

⑦拆除或拆卸作业要在设置警戒区域、有人监护的条件下进行。⑧高处拆除作业时,对拆卸下的物料要及时清理和运走,不得向下丢弃。

⑵发生物体打击应急措施

当发生物体打击世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左对颅脑损伤、胸部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

①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②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同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3、机械伤害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

随着建设规摸的扩大,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令人担忧的问题就是机械伤害事故的增加。机械伤害、起重吊装伤害已排在“四大伤害”之中。应引起安全、设备营理人员的高度重视。机械伤害事故原因虽比段复杂,但采取相应的措施是可以减少或避免事故发生,按机械的特点和工程特点提出危险环节和重点部位,多方把关。

4、高支模坍塌事故的急救援预案 救援领导小组: 组长:王民洲

付组长:王小华、周来印

组员:徐伟权、党寅、许道存、何勇 人员:100人

配备机械:吊车2台、挖掘机2台、装载机1台 救治中心:番禺市人民医院

①坍塌事故由组长组织全体人员进行救援,并立即通知救治中心医务人员到现场待命,随时准备救治。②坍塌区应立即设置安全线,以免伤害的进一步发生。

③施工作业队就立即对施工人员进行清点,核实人数,以确定救援方案。

④有组织的清理塌体,吊车等机械配合作业,首先寻找受伤者。

⑤发现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20度左右,送往医院进行抢救治疗。

⑥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入,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同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送往医院治疗。

⑦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扳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

⑧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动伤者。应在骨折部(立用夹扳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应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扳、竹头等,在无材料的情况下,上肢可固定在身侧,下肢与腱侧下肢缚在一起。

在地铁总质安室及石铁院监理的指导下,依据穗铁建总体[2005]693号文关于印发《广州市轨道交通高架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规定》的通知及四号线区间3标的实际施工情况,编写了本标段的高支模安全施工方案,敬请各位领导及专家指导审查。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的应用论文 篇5

关键词:深基坑技术;建筑工程;施工;应用

1 深基坑施工概述

深基坑指的是深度较大的基坑,在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内,普遍的将深度超过5米的基坑认定为深基坑。此外,对于存在地下室结构的建筑来说,一旦其地下室结构超过了三层,同样应该把该基坑结构看作是深基坑,并且在当前还存在很多的建筑相关人员把一些不符合上述两点要求,但是其基坑结构极为复杂,相应的地质结构以及环境因素对于基坑的影响比较突出,这类的基坑结构在一定程度上也应该按照深基坑进行对待。从深基坑的基本特点上我们就可以看出,在深基坑的施工中存在的难度还是比较高的,相对应的各种施工要求也就比较严格,因此,一旦在具体的处理中存在任何的疏忽,就极有可能造成一些不良问题的产生,这一点也就是要加强对于深基坑技术关注的主要原因所在。

2 建筑工程深基坑施工的特点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深基坑工程的施工周期较长,并且造价也较高,综合难度较大的工程。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深基坑施工具有以下特点:

2.1 工程危险性高

深基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因为工序复杂,因此施工时往往存在较多的不确定因素,在现有技术水平上,存在较多的事故隐患,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基坑支护的要求较高。一旦过程中基坑支护失效,周围存在的建筑以及地下的管道受到损坏,就会引起不必要的麻烦。严重时还会造成坍塌,出现人员伤亡,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2 基坑支护方法多

随着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深基坑施工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现存技术中基坑支护可选择的方法较为丰富,其中包括搅拌桩、预制桩、混凝土灌注桩、桩锚体系、坑内支撑斜撑(钢结或砼支撑)等多种支护技术,除此之外,还存在许多种板、桩联合使用的方法,可谓是锦上添花。施工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现场选择合适整体施工的基坑支护方法,或者选择多种搭配使用。

2.3 地质条件较为复杂

我国国土面积广阔,不同地区的地质存在较大的差距,在进行深基坑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基坑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施工方式。许多高层建筑在建筑过程中常常面临地质条件差的问题,尤其在部分城市地质土壤较为松软,更难以建设。不仅这一方面的难题,高层建筑的建筑地点常常是城市中人口最为密集的区域,周围交通道路较多。因此,周围建筑多,地下还存在较多管道,原有建筑群也较为落后。因此施工中需要对于基坑施工严格把关,还需要对于周围的建筑和道路做好周密的保护措施。

