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贷款诉讼时效

2025-01-08

不良贷款诉讼时效(共8篇)

不良贷款诉讼时效 篇1

当前,部分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前减后增,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法律意识淡薄,法律内控机制尚未建立,不善于依法管贷和维权,从而导致诉讼时效丧失,贷款形成风险。因此,农村信用社迫切需要建立健全法律内控机制,使信贷资金始终处于严格的法律监控之下,确保信贷资金的安全性、效益性和流动性。

一、积极主张权利,确保贷款的诉讼时效期

在信贷管理中,面对贷款诉讼时效即将届满,由于债务人信用淡薄、恶意逃债,农村信用社在主张权利的过程中困难重重,遇到的第一个拦路虎就是贷款诉讼时效的确认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一百四十条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可以采取多种自救措施,使诉讼时效中断后重新计算,以充分实现信用社的债权。

具体说来,农村信用社一要及时发出贷款到、逾期催收通知书,要求债务人给予确认并写出还款计划;二要及时与债务人进行对帐,形成事实上债务人对债务的默认,诉讼时效就得以延续;三要及时组织、参与与债务人的清欠会谈并参与起草和最终形成清欠会谈纪要;四要及时督促、要求债务人提供担保人,督促债务人在一定期限内还款,如果逾期不还,由担保人偿还,使诉讼时效重新计算;五要及时找出第三者来证明曾经向债务人主张过权利并形成的书面材料;六要注重保留为了催收不良贷款而出差的车票、住宿发票、信函、电报等书面证据,以此证明一直在主张权利;七要及时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诉讼;八要取得和保存债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的证据,如:债务人同意立字据、签订偿还债务的协议或制作备忘录;或者要求债务人去公证机关办理清偿债务的公证等。

从法律意义上讲,债权人未能在诉讼时效内主张权利,其丧失的只是胜诉权,即失去了人民法院凭借国家强制力依法保护其权利的机会,而实体权利并不因此而消灭,只是无法通过诉讼手段来达到清偿债务的目的。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得”的原则,最大限度地盘活、保全信贷资产。

二、多策并举,努力做好依法收贷工作

首先,要认真进行诉讼效益分析,选准起诉对象。诉讼效益分析就是看要依法收回的每笔贷款在扣除其所需要的律师代理费、诉讼费及其它相关支出后,实际能够收回多少贷款本息,能否实现收支平衡。要选择那些诉讼收效大于诉讼支出,且有能力归还贷款的债务人作为诉讼对象,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

其次,要搞好调查取证工作,为案件的胜诉打下基础。依法收贷,必须重视和收集相关证据,除借据、合同、抵押财产、公证书等证据外,其它如企业财务报表、纳税记录等相关证据也必须确凿,无懈可击。在调查取证时,不仅要取回与本案相关的证据,而且还要取回债务人的其他有关债权人的证据。

第三,要督促抓好执行工作,确保胜诉成果的落实。为了防止胜诉后执行难,要抓紧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前财产保全,通过人民法院对其财产进行查封、扣押,冻结其存款账户和采取其它方法来限制其财产外流,或者依靠司法部门,对拒不执行法院判决的赖债户采取强制性执行措施(包括采取搜查、扣押、查封和拍卖等),加大警示震慑作用;对逃废债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农村信用社要和工商、税务通力合作,工商、税务机构不得为其登记变更和换发营业执照;农村信用社应会同其他金融机构要把逃废债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列入无信用企业名单,实行不开立新帐户、不发放新贷款、不办理结算的“三不”联合制裁方式。

第四,要讲究策略,依靠党委、政府营造守信环境。依法收贷也要讲究策略,只有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特别是在清理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不良贷款的过程中,要积极取得政府、企业主管部门和村委班子的支持和理解,特别是党委政府的理解、支持和协调,积极营造当地“讲法律、守信用”的社会环境,消化企业债务包袱,盘活银行不良贷款,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不良贷款诉讼时效 篇2

