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旅游条例(通用8篇)
广西旅游条例 篇1
(8月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2016年7月2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修订)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旅游者
第三章 旅游促进
第四章 旅游资源保护开发
第五章 特色旅游
第六章 旅游经营服务
第七章 旅游监督管理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九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旅游者、旅游经营者和旅游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护与合理开发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的和在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组织到自治区外的游览、度假、休闲等形式的旅游活动,以及从事旅游促进、旅游资源保护开发、旅游经营服务、旅游监督管理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 发展旅游业应当遵循科学规划、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和行业自律,突出地方特色,坚持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统一。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旅游工作的组织和领导,将旅游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旅游业发展综合协调机制和激励机制,加大对旅游业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加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协助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做好本行政区域旅游资源保护利用、旅游产业发展、旅游安全监督、旅游环境秩序维护等工作。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旅游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旅游业的指导、协调、管理、服务和监督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旅游工作。
第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新闻媒体应当开展文明旅游宣传教育,引导旅游者、旅游经营者及其从业人员和旅游地居民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倡导和鼓励健康、文明、环保的旅游方式。旅游行业组织、旅游经营者及其从业人员在旅游经营活动中为旅游者健康、文明、环保旅游提供便利。
第七条 依法成立的旅游行业组织应当制定行业规范,完善行业自律管理,引导会员诚信经营,维护旅游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和会员的合法权益,促进旅游业健康发展。
鼓励旅游行业组织建立行业信用信息管理制度,依法向社会公开会员的信用信息。
第二章 旅游者
第八条 旅游者享有下列权利:
(一)知悉相关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内容、标准、价格、注意事项等信息;
(二)自主选择旅游产品、服务和旅游经营者;
(三)拒绝旅游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四)要求旅游经营者按照合同约定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获取相关合同文本以及旅游过程中相关的发票等支付凭证;
(五)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得到尊重;
(六)人身、财产遇有危险时,请求救助和保护;
(七)人身、财产受到侵害的,依法获得赔偿;
(八)法律、法规规定和旅游合同约定的其他权利。
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学生、现役军人等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享受便利和优惠。
第九条 旅游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德,爱护旅游设施,保护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得有随地吐痰、随地便溺、喧哗吵闹、乱扔废弃物、乱刻乱划等不文明行为;
(二)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
(三)向旅游经营者如实告知与旅游活动相关的个人健康信息;
(四)不得损害当地居民的合法权益、干扰他人的旅游活动、损害旅游经营者和旅游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五)配合当地人民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实施暂时限制旅游活动措施以及有关部门、机构或者旅游经营者实施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
(六)遵守安全警示规定;
(七)法律、法规规定和旅游合同约定的其他义务。
第十条 旅游者与旅游经营者发生纠纷时,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旅游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向相关主管部门、旅游投诉受理机构或者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投诉;
(三)向有关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四)旅游合同中约定有仲裁条款或者有书面仲裁协议的,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途径。
第三章 旅游促进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旅游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指导本行政区域内的旅游工作,研究部署旅游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工作,协调解决旅游业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筹协调旅游业与工业、农业、商业、林业、水利、文化、卫生、体育、教育、科技和交通运输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有关部门依据职责完善机制,明确措施,推动旅游产业发展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结合,推动观光、休闲、度假旅游协同发展。
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旅游业发展需要和财政状况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或者安排旅游发展专项经费,列入本级预算,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公共服务、旅游人才培养和旅游形象推广等。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结合实际,对涉及景区的道路交通、安全保障、环境卫生、供水供电、自然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等配套设施的建设给予支持。
鼓励和支持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合理开发利用旅游资源。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完善旅游用地管理制度,实施旅游用地分类管理,增加旅游项目建设用地供给,优先保障自治区旅游重大、重点项目用地,满足旅游用地在景观保护、建筑密度等方面的特殊需求,对利用荒地、荒坡、荒滩、废弃矿山、边远海岛和石漠化土地等发展旅游业的,优先安排用地指标。
公益性旅游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符合国家划拨用地规定的,可以以划拨方式取得。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逐步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为旅游者提供高效的信息咨询、安全保障、公共交通等服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完善自助旅游、自驾旅游相关配套服务体系,在旅游者集中场所建设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旅游者休息站点、旅游厕所等公共服务设施。推进无障碍设施和无线局域网络建设,完善机场、车站、码头、高速公路服务区等重要交通节点的旅游服务功能。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旅游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建立旅游监测和旅游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免费向旅游者提供景区情况、游览线路、交通、气象、客流量预警等旅游信息和咨询服务。
