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光

2024-10-08

自然光(共8篇)

自然光 篇1

正午

相对于早晨/午后的自然光来说,正午的灯光并没有奇特之处。这个时段的主光仍然是黄色,补光仍然是蓝色,原理同早晨/午后。但是因为正午是一天中阳光照射最强烈的时候,所以自然光中的很多要素都被极端化了。

首先是主光方向,太阳达到了一天中的最高点,从早晨的侧光变成了中午的顶光。一般而言,生硬的顶光效果不甚理想,很容易投下很浓重的投影。人若处在这样的光线之中,由于眉弓、颧骨等处的凸起,就像图midday.image1中的石膏像那样,会产生另人不愉快的投影。对于女性角色而言,这样的投影几乎是致命,很容易暴露不美之处。如果我们不得不处理正午的灯光,应尽量把灯光倾斜一些。上一节已经讲到,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南回归线以南地区,全年中太阳都不可能出现在正上方,即使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全年太阳也只有两次直射地面的机会。当然,直射的光线并非总是那么可恶。由于光线垂至于地面,当它照射到水面上时,菲涅尔效应很小,所以这个时候水看上去是很清澈的。(midday.image2)

midday.image1

midday.image2

另一方面,由于正午时段的自然光很强烈,再加上人眼自动调节的缘故,我们看到的环境对比也十分强烈,这时如果灯光设置对比不强烈的话,感觉就像是早晨或者下午。这样的效果在CG中是一柄双刃剑,对比强的画面自然能刺激视神经,但也会让画面的暗部死黑一片。

黄昏/薄暮

接下来,我们要聊的是黄昏/薄暮,关于这个时段,人们总是津津乐道。这个时段美轮美奂、变化无常的光线是摄影师的首选,也成了几乎所有CG灯光师的用光首选。尽管黄昏/薄暮时段光线的变化很多,但是从总体上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光线出现在太阳落下地平线以前,我们称之为黄昏,另一类光线出现在太阳落下地平线以后,我们称之为薄暮,其它各个时段的光线更多的是在这两种光线基础上的过渡和变化。在黄昏的阶段,太阳呈现出橙红色,而且越接近地平线时越红。这个现象和日出时的别无二致,在接近天顶方向,阳光穿过低层大气较少,呈现出蓝散射光与低层大气散射的红光“重叠”进入人的眼睛,就会看到显示紫色的天空。此刻地表和大气经过了一整天阳光的照射,温度都相对较高,由于布朗运动的缘故,大气中小分子漂浮物比较多,所以天空的散射和漫反射都比较强。我们可以参考图sunset.image1,处在这样光线下的物体的暗部很透,这也是昏黄光线和破晓光线的最大的区别。

sunset.image1

薄暮是黄昏的一种延续,我们有时也称这个时候的光线为染山霞,我们所熟悉的《指环王》中有许多镜头为我们演绎了这个时候的光线(sunset.image2)。太阳已经下了地平线,不存在阳光对地面的直射,但是阳光仍然能照射到西方的天空,形成红色的散射光,但由于强度小了很多,和高层大气产生的蓝散射光“混合”,便产生了十分美丽的品红色的霞光。但是,这种现象也不是绝对的,只有当空气中水分含量比较少时,才能产生染山霞。如果空气中水分含量比较多时,光线会在其中各种难以预测的散射,有时甚至会得到绿色的散射光。不仅如此,由于薄暮时的光线不再含有太阳的直射光,所以此时的光线在物体表面多次反射或折射后,人眼便不一定再能感觉到。一个直观的现象是,这是时段中,高级写字楼上的玻璃对环境仍然较强的反射,但是树木(表面粗糙)的光感便不再那么强烈了。

sunset.image2

CG中,黄昏场景灯光,主光一般设置为橙色,补光选择篮紫色,光比大约6:4,灯光与地面夹角10-30度。此时的灯光应该着力刻画画面暗部,一方面暗部比较透,另一方面,阴影比较长。图sunset.image4是笔者对这个时段光线的演示。

sunset.image3

薄暮场景灯光,主光一般设置为品红色(可以考虑用灯光阵列),补光选择紫色,光比大约6:4,灯光与地面夹角5-20度。此时,物体的投影都是比较柔和的。图sunset.image4是笔者对这个时段光线的演示。

sunset.image4

黄昏/薄暮的光线拥有诸多个性,首先这个时段光线角度较低,投影面积比较大,所以能很好得塑造形象;其次这个时段光线对比不强,画面中的物体不会产生死黑的部分,都能表现出较多细节;再次,橙-紫光亦或粉-紫光都是和谐的光线组合,也是使光线出彩的组合;最后,合理运用摄影中的一些手法,亦能获得十分有个性的画面效果,比如人物在逆光效果下的剪影效果。可见,黄昏/薄暮时段的光线可以提供给灯光师很多选择,也让灯光师有额外的发挥余地。如果考虑到这个时段光线塑造力很强,情节的转折、冲突、推进都适合在这个时候来表现;如果考虑到这个时段光线具有冷、暖双重特性,各种阴暗或是隆重的场面在这个时段都有表现的余地;如果考虑黄昏是一天中能看到阳光的最后时段,那么灯光师便能使之表现一种落寞的气氛等等。可以说,只要我们考察黄昏/薄暮的角度不同,就能表达出不同的情绪,这个时段的内涵不是笔者用寥寥文字能尽述的。(sunset.image5)

sunset.image5 夜晚

黄昏和薄暮转瞬即逝,随之而来的便是漫长的夜晚。尽管目前3+1种猜测说仍然不能完美地解释月球的起源,但是,我们还是要感激这颗地球卫星的存在,它使得地球的夜晚不再彻底地黑暗。

太阳光在月球上经过漫反射后到达地球,期间经过大气形成散射光。这个过程和原理已经在前文花大笔墨阐述。但是和白天不同的是,晚上的光线十分微弱,一些暖色光和散色光混合以后,显现出银白色甚至于宝石篮的颜色,图night.image1所展示的是一幅十分美丽的桂林夜景。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晚上的光线十分昏暗,但是,在这昏暗中仍然充满了变化。这些变化与月亮的位置、月相、云层厚度都存在各自的关系。这样的原理前文也已经提到,这里是同样的道理。变化归变化,但有一点是始终不变的:在夜晚,除了被人工光源照亮的地方,地面的光线总间接来自于天空,所以地面总是比天空要暗。有时,我们不经意就把地面的颜色调得比天空亮,可能一时间反应不过来哪里出了问题,但总是会觉得画面很奇怪。

night.image1

CG中,夜晚场景灯光,主光一般设置为藏青色,补光选择篮色,光比大约6:4,灯光与地面夹角可以为任何角度。一般情况下,灯光师不会被要求设计特定日期的月光。所以满月便是最好的选择,当月相为满月时,我们整晚都能看到最亮的月亮。图night.image4是笔者对这个时段光线的演示。