1文献综述

LGD和PD作为信用风险参数的最重要核心要素,但相对PD的研究,由于因素的多样性和模型的复杂性,LGD研究的起步晚。国外对LGD的研究包括债券和贷款两个方面,是从影响因素、量化模型、实证分析、分布特征等方面开展。一些学者对LGD的影响因素展开了分析,Altman(2006)[1]深入研究了LGD的相关研究方向,并对LGD的多个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Hinh D.Khieu等(2012)[2]分析贷款(规模、类型、抵质押品),借款人(公司规模、有形资产、杠杆率、追偿权的优先级)以及宏观经济,产业特征对LGD的影响。在对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国外学者对LGD的分布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Asarnow,E.等(1995)[3]、Schuermann,T.(2003)[4]、Araten,M.等(2004)[5]从描述的角度给出LGD服从双峰分布;Affaella Calabrese(2010)[6]也给出类似的分布并进行了非参估计。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分析和LGD分布的研究,为计量模型的构建打下了基础,Pykhtin,M.(2003)[7]利用对数正态分布描述LGD来保证其非负性,并建立量化模型;Andersen,L.等(2004)[8]、Düllmann,K.等(2004)[9]分别利用Beta-正态逆变换和Logit变换把值域为[0,1]的损失率映射到实数范围;Yang,B.等(2012)[10]得出运用WOE(weight-of-evidence)方法对因变量和自变量进行变换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Xinzheng Huang(2008)[11]给出了利用广义Beta变换得到LGD分布模型的方法。

国内对LGD的研究大概起步于近10年,且由于违约债券数据的缺乏以及数据可获取性的困难,量化模型的研究较少。陈忠阳(2004)[12]论述了违约损失率的重要性及其影响因素,并介绍了LGD的量化方法和主要难点;武剑(2005)[13]分析了银行测算违约损失率所需具备的基本条件。叶晓可、刘海龙(2006)[14]采用了温州某银行1986~2005年的违约贷款数据分析了LGD-风险暴露分布特征,LGD-期限分布特征,LGD-担保方式分布特征和LGD-地区分布特征。刘志刚(2007)[15]依托东和数据公司近年收集的数据对不良贷款回收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模构想,以上研究主要对LGD的影响因素和定性方面进行了分析,部分定量研究也受限于数据的局限性。陈浩(2009)[16]用SVM的方法对不良贷款有无回收作了具体深入的分析,得到了可靠的模型;陈暮紫(2010)[17]分析了不同企业规模的债务人在回收率上的差异并给出了判别模型;王博(2010)[18]深入分析了不同宏观因素对回收率的影响及其波动情况。陈暮紫(2011)[19]利用广义beta回归模型对违约损失率分布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压力测试研究,以上研究虽然对量化模型进行了讨论,但这些研究的数据大都是商业银行剥离给资产管理公司的,违约时间跨度较久,质量参差不齐,与银行不良贷款的特征,特别是诉讼处置不良贷款,存在较大的差别。因此针对商业银行有代表性的数据,构建系统、完整的LGD模型簇,对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十分迫切。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是,首先进行数据清洗,建立信息可靠、有代表性的样本集合;然后对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和单变量分析,以便确定解释能力较强的影响因素。整个的核心是建立预测模型簇,如图1所示。

模型簇包括判别模型和组合模型,其中判别模型采用决策树判别出极端回收和非极端回收的情况。针对违约损失率分布的特殊性,影响因素的多样性,采用组合模型对非极端回收的情况进行建模。组合模型包括点估计模型和分布估计模型,点估计模型采用Logit变换、Beta变换和WOE变换三种方式,各个模型都表现出较好的效果,模型间也能够相互印证,为了给出违约损失率的分布,从而满足压力测试等的需求,模型簇还包括了广义Beta分布模型。

2数据描述及影响因素分析

研究数据来自我国某大型商业银行1995~2012年诉讼处置的不良贷款,共2309笔,该数据周期较长,同时涵盖全国所有的省市和农林牧渔、制造等9个行业,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从诉讼原因来看,由于不愿意还款而被起诉的占比很大,起诉后的回收率很高,说明诉讼处置对于还款意愿差的企业能起到较大的作用,同时也说明诉讼处置不良贷款的特殊之处。诉讼原因的具体分析,如图2所示。

该数据中已有判决结果的2024笔,占比87.66%,由于数据缺失比较严重,只有509笔不良贷款有详细的回收信息。根据贷款发放额(a1)、利息(a2)、收回金额(a3)、发生费用(a4)等信息计算LGD.

