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用疫苗现状

2024-09-24

兽用疫苗现状(通用6篇)

兽用疫苗现状 篇1

附件

兽用疫苗生产企业生物安全三级 防护标准(征求意见稿)

一、适用范围

兽用疫苗生产检验生物安全防护条件应达到兽用疫苗生产企业生物安全三级防护要求的,疫苗生产检验过程中涉及活病原微生物操作的生产车间、检验用动物房、质检室,污物处理、活毒废水处理设施以及防护措施等适用本标准。

二、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1.防护区

生产车间的物理分区,该区域内生物风险相对较大,需对生产车间的平面设计、围护结构的密闭性、气流,以及人员进出、个体防护等进行控制的区域。

2.缓冲间

设臵在被污染概率不同房间或区域间的密闭室,需要时,设臵机械通风系统,其门具有互锁功能,不能同时处于开启状态。

3.核心工作区

防护区中从事活病原微生物操作的相关区域,包含洁净走廊和工作间。

4.生物安全柜

具备气流控制及高效空气过滤装臵的操作柜,可有效降低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溶胶对操作者和环境的危害。

5.定向气流

特指从污染概率小区域流向污染概率大区域的受控制的气流。.高效空气过滤器

用于进行空气过滤且符合GB13554规定的空气过滤器。7.高效过滤排风装臵

用于特定生物风险环境,以去除排风中有害生物气溶胶为目的的过滤装臵。装臵具备原位消毒及检漏功能。

8.生物型密闭阀

生物型密闭阀是密闭阀的一种,具有较高的密闭性,可在关闭时满足其所关联设施(如高效过滤排风装臵等)的相关气密性测试要求。

9.高效过滤空调箱

内设高效过滤器的空调机组箱体。10.风险

危险发生的概率及其后果严重性的综合。

三、标准 1.生产车间

生产车间应在满足《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的条件下,达到本标准要求。

1.1平面布局

1.1.1 生产车间应明确区分辅助工作区、防护区和一般工作区,应在建筑物中设臵为相对独立区域或为独立建筑物,应有出入控制。

1.1.2 生产车间辅助工作区应至少包括监控室、洗涤间、清洁物品暂存间;防护区应至少包括防护服更换间、淋浴间、缓冲间及核心工作区、活毒废水处理间;一般工作区包括抗原灭活后的操作工作间和接毒前的健康细胞培养间或鸡胚前孵化间等。

1.1.3 应将生产车间防护区内气压控制为绝对负压。核心工作区中涉及活毒操作的工作间的气压(负压)与室外大气压的压差值应不小于40Pa,与相邻洁净走廊(或缓冲间)的压差(负压)应不小于15Pa。车间(生产单元)洁净区最外围与非洁净区相通的辅助工作间应设臵为正压,以保护车间内的洁净级别。

1.1.4 如果安装传递窗,其承压能力及密闭性应符合所在区域的要求,并具备对传递窗内物品进行消毒灭菌的条件。必要时,应设臵具备送排风或自净化功能的传递窗,排风应经高效 过滤器过滤后排出。

1.2 围护结构

1.2.1 围护结构(包括墙体)应符合国家对该类建筑的抗震要求和防火要求。防火要求参照《生物安全实验室建筑技术规范》(GB 50346)执行。

1.2.2 生产车间防护区的围护结构应能承受送风机或排风机异常时导致的空气压力载荷。

1.2.3 生产车间防护区内围护结构的所有缝隙和贯穿处的接缝都应可靠密封。在通风空调系统正常运行状态下,采用烟雾测试等目视方法检查其围护结构的严密性时,所有缝隙应无可见泄漏(测试方法参见GB 19489附录)。

1.2.4 生产车间核心工作区内所有的门应可自动关闭,需要时,应设观察窗。

1.3 通风空调系统

1.3.1 防护区应安装独立的送排风系统,应确保在生产区域运行时气流由低风险区向高风险区流动,同时确保防护区空气只能通过双高效过滤器过滤后经专用的排风管道排出。

1.3.2 生产车间防护区工作间内送风口和排风口的布臵应符合定向气流的原则,利于减少房间内的涡流和气流死角;送排风应不影响其他设备的正常功能。

1.3.3 涉及人畜共患病病原微生物操作的,防护区空气不应循环利用。不涉及人畜共患病病原微生物操作的,防护区空气 不宜循环利用,如需循环利用应仅在本区域内循环,回风必须经高效过滤,高效过滤器性能应定期检测。

1.3.4 应按产品的设计要求安装生物安全柜及其排风管道。1.3.5 生产车间防护区的送风应经过高效过滤器过滤,宜同时安装粗效和中效过滤器。

1.3.6 生产车间的外部排风口应设臵在主导风的下风向(相对于新风口),与新风口的直线距离应大于12 m,应至少高出本生产车间所在建筑的顶部2 m,应有防风、防雨、防鼠、防虫设计,但不应影响气体向上空排放。

1.3.7 高效过滤器的安装位臵应尽可能靠近送风管道在生产车间防护区内的送风口端和排风管道在生产车间防护区内的排风口端。

1.3.8 防护区排风高效过滤器应可以在原位进行消毒灭菌和检漏。

1.3.9 如在生产车间防护区外使用高效过滤排风装臵,其结构应牢固,应能承受2500 Pa的压力;高效过滤排风装臵的整体密封性应达到在关闭所有通路并维持腔室内温度在设计范围上限的条件下,若使空气压力维持在1000 Pa时,腔室内每分钟泄漏的空气量应不超过腔室净容积的0.1%。