night.image2

: : 注 : : 月亮在天空中出现是有规律的。和太阳一样,它也是东升西落,但是周期和太阳的不同。有时它会和太阳同时挂在天上,但是白天的天空太亮,我们便感觉不到它的存在。农历上半月,月亮从朔到望(即由亏到盈、由缺到圆),月亮位于太阳的东边,在日落以前已从地平线上升起,出现在天空。新生的蛾眉月,常在太阳升起后不久就升起,黄昏后已出现在西方天空,月牙的弓弧向西,但不久即消失在西方上的天空。弦时,月亮在正午升起,18点左右出现在南方天空,弓弧向西。满月时,太阳从西方地平线上落下时,月亮正好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农历下半月,月亮从望到朔、即由盈到亏(由圆到缺)的月相称为残月,残月位于太阳的西边,在日出以后月亮才从地平线上落下。下弦时,月亮在半夜0点左右出现在东方的地平线上,弓弧朝东。蛾眉月(残月)出现在黎明前的东方天空,月牙弓弧向东,但不久即消失在东方天空中。夜晚看到月亮时间的长短可根据月亮圆缺的情况推测出来,月亮愈圆,夜晚看到月亮时间愈长;月牙愈窄,夜晚看到月亮时间愈短。如新月(朔)整夜不见,上弦月上半夜能看到,满月整夜可见,下弦月下半夜能看到。下表归纳了这些现象。(night.image3)

night.image3 如果按照上述灯光设置的方法,藏青-篮属于相邻的色系。这样的补光方法会显得比较单调。但索性,晚间我们可以通过人工光源来补充自然光的这一不足。由于色温的关系,人工光源呈现出暖色或是中性的绿色(一些荧光的物体),这和夜晚的自然光正好形成一种有益的互补。如果夜晚场景含有人工光源,人工光源将成为主光,它的形式是点光源。主光选择暖色,补光选择冷色。光比大约8:2。图night.image4是笔者对这个联立光线的演示。

night.image4

纯粹的夜晚光线适合用来表现一种宁静的气氛。这种宁静可以视为可怕、紧张,也可视为安详,表达的内容始终比较有限。而此时段的光线一旦和人光光源联合作用,便产生了新的语境。人光光源可以出现在任何位置,顶光、底光、侧光、逆光甚至正面光都成了灯光师表达画面的语句。可以说,只要通过灯光师的加工,这时的光线除了含有它“黑暗的”、“冲突的”、“神秘的”的本意外,还能拥有其他任意的气氛和情绪。(night.image5)

night.image5 总结

关于自然光的解读,行文至此差不多该收笔了。此文有别于平时比较多见两类文章,一类是关于灯光与渲染的技术文章,另一类关于色彩、色温理论的应用。目的旨在让读者从光线性质以及更微观的角度来理解CG中的灯光。相信细心的读者能察觉到,文中虽有多处花了浓重的笔墨解释光线,但远未为到淋漓尽致的程度。一者因为在某些现象上,笔者自身未能寻求到一个满意的答案,再者因为篇幅关系,很难面面俱到,譬如色温等一系列概念都未作深入探讨。相信读者心中自有一番独到的见解。如有问题可致信笔者一起探讨tinyglobe@hotmail.com,或光顾笔者主页留言http:///,欢迎的大门将永远敞开。最后,将此文献给所有读者,让那些对于自然光不可捉摸的困惑一散而尽吧。

自然光 篇2

公元前五世纪希腊神殿特非尔·奥林帕斯殿的一座保存各种战利品和雕塑等古物的收藏室,就是最早的博物馆。西方普遍认为,古希腊的柏拉图学园和亚里斯多德讲堂就是早期的博物馆。公元前284年,托勒密王朝在埃及亚历山大港创立了亚历山大里亚博物馆。

发展到今天,博物馆不仅是展示、研究和收藏的场所,它还兼具着教育、传播、休闲等功能,同时它还是一个国家发展程度、社会文明的标志。博物馆建筑设计摆脱了初期的封闭性空间理论后,生硬的古典式庙宇、宫殿建筑转变成为体现文脉、追寻历史、尊重艺术的人性化多元复合建筑。因此,博物馆的自然光设计在现在看来更显重要。

自然光作为自然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是影响人们心理变化的最基本、最本质的因素。自然光从人的起源就一直存在于人类的外部环境之中。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们对自然光就如同对空气、水等一样形成了依赖的关系。人们渴望在生活之中感知到自然光的存在,希望通过感知自然光的变化而感知整个自然界、季节气候的变化以满足自身的定位感、场所感和安全感的需要。这种期望已成为人类心理平衡的支点,一旦打破,人们的心理便会失衡,心理健康也会遭到损害。

早在古人学会建造房屋时起,人们就掌握了在屋顶或墙壁上开洞收集天然光来照明的方法。古罗马万神庙巨大穹顶上直径近9m的圆洞和我国民居常用的面积不到一尺见方的亮瓦,都显示了前人采光的智慧。近代著名的建筑大师,如赖特、勒·柯布西埃、路易斯·康等人的许多作品更是运用自然光照明和渲染气氛的杰作。将适当的自然光引进室内用作照明,并且让人能透过窗子看见外面的景物,是保证人的工作效率高、身心舒适满意的重要条件。近年来的许多研究表明,太阳的全光谱辐射,是人们在生理和心理上长期感到舒适满意的关键因素。充分利用自然光的意义,不仅在于获得较高的视觉功效,节约能源和费用,而且还很可能是一项长远的保护人体健康的措施。另外,多变的自然光更是表现建筑艺术造型、材料质感,渲染博物馆主题气氛的重要手段。

主题博物馆区别与一般的博物馆,是特殊的圣殿,是人们体验不同、进行心灵休憩与思考的场所,可谓是承载特殊的场所意义。在我们生活的世纪里,博物馆已经占据了以往寺庙、教堂及宫殿的地位。例如勒·.柯布西耶在设计朗香教堂时,使用八字形窗户和采光塔,制造了非常富有戏剧性的效果,营造神秘、庄严、肃静的氛围。在音乐厅,人们通过声音来感受听觉艺术,而在主题博物馆,人们则借助光以体验不同的主题意义。由此可见,自然光是主题博物馆设计的关键环节,是主题博物馆内部空间环境中不可缺少的感觉因素。

随着博物馆设计观念的更新,“光”已成为营造室内空间环境的一种特殊的组成因子。光在主题博物馆建筑内部空间设计中所起的作用不仅表现在参观者的生理需求上,更注重作用于参观者的心理需求上。光不仅具有实用的照明、界定、改变空间的作用,而且还能表现出一定的空间格调和文化内涵。它已不再只具有提供照明采光的功能,而且还可以来实现设计者的构思和设想,创造出某种特定的意境,获得特定的艺术效果。

