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内涵与作用

2024-09-24

信息化内涵与作用(精选8篇)

信息化内涵与作用 篇1

一、信息化内涵与作用

(论述信息化的本质内涵与作用)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并应用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整合企业现有的生产、经营、设计、制造、管理,及时的为企业的“三层决策”系统(战术层、战略层、决策层)提供准确儿有效的数据信息,以便对需求做出迅速的反应,其本质是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视角不同、关注重点不同,是造成人们对企业信息化内涵的理解、描述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尽管如此,如果仔细地对各种流行的定义加以考察,就会发现各种定义的差异并不是本质性的。本报告认为,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以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为对象,以改造企业的生产、管理和营销等业务流程为主要内容、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为目标的动态发展过程。这一定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1)从技术手段看,企业信息化是企业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核心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正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在企业中的广泛应用构成了企业信息化的—个显著特征。

(2)从作用对象看,企业信息化是企业对信息资源的组织、开发和利用。信息与资本、劳动和土地一样,是经济活动中一项重要的战略资源。有效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企业信息化的中心内容,而且这一开发和利用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和工具,从而有别于传统的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方式,(3)从驱动机制看,企业信息化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管理和决策的效率和水平为目的的。正像企业对任何新技术的采用一样,企业对信息技术的采用也是市场竞争和利润驱动的结果。

(4)从演化过程看,企业信息化是一个不断提高和改善企业竞争力、效率和效益的动态发展过程。企业信息化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而是随着技术的进步、企业的成长和组织管理的变化而不断演进和深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5)从系统角度看,企业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涉及到各种信息技术的应用,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同时也涉及到企业组织管理和企业业务流程的重组和再造。上述各方面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缺一不可。

《商业价值》杂志总经理万宁在由CSDN、BT传媒合办的“Challenge 2014”技术商业500人论坛提出了中国CIO赋予企业信息化的“四个新内涵”:

(1)IT建立以“人”为中心(包括员工、合作伙伴及消费者)的全新流程管理与交互,建立真正以“人”为中心的经营管理模式;

(2)IT支持企业实现动态(即时化)管理,企业快速应对市场的能力,来自于动态配置业务资源的能力;(3)IT资源化,企业信息化的目标,不再是系统建设,而是使内部系统具备整合外部资源的能力;(4)IT扩大企业边界外延。信息的非他性应用属性成为企业除生产资源、人力资源和资本之外的第四资源。

信息化在企业中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3)信息化的实现过程可以使企业的组织架构更合理

信息化的实现过程就是对企业整个管理流程进行分析、重组、改造的过程

信息化可以提高资源的共享程度,使业务处理更快捷、准确,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从而提高企业的反应速度。4)5)信息化可以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数据分析,提供对管理决策的支持。

信息系统是一个“柔性”系统,企业的管理水平有多高,它能给管理的支持就有多大。

二、CIO领导力

(论述CIO如何提高自己的领导能力)

提升CIO领导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完成角色转变;提升自身在组织中的影响力;掌握沟通协作技巧;塑造IT执行力;培养团队领导能力。

1、转换角色

从非领导型CIO到非领导型CIO的角色转换必须经历以下三个方面的转变:一是从关注技术转变为关注业务。以往的CIO大多具有良好的技术背景,这所带来的优势很多,却可能影响到他们从企业全局的业务角度来考虑技术和业务的整合,所以这个转变是第一步;二是从关注系统用户的满意度转而关系最终客户的满意度。传统CIO最关心的是企业内的信息系统,他们的价值也通过信息系统的价值和系统用户的满意程度体现出来,但是领导型CIO考虑的不仅仅是给组织内部的系统用户的工作提供方便,他们的工作目标是利用IT技术来向企业最终用户传递价值;三是从关注信息管理转而关注IT战略与业务战略的匹配。实现现代组织的业务战略必须有相应的IT战略作支持,而业务战略与信息战略的差距往往导致战略的失误,所以作为高层管理团队一员的领导型CIO必须把主要经历从系统战略中跳出来,使自己具有更广阔的战略眼光。

2、提升影响力

对国内CIO领导力现状进行分析后可以知道,大多数CIO在组织里还处在部门经理级别,有的甚至只是信息中心主任,他们并不享有最终决策权。并且,在大多数组织里,信息技术还只是被视为组织业务的支持手段,而没有被当作战略工具。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想成为领导型CIO则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提升自己在组织里的影响力,笔者有以下建议:

1)关注组织业务发展;很多成功的CIO都和业务领导们(COO、CFO等)一样关注组织业务的发展而不仅仅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他们可能花大量精力和时间同业务领导们交流业务方面的事务,并从中找到可以通过IT技术为企业带来价值的机会。这能提升CIO在组织中的重要程度,并且能改变业务领导对IT技术的看法。

2)跟踪IT技术发展动向;IT技术的快速发展是有目共睹的,领导型CIO作为组织的技术领导应该担当起组织的IT技术看门人的工作,从IT技术发展中找出有利于组织发展的机会,并为企业及时引入新IT技术。这样能保证领导型CIO能始终保持对先进IT技术的了解和对IT技术发展趋势的把握,从而能发掘出有利于组织的机遇,并识别危险的陷阱与挑战。

3)学会推广IT愿景;前面已经介绍过,IT愿景是组织信息系统的未来发展蓝图,只有使得IT愿景能真正被组织各阶层广泛接受才能顺利推广IT项目,而推广IT愿景是领导型CIO提升自身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3、掌握沟通协作技巧

IT项目必须要得到组织领导的支持才能顺利开展。加强于组织领导的沟通一方面可以让组织领导对IT项目感兴趣,提高组织领导对IT项目的关注程度;另一方面可以有助于CIO了解组织领导对IT项目的态度和想法,从而使IT项目能更好地支持组织业务发展。以下几点建议对加强CIO与组织领导的沟通是有帮助的:

1)每周汇报自己的工作;希望得到组织领导的关注首先需要组织领导对IT项目的了解,定期汇报则是让领导了解自己工作的直接途径。

2)发展战略思维,为组织未来考虑;相对于组织管理者来说,领导者更关心组织的未来,领导型CIO如果希望得到组织领导的赏识和支持就也必须具备战略眼光,为组织未来发展着想,而不是只解决眼前的问题。

3)多谈业务少谈技术;大多数组织领导对IT技术不太了解,领导型CIO需要做的是让组织领导了解IT技术可以促进组织发展,但不用试图使他们了解IT技术细节。

4、塑造IT执行力

执行力指的是集中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协调一致把组织IT战略落到实处的能力。事实证明,绝大多数IT项目的失败的原因都是因为CIO缺乏执行力。领导型CIO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帮助组织塑造IT执行力:1)培养IT团队的执行文化;组织IT项目的实施是一项艰巨而困难的工作,崇尚行动、雷厉风行的执行文化有利于IT项目按照设计好的步骤推进。2)建立良好的管理机制;IT部门需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来保障工作中权、责、利的对等,以有效引导员工的工作,保证执行效率。3)提高IT员工的责任心;IT员工对待人物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IT项目的成败,所以培养员工的责任心是领导型CIO的一项基础工作;4)建立合理的工作流程。有的公司IT部门内部流程过于复杂,一个决策需要经过层层审批,这样影响了办事效率,而过于简单的流程又不足以确保决策的质量,所以领导型CIO应该为IT部门设计合理的管理流程,做到抓大放小、效率为先。

5、培养团队领导力

IT团队对于组织信息化来说至关重要,可以说有了一个好的IT团队,项目已经成功了一半。要成为领导型CIO必须具有高超的团队领导力。对于领导型CIO来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团队领导力:

1)明确任务方向;在执行战略时要坚决彻底,当项目任务确定之后,要向下属指明明确的任务方向,不能左右摇摆,举棋不定。

2)适当放权;由于领导型CIO需要花更多的时间考虑企业战略和业务整合问题,所以不应该事必躬亲,要学会发现可靠的人选为自己承担事务性工作,并授予他们适当的权力以提高效率。3)善用激励方法;IT部门的下属自主性强,富于创造精神,他们是组织最重要的财富,领导型CIO应该通过赞扬、奖励、引入竞争机制等手段激发出IT员工的潜力为组织效力。

