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如何树立正确的事业观(精选8篇)
领导干部如何树立正确的事业观 篇1
领导干部如何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和政绩观?笔者认为,前提是领导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物质利益观。只有树立正确的物质利益观,才能从根本上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和政绩观。
物质利益观决定着领导干部的事业观、工作观和政绩观
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是建立在物质利益原则基础上的,利益机制在人们行为导向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而,怎样看待物质利益,树立怎样的物质利益观,是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和政绩观的一个基本问题。我们应该承认,领导干部作为社会人有着自己的个人利益需求,这种个人利益需求是他们从事事业和工作的基本动力。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但是,由于领导干部是政策、法规、制度的制定者、执行者,又是群众的领导者,在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上,往往也是利益分配工作的操作者。他们的物质利益观如何就直接关系领导干部的事业观、工作观和政绩观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到党的性质和宗旨,直接关系到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领导干部应树立怎样的物质利益观
不可否认,社会转型以来,市场经济活动成为社会的基本活动。有一部分领导干部受到市场利益机制的负面影响,不能摆正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在事业观、工作观和政绩观上忘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忘记了作为一个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个人的物质利益欲望膨胀,演化为极端的个人主义,以谋取私利为人生价值取向。因此,在事业观上,一些领导干部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当成事业标准;在工作观上,一些领导干部的骨子里想的不是什么“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而是为了个人的升迁,大搞“首长工程”、“形象工程”、“标志工程”。在工作观上,对自己有利的事抢着干,领导喜欢的事争着干,无利的事就不干;在政绩观上,一些领导干部浮夸急躁、急功近利,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有的在发展观念上存在重„显绩‟轻„潜绩‟、重当前轻长远、见物不见人、甚至制造虚假政绩等问题”。因此,面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条件,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中,应把树立正确的物质利益观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树立正确事业观、工作观和政绩观的重要内容。
领导干部怎样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和政绩观
第一,超越个人利益的羁绊,坚持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人生价值取向,以人民是否得到真实的利益,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评价自己工作和政绩的标准。江泽民同志指出:“一个人如果只为自己、为家庭而活着,那个意义是有限的。只有为国家为社会为民族为集体的利益,奋不顾身地工作着,毫不保留地贡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这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才是光荣的人生,闪光的人生。”只有树立这样的物质利益观,领导干部才会站在党和人民的角度看待事业、工作和政绩,才会从党的利益出发对待工作,以敬业、勤业、创业、精业的精神,忠诚于党的事业,立足本职为人民谋利益,为社会作贡献,为国家而献身。第二,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着力增强自身的宗旨观念和公仆意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集中体现了共产党人的事业观、价值观。领导干部的权只能为民所用,要做到权为民所用,就必须正确看待和运用手中的权力,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用人民赋予的权力服务于人民、造福于人民,绝不能
以权谋私。第三,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和作风,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工作观、政绩观。领导干部无论做任何工作、处理任何问题,都要求真务实,埋头苦干,尊重客观实际,遵循科学规律,坚持实事求是,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做到察实情、讲实话,鼓实劲、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切实做好科学发展的各项工作,完成科学发展的各项任务,实现科学发展的宏观目标。
(作者单位:武汉理工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领导干部如何树立正确的事业观 篇2
关键词:应届毕业生,就业观,就业压力
一、大学生就业观存在的问题
1.不能正确的自我定位
很多的名牌大学生都把自己看的很高, 觉得差的工作不应该是自己这种名牌大学生做的, 但是好一点的工作又找不到。学习和就业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模式, 特别是现代我国高校教育体制中存在的多方面的问题。在高校学习的学生们只要在考试前几天好好温习一下老师划的重点就可以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但是在职场中就不可以这样, 职场中要求你每天兢兢业业、尽职尽责做好自己的工作本分才有可能得到上司的赏识, 才有可能得到职位的晋升。在高校学习的分数并不代表一个人的能力, 也并不代表你应该在职场中得到好的待遇。所以每一个应届大学生都应该在出校门前对自己进行正确的自我定位, 这样才能在职场中得到好的待遇。