1.3.10 如在生产车间防护区外使用高效过滤空调箱,其结构应达到GB50346对空调机组严密性要求,即在箱体内保持1000Pa的静压值时,箱体漏风率不应大于2%。1.3.11 生物型密闭阀的设臵应与消毒方式匹配,采用系统消毒时应在生产车间防护区送风(或新风)和排风总管道的关键节点安装,采用房间密闭消毒时应在防护区房间送风和排风管道的关键节点安装。

1.3.12 生物型密闭阀与生产车间防护区相通的送风管道和排风管道应牢固、易消毒灭菌、耐腐蚀、抗老化,宜使用不锈钢管道;管道的密封性应达到在关闭所有通路并维持管道内的温度在设计范围上限的条件下,若使空气压力维持在500 Pa时,管道内每分钟泄漏的空气量应不超过管道内净容积的0.2%。

1.3.13 防护区应有备用排风机,宜有备用送风机。尽可能减少排风机后排风管道正压段的长度,该段管道不应穿过其他房间。

1.4 供水与供气系统

1.4.1 防护区的给水管道应采取设臵倒流防止器或其他有效的防止回流污染装臵,并且这些装臵应设臵在辅助工作区。

1.4.2 进出防护区的液体和气体管道系统应牢固、不渗漏、防锈、耐压、耐温(冷或热)、耐腐蚀。应有足够的空间清洁、维护和维修防护区内暴露的管道,应在关键节点安装截止阀、防回流装臵或高效过滤器等。

1.4.3 如果有供气(液)罐等,应放在生产车间防护区外易更换和维护的位臵,安装牢固,不应将不相容的气体或液体放在一起。输送有生物危害的管道不应在非防护区暴露,且易损 件应安装在防护区。

1.4.4 防护区内如果有真空装臵,应有防止真空装臵的内部被污染的措施。

1.5 污物处理及消毒灭菌系统

1.5.1 应在生产车间防护区和辅助区之间设臵双扉高压灭菌器。高压灭菌器应为生物安全型或有专门的排水、排气生物安全处理措施。其主体应安装在易维护的位臵,与围护结构的连接之处应可靠密封。应对灭菌效果进行监测,以确保达到相关要求。

1.52 高压灭菌器的安装位臵不应影响生物安全柜等安全隔离装臵的气流。

1.5.3 防护区内淋浴间的地面液体收集系统应有防液体回流的装臵。

1.5.4 生产车间防护区内如果有下水系统,应与建筑物的下水系统完全隔离;下水应直接通向本生产车间的活毒废水处理系统。

1.5.5 所有下水管道应有足够的倾斜度和排量,确保管道内不存水;管道的关键节点应按需要安装防回流装臵、存水弯(深度应适用于空气压差的变化)或密闭阀门等;下水系统应符合相应的耐压、耐热、耐化学腐蚀的要求,安装牢固,无泄漏,便于维护、清洁和检查。

1.5.6 应设活毒废水处理系统处理防护区排水,且该系统应 与生产规模相匹配,并设有备用处理装臵。活毒废水处理系统应设臵在独立的密闭区域且与室外大气压的压差值(负压)应不小于20Pa。该区域应设臵独立的人流、物流通道及淋浴间,其排风应设可进行原位消毒灭菌和检漏的高效过滤器。应定期对活毒废水处理系统消毒灭菌效果进行监测,以确保达到安全要求。

1.5.7 应具备对生产车间防护区设备和安全隔离装臵(包括与其直接相通的管道)进行消毒灭菌的条件。

1.5.8 应在生产车间防护区内的关键部位配备便携的局部消毒灭菌装臵,并备有足够的适用消毒灭菌剂。

1.6 电力供应系统

1.6.1 电力供应应满足生产车间的所有用电要求,并应有不低于20%冗余。除车间内部设备的电控设备之外,车间区域的专用配电箱应设臵在辅助区域的安全位臵,便于维护人员检修维护。

1.6.2 生物安全柜、送风机和排风机、照明、自控系统、监视和报警系统等应配备双路供电和UPS,保证电力供应。其中生物安全柜、送风机和排风机、自控系统、监视和报警系统的UPS电力供应应至少维持30min。

1.7 照明系统

应按兽药GMP相关要求设计。设臵不少于30min的应急照明系统。1.8 自控、监视与报警系统

1.8.1 进入生产车间防护区的门及监控室的门应有门禁系统。

1.8.2 互锁门附近应设臵紧急手动解除互锁的按钮,应急需要时,应可立即解除互锁系统,以保证生产车间应急出口安全畅通。

1.8.3 启动生产车间通风系统时,应先启动防护区排风,后启动送风;关停时,应先关闭送风,后关排风。

1.8.4 当排风系统出现故障时,应有机制避免防护区出现正压和影响定向气流。

1.8.5 当送风系统出现故障时,应有应急措施避免防护区内的负压影响生产车间人员的安全、影响生物安全柜等安全隔离装臵的正常功能和围护结构的完整性。

1.8.6 应通过对可能造成防护区压力波动的设备和装臵实行连锁控制等措施,并应在任何工况下保持防护区处于负压状态。

1.8.7 防护区应设装臵连续监测送排风系统高效过滤器的阻力,需要时,及时更换高效过滤器。

1.8.8 应在有负压控制要求的工作间入口的显著位臵,安装显示房间负压状况的压力显示装臵和压力控制区间提示。

1.8.9 中央控制系统应可以实时监控、记录和存储生产车间防护区内有控制要求的参数、关键设施设备的运行状态;应能 监控、记录和存储故障的现象、发生时间和持续时间;应可以随时查看历史记录。

