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感想.doc(精选12篇)
教学感想.doc 篇1
初见小赛是在通向他们班的走廊上,当时是第二节课间,大多数学生都到操场上活动去了,教室里只剩下几个值日的学生,大家都在井然有序地忙碌着,只有他像风一样地来回跑动,还不时地尖叫两声。我走进教室的时候,其他学生问好之后都接着忙自己的事了,他没有问好,却歪着头站到我面前问我:“你是我们的新英语老师吗?”“是。你喜欢学英语吗?”我微笑着发问。“不喜欢!”他把头一扬,说完就又开始了他的跑动。我走到讲桌前试图拦住他,他却嗖地一下跑到了教室后面,幸灾乐祸地看着我说:“来呀,快来抓我呀!”我无可奈何地笑了笑就开始做课前准备。上课铃响了,学生进教室了,师生问好的时候,他翘着二郎腿斜着身子用右手撑着头靠着墙坐在座位上。我跟学生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之后,告诉他们本节课我们要开展一些游戏活动,到时候我会请那些课堂表现好的学生最先参与。开始上课了,小赛听了能有两分钟就从书包里翻出了一堆小瓶子堆在桌子上,饶有兴趣地玩起来。我后面讲的什么,他到底听见了多少,我一无所知。开始游戏了,我履行诺言找了一些课堂表现较好的学生首先上台,学生的精彩表演和练习声引起了小赛的注意,他也举手要参与,但他的表现显然不合格,我于是向学生提议给他一个机会,相信他会从此给大家一个新形象,大家同意了,在我的协助下,他完成了自己的任务,美滋滋地回到了位上。原以为他会有所进步,哪知在后面的小组活动时,他因为不好好配合同伴,被人家说了两句,竟然大打出手,我批评了他两句,他竟然躺在地上不起来了,拉他,他就用脚踢,就这样度过了一堂没有结尾的课堂。
下课后,我找班主任了解情况,才知道这是一个很可怜的孩子,不到一岁父母就离异了,由爷爷奶奶抚养,他本身又有严重的多动症,无法自我控制。教师的责任感和母亲的爱心使我决定走近这个孩子。我先是跟他商量每节课只要他有进步就奖励他一颗小粘贴,他把头一扭说:“我不要,我也不好好上课。”问他为什么,他说大家都不喜欢他。问他想让同学们喜欢吗,回答说想。可到了课堂上又做不好。上课不是玩,下位溜达就是趴在桌子上。我一直在寻找一个把他拉回课堂的契机。一次我们学过的一篇课文里有小朋友睡觉打呼噜的声音,小组活动时,我看见他趴在桌子上,就走到他旁边,打起呼噜来,他一听就笑着抬起了头跟我学了起来,我接着说了两句英语,他也说,我趁机问他:“想学吗,找个同学和你练,教你好不好?”“好。我要小天教我。”于是我就每节课让小天教他,和他练。一段时间以后,他又不干了,原因是他的测试成绩太差了,生气了就不学了。我于是商量他先借给他一些分数,他努力学习赶上去再还给我,他不干,理由是为什么不借给别人,只给他,他不要。我于是妥协说:“要不你就测试的时候看着书答卷子?”“行,这我干。”于是下一次测试的时候,他看着书答卷子,得了82分,他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给他妈妈打电话,告诉他妈妈他的英语成绩,后来他还让他妈妈给他买了个读书郎学习机,自己在家看书学习。
教学感想.doc 篇2
一、教学设计
1.情境创设, 激发兴趣
师:播放《上学歌》这部动画片段, 画面中, 一位学生背着书包上学, 太阳从东方慢慢地升起, 动画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迷人的景色, 学生精神为之一振。同学们有什么感觉吗?
生:很优美的动画、很动听的音乐。
师:这个动画,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我们每位同学都能制作出这个动画。 (学生有怀疑的目光, 每人都有欲试的感觉)
师:这个动画片段就是用Flash软件制作而成的。利用Flash软件可以制作出很多精彩的动画, 刚才大家看到的《上学歌》就是用Flash工具制作出来的动画——“动画补间”动画。
教师打开“移动的太阳.fla”文件, 简要解析制作这个动画的所需要的制作材料, 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哪几个图片或制作什么元件。然后带领学生完成动画。
2.教学过程
(1) 制作背景, 太阳从左向右移动
师:建立一个新文档, 双击图层1, 将图层1改名为“背景”。
执行“文件→导入→导入到库”命令, 将一幅名为“绿色家园”的图片导入到元件库中。执行“窗口→库”命令, 打开元件库。选择“背景”层的第1帧, 将元件库中的“绿色家园”图片拖入场景, 并调整好大小和位置。在70帧处插入帧, 使动画延长到70帧。 (这样一个动画的背景就制作成功了) 要求学生模仿教学操作。
师:做好背景后, 下一步就是要将太阳从一个地方移动另一个地方了。请大家思考, 还是在这一层里进行操作吗?
生:应该不是。
师:对, 太阳不是跟背景在同一个层。
师用生活中实例给学生作比喻, 学生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太阳要在另一图层操作。
师继续完成太阳从一方移动到另一方的动画操作, 教师演示创建“动画”补间的操作, 提示学生观察操作成功后在时间轴上出现的带箭头的实心线段, 要求学生同步完成该操作。
师:刚才同学们都成功地让太阳升了起来。请大家回顾一下, 这个过程可以分成几个步骤?
生:可分成三步。第一步是确定起始的关键帧, 第二步确定结束的关键帧, 并在这一帧对元件进行改变, 第三步是创建“动画”补间。
师:这个“三步曲”总结得真不错!
(2) 执行“控制→播放”命令。
师:经过大家的努力, 太阳升起来了, 但“从何处升, 升到何处的”是不是很适宜, 如何改进呢?教师简要演示其操作要领, 再由学生尝试操作。
师生共同操作, 在图层中改变太阳的起始位置和结束位置。
3.操作评价
师:尽管每个同学都做出了动画, 但大家都是第一次制作动画, 可能会出现各种错误。出错时不要着急, 主要是我们要通过对一些典型错误的分析而获得启示。刚才老师发现许多同学都出现了共同的问题, 大家帮忙研究一下, 错在哪里?如何解决?
