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主义

2024-10-19

审美主义(通用11篇)

审美主义 篇1

当代美术作品是否要美,老前辈蔡若虹先生曾在1996年11月28日《人民日报》上发表《美术作品一定要美》的文章,早就肯定过这个问题。指出只有美的作品才能吸引人、感染人、鼓舞人,才具有强盛的生命力,才符合时代发展的主流。时隔多年,艺术界依然缺乏美的时代强音,缺乏匡正抑邪,旗帜鲜明的主旋律,任凭西方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泛滥,民族传统精神被分割和瓦解,呈现为群龙无首,良莠齐长的繁荣而又杂乱的局面。

王仲先生在2001年第7期《美术》上发表了《重振人类艺术追求真善美统一的伟大审美理想》一文,是针对时弊,在繁菜而又纷乱喧嚣的中国艺坛燃放起一个令人振聋发聩的大爆竹。他以大无畏的精神、高度的历史责任感,从人道主义,从人类正义进步,向往生命的健康和精神的阳光这一观点出发,旗帜鲜明地把许多人藏在心里,想说又不敢说的美好话题,正义之辞重新提出。这一正确审美理想的重提,更充分地说明了当代艺术作品必须具有真善美统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艺术作品如果否认了美,失去了美,最终必然滑向假丑恶,使逆反一切传统文化道德,追求病态扭曲,追求惊世骇俗的怪异表现得逞,让绝对张扬个人主义的胡作非为占领艺坛,最终将艺术导向灭亡,把人类引向灭亡。

爱美是人类的本性,人类通过观察或品尝作出比较,使感觉到的均衡、和谐、真善、生动产生好感、快感、美感,产生兴奋愉悦,激发人向往健康、向往生活、向往发展、向往前进。

美和丑是对立统一的审美观念,人类的审美观点是随着人类的文明史发展和升华的。在审美史的发展过程中,基本上划分为三大派系:即美是主观的;美是客观的;美是主客观的统一。美是自然的存在,人类生存在大自然的环境中,一切有利于生命的健康和精神的阳光,有利于人类的进步和发展的事物,都是美好的。大自然所给予的一切,是艺术家取之无尽,用之不竭的审美材料。艺术美是艺术家根据这些材料进行艺术再创造所产生的美,它应该达到比自然美更美的境界,俗话说:“风景如画”“美如画”就是这层意思。

绘画作品中的美是通过作品的内容、形象、形式、功夫(即术),思想、学养、意境来体现的,同时又掺合了画家的主现意识和倾向性,所以,绘画作品的美又体现为浅层次的“表象美”、“形式美”,又包含于深层次的“内在美”、“本质美”。忠实于自然的即谓写实主义,比喻之书法,即是楷书;在自然的基础上加以升华结合浪漫的,为浪漫主义,可比作行书;此外,抽象、意象、变形、似与不似等均可比作草书、篆书,但不管是楷书、行书、草书、篆书,不具有表象美,就应具有本质美。绘画作品还有雅与俗,新与旧的区分,雅与俗、新和旧都是相对统一的,都具有时代性,艺术美也不同程度地体现在其中。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诸君莫奏前朝曲,爱听新翻杨柳枝”。新旧代谢,是事物的发展规律,天经地义,亘古不变。喜新厌旧是人的本性,但新必须是美的,而美不一定都是新的。前段时期美术界的原始风,倾向反朴归真,是越古越时尚,愈久愈新潮,原始的岩画,良渚的文化,殷周的青铜,汉代的瓦当,都是新潮者的至宝;敦煌的壁画,在当时都是民间画工,下里巴人的东西,而现在,那个文人雅士敢说它俗?是什么原因,因为这些古老的文化艺术中具有强烈的民族传统之美。这些年“连、年、宣”不香了,代之而起的是农民画,儿童画,很多专业画家反朴归真进去,有多少美、多少价值?我不说,且待时日。

何谓旧,见得最多惹人生厌的“旧”往往是时代的昨天。新旧交替,亦有循环,有轮回,月缺而圆,寒尽复春,旧的只要是美好的,有去还有来,时间和面貌稍变而已。任何事物都是曲折地发展的,但真善美这一审美规律是永恒的。

在西方,“现代”“后现代”已闹腾了半个多世纪,种种新潮已被前卫艺术家们演绎穷尽,“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胡作非为和恶作剧已再无新鲜感,到了黔驴技穷、日薄西山的境地。很多人都已从人的本性中清醒过来,当东方人唱响“真善美”这一重新振奋时代的强音之时,世界上将会有更多的人从愚昧中觉醒。我们要大力歌颂真善美,宣传真善美,使正义之歌响彻全球。我们要趁唱响真善美的大好时机,大力推出我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用真善美的思想和作品去开拓,去感化世界、“与世界接轨”,让博大精深的中国画走向世界。

我们再不要扔掉自己的筷子,去捡人家用剩了的叉子,用接近西方的现代水墨,和前卫艺术去推销,那是正中“后现代”主义的下怀,为频临死亡的“后现代”注射强心针和制造口实,我们再不要失去自己的灵魂,或麻木不仁地去盲从皇帝的新装了。

下面再谈谈“术”。

美术,美是目的,术是手段,中国绘画几千年的发展史,始终围绕着“笔墨”二字,因为笔和墨是中国画特有的工具和材料。用毛笔和水墨表现的中国画,几千年的发展和积累形成了我中华民族有别于世界(特别是西方)的“笔墨”,笔墨二字由工具的名字转化为技法和效果的代名词,它已成为中国绘画的精髓,成了中国画的灵魂,它虽然是一种技法,但已和汉字毛笔书法中的笔画一样,既有其整体性,又有其独立性,本身就具有美的成份,美中有术,术中有美,美和术纵横交错,贯穿融合于作品之中,所以绘画作品称之谓美术。任何缺乏美的术,不应该称谓美术,应该归类于美术之外。

作为美术家,美术评论家,推崇美,歌颂美,创造美,才是自己的本分,扬美抑丑永远是天职,而正确地识别美与丑,则更为重要。当代美术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都不能与美无关,我们且不说艺术为人民大众服务,而至少也得为人民大众的大多数服务。而要使大多数人喜欢和接受,就得美,就得讲真、善、美、而艺术只有真善、才是美,只有真善美才能生气勃勃,健康向上,才能得到大数人的喜欢,才能是主旋律,任何高深度的艺术美学,也都是人类为同类所创造,应该为人类所接受,至少应该为专业圈内的大部人所接受,认为对艺术品的认知者越少越好,越少越阳春白雪,甚至只有自己看得懂,看得美,孰或自己都无法解释,要叫别人去破译、解读、去诠释的观点,实质上跟追求病态扭曲,追求惊世骇俗的怪异表现,追求哄动效应的“后现代”主义并无两样。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当今的中老年艺术家都经历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化专制主义时代,都淡化政治,远离政治,为艺术而艺术,但殊不知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政治,而主要要看是专横的政治,还是民主的政治。作为一个艺术家,难道没有感到自己是生活在一个史无前例的大发展的中国,一个千载难逢的开放的太平盛世,一个空前良好的文化环境之中,当代的画家特别是著名画家,都达到了小康以上的富足水平,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都和历代不得志的潦倒文人墨客无可比拟,“以心写形”的精神寄寓,应该是生气勃勃、奋发向上的,还有什么满腹牢骚去画“白眼看世界”,去画凋谢的荷花,糜烂的牡丹,不去画时代的英雄,而画变形的、扭曲的小脚女人,丑化的畸形侏儒,难道高深的笔墨只能适宜于画颓废,没落的题材?我说这一切倾向都不是画家要歌颂和表现的本意,都是自觉或不自觉地受“现代”和“后现代”的影响所致,要不他们家中还供养什么鲜花?他们娶妻怎么不娶畸形或侏儒?

