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管理创新实施意见(通用8篇)
社会管理创新实施意见 篇1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提升社会服务管理水平,根据(竹委政法【28】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办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时间步骤
1、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总要求,紧紧围绕区委“高点定位再提升”的总基调,以实施社会建设“五项工程”为载体,不断探索和创新社会管理的理念、机制和方法、手段,全面提升社会管理服务水平,为街道经济文化建设实现新提升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工作目标。社会管理控制能力明显增强;社会管理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社会治安稳定形势明显好转;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明显优化;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率明显上升。
二、目标要求
1、创建学习型机关。以提高机关干部综合素质和执行能力为目标,针对目前存在的思想境界不高,疏于学习,知识储备不足,对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够,对新事物接受慢、习惯用惯性思维考虑问题,推进科学发展的能力不强等问题,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由机关党支部牵头,结合老龄工作本职业务特点,制订具体的学习计划。以“全员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以学以致用的良好机制和氛围,以创新的学习形式和方法,使学习成为机关干部的一种工作和生活方式。
2、创建创新型机关。以增强机关干部改革意识和创新精神为目标,针对部分干部思想僵化、墨守成规,安于现状、小成即满,缺乏争创一流的内在动力和求稳怕乱、不敢大胆创新等问题,开展创建创新型机关活动。要以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创新工作思路、工作方法、体制机制和管理服务方式,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推动各项工作争先进位、争创一流。结合创新工作,目前将围绕着全市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通过调研,摸清底子,理清思路,提出建议,为市委、市政府解决老龄化问题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3、创建效能型机关。以提高机关工作效能为目标,针对部分干部工作标准不高、责任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低下等问题,开展创建效能型机关活动。要牢固树立效率第一、发展第一和责任重于泰山的理念,强化观念、合作意识,在高效落实办党组的决策部署上下功夫,在想干事、会干事、快干事、干成事上作文章,形成工作协调、运转高效、执行有力的工作局面。继续抓好老龄工作百分制考核工作,加强基层建设。
4、创建服务型机关。以增强机关干部公仆意识为目标,针对部分干部宗旨观念、群众意识、发展意识、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开展创建服务型机关活动。紧紧围绕“一切为了老年人”的老龄工作宗旨,为方便老年人办证,在政务中心窗口和市老龄办办公室都可以随到随办,方便老年人办证。
5、创建廉洁型机关。以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为目标,针对少数干部党性不强、觉悟不高、纪律不严等问题,开展创建廉洁型机关活动。切实加强机关党的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引导机关干部筑牢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提倡廉政勤政的工作态度,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保持积极高尚的精神追求,讲正气、讲奉献,真抓实干,奋发有为,以良好的修养、清廉的政风和务实的作风,树立机关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三、活动范围和方法步骤
参加活动的范围:老龄办机关全体人员。
按照总体部署,整个活动坚持把学习提高贯彻始终,把边查边改贯彻始终,把改革创新贯彻始终,把争先创优贯彻始终,分四个步骤组织实施。
(一)健全组织,动员发动
1、成立组织。成立办“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在行动”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
2、召开动员大会。召开动员大会,进行部署安排,确保机关党员干部迅速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和办党组的要求上来,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
3、加强宣传。办活动领导小组要充分利用宣传栏、老龄网站等进行不间断地宣传,营造浓厚氛围。整个活动期间,要向市各类媒体积极报送典型事例和新闻稿件,真正形成转变作风,争先进位的氛围,使活动成为大家关心、关注的亮点。
(二)对照标准,学习整改。
1、组织学习。认真组织机关党员干部,重点学习党中央关于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转变作风的重要论述,市委领导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央和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外地在解放思想、转变作风、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
2、对照标准,查找问题。根据市直机关具体标准和考评细则,在联系实际,深入学习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认真查摆问题和不足,有针对性地抓好整改落实。重点在以下方面查找问题:①思想境界方面。查找有无思想境界不高,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小成即满、甘居中游;对上级的文件精神学习不够、理解不深;求真务实的思想树的不牢,说的多做的少、工作部署多、抓落实少;工作标准不高,得过且过,争先进位意识不够强;公仆意识不强,忘记了自己是一名机关党员干部,思想落后于群众,落后于形势等方面问题。②改革创新方面。查找有无思想保守、墨守陈规、改革创新意识不强、畏难发愁、怨天尤人,办事凭经验、决策拍脑袋、习惯于用惯性思维思考问题;工作无创新、无思路,找不到办法,创不出经验,抓不出典型,平推平拥;怕字当头,瞻前顾后,怕得罪人,明知是错误的东西,不敢批评,好人主义,无原则的一团和气;工作办法少,路子不宽,抓不住关键,工作无生气、无特色等方面的问题。③工作效能方面。查找有无办事效率低、落实力度不够、抓而不实,有任务无措施、有布置无检查;工作讨价还价,用客观条件掩饰自己的主观不努力;习惯于当裁判员评头论足,不愿当运动员真抓实干;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议而不决,决而不行,严重的影响了党委、政府和工作部门的形象等方面的问题。④服务意识方面。查找有无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打官腔、摆官架;办事拖拉、推诿扯皮,不是积极地想群众所想、办群众所需、解群众所困,本来应按政策立即办、马上办的事,找种种借口拖着不办,造成工作被动;公仆意识不强,无大局意识,热衷于利益个人化、权力部门化等方面的问题。⑤廉洁自律方面。查找有无执行纪律不严,上班晚来早走,上班时间上网聊天;言行不规、举止不端、着装不整;自身要求不严,对明令禁止的问题搞变通,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等方面的问题。查找问题的形式,一是征求意见。发放《征求意见表》,广泛征求上下级机关的意见,广泛征求服务对象的意见。二是按专题、分层次召开各种形式座谈会、研讨会,查找问题,剖析根源。三是以 “老龄办机关与基层(村、社区)结对服务”活动为载体,结合本职工作,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找准问题症结。四是每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认真查摆问题和不足,深入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
3、认真整改,公开承诺。要组织机关党员干部写出查找的问题、整改的措施、努力的目标,并组织人人发言交流。在此基础上,完善工作目标,制定工作措施。要将职责、承诺、工作目标在办机关显要位置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三)加强督导,推树典型,健全完善长效机制
1、注重督导。办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对活动过程进行调度,及时掌握活动开展情况,提出加强和改进的意见,确保务求实效。
2、明察暗访。重点对以下情况进行明察暗访:①工作纪律情况;②中午戒酒情况;③服务情况;④工作作风、工作效率等方面的情况。
3、建章立制。根据市直机关工委制定机关标准细则,进一步完善制度,建立长效机制,使各项活动转为正常工作。
(四)检查考核,总结经验
每个干部职工都要对查找问题、提升思想境界、提高工作标准、转变工作作风等方面取得的成效,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明确努力方向,形成书面材料,召开总结大会。集中活动结束后,将此项工作作为机关建设的一项常规性工作,持续不断地开展下去,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完善创建内容,使办机关建设不断实现新跨越。
四、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办机关“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在行动”活动的顺利进行,成立办机关“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在行动”活动领导小组。
