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限时训练

2024-06-20

第二次限时训练(通用8篇)

第二次限时训练 篇1

高一政治必修2限时训练

命题人温俊辉时间2014、5、29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中华民族的历史,不仅记录了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文功武略,也传扬着松赞干布、成吉思汗、努尔哈赤的旷古传奇。在我们薪火相传的记忆中,既有胡服骑射、关山飞渡,又有苏武牧羊、昭君出塞。中华民族的历史,为我们揭示了这样一条规律: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睦是繁荣昌盛的基础,和则两利,分则俱伤。这说明()

①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前提条件

②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团结是国家和人民之福

③必须十分珍惜和不断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④符合我国民族分布特点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历史形成的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对少数民族服饰、饮食、居住、婚姻、节庆、礼仪、丧葬等风俗习惯,国家给予了充分尊重和切实保障。这表明我国坚持()

A.民族平等原则 B.民族团结原则 C.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D.民族和谐原则

3.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围绕“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目标,在新疆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新疆各项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群众生活明显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突破,各族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明显增强。党和政府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原因是

()

①党和政府履行经济职能的要求

②各民族共同繁荣是维护民族团结的物质保障

③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

④民族团结是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4. 2012年“两会”期间,胡锦涛总书记在参加西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继续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确保西藏社会大局稳定。下列做法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的是()

①理性尊重彼此的差异,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

②要保护宗教活动

③要反对国际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干涉我国内政

④要在有少数民族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①②

5.2012年是兴边富民行动实施12周年。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新时期民族工作,“兴边富民”行动实施10多年来,随着边疆和民族地区群众生活明显改善,各民族群众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明显增强。这说明()

A.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前提条件B.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政治基础

C.民族凝聚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D.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

6.为加快发展民族教育事业,内地省市根据国家要求认真落实对民族地区的教育对口支援工作。落实教育对口支援工作()

①是增进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政治保证

②是贯彻我国处理民族关系原则的具体体现

③保障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④体现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7.正确认识和处理我国的民族关系,最根本的就是要始终不渝地坚持民族平等,加强民族团结,推动民族互助,促进民族和谐。下列观点正确的是有()

①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治基础

②民族地区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保证

③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

④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各民族平等和团结的充分条件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8.我们中华民族,在旧中国由于贫弱,备受帝国主义的欺凌。而如今,我国已初步繁荣昌盛,昔日“东亚病夫”成了亚洲体育强国。回过头来看我国56个民族,无论在人口数量、发展程度上有什么差别,都是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民族关系已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B.我国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实现了平等

C.我国的民族问题已得到了顺利解决

D.现阶段我国的民族矛盾都是人民内部矛盾

9.我国每个民族都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全部由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公民担任。这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中的________原则。()

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C.各民族共同繁荣D.民族区域自治

10.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投入,“兴边富民”的政策对加快边疆民族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发挥了良好的促进作用。这说明()

①民族地区的发展离不开国家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

②促进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已成为我国的中心工作

③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是现阶段我国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

④国家在投资、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支持是民族地区发展的根本原因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11.下列选项中,符合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是()。

A.宗教教徒到学校给学生宣传有神论

B.到教堂内进行无神论宣传

C.外国教会派人到中国传教

D.不得利用宗教干预国家行政、司法、学校教育和公共教育

12.下列行为,不符合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是()。

A.公民有信教或不信教的自由

B.坚持独立自主自办宗教的原则

C.有过去信教现在不信教或过去不信教现在信教的自由

D.允许外国传教士在我国宗教场所传教

13.在我国,之所以要贯彻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这是因为()。

A.宗教信仰自由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政策

B.少数民族中信仰宗教的人很多

C.宗教有它自身的发展规律,不能用行政的力量去消灭

D.宗教观念已是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14.我国宗教实行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这一原则是为了()。

A.抵制外国宗教的渗透,不再与外国宗教团体发生联系

B.保证我国宗教团体与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C.加强无神论教育,促使宗教逐步消亡

D.促进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的团结

15.我国既要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又要弘扬科学精神。之所以要弘扬科学精神是因()。

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要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也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②我国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 ③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科学世界观和无神论的宣传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任务 ④科学精神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D.①②③④

16.佛教提倡人间佛教,把建设人间净土作为自己的最终目标,这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追求一致。如果把人间净土这种目标的崇高性和实现人间净土的积极性推广到宗教以外更广阔的社会领域,这种精神动力就会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这反映了在我国()。

A.宗教的本质发生了根本变化,宗教主要起积极作用

B.宗教界人士自觉维护国家的最高利益,放弃了有神论信仰

C.宗教组织能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积极作用

D.我国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

17.甲、乙、丙三个同学在基督教教堂门口,见一神父在讲《圣经》。甲说:“宗教有助于提高道德修养,我们进去学习一下。”乙说“宗教是精神鸦片,我们进去批评它。”丙说:“神父讲《圣经》是在搞封建迷信活动,全是一派胡言。”下列对三位同学的看法分析正确的是()。

A.甲正确地认识到宗教的社会作用,应当学习

B.乙指出宗教的消极作用并主张向宗教宣战是正确的C.丙正确指出了宗教活动和封建迷信活动的共同点

D.乙指出了宗教的消极作用,但主张在宗教活动场所宣扬无神论是错误的18.党和政府一贯要求,要深入挖掘和弘扬宗教教义中的积极因素,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为促进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祖国统一做贡献。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就是要求()。①教徒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②教徒在政治上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共产党的领导 ③宗教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④信教群众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祖国统一作贡献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9.近年来,我国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爱国爱教、团结进步、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祖国统一作出了积极贡献。这说明()。

①我国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把爱国和爱教结合起来 ②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我国的宗教组织及其成员在政治思想面貌上已发生了变化 ③宗教能够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④广大教徒放弃了有神论的思想和宗教信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指的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的()。

①人民代表大会 ②人民政府 ③人民检察院 ④人民法院

A.①B.①②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国务院公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四条规定,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人民政府,按照各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从这里可以看出,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①是该地方的最高权力机关 ②可以依法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相关法规 ③有权根据国务院的授权制定行政法规④其自治权即立法和文化管理自治权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2.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权的正确表述是()。