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筹组织旅游形象推广工作,将旅游形象推广纳入地方形象宣传总体计划,建立跨行业、跨部门的旅游形象推广工作机制,提升当地旅游形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旅游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和完善旅游宣传推广体系,全面拓展旅游市场。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结合当地旅游业发展特点,培养和引进旅游专业人才,提升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
自治区人民政府旅游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导游人员的管理和评价制度,建立导游人员劳动报酬集体协商制度和指导性标准,加强导游人员执业的劳动保护和职业培训。
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创新旅游投融资平台,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开发针对旅游企业、旅游项目和旅游者的信贷产品、融资授信、融资担保和支付结算等金融服务,扩大旅游投融资渠道。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融资,完善旅游保险保障体系,鼓励和支持保险机构创新旅游保险产品和服务。
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旅行社等旅游服务企业按照政府购买服务的有关规定为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公务活动提供交通、住宿、餐饮、会务等服务。
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推进旅游服务标准化建设。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旅游主管部门组织实施旅游行业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并定期向社会公告达到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旅游经营者名单。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建立公开透明的旅游市场准入标准和运行规则,采取措施消除区域间旅游服务障碍,推进跨区域的旅游合作与经营,禁止行业垄断和地区垄断。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限制、阻碍本行政区域外的旅行社、导游和旅游车辆、游船等在本地开展合法旅游经营活动。
第四章 旅游资源保护开发
第二十一条 自治区人民政府以及旅游资源丰富的设区的市和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要求,组织编制本行政区域的旅游发展规划。
涉及面广、关联度强、需要统筹安排的重大、重点旅游项目,应当编制专项规划,并符合旅游发展规划要求。
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专项规划应当经过科学论证,广泛征求意见。
第二十二条 经批准的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专项规划应当严格执行,确需变更的,应当按照原审批程序报批。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对本级政府编制的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专项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并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旅游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对本行政区域的旅游资源进行普查、评估、登记,建立旅游资源信息库,及时更新信息,向同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并向社会公布。
第二十四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保护旅游资源,不得在景区或者已经规划但尚未开发、利用的旅游资源地域内建设污染环境的工业设施和对环境有害的种植、养殖等项目,不得建设破坏景观的设施,不得擅自进行采石、开矿、挖沙、砍伐、焚烧林木等破坏环境和旅游资源的行为。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旅游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指导、协调、监督本行政区域内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第二十五条 开发旅游资源和建设旅游设施,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专项规划,遵守有关环境和资源保护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控制在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范围内。保护旅游资源与生态环境的配套设施,应当与旅游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利用自然资源开发旅游项目,应当采取相应措施保护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建设规模和建筑风格应当与周围景观相协调;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开发旅游项目,应当保持其特有的环境和历史风貌,不得擅自维修、改建、迁移、拆除;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旅游项目,应当尊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和内涵,不得以歪曲、贬损等方式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工业、农业、商业、体育、科技、文化、教育和卫生等社会资源开发旅游项目,应当保持其内容与景观、环境、设施的协调和统一。
第二十六条 对周边生产、生活可能产生较大影响的旅游项目,审批机关或者项目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在项目立项审批前应当通过组织召开听证会等多种途径,征求有关部门、专家学者、周边居民和社会公众的意见,进行多方案比较和论证。
第二十七条 国有旅游资源经营权依法出让的,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通过拍卖、招标等方式进行。
依法获得国有旅游资源经营权的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地人民政府或者国有旅游资源经营权出让单位可以依法收回其经营权:
(一)违反旅游发展规划、旅游专项规划,严重破坏旅游资源;
(二)投资额度、投资进度未达到合同约定或者构成其他解除合同条件,按照合同规定解除合同;
(三)法律、法规规定可以依法收回其经营权的其他情形。
因不可抗力或者因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过错造成投资额度、投资进度未达到合同约定的,不适用本条第二款规定。
第五章 特色旅游
第二十八条 保护和合理利用喀斯特、滨海等地形地貌,推进自然山水旅游发展。
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根据当地实际创建特色旅游名县、名镇、名村。
第二十九条 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设区的市和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统筹协调推进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整合资源,加强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和人才培养。
利用民族文化资源开展旅游经营的,应当保持、传承其民族特色和传统。
第三十条 自治区人民政府旅游主管部门统筹协调全区红色旅游发展。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的设区的市和县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统筹协调本行政区域红色旅游发展,改善红色旅游基础设施。
第三十一条 自治区人民政府建立健全本自治区与东盟成员国的旅游合作机制,制定先行先试政策,促进本自治区与东盟成员国的旅游发展。
自治区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推动本自治区与东盟成员国的旅游产业对接,建立互联互通的旅游交通、信息和服务网络,加强客源互送。
第三十二条 自治区人民政府统筹发展边境旅游,组织旅游、公安、交通运输、外事、海关、检验检疫等部门协调解决边境旅游发展中的有关事项。
自治区人民政府和边境地区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自治区的有关规定,组织开展与邻近国家边境旅游方面的合作与交流,开发跨境旅游项目、跨境旅游线路和跨境旅游合作区。
