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艺术教育工作规章制度

2024-06-30

小学艺术教育工作规章制度(通用9篇)

小学艺术教育工作规章制度 篇1

柳沟小学艺术教育工作规章制度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校艺术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规范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提高艺术教育工作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审美情趣和欣赏能力,根据“上海市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实施意见”,制订以下规章制度:

一、加强组织管理

1、重视艺术教育工作,构建艺教管理网络。做到有校级领导分管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有艺术总辅导员具体负责艺术教育工作,将艺术教育工作列入学校学年、学期工作计划之中。

2、成立艺术教育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艺术领导小组专题会议,研究艺术教育工作,解决实施艺术教育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3、按规定要求配备专用教室,配备现代化信息技术设备以及音乐、美术教学器材,订制并用好艺教音像材料。

4、每年有艺教活动经费投入,添置演出服装、艺教设备,维修保养艺教器材。

二、落实课程计划

1、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开齐开足艺术类必修课程,学校音乐美术开课率达到 100 %。结合二期课改以及学校实际开设篆刻等艺术类校本课程。

2、组织全体艺术教师进行二期课改培训,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将课改的有关内容纳入教师继续教育的范畴。

3、艺术学科的教学质量逐年提高,教学能坚持基本常规,对学生的成绩考核科学、规范,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三、艺教老师职责

1、安排负责艺术教学和课外艺术活动,每人负责指导一个兴趣小组,力争出成绩。

2、重视艺术教师的进修、培训工作,组织全体艺术教师进行二期课改培训,坚持“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将课改的有关内容纳入教师继续教育的范畴。

3、校园艺术文化氛围浓厚,开辟艺术画展、艺术专栏、陈列学生的艺术作品。校园整体布局规划群策群力,布置更换工作落实到人。

四、教研活动到位

1、积极参加教研室组织的各种小学音乐、美术学科培训活动、研讨活动,能开设区级及区级以上的研讨课,示范课。

2、根据实际情况继续申报美术、音乐课题,加强课题的规范管理,建立课题档案,定期开展课题活动,确保课题研究的质量。

3、能定期开展学校教研活动,一次活动突出一个主题,解决一个问题。活动做到有布置、有活动记录、有评价。

五、艺术活动丰富

1、学校积极开展艺术课外活动,成立艺术团队或兴趣小组,艺术课外活动落实,做到有计划、有时间、有措施、有师资、有制度。

2、学校艺术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参与各类艺术活动面达到 80 %以上。学校每学年必须组织一次全校性的艺术活动 丰富校园生活。

3、积极组织学生参加艺术竞赛活动,学校有鼓励师生参加艺术竞赛活动的措施,每学年组织艺术团队参加区级以上艺术竞赛活动,并取得较好的成绩。

六、奖励制度保障

1.参加艺术竞赛活动获得集体奖,个人获奖,奖励方法参照学校奖励制度改革方案。

2.学校把课外艺术活动和相应的宣传工作适度计入工作量。

小学艺术教育工作规章制度 篇2

关键词:中国,蒙古,小学教育制度,比较

蒙古是中国的近邻, 与中国的关系十分密切, 在发展自身社会经济的很多方面, 都借鉴了中国发展的一些经验。蒙古的现代小学教育起步较晚, 但是近年来蒙古国内已经开始认识到了该国小学教育制度现状存在的一些问题。作为交往密切的邻国, 中国小学教育制度现状中一些值得借鉴的东西, 势必会随着文化交流的日益趋紧而被蒙古所借鉴。本文拟对两国小学制度现状进行比较研究, 希望给蒙古改革和发展自身小学教育事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一、中蒙小学教育制度基本现状

(一) 蒙古小学教育制度概述

蒙古国在其《国民教育法 (草案) 》中明确了它的学校教育制度:一般学校需要囊括小学、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教育, 共分为十一级, 其中一年级至六年级为小学教育阶段, 并要求学校重视基础知识的培养。蒙古小学教育阶段的授课时间一般为半天, 早晨八点到中午十二点半, 开设了蒙语、数学、自然、音乐、体育等课程, 总体来讲开设的课程比较全面, 但是授课时间比我国少很多。

(二) 中国小学教育制度概述

根据中国《义务教育法》中的规定, 中国小学教育属于义务教育阶段, 一共九年制, 一般采取小学六年制 (或五年制) 、初中三年制 (或四年制) 的方式。中国的小学教育较为注重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 按照国家统一的要求统筹课程设置, 一般包括语文、数学、思想品德、自然、英语、体育、音乐、美术等各方面的课程, 以培养孩子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语文、数学、英语的受重视程度较高。

二、中蒙小学教育制度的比较研究

(一) 培养目标的比较

中国小学教育阶段有根据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形成了完整的小学阶段教育的准则和日常规范, 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人民、热爱科学知识、热爱社会和劳动的思想;培养学生遵纪守法和集体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了解一定的科学、社会常识;初步掌握一定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并且注重学生身体健康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蒙古小学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主要是要求培养学生热爱国家和家人;培养学生懂得礼仪培养学生的学习和运动能力;培养学生继承民族传统美德;培养学生接受现代文化艺术的熏陶等等。

(二) 课程制度的比较

中国小学教育阶段一般为六年制 (或五年制) , 由省级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决定。课程设置除前文提到过的各科目, 还要求开设一定的第二课堂活动。中国小学一般为全天授课, 40-45分钟一节课, 全天最多八节课, 课间一般有十分钟左右的休息及每天上午的户外间操, 有的学校还有早操和早读。

蒙古小学教育阶段为五年制, 但是从2008年起, 蒙古开始将五年制小学逐渐向六年制过渡。课程设置除了前文提到过的科目外, 还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开设不同的外语课, 与中国大多数学校均开设英语课不同, 蒙古小学的外语课有英语、汉语、俄语、日语、韩国语等等。授课时间比中国短, 一般为半天, 六节课, 每节课40分钟, 课间休息五分钟, 没有晨读、早操和间操等活动。

(三) 教学制度的比较

中国小学教育制度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一切活动要围绕教学工作进行, 有政府审定的教学大纲和教材;二是德育教育十分重要, 从课堂贯穿到学生的所有日常活动, 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也要予以配合;三是班主任制度和与家长的沟通制度;四是体美音等课程甚至是第二课堂活动必须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五是要求重视学生的课外、户外活动。

蒙古小学教育制度与中国略有不同:一是教学大纲和计划由学校自己决定;二是德育的相关教育仅局限在课堂上, 类似中国校园里的各种标语和宣传栏是不存在的;三是没有统一的教材, 教材用过后经常被回收循环使用;四是没有中国的劳动课或者动手课之类的活动。

(四) 人事制度的比较

中国小学人事制度的人员设置一般有校长、副校长、主任、教师及其他服务人员 (如会计、司机、后勤等) , 校长一般由学校设置者或上级主管部门聘任, 其他人由校长提名, 教师必须具有国家承认的教师资格证。教师一般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建立一定的档案以供考核。

蒙古人事制度的人员设置与中国基本一致, 但校长的产生是由学校设置者或上级主管部门选举产生的, 副校长及主任由学校内部选举产生。教师同样应该具有一定的任职资格才能被聘任。

(五) 评价制度的比较

评价制度有关于教师的评价和对于学生的评价, 两国评价制度有相似的地方但各具特色:

中国小学教育的学生评价主要由每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和最后的毕业考试组成, 有时为学校组织命题, 有时由县级教育主管部门统一组织或者几个学校联合组织命题。政府的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也会经常根据国家规定的教学大纲对各学校进行检查并对不合格的地方督促其改正。每学期结束后, 还有优秀学生和三好学生的评选。教师评价则是根据中国的教师系列人事制度的管理要求, 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共同组织评价, 并评定教师职称, 并定期评选优秀教师。

蒙古小学教育的学生评价也主要根据考试决定, 但最终成绩需要按一定比例结合学生的日常表现给分, 期末不评选优秀学生。优秀教师的评选同中国接近。

三、结语

通过对两国小学教育制度的对比, 我们可以发现, 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学生评价等很多方面都有不同。针对这些相异的地方, 本文认为:第一, 从教育内容的完善性讲, 中国略胜一筹;第二, 从对教育法规制度的执行力上讲, 中国也值得蒙古借鉴;第三, 中国学生的培养深度要强于蒙古, 但有些忽视学生个性的保持;第四, 中国小学的整体文化和学习的氛围更好。这几个方面都有值得蒙古小学教育发展借鉴的地方, 希望给相关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吴文侃, 杨汉青.比较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2]巴娅日玛.蒙古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现状及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1.

