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沈从文小说《边城》的审美意境

2024-10-21

论沈从文小说《边城》的审美意境(精选5篇)

论沈从文小说《边城》的审美意境 篇1

论沈从文小说《边城》的审美意境

意境或情境,在中国古代的诗论与画论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美学范畴。它指的是诗歌或绘画作品中,作者主观体验到的人生情绪,与作品描绘的客观物象融汇交织而形成的审美境界。沈从文的《边城》以恬静平淡的风格,小品散文的笔调,为我们绘就了一幅如诗如画、如梦如烟、田园牧歌式的美丽的湘西世界。这里的人民,诗意地生活,诗意地栖居。他们诚实勇敢、乐善好施、热情豪爽、轻利重义、守信自约,“凡事只求个心安理得”,就连吊脚楼妓女的性情也浸染着边民的淳厚,俨然是一个安静的平和的桃源仙境。整部作品凝结了人类灵魂深处的真善美,展现了湘西奇特风俗人情,这种美又与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浑然一体,充分体现了文艺理论中情景交融的审美意境。

一、讴歌淳朴自然、真挚善良的人性美

《边城》刻画了众多性格鲜明、至善至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作者以韵味隽永的笔墨,赞颂了未受现代文明污染的优美的人生方式和生命形态,表现了一种返璞归真的审美取向。翠翠是《边城》中的主角,她是湘西山川灵气化育而成的自然之女,天真、纯洁、活泼,柔情似水:翠翠在风吹日晒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心机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从小与祖父相依为命的她有着对祖父很深切的爱与依恋。常伴着月光偎依在祖父的身边唱歌、吹曲,对爱和美有着朦胧的向往与憧憬。她沐浴着自然的雨露,和着自然的节奏生长。当她逐渐长大成熟遭遇爱情时,她也表现出一种完全顺乎自然的状态,体现着人性中庄严、健康、美丽、虔诚的一面。

她对二佬的感情一直处于少女期的梦境状态。她在小镇看龙船初遇傩送,这使翠翠沉默了一个夜晚。两年后进城看龙舟,恍惚如梦地思念远在六百里外的傩送,而后对情郎更执著地追求。翠翠与傩送这对恋人既没有山盟海誓的豪言壮语,也没有离经叛道的骇世之举,有的只是原始乡村孕育下的超乎自然的朴素纯情,有的只是“遵从古礼”的淳厚人性,有的只是含蓄的东方的传统美德。这人杰地灵的偏僻之地,两颗年青的心靠拢了,他们按照自己的标准同时选择了对方。一切显得那么自然,而在这自然之中却显示了“人性”在这块尚不开化的山村的永久魅力,作者正是通过这一对青年男女的爱情反映了人性美。

如果说翠翠这一人物的人性美体现为阴柔之美的话,那么,傩送的人性则显现出阳刚之气。傩神是苗族驱除瘟疫的配偶神。“每年的驱魔节,苗民‘走阴桥’,到阴界的傩公、傩母像前占卜,证实是否有孕在身。”由此,沈从文的人性思想在傩送身上得到了再一次体现。“天保佑的在人身上不免有些龃龉之处,至于傩神送来的,照当地习俗,人便不能稍加轻视了。”傩送英俊如“岳云”,善歌似朱雀,温柔而又热情,这些都被看做是神赐的品格。另一方面,他“结实如小公牛,能驾船,能泅水,能走长路„„不骄惰,不浮华,不倚势凌人。”这些又寄托着沈从文的现实人生理想。如果说长养翠翠的是自然,那么傩送则是作者将神的偏爱和对人生的理想集于一身。他像山一样健壮,敬领了自然的恩宠也承负起自然中求生存的磨炼。正如伊甸园中有夏娃与亚当一样,沈从文的《边城》塑造了翠翠和傩送的形象,在他们身上共同体现了作者对人性复归的渴望。

老船夫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杰出代表。他善良、勤劳、朴实、憨厚、忠于职守、克尽本分。老船夫生活十分清贫,每顿只吃“闷瓜菜”,端午节连粽子都买不起,表现出来的仍是

重义轻利、助人为善的品格;夏天在溪口备置一口大缸,把茶叶“用开水泡好,给过路人随意解渴。”若过渡人“心中不安,抓了一把钱掷到船板上时”,老船夫必一一拾起,依然塞进那人手心里去,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了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你这个!”上岸买肉时,屠户不要他的钱,他则乘人不注意时将钱丢进竹筒,别人故意多给他斤两,他要求别人“公平对待”,最后到另一家屠户那去买肉。他贫穷,却不因此失去善良的本性。老船夫对待钱财的态度体现了沈从文对普通人性的理想:淳朴、善良的品格正是优美、自然人生形式的显现。个体是否能够得到他人的敬重,重要的不是物质占有的多少,而是他是否拥有一份健康、优美的人格。他终生为乡邻服务,却不图别人一丝报答。“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若干人”“年纪虽大,但天不许他休息,他仿佛便不能够同这一分,生活离开”。他生活虽然清贫,但却从不贪心;乐善好施,却从不索取,“凡事求个心安理得”。对于自己的女儿和外孙女,他疼爱有加,把自己的整个身心都给了她们。17年前,当他的独生女背着自己与驻防的一名绿营兵恋爱,有了小孩子后,他“却不加上一个有分量的字眼儿,只作为并不听到过这事情一样,仍然把日子很平静地过下去”。后来,士兵死于暴病,女儿殉情后,他又毫无怨言地担负起抚养外孙女的责任,直至撒手人世。老船夫对女儿、外孙女无私的爱仿佛就是炎黄子孙祖祖辈辈、生生世世得以繁衍的血缘纽带,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那原始的而又古老纯朴的人性之美。