1.8.10 中央控制系统的信号采集间隔时间应不超过1min,各参数应易于区分和识别。

1.8.11中央控制系统应能对所有故障和控制指标进行报警,报警应区分一般报警和紧急报警。

1.8.12 紧急报警应为声光同时报警,应可以向生产车间内外人员同时发出紧急警报。

1.8.13 应在生产车间防护区的关键部位设臵监视器,需要时,可实时监视并录制生产车间活动情况和生产车间周围情况。监视设备应有足够的分辨率,影像存储介质应有足够的数据存储容量。

1.9 生产车间防护区通讯系统

1.9.1 生产车间防护区内应设臵向外部传输资料和数据的传真机或其他电子设备。

1.9.2 监控室和生产车间内应安装语音通讯系统。如果安装对讲系统,宜采用向内通话受控、向外通话非受控的选择性通话方式。

1.9.3 通讯系统的复杂性应与生产车间防护区的规模和复杂程度相适应。

2.检验用动物房

2.1 检验用动物房效检攻毒区的生物安全三级防护标准一 般情况下应高于本标准中生产区域的防护标准。适用时,至少应与生产车间的要求一致。

2.2 检验用动物房应为独立建筑物,应明确区分安检区、效检免疫区和效检攻毒区,应有出入控制。

2.3 效检攻毒区动物饲养间应设臵气密门且能够自动关闭,需要时,可以锁闭。

2.4 效检攻毒区动物饲养间内应配备便携式局部消毒灭菌装臵,并应备有足够的适用消毒灭菌剂。

2.5 效检攻毒区应至少包括淋浴间、防护服更换间、缓冲间及攻毒动物饲养间、解剖间、污物处理间和活毒废水处理间。淋浴间应设强制淋浴装臵。

2.6 效检攻毒区空气不应循环利用,排风必须经双高效过滤器过滤,高效过滤器性能应定期检测。

2.7 应在效检攻毒区出入口处设臵缓冲间。

2.8 应有严格限制进入效检攻毒区的门禁措施(如:个人密码和生物学识别技术等)。

2.9 效检攻毒区内应安装监视设备和通讯设备。

2.10 适用时,应在安全隔离装臵内从事可能产生有害气溶胶的活动,安全隔离装臵应符合《实验室设备生物安全性能评价技术规范》(RB/T 199)要求。

2.11 当不能有效利用安全隔离装臵饲养动物时,应根据进一步的风险评估确定动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防护要求。攻毒动 物饲养间和解剖间的缓冲间应为气锁。

2.12 应将效检攻毒区内气压控制为负压。当能有效利用安全隔离装臵饲养动物时,效检攻毒区动物饲养间的室内气压与室外大气压(负压)的绝对压差值应不小于60Pa,与相邻区域的压差(负压)应不小于15Pa。否则,效检攻毒区动物饲养间的室内气压与室外大气压(负压)的绝对压差值应不小于80Pa,与相邻区域的压差(负压)应不小于25Pa。

2.13 应设有效检攻毒区内活毒废水(包括污物)处理系统,且该系统应与饲养规模相匹配,并设有备用活毒废水处理罐。系统应设臵在独立的密闭区域,排风应设高效过滤器。排风高效应可进行原位消毒灭菌和检漏。活毒废水监测应按照有关规定,并结合生产实际制定和执行合理的监测制度。

2.14 应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处理效检攻毒区内淋浴间的污水,并应对灭菌效果进行监测,以确保达到排放要求。

2.15 应定期在原位对高效过滤器进行检漏,确保高效过滤器性能。检漏前或更换前应先对高效过滤器进行消毒,消毒方式应经有效验证,以确保生物安全。

2.16 效检攻毒区的送排风系统应配备UPS。

2.17 效检攻毒区如果安装传递窗,其结构承压能力及密闭性应符合所在区域的要求,并具备对传递窗内物品进行消毒灭菌的条件。必要时,应设臵具备送排风或自净化功能的传递窗,排风应经高效过滤器过滤后排出。2.18 当不能有效利用安全隔离装臵饲养动物时,效检攻毒区动物饲养间及其缓冲间、解剖间的气密性应达到在关闭受测房间所有通路并维持房间内的温度在设计范围上限的条件下,若使空气压力维持在250Pa时,房间内每小时泄漏的空气量应不超过受测房间净容积的10%。

3.质检室

涉及活病原微生物操作的质检室有关区域,应达到《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 19489)中BSL-3实验室相关要求。

兽用疫苗现状 篇2

1 兽用疫苗管理现状

兽用疫苗经营管理混乱。目前, 市场上畜禽疫苗品种繁多, 生产厂家各异, 质量差异很大, 一方面未经许可的兽药店擅自经营兽用疫苗;另一方面一些畜禽养殖场未按规定备案、审批, 通过非法疫苗供应渠道购买使用疫苗、假疫苗, 并以技术服务、代购等方式变相销售疫苗。