2.4 深度逐步增加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论文 篇6

摘要:施工质量管理,对于整个工程的建设和能否发挥应有的作用非常重要。论述了人、材料、机械、方法和环境几方面的质量控制,对其他工程项目施工有着指导意义。另外,本文还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及相应的措施以强化建筑质量管理,对解决目前我国建筑质量监管中存在的问题起到了一定的警示作用。

关键词:施工质量;质量管理;质量控制;质量监督

许多建筑施工企业经常强调“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可见,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质量是建筑本身的真正生命,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和经济建设高度发展的今天,建筑工程的质量关系到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尤为重要,但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部位出现问题,都会给工程的整体质量带来负面的影响,甚至是严重的后果。

一、质量和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1、质量的概念

在国际标准ISO9000:2000中对质量作了比较全面和准确的定义:“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这里“要求”是指“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要求不仅是指顾客的要求,还应包括社会的需求,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现行的关政策。质量具有动态性、时效性和相对性。就建筑工程而言,质量应具有安全、适用、经济、美观。

2、质量管理的概念

质量管理就是指导和控制某组织与质量有关的彼此协调的活动。它通常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建立、质量策划、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因此,质量管理可进一步解释为确定和建立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手段来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二、建设工程项目各阶段对质量形成的影响

对于一般产品而言,顾客在市场上直接购置一个最终产品,不介入该产品的生产过程。而工程的建设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它的顾客(业主、投资者)必须直接介入整个生产过程,参与全过程的、各个环节的、对各种要素的质量管理。要达到工程项目的目标,得到一个高质量的工程,必须对整个项目过程实施严格控制的质量管理。质量管理必须达到微观和宏观的统一、过程和结果的统一。

由于项目施工是渐进的过程,因此在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过程中,任何一个方面出现问题,必然会影响后期的质量管理,进而影响工程的质量目标。

工程项目具有周期长的特点,工程质量不是旦夕之间形成的。工程建设各个阶段紧密

衔接且相互制约影响,每一个阶段均对工程质量的形成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工程项目立项、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等阶段的过程质量应该为使用阶段服务,应该满足使用阶段的要求。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对工程质量的形成起着不同的作用和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项目立项阶段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是建设前期必需的程序,是工程立项的依据,是决定工程项目建设成败与否的首要条件,它关系到工程建设资金保证、时效保证、资源保证,决定了工程设计与施工能否按照国家规定的建设程序、标准来规范建设行为,也关系到工程最终能否达到质量目标和被社会环境所容纳。在项目的决策阶段主要是确定工程项目应到的质量目标及水平。对于工程建设,需要平衡投资、进度和质量的关系,做到投资、质量和进度的协调统一,达到让业主满意的质量水平。因此,项目决策阶段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阶段,要充分了解业主和使用者对质量的要求和意愿。

2、工程勘察设计阶段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工程项目的地质勘察工作,是选择建设场地和为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场地的强度依据。地质勘察是决定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环节。30地质勘察的内容和深度、资料泊可靠程度等将决定工程设计方案能否综合考虑场地的地层构造、岩石和土的性质、不良地质现象及地下水等条件,是全面合理地进行工程设计的关键,同时也是工程施工方案确定的重要依据。

3、工程项目设计阶段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工程项目设计质量是决定工程建设质量的关键环节,工程采用什么样的平面布置和空间形式,选用什么样的结构类型、材料、构配件及设备等,都直接关系到工程主体结构的安全可靠,关系到建设投资的综合功能是否充分体现在规划意图。在一定程度上,设计的完美性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和文化水平。设计的严密性、合理性,从根本上决定了工程建设的成败,是主体结构和基础安全、环境保护、消防、防疫等措施得以实现的保证。