环境心理学认为:环境可以给人以安全感、舒适感,也可以给人以烦躁感、孤独感。人类从自然界中演化而来,对自然有着浓厚的、血缘般的情感,越接近自然越会感到轻松、舒适;越远离自然则越感到孤独、忧郁。自然光是大自然地主要组成部分,个人的安全感、归属感、舒适感、创造欲……等一切心理体验都可以通过自然光环境的营造来产生。情绪和心理上的紧张状态,常常与当时的光环境质量有关。身处明亮且优质的自然光环境中,使人精神舒畅,心情愉快。主题博物馆室内自然光的设计所能起到的作用因人而异,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它是一系列主题表现的催化剂,能导致有益的心理反应。在这一点上,是人工光所无法比拟的。比如夜间走进灯光明亮的房间,总会感到缺少了那种白天才会有的良好情绪。

从许多大师的作品中不难看出,主题博物馆自然光的设计已成为评判整个设计是否成功的直接标准。在被称为现代艺术圣堂的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设计中,建筑师马里奥·伯塔则视博物馆为现代的庙宇,是人们探寻高雅艺术的汇聚场所。他认为在今天的城市中,博物馆的地位可以与昨日的教堂相提并论。这座卓越的博物馆建筑,通过建筑形式以及室内自然光的设计成功地获得了一种精神上的升华,而此主题博物馆本身以艺术为主题,精湛令人难忘的自然光设计就好似一座赞美人类努力的教堂。20世纪的建筑大师,不断地使用昼光线来达到功能性和戏剧性照明的目的。在设计古根海姆这一艺术博物馆时,赖特同时利用窗户和覆盖有圆形玻璃穹顶的天井,利用那里照射进来的间接光线进行昼光照明,来照亮博物馆里的艺术作品,以柔和的光线凸显作为艺术博物馆所带来的氛围。在路易斯·康所设计的位于伏特沃斯的金贝尔艺术博物馆中,所有的画廊都被一种康所称作“自然采光装置”的天光罗蓬覆盖,阳光透过混凝土拱顶的狭长裂缝射进来,被穿孔铝板隔栅均匀地反射回来,照在室内混凝土顶面,室内随着时间的变化或明或暗,因而人们不断地感觉到时间的流逝,由于天空云的流动而使房间好像处于流动之中。光线在空间内的变化使静的形式美转化为动的情感美,其节奏韵律能引发人们感情的流动起伏,这是由空间的静观向时间的推移转化的过程。换言之,光设计也是实现博物馆陈列意图的“特有语言”之一,它可以衬托出陈列载体的形态、质感、色彩及陈列环境的整体轮廓。

自然光设计除了在空间、色彩、材质等方面有着独特的表现力,自身也拥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光具有透射、反射、折射、散射、吸收等性质。它的这些性质一经利用,就可以产生光的表现力,从而创造出自然光设计的环境气氛和艺术效果。

光具有质感,能够显示出强烈、柔和、明暗、波动、流动等状态,诱发人们具有这种感觉。光具有方向性,使受照的人或物体产生受光面或背光面,能够形成立体感,起到光的雕塑作用。光的方向一般有顺光、侧光、逆光、顶光、底光等。光由于不同的方向可产生不同的效果。顺光是接近正面照射时的受光状态,能使受照物体的主体轮廓显示出来。侧光是接近于斜向照射时的受光状态,能使受光物体得到光的对比效果,是创造立体感的有效手段。一般在雕塑展示时就会利用侧光以加强雕塑的立体感。逆光是逆向照射时的受光状态,能使受照物体得到庄重神秘的感觉。顶光是从顶部照射时的受光状态,能使受照物体的上部明亮,下部转暗,甚至产生阴影。底光是从底部照射时的受光状态,能使受照物体下部明亮,上部转暗,或产生阴影,从而产生悬浮感。皮诺尼第一次世界大战博物馆中二楼的过厅中,设计师亨利·西里尼设计了一条线形展开的水平底窗,自然光进入室内后经过浅色大理石地面的反射与扩散,在室内空间中营造出一种具有悬浮感的特殊效果光效。在主题博物馆自然光设计中,只要调整采光的位置和方向,就可创造出所要求的方向性效果。这种效果对主题博物馆内部功能、室内表面、展示形象、人们的心理反应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情感是延续的生命,体验主题就是体验情感,这句话充分显示了主题博物馆空间设计中,情感传递的重要性,一方面空间设计应强化主题情感传递的氛围,另一方面在空间设计中应传递建筑师自己的创作情感,从而激发参观者与主题博物馆建筑师的一次次情感交流。建筑师是靠空间语言为主要表现手段来向参观者传递主观感情,而自然光的利用又是此空间中重要的感情要素。由于自然光的合理存在,使人们把建筑的形体、色彩、质感等因素和自己的情感相联系。情感逻辑在主题博物馆空间设计中的运用,体现着建筑师艺术构思的灵魂,同时也赋予了该主题博物馆空间真正的艺术生命力。通过控制自然光在空间中的变化,使参观者体验情感的启迪、情感的延续、情感的转折、情感的高潮,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起、承、转、合。音乐作品中的“转调”就是情感变换的典型表现,戏剧导演所强调的掌握“节奏”,也是为了使情感按逻辑发展,在控制中导入艺术的奇境。自然光作为主题博物馆内部空间中一串灵动的“音符”,就可以使参观者的情感按建筑师所构思的逻辑发展,从而完整地传达了建筑师在自然光博物馆空间艺术创作过程中所要表达的内心情感。处理得当的话,不仅给人情绪上的感染、振奋,而且总是给人以启迪教益。

犹太人博物馆是由著名的美籍犹太人建筑师李伯斯金设计,这是一个极富精神内涵的建筑,在它面前你会不知不觉被建筑师所控制的空间情感逻辑所感染、震撼。新馆的平面是一个曲折的充满锐角的长条形,整个建筑有其自身的规则,并由三部分组成:展馆、大屠杀塔、逃亡花园。博物馆的交通枢纽在地下一层,在这一层有三条明显的轴线将各部分连接起来。第一条轴线长65米,称为“共生”轴;第二条轴线“死亡之路”导向“大屠杀塔”;第三条是“逃亡轴”,将人们引向室外的“逃往花园”。建筑师的意图是要充分调动参观者的感官,用自己的身体去体验一切。为此,在空间自然光设计中做了许多铺垫:地下通道里的光线很暗,只有天棚上有一线亮光,像黑暗夜空上的一道裂缝。置身其中,眼睛随即进入了“暗适应”的状态。“大屠杀塔”内是一个素混凝土的空洞,高耸、黑暗、寂静,只有来自天空的一束惨淡光线。幽暗的自然光加上顶部强烈的亮度对比,在狭小的空间中营造出令人恐惧的氛围,会让人马上联想到毒气室,不禁毛骨悚然。走出死亡之门,回到通道中穿插的“虚空”中,从顶部光缝中射入的一束自然光,让人觉得刺眼,不敢正视。接着又来到一个幽暗的庭院,从令人窒息的通道空间陡然来到一个内天井空间,阳光从顶部洒向庭院,让人感觉到一丝希望。“共生”轴线是条长长的单跑楼梯,通向三层展厅的最上面一层。与其余两条轴线相比,这条轴线要明亮许多,楼梯上空一些不规则的相互交叉的混凝土构件在逆光的照射下,使参观者感到随时会受到那些来历不明的“刀光剑影”侵犯。李伯斯金在犹太人博物馆设计中,成功运用了自然光设计的艺术,为参观者导演了一场“空间的戏剧”,参观者的知觉完全处在“导演”的操控之下,情绪随着不同空间光环境的变幻进而波动和起伏。在这种波动和起伏中,参观者完整地感受到建筑师所要表达的复杂的内心情感,同时在精神层面上得到了一定的升化。