由式(1)得到每笔贷款的LGD,其平均回收率为73.87%,低于学术界研究的银行整体贷款回收率(80%),高于债券的整体回收率(65%)[2]。以下从债务人、债项和财务三个维度统计笔数占比、金额占比、0回收笔数占比、全回收笔数占比和平均回收率五个指标来分析LGD的影响因素。其中笔数占比指该维度下诉讼笔数占全部诉讼笔数的比;金额占比指该维度下诉讼金额占全部诉讼金额的比;0回收笔数占比指该维度下0回收笔数占该维度下全部笔数的比;全回收笔数占比指该维度下全回收笔数占该维度下全部笔数的比;平均回收率指该维度下回收率的均值。

2.1债务人影响因素

从债务人所在区域、所属行业、企业规模、经济类型、行业水平、产业政策和经营状况7个维度对债务人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债务人所在区域

根据债务人的注册地划分为7大区域,按笔数和金额占比统计每个区域每笔债项的诉讼和回收情况。笔数占比最高的是华北、西北,最低的是华中、华南;金额占比最高的是东北、西南,最低的是华中、西北。0回收笔数占比最高的是华南、华东,最低的是华中、东北,全回收笔数占比最高的是华南、西北,最低的是华中、华东,平均回收率最高的西北、西南,最低的是华南、华中,如图3所示。

(2)债务人所属行业

从债务人所属行业来看,主要分布在农林牧渔、制造业等九个行业,制造业表现出高诉讼笔数、高诉讼金额的“双高”特征,这与制造业贷款基数较大有关;交通运输业表现为笔数多、金额少,而房地产业表现出笔数少、金额大的特点。0回收笔数占比最高的是居民服务、农林牧渔,最低的是电力、燃气及水、批发和零售;全回收笔数占比最高的是电力、燃气及水、房地产,最低的是批发和零售、居民服务;平均回收率最高的是电力、燃气及水、居民服务,最低的是批发和零售、农林牧渔,如图4所示。

(3)企业规模

参照国资委、工信部等关于企业规模的划分标准,把企业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三类。小型企业诉讼笔数最多,占比81%;金额占比最大的是中型企业,占比43%;大型企业的笔数和金额占比都较小,但单笔金额最大。大型企业0回收笔数占比最高,全回收笔数占比、平均回收率最低,中型企业0回收笔数占比最低,全回收笔数占比、平均回收率最高,如图5所示。

(4)经济类型

经济类型分为国有(含集体)和非国有。无论笔数和金额占比,非国有企业都比国有要多,这与非国有企业的基数较大有关,同时也可能存在一些地方政府对国有企业保护的现象,使诉讼无法进行。从回收的情况来看,非国有企业的回收情况总体要优于国有企业的。如图6所示。

(5)行业水平

行业水平是指该企业在行业中所处的整体水平,是技术、管理、人力和设备等的综合指标,分为优、好、中、差。诉讼笔数、诉讼金额、平均回收率按照企业所处行业水平高低呈现严格的单调趋势;0回收和全回收笔数占比总体上还是一种单调的趋势,但中等水平的企业优于好的企业。如图7所示。

(6)产业政策

产业政策包括支持、鼓励、竞争、保护、限制、淘汰等,把产业政策合并为支持和鼓励、限制和淘汰、其它三种类型。根据图8可以看出,诉讼主要集中在支持和鼓励、限制和淘汰两个极端,说明产业政策对LGD影响比较显著,但对产业政策的管理要慎重,特别是对于支持和鼓励的,要严防道德风险。

(7)经营状况

把企业的经营状况分成盈利和非盈利两个状态,非盈利企业的表现明显弱于盈利企业,但盈利的企业的诉讼笔数占比为15%,金额占比为7%,在贷后管理中对于盈利企业的监控可以弱一些,但也不能忽视其风险。如图9所示。

