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高年级习作指导.教案doc

2024-09-23

小学中高年级习作指导.教案doc(共14篇)

小学中高年级习作指导.教案doc 篇1

(小学中高年级写游戏习作指导)教案

——“智运乒乓球”

过程:

一、激发兴趣

1、请看大屏幕,并用屏幕上的内容说一句话。师:出现“3”

指名学生自由说。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老师归纳了一下看看主要是不是这么几种句子。

2、出示句子,说说你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1)屏幕上出现一个3字。

(简洁、通顺)(2)屏幕上出现一个大大的红色的 3字。

(清楚、具体)(3)随着老师鼠标一点,“喀嚓”一声,一个红色的3字飞上屏幕,就像一只彩蝶停在窗口,真奇妙!

(生动、形象)指2-3名学生说。教师评价;其实这些句子没有好坏之分,只是要看表达的需要,如果你想简要介绍老师先在屏幕上出现什么,就用句(1);如果你要表达老师教学方法好,教学手段高超,你就说:随着老师鼠标一点,“喀嚓”一声,一个红色的3字飞上屏幕,就像一只彩蝶停在窗口。这样

既生动又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好,下面我们来做个游戏.二、提供素材

还记得科技节上我们玩过的“智运乒乓球”吗?那天,好多人失败了。老师说过再给你们一次机会,谁去准备了,请上来。男女比赛,“飞跃大运河”每队8人,每人一次机会,将倒扣在大口瓶里的乒乓球从一张桌子移到另一张桌子,乒乓球还在瓶内算成功。哪队最先全部通过,到达彼岸,为胜。

三、理清思路

师:同学们看得很投入,看了游戏你最想说什么 ? 老师提示:

别人怎么做:表情、动作、球怎么样。自己怎么做:心情、感受

场面怎么样:神情、动作、怎么说、笑

1、采访表演精彩的同学,说说你为什么会有这套绝技?

妙句积累(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2、你顺利地通过了,恭喜你,你能介绍介绍经验吗?

3、你刚才好像是太紧张了,请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劝慰失败的同学:“机会 是为有准备的人而准备的”下次再努力。同学们有没有这种感想,有,请把这句话念一遍。想一想,游戏的过程是怎样的,可以分几步?

四、拓展思路、写感悟

游戏 是单一的,作文是多面的,你喜欢从哪个角度写。

说说你想写的题目,(给两分钟自拟题目)把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下来。温馨提示:

生动具体 不同角度 独特感受

五、评议

小学中高年级习作指导.教案doc 篇2

一、荡阅读之舟, 涤写作之愁

作文难写, 怕写作文, 是很多学生面临的一个突出的难题, 而“肚中无货, 无米可炊”是这一问题形成的关键。没有东西可写, 自然没有兴趣可言, 搜肠刮肚, 自然写不出精彩的文章。教师要想帮助学生突破写作中的这一瓶颈, 就要引导学生多读, 多积累。“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是我们都熟知的道理。宋代大学士苏轼的“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说的就是写作吸纳的材料要多、要广, 积累的材料要充分而丰富。叶圣陶先生说的“阅读是吸收, 写作是倾吐, 倾吐能否合乎法度, 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这些都论述和强调了阅读和写作的密切关系, 强调了阅读对于写作的重要性。

二、在读中悟写, 在读中练写

叶圣陶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凭借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 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教材是启迪学生阅读和写作的一把金钥匙, 尤其是更新后的语文教材, 其中蕴含着无穷的思想力量、情感力量和写作智慧。教师在阅读教学中, 可以利用教材的示范作用, 对学生进行作文指导和作文训练, 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 在阅读教学中进行写作方法的指导。

学生在写作时, 如何抓住人和事物的特征进行描写, 这些写作方法在课文中都有很多经典范例。学生在学习和理解这些经典范例的过程中, 可以学习到相关的写作知识。

2. 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作文的仿写训练。

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能够学到很多精彩的语言, 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语言的仿写训练, 以此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利用课文中的“留白”, 让学生进行补白、续写、想象和创编等训练, 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学生对接近认知水平和接近生活实际的课文进行仿写, 以此来训练学生布局谋篇和构思的能力。

3. 通过阅读来实现学生作文立意的深度。

语言的厚度就是思想的厚度, 语言的美丽就是智慧的美丽。学生作文的思想肤浅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 要想使学生作文的思想有深度非一日之功。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 使其从中吸取思想的甘露, 形成科学的人文价值观;通过对文本个性化的多元解读,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通过引导学生由事入理、由景入理的分析, 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只有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操千曲, 观千剑”, 在读中悟写, 在读中促写, 才能使学生在写作时上演作文的精彩。

三、以写促读, 畅流开源

以写促读, 即通过写作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通过“畅流”使“源”更“活”。叶圣陶曾说“生活犹如泉源, 文章犹如溪流, 泉源丰盈, 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停。”形象地说明了生活是“源”, 写作是“流”, “源”开则“流”畅, “源”塞则“流”竭。阅读是理解别人对生活的反映, 是间接地认识生活, 是吸收;写作是直接地表达自己对生活的认识, 是表达。教师通过让学生勤写勤动笔, 能够使学生明白“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道理。学生在写作中遇到困惑, 也会进一步激发强烈的阅读和求知欲, 不断地获取新知识, 进而弥补知识和能力的不足。在作文教学中, 恰当的方法指导、技巧点拨和语言锤炼, 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写作能力的提高, 自然会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通过对作文的修改、评讲、反思, 能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阅读能力的进一步提高。让学生读了再写, 写了再读, 以写促读, 反哺阅读, 能使学生的阅读之兴更久, 阅读之趣更浓。

总而言之, 以读促写、读中悟写, 既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又是提高习作能力的重要手段。读写结合, 有利于实现“想写、有写和会写”的三大目标。教师只要持之以恒, 读中求思, 读中悟写, 才能培养起学生习作的能力, 使学生写出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序、言之有情的文章来。

浅谈小学中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 篇3

关键词:观察;兴趣;积累方法;生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8-095-01

培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点,而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既是重点也是难点。然而小学生的语文功底差,观察能力低,更没有组织和驾驭语言能力,习作时经常是下笔无话可写,或者是茶壶煮饺子——有话吐不出。即使是东凑西拼勉强完成一篇习作,也是内容空洞,条理分不清;或者是词不表意,马头牛嘴对不上。那么,如何进行小学中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

一、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习惯,丰富见闻。

2011版语文课标中明确指出: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小学生从家庭到学校,所见所闻是有限的,平时我们要注意教给学生仔细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习惯。要求学生在观察事物时注意抓住事物的形状、大小、颜色、味道,人物的衣着、神情以及景物的静态和动态等方面的特点细致观察……学生学会了观察,而且要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并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习作兴趣,推动内力。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根据这一特点,在习作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调动习作积极性。