人性美还表现在邻里中。船总顺顺的大方洒脱、豪爽慷慨、仗义疏财。面对风雨中丧亲失业,无依无靠的翠翠,尽释前嫌,忙前忙后。就连昔日向翠翠母亲求爱遭拒的杨马兵,闻讯后也不请自来照应翠翠。这里没邪恶、贪欲、倾轧、争执,人人都那么和善、诚挚、豪侠重义、肝胆相照、丝毫没有功利、没有企图。人和人的关系就是一个“爱”字,两性之爱、祖孙之爱、父子之爱、兄弟之爱、乡邻之爱等等。这是多么优美的人生形式,多么令人神往的理想人情境界。

《边城》中的湘西社会中淳厚、质朴的人性,彬彬有礼的古风,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表现了作者理想中的人性美。在边城这块“世外桃源”中充满着原始的、内在的“爱”。正因为“爱”才使得湘西小城、茶峒里的“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沈从文在后来曾经表白:“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诚然如此。

二、描绘湘西边城奇特的风俗美

在《边城》里,另一个深深吸引着我们的就是沈从文对湘西民俗风习的细致描绘:端午节穿新衣、喝雄黄酒、看龙舟竞赛和赛后水中捉鸭子,中秋节青年男女对歌传情,新年锣鼓喧天、舞狮子龙灯、燃烟花爆竹,小小的山城沉浸在一片热闹之中„„无不显示着湘西边城乡情民俗的特有美色,充满了古朴而又浪漫的情调。“这些山花流水般绚丽神奇的风俗画面,散发着泥土的清香,浸透着湘西山城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情调,它既是湘西世界独有的民俗,又是湘西日常世俗生活的组成部分,也是边城人雅致的人生方式”。

特别要提到的是,《边城》中的男女恋爱是很少封建意识的,淳厚而又别具特色的求爱方式,让人喟叹。一种方式叫“走车路”,意思是当男子看中某个女子时,便让家人托媒人去说媒,正式以聘礼相亲,虽也属父母操办,但是子女可以自主选择,不必绝对服从,如顺顺家天保大老向翠翠求爱时的选择。另一种叫“走马路”,这是由青年男女用互唱情歌的方式自定终身,父母不会干涉,大多先由男方主动开唱,待唱得女方动了心且纵情回唱之时,人间便又添了一对有情人。

翠翠的爷爷死后入葬的仪式,极有楚地巫鬼文化的深厚传统,每每读到那些充满着虔诚、庄重的文字,心里便真觉得辛苦了一辈子的老船工是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那点悲哀,便在浓浓的宗教情绪里消失殆尽。

《边城》中的妓女,是乡村另具特色的风景线。她们“聚集在一些吊脚楼的人家,„„白日里无事,就坐在门口小凳子上做鞋子,在鞋尖上用红绿丝线挑绣双凤,或为情人做绣花抱肚„„到了晚间,却轮流的接待商人水手,切切实实尽一个妓女应尽的义务”。——这在都市文明中是可耻的事情,但在边城,由于民情的淳朴,不知不觉只是多了一份谋生的职业,如小草、绿叶点缀着古朴美丽的边城。

湘西世界虽然是原始的、贫穷的、封闭的,但又是自由的、浪漫的、独立的。湘西山美、水美、人更美。湘西人敢爱敢恨、清澈透明、纯朴善良,勤劳忠诚,正是沈从文毕生膜拜的。湘西世界是沈从文心中虔诚供奉的神庙,它完美、自然、淳朴、宁静、自给自足,正如《诗经》中“适彼乐土”,它是沈从文理想的精神家园,心中永远皈依的圣地。

三、勾勒清新淡远的牧歌式自然美

《边城》开篇便将读者引领到湘西的一片旖旎风光中。一排苍翠的青山,峰峦叠嶂,下面环绕着一条清澈的小溪,流水澹澹,两岸绿树掩映,依依的树枝轻轻掠过水面。边城依山傍水,远离尘嚣,和平安祥,如世外之境。白塔下的老人、女孩和黄狗住在一条小溪边,“溪流如弓背„„清澈透明„„”。这座小小的山城,鸟语花香,青山翠竹,古朴的吊脚楼,耸立的小白塔,一脉清流相伴随„„花自开来水自流,自然的生命季节循环不息。如此自然环境,本身便是诗意盎然。与世隔绝,更增添了几分诗意的神秘。文中“哑哑的声音同竹管声振荡在寂静空气中,溪中仿佛也热闹了些”,难道这不是“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境界吗?“深潭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纹的玛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又何尝逊色于“池塘生春草,园鸟变鸣禽”的精巧?