2.盲目从众
很多大学生在学校时不能对自己的未来做一个很好的规划, 这样就导致他们在面对众多职业选择的时候出现矛盾的心理, 不知道该做什么好。他们不了解自己要什么, 自己想做什么, 自己适合什么, 只能看大家喜欢做什么工作就一味地跟着大家一起去。他们缺乏对自己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的认识, 缺乏对自身的理性分析, 就业观往往总是被舆论和他人所左右。盲目从众的情况在学生择业时表现的非常明显。其实这样情况的出现归根究底是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不足, 对自己没有一个清楚而正确的分析, 所以就很难为自己做一个明确的职业规划和确定一个清晰的职业方向。
3.看重薪资待遇
有些大学是注重物质和金钱利益, 功利主义太严重。他们在就业时首先考虑的是待遇是否丰厚, 工作环境是否舒适, 福利待遇是否周全。还有些大学生他们只要朝九晚五、只想拿铁饭碗、只想在没事的时候泡泡茶、聊聊天、斗斗地主。这些大学生普遍对自身分定价都过高, 待遇不好的工作他们看不上, 待遇好的工作单位又不想要他们, 所以高不成低不就。近几年, 很多大学生都瞄上了“公务员”这个铁饭碗, 导致“公务员”这个热点持续升温, 可以说与大学生的这种就业观是分不开的。
4.诚信的缺失
诚信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根本, 是一个民族和社会不断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道德因素。而当今社会的诚信问题已经影响到大学校园这片圣洁的土地。目前, 大部分学生缺乏诚实信用、不守道德, 比如当今大学生贷款后还款信誉差, 在求职过程中伪造假的简历和毕业证书, 在求职过程中盲目签约、随意毁约, 通过说假话、投机取巧来取得聘人单位的初步信任等不良行为。这些不良行为直接影响到社会对整体大学生的印象, 同时也抹黑了其他的良好大学生的行为, 损害了社会和大学生个人就业的利益。
二、如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1.加强素质教育, 培养大学生就业信心
学校可以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渠道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通过现行的思想政治课开展系统的就业观的教育。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 有助于大学生树立自己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有助于学生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 追求长远的利益, 服从社会的需要。马克思曾经说过, “我们在选择职业时所遵循的主要指针, 就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善”。强大的心理素质, 能够让学生在社会中更好的生存, 有利于学生顺利的进入职场, 扮演好职场中各种角色, 处理好与同事、与领导之间的人际关系。开展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 能让学生在面对险阻和困难时更有信心解决并度过各种危机。
2.大学生端正自己的就业态度
大学生端正自己的就业态度其实就是大学生要对自己自身的能力和价值有一个正确、清晰的认识, 把握好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明白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 知道自己能够做什么适合做什么。这些话说起来简单, 但是对大多数的大学生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做到的事。所以要做到大学生端正自己的就业态度不仅仅需要学生的自我端正, 同时也需要学校、家长及社会对他们的引导。学校应该要针对大学生就业的心理问题进行辅导, 家长应该要跟自己的孩子多沟通, 不要给他们太多的压力, 而社会则可以多给应届大学生在基层锻炼的机会, 不要让他们自恃过高。在寻找就业的道路上我们难免磕磕绊绊四处碰壁的, 但是如果我们当代的大学生能够端正自己的就业态度, 了解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了解当今严峻的就业形势, 相信他们一定能在他们的职场上有一番不一样的景象。
3.摆脱传统的观念束缚
现在社会中的大学生满大街都是, 每一年的大学毕业生就有数百万人之多, 而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不能拥有公务员“铁饭碗”的机会, 也不能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 难道这些就要浪费了他们辛辛苦苦四年的大学努力吗?阻碍了他们在以后职业生涯的奋斗吗?不是的。那些能够拥有做公务员的这个机会的学生固然好, 能够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的学生也自然好, 但是其他的学生我们也要开辟一条不是公务员也不是“专业对口”工作的另一条路, 寻找到并创造出自己的一片天空。这样就要求我们要积极地摆脱那既传统的又狭隘的就业观, 我们可以从基层做起, 我们可以先就业再择业, 并且不要高不成低不就。我们要不断的努力不断的提升自己的就业能力提升自己的价值, 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逐步的成熟, 也只有经历这些我们才能创造出一块属于我们自己的土地。
三、结语
在我们目前的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下, 要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 只靠大学生自己的努力还是不够的。毋庸置疑的大学生就业困难是一个社会问题, 所以还需要政府、学校、社会、企业、家庭等的共同努力, 才能更好的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更好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建设。
参考文献
[1]丰玉梅.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 2009, (19) .
