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合唱组教学计划(通用11篇)
小学合唱组教学计划 篇1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合唱组期末总结
本学期,根据学校安排,继续进行合唱兴趣小组的活动。我们继续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为主要目标,经过一个学期的工作与摸索,积累了一些经验,下面就小组活动情况、教学组织措施、经验与提高措施等三方面进行总结。
一、小组活动情况
为了迎接校园元旦艺术活动,校合唱队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认真编排合唱曲《小茉莉》、《爸爸去哪儿》等,取得了满意的成果,给自己和学生树立了很大的信心。
二、教学组织措施
合唱训练是一项既辛苦又枯燥的活动,学生容易产生厌烦情绪,影响训练活动的正常开展。作为合唱团的指导老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对合唱活动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只要有了兴趣,形成爱好,虽苦亦乐,学生自会产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同学们每次的排练都非常积极认真,出勤率非常高,同时我们训练的老师也非常严格,这与家长的大力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三、经验总结
经过本学期的兴趣小组活动,本人总结出下列经验: 1.熟悉歌曲,掌握旋律
这一次训练我们选了两首歌曲,一是《红蜻蜓》二是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在合唱训练中我们一般采用视唱法,指导队员分声部先后作识谱练习,要求音高准确、节奏准确。每次练唱都用较慢速度,力求连贯、完整。识谱练唱方式讲究多种多样,避免单调乏味而致学生疲劳。演唱时不急于填词,先要求学生将两个声部都唱会,然后进行声部练习。在分声部练习时着重指导学生唱好自己声部的旋律,除音高、节奏唱准外,应注意正确的分句、气息的保持以及音量的控制,然后,用哼鸣来合唱,这样减少填入歌词后的音准问题,又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歌曲的内容,表现意义、音准。各声部的旋律掌握后,才进入填词演唱阶段。2.歌曲的艺术处理
两首合唱曲队员在掌握了基本旋律后,为了更好地表现它的内容,我们及时的作了艺术处理。
经过处理合唱队各声部本身声音的整齐、统一。声部与声部相互结合时声音和谐,恰当的表现了歌曲的风格和特点,每个队员都能自觉地按照作品规定的速度、力度与表情歌唱。
我们在合唱训练中坚持不单是要让学生唱会一个声部或唱会一首歌,而是要通过合唱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和声听觉,发展和声思维,提高合唱技巧和能力,所以要求学生要将所有声部的旋律都掌握,让学生在各个声部都相互了解其艺术要求的前提下,能调节自身的音量和速度,达到声音和谐的效果。
四、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
从本学期的情况来看比上学期有很大进步,但是队员稳定性还不够,有些班级参加合唱队训练从不迟到,有些班级经常会迟到或者是缺席,我希望在下学期建立更完善的合唱队管理制度与好的奖励措施。从而提高学生训练的积极性,同时也要做好家长工作,让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参加合唱队所获得的实践经验,不仅仅是唱歌,还有很多在别的训练中想象不到的效果。
福州教育学院附属第一小学
2013年9月
小学合唱组教学计划 篇2
关键词:合唱音乐会,演唱效果,合唱教学,音乐表现
在祖国六十周年华诞期间, 众多庆祝活动和文艺演出异彩纷呈。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 最令笔者难忘并引发思索的是“沪港女子合唱音乐会”。这场音乐会是由香港浸会女子合唱团与上海万方女子合唱团联袂举行的合唱音乐会, 两合唱团在演出选曲、音色处理、表现风格等方面显露出很大的不同, 这令人感到意外并深思良久。
通过音乐会主持人和曲目单上的介绍, 得知香港合唱团所要演唱的曲目多为欧洲歌曲, 个人因曾经多次欣赏欧洲的特别是奥地利的青少年或女子合唱团的唱片, 故而对其音乐风格和音色等方面有一个基本的概念, 所以在演出开始之前对音乐会怀有某种设想和期待。然而听到的演唱效果却与期待中的大相径庭, 相比之下, 万方女子合唱团的演唱却似乎更接近印象中的欧洲版本所展现出来的风格, 两合唱团的演唱效果存在如此大的差异, 颇值得思索。
香港合唱团演唱的多为欧洲歌曲, 因是非中文乐词, 我们难以洞晓其歌词含义而只能通过对歌曲的旋律、音色和语音等方面对歌曲进行把握, 故关于歌曲的歌词与旋律风格尚不多论。现只从音色、整体音响效果等方面来看待这种差异。在音色效果上, 前者缺少如青少年那种嘹亮的嗓音和生气, 声音显得有些稚嫩, 色彩略微暗淡, 声部似乎时而不够均衡, 显得技术平平, 但这却带给人一种自然质朴的、似乎带有民间日常生活气息的声音, 令人感到自然轻松而无华丽矫饰之感。而后者的演唱, 声音清澈嘹亮且富有穿透力, 咬字清晰, 和声丰满、匀称, 十分悦耳赏心, 甚至有时令人精神为之一振, 使听者产生一种渴望与之同唱的冲动。
就此, 出于自身职业的敏感性, 笔者联想到了我们音乐教育中的合唱教学, 音乐会上两支合唱团演唱效果的差异引发了笔者的思考。
笔者分析认为, 之所以港沪两团的演唱风格有这般的不同, 大致与以下两个方面有关:
首先, 是合唱团的成员构成差异:前者乃香港教会性质的学校艺术团体, 其参与者未必是长期受到严格专业音乐教育的学员, 而后者则由接受多年音乐训练的专业学员组成, 这自然就在个人演唱能力的起点上产生了不同。
其次, 香港高校的教育思想与大陆存在明显不同, 这也间接地对具体艺术观念及审美理想和趣味产生影响, 因此, 其演唱更为朴实。相比之下, 后者的演唱大概是过于追求整齐划一, 或者是出于对所谓纯正的欧洲合唱风格的追求而丧失了自己原本应该具有的富于特性的色彩, 尽管其演唱的曲目多为中国歌曲, 但是在技术和作品处理上却尽是舶来品的天下。
演唱风格的不同, 必然对音乐欣赏者产生不同的效果。前者的演唱, 声音朴实真切, 情感表现比较内省;后者的演唱, 有时令人感觉声音过于响亮, 情感表现比较外露。由此可以看出, 不同的音响风格带给人不同的欣赏效果。而演唱效果的不同, 又与情感处理和技术的应用在演唱中所占分量的轻重相关。由此联系到我们音乐教育中的合唱教学, 我们的合唱队与香港浸会合唱团一样, 也都是非专业的合唱爱好者, 对他们的要求自然不能如同对专业合唱团体一样。这就要求, 在训练过程中不能像专业合唱团体那样单方面强调所谓整齐划一, 既不能过分要求学生歌唱的音色和风格等方面的齐一性, 更不能把不同风格的作品都按照一种规范的要求去表现和处理, 简言之, 即不能把技术性问题放在首位, 而是要通过对作品的理解达到以情带声, 在尊重学生生理与心理特点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全体学生的演唱积极性, 在此基础上达到声部与音质的平衡与自然, 获得真切自如的音乐表现力。
参考文献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初探 篇3
【关键词】小学音乐 合唱教学 重要性 方法 探讨
【中图分类号】G62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5)02-0152-01
一、小学阶段进行合唱教学的意义