毕加索自己也并无料到,他的作品能得到如此的吹捧,能吹到如此的高度。“人们对西方现代派鼻祖毕加索的走红百思不得其解,王文芳先生在访欧期间曾就此与多位西方著名画家进行探讨,才知是毕氏当年同一些居于垄断地位的画廊经纪人,艺术评论家三位一体的炒作所得到的结果”。而这一结果竟是如此的残酷,它几乎把整个世界的艺术引导到了死亡的边缘。同时也暴露了资本罪恶的一面。

真善美是时代精神,是主旋律,我们时代更需要真善美,需要正大气象、洪钟大吕的真善美,也需要清逸潇洒、阴柔婉约的真善美,审视当代,尤为迫切的是需要时代精神的正大气象和洪钟大吕。最能体现时代的作品,莫过于人物画,长期以来,人物画得不到很好的发展,这和没有提倡真善美的思想有关;和过度淡化政治,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有关,有时代精神的人物画,又莫过于画当代的英雄、模范、社会各阶层的代表,画生活气息,而此类题材的表现,却和一味追求的“天人合一”“物我为一”,变形和似与不似的风格大相庭径,一个一直以体现“丑中美”为能事的大画家,他的笔墨技巧再高,他也没有这个胆去变形画国家领导人,这个最普遍的最能说明“真善美”的问题,为什么一直被忽视,明知者不肯说,知之者不愿说,怕落个庸名。充塞画坛的所谓“小脚女人气”,“小儿麻痹症”,“太监气”,“酸楚小文人气”,代表的只能是衰败气象。人物画的衰败现象,实际上从宋代已经开始,这和宋初黄休复在《益州名画录》中,将逸品由四品之末提升到四品之首不无关联,这一提升迎合了历代主宰画坛的文人雅士、达官贵胄的吟风弄月,隐遁出世的思想,也附合于儒、道、佛的理教,逸品的理念又适宜于笔墨发挥的更大自由,“逸、神、妙、能、”四品的排列,得到共识,一直至今,无人质疑。

提倡真善美统一的思想,不但认为逸品是好画,同时认为神品也是好画。只有形象、传神的作品才能“生”,才能“活”,生和活更能体现出真善美,生和活的神品对中国画的笔墨自由度必然受到限制,所以就要求更高的质量标准,这就要求我们时代的画家以强大的勇气,不曲不挠的精神,去攻克笔墨和形神高深度相结合这一最高难度的课题,使中国画的精髓和灵魂在真善美的基础上进行突破,再上一层楼。在这一方面,李伯安和毕建勋已是先行者,我希望更多的画家投入到这一既高难又伟大的工程中去,去实践“真善美统一”这一伟大的永恒的审美思想,使中国的美术,更具美、更有术。

【参考文献】

①《美术》2001.7期,王仲先生《重振人类艺术追求真善美统一的伟大审美理想》

(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②《人民日报》1996年11月28日蔡若虹先生《美术作品一定要美》

③《美术》2002.3期范曾先生《自然、众芳之所在——论20世纪美的误区和古典主义复归》

④《美术》2002.6期何子恺先生《坚持真善美的审美标准,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唯一选择》

⑤《美术》2002.6期《什么是好画——回望20世纪中国画发展研讨会综述》

⑥《美术》2002.8朱晓红女士《从中国传统画学“品第”观看审美理想的重建》

⑦《美术》第458期第9版赵绪成先生《提倡正大气象》。

⑧福州画院刘兴淼先生《文化潮交汇纵横谈》

⑨《辞海》2157页“美”字注释。

审美主义 篇2

一、审美主体的生理需求与审美功利活动的关系

当审美主体在进行审美活动的过程中, 当他自身的生理需求得到满足的时候才会产生对于美的事物的内心的一种向往, 即产生一种对于美的心理需求;当然审美主体的生理需求的满足就离不开对于事物的实用性的评判, 也就是审美主体会抱着一种功利的目的去评价‘美’。那么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审美主体也就是人, 在自身的不断成长的过程中, 起初对于事物的追求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物质上的需要——功利的需求, 而且在满足了自身的生理需求之后才会在不断的对于事物的认识过程中希望事物能够给自身带来的心理上的愉悦, 而这种愉悦感又是建立在人们在追求生理需求过程中潜移默化形成的功利心理作用的基础上的。

从作为审美主体的人类来说, 我觉得作为审美主体的我们对于美的欣赏可以从人类产生的那一天开始说起。当我们人类从猿猴经过很长的时间进化到直立行走的时候, 对于人来说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对于美的欣赏, 而是满足自身的生存的要求, 而不是对于对于美的事物的欣赏和审视。随着人们的不断改造和创新, 他们的物质生活已经得到了充分的满足, 他们才会开始去寻求心灵上的愉悦, 于是人们开始对自己身边的事物开始进行不断的美化, 以此来满足自己对于美的追求。就像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半坡的新石器时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 这就是对于这种心理活动的一种完美诠释。作为彩陶盆人们把做出来的最早的目的是为了用来做儿童的瓮棺的棺盖来使用的, 是一种特殊的葬具;而当它在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要也就是功利性的需要的前提下, 人们为了进一步的满足对于自己内心的追求开始对于彩陶盆进行美的装饰, 从而达到审美的需求。也就是人们觉得在自己现有的生活条件上可以达到为自己的生活增添更多的美的事物, 因此人们才会对于儿童的棺盖进行美的装饰, 从而达到自己对于美的追求。还有就是在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得到了极大地发展, 在早期的青铜鼎器是人们用来作为生活中的烧煮器皿而存在的;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产技艺的发展, 人们物质生活的需求得到了满足, 因此人们才会去追求更高的作用使得它慢慢的发展成为一种礼器, 成为了人们权利和财富的象征, 而青铜鼎就是这个鲜明的代表。

因此我们可以充分的发现审美主体——人在进行审美活动的前提是满足自身的物质情况下, 抱着一种功利的心理活动去评判美的生活, 看看美是不是对于人的生活有一定作用, 而不是纯粹的对于美进行一种审视, 这是完全不切合人内心的功利心理的定义的。

二、审美主体的心理需求与审美功利活动的关系

作为审美的主体的人, 在进行审美的过程中离不开自己心理活动的影响的, 而且一切审美活动更是建立在自己心理活动影响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人在生活的过程中心理往往是注重事物的实用性, 而忽略实用性很低的事物;也就可以充分的说明人类在审美活动的过程中也会受到自己心理活动的影响, 从而很大程度上重视美的事物的实用性, 而忽视那些实用性低的艺术, 即在很大程度上对于美的事物的评判会抱着功利性的心理活动去评判。

就好比我们有一副非常漂亮的《墨梅图》, 在画中梅子晶莹剔透, 令人垂涎欲滴;当审美主体抱着不一样的心理状态对于这件事物进行欣赏的时候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首先就是当一个很渴的人看到这幅图的时候他想的就是这梅子一定酸溜溜的, 口水一定流出来, 从而能给自己解渴, 而不是抱着审美的心理状态去欣赏这幅画;其次当一个商人看到这幅画的时候, 内心想的就是这幅画值多少钱, 只有在得到这幅画的价钱的时候才会对这幅画进行欣赏, 并且对于价钱越高的作品越会去钻研和研究;再者就是对于一个生活拮据的人来说, 这样的一幅画对于他来说就是毫无意义, 甚至对于他来说是不美的, 因为他给他带不来任何的效果, 还不如一袋白面美。

中国的文化的传承导致的在对于美的审视的过程中, 首先考虑的是事物的实用性, 也就会导致人们在进行审视的过程中抱着一种功利的心理评判, 因此当我们都抱着一种功利的心理需求进行事物的审视的时候, 审美活动也就变得功利十足了。

三、审美活动的社会需求与审美功利活动的关系

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对于美的事物的认识和发展是建立在功利的基础之上的, 因此功利心理已经成为人们对于事物考究的一种正常的评判方式, 所以即使人们在对于满足自身要求的事物进行美的创造的时候还是离不开自己内心的功利性评判。因此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不断的涌现出一批批人来将艺术与社会的需求紧密的联合起来, 就像梁启超的“政治功利主义”, 他吸收了来自西洋的思想学术, 从当时的中国社会的基本国情的需要出发, 主张以文学艺术来改造国民性, 从而来服务于政治改良的目的。因此我这些们处于现代社会的人们更加应该结合现代社会的实际情况, 在自己的艺术作品的创作的过程中为社会的进步发展增添自己的一份力量, 同时在自己的艺术作品中提出更多的思想内容来为人们的思想的提高和发展带来一定的作用。

当然我们在创作美术作品的时候也可以创作一些与社会环境更加一致的活动, 倡导一些思想活动为我们的社会的发展提供动力。也正是因为这样, 我们就会因为社会需求的作用从而会更加有功利性的心理追求, 从而满足人们的内心的功利性的追求。

四、小结

本文通过对审美活动中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以及社会的需求, 分析审美活动的功利性, 通过这三方面的论证得出审美活动具有功利性。因为人们在满足自身生理和心理需求的时候, 会先考虑美的实用性, 也就会抱着功利性的心理去审美, 而人们在审美过程中同时也会注意切合社会的需求, 满足社会的发展需要, 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杜卫.审美功利主义[M].北京新魏印刷厂, 2004.

