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供材”税务及账务处理

2024-06-07

“甲供材”税务及账务处理(共5篇)

“甲供材”税务及账务处理 篇1

建筑业“甲供材”征税及账务处理

1、建筑业工程甲供材法律法规依据。

现实中的甲供材建筑业,是否符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呢?《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建筑工程实行招标发包的,发包单位应当将建筑工程发包给依法中标的承包单位。建筑工程实行直接发包的,发包单位应当将建筑工程发包给具有相应资质条件的承包单位。第二十四条规定,提倡对建筑工程实行总承包,禁止将建筑工程肢解发包。建筑工程的发包单位可以将建筑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设备采购一并发包给一个工程总承包单位,也可以将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设备采购的一项或者多项发包给一个工程总承包单位;但是,不得将应当由一个承包单位完成的建筑工程肢解成若干部分发包给几个承包单位。第二十五条规定,按照合同约定,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由工程承包单位采购的,发包单位不得指定承包单位购入用于工程的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或者指定生产厂、供应商。可见,既然《建筑法》中有“按照合同约定,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由工程承包单位采购的”规定,就说明存在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不由工程承包单位采购的合同约定,且该法中并未有相关的禁止性规定,所以,甲供材现象是不违法建筑法规定的,实际是允许的。

2、营业税计税依据问题。

对于发包方甲方提供部分建筑材料,乙方提供其余建筑业劳务的工程业务,根据现行营业税法规定,乙方为纳税人,应就本身全部实际收入和甲供材金额合计部分作为营业税计税依据纳税。《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六条规定,除本细则第七条规定外,纳税人提供建筑业劳务(不含装饰劳务)的,其营业额应当包括工程所用原材料、设备及其他物资和动力价款在内,但不包括建设方提供的设备的价款。也就是说,按上述计税依据征收营业税时,有以下三种情况例外:一是符合《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七条规定情形的;二是提供建筑业中装饰劳务的;三是建设方(甲方)提供设备的,设备金额不作为计税依据。

前面二种情形在后文解释,那么,第三种情形哪些属于设备范围呢?实际上各省、市地税局对此早在2003年就应有相关设备范围的具体规定。《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营业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3]16号)第三条第(十三)项曾规定:通信线路工程和输送管道工程所使用的电缆、光缆和构成管道工程主体的防腐管段、管件(弯头、三通、冷弯管、绝缘接头)、清管器、收发球筒、机泵、加热炉、金属容器等物品均属于设备,其价值不包括在工程的计税营业额中。其他建筑安装工程的计税营业额也不应包括设备价值,具体设备名单可由省级地方税务机关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列举。如《江西省地方税务局关于明确营业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赣地税发[2003]91号)、《广东省地方税务局关于明确建筑安装工程计税营业额可减除其价值的设备名单的通知》(粤地税函[2004]720号)、《辽宁省地方税务局关于贯彻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营业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辽地税发[2005]15号)、《大连市地方税务局关于明确部分建筑安装行业计征营业税可扣除设备名单的通知》(大地税函[2004]22号)等。

3、会计处理问题。

虽然营业税计税依据包含甲供材料,但这只是征税的政策规定,不是会计账务处理的规定。对于提供建筑业劳务的承包方乙方来说,其实际收入中未包括甲供材料金额,因此,会计账务处理时仍按实际收入确认营业收入,同时按实际收入开具发票。如,乙方承包一项建筑业工程业务,该项业务总金额1000万元,但合同约定甲方自行购买提供400万元建筑材料,乙方提供其余建筑业劳务(包含其余材料、设备、动力等)600万元。该项建筑业劳务营业税的计税依据为1000万元,营业税由乙方交纳。但乙方会计处理时按实际收入确认营业收入为600万元,并按600万元开具建筑业劳务发票给甲方。同时,按1000万元计税依据计算缴纳的营业税金及相关税费,税费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

甲方可以按照实际支出确认成本,并以按规定取得的各种合法票据确认为资产的计税基础。按上例,发包方甲方如属于房地产开发企业建造可供销售的开发产品,可以将自己购买取得的建材发票400万元和乙方提供的建筑业劳务600万元合计1000万元,计入开发成本。如甲方属于其他单位建造固定资产,也可以将400万元支出与600万元的付款合计全部计入“在建工程”,后按规定转入“固定资产”核算。

