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算除法练习教学设计

2024-10-19

笔算除法练习教学设计(共13篇)

笔算除法练习教学设计 篇1

笔算除法练习题

一、在下面的( )里最大能填几?

20×( )<187 90×( )<712 70×( )<552 40×( )<256 30×( )<156 90×( )<714 50×( )<462 80×( )<550 80×( )<635

二、先想出把除数看作几十来试商,再算出来

三、竖式计算

328÷41= 645÷82= 282÷32=

四、列式计算

1.576是72的`多少倍?

2.412除以53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

五、应用题

1.新丰小学有男生295人,女生185人,共排成40行,平均每行有多少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养鸭专业户共养了184只鸭子,其中白鸭子23只,其余是灰鸭子。灰鸭是白鸭只数的多少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使余数最大,被除数、余数各应填几?

( )÷21=20……( )

笔算除法练习教学设计 篇2

一、活用教材, 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要学习笔算除法

实践证明, 大部分学生对于例1 (42÷2=) 的口算并不困难, 如果先让学生学习这一题的笔算方法, 学生不容易体会学习笔算方法的必要性;从计算的角度考虑, 口算除法与笔算除法都是因为分物体的需要产生的, 两者的思维过程是一致的, 只是计算形式有区别。因此, 在教学中可以调换一下例1与例2的顺序, 先学习难度较大的例2 (52÷2=) , 再学习比较容易的例1 (42÷2=) 。这样做的好处是当学生口算52÷2感觉有困难、不太方便时, 自然会思考是否还有其他方法?从而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兴趣, 引出学习笔算的必要性。

二、动手操作, 实现学生对笔算除法算理的正确构建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动手操作是最易于激发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和想象的一种活动, 在这一过程中, 能有效地把学生的外部操作与内部的数学思维紧密结合起来, 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如, 指导学生用小棒操作, 让学生清晰地理解笔算除法的算理, 切实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我们可以这样做:

52根小棒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 每人分到几根?

1. 教师引领:先分整捆的, 再分单根?

第一步:分整捆的怎么分?

第二步:分单根的怎么分?

2. 学生动手独立操作。

3. 师生交流:你是怎样操作的?

第一步操作, 把5捆小棒平均分成2份, 每份2捆, 余1捆;第二步操作强调先拆再“合并”起来分。

4. 将操作内化为认知:将分小棒的过程记在脑海里, 自己边说边操作一遍, 再和同桌互说一遍。

5. 抽象概括:将操作过程用小棒图记录下来 (引导学生读懂第20页图) 。

通过动手操作, 让每一个学生充分调动手、口、脑等感官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 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实现学生对笔算除法算理的正确构建。

三、当讲则讲, 教给学生正确的笔算除法格式

在小学阶段, 加、减、乘、除的竖式写法是笔算教学的重要内容, 其中除法的竖式计算相对特殊。在教学中, 学生通过分小棒初步理解了笔算除法的算理, 但让学生试着探究除法竖式怎么写时, 却问题较多。因为笔算除法需要同时应用减法、乘法知识, 而且确定商的首位等又是难点。所以, 我认为教学该内容应根据实际该探则探, 当讲则讲。除法竖式的写法, 首先在教师引领下, 边板书边介绍除法竖式各部分的名称, 将操作的过程在除法竖式中表示出来;结合竖式, 联系分小棒的过程, 共同探究竖式中每一步的含义, 同时理解商的定位和余数的处理方法, 让学生充分感受计算过程的合理性, 并认同这种计算方法。

其次, 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述笔算除法的过程, 如轻声地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教师顺势引导学生总结笔算除法的一般演算顺序, 即先用一位数去除十位上的数, 如果除不尽, 将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并, 再用除数去除。

第三, 学生明白了算理, 掌握了正确的竖式书写格式后, 让他们自己计算42÷2, 之后让学生相互订正。这样处理可以及时巩固竖式计算方法,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组织学生小组讨论52÷2和42÷2这两个竖式计算的异同点, 让学生明确:第1个竖式十位上的数正好分完没有余数, 第2个竖式十位上的数没有分完, 还有余数及余数的处理方法, 同时提醒学生注意竖式写法的不同。

四、巩固算法, 避免学生学习上的两极分化

笔算除法练习教学设计 篇3

1.口算。

600÷20= 640÷16= 54÷18= 61÷18≈

在口算过程中说一说计算600÷20= 、640÷16= 、54÷18= 、61÷18≈ 时是怎么想的?

2.笔算。

750÷5= 900÷6=

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想的,即算理。特别要强调,在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应该怎样处理?为什么?就对着那一位商0。不够1,也不是0,但是在我们的除法竖式中,在不够1的情况下,我们还是用0来表示,但是这个0呢,不是说什么也没有,它只是表示够不够分1。

评析:旧知的复习是为了唤起学生对新知的预判。新课开始,教师巧妙地设计了“口算、笔算,要求学生说一说算理。不够商1,为什么要商0?0表示什么?”学生不知不觉就投入今天的学习任务之中,旧知的复习也为学生的学习做了必要的铺垫。

片段二:两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

1.导入。

师:通过刚才的复习,说明同学们对除数是一位数商末尾有0的除法掌握得很好。出示情境图:

学校共有612名学生,每18人组成一个环保小组,可以组成多少组?