[2]袁鼎生.审美场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5.

[3]曹飞.艺术美学[M].山西师范大学戏曲文物研究所, 2015.

[4]冯天瑜.中华文化史[M].上海人们出版社, 2010.

产品的审美主义时代 篇3

小米的产品态度:对细节极致追求。“改改改…改改改…再改改改…”永远不厌其烦的改。用户用了我们产品是否会尖叫?是否会推荐给朋友?这是小米的两个终极KPI。它的KPI是尖叫点。看看乔布斯对苹果倾注的情感吧,就两个字:极致。

在苹果的鼎盛时期,苹果公司把产品的使命明确地设定为“客户尖叫度”,而不是“客户满意度”。这两种“度”的缩写都是CS,但二者大异其趣。符合预期与超出预期,从结果上截然不同,“尖叫”本身就是一种情不自禁的自我表达,它意味着二度、多度传播、推荐的可能性,而“满意”的传播力往往是强弩之末,行而不远。

值得注意的是,“超预期”有静态与动态之别。静态的超预期让人尖叫,而只有动态的超预期才能让人持续地尖叫。一个产品让用户尖叫一次并不算难,难的是让用户不断地尖叫。要命的是,每一次尖叫都在暗中扩张用户尖叫度的阈值(触发某种行为或者反应产生所需要的最低值),或者说都在暗中增加用户的钝感力。

同仁堂的对联:“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俗话说就是“货真价实”。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容易吗?同仁堂说:“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意思是说,在无人监管的情况下,做事不要违背良心,不要见利忘义;因为你所做的一切,上天是知道的。这是对自我的一种不断挑战。语言是有力量的,如果一个人重复一句话,别人就会信了,员工也信了,用户也信了。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没有自己的主体,世界把自己推到哪里就到哪里。另外一种人有自己的情怀,有自己的追求。在中国,用赤子之心做产品,才是最牛逼的思维。

当初我创业酷6的时候,是一个从搜狐和新浪出来的人,基本没有什么产品概念,融资、跑大客户、跑媒体、跑政府是以前我认为做CEO最主要的事情。后来,才发现自己最大的错误是:我根本没有产品意识。如果上天给我一个机会,我愿意坐在产品经理和工程师旁边。因为,不是凭借产品获得的东西,就算是一时获得了,有一天也会失去。

把眼前的事情做到极致,下一步的美好自然就会呈现。

乔老爷(1997年)说:要么天才,要么狗屎。

是的,今天是0和1的时代。99分=-1分。100分=0分。101分=1分。

99分、100分和101分之间,从量上看相差微小,在质上看何止天渊。100分实际值是0分,101分实际值是1分。用户体验是一个0和1的世界,是Nothing与Everything的世界。两个世界之外,还有“第三世界”,即-1的世界。这是一个可怕的世界,一个我们可以称之为“市场黑洞”的世界。你的产品一旦坠入这个黑洞,自然就会万劫不复。

过去的时代,同一个行业可以有很多种存在。今天,互联网时代,要么全输了,要么全嬴!

过去,我们做满意度调查。今天,满意度是应该的,满意度是0。现在是追求“尖叫值”,它是满意度的10倍。比尖叫值更可怕的是连续的尖叫值。

你会发现,今天做产品很痛苦,但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如果你愿意做一个随波主流的,那样也无所谓;如果你要做一个颠覆者、革命者,就要这样做。

雷军说:“极致就是把自己逼疯,把别人逼死。”只有把自己往疯里逼,才能把别人逼死,自己才能获得巨大的满足感和满意感。

张小龙说微信是演化出来的,不是规划出来的。今天是单点极致,把一个事情挖得足够深、够大;今天是杀鸡要用牛刀,少做一点事情,把事情做到极致就是最好的策略。人和人的智慧没有差别,就是用力的方向。少做一点,大家觉得会少赚一点,但做到极致,最后反而赚得多。

猎豹移动CEO傅盛说:“今天这个时代,只要做好一件事就能改变世界。”

工业时代必须要管理。互联网公司的核心都是火车头,一个人做好,可以做一帮。腾讯从QQ作为火车头,到今天微信作为火车头。一件事情做好,其它都会来的。

所以,极致是一种状态,不是一种功能。

2、审美与简洁

“繁”代表十全十美,但不等于完美。“简”是单点极致,把有限的资源用到极致。乔布斯重返苹果后,把100多款产品砍到4款。世面上的其它手机品牌一年做几十款产品,苹果一年推一款手机。颠覆式创新玩的是小单品、大概率成功的策略。简洁不是对功能的描述,是对某种精神状态的描述。乔布斯对盖茨的一句嘲讽:“盖茨是个‘没品味’的人。”那么,乔布斯眼中的产品经理是怎么样的?乔布斯是一个偏艺术的一个人。他说什么样的人最受欢迎?“爱音乐的人”!

2006年11月,当ipod推出市场,获得巨大成功之后,微软终于对ipod宣战,推出了zune播放器,和ipod外观相似,但没有ipod轻巧。两年过去,它的市场份额还不到5%。又过了几年,乔布斯直截了当地指出了造成zune缺乏灵感的设计和市场疲弱的原因,他说:“随着年纪增长,我越发懂得‘动机’的重要性。zune是一个败笔,因为微软公司的人并不像我们这样热爱音乐和艺术。我们赢了,是因为我们发自内心地热爱着音乐。我们做ipod是为了自己。当你真正为自己、为好朋友或家人做一些事时,你就不会轻易放弃。但如果你不热爱这件事,那么你就不会多走一步,也不情愿在周末加班,只会安于现状。”

是的,我能做好是因为我能发自内心地爱某样事物。乔布斯本人对物质没有那么多的追求,内心纯洁,这个世界上,有的人身上有灵性,乔布斯年轻的时候就修禅,进行灵性的修养,他的书房就像是一个禅室。

美国前副总统戈尔美演讲稿撰写人丹尼尔·平克写了一篇文章:《未来世界属于高感性能力族群》,他说:“世界将属于具有高感性能力的另一族群——有创造力、有同理心、能观察趋势、能为事物赋予意义的人。”

黎万强也说:“未来属于能真正理解消费情绪的品牌,而品牌背后的团队除了工程师更应该有设计师和艺术家,他们都是对生活高感知的人群。”

张小龙就是这样的人,他说:“心理满足的驱动力远胜工具,甚至赚钱。”微信,不是一个生钱的短信替代工具,这不是微信最重要的利益,他说“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他说的“一个”,代表“一类族群”,它是一个有调调的生活状态和世界,也就是用微信和不用微信的人,就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人。

张小龙说过:“‘爽’胜过功能。‘酷’是未来的体验方向。”他还说过:“不听摇滚的程序猿不是好产品经理。”他说:“一定要锻炼你的审美能力。你做出来的作品,就代表你的审美观。”

简洁不是把现象减少,而是挖掘下面的“一”。这是禅者的精神,不是以理性去说,而以直感去面对。任何需要说明书的产品都不是好产品。当然,产品命名也要简洁,品类也要简洁。

3、情怀

以前,品牌即品类;现在,品牌即情感。

互联网品牌是创始人、产品与粉丝之间的一场“合谋”。产品的的人格化品牌时代到来,一切的品牌将人格化。一切消费者将娱乐化。就像陈欧的“我是陈欧,我为自己代言”广告。

罗辑思维说:“用死磕态度来干产品。”