[3]巴彦美玛尔.蒙中基础教育课程若干问题的比较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 2006.

泰国公立小学教育制度分析 篇3

摘 要:现今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也越来越多的被社会所关注,使得各国越来越注重教育制度的完善与创新。东南亚各国注重人才战略,积极发展教育,制定符合国情的教育制度。其中泰国的教育制度同样也在不断迅速的发展和进步,我们能将泰国的教育制度大致划分为小学、中学、大学等各个层次的教育制度构成,它们既相辅相成,又互有区别。而泰国公立小学的教育制度在泰国整个教育制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泰国公立小学的教育制度和教育体系所存在的意义及它对整个教育制度的铺垫作用值得研究探讨。而泰国公立小学教育制度的“个性”也是值得分析研究的。

关键词:泰国;教育制度;公立小学;帕那尼空县立小学

一、泰国教育概况

泰国在2002年确立了机构改革后的政府机构系统,新增了6个部门,其中包括旅游和体育部和文化部,这次改革对教育部的变动较大。根据1999年的《国家教育法案》和2002年的政府机构改革结果,原来的教育部、大学事务部和国家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合并为一个新的教育部。新的教育部负责促进和监管全国各级各类教育事物,但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却是交由内政部来管辖,其他的一些部门也分管教育事物中一些特别事物。这一现象源于泰国的公共事业发展的一个特点,就是要依据国家社会和经济发展计划具体的工作计划安排。所以,教育部和内政部要共同制定政策、计划和标准,并在教育资源上相互给予支持,同时还要对教育进行监督和评估。改革过后的泰国,全国教育行政管理分成3个等级:中央部门,教育学区和教学机构。泰国的教育系统较为完善。在泰国不论社会和经济背景,人民都有机会接受各级各类的教育。除学校以外,其他由个人、家庭、社區或是私人机构办的教育中心都可以依法提供教育。泰国的教育系统分为正规正式教育、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三类。

二、泰国公立小学教育制度情况

1.管理体制

泰国公立小学包含在泰国整个教育体制中的基础教育体系。2002年,根据《国家教育法案》,泰国在全国第一次实行12年免费的基础教育,小学的6年又属于义务教育范畴。改革后的泰国基础教育体系,撤销了省一级的教育行政机关,把全国77个府分为175个教育服务区,简称为学区,直接由教育部下属的基础教育委员会负责,也就是学区直接听命于教育部,而不再受省一级的领导,学区内学校的经费也来自教育部而不是省一级政府。每一个学区的负责大约200个教育机构大约20万至50万名学生。

泰国现在实行以发展学生的潜力为目标的“以校为本”的管理理念。在人员任免方面,学校全权负责本校教师的指派、培训、奖励和免职。相应部门会给学校提供专业知识、经验和专家等方面的支持。在学校总体事物上,学校有权设计自己的工作系统和程序,学校的管理由行政官和学校委员会负责。泰国政府通过改革促进实现基础教育机会公平,改进教职工的观念和能力,帮助实现教学内容和标准与当地的实际情况和要求相一致。这些不懈的努力使得泰国近年的公立小学入学率保持得相当好,义务教育的完成率也很高。

2.课程改革

泰国公立小学将每三年分为一个等级,每年为1000至2000个学时。此课程分为8个方向:泰国,数学,科学,社会学科,宗教和文化,健康教育与体育,美术,职业科技教育和外语。小学的核心课程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即:能力和工具科目,包括泰国语和数学;生存技能,包括处理生活和社会问题的能力科学的技能以及良好的生活方式;个性发展,包括培养学生具备良好习惯、正确的道德价值观、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为成为良好的市民做准备;职业意识的培养,包括基本的职业观的培养和职业知识的积累;除此之外还包括根据学习者的特殊兴趣而设立的活动兴趣小组,针对学生兴趣的课程还确立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和教学目标是:提供基础知识与技能,发展识字与计算能力,提供与工作世界相联系的实践经验,使学生成为以国王为国家元首的民主制度下的良好公民。

3.师资队伍及其建设

在泰国,除私立学校教师之外,所有教师都是国家公务员,都要服从公务员会为所有公务员制定法规,但管理教师的主要法令是教师法。根据法令,泰国的教师分为五级,四至一级时高级,新教师特别是小学新教师通常是四级,有学位的教师是三级,校长为二级,督学为一级,85%的教师为四级或三级,仅1%是高级教师。从低级向高级晋升需要通过考试。国家规定,每年6月6日为拜师日,每学年开学都要举行向教师敬拜的仪式。根据泰国的传统,只有履行了这种仪式,教师才能开始上课传授知识。教师对学生具有很大的权威。根据教师法,小学教师每年至少到校204天,每周授课24-25节,除教学外,教师工作还包括照看儿童,记录学生成绩和社会背景,记账,管理学生用餐、向学生提供咨询和指导、参加在职培训、向学生灌输国家文化传统和道德理想、解决学生纪律问题,等等。在农村,由于教师被视为政府代表,因此还要参与农村社会、经济和政治发展过程,发挥促进社会变化的媒介作用。

三、国际社会对泰国公立小学教育制度的影响

泰国教育最早出现在寺庙内,多以僧侣作为授课的教师,而授课内容也多是佛教知识中的善、乐、容、毅及礼佛、诵经文等。随着泰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泰国自身不断地完善教育体制,而与外界越来越多的交流也使得泰国的教育体制受到影响。“东盟”及“东盟10加3”的国际形势也使得泰国教育体制不断的改革发展。

1.国际教育组织改革的“积极教育”

“积极教育”的立足点放在了学生固有的积极能力和积极潜力上,以增进学生的积极体验为核心,以培养学生个体层面和集体层面的积极人格特质为最终目标。积极教育既是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对传统教育的一种修正或超越,同时也是对未来教育的一种重新定位,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一则西方积极教育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倡导人性积极,恢复了教育本来的功能和使命,即使所有人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并幸福的生活,体现了教育博爱;二则西方积极教育不是把人优点仅当作其克服其缺点的工作,而是把发展人的优点作为教育本身的根本目标,三是西方积极教育一方面要求教育关注“问题人”,同时更强调教育关注普通人和一部分天才,这使得教育变得平衡,实现了教育本来价值的回归。近年,泰国教育制度也吸收了这种积极教育的核心,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发展,大大的区别了传统的“教”和“学”方式,这也为泰国的教育带来了很多积极的影响。

2.东盟组织及东盟“10+3”对泰国教育体制的影响

随着东盟热,泰国作为东盟10国之一也在积极的为东盟成立做准备,因此而大大的影响了教育体制。在公立小学中,增加了一些关于东盟知识的课程,其中包括,东盟10国的基本历史、社会情况,民族语言以及泰国与各个国家间的关系情况等,同时还在各个教育区不定期的举办各种与东盟有关的主题的教学展示活动。而东盟“10+3”这一背景,使得中国这一作为与东盟有着密切伙伴关系的国家的文化及社会也对泰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掀起了一股“汉语热”。在各个教育区里,都积极的将汉语作为公立小学的必修课程。