小学音乐课,主要由唱歌、欣赏、活动等几部分组成。其中,唱歌部分从三年级起就开始有了合唱教学的内容,大概占整册唱歌内容的30%-50%不等。小学阶段的学生生性好动、个性突出、自我意识较强,合唱从一开始便使人置于团队中,要求同学们轻声歌唱,与其他声部协调,进行长期的合唱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相互倾听的良好习惯。此外,合唱训练要求参与合唱的队员不能大声喊唱突出白已,速度也不能抢拍或拖拍。这就需要学生调控自己的行为,学会在团队中协调配合、相互适应。从这个方面上说,合唱教学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精神的有效途径。
二、小学阶段进行合唱教学的局限
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年龄、意识和知识方面的限制。在合唱教学中,出现学生的嗓音条件、音乐素养参差不齐,往往在合唱教学时,会出现高声部练习时低声部的学牛在交头接耳,低声部练习时高声部的学生也闹哄哄,或者是发声参差不齐、快慢不一的现象。所以,要搞好合唱教学,一方面要对小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使他们对合唱产生兴趣。另一方面,要讲究合唱教学方法。
三、小学阶段进行合唱教学探讨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合唱是一种群体音乐活动,它能引导学生步入丰富多彩的音响世界,获得美的熏陶,增强艺术修养。新的音乐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中提到: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也是学习音乐的动力。小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周围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新奇、神秘和富有吸引力的。因此,课堂上应十分注重学生兴趣的激发。通过采用采用歌、舞、图片、游戏等相结合的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如教低年级的小朋友合唱练声时,练声本来是一项比较枯燥的音乐活动,所以我就会运用一些比较有趣的儿歌给他们训练。
(二)精心设计和练唱
为更好地说明,笔者以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一课《拉起手》为例,阐述合唱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1.明确目标。《拉起手》是一首从头至尾都是合唱的二声部歌曲,且很多是三度音的合唱,这对于音乐课上未经专业训练的小学生来说,在一节课内完成合唱确实是有难度的,所以,课一开始,就丌门见地对学生说:“今天这节课的内容有难度,希望大家要认真,别慢慢学唱,相信我们能唱好。”这样就给学生一个提示和鼓励。
2.分声部,先唱高声部歌谱。让学生找出并记住旋律中出现频率最多的音及音高,反复训练,直到可以离琴一个手势就能准确唱出这个音的音高。并告诉学生要把这个音牢牢记住,不能跑到别的声部去。
3.低声部唱歌谱。重点练习,反复唱,适应低声部的旋律感。同样让学生找出并记住自已声部出现频率最多的DO音及其音高。反复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干扰训练,形式要轻松,这样他们就有兴趣,学习效率高。
4.听觉分离。主要就是听,教师将两个声部同时弹,学生用耳朵找出自己声部的旋律,启发学生要用耳朵将两个声音分离开来并找到自己声部。
5.干扰训练。A、两个声部同时弹,高声部休息,只唱低声部,反复练习,让低声部同学将自己的旋律唱准、唱稳;B、两个声部同时弹,低声部休息高声部唱:在这个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搞清楚前奏最后一个音与自己声部第一个音的关系。就《托起手》这首歌来说,前奏最后一个音与低声部第一个音是同音,明确告诉学生并反复练习前奏与第一句声部演唱的衔接、。往往是第一个音找到了,后面的句子就好办了。
6.声部合唱。仍然是唱歌谱,歌谱有助于稳定音高。
7.高声部唱歌词。先单旋律伴奏演唱,再扰训练,弹两个声部,唱高声部歌词。
8.低声部唱歌词。方法同高声部训练一样,只是低声部在这个环节容易跑掉,要多练习几次,引导他们抓住之前找到的出现频率最多的那个音的音高。
9.歌词合唱。通过前面层层环节的铺挚,到了这个环节,声部多少能出来一些。对于他们小学生来说,在短短四十分钟时间内,能出声部效果,就已经很难得了。
(三)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初探小学班级合唱教学 篇4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山湖花园小学 吴 英
【摘 要】班级合唱教学是以班级为单位,结合相应的教材内容对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的合唱和训练。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丰富的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出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作、合作能力,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
【关键词】声音;兴趣;创作;多维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丰富的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出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作、合作能力,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可见,合唱教学对于学生是多么重要。但现今,大部分学校都只有一个合唱队,受益的只有小部分学生。使更多学生体验合唱教学的魅力,只有充分利用“音乐课”这块阵地,普及合唱艺术。
一、在迷茫中思索
班级合唱教学是以班级为单位,结合相应的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的合唱训练。它不用于合唱队的训练,班级合唱教学面对的是音乐层次水平差异大的学生,加上合唱是需要每一位学生具有相应音乐技能和合作精神才能共同完成的集体表演活动,所以,小学班级合唱教学是音乐教学的难点。传统音乐教学中,因为学生的音乐基础参差不齐,教师总是回避合唱教学,只教一个声部,让教师和学生对班级合唱产生畏惧心理,导致班级合唱教学停滞不前。
1.练声音,夯实基础。合唱艺术,是声音的艺术,声音训练是必不可少的。对于未受过正规训练的学生来说,全班的声音要做到和谐统一,融为一体,就必须经过科学的训练,使每个学生都能用一致的方法来演唱,使声音达到“融合”的境界。学生齐唱歌曲时,不再满足于音准节奏的准确,逐句处理歌曲,让学生的声音既保持童声轻柔的音色,又能使声音统一、和谐。通过训练,夯实学生的演唱基础,为接下来的合唱教学做了铺垫。
2.听乐曲,激发兴趣。兴趣是学生打开音乐圣殿之门的钥匙,也是学生遨游音乐世界的翅膀。只有学生喜欢音乐,喜欢上音乐,学习效率才会提高。浓厚的学习兴趣能直接牵动学生发现、探索问题的欲望,激发学习的兴奋点。音乐是听觉的艺术,“用音乐的手段解决音乐的问题”。通过听赏,让学生感知、体验其魅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听赏时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先让学生听整体,也就是让学生听合唱歌曲的范唱,使其对歌曲有整体感受。再指导学生开展听音色、听和声、听情绪等。
