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高年级英语教学

2024-09-22

小学中高年级英语教学(精选12篇)

小学中高年级英语教学 篇1

一、小学中高年级英语词汇教学策略

1.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要想做好小学英语的教程, 我们就要从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的特点出发, 找出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 因为小学中高年级阶段的学生兴趣较为广泛, 好奇心较强, 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具有爱表现和记忆力较强的特点, 再加上, 这一阶段的学生的学习动机十分单纯, 仅仅是为了取得好成绩, 获得教师或者家长的表扬或者是能够在同学中存在优越感等。另外, 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的思维也正处于过渡时期, 他们更加倾向于对具体事实和经验知识的了解和学习, 但是也存在着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缺点。为此, 教师应该根据中高年级学生的这种心理和认知特点, 制定教学方案,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解决这一阶段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 教师应该灵活地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不同的教师在教学英语单词时会采用不同的方法, 但是教学目的大都围绕着单词来进行, 初识单词-操练单词-复习巩固单词的这一种教学步骤也是大多老师所采用的教授单词的方式。

2.运用多种方式呈现单词。一是情景呈现法。用此方法来呈现词的音与义, 可以更好地让学生生动形象的记忆;

二是实物呈现法。在课堂上单词讲解时, 利用实物呈现法更利于学生对词汇的认知, 也符合小学生好奇心较强的特征;

三是形象动作呈现法。授课教师通过生动的肢体动作, 形象的表述单词的含义, 与学生发生互动, 使得学生对于单词的映象深刻, 并且较容易记忆。

3.运用方法记忆单词。

一是联想法。把单词与相似的单词相互联想记忆, 形成记忆树, 这样就可以因一个单词记忆很多单词, 形成单词王。

二是边读边写法。运用手、口、脑并用的方法, 一边写一边读, 这样可以更快、更准确的记忆。

三是趣味记忆法。小学英语教学方法倾向于多元化和灵活化, 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是在学习的初期, 所以一定要在小学时期培养学习和记忆的兴趣。在实际的词汇教学过程中, 可能会发现有些单词的字母组成完全一样, 但是顺序不一样, 词义也大相径庭的现象。为此, 在词汇教学中, 教师要结合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小学中高年级英语词汇教学的原则

以上我们对小学英语中词汇教学的目标及学生的学习、记忆词汇的方法和心理特点进行了分析, 我们可以将小学中高年级的英语词汇教学原则总结为以下几点:直观性原则、情景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重复性原则。

1.直观性原则。因为小学生自身的好奇心强, 对直观教具兴趣浓厚, 形象思维比较发达的特点, 能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 使他们在看得见, 听得到, 摸得着的教学过程中学习单词, 发展思维, 刺激记忆, 便于小学生对于英语的记忆和掌握。并且现行小学英语教材中所包含的词汇几乎全都是一些常用的、可与直接观察到的事物联系起来的名词、动词、形容词和人称代词, 这些都可以通过直观的教具或适当的教师体态语来教授,

2.情景性原则。小学英语词汇教学应该根据儿童的思维特点具有极强的具体形象性这一特点, 所以在小学中高年级英语词汇教学中应充分创设情景, 即将实际的生活情景、表演性的情景和想下的一些情景应用于小学中高年级英语词汇教学中去。创设情景后, 学生通过教师的语音支配, 进入到教师设定的情景中去, 可以通过具体的情景使原本抽象化的知识变得具体化, 形象化, 这样通过创设真实的情景, 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还能促进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更积极地运用所学的词汇。

3.系统性原则。同汇作为语言中一个比较庞大的系统, 词汇的语音、形态、意义以及他们之间, 都可以通过运用前缀和后缀的方式来使词汇的意义和词性发生改变。因此, 在小学英语的中高年级教学阶段的词汇教学, 教师就应该利用这种方式来对词汇教学产生些积极地影响, 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词汇。

4.重复性原则。据调查显示, 记忆是以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的方式对经验的反映。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人的遗忘进程是非常不均衡的, 在识记后的最初一段时间遗忘的速度是比较快, 在随着时间的变化遗忘的速度回渐渐的变慢。所以, 在小学中高年级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 也要结合学生的记忆规律, 针对小学生记忆力比较好, 但是学得快, 忘的也相对较快的这样一个特点, 教师在对相关的词汇进行教学后, 应该及时的帮助学生进行复习, 在日常教学中使之前学习过的词汇有计划地、比较系统地重复出现在教学活动中, 以便他们在以后的学习或测试中能够“再认”或“ 回忆” 。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教学的目的。

本文通过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语言学习特点, 加上自身对于词汇目标的要求的了解以及对小学生中、高英语词汇教学的掌握, 归纳总结出小学中、高年级这一阶段词汇教学的策略, 且关于词汇教学的方式方法以及如何把教学方法尽可能地详尽化, 也是本文的介绍内容。目的就在于达到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词汇教学的要求, 使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英语。

摘要:结合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语言学习特点, 根据词汇目标的要求, 本文归纳总结出小学中、高年级这一阶段词汇教学的总原则, 以及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 关于词汇教学的方式方法, 把教学方法尽可能地详尽化, 并且小学生的记忆力较强, 因此要达到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词汇教学也有章可循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英语词汇教学策略,词汇教学原则

小学中高年级英语教学 篇2

汉字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文化的基石,也是语文教学的基础所在。识字、写字作为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核心所在,但这并不意味着中高年级就可以轻视识字教学。在中高年级语文教学逐步向文本内容和意蕴转换的同时,教师也要关注识字教学,在寻根究底中还原本真,在拆组构建中丰富意蕴,在学生错误中因势点拨,更好地从语音、语义的视角提升识字教学的效益。

一、在寻根究底中还原本真

汉字从创建过渡到现在,经历历史长河的洗礼,是绝对固定与严谨的。因此汉字教学也务必严谨,来不得半点马虎,任何一种多少一点、长短一点都无所谓的态度都是汉字教学所摒弃的。

例如在教学《少年王冕》一文中,“冕”字上方很多文都认为是一个“曰”,其实下面的两横与外框都不相接。如何才能让学生真正地记住这一点呢?笔者进行了这样的教学:“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三个孪生兄弟,他们分别是――”,教师出示“日、曰”和“冕”上面的部件,引导学生观察并得出:“日”字瘦长,“曰”字宽扁,“冕”字上方这个两横都不外接。教师顺势引导学生关注与“帽”字的相似之处,并在理解“帽”字义的基础上指出:“冕”原来也是帽子的意思,而且是官帽。随后,教师为学生拓展补充了“卫冕”“无冕之王”“加冕”等词语;最后,教师再次强调“冕”字的字形写法。