师:你怎样理解“可以组成多少组”这个问题?

生1:“可以组成多少组”就是把612名学生按照18名一份地分可以分成几份。

生2:也就是求612里面有几个18。

教师:谁来猜一猜商是几位数?为什么?

生:我猜商是两位数,因为被除数的前两位比除数大。

师:那么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这位同学的猜想。

2.探究方法。

师:小组讨论:先算什么数除以18?商几?写在什么位置上?

小组交流汇报:

生1:先算61除以18,商3,写在十位上。

师追问:61表示什么?

生2:61表示61个十。

生3补述:先看被除数前两位,61个十除以18,够商3个十,商3,写在十位上。

师:这个3表示的是什么?余下的又是多少?商合适吗?

生4:第一次商后余7比18小,商3合适。

生5:商3表示3个十,余下的是7个十,商合适,余数7比除数18小。

师:再算什么数除以18?商几?写在什么位置上?

生5:再算72除以18,商4,写在个位上。

3.理清除数是两位数商是一位数的算理。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生说,师媒体呈现计算过程及表述)

引导学生归纳,验证了商是两位数;因为除数是两位数,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所以商是两位数。

评析: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质疑,培养学生合理地进行猜想,使学生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锻炼数学思维、激发学习兴趣。教学既重视法则的教学,还使学生理解法则背后的道理,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还知其所以然,教师借用在先前学习口算除法知识中获得的思维经验,采用迁移类推策略,从而掌握了确定商的书写位置的方法,并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算法。王老师在这里实现“算法”与“算理”的有效结合。

片段三:两位数除三位数,商末尾有0

出示:930÷31=

1.学生试算930÷31,一名学生在黑板上计算,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尝试做题时可能出现的问题。

2.师:小组讨论,这道题的商是多少?为什么?被除数十位上的商是3,已经没有余数了,为什么还要在个位上商0?

3.交流汇报:

生1:根据除法的计算法则,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要对着那一位写商;如果不够商1,就要在那一位上商0,所以商的个位上就写0。

生2:被除数十位上的商虽然是3已经没有余数了,但个位上的0除以31仍然得0,所以商的个位应写0。

生3:930÷31商的首位在被除数的十位上,商应该是两位数,所以应该是30。

生4:因为除到被除数的十位商3,除到被除数的个位商0,表示商是30个一,也就是30,所以个位要写0。

生5:如果商的个位不写0,商是一位数3,不表示两位数30,经验算,3×31不等于930,所以商不是3。

4.理清除数两位数除三位数,商末尾有0的算理。

师: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生说,师媒体呈现计算过程及表述)

师充分给予肯定,指导把商写完整,从而使学生再次体会到在商的个位上商0占位的道理。

引导用估算的方法进行验证。计算930÷31时可把930看作900,把31看作30,900÷30=30,所以商30乘被除数30是900说明商30是正确的,如果商3乘除数30是90,肯定是错误的。

师:这个0不能丢,并用红色粉笔描一描这个末尾0。帮助学生理解除到被除数的十位正好除尽,而个位上是0时,在商的个位上商0占位的道理。

5.对比练习

师:现在老师把被除数改成940,即940÷31。你还会做吗?先想一想这道题与刚才题有什么不同再动笔,做题过程中有疑问的可以跟同桌议一议。

师生共同交流竖式计算的过程和结果。

师:当十位上商3后,出现了余数“1”,为什么还要把被除数个位上的0移下来?商的末尾不添0行吗?为什么?

生1:因为十位上的余数“1”表示一个十,把个位上的0移下来,余数则表示是10。

生2:商的末尾不添0,商就不是两位数,也就不能表示3个十,而只是3。

生3:根据“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验算,结果也不能等于被除数。

师:“个位上的‘0不写可以吗?”小组讨论。

通过交流,使学生找到相同点——都是商末尾有0的两位数除法,不同点——前一道没余数,而后一道有余数。帮助学生理解除到被除数的十位不够商1时,在商的个位上商0占位的道理。

评析:教师充分给学生发言的空间,汇报交流计算的算理及算法,使学生具有清晰的计算思路,遵循了由易到难的教学原则,运用商末尾有0的变式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引导学生比较两道例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帮助学生梳理笔算除法的算理和算法,激发计算兴趣。

总评:重视笔算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传统,所以在计算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该怎么计算,而且还应该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帮助学生在心中了解算法的理论依据,并将“算理”与“算法”有效结合,紧密联系。

1.重视口算和笔算的结合。口算是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笔算的基础,笔算是在准确、熟练的口算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教师在出示例612÷18的时候就让学生进行估计商是多少,并且说出估算的方法(说一说是怎么想的)。而后进行笔算以后,又引导学生运用估算的方法来验证计算的正确性,教师在教学中的正确引导,对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重视算理在计算教学中的作用。新课程标准赋予计算教学新的内涵,由计算原理教学和技能训练两部分组成。在教学时,教师以清晰的理论指导学生理解算理,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最后形成计算技能。在学习尝试了笔算,通过讨论:“先算什么数除以18?商几?写在什么位置上?”学生之间形成一种互动,通过互动,明白了3写在十位是表示3个十,61里面最多有3个18,写在十位是表示3个十,教师在这里比较准确地把握了算理和算法的结合。

笔算除法练习教学设计 篇4

姓名:

班别:

分数:

例:92÷30=1、30÷10=2、64÷30=3、85÷40=4、93÷30=5、620÷20=

例:140÷30=6、150÷20=7、565÷80=8、312÷60=9、364÷70=10、352÷50=

例:84÷21=11、69÷23=12、324÷81=13、245÷71=14、64÷22=15、350÷51=

例:196÷39=16、185÷37=17、272÷69=18、90÷29=19、402÷79=20、203÷49=

例:140÷26=21、96÷16=22、305÷56=23、108÷26=24、276÷36=25、308÷46=

例:576÷18=26、312÷24=27、414÷23=28、288÷18=29、665÷25=30、816÷51=

例|、930÷31=31、720÷24=32、640÷16=33、860÷43=34、720÷18=35、840÷21=

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篇5

生:先用4个十除以2得2个十,再用2个一除以2得1个1,2个十加上1个一商是2l。(2)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会口算出答案,那么怎样用竖式计算呢?这节课我们来初步探究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板书课题:笔算除法)(3)明确笔算的过程和竖式的写法(课件演示)教师说明笔算的过程和竖式的写法:笔算除法的计算顺序和口算一样,要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被除数十位上的4表示4个十,4个十除以2商2个十,要在商的十位(跟被除数的十位数对齐)上写2。用除数2去乘2个十,积是4个十,表示从被除数中已经分掉的部分,写在42十位的下面。4减4得0,表示十位上的数已分完了,个位上还有2,要落下来继续除。2除以2得1,要在商的个位(跟被除数的个位对齐)上写1,再用除数2去乘1,积是2,表示从被除数中又分掉的数,写在落下来的被除数的个位上的2的下面。2减去2得0,在余数的位置上写0,表示个位上的数也分完了,计算过程结束。

(4)师:说一说,做笔算除法时,是从被除数的哪一位除起的?每次除得的商写在什么位置上?(同桌讨论,指生回答)

(5)课堂练习,掌握算法(课本20页做一做第2题的第一排)

(指名板演,其余在练习本上做,对做题中出现的错误,集中进行分析)要求:订正说出笔算的过程“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通过练习,重点看学生对竖式的书写是否正确,有针对性地提问竖式中某一步 的含义及各个数表示的意义)。(6)师生共同总结算法

笔算除法,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2.教学例2 52÷2=(1)学生独立计算,请不同算法的同学板演(2)你们同意哪一种算法?

学生讨论后得出:第一种是先口算出得数26的,应该用第二种方法才正确。(3)师:让我们借助小棒来验证(师生共同摆小棒,师边演示边讲解)

52÷2也就是把52根小棒(5捆和2根)平均分成2份。先把5捆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捆(20),还余1捆;再把多余的1捆拆开与2根合并是12根也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根,加起来共分得26根,所以52÷2=26 师:第二个竖式中被除数十位上余下的“1”,这个1是怎么来的?表示多少?商个位上的“6”是怎样得来的?(同桌互相说一说。)

(4)再用课件演示计算过程,加深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篇6

一、笔算下面各题,做完后仔细观察,看看你有什么新发现?

423÷47219÷22317÷35589÷59516÷53

笔算竖式如下:

99999

4742322219353175958953516

423198315531477

02125839

(3)学生交流发现了什么?

生1:商都是9

生2:被除数都是三位数,除数都是两位数,商都是一位数。

生3:被除数的前两位都不够除。

生4:被除数的最高位和除数的最高位数相同。

师:大家发现了这么多共同点?那这些被除数与除数都不一样,为什么商却都是9?这里是不是有什么机密让我们去找一找?

学生先是一阵沉默,渐渐有学生举手了。

生1:我知道他们的被除数了除数的最高位数一样,商一定是9。

这名权威学生一言其他学生不再做声。

师:是样的吗?怎样才知道对不对?

生:我们每人动手举一个例子,看是不是他说的那样。

学生马上动起手来,只听有的学生说对,有的学生说不对?我让认为不对学生把自己的例子说出来让大家看看问题出在哪。

生:800÷80396÷39它们的商9小,应商10。

师:对呀。用刚才那位学生说的举出的例子说明不了问题。

生:不对,我举得第二位数字比被除数的第二位数字大,也就是前两位不够除,商必须商在个位上,而他的例子前两位数够除,所以不对。

生:我同意他说的,我们先做的那几个式子除数比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大,商在个位上。

师:看来,这一点很重要,那我们重新来验证。

学生又一次沉津在规律地验证中,我也准备在这里把商9的规律来个小结,进行下一环节。可学生并不想放过这个问题,只见又有几名学生举手想表达什么,我只好先把自己的想法放一放,让他们先来:

生:我觉得还是不行。

听这话我当时也为之一震,不会吧,课前我还举例子验证过,问题会出在哪?还是先听听学生是怎么说的。

生(接着说):我举得例子是312÷39,商9大应商8,

生2(迫不及待地说):我的也是商9大应商8,我的例子是512÷57。

还没等我回过神,一个学生就高高举起手,嘴里说:“我,我,我知道问题在那。”

生3:我们先做的那几个式子和的现在的式子,除数和被除数的第二位数相差不超过5,所以商9,而他们两个举的例子第二位上的数相差超过了5,就只能商8。

学生都在重新审视这个问题时,我也迅速对黑板上所有的式进行了排查,还真是这名学生所说,我笑了,说:“对于刚才的探讨过程你想说什么?”