教师向学生机发送出错动画, 学生分小组讨论出错的原因和改正措施。
生:我们小组认为, 太阳升起的动画错在没有在70帧时对太阳的位置进行改变, 当然就不会动了。
生:我们小组认为, 第二个动画的问题出在第70帧上没有实心黑点, 导致时间轴上的箭头线是虚线, 这说明在要补插“结束关键帧”。
师:很棒, 大家都知道用“三步曲”来对照出现的问题的原因。
4.巩固训练, 再次操作。
给学生一个训练题目:一只小球从一处移到另一处。
二、个人教学反思与评析
1.让“实例”体现技术价值,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本人认为在初中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大都是通过一些具体的信息技术应用实例来展开的, 选择合适的“教学实例”是进行成功教学的第一步。在现代信息技术课中, 并不缺少体现信息技术价值的例子, 缺少的正是带领学生去求知、去思考。
2.让“方法”成为学生学习的主导
正如前面教学实例中所展现的, 学生在这教学方法的引导下, 顺利地完成了第一个实例制作后, 经过教师的点拨, 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他们都发现了制作动画补间动画的“三步曲”。于是在后面的制作动画过程中, “三步曲”始终贯穿于学生的头脑之中, 逐步形成了技能, 贯穿于学生制作动画的整个过程。
3.合理运用操作中错误的“典型”, 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写作教学之感想 篇3
感想一:要想训练学生写好作文,首先要培养学生认识作文的重要性,我指导学生说:语文学得好不好,就看你的作文写得怎么样。教育学生明确训练作文的目的,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这就为写好作文作了铺垫。
感想二:写作有了兴趣后,接着让学生多看书(课外书包括课文)多记,好的课文当然要熟练地记下来,又要从书中勾画出好词好段落,争取读熟背会,再摘录到摘抄本上,这样写文章就有了基础。
感想三:在这里同时布置学生每周写三则日记和一则周记,不管他写的内容怎么样,字数要一页左右,并且作业要整洁。另外,老师要不定期地批阅,最多不超过一周时间,目的:这种作业给学生留点自主轻松的余地。
感想四:在训练学生写作的过程中,以教科书为重点,在授课中,抓住文中的好词、好句、好段落深入理解,把好的修辞手法展现出来,让学生去探讨感悟,并且能举一反三,熟练应用。学了生字,引导学生扩词,多多益善,并且由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词说话。再把说的话进行描述,如:动作前面加上恰当的词,这样句子就变得具体形象,勾画事情时用上关联词语,使句子更生动、更精彩,这就体现了我的:字不离词,词不离句的语文教学法宝。
感想五:写文章也好,写句子也罢,都离不开内心思想,每一句话、每个动作,都是由自己的心思表现出不同的语气,不同的表情,不同的态度和做法,比如:作者写一个学生听老师布置作业时,是喜出望外,专心地听,怕记不住还写下来。可写另一个学生,听老师布置作业时,垂头丧气,她耳朵在那听,眼睛还在注视其他。所以,在写作之前,立意要鲜明,然后围绕“你”的意思来写内容。只有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有血有肉,再加上优美的词汇、恰当的修辞和生动的语言,文章就会更精彩,更有骨头。
驾照科目二考试总结感想.doc 篇4
我是昨天参加了商丘中原驾校科目二的考试,即是2014年6月11日,地点在商丘市北部的森林公园附近。全部凭自己的实力考过去,所以印象深刻,强烈想写一些东西告知大家。希望有助于你们!
我想先告知大家的是,千万别相信1500元给你指挥两项的事,没有可能,因为考试的时候没有任何其他人在考场中,考官离你有20米,甚至更远(他们都不走动,只是坐在那里)你觉得自己能听到吗?我有4个同考试的学员,他们都交钱指挥,但是根本没人理他们,最后只有一个人靠自己的本事考过去,最终还要给人家1500元。连事先承认的让他们进去考场练习一圈的机会都没有给,亏得慌!但是考试之前倒是可以提前联系中原驾校的人,进去考场提前模拟,200元/小时,一般是人家下班之后,时间是下午5点至8点你才有可能进去考场模拟,他们本校的学员都是这样的,所以他们本校的通过率非常高。所以进去考场熟悉场地,能够模拟一次是最实在的事情。当然最终都是要靠自己的本事考过去。
考试之前领取档案,进入考场,参观考场,有考官会给讲解详细的规则及考试路线(这个过程一定要参加,尤其是没有进去过考场的人,你会发现他的考试路线及一些细节)。我拍了几张考场的照片,供大家参考。拍摄过程中还被考官发现,险些没收手机,(^o^)/~
我的联系方式:
QQ: 2316239304
如果有问题可以联系我,我会解答的。大家加好友时请备注姓名,说明你是学车问问题的,不然我不会加的。O(∩_∩)O哈哈~
偷拍的考场情况
倒车入库
车库比我们平时练习的车库稍微窄些,也短些
侧方停车
侧方停车的车库还比较好
桥
桥面短些,所以显得有些陡,坡度大些
开考之前,考官提醒不用系安全带,不用打转向灯。这很重要。
该考场屏幕提示均在每个项目的左前方,注意看屏幕提示。
听到叫自己的名字及对应车号时,准备好到待考区,找到自己的车。上车后,别着急开,先检查及调整座椅,后视镜等。这个时间不是浪费,而是让自己平静放松。然后点火,慢速行驶。