当然,对于主题博物馆的自然光设计不同于一般的采光设计,它有更高层次的要求。也就是说,不仅要满足使用功能的需要,更要进一步服务于博物馆的主题,创造自然光设计艺术。按照这样的概念,主题博物馆的自然光设计原则可以概括为以下各项:

1.首先发挥光本身在博物馆中的作用,体现室内空间的实际存在,促进博物馆使用功能的实现,保证参观者行为、工效、生理、心理的要求。在博物馆采光设计的基础上创造自然光设计的艺术。

2.运用光的特性,如光的光辉、质感、方向性等,体现出光的表现力;运用光和影的对比和变化,取得光影效果、表面效果和立体感;运用光和色彩的关系,取得色彩效果,进而表现出光和材料的综合艺术。

3.运用建筑特征,如主题博物馆室内空间的尺度、比例、体量等,取得自然光的最佳分布。

4.运用结构构件,如墙体、平顶、拱顶等来采光,并实现自然光用光构图。

5.大胆自由地处理自然光,采用自然光与人工光的对比、层次、节奏、扬抑等技法,创造出迎合主题的博物馆室内优美的自然光环境。

参考文献

[1]Johnnes Claddles:Das Museum als der Ortder Kuntst, 参见德国建筑杂志Bauwelt30/1982

[2][6]玛丽.古佐夫斯基著.汪芳、李天骄、谢亮蓉译.可持续建筑的自然光运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黄健敏.贝聿铭的艺术世界[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4][7]John Lobell著, 朱咸立译.静谧与光明[M].台北:咸氏书局, 中华民国73年

充分利用自然光 篇3

风光摄影的最佳拍摄时间被称为黄金时间。指的是日出之后及日落之前的一个小时时间。这段时间里太阳高度角很低。显著的侧光效果能充分表现景物的纹理与形状。当太阳位置较低的时候,光线色温也同样偏低,使画面氛围显得更加温暖。

逆光拍摄

将镜头对准光源拍摄能得到最具冲击力的光效之一——逆光。又名轮廓光。画面效果完全不同于在顺光或侧光情况下的拍摄结果。

当光源位于被摄对象后方的时候。我们能通过调整曝光设置得到两种风格迥异的拍摄结果。按背景亮度曝光能得到漆黑一片的主体剪影。而按照主体曝光则能够得到背景死白的高光效果。

不管是什么情况。我们都应该避免双目直视太阳。所以在逆光拍摄的时候最好使用实时取景方式构图。而不要通过光学取景器。

想必大家都曾经看见过“完美的”日落。但大多数时候不是呆在家中就是正在开着车。又能有多少次恰好带着相机?如果答案是很多次。可能是因为你运气非常好。更可能是因为你对天气预报很上心。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气候条件。了解一天不同时段太阳的位置是最大限度利用自然光线的关键。

预测光线

过去根据地图和指南针判断太阳位置的方式在今天依旧适用。当然更方便的还是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台式机上的应用程序。The Photographer’s Ephemeris(www.photoephemeris.com)或SunSeeker(www.ozpda.com),它们都是不错的选择。

这类程序能帮助我们精确判断任意日期、任意时刻的太阳方位,不过我们还是需要关心天气到底是晴空万里还是乌云密布。

试试看逆光摄影

拍摄逆光,曝光值的选择决定了作品的最终效果。以下是具体注意事项…

1.避免眩光

当光源位于取景范围以外的时候,遮光罩能有效避免眩光对画面的影响。万一我们还是能从取景器中看到眩光,可以试着用手或者卡纸挡在光源对应的方向上,但一定不要让它们出现在画面中。你可以多次微调相机的角度。

2.剪影式曝光

希望将主体拍摄为剪影的时候,需要根据背景曝光,并通过曝光补偿调整进一步降低曝光值。一般来说将其设置为-1就能得到足够的剪影效果。当然,还是要根据光线的强弱来微调参数。

3.按主体曝光

亲近自然,热爱自然 篇4

第三课时:《亲近自然,热爱自然》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原文:

知道热爱丰富多样的生命和自然界本身;掌握自然界演化规律进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境界;培养保护环境的能力。

二、《课程标准解读》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亲近自然,热爱自然,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欣赏自然的能力;

★知识目标:懂得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

★法制教育目标: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欣赏自然,亲近自然,热爱自然。

2、教学难点:人与自然的关系

四、依据《课程标准解读》和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用题:

1、同学们欣赏完美丽的草原风光,听完美妙的音乐,你有什么样的体验和感受?

2、请同学们观察第七页两组图,完成相关内容:○1看看我们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2总结出这两组图所反映的道理。

3、同学们思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体现了人对自然的依赖。请同学们从衣、食、住、等几个方面举例说明。

4、通过欣赏上面的图片,同学们有什么启示?对于我们人类的利用自然界的行为又有何反思?

5、学生讲述自己喜爱的动物及风景画,让学生懂得亲近动物与自然

五、依据教学用题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进程:

(一)导入新课:欣赏视频,解决教学用题1

1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我们应当欣进而引入本课课题:亲近自然,热爱自然

(二)学生自学、讲述、分组讨论完成“教学用题2、3”

具体流程:出示第一个问题的知识框架,生回忆第一节学过有关生命的起源的内容,师对学生的回忆做一评价并深化教师出示教学用提2,进行自学自导,同桌交流,学生代表发表意见,教师总结教师出示教学用提3,学生分组讨论

并根据自己的亲生体验来强调本课重点:懂得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

(三)欣赏、交流、点拨“教学用题4”

教师总结学生看法,并

出示图片,让同学欣赏图片,并根据现实的生活环境,反思自己的行为(即教学用题4)

教师总结全文

(四)学生参加实践解决“教学用题5”

具体流程:学生下去认真作答,在下节课之初,让学生汇报完成情况

六、补充课文正文

1、什么是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

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资

源和环境,使子孙后代能够永续发展和安居乐业。

2、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所有自然资源的数量都不可能是无限的,无论是再生资源还

是非再生资源。如矿产资源是非再生资源,是在数以百万年计的地质年代里形成的,与

人类开发利用的历史相比是不能重复和再生的,其变化趋势是越用越少。而空气、水、生物等再生资源尽管可以循环再生,但是每一时期的循环量也是有限的,如不合理利用,就会使资源质量下降,使可利用的资源量越来越少。