2、强化督导,严格检查。办领导要按照分工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指导。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搞好整个活动的组织、调度和指导,强化督促检查,抓好典型宣传,及时掌握各阶段活动的进展情况,提出加强和改进的意见,认真抓好活动成果的验收,确保质量,务求实效。
3、注重结合,统筹兼顾。要注重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在行动”活动与强市名城工作结合起来,与巩固扩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结合起来,与争做“泰山先锋”、创建文明机关结合起来。要按照市委要求,集中时间和精力,扎实搞好活动开展。要处理好开展活动和做好各项工作的关系,切实做到两不误、两促进。要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在行动”活动焕发出来的热情,推动当前各项老龄工作的开展,使整个活动真正成为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加快发展的过程。
社会管理创新实施意见 篇2
1 医疗设备配置原则
要做好设备管理工作,首先要制定良好的配置原则,目前常采用的原则是适用原则和经济原则。
1.1 适用原则
适用原则首先讲的便是统筹规划,根据医院的实际需求及设备适用范围,从实际出发,分轻重缓急和对医院医疗技术发展的重要性,逐步施行配套化。首先,应当配齐基础设备,即各临床科室在日常诊断和临床治疗大量使用及使用率很高的设备,这样才能保证日常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其次,应考虑对学科的科、教、研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器械,学科发展好才能使医院的声誉得到提高,才能更好地吸引患者前来就医,对医院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而在设备的采购上不仅要注意技术的先进性、稳定性、安全性,更要考虑对客观条件的适应性和可行性。先进性能使医院处于长盛不衰的状态,使医院发展进入良性循环;稳定性能保证诊断和临床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安全性则是不言而喻的,是对患者和医护工作人员的首要原则。
1.2 经济原则
经济原则是指设备投入使用后的经济效益,在满足临床诊断和治疗工作各技术参数后,我们便要考虑设备的投入和产出比,努力降低技术成本,减轻病人和医院的负担,遵循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价值规律,使人力、物力、财力得到充分而有效地利用。对现代化的技术及先进设备的使用要充分考虑其利用率和经济效益,不能只求洋、全、大,不顾社会效益和医院的负担。在国产设备性能质量已能符合要求时,应尽量先考虑国产设备,不仅节省资金,而且设备的售后服务也相对方便和快捷很多,同时也对我国医疗设备产业发展有促进作用。
2 医疗设备的采购
医院医疗设备的采购是从落实资金和预算,经过综合评定、查明需求、编制计划、落实购买,直至设备到货验收、安装调试为止的全过程管理。
2.1 论证
论证是医疗设备管理的起始环节,涉及到设备的调研和设备资料信息收集。设备的调研主要是针对临床科室对设备各参数的要求和临床使用时能够达到的诊断或治疗效果。要从设备的适用性、可靠性、可维修性等综合评定。资料收集主要是针对设备的技术参数,技术水平的领先程度,及各生产厂家同种类型设备的优势对比,了解产品的生产厂家、型号、技术性能与同类产品比较参数、其他医院现有情况、市场价格、运输条件、交货速度等。
2.2 招标采购
招标采购是医疗设备采购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是一项严肃、认真、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工作。现大致可分为:公开招标采购方式、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询价采购方式、单一来源采购方式、现场议价采购方式。
众多的采购方式中,采用哪种方式应视设备的规格、技术含量、合同金额、资金来源、政策法规、审批程序等情况而定。但是,无论采用哪种采购方式,都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和价格规律,按采购程序和相关的手续办理。
3 设备管理
(1)验收管理。验收管理是医院医疗设备全过程管理的重要一环,是确保引进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投入使用的重要工作。制定完善的设备验收管理制度,对确保合同的落实,维护医院的利益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设备管理部门必须制定一个完善的设备验收工作制度,对设备验收工作的准备、验收的内容、验收的程序做出明确的规定。
(2)安装调试管理。细致的器械安装调试对日后临床工作的顺利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医院的临床技术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应根据不同类型医疗设备的运输、场地、环境、电源、电磁屏蔽等一系列技术参数要求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以便设备能够在厂家交货后尽快投入临床使用。
(3)档案管理。医疗设备在各自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文字、图纸、照片等具有参考和保存价值的各种载体资料,称为医疗设备档案。档案管理通过对设备的招标书、合同内容、厂家信息、技术资料、装箱单、运输单据、安装调试及验收报告、设备操作规程、全套随机技术资料等一系列设备信息,对在用设备进行统筹规划。通过查看设备档案资料,根据其维修记录,对较为贵重的设备采取预防性维修,对设备零配件的供应和维修有充足的准备,充分做好维修前的准备工作以缩短停机时间、减少维修费用、减少事故隐患的发生率等。档案管理的有效开展对医院的管理和发展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只有充分发挥档案管理工作的作用,才能使医疗设备发挥其最好的作用,使医院得到良好的效益。
(4)日常管理。日常管理主要是指对设备的使用环境(温度、湿度等)、电气安全、使用状态等一系列设备要求参数的控制。主要涉及到设备的日常操作人员,要做好防尘、防湿、防蚀、专人保管、定期保养、定期检测。做好日常管理才能使器械始终保持在最佳的工作状态,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
(5)报废管理。报废管理是医疗器械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如何报废机器?什么原因报废机器?怎么处理报废机器?这些都影响到医院固定资产的清算,必须严肃认真对待,因此,各医院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坚持勤俭节约的精神对医疗设备的报废严格把关,更要能使其变废为宝。
4 设备维修管理
把维修从管理中单独列出来,可见其重要性。医疗设备在使用中发生故障而影响正常的临床工作,会给医院带来巨大的经济、名誉上的损失,医疗器械潜在的故障更是影响到病人和医护工作人员的安全。因此,应根据医院规模,配备一定数量的维修专业技术人员,装备一定数量的测试仪器和机械设备以及必要的修理工具,储备各种常用维修材料。
(1)设备的保养。主要分为三级:C级保养是指日常的维护,对设备的温度、湿度,表面清洁,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等,主要涉及设备的外部及表面。B级保养是指内部清洁、检查附件、调整、校准等,是一种计划性保养。A级保养主要是一种预防性维修,除了要做前两种保养的工作之外,还要更换设备的易损配件、检查设备的主体等。
(2)设备的检测。检测是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一项重要措施,已在医院的安全控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医疗设备的检测要根据不同类别的设备设定不同检测的标准、不同的检测项目。设备检测人员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尤其需要对被检设备有一定的了解,能够正确运用检测技术,能够分析检测中的数据。医疗设备提供的医疗信息已是日常诊断和治疗工作不可或缺的信息源,如果医疗设备提供的数据有误,会在很大程度上误导医生。所以,在管理中对医疗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合理进行质量控制是非常必要的。
(3)机器的维修。维修大致分为几类:(1)计划性维修:根据设备的购入时间和使用期限,制定合理的维修计划,不管设备运行状况如何,都要严格按计划执行。制定设备维修的工作计划日期和大致工作量,利于提高设备的开机率,尤其适用于手术室设备及医院三气系统。(2)预防性维修:即对设备发生异常前进行早期检修。对一些贵重的仪器设备,可在故障发生前有计划地进行维护。(3)事后维修:即设备发生故障时才进行维修。这种修理需停机进行,修理费用高,维修周期长,管理被动。(4)快速维修:即在不影响设备正常运行情况下的修理。在急救设备维修中经常遇到。(5)改造维修:即对设备经常发生故障的部位进行结构改造,可减少维修工作量、提高其效率、降低保养费用。设备故障维修应适应临床需要,分轻重缓急,及时维修。在执行设备维修制度同时,要定期对登记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使之成为设备管理的反馈信息。
综上所述,医疗设备的采购论证和管理对医院现代化发展、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发挥着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在医疗器械的采购论证和管理上秉着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做好工作,为医院的建设和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摘要:本文根据临床工程师的工作实践,阐述了医疗设备采购的原则和实施医疗设备全面管理的几点意见。
关键词:医疗设备管理,采购论证,医疗设备
参考文献
[1]夏慧琳,高关心,安文昊,等.三级甲等医院开展医疗设备质量控制的实践[J].中国医疗设备,2010,25(1):1-4.
