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屏之歌 教案

2024-07-16

银屏之歌 教案(精选10篇)

银屏之歌 教案 篇1

一、编写意图

这个单元中的内容限定在中外影视音乐上。既有影视主题歌、插曲,也有器乐音乐。从选材的角度看,有较大的难度。这不仅是因为可供选择的材料比较丰富、多样,人们的喜好程度与掌握材料的范围也不可避免地会影响着对这部分内容的认识。我们力求从音乐与影视这两种姊妹艺术的结合点出发,将音乐与影视不同的结合方式呈现给学生,同时也力求突出音乐自身的文化价值和社会影响力。比如,我们选取了根据我国四大古典名著改编的电视连续剧主题歌,有助于学生在了解剧情的基础上对电视音乐的价值体现有一个初步印象,使学生获得立体的艺术享受。《我心依旧》、《辛德勒的名单》主题音乐、《卧虎藏龙》等是获得奥斯卡金像奖的音乐,其中的音乐由大提琴家马友友、小提琴家帕尔曼演奏,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由于影视音乐的特殊性,它的画面被美术编辑作为整体设计的一部分移植了进来,有较好的视觉效果。

二、教学安排

本单元可以安排为2~3课时。第一课时可安排“唱歌”,第二课时为“欣赏”和一些参与性音乐活动,第三课时可安排欣赏和情景剧表演等。在教学中应结合音乐体验引导学生总结影视音乐的不同类别(如主题歌、插曲、情节音乐、背景音乐等),并能够理解影视音乐的作用。

第六单元 第一课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送别》。

2.欣赏根据四大古典名著改编的电视连续剧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滚滚长江东逝水》《好汉歌》《枉凝眉》。

教学目标:

1.背唱歌曲《送别》,并能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

2.通过讨论能够对《敢问路在何方》《滚滚长江东逝水》《好汉歌》《枉凝眉》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做出分析,并能够体会每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及其在电视连续剧中的作用。

3.了解影视音乐的不同类别。

教学过程:

(一)唱歌

1.讨论:同学们,你们看过哪些电影、电视?其中哪首影视歌曲(或器乐曲)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2.教师简要介绍影视音乐的几种类型。(主题歌、插曲、情节音乐、背景音乐、片头曲、片尾曲等)。

3.请学生唱唱他们所熟悉的影视歌曲(人数可根据时间灵活掌握)。

4.教师:同学们,让我们听一听下面这首歌曲,听完后说说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是怎样的。

5.播放《送别》录音之后,回答问题。然后参看教科书上的有关文字提示。

6.请同学们学唱这首歌。

7.用分小组接唱、表演唱等方式检查学习效果。

8.请同学们讨论歌曲的结构特点。

9.全班完整地演唱这首歌。

10.比一比,谁先会背唱。

(二)欣赏

1.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吗?

2.请学生讨论四大古典名著中哪些人物形象给他们留下过深刻印象。

3.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根据四大古典名著改编的电视连续剧中的音乐吗?

4.教师先分别播放《敢问路在何方》《滚滚长江东逝水》《好汉歌》《枉凝眉》片段(每首约20秒时间),引起学生兴趣。

5.教师:我们接下去要分别仔细听赏这四首主题歌。

6.分别播放。期间要求学生按教科书要求完成讨论及练习。

《敢问路在何方》的音乐情绪豪迈奔放、果敢有力,具有英雄性格。它塑造了唐僧师徒四人不畏艰险、跋山涉水去西天取经的英雄形象。教师也可引导学生说说《西游记》中四人的不同个性。节奏练习要做到准确、整齐,应提醒学生从谱例上找出类似的节奏。

《滚滚长江东逝水》的音乐风格是宽广抒情的,同时具有雄浑、古朴、苍劲、慨叹等情绪。书中的练习可以由学生自由选择处理,风格多样,只要能够发挥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就达到了目的。如果学生有什么疑问,教师(或请学生)可以向他们介绍不同人物的不同性格。

《好汉歌》《枉凝眉》后有一个练习,即讨论各自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其中《好汉歌》塑造的是梁山好汉的形象,而《枉凝眉》塑造的是以贾宝玉、林黛玉为代表的“红楼人物”形象,二者区别很大,音乐上有明确体现。

听完四首主题歌后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主题歌的作用或意义等问题。提示学生关注影视中的主题歌等音乐。

第六单元 第二课

教学内容:

1.欣赏《我心依旧》、《啦呀啦》、《辛德勒名单》主题音乐、《卧虎藏龙》音乐。

2.编排并表演音乐情景剧《一个真实的故事》。

教学目标:

1.复习歌曲《送别》。

2.组织和引导学生根据上节课学习的体会,简单讨论如何欣赏影视音乐。

3.让学生阅读《我心依旧》《啦呀啦》《辛德勒名单》主题音乐、《卧虎藏龙》音乐后面的文字材料,然后提问检查学生掌握的程度。

4.让学生提出欣赏的顺序。教师依照大多数意见逐一播放并讲解。

5.《我心依旧》的转调知识点不要求学生死记概念,只要学生能够听出音乐色彩上的的变化即可。《辛德勒名单》主题音乐的主奏乐器是小提琴,它表达的是一种发自肺腑的追思;《卧虎藏龙》音乐的主奏乐器是大提琴,它表现的是一种洒脱、清虚的情绪和意境。

6.注意让学生对这几首器乐主题音乐的作用加以评述。

7.听《一个真实的故事》录音或观看电影片段。

8.分小组讨论这首歌所表现的女大学生为拯救丹顶鹤献出年轻生命的事迹。

9.各小组讨论音乐情景剧的设计方案。

10.试试用抽签的方法(也可以用其他方法)决定各组演出顺序。在教师的帮助下依次演出。

11.请同学们对各组的演出作出评价。

12.请同学们课后写一篇关于影视音乐感想的小论文,作为对本单元内容的总结。[ 内 容 结 束 ]

 

《春之歌》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诗词歌赋、绘画、舞蹈、音乐艺术的鉴赏,使学生学会运用简单的艺术表现方法,亲自参与艺术实践和艺术表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多种艺术表现形式——诗词、歌赋、绘画、演奏、舞蹈、制作等去讴歌赞美春天,从中领略艺术的无穷魅力,继而产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大自然、讴歌大自然的美好心愿。

重点难点:

重点:歌曲的表演及情感的体验。

难点:通过各种手段让学生了解艺术是相通的。

教学准备:

多媒体软件、钢琴、水彩、剪纸、图画纸、头饰。

教案设计:

一、组织教学:

教师有意在室中布置几盆花,学生随钢琴曲《春之歌》进入教室,按半圆形位置坐好。

设计意图:舒缓、柔和、优美的钢琴曲《春之歌》,加上几盆含苞欲放的花给学生带来的絮絮春意,引发出他们对春天思索的兴趣。

二、导入

1、春天来了,大自然都发生了哪些变化?欣赏图片集——春天的大自然(放多媒体软件)

2、学生配乐朗诵《春天在哪里》,学生自选头饰表演舞蹈剧:《春天在哪里》

春天到了,积雪慢慢融化,大地从沉睡中苏醒,小燕子飞来了,在枝头上高唱,小狗也出来了,小兔子也出来了,花儿开了,柳枝吐出了嫩芽,泥土散发出芳香。蝴蝶、蜜蜂跳着欢快的舞蹈。瞧,小朋友们也跑来了。他们手拉着手,欢呼着,跳跃着,歌唱着美丽的春天。(放歌曲《春天在哪里》部分学生舞蹈)

春天是发芽的季节,我们是求知、憧憬的季节,春天是我们,我们是春天,春天和我们永远是伙伴!师:同学们让我们随着春天的旋律,踏着青春的脚步,去拥抱春天,歌唱春天吧!

设计意图:通过舞蹈剧《春天来了》创造一种欢快、愉悦、热烈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新课教学

1、有感情地朗诵歌词,并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划拍方式为歌曲伴奏。

2、指导学生用欢快、明亮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设计意图:

1、教师范唱让学生感受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春天。激发学生学习的渴望和热爱春天的情感。

2、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己实践采取不同的划拍方式,感受歌曲三拍子的特点,从而解决歌曲中的难点。

3、引导学生用歌声感受春天的同时提高学生歌曲演唱能力。

四、学习交流、展示及实践

歌颂赞美春天的诗句、歌(乐)曲、绘画作品、舞蹈等你们知道哪些? 学生集体讨论后尽量用“诗”“画”“乐”相结合的形式展示。

《丰收之歌》教案 篇3

一、教材分析

《丰收之歌》是第三单元“采金秋”中的音乐作品,这是一首丹麦民歌,曲调欢快活泼,节奏带有舞蹈性。一拍一音,利落豪爽的音乐风格和直率而稍带幽默感的歌词,使我们联想起人们围着篝火跳舞的欢快场面,表现了人们的劳动热情和丰收的喜悦。歌曲旋律多为跳进,歌曲的情绪明朗欢快,具有活泼跳跃的民间舞蹈特点。

二、教学内容: 唱一唱歌曲《丰收之歌》。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节奏的练习能更好的演唱歌曲。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初步学唱歌曲《丰收之歌》,感受农民丰收之后的愉悦心情,并能用欢快活泼的歌声来表现人们的劳动热情和丰收的喜悦。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视、听、唱、动”的音乐活动中感受秋天大自然的美景,体验秋天丰收的喜悦,表达对秋天的喜爱之情,与热爱劳动,珍惜每粒粮食,在日常生活中不能浪费,要学会感恩大自然,保护环境等。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来演唱丹麦民歌《丰收之歌》。解决方法:通过老师的讲解示范、指导启发,师生共同分析作品。听唱训练,感悟体验来解决本课的重点。

难点:能用欢快活泼的歌声来表现人们的劳动热情和丰收的喜悦。解决方法:讲解分析、讲解示范、指导启发,师生共同分析作品,听唱训练,感悟体验等。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音乐光盘、电子琴。

六、教学过程:

(一)、进入课堂,师生问好: 1 2 3 4∣5║

同学 们

好!老 师 你 好!

(二)、情境导入:

1、同学们进教室时知道老师放的是什么歌曲吗? 《在希望的田野上》是描写故乡的歌曲。

2、下面老师再给大家放一首歌曲听完后说说这首歌描写的是什么情景?(丰收的情景)

对了,这是一首富有乡土气息的中国民歌,表现了人们喜获丰收、经过一年辛勤的劳动,农民伯伯们终于等到了这个收获的季节,看着一片片金黄的稻田,享受着丰收的喜悦,那农民伯伯的心情是怎样的?(生回答:喜悦、高兴、兴奋等)

3、这个时候,他们会怎样来庆祝丰收呢?(生讨论回答,展现一副庆丰收的美景)

4、下面同学们就来学习一下这首《丰收之歌》吧!

(三)、节奏练习:

1)田间的农民伯伯有的在收稻子,有的在挑稻子,还有的虽然在休息,可嘴里也忙着喊加油,他们都怎么劳动的呢?请同学们用声音来表示一下。

(挑担:嘿 呦)(收割:刷 刷 刷)(加油声:加 油 干)2)老师给农民伯伯们配上了节奏,同学们试试看: 挑担:

X X X X | X X X X | X X X X | X

0 ||

刷刷 刷刷 刷刷 刷刷 刷刷 刷刷 刷 收割:

X

X X | X X X | X

X X|X

X ||

哟哟 嘿 哟哟 嘿

哟哟 嘿

嘿 加油声:X

X | X X X | X

X | X X X ||

加油 干

加油 干

(分组表演,加动作,然后合起来)

(四)、学唱歌曲:《丰收之歌》

1、初听歌曲;

(1)让我们与农民伯伯一起去享受这种喜悦吧!请听《丰收之歌》(2)听到这首歌曲,你们看到了什么景象啊?人们的情绪是怎样的?

2、学唱歌曲

(1)学生跟音乐用la音模唱。

(2)教师弹琴教唱,学生随琴跟唱。

3、练习歌唱

(1)学生听歌曲轻声跟唱,找出其中相同的乐句, 再唱一唱。(2)学生集体完整演唱歌曲,教师评价。(演唱中教师及时纠正错误,指导难点,如一拍两字,半拍两字等)。(3)分组唱,男女学生演唱,学生互评,教师小结。

4、分析处理,表演歌曲

(1)你觉得怎样才能把这首歌唱得最好听呢?

节拍:2/4拍 情绪:欢乐地 演唱方法:跳跃的,有弹性的(2)按分析要求,有表情的演唱,师点评小结。

七、拓展延伸:

1、通过谈话,让学生回忆我们以前学过的劳动歌曲,从而明白“劳动最光荣”的道理。

2、同学们,其实在世界上许多地方也有他们的丰收之歌,你们听

1、聆听朝鲜民歌《桔梗谣》,跟着朝鲜人民一起唱。

2、师:朝鲜人民在挖满山的桔梗时享受着丰收的喜悦,而澳大利亚的人民也在剪羊毛的过程中享受着丰收的喜悦。

——聆听澳大利亚民歌《剪羊毛》,做剪羊毛、拍手等动作

3、以后,同学们有好听的歌曲也要拿来和老师共享哟。下去以后也收集一些有关丰收的歌曲吧。

八、课堂小结:

长江之歌 教案 篇4

一、课题:《长江之歌》

二.教学目标

1.朗读、想象、感悟长江的源远流长、宏伟博大、气势磅礴、体会作者对长江的热爱、依恋之情,并在朗读中产生共鸣,进而升腾起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2.读中探究发现时局特点,感受拟人、反复、比喻等方式的表达效果,并能模仿某一句段进行创造性想象仿写。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教学准备

课前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有关长江的图片、诗歌、故事等资料。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采用各种形式的读,感悟语言,读中体悟情怀、读中丰富情感,在反复的朗读,与作者产生心的共鸣,进而升腾起对祖国的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课时过程:

一.聊长江,激发情趣。

1、播放歌曲《龙的传人》思考:刚才在歌曲中你听到唱的是哪两条河流?