[2]黄鸿伟.当前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如何正视就业压力树立正确职业观[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 (7) .
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事业观 篇3
关键词:党员干部;教育;职业道德
中图分类号:D263.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5-0014-001
一、要引导党员牢固树立谋划发展、促进发展的思想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政工干部要把促进发展摆在首位,引领广大干部群众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要准确把握发展大势,用科学的思维来谋事;要创新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用科学的方法来办事。要破除发展难题,提高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要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集聚人才、凝聚人心的思想
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党员干部之间要团结共事,形成解放思想、畅所欲言、生动活泼的局面,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团结出凝聚力和战斗力。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团结,像珍惜生命一样珍惜团结。以党员干部的团结和谐促进单位的团结和谐,以单位的团结和谐凝聚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要把人才资源作为第一资源,把优秀人才聚集到党的周围,以人才的优势赢得发展的优势。要解决好为谁干事和为谁发展的问题,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科学干事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解决好靠谁干事和靠谁发展的问题,最大限度的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要解决好干事让谁受益和让谁满意的问题,把干事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满足人民需要、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上,体现在不断提升人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群众享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权益上。要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的指示,“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多干顺人心、暖人心的好事,使科学干事的过程成为爱民、富民、惠民的过程,使党员干部的成就指数和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相一致。
三、要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顾大局、利于长远的思想
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下来谋划各项工作。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的全面发展。党员干部要多想全局的事,在谋取局部发展的同时,更多地考虑全局利益,在谋取当前发展的同时,更多地考虑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在谋求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多地考虑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努力做到站高一步、看远一点、想深一些,让本地本部门本单位成为大局的一部分,成为一个有机的协调的整体。把长远的发展和近期的发展统一起来,把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发展统一起来,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四、要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遵循规律、注重理性的思想
认识规律,掌握规律,驾驭规律,是科学干事的基本要求。要尊重客观实际,不能靠拍脑袋、拍胸脯干事,要把握发展规律,多一些理性思考,增强决策的科学性,以科学的方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特别是要遵循市场规律,正确把握市场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把市场资源配置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不断增强科学发展的活力。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积极进取、量力而行,不搞主观臆断、违背客观规律的“拍脑袋”决策,不追求脱离实际的盲目攀比,不提哗众取宠的空洞口号,不搞虚报浮夸和报喜不报忧。当前,主要警惕这么几种错误的思想观念:一是重个人轻集体、把政绩私有化,以谋取个人名利地位作为工作基本出发点和着眼点的个人主义观点;二是重升迁轻事业、把政绩官本化,只要能给本单位带来实际利益就是创了政绩的本位主义思想观念;三是重形式轻实效、把政绩虚假化,喜好做表面文章,贪图表面好看、不讲求实际的形式主义的思想观念;四是重对上轻对下、把政绩功利化,奉行一切惟上是从的为官之道,事事做给上级领导看,不考虑本地区本单位的具体情况,也不考虑群众的需要和意见的惟上是从的思想观念。广大党员干部只有牢固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事业观,积极投身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求真务实、埋头苦干。