[2]周丹.医院医疗设备质量控制体系的建设与实施[J].中国数字医学,2007,10(10):12-14.
[3]陈国强.医疗设备管理中的三个重要环节[J].医疗保健器具,2008,(1):38-39.
[4]刘爱勤.浅谈医疗设备管理的主要问题和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0,(1):268-269.
[5]朱学君.医院医疗设备档案管理工作实践与体会[J].现代医院,2010,(3):134-136.
[6]房树志,张文才,谢京启.浅谈医疗设备的全程管理[J].医疗装备,2010,(3):36-38.
[7]赵勇,赵颖.关于医院医疗设备管理的几点认识[J].科技信息,2010,(8):432.
[8]戴红军.医疗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案例分析[J].中国医疗设备,2010,25(4):75-76.
社会管理创新实施意见 篇3
为积极推进我省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关于积极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3]16号),结合我省实际情况,现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建立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为目标,以“总体规划、分类指导、稳步推进、规范服务”为工作思路,采取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的管理形式,加快我省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步伐,逐步使企业退休人员由单位管理向社会化管理过渡,实现退休人员由“企业人”向“社会人”转变,以减轻企业社会性事务,为我省经济发展和深化企业改革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总体目标
我省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总体目标是:从2003年起用两年的时间基本实现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到2004年底,争取在全省范围内基本实现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同时做好规范和完善工作。
三、工作内容和组织机构
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是指职工办理退休手续后,其管理服务工作与原企业分离,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人员移交城市街道和社区实行属地管理,由社区服务组织提供相应的管理服务。街道和社区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主要包括:配合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做好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保障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为企业退休人员提供社会保险政策咨询和各项查询服务;跟踪了解企业退休人员生存状况,协助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进行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帮助死亡企业退休人员的家属申请丧葬补助金和遗属津贴;组织企业退休人员中的党员经常开展组织活动,加强企业退休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健康档案,有计划地开展健康教育、疾病预防控制和保健工作,提供方便的医疗、护理和康复服务;组织企业退休人员开展文化体育健身活动,指导和帮助他们通过各种形式的社会公益活动发挥余热,开展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
(一)县(市、区)以上成立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政府分管领导担任,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的职能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承担,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其工作职责为: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负责本地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政策制定;负责本地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总体规划和协调推进;为本地区的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
(二)街道办事处(乡镇)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职责为:负责本地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组织和领导;负责企业退休人员党组织关系的接转工作,开展党的组织活动和党员的教育管理;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组织、指导社区开展企业退休人员文化教育健身活动;做好有特殊生活困难的企业退休人员的帮扶工作;协助社保经办机构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的档案移交工作。
(三)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职责为:对辖区内企业退休人员进行登记,建立退休人员基本情况数据库;配合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做好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和基本养老金待遇调整工作;建立统计报表报告制度,按照上级管理部门的要求定期反馈工作信息;为企业退休人员提供社会保险政策咨询和各项查询服务;跟踪了解企业退休人员生存状况,协助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进行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帮助死亡退休人员的家属申请丧葬补助金和遗属津贴。
(四)社区(或居委会)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职责为:协助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做好辖区内企业退休人员社区管理服务工作,组织企业退休人员开展文化体育健身活动和开展自我管理和互助活动,做好鳏、寡、孤、高龄、伤病等有特殊生活困难的退休人员的帮扶工作,及时向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报告退休人员的养老金申领资格认定信息。
四、管理服务形式
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基本形式是将企业退休人员直接纳入街道和社区进行管理与服务。大中城市和其他经济比较发达、社区建设比较规范的地区,应主要采取这种形式。中央、省属企业的退休人员,原则上应纳入其常年居住地或户口所在地的街道、社区实行属地管理。原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的企业退休人员,其养老保险关系和基本养老金的社会化发放工作,仍由省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管理。
由于各地城市社区建设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还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采取一些现实可行的管理服务形式。在远离城市的独立工矿区和企业退休人员居住比较集中的企业生活区,可以委托企业主管单位或企业,确定或设立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机构,对退休人员实行管理服务。在社区组织不够健全、企业退休人员居住比较分散的县,可以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直接对企业退休人员进行管理服务。部分地区经当地政府确定,由有关部门、单位建立的企业退休人员管理服务机构应充分利用现有的组织、人员及活动场所,继续开展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随着企业办社会职能的逐步移交和当地社区建设的发展,这几种管理服务形式应逐步过渡到由街道和社区进行管理服务的基本形式。
五、实施方法
根据“总体规划、分类指导、稳步推进、服务规范”的工作思路,从2003年起,我省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一)构筑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指导、帮助街道社区建立工作平台,并充分利用现有的场所人员等资源建立和完善街道、社区、居委会的企业退休人员社会管理服务机构,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创造条件。
(二)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各设区市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实施方案。同时,要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
(三)突出重点分类实施。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基本形式是企业退休人员纳入街道和社区管理与服务,各地应将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重点放在街道和社区管理服务的基本形式上。同时,各地要根据本地情况,本着因地制宜,先易后难的原则,选择各种类型的管理服务形式。
(四)逐步落实工作内容。目前难以全部落实到位的,先重点抓好四项工作:一是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基本信息库;二是向企业退休人员发放社会化管理服务联系卡;三是指导企业退休人员建立自我管理和互助服务组织;四是开展领取养老金资格认证工作。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扩展工作内容,并逐步加以规范和完善。
(五)巩固提高规范服务。至2004年底,在全省各地基本建立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体系和管理网络,在多种形式管理基本成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和办事程序,提高管理水平,不断开拓工作思路,实现全社会各类型企业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
六、工作人员和经费
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根据社会化管理服务职能和工作情况合理调配工作人员,负责本地区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的业务工作。
街道劳动保障机构的人员和工作经费,以及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经费由市、县(市、区)两级财政按规定安排。企业向社区移交退休人员时,应根据上一年相关企业用于退休人员实际开支的人均管理服务费用,将应承担的金额一次性或按年度划拨给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具体办法由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确定。
