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当代小学生有感

2024-09-30

读当代小学生有感(通用16篇)

读当代小学生有感 篇1

读《当代小学生》有感

第二实验中学 六一班 张家豪

书籍有成千上万种,不过作为一名小学生的我,还是更喜欢《当代小学生》这一种刊物。因为我自从看了《当代小学生》之后便受益匪浅。

《当代小学生》共分为低年级与高年级。我是他的忠实读者,不曾错过每一期。初识它时我还没有上小学,经常跟妈妈去学校,在妈妈的桌面上的《当代小学生》吸引了,我虽然我还不认识字,只看书上的插图,我一打开书,便被里面那精美的插图给吸引了,我便迫不及待让妈妈读给我听,我听着听着便入迷了,从此,我就喜欢上了《当代小学生》,所以我从一年级到现在一直订阅着当代小学生这类刊物。说起来,《当代小学生》还是我的老师呢!自从我看了《当代小学生》之后,不但提高了我的作文水平,还使我可以轻而易举的解决很多我以前解决不了的各种难题,那是因为在《当代小学生》中写出了非常多的写作技巧,还写出了很多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果你问我在《当代小学生》中我最喜欢哪一个版面的话,我会说都喜欢,不过我最喜欢的版面还是“电脑天地”,因为在这个“电脑天地”中可以学到非常多的关于电脑的知识。所以现在,同学们家中的电脑出了毛病都去找我,同学们还送给我了一个“电脑专家”的雅号呢!我知道这这可都归功于我的好朋友《当代小学生》。这本书不但帮助我学习,还使我懂得了非常多的道理。比如说在“五个手指的争论”这一片文章中,我懂得了无论干什么事情都必

须要团结一致才行,在“超级滑梯”这一篇文章中我又知道了无论干什么事情都要勇于尝试。

大家听了我的介绍,你们一定也喜欢上了当代小学生吧!书是人们的精神食粮,我们一定要珍惜我们的书籍啊!那就让我们一起到无尽的书的海洋中去遨游吧!

读当代小学生有感 篇2

一、函数确定性的含义

高中课本里函数的定义如下:

给定两个集合A和B, 若对于A中的每一个元素x, 按照某一对应关系f, 在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一个元素y与之对应, 则称f为集合A上的一个函数, 记作f∶A→B.集合A为函数的定义域, 与A中元素对应的B中元素y构成的集合成为函数的值域.

分析这个概念, 其本质的含义在于对A中的每一个元素, 在B中都有唯一确定的一个元素与之对应A, B两个集合中元素之间的这种对应关系的确定性是函数概念的本质, 理解了函数的这种确定性也就理解了函数定义的内涵和外延.而函数的三要素只是构成函数的三个组成部分, 并不能体现函数概念的本质.过分强调定义域、对应法则和值域三个要素, 会影响学生对函数概念的本质把握.

二、函数确定性的产生原因

数学从运动的研究中产生了函数的概念[2], 物理量运动状态的确定性决定了函数的确定性.17世纪, 科学研究的核心是对各种运动物体的研究:地球的运动、根据钟摆运动测量时间、抛射体的路线、射程和所能达到的高度, 函数最初是指变量间的关系.伽利略在他《两门新科学》一书中, 用文字和比例表达函数关系:“两个侧面及相等的正圆柱, 其体积之比等于它们高度之比的反比”, “从静止状态开始以定常加速度下降的物体, 其经过的距离与所用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等等.当时代数的符号化正在扩展, 不久, 伽利略关于落体距离的叙述就写成了s=kt2 (以下简称函数1) , 关于沿斜板下滑时间的描述则写为t=kl (以下简称函数2) (M·克莱因) .在函数1中, 物体在不同的时刻, 下落距离是唯一确定的;在函数2中, 每一个不同的滑板长度, 也对应着不同的下滑时间, 即下滑时间是唯一确定的.总之, 在每一个不同的时刻, 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确定的, 即物理量在某一时刻的取值是确定的.一个物理量的变化要么会引起另一个量的变化 (一对一的对应) , 要么对另一个量的状态改变不起作用 (多对一的对应) , 而没有这样的情形:某一时刻, 一个量的变化引起了另一个量的不确定变化 (一对多) .函数是用来描述运动中物理量的这种变化关系的, 所以它必然具有物理量变化的特征———确定性.

下面从数学推理的要求来谈函数确定性产生的原因.数学推理包括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和演绎推理.而在归纳和类比两种推理过程中, 即使经验中的事实, 或作为类比、归纳推理基础的事实是完全确定的, 但得到的结论依然可能不确定, 不正确.幸运的是, 有一种推理方法的确能保证它所导出的结论具有确定性.这种方法被称为演绎法[3].数学中所有的结论只有通过演绎推理才能确定.演绎推理是数学推理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推理形式.因此, 下面我们的数学推理, 指的就是演绎推理.

根据S.T.Sanders的研究, 数学推理的本质特征是严格的确定性和准确性.是哪些因素导致推理过程和结果具有这两个特征呢?他认为主要有以下因素:

1. 推理过程中用到的每一个术语 (包括数字、符号、概念、单位等) 都有独一无二的意义.

2. 与上述每一个术语相关的运算也都有唯一确定的意义.

3. 每一个用到的符号, 不管是数、量还是运算都有唯一的值.

4. 最初的假设没有不确定的或者模糊的元素.

从以上几条可以看出, 为了保证演绎推理的确定性和准确性, 函数作为数学的一个运算关系必须有唯一确定的意义, 函数值必须有唯一的值.否则, 就会出现演绎推理的混乱, 例如:

若y=f (x) , 当x=a时, f (a) =y1或y2,

当x1=x2=a时, 有以下四种情况:

若f (x1) =y1, f (x2) =y1, 则f (x1) =f (x2) (1)

若f (x1) =y1, f (x2) =y2, 则f (x1) ≠f (x2) (2)

若f (x1) =y2, f (x2) =y1, 则f (x1) ≠f (x2) (3)

若f (x1) =y2, f (x2) =y2, 则f (x1) =f (x2) (4)

总之x1≡x2%f (x1) ≡f (x2) ( (1) 和 (4) ) ,

或者x1≡x2%f (x1) ≠f (x2) ( (2) 和 (3) ) .

同一个假设x1=x2, 得到两种可能的推论:f (x1) =f (x2) 或f (x1) ≠f (x2) , 也就是导致了推理结果的不确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值a对应两个函数值y1和y2, 不符合上述3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函数的确定性对于数学推理过程的重要影响, 没有这个特性, 就不能保证数学推理的确定性和准确性.

通过以上分析, 函数概念的起源和数学推理的本质要求共同决定了函数的确定性, 把握了函数的这个本质特征, 会对我们的函数教学有更深层次的把握.

参考文献

[1]张景中.感受小学数学思想的力量[J].人民教育, 2007 (18) :32-35.

[2]M·克莱因.古今数学思想[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79-1981:43-44.

[3]M·克莱因.西方文化中的数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25-26.