A.民族区域自治权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法院和检察院行使

B.民族区域自治权由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行使

C.民族区域自治权只有少数民族才能享有

D.民族区域自治权的实质是少数民族的自由权

2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认识正确的是()。

①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 ②有利于民族自治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③有利于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④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发展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4.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第十九、第二十条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这表明,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

①享有变通执行权 ②可以依法根据本地实际制定相关法规 ③是该地方的最高行政机关 ④是自治地方的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25.《格萨尔王传》是藏民族大型口头说唱英雄史诗,西藏自治区政府成立专门机构对其进行全面的抢救和整理。这说明()。

①藏民族文化遗产得到保护和传承 ②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是保护民族文化 ③自治区文化管理自治权受法律保护 ④自治区政府履行发展文化事业的职能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限时训练答案

1.答案:B

解析:①说法错误:应为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各民族共同繁荣是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物质保证。④材料体现不出来。

2.答案:A

解析:B、C、D材料不体现。

3.答案:B

解析: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②正确。各民族间存在差异,要求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③正确。①错误,中国共产党不是国家机关,不能履行国家职能。④观点本身正确但题中要求说明的是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性,而不是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因此④与题意不符合。

4.答案:A

解析: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民族团结的物质基础,因此①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②错误,应是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③正确,维护民族团结要反对国际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干涉我国内政。④错误,我国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而不是在有少数民族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5.答案:D

解析:民族平等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故A、B不正确,C项说法虽然正确但与题意不符。

6.答案:B

解析:落实教育对口支援工作贯彻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基本原则,体现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②④正确。①说法错误,落实教育对口支援工作并不是“政治保证”。③“保障了”说法绝对化,落实教育对口支援工作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受教育的权利。

7.答案:C

解析:④中的充分条件表述有误。

8.答案:A

解析:由受欺凌到受尊重,说明我们的民族关系发生了巨变,A正确。B、C、D说法本身错误。

9.答案:A

解析:题干充分体现了少数民族行使当家作主和管理本民族地区事务的权利,故A符合题意;D不是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10.答案:A

解析:②说“促进边疆地区发展是中心工作”的说法是错误的;④错误,民族地区的自力更生是发展的根本。解析 宗教不得干预教育,A项错误;不得在宗教场所宣传无神论,B项错误;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C项错误。

11.答案 D

解析 A、B、C三项符合我国宗教信仰自由的含义,D项违背了我国宗教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故选D。

12.答案 D

解析 A、B两项正确但不是题干的原因,应排除。D项表述错误。宗教有其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我们

不能依靠行政力量去发展或消灭宗教,在现阶段,它还将长期存在,所以我们要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可见C项正确。

13.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我们对独立自主自办宗教原则的理解。A项错误,我国宗教界的对外交往,是我国对外活动的一部分;C项错误,宗教的消亡有其客观历史条件;D项不符合题意。

14.答案 B

解析 ①②③④都正确,所以选D。

15.答案 D

解析 我国把佛教的人间净土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结合,这表明我们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A、B说法错误,在现阶段,宗教的本质并未改变,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也不是让信教群众放弃有神论信仰。D不符合题意。

16.答案 C

解析 A、B、C三项的说法都是错误的,都不符合我国的宗教政策。故选D。

17.答案 D

解析 ①错误,不符合我国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18.答案 D

解析 ④观点错误,不符合我国的宗教政策。故选A。

19.答案 A

解析 自治机关是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故选①②即B项。

20.答案 B

21.答案 B

解析 民族区域自治权是由民族自治机关行使的,而我国的民族自治机关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排除A项;C、D两项说法不正确。

22.答案 B

解析 ②表述错误。民族自治区享有一定自治权,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①③④都是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所以应选C。

23.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理解。经济发展是民族地区繁荣和稳定的物质基础,①错误;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④错误。②③正确表明了民族团结的意义。

解析 ①②是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体现,③④说法错误。

24.答案 A

25.答案 A

第二次限时训练 篇2

1 研究方法

1 . 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沙滩排球技战术,特别是垫球技术相关文献,研究有关资料为写论文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

1 . 2 逻辑分析法

运用归纳、推理、演绎、类比等逻辑分析方法,对取得的各种信息进行研究,论证有关的结论和建议。

1. 3 观察法

通过参加全国大学生沙滩排球锦标赛的机会,作为教练员现场观察以便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2 结果与分析

2 . 1 “第二次击球”的界定

本文中的“第二次击球”是指以下三种情况的击球(不包括使用传球技术进行的击球)。

(1)接发球后的非接发球队员的第二次调整击球。

(2)防起球后的非防守队员的第二次击球。

(3)球触拦网手后的非拦网队员的第二次击球。

2 . 2 “第二次击球”的作用

2.2.1 相当于室内排球二传队员的传球组织

在引言中已经提到在大学生运动员(非专业的沙排运动员)的这个群体里,传球技术基本上不被使用,因此在第二次击球时运动员使用的全是垫球技术。而第二次击球实际上是组织有效进攻的一次击球,所以这次击球的效果会直接影响进攻方进攻的有效性。这就相当于室内排球接发球后二传手合理有效将球传给进攻队员,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进攻队员的进攻效果,化进攻为得分。临场观察发现,许多运动员在进行第二次击球时不但不能将球击到预定目标,有的甚至相差甚远,这样会白白浪费一次进攻得分的机会。当接发球的效果不理想或者防守起球的旋转性加强之后,第二次击球的效果就更难保证了。但如果运动员这次击球的效果比较理想,就会使本方进攻打得比较流畅形成得分。比如中国石油大学的两名队员由于第二次击球的效果非常好,有时会在沙排场上打出像室内排球一样的近体快球和短平快球。可见,第二次击球对于本方组织有效进攻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2.2 能起到化被动为主动的作用