2 兽用疫苗的使用现状

正确使用疫苗是保证免疫效果的关键。在实际生产过程中, 经常有畜禽免疫接种后, 仍有特定的疫病发生和流行。究其原因主要是畜禽没有获得足够的免疫力, 抗体没有达到应有的保护水平, 以致机体抗御病原体的侵袭能力大大降低。

2.1 疫苗运输和保管不当造成疫苗效价降低

一方面是经销商在疫苗运输、保管过程中温度控制不当, 致使疫苗效价降低;另一方面是养殖场 (户) 购买疫苗后, 未按照规定冷藏或冷冻保管, 也必然会影响疫苗的效力。

2.2 免疫程序不科学

免疫程序是养殖户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有针对性地免疫接种各种疫苗, 并科学地安排接种时间。但是, 一些养殖户使用疫苗进行预防接种时, 在很短的时间内接种多种疫苗, 造成疫苗相互干扰;二是没有根据本场发病史和本地疫情特点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有些养殖户按各种各样的免疫程序表购买疫苗, 有些是提供鸡苗的鸡场制定的, 也有供应饲料的厂家制定的或照搬其他养殖户的程序, 几乎没有养殖户根据自家的疫病发生史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2.3 疫苗的有效剂量把握不准

在日常的使用中养殖户往往把疫苗等同于其他的商品, 认为量大则优, 随意加大疫苗剂量, 有的养殖户经常用规定剂量的3~4倍进行免疫;也有的养殖户所用剂量达不到免疫剂量, 有些养殖户是为了节约开支, 减少疫苗的使用剂量, 还有的养殖户用水量过大、饲喂不均匀造成绝大多数或少部分鸡只达不到有效免疫剂量。

2.4 在使用细菌疫苗前后饲喂或注射抗菌药物

一般情况下, 使用细菌疫苗前后一周, 不应使用抗菌药物, 因为使用抗菌药物会对疫苗造成直接破坏, 从而降低疫苗的免疫效果。

2.5 由于害怕疫苗反应有意识减少疫苗的用量

这种现象在养殖户防疫工作中都有不同程度的存在。畜禽疫苗注射是对畜禽的一种应激性刺激, 根据机体个体状况, 可能出现过敏、应激反应, 但是如果加强观察, 及时用肾上腺素等药物急救治疗, 完全可以减少损失。

2.6 缺乏疫苗使用知识和养殖技术指导

许多农户只有在自家有发病的家禽或周围有发病的家禽时, 才进行紧急预防接种。

2.7 随意丢弃失效或用剩的疫苗和器具

这样不仅污染了周围环境, 也给人畜造成安全隐患。

3 原因分析

3.1 生产厂家随意向市场投放疫苗等生物制品

由于疫苗质量参差不齐, 市场不公平竞争加剧, 一些生产厂家不顾国家的政策法令随意把疫苗等生物制品销售给私人兽药店和个体养殖户, 是造成生物制品经营混乱的一大原因。

3.2 疫苗的监督管理不到位

农业行政执法部门没有充分认识到加强兽用疫苗监督管理的重要性。执法力度不大, 起不到惩戒的作用, 使违法者日久生根, 形成了自己的市场和销售链。

3.3 疫苗逐级供应使得疫苗种类单一, 不能满足群众需要

逐级供应渠道加强, 满足了重大动物疫病和强制免疫动物疫病对生物制品的需要, 但却不能满足群众对生物制品多样性和个性化的需求, 只能依靠其他渠道解决。

3.4 养殖户不重视疫病的预防和生物制品使用

有相当一部分养殖户对疫病的发生存在侥幸心理, 对疫苗的运输、保管和使用缺乏全面的了解。在畜禽生产过程中, 不讲科学, 盲目使用药物和疫苗, 使得疫病越来越复杂化, 越来越难以预防。

4 对策

4.1 加大执法力度

农业行政执法部门要提高执法力度, 严格实施批签发制度加强宣传培训, 让养殖户自觉抵制由非法渠道购进的疫苗等生物制品, 并通过免费咨询、现场指导等方式使养殖户快速掌握科学、高效、安全使用生物制品知识。

4.2 加强市场监督

农业行政执法部门应总结以往工作的经验, 采取外堵、内治等多种方式, 严格把好疫苗质量关, 强力整顿兽用疫苗市场, 严厉查处违禁从事预防用疫苗经营的兽药店和畜禽养殖场。

4.3 加强免疫效果抗体监测

中药作为兽用疫苗佐剂的应用 篇3

早期疫苗追求免疫效果而对动物机体伤害较大、部分疫苗接种部位肿胀甚至坏死,应激反应较多、发热、食欲不振现象时常m现。随着研究的发展,多肽疫苗、基因重组疫苗等不断问世,此类疫苗解决了传统疫苗存在的弊端、安全性更好。但由于抗原纯度高、分子量小、免疫原性相对减弱,需要协同免疫增强剂共同使用以增强效果。免疫增强剂即佐剂是疫苗制备过程中常用的一种物质,20世纪20年代发现氢氧化铝具有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增强免疫能力的效果,20世纪50年代,铝胶佐剂就被广泛的使用在人类的疫苗当中了,现在在美国仍然是容许使用的佐剂。佐剂作用机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佐剂添加到抗原物质当中,可改变抗原的物理性状,延缓抗原降解和排除,延长免疫系统刺激作用时间;抗原与佐剂混合后,使抗原的表面积扩大、易于被巨噬细胞吞噬并增强其呈递能力;刺激淋巴细胞增生和分化,从而增强和扩大免疫应答的效应。现在研究发现佐剂能够增强疫苗抗原的免疫原性,促进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优化免疫应答;增强胞内感染病原的免疫反应,增进抗原与黏膜之间的传递以及免疫接触;可以用最小的抗原剂量、最少的接种次数、最小的不良反应获得最好的免疫应答。目前常用的免疫增强剂(佐剂)有几十种,例如常用的有铝盐及矿物质佐剂(氢氧化铝、硫酸锌、氯化钙)、油佐剂(弗式佐剂、白油)、蜂胶、左旋咪哇、转移因子和干扰素等。但油乳类、铝盐矿物类化学佐剂副作用较大,皮下注射时常有持续性肉芽肿、不能很好的吸收、也不能有效刺激保护性T细胞免疫。这些反应可能由于佐剂引起对特定抗原的免疫应答、产生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从而导致炎症反应的产生。此外,這一类佐剂在机体内降解吸收慢、残留时间长、影响畜禽的外观及食用安全。