读《当代小学生》有感 篇3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读《当代小学生》成了我的习惯,每当空闲时,每天的入睡前,总习惯拿起她,读一两篇好文章,就像学习忙里偷闲时享受一杯咖啡,既舒服又放松。因为每次读她,那优美的文字、诗篇,总让我体会到深刻、回味无穷的淡淡书香。

以散文、随笔为主的美文小天地是我的最爱,听林清玄、冰心娓娓道来,似聆听哲人的教诲,启迪心智,震撼心灵。而阅读里的“美文小天地”则是这些故事和情感的载体,品读美文,犹如品尝淡淡的香茗,清澈华美的文字似一拘清泉,缓缓流入心间。其中《非走不可的弯路》是最打动我的文章。在青春的路口,母亲极力阻止作者走那条弯路,但作者没有听从母亲的劝告,尽管碰壁,摔跟头,甚至头破血流,依然咬紧牙关走了过来。由此作者体会到: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弯路非走不可,只有这样,才能练出钢筋铁骨,才能长大。这篇文章对我的触动很大,我深深领悟了逆境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往往我们认为只要不走弯路,就会拥有一帆风顺的人生,但却忘记了,不经过风雨的洗礼,在一次次失败中顽强拼搏,又怎能克服困难,闯出自己的一片天空呢?这让我想到了蛾的蜕变过程,必须用尽全身的力气靠自己的努力突破旧壳,使翅膀中血液畅通,才能真正地翱翔于天空。有人却非要帮助它剪破旧壳,或是帮它拿出来,但是被“解救”出来的蛾再也飞不起来,因为它没有经受本应经受的挑战。

《当代小学生》有一种神奇的、潜移默化的力量,只有与她交往久了,才能深刻体会到“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精神力量,她像一朵清丽脱俗的花儿,悄悄地绽放在我的心底。

读当代小学生有感 篇4

我的书包里每天都藏着两本课外书,有一本就是我最喜欢的当代小学生,课余时间,我就是喜欢坐在座位上阅读它。我最喜欢当代小学生了,因为书里的内容丰富多彩,故事都很有趣,它可是我的知心好朋友呢。

当代小学生里有一篇文章靠自己非常有趣,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要背一个大大的壳呢?妈妈回答因为没有骨头。小蜗牛不服气地说:“毛毛虫姐姐和蚯蚓弟弟也没有骨头,他们有天空和大地的保护,咱们既不靠天,也不靠地,咱们要靠自己”。小蜗牛的勇气让我不禁刮目相看。这也让我想到了自己,我遇到困难不要总想着靠别人,要相信自己的能力,这样才会变得有自信!

当代小学生里还有一篇文章长发妖怪我也非常喜欢,携物们都非常怕它,其实它是榕树的根须,一根根从树上垂直落下来,根本不是什么妖怪,我觉得倒是很像我长长的头发。其实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妖怪,不要自己吓自己,要学会勇敢。

每一期当代小学生都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每一篇故事我都仔细地读上几遍,每一遍都有新的收获。

读当代小学生有感 篇5

二年级 五班 王紫琪

在我的课外书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当代小学生》,每当听到新的一期《当代小学生》来到,我的心里都是美滋滋的,拿到手后恨不得一口气读完,读《当代小学生》有感作文600字。我最喜欢《当代小学生》中的“语文大观园”这个栏目,每一期《当代小学生》我首先要看这个栏目,把每一篇文章中的好词好句,都一一记在笔记本上。

一年来,我从《当代小学生》中学到了很多知识。2013年《当代小学生》第5期,书中《三个孩子》这篇童话写得非常有意义。故事讲了芦芦、金金和闹闹三个孩子,他们都不爱听妈妈的唠叨,讨厌有个妈妈。三个妈妈知道后非常伤心,就搬到很远的地方住了。妈妈走后,三个孩子因得不到妈妈的照顾都生病了,都想要妈妈。小鸟把三个孩子情况告诉了三位妈妈,妈妈们着急回到家,三个孩子看到妈妈回来了,就悄悄趴到妈妈耳朵上说,再也不嫌妈妈唠叨,再也不要妈妈离开了,读后感《读《当代小学生》有感作文600字》。

世界上的妈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唠叨。这个故事使我懂得妈妈的唠叨是对我的关爱,是最饱含深情的絮语,没有妈妈唠叨我们又怎能成才长大。

读《当代医圣裘法祖》有感 篇6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学长处获赠了一本书。素雅的封面上是泛黄的老照片,照片中精神矍铄的裘老正微笑向我投来慈祥而关切的目光,照片的右侧印着这本书的名字——《当代医圣裘法祖》。

这本书已经有些年头了,它出版于2009年,裘法祖院士逝世一年之际。书的纸张已泛黄,边角却依旧整齐,透露出它的原主人对它的爱护。想起学长赠与我此书时沉默而又似有千言万语的眼神,我不禁更加诚惶诚恐。终于,在一个夜晚,收拾干净书桌,泡好一杯清茶,翻开了泛黄的纸页。

翻开封面,书第一页是印刷精致的铜版纸,印着裘老微笑着的慈祥的面庞。头发已花白,额头、眼角布满了皱纹,巩膜泛着些许血丝,目光却慈祥而专注。相对于封面的黑白色调,彩色的照片让裘老显得愈发地生动鲜活了,似乎就站在我的面前,向我讲述着他过去的事情。在这张照片之后,是一组珍贵的照片资料,记录着裘老从意气风发的青年时代到年至耄耋仍心系人民健康的传奇一生。看到这组照片的最后一页,“与世长辞”,“万人同悲送裘老”时,我的眼睛也莫名其妙地开始酸胀了。

裘老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他于1914年出生于杭州一个书香世家,早年在大姐的支持下留学德国。二战期间,杭州也一度沦陷,裘老断了经济来源,却凭自己的刻苦与才华得到了德国导师的赏识,申请到奖学金,并在工作中被委以重任。二战结束后,他放弃了德国的洋楼和汽车,毅然回国,为发展我国医学事业倾注了毕生精力,做出了巨大贡献。裘老于2008年6月14日不幸逝世,他的一生,是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一生,是诲人不倦、教书育人的一生,是探索创新、硕果累累的一生。

我从书中阅读到了裘法祖院士为我国医学事业奋斗的一生,而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晚辈的谆谆教诲却更令我印象深刻。裘法祖院士的大家风范、高尚医德和崇高精神令我折服叹惋。

其中,裘法祖院士留下的讲稿中,一个修表的故事让我尤为印象深刻。

很多年前的一个星期天,裘老去汉口中山大道一家很大的国营钟表店去修理手表。他问一位值班的女同志:“这只手表摇起来有响声,请你看一下,好吗?”她将它摇了一摇,立刻就还给他,说:“无法修理,没有零件。”他又小心地重复了一句:“请你打开来看一看。”她很不耐烦地白了他一眼,说:“能走就行了,没有零件。”他再问,她就再也不理他了。他只得到对面的另一家大的钟表店去试一试,遇到了一位男同志,但得到的是类似的答复、类似的态度。这时,他偶然发现了这家店的另一个角落里,坐着一位老同志,是他的病人,也是这家店的职工。裘老立刻走了过去,请他查一查这只手表摇起来有响声的原因。他打开手表背面的盖子,发现一个螺丝松脱了。他将螺丝旋到原位上,手表就这样修好了。裘老很高兴,但又很生气,用手指着说:“那位同志说无法修理,连看一看也不愿意,我要去责问他。”老同志忽然大笑起来,说:“裘医生,算了,算了!还不是和你们医生看病一样吗?”裘老面红耳赤,打了个哈哈,道谢而别。几十年来,却一直记住了这句话:“还不是和你们医生看病一样吗?”