上述业务处理中,乙方不需要因为按1000万元纳税而开具1000万元的建筑业劳务收入发票。甲方会计处理时,也不需要以1000万元建筑业发票入账核算。

4、甲供材的税款承担问题。

按照税法规定,发包方甲方提供的建筑材料金额需要由乙方缴纳营业税,但对于承包方乙方来说,没有取得实际收入,却要承担相应的税收,似乎很难接受。但这部分税收实际还是应该转移由甲方间接承担,也就是说,乙方在与甲方签订工程合同时,要将这部分税收考虑在工程造价中。工程造价的主要含义是建设项目的建造价格,是指具体的建筑安装工程的建造价格,即一个单项工程或一个单位工程从其正式开工建设到正式竣工验收全过程所发生的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如按建筑安装工程费计算规定,土建工程包括直接费、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间接费、计划利润和税金,其中税金=(直接工程费+间接费+利润)×税率;如安装工程包括直接费、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间接费、计划利润和税金,其中税金=(直接费+其他直接费+现场经费+间接费+利润)×税率。乙方在制定工程造价预(决)算时就应该将甲供材金额部分承担的相应税费考虑在税金项目中,这样,才不会减少国家的税收,不至于自己承担额外的税收。

5、包工包料合同的处理问题。

按照建筑业合同约定,如果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和设备等全部由工程承包单位采购的,我们称之为包工包料合同。按上例,合同总金额1000万元,合同约定工程所用原材料、设备及其他物资和动力价款全部由乙方提供,不由甲方提供任何建筑材料。这种情形的建筑业工程,营业税计税依据与会计收入、税务开票金额三者是一致的,都是1000万元。但如果甲方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仍自行提供建筑材料(非代购材料),且将这部分材料价款直接冲抵1000万元的应付工程款,则税务部门将视为甲方以自己购置的货物抵偿债务,视为销售行为,不视为甲供材的包工不包料合同行为。因此,乙方仍应以1000万元作为营业税计税依据,以1000万元作为企业营业收入并开具1000万元税务发票结算。甲方必须以1000万元发票作为计入开发成本或固定资产的合法有效凭证,其抵偿工程款的货物要按规定缴纳增值税。如果甲方是为乙方代购材料,则应将购买货物发票单位写明为乙方并将发票转交给乙方,作为乙方的成本费用合法凭证,不视为甲方销售材料。

6、自产货物同时提供建筑业劳务计税依据问题。

对于自产货物的企业来说,一般是以缴纳增值税为主,但有的企业在销售货物同时也会提供建筑业劳务,如销售电梯并提供安装、销售装饰材料同时提供装饰业务、销售防水材料同时提供防水工程业务等。这部分企业在建筑业劳务中是乙方自己提供自产货物,不属于建设方提供设备,如按照前述《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六条规定,应就包含自产货物的全部收入缴纳营业税。这就会形成企业自产货物一方面缴纳增值税,另一方面还要缴纳营业税的重复纳税问题。因此,税法对此给予特别规定,货物部分缴纳增值税,建筑业劳务部分缴纳营业税,这就是营业税《细则》第七条规定:纳税人的下列混合销售行为,应当分别核算应税劳务的营业额和货物的销售额,其应税劳务的营业额缴纳营业税,货物销售额不缴纳营业税;未分别核算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应税劳务的营业额:

(一)提供建筑业劳务的同时销售自产货物的行为;

(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最近,国家税务总局下发2011年第23号公告,就关于纳税人销售自产货物并同时提供建筑业劳务有关税收问题进一步明确如下:纳税人销售自产货物同时提供建筑业劳务,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六条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七条规定,分别核算其货物的销售额和建筑业劳务的营业额,并根据其货物的销售额计算缴纳增值税,根据其建筑业劳务的营业额计算缴纳营业税。未分别核算的,由主管税务机关分别核定其货物的销售额和建筑业劳务的营业额。纳税人销售自产货物同时提供建筑业劳务,须向建筑业劳务发生地主管地方税务机关提供其机构所在地主管国家税务机关出具的本纳税人属于从事货物生产的单位或个人的证明。建筑业劳务发生地主管地方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持有的证明,按本公告有关规定计算征收营业税。公告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销售自产货物提供增值税劳务并同时提供建筑业劳务征收流转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2〕117号)同时废止。其中,对自产货物的企业要求具备建筑业资质及合同中单独注明建筑业劳务价款,否则一并征收增值税的规定取消。