2.2债项影响因素

对509笔债项按五级分类、贷款期限、担保方式、借款用途四个维度统计以上5个指标。

(1)五级分类

由于诉讼类的贷款都是不良贷款,其五级分类只有次级、可疑和损失三类,从诉讼情况来看,可疑类的贷款占比最大,次级最小;从回收情况来看,可疑类贷款最好,损失类罪差,说明对可疑类贷款及时通过法律手段还是能起到较好的效果,损失类贷款的作用相对罪差,次级类贷款诉讼后的平均回收率也是非常高的,在人力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加大次级贷款、减少损失贷款的诉讼力度,如图10所示。

(2)贷款期限

贷款期限分短期、中期、长期,短期指1年以下的,中期指1年以上,5年以下,长期指5年以上的。短期贷款诉讼笔数和金额都是最多的,但平均单笔金额最多的是中期贷款,长期贷款笔数和金额都最少,这跟长期贷款本身就比较少有关。如图11所示。

(3)担保方式

如果一笔贷款有多种担保方式,则采用担保比例最大的担保方式,分为信用、保证、抵押、质押四种。抵押类笔数和金额占比都最大,这是由于抵押物的处置一般要通过法律手段才能进行,诉讼后效果也比较好,平均回收率达到81%;而质押物流动性较好,也易于处置,一般不需要法律手段,其平均回收率为83%;信用和保证类的笔数、金额占比属于中等水平,但诉讼后的效果相对较差,特别是信用类的最差。如图12所示。

(4)借款用途

借款用途分成新增贷款、借新还旧和债务重组三类,其规模和诉讼占比依次递减,平均回收率是依次递增的。如图13所示。

2.3财务影响因素

对于短期贷款采用贷款发放时的财务报表,对于中长期贷款采用违约前一年的财务报表。根据财务数据构造了资产负债比、有息负债比、已获利息倍数、速动比率、不良资产比、销售毛利率、息税前利润、总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所有者权益共12个财务指标。通过分析,发现财务指标与LGD没有明显的相关性,这可能与样本量较小,同时此类企业的财务数据已经很难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了。部分指标(速动比率和销售毛利)与LGD的关系,如图14所示。

根据计算出的LGD绘制直方图,其总体分布呈现双峰,分布形状与Gupton和Stein(2002)[20]依据moody’s以美国为主的数据有像似之处,但本分布的极值点在0和1附近,与美国在0.2和0.8附近(2005)[21]有所不同。图15左图是诉讼处置不良贷款的分布,右图是陈暮紫(2010)[22]、王博(2011)[23]利用我国资产管理公司Lossmetric的数据的研究,两者虽然都服从双峰分布,极端值在0和1附近,但无论是分布的具体形状,还是极值点、极值占比等都存在较大的差别。

3单变量分析

通过对三大类指标,11个定性变量和12个定量财务指标和违约回收率分布的分析,说明了诉讼处置不良贷款LGD单独建模的必要性,也确定了其影响因素,为模型构建提供了依据。由于财务指标没有显著的关系,建模时不再考虑,对于定性指标构造了20个变量,其详细信息如表1所示。

4全样本判别模型

由于全回收和0回收占比很高,如何事先判断两种极端情况,对于决定是否起诉及起诉后的执行措施都非常重要。为此,首先对全样本采用决策树法建立判别模型,区分0和1的极端情况。

按照LGD的大小把LGD分成0、(0,0.5)、[0.5,1)、1四个级别区间,用1、2、3、4代表4个级别。采用SPSS C5.0决策树模型,级别为因变量,20个自变量。预测变量的重要性依次为行业水平、经济类型、所在区域、担保方式等。从模型分类矩阵来看,准确率最高的是[0.5,1),为84.85%;其次是全回收的,为81.73%,再次为0回收的,为58.73%,最差的是(0,0.5),为56.86%。四个区间的准确率都在56%以上,最高的是85%,表明该模型的效果还是比较好的。极端回收的判别准确率达到77.6%,如图16所示。其中分类矩阵纵轴表示LGD的实际级别,横轴表示预测的级别;增益图代表预测模型的性能,对角线表示随机评级模型的性能,曲线下面积表示预测模型的准确率。

5非极端样本模型

在509个样本中,0回收的63个,全回收的197个,部分回收的249个。为了建立非极端样本的有效模型,本部分采用点估计、分布估计分别建模。

5.1点估计模型

非极端样本回收率的分布如图17所示,该分布不服从正态分布。为了建模的方便,对LGD进行Beta-正态逆变换和Logit变换,变换后的结果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如图18所示。