1、开展丰富多样的交流活动

经常在班级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交流活动。如教师或学生朗读学生的优秀作文,或小组内选读一至两篇优秀习作,互相点评长处和短处。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充分肯定的评价中,在师生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学生逐步树立起作文的自信心,人人都觉得自己行。

2、积极鼓励学生自己向报刊投稿

鼓励学生积极向华人作文刊物,课堂内外刊物投稿。当学生拿着刊登着自己作文的书想教师汇报时,要大力表扬,在肯定他们的同时,也不失时机地鼓励其他同学:他能发表,你们也能一定行!这不仅调动了发表优秀作文小作者的积极性,也调动了其他同学的写作积极性。

3、将优秀作文打印成册

当学生们看到自己的优秀作文变成了铅字并配有美丽的、富有联想的插图,心里肯定非常高兴。在班会课上,组织学生互相借阅、讨论、评议,学生的习作积极性会空前高涨。学生有了习作的欲望教师一定要给予保护,即使是“三言两语的流水帐”教师也不要责备求全,让学生感到习作不是“難于上青天”,这样才会大大增强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和信心。

三、采取多种积累方法,注重平时积淀。

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句、精彩片段等。

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语言材料

“重视文本”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习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比如:在教完《桂林山水》这课后,就让学生积累山水词语,用到自己的文章中。

2、通过读课外书籍来积累语言材料

课外阅读可以使学生丰富知识,开拓视野;多读课外书籍,还是帮助读者积累语言材料的重要手段。

摘录学生习作《钢琴梦,我的梦》一段细节描写:“平时柔顺的音阶成了一串串乱哄哄的噪音,平常听话的五指如今像脱了缰的野马不听使唤,使人眼见为“虚”,耳听为”实”。老师也气坏了,两眼瞪得圆似葡萄,皱着眉,就像要引发一场火山爆发。哎,平时一个“小才女”直降为四六不懂的小笨蛋,怎能不让老师生气?现在我的脑子好比是一个无首领,无将军的阵营,又加上了敌人的进攻,战士们各个落荒而逃,我的脑子也巨巨阵痛,望着那上下舞动的“小蝌蚪”,望着那些调皮捣蛋的琴键“弟弟妹妹”,我的脑子乱成一锅粥,像在热锅上的蚂蚁,又像抓耳挠腮的小猴子,更像一只对刺猬无从下手的黄鼠狼,不知如何是好。”

3、通过朗读积累语言材料

朗读是理解文章的重要方法,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阅读能力。朗读训练,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丰富学生的想象,而且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达到发展语言的目的。这种训练实质上也是一种口头习作训练。如果一篇文章不止朗读一遍,而是读许多遍,读得烂熟,作者的语言便真正化为读者自己的语言,无论词语、句子,还是表达方式,都被消化吸收,成为朗读者自己的语言储备。待到要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时,只要从储备里拿出来用,不愁有话说不出了。

四、将习作与生活相结合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这就告诉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思维”十分重要,只有在“思维”中获取灵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笔有神、笔奕生辉。我们号召节假日家长要带领学生走入广阔的生活,孩子在生活中找到思维的起点。我班有个四年级学生在暑假到山西旅游写了一篇习作,题目是《美好之旅》,写到爬绵山时,这样描述:“开始走的时候,我还是像猴子一样嗖嗖的向上蹬,坚持走了八十多个台阶后,就像大象似的慢吞吞的走着,累的实在不行了,我就像小青蛙一样,一步一步的向上爬,终于爬到了终点,我怀着一颗血热的心,往下望去,享受着微风的吹拂,毅力排在第一。多么真切的生活体验啊。”

参考文献:

三年级记事作文习作指导教案 篇4

教学目标:、通过训练,让学生进一步学会 “ 写人记事 ” 的记叙文的写法;

2、启发引导学生在 “ 写人记事 ” 中,用心去体会所写人和事中所蕴含 的情感。

3、学会从身边的生活中寻找材料,写真人真事。教学重点 :知道记事作文的六要素。

教学难点 :能够从身边的小事中发现素材 教具:多媒体课件 7张照片 作文稿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事情,有些事情很有教育意义,值得表扬,提倡;有的事情却给人留下深刻的教训。把这些事情的全过程或某一阶段、某一侧面如实地、有条理地记叙下来转告给更多的人,这样的文章就是记事作文。当然描写任何事件,总离不开人物及其活动,但这里的人物描写并不作为文章描写的主要任务,只需要把与事件有关的人物交代清楚就可以了。

二、出示课题——记事作文指导

三、问 我们学校最近都发生那些事情

生答(学雷锋 营养餐 升国旗 校园广播站开播〃〃〃〃〃)

四、出示学生营养餐实施过程中的活动照片,思考你看到了什么,你想到什么?

五、指名学生说一说你看到的

六、学生进行片段练习,回忆营养餐活动照片描述看到的现象和人物的心理活动

班内展示

七、教师进行习作指导

写记事作文的时候,首先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把事情的六要素交代清楚。六要素是指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这里边事情的“经过”是重点,要写得具体详细

其次要围绕中心,精心选择材料。

在选择材料的时候一定要想一想,这个材料写进作文能不能为你所要表现的中心服务?如果能表现中心的就要采用;如果不能表现中心的,则要毫不留情地舍去

八、出示以营养餐实施为体材的习作范文——《意外的早餐》

九、作文寄语 1.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2.从自己的生活中去找

小学中高年级习作指导.教案doc 篇5

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天玉镇桥上小学

李信亲

新世纪已经来临 , 在新的世纪里,国力的竞争就是科学技术和人才的 竞争。新颁布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 要结合课文的阅读,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朗读、默读和复述,学习精读、略读、浏览,学习利用阅览室、图书馆、网络等查阅资料,培养初步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总量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 “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学生多读书,并采取多种形式交流读书心得。”教学要达到大纲这样的要求,不能仅靠课堂上的课文阅读指导,还要指导学生在课外大量地阅读。

一、当前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正处于培养良好阅读习惯 的最佳起步时期和个人素质的奠基时期,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求新、求奇的欲望,想开拓自己的视野,想独立,喜欢阅读人间求生存、征服开发大自然的紧张惊险故事或传记故事。但现在学生受电视剧、动画片的影响要比文学优秀作品的影响大。他们几乎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 , 即使有一点时间来阅读,也没有给予必要的引导。现在市面上的书可以说浩如烟海,但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最能引起学生阅读兴趣的是像《蜡笔小新》《老夫子》等,学生非常有限的课外阅读被这些书占满了,很可惜。