纵观整个教学片断,笔者先是通过形近字的对比观察,夯实了学生对教学字形的感性认知;然后,激活学生原始的经验积累,找准与“帽”字之间的联系,从意蕴层面让学生了解字形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设置;最后教师通过词语拓展,丰厚了学生的感性认知,让他们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整个过程,学生据字明理,听得兴趣盎然。在这样的教学中,汉字已经不再是一个僵硬的文字符号,而是一个富有生命气息的文化因子。只有寻根溯源,找到汉字原始的根,学生才能快乐掌握汉字、了解汉字。

二、在拆组构建中丰富意蕴

汉字的构造方法多种多样,一般而言有象形、会意、形声、指事等方法。而除了少量的独体字之外,汉字更多的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部件构成。汉字教学就可以根据这一构字特点,引领学生在拆分中组合,在组合中拆分,将学生的关注力从一个汉字向一类汉字转移,促进学生新旧知识之间的转化。

例如在教学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时,教师教学伊始,就直接在黑板上板书“廿”,告诉学生这个字念“niàn”,课题中的“二十七日”,就可以说成是“廿七”,让学生会读其音,并了解其义;随后,教师在这个汉字周围又增添了几个点,演变成了“庶”,这个字就有了更多、广泛的意思,有学生指出这个读shù,并能组词“庶民”“富庶”;紧接着,教师要让这个汉字走起来,随手为其添加了“之”部首,学生一眼看出这是本课的生字。教师在引导学生识记字音之后,通过动作的方式引领学生分别组词:“遮面”“遮挡”“遮盖”……最后,教师强调了“遮”字书写时的注意点:“广”盖头、“之”托住底,部件紧扣不分离。

整个教学,教师在拆合过程中将汉字教学变得意蕴盎生。从“廿”到“庶”再到“遮”,让学生在字形板块的糅合中感知其内在含义,在激发兴趣的同时,使得枯燥的汉字变得趣味十足,一个汉字牵动了三个生字的学习,可谓效率极高。

三、在学生错误中因势点拨

接受心理学认为,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经历得越多,留在思维意识中的痕迹也就越丰富。在整个过程中,即便学生遭受到什么错误,也会让学生获益良多。这对于汉字教学而言,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在教学汉字时,尤其是针对一些较难掌握的汉字,教师不妨就让学生经历一些错误,让学生在顿悟之后形成鲜明的认知,形成终生难忘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雾凇》一文时,其中课题中的“凇”字是学生经常出错的地方,在正常教学中无论教师怎样强调,都有学生写错。笔者在教学这个汉字时,并没有苦口婆心地告诉学生注意点,而是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之后直接要求学生到黑板上板演,果然不出所料,学生写成了三点水。于是,笔者顺势进行点拨:“那里太冷了,水都被冻得凝固起来,多了一点水,赶快改过来吧!”

教师正是利用学生观察不仔细的特点,引导学生故意犯错,这种出错的体验牢固地镌刻在学生的内在意识中,让学生的认知体验显得刻骨铭心。而在随后教师的点拨与评价中,不仅指出了学生的错误,更是极好地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他终生难以忘记。

总而言之,汉字教学并不难,说难其实只不过是教师研究得太少。作为语文教师,理应对每个汉字的原本之根进行通透的把握,从而引领学生在考证中、联想中对汉字形成深刻的印象,让汉字在学生的意识中真正“立”起来。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余东小学)

浅析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 篇3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研究分析;教学现状;教育思想

阅读教学应当是学生很好的对知识点进行吸收和理解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关键点。在当前现代化的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之中,阅读教学是一个关键性的环节,需要注意的是,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准,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必然需求。在今后教师还应当很好地对学生的科学素养以及阅读过程当中的人文素养进行培养,使学生可以在阅读过程当中开阔自己的视野,并且促进其交流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同步提升。

一、采用多种阅读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兴趣

很好地提升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当中学生的兴趣,是切实增强教学水准的关键点,所以广大教师应当加以高度重视。教师一方面需要很好地营造出一种适宜的课堂氛围,同时,还应当对教学的模式和手段进行改进,以更好地培养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达到增强课堂教学质量的效果。在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当确立起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以此为基础和核心环节充分地激发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使得其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可以大大增强。

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指导

教师应让学生掌握一些阅读方法与技巧,在浓厚的文学氛围中陶冶情操,实现与作者思想感情的心灵层次交流。例如,在学习老舍先生的《林海》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融入对大兴安岭的感情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文章中的“三次亲切舒服”展开交流,在简单的交流中了解林海的广袤、山岭的柔情,启迪学生的阅读思维。

总的来讲,增强阅读教学质量是当前教学的关键点,正如上文所阐述到的,阅读教学应当是学生很好的对知识点进行吸收和理解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关键点。综上所述,根据对当前现代化的阅读教学重点和难点等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从实际的角度着手对教学的质量和教学的发展水准等进行了集中性的探析,旨在以此为基础更好地实现相关教育质量的增强和改革。

谈小学中高年级作文教学 篇4

一、要加强对小学生认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 给学生创建一个自主完成习作的环境

结合以前的教学经验, 我觉得多数教师是按照单元课后要求布置作文的, 然后让学生去写, 没有一点新颖感。这种作文方法不但不能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反而让学生越写越没兴趣。因此, 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必须让学生做到胸有成竹, 这样, 学生才能够想写作文, 会写作文。一些学生认为作文难写的原因就是不知写什么、怎么写。所以, 教师必须作好引导, 要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和语言积累, 使学生爱作文、想作文。

(一) 教学中要重视实践体验, 留心生活琐事

在班中, 我设立了交流箱, 让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想法, 为班里出谋划策。

有一次, 班中两个作文差的学生发生争吵, 各说各有理, 我说:“谁有理?把你想说的话都给我写下来。”结果两个学生把吵架的原因一字不落地写了出来, 写得不长, 但原因很清楚。如此学生之间既增进了友谊, 又提高了写作水平, 何乐而不为呢?记得在一次小练笔中, 我布置了“冤家路宽”的练笔题目, 发生争吵的学生把这件事通过练笔叙述了出来。没想到, 在他们的作文中, 我看到了希望。后来, 我觉得让学生“动手不动口”还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于是我将一时冲动的想法加以延伸, 在全班展开, 学生的作文水平一下上去了。

(二) 让学生多积累素材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 授课形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如多媒体的介入, 新颖、生动的课件的出现。教师借助多媒体, 通过讲解、演示, 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印象,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是怎样观察、分析事物的, 让学生学习作者使课文中词与句、句与段、段与篇浑然一体、一气呵成的方法。学生在阅读的时候留心了, 专注了, 也爱读了, 大多数学生逐渐开始“手不释卷”, 写作水平自然就提高了。