教师作总结引出新课:同学们,古老的中国有两条河,那就是长江和黄河,长江与黄河是炎黄子孙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正是有了长江和黄河,才有了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正是有了长江和黄河,古老的神州大地才生机盎然。今天,我们先来领略一下中华第一条大河“长江”的风采。(指幻灯片说:这就是长江)

2.板书“长江”,你对长江有哪些了解,我们来交流一下。

3.学生交流。

备知识点:源头:青海省 青藏高原 唐古拉山脉的 格拉丹东雪山。河流全长6380Km是世界第三大河,我国第一大河附:世界河流的排名:第一,尼罗河(非洲埃及);第二,亚马逊河(南美洲巴西);第三,长江(亚洲,中国)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居全国之首。流经九省二市 分别是:(指着地图)青海→四川→西藏→云南→重庆→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上海入海口,经上海吴淞口入东海。

老师这儿有一幅地图,你能来指给大家看看吗?(点击地图)

4.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阿姨,让她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的母亲河的有关知识。(放长江录像片段)

(用激情而又自豪的语调):长江,它九曲回肠、奔流不息;它气势磅礴,孕育了五千年灿烂文明;它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有多少作家、作曲家赞美了它啊!今天,老师这儿就有一首赞美长江的诗歌,我们来学习一下。(板书:之歌)

5、你知道这首歌吗?你知道有关这首歌的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介绍《长江之歌》的来历。

师:这首歌的歌词豪放,歌声雄浑,唱出了长江的宏伟、壮观,也唱出了对长江的热爱、依恋。想不想欣赏一番?(慢慢把音量放小,随着话语的结束伴奏旋律逐渐消失)生(齐声):想!

师:那好,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边了解歌词边来欣赏这豪迈奔放的歌曲。(播放女高音独唱《长江之歌》)。

听了这首歌,看了有关长江的这么多介绍,你不禁产生了怎样的想法、感受?交流中相机引导:为长江而自豪,长江真不愧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我们一起来把课题读一下。

(指读、齐读)用赞美的语气读好课题。作者想赞美长江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好好读读、品品,用你的眼睛去发现,用你的心灵去感受,只要你用心朗读体会,一定有满满的收获。、二.听录音范读全诗,整体感知

1.听了范读,你感受到了作者想赞美长江什么?(自由交流总结: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板书:无穷的源泉母亲的情怀

2.你还发现作者赞美了几次?因此我们可以把课文分成几大部分?

3.根据以上问题给课文分段。

4.鼓励大家仿读(正确、流利、感情),女生读第一部分,男生读第二部分。

刚才大家读了课文,读得不错,我们读书就是应该这样,仔仔细细地读,认认真真地读,带着感情来读。那么刚才在读的过程中碰到了哪些词和句是你不懂的,先在书上作个记号,然后同桌讨论讨论。

三、检查生字词的自学情况

⒈检查生字词(同桌相互讨论提出理解与不理解的生字词)

(1)注意读音:哺bǔ 涤dí 埃āi 灌ɡuàn 溉ɡài

(2)讨论理解词语的意思。灌溉 哺育 尘埃 荡涤 风采 磅礴 回荡 依恋 源泉

(3)听写十个词语。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来写。(投影字幕核对)

四、再读课文,再次感知课文内容 现在我们再一次来欣赏这篇课文,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再一次来赞美长江,表达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配音朗诵)

五.探究这首诗歌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1.读后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引导,根据学生的回答,得出规范性语言;让学生探究发现到的写在黑板上,以此来激发学生探究发现的兴趣。

①.拟人比喻:“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把长江拟人化,当作母亲来写,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各族儿女、很伟大;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使它们永不分离。)②.反复:“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反复出现两次,更加集中体现了作者赞美、依恋长江,依恋“母亲”的情怀。)

③.押韵:全诗押韵为“ai”

④.句式整齐:“你从„„你向„„你用„„你用„„”句式整齐,读来节奏明快、琅琅上口。

六. 谈收获,学以致用

1.同学们都有一双会发现美的眼睛,都有一颗会感受美的心,在探究发现活动中表现不错,我们探究了诗歌的特点,想干什么呢?

2.模仿其中一个句段,进行创造性想象仿写。

你从走来,;

你向。

你用,;

你用,第二课时

一、指名朗读课文。

二、精读训练。

1、观看系列片《话说长江》片断,听《长江之歌》。

《话说长江》这部系列片让我们感受到了长江那宏伟、壮观的气势,作者说——

2、出示: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3、自由读。说说读了这句诗想了解什么。

4、交流:(1)为什么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情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5、精读第1节:

(1)自由读,四人小组讨论: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2)交流。

出示: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

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雪山”在祖国的最西部,“东海”在祖国的最东部,长江能从祖国的最西部走来,向祖国的最东部奔去,说明她源泉是无穷的。)

指导朗读:这两个分句我们该怎样读?哪些词提示了你?

(第一个分句要读得柔和一些,因为长江是“走来”,第二个分句读时要让人感觉有气概,因为长江是“奔去”。)

(3)默读第1节,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有母亲的情怀?

(4)交流:

出示: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哺育各族儿女”:只有母亲才会哺育儿女,在这里把长江看作了母亲,而且长江哺育的是各族儿女,可见这位母亲的胸怀是多么的宽阔。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里又把长江拟人化了,长江很长,它就像母亲伸长那健美的臂膀,从西至东,把祖国的高山大海拉在手里,让它们紧密联系在一起,永不分离。)

指导学生看地图,并联系实际想象体会“哺育、挽起”的意义。

指导朗读:这一句我们要读得很深情。

(5)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要读出“赞美”“依恋”的感情。

(6)齐读第1节。指导背诵第1节。

6、精读第2节。

(1)听录音,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它有母亲的情怀?

(2)交流: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是无穷的源泉?