随着珠江三角州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增加,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认识到没有高学历,今后子女的就业竞争力将明显不如人,因此许多家长都重视了子女的学习情况,舍得在子女教育上投入大笔的资金,重视子女的学习成绩。但应试教育的观念没有完全消除影响,家长给子女购买了大量的课本练习、答案、小学生优秀作文选集等,请家教帮助子女提高考试成绩。家长们的重点都放在如何提高子女对课本知识的消化吸收,提高考试成绩上。近几年来媒体上登载的子女因学习成绩达不到家长要求而被责骂,子女把父母杀死的事例屡见不鲜。学校放学后送子女学钢琴、学画画 „„ 学生在完成作业之外如果有那一点儿时间进行阅读,也自觉不自觉地阅读优秀作文选,没有时间阅读文学经典作品。大多家长认为作文能否得高分是他们是否读书的要求,所以与家长谈起学生阅读习惯、课外阅读的内容及指导,家长自然就说为提高他作文水平,我已经给他买了很多作文选,他就是不愿意读。

教师一边抱怨学生作文差,没有阅读习惯,不愿意读有益的图书,要求学生多读书,希望学生的作文能写好,一边却只重视课本知识的教学,缺乏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随着新大纲的深入学习,教师在课外阅读方面的重视程度加强了,布置了课外阅读的作业,但大多仍是有关的作文选集。虽然阅读优秀作文集是课外阅读,但毕竟范围太窄,阅读层次浅,而且不能满足他们求知、求新、求奇,想开拓自己的视野,想独立的欲望,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低。

在教师或家长影响下,学生自然而然地选择阅读小学生优秀作文之类的作文书,而且缺乏正确的指导。为了解学生对学校《学生读书计划》的意见,曾对我校中高年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在“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 答卷中 ,老师布置读怎样的书 ?对读书提了什么要求 ?学生毫不例外的 填 每天读作文选,摘录好词好句子。家长对读课外书有什么意见,鼓励你读怎样的书?学生第一个就填作文集。为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曾在语文活动课时间,对五六年级学生办理市图书馆借书证或阅读证情况进行调查,办理了两证的约有5%(学校曾在读书计划中提出要求),可见学生大多不会利用图书馆等等来扩大阅读面。

电脑的普及,互联网迅猛的发展,上网阅读的学生越来越多,越来越小龄化。网上信息量大,金子与泥沙俱有。中高年级学生好新奇,缺乏辨别能力,受网上不良读物影响的学生人数迅速增加,加强中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培养良好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不仅节约时间与金钱,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一生发展大有裨益。

二、中高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指导。

(一)运用迁移规律,课内指导课外读,把课内外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

阅读是一种从印的或写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阅读也是一种基本的的智力技能,这种技能是取得学业成功的先决条件,它是一系列的过程和行为构成的总和。学生阅读的习惯和能力的培养首先来自于教师课堂教学,阅读方法也来自于教师在课堂中的方法指导。课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利用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词句,抓住重点或优美词句、精彩片断多读,中年级可以朗读,高年级进行默读,培养学生读中感悟,读中理解(大纲语).在小学语文教材(新人教版)里都编排了单元导读和读写例话,它要求掌握什么阅读知识,怎样阅读课文,是语文单元阅读教学的纲。如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新人教版)第四组 的导读有如下指引:“这些课文描写的古今中外的不同人物的内心活动方面都很有特点。学习本组课文,要注意透过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以及他们周围的环境,了解人物的内心是怎样想的,从而进一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语文教师要重视单元导读,导读提出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在课文阅读教学中领悟掌握。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应适当地挑选一些既贴近生活又适合学生阅读的文段,这些文段或信息要求既是学生想知道的社会内容、热点问题,又是文字优美,在语文活动课或适合的时间指导学生阅读,从而满足学生阅读欲望 ,激发学生积极阅读报刊书籍的积极性,积累自己的资料信息。

阅读习惯和能力的形成不能仅靠课堂上少数的课文阅读获得较大的提高,而要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运用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得到提高。教师指导学生运用迁移规律,把课内所掌握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要根据课本里学习的内容向学生推荐相关的经典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沟通课内、课外知识的内在联系。通过广泛的阅读,阅读习惯和能力就会因量的迅速增加而产生质的变化,学生能力得到提高,思想得到升华。

(二)教会学生选择课外阅读读物的方法,让学生自由选择阅读。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书刊往往随意性比较大,喜欢新奇、有动感的图画书籍,求快,阅读时囫囵吞枣;求厚,不切实际地读厚书,缺乏辨别能力,出现不少学生偏爱的现象,甚至容易受不良刊物及互联网上不良信息毒害。教师不仅要向学生经常性地推荐有益的读物,还要教会学生选择课外读物和信息的方法,让学生自由选择阅读。

清代唐彪在《 读书作文谱 》中把书籍分为五等,主张按等选择读物。书“有当读之书,有当熟读之书,有当看之书,有当再三细读之书,有当备以资查之书。”唐彪的这个分类是极粗略的,但对教师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教师也应指导学生把课外读物分为当读、当看、熟读几类,有选择进行阅读:第一是与课内教学密切相关配合的书,教材有选文的原著 , 课文作者或课文人物的传记作品是当读之书 , 如读了《火烧赤壁》,指导读《三国演义 》。第二是经典作品,名家短篇佳作、童话寓言、科普读物是当看之书,如《安徒生童话》《十万个为什么》等。第三是属于字典、辞典的书,这是读书工具,要让学生熟悉它们,并善于运用。中年级以教师为主选择读物,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选择成套读物,到了高年级,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指导学生了解有关图书分类指示和检阅图书报刊的基本方法 ,便于他们学会利用校图书室、市图书馆自由选择读物。

教师在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时,要确立阅读的内容和题材应广泛多样、活泼有趣的指导思想。学生阅读的面宜广,不但阅读的内容要广,阅读的题材、风格也要广。正如鲁迅在《给颜黎民的信》里说的那样 ,读书“必须如蜜蜂一样, 采过许多花, 这才能酿出蜜来, 倘若叮在一处, 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三)指导精读、略读、快速阅读结合,提高课外阅读效益。