七、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和协调配合。(二)加强党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三)继续落实企业在一定时期应承担的责任。(四)保障有力,设施到位。各地要统筹安排解决开展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场所和设施等方面的问题,满足退休人员档案管理、政策咨询、工作人员办公和组织文体健康活动等方面的需要。
社会管理创新实施意见 篇4
储字[2011]号
关于印发《储潭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实施
意见》的通知
各村(居)委会:
为加快我乡社会管理创新,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跃升,现将《储潭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实施意见》下发给你们。
附:储潭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人员名单
中共储潭乡委员会
赣县储潭乡人民政府
2011年3月30日
主题词:关于社会管理工作实施意见通知赣县储潭乡党委委员会2011年3月30日印发
(共印18份)
储潭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实施意见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党的十七大面对我国改革开放新形势提出的一项新任务。作为市城乡统筹规划示范乡镇,为加快社会管理创新,有效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全面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跃升,根据市、县的总体要求,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坚持以“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为重点,转变社会管理理念,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切实提高社会管理能力,不断激发社会活力,为全乡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二、总体目标
围绕社会管理的重点领域,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薄弱环节和工作盲区为突破口,创新工作体制,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工作措施,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形成与我乡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管理体系。努力实现无重大群体事件、无重大安全事故,各类案件、信访总量明显下降,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重点在以下四个方面得到显著增强:
——实现社会管理精细化,使管理与服务的效能显著增强。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管理理念,服务与管理并重,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建立完善网格化社会服务管理模式,把人、地、物、情、事、组织纳入网格进行管理,科学划分单元网格,科学配备社会服务管理力量,定位定人,定岗定责,实现由被动、粗放型管理向主动、精细化管理的转变。
——实现社会管理信息化,使管理与服务现代化水平显著增强。树立科技信息支撑理念,把科技化、信息化作为创新管理的重要手段,建立流动人口、重点人群等工作对象信息库,加强城市联网报警与监
控系统建设,力争实现与农安县综治维稳信息平台联网,打造现代化综合管理与服务平台,提高管理与服务的信息化、现代化水平。
——实现社会管理人性化,使预防和化解矛盾的能力显著增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服务理念,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救助体系、法律援助体系和关爱工程建设,着力解决好乡、村居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工作上依靠群众,努力做好基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
——实现社会管理法治化,使人民群众安全感显著增强。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民的法律意识,加强法制建设,实现依法管理。规范执法行为,维护公平正义。努力营造人心稳定、社会安定、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今年年底,全乡9个村全部达到“法制示范村”标准。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管理创新,涵盖经济社会发展和国计民生诸多方面,涉及现有社会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政策体系的完善和人财物的保障,必须坚持党委领导,各部门各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二)坚持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发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体制机制优势,加强统筹协调,综合运用各种有效管理手段,整合各部门各方面力量,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形成社会各界积极参与、齐抓共管的社会管理创新格局。
(三)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民生。把人民群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作为衡量社会管理创新成效的根本标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
(四)坚持固本强基,健全网络。把创新的重点放在基层,大力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发展壮大基层组织,健全基层管理网络,创新城乡基层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增强基层社会管理能力,夯实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根基。
四、重点领域性工作分类
1、关于加强刑事解教人员的服务管理,严把管理流程关和人性化服务相结合。
解决刑满释放人员只在派出所登记备案而于所在社区信息断档问题,真正达到重点人口的信息社区与各派出所共享化,建立以乡司法所和各村(居)委会、乡派出所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安置帮扶工作格局,在管理方面采取“三访、一评估”措施,责任对所包保的释解人员每月必访,重大节假日必访,敏感时段和重要时期必访。通过访谈,掌握解释人员的思想动向,对其进行风险评估,制定和落实防控措施。在服务方面,以企业和用工单位为依托,建立刑释解教人员,在技术方面的数据管理库并探索完善多种形式的过渡性安置载体。建立部门联合服务管理和社会帮扶机制,解决刑释解教人员生活就业、创业等问题。
2、进一步加强农村人防物防组织建设。
建设乡、村、组三级综合维稳工作机构和乡成立综治维稳中心,各村成立综合维稳工作站,组建以派出所民警为主,村治保主任为补充的专业联防队,各村、组建立以治保主任为主,村民小组长为成员的治安巡逻队,各村民小组建立以组长为骨干群众为成员的自防自治巡逻队,分别负责乡、村组的治安防范工作提高农村人防水平。
五、方法步骤
第一阶段:调查研究
建立工作机构,广泛开展调查研究,摸清我乡社会管理工作现状,召开研讨会、座谈会,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起草《储潭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实施意见》。
第二阶段:动员部署
召开动员会,对全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进行部署。各村(居)委会、各乡属站所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创新措施和办法,形成具体实施方案,并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动员部署。
第三阶段:具体实施
各村(居)委会、各乡属站所要按照工作方案的要求,全面落实社会管理创新各项工作,坚持突出重点,培树典型,示范引领,整体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对全乡各村(居)委会、各乡属站所的创新工作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指导,统筹推进项目建设,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第四阶段:检查验收
各村(居)委会、各乡属站所对创新工作进行自检和总结,并向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情况汇报,在此基础上领导小组对全乡社会管理创新工作进行全面验收和总结,并向上级部门提交工作报告,迎接市县对我乡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检查验收。
六、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乡委乡政府成立农安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乡委书记、乡长为组长,相关副乡级领导为副组长,站、所、各村(居)委会主要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乡政府,办公室主任由徐铭担任,抽调骨干力量成立相应工作组。各村(居)委会、各乡属站所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确保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2、制度保障。建立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听取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工作进展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对阶段性工作做出部署和安排。建立汇报通报制度。
3、资金保障。加大社会基础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的资金投入。采取“向上争取一块、乡财政列支一块、村投入一块、社会筹集一块”等办法,多渠道解决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重点项目实施资金问题,确保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
4、宣传保障。把宣传工作贯穿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全过程,在电视台、报纸等新闻媒体开辟专栏,广泛宣传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的意义、目标和成效,积极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编发工作简报,加强对外宣传,交流创新经验,培树先进典型,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的良好局面。