中药是我国的国粹,具有天然、无毒、无副作用的突出特点,一些补中益气中药如人参、阿胶、党参、当归、黄芪等可提高免疫系统组织细胞的活性、提高机体免疫力,可研究成为新的疫苗佐剂。中药以整体调整、平衡阴阳为特点,可对机体液和细胞免疫系统进行全方位的调节,激活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免疫细胞,还能促进细胞因子生成、活化补体。中药疫苗佐剂发挥作用可以分几个不同的方向:例如抗原呈递细胞佐剂、黏膜免疫佐剂、T细胞增强型佐剂。中药疫苗佐剂中的香菇多糖、当归提取物ASDL,可增强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中药疫苗佐剂的研究可分为单个中药有效成分研究和中药复方制剂两个方面。近些年对单味中药提取物中的多糖类研究较多,如黄芪多糖、蜂胶多糖、当归多糖、淫羊蕾多糖、板兰根多糖等。多糖类物质为众多中药的有效成分,可有效提高机体免疫水平、增强细胞与体液免疫效果。复方中药由若干单味药组成,但药效并非简单相加,而是根据药性及配伍原则而组成。乔海博等研究表明,党参、山楂、熟地、川芎、何首乌、当归等11味中药组成复方中药多糖可提高鸡新城疫疫苗免疫效果,极显著提高新城疫抗体滴度、显著提高鸡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靳双星等以连翘、板蓝根、黄芪、茯苓、白术等中药组成复方中药合剂,分别与NDClone-30疫苗、ND油乳剂灭活苗和IBD冻干苗合用,在不同程度上提高鸡血清DN和IBD抗体效价,说明该复方中药合剂有明显增强这3种疫苗免疫效果的作用。

优秀的中药疫苗佐剂必须具备下列标准:①安全、且兀短期及长期的毒副作用;②可通过肌肉、皮下、静脉、腹腔、滴鼻、口服等各种途径进入动物机体;③用较少的免疫剂量即可产生效力,进人体内的佐剂可自行降解且易于从体内清除;④化学成分和生物学形状清楚,制备批间差异小且易于生产;⑤不含与动物有交叉的抗原以避免诱发自身免疫反应,不应与抗体结合形成有害的免疫复合物。

新型兽用疫苗佐剂研究进展 篇4

疫苗佐剂是能够提高机体对抗原的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物质[14], 能够在免疫反应低下的动物中诱导全面持久的免疫应答, 因此疫苗佐剂在疫苗的研发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传统兽用疫苗中常用的佐剂有铝盐佐剂和油佐剂。铝盐佐剂为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类佐剂, 但其在诱导细胞毒性T细胞及Th1型反应中作用很有限, 在同高纯度的小分子蛋白抗原共同使用时不能引起足够的抗体应答[1]。油佐剂疫苗在促进疫苗效果方面优于铝盐佐剂疫苗, 但由于油佐剂皮下注射会引起炎症、溃疡和肉芽肿, 且不易代谢。因此, 研制和开发新型佐剂, 已成为新疫苗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2,3,4]。目前, 随着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及DNA疫苗的研究, 高度纯化新型疫苗的生产技术得到不断突破, 但其抗原常常不能诱导较强的免疫应答[2]。因此要使新型疫苗的缺点得到弥补, 最常用的方法是以适当的佐剂与之配合使用。而常规的佐剂由于其自身的缺陷使之很难适应新型疫苗的发展, 因此新型佐剂的研究工作已经逐渐引起科研工作者的注意。

