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支模体系

2024-10-06

高支模体系(共12篇)

高支模体系 篇1

0前言

随着建筑工程的使用功能要求日益提高, 超高、大跨度混凝土结构不断增加, 该部分结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模板及其支撑体系的施工难度和要求也越来越高, 高支模技术在房屋建筑领域方面的应用因此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高支模工程的划分范围为: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系统高度超过8 m或跨度超过18 m, 施工总荷载大于10k N/m2, 或集中荷载大于15 k N/m2的模板支撑系统。高支模施工承受荷载大、施工高度高, 一旦施工或处理不好, 极容易发生坍塌或坠落事故, 故施工高支模前必须对支撑系统进行计算, 制定相应方案, 并经相关专家评审后方可实施。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南方移动基地的标志性建筑, 采用倒置式喇叭型设计, 共4层, 建筑面积6 137 m2, 喇叭口部分双曲线结构面施工高度达到22.92 m。圆形建筑外围投影半径39.2 m, 首层占地半径为19.735 m, 每层斜柱倾角逐层减小, 第四层柱倾角更是达到47.3°, 如图1所示:

2 实施过程

2.1 搭设说明

以上述工程为例, 支撑体系采用48×3.5的钢管搭设, 整体结构采用满堂支承架, 立杆纵横排距900 mm;横杆步距1 500 mm;斜向工作面 (外墙和斜柱等) 支撑每隔1个立杆设一道, 夹角45°~60°, 与不少于三排的立杆相连接[1]。

因建筑结构形状为环状, 故而立杆间距呈放射状扩大趋势, 内外立杆的排距≤900 mm, 立杆之间的纵距<900mm, 步距为1 500~1 700 mm, 外支撑架和室内模板支架之间用水平连杆连接, 连接不得少于一跨, 在靠近柱的部位, 水平杆需支顶到柱上, 以增加支撑体系的稳定性。钢管脚手架平面布置灵活, 易形成纵横通道, 沿径向通道上满铺竖直竹竿, 可形成稳定的工作面。

该体系将支撑架和脚手架二体合一, 支撑架用来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 而脚手架则主要发挥安全防护的作用此外, 在搭设时将外围支撑和室内模板支撑连接, 构成一个整体的支撑体系。外围支撑体系分两部分, 一部分是支搭满足结构梁板施工的模板支撑体系, 支撑高度在每层梁板下;另一部分是用于支撑外墙墙体模板。由于倾斜结构在施工时, 外围支撑需承受较大的荷载, 尤其是结构在水平方向产生的力, 因此为确保安全有必要对柱施加反向的拉力, 以减少外围支撑的荷载。

2.2 搭设顺序及注意点

2.2.1 搭设顺序 (见图2)

高支模分成两组搭设, 每两层为一组。第一组, 先搭设1~2层外围H型钢混凝土柱和型钢环梁的支撑, 再搭设一层室内部分的模板支架, 这两部分水平杆搭接连接不少于两跨, 构成一个整体的支撑体系 (1) , 浇筑完1层顶板、梁混凝土后再搭设2层室内部分的模板支架 (2) , 与2层外围已搭设好的支架 (1) 连成整体, 浇筑完2层顶板、梁混凝土后搭设第二组3~4层外围H型钢混凝土柱和型钢环梁的支撑, 再搭设3层室内部分的模板支架, 这两部分水平杆搭接连接不少于两跨, 构成一个整体的支撑体系 (3) , 浇筑完3层顶板、梁混凝土后再搭设4层室内部分的模板支架和屋盖的支撑 (4) , 与外围已搭设好的支架 (3) 连成整体[2]。

体系立面图见图3~4, 体系内外架体连接示意图见图5。

2.2.2 注意要点

1) 支撑架纵、横向剪刀撑均按构造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具体间距详细按各部位构造设计, 以便形成整体稳固系统。支撑架每根立杆必须垂直, 垂直偏差不大于15 mm, 在支撑立杆底垫好木板基础垫。

2) 在混凝土浇筑时垂直、水平荷载大, 需对其侧面、底部支撑进行验算, 同时因其底部直接支撑在楼面上, 按模板工程施工要求, 上层梁、板施工时, 下面两层楼板支撑不得拆除, 以确保模板的施工安全。

3) 外高支模支撑架和室内模板支架均用水平杆搭接, 连接不少于一跨。

4) 搭设高支模应注意同时采取必要的安全专项措施[3]。

2.3 拆除顺序

高大模板拆除需等主体结构全部施工完后方可全部拆除, 总体拆除原则是由屋面向下逐层拆除;由于本工程还具有螺旋坡道, 故拆除流程如下:待主体结构封顶后, 拆除4层以上外架→安装4层以上部分螺旋坡道→在原有外架体系之上再搭起4层外架, 安装4层双曲线外墙模板→浇筑4层双曲线外墙混凝土→拆除3层以上外架→安装3层以上部分螺旋坡道→在原有外架体系之上再搭起3层外架, 安装3层双曲线外墙模板→浇筑3层双曲线外墙混凝土→拆除2层以上外架→安装2层以上部分螺旋坡道→在原有外架体系之上再搭起2层外架, 安装2层双曲线外墙模板→浇筑2层双曲线外墙混凝土→拆除首层以上外架→安装首层以上部分螺旋坡道→在原有外架体系之上再搭起首层外架, 安装首层双曲线外墙模板→浇筑首层双曲线外墙混凝土→拆除全部外架。

该体系较复杂且工序较多, 在拆除任何一层外架体之前需全面检查各工序是否完成以及待拆脚手架, 根据检查结果, 拟订拆除作业计划, 报请批准、进行交底后才准进行工作。

3 总结

本文涉及的一种外高支模支撑架和脚手架一体的架体结构体系, 该体系将支撑架和脚手架二体合一, 即可用来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 又可以发挥安全防护的作用;此外, 在搭设时将外围支撑架和室内模板支撑架连接, 并设置连墙件, 构成一个整体的支撑体系。此外围支撑体系, 满足了结构梁板施工的模板支撑需要, 以及满足了上人操作平台的需要, 同时可用于支撑其他支撑的需要, 例如外墙墙体模板支撑。优点在于平面布置灵活, 架设效率高, 对结构施工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安全保障, 可适用于需要搭设外高支模支撑架和脚手架体系的建筑结构。

参考文献

[1]JGJ13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S].

[2]JGJ128-2010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S].

[3]JGJ162-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S].

高支模体系 篇2

××年×月××日至××日,在××市参加了中国建筑学会科技培训中心举办的《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安全技术法制性条文宣贯与高大支模施工安全监管要点》培训学习,两天学习时间很短,但是从中受益匪浅,学到很多自己以前不太懂的东西,让我对高支模危险源有了新的认识,不再是简单的表面理解。

首先,由老师们让我们观看几幅关于高大模板坍塌的事故照片,照片中的画面令人十分揪心,那一幕幕触目惊心悲痛的场面,从中使我们意识到安全重要性,如果无视违章作业的存在,一瞬间会让许多家庭变得支离破碎。从而要求我们对架体的质量严格控制,进场材料钢管扣件等一定要严格验收、架体搭设严格按照切实可行审批后的专项方案实施、搭设一定要符合规范要求,这样才能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学习《建筑施工脚手架安全技术统一标准》最新国家标准、《建筑施工临时支撑结构技术规范》JGJ300-2013和《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两个最新行业标准,通过结合规范、强条总结出以下几条掌握的重要内容:

1、支撑架剪刀撑设置(整体稳定)

满堂支撑架整体稳定必须增加竖向、水平剪刀撑,可增加架体刚度,提高脚手架承载力。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设置一道水平连续剪刀撑,可使架体结构稳固。设置剪刀撑比不设置临界荷载提高26%-64%,剪刀撑不同设置,临界荷载发生变化,所以根据剪刀撑的不同设置给出不同的承载力,给出满堂架支撑架不同的立杆计算长度系数。

2、支撑架高宽比

满堂架高宽比=计算架高÷计算架宽,计算架高:立杆垫板下皮至顶部可调托撑支托板下皮垂直距离。计算架宽:满堂支撑架横向两侧立杆轴线水平距离。满堂脚手架的高宽比不应大于4,搭设高度不宜超过30米。模板支架的高宽比不应大于4,搭设高度不宜超过24米;当模板支架的高宽比大于2时,必须按照规定设置缆风绳或连墙件。高宽比对承载力的影响,高宽比增大承载力下降。

3、临时支撑(脚手架)荷载

作业脚手架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标准值,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取值,如果作为结构施工不得超过3.0KN/m2。作业装修施工不得超过2.0KN/m2。如果作业脚手架上同时存在2个及以上操作层作业时,各操作层的施工荷载标准值总和不得超过5.0KN/m2;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各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标准值总和不得超过6.0KN/m2。脚手架防护棚严禁上人堆料,施工荷载不宜超过1KN/m2。

4、操作架(单、双排架)连墙件设置

连墙件一般是刚性连接,连墙件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一般采用菱形、方形、矩形布置。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且不应大于4米。当脚手架的下部不能设置连墙件时作防倾覆措施。

5、承重支架在施加施工荷载的过程中监测

下方禁止有人,在施工过程中发现脚手架出现安全隐患时,应及时排除;当出现可能危及人身安全的重大安全隐患时,应停止架上作业,并迅速撤离作业面上的人员,启动应急预案,由专业人员进行整改并经检查验收,确认隐患排除后方可继续使用。

6、各规范对立杆上部的自由长度a的规定:0.4-0.7m(局部稳定)

模板支架可调托座伸出顶层水平杆或双槽钢托梁的悬臂长度严禁超过650mm,且丝杆外露长度严禁超过400mm,可调托座插入立杆或双槽钢托梁长度不得小于150mm。

7、脚手架上电、气作业稳定

在脚手架上进行电、气焊作业时,应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看守。

8、临时支撑(脚手架)拆除

拆除顺序自上而下,严禁同时上下作业,按照先搭的后拆,后搭先拆,先外后内的顺序开始,要逐层拆除,严禁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必须是拆除架体的自由高度不得大于两步,如果大于两步,必须设拉结。拆除四周必须设置警戒线,警戒标志,派专人看守,严禁非作业人员的进入。