(“远古”是指很遥远的古代,长江从远古走来,向未来奔去,时间跨度很大,长江永远不会停息,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

指导朗读第一句:“走”、“奔”句与第一部分的“走”、“奔”句对比读,体会长江的宏伟气势和永葆青春的活力。

(“灌溉花的国土”:祖国的领土那么大,长江能将它们一起灌溉,所以说它是“无穷的源泉”。“推动新的时代”:长江能推动时代的发展,力量是无穷的。)

从哪些地方看出长江具有母亲的情怀?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母爱是纯洁的、神圣的,长江像母亲一样滋润着祖国的每寸土地。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母亲的力量是巨大的,长江就像母亲一样,对新时代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3)师引读:所以,“我们——赞美长江„„”

(4)指导朗读第2节。

(5)指导背诵第2节。

四、练习朗读全诗。

1、同学们,作者从空间和时间上歌颂了长江,学完了这首诗,你们有什么感想呢?

2、是啊,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长江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去赞美长江,表达出我们对这位伟大母亲的依恋之情。

3、练习朗读。

五、学唱歌曲。

六、板书设计:你是无穷的源泉 ?

长江之歌

你有母亲的情怀?

七、课后记:

导语虽然不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却是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一个重要的教学步骤。导语设计得如何,往往关系到全局和教学效果的好坏。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过: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堂成功的语文课,首先应是一篇流淌着诗意的美的散文。对一个老师来说,他不但要有又专又博的知识,还要有敏捷的思考能力和良好的语言素养。教学语言不同于普通语言、它是在逻辑语言、科学语言的基础提炼升华而形成的、为浓烈的感情浸泡透了的、形象化的、韵律和谐而又优美动听的语言。教师运用这种审美化、情感化了的语言去讲课,就能极大地唤起学生的感情,充分显示出教学语言“以情激情”的巨大美感作用。

设计导语时,恰到好处地运用一些名曲旋律,不但能够很快地渲染一种氛围,而且能创设“先声夺人”的审美情境,让课堂教学充满诗情画意,体现出鲜明的抒情格调,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这种熏陶不仅有利于语文学习本身,而且有利于学生心灵与人格的健康发育。

尽可能保持导入这个教学环节的新颖性,不但是吸引学生、激起学习兴趣的有力保证,而且,我发现,会使学生在这个基础上产生更高水平的求知欲,使直接兴趣变为间接兴趣。

《树之歌》教案 篇5

1、认识“梧、掌”等15个生字,会写“杨、桂”等4个生字。

2、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能熟读成诵。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木的特点。

4、了解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的作用,初步学习形声字的识字方法。

教学重点

1、认识“梧、掌”等15个生字,会写“杨、桂”等4个生字。

2、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能熟读成诵。

3、通过读文、看图,初步了解11种树木的特点。

教学难点

了解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的作用,初步学习形声字的识字方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位神秘的朋友。想知道他是谁吗?(课件出示“树精灵”)你们可真热情!瞧!就是他,可爱的树精灵。他呀,可厉害了,会变成各种各样的树木呢!

他悄悄地来到了我们的西苑路上,变成了道路两旁遮天蔽日的--(生:梧桐树)。他又悄悄地走进了我们的校园,变成了四季常绿的--松树,还有高大的--杨树。哈哈,都被聪明的小朋友们发现了呀!瞧瞧!来到校园的树精灵,可一点也不闲着,非要唱首属于自己的儿歌,你们想听吗?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树之歌》。好,请同学们认真看老师板书课题,会写的字,可以伸出手指来和老师一起写一写。

讲解课题,齐读课题。

二、读课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同学们,树精灵带来的《树之歌》可有趣了,你们想读吗?那还等什么,拿起书本自己来读一读吧!

2.、师范读

你们读书的声音清晰又好听!听,树精灵在鼓掌呢!老师也想让他夸夸我。接下来老师认真地读,同学们认真地听。

3、自由读,圈画树木名称

树精灵还给我们带来了任务呢!同学们,我是树精灵,你们知道这首儿歌里藏了我多少树木朋友吗?快快自己读一读,找出树木朋友的名字圈起来吧!

同学们,那就赶快去读一读,圈一圈吧!

课件出示树精灵给出的答案,对照圈画好的课文页。

4、认识“木”字旁的生字

(1)认读词语

齐读词语,开火车读词语,去拼音领读。

(2)认识形声字出示生字

孩子们,仔细观察这些生字,你有什么发现吗?(都是木字旁的生字),了解形声字特点。

其实有许多树木名称都有这个特点呢!(课件出示:橡树、石榴树)

(3)挑战词语宝宝(出示课后生词)

5、齐读课文。

同学们,树木朋友我们认识完了,放进课文再来读读吧!树精灵说了,这一次,他要好好听一听树木的名字哦!

6、认识其余生字

同学们,还有一组生字宝宝也想要认识我们。这一组没有什么规律,所以记起来有点难。同桌两人一起读一读吧!读完之后,可以交流一下自己的识字方法。

你觉得哪一个字最难记呀?你们都用了什么好方法?谁来说一说。请学生来说一说!教师补充“疆”的字理演变,并指生组词。

有了好方法,一定记得更牢了!试着一起读读吧!

7、师生接读认识树木特点

同学们,这次所有字宝宝们都藏进了儿歌里,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再跟他们熟悉熟悉吧!

(1)师生接读。同学们,树木们各有各的特点,儿歌里是怎样写的呢?

同学们,你们自己能像这样,来读课文吗?

(2)男女生接读。

8、看卡片,识树木

树精灵:同学们,读了课文,认识我们树木家族的朋友了吗?看图说树木名称,请学生领读句子,并把自己认识的树木贴在黑板上。

9、拍手读

这首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非常的有节奏,我们能不能拍着手读一读呢?一起试试吧!

10、问答游戏

同学们读得越来越好了。那张老师决定跟大家玩个游戏,我来问你来答。看看谁能够拍着手,有节奏地把答案读出来?

什么树高?杨树高。

什么树壮?榕树壮。

谁的树叶像手掌?梧桐树叶像手掌。

什么秋天叶儿红?枫树秋天叶儿红。

是谁四季披绿装?松柏四季披绿装。

是谁喜暖在南方?木棉喜暖在南方。

是谁耐寒守北疆?桦树耐寒守北疆。

谁和谁是活化石?银杏水杉活化石。

什么开花满院香?金桂开花满院香。

11、看黑板试背课文

难度升级,干脆看着板书试着背一背吧!

三、书写生字

树精灵又来了!树精灵:同学们,你们可真会读书。那我想你们一定也能把字写好。

观察了解木字旁生字的写法,学习书写“杨”“桂”。自己再写写松、柏。

四、布置作业

同学们,今天大家认识了我们树木家族,树木朋友们也很高兴认识大家。今天就把这首儿歌送给你们,回家后把树木朋友们介绍给你的爸爸妈妈吧!