裘老后来在很多场合,都给他的同事、他的学生讲这个故事。我2012年才入学,未能得见裘老的风采,得他亲自教导。如今,在这样偶然的机会下,却也读到了这样一个故事,不禁感慨万千。

当今,医患关系恶劣,其中原因自然是错综复杂的。然而,在埋怨自身高强度,长时间的工作得不到患者的感激和理解的同时,我们却也要扪心自问,我们是否也存在“无法修理,没有零件”的态度和作风呢?在医院门诊部,不少病人不远千里而来,少数医生却只是三言两语,不作任何解释,甚至冷脸相待,训斥病人。一位患者不经意的玩笑话,令裘老谨记数十年,这是怎样的一种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因为有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有力的武器,裘老幡然警醒医务工作者中存在的主观主义不良作风,他决心此后把遇到的每一个病人都当做自己的亲人,给病人“摸肚子”,纠正错误。也带领身边的人和后辈们自我警醒。

裘老的一生,一生正气,两袖清风,三餐温饱,四大皆空。真正做到了严于律己、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襟怀坦白,公道正派。

读完这本书,我为裘老的高山景行所折服。决心跟从裘老的步伐,立志“永远做一个好医生”。当然,裘老说了,“做一个医生不难,做一个好医生很难,永远做一个好医生更难”。然而,这志向不易,却仍是我心中的美好愿景,也将是成为一个合格的同济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必须做到的一点。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认真刻苦学习医学专业知识,对每一个病人和家属都认真耐心,开出的每一项医嘱都有所根据,有所权衡。完善自己的技艺,精进自己的德行。不仅会开处方,还要会讲课,会写经验报告,会做研究。甘为人梯。

在同济医学院110周年院庆之际,我谨愿以此壮志,不负百年同济盛名。

读当代小学生有感 篇7

在洛杉矶市中心一间会漏水的小教室里,一位名叫雷夫·艾斯奎斯的小学教师用了将近四分之一世纪的时间,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创造了一间充满奇迹的第56号教室。下面来看看雷夫老师创造了哪些奇迹:

一、一切为了学生,放大教室的容量

我这个老师没有特别突出的创造力,于是,我决定给他们我能力范围内最宝贵的东西——时间(雷夫·艾斯奎斯)。

雷夫老师每天6:30就打开教室等待自己的学生,晚上18:00才会关上教室回家。而学校正规上课的时间是从上午8:00~15:00,但第56号教室的学生大部分都自愿提早上课,自觉地做着语法作业。他们喜欢语法,认为学习正确书写这个新语言(英语)的规则是很有价值的事情;置身于第56号教室和谐、温馨、优良的学习环境,让他们感到自在、不怕犯错、没有人嘲笑和斥责他们,俨然已成为孩子向往的天堂。他努力使自己的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更长,在非正式上课时间里指导学生语法练习。正如他所说:“我要我的学生有精确表达思想的能力,我要他们善于写作,不是因为考试,而是因为好的写作能力令他们终生受用。”

“在课堂上,孩子们有30分钟的时间回答20个问题。我大约用5分钟教授语法技巧,在确认孩子听懂了以后,大概还剩余23分钟让他们答题,只要是在课堂上没完成的,都算家庭作业。”雷夫老师说,“知道用上课时间全部写完比较好,如果有不懂的地方,可以问同学和老师,而且在教室写出来的作业比在家里写的质量高”。雷夫老师有效运用课堂时间,既完成了自己的教学要求,又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了高质量的家庭作业。雷夫老师在课堂上的敬业精神,对学生的关爱、对学生的付出,让我震撼和收获。正如雷夫老师所说:我能给他们我能力范围内最宝贵的东西———时间。

二、因材施教,让学生个性化地发展

“因材施教”是孔子教学特色的一个体现。朱熹对此的注释是:“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真正吸收并灵活运用的甚少,部分教师认为学校教育面对的是大容量的班级授课,要实行“因材施教”有很大困难,往往寄托家庭教育去实行“因材施教”。对此,让我们来看看雷夫老师的成功经验及给予我们的重要启示。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雷夫老师清楚地认识到,在课堂上带读的书本难度太高了,不同阅读能力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阅读问题,继而影响全部的阅读教学进度。对此,雷夫采取双管齐下的策略:“首先,我会经常解释教材,让落后的学生跟上进度,还会事先帮阅读程度只有初级的学生准备特别简单的段落,让他们在课程开始前便赢在起跑点上。二是让个别学生阅读合乎自己程度的书籍。”雷夫老师让阅读能力较弱的学生阅读特别简单的段落,并在同学面前阅读,使他们感受到阅读成就的喜悦,消除不安的情绪,体验到前所未有的进步,自信心也一天比一天更强。雷夫老师真的做到了“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能力,个性差异,施以不同的教育资源,让学生真正获得个性化的发展。

雷夫老师的教育实践表明:教育教学要深入研究学生,研究学生群体的认知规律、身心特点和心理变更,研究具体学生的个性特点、心理态势和学习方法等;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采取不同的途径、措施和方法。

三、教给孩子终其一生受用的技能

20世纪60年代发展以来,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的提出,一些专家学者已经开始探讨学校教育究竟培养学生的什么能力。一般认为,学校教育主要针对学生如何学习知识,获得知识技能的提升,即智力的发展。较少针对学生如何学会做事,或者进行德育。对此,雷夫老师的教育理念及成功经验给予我们重要的启示。以下为雷夫老师的精辟见解与经典案例:

“我想教给孩子终其一生都派得上用场的技能”“整理事物”“安排事情的技巧”等就是其中之一。

“要帮助孩子出人头地,就要拿能让他们终身受用的课堂来挑战他们。”

建立56号教室的经济制度:首先,第56号教室的学生都会在开学第一天申请一份工作;如教室管理员、银行、球具管理人、办公室信差、店员、警官等各种职业,每一份工作的薪资都有少许差异,孩子们把薪水存在银行,但他们必须存钱来支付使用课室桌椅的费用……并且座位越靠前就越昂贵,学生可以用租金的3倍买下座位的产权,并拥有出租的权利;额外的工作或参加管弦乐团可以领取资金;未能按时按量地完成工作任务会被罚款;月底有一场拍卖会,竞卖文具用品等。

雷夫老师的实践证明:这套经济制度得到了学生、家长和其他老师的支持和认可。雷夫老师也清楚地认识到,推行这套经济制度,不在于用这套经济制度当作控制学生的机制,而在于培养学生的组织与规划能力,拥有“储蓄”的观念,形成节约使用每一分钱的意识,让学生在面对事情时把握“延迟享乐”的原则,勤奋刻苦,学会等待使自己的收获最大化。

由此,反观我们的基础教育,现行的教育较多地倾向于应试教育,偏重智力方面的培养,以学生的学习成绩论英雄,而忽略了学生基本的生活技能的培养。或许这正是我们国家“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原因所在吧!然而,多年过去了,不能说素质教育的目标完全未实现,但其效果也并不明显。就当下形势来看,我国的教育模式仍是应试教育模式。对于学生素质的培养,存在两大明显的失误,同样也是应试教育的典型表现,即素质片面化和素质应试化。

再来看看雷夫老师眼中那些算得上孩子一生受用的技能是什么,是懂得安排和分配时间、学会等待、养成“储蓄”观念、延迟享乐;通过旅行,让学生懂得怎么“生活”,提早认识“大学环境”,适应大学生活,懂得如何处理金钱、人际关系、寂寞、难以相处及失落感,把未来独立生活时所需要的技能教给第56号教室的学生等。对于我们的专业教师来说,教会孩子们学会课本的知识似乎是一个简单的工作,但要拿出能让他们终身受用的课堂来挑战他们,却是我们教师应该深思的问题。

四、标准化测验不再让学生“害怕”

在我们的印象中,美国不是一个“应试教育”的国家,他们学习的知识较为简单、课程很轻松、考试压力也没有我们大。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从雷夫老师列出的一长串每周、每学期、每年学生需要参加的各级各类考试来看,美国学生面临的考试压力同样不小,况且报纸每年至少会刊出一次标准化测验结果,测试程序不合理,测试过程不公正、作弊、泄题等现象也同样在美国发生。下面我们来看看雷夫老师从教过程中遇到的真实情况:

“标准化测验已经成为本校的梦魇。在沉重的测验包袱下,老师们再也没有充分的时间好好教授学生应该精通的科目,孩子们因为参加测验而疲惫不堪,最后累得连自己的测验分数都不在乎了。这种情况衍生出许多悲哀的讽刺,其中最深刻的是:标准化测验旨在帮助孩子们成功,却在实际上加速了他们的失败。”