在沙滩排球比赛中各队都比较重视发球的攻击性,力争在发球这一环节达到破坏对方一传、破坏对方进攻,甚至直接得分的效果,这给对方的接发球造成很大困难。一旦接发球不到位的时候,进攻方就处于特别被动的局面。因为,此时由于接起来的球要么离网较远,要么就是高度比较低,或者是旋转比较强,因此第二次击球的队员需要更快的移动,更好的控制球的旋转,而且还要将球垫击更远的距离。这些不利因素都会大大增加最终击球的准确性。一旦击球的准确性下降,本方的进攻队员就无法发挥进攻的威力。而此时,如果能够利用第二次击球将球调整至合理位置,那么本方的被动马上会转为主动。而观察发现大学生沙滩排球比赛中大多运动员在遇到被接发球运动员垫得很高、距离球网很远的球不敢将球调整至距球网近一些又合理的位置,有的运动员只是无目的将球击打一下,最终影响了进攻的效果。

2 . 3 提高“第二次击球”效果的训练方法

通过几年的训练实践,根据大学生运动员的特点,按照从易到难、从简到繁、尽可能接近比赛实际的原则,总结了如下的训练方法。

2.3.1 移动、取位后 ,垫击准确性练习

教练员抛出各种性能和不同位置的球,运动员迅速取位后将球垫至一定目标。这种练习方法还可以演变为垫球目标不固定的练习,即在教练员抛出球后,临时指定垫击目标,以此加强运动员的反应能力。

在这个练习中教练员一定要强调移动的快速和取位准确的重要性。因为在临场的观察和平时的训练中发现运动员即使有充分的移动时间,也经常出现取位不好的情况。所以就产生了人与球过近,导致击球点不能保持在腹前一臂距离,最终的结果是击球点高的时候球会垂直向上或偏向后运动,击球点过低的时候球被击起的高度不够,两种情况都会增加扣球的难度。还有一种情况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运动员不面向击球方向击球,而是采用侧垫的方式进行击球。很多时候不是他们移动取位的时间不够,而是学生的一种不好的习惯。因此,教练员一定要在平时的训练中向学生讲明白移动、取位对于击球效果产生的良好影响。

2.3.2 防守后的垫球练习

教练员站在高台利用扣、吊、轻打等各种方法,打出各种性能和位置的球,运动员防起后,非防起球队员快速起动,取位将球垫击至一定目标。练习中垫球目标要根据防起球运动员的位置进行选择。原则是(以右手运动员为例)将球垫至该运动员前方、右手手臂上方、左右不超过一臂距离,且要有一定高度。

教练员在这个练习中要强调两人之间的配合。垫球队员在垫击调整的过程中要尽可能观察同伴的位置和跑动的线路然后将球垫至上文提到的位置。扣球队员最清楚自己的跑动线路和将要扣球的位置,因此扣球队员更要主动积极的通过语言和肢体信号通知垫球队员自己的意图。

2.3.3 一人拦网、另一人防守起球后的垫球练习

一人在网前拦网,教练员运用各种手法,打出各种球,非拦网运动员防守起球后,拦网运动员拦网落地后迅速起身、取位,将球垫击至一定目标。垫击目标的原则同上。

2.3.4 一人拦网 ,球触拦网手后的垫球练习

此方法要求教练员打出的球要触及拦网队员的手。沙排比赛中球触拦网手后,本方只能有两次击球的机会,就要将球击打到对方场区。所以非拦网运动员在垫击时要注意同伴拦网落地后的位置,将球合理地垫击至一定目标。

2.3.5 接发球后的垫球练习

这是一种接近比赛实际的练习方法。教练员或者是运动员在底线后按照正式比赛的形式发出各种性能、各种位置的球,运动员接发球后组织进攻。此种方法还可采用多球练习,以提高运动员的接发球能力和垫调能力。

3 结论与建议

3. 1 结论

大学生沙滩排球比赛中“第二次击球”起到了类似室内排球二传手传球组织的作用,同时良好的“第二次击球”效果能够化解本方的被动局面。而且“第二次击球”的效果已经成为了影响大学生沙滩排球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

3. 2 建议

第50课时第二次作文训练 篇3

科目

第50课时

班级

姓名

组长

制作人

制作时间

作文训练学案

第一课时

训练目标:(1)材料作文的审题方法;(2)继续训练“六字联珠法”作文。自学指导:

(一)读材料一,思考,提主旨(8分钟后抽查)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文。

一位并不出色的学生问老师:“老师,我在你心中排第几?”老师毫不犹豫的回答:“第一!”学生惊喜的问:“真的?”老师意味深长地说:“得第一并不难,只要愿意另起一行,每个人都是第一。”

要求:(1)自选角度(2)自定立意(3)自拟标题 点拨:多角度切入(老师的话是切入点)

(1)每个人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愿意改变,给自己一个新的起点,就能得第一。——给自己一个新的起点

(2)态度决定一切,只要你愿意,就能得第一。——态度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

(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这方面你就是第一。——活出我自己(走适合自己的路)

(二)读材料二,思考,提主旨(8分钟后抽查)

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小男孩在他父亲的葡萄酒厂看守橡木桶。有一回,一夜之间,风把他排列整齐的木桶吹得东倒西歪。父亲摸着孩子的头说:“孩子,别伤心,我知道你会想办法征服风的。”小男孩擦干眼泪,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每只桶都装满水。从此,木桶再也没有被风吹倒。他高兴的给父亲说:“我懂了,木桶要不被风吹倒,就要加重木桶自己的重量。”父亲赞许地笑了。(1)角度自选(2)立意自定(3)标题自拟(4)不少于800字的论述文 点拨:从多方切入

(1)小孩的话。——努力改变自己,才能立足于社会

(2)小孩的做事方法。——勇于思考,善于思考,才会出成果

(3)父亲做事的方法。——鼓励是一支助推剂

(三)阅读下面命题作文题目和要求,思考注意问题。(8分钟后抽查)