第三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加强对乡村旅游的规划、引导和监督管理,规范乡村旅游开发建设,鼓励建立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促进乡村旅游集约经营。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旅游、公安、住房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卫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商行政管理等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乡村旅游经营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应乡村旅游发展的监督管理措施。
发展乡村旅游应当维护和保障农村集体组织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
第三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结合当地实际,发展养生养老旅游,开发民族医药、特色医疗、疗养康复等旅游项目。
利用民族医药资源开展旅游经营的,应当保持、传承民族医药的传统用法。
第三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水功能区划,在水资源生态环境承载力范围内,统筹协调发展水上旅游,完善旅游服务功能和配套设施。
第六章 旅游经营服务
旅游条例
广西旅游条例 篇2
2015 年11 月23 日, 自治区散办组织召开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促进散装水泥发展和应用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培训工作圆满结束。全区14 个市散办主任及执法人员参加培训。会议特别邀请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唐政对《条例》进行专题解读, 由自治区散办主任施健主持。
会上, 唐政对《条例》出台的背景、内容、意义做了详细的解读。首先, 《条例》的出台得到自治区人民政府、人大常委会等相关部门高度重视, 充分说明立法体现民意、民智, 符合我区的实际情况, 体现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三位一体”具体管理需求, 是一部具有地方特色的法律。其次, 在内容的解读上, 结合《条例》释义, 对总则、促进措施、管理与服务、法律责任、附则等共五章三十五条作出详细解读, 并强调《条例》顺利实施重在宣传。最后强调指出:一要加强自身学习, 领会《条例》基本内容, 这是依法行政的前提;二要加强《条例》实施力度, 做好宣传, 要做到家喻户晓;三要增强依法行政意识, 克服懒政惰政。
施健在总结培训讲话中表示, 唐副主任用生动的语言和详实的数据解读《条例》, 让我们散装水泥系统执法人员学习和运用《条例》更快、更容易领会, 相信这次培训会后, 大家一定会更加出色地完成执法工作。
广西——东盟旅游竞合研究 篇3
摘要:区域旅游竞合是区域旅游发展的的一个重要特征。区域旅游竞合理论经过了一个从竞争到合作再到竞争——合作的演变过程。本文以区域旅游竞合理论为基础,分析了广西——东盟旅游竞合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探讨了竞合主体在信息不对称状态下的双方旅游竞合的措施。
关键词:区域旅游;旅游竞合;广西——东盟
一、引言
广西与东盟之间地缘相近,人缘相亲、资源相异,客源相似,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这种缘分为双方提供了合作的便利;广西已进入建设旅游强省的新时期,东盟各国也非常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双方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形成竞争的态势,但经济发展水平的相近和多层次性决定了广西一东盟合作发展既不可能是单纯的合作,也不可能是此消彼长、你死我活的竞争,而是既有合作又有竞争的竞合互补,合作是主流。
二、区域旅游竞合理论的演变
一般而言,区域旅游竞合理论经过了一个从竞争到合作再到竞争——合作的演变过程。
区域旅游竞争是区域旅游市场开发的基本动力和重要手段,推动着区域旅游发展,驱使着旅游者从不同客源地流向不同旅游目的地,实现旅游经营者之间利益的调节和分配。在区域旅游市场开发的初期,竞争有利于刺激和扩大旅游消费需求,促进旅游产品生产规模和生产水平的提高,然而随着区域旅游市场竞争日益加深,过度的竞争带来了很多消极的后果,削弱区域旅游市场的整体吸引力和综合竞争力,损害旅游经营者和旅游消费者的总体利益,这就要求各旅游区域之间必须合作。
区域旅游合作是不同地区间的旅游经济主体,依据一定的协议、章程或合同,自愿进行的自利性与互利性相统一的旅游经济活动形式。区域旅游合作以利益为基础,以市场交易为基本方式,市场是区域旅游合作重要的推动力量。区域旅游合作是旅游业发展到较高阶段的必然产物。
区域旅游竞合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的旅游经济主体开展的,在竞争中合作、合作中竞争,以最小成本换取最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一系列“竞争—合作”的动态旅游经济行为。单纯的合作或单纯的竞争已不能适应日趋复杂的区域旅游活动,竞合模式将成为当前区域旅游发展的首选策略。区域旅游竞合模式将竞争与合作共同作为区域旅游发展两种并重的推动形式,既强调竞争,在区域旅游活动中获取自身利益,又注重合作,维护区域旅游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区域旅游竞合应以旅游市场为切入点,形成资源互补、信息互通、营销互动、客源共享的区域旅游发展态势。旅游竞合的性质有二种,一是以合作为主流的旅游竞合,二是以竞争为主流的旅游竞合。在一定区域,如果旅游资源同质则双方为以竞争为主流的旅游竞合,如果旅游资源异质则双方呈现以合作为主流的竞合。
三、广西一东盟旅游竞合的条件
1、广西——东盟旅游竞合的有利条件
(1)资源互补。旅游资源的互补是区域旅游竞合的前提与基础。广西与东盟国家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互补性,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旅游产品的互补性。如广西以喀斯特山水观光、滨海旅游、民族风情游、边境旅游等旅游产品特色,新加坡以城市风貌、娱乐度假、专项旅游三足鼎立的产品结构为主,柬埔寨则以文化旅游为主,这种互补性的旅游资源为广西与东盟国家之间在开发旅游产品与市场方面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与广阔的前景。
(2)地理相邻。从地理区位上来看,广西与东盟国家之间是一衣带水,紧密相邻。广西与东盟海域相连,陆地相接,山水同源,有着5000多公里边境线,是中国走进东盟和东盟连接中国的前沿和通道;广西地处华南经济圈、西南经济圈和中国一东盟经济圈的结合部,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中心地带,连接中国国内和东盟两个市场,是中国唯一与东盟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
(3)人文相近。广西与东盟各国的人文联系源远流长,主要表现为:一是壮侗语民族与东南亚的相关民族具有同源异流的亲缘关系;二是广西的海外华侨有85%分布东南亚,是广西海外华人、华侨最集中的地区,也是华人、华侨资本最雄厚的地区,被称为“华人钱库”;三是根据考古学、民族学等的研究发现,广西与东盟国家和民族的的文化交流可上溯至2000多年前的秦代;四是东盟处于中国儒道文化圈的影响辐射范围之中。
2、广西——东盟旅游竞合的制约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的接近和经济结构上的同构。无论是资源存量和经济结构,还是经济发展水平,广西和东盟各国的相似度都很高。就经济结构而言,在广西和东盟各国的国民经济中,劳动密集型产业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彼此重合度较高。从东盟与广西近年来出口商品的结构来看,农、矿、水产品、服装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所占的比重都比较大,而且出口市场都集中在美国。在市场需求量一定的情况下,竞争也就不可避免。广西和东盟这种相似是一种低水平的相似性,对双方合作发展产生制约作用。
(2)旅游开发水平的接近和产品结构上的相似。东盟大多数国家和广西同属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同属经济欠发达、产业化水平不高和旅游开发水平不高的发展阶段。一般而言,区域经济发展程度直接影响到旅游投资能力、开发规模和开发方向。这种接近的关系,不利于双方旅游经济的辐射与渗透。
(3)突发事件给广西与东盟旅游合作带来不确定性。旅游业本身是一个对外界比较敏感的行业,受突发事件的影响大。从口蹄疫、非典、禽流感,到海啸、印尼巴厘岛恐怖大爆炸事件给东盟国家的旅游带来比较沉重的打击,并给的旅游合作也蒙上了阴影,这些突发事件大大降低了旅游地的安全系数。
(4)制度的差异性与信息的不对称性导致双方的沟通难度大。制度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政治、经济制度等意识形态领域。由于双方在这些意识形态领域的差异,导致对某一事件会产生不同的看法或矛盾,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合作减少而竞争增加。信息的不对称主要表现在竞合双方的主体地位的不对称。广西作为中国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其调控信息的能力比较有限,而东盟各国作为国家主体,对信息的调控能力强。在这种信息不对称背景下的合作,其合作的深度与效率都会受到影响。
四、广西——东盟旅游竞合措施
1、构建区域旅游竞合机制
区域旅游竞合的协调机制是指参与合作的各方通过协商、谈判以及建立各种形式的经济组织等方式对相互间的政策及利益进行联合调节。目的是通过协调,交换彼此间的观点和信息,求得对共同利益的共识,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和行为,克服存在的矛盾、纠纷和冲突,保证合作的顺利进行。