生:我知道什么情况下商9,商9必需符合(1)被除数与除数最高位上的数相同;(2)除数比被除的前两位数大,并且左起第二位上的数字相差不超过5。

生:我还知道被除数与除数最高位上的数相同;并且当除数比被除的前两位数大,当左起第二位上的数字相差超过5时就商8。

……

[学生从发现问题――验证――再发现问题――再验证――又发现问题还不完善到重新审视问题,终于获得什么情况下商9的知识。而且还让我也意外的收获到商8的情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实话实说,虽出乎意料,但我并没有不知所措,而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结果精彩的事实说明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学生们亲身经历探索数学奥秘的过程,感受到了探索和发现的东趣,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同时也让我认识自己在备课上不足:备课上没有尽心,表现在对知识探究的完善上,如果本节课不是学生的执著探究和验证,我是不会想到商8这种情况。]

二、学生自主探究商5的规律

做一做,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8643522117341789648378391

有了商9规律的探究,这一次学生没有那么急于去说,而自己不动生色地在“观察――发现――验证”中,把符合商5的条件总结好了,才举手和大家交流自己获得的知识。

反思:

笔算除法练习教学设计 篇7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76页例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学会“四舍”的试商方法, 正确地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调商, 初步掌握调商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 使学生初步掌握试商的方法, 能正确地试商, 会笔算除数接近整十数, 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2) 使学生经历笔算除法试商的全过程, 掌握试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用“四舍”的试商方法, 正确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

【教学难点】掌握试商的方法。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师:一走进咱们四 (9) 班, 我的心里就感到非常温暖。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有的同学用热情的话语问候我;有的同学用甜甜的笑脸迎接我;还有的同学用端正的坐姿面对我, 让我迫不及待地想和你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数学之旅。首先让老师见识一下你们的数学功底。 (出示课件: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生1:括号里最大能填7。

师:为什么想到填7呢?

生1:因为316里面最多有7个40。

师:说的真好, 老师想请几个同学按照这样的方法来完成后面几题。

师:看来这几道题对于同学们来说并没有什么难度, 请再看几道题, 你们能快速地说出商是几吗? (出示课件:想一想, 商是几)

生2:商是8。

师:为什么想到商是8呢?

生2:因为165里面有8个20。

师:165除以20商是8, 那么175除以20、185除以20商分别是几呢?

生2:8和9。

师:除数都是20, 为什么165除以20、175除以20商是8, 而185除以20商却是9呢?

生2:因为165、175里面最多都有8个20, 而185里面最多却有9个20。

二、学无止境

1. 学习例3 (1) 。

师:说的太好了, 看来咱们四 (9) 班的同学数学功底旳确很扎实。为了奖励大家, 老师带你们到商场逛逛, 这是一个文具专柜 (出示课件) , 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一个笔袋21元, 一个台灯62元, 一个计算器29元, 一个足球38元。

师:说的真完整!小红也在逛商场, 她来到这个文具专柜, 提了这样一道数学问题: (出示课件) 。谁来读一读?

生1:我有84元, 可以买多少个笔袋?

师:能帮她解决吗?

生1:能。

生1:84&#247;21=4 (个) 。 (师板书)

师:你真厉害, 直接口算出了结果, 这道题的除数和被除数都比较小, 一眼就能看出商是几, 如果除数和被除数都比较大, 不能直接口算应该怎么办呢?

生1:估算。

生2:可以用笔算。

师: (板书课题) 前面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 这里除数21不是整十数应该怎样想商呢?把21看成多少来想商呢?

生1:把21看成20来想商。

师:为什么要看成20呢?

生1:因为21最接近整十数20。

师:可以商几呢?

生1:商4。

师:为什么想到商4?

生1:因为84里面有4个20。

……

2. 学习例3 (2) 。

师:小明来到了文具店, 小红也来了, 我们来看看小红提了一道什么数学问题? (出示课件) 谁来读一读?

生:我有430元钱, 可以买几个台灯?

师:能解决吗?

生:能。

师:请同学们带着这几个问题试着笔算一下。 (出示课件)

(生独立做, 师巡视, 发现两种不同的做法并请学生板书到黑板上)

师:做好的同学可以互相交流一下黑板上的问题。

师:请同学们看黑板, 这是两位同学做的。我们先来看看这位同学的, 他写了两个竖式, 我们来听听他的想法。

生1:我先把62看作60, 因为430里面有7个60, 所以商7, 然后用7去乘62, 积是434。我发现积比被除数大, 说明商大了, 把商调小到6, 6乘62积是372, 余数是58。

师:说的真好。我们再听听这位只写了一个竖式的同学的想法。

生2:我首先把62估成60, 想到商7, 用7去乘62的时候发现商大了, 就直接在原来的地方改成商6。

师:原来他们想的一样, 都是先想到7, 发现商7大了就调小到了6。同学们想一想商为什么会偏大呢?

生:因为我们把除数看小了, 所以商容易偏大。

师:下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来完成板书, 同学们说想的过程我来写。 (师总结“估、试、乘、调”四个字)

三、百炼成钢

1. 算一算。

师:你们真厉害, 这么快就帮小明和小红解决了问题。老师这也有两个问题, 你们有信心解决吗?

