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小学数学趣题探幽》有感(共3篇)
读《小学数学趣题探幽》有感 篇1
读《小学数学趣题探幽》有感1000字
年前还在上班时,一日下课休息间,忽发现数学老师的桌子上都多了一本《小学数学趣题探幽》,问同事此书从何而来,大家均说是领导所发,再看书的封面处写着“王树仁著”,下面还有“临西县教育局”字样,当时我想这肯定是教育局联合王树仁老师出的一本教学专著,心中随有敬佩之意。近几日,有友人送我一份《冀南文学报》,在读了王树强老师的《小学数学趣题探幽・序》之后,方知此书是王树仁前辈结合自己几十年的工作经验而自费出的一本教学专著,倍感钦佩有加,故写此文以赞之。
一、自费出书,高风亮节
王树仁前辈,已是步入退休颐养天年的老者,正需大量的储蓄来养老,以备不时之需。可是钟情于教育的他,却从自己为数不多的养老钱中挤出钱来出书,这种不计个人得失、高风亮节的品格让人敬佩,让人不得不竖指称赞!
二、业精于勤,心存高远
老子的《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天下的难事都是从容易的时候发展起来的,天下的大事都是从细小的地方一步步形成的。一个人如果想要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来,必须从小事着手。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王老师就是这样一位不甘平凡的人,他高瞻远瞩,心怀大志,注意平日点滴的积累。1983年,王老师在育才小学(一完小的前身)任教,当时他所执教的小学毕业班有53名学生,其中43名学生考入我县名校一中,81%的升学率轰动全县,王老师也被评为“河北省优秀园丁”。后来王老师又任临西镇校区教导主任,曾有校区工作蝉联十连冠的荣耀,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度。任职期间,王老师仍旧不忘钻研剖析数学难题,他细心记录下了平时的.解题思路,写下了心得体会发表在国家期刊《小学数学》杂志上。如此精于事业的人,实在是让我等后辈望其项背而自顾不及。
三、钟爱教育,杏坛留名
王树仁前辈热爱教育事业,喜欢钻研数学,尤其对小学奥数兴趣浓厚,成果显著。在临西镇每年的备战百优竞赛中,他组织学生集训,精心安排部署,并亲力亲为,带头登上讲台为学生辅导奥数。他乐意享受“千山万水――千难万险――峰回路转――柳暗花明”的解题过程,并把这些解题过程都写进了他自编的书籍――《小学数学趣题探幽》,还免费送给了所需之人。这种对教育的钟情之恋让人难忘,他是临西教育留美名的老前辈,他的光辉将会照耀我们后来人一路前行,乐圆临西教育发展梦。
四、无私奉献,恩泽后人
古语有云:雁过留声,人过留名。人活一世,总要为后世子孙留下点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王树仁前辈就为我临西子孙留下了凝聚着他全部心血与汗水的智慧结晶――《小学数学趣题探幽》。这是一本开发智力、激发潜能、拓展学生思路的高年级数学成绩快速提升的法器。这是我临西教育的幸事,也是我临西学子的福事。王树仁前辈这种心有家乡、无私奉献的教育情怀实在是令我感动,这种恩泽后代的做法值得我们所有人敬仰。
作者: 毕尚娥
读《小学数学趣题探幽》有感 篇2
一、函数确定性的含义
高中课本里函数的定义如下:
给定两个集合A和B, 若对于A中的每一个元素x, 按照某一对应关系f, 在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一个元素y与之对应, 则称f为集合A上的一个函数, 记作f∶A→B.集合A为函数的定义域, 与A中元素对应的B中元素y构成的集合成为函数的值域.
分析这个概念, 其本质的含义在于对A中的每一个元素, 在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一个元素与之对应A, B两个集合中元素之间的这种对应关系的确定性是函数概念的本质, 理解了函数的这种确定性也就理解了函数定义的内涵和外延.而函数的三要素只是构成函数的三个组成部分, 并不能体现函数概念的本质.过分强调定义域、对应法则和值域三个要素, 会影响学生对函数概念的本质把握.
二、函数确定性的产生原因
数学从运动的研究中产生了函数的概念[2], 物理量运动状态的确定性决定了函数的确定性.17世纪, 科学研究的核心是对各种运动物体的研究:地球的运动、根据钟摆运动测量时间、抛射体的路线、射程和所能达到的高度, 函数最初是指变量间的关系.伽利略在他《两门新科学》一书中, 用文字和比例表达函数关系:“两个侧面及相等的正圆柱, 其体积之比等于它们高度之比的反比”, “从静止状态开始以定常加速度下降的物体, 其经过的距离与所用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等等.当时代数的符号化正在扩展, 不久, 伽利略关于落体距离的叙述就写成了s=kt2 (以下简称函数1) , 关于沿斜板下滑时间的描述则写为t=kl (以下简称函数2) (M·克莱因) .在函数1中, 物体在不同的时刻, 下落距离是唯一确定的;在函数2中, 每一个不同的滑板长度, 也对应着不同的下滑时间, 即下滑时间是唯一确定的.总之, 在每一个不同的时刻, 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确定的, 即物理量在某一时刻的取值是确定的.一个物理量的变化要么会引起另一个量的变化 (一对一的对应) , 要么对另一个量的状态改变不起作用 (多对一的对应) , 而没有这样的情形:某一时刻, 一个量的变化引起了另一个量的不确定变化 (一对多) .函数是用来描述运动中物理量的这种变化关系的, 所以它必然具有物理量变化的特征———确定性.