第一项是倒库,当不确定自己的车库号时,停车等待考官提醒,千万别下车。我就是停在路边等他们提醒。(其实刚上车时我听到他们好像说是2号车库,但我不确定就等在路边等他们再次提醒确认。在非考试区域,即我画的考场示意图的黑色线区域,是可以停车等待的。)
第二项是侧方停车,有两个车库,注意看屏幕,看自己是哪个车库,别进入人家的车库,如果你是2号车库,需要经过1号车库时,也要从1号车库的另一边绕过去,别从1号车库前经过,不然仪器会默认你是来考试的,那样就进错车库了,直接死掉。侧方停车满意后,在车库中等待5秒钟,直至左前方的屏幕上出现合格后再进行下一项(这个等待很重要,不然他会默认你不合格,或者是溜车的)。注意千万别溜车。
第三项是上桥,桥比较短,显得有些陡,不过还好上。右侧的实线是边线,实线左侧有一虚线,在我的考场示意图里也有显示,虚线距离实线正好30cm,是满分线,你自己判断好。停车后,先别着急起步,注意看左前方的屏幕,如果出现“半坡起步考试中”你就开始起步,起步成功后才会提示你考试合格。
第四项是直角,是左转弯,自己判断好。
第五项是S弯,中原驾校的S弯有些陡,自己把握好。
商丘中原驾校考场示意图:
最后想跟大家说,平时的练习很重要,但并不是说练习的好学员就都能考过去,光练习不总结的话也没用。一定要总结,细心观察,听取别人的考场经验。我总是详细的询问参加过考试的人,然后在练习的过程中细细体会。很多教练都希望你找他们交钱包过,但是这是不可能的,我曾听到一个学员讲,他交了钱但是考场上根本没人理他,他也没有见到任何来找他的人,所以他考过去了就是教练的幸运,因为教练根本没有找人,钱最终都落到教练手上,当然这种情况比较少,但是是有的哟。
教学感想.doc 篇5
为了制订行动计划,我认真、反复阅读模块五的“活动1”、“活动2”,以及阅读学习手册和软件速查手册中的有关内容。
来到“活动3”,一个字一个字、一行一行地阅读,读到“制订行动计划”处,更是高度专注。读到“
2、阅读下列问题,在一张白纸上,记录对下面问题的回答。”时,我马上拿起笔,在预先准备好的稿纸上一一回答了提出的7个问题。
接下来是“制订行动计划”,“检查行动计划”。我都一一按上面的提示要求认真照做。在电脑面前坐了足足一个上午,正觉得收获多多,还在想有关跳转页面、声音等技术问题到学校后向同事小孙他们请教。正投入时,下面特有光泽、非常醒目的四个蓝色五号宋体字“温馨提示”跳入眼前,后面接着的是“制定的行动计划无需上交”,读到这里,心理油然而生惊喜之感,继而是轻松,也交织着一点惋惜。
复杂的心情指挥着视线自觉地往下看,看到“温馨提示”的最后是“那么,对于制定行动计划,您有何感想呢?请在下面的讨论区中谈谈您的看法。”这课程的设计者,好像特了解你似的,又用提醒指挥你马上再提起笔来写下你的感想。
这样的培训,一项任务接着一项任务,一次挑战接着一次挑战,带劲!这样的引领,引领你进入一个模块又一个模块,引领你步入一片新天地又一片新天地,好玩!
你说这样的培训,怎能不学有所获呢?
对于制定行动计划,您有何感想呢?
学习完前面几个模块,对于教育技术能力和研究性学习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我想对以后的教学也会有很多帮助。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好的计划就是成功的一半!教学计划是联结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的桥梁,是达成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作为教师,每个学期都要作教学计划,在学习了“活动三:制定行动计划”后我对教学活动计划有了更深的理解:
第一、制定行动计划之重要性。伟大的行动,总是以伟大的目标为先导。为了实现目标,我们就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计划是连结目标和行动的桥梁,也是实现目标的前提。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如果我们没有计划,那么实现目标往往只能是空想而已,谈何成功?由此可见,无论做什么事情,制定好计划是多么的重要。因为没有计划,就是在计划失败;有计划,就是在朝成功的目标铺路。
第二、如何有效的实施落实计划是制定计划的关键。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应该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在制定计划时应根据不同目标设计好实施教学活动的具体的时间表与教学进度,以及实施过程中所要采取的教学策略与模式。这样才能使计划顺利实施,否则就成了空喊口号而不见行动。
第三、计划的实施过程中要及时作好记录与总结,对教学活动的反思,是为了更好的少走弯路,以利于提高。对于教学反思这点,我觉得非常有必要在教学计划中体现出来,有反思才会有进步。
第四、实施行动计划的坚持性。计划的制定容易,执行起来就难,难在个人意志和坚持不懈。我们知道,没有一份计划在执行中是没有遇到困难的。所以,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我们必然会遇到执行计划的各种困难。当我们遇到这些困难时,是否还能坚持我们的计划去做呢?所以,我们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遇到困难,一定要正视困难,勇于面对困难。只要我们坚持,胜利的曙光就在我们面前!