4)培养团队精神。领导型CIO应该培养部门内部互信互助的团队氛围,通过各种活动增进团队成员感情,领导型CIO还要身体力行发扬吃苦耐劳,勇于奉献的团队文化。

三、IT支持下的企业创新

(论述IT如何支持企业管理创新或论述IT如何支持企业业务创新)

信息技术通过支持企业内部管理过程中的计划、组织、执行、协调与控制,发挥自身的高效率优势,诱发管理创新,使企业系统形成具有更丰富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功能结构的新的有序状态。IT的应用对管理创新的影响直观地表现为业务流程、组织结构和供应链管理等3个方面的变化。

1)基于IT的业务流程创新

首先,IT改变原来采用纸张表单,手工传递,逐级审批签字的工作方式,实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其次,IT的应用降低了信息在企业系统中传递的维度,一些不能增值的信息使用环节和无效信息的使用者退出了整个流程;最后,IT使传统的线性流程转向综合性的非线性并行流程成为可能,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使流程中的各个子块可以在同一时间获得同一信息,实现了充分的信息共享。2)基于IT的企业系统结构调整

IT产品的应用改变了企业沟通的方式及其系统功能与结构之间的对称性关系,通过管理创新,企业系统的管理结构在IT的应用状态下出现了纵向扁平化、横向精简化的改变:以往中间层上传下达的任务被信息网络所代替,中间层逐步消失,组织日益扁平化;另一方面,各种智能化的管理软件和专家数据库代替了人工,管理的横向幅度趋小。

3)

基于IT的供应链结构创新

IT的应用使得传统多层的供应链结构转变为:以IT为有效媒介,以中心制造厂商为核心,将产业上游的供应商、下游的经销商(客户)、物流储运商以及服务商等集成为一体的“核状”供应链结构。

信息化内涵与作用 篇2

随着国家战略的调整和新时期经济社会格局的变化,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已经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当下,中国经济总量持续增长,而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城乡关系不协调,产业发展不合理,农业现代化依然滞后于城镇化、工业化和信息化等一系列问题仍旧存在,如何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同步发展,实现经济社会根本转型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关键内容和主要目标。

1 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与历史关联

十八大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坚持“四化同步”,是建设现代化中国的必然要求,对实现城乡要素公平交换、城乡协调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1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内涵

(1)工业化。学术上对工业化的定义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西方发展经济学对工业化的狭义定义,一般认为,工业化(Industrialization)是工业在国民收入和劳动人口中的份额连续上升的过程;二是张培刚对工业化的广泛定义,认为工业化是国民经济中一系列基要的生产函数(或生产要素组织方式)(Strategical Production Functions)连续发生由低级到高级的突破性(或变革)的过程,包括农业变革和工业发展[4]。因考虑到题目中的“同步发展”,本文主要用狭义的工业化,这种工业化是一种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是指一国(或地区)工业经济活动占国民经济主导地位的发展过程,是一种国民经济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与优化的过程,是一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过程,更是一种技术和制度不断更新的过程。工业化水平常常用工业总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表示。

从工业化的内涵可总结出工业化的特征:一是机械化过程,即以机器大生产代替手工劳动,表现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二是国民经济进步和发展,主要表现为人均产值的增加;三是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下降(包括劳动力比重和生产总值比重);四是社会生产的专门化,表现为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的生产都趋向于专门化。

工业化进程一般分为早期、中期和新型工业三个阶段:早期以轻工业为主,主要为纺织、造纸、食品加工等以农产品为原料,日化、家电等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发展;中期以重化工业为中心,在这一阶段化工、冶金、电力等重化工业发展迅速;新型工业化阶段是工业高度专门化阶段,农业发生变革,工业产业链纵向发展,整个社会发生变革,此阶段为张培刚所定义的工业化。

(2)信息化。信息化最早是1963年由日本学者梅棹忠夫提出的,随后很多学者对其进行了论述。信息化一词在中国出现早于城镇化,但迟于工业化。国内学者钟义信提出,信息化是指在每个经济领域和绝大多数社会行为领域中广泛、有效地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从而全面地、极大地扩展和提高社会生产效率,管理、教育和创新效率,以及生活的质量的一个历史过程[5]。可见,信息化是信息革命的必然结果,是一种在经济社会领域中采用信息技术作为生产力,以提高社会生产率、管理、教育和创新效率的过程,是一种推动人民生活质量提高,造福人类社会的历史过程,是从工业社会向信息化社会演进的过程。

信息化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为:一是互联网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应用,主要表现为网络化、数字化,并推进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二是知识的生产为主要的生产形式,主要表现为智能化,人力资本要素更为重要;三是服务业的经济社会结构占主导,主要表现为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四是社会生产率和产业效率的大幅度提高,主要表现为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智能化、电子化等;五是服务系统综合化,主要表现为业务的综合性和行业的合作性。

信息化发展阶段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就绪阶段,该阶段信息基础设施、计算机、互联网普及率急剧上升,信息化水平快速提升;二是应用阶段,表现为传统产业信息化改造逐步展开,社会、文化信息化加快发展,信息化向纵深方向发展;三是影响阶段,体现为信息技术产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信息技术推广逐步深化,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电子化等全面推进,全球化趋于一致,信息化水平日益显著。

(3)城镇化。在国外,城镇化一般称之为城市化,是指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过程,而在国内,则一般称之为城镇化,是城乡不断趋于协调的过程。辜胜阻国内首次使用“城镇化”这一概念,认为城镇化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不断由农村向城镇地区集中的过程,是中国社会、经济现代化进程中必然的一个重要的结构转换[6]。城镇化和非农化无疑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由传统农耕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性过程。城镇化可分为人口城镇化、空间城镇化以及经济城镇化。从人口城镇化来看,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使得农村人口比重下降,城镇人口比重上升的过程;从空间上看,城镇化是指城镇区域不断扩张,农村区域不断缩小的过程;从经济维度来看,城镇化是指农业增加值/GDP比重不断下降的过程。

城镇化的基本特征为:一是人口流动性,主要体现为农村人口向城镇区域流动的过程,农业劳动力向非农劳动力转移的过程;二是时空的协调性,体现为渐进式的推进城乡区域不断融合;三是经济的有效性,体现为产业的非农化和非农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非农占经济结构主导。

城镇化主要表现为城乡要素的不断流动,在空间上的聚集过程,结合美国城市地理学家雷·诺桑姆(Ray.M.Northam)城市化理论的三个阶段,认为城镇化发展呈“s”型城镇化,可划分为初始阶段、加剧阶段和后期阶段。其中,初始阶段(城镇化水平<25%),工农业生产水平较低,非农产业给农村劳动力提供的就业机会较少,而农村释放的劳动力也相对有限,城镇化发展较为缓慢;加剧阶段(70%>城镇化水平>25%),非农部分,尤其是工业部门迅速发展,工业形成一定基础,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机器代替手工劳动速度明显加快,强大的工业部门和发展中的非农部门均给剩余农村劳动力制造了就业机会,城镇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聚集,城镇化进入加剧发展阶段;后期阶段(城镇化水平>70%),表现为城乡空间态势相对稳定,城乡劳动力、经济发展不断由工业主导向以服务业主导转变,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变化不大,人口享有待遇趋于一致,城乡要素的公平交换不断完善,人类文明不断由工业文明向城市文明、生态文明转变。

(4)农业现代化。舒尔茨认为,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农业是不能对经济增长做出贡献的,只有现代化的农业才能对经济增长做出重大贡献[7]。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化的概念,是指利用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历史过程,即传统农业不断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此过程指先进生产要素不断应用于传统农业中引发的包括物质、人力、技术、制度等一系列要素的变革和更新,表现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增强并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显着提升。具体而言,农业现代化又包括了农业生产工具、农业劳动力、农业产出能力和农业生产条件的现代化,其目标是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统筹城乡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表现为:一是较高的现代农业科技贡献率,表现为以现代农业科学技术为发展动力,以现代化管理为标志,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二是完备的农业基础设施,表现为发达的农田水利设施、畅通的农产品流通渠道、标准的商品粮棉生产基地、有力的用材林生产基础和防护林建设以及城乡趋于一致的农业教育、科研、技术推广和气象公共基础设施;三是农业机械化水平和生产力较高,表现为整个农业产业过程(包括产前、产中和产后)的机械化全面应用,农业劳动生产率较高,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速度加快;四是土地产出率较高,表现为土地规模不断扩大,单位土地面积产出较高;五是农业产业化发展,表现为纵向一体化经营和横向一体化经营不断深化,农业产业链条不断延长,农业生产的专业化、组织化和产业化程度较高;六是发达的农业教育、科技推广体系,表现为劳动力综合素质较高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健全;七是城乡一体化,表现为城乡要素资源配置公平,公共服务基础享受待遇趋于一致;八是农业可持续发展,表现为生态经济社会相协调。