生:有!

师: (出示课件并读题) 请一二组解决第一个问题, 三四组解决第二个问题, 比一比哪一组的速度快。

(学生独立做, 师巡视, 把列了两个竖式的同学的本子放到投影仪上并请学生说想法)

2. 估一估。

师:同学们是不是特别的有成就感, 在逛商场的时候帮到了这么多人!接下来我们到商场七楼的儿童乐园去玩一玩。 (出示课件:儿童乐园) 儿童乐园的门票不是用钱购买的, 它是靠智慧获取的!我看有些同学心动了, 心动不如行动,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出示课件:帮小动物找家)

3. 比一比。

师:顺利闯过第一关后我们快来看看第二关。 (出示课件, 根据试商的情况谁能说出准确的商)

(生抢答)

师:集体的力量可真大, 我们靠集体的智慧获取了门票, 我宣布咱们四 (9) 班全体同学都可以免费进入到儿童乐园。 (出示课件:儿童乐园门开了)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在儿童乐园玩耍的情景!

四、拓展延伸

师:看来任何问题都难不倒你们。老师这里还有一道挑战题你们敢挑战吗?

生:敢!

师:是的,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呢?我们一起来挑战一下吧! (出示课件) 这道题被除数是两位数, 十位上是6, 个位上的数字被遮挡了, 想一想商可能是几?请小组讨论一下。

生1:可能是4。

师:是4行吗?

生 (齐) :不行, 如果是4, 4乘22的积是88, 被除数十位是6, 积比被除数大。

生2:可能是1。

师:是1行吗?

生 (齐) :不行, 如果是1, 积是22, 余数比除数大。

生3:可能是2或3。

师: (出示课件) 如果商是3, 被遮挡的地方可以是哪些数字?

生:可以是6、7、8、9。

师: (出示课件) 如果商是2, 被遮挡的地方可以是哪些数字?

生:可以是0、1、2、3、4、5。

五、归纳总结

同学们表现得太棒了!这节课我们是在玩中学习的, 在助人为乐中学习的,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六、板书设计

答:可以买4个笔袋。答:可以买6个台灯, 还剩58元。

【教学反思】

1. 情境教学, 激发兴趣。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 调动学生积极性, 引发学生思考。这是一堂计算课, 计算课的教学既要让学生掌握计算的方法, 又要设计新颖, 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在教学中, 我用逛商场这一情境贯穿了整个课堂, 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把所学数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 通过帮“小明、小红、老师、售货员”解决问题, 学生不仅学会了新知, 而且体会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2. 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我在教学例2时, 放手让学生自学展示, 首先让学生带着大屏幕上的2个问题去试着笔算, 让部分学生自己摸索出了计算的过程和调商的方法;接着是同桌互相交流, 让不太会的学生也知道了计算方法;最后请同学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老师在合适的时候点拨、引导, 和学生一起总结出“估试乘调”的方法, 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体现了在课堂上“教师是‘舵手’, 学生是主体”这一教学理念。

总的来说, 在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中, 应恰当地从生活情境导入, 让学生积极地、自觉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用心思考, 真诚交流, 自主完成对知识的建构。这样的学习才能深刻, 而且“创造”着获取知识的方法, 体验着获取知识的愉悦。

《笔算除法》教学案例 篇8

随县三里岗镇尚店小学 张刚

一:设计理念

一位教育学家说得好:“你怎样去教,也许比你教什么更为重要。”新课标要求:“数学学习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好方法,我认为:教师应该尽量避免单一地传递知识,而应较多地去激励思考,集中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教案应该建立在学生基础之上,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因材施教,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力求做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设计思路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81——82页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的领域。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和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生今后继续学习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基础,对于学生掌握试商方法和商的书写位置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节课的关键是掌握试商的方法,明确商的书写位置。

(二)、教学目标与重、难点: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在具体情境中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除数是整十数商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探索、思考、总结,经历除数是整十数商一位数的笔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感受除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书写整洁、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试商方法,确定商的书写位置。教学难点:理解算理,确定商的书写位置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师:“同学们喜欢读书吗?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要从小养成读书的好习惯。”今天我们到图书室去看一看,帮助一下老师解决问题吧?

出示主题图,让学生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能提出问题吗?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92本连环画,每班分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师:“那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吧!”

课件出示第一个问题: 92本连环画,每班分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自主探索

师;“想自已解决,还是老师直接告诉你。” 学生:自己解决。

师:“那你们就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解决第一个问题吧!”(方法有:估算、竖式计算,摆小棒算等)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做,教师巡视,掌握学生有几种解决方法,为下面的交流做准备。

2、互动交流

⑴小组交流

师:“完成的怎么样?想不想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与别人分享学习成果的过程,你自己也在进步。”

学生互动交流,在小组内展示各自的解决方法,比一比,谁的方法更好?小组内形成一致的意见。

⑵全班交流

教师组织学生全班汇报交流不同的算法。教师注意对学生的做法进行评价。

学生1:估算 “把92看成90,90里有3个30,所以可以分给3个班。(同意吗?同意)

教师板书同步跟进:

92≈90 92÷30≈3 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方法算呢?学生思考后指

名回答。(笔算)

师:对,我们还可以用竖式计算。

学生2:让学生上台在实物投影上展示自己的竖式。

师;“商写在什么位置呢?”学生讨论,然后,利用摆小棒来验证商书写的位置。先学生上台展示摆法,然后教师课件演示分的过程。

师:“通过刚才的分一分我们也知道可以分给3个班,你们说一说那3应该写在什么位置?”