3、命题作文

心灵的契约是我们每个人与自己或他人在内心的约定。诚信、责任、理想、诺言、操守······支撑“人”的结构,体现契约精神。缺乏心灵契约,浮躁空虚,游离易变,犹如失去根系的大树,失去源头的大江,只能枯萎、干涸······

请以“守住心灵的契约”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论述性文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提示:抓住关键词“守住”“心灵”“契约”

“契约”是一种约定,可以是对他人、对自己的约定、承诺。

“守住”:“坚持”“保持”“不改初衷”等。

“心灵”:要写精神层面(有别于书面约定)第二课时

限时训练一 篇4

1,唐太宗曾对吏部尚书杜如晦说:“今专以言辞刀笔取人,而不悉其行,至后败职,虽刑戮之,而民已敝

矣。”这句话意在强调()

A.应严刑处罚失职官员B.选官须注重才学

C.官员失职会危害民生D.选官应注重品行

2,北宋初期,行使监察职能的御史弹劾官员时很少涉及宰相。至北宋中期,御史则与宰相“分为敌垒,以交战于廷”。这种现象反映了()

A.官僚内部斗争集中于相位之争B.宰相位尊权重的传统开始改变

C.专制权力得到进一步强化D.监察官员与宰相权力基本对等

3,东西方先哲的思想,有的倾向哲理思辨,有的倾向实际功利。其中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

①墨家学派的诉求②王阳明心学的主旨

③智者学派的主张④百科全书派的共同追求

A.①③B.②④C.①②④D.①③④

4,1948年6月,华侨领袖冯裕芳等人发表的声明中说:“一年以前,都市里许多不关心政治的上层人物,表示并不反对国民党打共产党,但希望早一点打完共产党,快点给他们和平。现在呢,他们改变了,他们希望共产党早点打完国民党,快点给他们和平。”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这些“上层人物”

A.对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失望B.受到《国内和平协定》的影响

C.对政治局势缺乏正确判断D.看到国民党军队主力已被消灭

5,英国“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规定了国王不得违反某些法规,但对国王可以行使的权力却未明确

规定。结合所学,国王仍保留的权力是()

A.筹集税款B.干预立法C.招募军队D.任命大臣

6,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

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

A.《黄埔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

7,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夕,发动群众宣传和讨论宪法草案的标语口号有()

A.“为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而斗争”B.“争取社会主义在我国的完满实现”

C.“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D.“热烈庆祝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基本建立” 8,在中美关系的发展中,台湾问题是一大障碍,在扫除这一障碍的过程中,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事件包括 ①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②尼克松总统访华③中美两国正式建交④邓小平访问美国

英语书面表达限时训练 篇5

国内某英文报招聘兼职记者,报道2012年奥运会。假设你是李 目前在英国做交换生,想应聘这份工作,请按下列要点写一封自荐信。

1.个人情况:熟悉本地情况,有相关工作经历。

2.能力优势:英语好、爱好体育、善于交往、团队合作等。

3.承诺:保证按要求完成任务。

宜居城市:第二次城市革命 篇6

2005年1月27日, “宜居城市”四个字首次在国务院的文件中出现, 立即在城市科学界和全国各城市产生巨大的感召力, 六年来一直是社会舆论的焦点, 专家研究的重点, 市委书记、市长关注的热点。截至目前, 全国已经有两百多个城市明确提出建设“宜居城市”目标。这种社会各阶层自觉追捧一个城市新概念的现象, 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在我国城市领域是第一次。

一、“宜居城市”是第二次城市理想重构时代的完美选择

中国能够找到考古依据的城市, 可以追溯至4000年前的夏代。此后的3000年间是中国城市“以安全为本”的时代, 也是中国城市的第一个时代。“固若金汤”成为我们祖先的第一个城市理想。所有考古资料和历史文献都表明, “安全为本”是中国第一个城市时代的最主要特征, 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都以城市“安全”为核心进行, 形成“高墙深池、重城壁垒”的空间形态特征。

1000年前, 北宋时期, 随着国际交通格局从陆路时代开始进入海洋时代, 经济要素开始试图参与主导城市发展的话语权, 中国城市不惜牺牲部分“安全”设施, 打破坊墙, 从封闭的“里坊制”城市转向“街巷式”城市, 中国城市从“以安全为本”时代进入“以经济为本”时代, 史称“宋代城市革命”。“财源滚滚”由此成为我们祖先的第二个城市理想。《清明上河图》为我们留下“宋代城市革命”后的繁荣街巷景象。直至今日, 我们的城市依然保留“宋代城市革命”奠定的“街巷式”空间格局形态特征。

人类自利的本性决定了“以经济为本”的城市, 必然在1000年后陷入困境。由于对利益的无限度追求, 城市承载的财富梦想不断放大, 导致“城市病”暴发, 摩天大楼疯长, 规模恶性膨胀, 环境污染, 生态破坏, 交通拥堵。难道这就是人类苦苦追求的城市文明吗?

100年前, 一个城市理想重构的伟大时代再次到来!

1898年, 英国社会学家霍华德提出“田园城市”理论, 标志着人类第二次重构城市理想的开始。而在中国, 真正的第二次城市理想重构则是在20世纪80年代也就是改革开放之后才真正开始, 国家有关部门先后提出的“园林城市”、“文明城市”、“卫生城市”、“森林城市”、“环保模范城市”、“生态城市”等, 本质上都是中华民族城市理想二次重构的积极探索。

1996年, 联合国人居中心在伊斯坦布尔召开联合国第二届人类住区大会, 这次会议为人类第二次城市理想重构画上圆满句号——大会通过的“人居议程”明确提出了“适宜居住的人类住区”概念。人, 成为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关注的核心。2004年, 中国规划师杨保军博士参与修编《北京城市总体规划》, 用了一个更加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诗意的词语——“宜居城市”表达这一城市理想, 列入北京城市发展目标, 并被各方认可, 最终写入国务院文件。