农业化贯穿于整个人类文明,至今经历了三个阶段:初始阶段为原始农业(距今12000年前),进入原始农业的重大技术突破是驯化野生植物和动物,标志是稻谷和陶器的出现,该阶段的人类开始摆脱饮毛茹血,开始了刀耕火种;第二阶段为传统农业(约公元前5世纪-6世纪开始,直至20世纪初逐步转为现代农业),该时期金属农具和木制农具代替了原始的石器农具,铁器的运用不断推广;第三阶段为现代农业阶段(20世纪初至今),表现为从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传统农业向以机械化、产业化为主的现代农业转变,其标志是机械化、自动化、化学化、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可以看到农业的几个阶段同时并存,发展很不平衡。发达国家已处于现代农业阶段,生产水平高,城乡差距小;而发展中国家大多还停留在传统农业阶段,生产不稳定,城乡差距大。

1.2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历史关联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信息化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通过高新技术变革、知识和信息的传播而带来的现代社会文明发展过程;城镇化伴随工业化发展,是工业化推进过程中,人口、要素不断向城镇流动的过程,是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的过程;农业现代化是人类利用现代生产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它伴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发展而发展。无论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还是农业现代化,均是远古文明向现代文明过渡中的产物,是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内容,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其在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以及城市文明中表现出其相互的历史关联(图1)。

由图1可知,从原始文明到城市文明过程中,“四化”伴随着人类时代的变化而发展。对于农业现代化而言,因其定义为改造传统农业的过程,自从动植物驯化后,农业化就一直存在。在原始文明时期,人类主要采用简陋的石器、棍棒等生产工具,采用粗放型的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突破了驯化野生植物和动物,从事简单的农业劳动,维持了最低级的生存需要;伴随着石器、铁器的出现,种植业和畜牧业出现,人类从采集狩猎生活向栽培作物、畜养动物,农业经济由采集经济向种养经济发展,手工劳动效率不断提高;进入18世纪60年代,伴随着英国工业革命,人类文明开始了工业化进程,以大规模机器生产为特征的工业生产活动代替了手工劳动,社会经济不断由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向商品性生产的工业经济发展,整个工业化进程贯穿了19世纪初的蒸汽时代,到21世纪的现代技术革命,即我们所称之为的后工业时代。工业化使农业实现了产业化,工业化带来的先进生产技术,促进了农业生产向机械化、水利化、电气化发展,诞生了现代农业。机械化、自动化、化学化等成为现代化大农业的特征,农业现代化的水平不断提高,并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农业发展模式逐步向精准农业和智慧农业转变;城镇化是伴随工业化而发生的,它贯穿于整个工业文明和城市文明当中。随着工业化的深入发展,城市产业不断壮大,人口不断向城市(镇)聚集,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变革;信息化是工业化经历了蒸汽时代、电气时代、自动化时代而跨入后工业时代所发生的由电子信息技术、航天航空技术、生命科学技术等引发的新技术革命而产生的,它是后工业时代必须经历的阶段,是人类以知识和信息传播的方式发展生产,是人类进入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的时代,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生产效率、管理效率、运转效率等,为现代农业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重要手段,推进了工业化的专业分工走向全球化。

2 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同步发展的现实选择

“四化同步”要求立足三农问题,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经济体制。中国在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三大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城乡统筹程度不断加深,信息技术进一步应用于工业、农业和社会发展,进入向“提升质量”转变的生活需求层次的阶段,推动四化同步发展具备良好基础。

2.1 四化同步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化

从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的到党十七大提出的信息化与工业化“两化融合”,再到十七届五中全会的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三化同步”,再到十八大报告的“四化同步”,均是契合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反映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最新成果,更是从国家和理论层面上对现代化建设一般规律的把握。在不同历史时期下把握时代问题,从以工业化推动农业现代化,以城镇化推动城乡一体化,再到信息化支撑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等方面,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四化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中得到体现。

2.2 四化同步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在新时期的应用

四化同步建设的提出基于当前深刻社会经济变革,本质上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印证了两者之间辩证的哲学关系。根据不同时期生产力的要求,从历史上以工业化为代表的生产力对于生产关系的改造,到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城乡社会经济生产关系的一系列变革,再到信息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成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加快了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转变。这些均诱发了国家(政府)对落后生产力的调整和升级,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推进经济生产方式的转变;以及与此相伴随的经济、社会组织形式及其属性的变化,产生新型的社会生产关系又为先进生产力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可见,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均反映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相互调整的过程,中国正在并将长期见证这个过程。

3 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作用机理与运行机制

3.1 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作用机理

“四化”是一个整体系统,工业化创造供给,城镇化创造需求,工业化、城镇化可以带动和装备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则为工业化、城镇化提供支撑和保障,而信息化能有力地推进其他“三化”。

(1)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信息化是工业化发展到后期阶段所出现的过程,工业化是信息化的基础和前提,信息化是工业化的发展和延伸,工业化的发展,改变了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产业形态,转向了资本密集型的制造业形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的发展突破了传统工业高度依赖资金、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障碍,由资本密集型产业向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转变。为此,可以说信息化是工业化的高级形态,是技术不断变革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效率的动态过程。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方能推进工业化向高级阶段发展,进一步推进农业等相关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2)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融合,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伴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农业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促进城镇要素向农村流动,为城乡统筹提供了新的发展条件。在此基础上,国家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能力得到提升,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技术、资金、政策等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而农业现代化一方面能够推动生产的规模化、机械化和集约化经营,为工业发展提供原始资本积累,为城镇化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农业现代化又有效解决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带来要素分配不公、收入差距扩大、社会保障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加快农村逐步融入城市化的步伐。

(3)“四化”相互协调,整体推进现代化建设。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信息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四化之间相互影响、相辅相成。工业化为城镇化提供经济、产业支撑,而城镇化为工业化提供空间,为工业化创造服务条件,促进社会变革和国家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带动和装备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则为工业化和城镇化提供支撑和保障。信息化为新时期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手段,反映在工业化中,提高产出规模和效率;反映在城镇化中,引领城市向智能化、创新型城市过渡;反映在农业现代化中,提高农业的精准性和可操作性,大大丰富现代农业的内容(图2)。

3.2 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运行机制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不断推行新型工业化机制,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从而使得工业化水平与信息化水平双双有所提高,为“四化”融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十八大更是首次提出了“四化”推进的战略思想,提出用信息化提升工业,走新型工业化之路,用信息化武装农业,丰富农业内涵;用信息化改造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四化”同步是现代化建设的普遍规律。一方面农业发展为工业发展提供原始资本积累,支撑工业化,对城镇化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提升国家经济实力和以工补农、以城带乡能力,对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资金支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带动农业农村发展。而农业现代化又有效解决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在四化不断融合的过程中,要求信息化要素不断融入城镇建设和农业发展当中,而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将推进城镇化向智慧城市转变,提高城市质量;推进农业向精准农业、智慧农业转变;推进产业发展向以新型工业化为支撑,即按照资源集约高效利用的要求,注重产业的合理布局与配套集群发展转变。在该过程中,产业发展不断从资本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新型产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不断做大做强;农业发展不断向高端化发展,高效农业、智能农业、智慧农业、精准农业等成为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表现;生产方式和工艺流程不断创新升级,从而催生城镇化的新理念和模式,推动城镇向数字城、信息城、智能城、知识城方向发展,促使城镇地理空间优化、中心城市与卫星城镇共同繁荣,造就城镇宜居宜业宜游的环境(图3)。

中国正在大力推进四化同步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向前发展,已达到必须依靠“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来统筹城乡发展阶段,需要进一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促进行业转型升级,支撑工业节能减排,提升中小企业竞争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需要进一步依赖信息技术元素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产品生产精准率,确保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和城镇发展的空间集聚。随着自上而下“四化”同步的开展,预计未来将实现“四化”同步为目标,进一步推进现代化建设,完善现代化理论。