4、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工程项目的施工,是指按照设计图纸及相关文件,在建设场地上将设计意图付诸实现的测量、作业、检验并保证质量的活动。施工的作用是将设计意图付诸实施,建成最终产品。任何优秀的勘察设计成果,只有通过施工才能变成现实。因此工程施工活动决定了设计意图能否实现,它直接关系到工程基础、主体结构的安全可靠、使用功能的实现以及外表观感能否体现建筑设计的艺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工程项目的施工是形成工程实体质量的决定性环节。工程项目施工所用的一切材料,如钢筋、水泥、商品混凝土、砂石等以及后期采用的装饰装修材料要经过有资质的检测部门检验合格,才能用到工程上。在施工期间监理单位要认真把关,做好见证取样送检及跟踪检查工作。确保施工所用材料、施工操作符合设计要求及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

5、工程项目的竣工验收阶段对工程项目质量的影响工程项目竣工验收阶段,就是对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进行试车运转、检查评定,考核质量目标是否符合设计阶段的质量要求。这一阶段是工程建设向生产和使用转移的必要环节,影响工程能否最终形成生产能力和满足使用要求,体现工程质量水平的最终结果。因此,工程竣工验收阶段是工程质量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

工程项目质量的形成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是工程立项、勘察设计、施工和竣工验收各阶段质量的综合反映。按照实际工作的统计,质量问题的原因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设计的问题占40.1% ;施工责任占29.3%;材料问题占14.5%;使用责任占 9.0%;其他占7.1%。

三、工程项目质量的控制原则、内容与方法

建筑施工是把设计蓝图转变成工程实体的过程,也是最终形成建筑产品质量的重要阶段。因而,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自然就成为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搞好项目的质量控制呢?

1、施工质量控制的原则

(1)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原则。建筑产品是一种特殊商品,使用年限长,相对来说购买费用较大,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所以,工程项目施工阶段,必须始终把“质量第一,用户至上”作为质量控制首要原则。

(2)坚持“以人为核心”原则。人是质量的创造者,质量控制必须把人作为控制的动力,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人的责任感,提高人的质量意识,减少甚至避免人的失误,以人的工作质量来保证工序质量、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

(3)坚持“以预防为主”原则。以预防为主,就是要从对工程质量的事后检查转向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从对产品质量的检查转向对工作过程质量的检查、对工序质量的检查、对中间产品(工序或半成品、构配件)的检查。这是确保施工项目质量的有效措施。

(4)坚持“用质量标准严格检查,一切用数据说话”原则。质量标准是评价建筑产品质量的尺度,数据是质量控制的基础和依据。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质量标准,必须通过严格检查,用实测数据说话。

(5)坚持“遵守科学、公正、守法”的职业规范。建筑施工企业的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在处理质量方面的问题时,应尊重客观事实,尊重科学,正直、公正,不持偏见;遵纪守法、杜绝不正之风;既要坚持原则、严格要求、秉公办事,又要谦虚谨慎、实事求是、以理服人。

2、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内容

(1)对人的控制。人,是指直接参与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具体操作者。对人的控制就是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导作用。为此,除了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劳动纪律教育、专业技术和安全培训,健全岗位责任制、改善劳动条件外,还应根据

工程特点,从确保工程质量出发,在人的技术水平、生理缺陷、心理行动、错误行为等方面来控制对人的使用。如对技术复杂、难度大、精度要求高的工序,应尽可能的安排责任心强、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工人完成;对某些要求万无一失的工序,一定要分析操作者的心理活动,稳定人的情绪;对具有危险源的作业现场,应严格控制人的行为,严禁吸烟、嬉戏、打闹等。此外,还应严禁无技术资质的人员上岗作业;对不懂装懂、碰运气、侥幸心理严重的或有违章行为倾向的,应及时制止。总之,只有提高人的素质,才能确保建筑新产品的质量。

(2)对材料的控制。对材料的控制包括对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等的控制,就是严格检查验收、正确合理地使用材料和构配件等,建立健全材料管理台帐,认真做好收、储、发、运、等各环节的技术管理,避免混料、错用和将不合格的原材料、构配件用到工程上去。

(3)对机械的控制。包括对所有施工机械和工具的控制。要根据不同的工艺特点和技术要求,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正确使用、管理和保养机械设备,要建立健全“操作证”制度、岗位责任制度、“技术、保养”制度等,确保机械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如施工现场进行电渣压力焊接长钢筋,按规范要求必须同心,如因焊接机械而达不到要求,就应立即更换或维修后再用,不要让机械设备或工具带病作业,给所施工的环节埋下质量隐患。