四、问卷调查“泰国帕那尼空县立小学”学生对教育制度的认识情况

“帕那尼空县立小学”位于泰国东部春武里府的帕那尼空县城里。学校具有80多年的建校历史,“帕那尼空县立小学”这个名字是由本校一位汉语教师翻译命名的,它的实质是是春武里教育区的一所公立小学。学校一共有9个年级,从幼儿园1——六年级,每个年级基本上有八个班级,由7个普通班和1个国际班组成。国际班与普通班的教学基本是分离的。普通班级人数一般为38-45人,由泰国老师作为班主任。国际班人数为15-20人,由美国、英国或菲律宾外教与一名泰国教师共同作为班主任带班,上课基本都采用英语教学。

根據“泰国公立小学教育制度分析—以泰国帕那尼空县立小学为例”此论文主题对帕那尼空县立小学四年级、五年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涉及到以下内容:

1.学生对“公立小学教育体制”此概念与具体情况的了解

从表中可看出泰国公立小学的教育体制让在校学生的熟识度是相对比较高的,这与日常的管理体制等有着很大程度的关系。学生身在其中,是能或多或少感受到教育体制对学习生活的影响的。从而了认识与了解到“教育制度”这个概念。

2.学生对东盟知识的熟悉程度

从下表反映出,国际关系,东盟组织的成立,对教育的影响非常大,学校中直接增加有关于东盟国家、东盟国家文化、社会、历史、语言等方面的知识,让学校重视到这个形势。说明学校制度中制定计划的改变对学校及学生的影响非常大,作用也十分明显。

3.学生认为现在的学习是为了什么?

从上表中学生的选择来分析,可以分析出学生大致能够思考出自己学习的意义所在,大部分学生还选择了为了自己的未来此选项,说明泰国的教育中注重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4.学生喜欢学习的学科

从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学喜欢学习的学科依次为:艺术、科学、数学、泰语、泰国文化、外语。从学生的喜欢程度可以分析出,帕那尼空县立小学的学生大部分学生是喜欢艺术学科,这与日常举行的活动有很大的关系,学生们有很多的机会可以上台表演,而泰国本国的传统舞蹈、歌曲艺术等都感染了很多的学生,这使得学生对艺术非常感兴趣。而由于泰国常年举行很多的学科比赛,所以让学生对数学、泰语等经常组织比赛的学科也是很感兴趣。其次,与世界联系紧密,外语对学生的吸引力也是越来越大。

五、结论

泰国公立小学教育制度产生的校园现象与泰国文化、历史、政治、经济都息息相关,并相辅相成,文化对教育制度的影响作用很大,而教育制度又是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

泰国教育制度中的四种基本教育即:以培养学生的伦理意识、道德责任、文化传统和无私精神为目标的德育。以培养儿童的身体健康和体育道德为目标的体育。以培养学生勤奋的习惯,向他们传授职业技能使她们心灵手巧为目标的德育。 以培养学生的智能、决策能力,使她们获得知识和能力为目标的智育。这都从整体和局部上影响这泰国公立小学的教育制度和实施模式。泰国公立小学培养学生的目标是:

1.培养学生拥有保持个人的身体与精神健康所需的知识和能力;

2.培养学生掌握有关社会物质与精神文明的基本知识,日常生活所必需的法律知识,运用科学方法的知识与技能;

3.培养学生具有与社会和自然环境协调生活和生存的能力;

4.培养学生具有欣赏艺术和以多种艺术形式表达的能力;

5.培养学生成为有意识个人权利与责任,认识在一个家庭、社区和社会中共同和平的重要性,理解地区和各国间相互谅解的重要性;

6.培养学生为国家发展和安全动员智力、物质和经济资源的能力,认识自由的价值并且为出生在泰国而感到自豪;不自私,有自我牺牲精神;

7.培养学生有自我约束与坚忍不拔,勤奋、诚实、节俭与忍耐;

8.培养学生有批判思考和理解决策,容忍批判与尊重个人,有道德和尊重他人,参与合作和领导;

9.培养学生称为懂得如何适应变化中的社会、环境、新的发展和技术等全面发展的国家接班人。

三河实验小学科技教育工作制度 篇4

总 则

开展科技教育工作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为适应学校大力开展科技活动的形势,切实加强学校科技教育工作质量,使我校科技特色教育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灵活运用科技知识,保护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而稳定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一、组织管理制度

1.建立三级管理系统(领导小组.教科室.年级组),具体工作由教科室负责。

2.各班设科技班委,教科室设科技教研员,负责指导和联系各教研组开展有关科技教育的教研活动。

3.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和目标管理。

4.纳入考核内容,有具体的考核指标和考核措施。

5.长远规划与近期安排相结合(五年规划.计划和总结)。

二、教育教研制度

1.保证时间(科技活动课每周不少于一小时)。

2.保证教师配备(足额配备专.兼职科技教师)。

3.作为一门课程,有教案,有活动记录,教导处有检查记载。

4.按四梯级渐进要求编写科技教育校本教材。

5.按年级段建立科技兴趣小组。

6.每年一届创新大赛形成制度。

7.组织参加各级各类科技创新大赛。

8.校内组织科技观摩课和竞赛课。

9.组织科技作品展览。

10.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教育。

11.对科技教育实行课题化研究。

12.协助社区建设科学工作室,使学校科技教育与社区科普教育相互协作、配合。

13.按学生居住区建立科技活动小组,每组选聘1—2名家长作兼职课外辅导员。

14.组织学生户外参观.观察.考查和宣传等科技活动的规定。

15.聘请校外科技辅导员的规定。

三、教师培训制度

1.保证每年派员参加省科技教师培训会和机器人辅导员培训会。

2.积极组织参加各级科技创新大赛及观摩活动。

3.学校坚持每期举办一次以上科技教师论坛。

4.科技教师每期撰写一篇以上科技教育经验论文。

5.全体教师每年完成一个以上科技创新项目,在项目研究中发展提高。

6.建立聘请专家来校辅导制度。

7.加强校际间的研究与交流。

四、后勤保障制度

1.充实和完善科技教育场所建设,办好科教园,配置和完备科技教育设施。

2.保证科技教育专项活动经费,每期投入的直接科技教育经费不低于每生3元。

3.科教园的财产管理。

4.科技教育图书管理。

5.支持科技教师培训,保证教师培训经费。

6.积极开展科技教育终端开发,促进科技教育可持续发展。

三河实验小学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细则

1.加强对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工作的领导,广泛宣传科技的重要性形成以学校为主、全社会参与的良好局面。

2.各级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协会,应给予(共青团)少先队组织同等地位,业务工作归口上级科协。各中、小学校青少年科技辅导员分会或小组,具体组织、管理本校青少年科技辅导员。

3.为推动小学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建立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讲师团,承担相应科技讲座、科技展示、科学实施指导。聘请水平高、素质好、热心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的专家为讲师团成员。

4.在学校设专职青少年科技辅导员编制。依托现有的师资资源和学会人力资源,采取自愿报名、组织推荐、公开招聘相结合,待遇参照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标准。

5.明确职责,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负责以中小学生为主的未成年人的在校科技教育和校外科技实践。包括:科技讲座、科技展览、科技制作、科技竞赛等。实现课堂教育和社会实践的结合、书本知识和社会知识的结合,进一步丰富中小学《科学》课程教学。

6.对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培训,在经费和时间上给予保障,形成一支训练有素、素质较高的科技辅导员队伍,并逐步形成一套有助于科技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工作机制,促进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有序发展。7.改善和提高青少年科技辅导员的地位和待遇。要在工作、生活、住房、进修、评定职称等方面对青少年科技辅导员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科技辅导员的工作纳入业绩考核,辅导课的时间应作为工作量的一部份计算课时,享受同样待遇。对做出贡献获得优秀科技辅导员称号者应等同于同级表彰的优秀教师。