雕爷牛腩说:“用求道态度做一碗牛腩。轻奢餐。”还说,看得起歌剧的人才吃得起我的饭。

包括现在分享流行的“匠人精神”。今天的情怀不能光是普世价值观的逼格,要有自己的个性在里面。

审美主义 篇4

内容提要:尼采思想与中国知识人的关联,长期以来一直为学界所关心。本文试图以20世纪上半叶中国语境中尼采思想被接受与诠释的历史事实为依托,从知识社会学角度来探讨尼采审美主义在中国语境中的内涵与效应,以此考察尼采思想作为一种批判现代性的精神资源,是如何在中国的现代性进程中被创造性地阐释并发挥独特作用的。文章认为,以审美原则为最高原则来削平世界的深度模式,以个体审美体验来否定世界的本真意义,是审美主义的核心问题,也是其内在矛盾性的症结所在。以此为鉴,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现代思想的演进逻辑特别是审美乌托邦的意义及可能蕴涵的问题。

一、尼采思想与中国知识界相遇的一般情况尼采,这位自称具有“不合时宜的思想”的德国哲人,即使不是本世纪上半叶在中国知识界影响最大的西方思想家,无疑也应属于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列。从19梁启超在《新民丛刊》上发表《进化论革命者颉德之学说》[2],到19李石岑主持的《民铎》杂志编辑出版“尼采号”,再到李石岑《尼采超人哲学浅说》[3]和“战国策派”代表人物陈铨的《从尼采到叔本华》[4]等著作的出版,从王国维鲁迅到茅盾郭沫若……尼采的思想,在本世纪上半叶的中国始终受到知识人的关注。

就尼采作品的翻译而言,应该说也达到了一定的规模。据目前掌握的材料来看,鲁迅、张叔丹、肖赣、郭沫若、刘天行人等最早翻译的是尼采代表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AlsosprachZarathustra,1883-1885)的序言,《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全文,首先有一位无名氏发表在《国风日报》上的译本,其后郭沫若、马君武、肖赣、徐梵澄、雷白韦、高寒(楚图南)也有不同的译本问世。尼采的自传《看哪这人!》(EccoHomo,1908)则主要有包寿眉、梵澄、刘恩久、高寒等人的译本。另外徐梵澄还译了《朝霞》(DieMorgenrote,1881)和《快乐的知识》(DieFroehlicheWissenshaft,1882)两本书。还有一些短篇文字的翻译情况,这里不再一一列出。[5]

同样值得注意的则是国外一些介绍尼采思想和生平的著作也被翻译成中文出版,但这些作品主要来自英法和日本;德国人对尼采的直接论述则几乎没有涉及。比较著名的有英国人Muegge《尼采》一书[6],法国人HenriLichtenberger《尼采的性格》[7]和日本人三木清的《尼采与现代思想》[8]等。和许多西方思想传入中国的`情形相似,尼采思想在中国的流播,中间媒介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至于这一时期中国知识界涉及尼采的著作与文章更是数量可观;而受到尼采影响的知识者更可以说是大有人在。[9]事实上,尼采的超人思想以及打破一切偶像、重估一切价值等重要思想,在中国赢得了来自不同知识群落的广泛反响与回应,并从不同的侧面被赋予了具有中国特点的内涵。比如,章太炎是较早提及尼采的学说并将之与中国传统思想进行比较的重要思想家,早在19的时候他就说到:

要之,仆所奉持以“依自不依他”为臬极,佛学王学,虽有殊形,若以楞枷五乘分教之说约之,自可铸溶为一。王学深者,往往涉及大乘,岂特天人诸教而已。及其失也,或不免偏于我见。然所谓我见者,是自信而非利己(宋儒皆同,不独王学),犹有厚自尊贵之风,尼采所谓超人庶几相近(但不可取尼采之贵族学说)。排除生死,旁若无人,布衣麻鞋,径行独往。[10]

而几年之后(1915)谢无量对尼采的认识,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知识人在近代以来的大变局中所走过的心路历程。尼采思想的“多偏宕横决,易使人

审美主义 篇5

对审美想象在审美活动中的.有效运用这一美学课题的深入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认为在审美活动中审美想象一般具有三种表现形式:遐想、理想、构想,并结合生动的审美实践作了具体的分析探讨.

作 者:孙建章  作者单位:沈阳电视大学 刊 名: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LIAONING GUANGBO DIANSHI DAXUE XUEBAO 年,卷(期): “”(4) 分类号:B83 关键词:审美想象   有效运用   遐想   理想   构想  

审美主义 篇6

在生活中,到处都有美,大家都喜欢欣赏美。可以说“优美”这词本身就给人以美感。人们领会、欣赏美的过程就是一种审美活动。而“美”从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总是依托一定的事物而存在,或寄托于自然;或寄托于艺术;或寄托于人的心灵。因此,人们的审美活动离不开具体的事物。

反过来说,人们在遇到美的事物时,总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审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这些审美活动是人类社会文明的象征。 而美常常又和真、善结合在一起共同组成丑、假、恶的对立面,也就是说,美常常与道德纠缠在一起。因此,审美的过程,也是净化灵魂的过程,审美对每一个人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席勒说:“从感觉的被动状态到思想和意志的主动状态这一转变过程,只有通过审美自由这个中间状态才能实现;……总之,若是要把感性的人变成理性的人,唯一的路径是先使他成为审美的人。”可见,审美活动是促使人性获得完善的手段之一。对于学生来说培养正确的美学观念,学会如何欣赏美是很重要的。因为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基本上还未形成定局,辨别美丑的能力还不足;他们的模仿能力又特别的强,有时难免模仿一些不良的行为。

语言艺术是最为常见的艺术,它和美学天然地联系在一起。因为审美的门户是感知,而语言和人的感知紧密相连的。语文课当然也就与美学紧密相连。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不仅在于教学程序的流畅;学生语文知识的扩展;学生阅读语文能力的提高;更在于学生心灵得以陶冶或震撼。文学作品对人的感染作用是举世公认的。

因此,语文老师应该选择一些容易引起学生共鸣的课文来进行审美教学。对于高中学生,教师可适当介绍一些美学基础知识,让学生了解四大问题:什么是美?美有哪些种类,各有什么特点?审美有些什么意义?如何审美?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当然这种认识还不深刻,但经常审美实践就会逐渐加深的。 《荷塘月色》是用于审美教学最为理想的散文。《荷塘月色》是一篇美文,它具备三大美。

(一)语言美。从文字运用语音为其物质外壳来说,它与音乐有共同性。

闻一多主张的诗歌三美之一就是音乐的美。《荷塘月色》的语言具有很浓重的音乐之美。叠词的运用增加了语言的柔美,显得舒缓从容,如“田田的叶子”、“脉脉的流水”“薄薄的青雾”……而整句和三句的交错,造成参差的美,这些使本文的语言有了一种灵动的美,就像音乐一样。

(二)意境美。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中特有的重要范畴。

中国画和中国古典诗歌都强调这点。画家郭熙说:“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看此画令人生此意,如真在此山中,此画之景外意也?quot;朱自清深受中国文化的熏陶,他的散文有不少具有这种意境之美。本文中更是出神入化。而”形似“中求”神似“,是意境的创造的基本要求。《荷塘月色》通感的运用恰如其分的表现出着一点。其实从审美角度来看,”通感“是一种心理现象,在审美活动中,运用通感的心理功能可以使人产生新鲜隽永的意象。”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就调动读者的通感心理,在想象中感知了文中景色的音乐般的美感。(意境的美同语言描述的景物之美也是紧密相连的,就这一点来说,它也就是语言美的一个方面。)

(三)感情美。情感活动是艺术思维中重要方式之一。

”感情是诗情天性的最主要的动力之一。“(别林斯基)我们常常能从朱自清的散文中感受到作者浓厚的情感。《荷塘月色》中作者的感情是较为含蓄复杂的,具有一种含蓄之美。它就像一根系住风筝的线,并不很明显,但始终存在;有时夹杂在写景中,有时直接闪现。一会儿是淡淡的喜,一会儿是淡淡的愁。一种想摆脱而有无法摆脱的痛苦困扰着他。他把这种感情用语言传送给我们,让我们在对《荷塘月色》审美活动中感知它,同时我们的.心灵也受到震动。

可以说我们读这篇散文,读到的不仅仅是作者所表现的思想感情,不仅仅是文中景色之美,更有心灵的战栗,它使我们更爱一切美好的东西。 根据《荷塘月色》的这些特点,可侧重从审美的角度来教学。 首先是对课文的潜心研究与精心设计。自己反复研读《荷塘月色》,做到背出课文,对课文的主题、结构、重点句子等等了如指掌。