2、推进区域旅游大通道建设
一是陆路大通道,广西处在东盟与国内连接的一个重要枢纽点,抓好连接东盟国家和我国内陆及东欧国家铁路与公路的连接,加快建设完善广西(南宁)一新加坡的跨国公路、铁路,形成广西一新加坡的陆路旅游大通道;二是加快环北部湾区域沿海城市和港口合作,共同建设完善海上旅游大通道;三是加快空中旅游航线网络建设,完善泛北部湾区域主要旅游城市之间的航空交通,尽快开通南宁至胡志明、曼谷、雅加达、吉隆坡、新加坡的正常国际航班以及到马尼拉、万象、金边的旅游包机航线,国内重点加快桂林与南宁两个国际机场的建设,南宁用2-3年时间开通与东盟各国主要城市的航线。
3、推进旅游出入境便利化
出入境便利化是促进旅游人流加快的重要举措。根据《东盟各国互免签证框架协议》,以社交访问为目的的东盟成员国公民,可享受14天免签证待遇。2007年1月,在新加坡举行的第26届东盟旅游论坛上,东盟国家商议,最迟在2008年底落实天空开放协定,让成员国的国家航空公司不受限制地往返于各国首都,为旅游出入境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促进了东盟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4、推动区域旅游联合营销
广西木材运输管理条例 篇4
桂林政发〔2006〕26号
各市林业局,区直国有林场: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修订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木材运输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确定〈广西壮族自治区木材运输管理条例〉其他木材范围的通知》(桂政发[2005]32号)(以下简称《通知》)颁布实施以来,我区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对规范我区木材运输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由于《条例》和《通知》对执行凭证运输的木材种类和范围的界定不太明确,加上各地对《条例》和《通知》规定执行凭证运输的木材种类、范围存在理解上的差异,导致在具体执行时难以掌握,木材运输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没有统一标准,一些地方木材流通管理较为混乱,盗伐滥伐林木和违法收购、运输木材的行为有所抬头,不利于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为了更好的贯彻执行《条例》和《通知》,维护法律法规和政策的权威,规范我区木材运输监督管理和执法,依法打击违法运输木材行为,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的有关规定,现就贯彻执行《条例》和《通知》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执行凭证运输木材种类和范围
根据《条例》和《通知》的规定,我区实行凭证运输的木材种类和范围为:
(一)原木类。包括各种规格原木。
(二)原条类。包括各种规格原条。
(三)锯材类。包括各种规格枕木、板材、方材和剖开材。
(四)芯板类:包括贴面板、细木工板、拼接板、指接板。
(五)树木、树蔸类。树木,指采挖移植的乔木、灌木,包括幼树和树桩,胸径5公分以下的生产用苗除外;树蔸,包括采伐林木后剩余的伐根和自然枯死的树蔸。
(六)商品竹材类。
(七)木片类。包括利用各种木质材料加工而成的木片。
(八)单板类。包括各种规格的单板。
(九)包装箱板类。包括各种木制包装箱板(纤维板、刨花板制成的包装箱板和装有货物及装运过货物的旧包装箱除外)。
(十)门窗(框)类。包括各类木制门窗框(不包括旧房折除的门窗框)。
(十一)木炭类。包括各种木炭。
二、关于薪材运输管理问题
薪材是指农村居民作为生活燃料用的木材。凡是超出农村居民生活自用燃料以外的木材,必须执行凭证运输管理。
凡是运往木材经营加工企业作为经营加工原料的木材,按原木、原条类执行凭证运输管理,不得以薪材名义进行运输。
三、关于“三剩物”运输管理问题
“三剩物”是指木材加工剩余物、伐区造材剩余物和采伐剩余物。为了充分利用木材资源,提高木材综合利用效益。“三剩物”不实行凭证运输管理。运输边皮废料、木糠、刨花等木材加工剩余物的,不需办理木材运输证件及其他证明材料;运输伐区造材剩余物和采伐剩余物的,必须持有伐区所在乡镇林业工作站或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乡镇林业工作站或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出具的证明必须注明造材剩余物和采伐剩余物出自的伐区、采伐证编号、批准采伐数量以及其他能证实所运输造材或采伐剩余物来源合法的依据。
四、强化管理,严格执法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木材运输监督检查工作的领导,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广泛宣传,加大对木材流通监督检查力度,切实做好木材运输监督检查工作,制止非法采伐的林木进入流通领域。各地要开展一次以整顿木材流通秩序为主要内容的专项执法活动,严厉查处各种违法运输木材和非法收购木材的违法行为。对以薪材名义运输不属于农村居民自用烧材木材的,一律按无证运输木材行为严肃查处。要加强对经营木材加工单位特别是中高密度纤维板和木片生产企业原材料收购的监督检查,对存在非法收购木材行为的要坚决依法进行查处。
五、依法行政,提高效率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在木材运输监督管理过程中要严格依法行政、依法执法。要依法保护木材经营加工单位或个人的合法权益。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核发木材运输证,各级林业主管部门不得擅自增加申办木材运输证的前置条件,不得故意刁难和吃、拿、卡、要。严禁以权谋私,循私枉法,索贿受贿。除国家和自治区规定的收费项目外,各级林业主管部门不得收取其他费用或擅自提高收费标准。要采取措施提高办事效率,为木材经营加工单位或个人提供方便、快捷、周到的服务。对特色木材加工较为集中或木材产品出省运输较多的地方,市级林业主管部门本着便捷的原则,可以在当地派驻出省木材运输证签发机构,也可以依法委托当地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核发出省木材运输证,尽可能地减少木材经营加工单位或个人申请木材运输证的成本,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
特此通知。
广西气象灾害防御条例 篇5
1.断电。
⒉尽量避免使用电话。3.未收到台风离开的报告前,即使出现短暂的平息仍须保持警惕。
⒋如果无法撤离至安全场所,可就近选择在空间较小的室内(如壁橱、厕所等)躲避,或者躺在桌子等坚固物体下。
⒌在高层建筑的人员应撤至底层。
在街上
⒈切勿随意外出。
在海岸附近或海上
⒈不要在河、湖、海堤或桥上行走。
⒉海上船舶必须与海岸电台取得联系,确定船只与台风中心的相对位置,立即开船远离台风。
⒊船上自测台风中心大致位置与距离:背风而立,台风中心位于船的左边;船上测得气压低于正常值500帕,则台风中心距船一般不超过300千米;若测得风力已达8级,则台风中心距船一般150千米左右。
龙卷风 在家里
1.切断电源。
⒉远离门、窗和房屋的外围墙壁,躲到与龙卷风方向相反的墙壁或小房间内抱头蹲下,尽量避免使用电话。
⒊用床垫或毯子罩在身上以免被砸伤。
⒋最安全的躲藏地点是地下室或半地下室。
在街上
⒈就近进入混凝土建筑底层。
⒉远离大树、电线杆或简易房屋等。
在旷野
⒊朝与龙卷风前进路线垂直的方向快跑。
⒋来不及逃离的,要迅速找到低洼地趴下,姿势:脸朝下,闭嘴、闭眼,用双手、双臂保护住头部。
雷电 1.在路上避雨时不要靠近孤立的高楼、电杆、烟囱、房角房檐,更不能站在空旷的高地上或到大树下躲雨。
⒉远离开阔地带的金属物品(拖拉机、农具、摩托车、自行车、高尔夫球车及高尔夫球棒等)。
⒊不要去山顶、开阔地、海滩或船只上。
⒋不要待在开阔地单独的屋棚或其他小建筑内。
⒌有条件的家庭最好安装家用电器过电压保护器(又名避雷器)。
冰雹
⒈关好门窗。
⒉妥善安置易受冰雹大风影响的室外物品。
⒊户外作业人员暂停作业,到安全地方暂避。
⒋暂停户外活动,勿随意出行
沙尘暴 1.特别注意收听天气预报。
⒉出门戴口罩、纱巾等。
⒊关好门窗,屋外搭建物要紧固。
⒋多喝水,吃清淡食物。
⒌·身处危险地带或危房里的居民应转移到安全地方。
⒍幼儿园、学校、单位应采取暂避措施,必要时须停课、停业。
⒎受影响的机场、高速公路、轮渡码头要注意交通安全,必要时暂时封闭或停航。
⒏不要购买露天食品。
⒐尽量减少外出,暂停户外活动,尽可能停留在安全的地方。
⒑骑车、开车要减速慢行,远离树木和广告牌。
高温
⒈尽量留在室内,并避免阳光直射;必须外出时要打遮阳伞、穿浅色衣服、戴宽沿帽。
⒉暂停户外或室内大型集会。
⒊室内空调温度不要过低;空调无法使用时,选择其他降温方法,比如向地面洒些水等。
⒋浑身大汗时不宜立即用冷水洗澡;应先擦干汗水,稍事休息再用温水洗澡。
⒌注意作息时间,保证睡眠;暂停大量消耗体力的工作。
⒍宜吃咸食,多饮凉白开水、冷盐水、白菊花水、绿豆汤等;不要过度饮用冷饮或含酒精饮料。
雪灾 1.汽车减速慢行,路人当心滑倒;必要时封闭道路交通。
⒉老、幼、病、弱人群不要外出,注意防寒保暖。
⒊关好门窗,紧固室外搭建物。
⒋船舶进港避风。
⒌高空、水上等户外人员停止作业。
寒潮
在室内
⒈注意收听天气预报及紧急状况警报。
⒉多穿几层轻、宽、舒适并暖和的衣服;尽量留在室内。
⒊注意饮食规律,多喝水,少喝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饮料。
⒋避免过度劳累。
⒌警惕冻伤信号:手指、脚趾、耳垂及鼻头失去知觉或出现泛苍白色。如出现类似症状,立即采取急救措施或就医。
⒍可使用暖水袋或热宝取暖,但小心被灼伤。
⒎尽量不开车外出。
驾车外出
⒏走干道。
⒐·不夜间开车,不单独驾驶,不疲劳驾驶。
大雾
⒈注意收听天气预报。
⒉尽量不要外出;必须外出时要戴口罩。
⒊骑自行车要减速慢行,听从交警指挥。
⒋司机小心驾驶,须打开防雾灯,与前车保持足够的制动距离,并减速慢行;需停车时要注意先驶到外道再停车。
广西无居民海岛保护条例 篇6
沿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通过申请国家专项经费、提取无居民海岛使用金等方式扩充无居民海岛保存和修复专项经费的来源。