二、在实践中收获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有了前面的铺垫,似乎班级合唱教学就能顺利进行,其实不然!理想与现实、理论与实践总会有很大出入。当笔者大刀阔斧准备实践的时候,问题都接踵而来了:两声部的和声学生怎么也唱不准;学生唱得过于卖力,声音打架;反复、枯燥的练习,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这节课练好了,下节课又要从头开始……于是,笔者开始在实践――摸索――实践――摸索中徘徊着。
1.多重创作,因材施教。在音乐课上,按照教材对学生进行了合唱教学,却发现根本行不通。课改中指出,教材是对话的文本,是“活性因子”,教师可以对教材进行补充、延伸、拓展和重组。因此,笔者马上改变教学策略,从创作入手,充分挖掘歌曲合唱素材,并进行二度创作。
首先,进行多声部的节奏训练。教授《小蚂蚁搬米粒》时,在学生能熟练演唱歌曲的基础上,为了让歌曲更富有表现力,也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加入了节奏的伴唱。一开始,让学生用一个二分音符的.节奏,轻而有力地喊出嗨-呦-,为歌曲伴唱,随着歌曲情绪的递进,在后半段用四分音符的节奏伴唱,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学生表现得也不是很完美,但学生的兴趣很高,歌曲的情绪也表现得更好了,对于学生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基础适当加减歌曲的难度,对歌曲进行创作。教授歌曲《如今家乡山连山》时,如果中间部分加入轮唱,就能更好地表现歌曲的情绪,简单创作,让学生感受到合唱的魅力。学习《热爱地球妈妈》时,三度和声学生怎么都唱不准。这节课稍微有一点感觉,下节课全部忘掉,反复再练,学生觉得很无趣,也许反复练习会有一点进步,但这并非笔者所希望的。因为这首歌曲的三度和声已经超过了学生的接受能力,这样枯燥、反复的练习得不偿失。于是,笔者进行修改,把低声部的旋律去掉了很多音,并且用哼鸣的形式来表现,然后高声部二拍的地方,在低声部加入了和声,把情绪往上推一推,没想到效果出奇的好。合唱是一种动态的时间活动,它是群体性共同创作、共同思维的活动,通过精心预设与铺垫会生成很多预想不到的效果。
2.多维教学,齐驱并进。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固然很重要,但合唱教学毕竟还是技术活,专业、科学的训练必不可少,而训练需要无数次的累积才会有效果。要达到这两者的平衡,只能从方法上把握好度,这样才既能让学生有一定量的训练,又不至于太枯燥。
歌唱的最佳状态是口腔兴奋状态,即下巴放松,喉头下移,形成半打哈欠状态。在训练的时候,不能机械地让学生这么做,一来学生不一定能理解,再者这样的训练会很无趣。然后,让学生全体起立,做一些体操的动作,让全身放松,手脚放松后,再进一步让学生用力喊出声音,让学生学“汪汪”的小狗叫。虽然一开始学生会笑场,但一些勇敢的学生最先尝试了,接着更多的学生加入了,这种训练主要锻炼横膈膜,使腹部有弹性,大部分学生通过这个训练感觉到了。然后,让学生用“咬苹果”、半打哈欠的方法来启发学生打开喉咙,放松下巴等。通过这种有趣的训练,为学生创设一种较为宽松的氛围,使他们感觉既是在学习,又是在娱乐,激起对合唱的兴趣。
在歌曲训练的时候,尽量根据学生的实际,由易到难,不要求完美,只要每次有进步就行。训练的方法也力求多元化,学生无法驾驭两声部和声的时候,让学生担任一个声部,笔者担任另一个声部,让学生先亲自体验一下和声的效果。训练时采用听唱结合的方法,在合唱练习中,学生学会各声部旋律后,不宜过多地进行分声部练习,要尽可能让学生在声部的丰富音响中进行听、唱的练习。在学生重点练习某一声部时,让另一声部也用轻声演唱自己的声部,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感受合唱的效果,并获得较为全面的合唱技巧。为了锻炼学生的抗干扰能力,在学生练习合唱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唱一个声部时,用琴伴奏另一声部;或教师范唱一个声部,用琴伴奏另一个声部的方法来训练学生的听、唱能力,在听、唱中不断提高演唱水平。
三、在收获中品味
班级合唱教学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尝试,有过迷茫、困惑,但更多的是收获。很多事情还未尝试的时候会觉得太难,认为这根本是不可能的,于是会找各种各样的借口,把事情搁着。作为一线教师,这件搁着的事情总令人牵肠挂肚,好在如今战战兢兢地迈出了第一步。过程虽然曲折,但有很大的收获,只要再坚持,这一小步肯定会变得更大。是否能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实际,联合全校的音乐教师系统地做一个规划,这样学生的基础肯定会更扎实。也开始给学生更多展示的舞台,如艺术节时举行班级合唱比赛,让学生有一种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的兴趣。
小学合唱组教学计划 篇5
禄丰县恐龙山镇小学
何春萍
论文摘要:
演唱歌曲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表现形式,而班级合唱的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的丰富表现力,尽早累积与他人合作演唱的经验,培养集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其独特的艺术活动形式对少年儿童的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字:合唱
班级合唱
二声部
支声 正文:
本人从事音乐教学已有四年时间,一开始没有教过一至六年级的所有教材,所以,意识中没有形成系统整体的慨念,课堂上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对音乐情感的体验和音乐兴趣的培养,缺乏对学生合唱教学方面的针对性指导,直到今年回到云南禄丰工作,使用的“湖南文艺出版社”的音乐教材,进行一至六年级的音乐教学工作,我才意识到班级合唱教学的重要性。合唱:即两组以上的歌唱者,各按本组的声部演唱同一首歌曲。而班级合唱:是基于普通学校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进行的以班级为单位,结合相应教材内容对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的合唱教学活动。
童声是人声中最美好的声音之一,优美动听的合唱,可以引导小学生步入丰富多彩的音响世界,还能对他们进行审美教育,培养他们喜爱音乐的兴趣。在湘版音乐教材中,一、二年级都是以单声部的歌曲为主,三年级的听赏曲目中出现了合唱曲、但是不多,四年级到六年级则出现了大量的合唱曲,特别是六年级,几乎所有演唱的歌曲都有合唱部分,而且难度偏大。我在开始一段时间的教学试验中发现,课堂效果总是不尽如意,原因在于:一方面学生在幼儿期接触的大多都是单声部音乐,听觉上缺乏多声部的概念;另一方面,教师对低年级进行多声部教学的重视不够,学生的演唱表演能力较弱。我本着“激发学生合唱兴趣”的理念,熟悉教材、钻研教材、认真备课、不断总结教学方法,课后认真反思,有效的提升班级合唱教学。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发现场主旋律声部时学生学得都很快,学唱和声声部的同学不仅学得慢、忘的快,而且还很容易跟着主旋律声部跑,我再反复练习各个声部,让他们都单独学得很好了,再合起来,但效果还是不佳。我总结了一下:还是学生们对和声感的问题,每一种艺术方法的获得都是经过磨练才得来的,合唱也不例外,对于没有受过分声部训练的学生来说,就很容易随大流,跟住旋律跑,根据各年级的学生特点,我采取因材施教、扬长避短,采取灵活多样的手法进行科学、规范地指导和训练。以下是我在班级合唱教学中的实例:
在新版一年级第一册的音乐教材中,一首四川童谣《太阳》,歌曲中加入支声,四个乐句中的声部都有主要曲调分离出两个变体音调,丰富歌曲形式。让一年级的学生初次体验二声部,歌曲中的支声都在每个乐句结尾的两个小节,而且都是相同的两个音,学生很容易做到,因此,在课堂教学上。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习也很主动。
二年级第一册的音乐教材中,歌曲《大钟和小钟》是一首四二拍子、短小精炼的儿童合唱启蒙歌曲,作者用简单的音符塑造了大钟、小钟生动的音乐形象,教唱前我以节奏游戏导入课题,把学生分成大钟、小钟两组,先是大钟、小钟分别歌唱,再有大钟、小钟一起合唱,由于首次接触合唱,所以教学中学生们都很感兴趣,学习起来很容易,使二年级刚接触的合唱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音乐课程标准在关于教学内容的提示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丰富的表现力,尽早建立于他人合作的演唱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调合作能力。这一标准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配合起来比较难,歌曲《清晨》,第二乐段采用二部合唱方式:第一声部节奏舒展、旋律平稳;第二声部严格重复了第一乐段的旋律,在四年级一班试教时,效果不是很好,课后我进行分析:学生在学唱整首歌曲的单旋律时,学得较慢,几遍下来还是唱的不熟,合唱部分的第一声部感觉有些难,因此合唱感觉也不是很好。我总结经验后在四年级二班教学时,我采用师生合作的形式进行,即学生演唱二声部,我弹琴演唱第一声部,让学生去听、去感受,第二遍我让第一组学生和我一起演唱第一声部,第二、三组学生演唱第二声部,却取到了效果,学生们很高兴,接着师生相互讨论歌曲的情感处理,再演唱时合唱效果也很好,这样不仅能让学生体验到合作演唱活动中获得的成功与快乐,也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合唱时相互倾听的良好习惯和群体意识,协调合作能力。
六年级上册的音乐教材歌曲《老鸟、小鸟》是一首很有特色的二部合唱歌曲,曲调和谐优美,多以三度、四度的和弦出现,词曲想绕口令是这首歌曲的又一特点,在教学时,我一音高魔防小鸟叫声来引入合唱教学,即把学生分成两组,以接龙的形式,发出歌曲中不同音高的声音,在进行合唱教学,这首歌的重点是情感体验贯串每一个教学环节,但整体演唱会出的效果不是很好,二声部的部分不是第一声部跟着第二声部跑,就是第二声部跟着第一声部跑,课后分析总结:一是六年级是一个大班,人数较多,在教唱时有点学得快,有的学得慢,对歌曲不太熟悉;二是教师急功近利,六年级的学生音乐基础不是很好,更没有进行过合唱教学,对他们来说要达到教师的要求是相当难的,因此,在第二课时时,我换了教学方式,让他们以多种演唱形式把歌曲唱熟,再让他们讨论歌曲的情感处理并练习,最后整体的演唱效果较好,学生能较好的掌握二声部的旋律,从教学的实际效果来看,学生基本都掌握了,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从以上课堂教学的实验中,我发现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本,尊重个体差异,应针对不同的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教学。“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是每位教师的追求,现在所使用的教材中,一部分歌曲对于学生确实具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学习兴趣激发远不仅仅只是运用教学课件,创设教学情境,通过教学我认为,针对班级,学生情况,与其这样辛苦地学会一首难度偏高的歌曲,还不如适当降低难度,突出音乐的学科特性,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学得快乐,学得扎实。
通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我看到了希望,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变得越来越浓厚,每一次上音乐课总是早早在教室里,这令我高兴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一些反思:
一、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知识,课堂中,我深感自身的键盘水平不够,二声部的弹奏影响了教学效果,在今后在教学中,我还要花功夫进行练习,提高合唱的伴奏能力。
二、注意因材施教,同一教案在不同班级上课时,如果不管班级的不同、学生之间的个性不同而简单重复,容易陷入单纯模仿或受习惯势力左右的境地。所以,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现有的音乐素养和实际情况而定。
三、防止急功近利,班级合唱不可能一步到位,应注重过程性和平时的点滴积累,刚开始,学生肯定做不到老师的要求,所以,教师要能理解、体谅,同时要相信学生会给老师带来惊喜,让学生体验成功,在潜移默化中愉快地获得良好的合唱感觉与能力。
作者:何春萍
出生年月:1985年9月
性别:女
籍贯:云南禄丰
民族:汉 工作单位: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县恐龙山镇小学 学历:音乐学本科 职称:未评
小学合唱教学中声部的融合训练 篇6
一、小学合唱声部难于融合的原因分析
1. 太强调各自声部, 配合欠佳
小学音乐课学生视唱能力较弱, 加上学生的水平差异比较大, 平常练习声部的合唱都会逐个声部去解决。相对来说旋律声部比较好唱, 而且接近歌曲的主旋律, 次声部基本是和声基础上的填充, 旋律的韵律感也很美, 但是音准难度相对比较大。学生在演唱声部时都很强调自己的声部, 希望自己声部的声音更加突出, 而盖过别的声部, 所以相互的配合不太好, 整体音乐的融合度显得不足, 也加重了唱次声部学生的心理负担。
2. 和声音程练习少, 缺少聆听
要想实现真正的合唱, 和声音程的练习如果不到位, 基本的三度、五度音程是构成合唱纵向旋律和声的基础。太强调横向单旋律的练习和歌唱, 对于和声听觉的练习就会很少, 要学生做到唱自己声部的同时听别人的声部就比较困难, 甚至觉得声部之间是相互干扰的关系, 所以会过度强调自我而缺少合作。
3. 声音位置不统一, 音色杂乱
在练习合唱的准备阶段按理要对学生进行练声, 老师要求的声音状态要讲清楚, 示范到位, 而学生往往不太会改变声音的位置同意, 而把追求音量作为首要目标。学生的呼吸不统一、学生开口大小不统一、学生歌唱打哈欠的状态不统一, 那么学生的声音就会有很多个层次, 音色显得杂乱, 要把合唱变成类似于一个人演唱的状态就难于做到位。
4. 歌曲处理欠细腻, 魅力不够
学生在声音控制方面的能力不够, 则对音乐的强弱力度变化层次不够丰富, 特别不太会用轻声高位的状态, 只求声音洪亮就缺少音乐的抑扬顿挫。基本的音乐要素做不到位, 老师对音乐的处理关注度也不会太高, 合唱的整体艺术效果就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 很多时候仅仅限于把学生教会的状态, 两个声部能够配合比较协调就已经很不错了。
二、小学合唱声部有效融合的有效训练