通过老师们精彩的讲解,让我深深的了解和掌握了这些基本常识,安全是保障,我们必须按照规范和方案进行施工,禁止出现违章作业,要不然就酿成了无法挽回的大错。

×××××项目部

浅谈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以及施工 篇3

关键词: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施工

中图分类号:TB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6(a)-0080-01

1 模板支架立杆稳定性计算

立杆稳定性计算公式σ=N/ΦA≤f,N为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A为立杆净截面面积,Φ为轴向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λ=l0/i查表得到,i为立杆截面回转半径。

按照《扣件式规范》JGJ130—2001,立杆计算长度10=Kuh,K为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其值为1.155;u为考虑支架整体稳定因素的单杆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u值可取1.7;h为立杆步距,10=Kuh=1.155×1.7×h=1.9635h。

按照《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立杆计算长度10=h(h同上)

由此可见,JGJ130-2001确定的计算长度是JGJ162-2008确定的计算长度的两倍,长细比λ也是两倍,由长细比λ确定的稳定系数φ是0.5倍,立杆承载应力σ是两倍。

按JGJ130-2001确定的立杆承载力更偏安全。

2 模板架体水平杆中存在水平力

钢管扣件式支模架,由垂直立杆、水平杆、斜杆、扣件等组成,支架顶水平杆上的垂直荷载向立杆中心平移,就得到沿着立杆轴线的垂直荷载及立杆横截面上的弯矩,此弯矩和立杆相交的水平杆轴力平衡,这就是水平杆上形成轴力的原因之一;振捣砼的侧压力,风荷载等也在水平杆中形成轴力。

水平杆轴力要有清晰的传递路线,传递到架体之外,否则水平杆受到的较大轴力,将会导致水平杆与立杆连接的扣件失效,立杆计算步距增大,立杆中产生较大的弯曲应力,大大降低立杆垂直荷载的承载力。

模板架体坍塌的重要原因就是水平杆轴力设有可靠地传递到架体之外。水平杆的端部应于剪力墙或柱顶紧顶牢,无处可顶时,宜在梁底受荷较大的立杆上沿梁跨方向设置连续竖直剪刀撑,在另一方向每隔四排设置一道竖直剪刀撑。

3 模板支架面竖向标高

确定模板支架面竖向标高要考虑支撑架支承地面沉降变形量△1的影响;支撑立杆弹性压缩变形△2=NH/EA的影响(N为立杆轴向力,H为立杆实际高度,A为立杆截面面积,E为立杆弹性模量);支撑立杆接头处的非弹性变形△3=nδ的影响(n为立杆实际高度H范围内接头数量,δ为立杆接头处非弹性变形值,可取为0.5mm);支撑立杆由温度引起的线弹性变形△4=H.α.△t的影响(α为立杆线膨胀系数、△t为钢管计算温差)。当竖向变形总量超过10mm,应考虑在设计支撑高度上有预留量。

4 支承面验算

支承面是砼楼面时,除了验算立杆底部砼板局部承压以及砼板冲切承载力外,还宜验算楼面抗弯承载力。

5 高支模施工中的问题

5.1 操作工资质问题

高支模承重支撑架搭设属于特种作业范围,应由经过专业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的架子工完成。事实上,搭设支撑架的操作往往由不具备上岗条件的木工替代,这样给高支模的安全埋下事故隐患。

5.2 钢管扣件质量不符合要求

钢管实际壁厚往往小于设计壁厚,钢管上有孔眼,扣件有裂缝变形,螺栓出现滑丝等。

5.3 立杆接长

立杆接长有的不是采用对接扣件连接,而是采用搭接连接,违反《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中6.2.4强制性条文规定。

5.4 扣件抗滑承载力

扣件抗滑承载力大小取决于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值,拧紧扭力矩值不应小于40N·m,不应大于65N·m。扣件抗滑承载力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要用力矩板手检查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值。工程上往往力矩板手数量不足甚至没有力矩板手,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扣件抗滑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留下悬念。

5.5 水平杆的问题

与立杆连接的纵横水平杆不贯通,甚至一方向设置,另一方向不设置。

5.6 剪刀撑问题

剪刀撑下端没有伸到支承面与立杆用扣件连接,中间与立杆连接的扣件过少,上端没有到达立杆顶部用扣件与之连接。剪刀撑搭接长度不够,部分搭接只有300~500mm,小于规范不小于1M的规范。

5.7 扫地杆问题

纵向扫地杆距立杆底座高度不符合小于等于200mm的规定,有些工程甚至不设扫地杆。

5.8 交底问題

技术交底、安全交底往往是形式,没有深度,不能发挥应有作用,操作人员没有明白应该怎样做,应当注意事项。施工项目部应当依据《高支模施工方案》、《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等,对操作人员作详细的书面交底,履行签字手续、存档。

5.9 安全检查问题

高支模搭设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应由专职安全检查人员督促整改。事实上,专职安全检查人员往往不到位或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未能起到检查、督促、落实整改的作用,安全隐患不能及时消除,应当清醒认识到专职安全检查人员在高支模施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配置具有相应职业技能、职业道德的专职安全检查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不放过任何一个安全隐患,这是高支模施工顺利进行的保证。

5.10 验收

高支模搭设完成,施工单位应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验收,履行安全职责。

5.11 砼浇筑观测

砼浇筑时,应派有经验的专职人员观察模板及其支撑系统的变形情况,发现异常现象时,应立即暂停施工,并将施工人员撤离危险区域,待彻底排除安全隐患后,恢复砼浇筑。

6 结论

高支模施工发生倒塌事故时有发生,造成人员伤亡占建筑工程事故死亡人数的比例相当之高,施工企业应高度重视,首先要周密设计高支模施工方案,其次,严格按照经过专家论证和审查的施工方案进行施工、验收,只有这样才能避免高支模施工发生安全事故。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I30—2001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I162—2008.

高支模体系 篇4

百度国际大厦东塔楼工程位于深圳市南山区高新技术产业园, 本工程地下3层, 地上39层, 建筑面积为90 733 m2, 塔楼高189.3 m, 用地面积5 995 m2, 框架—核心筒结构, 作为百度华南地区的总部和研发中心, 是一座集运营和研发为一体的综合性研发办公楼。为满足造型的要求, 在6层及以上在该处有一块比较大的悬挑混凝土结构, 悬挑结构的尺寸为4 560 mm×3 100 mm, 距离首层的高度为29.7 m, 梁截面有700 mm×700 mm, 300 mm×700 mm, 200 mm×400 mm, 板厚100 mm。

2 架体支模设计

2.1 悬挑工字钢设计

采用水平悬挑工字钢及工字钢斜撑, 水平悬挑工字钢布置在第五层, 斜撑工字钢支撑点为第四层, 在水平悬挑钢梁上方再搁置两条工字钢支撑700 mm×700 mm大梁, 悬挑梁板支撑平面布置图详见图1。悬挑钢主梁采用18号工字钢, 水平间距1 m, 外悬挑长度3.5 m, 建筑物内锚固长度为2.8 m, 悬挑钢梁末端与预埋直径20 mm的圆钢压环焊接锚固, 上方空隙采用木方楔紧;距离悬挑工字钢端部1.4 m处下部设置斜杆支撑, 斜杆采用18号工字钢, 各斜杆中部用14号槽钢焊接连成整体, 斜杆与悬挑主梁及第四层埋件焊接。

2.2 支撑架体搭设设计

根据悬挑结构的形式, 为方便施工, 架体的搭设纵横间距为1 000 mm×900 mm, 立杆步距1 400 mm, 采用A48×3.0 mm钢管, 方木采用40 mm×90 mm布设间距为250 mm, 模板采用16 mm厚胶合板, 对拉螺栓采用M12。700 mm×700 mm大梁下方的架体通过水平杆拉结形成整体。满堂脚手架搭设前在悬挑工字钢上立杆位置焊接150 mm高A20防滑移钢筋以固定满堂架立杆。架体外围挂密目安全网单排防护, 架体四周设置竖向剪刀撑、中间及顶部设置水平剪刀撑, 立杆底部满铺木板防护。支撑架体搭设立面图详见图2。

3 设计计算

3.1 脚手架主要参数

A48×3.0 mm钢管, 其截面面积A=4.24 cm2, 截面模量W=5.26 cm3, 抗压强度设计值为205 N/mm2, 施工荷载取2.5 k N/m2, 架体自重0.143 7 k N/m, 架体搭设高度为8.25 m, 模板自重取0.3 k N/m2, 基本风压取0.45 k N/m2。

3.2 荷载计算

3.2.1 静荷载

1) 脚手架自重G1=0.161 7×8.25=1.19 k N。

2) 模板自重G2=0.3×0.9×1=0.27 k N。

3) 300 mm×700 mm梁侧单根立杆承受的混凝土梁板重量G3=0.9×1×0.1×25.1+0.3× (0.7-0.1) ×0.9÷2×25.5=4.32 k N。

3.2.2 活荷载

活荷载为标准Q1=0.9×1×2.5=2.25 k N。

以恒载为控制的荷载, 并且结构重要系数取0.9, 故:

3.2.3 风荷载

3.3 立杆稳定性计算

顶部立杆段:

非顶部立杆段:

取较大值进行计算λ=l02/i=3 329.613/15.9=209.409, 查表得, ф=0.165。

3.4 悬挑主梁及斜杆计算

由于700×700的梁支撑有部分搁置在悬挑主梁上, 在和悬挑主梁相交的两处 (靠近结构边沿处) 的设计荷载放大一倍至18 k N, 型钢的自重取0.25 k N/m, 其受力分析过程如图3~图6所示。

由图3~图6可得, 型钢悬挑梁的最大弯矩为13.73 k N·m, 最大剪力为23.72 k N, 最大挠度为3.61 mm, 各支座反力为R1=-0.46 k N, R2=13.96 k N, R3=42.07 k N。