因此,从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历史看,宇宙空间的自然资源是没有极限的,但

在一定历史时期,在生产力和科学技术一定水平的条件下,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利

用资源必须按照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办事,否则将会出现资源短缺。

3、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生命是大自然的奇迹。自然万物构成了一个共存共荣的生命大系统,我们每个人的生命就产生于自然界并依赖于它。没有大自然的恩赐,我们的生命就丧失了存在的可能。

所以我们应该对大自然有敬畏之心、感激之心。也正因为如此,我们要深切体会对大自

然中的所有生命的尊重,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对自身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以及对他人

生活的重要意义。我们要体会生命的可贵,并在此基础上热爱生活,积极地投入生活,让再见的生命更有意义更有价值,让自己的生活更为丰富。

七、板书设计:、人类源于自然

亲近并热爱自然的原因、人来生活在大自然怀抱中(生存和发展)亲近自然、人类资源是有限的热爱自然,懂得尊重自然

自然观:敬畏自然 篇5

摘要:面对自然,科技可以主宰一切的观念是极端错误的,科学技术带给我们的是福祉与祸害同行。正确的自然观应建立在生态伦理与生态科学这两个基础上,“检视科学”与“敬畏自然”应该成为人类文明前进的“护佑神”。人类不应该将作为智慧结晶的科学置于自然的对立面,在运用科学对自然进行改造时一定要谨慎行事,有所为有所不为。对科学技术进行批判、监督、制约和改造,是对科学技术负责,更是对人类、对整个宇宙负责。敬畏自然,才是真正的科学观,也才是真正科学的自然观。

2008年5月12日,里氏8.0级的大地震突然造访四川,一瞬间,数以万计的人们被埋进了废墟。在全世界紧急救援 的过程中,我们听得最多的口号可能要数“地震无情,人间有 爱”了。而1966年的邢台大地震和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发 生时,铺天盖地的救灾口号却是“人定胜天”。这~救灾口号 的改变,无疑传递了一个重要信息:面对可知亦不可知的大自然,中国人的意识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从信奉“人定胜天”到主张“敬畏自然”。人类对自然的态度是随着人们对自然认识的不断深入

而发展的,大致是循着“畏惧自然一崇拜自然一藐视自然一 尊重自然”这样一个过程演进的。虽然这种阶段的划分不一 定准确,但也基本上反映了人类对大自然认识的曲折性和渐 进性。在人类发展的长河中,人类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对大自 然持敬畏态度的。当然,在不同的阶段,“敬畏”的含义可能 不完全一致。在人类发展的“初级阶段”,面对神秘不可知的

大自然,人们主要是一种畏惧,而在今天,我们重提敬畏自然,已经不是因为对自然“无知”而畏惧,而是在科学认识自然的基础上,在深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基础上,对自然的一种敬仰和尊重。从畏惧、崇拜自然到藐视自然,这其实也是一种“进步”,说明人类已经掌握了大自然的秘密而滋生出战胜自然的欲念。然而,尝够了“征服自然”的苦头之后,人类又很快发现,认识了自然并不等于就能战胜自然,“战胜自然”永远都只能是相对的,是细微局部的,而敬重自然,在自然规律许可的范围内生存和发展,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人类对自然的态度再次发生了转变——从藐视自然到尊重自然。

在人类的参与下,大自然不断地在发生着变化。当生产 力还很低下的时候,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被限制在一个较小或较低程度的范围之内,但是,近代以来,随着人类掌握的科

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大规模的工业革命开始,大自然也以“日新月异”的速度遭到人类的毁损。如今,人类已经不得不面

对一个千疮百孔的大自然,不得不在一种日益恶化的环境中 求生存。人与万物是息息相关的,智慧的人类,应该懂得处 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应该将作为智慧结晶的科学置于自 然的对立面,在运用科学对自然进行改造时一定要谨慎行 事。“检视科学”与“敬畏自然”应该成为人类文明前进的 “护佑神”。

一、检视科学:有所为有所不为

科学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是揭示自然、社会和 思维规律的知识体系,是社会进步的象征。然而,纵观近百 年科学的发展历程,我们也应该看到,科技进步实际上是一首悲喜交集的交响曲。用苟子的话来说,它既带来“用之以

治则吉”的福祉,也带来“用之以乱则凶”的祸害。科学技术 的发展“具有为善和作恶的巨大可能性”¨。,控制论之父、美 国科学家维纳看到控制论存在着“为善”和“作恶”这两种相 反的社会作用,但却无法使“为善”的作用都能实现,而把 “作恶”的方面予以消灭。为此,他觉得自己虽对这门科学做 出了贡献,但却是站在一个至少是令人不安的道义的位置 上。当爱因斯坦看到原子弹显示出的巨大毁灭力量时,也曾 深感痛悔。⋯⋯

不可否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增长的有力

手段。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由荒蛮时代进入了文明时代,社会生产力极大地得到了提高,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大大改善,使人类在更大程度上进入了“自由王国”。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不都表现为正确认识自然、合理利用自然、在自然能够承载的范围内适度地增加人类的物质财富,在很多情况下它又表现为干扰自然进程、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美和生态平衡,透支甚至耗尽自然资源。人们在享受科技发达所创造的便利、舒适时,也开始为科学发展所困惑。德 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2O世纪30年代就看到了技术世界中 存在的巨大危险,发出了“拯救地球”的紧急呼吁。在他看 来,由于科技的进步,地球和人的生存根基遭受着严重的破 坏;人类生活对现代科技的依赖已达到极端,就像吸毒的人 离不开毒品一样。科技作为现代人与自然交往的中介,特别 是与工业化的密切联系,对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负有不可推 卸的责任。现代化带来的城市化造成了森林锐减,水资源严 重匮乏,能源危机频频出现,环境污染日益突出,这些累积的 问题成为一笔越来越大的“生态赤字”。“生态经济学家告 诉我们,世界上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也正是生态赤字最

严重的地区。”_2 即使撇开这些显而易见的危机不谈,科学发现和发明的本身也往往蕴涵着一种不可知的危险:神奇的生物技术,使人们维护自身的伦理道德成为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转基因技术的发明与应用,对自然界物种的未来来说,很难说不是一种祸害,在英国科学家应用基因技术克隆出绵 羊“多莉”后,引发了全球范围内对克隆技术的讨论和恐 惧——科学的发展不正在对人类的存在与未来构成某种威 胁吗? 为了维护生态和社会的正常运转,科学应该在其中寻找

自己正确的发展方向。当前,在“科学发展观”日益深入人心 的时候,科学技术的发展在“有所为有所不为”方面如何正确 地进行抉择,这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如何择取其造福人类 的一面而规避其负面效应的问题。科学技术绝对不能置于被监督的范围之外,失去了制约的科学技术,就像失去了制约的权力一样,将会因为失控而给人类给地球带来毁灭性的灾难。我们不能拒绝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的到来,但是我们 需要将知识变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媒介,而不是征服自然的工具。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上,由于我们人类认识的局限性,科学技术带给我们的确实是福祉与祸害同行,甚至是祸害大