用SPSS进行建模,变换后的LGD作为因变量,用代表债务人影响因素的7类指标和债项影响因素的5类指标构造20个变量作为建模的自变量,通过逐步回归的方法筛选变量,得到各自的线性回归方程,最后被选定的变量均为显著变量。

Beta-正态逆变换后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Logit变换后的线性回归方程为:

其中:X1———所在区域LGD均值;X2———大型企业;X3———经济类型国有;X4———行业水平中等;X5———担保方式抵押;X6———五级分类损失。

两个模型的解释变量完全一样,符号也符合实际情况,其系数的大小比例也基本一致的,表明这两个模型之间具有非常高的一致性。为了更好的验证点估计模型,并验证模型的鲁棒性,引入WOE变换建立新的点估计模型。

WOE变换的核心思想是把LGD变成0,1变量,进而采用Logistic回归建立预测模型。简要作法为:把数据复制100份,因变量LGD乘100,把LGD变成0、1变量,如LGD为0.65,100份中有65个1,35个0;对自变量计算WOE值和IV值,根据IV值筛选自变量。进行变换、计算和筛选后,上述6个变量都符合候选变量的条件。用这6个变量变换后的值作为自变量,变换的LGD作为因变量,通过SPSS的逐步回归建立模型,模型的准确率达到73.48%,结果为:

其中,WOE所在区域LGD均值、WOE行业水平中等、WOE五级分类损失为正;WOE大型企业、WOE经济类型国有、WOE担保方式抵押为负,转换后变量的符号与实际情况相符。

分别对三个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值做差,绘制差值的直方图,如图19所示。三个分布基本服从正态分布,在(-0.1,0.1)内的值占绝大多数,但相比来说WOE变换落在该区间的值最多,Beta-正态逆变换次之,Logit变换最少。三个模型各有优劣,WOE的准确度虽然较高,但右偏比较严重,Beta-正态逆变换和Logit变换的预测结果较为接近,能够相互验证。

5.2分布估计模型

点估计模型只能对LGD进行点估计,无法描述LGD的分布,不能满足新资本协议计算经济衰退情况下LGD的要求,广义beta回归不但可以给出LGD的分布,而且还可以给出均值、方差、区间估计乃至更详尽的损失情况。由于广义Beta回归中含有非线性变换,太多的候选变量会造成拟合参数不收敛,选择合适的候选变量是广义Beta回归的基础。通过绘制在各个影响因素限制下的Beta分布图,作为广义Beta回归模型参数选择的参考。均值、方差差异越大,形状区别越明显,则引入该变量。点估计模型中6个变量的Beta分布图,均表现出显著的特征,可以作为广义Beta分布的自变量。经济类型、企业规模的Beta分布如图20所示。

LGD为因变量,上述6个变量为自变量,利用Matlab的无约束最优化函数Fminunc和Fminsearch分别建立模型,用AIC和BIC作为模型优劣判别的依据,Fminunc方法更优。广义Beta分布的最终模型如表2所示。

把广义Beta预测的均值作为预测值,与真实值作差,对差值作直方图,从图21可以看出,广义beta回归的预测均值与真实损失率的差值结果大部分都在(-0.1,0.1)之间,稍微右偏,可见广义Beta回归方法不仅挖掘了损失率的更多信息,而且也保持了较高的预测精度。

6组合模型

点估计和分布估计是研究LGD的两类重要工具,以上分析表明点估计的三个模型和广义Beta分布模型都能够很好的估计LGD,但前人的大量研究往往都是把这两种方法割裂开来,能否结合两类模型的优点,建立点估计模型和分布模型的统一框架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之一。

6.1模型分析

对四个模型预测的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其中均值作为广义Beta回归的预测结果,其相关性矩阵如表3所示。由相关性矩阵可知各个模型的预测结果都是正相关的,说明这几个模型的预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其中Logit变换与Beta-正态逆变换相关性最大,达到了0.97;WOE变换与其余模型间的相关性最小,也在0.53以上。特别是广义Beta回归的分布模型与点估计模型保持了很高的相关性,其中与Logit变换、Beta-正态逆变换的相关系数都超过了0.93。由相关性矩阵还可以看出,WOE变换作为一种新的方法,虽然能够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但由于其右偏以及与其它模型之间的相关性相对较差,目前还没有成为业界的主流模型。