3.4.1 工字钢主要参数

按16号工字钢计算, 截面面积26.1 cm2, 惯性矩Ix=1 130 cm4, 截面抵抗矩Wx=141 cm3, 抗弯强度设计值为215 N/mm2, 抗剪强度设计值为125 N/mm2, 截面回转半径i=1.89 cm (y方向) 。

3.4.2 悬挑主梁计算

3.4.3 斜撑钢梁计算

下撑杆件角度计算:

下撑杆件支座力:

主梁轴向力:

下撑杆件轴向力:

下撑杆长度:

下撑杆长细比:

查GB 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表C。

轴心受压稳定性计算:

3.4.4 悬挑主梁整体稳定性及压环受力验算

悬挑主梁整体稳定性验算:

压环受力验算:

4 工字钢梁及架体施工

4.1 施工工艺流程

4层楼面斜杆预埋件→5层钢梁压环预埋→悬挑钢梁固定及焊接→斜杆焊接→14号槽钢焊接→焊接立杆防滑移钢筋头→脚手架搭设→架体底部铺模板箭头→架体外围安全防护→验收→混凝土浇捣→架体拆除。

4.2 钢梁安装

用塔吊将悬挑型钢梁吊装就位, 由焊工先用点焊将钢梁焊在预埋件标注位置, 达到允许要求后再用“∩”形钢筋与压环钢筋焊接, 同时与悬挑钢梁焊接 (约束悬挑钢梁轴向力) , 焊缝要求满焊;其后吊装斜杆, 调整好其与悬挑钢梁支撑节点及支座定位后再满焊固定;最后用槽钢把所有斜杆焊接形成整体, 若是由安装误差导致斜杆与槽钢有间隙, 可用角钢连接焊接在一起。

4.3 架体搭设

搭设架体前需要在悬挑工字钢上立杆位置焊接150 mm高A20防滑移钢筋头, 立杆及水平杆搭设完后, 架体剪刀撑构造布置及其他构件设置严格按照JGJ 162-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 130-20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及相关标准和规范实施架体支模架搭设, 如图2所示。

5 施工安全措施

外围设置密目安全网及架体底部铺木板安全防护, 防止高空落物伤人。混凝土浇筑时严禁在模板面上堆积过多混凝土, 浇筑过程中严格按照浇筑顺序进行, 在施工中应避免人员及施工机械过于集中, 该区域700 mm×700 mm大梁应采取分层浇筑, 避免过振;施工过程且派专人看管, 观察架体是否有变形。混凝土浇筑后上层架体搭设的脚手架吊装及相邻劲性柱中的钢骨柱焊接的工具箱避免堆放在该区域。

支撑体系拆除前, 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发出书面拆除通知, 拆除前周围要设置警戒围护, 并派专人看守, 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

悬挑钢梁拆除按照先搭后拆后搭先拆顺序依次对各焊接节点进行乙炔气割, 化整为零, 留两根悬挑钢梁后拆, 先拆钢梁搁置在其上, 再由塔式起重机运至地面, 最后拆除剩下两根悬挑钢梁。

6 结语

通过在施工现场严格组织和实施, 并且在大悬挑结构施工过程中, 对悬挑脚手架的变形情况进行严密监控, 整个设计方案满足施工要求, 未发生任何质量和安全事故。该大悬挑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脚手架的设计方案是合理可行的, 同时也为今后类似高层大悬挑结构的支撑体系设计与施工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摘要:为满足高空大跨度悬挑结构模板支架搭设的需要以及方便现场的施工要求, 采用外挑工字钢搭设满堂架支撑体系, 并通过工程实例, 对高空大跨悬挑结构高支模体系的设计与施工应用进行了论述, 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空,大跨悬挑结构,高支模,设计计算,施工

参考文献

[1]刘风云, 杨建华, 汪杰, 等.超长悬挑支撑架的应用研究[J].施工技术, 2013, 42 (5) :25-27.

[2]李云青, 郑峰, 胡盈盈.高空悬挑结构型钢桁架承重架设计与施工[J].施工技术, 2011, 40 (sup) :140-142.

[3]JGJ 130-201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S].

[4]JGJ 162-2008,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S].

[5]GB 50017-2003, 钢结构设计规范[S].

高支模应急救援预案 篇5

高支模应急救援预案

一、救援预案的目的

事故发生后,极时展开救援,抢救受伤人员,使受困、受伤害人员、财产得到及时抢救。防止事故继续发展。

二、救援机构

1、机构

组长:楼晓峰(项目经理)副组长:孟庆永

二、组员:刘心泉、郝大林、蔃本镇

2、职责和分工

(1)组长负责事故应急救援的全面组织、指挥、协调工作,负责向上级报告并负责调集抢险救援所需的人力、物力。(2)副组长协助组长组织、指挥、协调救援工作,组长不在现场时代行组长的职责。

(3)组员在组长或副组长的指挥下,负责现场的维护、抢救、警戒等工作,及具体落实组长或副组长下达的救援方法、措施的指令。

三、演练

在工程开工前一周由组长组织救援小组各人员进行演练。

四、应急响应

出现事故时,在现场的任何人员都必需立即向组长报告,汇报内容包括事故的地点、事故的程度、迅速判断的事故可能发展的趋势、伤亡情况等,及时抢救伤员、在现场警戒、观察事故发展的动态并及时将现场的信息向组长报告。

组长接到事故发生后,立即赶赴现场并组织、调动救援的人力、物力赶赴现场展开救援工作,并立即向公司救援领导负责人汇报事故情况及需要公司支援的人力、物力。事故的各情况由公司向外向上汇报。

五、模板及支架倒塌事故的应急救援

1、模板及支架倒塌事故的主要危害

模板及支架倒塌事故主要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

2、应急救援方法(1)有关人员的安排

组长、副组长接到通知后马上到现场全程指挥救援工作,立即组织、调动救援的人力、物力赶赴现场展开救援工作,并立即向公司救援领导负责人汇报事故情况及需要公司支援的人力、物力。组员立即进行抢救。(2)人员疏散、救援方法

人员的疏散由组长安排的组员进行具体指挥。具体指挥人安排在危险 的各人员进行疏散到安全的地方,并做好安全警戒工作。各组员和现场其他的各人员对现场受伤害、受困的人员、财物进行抢救。人员有支架的构件或其它物件压住时,先对支架进行观察,如需局部加固的,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加固后,方进行相应的抢救,防止抢险过程中再次倒塌,造成进一步的伤害。加固或观察后,确认没有进一步的危险,立即组织人力、物力进行抢救。(3)伤员救护 •休克、昏迷的伤员救援

让休克者平卧,不用枕头,腿部抬高30 度。若属于心原性休克同时伴有心力衰竭、气急,不能平卧,可采用半卧。注意保暖和安静,尽量不要搬动,如必需要搬动时,动作要轻。采用吸氧和保持呼吸道畅通或实行人工呼吸。

•受伤出血,用止血带止血、加压包扎止血。•立即拨打120 急救电话或送医院。(4)现场保护

高支模体系 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跨度高支模;施工监理;检查验收

0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大型的综合性建筑工程项目越来越多,高支模结构的施工以其独特的优点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由于高支模的施工难度高大、技术要求高和危险性大等原因,容易发生施工安全事故。因此如何落实高支模施工监理工作來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性成为了工作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结合实例对此进行讨论分析。

1 工程概况

某项目总建筑面积93229m2,地下室为40214.48m2,地下2层、地上4层,层高5.5m,建筑高度22.45m,局部5层,建筑高度31.45m。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本工程结构复杂。地上中庭包含有大量的大跨度梁以及弧形梁,部分中庭层位移,层次优美;影院、巨幕院、悬挑休息平台等支撑架搭设高度8.5m~28.55m的有11处之多;在混凝土模板工程中搭设高度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

2 监理工作控制的重点和措施

2.1 大跨度高支模架体搭设前准备工作的审查

2.1.1 专项方案审核和论证

(1)审核程序合法性。大跨度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的审批应由该施工单位项目总技术负责审核,公司总技术负责审批;在审批通过后上报监理单位进行审批。本工程严格按照程序进行专项施工方案报验审批。其方案的审核、审批均由相关负责人进行,程序合法。

(2)审核内容完整性。主要审核专项施工方案是否按照施工图纸内容要求编制,是否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是否绘制有详细的高大模板支架图、支撑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及节点大样施工图,是否有各种构件的计算过程与结论等相关内容。该专项施工方案严格按照图纸的要求,根据本项目的特点和现场实际情况进行编制,并且附有详细的支架、支撑以及相关节点大样的相关施工图,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指导具体的施工。

(3)审核专项方案中计算的正确性。首先核查专项方案中所引用公式是否正确,其次核查代入公式中的数值是否与该项目的实际情况一致,最后检查各项计算结果是否满足要求。在上述内容均满足要求的条件下,证明该专项方案的计算是正确、可行的。

(4)审查专项施工方案的专家论证。根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对高支模体系的专项施工方案要组织专家论证。由施工单位按规定组织相关专家召开专家论证会进行方案论证,提交专家论证报告,提出修改完善的指导意见。施工单位必须按专家论证的意见对方案进行补充、完善,满足施工安全要求,并且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签字后方可组织实施。通过专家论证,该专项方案可用于本项目的具体施工中。

2.1.2 材料检查、验收

对各种材料、构配件的外观、型号和质量证明文件等相关资料进行检查、核对、验收。材料、构配件等检查验收合格,相关资料齐全后方可进场使用。检查、验收主要有以下一些内容。

(1)杆件检查。必须提供产品合格证和钢管材质检验报告;钢管外观应平直光滑度,不能有裂纹分层和硬弯;钢管规格为φ48×2.7,对壁厚(允许偏差-0.35mm)、外径尺寸(允许偏差<-0.5mm)以及两端面切口(允许偏差<1.7mm)进行检查。