人与自然就像一幅和睦、和谐、互相依存的图画:青山、碧水、白塔、红花、绿草,还有虫鸣、鸟叫相映成趣,如同几百里蜿蜒铺展开来的大背景,依山傍水的人家,在其中一动一静、一呼一吸,无不生机盎然,无不怡然自得。而自然景物又反过来似乎受到湘西人情的感染,无一不打上“湘西”的灵气,那清澈见底的沅水支流,那凭水依山的茶峒小城,那河街上的吊脚楼,那攀引缆索的渡船,那关系茶峒“风水”的白塔,那深翠逼人的竹篁中鸟雀的交递鸣叫,那对山悬崖半腰上极肥大的虎耳草„„“宁静安详自然的生存环境,使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自然而然有了明镜般的心灵和清泉般的情感,这里有梦有期待而更多的是顺其自然”。这份清丽、优美、自然,也无一不被赋予了另一种独特而鲜明深刻的生活意义。譬如那白塔,在一个风急雨狂、凄寒冷寂之夜轰然坍塌,老船夫也于此时悄无声息、不无遗憾地去了。入冬时节,白塔重建,光彩依旧,老船夫却一去不返,还有满怀愧疚、负痛出走的傩送也没有回来,只剩下翠翠一个人相伴白塔,常年累月为人摆渡,可曾想过何时将自己的爱情摆渡回来呢?不妨再设想一下,当她摆渡回家,瞥见对山高崖上极肥大的爱情信物——虎耳草,她年幼而成熟的心又会如何地动荡不安呢?

沈从文用最简练的字词语句勾勒出来的湘西水乡自然优美的生存环境,便于读者理解人物质朴的心灵、凄美的命运、高贵的人性,一切用来诠释美好的东西都将在这个境地呈现、交融、升华。

总之,整部小说情节简单、叙述凝练,带有浓厚的抒情色彩。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纯美的人性、淳朴的风俗相映成趣,融人性美、风俗美、自然美于一炉,从而形成独有的审美意境,将读者的思绪引入美妙的艺术空间,激荡起强烈的情感共鸣,给读者以醇厚的美感享受。

参考文献:

[1]邹 菡.翠翠:从山水走向社会[J].江西社会科学,2005,(5).

[2]赵 欣.沈从文边城小说的审美内涵[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4,(4).

[3]钱理群 温儒敏 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来源:《现代语文》2008年第08期。

作者:李晓红,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系

论汪曾祺小说审美意境的营造 篇2

关键词:审美意境;水乡风情;韵味无穷

意境是指抒情型作品中呈现出来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汪曾祺先生在其小说中以独特的方式营造了一方以故乡江苏高邮为背景的意境,开拓了迥异于别人的审美想象空间。文学意境有三种明显的特征:一是意境创造的表现特征——情景交融;二是意境创造的结构特征——虚实相生;三是意境的审美特征——韵味无穷。汪曾祺的小说中完整地诠释了“意境”这个词的内涵。他的水乡风情,用一圈圈的涟漪展现着独特的魅力;笔法上的留空白,把读者的思维引入了更为深远的空间范畴;而人性之美则给予了大众灵魂的震撼与净化。

一、水乡风情

景色作为意境营造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是小说中不可或缺的。汪曾祺的小说是以江南水乡为背景的,那江南水乡的美便不知不觉地流露出来。无论是那柔柔的水,还是水边柔柔的草,抑或是水中柔柔的鱼,都在昭示着水乡的独特风情。就如《受戒》结尾的一段景物描写,是一幅明丽的水乡风景画,这样的美景中一切都是纯真的,一切都是自然的,没有一丝外界的影响,没有一点政治的附加。正是在这种温柔娴静的景色中才会有幸福善良的人,也才会有自然欢快的生活情趣,才会有少男少女纯真朦胧的爱情,才会有恬淡和谐清新宜人的江南水乡风情。汪曾祺笔下的江南景色描写是纯天然的,没有任何的杂质。那淡淡的情节,淡淡的故事,淡淡的人儿,淡淡的情愫,一切都是淡淡的。但是这份淡然轻轻地抓住了读者的心,给予了在纷繁中生活的人们一缕清凉的空气。这也是我认为汪曾祺小说中审美意境营造的独特之一——水乡景色的温柔与淡然。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江南水乡不仅有令人沉醉的美景也有令人爱慕的美人。他们的一衣一裳、一颦一笑,也如水乡的美景一般风情万种,让你心花怒放。而这人之美,人之柔,在汪曾祺笔下都成为无限的审美意境,使读者遐思万千。就如《大淖记事》的一段描写,江南的女人,温柔的女人,也是勤劳的女人。她们的美有如江南风景般天然、纯洁。这美不是彰显的,不是雕饰的,不是强加的,而是从人本身所散发出来的;这美是人心灵深处魅力的自然释放,是人性真善美的闪光。