(4)对方法的控制。主要包括对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施工技术措施等的控制,应切合工程实际,能解决施工难题,技术可行,经济合理,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加快进度、降低成本。选择较为适当的方法,使质量、工期、成本处于相对平衡状态。

(5)对环境的控制。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主要有技术环境,如地质、水文、气象等;管理环境,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劳动环境,如劳动组合、作业场所、工作面等,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具有复杂而多变的特点,如气象条件就千变万化,温度、湿度、大风、严寒酷暑都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又如,前一工序往往就是后一工序的环境。因此,应对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严格控制,尤其是施工现场,应建立文明施工和安全生产的良好环境,始终保持材料堆放整齐、施工秩序井井有条,为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施工创造条件。

3、施工项目质量控制的方法

(1)审核07有关技术文件、报告或报表

具体内容有:审核有关技术资质证明文件,审核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审核有关材料、半成品、构配件的质量检验报告,审核有关材料的进场复试报告,审核反映工序质量动态的统计资料或图表,审核设计变更和技术核定书,审核有关质量问题的处理报告,审核有关工序交接检查和分部分项工程质量验收记录等。

(2)现场质量检查

〈1〉检查内容。工序交接检查、隐蔽工程检查、停工后复工检查、节假日后上班检查、分部分项工程完工后验收检查、成品保护措施检查等。

〈2〉检查方法。检查的方法主要有:目测法、实测法、试验检查等。

只要严格按上述五条基本原则和质量控制方法,对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进行认真控制,就一定能把高质量的建筑产品交到广大用户手中。

四、监理单位如何在项目施工中控制工程质量

监理方进入工程施工阶段的监理,主要工作内容为“三控、三管、一协调”,四控内容包括:质量控制、进度控制、投资控制,其中的质量控制尤为重要。首先审查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是否有相应的技术标准,健全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和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并督促检查施工单位落实到位。仔细审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检查和审查工程材料、设备的质量,杜绝质量事故的隐患。

1.对工程所需的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进行检查和控制

首先要求施工单位在人员配备、组织管理、检测程序、方法、手段等各个环节上加强管理,明确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针对钢筋、水泥等材料多源头、多渠道,对进场的每批钢筋、水泥做到“双控”(既要有质保书、合格证,还要有材料复试报告),未经检验的材料不允许用于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材料,及时请退出场。

2.加强质量意识,实行“三检”

制在工程施工前,监理方召开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质检员及有关各工程队组长质量会议,加强质量管理意识,明确在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必须执行“三检”制,且有公司质监部门专职质检员签字验收。然后经监理人员验收、签字认定,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如果施工单位没有进行“三检”或专职质检员签字,监理人员拒绝验收。

3.严格把好隐蔽工程的签字验收关,发现质量隐患及时向施工单位提出整改。在进行隐蔽工程验收时,首先要求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再由公司专职质检员核定等级并签字,并填写好验收表单递交监理。然后由监理工程师组织施工单位项目专业质量(技术)负责人等进行验收。现场检查复核原材料保证资料是否齐全,合格证、试验报告是否齐全,各层标高、轴结也要层层检查,严格验收。

五、政府部门对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

政府监督工程质量是一种国际惯例。建设工程质量关系到社会公众的利益和公共安全。因此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政府均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管理。大多数发达国家政府的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都把制定并执行住宅、城市、交通、环境建设等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法规作为主要任务,同时把大型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作为监督管理的重点。政府对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监督,主要侧重于宏观的社会利益,贯穿

于建设的全过程,其作用是强制性的,其目的是保证工程项目的建设符合社会公共利益,保证国家的有关法规、标准及规范的执行。

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具有权威性。建设工程质量体现的是国家意志,任何单位和个人从事工程建设活动都应服从这种监督管理。第二,具有强制性。这种监督是由国家的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任何单位和个人不服从这种监督管理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第三,具有综合性。这种监督管理并不局限于某一个阶段或某一个方面,而是贯穿于建设活动的全过程,并适用于建设单位、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建设监理单位。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是本人在从事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工作中,由自己经验和知识积累,提出的对质量管理的一些看法。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建筑工程项目业主也变的更加专业化,质量和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必须针对建筑施工质量监管,建立健全施工企业技能和质量意识教育制度,改进培训方法,完善培训内容,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使广大用户得到工程质量更好的建筑产品。