3、出示第二个问题。

出示问题:“140本故事书,每班30本,可以分给几个班?”

⑴自主探索

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吧!⑵互动交流

a:小组交流

在小组内展示你的方法,然后,与其他学生比较一下。教师参与其中。

b:全班交流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用竖式来计算的方法。师:“商应该写在什么位置?”

c:动手画格子验证

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然后展示,进一步理解商为什么写在个位上。

4、共同优化,形成结论

师问:“比较以上两个除法竖式用整十数除,要先看被除数的什么地方?如果被除法的前两位数不够,应看被除数的哪里?商写在什么位置?”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

教师小结: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要先用被除数的前两位去除以

除数,如果前两位数不够除,就用被除数的前三位数去除以除数。最后商应该写在个位上。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30×()<200

70×()<250 540>80×()

315>()×50

2、用坚式计算

89÷20=

190÷30=

486÷60=

3、做个数学小医生 见课件

4、解决问题 :一袋猪饲料100千克,这些猪每天要吃掉30千克的饲料。一袋饲料够喂几天的?还剩多少千克?

(说明:为了更好地起到巩固练习的效果,教师最好用课件出示以上习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1、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引导学生说一说:先用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去除以,如果不够就用被除数的前三位数去除以除数,最后商要写在个位上。”

2、课下继续探索像这样的算式怎样去计算?

教师出示:84÷21=

196÷39=

四、教学反思

学生在学习这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笔算方法,学生完全能够独立应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学会自己学习新知识。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是新课标的理念之一。它要求我们的数学课程要面对差异的个体,适应每个学生不同的发展需要,最大限度地开启每一位学生的智慧潜能。基于这样的认识,在课堂中我设计了一个个发散性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出不同的回答,同时又在交流、倾听中完善自己的认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四年级上册《笔算除法》教案设计 篇9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购书的录像或画面、练习十五第1.3题)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回顾复习

1.选一题,说一说笔算过程。

2.口算下面各题。

20×430×650×580×

440×690×570×360×7

3.写出与下面各数接近的整十数。

31465263872174

二、新课

1.提出问题。

(1)呈现购书的录像或画面,请学生描述购书的情况。之后,请学生提出问题。

(2)请学生思考用什么方法解决“一本《作文选》多少元?”的方法,从而列出算式84÷21。

2.教学用“四舍”法试商。

开始前,可进行谈话:我们已学过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数21不是整十数,怎样想商呢?

(1)学生独立计算。

(2)组织交流。

学生有可能用口算答出84除以21商4,甚至没有一个学生把21看作20来想商。此时,肯定学生正确完成了计算,真棒!

接着,由谈话引出试商:要想算84里面和几个21,既要看十位,又要看个位。这道题中84.21都比较小,同学们一眼就看出商4。如果被除数、除数比较大,不能一眼看出该商几,该怎么办呢?我们来想一想,除数是整十数来试商,是不是会比较方便些。下面咱们就用尝试一下。

(3)师生共同经历试商过程。

请学生说出把21看作几十试商?之后,试除……

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学生知道:用20试除得到的商4称为“初商”。“初商”是否合适,必须进行检验。

(4)完成例3下面“做一做”的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订正时提问:

“谁能说一说你是把除数看试商的?是怎样想的?”

“观察一下例题和做一做中的题目,除数个位上的数分别是几?这三道题都是用什么方法试商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概括说明:除数个位数是1、2、3、4的两位数,一般情况下,可以用“四舍”法把除数个位上的数舍去,看作整十数试商。

3.教学用“五入”法试商。

(1)接上面的购书情境和问题,引出第(2)个实际问题。

由学生说出算式:196÷39

(2)尝试试商,完成计算。

让学生想一想把39看作多少来试商?

学生的回答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用学过的方法,把39看作30来试商,商6大了,再改商5,另一种把39看作40来试商,商4小了,改商5。之后,教师将196改成194让学生用两种方法方式试商,看试商情况。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把194÷39的两种试商过程写在黑板上,并让学生比较一下哪种方法简便些。

接着让学生把这首题做完。

(3)做例3下面“做一做”的第2题。

先让学生做,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把除数看作几十来试商的,是怎样想的。

教师概括说明:除数个位数是5、6、7、8、9的两位数时,一般情况下,可以用“五入”法把除数个位上的数舍去,同时向前一位时1,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试商。

4.引导概括

引导学生结合上面的两种情况,概括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一般按照“四舍法入”法,把除数看作与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

三、练习

1.完成练习十五第1题。

请学生独立填写。填写后,组织交流。

由交流中出现的不同填法。比如20×()<85,()里可以填1~4各数(当然也可以填0,但无实际意义)。教师要特别指出: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想商时,要选择除数与1~9中哪个数相乘的积小于并且最接近被除的数。

2.完成练习十五第2题。

请学生口答或直接把各题的准确商写在书上。开始前,可以根据本班的情况采用不同的形式,比如“比一比”谁的速度快、抢答等。

3.完成练习十五第3.4题。

四、总结

1.请学生讨论、交流怎样试商?怎样检验初商是否合适?