7、装饰业劳务计税依据问题。

建筑业营业税征税范围包括建筑、安装、修缮、装饰和其他工程作业。前述规定的营业税计税依据包括甲供材金额的不适用装饰业,那么,装饰业劳务营业税计税依据是如何规定的呢?应该说,装饰业劳务既然没有特殊规定,就与其他营业税纳税人一样,按实际取得的收入征税,包括价外费用。无论发包方甲方提供的是装饰材料、还是设备,由于不构成提供劳务方本身的劳务收入都不需要缴纳营业税。显然,如果提供装饰劳务方自己购买提供的各种装饰材料、其他物资、设备、动力及劳务价款,只要计入价款,就要并入计税依据缴纳营业税。

根据上述规定,对于甲、乙双方来说,签订建筑业合同时,应该将装饰合同与其他建筑业施工合同分开签订,避免将装饰业劳务签成一般的建筑业施工合同,这样可以减少双方的税收负担,相应节约工程开发(施工)成本。

“甲供材”税务及账务处理 篇2

关键词:甲供材,会计处理,税务处理,比较分析

近年来, 随着房地产行业的迅猛发展, 在建设项目中应用广泛的“甲供材”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由于“甲供材”的会计处理和开票方式的不同由此带来的相关问题一直困扰着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以及主管税务机关, 目前我国的会计制度及会计准则中并没有明确规定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对“甲供材”的会计处理方式, 不同的会计处理和开票方式, 也加大了税务部门对“甲供材”的征收管理难度。本文对“甲供材”的两种会计核算方式及相应的涉税事项进行分析。

1“甲供材” 概念及现状

1. 1“甲供材” 的概念

“甲供材”主要应用在建筑工程领域中, 就是建设单位自行购买建设工程的各类材料物资交给施工单位, 由施工单位负责提供劳务完成工程施工建造的一种经营方式, 施工单位不需要支付材料价款, 采购材料的发票抬头是建设单位, 但“甲供材”金额应计入施工单位的总营业收入中。它产生于20个世纪的70年代, 并一直沿用至今。

采用“甲供材”这种方式时, 建设单位是材料价格风险的主要承担者而施工单位主要负责材料数量的风险。建设单位通过工程预算采购所需数量的材料, 整理入库进行统一管理, 各施工单位根据工程进度领取材料, 在结算工程款时从税后工程价款中扣除这部分材料款。

1. 2“甲供材” 的现状

“甲供材”方式之所以被广泛使用, 因其有以下几点好处: 第一, 可以保证工程质量的需要, 降低工程成本。在房地产的工程建造成本中材料成本约占25% 左右甚至更高。若由施工单位自己采购工程材料, 施工单位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可能会选择质量较次的材料或者将建设单位的材料预付款挪为它用进行其他商业投资, 而由建设单位提供工程施工所需要的材料就可以尽量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 建设单位集中购买大量的原材料还可以降低商品的价格, 提高采购效率的同时又节约了大量的采购成本, 当然, 这种方式也避免了施工单位与材料供应商在材料价格上做文章。第二, 对施工单位而言, 可以有效缓解资金压力。施工单位因自身的规模限制, 采购人员的素质差异和进货渠道信息不足, “甲供料”合同的签订, 可以减少采购成本和进货成本。只要合同中签订的价格合理, 对施工单位而言是有利的。

然而“甲供材”在实际工作中也存在着许多问题, 如没有统一的会计核算方式、加大税收监管难度、施工单位在工程结算中没有对材料数量进行核算而产生的材料差异、施工单位无法取得材料采购发票计入营业成本, 不能税前扣除这部分所得税额。而这些问题都来源于甲乙双方对“甲供材”采用的不同会计核算方式并因此带来的税务处理问题。

2“甲供材” 的会计核算方式

在我国现行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中没有统一规范“甲供材”的会计处理方式, 各个地方相关部门规定的方法也不同。在实务处理时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一般采用下面这两种方法对“甲供材”进行会计核算。

方式一: 建设单位发出材料时: 借: 在建工程———某某工程 ( 按材料实际购买价) , 贷: 工程物资 ( 按材料实际购买价) 。

建设单位认为材料是用于本单位的工程, 可以直接将发出材料计入工程成本, 相比由施工单位开票后才能计入成本更加方便快捷, 而施工单位只需通过备查账簿对收到的材料进行登记管理, 不需要在收到材料和以后工程用料时再做其他会计处理, “甲供材”不会反映在施工单位的“工程施工”、“工程结算”等科目。这种会计处理是符合规定的, 但是此方法不能反映真实的会计信息。由于建设单位在材料发出时, 直接计入了在建工程的成本, 在工程结算时, 工程施工单位对于“甲供材”部分只缴纳营业税不用开具建安发票, 因为建设单位在材料发出时已经将“甲供材”金额计入了工程成本中, 施工单位若给建设单位开具建安发票, 就使“甲供材”再一次计入了建设单位成本中, 这显然是不可以的。