阅读借鉴别人的《荷塘月色》的教学方案,抓住《荷塘月色》的景物描写、语言特色、作者抒发的感情,从审美角度来备案,又从学生的认知、审美能力等出发具体备案。设计好主要提问和课堂用语。(当然上课时要按学生的具体反馈而作相应的变化)(具体备案见附录)另外,可准备一些有关月下荷塘的中国画,和有关的乐曲,告知学生艺术的美感是相通的。 课前安排好学生的预习内容。学生除了完成教材中安排的思考题之外,还需对课文进行质疑,至少提出两个问题,并思考教师提出的预习题:阅读之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你感到最美的句子是哪些?或请一些有一定绘画基础的同学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的理解画出一张《荷塘月色》图。 当然,并不是每一课都有必要从审美角度教学的。

学生需要提高的语文水平是多方面的,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的途径方法也是多方面的。在这重视教育的年代,在这教育方面百花齐放的年代,相信有很多人正在作这方面的探索。

参考资料:《美学基本原理》(王长俊等编写)

审美主义 篇7

审美教育直接滋润、培育着人的心灵, 激励、振奋着人的精神, 使人的个性在美感中得到了和谐而完美的发展, 也使人们从愚昧、野蛮、丑恶中解脱出来, 进入了一种真、善、美的和谐境界。这种和谐的境界标志着人类历史已进入了一个兴盛的文明时代, 象征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光明和人类的和平。人际关系在一种轻松愉悦、和谐优美的社会大家庭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所以搞好审美教育工作是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键所在, 而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投身于审美教育工作, 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审美教育在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 有着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审美教育用以解决人们对现实的审美需要, 掌握美的本质规律, 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道德情操, 从而把审美教育活动变为人类改造物质世界的动力源泉。因此, 审美教育是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

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主要涉及社会主义中人际关系、人的思想意识、思维和心理等方面的文明, 这些都集中反映了人的“精神美”。对全体人类讲, 就是社会的“风气美;对整个民族讲, 就是一个民族的“气节美”;对每个人来讲, 就是一种“精神风貌的美”。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 就是向人们传授共产主义思想, 用共产主义思想去启发人类“苟日新, 日日新, 又日新”, 想象美好的未来、美好的明天, 从而激发人类向着崭新的目标奋斗的信心。特别是激发和培养广大青年认真学习科学知识、建设祖国、热爱祖国的浓厚感情。

审美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因素。在社会主义教育活动中, 审美教育具有特殊的动能和作用, 它能以美诱人、以美感人、以美动人、以美育人。下面拟从教育的角度, 分别从四个方面就审美教育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之间的关系加以论述。

1 心灵美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作为“四美“之一的心灵美, 之所以冠名在“四美”之首, 是因为心灵美是一种诚实的美, 是“四美”的核心和灵魂。没有心灵美, 就无所谓诚信与诚实。在社会生活中, 无诚信与诚实,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无法想象的。人的心灵美, 是通过人的语言和行为表现出来的。一个人的真正存在的价值, 就在于内心世界的诚信与诚实美。有了心灵美, 才能孕育出朴实无华的语言美;有了心灵美, 才能表现出礼貌大方、举止文明的行为美。

心灵美要从思想、品德和情操三个方面加以要求与培养, 使人们达到“格物、致志、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境界。

思想修养的核心, 是要树立远大高尚的生活信念和崇高的革命理想, 要具有爱国主义思想和正直、诚实的美德。理想是一个人所信仰、向往、追求的奋斗目标。人没有理想, 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奋斗的方向和生活的信心, 思想就会黯淡无光、生活就会失去意义, 行为就会放荡不羁, 无所不干, 无恶不作, 游离四所, 漂泊四方。真如此, 其社会危害实难估计, 负面影响相当巨大, 严重影响、干扰着人们的正常学习和生活。所以进行人的思想教育与情操陶冶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 任务是艰巨的, 职责也是巨大的。

那些有志气、有抱负的青年人, 时常把自己美好理想同共产主义远大目标联系在一起, 并不断矫正自己的行为和执着不懈的追求, 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实现美好的理想, 只有这样才算真正意义上的美的心灵。

爱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在我国各民族历史上的例证是不胜枚举的。这些爱国例证对我国各族人民而言, 都是一种巨大而宝贵的精神财富。爱国主义集中表现为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 表现为人们为争取自己祖国的独立富强而英勇献身的奋斗精神。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 对一个教育工作者而言, 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爱国主义崇高精神, 是当前思想战线和教育战略上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抓好了这项工作, 就抓好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社会就能稳步发展, 国家才会长治久安, 百姓就能安居乐业, 天下就将太平无事。

思想品德和情操, 是共产主义道德品质和感情。共产主义道德反映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它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崇高目标, 以维护集体利益为出发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等, 都是共产主义道德的原则。

我们向青少年进行道德情操教育时, 要从“正直、诚实、无私”方面努力, 要求青少年公正无私、实事求是、坚持真理、敢于同不良现象、行为作斗争。培养具有爱国主义思想和正直、诚实的美德主义感、民族自尊感、集体主义感、阶级友爱感、羞耻感、荣誉感和责任感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2 “语言美”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语言美同行为美一样, 都集中反映着一个人的外表与内在美。在人类社会交往中, 相处是否融洽、谈判是否成功、关系是否密切, 语言美与否十分关键, 其作用不能低估。语言美就是要在社交场合中使用和推广礼貌语言, 做到“和气、文雅、谦逊、大方、有度”。不讲粗话、脏话和挑矛盾、不利于团结的话, 不强词夺理, 不戳人的伤心之处, 恶语伤人等。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 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情达意的工具。一个人的思想、精神、志气、情操, 无不是通过语言美表现出来。我们提倡使用美的语言, 对于促进人类安定团结、相互尊重、彼此友善、相处和谐、恢复和弘扬中华民族注重礼仪的优良传统具有积极和现实意义。

爽朗明快、朴实无华, 是一种语言美;幽默风趣、诙谐生动, 是一种语言美;清新秀雅、善于比喻, 也是一种语言美。要做到语言美, 首先要加强思想品德的修养, 用共产主义道德规范要求, 用《公民道德准则》来指导人们的一言一行。要使自己的语言美, 还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一个学识渊博的人, 谈吐不仅文雅不俗, 其旁征博引、导经据典不少, 要有语出“四书”、言达“五经”的博学, 而且内容丰富、含义深刻, 出口成章, 妙语连珠, 这是美好思想和具有丰富知识的完美体现。这种美的语言, 也能体现一个地方、一个民族、一个国度精神文明程度的高水准。

3 行为美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美是人的外表美的体现, 是要求人要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 做到“勤劳、友爱、遵章、守纪”, 不损害集体利益, 不破坏公共财物, 不危害社会秩序。不论是在家庭, 或是在社会其它公共场所, 都要以大家约定俗成规范的行为标准要求自己、指导自己、约束自己, 做人们学习的榜样, 使之影响着人们好的行为习惯, 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自己的努力。

4 环境美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环境美是一个人勤劳肯做的最终体现。除自然美的环境因素而外, 最终直接影响着环境美的主要因素是人, 是人的勤劳行为。一个家庭、一个单位环境的好坏, 主要因素同样在于人的勤劳行为。

环境美代表着一个地方、一个整体、一个民族、一个国度的风貌, 其真正意义在于它能否满足人的精神生活需要, 提高人们的生活情趣。环境美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是净化社会风气, 抑制精神污染, 认清善恶美丑, 努力创造和美化学习环境、生活环境, 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 把我们社会改造成为高度精神文明的典范, 让人们更加美好幸福地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之中, 沐浴着“大家庭”的春风, 享受着“大家庭”的温暖。

社会主义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是实践中的共产主义。在这个实践过程中, 人们不仅按照美的规律改造自然与社会, 同时也按照美的法则造就人的自身和完美。物质生活资料的丰富不会自发带来精神生活的丰富, 只有将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了, 才能有效保证人类物质文明的丰富。因而,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任务远比物质文明的建设艰巨得多, 困难得多。从人类奋斗的最终目的看, 与其说要建设一个道德的社会, 不如说要建设一个审美的社会。让人们在审美中不断丰富的那种非功利的、非利害关系的审美情感正是达到大公无私境界的坦途, 非功利所带来的将是大而无际的功利。共产主义社会既是人类理想的社会, 也是人类完美的社会。