2.教师强调:笔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除数个位上是1、2、3、4,可以把尾数舍去,把它看作整十数来试商。除数个位上是6、7、8、9的两位数,试商时,用“五入”法把除数个位上的数舍去,看作整十数试商。

笔算除法练习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内容:教材第19—20页例

1、例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口算例1的结果,并会说出口算的过程。

2、会用拆数、摆小棒、竖式等方法独立试做例题,把操作和计算有机结合起来并在组内和全班交流自己的算法,体验方法的多样化,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较优算法,经历、感受算理的形成过程。过程与方法: 在老师示范的基础上,会书写除法竖式,会理解每求出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和每次余下的数要与下一位的数合并起来继续除的道理。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的教育。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笔算除法的算理。

教学难点:理解每次所除得的余数都必须必除数小。教 法:通过教具学具的操作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 学 法: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情境导入:

孩子们,你们知道植树节吗?是几月几日?每年的植树节,全国许多部门和单位都组织植树活动。谁能说说植树有什么好处?

......2、根据情境,提出问题

今年的植树节,我们学校也组织了植树活动。(出示主题图)这就是我们学校今年植树的情境,从这个画面中你看到些什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预设:

1):我看到上面有三年级、四年级两个年级的同学在植树。他们有的挖坑,有的浇水......2):我想问大家,谁能算出这两个年级一共植树多少棵? 3):四年级比三年级多植树多少棵?

4):我想知道:三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四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

(板书:三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四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

3、质疑:

哪位同学来说说算式该怎样列?

求“三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的算式是:42÷2,求“四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的算式是:52÷2。

42÷2=?你会计算吗?现在请在小组中相互交流交流,共同来探讨解决的方法。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小组合作,探索解决“42÷2”的方法。

学生们有的在认真思索,有的在摆弄小棒,有的用笔计算。然后,各

自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方法,教师巡视或加入小组中不时对他们的活动进行指导。

2、学生展示汇报

请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们小组探讨出的方法。学情预设:

A:我们小组,用口算得出结果的。想:40÷2=20,2÷2=1,20+1=21。B:我们小组用的是摆小棒的方法。演示:先把每捆10根的4捆小棒分成了两份,再把剩余的2根分成了两份,和原来的两捆合在一起。

C:我们小组用的是笔算。D:我们小组也用的是笔算。......让学生把竖式板演在黑板上。在这里学生的竖式一般会出现两种 2 1 2 1 2)4 2 2)4 2 4 2 4 0 2 2 0 学生互评,教师适时点拨。

师:同学们表现得真棒!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问题。有的用口算的方法算出42÷2=21;有的通过分小棒,知道了结果;还有一些同学尝试着用除法竖式来解决问题。今天我们重点研究笔算除法。(板书课题:笔算除法)。

3、讨论笔算过程。

1)同学们出现了这两种列竖式的方法,比较一下,你喜欢哪种?说说你的理由

1 2 1 2)4 2 2)4 2 4 2 4 0 2 2 0 教师利用课件演示计算过程,指名学生跟着电脑边演示边叙述计算过程。

2)用你喜欢的方法列竖式算一算“四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52÷2。

指名学生上台展示汇报,学生互评。

4、比较例1和例2笔算竖式的区别,强调:笔算除法时,如果十位上除后有余数怎么办?余数和除数有什么联系?

三、学生质疑,师生释疑

学生大胆质疑,师生帮忙解答疑问。

四、归纳总结。

让学生自主完成学研指导案上的归纳整理。

五、反馈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学研指导案上的目标达成。教师巡视。

六、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笔算除法练习教学设计 篇11

我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精心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开展尝试、操作、交流、实践,基于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这一教学观念,我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组织探究笔算方法的活动。

先以解决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为例,请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探索422怎样算。在学生独立探索后,交流自己的方法。有的学生通过分小棒,知道结果;有的学生口算出422=21;还有的学生在运用口算方法的同时,写出竖式表示计算结果。交流活动展示了学生探索的成果,也显示出学生对笔算方法的不了解。因此,我提出:今天我们重点研究笔算除法明确学习内容。通过课件再现分小棒的过程,并以师生对话教师板书的方式,共同经历笔算的过程,帮助学生了解笔算除法的顺序、求商的方法和商的书写位置。

笔算除法练习教学设计 篇12

(1)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

第1课时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上课解决方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是在学生学习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和除数是整十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主要让学生学会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这些知识是学生今后继续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基础,对于学生掌握试商方法和商的书写位置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主要突出以下两方面:

1.通过情境创设让计算充满生机。教学设计通过呈现“借书的情境”,结合“人通过读书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我们班的同学就特别喜欢读书”的激励语,起到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让学生探究新知的目的。

2.注重数学教学的规律。

先读题获取数学信息,然后分析信息,进而提起问题,最后通过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小棒 口算卡片 学生准备 小棒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出示口算卡片:

240÷40=

150÷50=

270÷90= 130÷40≈

93÷30≈

162÷40≈ 2.师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3.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板书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复习已学的相关知识,引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为学习新知做准备。