有美景,有美人,千姿百态的江南同样拥有美不胜收的风土民俗。这些特有的风俗也以其独特的姿态彰显着江南独特的美。而这些又都成为汪曾祺小说意境营造的独特工具。那敬奉佛祖却无清规戒律的乡村小庙和食荤娶妻的和尚(《受戒》);城乡交界处引车卖浆者流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大淖记事》);还有水乡的迤逦风光,城镇店铺的格局摆设,“顶香请愿”的古老习俗,迎神赛会的热闹场面等,无不表现出独特的地域风俗特色。《岁寒三友》中的一段描写充分展示了江南民俗之美。江南的风俗亦如江南的人和水一样是纯美的,是自然的。它只是淡淡展示著江南水乡人民淳朴的生活习惯,人情风貌。

二、韵味无穷

汪曾祺常常运用留空白的手法,让读者去思索语言背后所蕴涵的深层内蕴。这种手法最明显的表现是在小说的结尾。如《受戒》的结尾只是写到了英子和明海把船“划进了芦花荡”,一段清秀的景物描写替代了故事的结局。至于明海和英子这段爱情的结局却要我们自己去猜想。再如《职业》的结尾是孩子那一声响亮的“捏着鼻子吹洋号……”至于孩子的这个职业能否延续下去,孩子未来的生活如何,作者都没有说。也曾有批评家认为这样的结尾是文章的缺失,是一种败笔。作为一个故事,应该有完整的故事情节,结尾是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应该交代清楚的,如汪老这样结局是不可取的。我不这样认为。正是这种缺失,使得读者有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有了更多的思维方式。作者没有把我们的思维捆绑住,而是给了我们自由驰骋的空间,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哪种结局才是最符合情理的。一切都在该停的地方戛然而止,留待读者去思索这其中余味。

有人说汪曾祺是个语言大家,在我看来不如说他是位营造大家。简单的几笔便留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看似散淡的运笔,却有着无尽的韵味。这应该算是汪曾祺小说中意境营造的最精彩之处。我喜欢先生笔下的江南景,江南人,江南俗;也喜欢先生笔下独特的韵味带来的无穷想象。正如那句古诗所云:“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参考文献:

[1]阎嘉.文艺理论精粹读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李平,陈林群.20世纪中国文学.上海三联出版社,2004.

[3]王喜绒.20世纪中国文学的跨学科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读边城有感800字沈从文小说 篇3

在两年前的端阳,翠翠原本与祖父约好一起进城去看划船比赛,可不曾料想却与祖父失散,留下自己等到天黑之际仍不见祖父。在干着急的时候遇见了二老傩送,这是故事发生中的第一个误会。翠翠误以为二老是语气轻佻的两个水手中的一个,以为对方让她上妓女所在楼层想要欺侮她。因此一开始说话就有点冲,还骂了二老。这个误会使二老注意到了这个女孩。也使女孩愧疚,内心不安而对二老有了特殊的情感。翠翠回家后整整沉默了一晚,将二老悄悄地种在了心里。

第二个误会是老船夫跟翠翠说媒的时候,翠翠误以为是二老,在满心羞涩的时候,老船夫却说出是大老的时候,翠翠是不作声,心中却有股想哭的冲动。老船夫误以为翠翠跟大老是合适的一对,就让大老去选择“车路”或者“马路”来取悦翠翠,但这一开始给了希望给大老最后却让大老很失望的做法却为后文悲剧的发生埋下了伏笔。

大老因为知道二老也钟情于翠翠,又自觉比不上二老时,就决定从茶峒离开,驾家中那只新油船下驶,好忘却了上面的一切。在这种郁闷的心情之下,即使是水鸭子的大老也被淹坏了。第三个误会也在文中出现了,作为大老父亲的顺顺和二老即便知道老船夫想要撮合二老和翠翠的事,但那个死去的大老却用一个凄凉的印象,镶嵌在了这两父子的心中,因此两父子对老船夫的种.种试探与撮合行为都视若无睹,有意躲避。仿若人之常情般,即便知道大老的死与老船夫并没有直接关系,但心里却始终有个大疙瘩,认定是老船夫的拿娇与不爽快间接造就了这一惨剧。因此对老船夫的态度有了明显的转变,冷漠与隔离感给老船夫带来了莫大的压力,多次想要解释,想要与二老父子两拉近一下关系,却始终未得机会。最终成了老船夫的一大心事,像一个巨大的石头一样压着他而无法释怀的心事,他忧心忡忡的心事。最后老船夫在这忧虑与抑郁中死去了,留下了无依无靠的翠翠。