8.将青少年科技教育纳入财政预算,同时鼓励社会各界和学校、社区共建,纳入“希望工程”的组成部分。对于出资支持青少年科技教育的企业,在税收政策上给予支持,并由各级政府给予相应的荣誉。

知小学的杨瑞清校长将孔夫子的“仁爱”、孙中山的“博爱”、陶行知的“爱满天下”、斯霞的“童心母爱”融和,创建出了充满爱的“赏识教育”。

“学会赏识,爱满天下”是行知小学的校训。“学会赏识就是学会爱,真爱、博爱、自爱、会爱”是他们的全部内涵。“达成被爱”就是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教师之爱、父母之爱、同学之爱、社会之爱,让每个生命都成为“爱的聚焦”;“引导施爱”就是引导学生爱同学、爱父母、爱老师、爱社会,让每个生命都成为“爱的源泉”;“启发自爱”则启发学生充分肯定自己,爱护自己,让每个生命都成为“爱的堡垒”。

行知小学通过开展“班级赏识教育”----爱的磁场、“家庭赏识教育”----爱的港湾、“自我赏识教育”----爱的化身三个层面的实验,“花苞心态”歌谣。

“花苞心态,才是真爱;花苞心态,缺点可爱;花苞心态,耐心等待;花苞心态,和谐时代。” 和“大拇指”歌谣。

小学艺术教育工作规章制度 篇5

工作制度

根据《金山区小学教育整体改革全面推进方案》的精神,“零起点”、“等第制”教育改革作为小学教育整体改革推进中实施的两个项目,特制订工作制度。

一、“零起点”教育改革

(一)主要目标

1.切实提升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开展教学、实施评价的意识和能力。

2.营造相对宽松的学习氛围,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和心理负担,促进学生健康而全面的发展。

(二)改革举措 1.有效落实“学习准备期”

为加强小学与幼儿园课程的衔接,便于学生尽快适应小学学习生活,在小学一年级入学初,设置2-4周的学习准备期。学习准备期的课程设置主要由学科课程和综合活动两部分组成。

(1)“综合活动”侧重于习惯的养成、兴趣的激发和情感的培育,使学生熟悉新的学习环境、了解并遵守学校的相关规定、初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利用入学教育、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的课时,每天 安排1课时的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各校重点围绕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养成以及师生交往,以“熟悉环境 快乐牵手”、“礼貌待人 遵守规则”、“了解规范 安全自护”、“养成习惯 自主管理”和“实践成长 分享收获”五大主题制定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实施方案,合理安排学习准备期的综合活动内容。

(2)学科课程以把握学科教学节奏,渗透学科基本学习习惯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和学习情感培育的要求为主。积极创设促进师生平等、民主、开放式思维对话的课堂氛围,以游戏活动为主,为学生创造更多展示、表现、分享、交流的机会和平台,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感悟学科学习的乐趣,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初步了解学科学习中的听、说、读、写、做、合作等基本活动的要求。

2.不断优化“课堂教学”

优化课堂教学中的诸要素,使教学过程中的内容和结构符合课程标准,方法和手段适合一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使不同程度的每个学生达到可能的最高水平。

(1)语文课程要“在读儿歌中识字,在读儿歌识字中学拼音、在阅读短文过程中尝试看拼音读课文”,在游戏活动中,复习汉语拼音,在生活中复习生字,在此过程汇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综合实践中,巩固提高,加深理解,培养能力。(2)数学课程要在现实情境中理解数的意义,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经历抽象出数的过程,积累数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积累对运算的感性认识,探究计算方法。让学生逐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数学是有趣的和有用的,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思考的条理性。

(3)英语课程坚持“在歌声、儿歌声中开始,在游戏中复习,在情境中学习,在综合实践中巩固,在语境中运用,在歌声、儿歌中结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点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各学科要处理好预设内容与生成内容、知识与能力、智能发展与人格发展等之间的关系;要充分利用学校、社会和网络教育资源,密切学校教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要充分发挥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与学生建立平等合作的关系,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3.有序建构“游戏课程”

游戏课程的建构,要关注幼儿园游戏形式的延续性,同时关注学科特征的综合性。

利用学生休息时间安排30分钟的结构游戏,每周不少于三次;每周利用1课时的拓展型课程,安排数学教师围绕“规则认同”、“空间认知”、“逻辑推理”和“协调运动”四大板块内容开设,增强学生手和眼的协调性,促进其逻辑理解、语言 表达及精细动作的发展。

4.逐步完善“评价方案”

(1)各学科必须结合学科课程标准的修订,完善学科评价标准,以等第制和评语相结合的方式围绕“知识技能”、“综合实践”和“兴趣习惯”三个维度开展基于课堂表现、表现性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估。

(2)一年级不得进行书面考查,各学校要以“立足过程 促进发展”为宗旨,制订符合课程特点和本校特色的“学生学习基础素养评估方案”。设计全面综合的评估内容和多样创新的评估形式,让社会人员参与评估,共同见证与促进学生学习的经历与收获。

(三)保障措施

1.培训先导:暑期,教研室组织一年级执教老师分学科培训,解读课程标准,明确一年级学习基础素养综合评估的要求;各校组织教师解读“学校课程实施方案”和“学习准备期‘综合活动’实施方案”,并提供案例进行学习讨论。

2.家校配合:区行政部门向社会做好宣传工作;学校组织好一年级家长学校,对“学校课程实施方案”和“

一、二年级学生基础素养综合评估方案”进行宣传与解读,取得家长的认可和配合,共同做好小学教育与幼儿园的有效衔接。

3.过程实施:各校组织一年级老师实施活动,开展听课、评课等研讨活动,在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 活动的有效性;有计划地开展一年级家长开放日活动,加强学校和家庭的沟通,及时总结实施“学习准备期”经验;教研室将通过“资源共建平台”、“网上教研平台”,开展专家、教师互动的教学研究活动,形成微课程,共享解决问题的经验。

4.调研总结:各校对实施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反思,对效果进行调查,对经验进行提炼,形成经验总结。督导室、教研室加强过程调研,总结经验,进一步优化方案。

二、“等第制”教育改革

(一)改革目标

以小学语文、数学、英语学科的学业水平评估为抓手,以改变分数评价导致的教育异化为目的,旨在探索有利于学生全面、持续发展的学业评价机制。

(二)改革宗旨

1.转变教学质量观。坚持育人为本、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科三维目标的落实和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使学生的学科素养得到充分培育和发展。

2.探索科学的学科素养评估体系。开发学科素养评估指标及工具,编撰学科素养评估报告,探索评估的途径、方法及运行机制,构建有利于学生成长的学科素养评估体系。

3.带动学校整体改革。从学科素养评估入手,带动学校其它方面的改革,学校的管理机制、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校本研修等均得到优化,显现整体效应。

(三)主要特点

1.学科性。在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考试学科实施综合评估。

2.全面性。在评价内容上,强调全面性。即:依据三维目标梳理学科基础素养,构建包括“知识技能”、“综合实践”、“兴趣习惯”三个维度10个方面的评估指标体系,并细化到年段、学期,甚至单元,并以此作为教学和评估的依据。

3.等第制。在评量方式上,在设计量表和命题阶段就采用等第制方式,并用A、B、C、D表述结果。

4.体检式。用近似体检报告的方式,呈现学生一门学科上10个方面的表现,并辅以定性描述。关于下发《金山区小学“零起点”、“等第制”教育改

革工作制度》的通知

各小学:

为推进“零起点”、“等第制”教育改革全面实施,提高小学生学科基础素养和学习基础素养,切实有效地减轻学生的负担,探索科学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根据教育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建章立制计划,特制订《金山区“零起点”、“等第制”教育改革工作制度》。现印发给你们,请按照要求,遵照执行。