⊙自主探究,明确算理

师:同学们,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历来非常重视读书。周恩来总理少年时就树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志向。通过读书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我知道我们班的同学就特别喜欢读书。下面请认真观察这幅情境图。(课件出示学生到图书室借阅连环画的情境,并配上文字:学校买来92本连环画,准备分给各班,每班30本)1.整十数除两位数的笔算方法。(1)提问题,列算式。

①观察情境图,交流获取的信息。②根据信息提出问题。(可以分给几个班)

③理解题意,列出算式92÷30。(2)探究92÷30的计算方法。①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92÷30的计算方法。(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算法,教师巡视指导)②学生汇报,师生共同总结出计算方法。方法一 估算。92≈90 90÷30=3 可以分给3个班。方法二 列竖式计算。

(有的同学可能会提出用列竖式的方法进行计算,对学生的回答应给予肯定并及时评价)

(3)动手操作,明确算理。

教师结合学生正确和错误的商的书写位置提问,引导学生进行讨论。①提出探究问题。

师:你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3为什么写在个位上? ②学生自由讨论,并在小组内交流。③学生汇报。

预设 生:我是通过摆小棒的方法得出结果的。92根小棒,每30根为一组,可以分成3组,还余2根。这说明92里面有3个30,所以商3应该写在个位上。

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设计 篇13

生:还有用到刚才估算的方法也能很快找到商“5”

教师点评:嗯,这三种都是不错的试商方法。

4、拓展问题。

同学们,听了几位同学不同的算法,你更喜欢谁的做法呢?无论你选用什么样的试商方法,只要能又快又正确的`计算出答案,都可以。现在,你能根据答案,说说我们是怎样排队的吗?(可以排5排,还剩10个人)这样排队,你觉得好吗?(不好)为什么?

引导学生:这样排队,竖排人数太多,横排人数太少,不美观。而且,排了5排后还剩10人,这10人该怎么办?

(1)提出问题。

如果学校里不规定每排人数,你还有更好的排队方法吗?

按你的排法,会不会有剩余的人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除法算式。

(2)请学生上台计算黑板上的除法题,算完后交流自己的试商方法。

(四)开展竞赛 体验算法

1、计算竞赛。

要成为像韩信一样的将军,不仅要能排兵布阵,关键时候还要能拿出速度来。老师这儿准备了很多这样的算式,你敢不敢和大家比比,看谁在5分钟内计算的题最多?(敢)

出示除法题

校对答案,对计算又对又快的学生提出表扬。

2、方法总结。

请刚才比赛中取得较好成绩的学生发表获奖感言,主要谈谈自己在计算中采用了哪些好方法,才能做得又对又快。

3、课外延伸。

看了我们刚才的表现,让老师对这次广播操比赛充满了信心。我们自己好了,是不是也该帮帮低年级的小弟弟小妹妹呢?(是)据老师的调查,我们学校一年级有360人,二年级有285人,课后,你能帮他们也设计一下队伍吗?(能)

(五)错例点击

错例:

在5分钟内比比谁算得更多的练习中,有些学生出现了这样的错误。

错因分析:

出现这类错误的直接原因是学生在试商的过程中,将除数“51”看作“50”来试商,所以商了“7”。由于在竞赛中一心求胜,有些学生顾不上仔细检查。教师对这类因粗心大意引起的

错误,要及时指出,引导学生养成检查、验算的习惯。

(六)精彩存盘

1、先填一填,再试商。

1×15=□2×15=□ □×15=45 □×15=□

□×15=□□×15=□ □×15=□ □×15=□

1 5 )1 0 51 5 )8 51 5 )5 0

1 4 )1 2 01 6 )8 5 1 4 )8 0

2、从算式中选择商是一位数的进行计算。

351÷40 468÷16 490÷92 123÷13

533÷50 210÷35 160÷41 895÷63

256÷31 650÷73 951÷27 711÷89

(七)相关链接

韩信点兵

有一次,韩信在兰陵的地方和项羽的军队打了一仗。楚军的将领叫李锋(骁勇善战,在与秦军作战时多次立功)。当时韩信手下有1500名将士,楚军却有名左右。韩信把士兵列成三个长方阵,每阵500名,轮番与李锋的军队战斗。楚军败退了。汉军约损失了近500名士兵,韩信并不追击。

后哨士兵报告韩信,说有楚军骑兵追来。韩信迅速地“点兵”。他先命令士兵3人一组,最后多出2名士兵;接着又命令7人一组,仍多2名士兵;他再命令士兵5人一组,结果多了3名士兵。韩信马上告诉大家,现在我们有1073名士兵,将与五六百名楚军争锋是可以得到胜利的。刚布好阵,楚军就冲过来了,可是一看这阵势,汉军打枪了个大胜仗。韩信是怎么样的神奇妙算来迅速统计和算出士兵数的呢?当时他对自己的兵力只知道个大概,约1000个左右。韩信平时演习点兵时,他就常用这个方法,他记住了一系列能同时被3、5、7整除的数:105, 105×2=210, 105×3=315……

105×10=1050,……

这次点兵,总起来讲,就是他的士兵数被3除余2,被5除余3,被7除余2。

韩信很快算出,具有这样性质的最小自然数是23。

23÷3=7…余2,

23÷5=4…余3,

23÷7=3…余2。

再大一些就是

23+105=128,

23+105×2=233,

23+105×3=338,

……

23+105×10=1073,

……

上一篇:玉米生产形势分析论文下一篇:《颐和园》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