重温4000年的中国城市发展史和世界城市文明史, 我们才能看清“宜居城市”是历时百年人类第二次城市理想重构时代的完美选择, 本质上是人类的第二次城市革命。“宜居城市”表达的是人类继追求安全、财富之后的第三大城市理想, 代表的是城市的最佳境界, 唤醒的是所有人对于城市未来的美好梦想, 开创的是一个崭新的城市时代, 重建的是所有人的城市价值观, 将要涌现的是一批新的城市偶像。

二、“宜居城市”是城市各阶层利益最大公约数

如果说人类聚落从乡村形态转向“以安全为本”城市形态的最初3000年, 所确立的是权势阶层对于城市发展的独家话语主导权, 那么宋代第一次城市革命, “以经济为本”的城市, 就成为权势阶层和财富阶层合谋与博弈的结果。而“宜居城市”所确立的是“以人为本”的普世城市价值观, 所有市民的利益诉求都应当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得到尊重, 不分阶层、性别、年龄、民族、信仰, 都能充分分享城市发展的文明成果。所以我们说, “宜居城市”才是真正的人民城市, 最终一定是所有市民共同意愿的结果, 是城市各阶层利益的最大公约数。

1996年联合国文件对于“宜居性”的定义是“空间、社会和环境的特点与质量”, 并强调这些对人们的个人和集体幸福感, 对所在社区居民的满足感有着独特的作用。

中国中央人民政府文件对宜居城市内涵的表述, 集中体现在国务院2005年1月27日《关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第八条:“坚持以人为本, 建设宜居城市。要采取有效措施, 进一步改善居住环境, 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精神和身体健康的需要, 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居住和生活质量。要解决好人居环境和交通、上学、就医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构建和谐社会, 把北京市建设成为我国宜居城市的典范。”

《关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第八条开宗明义:“坚持以人为本, 建设宜居城市。”这是国务院文件首次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以人为本”与城市工作目标直接联系起来。这实际上是明确了城市工作宣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就是建设宜居城市。可以说, 指导、领导城市工作的领导干部, 特别是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人, 如果不懂宜居城市, 是不可能做好城市工作的。宜居城市, 是城市工作的“纲”, 纲举目张, 抓住宜居城市这个主题, 城市工作就会举重若轻, 就会事半功倍。

《关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第八条中的关键词语如居住环境、生活质量、精神和身体健康、交通、上学、就医、和谐等, 都是以民生为切入点, 人民群众自然最为拥护。

参照联合国和国务院文件精神, 结合中国城市发展实际, 2007年我们完成了《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课题, 初步建立了我国宜居城市理论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我们认为, 城市的综合“宜居性”由自然宜居性、工程宜居性和社会宜居性等三个部分组成, 外在表现为社会文明度、经济富裕度、环境优美度、资源承载度、生活便宜度、公共安全度等六个方面, 具体包含定量与定性、主观与客观有机结合的83项评价指标, 综合宜居指数80以上且没有社会秩序混乱、环境严重污染、生态恶化、贫富差距悬殊等否定条件, 才能称之为“宜居城市”。宜居城市评价指标无不体现以人为本、普惠大众、造福后代的思想。

宜居城市, 核心价值观是“以人为本”, 基础是“居者有其屋”, 建设目标是保障全体市民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人人都有幸福感、愉悦感、满足感、归宿感。促进宜居城市发展的积极力量, 也必然来自每一个市民内心深处美好的城市理想, 超越阶层利益, 不分官民贫富, 不论男女长幼, “环境优美, 生活愉悦”的城市理想是完全一样的。

三、建设“宜居城市”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宜居城市, 是中国自宋代在经历了1000多年“以经济为本”的城市发展之后, 又一次重大的城市思想变革, 其规划、建设、管理、评价, 都必须综合考量空间、社会、环境等因素, 同时还要结合中国特色和不同时期城市发展的主要矛盾, 城市空间形态、规划建设方法、管理方式都必将随之发生深刻的变化, 并必将成为宋代第一次城市革命之后中国第二次持续千百年的城市革命。建设宜居城市, 是漫长的历史过程, 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

建设宜居城市, 首先要建立宜居城市的科学概念体系和评价指标体系, 并创新城市规划思想体系、方法体系。《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虽然已经于2007年4月19日通过建设部科技司评审验收, 但也只是初步建构宜居城市的科学概念、基本内涵和评价指标体系, 需要补充完善的地方还很多, 还有大量基础科学研究工作要做。而城市规划领域, 包括正在使用的大学教科书, 都是抄袭西方工业革命时期奠定的“以经济为本”的思想体系、方法体系。因此, 现在最需要的是建构“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新思想、新方法体系。2010年,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已经批准《宜居城市规划方法研究》立项, 全面的研究工作于2011年真正启动, 城市规划新知识体系的创新与完善, 需要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理论的多次反复, 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

建设宜居城市, 需要转变城市发展方式。要坚决反对形象工程、面子工程, 要从盲目扩张城市规模, 建大高楼、大广场、大马路、大草坪, 千城一面, 向合理用地、美化社区、配套服务、完善功能、突出特色转变。宜居城市具有空间差异性, 宜居城市建设还应当突出地方自然特色和地域文化特色, 彰显城市个性。

建设宜居城市, 还要转变城市管理方式。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我国已经开始进入“城市管理”时代, 城市政府和市长的首要职责, 已经逐渐从招商引资转向为市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工作条件。宜居城市, 是全体市民生活、工作、追寻人生梦想的平台, 不再仅仅是权势阶层、财富阶层展露个人才华的舞台, 需要各得其所、各安其业、各有其乐的“和谐城管”理念与方法予以支撑。

建设宜居城市, 也必然会随着经济发展、技术进步, 不断会有更新的、更高的要求。归根结底, 宜居不宜居, 最终体现为个人的愉悦感受。宜居城市具有时间差异性和个体差异性, 人的需求是会随着经济发展、技术进步不断变化的, 城市自然承载力也会随着人类活动强度加大相应发生变化, 宜居城市的建设目标也必然要随之优化。

限时训练诗歌文言文 篇7

一、诗歌鉴赏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暮江吟①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②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③月似弓。