二、要激发兴趣, 不拘形式, 由“引导”到“放手”, 让学生真正感到作文的快乐, 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个人对什么事一旦有了兴趣, 就会不顾一切地去拼搏、争取, 而没有兴趣, 就会什么事情也做得不上心。兴趣才是小学生写好作文的重要保证。当然, 有了兴趣还不够, 在他们的头脑里, 这些材料是零乱的、分散的, 由于他们的知识有限, 很难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进行分析、加工, 所以多数学生写起来还是会出现词不达意、详略不当甚至走题的毛病, 这就要教师去帮助理顺。教师要让学生大胆地、自由地去写, 写得不好也不能打消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我在给学生留作文时, 在内容和形式上是给学生留很大的空间和自由的,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选择自己喜欢的形式来写。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分析某些事物的特点、共性, 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引导学生依据要求, 对以往生活积累进行搜索, 以确定写作目的。这样, 慢慢地学生就能写好作文了。

如我在三年级的一次小练笔中, 让学生在校内重点观察一处景物, 可以是校门、花坛、操场……我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进行观察:它们在学校的什么地方?大小、形状是什么?你观察的景物里有什么?它们是用什么做的?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你最喜欢的是什么?参观后你的感受如何……我通过给学生提问题让学生去填空, 慢慢学生就会写话了, 格式也正确了。当然, 标点符号也用得体了。

三、要注重积累, 做到“有米可炊”

学生想写了, 还需有词可用、有话可写、用词达意。学生平时要多积累, 随身携带手抄本, 把看到的想到的立即写下来, 这样, 作起文来才能得心应手, 作文能力才会提高。“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就是这个道理。教师应多让学生走出自己的小天地, 在生活中睁大眼睛, 留心观察。学生要博采众长, 丰富自己, 用自己的耳朵去聆听鸟语、倾听大自然的乐章。教师的评语应以鼓励为主, 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看到自己的进步, 让学生从内心喜欢作文。

小学中高年级成语教学策略研究 篇5

成语是构成语言的一种重要建筑材料,只有让学生不断地亲身接触语言建筑材料,才能逐步完善自身语言系统,加强其语言的敏感度和丰富性。成语教学是发展学生语言的需要,只有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学生在阅读和表达的过程中才能更加得心应手。面对“学生怎样学写作文”这一棘手难题,一位台湾教授曾经脱口回应“记一千条成语”。所以,成语教学无疑对培养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综合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成语教学策略的理论基础

小学语文《大纲》指出:“词汇教学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正确地读出和写出学过的词语,二是懂得词语的意思,三是注意积累词语并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正确地运用。”成语教学也离不开词汇教学的三个根本要务,教师应根据设定的具体教学目标达到不同的层次要求。

如何将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的短时记忆有效地转换为日后的长时记忆,是教

1师在教学中必须面对的难题。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主要以声音代码的形式储存。而长时记忆的存储形式则以语义代码为主,但短时记忆在不断复述或有情感介入的情况下还是可以转换为长时记忆的。因此,在成语教学中,可以通过成语游戏和成语故事等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使学生由浅入深地接触和了解成语,长时间地浸染其中,从而产生对成语的感情依赖,提高学习效果。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心理学教授和教育学教授霍德华·加德纳认为人在实际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智能主要有八种:音乐智能、身体-动觉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语言智能、空间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2运用多元智能理论于成语教学中,教学的形式可因不同的智能训练任务而变得不拘一格。

芬兰优秀语文教师爱丽莎认为“让学生主动学习其实很简单,就是营造出一种学生喜欢的学习氛围。游戏教学,就是一把开启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同样地,此教学理念也可以借鉴于成语教学,让成语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寻找到学习的乐趣,并且成为学生在趣味与实践中寻找成就感、吸收知识的天堂。

二、成语教学的实践策略

基于小学成语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以及以上的理论基础,现提出以下有关小学中高年级成语教学的策略。

(一)内外结合,以内带外

12泛珠三角地区九所师范大学联合编写.《现代心理学》[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年2月第1版.第96页.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新视野》[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第8-19页.小学成语教学的资源非常丰富,既包括教材课文中出现的成语,也包括课外接触到的成语。“积土为山,风雨兴掩;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厚积才能薄发,成语教学贵在长期坚持不懈的量的积累,日子有功,才能促成信手拈来成语的质的飞跃。毕竟校内教学的课时是有限的,所以要合理分配好成语教学的时间和资源。其过程中应依托教材,以课内成语讲解为主,启导学生学习成语的方法,激发学习成语的兴趣;辅以课外成语阅读,引导学生注重成语的摘抄和积累。课内与课外成语学习各承担着不同的任务,两者相辅相成,才能形成优势互补。

课内成语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成语类型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

1.典故型成语——引经据典法

有些成语的意义属引申义,其完全蕴藉在该成语产生的典故(寓言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事件和古代文献等)之中,而在字面上根本无法揣度其意义,甚至感情色彩。如“叶公好龙”、“班门弄斧”、“朝秦暮楚”等等。针对此类型成语,交代一下出处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在了解了该成语背后的故事后,再理解其整体表达的意义往往就水到渠成了。通过有趣的成语故事和教师的趁势引导,学生能深深感受到成语言简意丰的形式美,其学习兴趣也会被大大调动起来。2.抽象型成语——直观呈现法

小学生的思维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但有些成语的字义构成较为抽象化,这无疑给学生的理解造成一定的障碍。此时,教师应对症下药,将成语的抽象概念形象化,为学生扫清理解障碍。例如,在讲解“捕风捉影”这个成语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紧闭双眼,感受一下微风拂过的感觉,趁势说明风“飘无定形,无法把握”的特点,然后再让学生试着捕捉太阳底下自己的影子,从而明白影子也是只能见其形而无法触碰的非实在物。这时,教师再进行总结归纳:“风和影子一样,都是难以捕捉的。所以‘捕风捉影’可以用来比喻说话或做事没有实实在在的依据。”

3.语义丰富型成语——语境阅读法

正所谓“词不离句,句不离文”。有些成语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要表达的意义或指代会有或大或小的差别,因此着眼于其所在的语境,从上下文的内在联系中把握词义是理解该成语的关键所在。例如,在讲授“藕断丝连”这个成语时,学生往往呆板地光从字面上去理解,认为就是“折断了一根莲藕,但其丝还连着”的意思,理解就不到位了。这时,教师可结合《新型玻璃》这篇课文进行讲解。课文原文是这样的:“另一种‘夹丝玻璃’不是用来防盗的。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仍安然无恙,即使被打碎了,碎片仍然藕断丝连地粘在一起,不会伤人。有 些国家规定,高层建筑必须采用这种安全可靠的玻璃。”3可见,此处用“藕断丝连”来表述这种夹丝玻璃坚硬不易碎的特点:虽然表面上碎裂,但是各碎片的内在还有牵连。

4.字义叠加型成语——语素拆分法

字义叠加型的成语是成语教学中最容易解释的一种,因为其整体上要表达的含义可谓显露无遗,基本上就等于各字义的整体叠加之和。此时,教师只需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疏通个别深奥语素障碍便可。例如,“饥肠辘辘”要表达的意思就是“非常饥饿”,但是学生可能对“辘辘”之义存在一定的困扰。这时,引导学生理解“辘辘”之义便成了教学的突破口。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查字典解决或者回想一下自己每次饿肚子时,肚子都会出现怎样的情形,从而引出“辘辘”是象声词,表“车轮滚动”的意思。