(2)扣件检查。必须提供产品合格证,专业检测单位测试报告;扣件的外观不能有裂纹,影响其外观质量的粘砂、毛刺、氧化皮等必须清除干净;扣件的活动部位必须能灵活转动,旋转扣件的两旋转面间隙应小于1mm;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m时,不会发生破坏。

(3)对顶托逐个进行检查。查看丝口有无滑丝,自由端高度是否满足要求。

(4)检查模板、方木的尺寸及厚度必须达到背楞为38×88mm方木、底模为15mm厚模板的要求;方木开裂、变形的不得使用。

(5)检查对拉螺杆的型号是否为φ12圆钢。工程材料的材质、规格、型号和质量等,必须经过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于本工程大跨度高支模的施工中。

2.1.3 施工企业资质与操作人员资格的审查

(1)审查专业施工单位是否具有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检查其资质等级与承包工程规模是否相符合、资质证明文件的有效期及年检情况。

(2)审查特种作业人员资格上岗证书;特种作业人员无上岗证书或证书为虚假均不能上岗作业。

专业施工单位的企业资质、特种作业人员的资格均满足要求,方可从事本工程大跨度高支模的施工。

2.1.4 监理实施细则的编制

根据本工程的大跨度高支模施工的特点、难点和重点,分析识别出主要的风险因素和风险部位,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具体的应对措施与方法,有效地预防和消解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因素,确保本工程的大跨度高支模的搭设、使用以及拆除在有效的控制范围内进行。

2.2 大跨度高支模架体搭设过程中的控制重点

2.2.1 技术与安全交底检查

检查有无施工安全技术交底记录,是否有相关人员签字;检查安全技术交底工作是否对每位操作人员进行交底,责任是否明确;检查安全技术交底的内容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2.2.2 支撑体系搭设前准备工作检查

检查操作人员是否持证上岗,人员数量是否满足搭设要求;检查现场搭设场地基层处理是否平整;检查现场存放的搭设材料数量是否满足搭设进度要求;检查施工定位、轴线的位置是否正确,立杆位置、间距是否满足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

2.2.3 大跨度高支模搭设过程中主要监控的部位

检查现场操作人员是否正确佩戴安全带等防护用品;检查立杆底部是否设置有长度不小于2跨、厚度不小于50mm、宽度不小于200mm的垫块;实测立杆的间距是否满足梁下600mm、跨中900mm的间距要求,立杆步距是否控制在1.2m的范围之内;检查在架体搭设过程中立杆的垂直度偏差是否大于架体高的1/500,是否控制在50mm以内;检查本工程采用的对接扣件连接立杆相邻两立杆的对接接头是否在同步或同跨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是否大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是否小于步距的1/3;检查纵向水平杆的间距是否满足900mm,是否设置在立杆内侧,单根杆长度是否小于3跨;检查纵横扫地杆是否设置在离地200mm范围内;检查外侧周围及内部纵、向是否每6m~8m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检查是否在架体底部、顶部及竖向间隔不超过8m的位置分别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检查剪刀撑杆件的底端与地面是否顶紧,夹角是否在45°~60°的范围内,夹角是否使用旋转扣连接牢固;检查可调托撑螺杆伸出长度是否超过300mm,插入立杆内的长度是否大于150mm。

监理人员对架体搭设过程进行定期、不定期的巡视和检查,逐一对架体的间距、步距及剪刀撑设置的位置等重要部位进行实际测量,检查测量值是否满足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如有偏差,立即通知施工单位要求暂停施工,并对偏差部位进行及时的纠正和调整,确保架体搭设的质量。

2.2.4 大跨度高支模架体验收

大跨度高支模搭设完成,施工单位进行自检、交接检和专检,并且检验合格;上报公司安全管理部门现场检查,对存在问题的部位进行整改和完善,并且自检合格;上报监理单位进行初验,监理人员对架体扣件的拧紧程度,纵、横剪刀撑是否连续设置,纵、横剪刀撑数量是否满足要求,架体垂直度是否在控制范围内等内容进行逐一检查、验收,对不符合要求的部位进一步完善,并且初验合格;建设单位组织相关单位对架体进行联合验收,验收合格并办理完善相关的签章手续后,方可进入混凝土的浇筑工序的施工。

2.2.5 混凝土浇筑检查

(1)混凝土浇筑前准备工作。检查在施工范围内是否设置警示标识;检查支撑体系区域必须安排专人进行模板看护,混凝土浇筑期间闲杂人员不得进入该区域逗留;检查模板面不准超负荷堆放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及机械设备;检查泵送管道不得依附于满堂脚手架体上,应该依附在柱身或另行搭设固定架;

(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检查。检查混凝土浇筑是否按照先竖向结构后梁板的顺序进行;梁板同时浇筑时,根据梁高度分层浇捣成阶梯形,从跨中向两端对称进行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得大于40cm,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即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捣,随着阶梯形的不断延长,连续向前推进;混凝土浇筑时,安排专人对模板和支撑系统的变形情况实施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暂停施工,迅速疏散人员,待排除险情并经项目技术负责人检查同意后方可续继施工;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其进行洒水养护。

2.2.6 旁站监理

(1)大跨度高支模架体搭设属于重大危险源。监理人员对架体搭设及混凝土浇筑过程进行全程监督旁站,并形成详细的旁站记录。

(2)监理人员对架体搭设的全过程进行旁站监督。发现问题及时以口头指令或书面文件形式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确保架体搭设过程中的质量与安全。

(3)监理人员对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进行旁站,不定时地检查架体支撑体系的稳定性。发现问题在第一时间要求暂停混凝土的浇筑,向领导汇报,及时处理;在对架体检查并确认无安全隐患后,方可继续施工。

2.3 大跨度高支模架体拆除的安全控制

2.3.1 模板拆除前准备工作

地面设置警示标志,安排专人看守,严禁非作业人员进入作业范围内;由项目技术负责人向全体作业人员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明确技术操作责任人。

2.3.2 模板拆除过程监督及注意事宜

(1)拆模的顺序。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并应从上而下进行拆除,拆下的模板不得抛扔,应按指定地点堆放和转运。

(2)侧模拆除。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面受损后,方可拆除模板。

(3)底模拆除。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表1的要求后,方可拆除模板。

表1

(4)拆除模板应搭设操作平台,并在四周设防护栏。任何人不得在正在拆除的支模下通行。

(5)在提前拆除互相搭连并涉及其他后拆模板的支撑时,应补设临时支撑。拆模时应逐块拆卸,不得成片撬落。

(6)拆模如遇中途停歇,应对已拆松动、悬空和浮吊的模板或支架采取临时支撑牢固或相互连接稳固的措施,对活动部件必须一次拆除。

3 监理工作的控制效果

监理是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管理,主要是向管理要效率。本工程的监理工作之所以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主要是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在专项方案的审核、施工企业资质与特种作业人员资格的审查、工程材料质量的检查与验收等方面严格把关,从源头进行有效的控制。其次,在施工过程中采取不定时检查的方式,主动发现问题并在第一时间内使问题得到有效处理,为下一步大跨度高支模架体验收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最后,在大跨度高支模架体拆除时,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专项方案中规定的模板拆除顺序以及拆除时间来进行拆除,使架体拆除工作的安全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本工程大跨度高支模体系在监理组全体成员的协同努力下,未发生安全质量事故,圆满完成了监理任务,并得到在建各方的认可和肯定。

4 结语

总而言之,大跨度高支模结构和混凝土浇筑的过程都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大危险源,我們在进行监理工作时一定要加大监控力度,做好施工全过程的安全质量管理,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才能保证高大支模施工的工程质量和安全,从而保证建筑施工质量,为企业创造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张静,华飞翔.浅谈高支模施工的安全监理[J].工程与建设,2012年05期.

高支模建筑工程坍塌事故 篇7

事故经过

5月8日晚,广州下着骤雨。在天河区奥体南路一个大型在建商场三楼建筑工地,由于工期紧、任务重,为了赶工程,建筑包工头临时招聘了一些从来没有干过建筑活的农民工到工地进行浇灌施工。伤者黄某当时就是被临时介绍来到工地干活的。当晚7时许,黄某等一共8个人来到该大型商场三楼楼面进行浇灌作业。他们晚上8点多才开工,不了解脚手架的安全性,心想只工作一天,不会出事。晚上22时30分,当混凝土车举起伸展移动泵管,向商场三楼廊桥过道浇灌第6车混凝土时,事故发生了。当时楼面的面积很大,需要浇灌5 000多方料才能搞定。当浇灌了几十方料后,黄某听到下面的支架响了一声,赶紧叫工友们快跑。这时整个楼面瞬间坍塌,8名正在施工的工人全部被埋在下面,4人死亡4人受伤。

原因分析

该大型在建商场的二期工程为三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为10万2 948 m2。其中首层层高5.9 m,二、三层层高5.4 m。据施工方介绍,垮塌的廊桥过道楼板面积超过200 m2,标高为16.7 m,属于高大模板浇筑工程。

施工单位没有严格按照JGJ162-2008《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第6.2.4条的规定搭设,不按规范和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导致高支模支撑体系受荷载后扣件爆裂失稳,是造成此次瞬间坍塌事故的直接原因。具体表现为:

专项施工方案粗糙,流于形式,施工中的随意性很大,现场监督、检查不详细,无安全验算依据。因此,从一开始就埋下了事故隐患。另外,施工单位无视监管整改指令,违章搭建高大模板工程,并且高大模板工程存在结构性重大事故隐患。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支架立柱底部未按《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规定设置配套底座及垫板、立柱支撑搭设扫地杆。

高大模板支撑体系的水平拉杆安装违反《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关于“所有水平拉杆的端部均应与四周建筑物顶紧顶牢”的规定,没有与周边已施工的建筑结构顶紧顶牢,导致高支模支撑体系受荷载后失稳,造成瞬间坍塌。

施工前没有认真检查模板支撑体系是否符合浇筑要求,包括所有节点是否都有扣件连接、扣件螺栓是否已拧紧;施工时没有安排专员监视支撑体系在浇筑受荷载后大梁是否下沉,钢立管是否变形弯曲,扣件是否会爆裂;浇筑后模板支撑体系是否发生移位或不垂直,以及因承载力不足而造成事故等。