6.2模型构建

为了实现更好的预测效果,结合点估计和分布估计模型,用最小预测误差平方和为目标函数构造线性组合预测模型。

采用Matlab有约束条件的最优化函数fmincon构建组合模型,其结果为:

组合模型中Logit变换系数为0,未进入组合模型,因为该模型与Beta-正态逆变换具有很高的正相关性,其相关系数为0.97,同时Beta-正态逆变换的效果较Logit变换要好一些;WOE变换占比最高,系数为0.6859,其次是广义Beta变换,再次是Beta-正态逆变换。

6.3组合模型效果检验

采用非极端样本对组合模型的效果进行检验,结果表明组合模型具有较好的效果。

对五个模型预测的结果求其均方误和偏度,如表4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首先,组合预测的均方误最小,具有最好的精度;其次,通过组合预测,修正了各种方法估计值的有偏现象,WOE变换的残差结果偏右,Beta-正态逆变换的残差结果偏左,通过组合预测可修正残差的偏向性;再次,通过点估计和分布估计模型的结果对比以及组合预测模型的构建,建立了点估计和分布估计的统一框架,使两种方法既能相互验证,又能相互补充。

7模型簇效果分析

基于前述判别模型和组合模型,可以得到诉讼处置不良贷款的模型簇。其工作流程如下:

组合模型是利用非极端样本构建的,但在实际使用时,由于全样本判别模型的误判,主要是极端判断为非极端,需要组合模型对这些极端值进行处理。采用误判样本检验组合模型时,主要看组合模型与极端值接近的程度,具体是用组合模型对误判为非极端的极端值进行计算,统计LGD的均值、最小值和最大值,如表5所示。极端值为1误判为非极端的有36个,采用组合模型计算的均值为0.857,与1比较接近,最小值为0.497,最大值为0.915;极端值为0误判为非极端的有26个,均值为0.136,最小值为0.039,最大值为0.654,说明组合模型的效果还是较好的。

对非极端判断为极端的,统计真实LGD、组合模型预测LGD的均值、最小值和最大值,如表6所示。判断为1的有28个,其均值为0.795,与1比较接近,最小值为0.487,最大值为0.973,采用组合模型判断的均值为0.836,最小值为0.553,最大值为0.989,同时分析判断为0的情况,结果都表明组合模型的效果对于非极端误判的情况也能很好的适用。

8总结与展望

本文利用我国某大型商业银行诉讼处置不良贷款的数据,在对违约损失率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其影响因素,构建了包含极端回收判别和非极端组合模型的模型簇,模型簇表现出很好的一致性,达到了很高的精度;综合利用判别分析、点估计和分布估计方法建立统一的模型簇,有效提升了估计结果的可靠性。

不良贷款诉讼时效 篇3

一、对失去诉讼时效的交叉信用贷款在清收与处置中存在实际清收工作与系统管理上的矛盾。几十年来,由于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制、员工素质、违规操作等因素,导致一些信用社在信贷发放上一人多贷、一户多贷和以他人名义一人累贷的现象,金额小的几十万,多的上几百万,笔数是少的几笔、多的几十笔、甚至上百多笔都有。贷款户有的在一个社借,有的是在几个社借,甚至在几十个社借。因此,这些一户多借或在多社借,清收起来相当难。如果要采用置换方式清收,就目前的信贷管理系统中,只要贷户在一个社或一笔没有结清利息的,系统中不能入账,以致全部贷款置换不了,也就清收不了。