第八条 自治区人民政府负责无居民海岛海岸线的保护与界定工作,对海岛海岸线进行统一管理。
对于改变原有海岛海岸线长度达到使用海岛海岸线长度30%以上或者减少沙滩面积的项目用岛,应当由自治区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门组织进行专题论证。
第九条 沿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家规定设置无居民海岛名称标志,并对名称标志加以保护。
第十条 无居民海岛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禁止开发:
(一)生态系统极端脆弱的;
(二)具有独特生态系统的;
(三)位于迁徙性野生动物迁徙路线,开发可能阻断野生动物迁徙的;
(四)可能影响周边海洋生态安全的;
(五)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开发的其他情形。
自治区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门应当编制禁止开发的无居民海岛名录,报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后公布。
第十一条 具有本条例第十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之一或者具有重要的政治、军事价值的无居民海岛,因自然或者人为原因可能消失的,沿海设区的市、县级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门应当采取保存措施。
第十二条 使用无居民海岛应当采取相应的生态保护措施,并符合下列要求:
(一)按照批准文件或者无居民海岛使用权出让合同规定的海岛用途、使用年限、建筑总面积、建筑物高度、容积率、绿地率等指标,以及环境容量、环境保护措施等要求使用;
(二)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保护自然景观、自然资源,不得超出批准文件或者无居民海岛使用权出让合同的规定占用自然岸线;
(三)按照批准文件或者无居民海岛使用权出让合同的规定,限制建筑物、构筑物及其附属设施与自然岸线的距离;
(四)按照批准文件或者无居民海岛使用权出让合同的规定,对无居民海岛及其周边海域实施生态修复;
(五)不得破坏、损毁依法设置的军事设施、界碑、地名标志、助航导航、测量、通信、气象观测、海洋监测和地震监测等公共设施,不得妨碍公共设施的正常使用;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要求。
广西智慧旅游发展策略研究 篇7
关键词:智慧旅游,广西旅游,电子商务,旅游营销,旅行社
一、引言
2008年11月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地球”概念, “智慧城市”概念由此衍生。IBM认为, 智慧城市得实质是就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实现城市智慧式管理和运行, 进而为城市中的人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促进城市的和谐、可持续成长。
智慧地球要求城市能做到智慧化, 城市智慧化是城市发展继工业化、电气化、信息化之后的第四次浪潮。智慧旅游作为智慧地球的一个衍生组成部分也融进了此次浪潮之中, 成为继互联网与旅游业结合之后旅游业的第二次革命[1]。智慧旅游是以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撑, 通过游客手上的移动终端上网设备, 主动感知旅游资源、旅游经济、旅游活动、旅游者行为等方面的信息, 对大数据进行合理的处理提取出其中有用的信息, 从而使游客、旅游企业、旅游管理部门更加及时、准确、智能地了解各种信息化应用和服务。
2011年7月11日, 邵伟奇在全国旅游局长班上指出, 我国将争取用10年左右的时间, 使旅游企业经营活动全面信息化, 基本把旅游业发展成为高信息含量、知识密集的现代服务业, 使我国旅游产业能基本上完成智慧旅游的建设。至此拉开了全国智慧旅游研究与建设的热潮。
二、广西旅游行业发展现状
广西区内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其中以民族风情、沿海风光、自然山水、边关奇险、红色景点等方面为主要特色。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广西旅游资源包括“一个旅游龙头、两条旅游发展带、三大国际旅游目的地、四大旅游集散地、七大旅游发展区”。
目前, 广西共有3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还拥有隆安龙虎山风景名胜区等29处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有7处国家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另有220处自治区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 有1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即北海银滩旅游度假区。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广西旅游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进入21世纪以来, 广西旅游行业也发展迅速。表1所列的是1995年-2013年广西主要年份旅游人数及收入统计表。从表1可见, 1995年-2013年广西旅游业逐年增长, 旅游人数与旅游收入呈现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星级酒店从原来的41个变为2013年的477个, 增长近10倍。
资料来源:根据2014年广西统计年鉴整理。
截至2015年2月28日, 广西开通运营的高铁有湘桂高铁 (其中南宁至北京直达的动车已于去年年底通车) 、广西沿海高铁、南广高铁、贵广高铁、广西至长江三角洲高铁, 广西高铁运营里程已超过1600公里, 约占全国高铁总里程的14%左右。高铁的开通是广西旅游业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广西也将因此而对其旅游业进行重新定位, 一是依托高铁路网建设, 打造大桂林和北部湾两大旅游圈, 建设多个旅游集聚区, 打造多条高铁旅游线路;二是加强与周边国家和沿线地区的区域旅游合作, 构建跨区域旅游线路;三是加强重要旅游产品开发, 满足旅游市场需求。同时广西高铁的开通, 拉近广西与华北、华中、华东及东盟国家的距离, 这将吸引来北方与边境国家大量的游客, 给广西旅游业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
三、广西智慧旅游发展现状
2010年自治区旅游局开始搭建360°全景旅游体验系统。2011年10月, 非营利性组织"美在广西"旅游联盟正式成立。“美在广西”旅游联盟成立后, 向游客推出“广西旅游卡”和“旅游手机支付”两大项目, 游客可以告别携带大量现金和银行卡的困扰, 用手机支付即可轻松玩遍全国。
2012年3月广西旅游局携手中国移动推动“智慧旅游”。自治区旅游局与中国移动广西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通过运用无线城市技术打造旅游手机门户网站, 为游客们提供信息查询、手机支付等服务, 携手促进广西旅游信息化。
2013年广西联通与广西旅游局、广西旅游协会、中国建设银行广西分行、上海积分通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合作推出的"智慧旅游-广西旅游全积兑"项目服务平台于7月初在桂林正式上线运营。
2013年, 桂林市旅游景区视频监控“天眼”工程第四期已全面启动。通过“天眼”工程的视频监控系统, 市旅游部门可以第一时间了解景区实时的人流和车辆状况, 做好沟通协调服务工作, 并能准确核实游客投诉情况, 提升桂林旅游服务质量。在北京举行的第二届智慧城市年会上, 桂林市旅游景区视频监控“天眼”工程成为全国旅游业唯一个获得“2014中国智慧城市创新奖”的工程。
“2014中国智慧旅游年”广西开年暨南宁月月旅游节启动仪式于2014年1月1日在广西科技馆广场举行。南宁、桂林、柳州三市作为广西首批智慧旅游试点城市, 接受自治区旅游局颁发的广西智慧旅游试点城市牌匾。同时旅游局也推出了智慧旅游积分充值卡。
桂林市与阿里巴巴集团达成协议, 整合主要酒店和景区景点资源实施整体营销, 推行门票食宿电子化。开展四维航拍摄影摄像等智慧旅游项目信息采集工作, 推进无障碍自助游。在主要景区覆盖视频监控点, 对景区的人流、车流实时监控, 开展防止拥堵、救援协调等工作安排。
柳州市依托柳州旅游在线、城市旅游网搭建智慧旅游平台, 推出20多条特色旅游线路, 满足散客天天游市场。还推出了集景区门票卡、电话卡、信用卡为一体的“风情柳州旅游卡”, 游客凭卡在柳州旅游可获得积分, 抵用旅游消费。目前, 已有上万名游客获得此卡。
但与发达地区比较, 广西智慧旅游的建设起步相对较晚, 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 因此智慧旅游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四、广西智慧旅游发展面临的问题
1. 智慧旅游发展的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5年1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我国2014年的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7.9%, 其中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省市共有19个, 包括山东、海南、陕西、内蒙古、重庆、湖北、吉林、宁夏、黑龙江、西藏、广西、湖南、四川、河南、甘肃、安徽、云南、贵州和江西, 大部分为中部和西部地区较不发达省份。广西网民数量1848万人, 普及率为39.4%, 增长率为4.2%, 普及率在全国的排名为第23名。通过对比2010年-2014各年增长率, 广西网络普及率的增长率呈逐年递减的趋势。网络作为智慧旅游发展最基础的依托技术平台, 在智慧旅游的发展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可以看出广西的网络发展还是处在一个相对落后的阶段, 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制约广西智慧的建设。