新世纪的竞争离不开高效益,教师要让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益。当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量,阅读能力渐渐有所提高后,接着引导他们把略读和精读结合起来。略读——翻阅报刊可采用版面、读标题、读导语、读摘要的方法,迅速了解作品的大意,获取自己所需要的材料和信息。精读——对一些名著、佳作和自己喜欢的需要的文章和书刊,则采用仔细地研究,及时地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教师逐步培养学生“快速阅读”的本领,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时间来阅读尽可能多的资料, 吸收尽可能多的信息,以适应21世纪快节奏、高强度的工作和生活需要。21世纪的阅读教学应该把筛选信息、概括重点等作为训练把手,把培养判断、选择和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放到阅读教学的重要位置上。按照阅读专家曾祥芹、韩雪屏先生研究,新世纪,人们必须迎接三个挑战: 一是无限的书籍对有限的阅读时间的挑战;二是成几何级数膨胀的信息对读者原有接受能力的挑战;三是大量新知识对读者理解能力的挑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电脑进入普罗大众的家庭,上网阅读将逐渐成为今后阅读的大势。因此,训练学生阅读的速度, 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使学生读得更多,读得更快已势在必行。

要使课外阅读既有效益,又有深度,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在阅读佳作、名著前,先阅读序言,了解作品梗概。阅读后,多查阅有关的书评,帮助学生多方面、多角度把握作品,深化认识。

(四)强化自主阅读意识,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是为了将来不用教”(著名的教育学家 叶圣陶先生语),“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新版语文教学大纲)阅读是学习之母,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理所当然要强化学生自主阅读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具体做法如下:

1、教会学生做文摘卡片。此项工作要持之以恒,让学生置备卡片盒,避免散乱,也可采用图书馆的编目分类整理方法,以备日后查找,每张卡片应适当留有空白,以备补充资料。教会学生不仅会做文摘卡片,而且还要求学生勤做文摘卡片,像蜜蜂一样及时地不断地把精彩的片断、重要的材料和信息随时摘录下来,指导学生到知识的海洋中去寻宝。

2、创造口头交流信息机会,进一步加强指导怎样选择、积累有益信息,让他们在交流中获取更多信息。

3、鼓励学生多读书勤动笔。既可以在书上做眉批,划线打重点号,也可以边读边思考,阅读后用读后感的形式对文章的内容发表自己的体会、见解,督促他们做到勤动笔多看书,及时写出自己的感受,促进理解消化,提高表达能力.4、在学生认真写读书心得的基础上,定期利用语文课进行交流,评出优秀读者给予表扬,做到以读促说,以读促写,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同时也领悟到阅读和写作的方法,学校或教师要适当地提供学生把阅读的感受和习作展示出来的场地。在广东的大部分(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学校,都有图书室和 相当数量的藏书。学校教师要利用好这一阵地,组织读书活动和出版墙报、读后感专栏,向你介绍一本好书等活动,给学生提供把阅读的感受和习作展示出来的机会。可以定期张贴读书心得,优美句段的摘录;也可以组织作文竞赛等,让学生通过展示课外阅读成果,激发学习的动力,进一步增强自主阅读的意识。鼓励向广播站和报刊投稿 ,组织开展读书办报活动。如语文教师与美术教师联手组织手抄报活动,鼓励参加《羊城晚报》组织的暑期手抄报比赛,让学生从活动中得到成功的机会与喜悦。

随着阅读量的提高,学生自己有了感受,品尝到阅读带来的成功与喜悦 ,慢慢地自己就会找书读,慢慢学会读书,使自主阅读的意识得到增强,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学生来说,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将会终身受用。

小学中高年级习作指导.教案doc 篇6

教学目标:

1. 熟读例句,理解什么是“对比”。

2. 学会运用“对比”的方法,补写句子。

3. 学会自己创造语境,写出“对比”的句子。

教学重点:

理解并学会运用“比较”的方法补写句子。

教学难点:

学会自己创造语境,写出“对比”的句子。

教学流程:

一、例文引入,习得方法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种写作小技巧,它就藏在下面这句话里,咱们一起来找一找。

Ppt出示句子:

裹着大衣的军官们在凛冽的寒风中打颤,可炮手的前额头却滚下了大粒的汗珠。

1. 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这句话,其他同学思考下从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预设:读懂了炮手的心情非常复杂(你是怎么读出来的?)

预设:我理解了天气非常冷,穿大衣都很冷,可是炮手却在流汗。

预设:我理解了天气很冷,炮手却很热。

总结:天气非常的冷,军官们已经裹着大衣了,却还在打颤。可是,在这么冷的天气下,炮手的额头却留下了大粒的汗珠。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

2. 齐读例句,引导思考,在这样寒冷的天气里,炮手自然也冷,那为什么他的前额还滚下大粒的汗珠?(预设:因为将军要他炸毁自己的家园、因为他的内心非常的痛苦。)

是的,这汗珠显然与他的心情有关,他的家园要被炸毁了,他的心情是多么复杂。

3. 这一句明显是在写炮手的复杂心情,但是作者为什么要在这里写到“裹着大衣的军官们在寒风中打颤”呢?(相机出示吐白:把炮手与别的人对比,更突出他的心情)齐读

4.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写作技巧,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

概念:对比是作文重要的写作方法之一,它是通过对不同人、事、物的对比描写或说明,以突出其各自的特色,或者将同一人、事、物在不同的情景下进行对照,以彰显其变化。(ppt出示)

师解析

5. 在这种句子中,我们还常常会用上“可,但是,却……”来连接对比的两个方面。

二、创设语境,学会表达

下面,我们再一起来看看两个句子。

例句1.寒冷的冬天,其它的花儿都已经凋谢了,梅花却绽放在枝头。

1.同桌相互讨论:同桌之间讨论一下句子如何运用了对比的方法?突出了什么?

引导回答:这句话把冬天绽放梅花和冬天凋谢的其他花儿进行对比,突出了梅花在冬天开放、不怕严寒的特点。

这就是我们刚才概念中讲到第一种将不同的事物进行对比,突显出其特色。

例句2. 平时吃晚饭的时候,小强总是兴致勃勃地讨论学校发生的事情,可是今天却呆呆坐着,一言不发。

我们来看第二句话,请女生们读一读这句话,男生仔细思考下这句话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

预设:把小强和小强进行对比。引导把平时的吃晚饭的小强和今天的小强进行对比,凸显出了什么小强的(变化)

师:这就是我们刚才讲的对比运用在同一个人、事、物的身上,以凸显出其变化。

这条街白天很热闹,晚上却很安静。

预设将白天的街道与晚上的街道进行对比,凸显出其不同的特点。

三、仿写例句,迁移运用

1.看来,大家都已经掌握了这个写作的新技巧,下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

出示语境:

教室里,大家都聚精会神地听老师上课,可小强却……

请同学们拿起笔来,将这句话补充完整,记得体现出对比。

预设:大家都在聚精会神地听老师上课,可小强却看着窗外的小鸟发呆。

可小强的心却飞回了家里去。

可小强却在玩橡皮檫。

请生交流,这句话,将小强与认真听课的大家进行对比,突出了小强的不认真。

2.现在请大家自己创设一个语境,写一句话或者一段话,用对比手法,突出描写对象的特点。

小学中年级段习作指导策略 篇7

一、抓好衔接,减缓坡度

进入三年级, 课程表上就郑重其事地 写上了“习 作课”,学生会觉得习作很神秘、很陌生,所以上好第一堂习作指导课就成了激发学生习作兴趣的第一步, 教师须倍加重视,精心设计。如,教师可出示一个“灯”字 ,让学生先 组词,再造句,接着展示实物。当学生看到崭新美观的台灯时, 请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仔细观察, 然后采取多种 形式说说 它的大小 、颜色、形状、用途等 ,在说的基 础上欣赏教 师提供的 范文———《我家的小台灯》。学生听了范文,联系前面的字、词、句 ,就会轻而 易举地明白 作文是怎 么一回事 儿 ,就能认识到组字成词,连词成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逻辑关系。这样的指导过程,抓住了衔接点,减缓了坡度, 消除了学生对习作的畏难情绪, 起到了爱护初学者的好奇心和积极性的作用。

二、降低要求,自由表达

低年级的写话要求主要在三个方面:培养兴趣 、乐于运用 、学会转化。中年级段的习作,从材料的获取方式,表达形式,语言的使用,标点的运用,词句的修改以至习作的数量等方面都有明确的要求。从现状分析看,低年级教师往往将主要 精力投注 在识字教 学上, 对写话的练习没有足够的重视。因此,在中年级段的习作教学中,教师对学生 要求过高 、过严 ,往往会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和厌倦情绪。所以, 教师在习作指导时,要少些限制 ,少些要求 ,重在激发兴趣,开拓思路,鼓励学生大胆选材,大胆构思 ,写放胆文 ,让其爱写什么就写什么。如,写《我和我的朋友》时 ,学生可写 动物、植物, 也可写想象中的事物和梦中的情景等, 这样才能给学生更多的自由和更大的空间, 让学生尽情地想象, 无拘无束地展现童心童趣。为了不挫伤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在作文评分方面,教师可以一改不给满分的惯例, 第一次作文只要格式正确, 书写得工整就给满分。第二次作文在第一次的基础 上能把话 写清楚就 给满分。这 样一次一 次地从格 式、书写、语言文字等方面逐步提高要求, 每次重点指导一点, 学习一点,既能做到扎实练习,又能很好地激发习作兴趣。正是这种以激发兴趣、发展创造为目的的习作教学, 为初学习作的中年级段学生带来了学习习作的快乐。

三、真情评改,展示交流

评语是教师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的最可贵、最有效的形式,也是激发学 生习作兴 趣的重要 一环。有时一条好的评语能激起学生对写作的追求, 所以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一改 “严师”的形 象 ,以帮助者和朋友的身份真诚地去欣赏每一篇作文,遵循多就少改、多褒少贬的原则, 使评语如朋友聊天般亲切自然,鼓励学生。教师应注意 挖掘学生 习作中的 闪光点,对好词、好段 、好句子及 时加以表扬, 对后进生的作文更要沙里淘金, 劣中寻优, 哪怕是一个字、一个词、一个 标点 ,只要用得好,就应给予表扬。这样的批语,学生看了既舒服又容易接受,并会产生马上修改的冲动。另外,每次批改时, 教师可以在优秀习作的后面画一朵美丽的小红花, 表示“你是天才小作家”, 还可以在优秀习作的后面打上“100分加10分”、“100分加20分”, 甚至是“100分加50分”, 表示进步的程度及写作的态度。习作讲评课是学生最期待的时刻, 因为在讲评课上,精彩句段、最佳词语的作者都会上台展示, 他们读着自己的作文,无比自豪和喜悦,尤其是那些作文能力较弱的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会变得越来越自信。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中年级段的习作教学, 需要教师牢固树立“以趣为本、重在发展”的教学 理念 ,激发兴趣 ,正确引导,不断尝试新的激励方法,让学生在兴趣盎然、沾沾自喜中顺利起步, 并且在习作之路上走得更好、更远。

小学中高年级习作指导.教案doc 篇8

关键词 中、高年级 语文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 )06-0045-02

倡导自主学习关键在于引导,学会自主学习,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至关重要。对语文教学而言,学生具备了自主学能力就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那么如何指导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自主地学习语文课程呢?结合教学实践,具体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帮助学生练就基本功

作为中、高年级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接管新的班级伊始,要用一定的时间来检查了解学生,看看他们是否牢固的掌握了汉语拼音,看看他们是否能够熟练的查阅工具书,是否能够流畅的表述自己的思想。如果有欠账,一定要花费时间为他们补课,想办法打牢他们的基础。

二、指导学生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给予耐心的指导,让他们制定出适合自己发展的目标。如字方面应学会那些生字,词方面应该理解、积累、应用哪些词语,句子方面应该理解、积累哪些含义深刻的句子,内容方面应该理解哪些内容,思想方面应该明白哪些道理,作者的叙述顺序是怎样的。这些目标应该让学生列出一个表格。刚开始时,学生制定的学习目标可能粗浅一些,如有的学生只会制定“我要会读课文”这样粗浅的目标,但这是学生基于自己的学习基础提出来的适合他本人的学习目标,老师要及时的给了鼓励。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从不会到会,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稳步上升,今后在学习中制定出更高的目标。

三、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达成字词方面的有利用工具书(字典、词典等、词语守则)查阅法,有和学习伙伴一起探求的合作法,有向同伴、老师、家长咨询的求助法;理解重点词句方面的有融入上下文意境的身临其境法,有联系生活实际的融会贯通法,有点击自己的情感积累的激活法;观察事物方面的有原地不动定点观察法,有换个地方打一枪的移步换形法;理解课文内容方面的有什么景物怎么样,什么人做什么事的填空法;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方面的有站在作者角度上感受的换位思考法,有立足于自己经验积累的自由驰骋法;理解古诗词意境方面的有根据意象想象画面再现,有连字成句,联句成篇串珠法。如学习《忆江南》这首词时,可以让学生在熟读古词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描述一下作品中所描绘的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时江花、江水的情景,然后唤起学生与生俱来(或后天成就的)的审美感,让他们真正的领略古词的意境。

语文学习方法不胜枚举,教师不能把自以为是的方法强加给学生,而要精心指导,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适合自己的方法,用最佳的方法达到最佳的效果。