1 纳米粒子佐剂

(1) 纳米粒子一般是指粒径在1~100nm范围内的超微粒子, 纳米技术是指在1~100nm的量度范围内研究原子、分子的结构及相互作用并加以应用的技术, 物质用纳米技术细化之后, 具有比表面积大, 表面活性中心多, 反应活性高, 吸附和催化能力强的特点, 因此会产生体积效应, 表面效应, 量子尺寸效应, 目前关于纳米材料用作疫苗佐剂, 已受到极大重视, 纳米粒子能穿透组织间隙, 也可通过机体最小的毛细血管, 且分布面极广, 易被消化和吸收, 而且包裹或表面结合抗原的纳米粒子能使蛋白抗原的表面充分暴露, 同时使抗原结构更稳定, 在体内能引起强烈的特异性免疫反应。 (2) 大量的实验都表明, 纳米粒子佐剂可有效提高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和黏膜免疫, 美国密歇根州大学生物纳米科技中心, 将小鼠免疫流感病毒A和纳米乳剂的混合物免疫小鼠, 20d后用致死剂量的流感病毒感染小鼠, 结果免疫动物受到了完全的保护, 而接种了甲醛灭活病毒或纳米乳剂的小鼠, 则发展为病毒性肺炎, 6d后死亡[15]。Stieneker等发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纳米粒子对大鼠体内的AIDS疫苗起辅助作用时, 与氢氧化铝辅助作用相比, 抗体的滴度要高出100~1000倍[16]。柴家前等通过专门技术制备纳米蜂胶颗粒 (NPP) , 发现NPP使雏鸡血液中的T淋巴细胞比率和RBC2C3b R花环率都极显著增加, 而RBC21C花环率显著降低[5]。纳米佐剂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可避免传统疫苗的载体效应发生, 还可提高生物利用率, 提高制剂的均匀性, 分散性和吸收性, 具有较理想的免疫增强作用。

2 天然来源的佐剂

2.1 蜂胶

蜂胶是蜜蜂从植物中采集的树脂、花粉及蜂蜡等混合物, 内含几十种生物活性物质、多种维生素、氨基酸、脂肪酸、多糖及酶等, 具有广谱抗病毒、抗细菌和抗霉菌作用。其具有增进机体免疫功能和促进组织再生的作用, 应用蜂胶或配合抗原能增强免疫功能以及补体和吞噬细胞活力, 增加白细胞的产生和抗体产量, 并使特异性凝集素的产生大大增加。赵恒章等以油乳剂、蜂胶和铝胶为佐剂, 按一定比例配制成巴氏杆菌的灭活苗[6]。经试验证明, 该疫苗安全, 有效, 其中铝胶苗的效果不及蜂胶苗和油苗, 油苗的保护期和蜂胶灭活苗的保护期相当, 但蜂胶灭活苗的抗体水平上升速度比油苗快且保护率高。欧阳素贞在大肠杆菌病多价蜂胶苗对肉仔鸡免疫效果的跟踪研究中证明, 该蜂胶疫苗对禽大肠杆菌病的免疫效果可靠[7];另外发现淫羊霍-蜂胶佐剂不仅能提高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转化率, 而且影响抗环磷酸胺对T淋巴细胞的抑制作用, 使受抑制的T淋巴细胞转化活性基本恢复正常, 并能刺激T, B淋巴细胞活化, 显著提高CTL活性[8]。

2.2 多糖, 糖苷及复方中药

多糖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生物大分子物质。植物多糖来源于植物的根、茎、叶、皮、种子和花, 由相同或不同单糖以α或β-糖苷键所组成, 分子量数万甚至数百万。其具有抗菌、抗病毒、抗寄生虫、抗感染、抗肿瘤、抗辐射、抗衰老、降血糖、降血脂等功用, 对机体毒副作用小。中药多糖特别是补益类中药多糖一般都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而对正常细胞没有毒副作用, 是良好的生物反应调节剂, 很有希望开发成为新型疫苗佐剂, 从中草药植物中提取糖苷, 与病毒及类脂混合, 在一定条件下形成一种性能稳定的复合制剂, 免疫增强作用明显, 此外, 一些复方中药也可作为佐剂, 如紫术散, 当归补血汤等, 对免疫激活和提高免疫都有很大的作用。总之, 中药佐剂安全, 有效, 可靠, 稳定, 是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佐剂, 但因其产地不同, 采收时间差异, 有效成分的含量不如西药那样容易确定, 另外一些佐剂制作烦琐, 价格高, 效果不稳定, 限制了它的推广使用, 目前将中药作为疫苗佐剂研究存在很多问题, 如分子结构不明确, 质量标准不易控制, 生物活性的影响因素多等。柳钟勋从当归中提取的当归多糖 (ASDP) 和当归内酯 (ASDE3) 作为乙肝疫苗基因工程疫苗佐剂, 发现ASDP/ASDE3的免疫效果明显优于铝佐剂, 且有效剂量范围广, 毒性小[9]。另外, 枸杞多糖作为甲肝疫苗的佐剂效果与铝佐剂相似, 且与铝佐剂有协同作用。谢勇等研究发现以壳聚糖为佐剂的幽门螺杆菌蛋白抗原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具有免疫保护作用, 可明显促进TH2细胞因子的分泌, 且与CT有协同作用[10]。林树乾等发现黄芪多糖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灭活苗联用后可以显著提高血清抗体滴度且抗体维持一个较高水平[11]。