参考文献:

[1]王晓平,崔冠杰.国大型工程管理[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7

[2]王胜万.三峡工程投资管理模式改革的实践[J].中国投资与建设.2007.6

[3]马纯杰.建筑工程程管理.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4]戚振强.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5]李建伟,李伟,等.土木工程项目管理,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2

高支模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的应用论文 篇7

某百货大楼, 地下二层, 地上五层, 地上部分建筑高度为27M。在该建筑3-7轴交C-E轴有一天井, 标高自F1 (0.000) 至屋面 (27.000) , 平面跨度44M, 宽度16.8M。

2 方案选型

本工程在综合考虑了经济、安全、施工速度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后, 经过反复研究决定采用贝雷架加钢管的支撑方式:在5F楼面 (21.55) 处延C~E轴搭设26榀贝雷主桁架, 作为该天井模板支撑体系;贝雷架主桁架上铺设槽钢次梁, 钢管垫横梁, 满铺竹笆软跳等构筑成安全屏障平台;其上搭设步距≤1.5m常规钢管支架和胶合板模板体系。

3 工程特点分析

本工程模板支撑体系特点为竖向荷载大, 最大梁截面700×1400, 线荷载达25KN/m, 模板支撑体系高达27m, 采用普通φ48钢管支撑体系立杆接头多、支撑体系整体稳定控制难度大, 并且钢管耗用量大, 施工周期长, 经研究分析决定采用贝雷架、工字钢分配梁、φ48钢管综合模板支撑体系。

4 贝雷架验算

4.1 荷载计算:

(1) 集中荷载自重:

(2) 均布荷载自重:

主梁荷载=0.7×1.4×25=24.5KN/m板荷载=0.18×3.7×25=16.65KN/m

模板钢管支撑系统自重= (0.35+0.1291×5÷[ (0.45+0.9) /2]2) ×3.7=6.5KN/m

工字钢分配梁自重= (16.8/0.45+1) ×3.7×0.241/16.8=2.0KN/m

贝雷架自重=2.7/3=0.9KN/mq1=Σ=24.5+16.65+6.5+2.0+0.9=50.55KN/m

(3) 施工活载:q2=2.5×3.7=9.25KN/m

(1) 集中荷载:

(2) 均布荷载:q=1.2×50.55+1.4×9.25=73.6KN/m

4.2 内力验算—弯矩由集中荷载和均布荷载共同产生:

由均布力产生的弯矩:M1=ql2/8=18.4×16.82/8=649.2KNm

由均布力产生的剪力:Q1=18.4×16.8/2=154.6KN

由集中力产生的弯矩:

(1) 抗弯强度及抗剪验算:

(2) 挠度验算:剪力:393.6KN<[Q]=490.5KN均满足要求。

按均布荷载考虑

(1) 选用不加强型贝雷架挠度验算:

由外力产生的挠度:

由销孔间隙产生的挠度:

(2) 选用加强型贝雷架挠度验算:

由外力产生的挠度:

选用双排单层加强型贝雷架挠度满足要求

剪力:393.6KN<[Q]=490.5KN均满足要求。

4.3 不设槽钢垫梁时验算:

搁置贝雷架的五层边梁宽按300mm, 接触面积S=300×100=30000mm2

4.4 设槽钢垫梁时验算:

梁局部应力叠加区最大局部受压应力:

20#槽钢梁垫必须按图示焊接加劲肋, 以便确保槽钢梁垫翼缘板的强度及刚度能有效均匀传递贝雷架的施工荷载。

5 主要施工方法及安全技术管理措施

5.1 主要施工程序和方法

(1) 架体搭设工艺流程:

地面拼装→汽车吊吊装→贝雷架现场就位加固→高处防护→工字钢分配梁安装→搭设扣件式脚手架模板体系→钢筋安装→砼浇筑、养护。

(2) 安全屏障平台材料的选用。

(1) 采用国产1500×3000型贝雷桁架片, 高度1.5m, 单片长度3.0m。 (单层双排加强型贝雷桁架梁的容许弯矩为[M]=13375KN.m, 单层双排加强型贝雷桁架梁的容许剪力为[V]=490.4KN) 。现场共用288片贝雷桁架片组成24榀18米长的单层双排加强型贝雷桁架梁。贝雷片、万能拼装件与钢销, 配有合格证。