1. 视唱与练声结合, 强调音色统一
合唱训练首先要练声, 统一呼吸的节拍和换气点, 做到整齐出声与收声, 靠老师的指挥手势来进行有效管理。然后进行韵母的练声, 就是调整学生的发声状态尽量统一, 同时在力度方面有所突破, 加强气息运用与声音控制的协调能力。声部内各成员存呼吸的运用、发声的位置及共鸣、音色、吐字的方法等诸方面都应基本达到统一, 才能使整个声部的声音达到一致。如果是参加比赛的校级合唱团, 就需要合理选择队员, 应注意音准和音色两点, 必须进行听唱、模唱等测试, 合格后方可入选。不同声部对音色的要求不同。高声部的音色要清脆、明亮, 中、低声部的音色要厚实、圆润。在日后的正规训练中, 学生的各种音色会相互融合, 逐步达到音色的统一。
2. 旋律与哼唱结合, 突出高位轻唱
一般情况是练声时学生的歌唱状态还不错, 但是唱歌曲旋律是能够保持状态统一非常关键, 体会歌曲旋律的换气和力度变化, 把感情的起伏练习得更加到位。合唱歌曲的不同声部要想融合到位, 运用合适的母音进行哼唱便于找到轻声高位。比如让学生将白声和有气息控制的高位置的声音进行比较、分析、鉴别, 以提高学生对声音的辨别能力, 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的发声概念。特别是唱高音时, 要求学生用假声带真声的方法来歌唱, 切忌大喊大叫, 因为这样不但会损坏声带, 而且会破坏合唱的和谐性。
3. 歌词与情感结合, 把握艺术处理
歌词是合唱歌曲的表情达意的核心, 合唱不仅仅是音色美和音准好, 指导教师首先要对音乐进行深入地分析和处理, 把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充分理解并用学生所能理解的方式进行讲解和示范, 带领学生进行情感对比体验。对音乐作品的处理主要通过力度的强弱、速度的快慢、音色的柔亮, 以及休止符、延长音、装饰音、顿音等加以润色、处理。比如张文俊选编的《东西南北荣莉花》这首曲目, 除了每个段落的演唱更要通过音色、力度的变化进行处理, 甚至于对个别字的处理都要精细, 这样方可生动地表现出或柔美或欢快或大气的“茉莉花”的形象来。
4. 训练与表演结合, 体现活动成就
合唱训练是平时练习状态, 而表演时一种展示状态, 依据表演的规模和场地等因素进行综合训练。在合理、美观的队形中, 要求学生完整演唱时精神饱满, 注意力集中, 表情生动。除钢琴伴奏外, 根据作品内容, 适当加入打击乐伴奏和个别舞蹈动作表演, 让指挥、伴奏、合唱完美地合作, 达到一定的艺术高度。对于学生来说穿上统一的合唱服装进行表演也非常主要, 体现一个很好的精神状态, 也便于激发学生参加表演的积极性。在表演作品排练时也注意合唱队与伴奏之间的协调关系, 如果是伴奏带则一定要会听伴奏的速度和力度变化, 特别清晰记住前奏、间奏的时间, 找到准确进入的关键点, 统一呼吸和歌唱状态。让学生在合唱训练与演出的整个活动中体验到成就感。
总之, 我们的童声合唱教学需要我们去不断地学习、探索、研究, 为学生创造一种更完美、更和谐的合唱氛围, 这样才能启迪少年儿童的智慧, 陶冶他们的情操, 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直至达到审美的目的。让我们所有的音乐教师一起努力, 在合唱训练的实践活动中不断摸索、总结, 力争演绎出更加丰富、更加优秀的音乐作品。也让我们的学生通过合唱充分感受音乐、充分体验音乐, 尽情享受成功的快乐, 并在合唱表演中学会协调合作, 成为志趣高尚、人格完美、心灵美好的人。
摘要:小学音乐课中合唱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但是实际训练过程中特别是声部之间的融合存在很多问题。作者从四个方面分析原因, 并提出音色统一、高位轻唱、艺术处理、训练与表演结合的有效融合声部的措施, 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小学,合唱,声部,融合
参考文献
[1].黄鹂.浅谈小学合唱训练需要注意的事项[J].广西教育, 2010年11期.
[2].郭红杰.童声合唱之我见[J].华章, 2010年35期.
[3].曲乃洪.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几点体会[J].基础教育论坛, 2010年3期.
[4].陈艳.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课中的尝试[J].中国商界, 2009年6期.
浅谈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 篇7
关键词:合唱;思考;音乐课堂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集体生活是学生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推动力,为儿童发展所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身是一个悲剧。”因此,小学音乐课堂中合唱这种独特的艺术活动形式对小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现行的音乐教材中有许多的合唱歌曲,这些歌曲的题材广泛,风格各异,其中还有很多深受学生喜欢的儿童合唱歌曲。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这些宝贵的资源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有的只教唱一个声部,把合唱改成了齐唱,有的干脆不教了。我认为造成这样的结果有很多原因:教师对合唱教学缺乏认识,教学环境的限制……但主要的还是教师对合唱教学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长期以来形成了恶性循环,使教师和学生对合唱产生了畏惧感,最终导致放弃。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和加强合唱教学,使学生感受多声部音乐丰富的表现力,尽早建立与他人合作演出的经验,培养群体意识及协作、合作能力,使他们在歌唱表现中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美的熏陶。”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音乐教师应该重视合唱教学,坚守“音乐课”这块空地,普及合唱艺术,从而让学生在合唱教学中感受音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合作能力等,对此我以班级为单位结合新课程标准的思想理念,根据学校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开展了合唱教学的研究。
一、兴趣培养
学生所处的音乐环境会制约学生对合唱的兴趣,各种影视、广播等音乐媒体,流行音乐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学生听到的都是通俗歌曲,少儿歌曲是少之又少,更别说是优秀的合唱歌曲,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下怎能喜欢合唱呢?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精神的原动力,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学生对合唱有了兴趣,他们才能自觉地唱好每一个音符,领会歌曲所要表达的感情,我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通常以兴趣入手,对同一首歌进行合唱与独唱的对比欣赏,通过欣赏让学生体会到合唱带来的巨大感染力。还向学生介绍优秀的中外合唱作品,如《黄河大合唱》《蓝色多瑙河》等等。培养学生的听觉能力,感受合唱的魅力。