论沈从文《边城》中的水文化意蕴 篇4

在《我的写作与水的关系》一文中,沈从文一再强调自己“文学事业”的基础并不是建筑在一本或一堆“合用的书”上,而只是建筑在“水”上。沈从文是一位将水溶进自己生命的作家,水既是他性格的写照,也是他作品的灵魂。沈从文出生于依山傍水的湘西凤凰,湘西水系发达,自古就有“五溪”之称。沈从文生于斯长于斯,水深深地透进沈从文的血液,滋养着他的思想和性情。对于水的性格,沈从文也作了如下分析:“水的德性为兼容并包,柔弱中有强韧,从表面看,极容易范围,其实则无坚不摧。”〔1〕沈从文实际上是以心灵和精神来与水沟通,在水的滋养中,沈从文逐渐形成了对生命的领悟:“我是对一切无信仰的人,却是信仰生命”〔2〕;“一个人过于爱有生的一切时,必因为在一切有生中发现了‘美’,亦即发现了‘神’”〔3〕;“美固无所不在,凡属造形,如用泛神情感去接近, 即无不可见出其精巧处和完整处。生命之最高意义,即此种‘神在生命中’的认识。”〔4〕正是用各种感觉捕捉“美”和“生命”的人,才会于沉思静观中领悟人生之道,因缘际会,水造就了沈从文柔中带刚、无坚不摧的性格。

黄永玉曾这样描述沈从文:“上善若水……他就像水那样平常,永远向下,向人民流动,滋善生灵,长年累月生发出水磨石穿的力量。”这是对沈从文人格的由衷赞叹和评价,一语中的地指出沈从文人格中最重要的特质:追求“善”和“上”。

二、以水为中心的文化系统

水熏染着沈从文的性情和人格,自然对其创作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沈从文曾经说过:“故事中我所最满意的文章,常用船上水上作为背影,我故事中人物的性格,全为我在水边船上所见到的人物性格。”〔6〕沈从文的作品形成了一个以水意象为主,水的衍生意象及与水有关的周边意象的体系。无论是《边城》、《长河》等小说,还是《湘西》、《湘西散记》等散文,无不以水为背景而展开;水的衍化意象是指:水除了自然流动的液体形态之外,还包括多种变体形式,如雨、云、雾等。沈从文不仅仅把目光投向了水意象本身,同时对云、雨、雾等衍化意象也不吝着墨,其中雨是最典型的水的衍生意象。沈从文常常以雨、云为作品命名,如《雨》、《雨后》、《水云》等。同云、雨一样,沈从文作品的空气中还到处弥漫着撩人的风和缥缈的雾,这些富于诗意的意象的加入使其笔下美好的湘西世界更加令人神往。如小说《渔》表现的是湘西骇人听闻的“杀鱼节”;翠翠(《边城》)、萧萧(《萧萧》)等少女都有过关于鱼的梦,《第四》中“我”的朋友将鱼比作女人;另外频频出现的有关水的周边意象是船,沈从文直接以船命名的作品多如牛毛:《船上》、《船上岸上》、《石子船》等。船是水手柏子们谋生的工具,也是他们漂泊的家(《柏子》);吃“水上饭”的女子也有。除船外,沈从文还在作品中经常描绘碾坊、吊脚楼等颇富地域色彩的近水意象。《三三》中那个天真活泼的女孩从小便在碾坊旁边长大;《边城》中王乡绅家的嫁妆是一座碾坊。

综上所举,我们可以将沈从文的作品归属为一个以水为大背景的系统。而这个系统并非只有客观意象的意义。荣格说:“每一个原始意象中都有着人类精神和人类命运的一块碎片,都有着在我们祖先的历史中重复了无数次欢乐和悲哀的一点残余。”〔7〕水及其相关的意象在湘西这些闭塞的地方由古至今地延续和保存着,这些意象能通过岁月的淘洗一直延续至今,一方面说明这些意象在现实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这些意象在其生命延续的同时也积淀着一定的历史和文化。身为“五溪”之子的沈从文早已将水融入自己的生命中,水在沈从文那里,不仅是个客观意象,同时也具有主观寓意,促使他的作品形成了独特的以水为背景的文化系统,这一水文化系统的三个主要方面:生命文化、爱文化和神巫文化,而统观这些作品,最能集中体现和透彻展现水文化寓意的是小说《边城》。

三、水文化的主要意蕴:生命文化;爱情文化;神巫文化

水乃万物之源,生命之源。沈从文通过水来折射生命,具体表现为:一是借水寓意人类的生存意志,人类强悍的生命力。因为水那神秘的自然莽力,是人的生命韧性的`明证。《边城》中的老船夫和翠翠,老船夫失去了女儿,翠翠一出生没了母亲,他们都失去了生命中的至亲,但他们依旧活着,一条渡船,一只黄狗,一间草屋就是他们的整个世界。翠翠和老船夫简单、纯粹的生活,正是水――生命不息,流动不止的体现,展现出边地人强悍的生命力。二是写水边人的一身蛮野之气,呼唤人类的原始生命力。水乃阴柔的表征,但其阴柔里仍透着几分“野蛮”、“雄强”的力量之美。《边城》里最能体现水――柔中带刚这一特质的就是两次赛龙舟场景。端午节是边地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端午节的赛龙舟又是每年端午必举行的节日庆典。“带头的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受伤拿两枝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即刻蓬蓬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1〕沈从文不吝笔墨地描绘了边城里两次端午节,两次赛龙舟,突现出边地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力,那种自然(水)既养育同时也教育了边地人的雄壮、澎湃、野蛮的刚强劲,这正是生命原始的力量和美的体现。