于福祉。当然,科学技术本身并没有错,错在人类不恰当地应用科学技术。在众多技术灾难中,有的是由于少数人好大喜功,急切地使用尚不成熟的技术造成的;有的是为了某种征服的目的,使用了具有危害人类安全的技术造成的;有的是因为滥用科学技术,酿成了技术灾难;有的是因为管理技术落后于工程技术,违规操作,麻痹大意,或者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技术规程造成的等等。神奇的生物技术,使人们

维护自身的伦理道德成为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转基因技术 的发明与应用,对自然界物种的未来来说,很难说不是一种 祸害。严正的生态警钟已经四处敲响:科学的发展正在对人 类的存在与未来构成严重的威胁!科学,既要研究事物的有益于人类的一面,也要研究事 物的有害于人类的一面,由于人类自己的幼稚,盲目使用或 者迷信技术而造成灾难,这显然不能将它归罪于科学。科学 技术这把双刃剑,掌握在爱神手里,可以造福人类;掌握在魔 鬼手里,给人类带来的只能是灾难。人类正是因为应用不断 发展的科学技术改造自然,创造了发达的物质文明,但是,作 为科技进步伴生物的全球生态环境恶化以及人与自然之问 的紧张关系也在不断向人们发出警示:人类必须重视科学技 术与社会进步之间的“二律背反性”。就建设性而论,科学的 97 精神是最强的力量,就破坏性而论,它也是最强的力量。技 术每提高一步,力量就增大一分,但这种力量既可以用于善 的方面保护生态、造福人类,也可以用于恶的方面破坏生态、危害人类。人类正是在“知识就是力量”的伟大口号鼓舞下从愚昧走向文明、走向现代,而同样,人类也可能在科学万能论的迷梦中悄悄地为自己执行“安乐死”。

二、敬畏自然:真正的科学观、科学的自然观

每发生一次“自然大灾难”之后,几乎都会有一场关于要 不要“敬畏自然”的讨论。2003年“非典”流行时,“敬畏自 然”曾经热议一时;2004年底,印度洋海啸又制造了一次更 大的灾难,“敬畏自然”的讨论再度成为热点。反敬畏派认为 敬畏派的观点“反科学”、“反人类”、“伪环保”,而敬畏派则 给反敬畏派戴上了“科学主义”、“科学的迷信”、“伪科学”、“反人文”、“强权话语”等“帽子”。究竟,我们该如何看待 “敬畏自然”呢? 老子讲“自然”就是“自然而然”,也就是没有“外力”影响的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现在来理解,它既应包含所有“自然”的存在,也应包括“自然运行的规律”。“敬畏”,各种

版本的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一般都是“又敬重又畏惧”或

“又敬重又害怕”。因此,“敬畏大自然”的字面意思,便是敬 重而畏惧大自然,包括尊重大自然的运行规律。敬畏自然首 先是对自然的崇拜,著名的生态思想家亨利·戴维·梭罗突 出强调了人类应当崇拜自然,因为这种在文明的更高阶梯上 的自然崇拜,不仅能够拯救自然,而且能够拯救人类自 己—— “如果人能达到足以对树和石头表示真正崇拜的高 度,那就意味着人类的新生。” 也有敬畏派认为,不管是 在汉语还是在别的语言中,“敬畏”并不是害怕的意思,可以 将“敬畏大自然”解释为要对大自然秉持一种谨慎的态

度。j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敬畏自然”是一个古老的哲学命

题。哲学家告诉我们,自然和字宙是无限的,而作为人的个体的生命和认识是有限的,脆弱的人类生命在喜怒无常的大自然面前,不能迁怒只能迁就,并在逐步探索中加以适应和利用。“这种哲学意义上的‘敬畏’包含有顺应自然、尊重规律、保护生态、规避风险、以人为本等等多重意蕴。” 实际上,所谓敬畏自然,并不是说在自然面前人类应该 战战兢兢地去顶礼膜拜,不是说要让人无所作为或听天由 命,而是说在自然面前不能轻举妄动,要有谨慎之心。尊重 自然,保护生态,并不是原封不动。人类要改善生活,社会要 前进,大自然也永远不会重复自己,原封不动是不可能的,问 题是怎么动,是根据主观的愿望来动,还是根据客观的规律 来动。无论是敬重、敬仰还是敬怕,都是指人作为大自然的 一员,应当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其他生物、人与人的关系,因为人类不是孤立地生活于大自然中,我们与自然和其他生 物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是 和自然发展密切相关的,自然环境是人类的生存空间,破坏 自然环境就等于破坏自己的生存空间。当人这个智慧生物 98 在改造自然并让其服务于自身时,要充分考虑大自然的规 律,而不能破坏自然规律,即使有破坏也应该是有节制的。我们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头几年可能得点眼前利益,随后就 要为频繁的水旱灾害和荒漠化付出更大的代价。又比如,对 于江河湖海,即使危及到人类的利益,也不能以违背自然的 方式去征服它,光用“堵”的方式是不能解决或者是不能从根 本上解决问题的,而应当以顺应自然的“疏”的方式去治理。当代治理河流主要是两条路线,即工程治水和生态治水。工 程治水的主要标志是筑堤建坝,限制水道,强调用“人”的办 法来解决问题;生态治水的主要标志是保护森林,保持水土,强调用“自然”的办法来解决问题。关于这一点,黄河三门峡 水库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典型而沉痛的反面经验——三门峡 水电站建起来了,几十年的效益却抵不上一年之中因它的存 在而给陕西造成的损失!当然,敬畏自然也不是说不要科学 技术和发明创造,而是指人类在利用科技时,应当顾及科技 的应用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就拿治水来说,我们主张生态 治水,但并不排斥工程治水,将生态治水和工程治水有机结 合才是真正的标本兼治。人类尽管有强大的科技力量,但不能以为自己拥有了这 样的力量就可以为所欲为。面对自然,科技可以主宰一切的

观念是极端错误的,正确的自然观应建立在生态伦理与生态科学这两个基础上。“敬畏”一词在表面上是伦理范畴的表达,但却有着深厚的现代环境科学作为支撑。现代环境科学,在摆脱了旧有的认识论与本体论的束缚后,形成了它自己新的理论基石:混沌理论(Chaos Theory)、系统论(SystemTheory)以及热动力学二定律(Thermodynamic Laws)。这三

个理论基石一方面修正了旧有的科学哲学,另一方面以真正 的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揭示了科学本身的局限性以及人面

对自然的局限性。“混沌理论告诉了我们未来的不可预知;系统论告诉了我们,系统整体相对于原子、分子同样是科学意义的实体存在,但人却无法用任何实证或计算模拟的方法穷尽自然系统中所有可能的相互联系与作用;热动力学二定律道出了我们现在许多貌似科学的环保技术其实是与最根本的科学规律背道而驰的。” 现在我们普遍接受的、包含“预警原则(Caution Principle)”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正是对