(2) 平台分配梁选用的18号工字钢, 支撑架体系采用直径48㎜、壁厚3㎜的钢管及扣件。

(3) 安全网及其它材料等应有合格证及相关检测报告。

5.2 高处作业用安全带应有合格证

(1) 地面拼装与吊装

(1) 由于本工程中空部位跨度为16.8米, 需要组装成的贝雷桁架长度为18米。在工程正式使用前, 由一个计算单元四排贝雷梁组装成长度为18米, 重为3.5吨的平台进行加荷试压和变形值试验。经现场模拟施工荷载进行加荷检测, 与设计值进行对比验证。

(2) 贝雷主桁架在平地组装, 每片贝雷架之间必须用配套连接件加固, 提高桁架的刚度。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 选用20T汽车吊进行现场吊装, 最大起重高度满足工程施工要求。吊装时使用的钢梁、钢丝绳, 卡环等应和桁架重量匹配 (即允许荷载内) , 吊装时在拼装好的贝雷主桁两侧设置好牵引绳, 防止贝雷主桁在吊运过程中发生扭转、撞击工程外架。

(3) 贝雷架现场就位加固安放贝雷桁架的主体结构剪刀墙支座, 根据计算, 其上有4榀贝雷主桁架。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砼承压验算不可行, 故设置了600x350x-16的钢板为梁垫, 先按方案要求在贝雷架位置处放好线, 以控制架体安放位置, 在梁垫两侧焊接了挡板, 防止桁架在没有加荷前发生位移,

5.3 现场加固

5.3.1 贝雷架加固

全部贝雷桁架吊装就位后, 立刻进行现场加固, 每组贝雷梁吊装就位后, 必须保证安放稳定牢固, 如有搁置不平稳或虚垫托空之处必须加以处理直至稳固可靠。贝雷梁两端及中部可各选择两根贝雷梁之上的工钢分配梁焊接定位限卡的短角钢或槽钢, 用以固定限位每组贝雷梁的上部, 防止贝雷梁的倾斜和不平稳。贝雷桁架下弦每隔3m用脚手架钢管加扣件固定, 上弦采用16#工字钢的分配梁A18U形螺栓与贝雷架固定, 保证贝雷架不位移, 不倾覆。

5.3.2 工字钢分配梁加固

工字钢分配梁上分隔4M设焊接一根槽钢, 用以确保工字钢整体稳定。

5.4 高处防护

(1) 贝雷桁架吊装安放就位固定后, 立即在桁架下部张设16.8m×44m的水平安全平网, 用作第一道安全保障。

(2) 在作业面上部设置安全绳, 固定在两侧建筑上, 施工人员的安全带挂设在安全绳上, 方便施工人员移动操作。

(3) 在贝雷架上满铺竹跳板, 临空面设置栏杆, 作为上部扣件式满堂脚手架搭设时的安全防护。

5.5 安全屏障平台拆除控制措施

(1) 平台拆除必须待混凝土强度能承受自身荷载后进行, 该平台要求混凝土强度到达100%。平台拆除应遵守先安装后拆除原则顺序。

(2) 平台拆除仍采取吊机拆卸, 划分好作业禁区。

(3) 拆卸金属构件应堆放整齐, 并有防倾斜安全措施;并及时运出场地以保证现场文明施工。

摘要:根据贝雷片诸多特点, 结合工程实例谈谈贝雷架在建筑高支模施工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 篇8