当然以上的成语类型和成语教学方法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有些成语能同时适用于多种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自由空间就会相应扩大。此时,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加以选择。

课外,教师则应多加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如书籍、网络、电脑、生活等)搜集和积累喜爱的成语在自己的“采蜜集”中。为了防止学生出现偷懒敷衍了事光光从成语词典中摘抄自己还没内在吸收的成语的现象,教师可以安排每天一位学生在课前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和大家讲解与分享一个成语。

(二)以点带面,融会贯通

成语之间,不仅仅存在近义、同义、反义等关系,还会存在某些属性上的内在联系。教师如果能有意识地把同类成语巧妙地进行归类教学,教学效果势必会事半功倍。

成语归类教学法,在口语交际训练课和作文课上应用性非常强。根据描述对象的不同,成语主要分为人物描写、场面描写、景物描写和实物描写这四大类。例如,教师在“学会描写一种自己喜爱的小动物”的作文课上,可以向学生展示一系列相关的成语,让他们运用其中的成语围绕自己喜爱的一种小动物说一段话。这样不但能使学生掌握教师出示的成语,更改善了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的“词穷”的现象,让其作文的语言锦上添花。

成语分类教学还可以训练、开发学生的思维。例如,在积累包含数字这一类的成语时,教师可以结合一些运算题,提高学生的数学逻辑能力。(例子在此不赘述,见下文成语填空中的成语数学乐园处)

成语学习除了重积累,还要强运用。教师在进行成语分类教学时,可以适当自编具体语境,让学生多加运用。例如,教师可以把“春光明媚、春暖花开、春 3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语文》(五年级上册)[M].人民教育出版.2005年6月第1版.第47页.色满园、春意盎然”等描绘春天的成语汇编在一起,然后借助图片、动画、音乐,甚至可以带领学生出外亲身感受春天的气息,以达到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性体会成语含义的目的。

以上都是成语分类教学的具体体现,但其应用远远不止这些。突破逐一教授成语的常规模式,通过归类整理,以点带面,把一定时期、范围内的成语融会贯通,对提高学生掌握成语的数量和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都大有裨益。

(三)寓学于乐,情染拓展——多种感官交汇教学

传统的成语教学总是流于形式,长期停留在对意义的单一讲解之上,让学生对成语产生枯燥性和晦涩性的误解。爱尔兰诗人叶芝曾经说过:“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可见,教育的关键在于启动学生的内在学习机制。赞科夫⑤认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这正揭示了传统成语教学失效于课堂的内在原因。“成语之妙,在于运用。”⑥因此,构建一种寓学于乐,情染拓展的成语特色教学模式是当今成语教学改革的第一要务。这种教学策略集听、说、读、写、想、画、演等形式于一身,多方位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能够大大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浓厚兴趣,提高学生对成语的长时记忆、深度理解和灵活运用等综合能力。

1.让学生的眼、耳、口、手、脑都动起来

如果成语教学时仅仅满足于学生熟读其音义基础上的正确运用,其结果难免会不尽如人意。多种感官交汇教学不仅仅能让学生通过耳朵接收教师口头传授的知识,还要让学生最大程度地活化眼睛、嘴巴、脑袋的潜能,全身心地融入到成语课堂中。

例如,情境成语说话训练可以检验学生的成语运用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成语故事演讲比赛可以增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成语课本剧表演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协调合作、展现自我,感受表演的平台;成语绘画则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学生在观看与聆听别人表达或表演的过程中,也能无形中强化成语教学,感受成语的无穷魅力。2.让学生在成语中找乐子

在成语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生动有趣的成语游戏让学生斗智斗勇,不但可以增强知识的趣味性,还可以给教学设计起到锦上添花、画龙点睛的作用。以下例举一些常见的成语游戏谨供参考。(1)成语接龙

“重见天日→日暮途穷→穷山恶水→水落石出→出人意外→外柔内刚→刚愎自用→用之不竭→竭尽全力→力所能及→及时行乐→乐不思蜀→蜀犬吠日→日理万机→机关算尽→尽善尽美→美不胜收(2)成语谜语

哥哥怕弟弟——后生可畏 喜获双胞胎——一举两得 只骗中年人——童叟无欺 瞎子吃馄饨——心中有数 螃蟹过河——七手八脚 导游——引人入胜(3)成语填空 ① 成语植物园

望(梅)止渴、出水(芙蓉)、投(桃)报(李)、(昙花)一现、瓜田(李)下、百步穿(杨)、(草)长莺飞、雨后春(笋)②成语动物园

狼吞(虎)咽、画(龙)点睛、(狗)急跳墙、惊弓之(鸟)、守株待(兔)、打草惊(蛇)、虎背(熊)腰、鸦(雀)无声 ③成语奇趣园

人体部位(绞尽脑汁、腹背受敌、咬牙切齿、感人肺腑、三头六臂、另眼相看);反义词(翻天覆地、明争暗斗、乐极生悲、争先恐后、弱肉强食、拈轻怕重); ④成语博物馆

最高的人(顶天立地)、最难做的饭(无米之炊)、最长的一天(度日如年)、最宽的视野(包罗万象)、最重的话(一言九鼎)⑤ 成语神州游

源远流(长春)风化雨、难能可贵(阳春)白雪、同舟共(济南)柯一梦、语重心(长沙)里淘金 ⑥成语数字乐园0、1、2、5、6、7、8、9(丢三落四)7 0、1、2、3、4、5、6、9(七上八下)8 3333 5555(三五成群)(4)成语运算

一鸣惊人+一本正经=两全其美 十万火急-一步登天=九霄云外

双龙戏珠×三顾茅庐=六神无主

八仙过海÷二话不说=四面楚歌(5)成语歌

学习成语歌 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古为今用,以古为鉴 全神贯注,累土至山 磨杵成针,心坚石穿 百折不挠,几次三番 学无止境,春诵夏弦 诸子百家,卷帙浩繁 十年寒窗,萤窗雪案 废寝忘食,孜孜不倦 韦编三绝,百读不厌 学富五车,百举百全 见多识广,博关经典(6)成语表演