施工单位将工程项目层层违法分包、包上包,违章搭建与浇筑高大模板工程。

由于总承包单位、分包单位、施工单位在层层分包过程中没有认真落实好安全生产责任制,从而导致工地管理混乱,违法施工、违规操作现象严重。

实际施工单位为“‘三无’工程队”(即无具体办公地点、无正常营业执照和资质、无正常技术岗位培训),但实际施工单位却通过非法关系挂靠有资质建筑公司承接到这一工程项目。

实际施工单位没有落实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临时招聘的工人在毫无工作经验的情况下,未经任何安全培训便进行上岗作业,致使现场施工人员,特别是架子工无证上岗作业,不懂模板支撑体系的具体技术规范与要求,不懂安全生产,从一开始就为事故埋下隐患。

监理单位没有认真履行工程监理职责,没有及时有效制止违法违规施工行为等。

防范措施

该大型商场三楼的廊桥过道高支模坍塌事故,由于违规操作、违法施工行为严重,需要采取防范措施几乎囊括所有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比如:总承包单位对承包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应负起总承包责任;分包单位不得让无资质的私人包工队以挂靠本单位的名义非法承揽工程;实际施工单位不得违法使用没有经过安全生产培训的作业人员,不得违法使用无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的人员(架子工);实际施工单位未经总包单位及建筑承包单位签署的混凝土浇筑令,不得违规组织作业人员浇筑混凝土及野蛮施工等。

纵观近年来我国建筑业由于种种原因造成高大模板支撑体系坍塌的事故,在建筑施工中,对于一些大跨度、大截面梁的高大模板工程,我国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是有明确规定的,如要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应组织专家进行论证等。但尽管如此,高支模工程的坍塌事故还是时有发生。其主要原因是,施工单位对模板支撑系统执行规范规定技术要求观念不强,作业人员思想松懈,或使用临时工较多,未按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进行作业而造成的。由此可见,高大模板支撑这一项风险性较大的工程,无论是在建筑设计还是建筑施工中都必须严格加强管理,不可掉以轻心。

一般来说,大型建筑工程的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是指施工现场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高度超过8 m,或搭设跨度超过18 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 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 kN/m的模板支撑系统。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在广州乃至全国,高大支模的工程越来越多,这给建筑施工带来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其中,高支模坍塌事故大部分发生在浇注混凝土阶段,尤其是当混凝土快要浇注完成之时,因为此时高大模板支撑体系所受压强最大,假如支柱承受力不足,出现钢架变形弯曲或部分扣件爆裂,从而造成钢管支撑系统失稳或杆件局部失稳,或浇筑混凝土构件受力不均匀等,只要稍有偏差,都会造成模板构件的轰然倒塌。另外,高支模构件倒塌,极易造成群死群伤,因为在施工作业面上的浇筑工人一般都在10人或几十人以上。

谈高支模的简化处理 篇8

江苏亨通光纤科技有限公司三期扩建厂房工程在12.000米楼层全部有现浇板, 而在18.000m、21.000m、24.000m标高处仅有混凝土框架主梁 (部分区域跨度为7.5米, 部分区域跨度为3.0米) , 没有现浇板, 在32.800m标高全部有现浇板。当时该工程我担任项目经理职位, 在之前我公司其他项目部曾经施工过亨通光纤二期厂房, 结构类型与该工程很相似, 据后来我了解, 当时的施工方法是满堂脚手架从12.000米直接搭设至32.800米, 模板支设高度达到20.800米, 虽然花费了很长时间通过了专家论证, 但在模板支撑搭设过程中遇到很大的困难, 主要有几下三点:

1、由于模板支撑高度过高, 满堂脚手架的立杆间距仅为0.6米, 脚手架的工程量非常大, 直接造成工程进度缓慢和工程成本升高。

2、由于模板支撑高度过高, 每根立杆落地处的定位点和顶端的定位点偏移较大, 造成立杆不垂直, 实际受力情况和理论值有很大偏差, 在搭设完成后专家现场查看一直不能通过, 后经过很长时间的整改也才差强人意。

3、由于模板支撑高度过高, 工人在搭设过程中安全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当时考虑到以上原因, 结合该工程结构特点, 我们经过详细的计算, 简化了该工程的高支模问题, 具体方案如下:

4、混凝土框架主梁采用钢管脚手架从12.000m标高一直支撑至32.800m, 钢管立杆支撑间距为600, 支撑详图如下:

5、32.800m标高次梁与现浇板支撑方式为利用24.000m标高框架主梁上搁置28#双拼槽钢, 槽钢搁置在混凝土梁上长度不少于250, 再在槽钢上架设模板支撑所用立杆, 立杆间距通常情况为800, 布置详见下图:

机场工程高支模监测设备应用 篇9

1 工程概况

长春龙嘉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T2航站楼建筑面积12.8×104m2,结构为全现浇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设置64根钢管锥形柱支撑屋面网架体系。地下室层高6.3 m,一层层高8.6 m,夹层层高4.3 m,柱子净高最小1.8 m,最大14.67 m,且尺寸不集中;框架梁按空间角度变化、梁柱节点极不规则,存在10种高支模标高,架体高度航站楼区域分别为8.475 m,8.347 m,10.175 m,10.475 m,9.875m,8.375 m,8.205 m,8.305 m,塔台区域高度为23.55 m,46.60 m,现场采用轮扣式脚手架,步距1 200 mm,纵横向间距900 mm。

2 高支模事故原因分析

2.1 事故主要原因

高支模安全事故主要是承载过大或变形所致,钢管板支撑体系坍塌破坏的模式主要有六种:(1)支架顶部失稳造成的(局部)坍塌破坏;(2)支架底部失稳造成的整体(局部)坍塌;(3)支架中部失稳造成的整体(局部)坍塌破坏;(4)支架破坏造成的整支架垮塌破坏;(5)支架过大沉降变形造成的整体(局部)垮塌破坏;(6)支架过大沉降变形造成的整体倾覆垮塌破坏。

以上破坏形式总结出高支模架体的关键部位及薄弱部位,跨度较大的主梁跨中、跨度较大的双向板中、跨度较大的拱顶及拱脚、悬挑构件端部以及其它重要构件承受荷载较大或稳定性较差的部位。

2.2 主要原因分析

(1)设计方面:设计人员对高大空间支撑体系的技术特性不熟悉,计算出现错误或取值不合理;模板支撑体系荷载计算错误或考虑不周,未能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的附加荷载;计算模型不合理,未考虑立杆的偏心受压影响等;设计构造措施设置不足。

(2)材料方面:钢管和扣件的质量低劣;使用残旧丧失工作性能的构件,如带有裂缝、硬弯、压痕等钢管等。

(3)施工方面:模板支撑体系搭设不规范;未编制施工方案;浇筑顺序不当;泵管靠在支模架上,使之产生晃动;浇筑与加固交叉作业;混凝土养护时间不足即拆模。

2.3 事故原因总结

高支模发生局部坍塌,主要是高支模局部立杆失稳弯曲,由相连水平钢管牵动相邻立杆,引起连锁反应,同时模板下陷,混凝土未固结时会在下陷处聚集加重荷载导致高支模局部坍塌;混凝土已初凝但强度不足时,则构件会“超筋”脆性破坏下坠,亦导致高支模坍塌。

3 高支模监测方案对比

3.1 高支模原有监测方法

原有的高支模施工安全观察采用光学仪器,实际只能观测到支模体系外围的变形情况。加之高支模外围体系有安全网,往往连观测外围的变形情况都不可行。原有的方法观测间隔较长,实现不了实时监测,一旦出现变形超限,很难及时撤离危险区域。

3.2 无线高支模实时监测系统

(1)高支模搭设完成后,通过安装位移传感器,实时监测该部位的位移(竖向下沉和水平位移),通过安装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该部位的压力值;通过安装倾角传感器,实时监测立杆的倾斜情况。

(2)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数据通过无线终端传送给采集仪,并通过现场的监控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和判断。

(3)当监测值达到预警值时,提醒现场项目负责人、监理、监督员等排查原因。

(4)当监测值达到报警值时,触发现场声光报警器,提醒作业人员迅速逃离现场,避免人员伤亡。

4 现场监测点布置及监测实施原则

4.1 布置原则

以既有混凝土柱、剪力墙等固定结构为参考点,设置水平位移传感器,监测高支模支架的整体水平位移;以支模体系地面为参考点,在梁底,板底模板安装竖向位移传感器,监测模板沉降;选取荷载较大或有代表性的立杆,在立杆顶托和模板之间安装压力传感器,监测立杆轴力;选取对倾斜较敏感的杆件(如荷载较大或易产生水平位移的立杆),在杆件上端部安装倾角传感器,监测杆件倾角。

4.2 各监测参数预警值和报警值设置

(1)监测频率。为保证监测的实时性和有效性,在监测过程中数据的采样频率应大于或等于1 Hz。

(2)监测实施要点。监测人员依据《高支模专项施工方案》制定《高支模实时监测方案》,明确监测参数和布点,由委托方组织设计、施工和监理等单位确定监测参数的预警值、报警值,明确监测的起始、终止时间。监测人员根据专项方案和监测方案的要求,在现场技术人员协助下完成传感器和报警器安装。

4.3 混凝土浇筑过程监测

混凝土浇捣开始即进行不间断监测,如遇监测现场断电,在使用后备电源保证连续监测的同时,应要求委托方立即协调恢复供电。

保证监测过程中传感器工作正常,保护传感器不受破坏。当监测参数超过预警值时,应立即通知现场项目负责人和监理人员,以便及时排除影响安全的不利因素;当监测值达到报警值而触发报警时,立即通知现场作业人员停止施工并迅速撤离。

5 结语

机场项目高支模区域监测设备的应用,对目前高支模的施工安全起到了很大的保障措施,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得到业主和监理的一直好评。

摘要:在长春机场项目中使用高支模实时检测预警系统,根据机场项目的实际情况及支设高度,设计出符合机场项目的高支模监测方案,在复杂的结构类型中,多种高支模标高控制中,如何根据高支模破坏形式合理的布置高支模监测设备及现场高支模施工措施,是保证机场建设安全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高支模,监测设备,施工措施,施工安全

参考文献

[1]周恩海.高支模施工监测技术方案[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1).