【关键词】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

高支模是建筑施工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中的一种特例,通常指“搭设高度5m及以上;搭设跨度10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0kN/m及以上;集中线荷载15kN/m及以上;高度大于支撑水平投影宽度且相对独立无联系构件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单一的建筑式样,开始追求立体、繁杂、有视觉冲击的建筑设计风格,越来越多的大空间和高层高建筑开始出现,这些建筑具有超高门厅、超高中庭、单(双)向大跨度大截面的混凝土框架梁,其楼板支撑体系即为大荷载、高度高的支撑体系。因此,在建筑的施工中,高支模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施工前应严格按审定的施工方案做好充分准备,必须从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起就落实安全措施,高支模在搭设及使用过程中,必须从支撑设计、支撑搭设、砼浇捣各个环节加以保证,任何一步出现失误都有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除了按国家规范执行外,要抓好重点部位,必须加强日常安全管理,遵循先设计后施工的基本原则,支架的设计要达到结构稳定、构造合理的要求;重视支架的整体稳定性,并应尽量与已浇筑的建筑构件立体连接,提高支架的整体抗倾覆能力;做好信息化监测措施,严格控制钢管支架的过量应力与变形;加强施工中的通病治理,确保支架的使用安全、稳定。

0.工程概况

某综合楼工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面积4936m2;首层大礼堂为大跨度空间,平面尺寸23m×31.5m,层高为8.0m;其中大跨度楼盖采用井式梁楼盖体系,梁最大截面尺寸600mm×1400mm。

1.高支模模板支撑方案

1.1工程高支模特点

由于该楼使用功能上对高大空间的要求,使得本工程高支模具有跨度大、高度大、范围广等特点,根据《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属“两超一大”模板工程,施工难度大。

1.2高支模支撑体系设计及材料选用

本工程混凝土梁结构采用?48×3.5满堂钢管脚手排架支撑,600×1400梁支撑,立杆用3?48@900钢管(步距1400),大楞用2?48双钢管,小楞采用80×80@300木枋,梁侧模内楞(竖向)用80×80@300木枋,外楞(水平向)用双?48钢管,布两排M14对拉螺栓固定,间距300mm。200×600、400×800次梁立杆用2条?48@900(步距1400),大楞用2?48钢管,小楞采用80×80@300木枋;楼板立杆的纵横间距均为900mm(步距1400),大楞用2?48双钢管,小楞采用80×80@450木枋,梁、板模板均采用18mm胶合板。为增强模板及支撑体系的整体刚度和稳定性,每隔四排支架立杆由底至顶设置一道纵向剪刀撑,每隔4排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两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同时整个支架系统与已浇好的框架柱和外脚手架有效连接。

2.高支模施工方法

2.1施工顺序

模板支顶结构施工均按常规方法施工,梁板模板及支撑系统的安装顺序为:弹线-脚手架的架设-脚手架的固定、拉接-木枋的架设及调平-梁底板的安装-梁侧板的安装-楼面板的安装-梁、板钢筋的绑扎-混凝土浇捣-淋水养护-拆除高支模板。

2.2高支模体系安装

2.2.1柱模板安装

柱模采用18胶合板,80×100木枋作竖楞,间距为300mm;柱箍采用2Φ51钢管和M16对拉螺栓紧固,楼板面上350mm设第一道柱箍后,再以间距@500mm布置多道柱箍。柱中穿心螺杆,柱侧壁四面用Φ51钢管作斜撑,支撑在柱箍上,形成一稳定受力体系,保证柱模的强度和刚度。

2.2.2楼面砼模板安装

楼板模板采用18mm厚建筑木模板,采用两层木枋排列。底层木枋支承在门架支托座上,上层木枋支承在下层木枋上,支承木枋采用门式钢管脚手架。梁模板采用18mm厚建筑木模板,采用三层或二层木枋排列。若梁高度在700mm~1000mm时,两侧沿梁长度方向用2Φ48钢管加强,隔450mm采用Φ10的对拉螺杆固定(梁底上350设置),支承木枋采用门式钢管脚手架。

2.2.3梁模板安装

梁模板安装时,若地面承载力不足,应在梁支顶架下方地面上铺垫板,在柱模缺口处钉衬口档,然后把底板两头搁置在柱模衬口档上,再立靠柱模或墙边的顶撑,并按梁模长度等分顶撑间距,立中间部分的顶撑。顶撑底应打入木楔。安放侧板时,两头要钉牢在衬口档上,并在侧板底外侧铺上夹木,用夹木将侧板夹紧并钉牢在梁底搁枋,随即把斜撑钉牢。次梁模板的安装,要待主梁模板安装并校正后才能进行。