二、对失去诉讼时效的信用贷款在清收与处置工作中存在减收利息与系统管理操作上的矛盾。在现实工作中,失去诉讼时效的贷款基本上形成了损失类贷款,尤其是失去诉讼时效的信用贷款,想要100%的收回利息相当困难。只有让利于贷户,给予减收利息,或少收利息,才有可能收回或置换本金。但是,基层信用社无减收利息权限,即使信用社通过减息以后,对少收的利息部分,在信贷管理系统中,贷户还有挂账利息的不良纪录,这样不仅给贷户本人带来麻烦而导致不还,同时给信用社也带来了声誉上的风险。反过来,如果贷户只愿意还息,原本金转据,而贷户对加收利息不愿意承担的话,那么,信用社就必须要将系统中30%的加收部分的挂账利息要进行虚收利息和虚抵库存现金,然后进行冲账,来应付系统,才能处理,使致基层信用社虚账行为层出不穷。不然,在系统中无法通过。

三、对失去诉讼时效的信用贷款在清收处置工作中存在换据与系统操作上的矛盾。农村信用社在清收失去诉讼时效的不良贷款时,如果能将其变为有效,可以说信用社员工是尽职尽责了。在盘活当中,如果有贷户所欠贷款全部是信用贷款的话,本金合计超过5万元,同时经基层信用社努力,贷户又愿意全部将利息结清,所欠本金按信用贷款进行换据,无抵押,这样的情况下,基层信用社就难以处理。理由是信贷中只给县级联社授信不超过5万元的权限,权限上系统中给予了控制。

四、对失去诉讼时效的信用贷款在清收处置工作中存在换据与政策上的矛盾。上级联社及银监部门有规定:换据贷款必须要收回20%的本金及全部贷款利息后才能换据。但在实际工作当中,凡是失去诉讼时效的贷款,对于有钱不还的人来说,属于赖债,即为少数。对无钱人来说,连利息都还不了,更无力归还20%的本金,因此、在政策上制约了清收换据。

五、对失去诉讼时效的信用贷款在清收处置工作中存在落实抵押与政策上的矛盾。农村信用社在清收不良贷款的实际工作中,对失去诉讼时效的大额信用贷款或一户多借的累大户贷款,通过努力催收,一些贷款户在还清利息的基础上,愿意用自己的有效抵押物作为抵押,进行重新换据或落实债务。但是,在抵押不足的情况下,农村信用社就无法处置和落实。根据上级联社规定:“凡是新放(含转据)贷款,必须进行100%的有效抵押”。这样以来给清收处置不良贷款带来了被动局面。

解决问题的途径建议

1、对失去诉讼时效的交叉信用贷款,在清收与处置中给予基层信用社政策支持和系统上的配套协助。一是对交叉的累大户贷款的清收与处置,在政策上应按照抵押和授信二种方式支持清收。一方面对历史原因形成已经失去诉讼时效的交叉信用贷款按信用贷款直接授信、授权县级联社可在余额30或50万元以内(在结清利息前提下)可审批换据,中断诉讼时效。并且在系统中按照信用贷款授信的权限为县级联社开通系统授权,防止系统被锁后县级联社处理不了,而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另一方面对交叉的累大户信用贷款,金额累计在30或50万元以上的,必须要落实和完善有效的抵押担保手续后进行换据。同时,在完善抵押手续中,能够提供足额担保抵押的要尽最大努力进行落实,对确实不能提供足额抵押担保的,如果抵押欠足额的,也要进行落实好债务人的全部债务,换据后进入系统规范化管理。

2、对失去诉讼时效的信用贷款在清收与处置当中,上级部门要给予农村信用社减收利息的权限。对失去诉讼时效的信用贷款连本金都难以收回的,在清收中,可适当根据贷款户家庭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如贷户死亡由他人代还的、父母所借贷款后无偿还力由其中子女代还的、贷户己成“五保户”的、夫妻离婚后的债务纠纷但一方愿意承还的等等,可根据贷户不同情况,授权信用社在收回贷款本金的基础上收回全部贷款利息或部分贷款利息,也可少部分贷款利息。用一些优惠政策来让利引导和激励贷款户归还贷款。在处理手续上实行向县联申报审批,由县联社把关,防止随意性和清收中的混乱性。同时在信贷系统中,授权县级联社对结欠的部分利息在系统中直接抹账的权力,防止贷户因此而不还,或因此而导致贷户还有欠息形成不良记录和给信用社因此而带来声誉上的风险。