浅论表现主义电影的审美初衷 篇8

[关键词]表现主义电影情绪与感觉

表现主义作为美学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各个艺术领域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表现主义艺术家用文学、绘画、戏剧及电影等诸多艺术形式淋漓尽致地表现当时的时代潮流,可以说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表现主义艺术是先锋艺术。电影艺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兴的艺术门类。在发展初期即与表现主义思潮碰撞,被表现主义赋予了新的美学内涵。

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原为艺术史与批评的专用语,意指不再把自然视为艺术的首要目地,以线条、形体和色彩来表现情绪与感觉作为艺术的唯一目地。表现主义电影则发源于1920年的德国,此种电影中的演员、物体与布景设计都用来传达情绪与心理状态,不重视原来的物象意义。表现主义是大约在1908年开始在绘画以及戏剧领域出现的一种艺术风格。这种新兴艺术风格在德国表现优胜。表现主义属于兴起于20世纪初的反动写实主义的几个流派之一。表现主义的绘画往往运用大块色调或者运用动画卡通样的线条来完成构图。人物的脸可以扭曲往往表现出一种古怪阴沉的特点。建筑房屋往往扭曲着生长,路面有时深陷下去或者突兀起来。其实表现主义的出现是摄影以及电影出现之后的文化返潮显现之一。当人类可以完全写实的记录保存下客观环境之后,对于整个艺术界来说感到了一种莫大的威胁。电影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绘画走向了抽象主义的道路。因为在真实世界的复原上传统艺术形式特别是绘画已经无法与电影和摄影相抗衡。所以转向了用风格化的形式表现对象的内部世界。而电影作为新兴技术形式(当时普遍不认可电影是真正的艺术)也迫切得需要得到艺术界的认可。于是在复杂的情况下德国的表现主义电影的出现也成了理所应当的了。

以影片《卡里加里博士》为标志的德国表现主义电影的诞生,从1919年-1924年大致经历了5年的时间。这一电影美学流派同上述法国先锋派电影中的各种美学流派一样,受到先锋主义文艺运动的影响。德国表现主义开始于1910年的慕尼黑,它首先在绘画中,而后在文学、戏剧、音乐及建筑艺术中相继出现,形成了一场文艺运动。表现主义受后印象主义的影响,反对印象主义中残存的中心透视的传统空间法则,他们尤其受到高更“野人画派”的影响,强调作品的直觉感受和主观创造,不求复制现实、对理性不感兴趣,他们崇尚原始艺术的非实在的、装饰性的美。并以浓重的色彩、强烈的明暗对比创造出一种极端的纯精神世界,致使超现实倾向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表现主义的美学追求,在德国战败后的那个动荡不安的社会中迅速地发展起来,在柏林的街道、商店、剧场和咖啡馆中,招贴画、广告画和装潢设计都被蒙上了一层表现主义的色彩。德国艺术家仍对于社会现实愤然不满,并采用表现主义变形、夸张和奇特的艺术语言,作为他们内心恐惧、焦虑的外部精神的流露。在这样一种社会政治、文化的背景下面,表现主义的电影诞生了。表现主义电影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有:罗伯特·维内的《卡里加里博士》(1919年),以剧中人物弗朗西斯的叙述,揭示了卡里加里博士的邪恶和他对社会所施加的暴力和恐怖,创造出那个纯属于精神病患者的幻想世界。保罗·威格纳的《泥人哥连》(1920年),描写了一个由社会政治所造就的专制暴君的残酷性,并借此转喻为威玛共和国初期德国的命运。弗立茨·朗格的《三生记》(1921年,又译《疲倦的死》),在命运之神囚禁着千万条生命的高垒坚壁的城堡中,一次爱情与死亡的冲突,终于征服了命运之神。

电影是表现主义较晚进入的艺术类型.这方面的影响更多地直接来自于其他的门类。首先是表现主义文学为电影提供了创作思想的抽象,或者也可以说向表现主义电影提供了可以参照的主题。表现主义的作家们反对将写作定义为对现实的描摹,他们认为文学的品质和力量都来自于对内在的实质的揭露。作家理应穿越日常经验的表层和外在世界的环境,直接抵达灵魂的处所。一切外在的表象的东西在表现主义作家开来都是暂时的偶然的,并且是不重要的。从这样的立场出发,表现主义作家们反对印象主义仅仅停留在现象层面的肤浅,同样也反对自然主义对生活现象的陈旧摹写。他们的中心在于穿过具体可感的表象与个案,获得对抽象的永恒的内质的把握。表现主义文学强悍而纯粹的美学宣言不仅只是反叛,是对二十世纪主流文化的悖逆,而且是一种在场的创造,是对时代疼痛的敏感与内省。在19世纪80年代,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刊登文章,回顾世纪初的文艺运动,将它看成是中产阶级浪子的不满和沮丧的产物,是一种带有自由意志论的时代精神和社会反叛形式。

在表现主义作家的笔下,秩序是作为反秩序的结构而存在的。如果是在那样的一个恐怖时代中,我自己有可能就是A,也有可能是K,或者其他的字母或者数字,随着这种臆想到来的,是更加可怕的恐慌。我担心我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甲虫或者别的什么动物,在某一个清晨或者人们在谈论礼节和仪式的傍晚,我突然看见自己的影子。听到人们的尖叫声,他们睁大了眼睛,用手指着我,可能有一些人还会跺脚。不管我是A,或者K,或者其他的任何一个数字,我都将是土地测量员或者莫名其妙被枪毙的囚徒。蹉跎,茫然,紧张,最终死于未知。

当这样的情绪从文字表现变为影像表现的时候,它拥有了更强大的感染力。表现主义电影导演们将镜头升向卡夫卡或者特拉克尔的世界,在那个被扭曲的、被隔绝的、被遗弃的世界中寻找题材。他们关注畸形社会中的心理非常态,关注那些焦虑与紧张的情绪,力图透视那些狂乱行为背后的深层动机和原因,用主观化的影像风格来反证社会事实。

审美鉴赏主题班会 篇9

活动班级:高一2主持人:王兰兰班主任:梁建国

活动目的:

1.培养学生正确认识美,正确进行穿着打扮。

2.使学生认识美不仅仅表现在外貌上,更应该落实到行动上。

3.让学生的注意力从穿着打扮转移到学习上,健康成长。

活动准备:

1、找两名朗读水平高的学生准备朗读《心灵美才是永恒的美》。

2、搜集一些名人对于心灵美的看法的资料。

3、请学生写小品并找几个有表演才能的学生表演小品。

活动程序:

一.主持人上场,导入正题

二、看照片,评论美

我们学生对明星很感兴趣,有的成了追星族,以明星为标准,为生活中的榜样,这应该不是坏事,但是要寻找正确的标杆,下面,看一组明星照,看看他们美吗?

1.酒井法子的剧照2.张柏芝3.林志玲

看了这些照片,同学们肯定觉得很美,确实,老师也认为很美,但是再看看这些明星所做的事:酒井法子吸毒、张柏芝的艳照门事件,林志玲逃税,你们现在还觉得她们美吗?

结论:明星≠美

三.看照片,思考美

1.看我班几组图片,谈谈对流行发型的看法。

女生们还要拿你们的刘海去挡住你们漂亮的脸蛋吗?

我们的发型是否该回到过去?

结论:流行发型≠美

2.看图片,辩论:改了窄裤脚就真变漂亮吗?

结论:窄裤脚≠美

3.想一想: 校园里同学打扮上还有哪些这样不和谐的“美”?

4.议一议:请同学讨论一下为什么这些让你觉得不和谐?