附件:《金山区小学“零起点”、“等第制”教育改革工作制度》

金山区教育局小幼教科

小学艺术教育工作规章制度 篇6

1、为加强兼职普法队伍建设,规范普法联络员的选任、配置、培训等管理工作,有效整合普法宣传人力资源,构建以点带面,普法组织网络体系,确保各项法制宣传教育任务全面落实,特制定本制度。

2、普法联络员是协助所在单位或部门领导落实法制宣传教育任务的具体责任人,是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重要补充力量,在校普法办公室的组织、指导和监督下开展工作。

3、普法联络员主要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教职工学习贯彻上级和本单位制定的法制宣传教育规划和计划等;

(二)组织本单位或本部门职工按要求完成确定的各项法制宣传教育任务;

(三)组织本单位或本部门职工参加上级和本单位普法办公室组织的法律知识考试、法制讲座等集中学法活动;

(四)提供本单位或本部门普法工作信息,反映普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意见。

4、在表彰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先进个人时,应优先考虑普法联络员。

伊吾县中心小学

小学艺术教育工作规章制度 篇7

关键词:法国,教师流动,教育均衡化,师资分配

一、法国中小学教师入职及流动概况

在法国,资格证书是法国教师入职的必要条件。幼儿园及小学教师需要通过考试获得小学教师资格(CRPE)方能上岗。中学教师资格分为不同种类,包括中等教师资格(CAPES,持证者可以在初中或高中教授文科或理科)、技术教师资格(CAPET,持证者可以在初中或高中教授技术类课程)、中等私立学校教师资格(CAFEP,持证者可以在教育部认可的所有私立中学任教)、体育教师资格(CAPEPS)、高职1年级教师资格(CAPLP2),除此之外还有中等教师最高资格(Agrégation),取得该资格后除了可以在一般的初高中授课之外,还可以在“大学校”预备班(CPGE)或高级技术学员班(BTS)等高等教育机构任教。法国教师的身份为国家公务员,其工资、退休金及主要补贴均由政府发放。对不少法国年轻人来讲,教师这一职业相对较高的社会地位及稳定的收入具有相当的吸引力,每年都有不少人报名参加各类教师资格考试,竞争激烈。2011年,全法共有73,924人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考试,37,520人出席,合格人数为7,029人,录取比例约为18.7%。[1]

法国教育属于典型的中央集权体制,其最为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教师的计划分配和流动。1963年,法国建立了义务教育的“学区制度”(Carte Scolaire),(1)中小学生一律按照指定区域“就近入学”,中小学教师的分配流动也按照学区由教育部统一筹划。1984年法国教育法规定,新入职教师、借调回岗的教师、休产假等原因长期离岗又回岗的教师必须参加教师岗位流动分配,其他教师可自愿申请,所有教师的意愿都将得到受理与考察,政府有责任每年公示评分标准并保证过程本着公平、透明、合理的原则进行,师资配置的结果应保证国家教育的连续性、有效性、公平性,并向学生和家长负责。[2]因此,计划分配既指新教师的岗位分配,也包含老教师的流动调整,可以一次性实现全国的教师流动配岗。其程序首先是由教育部公布下一学年的岗位编制,然后由教师填写工作意愿并提交岗位申请表格,国家根据统一标准对教师打分,并根据分数调配师资。

这种计划分配的弊端亦显而易见,一方面,中央集权的师资调配往往过程不够透明,特别是年轻教师的意愿常常得不到重视,大部分新入职教师都被分配到了“问题学区”;其次,中央部门公布岗位编制的时间过早,许多学区不得不设立额外的临时岗位以应对学期中新出现的教学需求;另外,大部分教师都只会申请在学区内部调岗,每年大约只有30%左右的教师在第一志愿中申请调换学区,这就意味着教育部人事司每年处理十几万份岗位申请表,而这一工作的很大一部分仅涉及学区内部流动。21世纪初,法国政府开始对教师分配体制进行改革,新教师的岗位意愿得到了更好的关照,大部分教师,特别是幼小教师都被分配到原籍所在学区,因此再次申请学区调动的教师人数明显减少;同时教育部逐渐实行权力下放,将教师配岗分成两个阶段,首先是学区/省间流动(mutation interacadémique),其次是学区/省内流动(mutation intra-académique)。教育部首先汇总各学区/省上一年的入学率、师生比等信息,然后根据教学大纲将教师岗位编制分配到各学区/省(一般情况政府会考虑适当提高贫困地区或社会问题较为严重地区的学校师生比),此后教师就可以在规定时间内登录网站建立个人档案并递交换学区/省的申请。在学区间配岗完成后,各学区区长与学监再根据本学区的教学需求和预算进行学区内的教师岗位分配。总之,教师分配、流动的宗旨是实现全国范围内合理的师资配置,同时尽可能满足教师本人的工作意愿,从而调动其积极性。

二、幼儿园及小学教师的分配及流动细则

法国教育法(1972年法修订法第4条、1984年法修订法第60条)[3]对幼儿园及小学教师的配岗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分配分为省际间流动(mutation départementale)和省内流动(mutation intra-départementale)两个阶段。省际间流动又包括一般流动(mutation)和补充流动(mutation complémentaire)。一般情况下,第1学期11月到12月为第一阶段,第2学期3月到4月为第二阶段。教师要在教育部规定时间内登陆网站填写岗位志愿(最多填6个志愿),打印签字后递送至所属学区的检察署(inspection académique),后者负责核对信息并呈递教育部统一处理,教师可以在网上随时了解个人申请的处理进度,并通过电子信箱、手机等方式获知最终结果(大约每年6月)。在省际间流动分配结果公布之后,配偶工作地点出现变动或家人出现伤残、大病等情况的教师,在出具所在省有关部门出省工作许可及其他证明文件后,可以接受一次补充流动分配。

幼儿园及小学教师的配岗打分标准主要有三项内容:首先是法定特权,包括工作地点靠近配偶(1)、个人身体残疾、现所在学校存在严重的社会问题或安全隐患,基于上述三种情况提出换岗申请的教师可以获得法律规定的优先特权;其次是个人职业情况,如工龄、岗龄;除此之外,孩子的住所、提出相同调动申请的次数等也被计入打分标准。下页表节选了法国教育部公布的教师换岗流动评分标准的部分内容。[4]

据法国官方统计数字,2010年,法国幼儿园及小学教师中有16,904人(不含新入职教师的分配)参加了省际间流动,6,268人的申请得到批准,其中5,354人申请调动的主要原因是希望与配偶的工作地点靠近(约65.3%获准调动),290人由于身体伤残提出申请(95.52%获准调动),1,366人由于现供职的学校存在严重的社会问题或安全隐患(27.16%获准调动)。[5]

省内教师配岗与省际间教师配岗的程序基本相同,只是其评分标准由各省参照国家标准自行制定。法国规定下列情况中,幼小教师必须参加省内教师流动:还没有被正式聘用的实习教师;离职一段时间重新回到工作岗位的教师;通过省际间流动进入本省的教师;刚刚通过某一新专业的培训和实习,并想在新专业谋取教职的教师;国家学区政策的特殊要求。

岗位确定后,法国教育部会给每位换岗的教师(包括第一次参加分配的新入职教师)提供一份无息贷款,以方便他们在新的省份安家。无息贷款的最高额度为3万欧元,除此之外,银行还会为这些教师提供其他的优惠服务。

三、中学教师的流动分配细则

法国中学教师的流动配岗分为学区间流动和学区内流动两个阶段。具有中等教育资格的中学教师都可以提出调换学区的申请,但下属情况中,中学教师必须参加每年一次的学区间流动:

-刚刚获得教师资格证书的待分配教师;

-在高等教育机构完成实习的教师(如果在高等教育机构谋得教职则分配结果可以取消);