《边城》里写了水注入边地人生命的活力,同时也写到了生命的结束,而生命的结束也与水不可分割。细心的读者会注意到,《边城》里三次涉及死亡,每一次死亡都与水相联。第一次死亡是翠翠的母亲,母亲的死是故意喝冷水导致的;第二次死亡是大佬,大佬为了成全弟弟决定驾船下行,不幸被水淹死;老船夫因为意外的变故而心事重重,终于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里辞世,这是文中第三次涉及死亡。 “夜间果然落了大雨,夹以吓人的雷声,电光从屋背上掠过时,接着就是訇的一个炸雷”。雷雨之后“门前已变成为一个水沟”,“屋房菜园地已为山水冲乱”, “泊在崖下的渡船,已不见了”。〔2〕老船夫就是在风雨交织,雷雨将息的时候死去。至此,水(雨)已不再是往日的熨帖与柔情,而是成为夺去生命的刀刃。笔者认为,《边城》里的水文化将其中的生命文化阐释得最为透彻的缘由就在此。生命文化最主要的两个内容是生与死,《边城》里,沈从文不仅展示了边地人柔中带刚的生命力,也借水更准确是借由雨这一意象讲述了死亡。正由于水(雨)这一凭借物,淡化了死亡的悲剧性,一定程度上使死亡升华,具有另一层意义:因为雨过后会天晴,所以在这里死亡其实是生命的重生,体现出边地人向“死”而生的豁达坚强。

就《边城》的创作动机而言,沈从文如是说:“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有的一分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8〕《边城》里,令读者印象最深的还是翠翠和大佬二佬间隐忍的爱情。翠翠在陪伴祖父渡船的日子里渐渐接触了爱情,情窦初开的翠翠每次思念心中的那个人(二佬)时,她都会坐在船上或者岸边,思绪被周围的水汽烟雾牵引着走了很远。“黄昏照样的温柔,美丽和平静。但一个人若体念到这个当前一切时,也就照样地在着黄昏中会有点儿薄薄的凄凉。于是,这日子成为痛苦的东西了。翠翠觉得好像却少了什么。好像眼见到这个日子过去了,想要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但不成。好像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3〕这是翠翠心底的触动,她想着在千篇 一律的日子里能有所改变,想结识新的人,新的事来给平凡的日子注入新鲜的活力,很明显这是少女思春的心情。“翠翠坐在溪边,望着溪面为暮色所笼罩的一切,且望到那只渡船上一群过度人……就忽然哭泣来了。祖父把船拉回来时,见翠翠痴痴地坐在岸边,问她是什么事,翠翠不做声……想了一会儿,觉得自己哭得可笑,一个人变回到屋中去。”〔4〕像这样翠翠坐在水汽氤氲的烟雾中等待的场景读者一定熟悉,沈从文总是把人物置身于烟雾缭绕的环境中,营造出如烟似雾般的梦境,制造出一种朦胧模糊的感觉。翠翠对二佬的感情,犹如这烟雾,看得见却抓不住,若即若离;却也仿佛是被这层层烟雾所阻隔,唯有将心底的爱意深藏。水汽烟雾的缭绕与翠翠心底的暗潮相得益彰,恰到好处地渲染了翠翠与二佬间朦胧飘忽隐忍的爱情。

湘楚的神巫文化极大地影响了沈从文观照不同生命存在形式的视角,在沈从文的小说中总透着一股“神灵”气息。沈从文创作的《边城》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都反映了神巫文化,而神巫文化都是通过水及其与之相关的意象体现的。

从微观来看,依山傍水的边地人自然地生,自然地死,顺应自然给予的一切安排,把日子一天天地过下去。“一切总永远那么静寂,所有人民每个日子皆在这种不可形容的单纯寂寞里过去。一分安静增加了人对于‘人事’的思索力,增加了梦。在这小城中生存的,各人自然也一定皆各在分定一份日子里,怀了对于人事爱憎必然的期待。”〔5〕边地人为何对自然如此顺应和服从?是因为在边地人心中怀有对自然的敬畏,因为边地人信仰天,信仰神灵。每当老船夫遇到难解的问题时,老船夫总是自我安慰和解脱地说:“天知道呢?”“一切顺应天命吧。”正是因为边地人信仰神灵,他们甘心将一切人事交给自然神灵来决定,也相信神会佑护这方水土百姓。