启示:中学生要注意仪表美,装扮要符合中学生的年龄、身份

5.学生这样打扮最合适,在《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对中学生的衣着打扮有明确规定:

(1)要求穿着朴素、大方、得体,符合中学生身份,不穿拖鞋。

(2)佩戴校徽、团员佩戴团徽。

(3)不染发,女生不披发。

(4)不戴首饰。

我校对男生发式的规定“前不遮眼,侧不掩耳,后不及衣领”

6.周总理仪表格言,“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钮必扣、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周总理对自己的仪容仪表的要求,值得学习借鉴。

四.看表演,辨真美

小品: 公交车上

小品简介:在一辆共交车上,坐着一位时髦漂亮的女郎,乍一看给人的感觉很美。此时,刚好有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大爷上了车,不小心踩了她一脚。于是这位“美丽”的女郎立即杏眼一瞪,满脸怒容,张口就骂:“你这老不死,怎么把我的新踩脏了。”公交车上,一位穿得土里土气的农村姑娘,主动让位给这一位拄着拐杖的老大爷,人们投去了赞扬的目光。

1.说一说:①你们对这两个女孩子的看法?哪里美?哪里不美?

②谁的审美观发生了变化?

启示:

内在的不美影响了外在美

内在美弥补了外在美的不足

2.名人如是说:

形体之美要胜过容颜之美,而优雅的行为之美又胜过形体之美。

——培根(英国)

人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而是因为可爱而美丽。---列夫•托尔斯泰(俄国)

一个人的美不在外表,而在才华、气质和品质。———马雅可夫斯基(俄国)歌德曾说过:“外在美只能取悦一时,内在美方能经久不衰。”

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人的美并不在于外貌、衣服和发式,而在于他的本身,在于他的内心。”

3.何谓:“内在美”?

人的内在美是指人的内心世界的美,是人的思想、品德、情操、性格等内在素质的具体体现,所以内在美也叫心灵美。

包括:正确的人生观和人生理想;

高尚的品德和情操;

丰富的学识和修养

五.看视频,感受美

1.中国最美女孩孟佩杰:最美女孩美在哪?短片中何以体现?

2.网络诗:《致最美女孩》

六.形成共识:心灵美才是永恒的美

朗诵《心灵美才是永恒的美》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谁不希望自己在别人眼中是美的呢?可什么才是真正的美,却值得我们每一个人,特别是中学生深思。许多人注重外表的修饰,认为这就是美,不错,着是美,但并非美的全部,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人的美并不在于外貌、衣服和发式,而在于他的本身,在于他的内心。” 这句话抓住了美的本质。

本来,沐浴在温暖的阳光雨露里的中学生,充满蓬勃朝气,洋溢青春活力,红扑扑的脸蛋,亮晶晶的双眸,黑黝黝的秀发,无不闪耀出迷人的光泽,给人以纯洁、清新、健康的自然美的感觉。但遗憾的是,我们有些人为了显示自己漂亮、时髦,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打扮、粉饰自己,结果反而给人以矫揉造作的感觉,我们应该懂得,在美的世界里,没有什么比心灵美更令人陶醉的了。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应该用渊博的知识充实自己,高尚的行为感染别人。立志、进取、勤学守纪、尊师爱友、举止文明、博学多才,这才是真正的美!

美不在外表,而在心灵,再美的鲜花也有凋零的时候,再美的容颜椰油衰老的时候,只有心灵美才能经久不衰,让我们不懈地奋斗与追求,使自己的心灵净

化,格调升华,创造经久不衰的、永恒的美。

七.班主任总结

八.班会结束

材质审美教案 篇10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版画的含义及其种类,了解版画运用不同材质来创造美的作品。

2.通过学习,掌握黑白木刻的制作过程及材料的运用。3.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精神,同时激起学生对版画的兴趣。教学重点:学习黑白木刻的制作过程及印画方法。教学难点:黑白木刻的制版方法。教学用具: 1.教学课件;

2.范画约5张

3.刻刀、木板、棋子、勺子、马克笔、滚筒、墨汁等印画工具。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采用图片展示的形式,展示一些版画制作过程中需要用到的材料,在学生对版画还没 有很深了解的状态下,提出疑问:你能将以上的东西联系在一起吗?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导入新课:讲解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提问,让学生们说说对版画有哪些了解。3.课程讲授: ⑴讲解版画的含义及种类。

⑵通过图片讲解黑白木刻的制作过程,用实物展示制版的各种材料使用方法.包括木板、刻刀等。

审美主义 篇11

关键词:浪漫主义情感论音乐审美观 和声的进行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19世纪初,黑格尔所建立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在欧洲整个意识形态领域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这个体系中,黑格尔把“绝对精神视为万事万物的本原,认为自然及人类社会中的一切变化多样的现象,都是这种绝对精神的感性显现”,在这种思想观念的影响下,音乐审美观念以主观感性、抒情性、心理刻画为美,所以浪漫主义音乐家重感性,而理性却属于次要地位,音乐形式也较少受理性的制约而显得自由、无拘束。在和声进行方面,也由于审美观念的变化,表现出了许多与古典主义不同的特征。

一变格进行、阻碍进行、下三度根音关系运用明显增多

属三、七和弦到主和弦的正格进行是古典时期最典型的一种和声进行形态,因为属和弦到主和弦的进行体现了调性的逻辑性,这种逻辑性是由导音到主音的倾向性以及不协和到协和的期待性等决定的。而变格进行由于缺少导音到主音的倾向性,所体现的调性逻辑性远不及正格进行,正因为这样,“变格”在希腊文里具有不完整和畸形的意义,而在一个“一切都要在理性的法庭面前做合理解释”的时期,具有不完整和畸形意义的变格进行的运用肯定比正格进行的运用要少得多。然而到了19世纪,人们在审美观上更强调的是主观感性,而主观感性的真实性和客观性具有不确定的特点,用不完整和畸形意义的变格进行来表现主观感性在真实性和客观性方面的不确定特点,那是再合适不过了,所以浪漫主义时期变格进行在和声运用中的地位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为了表现主观感性,作曲家甚至广泛运用“反理性”的阻碍进行,为什么我们这里把阻碍进行说成是“反理性”的进行?因为v(7)—I的进行在和声中是对调性逻辑的集中体现,正是由于它的广泛运用,调式和声才能发展成调性和声,所以古典时期V(7)进行到I级似乎成了音乐进行中的“天理”,V(7)进行到VI的阻碍进行只有在音乐段落的结束处才偶尔用一下,并且之后一般要接一个正格终止,取得延长终止和延迟主和弦出现的作用,而浪漫主义时期这种进行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运用,有时它并不和正格终止连接在一起,这是浪漫主义时期理性的审美观让位于感性的审美观的一种体现。如在瓦格纳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多处使用这种进行,起到了突然的效果和象征的意义。例如这个作品的第二幕第二场即将结束前的片段,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激情澎湃的相互拥抱,唱出“噢永久的夜,甜蜜的夜!”处的音乐,在升F大调上,它的和声进行是:前两小节为II级降五音七和弦,第3、4小节为重属降五音变和弦,第5、6小节为属七、九和弦,它进入升F大调的VI级,即它平行小调的主和弦。前面的和声表达了他们强烈的激情,而这一VI级和弦则象征着暗夜的色彩。

另外,浪漫主义音乐家只在乎主观感受,从来都不会使固定的音乐形式来限制他的内心表现,所以各种根音关系的和声进行都是他用来表现主观感受的手段,在各种根音关系中,除了古典时期常用的一些根音关系外,下三度根音关系也是浪漫主义作曲家比较喜欢使用的一种和弦连接。由于这种进行缺少功能逻辑,所以古典时期的作曲家对它的运用还是非常的慎重,但是到了浪漫主义时期,这种进行的运用不再有所顾忌。虽然下三度的根音进行是力度性强进行,但这种根音关系的两个和弦只有一个音不同,根据音乐审美心理规律,音乐进行中所出现的新材料越少,音乐所体现的动力性就越小,并且它们的根音之间的距离不大,所以它的力度性比四五度根音关系要小的多,再加上三度根音关系的两个和弦在音响上具有明显的色彩变化(因为它们之间一般是大小三和弦的关系),所以比较适合表现抒情与细腻的主观感受性作品,