尽管雷夫老师看到了标准化测验的种种问题,但雷夫老师并不反对测验。他认为我们需要评估孩子们的学习情况,精确、公平、合理的测验能帮助家长、老师以及学生了解“已经精通”和“需要加强“的地方分别是哪些。正如第56号教室班训中的一条:“凡是值得做的事情,就得好好做”。因此,对于标准化测验,雷夫老师和学生都是认真对待的,但“认真”却有着雷夫老师独特的见解———我们不会花费大量时间准备特定的测验,我的做法是让学生学会有效的读书方法。在第56号教室的学生准备考试前,雷夫老师让他的学生分享以前他们考不好的时候老师都是怎样发火的“恐怖故事”,这些已经过去的小故事,常常让学生捧腹大笑,这么做也有利于营造一种轻松、亲切的师生交流氛围。接着,他会告诉学生测验只是一项测量工具,如果他们在某次测验中表现不佳,只能说明“他们还不了解应试的技巧”,而雷夫老师很愿意再次为他的学生讲解应试技巧,让学生感到“信任”,并用实际行动向学生证明雷夫老师是不会放弃他们,也不会因为某一次测验的分数而生他们的气。其次,雷夫还给他们思考一些问题:要是他们某次数学没有考好,会有什么实际结果?他们就没有很好的未来?父母是不是不爱他们?第二天太阳是不是照样升起?当他们认真思考这些问题时,他们已经做到了道德第四阶段所要求的,他们读书是为了自己,不是为了别人,他们做好了准备,对考试有了正确的认识,而且心情很放松,在考场上也有出色的表现。

尽管第56号教室的学生在标准化测验的成绩都很好。但雷夫老师时刻提醒学生:一生中最重要的问题,永远不会出现在标准化测验上。“品格”“诚信”“道德”与“胸襟”的培养要比提高分数困难和重要得多,比起自己的学生会考试,成绩好,能进入加州大学、西北大学以及圣母大学就读的学子,让雷夫更值得称赞的是学生的价值观,更为他们在俄勒冈州帮陌生人捡拾垃圾的行为感到骄傲。

对于许多中小学教师来说,雷夫老师实在是一位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好榜样。他做了常人所未能做的事情,克服了常人所不能克服的困难,达到了常人未能达到的成就。一间教室的容量可能很有限,但他教给学生的却是无限的未来。

总而言之,教室是教师能够有所作为,并且应当有所作为的地方。我们有责任在教室里创造“奇迹”,让学生终身受益,这更需要广大教师去自觉践行。我想,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梁秋英,孙刚成.孔子因材施教的理论基础及启示[J].教育研究,2009(11):90-91.

[2]朱熹.四书章句集注·论语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362.

当代版画语言的新解读 篇8

关键词:符号学;印痕;同质异构

涉及同质异构的概念,我们就不得不提到符号(Semiotics)的概念,现代符号学的创始人是索绪尔与皮尔斯,他们在20世纪初年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符号学基础系统。大约从20世纪60年代,符号学才开始作为一门学问被诸多学者研究。[1]符号学是由“能指”与“所指”一对概念组合而成的。这就给我们指明了符号的本质等概念,站在符号学的角度来看待当代的绘画作品,会产生新的思路,来解读版画。通过这样的思路来看待这样的版画,似乎能够去从一种思路去入手,不得不说这是一种全新的解读方式;创作版画,我们能够对画面的基本元素进行挑选、组合、转换和再生,呈现更加耳目一新的视觉效果,实际上这是绘画领域对符号的运用的结果。

1 同质异构的定义

“同质异构”是用一种元素的形,通过对形的巧妙变化来打破原有的形态,重组成多种新的表现符号,用以表达多种意识形态和语言形态。这是一种人们新的视角的审美经验。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种元素就是一种符号,这种符号就是一种新的表达语言,运用到不同画面中,就是不同的组合。从而在画面中产生一种视觉语言统一的印象。笔者从湖南省版画艺术委员会主任罗湘科老师的作品中可以很清晰地读到,画面比较强调纯粹的印痕语言,同时,他的画面具有平面构成的一些构成组合。所以,这是一个典型的运用“符号学”的实例。

2 符合文化形态变化的艺术语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演变,人们都具有不同的审美形态。人们视野越来越开阔、审美意识也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在一个大众文化引领的开放式的环境下,人们的表现欲望空前强烈,版画也以开放的姿态来面对观众,画者为了与观众尽快地建立起情感上沟通的桥梁。在这场视觉盛宴的大餐中,视觉艺术工作者发挥了其丰富的想象力,运用印痕肌理材质等方式,从更深的心理精神层面入手,运用“同质异构”的表现手法,开发出新的视觉资源来激发观者精神层面的高级感应。从而达到满足多元化文化的发展需要。

2.1 当代版画艺术的“能指层”——印痕

由于强调绘画的本体语言的趋势,一部分版画作品追求语言的精纯化,把印痕、肌理、材质独立出来,本体语言就凸显出来。由于版画的定义是转印艺术,印痕就是其本体语言的基础。再来看转印痕迹具有不可更改性。画者正是利用这些印痕的不可更改性与画面主题巧妙地结合,形成有个性的绘画语言,这样的语言符号可以指代任何形象(这其中具有抽象性)。这正是其魅力所在。

2.2 印痕规律性的组合

肌理、印痕依附于自然生长的有机形态的结构进行变化,那么,作为画面最小的构成元素,在保持本身基本性质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着大小、粗细、长短、位置、深浅、方向、有序与无序、基本形与衍生形态等方面的变化,画面构成紧密的结合。用这样一种有规律的、有秩序的印痕,去迎合表达对象进行具象的表达。

由此可见这样的表现手法。具象里包含着抽象;抽象里也包含了各种具象。这些印痕组合呈现的是带有强烈的构成意识的,这一较为流行的版画创作手法,在很多版画家的作品中可见实证,如版画家宋光智的版画作品。在这里版画的刀痕语言变为了一种符号,用相同的符号去表达不同的图形,形成自己的语言方式。这实则就是运用的“同质异构”的图形创意手段。

3 審美观念的改变

工业化社会的推动进程使我们的审美意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随着为工业化服务的美学观念的诞生“机器美学”、“高技术风格”等,现代绘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受这种思想观念的影响,人们试图用一种标准化、统一的手法去把握与表现画面,所以诞生了平面构成的构形探索。

传统审美的影响:当代版画不光受到工业化时代审美影响,也受到东方美学观念的影响,与过去传统的版画作品相比,那种简单化的剪影式的黑直边线。或单薄的视觉形象。已逐渐被“灰”调子的画面所取代,所以画面中扁平视觉感受被打破,呈现的是层次丰富而细腻的“灰”,要使画面灰度丰富,就必然借助于印痕的作用。对于印痕的研究自然被重视起来,平面构成中的造型手法——同质异构,用这种方法,版画的视觉效果就是细腻、厚重、层次丰富的。画面更加“灰”起来,不同的画面内容。强烈的个人语言形式。形成一种视觉艺术的“符号性”。

4 制作技术的日益精良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版画板材的日益丰富、制作工具越发细化、版种划分的重新定义,数码技术与加工手段的机械化,促使版画语言的统一化,标准化。通过先进的制版技术的辅助,促使版画语言日益的精准、纯粹化、本体化。这也强化了版画印痕的特点。

通过从各个方面来分析和研究,我们对于版画创作中同质异构的构型法有了一定的阐述与认识。第一,从画面本身的构架来看,平面构形的手法融入版画创作中去,正是绘画与设计相互结合的表现,这样的结合产生出新颖的视觉语言,面对作品,读者会产生一种来自内心无法言表的感受,这是一种抽象层面上的心理触动。第二,从解读画面效果来看,通过设计基础课程对版画艺术的解读,我们获得了新思路来把握视觉艺术,从而对于充满神秘色彩的主观视觉,无形之中掌握了新的解读思路,这是从内部去揭秘主观心理世界,然而,作为平面设计的设计基础,平面构成的知识,正是想从抽象的心理感应的角度抽离出来去解读纯粹的造型问题,于是,由于绘画与设计相互渗透,产生一种与心理触动相应的一种抽象或意向的绘画语言,使画面产生一种新颖而意味深长的视觉效果。这对于研究版画新的语言的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 符号学[EB/OL].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_srtoHZq

gOGeaByffG-vvkLgud4k3cOsREoN8o0zSRQqNCbw0bl4H7K7ERWxXh0Ov-bjQO2CDs7bt0ZRVbCGla.