【注】①本诗大约是长庆二年白居易写于赴杭州任刺史途中。当时朝政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谙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②可怜:指可爱。③真珠即珍珠。

1.请赏析首句中“铺”的妙处。

2.全诗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春山夜月

(唐)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呜钟处,楼台深翠微。

1.“欲去惜芳菲”中的“惜”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这两句诗妙趣横生,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访城西友人别墅

雍陶

澧水①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②。

【注】①澧(lǐ)水:指唐代的澧州城(今湖南北部的澧县)。②枳(zhǐ)壳花:枳树的花。

1.诗中“犹未”二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2.这首诗只写村野风光,没有具体写友人和别墅,这样写符合题意吗?为什么?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的特点。

2.本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问题。

塞下曲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对以上两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塞下曲》中“无花”既指“天山雪”是积雪而非雪花,又有不见花开的意思。

B.《塞下曲》“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两句直接写出了军旅生活的紧张。

C.《春夜洛城闻笛》全篇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

D.《春夜洛城闻笛》第二句写优美的笛声似乎飞遍了洛城,仿佛全城的人都听到了。

2.虽然两诗都写到了“闻折柳”,但两诗抒发的思想感情却不相同,请分别指出。

二、文言文阅读

(一)(2013台州中考)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崔光

后魏自太和迁都之后,国家殷富,库藏盈溢,钱绢露积于廊庑问,不可校数。太后赐百官负绢,任

意自量,朝臣莫不称力而去。唯章武侯王融与陈留侯李常崇绢过任,蹶倒伤踝。太后即不与之,令其空出,时人笑焉。侍中崔光止取两匹。太后问曰:“侍中何少?”对曰:“臣有两手唯堪两匹所获多矣。”朝贵服其清廉,(选自《洛阳伽蓝记》)

【注】①露积:堆积后不加覆盖。廊庑:走廊、廊房。③称力:量力。④过任:力不胜任。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臣有两手唯堪两匹所获多矣。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库藏盈溢()(2)太后赐百官负绢()..

(3)侍中崔光止取两匹().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太后即不与之,令其空出,时人笑焉。

4.面对太后的赏赐,百官有哪三种不同的表现?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满井游记(节选)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此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风力虽尚劲(2)呷浪之鳞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3.选文第一段是从哪三方面描绘满井早春气息的?

(三)(2012年嘉兴、舟山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隆中对(节选)

亮答曰:“„„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

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2)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3)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4)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3.诸葛亮认为刘备可以担当“成霸业,兴汉室”重任的自身条件是什么?(用文中原话回答)

4.刘备的一个“善”字意味深长,请写出“善”的内涵。

(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李世民畏魏征

征状貌不逾中人,而有胆略,善回人主意,每犯颜苦谏;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③①②。尝谒告上冢,还,言于上曰:“人言陛下欲幸南山,外皆严装已毕,而竞不行,何也?”上笑曰:

⑤⑥⑦④“初实有此心,畏卿嗔,故中辍耳。”上尝得佳鹞,自臂之,望见征来,匿怀中;征奏事固久不已,鹞竞死怀中。

(选自《资治通鉴》)

【注】 ①回:回转,扭转。②上:指唐太宗李世民。③霁威:息怒。④谒告:请假。⑤鹞:猛禽。⑥臂:手臂,这里的意思是用手臂架着。⑦固:故意。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善回人主意()(2)故中辍耳()..

(3)外皆严装已毕()(4)上尝得佳鹞()..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或逢上怒甚,征神色不移,上亦为霁威。

3.魏征向皇上奏事时,为什么故意久久不停止?请作简要分析。

(五)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文后各题。

【甲】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

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 齐威王召阿大夫,语之日:“自子守阿,誉言日至。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昔日赵攻鄄,子不救;卫取薛陵,子不知。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是日,烹阿大夫及左右尝誉者。于是群臣悚惧,莫敢饰诈,务尽其情,齐国大治,强于天下。

(节选自《资治通鉴·周纪一》)

【注】①阿:古地名。②辟:开垦。③鄄(juàn):古地名。④烹:煮。古代的一种酷刑。⑤饰诈:掩饰,欺诈。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于是入朝见威王余朝京师 ..

B.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每归私第 ..

C.王之蔽甚矣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

D.左右尝誉者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

2.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只限两处。

吾使人视阿田野不辟人民贫馁。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2)是子厚币事吾左右以求誉也!

第二次限时训练 篇8

高三()班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

一、文化经典阅读

孟子曰:“欲贵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人之所贵者,非良贵也。赵孟①之所贵,赵孟能贱之。《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

而饱乎仁义也,所以不愿②人之膏粱之味也;令闻广誉施于身,所以不愿人之文

绣③也。”

【注释】①赵孟:春秋时晋国正卿赵盾,字孟,代指有权势的人物。②愿:羡慕。③文绣:古代要有爵位的人才能穿有文绣的衣服。

1、理解选段,并用原文填空:3分

孟子认为“”是外在的尊贵,“”是内

在的尊贵,别人给的尊贵,不是真正的尊贵,因

为。

2、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请结合选段内

容,谈谈你对富贵的理解。

二、文学名著阅读

3、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正确的两项是()

A、节目表演完后,爱斯梅拉达用一面小鼓向观众收钱。当她走到甘果瓦面前时,甘果瓦把手伸进衣袋,掏出自己仅有的一点钱,放进小鼓里,钱太少了,他有些尴

尬,汗珠都流下来了。这时,克洛德对爱斯梅拉达的诅咒,使她惊骇地转过身去,甘果瓦趁机躲开了。(《巴黎圣母院》)

B、贾赦想收鸳鸯为小妾,邢夫人请凤姐帮忙,凤姐坦言自己不敢说,怕老太

太生气,让邢夫人自己说去。邢夫人去探鸳鸯的心,并拉她去回贾母,鸳鸯只是

低着头不动身。贾赦叫来鸳鸯家人相逼,鸳鸯便到贾母那里欲用剪自尽明誓,死

也不从。贾赦最后只好花钱买了个名叫嫣红的女孩子收在房下。(《红楼梦》)

C.帐上袁术大喝:“汝欺吾众诸侯无大将耶?量一弓手,安敢乱言!与我打出!”