如何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的论文 篇4
(一)三大择业亮点
1.专长比专业更关键。“专业知识把握不牢固,缺乏实际操作能力,这是当前大学毕业生在求职中碰到的一个普遍问题。”现在企业选人不能只看专业,更主要的是要考察其能力,看有没有培养和开发的潜能,所学专业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看他的专长是否符合公司的需要。
2.就业比择业更重要。严重的就业形势不答应大学生追求一步到位,比较聪明实际的做法,还是先找个工作,再寻找机会分步到位。因为大学毕业生的第一次就业,只是职业生涯的开始,这不表示你将终生在这个岗位上就业。
3.发展比高薪更要紧。随着就业竞争的加剧和收入的普遍提高,个人的发展空间和前途已成为求职者关注的焦点。
(二)六种落后的择业观
1.攀比心理。应届大学毕业生寻找选择就业单位时,往往是拿自己身边同学的择业标准来定位自己的就业标准。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即使某单位非常适合自身发展,但因某个方面比不上同学选择的就业单位,就彷徨放弃,事后却后悔不已。
2.盲目求高心理。部分大学生单向考虑自己的就业理想,要求用人单位十全十美,却忽视了如此完美的单位能否接纳自已。
3。不平衡心理。部分大学生或因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不足,或因时机把握不准而找不到理想的工作单位,但这些大学生往往不正确归因,反而怨天尤人,从而产生不平衡心理。
4.自卑心理。在竞争激烈的求职场上,部分大学生因所学专业不景气,或因自己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及综合素质不如其他同学,或因求职屡次受挫,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并进而转化为自卑心理。
四、当代大学生在择业时要注重的几个问题
1.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有人说好关系是泥饭碗,会碎的;文凭是铁饭碗,会锈的;而只有能力才是金饭碗,走到哪里都会闪闪发亮。”在当今社会,只有有能力的人,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只有有能力的人,成长的舞台才会无禁区。因此,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要继续保持在大学时代学习的好习惯、好态度、好学风、不断加强学习,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
2.量体裁衣,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什么样的具体职业应该根据每个人的潜能和特长来确定,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行业的更加细化,与此相对的职业也更加多样化,这一情势为具有不同潜能和特长的个人寻求更符合自身条件和爱好的职业,创造了日益广阔的前景。因而,当代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要正确判定自己有哪些潜能和特长,力求做到对号入座。
领导干部如何树立正确的事业观 篇5
乡镇就是基层,是相对中央、省、县的,体现的是环境艰苦,工作繁忙,生活枯燥,社会福利待遇差,特别是计划生育工作,受到的是层层督查、考核,得到的是人人责骂、责难,心里面充满的是无限悲观,因为我们曾经从这里飞跃,现在又回到了原地,而那时与我们分享快乐的同伴,他们有的已经在远翔;乡镇干部是管理者,是相对农民群众的,为农村的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做着巨大的贡献,基础设施改善了,农民群众增收了,我们心里面充满的是喜悦,因为这是生我养我的故乡,我们在感恩,我们在回报,我们的父母都是农民,我们无愧于父母,更多的同伴因为没有固定工作又在外打工。
扭曲的现实,也扭曲了我们的心理,乡镇干部成为特殊的群体。因此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自己很重要。
一、正确认识社会,特别是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政府的确没有能
力为每个大学生提供工作岗位,个人能力、专业特长也不可能和工作岗位匹配,我们有了工作是幸运的,我们应该珍惜,应该接受磨练、锻炼和历练,相对那些一参加就在省、市、县的,我们又是不幸的,但是这种存在是谁都解决不了的,尊重现实就是珍惜自己,请积极向上吧。
二、正确认识自我,我们的确需要培养,需要在这样的环境中继续成长、成才和成功,这里是起点,需要一次一次新的超越,我们首先的完成自我洗礼,尊重领导,团结同事,众志成城的干好每一点工作。继续学习是认识自我的捷径,学法律、学政策、学技术,乡镇干部要成为全才,无所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其次,加强心理调适,戒除浮躁心理,克服封闭心态,既不单独存在,也不相互交织,多和领导沟通,多和同事、朋友交流,别人在认识我们,我们在适应社会,只有笑纳现实,我们才会感到轻松。
三、积极参加健康的活动,集体活动如同课间十分钟,适当的放松
不仅有利于工作,更有利于自己的健康,只有健康的心灵附着在健康的躯体上,我们才能继续工作,做出贡献,这个环境需要大家共同创造、维护、保持,有张有弛,张弛有度。
领导干部如何树立正确的事业观 篇6
中国共产党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始终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观点。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必须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自觉把人生追求和价值目标融入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奋斗之中。有了这样的理想信念,才能使自己变得精神高尚、眼界开阔、胸怀坦荡、生活充实,也才能做到淡泊名利、克己奉公、无私无畏、勇往直前,毫无保留地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贡献自己的一切力量。