拿一片叶子遮住自己的眼睛——一叶障目 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铃铛——掩耳盗铃

戴着帽子的张同学和没戴帽子的李同学同时上台,李同学取下张同学的帽子戴上——张冠李戴

3.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浸染成语的人文气息,感受真善美的熏陶

成语不是直观枯燥的符号图形,其蕴含着无数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化的承载体。成语教学的最高境界,是让学生的思想境界得到升华。对学生来说,成语应“学以致用”,对教师来说,成语应“为其所用”,让成语之花在学生的心底绽放,让学成语成为一种代代学子的优良的传统。例如,学校可以兴办趣味成语学院;定立一年一度的成语节;自主编写“习字学成语”的校本教材;开展成语传统德育活动;增设成语广播站和图书角;举办成语手抄报竞赛;设定成语班级日志(学生可以在里面与同学分享学成语的乐趣,分担学成语的困难,或学以致用运用成语倾吐心情)等等。成语实践活动的形式不拘一格,教师只有因地制宜策划之,学生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无时无刻不深受成语的感染。

三、小学成语中高年级成语教学成果评估体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学策略也只有在不断地实践和检验中才能迸发出生生不息的活力,才能更好地为教学的发展指引方向。

小学成语教学成果评估的对象,既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

学生是有效成语教学的直接受益者,所以是否促进了学生的发展和是否全员参与其中是成语教学成果评估的首要标准。教学成果评估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 的。通过日常口头检查、纸笔测评、实践活动这三种常见的形式可以检验出学生对已学成语的掌握情况。如开展成语故事演讲竞赛、成语背诵大赛、成语知识竞赛、成语自编故事活动、成语书写测试等。而主考官既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学生自己或同学之间。

此外,教师对成语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最终成果的反思与总结,也可以成为教学评估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教师还可以设置教学对照实验,在成语特色班和普通行政班之间作对比试验,从而不断完善成语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小学中高年级英语教学 篇6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 语文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一直以来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广受重视的一部分,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大小不仅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效果,也决定了他们对信息的接收与处理能力。适当的阅读强度、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但能够发散小学生们的思维、调节他们的学习节奏、开拓他们的视野,还可以陶冶他们的情操、提升其整体文学素养。同时,科学技术的发展正越来越加剧社会信息化的程度,对信息的接受与处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的生存质量,而这其中语文水平和阅读能力又不容忽视地影响着人们的信息的接收与处理能力。从教学的角度上来讲,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界以及普通民众对教育体系、教学内容与方式的质疑与反思不断推动着教学改革的发生。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如何适应新的教学标准的要求,转变不合理的教学方式,从而在根本上实现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当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单一的教学方法引起的学生兴趣流失

方法单一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常见现象,很多老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一味地强调课堂讲解、反复朗读及课后习题练习,使整个教学过程枯燥无趣,根本无法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种试图通过高强度的强化训练来提升小学生阅读水平的教学方式,只重视卷面的对错,而忽视了对学生实际阅读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氛围下,学生们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完全没有自主学习的空间,难免会对阅读产生抵触情绪。

(二)课外阅读时间的不足

尽管人们对现行教育目的的质疑与反思正在逐渐推动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入,但目前并没有在根本上改善包括小学语文在内的各小学学科的教育现状。对于绝大多数学校和学生而言,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依然是应试。无休止的讲解和做不完的练习正是应试教育最主要的特点,而这无疑占据学生大量课内、课外时间。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角度来看,课堂教学其实仅仅是整个学习引导活动的第一步,课外的自主学习对于提升学生阅读水平、养成阅读习惯有着同样重要的意义,而在应试教育的体制下,学生真正可以从容进行实质性阅读的时间却很少。

(三)缺少专门的阅读教学方法研究

单一的教学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老师们对教学方法的创造性。老师们在长期的教学活动中会形成自己的一种教学习惯,而一旦形成了教学风格,就会相对依赖于某种固定的教学模式。但事实表明,多元化教学方法的缺失正是严重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重要原因之一。单调的教学方法,既无法实现对学生实际阅读能力的培养,同时在应对应试教育的问题上,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实用。

二、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在十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总结出了几点经验

(一)培养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

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上,我采用以下几种做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 开展一些读书笔记会、故事演讲比赛、读书经验交流讨论会等活动。选出获胜者,对其进行口头表扬和物质奖励,以激发其本人和其他学生的阅读兴趣。(2) 组织多种多样的游戏和表演,如小品、猜谜、童话表演和填写对联等。利用学生平时积累的知识,从而激发阅读的兴趣。(3) 设立“智多星”讲台,让学生通过阅读报纸杂志,搜集信息,在“智多星”讲台上各抒己见,赢得老师的表扬和同学的羡慕,从而激发阅读的兴趣。

(二)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400 万字”,“背诵优秀诗文 50 篇(段)”。吕叔湘先生曾说过,他的成功,得益于课内知识的占 30%,得益于课外阅读的占 70%。由此可见,阅读活动不要只局限于课堂上、书本里,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使他们在活动中锻炼阅读的能力。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教师要指导学生利用信息平台进行探究性阅读,使学生在探究性阅读中阅读能力得到提高。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较强的自制力,但完成课外阅读还需教师引导、督促。教师可以使用复述这个策略。复述看起来很枯燥,实际上对学生理解与记忆课文都有很大的益处,它能培养学生的理解力、表达力、条理性、逻辑性。

(三)培养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

1.培养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思考的习惯。教学实践证明,如果学生读书时能边读边思考,不但会解决和理解课文中的许多问题,而且会提升他们的聪明智慧。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的主动性,不但会解决许多问题,而且逐步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所以,教师要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一边读书一边思考的阅读习惯。

2.培养学生使用工具书的良好习惯。《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学会用汉语拼音等两种查字典的方法,能根据读写的需要比较熟练地查字典、词典。”工具书是不说话的老师,使用工具书是读书和寻求新知的有效途径,学生阅读教材和课外书都离不开工具书。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借助工具书理解疑难问题,相当于找到了一位知识渊博的老师。此外,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应在坚持不懈的反复练习中养成,没有耐心和恒心不会获得好的阅读效果。要教育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需要一点一滴不断积累。

小学中高年级英语教学 篇7

一、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

小学中高年级阶段的学生兴趣较为广泛, 好奇心较强, 更为重要的是具有爱表现和记忆力较强的特点。但也存在着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的缺点。然而, 这一阶段的学生的学习动机十分单纯, 仅仅是为了取得好成绩, 获得教师或者家长的表扬;又或者是能够在同学中存在优越感等。另外, 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的思维也正处于过渡时期, 他们更加倾向于对具体事实和经验知识的了解和学习。为此, 教师应该根据中高年级学生的这种心理和认知特点, 制定教学方案,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解决这一阶段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 教师应该灵活地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二、小学英语中高年级词汇教学的策略分析

(一) 合作学习法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改教学理念要求将合作学习应用到小学中高年级英语教学中, 这种模式更多地强调增加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利用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教师首先要让学生理解教材中要求的哪些词汇是核心和重点。针对核心和重点词汇, 要求学生不仅要熟知他们的读音、拼写和词义, 而且要掌握他们的用法。教师将教学大纲中要求重点掌握的词汇进行分类总结, 那么学生在学习词汇时就能够有针对性地学习了。