-被临时聘用的教师;

-在新喀里多尼亚、马约特岛、瓦利斯群岛和富图纳群岛、法属波利尼西亚供职的教师;

-在学年结束时,完成借调工作的教师;

-目前就职于私立学校或安多尔、欧洲学校等机构且想要回到法国工作的教师。

针对中学教师的流动,教育部也有专门的评分标准。标准同样涵盖法定特权和教师本人职业情况两方面内容,另外各个学区根据本学区个别学科的特殊师资需求还会有不同的加分项目。

这里还需要说明新教师的入职问题。如前所述,刚刚取得资格的新教师必须参加分配,而现实中,有些教师会被分配到问题学校。每年都有约27%的新教师被分配到克雷泰伊和凡尔赛地区接替那些流动离岗的教师(他们一般在这些地区供职4年以上)。考虑到家庭的因素,没结婚的年轻人更容易被分配到那些不好的学区。2009年,新教师中能按照第一志愿被分配的比例约为59%,老教师则为82%。[6]与幼小教师相比,中学教师在职业前期的岗位流动明显更为频繁(工龄不满5年的教师中大约有3/4会提出换岗申请),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40岁左右的教师在经过2~3次岗位流动后都会稳定下来。另一方面,今天相当一部分年轻人表示愿意到“问题学区”工作,特别是如果政府能够给予他们某些优惠政策。2010年,法国中学教师中共有77,991人提出了换岗申请(约占教师总数的22.7%),其中59,066人参加了学区内流动,18,925人参加了学区间流动。除了对新入职教师的分配之外,41%的教师完成了换岗。出现最多的申请理由是生活便利(42.38%)和靠近配偶(29%)。波尔多、雷恩、巴黎、图卢兹、蒙彼利埃、埃克斯-马赛、南特等地区是最受中学教师欢迎的学区。[7]

四、出国任教及特殊岗位的流动

除了法国国内的岗位流动外,工作满3年的教师还可以申请出国任教。每年法国外交部的国际文化和科技合作项目都会提供不少教师岗位编制。另外,教师也可能被借调到某些国际组织或以国际志愿者的身份出国任教。法国外交与欧洲事务部下设专门机构——出国任教办公室(AEFE)负责这一事项。每年第1学期教育部都会对外公布海外岗位信息供满足条件的教师申请,在通过出国任教办公室的面试后,相关海外机构会向教育部提出借调请求。海外岗位的合同期限最长为6年,因此岗位对申请人的年龄有所限制(自签约起6年后不超过退休年龄),同时教师不能连续申请海外岗位,两次申请应至少间隔3年。

为保证欧洲各类机构工作人员子女受教育的问题,1953年,第一所欧洲学校在卢森堡成立,欧洲学校提供自幼儿园到中学的全程教育,目前已在荷兰、比利时、意大利等国建立了14所学校。具有教师资格证的法国教师都可以通过本学区(幼小教师向学区学监提出申请,中学教师向学区区长提出申请)提出到欧洲学校授课的申请。这类教师流动属于岗位调动而非借调,其合同期限最长为9年(试用期2年+第一次合同期限最长为3年+可以续约一次,最长4年)。另外,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欧洲国家开始在幼儿园、小学和中学设立多语种、多文化的课程,教师在欧洲境内的流动亦愈加频繁。欧盟委员会在2007年建立了“夸美纽斯奖学金”,每年提供大约1,600万欧元用于促进教育机构的合作,法国中小学教师可以通过该项目到欧洲其他国家交流或参加培训。

法国的中学教师还可以申请到法国属国(法属波利尼西亚、新喀里多尼亚、马约特岛、瓦利斯群岛和富图纳群岛)工作,小学教师提出该申请则须具备附属中学和实验班授课资质(CAEAA)、师范教育资格证(CAFIMF)、特殊教育任教资格证(CAEI/CAPSAIS)或教育心理学学位。教育部每年会对外公布申请的程序和时间,一般情况下,任教合同期限为2年,且只能续约一次。

中学教师还可以参加特殊岗位的流动分配。特殊岗位主要是指“大学校”预备班(CPGE)、高中会计和管理专业(DCG)、国际班、高级技术学员班的部分专业、应用艺术专业、“戏剧表演、视听电影”等专业,其中“大学校”预备班的编制在特殊岗中占得比例最大(2009年占52%)。这些岗位的教师录用需要经过面试而不是评分。全国范围内的特殊岗位流动分配由教育部直接负责,与中学学区间教师流动的时间一致;学区内特殊岗位的流动分配则由学区区长负责,与学区内教师流动分配的时间一致。特殊岗位的申请同样需在网上完成,每名教师最多可以填写15个志愿。申请特殊岗位并不影响教师提出其他的调动申请,但一旦前者结果确定,后者就自动取消。

如前文所述,取得中等教育最高资格的教师可以申请在某些高等教育机构工作。每年高等教育机构针对中学教师的招聘时间是11月中旬到1月下旬,教师的相关资料、简历及求职信都会直接递送到相关的高等教育机构。被录用的教师每年要在高等教育机构完成384小时的指导课(TD)或实验课(TP),但其工资待遇仍参照国家规定的中学教师工资标准,如教师承担了额外的课时或行政工作,高等教育机构应做出相应补偿。

1988年法国教育法(88-654款)规定中学教师还可以申请大学助教(ATER)的岗位。助教每年需完成128小时的大课(CM)或192小时的指导课或288小时的实验课。助教编制通常为合同制,合同最长为3年,可以续签1年,每年4月到9月为岗位招聘日,申请人需自行向大学递交材料。自1999年起,中学教师可以在中学任教的同时在高等教育机构兼职,这主要是针对师范院校的某些特殊岗位或是高等教育机构在学期中间出现某些空岗的情况,兼职教师的工作量和薪金都相应减半。另外,自2000年起国家规定在高等教育机构任职的中学老师还可以申请攻读所在学校的博士学位。

此外,教师流动的方式可能是被借。比如,每年法国国防部都会对教师提供借调岗位。1995年1月,法国教育部与司法部达成协议,在每个区的劳教所中建立一所地区教育单位(UPR)以保证劳教人员受教育的权利,教师可以申请在UPR进行全职或兼职工作。每位教师在申请岗位之前都会经过面谈,相关人员会向其解释其工作的环境和对象。

五、几点启示

教师的流动是为了实现全国范围内师资的均衡配置,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法国中小学教师的配岗流动已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机制,同时法国政府为了分配更为合理、透明,还积极致力于工作方式的改进。

法国教师流动配岗虽具有明显的计划性,但教师本人意愿仍是分配中首要考虑的因素。每年,政府都花费大量的经费和时间用于处理每位教师的岗位申请,并扩大教师获取信息的渠道。2008年,教育部开设了专门的热线电话,并派专人负责解答教师提出的各种相关问题。

法国对于贫困地区和社会问题严重的学区也有政策倾斜。比如政府增加了“教育优先区”的教师岗位数量,增加了学生接受个性化辅导的学时,同时给在“教育优先区”工作的教师发放特殊津贴,教师在问题学区工作满一定年限提出转岗申请时还可以获得额外加分。

国际化发展是法国教师流动发展的新趋势。教育的全球化给教师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海外培训、实习和工作的机会,而教师在国外的经历不仅可以使教师本人学习到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拓宽视野,而且可以促进本民族文化的传播。

当然,法国教师的流动体制绝非完美,比如新教师的学区分配仍存在不少问题,如何改革才能使国家师资实现合理流动、使其成为促进社会公平的积极因素,仍然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MEN.Repères et références statistiques sur les enseigne-ments,laformationetlarecherché[EB/OL].http://media.edu-cation.gouv.fr/file/2011/01/4/DEPP-RERS-2011_190014.pdf.2012-03-26.