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概括起来是两句话: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领导干部不论在什么岗位,都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都要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行使权力的最高位置,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行使权力的根本标准,做到公道用人、公正处事。他指出,权力的行使与责任的担当紧密相联,有权必有责。看一个领导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没有责任感,有没有担当精神。各级领导干部要珍惜使命、不负重托,在难题面前敢于开拓,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在风险面前敢担责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领导干部工作上要大胆,用权上则要谨慎,常怀敬畏之心、戒惧之意,自觉接受纪律和法律的约束。
领导干部如何树立正确的事业观 篇7
一、搭建一支职工信赖的领导梯队
管理既是成功的要素, 也是失败的根源。传统的管理理论认为:领导是组织赋予一个人的职位和权力, 以率领其部属实现组织目标。由此看来, 领导干部担负着“承上启下”的责任, 重要职责就是选贤任能, 自上而下形成阶梯状具有“智囊团”和“指挥中心”作用的领导班子梯队, 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管理干部队伍。
(一) 结构优化
在生产经营活动异常复杂的现代企业中, 如果单靠一个人的聪明才智, 是很难有效地组织和指挥生产经营活动, 因此, 必须按照层层负责的精神搭建好领导班子。坚持任人唯贤, 杜绝任人唯亲, 并做到:年龄结构上老中青结合;知识结构上专业化互补;能力结构上做到思想家、组织家、实干家各有所长。
(二) 富于效率
要求真务实、埋头苦干, 察实情、讲实话, 鼓实劲、出实招, 办实事、求实效, 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一把手”领导要发挥集体中的核心和舵手作用, 协调好整个班子, 不仅能使每个成员人尽其才, 做好各自的工作, 而且能通过有效的组织, 确保管理“横向到边, 纵向到底”, 发挥巨大的集体力量。古有民谚:上梁不正下梁歪, 中梁不正倒下来。在企业的发展中, 领导班子成员对群众的示范表率作用至关重要, 领导干部的高效率就是员工前进的“标准”。要用干部的“火车头”带着职工沿着科学发展的轨道前进。
(三) 严以律己
每一个班子成员都要从发展的角度, 实事求是、廉洁自律地对自己和班子成员有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 特别是“一把手”既不要把“带班子”的责任推给上级组织, 也不要因某些“人情”或“贿赂”在搭建下一级领导班子时做“老好人”。既不跑官、要官, 也不买官、卖官。要负起共建本级领导班子的责任, 更要负起搭建有利于发展的下一级领导班子的责任, 指挥、带领、引导、鼓励职工为实现目标而努力。管好自己、监督平级、带好下级。
二、倡导一套先进的企业文化体系
“态度决定高度”、“思路决定出路”等管理科学的经典语言正不断深入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而企业文化作为一项重要的企业科学管理理论, 反映时代精神风貌、体现企业自身的政治文化素质, 在企业经营管理实践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文化价值体系可以使员工树立正气, 发挥其特质, 营造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企业氛围, 创造心情舒畅、人人争先的工作环境, 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对于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一) 企业领导者做企业文化的总结者、推广者、倡导者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着眼于企业长远发展, 进行战略思考, 出思路、出理念, 形成科学的经营哲学、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如海尔集团的服务理念:真诚到永远!围绕这一理念, 海尔不断推陈出新向市场提供人性化的新产品, 给用户方便的同时, 提高了产品市场占有率。
(二) 职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者、建设者
再好的企业文化离开员工的实践只是“画饼充饥”, 要实现企业文化的价值, 必须通过教育引导和经济杠杆的调动, 双管齐下引领职工投身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中来, 要集中全体员工的共同智慧、协力创造。向着“员工高素质、管理高境界、效益高水平、文化高品位”的目标迈进。如攀钢 (集团) 公司地处偏远山区, 用“艰苦奋斗、永攀高峰”的攀钢精神, 鼓舞着一代又一代攀钢人, 在世界铁路重轨和钒钛等领域里写下辉煌篇章;攀钢房产公司用“全心全意为住户服务, 住户无小事”的服务理念引领职工, 并建立住户投诉考核机制, 使职工热情、主动地为住户提供优质服务。
三、运行一套民主高效的监管体制
党的领导干部, 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因此, 在领导工作中, 必须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一) 民主管理
坚持民主集中制, 自觉同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 保证中央政令畅通。以发展为目的, 在企业内部建章建制, 自觉把“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交给职工群众, 坚持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企业事务公开制度、考核任免干部 (公选) 公示制度, 不唯权、不唯上、只唯实。使职工在企业中“有家可当、有财可理、有利可得、有责可负”, 不断提高职工参政议政的水平。
(二) 分配公平
现代经济学之父的英国人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中说到:“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 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 而且是有风险的, 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领导干部要把“和谐企业”作为发展的最高境界, 通过科技创新、制度创新、设备更新等不断提高企业劳动生产率, 按照“多劳多得、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 向一线、艰苦岗位倾斜, 鼓励职工自觉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做贡献。