其次, 合作学习模式要求合理地分组, 这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部分教师存在这样的错误认识, 认为只要是将学生聚集到一起讨论学习就是合作学习了, 实际上这种简单的分工的合作学习在本质上并没有发挥作用。合理的分组和分工合作学习能够为学生创造极大的学习优势,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比如, 在掌握Favorite的常用句型时, 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开展内部练习对话:

A:My favorite color is blue.What is your favorite color?B:My favorite color is yellow.What is your favorite fruit?C:My favorite fruit is apple.What is your favorite food?通过这样的训练, 学生会对Favorite的用法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二) 分类教学法在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要想提高词汇教学的效率, 学习词汇分类的方法很重要。为此, 教师应要求学生能够对庞大的词汇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 遵循词汇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进行记忆, 这是一个好的记单词的方法。其实, 在记忆单词的过程中, 按照读音规律记忆能够减少记忆单词的时间。比如a在开音节中发[ei], 在闭音节中则发[]等, 结合英语的词汇教学与读音规则来记忆单词, 能够有效地提高记忆的效率。

教师运用分类教学法设计和安排教学过程, 首先要指导学生将所学的词汇按照不同分类方式进行归类总结。比如, 根据词义进行归类, 根据同义词和反义词进行归类, 根据词形进行分类。然后, 让学生尝试对每类词汇进行造句。最后, 同桌或者是前后桌同学一起练习对话。为了巩固复习常见的词汇的几种类型, 让学生分小组相互讨论和监督, 加强词汇记忆。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让学生明确了解合作学习的目的不是简单凑热闹, 而是为了掌握词汇的分类。通过分类教学, 可以使学生易懂、勿混、牢记和活用词汇。

(三) 趣味记忆法在词汇教学中的运用

死记硬背, 这虽然是一种记忆词汇的方法, 但是效率低而且费时间。现阶段的新课程改革强调素质教育, 为此, 小学英语教学方法倾向于多元化和灵活化, 力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趣味记忆法能够有效地提高词汇记忆的效率。在实际的词汇教学过程中, 可能会发现有些单词的字母组成完全一样, 但是顺序不一样, 词义也大相径庭的现象。比如evil、live、vile等, 字母组成相同, 但是顺序不同, 词义也不相同;有些单词从前往后和从后往前的单词组成是一样的, 比如madam;有些单词从前往后和从后往前的字母组成虽然是一样的, 但是词义却大相径庭, 比如but和tub。另外, 运用生活中的一些谐音来记忆词汇也有很好的效果。比如, 将wonder sun (和煦的阳光) , 记忆成“完达山牛奶”。在词汇教学中, 运用趣味记忆法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另一方面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 增强学生自信心。

小学中高年级英语教学 篇8

一、现阶段小学中高年级美术创作课教学的现状

现阶段小学中高年级美术创作课教学由于受到教学条件以及教材内容的限制, 教师即没有办法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更多感兴趣的素材, 也没有办法组织学生进行外出写生, 不能够充分发挥美术创作应有的魅力, 无法激起学生对美术创作的热情, 使得美术创作课教学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 严重影响着美术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首先, 教师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美术创作课是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 也一直深受学生的喜爱。但是, 现阶段在小学中高年级的美术创作课教学中却存在着不少的问题, 课堂教学的效率普遍偏低, 如何有效的提高美术创作课的教学效果成为美术教师们继续解决的难题。很多美术教师在开展美术创作课的时候会受到课本提供素材的限制, 这些内容远离学生实际的生活环境, 并不能够吸引学生的创作兴趣, 进而导致创作课教学效果并不高, 并且久而久之, 学生因为无法感受到美术创作的乐趣与成就感, 就会对美术创作失去热情。

其次,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状况。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已经萌发了一定的理性思考能力, 形象思维能力十分的活跃, 相对小学低年级阶段而言, 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开始逐渐下降, 这些也都严重影响着美术创作课教学的进行。尤其是在美术创作的时候, 一方面受到课堂时间的限制, 学生并不能够很好进行创作构思和绘画布局, 同时, 这一阶段学生绘画的心理普遍比较急躁, 想法很多, 实际却很难表达, 而且急于求成, 在绘画的时候往往涂改多遍, 最后“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造成创作失败。因为感受不到创作的成就感, 久而久之就会对美术创作失去兴趣, 甚至产生畏惧的心理, 对美术课堂的美术创作往往敷衍了事。

二、优化小学中高年级美术创作课教学的有效策略

在美术教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 小学美术教师应该从学生以及教材的实际出发, 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策略, 不断的丰富美术创作课的教学内容, 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和热情, 并保护这种热情, 使之转化为对美术长久的情感态度。而主要的优化策略有:

1. 重视对美术创作素材的挖掘和积累, 拓宽学生美术创作的思路。

由于小学美术教材中所提供的素材普遍与学生现实生活距离较远, 无法引发学生丰富的联想, 造成学生创作的困难。比如, 在《希望的田野》这节课的教学中, 很多城市的孩子根本就没有真正的看到过田野, 更不要说对其进行创作了, 这时候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到郊区进行实地的写生, 也可以播放一些田野的视频, 还可以将一些以田野为素材的名家作品展示费学生, 总之, 就是为学生提供更多可以利用的创作素材, 帮助学生进行美术创作。所以, 老师应该在平时重视对美术素材的挖掘和积累, 让学生在美术创作课中有素材可想、有素材可画, 拓宽学生的创作思路。而且不仅老师自己要不断深入挖掘和积累教学素材, 还要组织学生将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都积累起来, 如准备绘画日记, 将所见所闻都用简单的文字或者绘画通过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这样可以使美术创作拥有一个丰富多彩的素材资源库, 摆脱因为缺乏素材而造成的创作困境, 使学生能够深刻感受到美术创作的成就感。

2. 将美术创作教学的起点进行简化, 降低美术创作的难度。

很多学生之所以对美术创作不感兴趣, 就是因为觉的太难了, 自己没有办法完成。所以, 美术教师应该适当的更改美术创作的标准, 简化创作的起点, 降低美术创作的难度, 让学生能够以一个积极热情的状态投入到美术的创作中去。比如, 老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 选取一些内容简单但又富有创意的美术作品, 帮助学生将杂乱的创作思维进行简化, 集中到一个创作的焦点上来, 使学生能够找准思路, 快速创作。同时美术教师还应该将教学的组织形式进行有效的简化, 提高创作技巧讲解的效率, 节约时间, 让学生能够有更多自由创作的空间, 主要就是让学生将注意力和精力都集中在实际美术创作的构图、绘画变现等内容创作上面。

总而言之, 由于美术创作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美术技能实际运用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 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 面对现阶段小学中高年级美术创作课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 美术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 结合实际生活, 大胆的对美术教材进行创新编排和利用, 通过活泼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 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魅力, 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热情, 使学生真正的体验到美术能力不断提高的成就感, 更加积极的参与到美术创作课的教学当中, 进而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能。