[2] 朱淑姣,吴卫.同质异构和异质同构在图形创意中的符号学解析[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

[3] 李东.论版画的平面化追求[J].文艺争鸣,2010.

[4] 林家阳.图形创意[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1.

读《当代小学生》 篇9

着我写的

记得很早的时候,我的书柜里就有多好多的《当代小学生》,那是姐姐送给我的。那时候,我对《当代小学生》感兴趣的是里面带有图画的小故事,没有图画的故事或者其他的内容根本不屑一顾。我真正开始阅读《当代小学生》这本书是在二年级的时候,不知不觉的我就被它迷住了,甚至到了痴迷的程度。每天放学,只要有空我就拿起这本书看,这时我才真正明白什么叫爱不释手,也就是在那个时候我变成了《当代小学生》的`忠实读者。

《当代小学生》这本书有很多栏目,最令我记忆犹新的还是名人故事里的陈嘉庚。从树立我得知,陈嘉庚是我国着名的华侨企业家,是杰出的华侨领袖。他“身居海外,心向祖国”,一生为祖国的独立富强鞠躬尽瘁。陈嘉庚虽然家境富裕,可他却十分简朴,他一辈子不抽烟,不喝酒,不喝咖啡。而是常用番茄作为主食,一天三顿都这样吃,还且还吃得津津有味。他把剩下的钱全部用来捐助中国的革命事业和教育事业。19他又创造了福建唯一的一所大学——厦门大学。之后他有办了好多学院。他的话:“有国才有家,国家富裕了,个人才能有自己的前途和尊严”,是我最好的教育。

这本书还有很多栏目,内容丰富,有数学常识等。有群的数学小知识,独特的数学逻辑及解答。英语小博士让我知道该如何更好的学好英语。总之,阅读《当代小学生》对我学习和生活受益匪浅,它让我学到了书本上没有的知识,更丰富了我的课外生活。

我非常感谢《当代小学生》,也会更好的珍惜它,阅读它!

读《小学生之友》有感 篇10

读了《小学生之友》这本书后,我学会了怎样做人和怎样做事,还增加了我的智慧,让我在其中获得了无穷的乐趣。

精彩的文章让我幻想连篇,里面的每个点评都不得不让我由衷的欢呼“好,非常好!”里面的每个故事都含有一个道理: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坚持不懈才能走向成功。这些道理是永远不灭的灵魂。

童年的故事,多彩的童话,美妙的诗词,好看的连环画,都让我看了还想看,想和童话故事里的主人公对话,甚至是把自己也当成童话中的一员,和他们一起玩耍,一起嬉戏,一起歌唱,一起舞动,一起和坏人作斗争,一起分享快乐。此时此刻,我觉得我很快乐,同时也很满足。因为我不是一个人,我有一大群“臭味相同的人”在我的身旁。

童年的故事是多么有趣,让我觉得好笑又陶醉。多彩的童话是多么的优美,精彩、激烈、笨拙的乌龟,凶恶的毒蛇,狠毒的老鹰,可爱的小人儿,美丽的天使都是主人公。美妙的诗词是多么的神采飞扬,有的写景,带我领略一幅幅美景;有的写事,赐我一双慧眼发现生活中的美;有的写物,领我在未知的世界里遨游。这些给我轻松、快活、简单的感觉,好看的连环画更让我回味,精彩的故事和图片组合在一起像一幅栩栩如生的画,真搞笑!

《小学生之友》这本书伴我走过了几个春秋,它如影子般跟随我,它是我的良师也是益友,给我母亲般的关怀,大哥哥般的呵护,知心朋友般的温暖,我喜欢和它对话。它不仅仅拓宽了我的视野,潜移默化地教给我一些生活的哲理。如: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要功夫下的深,铁棒也能磨成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失败乃成功之母······

《小学生之友》启迪我:想成功就必须有恒心,毅力和勤劳,不能回头,勇敢向前冲,相信总有一天会见“艳阳天”,摘下成功的桂冠是责任也是义务。

读《凡.高传》有感 篇11

文森特·凡·高出生在荷兰布拉邦特的格鲁特尊德特。一生中并未获得如同他死后出名的任何荣耀和金钱,在凡·高活着的时候,他是一无所有的,然而死了以后,他却成为了影响世界的非常重要的伟大人物。

在凡·高的作品中,你无法看见其他超现实主义的油画中那种一毫一丝的细致,但是他所表达的心情和思想并不会因为这而有丝毫的减损。在他的作品中经常运用对比色来表现,在他的数幅自画像中我们也不难看见他各个时期的心情。

在《有蓝绿色漩涡背景的自画像》这幅画中,“凡·高把这幅自画像看做是自己神智正常的标志,同时暗示自己要恢复信心。”和后来的《献给高更的自画像》一样,脸上没有笑容,前者的目光坚定,然而背景中的绿色漩涡也表明了画家郁闷的心情:在这样的世界中,怎样才可以不被淹没?后者的目光更为犀利,也显得忧郁,在孔雀绿的背景下,画家的脸极为清晰的展现在面前。两幅画像都可以表现出凡·高当时的内心状态,而那副更为著名的割掉了右耳朵用白色纱布包扎后的自画像,凡·高看起来更为消瘦,不见他标志性的红色毛发。

凡·高最为众人所知的画作大概就是向日葵系列了。给人印象深刻的是画中单单用黄色橙色红色和绿色表现出的那种欣欣向荣的植物。凡·高画了包括复制品在内的大约十二幅《向日葵》,画中的向日葵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和令人震撼的美。十二幅《向日葵》中每一幅都是特别的,无论是何种形态的向日葵都表现出了画家对生命的感悟,表现出了凡·高对生活的激情和信心。于是在凡·高死后,他沉睡的地方尽是金色耀眼的向日葵。他们独一无二,花朵是独一无二的,画家更是独一无二。在未来的世界里,注定不会再出现一个如此疯狂激情的画家。那同时也是凡·高自己比较得意的作品。

《露天咖啡馆》是被众人所爱的另一幅画,在夜空中,你看不见任何的黑色来表现夜,整幅画呈现出比白天更加丰富的色彩,这幅画作于凡·高成熟时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对比色更为明烈,露天咖啡馆在夜空下绽放着动人的金色,透露出它的繁华,也表现出凡·高有些不知所措的心情。

《丝柏》中,深绿色的丝柏和后面天空形似漩涡一般的云朵让人不由自主的想起他的《有蓝绿色漩涡背景的自画像》,确实,我相信凡·高此时的心情也是复杂和矛盾的。不仅是天空,连丝柏和下面的草丛都有卷曲纠缠的感觉。当时的凡·高多次发病,他对未来有些恐惧和绝望。丝柏经常出现在凡·高的作品之中,不是很阴郁,但是却可以感受到他的绝望。

在圣雷米精神病院,他与其他病人一样被关在医院里不准外出,他只能从窗口看外面瞬息万变的风景。当时的凡·高为疾病所折磨而心力交瘁,色彩更为平和,不像《向日葵》中的热烈,也不像《丝柏》中的绝望。