[2]JGJ建筑变形测量规范[S].2007.

对高支模方案审核的思考 篇10

1 高支模方案包括的内容

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编制:

1) 编制依据;2) 工程概况;3) 施工准备;4) 高支模支撑方案, 包括:模板及支撑架的材料选取;支撑系统的构造设计。5) 高支模验算书, 包括:梁支撑计算;梁侧模计算;板支撑计算;基础承载力计算。6) 高支模施工的安全管理, 包括:高支模系统施工安全管理机构;高支模施工注意问题;7) 高支模施工方法, 包括:门式架支撑系统安装;梁、板模板安装;验收及拆除的批准程序;门式架高支模拆除;安全技术措施;预防坍塌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预防高空坠落事故安全技术措施。8) 混凝土浇筑方法及技术措施、质量要求;9) 监测措施;10) 应急救援预案;11) 高支模施工图。

2 对高支模方案审核的注意要点

1) 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后, 是否经过专家论证, 内部审批手续是否齐全、有效;这是审核的起点。2) 方案中高支模构造上是否加有挑梁, 挑梁固定的方式、抗剪力等是否进行专项设计和验算, 设计的安全系数是否充分、有效;3) 方案中高支模计算书编制人员、验算人员、施工人员的资格、能力是否符合安全规定;4) 高支模方案论证的专家组成员是否有高支模施工经验、是否为业内专家, 专家论证是否作出结论, 项目是否按专家意见修改、完善后再报项目总监审批;5) 方案中提到作业中搭设材料是否用竹木或钢木混用, 材质是否过细、是否有较大裂缝;6) 方案中使用中钢管是否发生过变形、脆断, 起吊过程中是否发生钢丝绳断裂、吊篮破坏, 有没有补救活后备方法。7) 方案中是否安排项目部对新进场作业人员进行补充专项安全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8) 方案中是否要求作业人员作业中按规定穿防滑鞋、是否按规定使用安全带;9) 方案中是否考虑安排专人了解高空作业人员、支撑系统搭拆人员心理状况有无变化、其家庭是否有突发事件、安排工作是否考虑人员的素质和身高等体能情况;10) 方案中是否考虑安全带高用低挂、安全带按规定挂牢固、挂的位置、固定方式是否适宜、是否使用不合格的安全带等内容的解决。11) 方案中是否安排在作业中出现大雨、大风、寒冷、酷暑等天气时采取针对防范措施。12) 方案中作业中所用照明灯具亮度是否满足安全要求。13) 方案中, 施工作业人员的作业位置、施工高度与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是否相适应。14) 方案中, 临边、洞口是否按规定防护、防护设施是否防护不严或不牢固, 是否使用不合格防护材料, 防护是否到位, 并符合安全规定。15) 方案中是否考虑, 在高空作业中按规定挂安全网、安全网是否挂牢固、是否使用不合格的安全网。16) 方案中是否考虑, 作业面按规定满铺跳板、探头板是否按规定固定、是否使用不合格的跳板。17) 方案中是否考虑, 作业中临时用电线路架设、安全电压、漏电防护、一次线、二次线安全距离等符合安全规定。18) 方案中是否考虑, 挑梁固定的方式、抗剪力等有检查或检测, 检查或检测结果符合方案观定。19) 方案中是否考虑, 支撑杆件钢木或钢竹混用、是否无剪刀撑、缺少拉杆和斜撑、立杆排列混乱。20) 方案中是否考虑, 高支模搭设完成后, 项目部组织内部检查验收, 验收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纠正, 经监理外部检查验收合格后才使用;21) 方案中是否考虑, 支设用的模板采用何种方法倒运, 倒运过程符合安全规定问题。22) 方案中是否考虑, 作业过程中钢管、扣件等材料临时贮存的数量、位置超过限载规定问题, 安排专人检查, 发现违章及时纠正。23) 方案中是否考虑, 作业过程中架子临时拆除、拆除后专人监视、在规定时限内恢复, 恢复后重新验收等问题。24) 方案中是否考虑, 有违章乘坐吊篮、吊盘停靠装置或超高限位若发生失效或失灵的问题解救。25) 方案中是否考虑, 混凝土施工全过程中项目按规定设专人在指定位置对涉及支撑结构失稳相关的立柱、水平杆、支撑的间距、管子厚簿、粗细、扣件扭力、与墙体拉结固定点位置、受力情况下变化等关键环节进行专项监视, 监视中发现违章是否及时报告、是否及时纠正。26) 方案中是否考虑, 拆除的模板采用何种方法倒运, 模板拆除过程是否安排专人监视, 发现违章是否及时纠正。27) 方案中是否考虑, 拆除的钢管、扣件等材料采用何种方法倒运, 支撑系统拆除是否安排专人监视, 发现违章是否及时纠正。

3 结语

为避免工程在施工中发生高支模坍塌重大事故, 防止模板支撑系统及外脚手架坍塌事故的发生, 应将高支撑模板系统及外脚手架的安全管理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各施工单位要严格按建设工程高支撑模板系统施工安全管理办法的规定搞好高支模和外脚手架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具体要求包括:1) 搭设高支模和外脚手架工程应有科学完备的施工方案并按规定履行报批手续。凡发现无审批手续、无技术方案或方案不完善、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隐患的一律停工整改。2) 高支模工程在施工前应由施工单位编制专项技术方案。技术方案应包括模板及其支撑系统的设计、搭设与拆除、混凝土浇注方法和过程观测及安全控制要求等方面内容。技术方案必须由本公司技术和安全责任人审批签字盖章, 并经监理公司审查签字盖章后才能实施。3) 高支模工程在施工前必须将技术方案报送安监站备案, 安监站按有关规定分别对方案和现场进行检查监督, 符合要求后方允许施工。4) 高支模技术方案应有计算书。计算书应包括施工荷载计算, 模板及其支撑系统的强度、刚度、稳定性、抗倾覆等方面的验算和支承层承载的验算。应有支撑平面布置图、模板及其支撑的立面图、剖面图和节点大样等施工图。5) 高支模应采用钢支撑作立柱, 不得使用竹木材料, 不得使用严重锈蚀变形、断裂、脱焊、螺栓松动的钢支撑材料。6) 若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 应责令施工单位停工整改:未编制高支模技术方案或未经审批的技术方案交付现场施工;高支模技术方案未报送市安监站备案并检查;高支模施工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总之, 对高支模方案的审核, 应一丝不苟, 严格、科学、规范, 做到安全第一, 高度重视、全过程预防, 最大可能地保障施工安全与质量。

参考文献

[1]林泽松.浅谈高支模施工[J].建筑建材装饰, 2009.

高支模体系 篇11

高支模一般是指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系统高度超过4.5m,或跨度超过18m,施工总荷载大于10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15kN/m的模板支撑系统。

2 、高支模搭设

2.1 搭设高度

钢管脚手架中扣件式单排架不宜超过24m,扣件式双排架不宜超过50m。门式架不宜超过60m。

2.2 脚手架构造要求

1)单、双排脚手架的立杆纵距及水平杆步距不应大于2.1m,立杆横距不应大于1.6m。

2)应按规定的间隔采用连墙件(或连墙杆)与建筑结构进行连接,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不得拆除。

3)沿脚手架外侧应设置剪刀撑,并随脚手架同步搭设和拆除。

4)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高度超过24m时,应设置横向斜撑。

5)门式钢管脚手架的顶层门架上部、连墙件设置层、防护棚设置处必须设置水平架。

6)竹脚手架应设置顶撑杆,并与立杆绑扎在一起顶紧横向水平杆。

7)架高超过40m且有风涡流作用时,应设置抗风涡流上翻作用的连墙措施。

8)脚手板必须按脚手架宽度铺满、铺稳,脚手板与墙面的间隙不应大于200mm,作业层脚手板的下方必须设置防护层。

9)作业层外侧,应按规定设置防护栏杆和挡脚板。

10)脚手架应按规定采用密目式安全立网封闭。

2.3 搭设要求

2.3.1脚手架的基础应坚实、平整,并应定期检查。立杆不埋设时,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垫板或底座,并应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2.3.2脚手架连墙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双排架高在50m以下或单排架在24m以下,按不大于40m²设置一处;双排架高在50m以上,按不大于27m²设置一处。

2)门式钢管脚手架架高在45m以下,基本风压≤0.55kN/m²,按不大于48 m²设置一处;架高在45m以下,基本风压>0.55kN/m² ,或架高在45m以上,按不大于24m²设置一处。

3)一字型、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

4)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并与建筑结构连接。

2.3.3脚手架剪刀撑及横向斜撑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应沿全高设置剪刀撑。架高在24m以下时,可沿脚手架长度间隔不大于15m设置;架高在24m以上时应沿脚手架全长连续设置剪刀撑,并应设置横向斜撑,横向斜撑由架底至架顶呈之字型连续布置,沿脚手架长度间隔6跨设置一道。

2)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架高在24m以下时,于外侧框格总数的1/5设置斜杆;架高在24m以上时,按框格总数的1/3设置斜杆。

3)门式钢管脚手架的内外两个侧面除应满设交叉支撑杆外,当架高超过20m时,还应在脚手架外侧沿长度和高度连续设置剪刀撑,剪刀撑钢管规格应与门架钢管规格一致。当剪刀撑钢管直径与门架钢管直径不一致时,应采用异型扣件连接。

4)满堂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除沿脚手架外侧四周和中间设置竖向剪刀撑外,当脚手架高于4m时,还应沿脚手架每两步高度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5)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主节点处必须设置横向水平杆,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单排脚手架横向水平杆插入墙内长度不应小于180mm。

6)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除顶层外立杆杆件接长时,相临杆件的对接接头不应设在同步内。相临纵向水平杆对接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