袁术所喝为关羽。各路诸侯共讨董卓,董卓派华雄迎战,华雄连斩两员盟军猛将,关羽毛遂自荐,愿取华雄性命。袁术因关羽地位低而喝斥他,曹操却认为关羽“既

出大言,必有勇略”。(《三国演义》)

D.少女时代的林佩瑶,和自己的梦中情人雷鸣相恋。但雷鸣随即南下,开始

军旅生活。林苦等之下嫁给自己并不喜欢的专断无情、只顾事业的吴荪甫。婚后的她一直空虚寂寞。和雷鸣的见面更加重了她的痛苦。她就这样在长期抑郁孤独

中维系着和吴荪甫的婚姻。(《子夜》)

E.因为主政的张军长表示要施行新政,并支持学生们的进步活动,所以觉慧、觉民积极参加《黎明周报》的工作,撰文介绍新文化运动,抨击不合理的旧制度

和旧思想。后因周报言论过激而被查封,于是同学们又决定筹办《利群周报》。

(《家》)

4、简答题。(100字左右)

我们常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请简述《三国演义》中与这句俗语相关的情节。

三、现代文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大鱼

镜湖里有大鱼,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大鱼,就是说不是一米两米的大鱼,而是,三四十米的大鱼,和往来的游船仿佛。

有关镜湖大鱼的事情虽不及喀马斯湖大鱼影响广泛,但也终于是沸沸扬扬的了。

这是个噱头吗?抑或是炒作?都不关我的事,我用这样的语气叙述和任何传媒

不搭界,只因为——等一下!

我的伯父住在镜湖边,是个老林业,年轻时在镜湖水运厂,专门把刚砍伐下山的原木放入湖中,排好,原木就在动力牵引下顺着湖水的流向被运出山外。我从

来没亲眼见过水运原木的壮观场面,它像一种灭绝的动植物永远消失了,我只见

过一幅版画,不过我觉得好在是一幅版画。

我的伯父安居山中,和伯母养了一头奶牛,两只猪,三箱蜜蜂,一群鸡,一条

狗,侍弄一大块园子。

我那一次到伯父家,正是大鱼像流言一样泛滥的时候,有传闻有悬赏,但是从

没有人通过任何方式捕捉到它,是的,从不。

我走进院子的时候,伯父和伯母在八月的秋阳里铰蜂蜜。伯父很神,他穿着一

件半截袖的老头衫,露着两只黝黑的胳膊,一只脚踏着踏板,蜜蜂们“嗡嗡”地

围着他转,我看得心惊胆战,尤其是伯父稀疏的头发里,伯母的鼻尖上有蜜蜂爬

来爬去。

我把照相机、摄像机、远红外望远镜等等仪器,居高架在伯父的院子里,一排

枪口一样对着湖面。在这些事情完成之前我没有说一句话,反之亦然,伯父伯母

也并未理睬我。

然后我问伯父:“真的有大鱼吗?镜湖就在您眼前,您见过它吗?”

伯父沉吟了片刻,说:“你记好了,什么事情都不能让人知道。”伯父把“人”

字说得很重:“人要是知道了,就没好了。要是人不知道这山里有大松树,那些大

树就还活着,现在还活着,一千年、一万年也是它。人知道了,那些大树就没有

了,连它们的子孙也难活。”

我当时心里充满了探索的热望,打断大伯:“求您说实话,到底有没有大鱼?”

大伯深深地看了我一眼,不吱声,我突然感到不同寻常的异样。首先是大黄狗,刚才还在我身边前钻后跳地撒欢,这一刻忽然夹起尾巴、耷拉着耳朵、耸着肩膀

一溜烟钻进窗户下面的窝里去了。几只闲逛的鸡伸长了脖子偏着头,一边仔细谛

听,一边高举爪子,轻落步,没有任何声息地逃到障子根去了。

我猛地领悟了伯父的眼神,随即周遭巨大的静谧漫天黑云一样压下来。阳光并

不暗淡,依然透明润泽,但是森林里鸟儿们似遇到宵禁同时噤声,紧接着,平静

如镜的湖面涌起一层白雾,顷刻一排排一米多高的水墙,排浪似的一层一层涌来,然后——等一下,你猜对了。

大鱼出现了!

大鱼又消失了!

一切恢复原样。

我七八个现代化仪器等同一堆废铁,是的,我没来得及操作。懊恼地坐在地上,看着鸡们重新开始争斗,大黄狗颠颠地跑出院子站在湖边高声大吠,森林里的鸟

儿们的歌声循环往复,我忽然想:其它动物或者植物该是怎样的呢?

伯父却淡淡地说:“我们活我们的,它们活它们的,不相犯。”

又说:“你倒是个有缘的,有的时候它几年也不会出来一次。”伯母在旁边连连

点头。

随后的一个月时间里,我都住在伯父家里。我睡得很少,吃得也很少,基本没

有说话,但是心里很静,很熨帖。伯父伯母每天仍然愉快的忙碌着,两只猪、一

头牛短促的呻吟和悠长的叹息互相唱和,呈现的都是生命的本来面目。我不知道

是哪一天晚上,伯母拿来自酿的山葡萄酒,我和伯父喝着唠着,就听见了伯父给

我讲的又一个惊人的森林故事。

野人?外星人?等一下,别猜了,你猜不对。而且,我和伯父一样,不会说出

一个字。

打死也不说。

5.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A.开篇用镜湖里有大鱼的传说,设置悬念,调动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也为下文写我为了求证传说的真实性,特地去拜访住在镜湖边的伯父做了铺垫。B.小说第六段运用外貌、动作、神态描写,描绘了伯父伯母生活的画面,表现了他们自食其力、自得其乐的田园生活。C.小说中的“我”想拍到大鱼出现的画面,在伯父院里架设了现代仪器。作