我还经常在课堂上有计划地进行简单的合唱训练,例如,拿到一首可听性、可唱性较强的歌曲,我通常从节奏入手,过渡到分声部视唱旋律,从简单的轮唱再到两个声部的演唱,循序渐进,达到较好的合唱效果。我在实践中反复摸索,对一些简单的歌曲进行二度创作,改编成合唱歌曲让学生来唱。
二、注重方法
前年参加了宁波国际童声合唱节,观看了他们的现场排练,使我对合唱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我们在以往的合唱教学中,经常要求学生抬头、挺胸、收腹,造成了学生紧张的状态,而他们的教学中老师特别强调的就是学会放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根本没有强调他们抬头、挺胸、收腹,反而让他们跟随来势做各种姿态有趣的动作,如“挎部扭一扭”“脖子扭一扭”调动了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在放松中激起了对合唱的兴趣。所以在音乐课堂中我也经常使用这一招,使学生学习得以放松,为唱歌做准备。
在合唱教学中还应该注重呼吸习惯的培养,我会把孩子们带到特定的想象意境中:“一天,爸爸、妈妈带着同学们去逛公园,看公园多美呀,那花,那草,那树,同学们的眼睛都来不及看,突然,同学们看到了一位小时候最要好的,但是有二三年时间没见面了且天天想念的好朋友,那时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感觉?同学们会有怎样的表现呢?”指导学生用惊讶、惊喜的表情(无声的“ha”,自然、放松、张开,以口腔吸气为主,口鼻同时进行的快吸动作)进行表现,每次从意境引入着手进行惊喜、惊讶表情训练,把它熟练成一种无意识的习以为常的吸气动作,指导孩子们在歌唱时运用这种惊讶、惊喜的歌唱激情,而不是纯粹的吸气动作。
培养孩子们合唱听觉习惯,也是提高合唱水平的有效途径。我们可以通过听音、听节奏、听旋律等步骤加强听觉训练,建立合唱听觉习惯。训练开始,我指导学生从要求自己怎么唱的关注点转移到集中听自己歌唱的声音上来。接着进行二个声部的和声音程训练,唱前先明确两个声音合在一起的音响效果,再找到自己的音高,通过琴声给予的和声音响效果,一边唱、一边听,一边调整合唱音响效果。
在教学中,合唱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它像孩子们走过的成长道路一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音乐老师耐心地进行训练。
三、辅助形式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最基本的艺术功能就是表现情感,表现性是音乐艺术的本质特征。但是音乐又是比较抽象的,具有想象空间,能够表现最复杂、最深刻、最细微的内心世界,这些情感是无法用语言来表现的。
传统的合唱形式以唱为主,不能充分表现出音乐作品中丰富的情感,因此我们必须在音乐作品的内容中加入恰当的舞蹈、打击乐。在日常的班级合唱教学中,我根据教材内容适当加入打击乐或者简单的律动,对合唱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在教唱二声部歌曲《小白船》时,先让学生分声部用竖笛演奏旋律,互相聆听,接着合奏,然后要求他们把合奏时的音准和音程感觉转移到合唱中去。在合唱过程中,每个声部指定几个同学伴奏,轮流交替进行。通过这样有步骤的过渡,合唱的音准问题大都比较好地得到解决。
四、教学细节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教学中,我们应该考虑到学生的生理年龄特点,课堂上如果单项进行合唱学习终究会将学生引入一个死胡同,我们的合唱教学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从他们的生活出发进行教学。
1.根据合唱歌曲,设计教学环节
好的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步步渗透,把双声部的教学设计成不同的情境。二年级《同坐小竹排》中,可以在歌曲前加入两个声部的训练,设计成学生模仿壮族的对唱“小——妹——”“小——弟——”。
2.根据学生实际的演唱能力适当进行“合唱教学的加减法”
3.合唱教学时,发挥音准好的小老师的特长
一个教学班里,总有音准特别好的学生,同样,也有特别不好的,而大多数是居中的,要使每个层面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我是这样做的。例如,在教唱五年级某一课时,第二部分的合唱虽只有一个乐句,但集体唱还是出不来效果,这时学生们自发地选出6个小老师,请他们为大家表演合唱,同学们终于能够听到纯净的和声,教室里可安静了,接下来大家就在小老师的带领下分成两个声部认真练唱。最终的结果还是不准!但每一层次的学生都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听觉的积极的训练。
五、自身修养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必须有一桶水,甚至是一缸水。”只有自己的修养高了,处理歌曲才会得心应手。反之,教师自身修养不高,对合唱不感兴趣,则会影响合唱教学的展开。关于这一点,我们音乐老师应多向专家请教,可以多听音乐会,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修养和合唱修养。
香港的著名童声合唱教育家、指挥家唐少伟先生曾经说过:“搞好童声合唱的最基本、最有效的办法是加强学校普通班级的合唱教学……”合唱教育应该从孩子抓起,只有从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以合唱的基本学习和训练,真正普及合唱艺术,才能够使下一代的音乐素质得到整体性的提高,继而推动学生其他方面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 浙江省余姚市泗门镇中心小学)
小学合唱组教学计划 篇8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合唱又是音乐教育的主要部分,同时也是我们新课标明确提出的一个重点内容。通过合唱,可以使学生领会艺术的真、善、美,提高欣赏水平,培养高尚情操和集体合作精神。合唱是一种要求声部清晰、均衡,声音和谐的优雅艺术。它以其独特的魅力深受大家的喜爱,童声合唱以其高雅、清纯、甜美的艺术魅力和广泛的普及性深受孩子们的喜爱。这几年,我们市、区都举办了很多的童声合唱比赛活动,但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学生的合唱水平都不太高,尤其是农村小学与城区教学之间差距显而易见。
合唱教学既能培养学生的节奏感、音高感和声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各种音乐表现手段,培养合唱必需的、科学的、高位置的发声方法以及各种歌唱技能技巧,又能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及群体意识,开拓农村小学生的眼界,锻炼他们的胆识,促进与兄弟学校的交流。