长江之歌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感受长江宏伟壮观的磅礴气势

3、激发赞美长江、热爱祖国之情

4、学习课文对应、反复的写法

二、学习重点、难点 文中对应、反复的写法

三、教材分析

《长江之歌》是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主题歌歌词。《长江之歌》是一首抒情诗,诗词意境博大深邃,歌颂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长江,抒发了中华儿女对伟大祖国真挚、自豪的赞美之情。

《长江之歌》是一曲关于长江的颂歌。整首诗歌从两个方面来写:第一部分(第1节)是写实,从长江的地理特点出发,具体写出了长江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巨人般的气概。第二部分(第2节)则重于抒情,歌颂了长江古老悠久的历史和奔腾不息、力量无穷的磅礴气势。

诗歌采用形象、凝练的语言,句式整齐,节奏轻快,极富感染力。并且运用拟人、比喻、反复等修辞手法,读来大气磅礴,气势恢宏。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单元主题导入(母亲河-----长江)板书课题、作者(长江之歌

胡宗伟)过渡语:你对长江了解多少呢?

(二)简介长江(欣赏图片

1、第一长河

2、发源地

3、上游、中游、下游)

过渡语:了解了长江,我们来检测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三)预习检测

1、你认识它们吗?(指定读、齐读)哺

2、你理解它们吗?(指定回答、齐读)风采

气概

甘甜

源泉

尘埃

磅礴

过渡语:同学们掌握的很不错,为自己鼓鼓掌。

学习有目标,才有方向,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

(四)出示目标(齐读)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长江宏伟壮观的磅礴气势。

3、激发赞美长江、热爱祖国之情。

4、学习课文对应、反复的写法。过渡语:明确了目标,我们来读课文。

(五)自主读识

1、范读课文

(正确、流利、有感情)

2、自读课文

想一想:这首歌词歌颂了什么?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过渡语:刚才,同学们自读了课文,下面我们来个朗读竞赛好不好?

(六)朗读竞赛

1、男生——女生

2、一二组——三四组

过渡语:读了课文,请同学们分小组合作完成下面的问题?

(七)合作读议

1、课文的两节分别从什么角度歌颂长江?如何对应写?

2、每节最后四句运用了什么写法?

过渡语:同学们的任务完成的很不错,放松一下,听听这首歌。同学们可以小声跟唱这首歌。

同学们棒极了,下面我们来检测一下本节内容掌握的情况。

(八)课堂检测(指定回答)

过渡语:古人歌颂长江的诗句很多,老师搜集了一些,请同学们注意积累。

(九)拓展延伸(齐读、批注)

1、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

2、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

3、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王维

4、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苏轼

5、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 过渡语:我们来看看今天的作业。

(十)作业:背诵默写这首歌词 附:板书设计

长江之歌

胡宗伟

歌颂

宏伟

壮丽 抒发

赞美

依恋 拟人

照应

《七子之歌——澳门》教案 篇7

音教08本3班

谭婷婷

教学对象:初中一年级 课时:1—2节

基本教材: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七年级第13册 教学目的:

1、知识目标:指导学生学会演唱歌曲《七子之歌》,感受作品的风格特征,了解作品的主要表现手法。初步感受人民对祖国无限眷恋之情和迫切盼望回归的爱国之心的音乐特点,体会统一和分裂的优劣。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深情的歌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

3、情感目标:对一首歌曲的理解除旋律的听觉外,还要去理解歌词的内容,深化学生对祖国——母亲其内涵的理解,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4、技能目标:结合自己对歌曲的理解来演唱歌曲,阐述歌曲表达的思想感情,让自己的歌声更富有表达力和感染力。教学重点:

1、通过多种体验,加深对不同作品情感表达方式、表现手法的理解。

2、认识弱起拍在乐曲情感表达中的作用。

3、通过歌曲的演唱处理,表达歌曲的内涵。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将情感加以融入,怎样让学生唱好《七子之歌》,如何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了解澳门回归时,国人的激动心情。

教学方法:视听结合法、类比法、分析、讨论与实践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多媒体教学用具。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通过提问我国特别行政区有几个来引入图片,然后导入图片,通过辨认澳门建筑物大三巴等引入这首歌曲的主题地点澳门,通过认识《七子之歌》演唱的女孩子容韵琳正式引入歌曲。

二、学唱新歌:

1、播放歌曲《七子之歌》、《东方之珠》,引导讨论:

A、两首歌曲分别描述的是我们国家哪个地方?它们在地图里什么位置?

B、两首歌曲分别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曲作者用哪些表现手法来表达高潮的情感?

注:根据师生讨论结果引导探索,强化对旋律、节奏、力度、色彩、歌词等作用的理解。如:a、舒缓的旋律与跳进旋律的对比;b、三连音、休止符应用;c、歌曲十度音高跳动形成力度、色彩的对比;d、歌词含蓄与直白的对比。这些体会从听、唱歌谱的对比中得来的。

2、归纳:

A、两首曲子的相同之处:都是二段体歌曲

B、不同之处(音乐创作手法;曲子的风格;音乐的高潮处理手法;歌词表达方式;歌曲表达的感情): a、《七子之歌》:上行、下行音乐短语的应用;音程大跳,形成力度变化来构成音乐高潮。通俗、口语化的歌曲。表达游子渴望回归祖**亲怀抱的强烈愿望。b、《东方之珠》:前部分情绪平静、旋律流畅;后部分为音乐的高潮,都用弱起拍的表现手法。抒情、深沉的歌曲;三连音的应用;连续上行几个乐音应用,形成乐段色彩的变化。歌曲含蓄、富有诗意。表达了黄子孙对祖国的爱恋之情。

3、播放《七子之歌》的视频

4、导入歌曲谱子,教唱《七子之歌》。A、歌曲演唱处理:

根据前面的歌曲分析与探讨,加深我们对旋律、节奏、力度、色彩、歌词等音乐要素的作品情感表达中作用的认识。针对《七子之歌》内涵的思想感情,请学生思考用哪些演唱处理方法,能更好体现游子渴望回归祖**亲怀抱的迫切心情。

a、思考:歌曲中多次出现对“母亲„„”的呼唤,为什么要呼唤这么多次? 答:为了体现游子渴望回归祖**亲怀抱的迫切心情才多次出现。

思考:那么唱了这首歌你的心情是不是一样的呢?我们应该怎么去体现这一次比一次更强烈的愿望呢?(演唱示范,用渐强与不渐强的对比唱两次。)b、根据歌曲原有的要求进行歌曲处理。

c、根据学生设想,进行演唱处理方案的交流与最佳演唱处理方案的选择、应用。总结:

1、通过对比《七子之歌》和《东方之珠》的感情体验互化,让我们加深了对不同作品内在情感的理解,并通过学习演唱歌曲《七子之歌》,体会到作曲家融汇在作品中的真挚爱国情感和民族情怀。

2、希望通过本课学习,大家在体验音乐的同时,能够唤起我们的爱国之情。思考作业题:

1、学习完这首歌曲后你有什么感想?歌曲所表达的情感是否有所体会?