(三) 交叉监管
企业党、政、纪、工、团的“垂直管理”制度日趋完善, 但交叉监管不够。如“企业事务公开”工作既需要行政领导主管人事、财务“一枝笔”的实事求是, 也需要党委和工会领导、纪委领导、上级干部考核机构的一丝不苟和承担交叉监管的连带考核责任, 否则, 就只能被职工嘲讽为“扎扎实实走过场”, 失信于民。要严肃查处领导干部中滥用职权、贪污贿赂、腐化堕落、失职渎职的案件, 决不让腐败分子逃脱党纪国法的惩处。要加大预防腐败力度, 切实提高监管水平。
四、探索一种科学发展的创效途径
保持良好的经营状况和持续赢利能力是企业最基本的责任, 同时, 也是企业发展的活力和动力所在。
(一) 坚持科学发展观
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特别是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强烈冲击之后, 领导干部更需统筹考虑利益相关方、环境、资源等各个要素, 不能受经济利益的驱使, 进行掠夺式开发、破坏式发展, 要积极关注人的价值, 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坚持社会的全面进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如攀枝花市充分利用日照充足、气温温差小的自然条件, 一方面开发“阳光之旅”旅行, 另一方面全年为市场提供时令蔬菜, 不断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 坚持科学决策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决策能力建设, 要求各级领导机关“树立科学决策意识, 健全决策机制, 完善决策方式, 规范决策程序, 强化决策责任, 保证决策的正确有效”。尤其是在金融危机情况下, 要确保政府投资的4万亿投资用在可持续发展上, 要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 努力把为群众排忧解难的工作落到实处。做到不为私心所扰, 不为名利所累, 不为物欲所惑, 努力实践共产党人高尚的人生价值。
(三) 把握企业的社会定位, 主客观兼顾促企业发展
领导干部不要过分地追求社会声誉, 好大喜功, 主观方面:不讲历史、不顾职工感情、不思自己的领导水平高低, 不验自己决策正误, 不察机制、体制运行效能, 不问新产品研发。客观方面:一味把企业效益不佳归于的企业“人多”、技术设备不先进, 把追求个人政绩冠以“改革开放”之名。要根据市场的需求、企业自身的发展、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 让“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 不断地选拔高水平的领导干部, 以增强企业和职工个人搏击市场的能力, 团结和带领职工共建-共享-共建。而不是随着社会进步和职工工种的细分, 把“科技含量低、缺少市场支撑力”的辅后职工视为“累赘”, 用“改制”、“买断工龄”等不负责任的形式“甩包袱”或实现个人目的“稀释”国有资产。
五、带出一支勇于进取的职工队伍
职工“想干事, 干得成事”的拼搏精神得益于企业领导的激励和培养, 也是企业的民主管理能力活力的体现。
(一) 倡导浓厚的学用结合氛围
要把学习和研究结合起来, 要带着问题向市场学习、向社会学习、向理论学习, 在学习中研究解决问题, 多谋划, 多出“金点子”, 把学习到的好经验和好做法付诸实践, 变成行动, 把研究作为一种动力, 来加强和助推学习, 大力推动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 保持旺盛的求真务实干劲
通过民主管理建立公平、合理、透明的分配制度, 推行定岗、定薪、竞争上岗, 用分配杠杆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体现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 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 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劳动, 都是光荣的, 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
(三) 为职工提供创新创效的“舞台”
鼓励多种经营、生产模式, 坚持依法经营、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划小核算单位, 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氛围, 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 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以造福于人民。领导干部要有领导能力、敢于承担领导责任, 敢于开拓创新, 不学“叶公好龙”。
总之, 企业领导干部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是企业发展的决定因素。因此, 党和国家必须与人民上下同欲, 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和考核, 为社会主义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领导干部是企业发展“带头人”, 在具体的工作中落实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 就是要建立起具有战斗力的干部和职工队伍、完善促进企业发展的监管机制、营造创新发展的和谐氛围, 使企业不但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经济组织, 而且也成为职工群众展示人生价值的大舞台。
关键词:领导梯队,文化体系,监管体制,职工队伍,创效途径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弘扬良好作风继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在十七届中纪委第三次全体会上讲话[N].人民日报, 2009-01-14.