其底板及侧板两头是钉在主梁模板缺口处的衬口档上。次梁模板的两侧板外侧要按格栅底标高钉上托木。梁模板安装后,要拉中线进行检查,复核各梁模中心位置是否对正。待平板模板安装后,检查并调整标高,将木楔钉牢在垫板上。各顶撑之间要设水平撑或剪刀撑,以保持顶撑的稳固。

当梁的跨度在4m或4m以上时,在梁模的跨中要起拱,起拱高度为梁跨度的0.2%~0.3%。满堂红钢管底部纵横设一道扫地杆,再在其上1.8m处设一道纵横拉结杆,然后沿高度每1.5m设置一道拉结杆。满堂红支顶设置的纵横水平拉结杆采用钢管搭设。

2.3混凝土浇捣

结构工程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泵送施工。混凝土浇筑顺序及浇筑速度直接影响模板及支架体系的受力情况,合理安排混凝土浇筑的顺序及速度是保证支架体系安全的一个重要环节。浇筑时,从梁中间向四周浇捣,以防高支模受力不均匀,发生坍塌事故。

其次大梁高度大于1000mm时分层浇筑,第一次浇筑到次梁底,第二次来回浇筑上部梁的混凝土,与楼板一次浇完;梁板浇筑应连续进行,需间歇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衔接。

2.4高支模的施工监测

为了解高支模系统的变形情况,确保安全及指导施工,本工程高支模除了施工方自身监测外,还委托进行了第三方的变形监测。由于本工程立杆直接支承在C35钢筋混凝土楼板面上,满足立杆基础底面平均压力的要求,不考虑立杆基础沉降的问题,所以只进行了模板支撑的位移和变形监测。测点布设选在梁中部,且为井式梁交汇处等受力较大位置。模板搭设完毕后派专人对模板及其支撑系统进行观测,在混凝土浇筑期间,每30min观测一次,其余期间每天观测两次,发现异常现象时应立即暂停施工,迅速疏散人员,待险情排除并经施工现场安全责任人检查同意后方可复工。每层每个测点进行了18~20次测量,测得各点变形缓慢,高支模系统无发生突变情况,测得最大累计变形值1~7轴为X=13.5mm,Y=11.9mm,Z=-7.5mm;9~13轴为X=-12.5mm,Y=12.5mm,Z=-8mm;均未超出其变形监测预警值,可见,本工程高支模系统是稳定和安全的。

2.5高支模体系拆除

高支模支撑体系经工程技术负责人验证并经确认不再需要时,方可拆除。承重模板(梁、板底模)拆除时间须待混凝土试压报告合格后,经监理单位书面批准后,方可拆除。拆除顺序为后支先拆,先支后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除承重模板。拆除跨度较大的梁底模时,先应从跨中开始,分别拆向两端。拆模时不要用力过猛,拆下来的木料要及时运走、整理,分类堆放整齐。

阁楼的施工由于存在连续高支模和支顶的整体稳定构造措施,必须采取由高到低的最终一次性拆除方式。且任何拆除模板支撑体系的施工,必须由主办施工或以上管理人员下达指令后才能拆除。拆除前应清理脚手架上的材料、工具和杂物;拆除时应设置警戒区和警戒标志,安排专人负责警戒;模板支架的拆除应从一端向另一端、自上而下逐层进行;扫地杆、水平加固杆和交叉支撑等,必须在脚手架拆卸到相关的门架时方可拆除。

工人须站在临时的脚手板上进行拆卸作业,并按规定使用安全防护、劳动保护用品;拆除过程中,严禁使用榔头等硬物击打,撬挖、拆下的配件应放入袋内。

3.结束语

经过精心组织、精心施工。既保证整个高支模支撑系统的安全性,也保证了工程的施工质量,通过该案例表明:只有严格按规范标准组织施工。本着认真负责、严格要求的态度施工。质量和安全才可以得到保证。 [科]

【参考文献】

[1]涂刚要.谈谈高大模板支撑工程施工技术.安徽建筑,2009,16(5).

[2]高雅军,张雅珍.某供用电综合楼地下基础底板堵漏防水技术.山西建筑,2006,32(3).

上一篇:对错都是爱读后感下一篇:瑞华会计师事务所实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