4 结论

从“四化”的内涵及作用机理出发,本文认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一个完整的经济现代化概念,是一个整体系统。它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装备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是缩小城乡差距,推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公平交换的过程,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的过程。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工业化和信息化是城镇化的经济内容,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快工业化发展升级,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推进信息化深入发展,而工业化和信息化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必要的生产要素创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城镇化是城乡要素合理流动、城乡资源公平交换的结果,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过程和重要标志,是工业化和信息化的空间形成,而农业现代化加快要素空间聚集,是促进城镇形成的重要载体。“四化同步”归根结底是为缩小城乡二元差异,促进劳动生产率趋于一致,使城乡人民获得同等的福利待遇,推进人类文明发展。

四化同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化,在未来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四化之间必然相互促进,相互发展,不断协调。推进四化同步是现代化建设的普遍规律,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是中央着眼于城乡一体化,全面提升小康社会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是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的重要内容。今后必须把握好,协调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加快破解城乡资源要素不公平交换障碍性因素,推进土地流转,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土地生产率,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创新发展城乡一体化体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体制和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完善城乡资源公平交换、促进城乡要素合理配置,实现农业发展的标准化、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加快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方能加快中国现代化建设步伐,促进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摘要:本文从中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四化”同步提出的背景出发,阐述了“四化”的内涵与历史关联,并分析了四化同步在中国的现实选择和作用机理。认为“四化”同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化,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在新时期的应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融合,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而“四化”相互协调,整体推进现代化建设。提出今后必须协调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破解城乡要素不公平交换因素,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

关键词: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现代化建设,城乡一体化

参考文献

[1]王建军,吴志强.城镇化发展阶段划分[J].地理学报,2009,64(2):177-188.

[2]陈佳贵,黄群慧,钟宏武.中国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综合评价和特征分析[J].经济研究,2006(6):4-15.

[3]俞立平.工业化与信息化发展的优先度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1(5):21-28.

[4]张培刚.发展经济学通论(第一卷)——农业国工业化问题[M].长沙:湖南出版社,1991:190-194.

[5]钟义信.现代化的关键是信息化[J].广核情报工作与研究,1994(4):1-20.

[6]辜胜阻.非农化与城镇化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1:序.

浅析医院文化的内涵与作用 篇3

关键词:医院文化,内涵,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必须有与其相适应的精神文明同步发展,其中社会主义行业文化建设应该成为其主要内容。作为卫生事业的主体—— 医院,必须将医院重量和医院文化建设有机地融为一体,纳入医院科学化管理轨道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探索,将医院文化建设运用于现代化的医院发展之中。使之为医院建设服务。

一、医院文化的概念与内涵

目前关于医院文化的概念、内涵的理论性问题尚无定论,但有几种流行学说与看法。

1、群体意识说:这种学说的看法是,医院文化表现

为医院群体的价值观、经营哲学、理想和信念、作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等,是医院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总和。

2、物质精神结合说:此种学说理论认为,医院文化同人类文化一样,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有机结合,也可以认为医院文化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两个层面。其物质层面是医院文化外在形式和浅层结构;而精神层面是医院文化的内在本质和深层结构。

3、文化管理模式说:该学说认为医院文化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是由医院价值观、医院精神、模范人物、管理方式、各种仪式典礼及文化网络等诸因素组成的。主要突出医院价值就是医院文化系统的核心。

总之,医院文化的含义,从以上学说的观点各有侧重。我们认为,应从广义和狭义去理解其概念与内涵。广义上的医院文化,是指具有医院特点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狭义的医院文化,是指医院特有的精神文明及文化设施、文化活动等文化实体。目前国内较多的倾向后一种理解。

依据我们研究医院文化的理论及在实践中的探索,认为可以对医院文化下这样的定义:医院文化是指以中华民族文化为历史背景,以社会主义医院为特色的一种行业性文化。是以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革命人道主义为指导;以毫不利己、先人后己、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为宗旨;以爱院、爱岗、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精神为主线的医院文化。其本体结构主要由医院精神、服务文化、道德文化、技术文化、组织文化、管理文化、经营文化、环境文化来构成。人们的价值观是医院文化的内核。人的价值观必须建立于人生观和道德观的基础之上。

中国的医院文化中所包含的3个主义、2个精神是社会主义中国医院文化的基本特征,这本身就是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医院文化,与目前西方的企业文化不能等量齐观,但我们同时应该注意到,当前提倡的医院文化基本要素与西方企业文化的基本要素也有一定的相通之处。其中有一些基本观点和做法也有可借鉴之处。这也是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完善和发展我国的医院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

二、医院文化建设的作用

1、医院文化建设的导向作用:医院文化反映的是医院整体的共同追求,既是医院行为的再现,又是医院行为的发展和完善。一旦医院形成自身特色的文化,就具有一种特定的文化定势,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这种强有力的医院精神和行为准则自觉不自觉地成为医院导向的行为方向,它能够将广大医务人员引导到医院所确定的目标方向上来。能够使全体医务人员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追求与医院发展的目标相一致,可以极大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为实现医院的特定目标而努力。医院文化导向功能是通过医院文化氛围浸人到人们的思想,渗透到人们的心灵,体现于人们的观念,使医院整体向社会主义中国的新型医院发展。

2、医院文化建设的激励作用:医院文化有激发人们团结一致,奋发向上的作用;具有启发人们自觉工作,调动人们内在蕴藏的社会主义积极性的作用。同时也被越来越多的人们认识到,医院文化建设是当前医院思想政治工作有效的“载体”。对激励作用的理解要以个体与整体两个方面进行。从个体方面看是通过外部刺激个人所接受的鼓励产生的一种向上的效应。从整体上看是通过号召和影响使之接受并产生个体行为效应。当医院确立发展目标后,均以各种文化行为对广大医务人员施加影响,取得共识,产生效应,通过各子系统目标的实现产生激励作用,最终达到系统目标的实现。在医院建设和发展中,通过各种文化作用将目标植人到群众的思想深处,激发职工的内在潜力,使广大医务人员认识到医院发展目标的实现是个人价值体现的结果,必将产生巨大的正效应。

3、医院文化建设的凝聚作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凝聚作用对实现医院发展总体目标的作用是不可低估的。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出发,在社会各个系统中,凝聚力的产生是心理因素,而物质因素则次之。医院文化建设正是通过医务人员的知觉、信念、动机期望等微妙的文化心理,沟通人们的思想,产生对医院总体目标的认同感、使命感和自豪感,潜意识地产生医院总体目标的凝聚力。如果不去注重医院文化的凝聚功能,就会失去人心,失去管理的正常运作,臼离医院所设计的总体目标。因为医院文化在注重医院群体价值观的同时,也注重人的价值存在,重视人的情感培养,关注人际关系的协调,从而增加了医院的凝聚力:因此。医院在确定远期或近期目标时,强化医院文化建设莳聂聚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4、医院文化建设的约束作用:医院文化建设通过观念、信念和制度进行自我约束,无形地约束着每个人的行为,控制和调节人们的态度、情绪和意志,使每个医务人员自觉自愿地遵守各种规章制度,从而提高医院群体的医疗道德水平,发挥医庑良好的社会效益,保证医院医疗活动适应当前社会主义产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要。

信息化内涵与作用 篇4

信息技术科:陈美彬

【摘要】 国家提出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加快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然而对于教师和教育研究者而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还是一个较新的概念和领域,容易与熟悉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混淆。本文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比较中,明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所在。

【关键词】 信息技术 计算机辅助教学 课程整合【正

文】

当前,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普及,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社会带入到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它已对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及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目前,教育部已把信息技术课列入必修课范畴,在未来五至十年内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将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师,担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为其他学科更好地开展多媒体教学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使信息技术更好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念提出后,各地区和学校都在积极地进行探索与实验。在实践探索过程中,理论与实践层面都出现了一些偏差和误区。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

目前国内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说法与定义很多。综观这些观点,我们发现主要是基于对课程概念的不同理解而产生的分歧。我们可以将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定义分为“大整合论”和“小整合论”。

大整合论主要是指课程是一个较大的概念。这种观点主要是指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的整体中去,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体系。黄甫全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通过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研制,创立信息化课程文化。它针对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存在的割裂和对立问题,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互动性双向整合,促进师生民主合作的课程与教学组织方式的实现和以人的学习为本的新型课程与教学活动方式的发展,建构起整合型的信息化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从而对课程的各个层面和维度都产生变革作用,促进课程整体的变革。“大整合论”观点有助于从课程整体的角度去思考信息技术的地位和作用。