附件:
储潭乡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人员名单
组长:谢礼春党委书记
副组长:袁
成员:徐缪求嵩党委副书记、乡长俊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陈剑飞党委委员、副乡长 黄越政法委员、人武部长 肖菁华宣传统战委员 常志勇组织委员 刘作仁副乡长 谢学军副乡长 钟瑛副乡长铭党政办主任
廖讴尔计生所所长
刘钦龙民政所所长
朱春梅财政所所长
李世民人武部副部长
吴倩司法员、综治干事
社会管理创新实施意见 篇5
为稳步推进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南陵县支行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以行长为组长的社会管综合治理委员会。根据基层央行实际,突出工作重点,及时制定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实施意见。
一是准确把握贯彻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以保民生、防通胀、促发展为切入点,重点做好与货币政策相配套的措施、办法等实施工作,具体做好调研、分析与统计和宣传解释工作。积极发挥货币政策传导功能,通过积极、有效的措施将货币政策传达到商业银行和地方政府,保证货币政策的执行和贯彻,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二是有效维护辖区金融稳定。辖区金融机构出台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影响面广、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问题的重大决策事项,都要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完善金融系统应急处置机制,积极防范金融风险,确保经济金融安全。围绕群众关心的难点、热点问题,做好金融稳定与社会稳定工作。加强反洗钱和账户管理,坚决打击制造假币、贩卖假币,扰乱金融秩序行为,通过各种宣传手段,提高公众的金融法制意识。
社会管理创新实施意见 篇6
知
2010-2-5 0:0
【大 中 小】【我要纠错】
发文单位:最高人民检察院 发布日期:2010-2-5 执行日期:2010-2-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军事检察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
现将《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的实施意见》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最高人民检察院 二〇一〇年二月五日
根据中央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的要求,现就检察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做好三项重点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1.充分认识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重要意义。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是党中央为更好地适应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着力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更好地维护重要战略机遇期的社会和谐稳定而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抓好发展这个硬道理和稳定这个硬任务,全面推动政法维稳工作的重要载体;是准确把握新时期政法工作规律,深刻总结近年来政法工作的成功经验,有效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问题的治本之策。能否抓好这三项重点工作,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党的执政地位巩固、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各级检察机关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一步提高对三项重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做
好三项重点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2.深刻理解三项重点工作与检察工作的密切关系。三项重点工作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与检察工作息息相关、密不可分。无论是从担负的职责任务看,还是从加强自身建设的迫切需要看,检察机关在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中,既肩负重任,又大有可为。抓住了三项重点工作,就抓住了当前检察工作的根本,抓住了检察机关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实现自身科学发展的关键和基础。三项重点工作中,社会矛盾化解是基础,它要求检察机关在依法全面履行批捕起诉、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开展对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等职能过程中,要把化解社会矛盾贯穿于执法办案始终,认真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最大限度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社会管理创新是动力,它要求检察机关要把重点人群的帮教管理、重点地区的排查整治、“虚拟社会”的建设管理等作为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领域,认真履行打击、监督、预防、保护的职责,进一步完善法律监督机制,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是根本,也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它要求检察机关要以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为目标,全面加强和改进诉讼监督工作,进一步强化对自身执法活动的监督制约,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不严、司法不公和司法腐败问题,切实提高执法公信力。各级检察机关要深刻理解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对检察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把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与全面加强和改进检察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全力以赴、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做好各项工作,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更
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3.全面把握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基本要求。在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中,要遵循以下基本要求:必须从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坚持把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作为加强和改进检察工作、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重要载体,纳入检察工作的总体部署、摆在突出位置来抓,着力解决检察环节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更好地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必须立足检察职能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坚持以充分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为立足点,以执法办案工作为依托,找准切入点、结合点,最大限度地发挥检察职能作用,真正做到在全面履行各项检察职能中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必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坚持思维创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执法观念,以改革的思路和创新的方法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探索推进工作的新途径,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新机制,推动三项重点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必须统筹做好各项检察工作。坚持把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与做好其他各项检察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统筹做好服务和保障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工作,统筹做好各项检察业务工作,统筹做好检察队伍建设工作,统筹做好深化检察改革工作等,不断强化法律监督、强化自身监督、强化高素质检察队伍建设,推动检察工作全面发展进步。
二、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4.充分发挥执法办案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的基础作用。执法办案本身就是解决矛盾纠纷、协调利益关系的工作,是检察机关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的首要任务和基本途径。要依法严厉打击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影响群众安全感的严重刑事犯罪,加大打击严重经济犯罪特别是非法集资等涉众型经济犯罪力度,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不稳定因素;加大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力度,严肃查办企业改制、征地拆迁、涉农利益、教育医疗、环境保护、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领域发生的容易引发社会矛盾的职务犯罪,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化解矛盾冲突;认真贯彻执行高检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对诉讼活动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加强对立案、侦查活动、刑事审判、民事审判、行政诉讼活动的法律监督,完善和细化加强诉讼监督的措施,强化检察机关诉讼监督内部衔接配合和检察机关与其他执法、司法机关的协调协作,坚决监督纠正群众反映强烈的执法不严、司法不公问题。