这种新环境伦理的有力支持,它告诉我们,在未形成普遍接受的科学定论时,人们对自身应用科技、改变自然环境的行为应采取相对保守的态度。其实,敬畏自然,与其说是一种手段,不如说是一种态 度。这种态度是我们创建一个和谐美好的生态环境的基本出发点。越来越多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告诉我们,科学技术的应用不仅仅只是考虑它的经济效益,还应考虑它的生态效益,才能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实际上,“敬畏大自然”绝不是对发展的限制,而是为其提供了更加合理的方向与空间。“敬畏自然”不但不是反科学,而且是一种更加科

学的态度。那些习惯于以“征服者”自居、以征服自然为“自 豪”的人们,应该从历史和现实灾难的严重后果中醒悟过来,在将大自然视为亲密朋友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自然而不是强行“改造”甚至肆意破坏自然。只有当人类与大自然和谐

相处时,人类才可能创造出真正高尚的文明。从古代农业文 明图腾式的“畏惧自然”、“崇拜自然”,到近现代工业文明工 具式的“藐视自然”、“奴役自然”,再到今天生态学家提出的 “敬畏自然”,这不是历史的退步而恰恰是一种进步,正是科 学的发展,让人类逐渐认清了人与自然的真正关系。

由此可见,“敬畏自然”中虽包含“畏惧”或“恐惧”的成

分,然而这种畏惧本身却并不可怕。正是这种“畏惧”让我们生出真正的理性,正是这种畏惧让我们更谨慎地对待科学,正是这种畏惧,促使我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让我们能够采用“预警原则”来应对我们未知与不可及的自然界的变化,善待我们的环境,自觉摒弃自以为能够对自然为所欲为的科技迷信以及对人自身的盲目崇拜。科学技术的正确 使用应以“敬畏自然”为前提,如果失去了监督、批判和制约,那就肯定会走向科技专制和疯狂,它所导致的后果很可能是人类和整个生态系统的毁灭性的灾难!过去,人们曾经为

“科学的自由”而浴血斗争,而今天,我们应当奋起限制科学 的“权力”。即使是出于对科学的真诚的热爱,人类也要努力 限制其滥用,使之不至于迷失了自己,不至于成为人类生存 的威胁。对科学技术进行批判、监督、制约和改造,是对科学 技术负责,更是对人类、对整个宇宙负责。从这个意义上说,“敬畏自然”才是真正的科学观,才是真正科学的自然观。美国印地安部落酋长西雅图在给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的

聆听自然,感悟自然作文 篇6

到了目的地,顺着山中小径走到湖边,看到几个迎着朝阳跑步的运动达人,“早上好!”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

顺眼看去,湖边的树木纷纷落下黄叶,小草也是早早换上黄装,晶莹的朝露撒在草丛间,只有零散的菊花盛开着,五彩斑斓,点缀着这个湖边花园。微凉的秋风轻轻地吹拂着,仿佛是大自然这个母亲爱抚着世间万物,此时此地我不禁想起“秋词”中的一句古诗:“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放眼湖上,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天空碧绿得像蓝宝石一样,几朵悠悠的白云注视着大地,阳光散落在湖面上,波光粼粼,水天一色,近处浓淡分明,远处交汇出一道淡淡的白光。一群小鸭子,呱呱地叫着在湖面嬉戏着,小鸟们在树上放声高歌。小青蛙蹲在荷叶上时而弹琴,时而跃进水里,悦耳的声音,交织出一首大自然的美妙旋律,我静静地聆听这自然间的天籁之音,仿佛在拨动着我的心弦。

认识自然热爱自然(节选) 篇7

自然孕育了人类。当人类刚出现时,和其他动物一样,是依靠天然的潜能和自己的体力维持生活、繁衍种族的。他们过着艰苦、朴素然而和谐的生活。但在以后的发展中,人类迅速地脱颖而出,最终成为万物之灵和自然的主宰。特别是近二百年来,西方文明和科学技术的大发展,使地球上出现了极其灿烂的人类文化。这种文化在浩渺的宇宙中即使不是唯一的,也是十分稀罕的。表面看来,人似乎真的认识了自然,征服了自然。

然而,我们却看到许多不应出现、令人震惊的后果:这几百年中,一些西方国家凭借手中的科技、经济和军事力量,贪婪地开发和糟蹋着自然资源,无情地奴役着落后的国家和人民,疯狂地破坏、污染环境。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同时,曾经覆盖地球的森林植被消失了,代之以沙漠、秃山和混凝土森林。整个地球被污染了,空中飘着黄烟,地上流着黑水,要找一块净土是愈来愈难了。人口已猛增到60亿(注:2011年已突破70亿)以上,而曾经和人共处在地球上的物种却在迅速减少,很多物种只能在动、植物园中可以看到,更多的只留下标本,甚至连标本也没有留下就无声无息地永久消逝了。破坏生态、消灭其他物种的人,最后也终将消灭自己。能够说,西方的高科技已经正确认识自然了吗?

对于我们这个东方文明古国,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在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胜利后,我们片面地强调了斗争哲学。除了与人斗争外,就是与自然斗争了。我们认定人多力量大,发誓叫“高山低头、河水让路”,似乎只要坚决斗争,万物皆能为我所用,事物都会按我们的意志发展,自然是完全可以征服的,成为驯服的工具。于是干了多少错事、傻事,其后果也就不言而喻了。

所以,人类似乎应该重新思考,需要正确地、全面地重新认识自己。“改造自然”似应改为“适应自然”,“征服自然”似应以“与自然和谐共处”代替,“开发资源为我所用”似还应受到适度消费、让大自然休养生息的约束。近几十年来,国内外有很多团体、志士仁人为此呼吁。也许个别的提法、做法有可议之处,但大的方向和要求该是正确的吧?