摘要:美术创作课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内容, 选择的创作素材应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 才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面对小学中高年级美术创作课存在的问题, 老师应该重视素材的挖掘和积累, 简化起点, 降低创作的难度, 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美术创作, 这是不断优化美术创作课教学的关键。

小学中高年级英语教学 篇9

关键词:数学生活化,教学问题,措施

鉴于学生的创造潜力是无穷的,而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领域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老师应该加强分析,选择合适的措施,促进小学中高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优化教学效果。

一、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问题

1. 师生生活化意识不强

在传统的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基本是老师单纯地灌输理论,学生默默地死记硬背知识,无形中使教学变得乏味无趣,而且将教学应用于生活的目的也难以达到。传统教学模式中,开展教学工作会把关注的重点放在老师的理论灌输上,师生的生活化意识不强,对学生发展最为重要的独立自主思考的能力也被忽视。

2. 延续传统呆板的教学方式

一直以来,数学教学都是采用一对多的模式,一代代老师依循传统教学方式传递知识,把理论知识放在主要位置,导致学生忽视了生活实践。这样,学生在生活中就很少有自己的思考和创新。老师没有结合生活实际、教学特点、班级学生个性进行考虑,这无疑是与时代潮流相悖,压缩了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空间,无法对学生观察生活的创造能力进行激发和培养。此外,现代信息社会,网络工具多种多样,这更是帮助学生自主化学习的一大法宝,许多教学内容都可以在网上查到资料。

二、促进小学中高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措施

1. 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中高年级的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导入新课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科学的导入,有助于提高数学课堂的质量。在课堂的开始处,老师就需要重视新课引入这一点,尽管让学生适应新内容会花费一定的精力,但为了达到学习效果,必须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使之参与进来。收效良好的新课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有助于进一步启迪学生们的思维,扩展其想象空间。学生的学习,不仅依靠其智力水平,更需要非智力情感因子。因此,老师在负责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时,可以适当地设计一些生活化的情境,抛出问题为新课做铺垫。这也是刺激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可取措施。

2.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反思所学

老师在讲授某些数学理论知识和计算技巧的同时,应该引导学生思考相关的生活现象。对数学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钻研,会经历查看、试验、推算反反复复和交叉的复杂环节,但其最终目的还是要落实到生活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真理。老师也应该思考转变传统的以例题、示范、讲解占主导的教学方法,尽最大可能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反思所学。

3. 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利用

由于社会的进步,各种多媒体、电子白板技术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课堂上,这是一种使课堂教学多样化的方法,有助于帮助学生们解决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数学教学来说,老师不仅需要鼓励学生自己用网络工具查找资料、开阔眼界,自己也可以正确地利用一些多媒体、电子白板技术,这能够把抽象的课程理论用具象展示给学生,使知识的阐述更加直接简易,降低学生领悟的难度。

4. 联系生活实际

任何学科都是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上,最终服务生活的,数学教学也不能偏离这个真理。尤其是在学生自主学习中,更需要用自己的眼睛,去挖掘身边的一切,对促进学生自主化学习非常有帮助。老师在引导学生自主化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把小学中高年级的数学教学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教导学生消化数学知识,领悟生活,学会活学活用更好地生活。小学中高年级的数学教师需要为学生们营造环境,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做好落实生活的工作。学生更是要主动出击,从生活中汲取营养。

综上所述,做好促进小学中高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工作是非常必要的。相关的教育工作者需要注意到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问题,更重要的是,寻找一套科学的促进小学中高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措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反思所学,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利用,联系生活实际,以此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廖再发.关于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几点思考[J].求知导刊,2015,(20).

小学中高年级英语教学 篇10

一、注重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良好的预习习惯,可使学生终身受益。对小学生来说,除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外,更重要的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笔者认为,小学生在课前有效预习,的确对学生的数学成绩提高有相当大的帮助,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笔者是这样做的:要求学生通读数学新课内容,动手划出和圈点知识要点,了解主要内容,而后要求学生细读内容,理解将要学习的数学知识。这是预习的主要环节,即在学生对预习的数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后,教给学生“消化”这些知识的方法。如,列举身边熟悉的事例来理解概念,或通过动手实践来理解数学新知识。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可能性”一节内容为例,提前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和家长做猜跳棋的游戏。让学生通过实践来感知可能性的相关知识,并尝试解答例题,提前进入新课学习状态。

二、课堂教学组织方式应该有效多样

新课程要求小学数学教学应该立足生活,联系和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注重情境的创设等。作为教师应创造性地使用这些因素,随时关注学生参与的状态、时间、方式及效果等,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从而确保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笔者认为,教师应根据不同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选取合理的教学方式。如利用数学活动、数学实践、数学游戏等活动来学习数学知识。如,教学“测量”一节内容,要想收到好的教学效果,就要让学生到操场或校外进行实际观察和测量活动。还有些教学内容,如利息的计算,有的教师组织学生到银行、保险公司去访问、调查,把数学教学活动社会化。虽然多花一些时间,但是能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此外,即使是课堂教学,教学组织形式也不应是一成不变的,小组合作学习就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教学组织方式。例如,可以把全班学生按照数学学习水平分为A、B、C、D 4个层次。对A层次的学生,鼓励其独立学习,在达到大纲要求的基础上适当做一些带有综合性、富有思考性的题目;对B层次的学生,要求其掌握好大纲规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有困难的学生适当予以帮助;对C层次的学生,则多加辅导,使他们逐步达到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对D层次的学生,则以夯实基础,逐步提高为目标,尽可能地一对一地去辅导,逐步鼓励提高。如此坚持,全班学生的数学水平就会得到整体的提高。

三、要注重基础计算能力的培养

小学中高年级英语课堂提问的策略 篇11

一、导入新课时提问。

在一堂课的开始,教师以Free talk的形式,通过与学生问答交流,自然而然地过度到新的主题。记得听过一节江苏省特级教师沈峰老师的课,她这节课是借班上课,沈老师充分利用了这一点,在课的开始设置了让学生来提问了解新老师的环节,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提的问题五花八门,“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 “What’s your hobby ?”,通过老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学生们对新老师的特征、家庭、爱好都有了了解,这个设计比一味的由老师提问、学生回答的环节要好得多,沈老师一句“It’s a secret.”以及耳语告诉学生她的年龄,一下子就拉近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缓解了学生紧张的气氛。通过这个环节,很自然地过渡到所学的新内容,教会了学生质疑,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问的智慧不仅在于提问能否有效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在于提问能否引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二、新旧知识过度时提问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如果教师的提问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就能使学生在每个阶段都连贯地表现为等待、探索和行动”。这样,课堂活动就能顺利、高效地进行,直接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在教学时,从一个知识点到另一个知识点的过渡要自然,使学生不仅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而且能利用已学知识去创造和探索。例如在教授《牛津小学英语》教材4A第四单元的水果类单词时,我由第三单元的职业类单词进行导入,首先出现一个农民的图片,然后问学生:“What’s his job?”,学生回答说:“He’s a farmer.”接着出现一个农民在果园的图片,接着问,“Where is the farmer?”学生回答:“He’s on the farm.”老师接着问:“What can you see on the farm?”,学生回答:“There are some apples and oranges.”在老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中,由第三单元的单词和句型很自然地过渡到第四单元的单词中。所以,教师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设问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新旧知识的联系和整合,有利于突出知识的的连贯性和整体性。