2. 信息资源共享度低、整合力度不强
广西大部分旅游企业在信息化建设上的还持较为保守的态度, 大部分企业对信息化和智慧旅游建设的意识不强。各旅游企业产生的大量的旅游信息没有得到有效的搜集和整理, 不能很好地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 造成信息壁垒, 导致信息利用效率低下, 信息资源重复投入, 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同时企业各部门与各企业之间的相互沟通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 使得旅游信息资源跨部门、跨地区共享存在困难, 产生了信息孤岛, 限制了智慧旅游的发展。
3. 电子商务有待进一步发展
电子商务在智慧旅游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为智慧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一个便捷的平台, 如电子票务、酒店预订、纪念品购买、旅游信息的查询等。2013年, 广西的工业、建筑、批零、住宿和餐饮、服务业等企业只有2.9%的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业务, 远低于全国7.3%的平均水平。其中,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20.5%, 排名第一;住宿餐饮企业为12.8%排名第二。而建筑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应用普及程度最低, 仅为0.7%。从中可以看出广西电子商务的发展还是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状态, 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智慧旅游的发展。
4. 缺乏智慧旅游方面的复合型人才
智慧旅游的发展涉及到旅游网站的建设、旅游学、管理学、市场营销等多方面的知识, 这就要求智慧旅游从业人员不但要具备较高的计算机能力、电子商务知识。由于智慧城市、智慧旅游的概念是在近几年才提出并得以发展的, 专门从事智慧旅游方面研究的人才较少。现在从事智慧旅游建设与研究的人大多是以前从事计算机研究或者从事旅游方面研究的, 而且实施政府颁布的智慧旅游政策的人大多没有专门学习智慧旅游知识的背景。因此缺乏精通智慧旅游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对广西智慧旅游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制约。
5. 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
2013年广西联通与广西旅游协会联合打造推出了“智慧旅游-广西旅游全积兑”公共服务平台, 2014年广西又推出“广西旅游目的地整合营销平台”。两个平台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是还是缺少一个能整合各种服务平台的多功能服务平台。目前推出的两个服务平台都是具有一定针对性的服务平台, 并不能涵盖整个广西智慧旅游需要的功能。
6. 智慧旅游的营销工作有待提高
营销工作是宣传和发展智慧旅游的一个很好的平台。广西的一系列的智慧旅游方案都还是很到位的, 但是到了宣传和落实方面就欠缺了一点。民众们并不是很能了解智慧旅游的概念, 而且对于一些智慧旅游相关设备的使用都不是很了解。这有碍于智慧旅游工作在群众中的展开, 制约了智慧旅游的发展。
7. 旅行社智慧旅游工作相对落后
调查显示, 广西旅行社网站专业性差。虽然旅行社网站逐年增加, 但是旅游网站的功能还基本停留在简单旅游资讯的公布上, 旅游电子商务的功能总体水平偏低。同时广西的旅行社对智慧旅游的建设重视程度不一, 各旅行社的发展缺乏统一性与协调性, 这使得旅游信息难以实现有效的共享。各旅行社的合作意识相对单薄, 各旅行社不能建立一个共享信息、整合信息、运用信息的高效平台。这些都制约了旅行社业实现智慧旅游的进程。
8. 政府在智慧旅游建设中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政府对于智慧旅游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能够引导智慧旅游工作的落实于进行。但是广西政府对于智慧旅游建设的推动作用相对较少, 虽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 但在实施阶段未能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
五、广西智慧旅游发展对策与建议
1. 加大智慧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
首先要提高区内网络的普及率, 乡村网络普及的重点放在宽带网络的覆盖上, 城镇网络普及的重点放在无线网络的覆盖上, 同时要做到旅游景区网络的全覆盖。其次是加强旅游门户网站和信息系统的建设, 使得信息化成为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动力。再次是加强智慧旅游顶层设计和基层的构建, 只有顶层和基层得到了建设才能促进智慧旅游又好又快的发展。然后是提高各景区、汽车站、火车站、机场视频监控网络的建设, 实现景区、游客实时动态监控。最后是加快"广西旅游一卡通"的建设, 做到便民利民。
2. 加强信息的整合与共享
首先各旅游企业及相关部门应建立自己的信息部门, 专门负责旅游信息的整理与分析。然后是建立统一的分享机制, 使得各部门与各企业之间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杜绝信息壁垒与信息孤岛的产生。
3. 加强电子商务的发展
首先应当加强组织领导, 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各级政府部门要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 促进电子商务稳步发展。然后是完善电子商务交易体系。各旅游企业应当完善自己电子商务的交易体系, 使游客能更加安全便捷地进行网上交易。最后是加强电子商务市场监管。电子商务发展需要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强大的支撑体系, 要做到完善电子商务监管服务体系, 制定和推广电子商务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规范。
4. 重视智慧旅游人才的培养与引进
旅游企业及相关部门要大力培养既精通计算机知识, 又精通旅游专业知识和电子商务知识, 并且能够将这三方面知识融会贯通的人才。同时大力引进该方面人才, 并将其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旅游企业及相关部门还应当积极地与高校展开合作培养人才的计划, 合力培养智慧旅游人才。
5. 加快智慧旅游公共服务平台的搭建
公共服务平台的搭建应当以服务游客为核心, 以政府服务为主导, 以企业服务为推力, 搭建政府、企业、游客之间互联互通的现代技术应用的桥梁纽带和网络平台, 实现政府、企业、游客三者共存共赢。平台要以旅游产业数据库、旅游网站和旅游APP为主, 做到能使游客在广西顺利实现查询、预订、支付、点评、分享等一站式服务, 满足游客个性化、碎片化的需求。在平台的推广之中要加大政府的推导作用, 以政府宣传为主导, 并辅以网络营销推广。
6. 重视广西智慧旅游的营销工作
首先是要搭建好智慧旅游营销平台。在智慧旅游时代, 计算机技术在营销中也承担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政府与各旅游企业要通过计算机搭建好智慧旅游营销平台。其次是借用网络及手机APP平台渠道策略。仅靠自己建立平台发展, 发展比较缓慢, 而且投入比较大, 应利用现有的网络上的资源, 加强与一些旅游网站的合作, 借用他们的平台更快的发展广西智慧旅游。然后是做好“微”营销。“微”营销就是通过“微博”、“微信”等时尚前沿的通讯工具进行营销工作, 运用其传播性和扩散性, 达到低成本并快速宣传智慧旅游的效果。最后是传统媒体营销策略。针对广西的旅游市场特点和客源市场的分布情况, 建议在传统媒体上开展以“遍行天下心仪广西”的广西旅游主题宣传, 可利用桂林等景区的知名度, 再着重宣传, 然后提升整个广西的旅游的知名度与广西整体的旅游形象, 带动广西其他景点。
7. 提高旅行社智慧旅游工作
首先改变旅行社经营模式。在体验经济下, 游客消费需求更加侧重于精神上的需求, 更在意体验性旅游, 消费趋于个性化、人性化。旅行社应创造个性化的产品满足客户需求, 提高服务质量, 获得好口碑。其次是做好人才提升与转型工作。要培养更优秀的导游、培养与发掘智慧旅游人才。最后是加强旅行社与其他公司的合作。旅行社可加强和同行其他旅行社的合作, 建立一个信息共享平台, 做到旅游资源的共享, 打消恶性竞争。同时旅行社还能与金融机构进行合作, 推出针对旅游消费的金融产品, 全力推动智慧旅游的发展。
8. 积极发挥政府在智慧旅游建设中的作用
政府要做到积极制定引导发展政策、大力促进基础设施完善、努力培养和引进专项技术高素质人才、构建智慧旅游建设运营保证体系。其中构建智慧旅游建设运营保证体系包括建立健全信息安全保障机制、创新智慧旅游建设投资融资机制、构建智慧旅游标准规范与绩效评估机制。
六、结语
本文分析广西旅游行业和智慧旅游发展现状, 找出广西智慧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面对智慧旅游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广西应当紧密结合区内的实际情况, 全面建设广西旅游信息化, 加强电子商务的发展, 推动智慧旅游的快速发展, 以增强广西旅游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叶轶伟.智慧旅游:旅游业的第二次革命 (上) [J].中国旅游报, 2011 (11) :1~2.