[2]、胡锦涛,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党支部工作, 2007 (11) .
[3]、苏东水.管理心理学[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
领导者要树立正确的用权观 篇8
关键词:用权;管权;授权
大量事实表明,由于权力制约不力、监督乏力,少数领导干部把权力作为谋取个人利益的工具,习惯凌驾于班子集体之上、凌驾于组织之上,大搞“一言堂”,甚至一手遮天。为确保领导者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领导者首先要树立正确的用权观。
一、慎于用权
作为领导者面对权力、行使权力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也就是如何认识和使用权力。习主席在2010年中央党校秋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强调:马克思主义权力观概括起来是两句话: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权力的行使与责任的担当紧密相联,有权必有责。领导干部工作上要大胆,用权上则要谨慎,常怀敬畏之心、戒惧之意,自觉接受纪律和法律的约束。
往往有很多领导者在拥有权力之后忘乎所以,颐指气使,老子天下第一,似乎好像掌控了一切。1900年6月21日,当时掌控大清王朝的实际军政大权的慈禧太后作了一件空前绝后的大事,听信谗言进而同时向十一个国家宣战。慈禧在《诏书》中说咬牙切齿地说:“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这也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向全世界宣战的人。在这里,慈禧太后充分使用了自己的权力,结果可想而知,仅仅是一场让人不耻的闹剧。慈禧太后照样垂帘听政,赔了银子,各国修好,却是义和团民众死伤无数,老百姓莫名其妙遭了殃。这场闹剧堪称滥用权力的经典之作。
“权力”这个词,本身应该是中性的。它跟金钱一样,应该是一种手段,而不应该是一种目的。当你把权力当成一种手段时,你就会逐渐超然、凌驾于对权力的欲望之上,它在帮助你渡向幸福的彼岸;当你把权力当成一种目的时,你就会慢慢屈辱、臣服于权力的淫威之下,它在牵引你堕入罪恶的深渊。美国总统林肯有一句名言:“你可以在某些时候欺骗所有的人,也可以在所有的时候欺骗某些人,但是你不能在所有的时候欺骗所有的人。”这也许是对那些为了一己私利而滥用权力的人发出的一点忠告。
权力与责任,是同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二者同为一体,不可分割。上天赋予了我们做人的权力,却同时也交给了我们做人的责任,我们拥有权力,是因为我们必须承担、履行责任。以身作则、共启愿景、挑战现状、使众人行、激励人心这五大领导力之源,都潜含着一个主题,那就是责任。无自我责任,权力就变成了贪欲;无团队责任,权力就变成了摆设;无职业责任,权力就成了为虎作伥。
中国有句俗话: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说白了,就是使用权力是有责任的,是要服务的。权力是一柄双刃剑,用得好,能造福社会、造福群众;用得不好,就会祸及人民、殃及自己。因此,无论是决策、管理,还是指挥、协调,都要慎之又慎、三思而行。慎于用权,最重要的是要慎于决策。决策正确,是人民群众之福;决策错误,是人民群众之祸。有些领导者为了个人的升迁、名利,一味追求政绩,大搞那些劳命伤财的政绩工程、面子工程、形象工程,以致民怨沸腾、影响恶劣。有人这样讽刺这些滥用权力的领导----“拍拍脑袋有了,拍拍胸脯好了,拍拍屁股走了”。慎于用权,就是不能当这种不负责任的三拍领导,最好的办法是要加强调查研究。毛泽东同志指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坐在房子里面想象的东西,和看到的粗枝大叶的书面报告上写着的东西,决不是具体的情况。倘若根据‘想当然或不合实际的报告来决定政策,那是危险的”。要经常深入群众、了解群众、帮助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要把人民群众的要求当作“用权”的根本出发点。
二、善于管权