《星月夜》中你可以看见天空中奇特的星体和月亮在天空中发出神奇的光彩,也展现出了画家内心丰富的想象,对星空的渴望和对自然的赞美,对于这些美好的事物的体现变成了画布上精彩的夜空。你无法想象画家内心中的夜空竟是这样的完美动人。但是画布前面的黑色丝柏也透出一丝不安。

凡·高的弟弟提奥给他许多支持,金钱上还有精神上的,于是凡·高的天赋得以体现,也留给我们如此众多的杰作。可惜一个人的光与热有时候虽然在生前发光发热,却无法在茫茫宇宙中被人所察觉。一个人的一生也许颇不得志,但是至少要为自己而活,做一个不会后悔的人。相信自己的能力。无论何时,我们都需要对自己的梦想执着的追求,不论如何,不论是短期的还是长期的,都应该执着的追寻,任何的失败都不能阻挡我们追寻的路,我们将为了自己的梦想如同向日葵一样从不绝望。我们也怀着对未来丰富的想象和希望,世界也许并不是那样完美,但是我们的心中自然有和凡·高内心对夜空一样的幻想。这种力量,将支持着我们,直到追到我们的爱。

死后的凡·高安睡的地方种满了向日葵,那些朝着太阳热烈的绽放的花朵,也是凡·高一生的写照。对太阳那样疯狂的追随和狂热的喜爱,正如凡·高对自己心中那片天地的忠诚,并通过他的作品体现。他走在了时代的前面,他的价值,将会在茫茫时间的洗涤中越发清晰的体现出来。不随波逐流,不同流合污,而要做一个如同莲花一般坚定的人。

读《庄子》有感 篇12

纪渻子培养斗鸡, 经过三个阶段的修炼才成功:一是“它现在只是姿态虚骄, 全靠意气”。二是“它对外来的声音及影像, 还会有所响应”。三是“它还是目光犀利, 盛气不减”。最后“差不多了!别的鸡虽然鸣叫, 它已经不为所动了。看来像一只木头鸡了。它的天赋保持完整了。别的鸡没有敢来应战的, 一见到它就回头跑走了。”因为这只怪异的鸡表面看来呆若木鸡, 而实际上内在功力却深不可测。

我们认为, 一个鸡如果真正去争斗的时候, 需要的是像一个将士上阵三通鼓一样, 需要趾高气扬, 需要踌躇满志, 需要必胜之心张扬于外, 而庄子给我们的境界是当它一层一层把外在的锋芒都消弭了, 把一切的锐气纳于内心, 这种内心其实是一种含蕴, 也就是说并不是它真正没有斗志了, 而是斗志内敛。也就是说, 最后的争斗不在于勇猛, 不在于技巧, 而在于德性。庄子这种锋芒内敛的主张对现代人日益浮躁的心态有着警醒作用。

这种内敛于心却又能涵泳天地万物的地方, 庄子说, 叫做天府, 是天地万物的府库。用天府来保存涵养生命的光芒, 庄子说:“此之谓葆光。”就是内心保全的、潜藏不露的一种大的光明。从认识自己, 到倾听自己, 到涵养、孕育自己, 这是一个美好的人生历程。每一个人都拥有一个天府, 每一个人都拥有一种葆光的能力。加强自身的修养, 锋芒内敛于心而不张扬, 方能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庄子·大宗师》“且夫得者, 时也;失者, 顺也。安时而处顺, 哀乐不能入也, 此古之所谓县解也, 而不能自解者, 物有结之。且夫物不胜天久矣, 吾又何恶焉!俄而子来有病, 喘喘然将死。其妻子环而泣之……子来曰:‘……今一以天地为大炉, 以造化为大冶, 恶乎往而不可哉!’成然寐, 蘧然觉。”

子来有病, “喘喘然将死”, 可他却“成然寐, 蘧然觉”, 一片安宁。究其原因, 子来说:“今一以天地为大炉, 以造化为大冶, 恶乎往而不可哉!”意思是说, 我子来现在完全把天地当作大炉子, 把造化当作造诣极高的铁匠, 到哪里去不可以呢。原来子来将自己的大病将死看作是造物者的杰作。庄子借子来之口, 形象阐释了自己“安时处顺”的思想, 告诉人们面对困境乃至绝境时, 如何实现人生突围。

黑夜笼罩时星星在眨眼告诉我们, 曙光必将闪耀。春天希望仍在, 虽然“岁暮阴阳催短影”;夏天激情仍在, 虽然“门前流水尚能西”;秋天果实仍在, “虽然一蓑烟雨任平生”;冬天憧憬仍在, 虽然“天涯霜雪霁寒霄”。泰戈尔说:“天空不曾留下鸟的痕迹, 但我已飞过。”如果困境是一种人生经历, 那么这种经历却会使我们成熟必须经历沧桑的话, 那么沧桑也是一种美丽。人生的际遇总有好坏, 我们应该以无厚入有间的姿态去对待, 安时处顺, 去实现人生突围。

《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 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 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 束于教也。”井蛙不可以谈论大海的原因, 是受地域的局限;夏虫不可以谈论冰的原因, 是受时间的制约;穷乡僻壤的士, 不可以谈论的道理的原因, 是受教育的束缚。海神若体现了一种大的境界、气象、格局体现出一种含蓄博大而不自满的精神。世间所有的人, 如果被空间、时间、及所受教育束缚, 境界、气象、格局始终不大。只有像海神若一样不断地超脱空间、时间及所受教育的束缚, 不自我赞许, 不自以为贤, 才能不断提升自己, 达到更高的境界, 才能拥有大光明。也就是说, 你心中有大境界, 才能拥有这种大光明。

庄子生于乱世, 荒唐着他的笔锋, 鞭挞着罪恶的社会, 歌唱着心中理想的天堂, 他把哲理的人生境界留给我们。偏激的不是他的态度, 荒唐的不是他的笔锋, 冷酷的不是他的心肠, 而是我们长期被世俗浸蚀的双眼, 是我们被一己私欲羁绊的心灵。当我们心浮气躁, 锋芒外露时, 当我们被名利所累, 急于事功时, 当我们命途多舛, 处于人生低谷时, 当我们被知识成见拘囿, 境界、气象、格局不大时, 读一读《庄子》心胸会顿时开阔, 相信自己一定能超越局限, 实现人生飞跃。

摘要:《庄子》一书行文汪洋恣肆, 瑰丽诡谲, 意出尘外, 带给我们的是一种无边无际的奇思异想, 于丹说, 庄子写在书里面的东西, 看起来漫无边际, 其实其中蕴含有大智慧。

读小学生之友有感 篇13

我是《小学生之友》的忠实小读者,我非常喜欢这本书。每一期里面的内容都十分的丰富。每个栏目里都选载了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了许多不同的知识,拓展了我的视几位发明家。他们用各自不断探索的精神,千万次艰苦执着的实验,创造出了各种伟大的发明,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又几位发明家。他们用各自不断探索的精神,千万次艰苦执着的实验,创造出了各种伟大的发明,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捷。又如科幻类的,让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做人要讲究诚信,不能去欺骗任何人。像故事中的王小帅那样,经常去诓骗别人,因此反而受了不少的磨难,吃了许多的苦头,结果就连自己也还是上当受骗。最终他决定洗心革面,痛改前非,重新做人。古人曰:“诚信乃万物之本”。所以,我们要从小要讲究信用,这样别人才会信任你。而数学类,则让我知道了几位数