“小整合论”则将课程等同于教学。这种观点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同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信息技术主要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这种观点是目前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践中的主流观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念的分化反映了人们看待信息技术作用的不同视角。在研究与实践中,持“大整合论”的人一般都是专家学者,而一线教师和教研人员则比较认可“小整合论”。笔者认为从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角度出发,“小整合论”是符合当前的发展趋势和实践要求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特别需要关注教学实践层面的问题。

二、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

1.从计算机辅助教学到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基于实践的反思 我国计算机应用于教学是从计算机辅助教学开始发展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观念与实践对教学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推广中出现了一些偏差和问题,例如所谓的“课件”很多还没有改变教学的方式,还是以讲授型为主。演播式的多媒体CAI只是把不形象的形象化,让不生动的生动起来,只不过教学过程更加具体化、细致化和人性化。这种方式并没有突破教师讲、学生听的传递式教学,所以只会成为传统教育的一种补充、完善和发展。国内研究人员对多年来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和教学软件开发与推广进行了反思和探讨,并且借鉴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引入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概念。

国内很多研究者都认识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局限,并且对计算机辅助教学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系做出自己的论述。例如何克抗指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等同于CAI(计算机辅助教学)”。他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实际上信息技术不再仅仅是辅助教或辅助学的工具,而是要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教育本质”。解月光则提出基于整合理念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模式的观点。她提出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应用可以有两个层面:一是基于“辅助”的理念,将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媒体、手段和方法来帮助教师或学生解决教或学中的问题。二是基于“整合”的理念,使信息技术作为构建自主、探究学习环境的重要要素来支持学习。

2.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异同

台湾学者王全世和惟存教育实验室柳栋都曾经系统地将二者进行比较,本人在借鉴了上述的研究成果后,提出下面的具体分析(参照下表)。

(1)理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强调的是整合和融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基于全局观和系统观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考虑整个课程的整体效果,而不是孤立的知识点。它考虑整节课甚至整个单元,强调采取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方法来进行课程与教学设计。计算机辅助教学则强调的是辅助,即考虑强化某一个知识点,它考虑的只是促进某个知识点的教与学。

(2)信息技术的作用

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课程与教学中的一个因素,成为教师教的工具、学生学的工具以及环境构建的工具。计算机辅助教学则只是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的媒体和工具。根据台湾学者的观点,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角色可分为五个等级,从等级0到等级4: 无(等级0):

教学中没有使用任何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未扮演任何角色。分离(等级1):信息技术被用来教学生如何使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内容没有连结,或连接性很低。

补充(等级2):

师生偶尔使用信息技术来教学与学习;信息技术在既有的教学活动中被视为补充的角色。

支持(等级3):

在大部分学习活动中需要用到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教学中扮演着支持的角色。整合(等级4):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师生很自然地使用信息技术来教学与学习;信息技术被延伸地视为一项工具、一个方法或一种程序。(3)范畴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包含的范畴很广。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质上包含计算机辅助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计算机辅助教学基础上发展起来,不但理念提升,而且范畴扩大。凡是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教学活动都可认为是属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学习工具、环境构建工具。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范畴则较小,主要是教师使用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也有较少的时候学生使用信息技术来辅助学习。计算机辅助教学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相比较,从计算机扩展为信息技术,从教学扩展到课程,从辅助扩展到整合。(4)目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最高的目标乃是有效地改善学习。在信息技术没有与课程整合之前,学生的学习仍然进行,并能够取得一定的学习效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后,将有效地改善学习,革新传统的学习观念,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构筑面向未来社会的学习文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计算机辅助教学则主要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结果是有限度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5)实施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施需要将既有的课程与教材进行重新设计。教师需要转变教与学的观念,转变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受到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教师信息化技能和教学设计能力、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等诸多因素的限制,所以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在实施上难度较大。计算机辅助教学则一般只需要教师使用固有的软件进行演示,对教师的课程与教学设计的能力要求不高,所以计算机辅助教学实施的难度较小。

结束语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而是高层次的融合与主动适应。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一辅助教学的观点,从课程的整体观考虑信息技术的功能与作用。创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创设主动学习情景,创设条件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强大的认知工具,最终达到改善学习的目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其主体是课程,而非信息技术,切勿为使用技术而使用技术,甚至不惜以牺牲课程目标的实现为代价。应以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选用合适的技术。避免在使用传统教学手段能够取得良好效果的时候,生硬地使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另一方面,我们强调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一种固定的模式,而应该倡导一种观念。引用台湾学者徐新逸教授的一段话作为结束语:“信息科技可以是一个工具、一位助手,却不能取代教师的地位而成为教学的全部。只要教师能抓住课程内容的重点,以最适当最有效的方式传达出来,其实最简单常见的Word和Powerpoint,就可以做出很有效的教材,达到所需的学习效果。戏法人人会变,各有巧妙不同。同样的教材,不同背景和特质的教师与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与互动,就可以赋予教学与学习不同的生命力,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这也是教育可称为一门创造性艺术的迷人之处。”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黄甫全.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

[3]李

谨.纵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何克抗教授访谈[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4]解月光.基于整合理念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模式[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浅论企业文化的内涵及作用论文 篇5

企业之间的竞争,不仅是资本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更是文化素质和文化实力的竞争。文化竞争已成为现代企业竞争的重要内容, 企业若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独占鳌头,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有自己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建设优良的企业文化,已成为现代企业的现实要求和必须的追求。现本人就企业文化的内涵及作用浅谈粗略认识。

一、企业文化的内容

企业文化是以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与发展的、带有本企业特征的企业经营哲学,即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为核心所生成外化的企业行为规范、道德准则、风俗习惯和传统的有机统一。它可以分为企业精神文化、企业制度行为文化和企业形象物质文化三大层次。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精神文化即它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

(一)物质文化

这是企业文化的表层部分,是形成企业文化精神层和制度层的条件,能折射出企业的经营思想、管理哲学、工作作风和审美意识,包括企业生产经营的物质基础,具有物质特性,构成所谓“企业硬文化”或外显文化,是企业精神文化的物质体现或外在表现。它主要包括企业名称、标志、外貌、产品的特色、外观、文化体育生活设施、企业造型和纪念性建筑等,通过展现,都能使人对企业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制度文化

这是企业文化的中间层次,包括企业领导体制、人际关系及其为开展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所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是企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中介。这是指对企业组织和企业员工的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的部分,它集中体现了企业文化的物质层和精神层对员工和企业组织行为的要求。制度层规定了企业成员在共同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包括企业领导体制、人际关系以及为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所制订的各种规章制度。综观国内大型企业,其获得成功的一个共同的重要特点,就是有一个高效运转的组织机构和一套被全体员工自觉遵守的规章制度。有效的管理方法会使企业每一个职工都可以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自主、自觉地把工作干得更好。它的目标就是要求全员自觉自主地融入管理体系,都把自己视为企业的一个细胞,大家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工作,共建和谐。

(三)精神文化

主要包括指导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群体意识等,是构成企业的“软文化”或内隐文化,但它是企业总体文化的内核,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具有根本性和长效性。其中,企业哲学、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精神支柱和动力。企业哲学反映了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独特的精神境界和理想追求,企业精神是得到员工认同并为社会公众所理解的一种群体意识。企业的精神,一方面体现在企业的价值观里,就是在市场经济中追求长期利益的最大化,但这不是最终目的,尤为重要的是通过打造精神,激发斗志,锐意开拓,创造效益,练就超越,最终实现企业与社会的紧密交融,并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正是这种强大的企业精神推动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断地做大做强,使企业员工有勇气面对和接受更加严峻的挑战,有勇气战胜困难,成就并超越自我。