教学经验文章,doc 篇6
中学化学分层递进教学的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二十一世纪,人类将面临的是一个科学高度发展、知识总量急剧增长的时代、是科技竞争、民族素质竞争的时代、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面向新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
了解和研究活生生的学生,按照他们的特点和需要进行的教育,这才能达到有效的教育。我校是一所普通的初级中学,生源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家庭,不同学习基础,如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因材施教,使各层次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较大提高,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必须研究的问题。
二、研究的目标
(1)面向全体学生,在初中化学分层递进教学中,使教学要求与学生可接受性相互造应,以达到各类学生产生接受效应和共振效应,使各类学生的素质得到提高。
(2)引导学生从面向学习结果,追求知识掌握转为面向学习过程,追求认知结构的构建方面的新突破,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
三、操作过程
首先在对学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教学班的学生根据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认知能力,对知识掌握的程度,把学生分成低中高即A、B、C三个层次进行分层递进研究。
(1)教学目标分层:确立阶梯式的教学要求。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所以首先教学目标应该分层,例如学习根据化学式进行计算,要求分五点,①求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和元素质量比。②求某种元素的百分含量。③物质质量与元素质量之间的计算。④不同物质之间的物质质量与元素质量的有关计算。⑤根据物质中元素的实际含量求物质的纯度。在这五项教学目标中①——③是面向全体学生,要求学会的基本计算技能。④目标面向BC层次学生,基本知识熟练掌握后,进一步提高综合能力。⑤目标面向C层次同学,对学有余力的同学进一步扩大知识面,激发他们进一步探索的兴趣。这样的分层教学目标,使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当的目标,逐步形成各层次的学生在获取不同层次的知识过程中,不断取得成功进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达到递进学习。
(2)教法分层:有的放矢实施因材施教
在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的教学中,因为要面向全体学生,所以教法要小坡度,频活动,多反复,共校正。对于学有余力的C层次学生,则利用概念的外延,培养学生发展思维的能力。如学习氧化——还原反应后,要求他们去深探氧化——还原的实质(即电子转移)在探索的过程中,为获得自己所需的知识,同学们阅读了大量课外书,自学了高一教科书。在师
生共同讨论的过程中多角度,多种方法启发引导学生,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问分层;贯彻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
课堂练习中,提问的习题设计,应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呈梯度,有层次,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供不同层次学生思考。题目一般也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练习题一般应是基本的,单向的,带有模仿性和稍有变化的题目,这是学生对知识进行内化的过程,使新知识得到及时练习和巩固,熟练掌握新知识。第二层次是强化新知识的灵活性练习题,目的是使新知识得到强化,形成能力,这是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对知识进行同化的过程。第三层次是发展新知识的拓宽练习题。这类题在思考性、创造性方面要求较高,这是学生对知识进行优化、强化的过程。例如学习了碳的同素异形体后,在复习课上设计了三层次的问题:
137O313是否属于同素异形体? A、和B、CO和CO3是否属于同素异形体?
251
4C、人工合成了14是否和金刚石、石墨一样属于碳的同素异形体?
分层提问能使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同样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对BC层次的学生能进一步开发他们的学习潜能,提高他们的学科的素质。
(4)作业分层:让每个学生学有所获在教学目标的分层要求下,作为知识的巩固和熟练过程必须的作业布置上也须分层布置。
例如区别食盐水和蒸馆水两种液体,要求至少写出二种方法,最好二种以上方法。A层次的同学能用滴加硝酸银和蒸发水二种方法,正确写出现象和结论,那么基本达到教学要求。而BC层次的学生想出了很多方法来区别,如利用溶液的沸点、凝固点、导电性、渗析等不同方法来区别,大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这样有利于学生把学习过的物理、生物等知识渗透到化学学科,运用知识的能力加强了。
(5)辅导分层:使“学会”与“会学”同时得以发展
课后辅导分二层次,一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辅导,二是对学有余力的同学进行学法和兴趣培养的辅导。
在学习困难学生的辅导过程中,我又进行了分层递进,一般也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暂时性困难学生,这学生非智力因素为中上水平,学习潜在能力与现实学业表现明显不符,第二层次是能力型困难学生和动手型困难学生。第三层次是整体性困难学生。
利用中午时间,首先紧紧抓住第一层次学生,挖掘他们的长处,指出不足,制订一个个可行的目标,当这些同学学习成绩,学习习惯明显提高时,在班里树榜样并加以表扬,激励第二层次同学也想“要”提高的情绪,这时我放下第一层次学生接上第二层次学生。由于这层次学生人数较多,学习能力和基础不及第一层次学生,所以化的时间就较长,在学生“要”老师帮的前提下,最终一个个都达了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第三层次的少数学生成了班里的“孤军”,这时也“急”起来了,会主动要求老师帮助,对这些学生老师应特别耐心帮助他
们搞清最基本的知识点,允许反复,点滴进步及时肯定,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这部分同学同样能获得较大进步。
在辅导兴趣小组时,目的很明确,不是把学生培养成一个解题的熟练工,而是深刻思维的加工人,在辅导过程中运用了引发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和动态性原则。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学会实践探索,学生的学科素质得到普遍提高。
(6)评价分层,使每个同学都得到激励
对于学生的评价不应一概而论,不能光从分数上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也应分层评价。对于A层次的同学,无论是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成绩只要有进步就应该肯定和表扬。对B、C层次的同学则对好的方法、敏捷的思路、创新的见解、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四、研究的结果
(1)分层教学是教育好每一个学生的根本途径
分层教学是教育好每一个学生的根本途径。分层教学是符合学生的学习心理,是符合人在发展中客观存在的需要,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做到有的放矢,区别对待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得其所,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实验班各层次升层率也是较明显的,以下是实验班的升层情况。
(2)分层教学促进各类学生素质的提高