方式二: 建设单位 在材料发 出时: 借: 预付账款 ( 按材料预算价) , 在建工程———某某工程 ( 材料预算价与实际购买价差额) , 贷: 工程物资 ( 按材料实际价格价) 或者: 借: 预付账款 ( 按材料预算价) , 贷: 在建工程———某某工程 ( 材料预算价与实际购买价差额) 。工程物资 ( 按材料实际价格) 。工程承包方在收到材料时:借: 工程物资 ( 按材料的预算价) , 贷: 预收账款 ( 按材料的预算价) 。在以后材料用于工程时将其结转至“工程施工———成本”科目。

建设单位在发出材料时先将“甲供材”登记反映在“预付账款”科目中, 等工程完工结算时再计入工程成本。这样建设单位在发出材料后就直接将材料 ( 按预算价格) 以预付款形式抵付施工单位的工程款, 借记“预付账款”, 贷记“工程物资”, 或者是借记“预付工程款”, 贷记“库存材料”, 施工单位在收到材料时按预算价, 借记“原材料”或“工程物资”, 贷记“预收账款”。用于工程施工时再将该批材料计入合同成本中。然而, 由于“甲供材”存在实际价格和预算价格的差异, 在竣工结算时, 甲乙双方应核对“甲供材”数量, 建设单位应对“超欠供”的材料价款扣回或返还给施工单位, 建设单位按照材料实际购买价格将多余供给的材料价款从工程成本中扣回, 会计分录为借记“预付账款”, 贷记“在建工程———某某工程”; 按照合同规定的材料预算价格将没有供给的材料价款补还给施工单位, 会计分录为借记“在建工程———某某工程”, 贷记“预付账款”。

建设单位采用这种会计处理方式不违反国家的相关规定。根据国家相关规定, 工程所用的一切材料必须计入工程总价款中, 不区分材料是由哪一方出面购买的, 因此这就与支付现金相同, 建设单位在发出材料时也记为预付账款, 只不过支付的是材料[1]。

然而由于工程总价款是含税的, 这便使双方因为这部分税金而产生矛盾。理论上施工单位会要求建设单位返还“甲供材”部分的税金, 但在实际处理时, 施工单位考虑整体利益一般也就不去计较这部分金额, 而显然这对施工单位是不公平的。

3“甲供材” 的税务处理及分析

3. 1 甲供材的相关税收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七条规定; “纳税人的下列混合销售行为, 应当分别核算应税劳务的营业额和货物的销售额, 其应税劳务的营业额缴纳营业税, 货物销售额不缴纳营业税; 未分别核算的, 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其应税劳务的营业额: ( 一) 提供建筑业劳务的同时销售自产货物的行为; ( 二)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第十六条规定:“除本细则第七条规定外, 纳税人从事建筑业劳务 ( 不含装饰劳务) 的, 其营业额应当包括工程所用的原材料、设备及其他物资和动力价款在内, 但不包括建设方提供的设备的价款。”

根据《营业税暂行条例》中的规定, “建筑业”营业税目包括以下五项内容: 1建筑2安装3修缮4装饰5其他工程作业。《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六条将建筑、修缮、其他工程作业这3个项目中的“甲供材”都纳入了营业税的征税范围。也就是说, 无论由谁负责购买材料, 施工单位都必须将这部分材料价款纳入计税营业额中, 其目的就是为了防止企业逃避缴税。

至于装饰工程中“甲供材”是否应计入营业收入征收营业税在营业税管理条例中并没有规定。但《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以清包工形式提供装饰劳务征收营业税问题的通知》中规定: “纳税人提供装饰劳务的应按照其向客户实际收取的人工费、管理费和辅助材料费等收入 ( 不含客户自行采购的材料价款和设备价款) 确认计税营业额”。也就是如果工程建设的主要原材料和设备由客户自己采购, 那么纳税人只向客户收取人工费管理费及辅助材料费等费用, 装饰劳务中施工单位不需要将材料价款计入营业额, 在实际处理时应注意是装饰业务还是建筑、修缮、其他工程这三个项目[2]。