二、企业文化的作用

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衷心认同和共有的企业核心价值理念,它表现为人们的基本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或者说是习以为常的一种不需要思考就能够表现出来的东西,而且,这些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还应该在新老员工的交替过程中具有延续性和保持性。一个优秀的企业,就是要创造一种全体员工衷心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念和使命感、一个能够促进员工奋发向上的心理环境、一个能够确保企业经营业绩不断提高、一个能够积极地推动组织变革和发展的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导向作用、约束作用、凝聚作用、激励作用和辐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塑造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企业内外对企业的整体感觉、印象和认知,是企业状况的综合反映,是企业在与社会公众通过传播媒介或其他接触的过程中形成的,它包括公众形象、公众态度和公众舆论三个层次。企业文化塑造着企业形象。优良的企业形象是企业成功的标志之一。内部形象可以激发全体员工对本企业的自豪感、责任感和崇尚心理。外部形象则能够更深刻地反映企业文化的特点和内涵。企业形象通过企业活动必然对本地区、乃至国内外企业产生一定的影响,良好的企业形象促使其他企业效仿,不良的企业形象促使其他企业改善。企业形象所反映的企业文化观念、规范等内容也同时会对公众产生某种程度的影响,先进的企业文化对社会文化的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规范企业行为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正确处理人与人、人与物、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必须要有正确的价值观予以引导。企业文化实质上是对人的一种设计,不仅设计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而且还规范人们自我价值实现的方式,进而规范企业行为,从而促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寻求与对手的合作,不会发生“过火的”、“越轨的”行为,即企业文化能够协调内部、企业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关系,对整个企业健康有序地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增强企业活力

企业文化通过影响员工的理想、信念、目标、追求和价值观念,使员工同心同德,共谋企业的发展,对企业产生很强的凝聚力,从而使企业发挥出巨大的整体优势,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活力。从职工的切身利益来看也是一样。只有每一个员工真正理解了“企业兴,我才荣,企业衰,我就辱”的道理,大家才能上下拧成一股绳,以一个团队的力量面对竞争和挑战,以一个团队的优势克服并战胜一切困难。

企业文化的力量渗透于企业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不同的企业因其工作性质、社会环境以及发展地位不同,具有各自特点和相应的企业文化,其形成的企业文化,对于满足员工的精神需求,增强凝聚力,提高整体素质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着企业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着企业健康发展。

信息化内涵与作用 篇6

技术中的地位作用

信息与计算科学1102班

xx

11080602xx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在信息科学与技术中的地位作用

我是xx,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1102班的一名学生。通过这学期《信息科学概论》课程的学习,我对信息科学有了一个更加深入的认识和了解,知晓了当前信息科学技术最前沿的发展方向,同时也认识到我们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在信息科学与技术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必将对我以后专业知识的学习有了更多的帮助。

我们生活在信息社会,信息是一切工作的基础,也是人们生活是必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没有信息,我们就犹如是瞎子、聋子,无法进行正常的判断。可以说没有哪一个人,哪一个单位能离开信息而存在。信息科学现在已成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

《信息科学概论》是信息与计算科学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这门课程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信息科学技术发展、巨大作用,微电子学的诞生与高速发展微电子系统设计,集成电路的创造与设计原理,光信息科学技术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现代通信系统的组成与分类,计算机科学理论和系统结构,控制论的基本思想与概念,数字图像处理的原理。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是通过各种教学环节,使学生掌握信息科学理论中最基础的知识、了解当前信息科学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通过综合介绍信息工程的典型领域和相关的基本问题、基本理论、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使学生对信息工程所涉及的内容,对“信息技术本质上是数学技术”等有一个简明而深入的理解,从而增强应用数学理论解决信息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培养从事相关交叉学科的创新研究能力,为以后进一步深入学习专业知识,从事专业工作和科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

我学的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将来主要从事信息处理和科学与工程计算方面的工作。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以信息处理和科学与工程计算为背景,由信息科学、计算科学、运筹学与控制科学等学科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个新的理科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数学基础和计算机基础,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计算机技能解决某些实际问题,能在科技、教育和经济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上提供方便。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定位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⑴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定位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应以信息科学与科学计算(计算数学)为核心方向。信息科学可以定义为“有关信息技术核心基础”的科学,而信息技术则可定义为“扩展人的信息器官功能的技术”。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与信息应用(控制)是信息技术的四基元,其它信息技术可认为是这四种基本技术的高阶逻辑综合或分解衍生。所以,信息科学不应该仅理解作是信息论或密码学(他们只是与信息传输技术相关的一部分),而应该理解作是 “有关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与信息控制基础的科学”。从这个意义上讲,信息处理(包括图像压缩、信号分析等)、信息编码与信息安全(编码理论等)、计算智能(人工智能、模式识别等)与自动控制等都构成信息科学的核心方向。

计算数学可以定义为“研究计算问题的解决方法和有关数学理论问题的一门学科”。计算问题可以说是现代社会各个领域普遍存在的共同问题,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等,各行各业都有许多数据需要计算,通过数据分析,以便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计算数学属于应用数学的范畴,它主要研究有关的数学和逻辑问题怎样由计算机加以有效解决。计算数学也叫做数值计算方法或数值分析。主要内容包括代数方程、线性代数方程组、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函数的数值逼近问题,矩阵特征值的求法,最优化计算问题,概率统计计算问题等等,还包括解的存在性、唯一性、收敛性和误差分析等理论问题。计算数学的内容十分丰富,它在科学技术中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⑵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信息技术是21世纪引导全球经济发展格局和社会发展进程的影响最为广泛的技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Internet的发展为全球一体化、信息无界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信息与计算科学是数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结合而派生出来的新兴学科,随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数学方法的发展,对各种过程的数值模拟已经成为科学实验的重要补充,具有实验手段所无法实现的各种优点。信息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中新的增长点。对促进国际、国内各方面的交流起关键作用,它被公认为是21世纪的支柱产业。国家正在建设的八大网络信息系统、1999年1月12日正式启动的政府上

网工程、各企事业单位的信息系统和正在筹建的农业信息高速公路,都将大量需要从事信息处理技术研究开发的高级专门人才。

为适应信息化社会的要求,必须在普及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同时,大力培养能够从事信息技术处理研究与开发的高级专门人才,尤其是经济、金融、生物与农业等领域以及潇湘地区振兴所急需的人才。因此在开发启动以后,信息人才需求的缺口较大,有必要加大信息人才培养的力度。

信息与计算科学无疑是这个进程中最重要的学科之一,而数学是信息科学走向成熟与辉煌基础,数学能使信息技术的发展如虎添翼。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以数学为基础、信息为对象、计算机为工具,面向高科技,强调敏锐的数学思维和良好是数学修养,培养前瞻性、开拓性的信息科学人才。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特色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各个学校在数学系下设的一个新的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就其范畴与研究内容而言,是数学、计算机科学、信息工程等广泛学科的交叉,远超出数学学科的范围。“强基础、宽口径、重实际、有侧重、创特色”的办学指导思想,产生了我们这样的专业。作为数学学科下的一个理科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应该主要研究“信息技术的核心基础与运用现代计算工具高效求解科学与工程问题的数学理论与方法”(或更简明地说,研究定向于信息技术、计算技术的数学基础)。这样的专业定位明显地与计算机科学与信息工程是有区别的。因此,我们不支持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下分类办学(例如区别工科类、理科类)的主张(有一些学校提出这样的主张)。

专业特色:本专业建立由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计算数学与软件、运筹与控制方向与软件工程专业的软件开发与测试、计算机游戏设计等专业方向组成的综合培养计划,在强化专业水平和技能教育的同时,进行适应人性化和市场化要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突出软件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准和适应国际化发展要求的知识结构,强化多国语言的学习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并使用双外语(英语、日语)组织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所有专业课程的设置采用国际先进的知识体系,专业教材选用国外先进的原版教材。注重和发展国际间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全面引进国外先进的网络教学资源,充实本专业学生网络教学内容。倡导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和掌握知识的前瞻性,强化学生的实用性操作训练和所学专业知识水平的国际

认证(IBM,ORACLE,CISCO,MICROSOFT等),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进入各类实际工作角色。注重知识嫁接在各相关领域的综合应用,突出各项知识的衔接和实际工程实践。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未来发展形式

随着信息化发展的不断成熟,企业在管理中也越来越多的引入信息化管理的理念与方式,同时信息化管理也越来越多的开始面向自动化控制,计算机的应用也越来越多的开始在企业的不同部门中得到推广,计算机的自动化应用也开始慢慢的取代人工操作,那么信息化管理也就不得不被采用。

信息化的高度发展,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毕业生在社会上的认可度也不断的在上升,这个专业的优势也慢慢的被企业的管理人士所看中。