对学习困难的学生,养成学习习惯,完成基本学习任务,树立信心,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实验班毕业考合格率达98%。对中等学生,除了完成学习任务,学会了思考,还掌握学习方法,逐步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优等生,学会了独立思考,提高了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向更高层次发展。实验共有九人参加区化学竞赛,六人出线参加市竞赛。
(3)分层教学使学生从重视学习的结果转向重视学习的过程。
课余时间学生常常带着各种问题与老师一起探讨,他们有自己的思路和解题方法,他们要推敲思路的合理性,解题的简洁性、多样性。
(4)分层教学强化学科德育功能
教学始终具有教育性,对学习困难学生通过一年分层学习培养了克服困难毅力,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激发了他们勇攀高峰的雄心壮志,原实验班的五位学生
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感想 篇7
1.1 对基本数学概念的理解。
小学阶段所涉及的数学概念都是非常基本、非常重要的, “越是简单的往往越是本质的”, 因此对小学阶段的基本数学概念内涵的理解是如何学习数学、掌握数学思想方法、形成恰当的数学观、真正使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得以落实的载体。
所谓“对基本数学概念的理解”, 是指了解为什么要学习这一概念, 这一概念的现实原型是什么, 这一概念特有的数学内涵、数学符号是什么, 以这一概念为核心是否能构建“概念网络图”。
小学数学的基本数学概念主要有:十进位值制、单位 (份) 、用字母表示数、四则运算;位置、变换、平面图形;统计观念。
1.2 对数学思想方法的把握。
基本数学概念中往往蕴涵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的思想方法极其丰富, 小学阶段主要涉及哪些数学思想方法呢?这些思想方法如何在教学中落实呢?我们的基本观点是在学习数学概念和解决问题中落实。
小学阶段的重要思想方法有:分类思想、转化思想 (叫“化归思想”可能更合适) 、数形结合思想、一一对应思想、函数思想、方程思想、集合思想、符号化思想、类比法、不完全归纳法等。
1.3 对数学特有思维方式的感悟。
每一学科都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认识世界的角度, 数学也不例外, 尤其数学享有“锻炼思维的体操、启迪智慧的钥匙”的美誉。小学阶段的主要思维方式有:比较、类比、抽象、概括、猜想、验证, 其中“概括”是数学思维方式的核心。
2. 把数的概念教学运用到现实生活情景中, 使学生理解数的意义。
理解数的意义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数学本身是抽象的, 但数学所反映的内容又是非常现实的。理解数的标志是能把这些数的概念与它们所表示的实际意义建立联系, 即把数的概念运用到现实的生活情景中。因此我们在教学数的认识时应该把数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在现实生活中理解数, 运用数。如低年级10以内数的认识, 要让学生理解每一个数字所表示的意义, 在认识1时, 要让学生充分感受到1究竟是什么, 1表示的数到底是多少, 再在此基础上理解2、3……随着数的增大, 让学生体会到“大”的感觉, 比如让学生拎一拎1千克、5千克和10千克的重物……又如在教学万以内数时, 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 来到电器商城, 了解电器的各类价钱, 然后回到课堂上进行交流, 使学生对数逐步形成感性认识;为了使学生体会到万究竟有多大, 可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看足球比赛, 然后说明体育场内有大约一万观众。通过看一看、算一算、比一比, 学生感受到一万是个大数目。再如在教学面积时, 要培养学生对面积大小的数感, 提问:1平方米究竟有多大?一块黑板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米?如果给你一根1米长的直尺, 你能画的面积最大是多少?等等。通过这些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的例子, 让学生建立直观的表象, 形成数感, 终生受益。
3.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探究式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对新的知识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 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探索问题的能力。
3.1 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根据自己的实际, 联系学生实际, 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 又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 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设计具有形象性, 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抓住学生的认识特点, 形成开放式的教学模式, 达到预期的效果。
3.2 给学生充分的思维空间, 做到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相结合, 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合理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增强学生的活动意识。
3.3 在教学中提出质疑,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寻找问题, 主动获取新的知识。
3.4 利用合理的提问与讨论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使学生独立、主动地学习, 积极配合教师共同达到目标。
4. 营造“竞争”情境, 激趣乐学。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及小学生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心理特点, 我经常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竞争的情境, 引入竞争机制, 面向大多数学生, 恰当地开展游戏竞赛活动, 为学生创造竞争和成功的机会。把新知识寓于游戏竞赛活动中, 通过游戏竞赛使学生产生求知欲望, 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 在游戏中得到知识, 发展能力, 提高学习兴趣。教学中做到多鼓励学生, 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 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 用竞争消除课堂学习的枯燥感,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了北师大版第四册的混合运算后, 我安排了这样一个游戏:四人一组, 每人出一张扑克牌, 看谁先凑出24, 谁算出来牌就归谁, 最后谁的牌最多谁就获胜。这样不仅让学生复习了表内乘除法和运算顺序, 而且极大地满足了学生的好胜心, 让他们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更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5. 引导学生猜想。
教学中, 教师首先要创设典型的问题情境, 让学生饶有兴趣地、自觉地去试验、观察, 作出猜想;其次要通过一个个猜想的具体例子积累经验, 概括出猜想的方法。如:“3的倍数的特征”———由此及彼猜想法。数学知识是相互联系的, 当知识间有某种相似点、某种联系时, 学生会自然而然地进行迁移和类推, 提出自己的猜想。在学习2、5的倍数的特征后, 我让学生猜想“3的倍数的特征”, 学生很自然地想到“3的倍数个位都是3、6、9”。而在百数表中圈出3的倍数后, 学生又说:从表中, 我发现前面的猜想是错误的, 3的倍数个位上可以是0到9中的每个数字。有学生说:看来看个位上的数不能判断它是不是3的倍数, 3的倍数可能有其他的特征。
乘法分配律教学之后, 给出 (a-b) ×c、 (a+b+c) ×d, 让学生说说会等于哪个算式, 这也是由此及彼的类比猜想。类比猜想需要激活先前经验和寻找相似与关联。经常进行类比猜想能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呈现开放的态势, 由此及彼才能知一闻十, 才能形成稳固的知识结构。