3. 2“甲供材” 的税务处理及综合分析

3. 2. 1 会计核算方式一下的涉税事项分析

采用方式一核算时, 会加强施工单位逃避“甲供材”这部分营业税的主观意愿。由于施工单位是不需要给建设单位开具建安发票的, 否则会使“甲供材”金额出现两次计入建设单位的工程成本中, 这就造成施工单位可以不把“甲供材”金额计入营业额中而逃避这部分税款, 当然如果被税务机关查出, 在补交税款的基础上还要缴纳一定罚款。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很多施工单位是愿意承担这样的风险的。

3. 2. 2 会计核算方式二下的涉税事项分析

采用第二种核算方式, 建设单位将“甲供材”发出后, 施工单位按照“甲供材”的预算金额给建设单位开具建安发票, 建设单位依据建安发票计入工程成本, 施工单位按照“甲供材”的实际价格缴纳营业税, 避免了方式一中建设单位将“甲供材”重复计入成本和施工单位对“甲供材”部分营业税的逃税行为。但是这又带来了一个新的问题, 因为“甲供材”是建设单位购买的, 购货发票的抬头一定是建设单位而非施工单位, 所以施工单位只能确定收入而无法确定成本。

3. 3 两种方式的综合比较分析

方式一的缺点: 建设单位将材料发出后, 不考虑工程进度而是直接将其计入建设单位成本, 但是, 此时施工单位并未将材料用于工程建设, 或者只有一部分用于工程建设, 这就不能真实地反映会计信息。同时, 施工单位只通过备查账登记管理, 没有其他的会计操作, 不利于在工程建设期间对“甲供材”的管理工作, 容易造成材料的毁损和浪费。对应方式一的税务管理模式, 首先, 由于建设单位直接按材料实际价格将“甲供材”计入工程成本, 无需施工单位开具建安发票, 这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建设单位不愿将“甲供材”税金提给施工单位的动机。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由此产生的分歧, 既不利于二者的合作又不利于税务机关进行监督管理。然后, 又因为施工单位在承担缴纳“甲供材”税费义务的同时是不需要开具建安发票的, 这就使税务机关很被动的对“甲供材”进行税收监管工作, 施工单位从自身利益出发是不会主动去申请缴税的。与上述情况相反, 建设单位为了使“甲供材”重复计入本单位的成本中, 便与施工单位协商, 让其既承担缴税义务又开具建安发票, 这种情况在实务中也是存在的。

方式一的优点: 方式一的优点是相对于方式二的缺点而言的, 为了便于比较, 我们先分析方式二的缺点。方式二的缺点: 在方式二中, 施工单位必须按材料的合同预算价给建设单位开具建筑安装发票, 同时将其计入营业收入。但由于材料不是由施工单位购买的, 施工单位不可能获得材料的采购发票计入营业成本, 这就使施工单位只能确认收入而不能确定营业成本。一些地方税务部门依据合同中“甲供材”的预算价来确定施工单位的成本, 还有的是依据建设单位的材料采购发票和施工单位对材料的领用情况确定的。但是, 很多施工单位是跨地区承接和完成合同的, 施工单位和工程所在地的税务部门对如何确定施工单位的营业成本, 可能会有不同的意见和依据。而方式一的会计处理方式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施工单位对于“甲供材”只缴税、不开票。方式二的优点: 方式二最大的优点是在税务处理上。由于建设单位在材料发出时不计入工程成本, 在工程结算时必须凭建安发票才能计入成本, 这样税务机关对“甲供材”的税收实施监管时, 就可以明确地规定建设单位不能凭材料购买发票直接计入成本, 然后再通过建筑业其他相关的管理登记手段, 便可以有效地降低“甲供材”的税收监管难度和企业偷逃税款的情况。但应注意的是在第二种方式下, 施工单位在开具建安发票时, 必须按材料的预算价而不是实际购买价 ( 即营业税计税依据) 开票。

通过以上对两种方法的比较分析, 作者建议采用第二种会计核算方式, 其不违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避免了企业逃税漏税问题, 也减轻了税务部门对“甲供材”的征收和监管难度。

4 建 议

( 1)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都应按照材料的实际购买价格, 分别在材料发出和接收时做预付账款和预收账款处理, 施工单位要做好材料的接收和保管工作, 严格依照工程进度将材料分期列入在建工程成本中。这样施工单位就可以要求建设单位先将“甲供材”的税金返还给自己, 否则就不给其开具建安发票, 施工单位通过这种方式避免了建设单位将“甲供材”重复计入成本的问题, 又可以使“甲供材”涉税矛盾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3]。

( 2) 税务部门和工程造价的主管部门应积极沟通并统一规定, 不管甲乙双方采用那种会计方式核算, 工程总造价中都要包含“甲供材”和其所负担的相关税额。同时各地区也应统一规定, 避免因异地施工由于地方税收政策不同使企业无法及时合理缴税而带来的相关问题。