5.坚持把化解矛盾纠纷贯穿执法办案的始终。化解和调处矛盾纠纷,是执法办案的有机组成部分。要着眼于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在确保案件依法正确处理的基础上,主动把执法办案工作向化解社会矛盾延伸,认真开展释法说理、心理疏导等工作,积极引导和帮助当事人化解积怨,加强对犯罪嫌疑人认罪服法教育,使执法办案的过程变成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过程。讲究办案的方式方法,真正在解决群众反映的实际问题上下功夫,把法、理、情统一于执法办案中,防止和克服机械执法、就案办案,努力实现
案结事了。
6.完善全面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工作机制。在坚持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的同时,认真落实依法从宽处理的政策。健全快速办理轻微刑事案件的工作机制,对案情简单、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认罪的轻微刑事案件,依法快速办理,缩短办案期限,提高诉讼效率。完善未成年人犯罪检察制度,建立健全办案工作机制,采取适合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特点的办案方式,探索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适用非羁押强制措施,对犯罪情节轻微、主观恶性小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依法适用不起诉。建立健全对初犯、偶犯、老年人犯罪以及因邻里、亲友纠纷引发的轻伤害等案件依法适当从宽处理机制。积极推进被告人认罪案件简化审理等工作。不断完善刑事赔偿制度,积极推进刑事被害人救助工作。探索量刑建议、附条件不起诉等改革措施,提高运用法律政策化解矛盾纠纷、增进社会和谐的水
平。
7.建立健全维稳形势研判和社情民意调查工作机制。健全检察环节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结合执法办案工作,定期对社会稳定形势进行分析、研判和排查,及时发现并会同有关部门依法妥善处置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切实把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建立社情民意调查机制,在检察工作重大决策部署出台前,充分听取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意见,积极顺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建立健全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机制,把风险评估作为办理案件的重要环节,加强办理重大复杂案件和作出不批捕、不起诉、不立案、不赔偿、不抗诉、撤案等决定时的风险评估预警,科学制定预案,妥善采取应对措施,防止
因执法不当引发涉检信访。
8.建立健全检调对接工作机制。在依法履行法律监督职能的同时,建立依托“大调解”工作体系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工作机制。对民事申诉等案件,坚持抗诉与息诉并重,在查明事实、分清是非基础上,积极支持和配合有关部门做好调解工作,努力促成双方当事人达成和解。对轻微刑事案件,依照法律规定,探索建立运用和解方式解决问题的机制,明确适用刑事和解的条件、范围和程序,对犯罪嫌疑人认罪悔过、赔礼道歉、积极赔偿损失并得到被害人谅解或者双方达成和解并切实履行,社会危害性不大的,可以依法不予逮捕或者不起诉。
同时,要有效防止发生“以钱买刑”现象。
9.建立健全检察环节应急处置机制。在党委统一领导下,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检察机关的应急工作机制和快速反应系统,制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办法和工作预案,完善组织体系和协调保障。加强对各级检察机关领导和部门负责人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工作的专题培训,提高对突发事件的预测预判、现场指挥、依法处置、舆论引导能力,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依法处置突发事件中的职能作用。
10.健全涉检信访工作机制。全面贯彻执行中央政法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的意见和高检院制定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大涉检信访工作力度。坚持把解决问题放在首位,健全落实首办责任制和领导接访、下访、巡访等制度,综合采取依法处理、教育疏导、救助救济等措施,改进交办工作,规范工作流程,完善终结机制,促进实现案结事了、息诉罢访。上级检察院要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建立督查专员等制度,对工作开展不力、越级上访较多的地方派出督查组蹲点督办,狠抓责任查究制度的落实。对涉检信访积案,要逐案研究化解措施,逐案明确工作责任,区分不同情况制定疏通“出口”的政策,力争涉检信访积
案在一两年内基本消化解决。
11.切实增强群众工作能力。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坚持执法为民,扎实做好保障民生、服务群众工作。改进工作作风,真诚倾听群众的呼声,积极解决群众的诉求,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切实纠正推诿扯皮、久拖不决、不负责任、冷硬横推等不良作风。改进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增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引导群众的本领。认真总结推广检察机关群众工作的经验,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的质量和水平。
12.充分发挥基层检察院化解矛盾纠纷的作用。大力加强基层检察院建设,充分发挥基层检察院直接联系群众的优势,努力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把维护和谐稳定的任务落实到基层。基层检察院要积极构建联系群众的工作平台,拓宽联系渠道,及时掌握社情民意。完善受理接待设施,把“12309”举报电话、检察门户网站等建设成为联系群众的新平台,善于通过网上论坛、问卷调查、检察长信箱等多种方式加强与群众的互动交流。不断完善定期走访、巡回检察、聘请检察联络员等服务基层的新形式,深入乡镇、街道、社区和工矿企业,了解群众诉求,积极为群众提供便捷的法律服务。加大对基层检察院的领导和支持力度,认真落实稳定基层队伍的有关政策,把有经验、有水平的检察人员吸引到基层一线工作,夯实
维护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三、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促进提高社会管理水平
13.积极参加社区矫正工作。认真履行检察职责,积极参加社区矫正试点和推广工作,保证纳入社区矫正的服刑人员符合法定条件和程序,促进建立适应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要求的社区矫正工作体系。完善对社区矫正进行法律监督的方式和措施,依法开展对社区矫正各执法环节的法律监督,防止和纠正脱管、漏管等问题,促进社区矫正工作依法规范开展。协助有关部门和基层组织加强对社区服刑人员的矫正帮教,依法受理社区服刑人员的控告和申诉,维护社区服刑人员的合法权益。
14.监督监管场所依法、文明、科学管理。加强对刑罚执行和监管活动的法律监督,健全检察机关对违法监管活动的发现和纠正机制,积极推进与监管场所信息联网和监控联网,推动建立刑罚变更执行同步监督机制。完善检察机关受理在押人员投诉和对监管工作人员涉嫌违法犯罪行为进行调查和纠正的机制。协助做好对在押人员的分类收押、法制教育、心理矫治等工作,推动教育改造质量的不断提高。加强派出检察院和派驻检察室建设,切实发挥
派出、派驻机构的作用。
15.协助做好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安置政策,帮助刑释解教人员更好地融入社会。积极参与青少年群体的教育保护工作,坚决打击教唆、引诱、胁迫青少年犯罪的犯罪行为,注意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司法保护,认真做好青少年犯罪案件处理前社会调查、不起诉后回访帮教等工作,强化对不在学、无职业青少年的法制宣传教育,完善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工作机制。加强对流动人口犯罪情况的分析,深入研究发案原因、犯罪特点和规律,积极向有关部门提出对策建议,协助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
16.积极参加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治理。认真落实检察环节综合治理的各项措施,积极参加由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开展的对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的大排查、大整治,认真履行批捕起诉等职责,对排查出来的黑恶势力犯罪、“两抢一盗”、涉毒涉黄等危害严重的案件,坚持适时介入侦查,依法快捕快诉;对因失职渎职导致治安秩序混乱甚至参与违法犯罪、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坚决依法予以查处。积极参与平安创建活动,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广泛开展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活动,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结合执法办案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向党委、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提出消除隐患、强化管理的对策建议,促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17.积极参与网络虚拟社会的建设管理。坚决依法打击利用网络实施的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窃取国家秘密、诈骗、赌博、传播淫秽物品、非法经营以及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等犯罪活动。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深入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等整治活动,净化网络环境。根据网络犯罪的新情况、新特点,加强法律政策研究,及时出台司法解释和提出立法建议,促进网络管理法律法规的完善。
18.加强检察网络建设和检察宣传工作。进一步完善检察门户网站,加强检察网络宣传工作。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规范正在办理案件的宣传报道工作。建立健全与新闻宣传部门沟通、网上舆情分析研判、重大事件快速反应等机制,充分利用网络传播快速便捷的优势,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活动,营造有利于社会稳定的舆论环境。
四、切实保障公正廉洁执法,进一步提高执法公信力