2、唱会这首歌曲。教学设计理念: 依据著名教育家苏截姆林斯基“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教育的重点”的理论,将本课教学重点放在音乐的体验与感知上,通过创设利于学生参与体验、探索、实践的条件,引导学生在欣赏、表达、比较、思考、交流过程中,不断深化艺术感受与审美体验,获得听觉经验与能力。

根据“音乐作为听觉艺术,它虽任何 教育功能,但其功能是潜在的,必须通过音乐自身特有魅力对人的情感、心灵作用方能奏效”的特点,认真挖掘《七子之歌》、《东方之珠》等歌曲内涵,将音乐的育人功能渗透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引导学生在演唱歌曲,朗读歌词、比较演唱风格,感情音乐内涵过程中,激发学生民族意识,强化爱国观念。

雏鹰之歌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运用不同的音乐实践参与活动,体验歌曲的风格与形式,表现少年活泼、欢乐情绪。

2、在歌唱实践中掌握下滑音的唱法。

3、在歌唱实践中不断激发学生情感,培养积极向上勇于拼搏的高尚品质。教学重点:

1、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完整学唱歌曲,并有感情地演唱。

2、学生能用自信、坚定、雄壮的声音准确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观看图片

雄鹰

雏鹰:今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你看他是谁?【图—鹰】

生:鹰、老鹰...师:大家说对了,是鹰,你看它在天空飞翔的姿势帅不帅?。。帅,但是它可不是生来就会飞的,为了让他们学习飞行,鹰妈妈会把他们从高高的悬崖上摔下去,经过一次又一次这样的残酷训练,那些胆小的幼鹰最后会被摔死,只有那些勇敢的雏鹰凭着自己不怕困难的信心,最后张开翅膀学会了飞翔。那你们觉得我们是不是该学习它们这种勇敢、不怕困难的精神? 生:是的。

师:为了让更多人学习这种精神,人们还专门写了一首歌《雏鹰之歌》,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首歌的背景这首歌是20世纪90年代初团中央发动的《跨世纪中国少年雏鹰行动》少先队教育活动,旨在把全国少年培养成“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的五自少年,做跨世纪的接班人背景下创作的。所以说这首歌专为你们这个阶段的少年写的一首歌,今天那就让我们自豪、自信地来学习这首《雏鹰之歌》吧!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38页。

二、新课教学

1、师: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歌,请同学们感受,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生:···(说的很棒)

2、师:下面,让我们再来听一遍这首歌曲,思考两个问题:你觉得这首歌

可以分为几部分?演唱的顺序是怎样的?看看哪个同学听的仔细认真。

(两部分)生:···前两行的歌词读2遍。因为这里有个【反复记号】,那其余的部分读

也是两遍,这里有个D.C.【从头反复】,那这两遍的结束句是一样的吗?...不是....大家观察的很仔细。

三、学习歌曲

1、有节奏地朗读歌词。

师:接下来大家跟我把歌词读一读。我读一句,你们读一句。

生:···

师:刚才大家读得很整齐,也很认真。

2、学唱旋律

师:

下面跟着老师的琴分句学唱歌曲旋律,3、用啦轻声演唱歌曲

4、我弹一句旋律,请你们把歌词填进去。准备好了吗?

5、歌曲难点教学

①后半拍起唱6202

越过高山

②一字多音

6.565少年啊

③歌曲重点句的演唱。祖国明天的雄鹰。上行收尾

我们是跨世纪的少年。

④音乐记号:认识下滑音记号。了解下滑音作用:活泼诙谐

(同学们在唱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一些音乐记号?)生:....下滑音,上滑音。

师:你观察的很仔细,同学们看这一句,----(图符1)有下滑音的地方听

起来,有什么感觉呢?你听,-----师范唱【蓝天里...中】谁来说一说? 生:像坐滑梯一样滑下去。师:你的感觉真准,你说的真形象,请坐。师:接下来我们连起来唱一遍

6、跟琴连起来唱一遍。

7、加入节奏(拍手)(合伴奏)

师:刚才在唱歌的时候我还发现第一行中有几个拍手的节奏型。你会吗?(生自由思考。)师:大家拍对了,你看,----师示范。大家一起来试试。。生示范。

师:接下来我想请大家拍拍你的小手,来给演唱加上这两处拍手伴奏。跟着伴奏唱一遍。

8、分男女声演唱。

四、拓展延伸体验音乐

1、观看图片

进入了21世纪不少作曲家谱写了很多少年儿童励志歌曲,其中在512汶川大地震英雄少年表彰晚会上的歌曲《英雄少年》最为激人奋进。

2、聆听《英雄少年》

五、思想教育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雏鹰之歌》,也学习了下滑音记等一些音乐记号,并体会到了音乐记号给我们带来的无限乐趣。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像歌里的雏鹰一样,勇敢坚强、不怕困难,做个坚定自信、勇往直前的好少年。

教学反思:

《雏鹰之歌》是一首比较新的歌,而且好听,很有劲,学生挺喜欢的。这首歌有两个特点,一、是带有新疆地区的音乐风格。

二、是有许多的下滑音。因此,我设计了考核的环节,让学生在竞赛中学习,在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同时解决了教学的难点。

音乐教案-荧屏之歌 篇9

荧屏之歌

一、说大纲

根据《音乐课程标准》的第三部分“内容标准”,其中领域之四“音乐与相关文化”要求“

初一学生能够结合所熟悉的影视片,表述对音乐背景或主题音乐的认识”,“能够运用综合艺

术表现手段,进行班级文艺活动的创意与设计”。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对音

乐的体验与感受,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宽广的领域中发展自己的创造性潜能。

二、说教材

1、教材内容:

本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音乐教科书七年级下册,根据第六单元“银屏之声”为教学

内容。

本单元赏析的音乐作品为依据我国四大古典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

《红楼梦》改编的电视剧主题歌曲――《敢问路在何方》、《滚滚长江东逝水》、《好汉歌》

、《枉凝眉》。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四大古典名著是我国文化的瑰宝,尤其在中央电视台将其拍摄成电视剧后,其主题旋律传遍