三、强化重点时提问。

设计课堂提问抓住了重点,主要训练内容也就抓住了。一般来说,课文的重要内容(或主要句型)就是教学重点,教师备课时应准确把握好教学重点,充分利用课堂上有限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提问,完成好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例如《牛津小学英语》5A第一单元课文中的难点是There be 句型的一般疑问句及其回答,还有“How many…are there…?”的句型。在教授课文之前,我设计了和这两组句型相关的问题来问学生,例如: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 Is there a new building in your school? Are there any flowers in your school?等等。在课文呈现时,我又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录音,听完之后回答问题,最后让学生用今天所学的句型针对自己学校来编对话,同座位一问一答的形式进一步运用和巩固所学的句型。从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中,教师不仅可以了解其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还能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补充与调整教学内容,并通过让学生反复操练促进学生对重点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四、学习语言文化时提问。

我们在学习外国语言的同时,还应学习这个国家的文化,这样才更利于我们学习语言、运用语言。我们所使用的牛津版教材中所涉及到的外国节日特别多,有些节日是我们中国没有的,这就需要我们的老师去给学生介绍。我在学习节日的时候也是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进行的,比如在牛津版教材5A第四单元中出现了Halloween这一节日,在学习这课之前,我先布置学生去搜集有关节日的资料。在课堂上,我首先提出“When is Halloween?”“Do you know anything about Halloween?”, 这时学生们各抒己见,有的会用单词,有的会用完整的句子来回答,通过提问和回答,老师很轻松地教会了学生“masks, pumpkin lanterns, ghost”等单词,还教会了学生说“Trick or treat?”,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还了解了西方的文化,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了。

教师和学生通过互换角色能促使学生认真学习、独立思考,不断总结归纳,把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体协作能力,真正使英语成为交流性语言。

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采用各种提问方式,既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又可扩大提问的面,增加学生练习的时间和机会。所以我们的课堂提问方式,都必须做到师生双向联系,生生网状联系,培养加强学生的提问意识。

小学中高年级英语教学 篇12

一、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 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手段的滥用

多媒体教学手段作为信息时代下的新教学理念,一直受到教师的青睐,然而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自控能力差,课堂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滥用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参与实践的兴趣,反而成为学生被动地接受学习的压力,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成为观看课件演示的观众,教师成为电脑操作员,上课成了一场动画片或者电子游戏表演,容易引起学生的思想抛锚和厌学情绪.因此,滥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反而显得教学避重就轻,化简为难,画蛇添足,不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课堂教学环节的冗杂

一些数学教师为了使自己的数学课堂别开生面富有特色,在课堂教学组织上显得方法凌乱,过程复杂,主次不分.教学要抓住重难点,教学的目标要明确,这是教学的基本常识.一堂课该选用哪些先进的教学方法,应该在备课前就仔细考虑,例如演示法容易使学生掌握的知识,并不见得讨论法就适应.新课改要求教学方法的选取要科学合理,课堂环节的组织要紧凑严肃.

3. 只重视结果,不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向学习成绩看齐是一些教师遵循的信条,然而教学成绩的提升在于学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才是成绩提升的关键,一个只会让学生考百分的老师并不见得就是一个好老师,因为素质教育和新课改条件下,学生的评价应该考虑综合方面的能力,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做人的道理,以及思想意识和人生态度等内容的渗透同样非常重要,我们的教育恰恰缺乏的就是这些东西.

4. 探究性数学教学活动可操作性不强

新课改要求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掌握相关知识,然而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课程由于大多是基础性知识,探究性内容的设计需要教师充分考虑其操作性,应该和课堂教学的目的相适应,突出教学的重难点,能够以拓展学生思维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动手能力为原则.但是大多数教师设计的探究性学习内容操作性不强,学生讨论和参与活动的兴趣不高,导致这一活动流于形式而不能发挥其作用.

二、小学中高年级数学高效率教学行为的探索

1. 把握运用多媒体手段的时机,切实为教学服务

并不是每堂数学课都适合采用多媒体的手段教学,多媒体教学只是单一的教学方法而已,要把握运用多媒体手段的时机,才能使其为课堂教学服务.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这为他们参与式和互动式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而多媒体教学作为演示式的教学模式,能够把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生动,但是在教学中,学生却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位置,大量的多媒体课件和演示内容,反而占用了课堂时间,打乱了学生的思绪.因此,多媒体教学的选择要把握住时机,灵活运用.

2. 取消不必要的教学模块,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模块设计冗杂这是目前小学中高年级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一堂课是以教学重点和难点的解答为突破口的,只有突出了重难点才能达到课堂教学的目标,教学模块的多样化反而使课堂教学内容松散,结构混乱,重难点不分,导致课堂教学流于一种形式而不能发挥其效率.小学高效率教学课堂应该是由简单的模块构成的,教学模块间的关系紧密,层次分明,这样才能在教学中有的放矢,突出重点.

3. 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将教师角色转换落到实处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非常重要,实践经验证明,凡是一个受人尊重、说话算数、品德优良的教师,都能教出一群德才兼备的好学生.在学生心目中,教师就是他们每天接触时间最多的人,教师和学生间的交流能给他们心灵带来安慰和力量,教师的表扬和批评,都能激起学生心灵的浪花,而交流则是平息学生情绪的最好方式,一个善于接近学生、感知学生的老师才能得到学生的尊重,进而将师生间的情意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4. 改进教学方法,探索高效教学新模式

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探索尝试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方法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简化教学操作流程,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也能够使客观抽象的知识变得浅显易懂.这就要求教师通过不断学习和教研实践,学会运用先进教学设备进行教学,同时也要善于总结,不断提升,争取使课堂教学再上一个新水平.

总结

创建高效率的中小学数学课堂是每个教师奋斗的方向,然而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还应该从实际出发,调整教学方式和结构,完善教学管理,转变教师的角色定位,加强和学生的沟通协调,合理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参考文献

[1]刘建康.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效率的策略分析[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4(6):38

[2]韩秀娟.高年级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效率提升对策探讨[J].新课程:上旬,2015(7):38.

[3]张忠胜.探究小学中高年级数学的高效率教学行为[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5(5):90.

[4]赖伟明.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效率的方法与策略探讨[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5(4):136,137.

上一篇:档案馆政府信息服务下一篇:医疗手术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