7)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立杆接长除顶层外应采用对接。

2.4 高支模搭设安全技术措施及质量技术措施

2.4.1 安全技术措施:高支模搭设应遵守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有关规定。

1)搭架作业时,架子工必须持证上岗,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紧安全带,穿工作鞋,戴工作卡,铺支架不准马虎操作,操作工具及零件放在工具袋内。搭设中应统一指挥,思想集中,相互配合,严禁在脚手架搭设过程中,嬉笑打闹,材料工具不能随意乱抛乱扔,吊运材料工具的下方不准站人。

2)凡遇六级以上大风、浓雾、雷雨时,均不得进行高空作业,特别是雨后施工,要注意防滑,对支模架子进行经常性检查,凡遇大风或停工一段时间后再使用架子时,必须对架子进行全面检查,如发现连接部分有松动,立杆、横杆、顶撑有左右上下位移,铁丝松断等现象,应及时进行加固处理。

3)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的可靠临时措施。

4)施工现场应搭设工作梯,作业人员不得爬支架上下。

5)高支模上高空临边要有足够的操作平台和安全防护,特别在平台外缘部分应加强防护。

6)模板安装、钢筋绑扎、砼浇筑时,应避免材料、机具、工具过于集中堆放。

7)不准架设探头板及未固定的杆。

8)支模时,支撑、拉杆不准连接在门窗、脚手架或其他不稳固的物件上。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要安排专人检查,发现变形、松动等现象,要及时加固和修理,在解除隐患后方能继续进行浇筑工作,防止塌模伤人。

9)在现场安装模板时,所有工具应装入工具袋内,防止高处作业时,工具掉下伤人。

10)二人抬运模板时,要互相配合,协同工作。传送模板、工具应用运输工具或绳子绑扎牢固后升降,不得乱扔。

11)安装模板时应设临时工作台,应进行临时封闭,以防误踏和堕物伤人。

12)在方案规定的高度上满铺设竹安全平台。

13)混凝土浇筑前应召开会议,各方组织人员到位,设备提前到位,砼保证供应到位。

14)混凝土浇筑过程监控到位,遇突發事件应及时发现并采取措施处理。

2.4.2 质量技术措施:

1)模板及其支承结构的材料、质量必须经检验符合规格及强度要求,无缺陷方可使用。

2)立杆应间隔交叉有同长度的钢管,将相邻的对接接头位于不同高度上,使立杆的薄弱截面错开,以免形成薄弱层面,造成支撑体系失稳。

3)扣件的紧固是否符合要求,可使用矩扳手实测,过小则扣件易滑移,过大则会引起扣件的铸铁断裂,螺栓拧紧力矩达到65N.m不能产生破坏。在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斜撑等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150mm。在安装扣件时,所有扣件的开口必须向外。

4)安装模板应按工序进行,在模板没有固定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禁止利用拉杆、支撑攀登上下。

5)梁模板安装后应拉中心线检查,以校正梁模的位置;梁的底模安装后,则应检查并调整标高,将木钉牢在垫板上。各顶撑之间要加水平撑或剪刀撑,保持撑顶的稳固,以免失稳。

6)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相关规范实施。

3 、高支模拆除安全技术措施

1)拆模板前,应经施工技术人员按试块强度检查,确认砼已达到拆模强度时,方可拆除。现浇结构的模板及其支架的拆除,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侧模: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时,方可拆除。

②底模:应在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块达到下表规定强度,方可拆除。

表1现浇结构拆模时所需的混凝土强度

2)拆除顺序为:拆模按一定的顺序进行。一般应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非承重部位、后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原则。

①柱模:单块组拼的应先拆除钢楞、柱箍和对拉螺栓等连接、支撑件,再由上而下逐步拆除;

②梁、楼板模板:应先拆梁侧模,再拆楼板梁底模。拆除跨度较大的梁下支柱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分别拆向两端;

③多层楼板模板支柱拆除,应按下列要求进行:上层楼板正在浇筑混凝土时,下一层楼板的模板不得拆除;跨度4m及4m以下的梁下均应保留支柱。

3)不准分立面拆架或在上下两步同时进行拆架,做到一步一清,一杆一清,拆除大横杆,斜撑,剪刀撑时,应先拆中间扣件,然后托住中间,再解端头扣件。

4)高处、复杂结构模板的拆除,应有专人指挥和切实可靠的安全措施,并在下面标出作业区,严禁非操作人员靠近,拆下的模板应集中吊运,并多点捆牢,不准向下乱扔。

5)工作前,应检查所有的工具是否牢固,扳手等工具必须用绳链系挂在身上,工作时思想集中,防止钉子扎脚和从空中堕落。

6)拆除模板采用长撬杆,严禁操作人员站在拆除的模板下。在拆除楼板模板时,要注意防止整块模板掉下,尤其是用定型模板作平台模板时,更要注意,防止模板突然全部掉下伤人。

7)拆除间歇时,应将已活动模板、拉杆、支撑等固定牢固,严防突然掉落,倒塌伤人。

8)已拆除的模板、拉杆、支撑等应及时运走或妥善堆放,严防操作人员因扶空、踏空而堕落。

9)在拆除模板过程中,如发现砼有影响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时,应暂停拆除,经过处理后,方可继续拆除。

10)对已拆除模板及支撑的结构,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要求后,才允许承受全部使用荷载。

4 、支撑系统整体稳定性观测

4.1 观测点的布置:一般是在建筑物周边已建的建筑物的墙、柱或楼板的同一高度处设置固定的观测点,从工程建设开始直至竣工以后的相当长时间内定期观测各测点高程的变化。观测次数和间隔时间应根据观测目的、加载情况和变形速率确定。

1)高支模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碰撞到已动支好的支撑结构。

2)加强支撑立杆的位移测控,发生异常时,应立即停止浇筑,并立即查清原因和采取措施。

3)做好浇筑监控工作,浇筑混凝土前应设置支撑结构水平位移控制点、建筑物构件变形控制点、位移观测基准点。

4)支撑结构水平位移控制点设置一个,位移观测基准点不少于2个。

5)各观测项目在高支模施工前应测得初始值,各项观测的时间间隔根据施工进程确定。当变形超过有关标准或监测结果变化速率较大时,应及时向项目负责人汇报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并增加观测次数,当有事故征兆时,应连续监测。

4.2 砼浇筑过程中设专人巡视,如果有顶板、梁沉陷严重或坍塌现象发生时,必须马上通知有关管理人员,管理人员必须根据情况的严重性作出停止施工撤离人员,或根据现场情况采取支顶措施。现场应配备足够的模板看护人员、加固使用的材料及工具。

5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施工现场安全责任人应在高支模搭设、拆除和混凝土浇筑前向作业人员质量、安全技术交底,并将书面交底记录交监理公司备案。

2)支模分段或整体搭设完毕,经企业技术和安全负责人或书面委托人主持分段或整体检查合格,报监理公司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钢筋安装。

3)高支模施工现场应搭设工作梯,作业人员不得从支撑系统爬上爬下。支模搭设、拆除和砼施工期间,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支模底下,并安排安全员现场监护。

6 、一般高支模施工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1一般高支模施工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1)模板发生火灾时,在火势不是很大时,项目部应启动本项目的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救援队伍进行灭火自救。同时,根据火灾的等级大小决定是否报119。

2)模板作业时当发生高处堕落或受到物体打击时,应注意摔伤及骨折部位的保护,避免因不正确的抬运,使骨折错位造成二次伤害。将伤者救出现场后,若轻伤则在项目部包扎好送附近医院救治;若伤重的现场有车辆即送医院;现场无条件的,即打“120”急救电话,准确说出出事地点,何种受伤,情况如何,救护车到达则派人随车跟进及处理好医院的事情。

3)在浇筑混凝土时,若发现模板支架出现沉陷,应立即停止浇筑混凝土,在确认支架不会发生倒塌后,组织人员对整个支架进行加固,加设回顶,在確认安全后方可继续浇筑混凝土。

4)在浇筑混凝土时,若模板支架出现局部倒塌,应立即停止浇筑混凝土,在确认支架其它部位不会发生倒塌后,组织人员对支架进行加固,并派人进行清理,对模板进行重新安装,确认牢固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5)项目部人员在发生事故后应积极做好疏散及维持现场秩序工作,且组织现场目击人员,做好笔录取证工作。

6.2 一般高支模事故发生后项目部的应急救援措施:

1)项目经理第一时间向公司领导汇报,同时宣布项目部进入应急救援状态,根据现场情况拨打救援电话。

2)由技术负责人指挥所有人员撤离事故现场。

3)专职安全员清点施工现场人员,组织人员撤离,上报伤亡人员情况。

4)项目部成立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并对现场进行观察,制定可行性方案。

5)安排施工员封闭现场,保证救援道路畅通。

6)项目经理负责协调对外关系。

7)材料员组织准备好各种救援抢险物资。

8)现场负责组织抢险救援队伍,由项目经理向救援人员交底,确定紧急撤离信号,在确定不发生二次灾害的情况下,由专职安全员带领救援人员进行救援,并随时汇报救援情况。

9)派测量员对危险源进行监测,隔3分钟汇报一次险情。

浅谈高支模施工质量与安全 篇12

关键词:高支模技术,安装质量,施工技术,安全措施

0前言

近些年,随着我国城市现代化的发展,高结构楼层建筑越来越普遍,高支模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高支模施工技术的质量和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在高支模的设计计算方面缺乏相应的标准规范,仅参照 (JGJ130-200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并结合以往施工经验进行设计和施工,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稍有不慎就可能发生模板坍塌事故,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下面将从模板的搭设安装、混凝土浇筑等几个方面分析总结加强高支模施工的安全控制和管理的措施,以便杜绝事故的发生。