了大江南北,成为广大群众非常喜爱的电视歌曲。主题歌曲恰如其分的突出作品的主题,起到

了歌颂主题思想,帮助观众明确理解作品思想内涵的作用。

与其它类型的音乐相比,影视音乐与影视剧情密切联系,易于理解,传播途径也比其他仅通

过现场演出或录音的音乐更为顺畅。把“银屏之声”纳入初一学生的音乐教材,使学生能够结

合所熟悉的电视剧,做到自主分析其中音乐的作用,从中感受音乐魅力,并进一步培养和激发

学生理解和热爱祖国的民族文化艺术和民族自豪感。这是十分必要的。

3、教学目标:

a、认知目标:了解什么是主题音乐,主题音乐的作用。知道四大名著及电视剧主题音乐的相

关常识知识。

b、能力目标:能够对《敢问路在何方》、《滚滚长江东逝水》、《好汉歌》、《枉凝眉》乐

曲风格、演唱方式等做表格对比分析,从而总结出影视主题音乐的作用,并能由此引伸到音乐

与姊妹艺术的关系。

c、德育目标:引导学生感受音乐与视觉影象相结合所产生的美感和魅力。进一步培养和激发

学生理解和热爱祖国的民族文化艺术和民族自豪感。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主题音乐的功能及对主题歌曲内涵的理解。

难点:音乐与其它艺术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的内容和

学生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听”“唱”等要素,让学生

去感知歌曲的情绪、演唱方式。通过列出表格,直观地对比分析的方法,使学生自主地得出结

论从而来完成能力目标,最后通过亲身体验,验证结论。

四、说教法

四首歌曲的风格各不相同。为了能帮助学生在对比中寻找共性,使他们更好地掌握音乐的作

用。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视觉图象法:

一般学生对《四大名著》的梗概都了解,但对作品主旨未必理解到位。在乐曲欣赏的同时,

配以电视剧照,给学生视听结合,避免枯燥的说教形式,使本来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化,

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分析主题曲。

2、对比欣赏法:

对于四首主题歌曲风格之间的区别以及主题歌曲与剧情的关联,我运用表格的形式将四首歌

曲的作品风格、主人公性格、主题歌曲风格、演唱方式作对比,从而使学生较直观地理解主题

音乐的作用。

3、体验法:

音乐审美必须要求体验到音乐的意境。在教学中我还创设情景,让学生以相同的剧情体验恰

当和不恰当的音乐对表演的作用。

五、说教学程序

本课主要是欣赏“四大名著”的主题歌曲,了解主题歌曲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

环环相扣的目标教学模式进行。

1、提问导入

这环节中我采用提问法直接导入新课。

⑴、课前播放学生熟悉和喜爱的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

⑵、首先简单了解学生对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西游记》知道多少。如:主人公、作者、故

事梗概等。然后提问了解学生对主题歌曲的感受。(认知目标)

⑶、用简练语言介绍《西游记》的文学地位与影响(德育目标),引出其他三部名著。

2、认定目标

列出表格,将学生的回答归纳到《敢问路在何方》的表格中。(能力目标)并口述3个目标。

(略)

3、导学达标

在这一环节中,我用感性的到理性的教学法。

⑴、与学生交流《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的剧情、主人公、作者、主题曲等常识和文学地

位与影响。(德育目标)(认知目标)

⑵、聆听、跟唱《好汉歌》和《滚滚长江东逝水》体会两首主题歌曲的乐曲风格和情绪,思

考为何同为赞颂英雄的影视作品,主题曲风格和曲调会相差那么大。

⑶、将学生的回答归纳到《好汉歌》和《滚滚长江东逝水》的表格中。(能力目标)

⑷、情景体验。播放《三顾茅庐》片段,先请学生配以《滚滚长江东逝水》模仿创编表演,

后请学生配以《枉凝眉》表演同样的剧情。最后请表演的学生谈谈自己在两次使用不同音乐表

演中的体会。(体验与感受)

⑸、将学生的回答归纳到《枉凝眉》的表格中。(能力目标)

⑹、探讨研究

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表格和其他学生喜欢的主题歌曲以及影片讨论“主题音乐的作用”,而

后各小组将讨论结果进行交流。从而总结出影视作品主题歌曲可以起到丰富银幕形象,加强影

视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作用的结论。(完成能力目标和教学重点)

⑺、内容引伸

音乐是我们大家非常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那么除了这种形式之外还有哪些形式?(文学、

美术、舞蹈、戏剧、影视等)音乐与这些艺术之间有没有联系?

引导学生理解音乐与其它艺术和我们的生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音乐还可将绘画、雕塑和

建筑的艺术美转化为听觉的艺术美,总之音乐与其它艺术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完成能

力目标和教学难点)

4、达标测评

这环节我紧紧围绕学习目标、教学内容,设计了2个练习,为检测学生对本课内容是否掌握达

标。

⑴、给影视片段,选择恰当的音乐

⑵、将文学、美术、舞蹈等艺术形式配合恰当音乐,进行综合艺术表演。

5、最后教师总结本堂课,出示本节学习目标,加深印象。

六、自评

本课优势:

1、教学内容均为学生喜爱的音乐作品

2、教师的精讲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相结合,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角色的转换。

3、运用综合艺术手段,启发学生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感受、模仿、探究,体现“过程与方法

”的课程目标。

荧屏之歌

教    具:多媒体设备、钢琴、练习纸等。

教学内容:

1、欣赏电影《泰坦尼克号》主题音乐《我心依旧》。

2、欣赏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主题歌《敢问路在何方》。

3、欣赏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主题歌《滚滚长江东逝水》。

4、欣赏电视连续剧《水浒传》主题歌《好汉歌》。

5、欣赏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主题歌《枉凝眉》。

6、动画片《猫和老鼠》片断。

7、电影《城南旧事》的主题音乐《送别》。

教材分析:

影视音乐是指为影视而作的音乐,影视歌曲是通过画面的视觉形象使歌曲内容更具体明确,更具有感染力。它借助于影视艺术的魅力得以广为传播,长期流传,而主题歌直接阐述主题。《敢问路在何方》是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的主题歌曲,音乐昂扬向上,主要表现了唐僧师徒四人赴西天取经,不畏艰险,踏平坎坷,战胜妖魔,最终修成正果。《滚滚长江东逝水》是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歌。《三国演义》是一部浩瀚的历史长剧,音乐表达的是一种厚实凝重的风格。再加上独唱演员浑厚的嗓音,给听众一种荡气回肠、回味无穷的感觉。《好汉歌》是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主题歌,音乐是作者创作的音调与民间曲调《锯大缸》动机的融会创造。可谓天衣无缝、恰到好处。同时运用了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生动地塑造了梁山108将好汉的形象。此歌一经播出,立即风靡了全国。