19.加强和改进检察机关党的建设。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和全面正确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坚持以思想理论建设为根本,以民主集中制建设为重点,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为龙头,以法律监督能力建设为核心,大力加强和改进检察机关党的建设,用党的建设成效带动检察队伍建设,促进公正廉洁执法。加强党内监督机制建设,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诫勉谈话、述职述廉、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全面推行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制度,加强巡视工作,完善和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20.深入开展思想政治、职业道德教育。认真开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创建学习型检察院”活动,落实政治轮训制度,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及党性党风等教育,确保检察人员始终坚持“三个至上”、“四个在心中”,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道路。落实检察官职业道德基本准则,认真开展“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主题教育,大力弘扬以忠诚、公正、清廉、文明为核心的检察职业道德。
21.扎实推进大规模检察教育培训。以领导干部、业务骨干和执法一线检察官为重点,把集中轮训和岗位培训有机结合,深入开展对各级各类检察人员的全员培训,重点加强法律监督和群众工作、信息化应用、突发事件处置等能力的培训。建立和完善市、县两级检察长集中轮训机制,提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能力。高检院在对基层检察长普遍轮训的基础上,2010年开始对省级检察院业务部门负责人进行普遍轮训。省市两级检察院要抓好对下级检察院领导班子成员和业务部门负责人的轮训。加大基层检察教育培训力度,建立市级检察院集中轮训、省级检察院重点直训基层检察人员的培训机制。大力开展岗位练兵活动,突出实践特色,提高实战能力。积极开展巡回授课等活动,加大对西部教育培训工作的支持。进一步完善检察教育培训工作体系,充分应用中国检察官教育培训网等网络平台,广泛采取检察官教检察官和案例教学、远程教育、在线学习等模式,不断增强检察教育培训实效。
22.大力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树立正确执法观念,坚持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全面整合、细化检察业务工作流程,制定统一的执法工作规范,形成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的执法工作机制。建立案例指导制度,由高检院发布指导性案例,指导和规范办案工作,防止发生执法偏差。健全案件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扣押冻结款物管理、办案安全防范规定,提高案件管理科学化、执法规范化水平。全面落实和完善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制度,坚决防止违法违规办案。制定检察官职业行为准则,规范检察官职业行
为,防止产生不公不廉问题。
23.加快推进检察信息化建设。认真落实全国检察信息化发展规划纲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的检察信息交换与资源共享平台,推进应用软件统一规划和设计,力争2013年建成覆盖全国的检察信息化综合体系。加强信息化在执法办案中的应用,东中部地区检察机关2010年基本实现网上办案,建立执法信息网上录入、执法流程网上管理、执法活动网上监督、执法质量网上考评机制,实现对执法办案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实时监督。尽快将电子检务工程纳入国家电子政务工程规划。积极参与政法部门网络设施共建和信息资源共享工作,争取在2010年底前基本实现与其他政法部门的信息网络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交换与共享。
24.进一步深化检务公开。树立以公开促公正、以透明保廉洁的观念,大力推行“阳光检务”,增强执法透明度和公信力。进一步充实公开内容,除法律规定不能公开外,执法依据、程序、流程、结果都要向社会公布。拓宽公开渠道,广泛开展检察开放日等活动,依托检察门户网站加强网上公开,有条件的地方要建立专门的检务公开大厅。完善公开方式,建立依当事人申请予以公开的制度,完善当事人权利义务告知制度,建立健全对不起诉、不抗诉案件答疑说理制度和重信重访案件公开听证制度,积极推行检察文书说理制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对检察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25.健全执法监督制约机制。加强接受外部监督制约机制建设,自觉接受人大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各界监督,依法接受其他司法机关的制约,广泛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律师和基层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全面推行人民监督员制度,建立对侦查机关申请复议、复核和人民法院驳回抗诉等案件的定期复查机制,健全和规范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申辩和律师意见制度。加强执法办案特别是查办职务犯罪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建设,完善办理职务犯罪线索管理制度和备案、批准制度,强化对查办职务犯罪立案活动的监督,落实职务犯罪案件审查逮捕程序改革、抗诉工作与职务犯罪侦查工作内部监督制约机制改革。健全检务督察制度,完善检察人员违纪违法行为惩处制度,健全检察人员执法过错责任、违法违纪责任和领导干部失职渎职责任追究制度,认真开展“反特权思想、反霸道作风”专项教育活动,加强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岗位廉政教育,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不正之风,维护检察机
关的良好形象。
26.完善执法考评机制。认真执行《最高人民检察院考核评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检察业务工作实施意见(试行)》,进一步完善各地区检察业务工作考评机制,不断增强检察业务考评的科学性、完整性和统一性,加强对检察业务工作的全面管理,促进形成办案力度、质量、效率、效果有机统一的正确执法导向。建立检察人员执法业绩档案制度,把执法档案作为检察人员绩效考评、调整岗位、晋职晋级和追究执法过错责任的重要依据,促进提高执
法能力和水平。
五、加强组织领导,确保三项重点工作在检察机关取得实效
27.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检察院党组要把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和高检院的要求和部署,认真研究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思路和措施,加强领导和组织协调,逐步完善与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要求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推动各项工作部署的有效落实。要紧紧依靠党委的领导和人大的监督,争取有关部门的支持,着力解决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要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调配合,分工负责,相互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三项重点工作。
28.严格落实责任。高检院各内设机构、各省级检察院要结合实际,研究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具体任务和措施,对各项工作任务逐项细化分解,切实把重点任务变成具体的工作项目,把原则性要求变为可操作的工作措施。各项工作任务都要明确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明确时限要求,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确保各项工作部署和要求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29.加强督促指导。上级检察机关要加强综合协调、督促检查和分类指导,注意及时发现、总结推广实践中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动工作的深入开展。对工作扎实、成效显著的,要予以表彰;对措施不力、成效不大的,要督促其采取针对性措施切实加以整改。地方各级检察院要定期向上一级检察院报告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的进展情况。工作中遇到的重
大情况和问题,要及时层报高检院。
30.改进工作作风。各级检察机关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围绕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扎实开展调查研究,找准工作的切入点。要虚心听取基层的意见,确保提出的贯彻措施符合基层工作实际,符合执法办案实际。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真抓实干,认真落实各项部署,及时解决实际问题,坚决克服形式主义。要把深入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绩效考核范围,作为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营造聚精会神抓工作、千方百计抓落实的良好氛围。
社会管理创新实施意见 篇7
《意见》指出, 2010年, 太原市要从5方面促进绿色转型发展。即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绿色转型的中心环节, 加速培养战略性新兴产业, 加快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大力扶持生产性科技服务业, 加大创新成果改善和惠及民生力
度, 促进全市经济社会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
大力开发和应用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技术
大力开发和应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技术。新能源产业中要稳步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 加快高端风电装备制造技术研发和产业化, 提升秸秆气化等生物质能技术的应用水平, 积极支持地源热泵技术的推广应用, 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和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新材料产业中着力突破高性能永磁材料的核心制造技术, 充分利用矿渣、粉煤灰、煤矸石等制造新型建筑材料和高性能耐火材料。生物医药产业, 研发一批应用面广、满足公共卫生需求的创新药物。电子信息产业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应用的关键技术, 使信息网络产业引领支撑服务业发展。节能环保产业里, 在传统支柱产业加快推广应用以绿色、低碳、循环为标志的节能、降耗、减排技术, 大力开展水污染控制技术、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固体废物处理技术等环保技术的研发、装备制造和成果推广。