《边城》最显著地体现神巫文化要从宏观层面来看:整个边地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切都顺应自然的安排,也顺从自然的决定,一水绕城的河流沉默不息地流动,既衬托着边地人生命的韧劲和力量,也见证着边地人的悲喜交加,生离死别:《边城》里,母亲抛下翠翠饮水而死,二佬受良心的谴责决定划船下桃源离开了翠翠,最后,翠翠唯一的至亲祖父,也在雷雨交加的夜里撒手人寰,遭遇了这一切的翠翠在一夜间长大。自然既赐予她生命,赐予她苦楚,同时也赐予她活着的勇气和力量,所以翠翠依照往常一样把日子一天天地过下去。从宏观来看,边城的水就成了自然的缩影,透过这一派清波的映衬,通过一连串人事的变幻,折射出自然的“常”与“变”,折射出自然的“定”与“动”等规律。我们读《边城》总觉得从中透着一股神灵之气,正与沈从文思想里的神巫文化相呼应。沈从文通过对“水”意象的独特领会和挖掘,从中找到了极富诗意的艺术传达方式。在水(自然)与人的交相辉映中,构筑了一个和谐美好的湘西世界。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水中潜埋的文化精髓,水中渗透的文化底蕴,促使沈从文选择水来折射平凡人生里的悲欢离合,理性地思考湘西这片水土这方人民的生命形式和生存方式。

注释:

〔1〕沈从文・边城(M)//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8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74

〔2〕沈从文・边城(M)//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8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145

〔3〕沈从文・边城(M)//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8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118

〔4〕沈从文・边城(M)//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8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99

〔5〕沈从文・边城(M)//沈从文・沈从文全集:第8卷・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68

参考文献:

〔1〕〔6〕沈从文.沈从文全集〔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2〕沈从文・水云〔M〕//沈从文・沈从文文集:第10卷・广州:花城出版社, 1984.

〔3〕沈从文・烛虚・生命〔M〕//沈从文・沈从文文集:第11卷・广州:花城出版社, 1984.

〔4〕沈从文・烛虚・潜渊〔M〕//沈从文・沈从文文集:第11卷・广州:花城出版社, 1984.

〔5〕黄永玉.平常的沈从文〔J〕.读书,,(1).

〔7〕荣格・心理学与文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7.

论沈从文小说的电影改编 篇5

关键词:沈从文小说;电影改编;人性欲望

中图分类号:I206;J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4-0130-02

说到沈从文,大家就会想到他的《边城》,想到自然健康,不悖人理的率性,豁达,想到世外桃源似的“湘西世界”。小说中所描绘的世界是那么令人陶醉,那么自然,像《边城》里最令人感到恬静自然的是这样几句话,爷爷不知什么时候睡着了,黄狗和翠翠也睡着了,任那只船在倒映着蓝天的水里飘荡,立刻一幅天水合一人自眠的画就浮现在我们的眼前。电影和小说不同,小说是通过语言来塑造人物,读者通过想象来确定心中的人物形象,就像那句话说的一样,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电影却是一种直观的艺术,视觉冲击力更强,电影会将人物形象在银幕上固定,一千个读者只有一个哈姆雷特的直观形象。沈从文的短篇小说《边城》《萧萧》《丈夫》依次被改编成《边城》《湘女萧萧》与《村妓》,影片保留了对梯田,自然风光,吊脚楼的展示,对豪放、自然健康人性的歌颂,却突破了小说表达的主题,赋予它符合现实的生命意义。毕竟电影是二次艺术创作,是导演意图表现的手段。

《边城》讲的是发生在一个偏僻山村茶峒的爱情悲剧,这部小说以翠翠与天保、傩送的爱情纠葛为主线,最后天保被水冲走,傩送无法面对翠翠而出走,只留下翠翠一人活在记忆与希望之中。说到《边城》大家一般对翠翠分析的比较透彻,很少有人注意到爷爷的形象与作用,爷爷在这部小说中是善的化身,为翠翠的后半生不辞辛苦的操劳,包容着天保,傩送对他的误解,以其慷慨大方的做事风格赢得当地人的尊敬,最后却满怀无奈的离开这个世界。小说中翠翠的善良,天真无邪,爷爷的坚强善良,慷慨大方,包容,天保,傩送的兄弟情深都让我们敬佩不已。小说更是给出了一个开放式结尾,以“他可能永远不回来了,可能明天回来”结尾,让我们在失望之余又似乎找到了希望。沈从文曾经自诩, 他的创作是建“希腊小庙”,这神庙里供奉的是人性。然而他所指的人性, 并非五四主流文学推崇的启蒙主义的理性, 而是自然状态的人性, 即未经文明规范和教化的原生态的人性①。而在由凌子风导演的《边城》中,开头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不是自然风光,吊脚楼,而是沈从文在写作的图像,以图像开头不仅是对沈从文的尊敬也奠定了整部影片的基调。小说中在暴风雨之夜极力渲染天气的恶劣,电闪雷鸣。电影《边城》中对这一情节进行了改动,暴雨的夜里,白塔并未倒塌,而电影的重点已不在天气的恶劣上,注重的是爷爷和翠翠此时各自心里的所思所想。在此之后爷爷,天保的死,傩送的离开,翠翠一下子知道了所有事情的来龙去脉,她对银幕的那悲伤一瞥,让我们对她充满了无限的怜意,妙龄少女的梦不该碎的那么快。影片最后与小说不同的是杨马兵并没有陪在翠翠的身边,一切事情都是翠翠一人独自承担,导演安排这样的结果可以更加突出翠翠的坚强与悲剧性。在这部影片中尤其惹人注意的是旁白的大量出现,对于电影来说旁白是一大忌,但这部影片旁白的使用却令叙事更加流畅,清晰。