有机化学教学过程感想 篇8
有机化学作为化学的一个分支,与人们的衣、食、住、行紧密相连,同时也与生命科学、信息技术、国防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学科密切相关。作为高校化工专业、应用化学专业、材料学等专业的必修基础课,有机化学涉及内容繁多,包括多种有机物质的命名、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典型反应机理及相关理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无所适从,在面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时不知从何着手,渐渐产生排斥心理,在学习上变得松懈、被动。有机化学课程是高校化学及相关专业主要基础课程之一,其教学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对后继课程的学习,为了保证该门课程的教学质量,达到课程建设的基本要求,现将教学过程中的体会总结如下。
一、结构决定性质
有机化学涉及的化合物很多,而且每一个化合物中的官能团也很多,有的是一个,二个,三个乃至更多,各种反应千差万别。许多同学对于有机化学的学习不知道如何入手?有些同学单纯的去记反应,这样记忆力在好的学生也不能把有机化学中的几百个甚至几千个反应都记住。即使记住了,还有搞混淆的情况存在!在讲授每一类化合物(这类分子里只有一个官能团)的化学性质时,首先对它的结构进行分析:让学生学会对某一类化合物的结构进行分析,从而得知该类化合物具有哪些化学性质。例如在讲到醛酮的化学性质时我们首先来分析它的结构:羰基氧上有孤对电子可以与质子结合,所以它有弱碱性;羰基碳由于氧的电负性比碳大使得羰基碳具有电正性,因而可以与亲电试剂结合,发生亲核取代反应;醛氢由于直接与羰基相连可以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α-氢由于羰基的吸电子诱导效应使得α-氢具有弱酸性,可以被碱夺去形成碳负离子,进而作为亲核试剂发生反应。这样学生就可以把醛酮可能发生的反应记住了,而不用单纯的去背反应了。单一官能团的性质讲清楚了,当讲到含有多官能团化合物时,单一官能团所引发的反应就不用再讲了,只要将两个官能团结合在一起所引起的新的反应讲一下就可以了。这也就是说学生学习时只要刻意的去记住某些化合物的某些特殊反应和特殊性质就可以了,这样学起有机化学就轻松多了。
二、通过提问式教学来引发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深刻理解教学内容由于有机化学内容涉及面相当广泛,对每一问题要求学生理解,单靠任课教师的讲解学生未必理解得很透彻。采用提问式教学可以引发学生的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让他们主动思考,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首先给出对学生一些实验事实,让学生从事实中发现问题,进而有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动脑思考来解决。如烯烃与卤素加成反应的亲电加成反应历程。
CCHHHHBr2,H2O,NaClH2CCH2BrBr+CH2H2CBrOHH2
CCH2BrCl+H2O,
首先给出学生这样一个反应事实,然后让学生用已经学过的烯烃与卤化氢加成的碳正离子中间体历程来解释。解释不了?学生就要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这样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不单单停留在反应方程式的表面,更加深了对反应机理的理解。并可以把这一理论进行扩展,在其他章节的学习中进行应用。这样教师在讲解其他的亲电加成反应时就会轻松多了。
三、采用对比迁移式教学手段节省课时
实验教学计划.doc 篇9
一、学情简介:
本学期实验教学班共有两个,任课教师分别是艾合买提.热介普、王银仓。使用教材为人教版(2012),学生分组实验12个。学生共42人,其中九(1)班28人,九(2)班14人。
二、教学重点、难点:
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问”起来;实验原理、实验装置的选择;提高学生的交流合作、动手能力。
三、教学目标:
1、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学习实验室的的有关规章制度;
2、做好课前预习,善于发现问题带着疑问走进实验室,对一些现象能给予解释;
3、学会一些仪器的正确使用、洗涤和归整,学会固体和液体药品的正确取用;
4、培养学生严谨治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四、教学计划:
1、根据实验通知单提前做好相关实验工作,做好仪器维修保养和损失登记工作;
2、协助任课教师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定期排查实验室的安全隐患;
3、按时开放实验室,提高仪器使用率;
4、开展课外兴趣活动,发现特长生、培养特长生。
母鸡教学设计doc 篇10
教材内容简析:
《母鸡》是人教版新课标语文实验教材第七册第四组中的一篇略读课文。本课内容浅显易懂,作者由原来对母鸡的讨厌到后来对母鸡产生了敬佩之情,使学生感悟到母鸡就是一个无私无畏,日夜操劳的伟大母亲,是一位英雄。学情分析:
由于这个单元的前几篇文章都是通过事物来表达作者的情感的,学生对此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而本文是略读课文,与前几篇的不同之处在于人物情感的变化,所以,根据课型及学生实际,本课教学重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感悟,获得启迪。设计理念: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篇略读课文的教学,要充分让学生自主阅读和表达。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获得感悟和启迪。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如怨如诉、厌恶、反抗、欺侮、趁其不备、慈爱、凄惨”等词语,理解象声词在本课的作用,欣赏“结果,每一只雏鸡的肚子------”等佳句;学习作者仔细观察母鸡的叫声、动作、神情的方法,抓住特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感受母爱的无私和伟大。
教学重点:感受作者对母鸡由厌恶到喜爱的情感经历。教学难点:体会母爱的无私和伟大。教学准备:投影仪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直接谈话导入
猫是一种很平常的小动物,可是在热爱生活的老舍先生看来,却如同一个既可爱又淘气的孩子。那么,老舍笔下的母鸡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鸡》。
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设计意图] 单刀直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检查预习情况
同学们回家都预习了吧?敢接受老师的检查吗?(同学们真自信)
1、出示词语
怨 抗 侮 绩 凄 慈 辛
没完没了 颤颤巍巍
如怨如诉 反抗 欺侮 可恶
趁其不备
凄惨 慈爱
警告
紧叫 指名学生读,先读正确,再挑一两个词语读出味道。
2、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师:老师听出来了,老舍对母鸡的情感不像对猫那样一直都是喜爱的,而是发生了鲜明的变化,由(---)变为(---)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讨厌
不讨厌
3、学生质疑 预设:
A为什么作者开始一向讨厌母鸡,后来不敢再讨厌了? B为什么讨厌?为什么不敢再讨厌? [设计意图] 学贵有疑,没有疑问的教学是不完美的。
三、研读课文 感悟情感变化
(一)学习1----3自然段,解读“讨厌”
1、课文那些自然段写作者讨厌母鸡?你能从中找出一句概的句子吗?请用“-——”划出来。
交流并出示句子 我一向讨厌母鸡 抓“一向”“讨厌”进行朗读指导。
2、默读1——3自然段,找出作者讨厌母鸡的原因。
3、交流反馈
抓重点词语理解感悟(读中悟 悟中读)学生根椐体会板书(这是一只怎样的母鸡?)无病呻吟 欺软怕硬 居功炫耀
用上“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话(根据板书)[设计意图] 这一大段词语丰富,值得积累,在内容上又是个铺垫。
(二)学习第4——8自然段,感悟母爱
师:一只让作者历来没有好感,只有讨厌的母鸡,怎么又会让作者对它的态度来了个360度的大转变呢?是什么让作者改变了对它的看法?
同学们,我们还是从书本中寻找答案吧!