合唱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广泛的群众基础,越来越受到学校和教育部门的重视和学生的欢迎。但如何在小学进行合唱教学,便成了摆在我们小学音乐教师面前的一个实际问题。合唱是烘托进行演唱的艺术形式,是集体共同创造的音响来进行作品内容的表达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是一种集体性很强的声乐艺术形式,是音乐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唱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在教学过程中包含着声乐技能、技巧,以及对音乐作品的欣赏能力与表现能力的培养。所谓合唱,就是指多声部歌曲的每一声部各有一组人演唱。合唱歌曲的表现力较齐唱歌曲要丰富得多,合唱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听觉和乐感。因此,要想在小学有效地开展合唱教学,就必须从合唱作品的选择、音乐基本训练和合唱练习的过程都要采取有效的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小學合唱要选择相应的合唱作品
为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功能,活跃校园文化,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选择好的并且合适的合唱作品便成为教学的前提条件。由于小学生音乐素质、年龄、性别等各方面的限制,在所选择作品时我们应结合学生的生理年龄、嗓音、学生对音乐的热爱程度、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学生的参与意识等。
总之,选曲一定要扬长避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既可以实现合唱教学的目的,又能培养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从“听”着手,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农村小学中年级的唱歌教学一般以齐唱为主,一成不变的齐唱、独唱使学生逐渐感到单调乏味,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适时让学生欣赏一些合唱歌曲,在欣赏合唱歌曲前作以启发性的引导,让学生比较合唱与齐唱音响效果的不同,使他们认识到前者的表现力较后者更加丰富,声音显得更加饱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合唱歌曲的兴趣。
三、从齐唱到二声部合唱,用轮唱做过渡
轮唱是合唱的一种特殊形式,单声部歌曲由两组人演唱,在第一组开始唱几拍或几小拍后,第二组加入唱同一旋律,称为轮唱。它的特点是各个声部有规则的相互模仿,也就是后面的声部按一定时间距离依次模仿前一声部的旋律。
轮唱的前提是学生学会唱好歌曲旋律,音高、节奏准确。在轮唱时,演唱技巧上要注意节拍整齐,突出强拍,两声部的音量要均衡,做到正确演唱自己声部的同时,能倾听另一声部,切忌争相盖过另一声部而大声喊叫、抢拍、超赶速度。轮唱中把握自己的声部,保持各声部的独立和清晰,不受另一声部的干扰,为两声部不同旋律的合唱奠定了良好的演唱基础。
四、听唱结合,不断提高演唱技艺
在合唱练习中,学会各声部旋律后,就不宜再过多的进行分声部练习,要尽可能让学生在两个声部的丰富音响中进行听、唱的练习。在学生重点练习某一声部时,让另一声部亦用轻声演唱自己的声部,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感受合唱的效果,并获得较为全面的合唱技巧。
为了锻炼学生的抗干扰能力,老师亦可以运用学生唱一个声部时,用琴伴奏另一声部的方法来训练学生的听、唱能力。
在学生练习合唱时,教师的伴奏可以同时演奏两个声部,或老师范唱一个声部,用琴伴奏另一个声部,让学生既各所“依”又能相互倾听,在听、唱中不断提高演唱技巧。
五、发挥重唱优势,提高合唱技能
两声部歌曲在每一声部由一个人演唱,称为“二重唱”。二重唱的形式与二部合唱近乎相似,但较后者有一定难度。教师要给学生个人练习机会,让部分演唱水平较高的学生逐步练习二重唱,以带动整体的二声部合唱。
六、充分利用课堂乐器,把握各声部旋律
学生在初步练习歌曲的合唱时,不容易把握各自声部的旋律,就会“跑调”。可以用课堂乐器来帮助把握旋律。学生有时唱的不准,但乐器演奏出的旋律是准的。合唱前做一下简单的合奏练习,在奏、听的基础上再唱也可以避免合唱时的“跑调”。
七、加强歌唱基本技巧的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同步的音准和节奏训练是开展合唱教学的基础,对合唱水平的高低起着决定性作用,缺乏这两种训练将会无法进行较为复杂的合唱作品的教学。
音准训练在具体教学时应循序渐进,尽量采用无伴奏形式从横向的音程练习开始,逐渐过渡到纵向的音程以及简单的和弦,让学生根据固定音高学会彼此倾听,自己调整音高,以达到协和的状态。为了帮助学生训练内在听觉和掌握音准,在教学内容上应采用匈牙利作曲家柯达伊的无伴奏合唱训练曲,指导学生在充分理解作品的内容上,确定合理的音准、音色,然后反复训练以达到作品需要的协和。
节奏是音乐的骨架,节拍是音乐的脉搏,是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培养学生准确、独立的节奏感和节拍感,是合唱训练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在具体训练时,可加强简单节奏的训练,以提高学生对节奏变化的灵敏反应,为合唱教学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的几点体会 篇9
二声部视唱训练是进行合唱教学的基础,它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对音准、节奏的准确度,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对多声部音乐的感受能力,体会声部的协调与均衡,情感的统一,这对以后进一步的训练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现就教学中感受较深的几个问题谈谈体会.
一、分部练习要讲究技巧
在课堂上进行二部视唱,一定要避免集中练好一个声部再去练唱另一声部,这样在听觉上没有和声效果,在时间上又形成了另一声部的空隙,既调动不了学生的主动性,还会造成课堂的混乱,影响教学.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教师可以先帮助两个声部各练唱一次,然后再帮助第一声部练唱,要求学生轻唱,教师弹奏第一声部的主旋律,演唱第二声部曲调,第二声部的学生随教师默唱;当帮助第二声部练唱时,由于第二声部一般都低于第一声部,教师仍可帮助他们演唱,而伴奏却要突出两个声部,以便第一声部也继续得到帮助而轻声练唱.整个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意难点,突出训练.
二、发挥钢琴伴奏的作用
二声部视唱的范唱首先充分展示两个声部,给学生以双声部的和声概念,可以两声部同时弹奏,和声织体要求清晰、形象,也可以弹奏突出一个声部.如果学生基础较好或曲调和声简单,旋律流畅,学唱一开始就可要求学生两声部同时轻唱,稍熟悉后就停止伴奏.无伴奏的练习也是提高合唱技巧的有效方法,能锻炼学生的音准,提高声音的稳定性,同时也便于教师聆听训练效果.遇到音程跳跃大、节奏不规整、变化音出现等情况,再适当用钢琴伴奏提示.练唱过程中如出现某一声部跟不上,教师可用伴奏加强这一声部,帮助这些学生度过难关,达到声音的均衡统一.
三、练唱方式力求多样化
刚接触二声部视唱的学生还难以体会到和声产生的美感,加之二声部视唱花的时间较长,如果学唱方式过于单一,学生兴趣难以持久,教学效果可想而知.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采取多种方式进行练习.除了分部齐唱外,还可采取小组对唱、二人重唱、师生合唱等多种形式,没唱的学生也就有机会聆听演唱效果,提高鉴赏能力.还可以把学生的演唱录制下来,教师指导他们自己听听,找出不足之处,在以后的练习中加以改正,不断提高.