浅谈自然光名人肖像摄影 篇8

【关键词】自然光;名人肖像;价值

一、引言

名人总是带着各种光环,给人闪耀之感。当我们通过各种渠道,无论是电视、电脑、手机、杂志等方式,获得有关他们的信息。访谈中,他们慷慨激昂;文字报道中,他们成就非凡;照片中,他们魅力四射。就这样,他们仿佛站在神坛上,背后的光芒,照亮着周围,熠熠生辉。不论名人有何等荣耀,多么星光熠熠,他们也是离不开生活,他们究竟也要回归到和我们普通人一样的平凡的生活中。所以,究其根本,他们就是优秀的普通人。

但是他们的成功光芒总是让人们忽略了其背后,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努力和汗水。名人之所成为名人,就是我们所忽略的神探后的坚持不懈的努力。不同领域的名人,如同灯塔一般照耀着各个行业。一定存在着这样一类普通人,看到他们,总会惊叹其光芒,感叹自我的渺小。可却忽略了名人最本质的东西——优秀的普通人,之所以优秀,离不开其对自己领域知识的刻苦钻研和探究。这是我们的榜样,应该看到其作为普通人的刻苦光芒,也是我们应该重点看懂而却最易被忽视的闪光点。就摄影而言,达到退去名人背后的光环,还原优秀的普通人的这一目的,选用自然光就在适合不过了。

二、自然光名人肖像摄影的界定及价值

(一)界定

1.光线的相关界定

摄影是光与影的艺术。怎样用光,是摄影创做的最重要的环节。

自然光是指大自然中固有的光线,如阳光、天空光、月光等。

人工光是指。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刻意为之,比如影棚;另一种则为不是为拍照而设置的现场照明灯光。

自然光名人肖像摄影中的“自然光”指的是自然光和人工光的结合,以自然光为主,并且也可以巧妙利用现场环境光或小型人工辅助光。

自然光下拍摄名人肖像所秉持的基本原则就理应注意到:不应破坏和改变现场光线氛围。当然,我们不可能为了一味追求自然光就舍弃室内灯光。灯光的取舍,取决于灯光是否妨碍你的处理效果。如果妨碍就将其关掉。反之,如果它可以带来辅助效果就可以开着它。这是一个十分灵活且不死板的原则。

2.自然光名人肖像摄影与商业摄影、艺术摄影的比较

商业摄影中,名人们的出现是为了更好的突出其所宣传的商品为出发点。名人陪衬着商品。画面中名人的妆容、发型、服装、配饰,都需要陪衬凸显其商品,不能喧宾夺主。在突出商品和美化名二者之间达到平衡。

艺术摄影中,以突显名人气质或某一情感为出发点。名人从头到脚:妆发、服饰、饰品,极为讲究。配合灯光、反光板,成就其精气神。再加上后期的运用,名人的形象光芒闪耀着观者的双眼。

杂志中、广告中,这种美的光芒力透纸背,无法形容,只要看着照片,就能感受着这光芒。

自然光名人肖像摄影归属于纪实摄影中,它是以褪去名人光环,真实还原名人内在的精神、气质、个性为出发点进行的拍摄。在自然光之下,没有了照相馆影棚式的束缚,使得名人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记录其自然状态。

不论哪种形式的名人肖像摄影,还原或塑造名人形象的画面并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而是在恰当的形式下,发掘人物内在。

(二)自然光名人肖像摄影的价值

1.满足读图时代对观者的“陌生化”观看及心灵沟通的价值

在当今读图时代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是名人。名人充斥在电视报道中、头条新闻上、杂志封面上,被赋予很多光环。大量的名人摄影作品给人以光鲜亮丽、魅力四射之感。观者们对此类作品习以为常。心理学家们认为:“新东西容易成为注意的对象,而千篇一律的、刻板的、多次重复的东西就很难吸引人们的注意”。①像逄小威他所拍摄的名人作品,在当今众多包装美化的名人肖像作品中跳脱出来,给观者新的感受。他要求被摄人物真正素颜,在自然光下还原一个真实的、自然的、单纯的名人自己本身。他将其社会属性、职业属性等统统拿掉,只负责捕捉名人最自然的表情。同时,作为观者来说,很多人人抱有这样的心理:希望能够观看到反映名人真实状态、气质特征并能够进行心灵沟通的摄影作品。运用自然光,以纪实手法进行的名人肖像摄影,自然光让被拍对象易处于放松的自然状态,真实还原名人内在的精神、气质、个性。

2.具有纪实摄影回归风潮的进步价值

深处读图时代,每天大量的图片呈现在观者面前,这些供大家读的图片中,影像垃圾成千上万。而观者们所“读”到高品质的照片,一定是直击内心深处,能够打动观者的。人像摄影先后经历了达达主义与立体主义、表现主义与未来主义、波普艺术与超现实主义、结构主义等思潮的影响,发展至今,摄影创作的途径日趋多元化。但纪实摄影的回归才是真正的进步,摒弃了当今时代的快节奏和浮躁感。自然光名人肖像摄影,是一种返璞归真的创作。没有过多修饰的自然状态下的名人肖像照片,就是浮华背后的平静、平实,具有着独特的影响感染力。

3.具有名人影像研究的价值

自然光下名人肖像摄影,真实记录着名人,真实反映其人及生活。在自然光线下,被摄对象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再利用摄影的技法,本真还原名人本身。这样的照片对将来的历史会有一定的贡献。照片凭借着高含量的真实性,获得人们的信任,人们觉得这种人物在特定环境下得到的影像记录,可行性高。故而,对于从事名人研究的人来说,这样的照片能为他研究包括对名人,他所从事的专业,对这个名人的学术成就等带来帮助。是其研究的宝贵影像资料。

三、自然光名人肖像摄影的创作

(一)创作思想

大众眼中的所认识的名人,一般是高高站在神坛之上的,而自然光名人肖像摄影就让名人回归人间。以表现人物内心为主,越自然越生动的照片越具有感染力。

照相馆影棚式摄影,使名人脱离其熟悉的生活环境,就本人而言,或多或少会有陌生感和紧张感。精致的妆发和服饰,名人四周的灯光,摄影师的干预,这些都造成了名人本身心理的仪式感,他是不放松的。尤其是刚进入拍摄时,这一切因素会使得名人处在呆滞的状态中,姿势、眼神、头发等等都需要听从摄影师的建议。

而自然光名人肖像摄影的创作要求摄影师,只是处于一个真实记录者的位置。名人回到日常生活、工作环境中去,自然状态下的他们,正是摄影师按下快门的理由。

(二)创作条件

从摄影书诞生之初,一直到数字时代到来之前,由于技术上胶片感光度较低,比如400到800度的感光度,在传统胶片时代已经属于高速胶片,其胶片颗粒都很粗。所以人物肖像很多是禁锢在照相馆馆内。很多摄影作品散发着或多或少的经过雕琢的匠气。而数码时代,进步的科技为追求更真实、更可信、更生动、更有影像价值的自然光名人摄影创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三)创作方法

拍摄前做充分的关于名人的功课,才能使得在拍摄时,游刃有余。如全面了解将要拍摄的名人对象。掌握拍摄对象的生平经历,了解他所专注的研究领域和他的成果,研读他的相关采访和书籍等等。当真正接触到名人时,做一个好的倾听者和旁观者。由于拍摄时间限制,应细心观察、认真思考从何种角度记录还原生活工作中的名人。之后再利用摄影上的技法,真实还原名人本人。

四、总结

自然光下的自然状态的名人肖像摄影并不是自然主义。谈到这种光线不是为单纯利用它,只有表现人物个性的、体现精神实质的人物肖像才是用摄影说话的最终目的。

注释:

①华东十大心理学系公共必修心理学教研室,《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2年第90页。

参考文献:

[1](英)约翰伯格著,戴行无译.观看之道[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上一篇:会计人员年终工作总结下一篇:母爱,在茶杯破碎之后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