1、默读4——8自然段。
这又是只怎样的母鸡?在书本中划出有关语句。
2、交流反馈(学生随机上台板书)负责 慈爱 勇敢 辛苦
抓重点语句感情朗读体会,并结合想象说话。
它警卫时勇敢地叫“咕咕”,仿佛在说:“———————”。它喂食时慈爱地叫“咕咕”,仿佛在说:“———————”。它教儿女本领时耐心地叫,仿佛在说:“————————”。它夜里拼命地凄惨地啼叫,仿佛在说:“————————”。先在小组里说,然后选同学在全班说。[设计意图] 激发想象,训练语言,深刻体会母鸡勇敢、慈爱、辛苦而伟大的爱心,并升华了这种爱。
3、同学们,在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只怎样的母鸡?(根据板书)它怎么和开始判若两人,究竟是什么力量让它变得如此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三)学习9——10自然段,品赏尊敬。带问题默读课文。
(1)出示句子: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就是一位英雄。
你体会到了什么?在你的心里,英雄是怎样的? 指导感情朗读
现在的“我”,对母鸡又有了什么的情感?(2)出示句子: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品读,这仅仅只是喜欢吗?(板书:尊敬)
是啊,作者被母鸡身上所表现出来的母爱深深震撼了,这是作者对日夜操劳、无私无畏的伟大母亲发自肺腑的崇高的敬意。
再读: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齐读出示的2个句子。[设计意图]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该环节的设计引导学生抓住表现母鸡的4个崇高的品格的词语及“英雄”一词,学生自我阅读,自我探究,既加强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又促进了与作者的情感交流,使得母鸡的形象更加鲜明、丰满。
四、拓展文本,升华情感 是啊,天底下最伟大最无私的爱就是母爱,生活中妈妈又是怎样关爱你们的成长的?(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
母爱是三月的阳光,给儿女们带来了缕缕春风。我们成长的过程凝聚了妈妈多少的心血。同学们,一声问候,一杯热茶,一个微笑,一点进步,都是对母爱的一种无声的感激。让我们齐声赞颂普天下所有的母亲吧!
出示句子: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米尔)
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设计意图] 将课堂延伸到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学生将更深切地感受到母爱的伟大。
五、课后作业
1、阅读《麻雀》
2、对父母写写感恩的话语板书
16* 母 鸡
讨 厌——————不讨厌(尊敬)无病呻吟
负责 欺软怕硬
慈爱 居功炫耀
勇敢
辛苦
钢笔画教学的几点感想 篇11
目前,国内院校、园林、建筑、规划等设计相关的专业都开设此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
本人从事园林专业的钢笔画教学,几年来也有一些粗浅的心得方法。
专业学习钢笔画的目的有三,其一是打下将来的徒手画表现设计意图的基础,这恐怕是最重要的,二是培养审美的眼光,三是锻炼深入观察,表现对象的能力。在用电脑绘制表现图越来越发达的今天,绘画表现力仍是设计师最不可缺少的能力。
从造型本质而言,钢笔画属单色的素描范畴,可以说是素描之延伸,但钢笔画又与铅笔素描画有着不同。钢笔画注重写,用写出来的线条去表现,初学钢笔画同学们往往还摆脱不了拿铅笔画素描的感觉,总把钢笔当成铅笔去使,画面线条往往是琐碎杂乱。所以,在初学之时,可以让同学们在临摹之余,进行一个练习。在纸上一定的图形内,用某种形式的线条将图形随意填满,从拿起笔到落笔都是自由的,但必须是一气呵成,一笔画下来,要用力均匀,速度缓慢,我给这个练习取名为“一笔画”。这个练习看似简单随意。却可以使学生们对钢笔画的流畅进行把握,也可慢慢体会“写”的含义。
“一笔画”的练习简单随意,可穿插在课堂中让同学们随时练习,从学生们画出的线中有时确能发现许多有趣味的东西,线之奇妙与魅力也由此可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如果能激发学生兴趣,则可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果,在学生们进行了一个阶段的学习,有一定技巧后,我会拿出一些经典的插图,这些插图联连起来组成一个故事,例如《西厢记》《红楼梦》《亨利四世》等,当然,故事插图以人物为主,但我会尽量挑选一些背景景色丰富优美的,以便与他们专业相适应。学生们看到这些插图,往往会唏嘘不已,我把这些插图分给同学,让每人选出自己喜欢的几张临摹。等到下次上课时,再把这些临摹好的图串联在一起,把其中的故事讲述出来。
这样,学生们总是怀着一种好奇与渴望用功去画,而不是被动枯燥地去临摹,最后串联的作业摆在一起,虽然是临摹,但每个人的风格、水平也各有差异。也是促进学生们互相了解,学习的过程。而且,有些插图本身就是很好的专业学习素材,如在国外的插图作品中,时常会出现欧洲古时一些宫廷庄园的景致。大理石的雕塑、喷泉、整齐对称的植物。而在中国的插图中也会看到亭子、长廊、小桥等意境悠远的画面,从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更形象化地了解了园林的风格、样式。
与专业相结合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在经过了临摹、写生、刻苦学习后,同学们基本上掌握一定的景观表现技法,同时也有了一定的审美眼光,这时,就要注重培养其设计意识,因为一个好的风景园林师,光会欣赏是远远不够的,对于设计师来说,还要创造出好的作品来。
有一次在外出写生时,同学们将一座别致的民居建筑画到一半时,我突然让他们搁笔。回到教室我讓同学们在未完成的画面上,将那幢建筑及周围改造建设成自己心中理想的家园。只要美观、合理、协调即可。由于之前作了诱导,许多同学都能做到有感而发,还出现了不少独具匠心的佳作。有的同学表现的是在水一方的意境,他将家安居在大江一隅,江上白帆点点,飞鸥翩翩,与袅袅炊烟相映,使人观后不禁感慨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古典诗意境界。更多的同学则是东借一株梅,西取一丛兰,或是从曾画过的石、花卉、溪流移植点缀到他自己的欣欣向荣的“花园”里。
也可以用文字性的东西去刺激学生们的想象力。我曾经给学生们读过一篇作者丁玲的文章《纽约的苏州亭园》“……苏州亭园就像一幅最完整、最淡雅、最恬适的中国画,呈现在眼前:清秀的一丛湘妃竹子,翠绿的两棵芭蕉,半边亭子,回转的长廊、假山垒垒,柳丝飘飘。青石面铺地,旁植万年青……后面正中巍峨庄严坐着一株朴素的大厅……我好像第一次见到我们祖国的园亭艺术,这样庄重、清幽、和谐……”文章里,丁玲描绘了她所见到的坐落在细致的苏州园林,这也是中国古典园林的第一次出口。丁玲充满感情的文字深深打动了我与学生们,描绘出这坐坐落在异国的亭园,要把文字性的符号,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景观呈现在纸上,确实有不少的难度。所以这样的练习易从简单入手。比如从“小桥流水人家”这样的诗句入手,景物少而单纯,容易把握,慢慢加深难度。由于之前做过多次这样练习,所以这次大多数学生们也能较为自如地描绘,只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组织构图。最后,面对学生们形形色色的作品,我也是大为惊异,同一座“明轩”,都是芭蕉、亭子、假山在同学们画中,却幻化出这样丰富奇妙。
以上粗浅地谈了一些自己在教学中的体会,面向21世纪,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一名教师,我们要培养的不仅仅是具有基本的技术操作能力的人才,而更要在此基础上,提高其各方面文化素养,发掘出学生身上的创新进取潜能,使他们在走出校园,在以后的人生职业中,能持续地进步、提升!