四、指导学生做好读记书笔

学生自主学习课文,不能只停留在读的层面上。我们不能要求学生把课本画得乱七八糟,但要指导他们在自己的笔记本里记录自己的自主学习所得:字方面我学会了哪些字;词方面我理解并会运用了哪些词;句方面我理解了哪些句子的意思,积累了哪些我喜欢的句子;内容方面我知道了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那里的景点怎么样;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我懂得了什么道理;课文写作方法上我知道了作者的写作方法是怎样的。这些都要指导学生分块、分条理的记录在读书笔记里。

五、检查落实

(一)要求学生初读课文,进一步熟悉课文。

(二)汇报学生所制定的学习目标。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所制定的学习目标在质量和数量上会有很大的差距。事实上世上的事情没有绝对的对错标准。对后进生所制定的目标,哪怕粗浅,哪怕幼稚,教师均要以鼓励为主,以激励学生自我学习的积极性。另外教师要认真贯彻素质教育的全员性原则,把汇报的机会给每一个学生。

(三)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自定的学习目标和建议目标,让学生踊跃地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如有同学汇报“我要会读课文”,你不妨让他读读看。有同学汇报“我要理解课文内容”,你不妨出一道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例如我在检查学生对《七月的天山>内容时,我出了“走进天山作者看到:

;再往里走作者看到:

;走进天山深处作者看到:

”三道填空题让学生完成。

检查学生的学习结果,不光要看结果,还检查学生获得这一结果的过程与方法,让他们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从而培养他们逻辑思维的慎密性。其实这也就是检查学生的学习方法。例如在上完《万年牢》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汇报对文中第一个“万年牢”的理解时,该同学回答说这是指父亲做的万年牢质量好。我接着问“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该同学回答说我是根据上下文语境来理解的。

检查落实的各个过程并不是分割的,而是相互渗透的,在操作过程中,切忌敷衍了事。

参考文献:

[1]熊开明.新课程学科实用教学法·小学语文[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2012.

小学中高年级习作指导.教案doc 篇9

一、观察生活,捕捉素材。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这就告诉我们作文的素材问题。学生的生活内容极为丰富多彩。在学校里,有多种多样的活动,如学习、文体、课外兴趣小组等活动;在家里,有生活、家务等各种形式活动;社会上,正逢盛世,气象万千,繁荣的市场经济,奇异的家乡变化等,这些都充满着时代特色的新鲜材料,要丰富学生的写作材料,必须借于对周围事物的仔细观察。我们要引导学生去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用自己的眼睛留心观察周围的人、事和景物,用耳朵倾听大众的语言,获取生活中的种种声响,用心去感受生活脉膊,训练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认识世界,从客观世界中汲取多种营养,不断充实、丰富知识、陶冶情操。这从根本上说,就是让学生捕捉素材,开发学生写作的源泉。

小学生的“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智能发展还处于低级阶段,意志的内控力不强,我们要根据儿童“情绪性”的特点,先指导定向观察,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并创造性表达的欲望。例如要学生作文《参观世锦园》,在习作前,我有计划地组织学生春游,到实地欣赏世锦园花卉的自然景观。春游前,提出观察要求:注意观察世锦园内外的景物特点,并把自己的游览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的材料及时地记下来,为描写世锦园作好准备。观察时,又给予了导向,学生有了明确的目标,仔细观察成为自身的需要。这也激发了学生观察动机和写作的欲望。学生写出了一篇篇描写细致、富有真实感的作文,针对学生习作中成功之处,我便毫不吝啬地写下了醒目的赞语,当众宣读,表示赞赏,激发学生对观察的深层的兴趣,由此促进孩子们乐写不疲的内驱力。在此基础上,我还能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更为广阔的生活天地,随机观察,随时注意日常生活中有意义的、有趣的事物。学生一旦养成了随机观察的习惯,他们捕捉生活素材的能力也随之日益增强,从而头脑里的材料也就越积越丰富,作文时“文思泉涌”,得心应手之感也就油然而生了。

二、学好课文,积淀素材。

语文教材选入的文章,文质兼美,典范性强,是我们用于指导学生写作的最好范文。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课文,引导学生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表达思想的方法。如教《灰椋鸟》一文,引导学生学习作者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即从从点到面,由部分到整体、由近及远等,使学生感受到作者笔下的灰椋鸟归林时场面的蔚为壮观和作者的真情实感流露,无不缘于他的仔细观察。如教《第一场雪》一文,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用多种感官去观察雪前--雪中--雪后的雪景特点,有目的地认识事物,然而由表及里地认识,由此及彼地联想。由冬雪联想到农作物以及人们生活的关系,表达了人们喜悦的心情,使学生认识到作者这样善于分析联想,做到移情入物,写出来的文章才有深度,才能感人。如教《爱因斯坦与小女孩》、《船长》、《穷人》等,就是通过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情、心理活动的特点来描写,表现刻画人物,反映人物的个性、特征以及内心世界等。总之,从课文中学习作者观察方法、表达方式,积累词汇、积累素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课外阅读、扩充素材。

单从课本里学到知识、积累素材还是不够的,我们要引导学生除了认真学习课文外,还要多读课外书籍、报刊、杂志,扩大知识面,充实写作材料。“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些名言意在表明博览群书,可使自己的知识丰富起来,写起文章就会得心应手。书是前人的经验、智慧的结晶。在不同的作者笔下,同一事物是千差万别,绚丽多彩。每个作者都有自己观察世界的方法,自己的风格和语言。那些动人的画面,精彩的描绘,形象的比喻等优美词句、语段、表达方法都要取之精华。我们要引导学生将外物转化为内物,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会使文章增色生辉。“书山”、“学海”是写作素材,学之以恒,取之不竭。

四、动笔勤写,用好素材。

学生素材丰富了,就要引导学生用好素材,提高写作水平。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写作训练方法。它能促使学生随时随地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习惯于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事物,并能做到专心致志,积极思维,选择有意义的,感受深刻的记下来,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写作素材也就丰富了;写作技巧也就会逐渐提高起来。到那时,无论写人还是记事的记叙文,就会有血有肉,生动形象。如一堂自习课上,一只麻雀突然飞进教室。安静的教室顿时沸腾起来,有的同学关门窗,有的同学拿扫把、竹竿,有的同学嘴里发出吆喝声,有的同学昂着头手舞足蹈……麻雀在教室里飞旋,同学们神态多异,情绪高涨。最后麻雀飞累了,终于被一位同学逮住了。“众生捉鸟”的“壮观”场面一结束,我便立刻让同学们自由写此景此情此乐此感,结果,同学们的习作见仁见智,大多言之有物,把逮麻雀的场面描述的淋漓尽致。当然,坚持写读书笔记也是十分有效,一方面帮助学生积累语言材料,一方面可以开拓学生的写作思路,提高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的能力。坚持写日记也是有效提高作文能力的捷径,还可以在班内开设让学生发表习作的园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勤写多练,在练中用好素材,同时也会促进学生不断积累素材,提高写作水平。