( 3) 采用引入第三方的“甲供材”。引入第三方的“甲供材”是指由建筑单位选定材料供货方并商定好价格后, 由施工单位与材料供货方签订合同, 甲方作为担保和受托付款人的一种形式。采用这种形式使施工单位与建设单位都不会对应交税费产生回避, 只是对材料的管理难度变大。

( 4) 根据《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 建筑业采取预收款方式的, 收到预收款时为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如果将甲方把“甲供材”提供给工程承包方视为甲方以材料方式预付款, 工程承包方取得“甲供材”时, 就应该缴纳营业税。但是在实践中, 建设单位不能获得“甲供材”的购货发票。同时, 在工程决算环节, 建设单位还要与施工单位对材料的实际使用情况进行核对。所以, 在工程竣工结算后作为“甲供材”营业税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是比较合理的, 这也有利于税务机关的监督管理[4]。

( 5) 加强法律法规的完善, 和对会计核算方式的标准化, 对“甲供材”的会计核算和纳税依据都给出统一要求。比如在工程结算时, 建设单位应要求施工单位同时提供建安发票和税务机关给施工单位开出的《建筑工程项目清算表》后付款, 可以防止施工单位不把“甲供材”金额计入营业收入而逃避缴税的问题。税务机关还可以有针对性开展税收宣传, 提高建筑业纳税人的法制意识。同时以查促收, 以查促管, 每年定期组织专项检查, 加大对重大项目、重点工程的检查。

( 6) 在实际情况中, “甲供材”问题的处理方式依然是多变的, 在国家没有出台统一规定时, 纳税人应听取当地主管税务机关的具体意见来处理“甲供材”的相关业务。

参考文献

[1]吴雷鸣.“甲供材”的税务及会计处理[J].中国税务报2014 (1) :3-4.

[2]龙敏.房地产开发企业“甲供材”的会计处理及相关税收问题探讨[J].绿色财会, 2008 (12) :38-39.

[3]赵国庆, 陈军.加强“甲供材”营业税税收管理的建议[J].涉外税务2004 (11) :36-39.

甲分包及甲供材管理制度及措施 篇3

其次你要从甲方那里得到他们指定分包商的分包合同,这些有利于你的管理职责的落实。再次明确你的管理内容和权限范围。

你给甲方指定的分包商提供现场管理的一些具体规定和要求,这些都是书面文件,不要口头提出来,因为现场管理的条条框框太多,又可能记不住,书面文件提供是必须的同时也要让他们签字。这样他们就会知道现场的制度管理是怎样的,怎么遵守现场管理制度。

同时还要明确这种分包管理,是总承包出面签订分包合同,在法律上总承包对所分包的工程是要承担连带责任的,管理上面有些不好说的事情可以直接找甲方处理,比如:不服从管理、质量、安全、进度、文明施工等方面存在问题后,如果有出格的地方,你就找甲方出面处理,把他们有恃无恐的后路断掉才行。

把总承包合同的有关条款写进分包合同内,比如付款方式、检查验收、竣工要求、进度管理等等都要随着总承包合同约定执行。有些总承包不便于出面的事情,可以让分包商直接去面对甲方、监理、主管部门解决。

1、分包单位提交的工程详尽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进度计划不应对总包单位整体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进度计划进行实质性变动,而是对其进一步细化。总包单位认为必要的,有权要求分包单位随时提交关于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进度计划的任何说明或文件,分包单位应按照要求提交。

2、分包单位应在合同履行期间,按照总包单位要求的时间间隔和内容,及时提交工程的进度报告与进度图片,记录工程的每日进展或阶段进展。

3、分包单位必须按总包单位批准确认后的安全质量进度计划组织施工,并接受总包单位监督和检查。无论何种原因,导致工程实际进度滞后于已经确认的进度计划时,分包单位应主动采取措施予以补救,确保合同约定的主要节点工期和竣工日期不变。如分包单位不主动采取措施对以滞后的工期进行补救时,总包单位有权另行委派其他分包单位完成全部工程或未完成的工程。

点评+1

1、分包单位提交的工程详尽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进度计划不应对总包单位整体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进度计划进行实质性变动,而是对其进一步细化。总包单位认为必要的,有权要求分包单位随时提交关于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进度计划的任何说明或文件,分包单位应按照要求提交。