[2]Code de l'éducation[EB/OL].http://www.legifrance.gouv.fr/af-fichCode.do?cidTexte=LEGITEXT000006071191.2012-03-26.

[3]MEN.Les informations clés sur la carrier d'enseignants[EB/OL].https://guide-iprof.adc.education.fr/xmedia/L8416A60.htm.2012-03-25.

[4]BO MEN,Mobilitédes personnels enseignants du premierdegree-rentréescolaire2010[EB/OL].http://www.education.gouv.fr/cid49476/menh0924146n.html.2012-03-25.

[5]MEN.SIAM[EB/OL].http://media.education.gouv.fr/file/SIAM/45/1/.2012-03-26.

[6]MEN.Personnels enseignants,d'éducation et d'orientation,promotion,mutations,affections et détachements[EB/OL].http://www.education.gouv.fr/cid22808/enseignants-info-mobilite-810-111-110.html.2012-03-26.

小学艺术教育工作规章制度 篇8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 发展 制度 意义

1 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发展

作为干部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遵循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遵循普遍规律,但也有自身的特殊性。一般来说,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是指,在中国共产党产生以来的各个历史时期党政领导干部产生方式的体系,是党、国家、社会和人民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构成和运作过程所依据的原则、体制、规则程序等的总和。[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及经济的大发展,我国的党政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逐步的走向了规范化、制度化,并且形成了一套科学的系统的干部选拔制度。但是随着各单位组织认识部门在应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出现的一些新问题和新情况,我们不断的进行总结,并且根据相关的经验和教训逐步的完善相关的条例。中共中央在1986年1月发出《关于严格按照党的原则选拔任用干部的通知》后,中组部根据此《通知》的精神细化了很多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具体规定。中央在1995年制定并且颁发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这个制度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党政领导干部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此《条例》提高了选拔人员工作流程的准确性以及科学性,改变了过去选拔过程中出现的不健全的情况以及某些无章可循的现状,此外,由于将制度化的进程提上了正规,因此是完善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工作过程的里程碑。2002年以后在“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指导下,为了贯彻执行中央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新要求并吸收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新成果,以原《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为基础,修订制定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这是我党关于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规章,亦是从源头杜绝贪污腐败的必要途径,通过建立基本规章,规范干部选拔的流程,使选拔工作达到透明、公正、公平,从而达到干部队伍的健康良性发展。

2 干部选拔任用制度运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意义

首先,为了适应全球化经济时代的要求,我们必须打造一支具有高素质水平的党政领导干部队伍,为了能够源源不断的输送具有创新能力的领导干部人才,我们必须有效的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制度。“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从人的观点而言,就是党政领导人才的选拔、任用和管理的实施。”以知识经济为主的现代社会,其主要特征是以人力资源为核心,区别于旧时代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的开发及利用是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根本要求。而党政领导人才的选拔与任用则决定着政府、企业和公益团体等的管理水平。在各种人力资源中,其属于高层次人力资源领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来讲,党政领导人才的层次及素质水平,直接决定了企业及部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方向以及教育水平,决定着是否能将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同思想政治教育环节做细做深,因此,党政领导人才的开发与管理是做好人力资源和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和首要环节。

第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是适应现代政府及企事业单位职能的发展需要,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在迎接全球知识经济大潮的挑战中,现代企业如果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使自身经营领域在市场内占主导地位,担任企业管理层的作用发挥将直接决定企业在市场竞争的生死存亡和未来地位。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不断随着发展需要适时调整内容,逐步成为了政府管理部门和企业管理人才选拔的必要工具和手段,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向知识经济时代的迈进,有利于企业确保和建立在本行业中的领先地位。[2]

第三,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以及改革并完善组织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有效的落实党政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制度。我国目前已进入改革开放力度的加速期,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深化期,面对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情况,体制机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工作成为了最核心的问题。组织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着眼适应当下形势、寻求改进方法,并致力于有效的将服务开展在经济建设的中心上,更好地为改革开放提供帮助,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制度正是在此形势下进行改革与完善的。

第四,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向科学选贤任能的机制迈出了重要一步。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全面贯彻了中央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深思考,科学地总结了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时期至今党的干部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经验,吸收了近年干部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改革的重要成果,从源头上引领干部良性发展,预防和治理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3 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运用

第一,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作为我国政治制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政治功能尤为突出。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制度目的是维护以无产阶级及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一种工具,保证其维护功能的完整性,这一制度可以理解为领导干部选拔人用权利奠定了基础,起到了根本保证作用。该制度合理的结构体系,使权利的控制、分配、调节等具体功效和作用得到了实现。科学合理的选拔以及制度结构,保证了干部任用流程的公正性,展示了对干部选拔流程的严格要求,使广大干部在竞选过程中拥有参与竞争的平等资格和应有权利。它坚持了党管干部原则,加强了中央对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的宏观调控。[3]

第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符合改革开放形势下内外环境的需求,完善了干部任用制度的经济功能。领导干部作为地区及单位的重要岗位人才,其素质高低对于经济基础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经济发展的快慢与其领导人的决策水平和能力有着最直接的关系。提高行政效率应从搭配合理的行政组合开展,以行政效率提高带动经济产生促进作用。在当今形势下影响行政效率高低的最直接的因素就是行政活动的合理程度,因此,一直以来我们研究的重点都是通过何种途径才能科学合理的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为了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组建一支优秀的领导团队,而科学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是其可靠的保证。

第三,科学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作用。文化凝练了一定的民族特征,是反映其思想理论水平的精神风貌、思维方式、心理状态和价值取向的精神文明成果的总体概括。制度与文化同属上层建筑范畴,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作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上层建筑内部组成部分,与上层建筑内部的其他各部之间也相互作用。一个良好的价值导向能够促进社会快速的向前发展,为了形成“学而优则进”、“能而优则进”、“干而优则进”的正确方向和氛围同时将正确的价值导向作用于全社会,我们将考试、考核制度引用到党政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过程中,这样在全社会的各个工作领域都起到了良好的价值导向作用,从而有效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人才工作研究理论报告》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编.

党建读物出版社,2003年12月第1版.

[2]仝志敏.《国家公务员管理——高层次人力资源开发》.百花文艺出版社,1994年版.

[3]黄达强.《各国公务员制度比较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小学艺术教育工作规章制度 篇9

磴口县第三完全小学磴口县第三完全小学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目标责任制、监督制、问责制度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省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

化建设,按照“内蒙古自治区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强化各类人员履行职责,特制定本目标责任制度、监督制、问责制度。

一、目标责任制度

(一)校长职责

1.全面贯彻国家和自治区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标准化建设有关政策、法规,执行上级指示;

2.全面主持学校工作,领导和组织教学工作; 3.领导和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包括劳动教育)4.领导和组织体育卫生工作;

5.领导总务工作,关心师生生活,保护师生健康; 6.培养和提高教师的政治业务水平与能力; 7.管理人事工作。

(二)党支部书记职责

1.宣传、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完成上级党组织和上级领导机关交给的各项任务。

3.领导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正确执行党对知识分子的政策,密切联系群,关心教师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协调他们之间的关系。

4.做好党支部的常规工作。

(三)教导主任职责

1.认真学习、全面贯彻国家和自治区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标准化建设,端正教育教学指导思想。协助校长制定并实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2.坚持执行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按课程计划规定开满学科科目与活动,保证开齐,开足课时。