领导者既是权力的代理人,也是权力的“守护者”,既要用好权,也要管好权。管好权,重点是要管好亲友和身边工作人员,管好自己的兴趣爱好。管好权,关键是要管好“小节”,要在大是大非面前经得起考验。老百姓常说“小时候偷针,长大后偷金”,英国哲学家培根说“祸患多蕴藏在隐微的地方,多发生在人们疏忽的时候”,三国时期的刘备在临终前也告诫他的子孙“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讲的都是这个道理。许多事实表明,一些领导干部都是因为在小节上律己不严,最终酿成大祸。千里之堤毁于蚁穴,领导者的一些喜好和小节也往往成为被拉拢腐蚀的突破口。
最大的权力集中就是最大的腐败。如果权利过于集中,极容易形成领导者的独裁专制,这样整个组织的决策受该领导人的影响就会特别大,我们知道一个人收集的信息以及决策能力都是有限的,因此一个人决策所蕴含的风险性比群体性的风险性大得多,事实上也是如此。近一段时期我国几个龙头企业的老总纷纷落马,原因就是权力太大,在企业里基本上一个人说了算,从他们的手底下划拨几个亿、十几个亿根本就没有什么难度。因此,我们说如果慎于用权主要是个人道德思想层面的问题的话,那么善于管权就应当是在制度层面做文章,真正实现对领导者权力的有效监督和制约。
三、敢于授权
领导者是一个单位或部门的负责人,处于该单位的中心地位,既不能大权旁落,无所用心,又不能大权独揽,事必躬亲。管理的重点是控制,领导的重点是激励与授权。该放手时就放手,沉迷于权力的人只会扼杀自己取得更大业绩的潜力和可能性。所以,领导者必须学会拨冗去繁,择人授权,腾出精力和时间来抓大事,想全局,才能做到干本职工作游刃有余,取得良好的领导效果。
授权是领导者普遍采用的一种领导艺术。授权就是复制自己,就是让别人为你工作,是放大自己时间的杠杆,是决定一个领导者能力高低的标志。领导者在授权的过程中,必须灵活地掌握以下的原则。一是相近原则。基层领导者应把适当的权力授予工作性质最接近的执行人员,因为他们明了情况,熟悉业务,能够有效地行使上级授予的权力。二是适度原则。要分层授权,只向自己的直接下属授权,而不是越级授权。三是责任原则。基层领导必须向被授权者讲清其所担负的工作的责任、权力的范围和具体的目标,这样,他们才能在规定的范围内有充分的自主决策权和临时处理权。但是,必须“授权留责”,授权后被授权人行动的后果应由领导者承担,不能在下授权力的同时逃避责任。领导者虽不能干涉被授权人的工作,但要给予被授权人必要的监督控制,以免其偏离组织目标的方向,或出现权力的滥用。四是量力原则。要因事择人,视能授权。授权的工作,既不能只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不能超过被授权者的能力、所承担的限度,要防止其疲于奔命,又要使所授权工作难度略大于被授权者平时的工作能力,使其能挑起担子的同时又需尽力而为。五动态原则。授权在相对稳定的前提下,可依实际需要进行变动。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单项授权,即把解决某一特定问题的权力授予某人,待问题解决后将权力回收;二是定时授权,即在一定时间内将权力授予某人,时间一到,权力回收,六是激励原则。领导者在授权的同时,应对下属进行适当的激励,这种激励包括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灵活的方式对下属进行激励,以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领导干部如何树立正确的事业观】推荐阅读:
领导干部如何树立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100分05-29
党课讲稿: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10-08
学生干部如何树立威信10-09
如何树立政工干部威信08-26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理解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10-06
管理干部如何领导下属05-17
领导干部如何做好表率05-09
如何做好一个领导干部06-26
如何提高领导干部政治能力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