古人言:“授之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这句话道出了授予方法的重要性。同时,在当前以素质教育为主的形势下,我们要教给学生成功的习作方法,让学生有言可发、言之有物。然而,“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所以,在作文教学中,不光教给学生写作方法,更重要的是教给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积淀写作材料,在名人名篇中吸收营养,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广泛地开拓学生写作的源泉,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作文表达能力。

小学中高年级习作指导.教案doc 篇10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观察,记忆能力及绘画表现能力。

2,陶冶学生爱家、爱家人以至更爱自己的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家》的录像片断等。

教学重点:让学生仔细观察自己的家庭环境,凭记忆选择一个最美的角度默画出来。

教学难点:要扣紧主题,以一事一景来完成作品。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注意检查学生学习用品)

二、导人新课:欣赏《家》的录像片断,导人新课。

三、讲授新课。

启发谈话:家是温寨和团圆的代名词。大家认真地去观察自己家里最美的一角,现在请几个同学来说说你家最美的地方在哪里?(客厅、卧室、书房、厨房、阳台……)今天,我们就是要把这些最美的地方画下来。(板书课题)

读画(出示范图,引导学生欣赏教材范图,分析作品中的构思和画面处理效果)9卧室的一角、客厅的一角、书房的一角、阳台上、我的小天地……

3,小结:从构思角度来看,一张画不可能画出家的全貌,我们可选择一景一事来表现。教材中的学生作品画的都是家里的某一角落或一个侧面,表现手法不同,但都从不同的角度较好地表现出《我的家》。

作画步骤,边讲边示范。

①构思:即确定主题,选择角度。同学知道老师平时最爱写毛笔字,老师就画书房的一角。

②打稿:根据构思轻轻地把景物画出来,注意选择你认为最美、最人画的地方,要突出主体部分,详略得当。

③修改:注意画面构图,线条的流畅明了,富有童趣。

5饣鼓励学生大胆创作,既要有生活性,又要有艺术性。

四、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五、小结:

表扬画得较好的、有进步的同学,作业给全班同学观摩;同时也指出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回去对照自己的家,修改一下,下一节课再给这幅画涂上色彩。

第二课时

一、组织谈话。

上节课,大家已经把自己家的一角初步画了一个o稿子,这节课,我们再稍作修改,涂⊥漂亮的色彩。

二、讲解上色方法,强调画面效果。

1,大家根据自己的意图,可用蜡笔、水彩、彩色水笔等涂色,做到上色自由,但又不失协调、美观、鲜艳的效果。

2.上色步骤:

①从整体人手,确定主色调。

②刻画画面主体,描绘美的感受,使画面达到表情达意效果,进一步体现爱家的思想感情。

③结合主体,搭配好背隶颜色,使画面色彩协调、美观,给人一种美的感觉。

3,结合以上步骤,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想法,教师进行小结,并鼓励学生大胆用色,表达美的感受。

三、学生上色彩,教师巡回指导。

小学中高年级习作指导.教案doc 篇11

1.围绕难忘的第一次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能抓住重点,内容要真实,叙事要具体,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听他人说话时要认真耐心、尊重对方,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2.根据习作提示,从三个内容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围绕所选内容的写作要点分段表达,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

课前准备

和家人交流自己曾经第一次做过的事情,注意把事情经过叙述清楚,最好能谈谈自己的想法或得到的启示。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经历中,是不是有很多难忘的第一次,不同的第一次常常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有成功,有失败;有欢笑,有泪水;有满足,也有遗憾但无论怎样,都是令我们难忘的第一次。你经历过的这些第一次哪些最令你难忘呢?就请你把它从记忆的深处挖掘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

二、充分准备

想:1.回忆自己印象中最深刻的第一次,想想事情的经过。

2.想想这件事发生时的真实感受,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说:1.练习把事情的经过说得完整有条理。

2.练习把自己的感受、感悟说得简单、精炼。

3.练习有感情地叙述难忘的第一次

三、小组演练

1.在小组中练习叙述难忘的第一次,请小组同学就表达内容、语言、语气、表情等方面提出意见,叙述者要和提意见的同学有交流。

小学中高年级习作指导.教案doc 篇12

1、了解和认识争辩,对争辩发生一定的兴趣,能积极尝试,参与争辩。

2、写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事情,要有真情实感,注意环境描写与心理活动的刻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读题引入

1、读课本“口语交际”,理解辩题。

2、确定观点,准备争辩:

先确定自身是持反对还是赞成的观点,再选择支持自身观点的事例,准备5分钟。

⑴小组争辩:

①八人为一组,进行争辩,每组推荐一人准备参与全班争辩。

②辩手根据同伴的提示,对自身的发言进行补充修改。

⑵班级争辩:

①说明要求:在争辩中要做到态度诚实,语言得体,论述观点要言之有理等。

②分组:根据所持观点将全班分为两组。

二、争辩

师生点评争辩情况。

三、课堂小结

肯定双方说得对的地方,以使对问题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一、明确要求

1、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体现人们相互关心的事。出示习作要求。

2、事情发生在怎样的环境里?是怎样发生、发展、变化的?

3、习作时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

二、要表达真情实感

举例启发:

1、结合习作要求,从课文中找出适合的内容,作为示例。引导同学体会、交流。

2、教师总结、点拨。

三、搜索题材

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关心、互相协助。请打开你记忆的闸门,搜索那些令你感动的故事。

启发同学从时间(懂事的时候、上学前、去年、今年、上个月、上星期、最近……)、地点(家里、学校、邻居家、外婆家、公车上、郊外……)、人物(家长、外公外婆、爷爷奶奶、老师同学……)等角度去搜索题材。

四、安排习作

根据习作要求,完成习作。

第三课时

习作讲评

一、名言激趣

1、出示名言,激发修改兴趣:

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鲁迅

我把《永别了武器》的最后一页修改了三十几遍,然后才满意。我把《老人与海》的手稿读过将近两百遍才最后付印。──海明威

2、交流习作:

大声朗读习作,根据教师的批阅内容,同桌间交流,互相讨论、评点。

二、佳作共赏

这次习作要求大家写生活中相互关心令人感动之事,写出真情实感,并且注意动作、语言、心理等细节描写。看到好文章或精彩片断的同学请举手,或者自荐。

1、请写得好的同学朗读自身的习作或习作片断,其他同学认真听,适当做笔记。同学自评。

2、听了这篇作文,你最欣赏的是什么?有没有写出真情实感?哪些情节描写得比较具体?是怎样写具体的?同学评点,教师总结。

3、教师推荐好文,师生一起评议。

三、指点迷津

1、教师提出批阅中发现的问题,师生讨论如何修改。

2、动手修改。

小学中高年级习作指导.教案doc 篇13

《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

一、教学目标

1、运用课文中一些写人的方法,通过具体事例写一个印象深刻的人;

2、能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人物描写方法突出人物特点。

3、语句通顺,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二、教学重、难点

1、运用课文中一些写人的方法,通过具体事例写一个印象深刻的人。

2、能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人物描写方法突出人物特点。

三、教学准备 视频、图片、课件

四、课时安排:三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观看动画。

2、学生说动画中人物的形象、性格。

3、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运用各种方法勾勒人物的特征,把那个让你印象深刻的人物展现在大家的眼前。板书:《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

(二)了解习作要求,复习旧知——读人

1、动画的作者用什么方法把这个人物写活的?请你说一说。

2、想想还有什么方法能把一个人写活?(回忆本组课文,我们学到的写人方法:人物描写方法、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对比)

3、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制作人物动画。学生画人,展示,描述。如果画得一样,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描述各人物的外貌特点。

4、动画的主人公已经选好了,现在让我们来让这个动画的主人动起来。学生读P146,大屏幕出示作文要求:要通过具体事例,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写人的方法,表现人物的特点。题目自己定,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注意不写错别字。(请学生说出要求中的关键字词,提醒注意)

(三)写前交流——说人

1、这次习作,我们可以写身边熟悉的人,也可以写偶然见到的陌生人。但你身边的人这么多,你准备写谁?你为什么要写他?你准备通过什么事件抓住他的哪些品质去写呢?请大家根据课前预习的内容,和同桌讨论,并相互提出修改建议。

2、同桌交流

3、班内交流

(四)写人

1、请学生小结写人作文要注意之处。——①运用具体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特点; ②运用各种写人的方法;

③要写出人物的特点,切忌千人一面。

2、学生写作。

板书设计:

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

具体事例 写人方法 特点鲜明

教学反思:

小学中高年级习作指导.教案doc 篇14

教学目标:

1、学习观察周围的生活,能用文字和照片记录生活中打动心灵的真实情景和想法。

2、能够运用正确的方法观察多幅图片,准确把握图意,通过合理丰富的想象,连贯、具体、生动地写一篇短文,再现当时的情景。重难点:通过合理丰富而独特的想象、连贯、具体、生动地写一篇短文,再现当时的情景。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说说生活中的小事,唤醒生活体验

1、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一对善于倾听的的耳朵,一个聪明的大脑,生活中一定有许许多多的故事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的让你感动,有的让你明白一个道理,简单说说生活中你的发现。(学生把课前准备的感人的画面与大家交流。)

2、学生谈自己在生活中的发现,老师倾听为主,适时简单点拔、引导。

二、谈谈例图中的内容,学习感受生活

1、走进例文、例图,初谈感受。

(1)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也是酸甜苦辣的,什么画面,什么故事,什么味道都有。有一个善于观察的小朋友和爸爸一起回家的路上就发现了这样一件事:(课件出示:........)(2)读一读这段话,和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感受。

启发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把自己想到的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学生预设:学生可能会说“紧张、恐怖,或者心理砰砰直跳”)

2、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观察画面,了解事件,说清图意。请大家打开课本,看看这位小朋友从现场拍摄的画面吧。(1)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学生预设:学生可能会简单说一两句:小燕子被大货车撞死了,另一只燕子飞来想救他没救成,很伤心。学生的发言应该是不唯一的,老师要鼓励学生个性发言。)

(2)请同学们看着每幅图,试着说一两句话,然后再连成一段话。(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第一张照片:一只倒在路上的燕子,可能是被大货车撞死。第二张照片:另一只燕子飞到倒在路上的燕子身边,关心的凝视着它。第三张照片:一只燕子正用力扇动着翅膀,呼唤倒在路上的燕子,希望他醒过来。第四张照片:那只燕子拍打着翅膀,用爪子努力的抓着它,想把他带走。第五张照片:那只燕子终于绝望了,一步一回头的,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教师鼓励多元想象,并引导学生确定两只燕子的关系,比如朋友、夫妻、母子、父子、兄弟等)

(3)学生交流,教师巡视指导。个人交流——小组交流——集体交流

3、教师小结观察多幅图的方法:先整体把握图画,了解主要内容,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把画面一部分一部分的观察清楚,思考这几幅图合起来讲的是什么人,什么事。仔细观察局部,再统观全局,最后再回到整体上来,用“整体——部分——整体”的方法观察。

4、重点指导,学会具体表达

刚才我们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说清了发生的事件内容,我们还要学会把事情说具体。

(1)如何把事件说具体,我们共同出出主意(预设: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说具体,还要进行猜测、想象等,再简单写写周围人的表现等,老师对于学生的发言要给与鼓励,激发表达欲望,尊重自主发展)

(2)我们试着来说说,先说说哪幅画面给你的感受最深?并说出你的感受。

(3)重点指导第三幅图

(预设:另一只燕子正张开翅膀准备保护自己已经死去的朋友,这种友情打动了我。)

展开合理想象,让静止的画面变得生动起来,如使“燕子”开口说话,换角色想“燕子”心理活动等,还可以想象图上没有的画面。请大家仔细观察站立着的燕子,看看它的表情和动作是怎样的?他的眼神中流露出怎样的神情?它仿佛在呼唤着什么?

(5)小结:这些同学已经从燕子的眼神中才想出他在想什么,说什么。所以说的很感人,从小燕子的神情和动作中,揣摩出他好像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可见,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心理活动合理想象,让静止的画面动起来,会把事情说得具体生动感人。(板书:仔细观察合理想象)(6)情感升华

雨在不停的下着,无论那只活着的燕子怎样的呼唤,受伤的燕子已经没有了反应,无情的雨飘落在它蓬乱的羽毛上。如果活着的家燕是妈妈,看到女儿永远离去,它会说些什么?如果他们是兄弟、朋友呢?如果你就在现场,你会怎样呢?(预设:)

(7)小结:一幅静止的画面,一个感人的事件,在我们合理的想象中,抓住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等细节,再现了这个真实的场景,这就是具体描写,你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写出你感受最深的画面。(板书:动作、神态、语言、心理)

5、学生学写一个画面。

6、评作文。

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7

芒棒中心小学

马荣素

上一篇:高考精彩议论文段下一篇:春暖的散文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