充分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改造。通过支持技术产品的开发和典型示范应用, 促进相关软件产品的产业化, 为中小企业信息化提供技术支撑;加大绿色制造技术的开发和推广, 大力开发、引进和示范应用一批热能的梯级利用、动力机械节能、工业余热余压以及伴生可燃气的回收利用技术、能量合同管理系统等, 积极推动传统产业的节能减排, 促进低碳、循环经济发展;加快传统产业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结合太原市实际, 贯彻落实国家和省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 立足广大中小企业, 围绕不锈钢、镁铝合金、装备制造基地建设, 开发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广、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经济效益好的新产品, 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 提高附加值, 推动产品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加速发展生产性科技服务业
鼓励中小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 研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 培养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扩大工业设计外包服务, 鼓励和扶持中小企业通过设计业务外包, 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能力, 加快发展信息服务业和技术咨询业, 提高“一网两库”科技基础服务能力和水平, 加快信息技术在教育、医疗、社保、交通、农业与民生领域的应用。此外, 还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 鼓励物流企业兼并重组, 形成大型现代化物流企业。
全面提升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
不断提升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 鼓励和支持装备制造业企业开展产学研战略合作, 加强装备制造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中试基地建设, 加快高端创新人才培养和核心技术团队建设。全力打造在全国有影响的煤机装备研发中试及产业化基地、新能源重型汽车研发生产基地、铁路装备工业园、大型矿用挖掘机、无缝钢管连轧成套设备等重型装备研发制造基地和不锈钢研发生产及深加工基地, 做大做强具有太原特色与优势的装备制造龙头企业。
继续推进创新成果惠及民生工程
加大民生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加大财政的科技投入, 调整科技工作部署, 围绕广大市民的切身利益和紧迫需求, 加快建立公共安全技术支撑体系, 加快研发疾病防治、节能环保等先进适用技术和产品。在煤矿安全、公共卫生、生态环保、食品安全、新农村建设等领域, 采取政府首购、市县联动等方式, 应用推广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先进成熟适用、能够惠及民生的科技成果。加强科技社区和科技新农村建设, 全面实施社区科技特派员制度, 进一步完善社区科技服务体系, 加快建立集社区管理、服务于一体的数字化综合信息共享服务平台, 努力建设绿色社区和数字社区。进一步完善农村科技服务体系, 依托农村科技特派员、农村星火学校和农业科技服务流动专家大院, 加强农民科技培训, 引进示范推广一批先进适用的农业科技成果, 解决一批农业生产技术问题, 建设一批生态化、集约型科技新农村, 促进农民科技增收。
社会管理创新实施意见 篇8
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就是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破除一切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提升劳动、信息、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效率和效益,强化科技同经济对接、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增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
——坚持需求导向。紧扣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着力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通道,着力破除科学家、科技人员、企业家、创业者创新的障碍,着力解决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制约,让创新真正落实到创造新的增长点上,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
——坚持遵循规律。根据科学技术活动特点,把握好科学研究的探索发现规律,为科学家潜心研究、发明创造、技术突破创造良好条件和宽松环境;把握好技术创新的市场规律,让市场成为优化配置创新资源的主要手段,让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力量,让知识产权制度成为激励创新的基本保障;大力营造勇于探索、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文化和社会氛围。
——坚持人才为先。要把人才作为创新的第一资源,更加注重培养、用好、吸引各类人才,促进人才合理流动、优化配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更加注重强化激励机制,给予科技人员更多的利益回报和精神鼓励;更加注重发挥企业家和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创新作用,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活力。
——坚持全面创新。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统筹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领域改革,统筹推进科技、管理、品牌、组织、商业模式创新,统筹推进军民融合创新,统筹推进引进来与走出去合作创新,实现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开放创新的有机统一和协同发展。
营造激励创新的公平竞争环境
发挥市场竞争激励创新的根本性作用,营造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环境,强化竞争政策和产业政策对创新的引导,促进优胜劣汰,增强市场主体创新动力。
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研究降低侵权行为追究刑事责任门槛,调整损害赔偿标准,探索实施惩罚性赔偿制度。完善权利人维权机制,合理划分权利人举证责任。完善商业秘密保护法律制度,明确商业秘密和侵权行为界定,研究制定相应保护措施,探索建立诉前保护制度。研究商业模式等新形态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办法。完善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机制,推进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的“三审合一”,积极发挥知识产权法院的作用,探索跨地区知识产权案件异地审理机制,打破对侵权行为的地方保护。健全知识产权侵权查处机制,强化行政执法与司法衔接,加强知识产权综合行政执法,健全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体系,将侵权行为信息纳入社会信用记录。
打破制约创新的行业垄断和市场分割
加快推进垄断性行业改革,放开自然垄断行业竞争性业务,建立鼓励创新的统一透明、有序规范的市场环境。切实加强反垄断执法,及时发现和制止垄断协议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垄断行为,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拓宽空间。
打破地方保护,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的规定和做法,纠正地方政府不当补贴或利用行政权力限制、排除竞争的行为,探索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改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的准入管理
改革产业准入制度,制定和实施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对未纳入负面清单管理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破除限制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发展的不合理准入障碍。对药品、医疗器械等创新产品建立便捷高效的监管模式,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多种渠道增加审评资源,优化流程,缩短周期,支持委托生产等新的组织模式发展。对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等领域实行有针对性的准入政策。改进互联网、金融、环保、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领域的监管,支持和鼓励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发展。
健全产业技术政策和管理制度
改革产业监管制度,将前置审批为主转变为依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为主,形成有利于转型升级、鼓励创新的产业政策导向。强化产业技术政策的引导和监督作用,明确并逐步提高生产环节和市场准入的环境、节能、节地、节水、节材、质量和安全指标及相关标准,形成统一权威、公开透明的市场准入标准体系。健全技术标准体系,强化强制性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加强产业技术政策、标准执行的过程监管。强化环保、质检、工商、安全监管等部门的行政执法联动机制。
形成要素价格倒逼创新机制
【社会管理创新实施意见】推荐阅读:
寺村镇加强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实施意见07-20
社会组织发展实施意见08-20
关于开展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实施方案07-31
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方案10-13
街道社会管理创新工作 实施方案09-22
社会组织创新管理工作实施方案06-01
局2012年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实施方案10-02
市进一步激发社会领域投资活力实施意见06-26
关于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07-02
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年规划的实施意见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