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下,我们目前的教学计划也是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我们的专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加大实习与实践的机会,让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和机会去了解社会,去适应社会。我们学校在专业方向开设上需要考虑到学生的选择,尽可能的把所有的方向都开出来,我们的学校这个专业的毕业生专业发展方向太单一,学生也就失去了在不同专业方向的了解和适应。我们专业方向也可以早的分开,使得我们面对社会可以做到有的放矢。

该专业的就业方向大致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1.继续深造:由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毕业生不仅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和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而且掌握了信息与计算科学的方法与技能,受到科学研究的训练,因此继续深造的可选择领域将变得非常广泛,他们既可以继续攻读计算数学、计算力学、计算机应用与软件、信息与网络安全、信息科学、自动控制、金融信息 等专业和研究方向的硕士学位,也可以攻读具有行业特色且与信息与计算关系比较紧密的某些专业的硕士学位,象我校的地球物理、油藏数值模拟、试井、储运 等方向都是他们继续深造的理想专业。

2.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在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他们可以继续从事信息科学与计算数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也可以凭借其出色的数学建模能力和计算能力解决实际应用问题。

3.IT企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毕业生进入IT企业是一个重要的就业方向,它们可以在这些企业非常高效的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信息安全与网络

安全等工作。信息产业对人才的需求首先是基本的“技能”,包括计算机编程的基本能力,要求具有良好的数据库和计算机网络的知识和使用技能,熟悉基本的软件开发平台。由于信息产业进入“应用”为主流的时代,高水平的从业人员不仅要掌握基本的“技能”,关键还要具备将实际问题提炼为计算问题以及求解该问题的能力,这正是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学生的优势所在,也是近几年来国内大型IT企业“抢购”知名高校计算数学专业毕业生的原因所在。

4.特色行业的就业:在前面的办学指导思想中曾经提到过一条是重实际,即各学校应紧紧结合本校的实际,努力使所办专业与所在学校的定位相适应、与本校教师的特长与发展目标相适应、与所在地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我校与石油行业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而每年在我校召开的人才招聘会上,大部分用人单位是石油企业,因此我校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毕业生中很大一部分人将会进入到石油行业工作,他们将在石油企业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为石油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当然,如何能使我们的毕业生被石油行业所相中,如何使我们的毕业生能够比较容易地进入石油知识领域,如何使我们的毕业生能够在石油行业中发挥重要作用,这需要我们必须在课程设置、日常教学、教学实习、毕业设计等过程中给予特别的关注,也需要我们不断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知识和技能的要求。

信息化内涵与作用 篇7

文化育人是高职院校的重要功能, 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然而当前国内有相当部分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体系不完善、文化育人功能尚未充分发挥, 导致育人质量不高、育人特色不鲜明。究其原因是由于高职院校办学历史普遍较短, 文化积淀不深厚, 特别是没有形成适合高职教育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品牌。因此深入研究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内涵、特征与作用对于完善文化育人体系、发挥地方 (行业) 优秀文化育人功能、提高育人质量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1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内涵

1.1 高职校园文化内涵

知名教授潘懋元对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内涵作过全面论述:从广义上讲高校校园文化是高等学校生活存在方式的总和, 包括智能文化、物质文化、规范文化、精神文化四个方面[1]。高职校园文化是一所高职院校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较稳定的具有特色的精神环境与文化形态, 是全体师生员工通过教育实践活动沉淀的普遍认同并遵循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的综合反映, 是学院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一般可分为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两部分。显性文化是高职校园文化具体的空间物态形式, 主要由环境文化和设施文化组成;隐性文化是在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管理和师生活动过程蕴含的体现学院办学思想、办学目标、教育理念、意识形态和与之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和组织形式。

高职校园文化内涵建设的逻辑起点是找到属于自己的文化本源和文化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在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 同时要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高职校园文化内涵除了具备高校校园文化内涵外, 还应该具有浓郁的职业文化、应用文化、区域性或地方性或行业性的文化特点, 这些特点都应在其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上有充分的体现。笔者所在的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充分利用娄底地域文化中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 在全院实施“铸魂工程”, 深入挖掘、开发和利用娄底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 弘扬“坚韧、勤奋、尚德、自强”的娄底精神, 打造“向真、向善、向美、向上”的娄职文化品牌。

1.2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

人创造了文化, 同样文化也塑造了人, 这就是通俗意义上的文化育人。高校文化育人, 指的是把社会理想和人类伟大精神沁入到大学生的内心的进程, 是向人们的思想理念注入人性中的尚德、进取、责任、包容、感恩、良知、谦虚等美德的过程[2]。高职院校要通过培育和构建优秀校园文化、完善育人体系和育人模式, 实现优秀校园文化的传承、传播和创造, 塑造出人格健全、素质优良的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要解决好文化和育人的关系, 文化育人, 文化是载体, 是内容, 是手段, 是环境, 是基础;育人是目的, 是原则, 是核心, 是结果, 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文化与育人是互为支持, 互为因果的关系。优秀的高职文化濡养、培育出优秀的人才, 优秀的人才继承、创造出优秀的高职文化。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的“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重点培养高职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精神, 构建了具有娄职特色和个性的文化育人体系, 系统设计了文化育人的内容框架、实施路径、体制机制、保障措施, 确保文化育人真正落到实处, 取得了良好成效。

2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特征

2.1 高等性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 必然具有高等教育的基本属性。首先在人才培养规格和定位上体现了高等性,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人才, 高素质要求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专业素质及职业素养等。不仅要求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更承担着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和职业素养,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学会学习、学会交往、学会管理、学会解决问题, 成为心智与人格全面和谐发展并具有强大职业迁移能力和发展后劲的社会人。同时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技术技能人才, 要求在技术技能应用和创新上有较高水平, 在技能层次上具有高级性的特点。其次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和教学科研水平上体现高等性。高职院校要求具有适合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的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 以及高水平、高品味的教学和科研。

2.2 职业性

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 (教职成[2015]6号) 提出, 高职教育要求“以立德树人为根本, 以服务发展为宗旨, 以促进就业为导向, 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 致力于培养面向生产、管理、建设、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一清晰定位使“职业性”成为高职院校的显著特征, 它体现在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文化育人的方方面面。高职院校主要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准员工、准职业人, 符合企业的用工需求与企业文化准则是其重要的育人标尺。因此, 职业精神、职业文化、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等一系列的培养就成为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一项重要内容, 成为高职院校“职业性”特征的显性特征。

2.3 地方性 (行业性)

高职院校无论是地方性高职院校还是行业性高职院校都有明确的服务面向, 这个服务面向就是要立足地方 (行业) 产业的实际, 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发展。这一明确的服务面向定位要求围绕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需要, 促使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课程体系和校园文化主动与之相适应, 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 所以说高职院校的育人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同时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在高职院校的映射, 也离不开特定的社会构造和环境。因此无论是校园精神的提炼、价值理念的形成, 还是文化氛围的营造、文化活动的开展都要突出地方性 (行业性) 。尤其是植根于地方文化企业行业土壤之中的地方高职院校, 其校园文化应主动吸收地方文化精髓, 依托独特的地方文化构建特色校园文化[3]。

3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作用

3.1 具有价值导向功能, 有利于高职技术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

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大国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要实现这一任务必须依靠技能培养与人文素质培养两条腿走路, 才能不偏废。优秀的校园文化控制和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判断、行为习惯, 是每个学生内心的精神需求和严格遵守的行为准则。完善的文化育人机制能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提高学生在知识获得、技能习得、素质养成上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培养出具有大视野、大胸襟、深底蕴、更健康的技术技能人才。

3.2 具有情感激励功能,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当一种高品质的融合校地文化元素的价值观得到高职院校师生的认同后, 能够把学校各个成员凝聚在一起, 产生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 迸发出强大的能量, 使他们能够为学校的发展及自身的发展开拓进取, 勇往直前。同时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让学生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3.3 具有价值认同功能, 有利于促进高职校园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高职校园文化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学生的价值判断、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通过文化熏陶和对社会现实的分析, 学生能够塑造适应现实和社会发展需求的价值观, 限制和调整自身行为。因此学生能够自觉成为优秀校园文化的传承者与创新者, 从而推进校园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3.4 具有情感陶冶功能, 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

文化育人对学生的影响带有深刻性、潜在性与持久性。高职院校文化育人中情操的陶冶、文化的沐浴、人格的升华和道德的洗礼, 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通过强调学生系统性、多方面的了解、学习、发展, 夯实底蕴, 为学生今后在任何一个专业方向上的深入与精致提供坚实的土壤、提供丰富的营养, 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强调学生基于性格、爱好、能力、特长而选择的与别人不一样的发展方式与方向, 尊重与体现学生的个性、自由、人生理想, 实现学生的个性发展。

摘要:高职院校要提高育人质量关键之一是要充分发挥优秀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内涵在于其文化品牌和文化育人体系;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特征是高等性、职业性、地方性 (行业性) ;高职院校文化育人的作用是四个功能和四个“有利于”。

关键词:文化育人,内涵,特征,作用

参考文献

[1]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2]任世强.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及实现路径[N].光明日报, 2013-12-01.