[2]陈涛, 徐晓琳.智慧旅游--物联网背景下的现代旅游业发展之道[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2:17~19.
[3]南国早报.广西旅游资源丰富[EB/OL].http://sub.ngzb.com.cn/staticpages/20081125/newgx492c0aa2-1637233.shtml
[4]中国新闻网.高铁开通为广西旅游业发展创造新机[EB/OL].http://f inance.chinanews.com/cj/2013/12-28/5674857.shtml
[5]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015, 01.
广西旅游条例 篇8
【关键词】旅游业转型升级战略 广西高级旅游人才 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C-0025-03
一、广西旅游发展现状和长远发展目标
桂林山水喀斯特奇异岩溶地貌、北部湾浪漫滨海休闲胜地、中越神秘边关、巴马世界长寿养生天堂、刘三姐少数民族风情游,以山清水秀生态美而享誉“美甲天下”的广西正日益成为备受国内外游客青睐的热点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发展焕发出强大生命力和持续增长力,广西旅游业正步入“黄金发展期”。2012年的数据显示,广西入境过夜游客350.27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12.79 亿美元,增长21.6 %;接待国内旅客20777.58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578.94亿元,增长30.6%,广西旅游业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到2015年,全区旅游业总收入力争实现3000亿元,接待游客总人数突破3亿人次,全面推进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北部湾国际旅游度假区和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的建设,要求高标准、高起点、高效率地把广西打造成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毫无疑问,2013~2020年将是广西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
二、当前广西旅游人才队伍的结构特征
提升发展、升级转型的基础是人才,旅游人才是推动旅游发展的总领。广西旅游产业规模呈现的持续快速增长趋势,致使旅游人才需求连年走高。
(一)规模较大的旅游人力资源队伍已经形成,但人才需求空间还是非常大。从总体上看,广西旅游人才总量不断扩张,增加较快,旅游人力资源一度以平均15%的速度增长。广西目前已拥有旅行社522家,宾馆饭店14000多家,旅游景点景区800多处,产业规模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前列。截至2010年底,全区旅游从业人员超过317万人,其中直接从业人员约52万人。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发展“十二五”发展规划》预测,到2015年,广西旅游旅游从业人员将增长到600多万。伴随着广西旅游产业规模的持续扩张和国家战略性质的旅游发展需要,平均每年新增就业工作岗位将约为2.5 万个,人才需求保持持续高涨和旺盛,然而,广西旅游人才仅占旅游就业人数的 35%,人才需求空间还是非常大。
(二)旅游人才结构失衡问题愈发凸显,人力资源结构呈现不协调因素。虽然广西旅游人才总量在不断增长,旅游业的整体实力不断提升,但旅游人才结构出现失衡问题。结构失衡的一个表现是旅游人才学历层次偏低,学历层次不合理,人才差距较为明显。根据我们近年对桂林、南宁、北海、柳州等旅游产业密集、旅游相对比较发达的城市的旅游人才数据调研和抽样调查显示,人力资源队伍总量中,在学历结构方面,人才文化知识结构呈现“两头少,中间多”的特点,主要集中在大专、中专、职高及高中,占85.46%,本科以上的占11.86%,初中及以下的占2.68%。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低,硕士以上的高层次人才主要集中在旅游科研教育机构和旅游行政管理机构。其次,人才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中高级人才比例失衡。以旅行社为例,导游接待人员是旅行社的生力军,其素质的高低关系到旅游服务的质量和旅游业的形象。广西有持证导游22118名,导游队伍以持资格证和初级证者占绝大多数,为95.9%,中级导游员只有七八百人,高级导游员不足百人,持中级、高级证者所占比例极低,仅为4.1%。
旅游人才结构失衡的另一个表现是人才的行业分布不均匀,区域布局和结构不够合理。从地域分布看,桂北、桂南、桂中区域人才资源比重高,桂西、桂东南区域较为短缺。如桂林、南宁两市旅游人才总量最多,人才队伍规模也在逐年递增,其次是北海和柳州,它们基本占到全区的2/3 左右,其他市的旅游人才数量较少。而且旅游人才行业分布集中度明显,主要集中在旅游饭店、旅游景区、旅行社或旅游公司。
(三)高级旅游人才成需求焦点和发展必然趋势。高级旅游人才是指在旅游行业工作中,居领袖地位和起优质骨干作用的人,或者是具有精湛旅游相关专业知识或突出专业水平,并能对旅游发展作出较大杰出贡献的各类人才。在我们对广西主要旅游企业调研中,全部提出了对高端、高技能人才的强烈需求。部分企业制订了高待遇标准,旅游业出现了争抢高级人才的趋向。广西高级旅游人才需求领域和需求焦点如下:
1.旅游企业经营高级管理人才。广西旅游业要走科学可持续发展之路,必须以拥有大批具备国际性战略眼光、深谙现代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方略的高端人才为基础和前提。广西旅游目前最缺乏的就是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有深厚理论基础的高级管理人才和领军人物,如饭店高级职业经理人、旅行社高级管理人才、餐饮业高级职业经理人、高素质景区管理人员等。
2.高素质、高技能旅游服务人才。适应旅游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旅游国际化需要,旅游企业一线技能服务人员的职业素质和技能的提升是核心重点。要求技艺娴熟精湛的高技能人才队伍包括高级计调人员、熟悉境外旅游接待运作规程的出境领队、高级导游人才,特别是涉外导游(包括小语种)等。
3.具备先进理念的高级旅游专业技术人才。要开拓国际旅游市场、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和重大项目建设,需要大批具有国际化旅游专业知识或具备先进开发理念和实践功底的专业人才,诸如高素质的旅游产品策划人员和旅游销售顾问、国际旅游电子商务人才、高素质的旅游信息化建设人才等。
4.新型旅游业态和专业化程度高的旅游方式从业旅游人才。现阶段,伴随着广西旅游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催生了很多新型旅游业态和专业化旅游服务方式的出现,如大型会展活动组织人才、高尔夫管理人才,生态旅游、邮轮游艇等专项旅游人才。这些新业态及专业化旅游人才的需要和培养必将是广西旅游发展的亮点甚至是新的重点。endprint
三、当前广西高级旅游人才供需困境
随着广西旅游业发展空间的不断拓展,旅游业国际化进程的高度开放,旅游业发展战略转型升级的紧迫要求以及不断呈现的多样化和专业化旅游新业态,必然要求旅游业高端化,以及旅游从业人员高级化,高级旅游人才资源在旅游业发展中的战略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突出。从需求层面和发展的视角来看,由于旅游业入行门槛低,低层次、基础的旅游服务人才已逐渐趋于饱和,高级旅游专业人才是广西当前最为紧缺的。