2、分包单位应在合同履行期间,按照总包单位要求的时间间隔和内容,及时提交工程的进度报告与进度图片,记录工程的每日进展或阶段进展。

3、分包单位必须按总包单位批准确认后的安全质量进度计划组织施工,并接受总包单位监督和检查。无论何种原因,导致工程实际进度滞后于已经确认的进度计划时,分包单位应主动采取措施予以补救,确保合同约定的主要节点工期和竣工日期不变。如分包单位不主动采取措施对以滞后的工期进行补救时,总包单位有权另行委派其他分包单位完成全部工程或未完成的工程。

点评+

11、分包单位提交的工程详尽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进度计划不应对总包单位整体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进度计划进行实质性变动,而是对其进一步细化。总包单位认为必要的,有权要求分包单位随时提交关于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进度计划的任何说明或文件,分包单位应按照要求提交。

2、分包单位应在合同履行期间,按照总包单位要求的时间间隔和内容,及时提交工程的进度报告与进度图片,记录工程的每日进展或阶段进展。

3、分包单位必须按总包单位批准确认后的安全质量进度计划组织施工,并接受总包单位监督和检查。无论何种原因,导致工程实际进度滞后于已经确认的进度计划时,分包单位应主动采取措施予以补救,确保合同约定的主要节点工期和竣工日期不变。如分包单位不主动采取措施对以滞后的工期进行补救时,总包单位有权另行委派其他分包单位完成全部工程或未完成的工程。

“甲供材”税务及账务处理 篇4

一、个人所得税手续费的相关法规:

1、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第十一条规定,对扣缴义务人按照所扣缴的税款,付给百分之二的手续费。

2、《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代扣代收代征税款手续费管理的通知》(财行[2005]365号)规定,“三代”范围 包括代扣代缴、代收代缴、委托代征,“三代”税款手续费支付比例,(一)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税务机关按代扣、代收税款的2%支付。

二、个人所得税手续费征收增值税:

目前没出台涉及个税手续费返还缴纳增值税的具体文件,但在税务总局及地方税务局的12366纳税服务平台答疑上有所反映:

总局口径:国家税务总局12366纳税服务平台2017年01月17日答疑,是“按照目前营改增政策相关规定,纳税人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取得的手续费收入应属于增值税征税范围,应缴纳增值税。”

地方口径:目前就营改增后个人所得税手续费返还明确征收增值税的地区只有部分省份(并非全部省份),其中包含安徽省,按照“商务辅助服务—代理经纪服务”缴纳增值税。(注:适用于所在地区的所有公司)

安徽国税,12366咨询热点问答解答(2016年9月)问题

三、企业为员工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税务机关返还的代扣代缴收入是否缴纳增值税?

答: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手续费返还应按照“商务辅助服务—代理经纪服务”缴纳增值税。经纪代理服务,是指各类经纪、中介、代理服务。包括金融代理、知识产权代理、货物运输代理、代理报关、法律代理、房地产中介、职业中介、婚姻中介、代理记账、拍卖等。

文件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货劳处审核人:丁以文

三、个人所得税手续费企业所得税处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企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取得手续费收入应缴纳企业所得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规定,企业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来源取得的收入,为收入总额。

对于企业取得的该项手续费返还收入应计入企业所得税收入中,对于用于该项工作的支出也同时计入到支出中,参与企业收到当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因此手续费返还收入企业所得税肯定是要缴的。

四、个人所得税手续费个税处理: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字[1994]20号)“

二、下列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五)个人办理代扣代缴税款手续,按规定取得的扣缴手续费。”对于免征个人所得税的手续费也应仅指办理代扣代缴手续的相关人员按规定所取得的扣缴手续费,而如果公司将此款项作为奖金或者集体福利性质奖励给非相关人员则应并入员工当期工资薪金计征个人所得税。

五、个人所得税手续费账务处理

建议纳税人将手续续返还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如用于奖励办税人员发生支出时计入“其他业务支出”科目。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工程甲供材料及认质认价管理规定 篇5

(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根据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等有关法规和文件精神,为保障甲供材料及认质认价材料(设备)的顺利进行,规范工程施工单位和材料(设备)供应单位在使用或供应过程中行为,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甲供材料是指在工程实施过程中由甲方委托职能部门或材料供应商采购并运至指定地点的材料(设备),该材料(设备)交付给施工单位使用或安装。

第三条 甲方认质认价材料(设备)是指由甲方认定某种材料(设备)规格、型号和质量等级,同时确认此种材料(设备)的价格。该材料(设备)由施工单位根据要求组织采购、保管、施工等工作。