本节课着重欣赏四首中国作品,采用听、看、议、创、唱等多种方式,结合音乐的各种要素,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融入音乐里,在课堂中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强调和突出“学生角色”的作用,使其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自主地感受体验这些荧屏之歌。

教学重、难点:

对歌曲《敢问路在何方》、《滚滚长江东逝水》、《好汉歌》、《枉凝眉》的欣赏。

通过讨论、分析、比较等方法,学生能说出歌曲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教学目标:

1、欣赏歌曲《我心依旧》,学生说出其出处及音乐的情绪。

2、连续欣赏四首作品,通过讨论,学生说出各首歌曲的情绪、音乐风格及与各剧内在的关系。

3、《红楼梦》和《水浒传》主题歌曲的讨论分析,学生能说出影视主题音乐的作用。

4、欣赏《猫和老鼠》的画面片断,学生为画面设计音乐的风格、速度和力度等。

5、为了更好地领会影视歌曲,学生演唱《城南旧事》中的主题歌《送别》。感受体验该歌曲创设的意境和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泰坦尼克号》主题歌《我心依旧》。

2、问题:电影名称、歌曲名,歌曲的情绪?

3、师小结,并出示课题《银屏之歌》

二、听赏。

1、学生介绍我国四大古典名著,并分别讲出这四部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歌曲。

2、课件出示思考题,让学生有目的地欣赏这四首歌曲。

3、连续播放四首主题歌曲,鼓励学生能轻声哼唱,体会每首歌曲的情绪及音乐风格。

三、讨论。

1、每组学生各选择一首歌曲,分别进行分析讨论。要求从歌曲的歌词、情绪、音色、音乐风格和特点,及与各自的影视作品之间的内在联系入手,分析歌曲。讨论时记录,以便各组交流。

2、各组代表发言,其他组员补充。

师:小结。

3、问:如果把《枉凝眉》和《好汉歌》的曲调对换,会有怎样的效果?这样合适吗?为什么?

4、师:大多数的影视主题音乐都是展现本剧主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它能生动形象地塑造出剧中主要人物的形象和个性,同时它也能让观众在欣赏歌曲的同时联想到剧情的内容。

四、活动。

1、学生谈谈自己所熟悉的一些影视歌曲,并能哼唱或讲出喜欢的理由。

2、欣赏《猫和老鼠》中的一个片断,学生对其进行音乐风格、旋律、速度、力度等方面的编创,并作现场配音的尝试。

3、师:小结,对有突出表现的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播放原声音乐,进一步感受主题音乐与剧中人物形象之间的紧密联系。

五、演唱。(机动)

1、演唱电影《城南旧事》中的主题歌《送别》,能用优美的声音进行演唱。

2、谈谈该歌曲的风格特点。

六、师生小结。

影视作品中的音乐,不仅包括主题曲,还有插曲、情节音乐、背景音乐、过渡音乐等。同学们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你就会拥有许多优秀的音乐,你的生活也会变得非常丰富和美好。

七、结束曲《送别》

小草之歌经典教案 篇10

修睦完小:杨珍秀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齐读生字词

2、诗歌从几方面介绍小草的?

二、品读诗句,领悟感情

1、自由读1至3节,把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跟同学讨论。读交流。

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我读懂了小草虽渺小但不惭愧不气馁。

师:渺小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小草那么渺小却不惭愧不气馁?

生:渺小是很小很小的意思,是微小。因为小草能为大自然献出一点儿绿色,它虽然渺小,但也能做贡献。

师:从小草的身上你体会到它一种什么精神? 生:无比自信的精神。

师:非常好!你们能当自己就是一棵小草,展示出你们的自信吗?指名读。

生读,师评:好一棵自信的小草!听着你的声音,我能感受到你的乐观自信!我喜欢你这么自信的小草!生齐读,感受小草的自信。你还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小草虽然地位微不足道,但并不灰心不计较。师:微不足道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它并不灰心不计较?

生:微不足道是地位低微。因为它能为大自然做一丝奉献。师:这是一棵什么样的小草? 生:非常自豪的小草!

感情朗读,读出自豪的情感。

你们还读懂什么?

生:我知道小草向大自然的索取很少。

师:小草要什么才能生存?

生:一点点阳光雨露就能幸福地生活。

师:是呀,这就是渺小的小草,这就是低微的小草,这就是无所要求的小草,这样的小草它也能为大自然做出自己的贡献。让我们赞美它,饱含深情再读1至少节。

2、读4至6节,思考:一棵棵柔弱的小草,它们还有哪些作用?

读后交流

生:我知道小草可以防洪。

师:小草是怎样防洪的?

生:大伙儿用那密集的根紧紧地抓住泥土,手拉着手抗击,洪水冲不毁小草覆盖的土地。

生:团结协作抵抗洪水。

师:好,用坚定的语气读出小草击退洪水的豪情。

生:我还知道小草可以固沙。

生:我还知道小草可以美化环境。

师:对呀,团结在一起的小草,就可以创造许多奇迹,除了这些作用,你还知道小草的作用?

生:用于畜牧业

生:用于中草药

生:用于涵养水分。

…… 感情朗读。

3、读第七节,思考:小草还有什么特点?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枯黄的小草是什么样子的呢?面对这些枯黄的小草你会对他说得什么呢?

可怜的小草你会疼吗?

可怜的小草你还能活过来吗?

生:小草的生命力非常顽强。冬天全部枯萎,但春天一来,它又会绿遍大地。

生:这正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感情朗读。

三、体会感情,延伸拓展。

1、这样的小草可敬吗?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

2、读完全诗,你有什么启发?

生:学习小草无私奉献的精神。

生:被小草的自信,顽强,无私所感动。

生:也要像小草一样,乐观向上,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奉献社会。

师:是呀,纤细如丝的小草都能如此自信乐观地生活,认真过好每一天,努力地报效大自然,作为一个人,我们更应该认真过好每一天,好好学习,乐观向上,做到最好,回馈社会。愿同学们是一棵小草。作者在写小草实际上是歌颂那些像小草一样默默奉献的人。

3、面对小草,你想对它说什么?画图写赞美的句子。小草是渺小的,甚至微不足道,它却那样的乐观、自信;小草也是弱小的,它却那样的坚强、勇敢;小草是默默无闻的,它却把祖国山河打扮得如此多娇……

五、布置作业

1、背诵你自己喜欢的诗歌小节。

2、完成《课堂作业》的练习。

板书:

小草之歌 渺小-------不惭愧,不气馁

微不足道----不灰心,不计较 “我 索取少-------只要一点点阳光雨露 防洪 防洪 固沙 美化环境 生命力顽强 教学反思:

上一篇:国庆节 The National Day英文作文下一篇: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