下面将对施工过程及注意事项进行讲解。

松坪村三期经济适用房施工总承包第一标段工程建筑物主体层数为:1#、2#楼33层, 3#楼34层, 4#楼35层, 设地下停车库2层, 总高度98.6m,裙房2层,裙房高度11.8 m,总建筑面积为91 095 m2,其中地下室20 428 m2,地上部分70 786 m2。施工部位主要包括:地下室、1#、2#塔楼及裙楼、转换层三部分。具体支模方案如下: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为4.05~6.67 m,主梁最大断面尺寸为500×700 mm,次梁断面尺寸为200×500 mm,板厚为120~200 mm。模板支撑体系采用φ48×3.5钢管组成满堂脚手架,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b=1.20 m,立杆的横距l=1.20 m,梁底另加钢管立杆至间距l×b=0.6 m×1.2 m (500×800以上大梁底钢管立杆间距l×b=0.6 m×0.6 m),立杆的步距h=1.70 m,纵横两个方向设置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夹角在45°~60°之间,架体底部必须按要求加好纵横扫地杆。梁底模、侧模模板为18 mm厚多层板,次龙骨采用50×100 mm木方,板底次龙骨木方间距为25 cm,梁底次龙骨木方间距为20 cm,梁底模主龙骨采用100×100 mm方木,间距600 mm。梁侧模外侧50×100 mm木方,配合φ14穿墙螺栓拉住(穿梁)。受力计算详见《模板支撑系统结构计算书》。

本工程负二层、负一层、一层、二层模板支设高度较大,特根据有关规定并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编制此高支模方案。

1 材料准备

(1)细读施工图,根据施工图设计要求各类构件的数量及规格,为绘制配模图做好准备。

(2)进场的木方要经检验合格,对部分弯曲的木方要用平刨机刨平,并保证木方的横截面高度误差控制在2 mm内。

(3)进场的钢管要调直,并根据现场实际楼层高度选择进场钢管的高度,配可调支座;进场的扣件及时清洗,更换锈蚀或滑丝的螺杆。

2 施工工作面准备

(1)轴线和细部线测放完毕,办理完复核手续。

(2)对偏位柱筋调整到位。

(3)对前一层施工中的施工误差或错误进行检查,并出具处理措施。

3 高支模模板的安装搭设

3.1 模板及支撑体系安装施工顺序

放轴线→垫脚板(或底托)→门式钢管脚手架安装→水平拉杆布设→剪刀斜支撑布设→纵向底枋布设→横向面枋布设→梁底模板安装→梁钢筋安装→梁侧板安装→楼板底模板安装。

3.2 门架安装

(1)门架安装前,首先在地坪上弹出门架的轴线。安装时,按照墨线准确放置垫板、底座,垫板尺寸不应小于100×100×8 mm。

(2)支架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 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3)门架安装搭设过程中,要注意检查调整,保证其水平度与垂直度,以及检查门架排距、门架纵向间隔,使其满足要求。

3.3 梁模板安装

(1)在柱子上弹出轴线、梁的位置和水平轴线,然后在钉劳柱头模板。

(2)按照设计标高调整支顶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当梁跨度≥4m时,梁底模板的跨中间位置处要起拱,起拱高度为2‰L~3‰l (L为全跨长度) ;施工时注意起拱高度必须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主次梁交接时,采取按先主梁后次梁起拱顺序起拱。

(3)根据墨线位置安装梁侧模板、压脚板、斜支撑板等。梁侧模板的制作应根据梁高及楼板模板碰旁或压旁确定高度;当梁高超过750 mm时,梁侧模板应加穿梁螺栓加固模板。

3.4 楼面模板安装

(1)用通线的方法调节门架支撑体系的高度,并将大龙骨拉平,以便架设小龙骨。

(2)铺模板时可由四周起铺,最后在中间收口;若为压旁时,角位模板应通线钉固。

(3)楼面模板铺装完成后,必须复核模板面标高和板面平整度、预埋件和预留孔洞,保证不漏设并且位置准确;支模顶架必须稳定、牢固,受微小碰撞不易变形,保持模板梁面、板面干净无异物。

4 模板安装时的注意事项

(1)模板及其支撑体系须进行受力验算,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够可靠地承受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项荷载。

(2)配制模板时,应根据模板拼装接合的需要将模板适当的加长或缩短,确保模板板面表面平整无突起,接缝严密不漏浆。

(3)现场安装施工必须严格按照既定方案的要求进行,特别是对模板支撑体系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有显著影响的钢管杆件、木枋构件的尺寸、间距等必须严格控制,保证其满足要求。

(4)严格按照事先确定的合理施工工序进行施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会同有关人员研究处理解决。

5 预防漏浆的控制措施

(1)木模板拼缝处拼板紧密;浇筑混凝土前隔夜浇水,使模板润湿膨胀挤紧。

(2)梁与柱相交处,梁模与柱连接处应考虑木模板吸湿后膨胀的影响,下料尺寸可稍缩短,使混凝土浇灌后梁模板顶端外口刚好与柱面贴平;但梁模板也不能缩短太多,否则,膨胀后未能贴紧柱模板,又会发生漏浆现象。

(3)底模板与梁接合位置,应用方木镶接或用阴角模板;板底模板也应考虑浇水润湿后膨胀因素,适当缩小模板尺寸,既可防止漏浆,又可避免板底模板嵌入墙、梁内,且便于拆模。

6 混凝土浇筑施工注意事项

高支模混凝土的浇筑方法一般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推进浇筑,梁采用分层浇筑。

(1)混凝土浇注过程中,严禁将混凝土输送管道直接放置在已绑扎好的楼面钢筋上,应在其下加铺木枋和铁三角架,及时将浇筑混凝土耙开,不集中堆放混凝土。

(2)浇筑混凝土前,清理干净模板内的杂物;木模板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存有积水。

(3)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派专职安全员观察模板及其支撑系统的变形情况,发现异常现象时应暂停施工,疏散现场人员,在排除险情并经施工现场安全责任人检查同意后复工;如果排险抢修时间已超过混凝土初凝时间,要进行施工缝处理。

(4)大跨度梁浇筑混凝土时要严格控制浇筑进度,分层浇筑,每层400 mm为宜,混凝土不要堆放过高或过于集中,保证混凝土的荷载能均匀分布。混凝土输送管道不得直接与模板面接触,采用轮胎和木枋组成滑动支座支承,减小管道所产生的水平附加荷载作用于模板。

(5)混凝土振动时,不得用振棒撬住模板或钢筋,以免发生模板错位或变形。

7 梁板的成品保护

(1)在施工过程中派人对高支撑体系进行监控,防止破坏模架支撑体系等意外发生。

(2)模板涂刷好脱模剂后,在指定位置按规格分类堆放。模板安装完成后,注意保持模板内清洁;拆模时不得用大锤硬砸或用撬棍硬撬,以免损伤混凝土表面和棱角。

(3)避免重物冲击支好的模板、支撑体系,不准在模板上任意拖拉钢筋;模板安拆时应轻起轻放,避免碰撞,防止模板变形。

8 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1)各工序施工前各专业施工人员及时对各施工班组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

(2)搭设模板时严格按照施工工序进行,一道工序完成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3)禁止非本工种人员从事特种作业,脚手架搭设人员须持证上岗,并符合《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 (GB5036) ;进入施工现场作业人员须戴好安全帽、安全带,保证人员安全。

(4)为防止模板成品及支撑系统遭破坏,在施工过程中注意:不让重物冲击支好的模板、支撑体系;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精力集中,注意各洞口及临边的防护工作;做好现场模板及其它物品的堆放管理,堆放场地内要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材,保证工序安全进行。

(5)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后,模架应按顺序逐块拆除,拆除时按照先搭设的后拆,后搭的先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的原则进行拆除工作;拆除顶板时,应设必要的临时支撑,确保安全施工;模架在拆除过程中,非操作人员不得站在下面,高处作业的操作人员须采取系安全带等防护措施,连接件拆除后放在工具袋中,防止掉落伤人。

(6)高支撑模板体系的拆除工作,须征得经项目安质部负责人及项目技术负责人的同意;现场制作同条件试块,以试块的试压结果判定是否可以拆模。参见表1:

(7)选择适宜的气象条件,遇到风力大于6级或大到暴雨天气,停止进行高空作业;按规定步骤拆除脚手架:

1)脚手架拆除前,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合格,经项目安质部负责人及项目技术负责人同意后方可进行拆除,拆除工作应在上层混凝土施工完毕且预应力施工完毕后,混凝土强度达到规范要求下进行;2)全方位检查架体上的扣件连接点,根据结构特点,对于后拆除的松动杆件、扣件等进行加固,以保证拆除过程中的人员设备安全;3)及时清理架体上的杂物和多余的脚手板、钢管等材料,拆除下来的材料,集中放在上料平台上并及时用塔吊运送到指定地点,严禁抛掷;4)拆除脚手架应按照先上后下的顺序进行,遵循后安装的先拆,先安装的后拆的原则,拆除作业应由上而下逐层拆除,严禁上下同时作业;5)脚手架拆除过程中,避免中途换人,如须换人,则要征得有关部门同意,并由相应资格人员拆除;6)拆除脚手架,由专人指挥,上下呼应左右协作,拆除下来的各部件要用滑轮或绳索运送到指定位置,不得从高空向下抛掷;7)当脚手架拆除至下部最后一根立杆的高度时,先在适当位置搭设临时抛撑加固,再拆除连墙件。

注:“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系指与设计混泥土强度等级相应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9 总结

高支模技术是保证施工进度和安全的关键环节。它不仅对工程质量有重大影响,还会影响到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企业的财产。在实施过程中, 施工企业及相关人员应严格按照事先制定的施工方案组织施工,重视质量检查与验收,加强施工质量管理和安全监督,保证工程能按时按质顺利完工。本文主要对高支模施工时的支撑、搭设、质量保证、成品保护及拆卸方法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总结, 提出一些注意事项,希望能为其它工程项目的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20-2001) [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何凯华, 林启荣.超高、超重、大跨度结构高支模系统的设计探讨[J].广东土木与建筑, 2002.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0-2002) [S].

[4]刘雪峰.高层建筑高支模架的设计与施工[J].四川建材, 2009.

上一篇:麻醉效果下一篇:高职教育变革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