第四条 甲供材料按集团集中采购制度,合约预算部负责组织实施采购。由公司和材料(设备)供应商依照相关程序签订合同,并按合同约定组织材料(设备)进场、验收等,然后按规定付款。

第五条 甲供材料及认质认价材料(设备)范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招标文件指定的材料及设备;

(2)工程设计变更新增加的材料(设备);

(3)集团集中采购模式划分表中明确的材料及设备。

第二章 甲供材料的实施程序

第六条 甲供材料数量、品种、规格及进场时间,即甲供材计划由甲方工地代表组织实施,并由施工单位依据工程量清单、施工图及工程变更进行编制。

基本流程为:中标单位编制计划→监理工程师审核→跟踪审计人员复审→甲方工地代表确认→报公司领导审核→工程部向合约预算部办理招标申请手续,并由合约预算部组织进入招标程序→签定材料(设备)供应合同→工程部履行并落实材料(设备)供应合同。

第七条 甲供材料的数量应满足施工现场使用的需要。如果实供量与清单量(含变更调整)有出入,在工程结算时依据数量的增减按规定予以相应减增。第八条 甲供材料的进场时间应在甲供材计划中予以明确。保证材料的及时供应以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施工单位应依据工程施工进度及时编制甲供材料计划,一般材料及设备要求从甲方工地代表确认时间起至实际工程使用时间不小于35天,大型设备或特殊材料时间不小于65天。

第九条 甲供材料进场验收由甲方代表依据合同组织实施,施工单位应按照合同约定材料(设备)质量、数量、规格型号及品种进行材料接收,同时填写材料交接单,并按规定向监理工程师办理相关报验验收手续,材料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三章 甲方认质认价材料(设备)实施程序

第十条 甲方认质认价材料(设备)的质量要求及相应价格一般在招标文件中予以明确。在制定招标文件时,由合约预算部进行市场调研后确认,如在招标前不能明确的,可先在招标文件中标明暂定价格,在工程实施时再予以明确。

第十一条 对于在招标文件中只标明暂定价格的甲方认质认价材料(设备)由施工单位编制计划,包括材料的品种、数量、规格以及 需甲方最迟确认的时间,计划编制后交监理、跟踪审计审查后,由甲方代表提交工程部分管领导,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实施。

市场调研要形成调研报告,并经相关参与人员签字后作为档案保存。

第十二条 对于确定后的认质认价材料,需要提供样品的,由工程部负责提供并由工地甲方代表监督实施。施工单位必须按照约定签订合同。对于进入现场的认质认价材料,监理单位应严格把关,工程施工单位应按照有关材料具体规定和样品进行验收,并办理相关验收手续,经验收合格后,施工单位方可投入使用。

第十三条 对认质认价的材料(设备),工程施工单位在订货签定合同过程中,由工地甲方代表监督执行,签定后的订货合同应报工程部备案。进场材料与合同不符的,工程部有权要求施工单位改正,必要时可改为甲供材料。

第四章 甲供材料及认质认价材料(设备)的工程结算

第十四条 甲供材料的应供量为清单量(含工程变更调整)。施工单位实领量超过应供量的,其超出部分按供应价乘以超供量计价,在决算时予以扣除。施工单位实领量低于应供量的,其少出部分按预算价乘以少供量计价,在决算时予以增加。

第十五条 认质认价材料(设备)应根据招标文件有关规定列入投标标函报价,因标函内的认质认价材料(设备)价格计算错误、对招标文件理解出入而导致的执行偏差、主动让利等风险均由施工单位承担。第十六条 认质认价材料(设备)材料消耗系数的确定:招标文件规定的认质认价,其材料消耗系数,由投标单位自主确定。新增加材料的消耗系数应根据实际使用材料(设备)的规格、型号套用现行定额执行,若现行定额中无此子目,可参照相近子目或双方协商确定。

第十七条 认质认价材料的差价部分由建设单位承担,具体计算办法:(实际认定单价-招标文件规定单价)×(清单工程量±工程变更量)。

第十八条 对于在招标文件中规定由乙方自主报价的材料(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变更为认质认价材料的同样适用本办法,其认质认价材料(设备)差价计算办法为:(实际认定单价-投标标函中的单价)×投标标函计算材料量(含消耗量)。

第十九条 认质认价材料(设备)差价的其它费用计算,应按相应工程招标文件、工程合同约定及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章 附则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试行。如本办法中的条款与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不符的,则按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

上一篇:果中之王四年级作文下一篇:六五普法考试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