下面从数学推理的要求来谈函数确定性产生的原因.数学推理包括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和演绎推理.而在归纳和类比两种推理过程中, 即使经验中的事实, 或作为类比、归纳推理基础的事实是完全确定的, 但得到的结论依然可能不确定, 不正确.幸运的是, 有一种推理方法的确能保证它所导出的结论具有确定性.这种方法被称为演绎法[3].数学中所有的结论只有通过演绎推理才能确定.演绎推理是数学推理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推理形式.因此, 下面我们的数学推理, 指的就是演绎推理.
根据S.T.Sanders的研究, 数学推理的本质特征是严格的确定性和准确性.是哪些因素导致推理过程和结果具有这两个特征呢?他认为主要有以下因素:
1. 推理过程中用到的每一个术语 (包括数字、符号、概念、单位等) 都有独一无二的意义.
2. 与上述每一个术语相关的运算也都有唯一确定的意义.
3. 每一个用到的符号, 不管是数、量还是运算都有唯一的值.
4. 最初的假设没有不确定的或者模糊的元素.
从以上几条可以看出, 为了保证演绎推理的确定性和准确性, 函数作为数学的一个运算关系必须有唯一确定的意义, 函数值必须有唯一的值.否则, 就会出现演绎推理的混乱, 例如:
若y=f (x) , 当x=a时, f (a) =y1或y2,
当x1=x2=a时, 有以下四种情况:
若f (x1) =y1, f (x2) =y1, 则f (x1) =f (x2) (1)
若f (x1) =y1, f (x2) =y2, 则f (x1) ≠f (x2) (2)
若f (x1) =y2, f (x2) =y1, 则f (x1) ≠f (x2) (3)
若f (x1) =y2, f (x2) =y2, 则f (x1) =f (x2) (4)
总之x1≡x2%f (x1) ≡f (x2) ( (1) 和 (4) ) ,
或者x1≡x2%f (x1) ≠f (x2) ( (2) 和 (3) ) .
同一个假设x1=x2, 得到两种可能的推论:f (x1) =f (x2) 或f (x1) ≠f (x2) , 也就是导致了推理结果的不确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值a对应两个函数值y1和y2, 不符合上述3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函数的确定性对于数学推理过程的重要影响, 没有这个特性, 就不能保证数学推理的确定性和准确性.
通过以上分析, 函数概念的起源和数学推理的本质要求共同决定了函数的确定性, 把握了函数的这个本质特征, 会对我们的函数教学有更深层次的把握.
参考文献
[1]张景中.感受小学数学思想的力量[J].人民教育, 2007 (18) :32-35.
[2]M·克莱因.古今数学思想[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79-1981:43-44.
[3]M·克莱因.西方文化中的数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25-26.
读小学数学常规有感 篇3
今天仔细阅读了教师“六认真”工作的小学数学教学常规制度,下面结合这个制度谈谈自己的工作体会。
首先说到课前准备。其中第2点讲了深入钻研教材。了解并熟悉新教材的整体编排体系,掌握相关年级的教材,理解教学内容的前后联系,理清全册教材的基础知识和培养能力的侧重点,弄清全册教材的重点、难点,明确学期末应使学生达到的要求。在这点上我们很多老师都做得不够到位,可能平时由于其他琐事的繁忙,除了要上精品课,一般平时不会花很多的时间去钻研教材,特别是那本教材分析,很少老师去翻阅和研究,认为只要熟悉课本就够了,其实要真正上好一节课,只抓书本是不够的,往往上完课连这节课的重难点都没有把握,教学要求当然也无法达到。
第二点讲课堂教学,其中第3点:认真实施教学过程,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能顺着学生的思路组织教学,必要时应对教案作现场调整。我们知道在上课之前我们心中肯定有了一份教案,但是当真正上课的时候,我们心中的那份教案不可能原份不动地照办,教案是死的,但是我们的学生是活的,他们的想法和理解并不一定总是朝着你所制定好的方向走下去,他们的回答可能会出乎你意料,但是如果我们对教材十分熟悉,对教材的重点和难点把握得非常好的话,那么即使课堂上出现再多的意外,我们相信你也会很轻松地解决。比如在乘法这一章中有这么一道题:一份稿件有5300个字.张小红平均每分能打115个字,她45分能把这份稿件打完吗?大部分学生都知道先把她实际打的稿件先算出来,然后和5300比较,看它是比5300多还是少,列式为115×45=5175(个)5175<5300 答:她45分不能把这份稿件打完.但是被叫到的学生是这样回答的,115×45=5175(个)5300-5175=125(个).当时我没有直接否定她的回答,我只是问了一下其他同学有没有更好的答案?于是同学们就说把第二步改成比较的形式.我再次问了一下刚才回答的那位学生:“你现在是不是感觉把第二步改成比较会更合适这道题呢?”她满意地点了点头.既然她有了这样一个答案,于是我就借题发挥:“同学们,你们想想,我们把题目的问题怎么问就是刚才那个同学的回答了?”他们就顺着她的回答很自然地想到了这样的问题:如果她还没打完,还剩多少字?
【读《小学数学趣题探幽》有感】推荐阅读:
小学数学趣题集05-26
读《小学数学教学论》有感07-13
小学教师读《小学数学教师》心得08-28
读《趣味数学》有感07-23
新课改下小学数学复式教学有感05-09
小学生数学读题能力研究08-17
读《数学教育哲学的理论与实践》有感05-23
读《我这样教数学——华应龙课堂实录》有感07-17
读寂静的春天有感小学07-02
读小学生天地有感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