者把这些仪器比作“一排枪口”,暗示“我”的行为可能造成对大鱼的危

害。

D.作者写道“我睡得很少,吃得也很少,基本上不说话,但是心里很静很慰

帖。”是因为“我”很懊恼没有拍下大鱼,于是我只好我”静下心来,等待大

鱼的再次出现。

E.以第一人称“我”的讲述来通贯全篇,以叙述自己所见所闻来突显故事的真实性,推动情节的发展,表现小说的主题,给人以启迪。

6.小说题为“大鱼”,却始终没有出现大鱼的形象,请简要分析作者是如何描述大

鱼的。

答:

7.结合文本,请探究人的好奇心。

答:

四、下面一段话中有四处表达不妥,请找出并任意选择其中三处加以改正,使其

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①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界限正在逐渐日益消泯。②小沈阳的滑稽表演

也是雅俗共赏的。③美国哲学家卡普兰对两种文化曾做了一个有趣的比喻,④他

说,自然香槟和白兰地是最好的饮品,⑤但周末下午在球场,⑥我们却需要一杯

啤酒最能解乏。⑦我们在观看“小沈阳”而开怀一笑的同时,⑧也期待那种针砭

时弊、发人深思的艺术作品能够不绝如缕。

(1)我选择第句,修改

(2)我选择第句,修改

(3)我选择第句,修改

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古惑仔”一词,常用来指称黑道上的混混,如果用一个书面词来代

替,则首推“流氓”。最近,北京大学古代文学博士、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

檀作文,耸人听闻地提出了“李白是唐朝排名第一的古惑仔”的论点,并专门著

书《大唐第一古惑仔李白实录》,社会舆论一片哗然。对此,作家陆天明表示,这种玩弄知识、吸引眼球的做法值得人们怀疑和沉思,“我认为是该有人站出来

说话的时候了”。当听说此观点提出者说竟是北大博士生时,陆天明更是无比惊

讶,“他这样的做法和芙蓉姐姐没有什么差别,有很大的欺骗性,在自己的祖宗

头上动土,简直就是耻辱”。

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在准确理解材料的基础上,选择一个

角度立意。

立意:

参考答案

一、文化经典阅读

1、膏梁、文绣;仁义、令闻广誉;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

2、孔子认为追求富贵是人的正当欲望,但是不用正确的方法得到,宁可不要。选段中孟子也认可追求尊贵地位的心理,同时他还指出真正的尊贵是要靠自身的修养和努力获得,美好的品德要比华衣美食更加可贵。所以我们要用正确的方法追求美好的品德,精神上的富足,这才是真正的拥有尊贵。

【译文】

孟子说:“希望尊贵,这是人们的共同心理。人人都有可尊贵的东西,只不过不去想到它罢了。别人所给予的尊贵,并不是真正的尊贵。赵孟给予一个人尊贵,赵孟也同样能使他低贱。《诗经》上说:‘既供奉美酒使他陶醉了,又用仁德使他满足。’这是说仁义道德满足了,所以就不羡慕别人的美味佳肴了;美好的名声、广泛的赞誉落在自己身上了,所以就不羡慕别人的锦绣衣裳了。”

二、3、C、D(A、“甘果瓦掏出自己仅有的一点钱,放进小鼓里,钱太少了,他有些尴尬”错,甘果瓦口袋里没有钱;“克洛德对爱斯梅拉达的诅咒”错,是居第尔。B、“凤姐坦言自己不敢说”错,凤姐没有直说。E、“张军长表示要施行新政,并支持学生们的进步活动”错,没有支持;觉慧积极参加《黎明周报》的工作,觉民没有。

4、①周瑜因无火攻风向,焦急而病。②孔明写“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并说可

借得东风。③周瑜筑“七星坛”,把军马调度停当,等东风起。④三更东南风起,周瑜骇然,派丁奉、徐盛斩杀孔明。⑤孔明早已回到夏口,准备截击曹操。(④与⑤如答为“东南风起,诈降的黄盖,率船顺风纵火冲向对岸,火烧曹军”;“曹军全面溃败,三国鼎立形成”亦可。)

三、5.B(没有神态描写,表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D(在伯父的感染下,“我”放弃了原有的欲望,沉浸于大自然的和谐之中)

6.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或者间接描写)。(1分)当大鱼出现时,文章通过伯父的眼神,(1分)大黄狗、鸡、鸟儿的异常表现(1分)以及湖面的白雾、水浪等(1分)壮观情形来侧面烘托大鱼的不寻常,激发读者的想象力,达到了“未见其形,却领其神”的奇效。(1分)

7.好奇心,会激发人去发现自然的秘密。但也因为好奇心,人会破坏生命的自然状态,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所以,人对自己的好奇心应该有所克制。

四、(1)删去“逐渐”或“日益”(重复累赘)

(2)将“自然”移至“白兰地”后,或将其改为“虽然”(关联词搭配不当)

(3)删去“最能解乏”或“我们却需要”(句式杂揉)

(4)将“不绝如缕”改为“层出不穷”(搭配不当)

五、文化遗产充满了鲜活而富有个性的生命风采,是本民族最基本的识别标志,是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因此,文化遗产是维持民族发展的生命线。经典是一个时代精神的缩影,经典与孕育它的民族、地域、文化人一起构成文化综合体。我们不能肤浅地理解经典的思想,更不能以草率的态度去改头换面。无形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培育人的工程,我们既不能把它当作古董把玩,也不能目光短浅地指望它们不断给你增长物质财富。颠覆经典,寻求“卖点”!从文化本身来说,这是一种文化堕落,一种文化危机。从社会影响来说,糟蹋名人,误导世人,不仅是对传统文化遗产的背叛,更会造成年轻人理想信念的缺失。追求文学的通俗化,追求经济效益,都不能把传统的优秀的民族文化踩在脚下。

思路一:在进行“生态环境”的同时,我们要大力倡导“文化环保”,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创造绿色的文化环境,健康的生存空间。

思路二:对历史文化要有敬畏之心。

上一篇:乡镇领导班子召开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实施方案下一篇: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1周年感想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