3.领导教研组,抓好教学工作。做到兼课、听课,熟悉一门以上学科的课程标准,胜任一门以上学科的教学,了解各学科的课程标准。

4.领导年级组,抓好基层的管理工作,沟通班级之间横向联系和各年级之间的纵向联系。

5.抓好体育、卫生、劳动教育和活动课的开设。6.做好招生和毕业班的工作,抓入学教育和毕业教育。7.抓好常规教务行政工作。8.做好教学人员调整工作。

(四)总务主任职责

1.根据上级要求和学校计划以及学校教育教学和生活需要,结合学校财力、物力的实际,制定总务管理计划,并认真实施。

2.主持总务工作会议,合理安排总务工作。3.编制财务预算计划,检查财务开支情况。

4.全面掌握学校财产及校产的维修、添置,不断改善教育教学及生活条件。

5.合理安排师生活动,关心师生健康,办好师生食堂,搞好卫生及美化校园工作。

6.开源节流,提高经费使用效率。

(五)财务人员职责

1.严格掌握经费开支范围和执行开支标准,合理使用经费,认真审核原始凭证,对违反规定支出应拒绝报销。

2.对合法的原始凭证,应及时登入现金账,做账时要做到数字准确,摘要清楚,书写工整,逐日登记。

3.严格遵守财经管理制度,不透支和挪用现金,不宜借条和白纸条抵销库存现金,按期报账。

4.按时办理现金往来结算,对定时的定额支出要按时支付。5.严格执行安全制度。认真管理好现金,管理好各种印章,空白收据等。

6.在每月报账前要将本月支出情况向校长通报,各项支出由理财小组审核,报账后,将本月收支情况在教师会上公布。

(六)理财小组主要职责

1.经常学习并准确掌握有关财经政策、法规、财务制度。2.严格掌握经费开支范围和开支执行的标准。

3.定期开展督查、监督。每月中旬对上月财务进行核实,核实时要认真审核原始凭证,对违反规定的支出应拒绝报账,对内容不全,手续不完备、数字有差错、书写不清楚的凭证,应抽出,要给予补填、更正或重新办理手续。对伪造单据、涂改单据、虚假冒领等款项行为的应拒报,并及时向校领导反映,每学期期末集中核对一次,每次要做好和对记录书写不清楚的凭症,应抽出,要求给予补填、更证或重新办理手续。对伪造单据、涂改凭证、虚假冒领的行为应拒报,并及时向校领导反映,每学期期末稽核一次,每次做好稽核记录。

4.接受群众监督。

理财小组每月应在教师会上公开财务审核情况,听取全体教师的意见。正确的意见要采纳,每学期要对学校财务核算情况通报两次,即:期中、期末。

5.理财小组成员要定期向校委会成员汇报财务核查情况,同时要根据学校实际财力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为学校经济的正常运行敬言献策。

(七)少先队辅导员主要职责

1.开学初,依据少先队工作的特点,认真制定工作计划,并到带领大队委切实实施;认真组织大队活动,培养少先队干部。

2.指导中队辅导员工作,定期召开中队辅导员会议,讨论队内工作,交流工作经验。

3.建立健全队会制度,认真抓好队会活动。

(1)大队会每学期召开1——2次,以纪念重大节日,开展大型教育活动。大队会要对全体队员具有普遍性教育意义。

(2)中队会一般每周召开一次,每次对会要有鲜明的主体和集中的内容。

4.做好新队员发展工作,着重抓好四个环节。

(1)少年儿童入队前的教育;(2)组织申请入队;(3)举行入队仪式;(4)加强入队后教育。

5.负责向学校和上级团组织反映少先队工作情况及少年儿童的思想、学习、身体成长等状况,并提出改进少先队工作的意见。

(八)教研组长职责

教研组长是教导处领导下的学科教研负责人,全面负责本学科的教研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1.每学期开学初,根据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结合本教研组的特点,负责制定本组的学期工作计划,报教导处审查组织教师实施。

2.组织教师学习本学科的课程标准,明确学科的教学目的任务(包括德育任务),讨论并确定各年级教学要求,针对各班教学实际,认真制定教学计划。

3.组织、指导全组教师深入钻研本学科课程标准,学习研究教材教法,结合学生实际,写好教案上好课,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经常检查教师教学情况,了解掌握教学进度,研究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帮助教师了解个人课堂的教学效果,不断总结探究教学方法。

5.从实际出发,组织本组教师互相听课,互相观摩,互相研究;组织教学经验交流活动落实本组教师所承担的教改实验专题,并督促、参与实验的全过程,积极开展教学改革。

6.管好、用好本组教学实验器材、教学用具,积累教学资料,改善教学条件。

7.积极落实上级主管部门所下达的教研、教改、经验交流等教科研任务,组织教导教师写好教学论文和教学经验总结。8.组织好不同阶段和不同类型的考试命题、阅卷、评分、总结和讲评工作。

9.协助教导处开展对本组教师的常规工作检查,并写好检查小结,严格填写教师常规工作考核表。

10.每学期末,及时认真地写好教研组工作总结报教导处。

(九)班主任工作职责

班级是学校中的基层组织,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校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的有力助手,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具体负责人。班主任工作质量如何,直接影响着全班学生身心发展和教育质量。

1.认真制订班级学期计划。制订班级工作计划,一面要了解学生,充分掌握学生的家庭状况,学生本人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品德素质及学习状况。

2.要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保证班级工作计划的目标、任务符合学校工作计划的要求。

3.开学时要认真组织本班学生报到注册,打扫、布置教室,编排学生座位,组建班委会和其他学生组织,完善班级各项规章制度,指导学生干部及时开展工作,迅速建立和稳定班级教学秩序。

4.指导学生规划个人新学期的打算,确定努力目标,制订努力措施。

5.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常规,加强学生的常规教育,强化“一日常规”教育和德育工作考核。6.认真做好本班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在着重抓好养成教育的基础上,突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社会道德、国家法纪,努力营造良好的班级风气。

7.做好本班科任教师的协调工作,帮助他们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和学习情况,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按质按量完成各科学习任务,并与科任教师一道帮助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分析原因,制订规划,采取措施提高学习成绩。

8.加强安全、卫生教育。经常向学生宣讲安全意识,督促学生做好班级、个人的卫生工作,争创文明班集体。

9.积极做好本班学生学籍档案建立工作,努力使学生学籍档案规范化,并协助教导处做好本班学生的学籍管理工作。

10.认真组织好班级各类集体活动,如劳动、主题班会、竞赛、庆祝重大节日等活动。各项活动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使学生受到教育,增长知识。

11.关心、支持班委会和少先队的工作,使班委会、少先队互相配合、互相促进,共同建设好班级。

12.建立家访制度。与学生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作用。

13.全面了解本班学生各方面的情况,认真做好本班学生操行评语的拟写工作,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和进步,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

(十)教师职责 1.贯彻执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认真编写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细则。

2.抓好教学工作的备、教、批、辅、考、总各个环节,注重提高教学质量。

3.加强教学研究,提高自身的职业修养,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

4.严格按照《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法》行事,重视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二、强化监督制

(一)监督对象。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有具体工作职责的相关单位和部门。

(二)监督措施。

一是由学校党支部牵头,负责对全校相关部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进行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督查,及时通报工作进展及落实情况,对存在问题须限时整改;

二是组织召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推进会,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的经验与做法。

三、落实问责制

(一)问责的原则和对象。

原则:问责工作要坚持实事求是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重在通过强化监督,督促责任落实,形成合力,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目标。对象: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确定被问责对象。

(二)问责的依据和形式。

一是根据落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职责要求实施问责; 二是对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中,被县教育督导部门和上级有关部门通报批评的部门和个人实行问责。

三是对工作责任制度不健全、措施落实不到位,检查、督查中发现的问题未及时整改,未按照职责分工认真履行职责,相互推诿扯皮,严重影响工作进度等造成不良影响或严重后果的部门和个人,实行问责。

四是对措施不力,未能如期完成目标任务的,实行问责。问责形式:问责的主要形式为约谈、通报批评、责令相关责任人向县政府写出书面检查等。约谈情况由学校党支部书面报学校备案。

上一篇:张晓风散文谢谢下一篇:愤世嫉俗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