小说《萧萧》中,沈从文用不到一万字描述了湘女萧萧悲惨的遭遇,但同时也表达了对湘西那种原生态人们朴实,勤劳的赞美。在由谢飞导演的影片《湘女萧萧》中,导演除了保留大体情节外,对许多细节进行了改动。萧萧家里的长工原来规劝花狗莫要动萧萧的哑巴在电影中变成了真的哑巴,花狗引诱萧萧的地方由原野改成了一间磨房,而且在电影中增添了村中寡妇与铁匠私通被人捉奸而沉潭的情节,这一情节加大了对萧萧的警示作用,推动了她想与花狗逃往城里生活想法的萌生。在这部电影中萧萧掌握着自己的命运,她的行动更具有自觉性,萧萧看到村中寡妇被沉潭后计划逃走,在她去庙里吃香灰想打掉孩子,她的小丈夫没有出现,这些情节的安排都为表现萧萧的个人意志的自觉性作证,她时刻都充满了活力。但在反映主题方面电影更具冲击性,在影片中增加了萧萧发现自己身体的变化,抚摸自己胸部的画面,还有花狗偷看萧萧束胸的场面,表现了男性对女性身体的欲求②。而在小说中萧萧的逃脱沉潭具有侥幸的因素存在。沈从文的小说常常暗示湘西那地方的人, 大都处于原始朴野的生存状态; 没有道学先生, 因而也便少了许多道德的麻烦。萧萧的侥幸, 在于婆家没有读“子曰”的人③。但她毕竟没有突破封建制度对她的侵蚀,反而也让她的儿子走上了和她一样的道路。但在电影中为了反映了封建传统观念对人性的扭曲,批判了封建社会吞噬人性和生命的丑恶,并通过萧萧由具有反抗精神的善良少女转为封建卫道士的悲剧,提出了反封建的重要和必要性。但这个小说的结尾却没有在电影中呈现,电影中小丈夫长大成人了,成为了萧萧向往的新式学生,他在回家参加儿子的婚礼时,看到萧萧让牛儿娶一个大他好几岁的姑娘做童养媳,听到母亲让他同萧萧当晚同房的时候,他意识到自己的人生悲剧即将发生在牛儿身上,他丢下包袱逃出了那个家。可以说导演将希望寄托在这个受过新式教育的人,对当时的社会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在小说《丈夫》中,沈从文写了一位乡村农民去城里看他媳妇的故事。在那个岌岌可危的年代,为了生存村里媳妇不得不去城里吊脚楼下的河里做起了花船的生意,很多年轻媳婦从此染上城里人的恶习,堕落了。但《丈夫》中的老七却依然保持着那份善良,凭借女人的好处养活着丈夫及他们的家,她的身上闪耀着女性的光芒。小说中忽视了丈夫的心理感受,直到最后丈夫实在受不了了才捂脸痛哭。而依据小说改编的电影《村妓》则着重表现了丈夫的心理变化,于是丈夫的形象由小说中的木讷变成了电影中的有血有肉。特别是丈夫当着妻子的面把水兵的钱烧掉的时候,夫妻二人眼泪簌簌,丈夫形象瞬间饱满了。在电影《村妓》中对人物对话,人物心理进行了大的改动,对麦子,猪的询问本来是丈夫与水保的对话在电影中变成了与妻子的对话,这样更显得夫妻两人的关系更加自然真诚。在这部影片中,添加了一个重要人物那就是张老板,是张老板的出现不得不让妻子做出选择,是继续留在花船做张老板的妾还是跟着丈夫回乡下,她选择跟丈夫回了乡下。就是这一情节让老七的形象更加具体了,她没有任由自己堕落,追求幸福的自觉性跃然纸上。还有一点就是黄蜀芹导演的《村妓》在对两性关系的表现上有所突破,影片开头便是一个女人赤裸的上身,迷人的脊背,重要的是大胆地表现了男女的性爱,这凸显了人的正常的欲望,在表现主题上是一个飞跃。

总体上来说沈从文对城市生活持一种批判态度的。沈从文的批判实际上是泛化的,他所批判的城里人的弱点, 比如虚伪、庸俗、道德堕落、伦理沦丧、缺乏个性、小气、懦弱、懒惰、 冷酷、势利等, 乡下人同样也有, 这是人性的弱点而不仅仅只是城里人的弱点④。所以湘西世界的存在让沈从文在心理上有一个心灵的慰籍,终归那是他心中的一方净土。

参考文献:

[1]杨联芬《归隐派与名士风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2]刘琳《沈从文电影小说的改编之探讨》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5期.

[3]杨联芬《归隐派与名士风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4]高玉《论都市病象对沈从文湘西世界的建构意义》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作者简介:姜艳华,女(1989-),汉族,河南商丘人,现为河南大学文学院在读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戏剧影视文学。

上一篇:市五十四中法制报告会隆重举行下一篇:我骄傲我是中国人小学诗歌朗诵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