信息化内涵与作用 篇8

关键词:中职;信息化建设;数字化校园;教学资源平台;教学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8-039-02

一、中职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迫切性

1、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它不仅带来教育形式和学习的重大变化,更重要的是对教育的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深刻影响,教育信息化是我们从思想观念到实践方法都必须面对的一场革命。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虚拟实训能增强中职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中职做学一体、以学为主教学理念,创建良好的、互动的教学环境与学习环境,提高中职的教育质量。

2、中职学校信息化建设在教育领域处于相对落后的状况,信息化缺乏统一规划和有效的投入、运行保障机制。2011年,上海市教委推出了“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行动计划”,要求各中职学校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信息化应用支撑环境,建成高质量的数字化校园,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对各校的信息化规划方案给予指导和专项经费支持,这对相对落后的中职信息化建设来讲,正是把握机遇,迎头赶上的大好机会。

3、信息化建设有利于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师生提供丰富教学资源和学习互动平台;有利于师生通过网络学习与交流互动。

二、中职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1、各中职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但部分学校设施设备还相对落后,未达到“中等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行动计划”最低配置参数要求,有待升级改造。

2、信息化应用不足,整体规划欠缺

大部分中职学校重视硬件建设,轻视软件的整体规划和开发,信息化应用不足。“教务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一卡通系统”虽然在中职学校得到普通应用,但各系统软件之间互相独立,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很多校园网建设还停留在“辅助”与“边缘”地位,局限于信息的浏览和检索,局限于教师教学公开课的备课上。而利用信息技术加快教学改革的目标尚未实现。

3、缺乏信息化建设的运行保障机制

很多学校没有建立健全的信息化应用运行维护保障体系,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信息技术管理人员缺乏系统专业的培训,信息化人才队伍急需建设。

4、信息化项目管理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中职学校多缺乏具有大型信息化项目管理经验的人才。

上述罗列的问题,应在信息化建设中有针对性的进行解决和完善。

三、中职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内涵

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及建设目标的确定十分重要,结合我校目前正在信息信息化项目,浅谈一下中职信息化建设的内涵。

1、信息化建设总体目标

我校信息化建设以更新升级网络基础设施平台为基础,构建以“师生”为核心,围绕数字化校园资源、管理、服务三要素,依托数据中心及应用支撑平台,重点建设校园资源中心、校园管理中心、校园服务中心应用系统。提高教学水平及师生信息化应用能力,建构在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形成教学环境、管理环境和生活环境信息化。

2、信息化建设总体框架

(1)基础设施层——建设的基础

网络基础设施为信息化建设打下硬件基础。主要包括校园网络、主机及存储设备等硬件、以及系统软件等基础设施。

(2)基础支撑平台层——建设的支撑

数字化校园基础支撑平台,为各应用系统提供支撑的技术平台,它从信息展现、安全管理、信息资源管理、信息资源共享、业务协同等方面出发,通过构建各种基础平台,使各应用系统开发能够遵循统一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同时也支持各个应用系统的建设,从而形成数字化校园的应用支撑体系。

(3)全局应用系统层——建设的成果

应用系统是直接提供支持学校各项工作的各种应用系统,覆盖了学校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个领域,这些应用系统构成了“数字校园应用体系”,也是数字化校园成果的最终体现。应用系统是由业务需求驱动的,它会随着学校在管理和服务模式的变化而变化

3、信息化建设原则

(1)整体规划、分步实施

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建设之前必须做好项目分析和规划设计工作,整体考虑、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分步实施,确保项目的进度和质量,降低项目失败的风险。

(2)完善基础,保护现有投资

重视公共数据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统一信息门户平台等数字化校园基础支撑平台的建设,对现存的信息孤岛进行详细分析,完善功能,将其整合进整个数字化校园中,实现资源共享,发挥更大的作用。

(3)协调发展、突出重点、急用为先

应用系统是信息化建设的灵魂。 信息化建设重点是服务于教学改革,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密切融合,把信息技术从作为辅助教学手段转变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发挥信息技术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优势,应改变以往将软件建设重点放在管理系统建设上的思路。

对于OA系统、人事管理、资产管理、图书管理、后勤管理等管理系统,采用各领域的领先品牌,通过基础平台集成到数字化校园中,在利用行业先进的软件产品同时提高了自身的管理水平,也减少了定制开发的不确定性因素。

四、信息化项目建设模式探讨

1、信息化建设模式应与时俱进、采用专业及规范的管理模式

信息化建设在强调重要性、先进性和紧迫性的同时,更不能忽视信息系统建设的风险性,要以科学的项目管理手段及创新视点来进行信息化建设。

近年来,很多大型信息化项目中引入了专业的信息咨询公司来代甲方进行业务流程梳理及信息化设计咨询服务。其专业设计及丰富的经验能使我们的信息化建设更加全面,先进,可持续发展。另外,自信息产业部2002年12月了发布“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暂行规定”以来,在信息化建设项目中引进监理机制,已成为了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共识。通过专业信息项目监理可明确项目技术方向、软硬件选型合理性;确认项目实施方案的可行性和安全性;规范项目实施的过程控制;保障项目资金使用的计划性和合理性;从而降低信息项目建设的风险。

2、更高层面的项目统一规划管理设想

分析各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存在共性方面,主要包括:基础平台建设、各类行政管理系统、一卡通系统等。目前,已有某些区县教育局统一组织区内中职院校进行统一规划、招标、实施的先例。如果进一步推广到市级层面的信息化建设,在保证信息系统实施可靠性、数据接口统一、项目风险可控的基础上,还可充分借鉴吸收各校先进、特色的教学管理经验,大大降低各个信息系统分别建的成本与风险。相关设计及管理费用可由各个学校共同分担。更高层面的系统总体管理也益于中职系统各学校IT产品接口标准的统一,对未来各校信息交换、资源共享打下基础。

3、建立中职学校的市级教育资源学习互动平台

在国际教育领域,教学模式正从传统的课堂教学向立体化模式转变。所谓新的立体化模式,即纸版教材、网络教材和网络教学手段、课堂多媒体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国内外一些优秀网络教育课程已经在很多知名网站免费开放,人们在家就能享受到世界顶级大学的公开课教育已经变成现实 ,这也预示着,教育资源将向开发性和共享性发展。

中职学校也应积极探索更开放的优秀教学资源共享和交流模式。目前,各个学校都在独立规划建设教学资源平台,这样不仅增大各校的建设成本, 也很难实现校际教学资源的共享。如能建立市级统一的教学资源学习平台,统一购买公共教学资源,并制定激励措施,鼓励各校将优秀教学资源传送到平台,实现校际资源共享。这样在节约资源建设成本的基础上,使得各校的主要精力放在创作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资源上,使信息技术和课程能真正结合、更能促进教育交流和教育发展。

五、结束语

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与网络工程、软件工程、项目管理等多个方面,具有投资高、建设难、周期长、涉及部门和人员多等特点,甚至还要前瞻考虑市级统一管理。因此建设之前必须做好项目分析和规划设计工作,选择合理的管理模式,整体考虑、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分步实施,确保项目的进度和质量,降低项目失败的风险。

通过科学规范的信息化建设,在提高教学和管理水平的同时,也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信息化管理和应用的队伍,健全学校的各校管理制度,对中职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改革及教学管理都将有是很大提升。

参考文献

[1] 张健,秦晓辉. 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教育信息技术. 2010年 第12期.

[2] 吕少平. 构建中职数字化校园规划标准与绩效评估.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09年 9月.

[3] 蒋萌. 中职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实践探索. 浙江现代教育技术. 2009年01期.

上一篇:第四轮骨干教师2013年度考核实施意见下一篇:中考冲刺简短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