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几点感想 篇12
一、上课和评课要把握全课的整体结构和基本过程
一节课的教学过程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目标有机结合的总体达成过程。因此, 要根据教学的总体目标设计与实施一节课的整体结构和基本过程, 使教学线索清晰、层次分明、承转递进、完整流畅, 不能东一下、西一下, 头绪混乱、活动突兀。一节课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一是引入:复习与本课有关系的既有内容, 引导对本课内容产生意向和初步感知;二是学习新内容:引导对本课内容进步产生意向和感知, 通过比较、分析、归纳、综合、联想、想象等基本思维形式理解重点和难点, 通过练习、讨论和专题研究等方式巩固、记忆和应用本课内容;三是评价效果:通过练习、讨论和专题研究等检测学习效果, 及时进行反馈与矫正。
这些环节只是大体划分, 在实际教学中经常穿插和多次循环。
在引入环节, 不仅要通过与本课内容直接有关的情景创设使学生产生强刺激, 而且要整体呈现有关情景, 同时使学生明确观察的对象和思考的内容, 引起其学习动机与兴趣。这里要讲究所使用的案例和呈现方式。
在学习新内容环节, 要引导学生对典型图像进行局部和细节的观察, 运用各种思维形式理解内容, 通过提要和总结巩固内容, 围绕新的案例迁移知识与能力, 切实做到不仅“知道”, 而且“懂得”。
作为所学内容的应用和效果的评价, 有些课选择了全新的案例, 如让学生思考、讨论为什么青藏高原既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地方又是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思考、讨论北京中轴线的延伸和浦东新区的建设对地域文化的反映, 用步步竞猜活动归纳广东城市对地域文化的反映等都是新颖而适度的。
二、上课和评课要注意恰当选择和有效运用教学方式、方法及各种教学手段
不仅是高中地理教学, 而且任何中小学学科教学都必须坚决废止“满堂灌”和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 但也并非所有的课都要探究。真正的探究式教学有其特定目的与过程, 可以概括为“明确问题—确定探究方向 (预测、假设) —组织探究 (制定方案、分工、准备) —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得出结论 (表达、交流) —社会实践 (运用结论) ”, 而不是目前泛化理解的在课堂上用几分钟时间讨论浅显问题。这种教学方式较费时间, 因学科教学课时有限、内容较多的原因, 还不可能成为我国中小学学科教学的主要方式。同样,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当多用启发式的讲授这一教学方式, 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语言及板书、信息技术等手段向学生描绘情境、叙述事实、解释概念、论证原理和阐明规律, 同时穿插提问、讨论、实验、阅读和练习等。展示活动中的好课, 基本上都是使用这种教学方式, 既全面达成教学目标, 又节省时间, 明显效率较高。
对于信息技术要看使用是否得当, 而不是用得多就一定效果好。一些课以很快的速度连续演示十几片甚至几十片幻灯片, 还伴有强大的配乐, 看似热闹, 实际上学生并没有形成有效印象, 反易产生视觉疲劳。多媒体主要应当用于分解过程、解析现象、展示典型景观等方面。应当引起注意的是, 挂图与印在幻灯片上的地图对于学生的观察和读图、用图能力培养是有区别的, 目前高中地理课基本都是将地图印在幻灯片上, 而不使用挂图是不妥当的。同样的, 板书是必须的, 不宜全由幻灯替代。因为边讲边写要点, 有利于学生思考和记忆, 好的板书最后又是一个很好的全课内容的结构性总结, 会使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进行课程改革, 不要把我国高中地理教学板书、板图、板画的“三板”技能丢弃了。
三、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一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在课堂教学中, 要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愿,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 主动要求回答问题, 主动参与小组或班级讨论, 主动参与观察, 主动参与思维, 主动参与操作, 主动参与探索, 主动参与课堂小结等。二是让学生自我调控。在课堂教学中, 要让学生自觉地培养自己稳定的注意力、自制力。三是让学生自我创造。在课堂教学中,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 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 培养学生创造性个性。四是让学生自我评价。在课堂教学中, 要让学生评价别人回答问题正确与否、板演正确与否及自己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自己评价自己学习成功与失败的原因等。比如:针对《大气环境保护》,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分组自学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三个问题, 给他们布置明确的任务—————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后果、整治措施, 然后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再一一作答。针对全球变暖的原因, 可以组织辩论会进行探讨, 学生积极高涨、热情洋溢的发言会令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会知识, 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 因人因材施教
【教学感想.doc】推荐阅读:
教学感想05-08
宣传部工作的感想.doc05-16
大学体育课心得感想.doc05-17
小班化教学感想08-02
小学语文教学感想08-26
小说教学策略的感想05-15
读教学管理感想07-05
教学开放日感想08-26
小学美术教学活动感想07-30
小学一年级教学的感想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