二和声的各种意外进行和平行进行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这里的意外进行是讲古典时期通常不用的一些非功能和声连接,如属七、副属七不解决到主和弦或临时性主和弦而进行到其他和弦等。这些意外进行对于表现浪漫主义的主观情感审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的主观情感是一个包罗万象的万花筒,紧张、疑惑、好奇、叛逆、神秘、冲动、妒忌、怪诞、幻想的破灭、甚至有意识的躲避某些引起痛苦的事物或回忆等等情绪或情感都包含在这个万花筒里。单用公式化的、理性的功能和声进行是不可能完全表现出如此丰富的主观情感的,此时不符合古典常规的“意外进行”就成了一种非常必要的表现手段。如浪漫主义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曲家瓦格纳在他的《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中多处使用这种意外进行来表现作品丰富的主观情感,如在它的第二幕第二场结束处进入第三场的交接点,伊索尔德与特里斯坦两人爱情表达的高潮处,唱着“最高爱情之乐”,而在最后的“乐”之处,从B大调属七和弦进入F音上有倚音的减七和弦,它比减七和弦有更强的紧张度,强烈而突然。这是特里斯坦的侍从急奔而入,报告国王等人追索至此,音乐以意外进行制造了戏剧性紧张气氛。

又如这一乐曲在第二幕第三场,特、伊的相爱被国王追踪发现后,国王问特,“你如此使我受辱是什么神秘原因”后,乐队奏出这一“爱的欲望”动机,但并未像原型那样停在属七和弦,而是根音与七音做半音下行与上行,相等于增六度的进行方式而进入升G小四六和弦(a小调的低半音调)。四六和弦是比属七和弦更不稳定,更需解决的和弦位置。在这一和声的背景上,特里斯坦唱出:“噢,国王,我不能告诉你,你永远都不会知道你的问题”。和声表现了歌词中国王那种疑惑的心理状态。在这段音乐的最后E属七和弦用相同的方法进入降A大四六和弦(与升G小四六和弦是同主音大小调式的变换),表现了特里斯坦不顾私情被发现,仍沉浸于爱之夜晚的神奇梦幻之中。当然,这种和弦的意外进行不只是瓦格纳喜欢经常运用,浪漫主义的其他作曲家也喜欢运用,我们不在此一一例举,只不过瓦格纳把这一意外进行的表现手法发挥到了极至。

浪漫主义时期大胆运用和声的另一方面是较多的运用各种平行进行。平行进行在古典时期较少运用,因为这种进行削弱了声部的独立性,削弱或甚至取消了和声的功能逻辑,也就违反了古典时期理性的审美标准,所以古典时期有些平行进行甚至是被禁止的。到了浪漫主义时期,人们在审美上强调更多的是感性,为了表现主观感受,他们可以冲破任何音乐形式的制约,而各种平行进行都有它自己独特的色彩和表现力,所以浪漫主义的作曲家并不忌讳使用这种进行,他们在较长的段落或整个段落,甚至有时整首乐曲都使用这种进行。例如,被称为“钢琴诗人”的肖邦,他的钢琴练习曲第十八首就使用了平行三度的进行,所以有人把这首练习曲称为三度练习曲。据说在写作的时候,他想象着“当时波兰流亡者在旅途中,马车的叮当声在响,从远而近,又从近而远,沿着茫茫无尽的雪橇路,被流放到远方去的情景”。乐曲一开始便轻轻奏出了平行三度的进行,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好像车轮辚辚与车铃叮当之声在交响,仿佛一副安静、略带阴沉的晚秋的景象,而一个孤独的旅行者,这时正随着这铃叮当之声沉浸在对祖国回忆和冥想之中……,这段传说虽不一定可靠,但乐曲确实表达了作者诗人般的感情。

平行空五度的连续进行在音乐的表现上是非常富有特点的,古老的奥伽农、民歌与原始音乐,特别是采用民间风笛持续低音的形式,其中都充满了平行的空五度。它的空洞的音响,光秃秃的音色,使“空五度成为一种表示忧伤,凄凉,不安与神秘的最恰当的和弦”,再加上空五度的平行进行在原始和中世纪早期教堂音乐中经常出现,所以也比较适合表现民间特点、浑沌、初开、原始野蛮、宗教信仰、田园风观和异国情调等。由于平行五度具有如此多的表现特点,所以浪漫主义作曲家绝不会因为这种进行削弱了了声部的独立性、违背了均衡对比的美学原则而不去使用。如肖邦在他的许多马祖卡舞曲中经常使用这种空五度来模仿波兰民族器乐和表现民间音乐的特点。例如肖邦钢琴曲马祖卡舞曲作品24之2,这首乐曲的低声部采用了平行的空五度进行,以此来模仿民间乐器——风笛的色彩和风格,又例如李斯特在他的《恰尔达什舞曲》中,整首乐曲使用了仿佛带有悲伤、痛苦含有半音性质的平行的空五度进行。

三较多的运用色彩性弱功能的和声进行

色彩性弱功能是相对于力度性强功能来说的,它们之间具有不同的表现作用,力度性强功能强调的是力度性与逻辑性,色彩性弱功能强调的是对音乐形象的表现与塑造,所以在不同的时期它们在运用上的地位是不同的。和声的色彩性是指用视觉方面的印象来象征听觉方面的感受,它的范围非常广,有的属于亮、暗的区别,有的属于丰满与空洞的区别,有的属于清彻与混浊的区别,有的还可以有暖与冷的色彩区别,甚至有的难以用形容词来说明,例如增三和弦的奇异的音响效果等等。和声的色彩性与许多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现在主要从色彩性弱功能进行的角度来分析它产生的原因。古典主义时期弱功能的和声进行是很少运用,因为古典主义者相信“理性一定能够取得胜利”,并且启蒙思想家强调音乐内容决定音乐的形式,所以他们的审美观有着较强的功利色彩。当他们论述音乐及其他艺术问题时,总是把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这一最终的功利目的放在首位。因此在他们眼里,“音乐必须是传达思想的载体和服从于概念的工具,如果音乐不承担这种载体或工具的职能,就将被视为毫无疑义”。所以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大多体现了一种相信理性一定能够取得胜利的积极乐观的情绪。但到了浪漫主义时期,由于社会的发展变化,人们的审美意识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理性的失败导致了感性的发展,这种发展必然带来和声的非理性(这种非理性是相对于古典理性的功能逻辑来说的)进行的发展。这是审美意识能动性所产生的必然结果,所以浪漫主义时期为了表现丰富的主观感性,大量的运用各种弱功能的和声进行。其实色彩性的弱进行在古典时代以前的音乐中,特别是在17世纪左右的和声式的圣咏和牧歌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这个时代的圣咏中,最常使用的就是VI级到V级的弱进行,这对于听惯了古典派音乐强进行的人来说,会感到完全是特殊的一种音响。它所描绘的柔和与圆润,总给人以古色古香的感觉。然而在浪漫派以后的音乐中,这种弱进行的和声却被当作一种新的表现手法而运用,如上述,在古典音乐中这种用法极为少见,但在被称为开浪漫之先河的贝多芬的后期音乐中,由于部分的使用,描绘出肃穆典雅的情调,如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作品第111号的音乐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在贝多芬之后的浪漫主义音乐中弱进行获得了更快速的发展,这对于表现浪漫主义所追求的主观性情感起到非常巨大的作用,如在李斯特《船歌》结束的片断中,运用了I—VI—I—III—I连续三度的和声进行,其中包含了上三度的弱进行,描绘了静谧的意境。又如勃拉姆斯的《降A大调圆舞曲》,这个乐曲多次反复运用VI—I的弱进行,使乐曲增加了含蓄、温雅的性格。这种不被古典作曲家所重视的弱进行和声,由于浪漫派作曲家的使用,又使它焕发出了迷人的光彩。

以上,我们对浪漫主义情感论的音乐审美意识对浪漫主义时期和声进行所产生的影响做了一些具体的分析,从这些分析中我们很容易看到,浪漫主义在音乐审美上强调的是个性的发展,强调的是个人主观情感的抒发,这就影响到浪漫主义时期的和声进行。总之,浪漫主义情感论音乐审美观对和声进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黑格尔,朱光潜译:《美学》(第三卷上),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

[2] 湖北艺术学院《和声学术报告会》办公室编:《和声学术报告会论文汇编》,1979年版。

[3] 莫·卡纳:《当代和声》,人民音乐出版社,1983年版。

[4] 邢维凯:《情感艺术的美学历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

上一篇:部室车间一岗双责汇总下一篇:银行票据业务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