学家,他们在数学的领域里都做出了杰

出的贡献。并且书中还刊载了几道有趣的数学题,供我们课余时间思考练习,提高了我的反应能力。此外还有我国最

新的科技发明简介,像极地用的破冰船,军用的战斗机,航天用的宇宙飞船,气

象用习,提高了我的反应能力。此外还

有我国最新的科技发明简介,像极地用的破冰船,军用的战斗机,航天用的宇

宙飞船,气象用多其它各领域,各学科

里的各种知识,简直就是包罗万象,类

似于一套综合性的“小百科全书”虽说

选载的每则故事都短而精小,但浓缩的可都是精华多其它各领域,各学科里的各种知识,简直就是包罗万象,类似于

小学生读《简爱》有感 篇14

主人公简·爱是个孤女,从小由舅舅收养。舅舅去世后,遭到舅母和表哥的冷遇与欺负。由于她的反抗,舅母把她送进孤儿院。

孤儿院院长是个冷酷的伪君子,他用种种办法摧残孤儿。简·爱在那里生活的八年中受尽了肉体和精神上的折磨。毕业之后,为了获得经济上的独立和精神上的自由,她应聘到桑菲尔德地主罗切斯特府上当家庭教师。在那里,她以不卑不亢的态度对待主人罗切斯特。

当她发现主人能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自己时,就对这位比她大20多岁的男人产生了爱情。然而,在举行婚礼的那天,简·爱知道了罗切斯特已有妻子时,她觉得自己一定要离开。于是在第二天天一亮她就离开了。之后简·爱继承了自己叔父的遗产,成为了一个富有的人。罗切斯特因为救自己放火烧房子的妻子而失明,自己也变得一无所有。简·爱在听说了罗切斯特的遭遇后,回来找到了罗切斯特,与他结了婚并生了孩子。经过简·爱的照顾,最后罗切斯特的一只眼睛又复明了。

读《老人与海》有感 篇15

半个世纪前,海明威《老人与海》行世,随即轰动文坛。一种人的孤独感和“硬汉”精神被视为这一作品的基本主题。本文试对此名作作重新解读。在这里我们看到,所谓孤独感、“硬汉”精神等,其实是从属于某些更深层、更背后的东西的,那生命意义的永恒冲动,那生的使命,那死的必然,那个体间的调和与不可调和,那存在本质上的悖缪性,以及最后某种神圣东西的存在,这些才是真正基本的。

文学是什么?那就是叙写生命的故事,显示这故事背后自在的人性和神性。一个作品一经诞生,若它足够成功,就将作为一项文化事件、一种精神事实而存在,在人类里获致其持久的生命。人们目睹它,感受它,解读它,以自身一种同质的生命主体去感悟作品中的生命事象。现在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展现在我们眼前,这是怎样一个原始的渔猎故事?这故事怎样一成不变而成了一切人类之永恒际遇和生命的写照?我们试翻开这故事,循着生命自己的路径看去。

墨西哥湾川流不息地行进,沉静而雄浑。“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作者海明威是这样评价他的作品《老人与海》的。书中的老渔夫不是最后的胜利者,因为尽管开始时他战胜了大马林鱼,但最终大马林鱼还是让鲨鱼吃了,他只带着鱼骨上岸,可是他始终没有向大海、向大马林鱼、向鲨鱼妥协,在八十四天的连续出海而徒手空归后,他的意念就此倒下了吗?不,是第八十五回信念和希望的升起。他其实是一个敢于挑战自身缺陷及自己勇气和信心的胜利者。

他以一双海般湛蓝而深邃的眼睛,炯视前方,永远胜利,这是常新的精神,不败的意志,然而,这又是怎样一个酸楚的躯身。它憔悴、瘦削,深刻的皱纹印划在它后脖与肩背,双手苍凉而衰老。

这个老人沉醉在最后的欢喜和骄傲里:“I think the great DiMaggio would be ground of me today.”是啊,伟大的迪马吉奥必将为他而骄傲的。潘多拉的大匣子里飞出了各种灾难,并迅速散播到大地,但是,匣子底还深藏着一件美好的东西———希望。正是这希望让老人勇敢地应对厄运。“...man is not made for defeat.”“A man can be destroyed but not defeated.”“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人尽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被打败。”躯体可以被摧毁、被消灭,但是精神将永远健在。这就是《老人与海》想揭示的哲理。不可否认,只要是人就都会有缺陷。当一个人承认了这个缺陷并努力去战胜它而不是去屈从它的时候,无论最后是捕到一条完整的马林鱼还是一副空骨架,这都已经无所谓了,因为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已在那追捕马林鱼的过程中充分地体现了。曾经为自己的理想努力追求过、奋斗过,难道他不是一个胜利者吗?老渔夫就是敢于挑战自身缺陷及自己勇气和信心的胜利者。从世俗胜利观的角度看,老渔夫不是最后的胜利者,因为尽管开始他战胜了大马林鱼,但是最终大马林鱼还是让鲨鱼吃了,他只是带着大马林鱼的白骨架子回到了岸上,也就是说,鲨鱼才是胜利者。可是,在理想主义者眼里,老渔夫就是胜利者,因为他始终没有向大海,没有向大马林鱼,更没有向鲨鱼妥协和投降。就如音乐大师贝多芬所说:“我可以被摧毁,但我不能被征服。”

人性是强悍的,人类本身有自己的限度,但正因为有了老渔夫这样的人一次又一次地向限度挑战,超越它们,这个限度才一次次扩大,一次次把更大的挑战摆在了人类面前。在这个意义上,老渔夫桑地亚哥这样的英雄,不管他们挑战限度是成功还是失败,都是值得我们永远敬重的。因为,他带给我们的是人类最为高贵的自信。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无止境的追求。它的道路漫长、艰难,而且充满坎坷,但只要勇敢顽强地以一颗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战,他将永远是一个真正的胜利者。

桑地亚哥是个可怜的老头。海明威以自己精炼的语言塑造了这个形象,可以说,海明威并没有给予老人成功,却赋予老人在压力下优雅而坚韧的形象。

这个身体里留有几百块弹片的硬汉作家,恰当地写出了生命的强度,告诉我们怎么去面对生、老、病、死,告诉我们心该有多宽。老人是孤独的,他是在理想的道路上前行的旅人,但他又是不孤独的,因为他的意志是那样的坚强。

人生本来就是一种无止境的追求。它的道路漫长、艰难,而且充满坎坷,但只要自己勇敢顽强地以一颗自信的心去迎接挑战,就将永远是一个真正的胜利者。所有的困难其实都只是暂时的,只不过是生命中的一部分,只要不轻言放弃总有一天会成功。困难是一时的,成功与失败只在一瞬间,就看你是否勇于挑战。只要不服输,就永远没有人能击败你。一个真正的强者,只能被摧毁而不能被击败,但其精神永远不会摧毁。

读《斐多》有感 篇16

读者本书之前,我也充满疑惑,生命被剥夺,苏格拉底以不悲反笑?老师说不要将先入为主的观点带入书本,要尊重作者的情感。于是,阅读到后面,我就发现苏格拉底是将自己视为真正的哲学家,并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勇敢、节制、公正、智慧是哲学家共有的品质,灵魂是得到彻底洗礼和净化的。

一、哲学家面对死亡

苏格拉底说,一个真正把一生贡献给哲学的人在临死前感到快乐是正常的。以正确的方式真正献身于哲学的人实际上就是在自愿为死亡做准备。死亡是将灵魂从肉体中释放出来,从而使灵魂拜托一切烦扰,进行最好的思考而获得纯粹的智慧。而这种智慧,是哲学家终身企盼的,真正的哲学家为了他的信念而死。苏格拉底将自己比作预见死亡后欢乐歌唱的天鹅,因为相信死后能够进入一个更加丰富的世界。