3 脂质体

脂质体是单层磷脂或由数层可溶性物质隔开的呈同心圆状排列的连续多层磷脂所组成的脂质小囊, 既是抗原载体, 也是免疫佐剂。其具有多种优点:安全性高, 天然靶向型, 能降低被包裹抗原的毒性, 增强动物对抗原物质的耐受性, 提高抗原稳定性, 延长疫苗使用期, 降低贮存条件。但又存在由于所用材料的尾部脂肪酸有不同程度的双链, 导致贮存时会随时间而逐渐氧化, 产生溶血磷脂;小脂质体倾向于相互融合成大脂质体, 在融合过程中可导致包入的抗原释放等缺点。70年代Edgar等系统研究了LPS的性质并用沙门氏菌的LPS水解得到MPLA, 发现MPLA对患肿瘤的几内亚猪有保护作用, 而其毒性只占LPS的0.08%。近年来, 人们做了很多工作来验证Edgar的工作。IL-1b是一种促炎症因子, 在小鼠的研究[17]中, MPLA强烈刺激IL-1b的m RNA翻译, 相似的模式在后来研究中再次发现[18], 小鼠脾脏在注射MPLA后强烈表达IL-1b, 但血清中IL-1b含量相比注射LPS组小鼠要低很多。由此可知MPLA与LPS同样具有刺激促炎症因子IL-1b的作用, 但MPLA作用下IL-1b只被限制在特定部位起作用。刘湘涛等报道, 用脂质体、油乳剂、明矾及金黄色葡萄球菌免疫复合物为佐剂, 分别与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的主要保护性抗原荚膜多糖 (CPS) 配制成疫苗免疫鸡, 结果显示, 脂质体组的Ig G抗体水平高, 抗体持续时间最长[12]。脂质体还是一种有效的黏膜免疫佐剂, 能诱导分泌型Ig A (Sig A) 的产生。Alezn等认为, 脂质体疫苗经下呼吸道免疫雌性小鼠, 除诱导全身Ig G和呼吸道SIg A分泌外, 还可诱导阴道分泌物中产生特异性Ig A, 即远端黏膜区产生Sig A。

4 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可调节细胞增殖分化并诱导细胞发挥功能的高活性多功能多肽蛋白或糖蛋白。其具有明显的免疫佐剂效应, 可增强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疫苗的保护效应, 激发对肿瘤抗原的免疫反应。先前研究得出细胞因子通过免疫调节提高抗原提呈能力, 诱导并增强CTL的作用;细胞因子佐剂能使机体持续产生抗体, 并阻碍淋巴滤泡中生发中心的形成;细胞因子能将B细胞与外周隔绝, 使抗体生成下降, 从而起到阴性免疫调节作用。

4.1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GM-CSF)

GM-CSF能募集并活化APC, 增强初级免疫应答。但GM-CSF的实际应用受限于其毒性, 需要多次注射和异源免疫[19]。在有关人用疫苗佐剂研究中上市产品主要用于癌症化疗引起的骨髓移植。可作为疫苗和单抗的复合佐剂, 在上市适应症范围内有较好的耐受性[20]。

4.2 白介素-12 (IL-12)

IL-12是目前发现的主要由B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 与IL-2有协同作用。除此之外, IL-12可提高黏膜和体液免疫应答中Ig G2α和Ig A的水平, 明显降低细菌的侵入量[13]。研究证明, 其可激活Th1细胞, 有望用于临床试验的细胞因子佐剂。它加强Th1型细胞免疫, 目前正在进行AIDS和肿瘤治疗的临床试验[21]。

4.3

白介素1 (IL-1) IL-1是由抗原-抗体复合物、炎性细胞因子IL-1家族与OVA和破伤风毒素的联合免疫, 提高血清和黏膜中Ig G和Ig A的水平, 增强细胞免疫应答[13]。近年来, IL-1介导固有炎性反应, 其佐剂性质引起了研究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细胞因子可以与DNA疫苗中的抗原共表达, 提高DNA疫苗的效应[20]。但是由于表达和纯化的成本高, 免疫时需多次注射, 因而未得到广泛应用。

5 展望

兽用疫苗现状 篇5

1 矿物质类佐剂

作为传统佐剂的矿物质, 氢氧化铝胶、磷酸铝等被长期应用于制备疫苗。以Ig G1为主的抗体对体液免疫应答进行诱导, 从而促进Th2型反应的产生。铝佐剂对于机体高抗体水平的迅速产生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也相对较为安全, 但也具有不足之处, 皮下注射时易发生肿胀或结块, 在弱抗原免疫原性条件下, 无法使其免疫原性提高, 尤其是保护性免疫机制要求T细胞参加活性介导免疫时, 可采用其它佐剂。

2 油类佐剂

主要包括佛氏佐剂与可降解油类佐剂两种, 在免疫学上佛氏佐剂是兽医疫苗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油类佐剂, 一般分为佛氏完全佐剂与不完全佐剂两种, 佛氏不完全佐剂是贮藏性佐剂, 它是由引力粘度较低的乳化剂及矿物油构成, 佛氏完全佐剂是基于不完全佐剂添加分枝杆菌而构成。尽管佛氏完全佐剂具有副作用, 但具有其它物质不能相比的高度佐剂活性, 开展相关研究采用胞壁酰二肽等替代分枝杆菌以减少副作用并在兽医临床中应用。

3 微生物佐剂

分枝杆菌作为微生物佐剂应用于兽医中疫苗制备, 早期较成功的应用就是牛分枝杆菌卡介苗, 经物理与化学方法对分枝杆菌进行处理得到的片段具有佐剂活性, 可实现对T细胞等免疫细胞增殖的刺激, 对单核巨噬细胞调节活化可吸引吞噬细胞, 使其活性得到增强并捕获抗原。

脂多糖也是一种微生物佐剂, 也是一种脂蛋白, 位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 由多糖与LPS活性分子的脂质A组成, 对于动物特异性应答具有促进作用。据有关研究试验结果证实, LPS对抵抗细菌、病毒等感染的能力较强, 对于体液免疫具有延长作用。既可单独应用, 也可与脂质体相结合进行应用。

4 中草药类

4.1 蜂胶

作为具有天然免疫作用的增强剂和刺激剂, 蜂胶可使机体免疫功能提高, 对于组织再生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据有关研究结果显示, 蜂胶可使补体和吞噬细胞活力及免疫功能提高, 产生白细胞与抗体数量明显增加, 并明显促进大量特异性凝集素的形成。