小学音乐合唱指挥教学模式浅述 篇10
一、教师应该注意学生对于合唱指挥学习的兴趣培养
我们都知道当今我们的社会,流行音乐已经逐渐开始走向主流的地位,这样的歌曲不能说不好,但是对于孩子的发展确实作用不大,我认为孩子应该接受一些优秀的歌曲,这对于从小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增强孩子的精神力量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是很有作用的。然而现状却是孩子对于优秀的歌曲不感兴趣,因此这是教师必须要重视的事情,激发孩子的兴趣,让孩子投入到合唱中来,让他们领会每一首歌的含义,让优秀文化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文化的力量。比如说,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有计划地对孩子们进行一些训练, 从简单的歌曲入手,由易到难,逐步培养孩子的兴趣。
二、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
小学合唱指挥教学,在新的形势下,绝对不可以生搬硬套,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要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从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同时教师也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采用一些现代的手段去教授课程,多方面借鉴经验, 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让学生对合唱指挥学习充满热情。比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新的教学设备,给自己的课堂加分。
三、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指挥应该从基础学起
我们都知道合唱指挥对于合唱来说十分重要,而且学习指挥对于孩子的发展也是很有帮助的,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能力和鉴赏能力,对于孩子日后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可以培养孩子的领导意识和责任意识,乃至于帮助孩子树立大局观。我认为学习指挥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注意手腕的锻炼,使手腕处于充分的放松状态,手是指挥的重要“工具”, 在指挥合唱的过程中,既要让观众听到美妙的音乐,又要使观众享受到美的存在, 在指挥的过程中,指挥要使自己的姿势美观,这对指挥的手腕是有严格要求的。
2.要注意手臂的紧张程度,要放松, 不可紧张,只有手臂保持放松状态,指挥的效果才能达到最佳,而且会有一种线条美的体现,这对于合唱来说无疑是加分的。因此必须要加强练习,使自己的手臂在指挥的过程中,“舞”出风采。
3.说完手部动作,脚部的动作也十分重要,指挥在指挥合唱的时候,要注意自己的站相,不同的站姿所起到的作用和效果是不同的,而且正确的站姿,会减少指挥在指挥过程中的疲劳程度,让指挥成为一种享受。
四、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修养,终身学习,不断地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只有自己的能力提高了,才可以给学生更好的指导,学生才会进步,自己在学生面前也才会有威信,相反,如果教师自身素质不高,那么学生对于合唱指挥的学习兴趣怎么会高?学校小学合唱指挥教学任务怎么能顺利完成?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让自己不断地进步,给学生树立榜样的作用。
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措施 篇11
关键词: 小学音乐 合唱教学 教学效率
一、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意义重大
我们在课堂上为了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感觉、对艺术的感知,开设音乐课程进课堂是十分必要的,促使孩子们全面发展,陶冶情操十分有必要。小学音乐课程规划指出:“音乐教学应该是孩子们的兴趣爱好为动力,并且要面向的是所有学生,发挥每个学生的长处,因材施教,以音乐的审美为核心,加大对音乐的参与,提倡对音乐的创新和理解,支持多元化个性化并伴随着科学完善评价机制的教学活动。”这充分说明小学音乐课堂对学生的重要性。
具体说来,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能够增强学生对艺术的感知力:在小学开展的欣赏音乐课程,可以让学生增强艺术修养,感受美聆听美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对实现我们国家现阶段的素质教育有很大好处,让学生感受音乐的魅力,陶冶情操,提高综合素质。其次,在大力发扬民族音乐的同时,能够让学生了解本民族的智慧,发扬和传承本民族的文化,让传统的文化得到继承和发展,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并且能增强学生的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爱国热情,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此外,音乐课程能够增强学生的联想能力,通过音乐联想到所要表达的场景,锻炼学生的想象力。
二、当前我国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存在的问题
1.音乐教师专业水平比较低
根据调查与研究,许多小学音乐教育在开展时不愿意进行合唱教学,其中主要的原因在于,学习合唱对于学生的综合性的音乐素质要求较高,而且在进行教学时其开展难度较大。所以我国的现行条件下,许多学校有意识到开展音乐教育的重要性,而小学内教授音乐的教师多是由许多其他科目的教师兼任的,而这些代课的教师并没有受过系统的音乐教育也没有专业性地接受过训练,所以其缺乏教授相关知识的水平,在进行教学时多是以书本为主,难以真正发挥音乐教育的作用,一般教师都不愿意采用合唱教学方式,因其难度太大,在小学音乐教育中难以体现出其合唱教学的效果。
2.缺乏科学的教学方法
我们进行音乐教学主要是想让学生从中体验对气息的控制、音准的掌握及不同声部之间的配合等,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对每一个环节使用不同教学方式,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掌握音乐中的知识要点。但是在我国目前的小学音乐教学中,由于一些教师的内在原因,造成专业水平不足的现象严重,直接导致老师无法针对学生的个人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也无法对学生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的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新情况下的音乐教学了,以老师为主体,学生被动学习知识的方式会让学生对于其学习失去兴趣,不能有效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以调动,所以这对于小学生的音乐学习产生了不利影响。
3.缺乏浓厚的兴趣
合唱是一项对于学生的音乐素质要求极严的音乐学习方式,在练习合唱的过程中,教师会要求每一个参与的学生都准确唱出每一个音阶,并且学生要对不同声部进行演唱,而进行合唱时每一个学生都会有不同部分的演唱,要想其演唱的效果和谐,那么就要对其进行专业性教学,还需要学生进行大量前期练习,保证学生不会在练习过程中产生枯燥的感觉,保证学生态度不会从开始的积极发展到后期的消极,这都需要教师在其中进行整体教学节奏的引导。
三、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主要途径
1.音乐教师要在课堂中对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其学习效率进行调动,而学生对于学习的动力来自于其兴趣,所以我们在进行合唱音乐的教学时,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的合唱音乐的兴趣加以提高,我们对学生的兴趣培养主要应该从两方面进行:首先是教师自我专业知识的提升,小学教育与初中教育不同,学生自率性较差,其兴趣来源多是由对老师的喜爱才形成的,这时就需要音乐教育的老师能努力提高自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对其音乐教学的方法加以创新,对于合唱教学进行精心组织,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其次是提高学生对于合唱音乐的欣赏能力,小学生对于合唱的学习存在一定的困难,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时要对其欣赏能力进行提高,使得小学的同学们能从合唱中体会到歌曲中的感染力与其表现的能力,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
2.对于学生的合唱能力进行提高,由于合唱教学中所具有的特殊性,使得在进行合唱的过程中需要学生的不同声部间进行相互协调与配合,以一种统一、和谐状态进行合唱表演,那么我们在进行合唱教学有效性的过程中,就是对合唱中的一些专业的技巧进行指导,比如呼吸的方法。其次老师要指导学生控制气息的方式,使得学生合唱中的不正确气息得到更正。最后对于学生的音准与节奏加以把握,使得学生在合唱时对不同声部进行转换时可以保持连贯性,这都是提高学生合唱音乐能力的办法。
3.降低学习难度,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合唱与普通唱歌方式不同,其中具有多个声部,我们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多是将不同声部划分,而将不同学生按照声部进行换分,这就使得学生掌握存在较大困难,使得学生容易产生不同声部间的串音,所以老师在教授学生合唱技巧时必须加强学生对不同声部转换与其引导过程的学习,确保将其中不同的声部统一,且对于合唱的曲目难度加以控制,让学生可以以一种轻松的方式开始合唱学习,其整体的学习的有效性也可以得到加强。
综上所述,本文所提到的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效率的研究工作,希望可以为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发展提供参考价值。随着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不断开展,对合唱教学效率的研究工作也将成为保障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李秧秧.浅谈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措施[J].新课程(上),2015,05:119+121.
[2]徐宁洪.浅谈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合唱教学[J].快乐阅读,2011,14:94-95.
[3]谢剑芬.浅谈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2,02:122-123.
【小学合唱组教学计划】推荐阅读:
小学合唱教学08-06
中小学合唱教学05-14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实例08-09
小学合唱论文09-05
小学合唱歌曲09-28
合唱活动组总结05-31
小学音乐校本合唱教材05-20
小学合唱校本课程教案09-06
小学生合唱兴趣培养07-09
小学英语合唱比赛通知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