苏格拉底对死亡的态度和想法贯穿着整本《斐多》。从等待死亡知道他泰然赴死的那一刻,苏格拉底都没有恐惧和悲伤,仿佛他即将奔赴一场盛宴一般。献身哲学的人毕生都在追求一中脱俗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他们强调精神的富足和充裕的只会。他们相信人是有除肉体以外长存世间的灵魂的。人们通过灵魂来述说情感,产生思考和意识。思考的越深,就越发觉得灵魂被身体禁锢了,无法得到完全的施展。

我一直认为,哲学家就像一个挖掘者,他们遵循透过现象看本质,承认曲折的道路,并相信和探寻光明的前途。他们总能行走在众人的前面,开拓新的思想。可是我也觉得他们如此敏锐,睿智,挖掘得越深,就越容易感到力不从心。因为哲学家也是“人”,人固有一死,生命的尽头,也是肉体的消逝之日,他们丰富的内心和伟大的灵魂是有限的生命无法承载的。于是,他们要冲破对死亡的恐惧。就像虔诚的基督徒一样,相信死亡是进入天堂见到上帝。而哲学家也认为他们要跳出对死亡恐惧的牢笼,相信自己的灵魂在死亡后能寻求到负荷得了它的载体。苏格拉底是人,也是哲学家,他逃脱不了终有一死的自然规律,但是他也有着泰然自若面对死亡的哲学家气质和勇气。

二、灵魂永不枯竭

《斐多》一书中,我们随处可见苏格拉底提到的灵魂是不朽的。是的。他对这一点深信不疑。他用各种方法,借用各种比方,反复论证这一观点,巧妙地化解了门徒们对死亡和灵魂之间关系的疑惑。

首先,他認为灵魂是先于肉体存在的。他用了几对相反的事物来证明它们经历着变化,相反又变为相生。他说,一切事物,凡是有着相反的一面,它一定就是从相反的一面产生的,而且只是由相反的一面产生。如此生死相成,转世轮回存在。接着他又说,假如生生死死的一代又一代只是直线地从一头走向另一头,没有来来回回的圆转循环,那么,你看吧,到头来所有的东西都成了同一个形式,没有别的变化了,也不再代代相承了。这也是为了证明生死循环因承,转世回生存在。除此之外,他还提到人生而有感觉,具体事物的感知和比较被置于绝对概念中,所以绝对概念存在于感觉之前,灵魂先于肉体存在。他做的一切辩论,都是为了让大家信服生死轮回,从而得出灵魂是先于肉体存在的。

第二,他认为灵魂在肉体死亡后继续存在。这一点也是全书的精华所在。苏格拉底无论怎么辩论,都脱离不了这个中心。他说,灵魂在我们出生以前已经存在了。一切生命是从死亡里出生的,因此灵魂在肉体死亡后继续存在。接着,他不放过任何一个理由来论证,他问,什么东西生来是容易吹散的?什么东西的散失是我们当然要担忧的?又有什么东西是不怕吹散的?然后我们是不是可以进一步问问:灵魂属于哪一类。我们对自己灵魂的希望和忧虑,不就可以根据以上种种问题的答案来判断吗? 这样步步逼近,环环相扣的论证,正是门徒们后来为之信服的依据。他后来有回答到,与肉体比较灵魂具有“神圣的、不朽的、智慧的、一致的、不可分解的、而且永不改变的”品质,因此不会在彻底脱离肉体后被风吹散。哲学(智慧)保障灵魂不会在脱离肉体后被风吹散。他一边承认生命和肉体的脆弱和渺小,一边强调灵魂和哲学的强大。这样的理念让他更加不畏生死。

第三,他无时无刻不在强调灵魂的伟大和不朽。他说,你们注意啊,人死之后,看得见的那部分是肉体,肉体还留在看得见的世界上,我们叫做尸体。尸体自然会分解,不过也并不是马上就消失。而灵魂是看不见的。它离开肉体到了另一个地方,那地方和灵魂同样是高贵、纯洁而看不见的。灵魂其实是到了另有天神管辖的世界上去了。那边的天神是善良聪明的。假如灵魂是处于这个状态,这纯洁的、看不见的灵魂离开了人世,就到了那看不见的、神圣的、不朽的、有智慧的世界上去了。灵魂到了那里,就在幸福中生存,脱离了人间的谬误、愚昧、怕惧、疯狂的热情,以及人间的一切罪恶,像得道者说的那样,永远和天神们住在一起了。

上面的话摘自《斐多》,是我最喜欢这本书中的一段话,其实是三段话组成的。我把他编到一段,是想再次体会苏格拉底这样连贯的思维和富有哲理的抒情。仿佛窥见作者的灵魂不朽,生命不朽。

苏格拉底用“记忆论”、“生死轮回论”、“形式与存在论”来证明灵魂不朽的观点,可谓精彩至极!虽然有些观点并不被世人所接受,但大家都惊叹于他作为哲学家的思维和辩才。

苏格拉底在辩论完以后,不忘交代如何善待灵魂。他认为,如果灵魂是不朽的,那么它就要求我们要在所有的时间照料它。“照料灵魂”成为了最重要的人类的利益。不朽的希望就这样被作为一种道德目标来利用灵魂在去到另一个世界的时候,能带去的,只有它受到的教养和训练。对于这种不朽的灵魂,在无形中对于我们形成了一种教养和约束。我们会发自内心的用美德,善和爱来照料它,使之保持纯洁,不被肉体所掌控。我们不妨把人生看做一个照料灵魂的旅途。让自己的心灵接触到美,接触到善,得到超脱于物质富足的精神供养,让它能够纯洁的离开前往另一个世界。当灵魂选择在我们的身体里停留,我们就承担了照料它的责任和义务,而在照料它的过程中,我们也能够得到教育,成为高尚的人。这个照料的过程是纯粹而充满意义的。

三、以喝下毒酒谢幕

书中写道,克里就对站在旁边的一个男孩子点点头。那孩子跑出来呆了好一会儿,然后带着那个掌管毒药的人进来。那人拿着一杯配制好的毒药。苏格拉底见了他说,唉,我的朋友,你是内行,教我怎么喝。那人说,很简单,把毒药喝下去,你就满地走,直走到你腿里觉得重了,你就躺下,毒性自己会发作。那人说着就把杯子交给苏格拉底。他接过杯子,非常安详,手也不抖,脸色也不变。

这时候,他已经冷到肚子和大腿交接的地方,他把已经蒙上的脸有露出来说,克里,咱们该向医药神祭献一只公鸡。去买一只,别疏忽了。

如果说精彩的辩论的全书的高潮,那上面的两段话无疑也是整个事件的另一个高潮。当喝毒药的动作完成和话语的结束,就说明这个故事以这样的方式落下帷幕。

对于苏格拉底的最后一句遗言,有人认为是服毒后的一句呓语,但杨绛先生采用的是世界认为最普遍合理的解释,即苏格拉底不愿疏忽当时希腊人的传统信仰,同时又表示他从此解脱了一切人间疾苦。我认同这样的观点,与苏格拉底视死如归,对哲学无比信仰的形象相呼应。

漫长的对话篇结束了,苏格拉底用理论和自己的实践,践行了灵魂永存不朽的观点。有人说,要想哲学入门,必须看着本书。然而这本深奥而难懂的书本,我看第一遍的时候确实一头雾水。后来掌握了一定的看书技巧,并做好笔记,慢慢地,找到阅读和学习哲学的感觉。学习哲学让我思考得更多,更深刻。心里也逐渐产生了一种对于了解事物本质的渴望与追求。这是一个经历成熟的过程,然后仅仅拥有哲学知识而不加以实践的话,这些先人挖掘出来的道理最终只是一张空头支票,毫无意义。所以,我想在悟出一些哲学道理后,好好地、纯粹地照料灵魂。让内心也充满喜悦、和平和爱。

上一篇:钟表初中状物作文下一篇:高手的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