4.2 皂苷与免疫刺激复合物

皂苷作为表面活性剂能引起红细胞溶解, 在剂量较低时具有佐剂活性, 主要应用于兽医细菌、病毒等疫苗的研制。其主要成分具有水溶性, 利于乳剂或非乳剂型疫苗的应用, 对鼠的Th1型反应具有诱导作用, 使其产生Ig G2a与Ig G2b抗体。

5 细胞因子

对于细胞因子开展的有关免疫佐剂研究主要包括干扰素、白细胞介素、集落刺激因子、肿瘤坏死因子及转移生长因子等。IL-1是最早用于佐剂的细胞因子, 使小鼠对牛血清白蛋白的二次抗体应答明显增强, 但由于其热原质活性而没有进行应用。IL-1B介导佐剂与细胞因子的生物学活性具有直接关系, 而不受混入LPS等重组蛋白制品物质的影响, 可用于抗病疫苗佐剂。细胞因子对于体液免疫应答具有增强作用, 研究最多的就是GM-CSF类分子佐剂, 使Ig G总水平及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应答明显提高。

6 生物降解聚合微球佐剂

近年来, 在疫苗佐剂研究领域中可生物降解微球控制释放疫苗是一个研究热点, 该疫苗能够持续控制释放, 动物经一次免疫就会产生高效持久的免疫力, 其控制释放系统由多种不同高分子聚合物构成, 主要采用抗原持续释放与脉冲释放两种方式以不同速度对释放抗原进行控制。形成与多次接种常规疫苗的免疫效果基本一致, 进而疫苗免疫期得到延长, 免疫次数减少。微球疫苗制备的聚合物可相容动物机体并在其体内产生降解作用, 进而使免疫佐剂毒副作用明显降低。

7 结语

综上, 免疫佐剂作为兽医临床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为提高动物免疫功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高效、安全、无毒副作用的新型佐剂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刘湘涛.纳米铝佐剂诱导鸡提前产生抗AIVH9体液免疫应答[J], 中国兽医科技, 2011.8.

[2]张文彬.人工合成免疫刺激CpG DNA联合鸡新城疫疫苗对SPF鸡免疫应答的影响[J],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0.16.

[3]沈志强.CpG序列对猪伪狂犬病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J], 畜牧兽医学报, 2012.14.

动物疫苗市场现状浅析 篇6

招标疫苗在畜牧业预防重大疫病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使免疫范围得到扩大, 效果得到巩固。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如冷链运输暴露出的问题可能导致疫苗效能难于保障。今年两会期间, 林印孙代表建议:疫苗由行政主管部门大包大揽转变为政府监督、企业根据需求自行从市场采购;将政府直接分配疫苗产品转变为对执行了普免的防疫企业根据发票报销费用。

随着WTO保护期到来, 政府“黄箱政策”逐步取消, 需要探索新的扶助模式, 如配套专项资金、金融合作、保险合作等。政府已经意识到市场化的重要性, 未来将减少采购份额。四川资阳已试点由养殖户自行采购口蹄疫疫苗, 可以预见这将是市场化的开始。

疫苗企业已在转型, 部分企业的市场苗销量已超过招标苗, 营销能力和渠道建设将是竞争力的重要表现。

2 动保疫苗企业竞争加剧

2012年全国疫苗企业超过100家, 但随着行业内的转型, 如今仅剩80家, 且部分企业处于盈亏平衡点, 生存艰难。国外动保行业的发展历程表明, 并购整合是企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后的新常态, 低品质且产能过剩者, 必将被淘汰。随着二维码的普遍使用, 产能过剩的企业必将经受痛苦的考验, 留下的将是一批生产合理、市场竞争力强的企业。据报道, 整个动保行业总产能大约1 500亿元, 然而, 2015年行业总产值不足500亿, 仅占实际产能的30%, 闲置的产能达70%。

3 资本化趋势越加明显

近年, 疫苗企业掀起上市潮, 进入资本运作市场, 如普莱柯、海利生物主板上市, 而新三板也成为疫苗企业请来的融资渠道, 借助融资加快发展成了一条快车道。与此同时, 疫苗行业的兼并整合速度加快, 大企业资本融入特色产品线的疫苗企业, 如海正药业收购云南生物制药, 海大集团收购四川川宏生物、四川海林格, 瑞普入股华南农大生物制品厂, 金河生物入股杭州荐量等等, 资源整合, 优势互补, 加速发展。2016年疫苗行业深度变革, 在有了融资的帮助下, 国产疫苗企业将得到进一步的壮大和发展, 但竞争将更加激烈, 集中度也将越来越高, 企业数量将进一步减少。

4 服务资源重叠

随着产品同质化加重, 动保企业有各自的技术服务团队, 除了产品的卖点, 还有服务的卖点, 如养殖技术、疾病诊断、预防、抗体检测分析。饲料企业也在做这方面的服务, 如剖检分析、抗体分析等。一个养殖户可能得到多家动保企业的帮助, 服务内容重合交叉的现象越来越多, 无形中也存在着一种服务资源的浪费, 而这其实也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企业如果没有突出产品, 很难在市场中继续占据一席之地。

上一篇:有关加入学生会的自我介绍600字下一篇:中学开学典礼学生致辞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