第一,目前广西大多数旅行社规模较小,整体竞争力弱,真正具有做大做强企业能力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尤其是国际旅行社及跨国经营的大旅行社高层管理人才极度缺乏。如很多旅行社的总经理有着丰富的市场经营经验,但在旅游资源的整合及市场开拓方面,缺乏高品位的创新理念,经营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利益短视行为。由于缺乏高层次的管理人才,广西近年来在整合旅游资源、整合旅游企业、开拓和经营新的市场方面都受制于人才奇缺,这也是广西旅游业中出现种种问题而不能及时解决的原因之一。
第二,广西本身旅游人才开发不全面,开发程度水平不高,尚未形成较优化的人才体制和机制,与目前现实市场需求难以对接;高级人才培养及引进工作滞后,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服务技能的水平远远不能适应高端旅游产业的和新业态发展,出现了“万金难求一才”的困窘之境。业内人士指出,高端专业人才并不是短期内能培养出来的,需要经验的不断积累。所以现有的人才要想补足这个缺口,解决供需不足问题显然不现实。
第三,相关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协调作用以及政府的主导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使得企业、院校、行政管理部门在高级人才培训方面联系不紧密,整体功能发挥不足。旅游行业培训少,而且从培训对象看,大多集中在基层服务技能人才,对管理层重视不够,更没有针对高级旅游专业技术人才或新型旅游业态人才的培训或提升策略,难以形成合力,缺乏培养高级人才的规模和能力。
据相关数据分析,目前在广西旅游直接从业人员中高级旅游人才仅占 0.5%左右,显而言之,高端、高技能人才的供给矛盾越来越凸现出来,严重制约旅游业转型升级,极大地限制了广西旅游业向更高层次发展,已成为广西旅游业纵深发展与优化提升的瓶颈。
四、广西高级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路
综上所述,顺应时代发展,应从战略的高度去考虑高级旅游人才的培养、定位、路径和模式,并集中一切可能的资源首先突破瓶颈因素,以寻求又好又快地发展和提升广西旅游。
(一)政府主导,专款支持,科学制订和执行高级旅游人才开发行动计划。高端、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不仅仅是企业的事情,政府及其旅游主管部门也责无旁贷。经济欠发达的广西,更应该在高级人才培养中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从2013年开始,自治区财政安排了4.2亿元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来支持旅游业的发展,其中旅游局每年有不低于 10%的旅游发展资金用于旅游人才队伍建设,因此,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我们要尽快科学制订与广西旅游强区建设相配套的《广西旅游业高级旅游人才开发行动计划》,适当给予特殊的政策和资金倾斜,从而获取稳定、充足的旅游高端人才专项培养基金,加大高级人才开发与培养的投入。实施政府层面为主导,突出旅游企业培养、引进、使用人才主体地位的多方合力的高级旅游人才培养工程,联动开发,形成高级人才“造血”能力。
(二)创立和保证合理、先进、科学的培养、使用、发掘机制,形成人才集聚效应。合理、先进的机制是高级旅游人才培养的动力器和助推器。
首先,应开创性加大广西旅游产业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工作,实施柔性引进人才政策,吸引、招聘经验丰富的高层次管理人才,有序引进旅游行业紧缺人才、新型业态高级专业人才,争取人才月薪能达到1万~1.5万元,并给予户籍、编制、子女入学入托或家属随迁等方面的特殊照顾。同时,建立全区高级旅游人才信息库,形成通畅的人才市场渠道,以实现高级人才资源在区内的合理流动配置。
其次,重视和开展现有旅游从业人员的多渠道、系统化再教育和再培养,强化全区高级旅游人才培训的规划引导。从行业职业素养高、业务技能强的骨干员工中选拔出高级旅游人才的培养对象,以提升人才素质和经营管理模式创新能力为出发点,进行切实有效的针对性培养和开发,使其最终成为学习能力高、发展能力高、可持续的学习型人才。如对广西四星级以上旅游饭店营销总监以上管理人员、4A 级旅游景区营销经理以上管理人员以及旅行社部门经理以上管理人员等实施“旅游高级人才孵化计划”,每年定期选拔、组织不少于 3 次的短期专题培训。采取高级研修班、专家讲座、岗位培训、境内外参观考察学习、院校进修深造等多种形式,不断扩大广西旅游高端人才的规模。
最后,创建并完善人尽其才的激励机制,畅通高级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建立旅游高级人才的公正、科学的评价机制,创造具有高度吸引力的人才理想生态环境,实行多轨并行,积极拓展人才晋升空间。如开展经常性的行业技能竞赛,鼓励提升学历层次,按国家级、省级、市级给予通报表彰、物质奖励以及外出学习考察机会等;鼓励导游和企业管理人员通过参加中、高级考试提升等级和职业技能;不断完善人才荣誉表彰、人才使用和薪酬待遇相结合的政策,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提升人才的成就感和行业认同感,并根据相关条件对优秀旅游人才给予晋级或破格晋级机会。
(三)强化广西旅游教育效应,助力高级旅游人才培养。针对广西高级旅游人才需求现状,应充分借助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海学院等大专院校的旅游专业学科优势,适时整合教育资源,形成较强的旅游教育合力,在桂林、南宁、北海、柳州等市建立广西高级旅游人才培训基地,与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实施培养高级旅游人才项目。同时,鼓励和引导旅游院校根据市场的现实需要,不断开拓新兴细分市场,设置邮轮俱乐部、高尔夫等旅游新业态专业,培养一批旅游业转型发展急需的战略后备人才。
总之,要提升广西旅游业国内、国际市场竞争力,应打造一支素质优良、与行业发展匹配的高级旅游人才队伍,提高整个旅游行业的人才质量,实现广西从旅游资源大省向旅游经济强省的跨越,使广西成为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和国际旅游中心。
【参考文献】
[1]唐凡茗. 广西旅游人才培养改革探讨[J]. 旅游论坛,2010(10)
[2]石培华,李成军. 我国旅游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思考[J]. 旅游科学,2011(1)
【作者简介】廖林萍(1970- ),女,广西桂林人,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导游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旅游英语教学与实践,旅游管理。
【广西旅游条例】推荐阅读:
广西旅游10-26
广西滨海旅游论文07-08
广西茶文化旅游小议05-24
广西旅游人才培养对策10-22
广西旅游导游词100字09-30
论广西红色旅游市场定位与营销策略06-15
广西高校旅游管理实验教学创新论文11-09
《第七章广西旅游业概况》测试题及答案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