3、对失去诉讼时效的小额信用贷款在清收与处置当中,上级联社要给予农村信用社全额换据的权限。农村信用社在清收已经失去诉时效的贷款当中,如果贷款户在无法归还全额贷款本金的的基础上要求换据,根据实际情况可不要求归还20%的本金,否则,清收处置只能成为空谈。事实上这类贷款除了个别是赖债不还的贷户外,大多数为无力偿还的对象,因此、上级联社对此类贷款与一般到逾期贷款要区别对待,在规定上对失去诉讼时效的贷款,在清收与处置当中,对一时确实无力偿还而要求换据的,可以实行足额换据。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化解风险,提高农信社信贷资产质量。

(文/曾双寿 陈春仲)《农业保险条例》

实施中的难点与政策建议

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农业保险的法规《农业保险条例》自去年11月正式颁布、今年3月1日正式实施,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也提出“要完善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生产大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力度,适当提高部分险种的保费补贴比例。”此项法规的出台,对于政府、保险、银行、农民各方都是互惠互利的大好事。据调查,陇南市各方积极行动,采取了落实措施,但面临一些难点问题。

nlc202309051245

一、采取的措施

(一)积极主动加强与政府部门合作,全力做好国家政策性保险。财险公司通过市县两级机构的不懈努力,市政府和各县政府先后印发批转了加快三农保险服务体系建设的专题文件,从而有效推动了全市农险业务的发展。去年农险保费收入实现实收保费1050.85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31.36%,康县、成县支公司分别将林木保险中央财政补贴未到位的部分全部清收,年内实现农险欠费全部清零。政策性农险及林木保险计划的全面完成,为推动公司整体业务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积极扩大险种,实现新突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采取攻取型的市场策略,迎难而上,加大险种推销,在玉米、奶牛、森林、能繁母猪保险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三)建立“三农”保险服务机构。按照“一号工程”要求,对陇南市保险市场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以拓展市场为目标,以完善服务网点为基准,在陇南市辖区9个县财险支公司陆续建成“三农”保险服务站,并初见成效。

二、实施中的难点和问题

据对陇南市的情况调查发现,《农业保险条例》法规的实施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农民收入水平低,参保对象少。农民收入水平是农业保险发展中致命的因素,农民手中没有钱,参加农业保险的就少。去年,陇南农民人均纯收入3088元,仅能够解决吃、穿等基本生活问题,孩子上学和看病都勉为其难,更谈不上参加保险。另外,陇南自然条件差,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如“5.12”特大地震影响、“8.12”水灾等,由于农业保险风险大,自然灾害对种植业破坏巨大,使农业保险费率远远高于其他险种(农业保险费率在2%-15%之间),造成很多农民根本付不起保费。

(二)传统农业比重大,农业经济组织化程度低。陇南市农业种植目前仍以家庭为主,没有形成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对于保险公司来说,一家一户做农业保险投入的人力和物力太大,只能通过龙头企业和互助合作组织发展入保户,这使农业保险的发展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三)地方财力有限,尚无相应的扶持农业保险政策。由于农业保险属于国家政策性保险,加之具有社会效益好、经济效益差的特点,地方政府理应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和财政补贴,但当地经济相对落后,财政收入少、支出大,当地经济属于投资拉动型,本地的经济发展及社会事业所需资金缺口大,给予保险公司支持财力有限,只能靠国家财政支持。

(四)《农业保险条例》宣传不到位。农业保险政策宣传不到位是制约农业保险开办的一个重要因素。《农业保险条例》出台后,保险机构做了一些宣传,宣传形式简单,目前一些农民对此项政策不理解、认识还不够,一提到加入农业保险就认为是如果没有灾害钱就白交了。

(五)政府、保险、银行等沟通协调机制尚未健全。《农业保险条例》的顺利实施,要靠政府、保险、银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机构之间精诚合作,才能实现互惠互利的目的。当前,政府部门与保险机构之间、银行与保险机构之间、保险与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机构之间尚未从人员、服务网点、制度等方面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运作机制。

三、进一步落实《条例》响措施与政策建议

(一)继续深入推进“一号工程”,强化销售能力建设。充分认识三农保险建设的重大战略意义,要以深入推进“一号工程”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农村市场的渗透力,把三农保险建设作为关系到保险公司转型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

(二)不断完善“三农”保险服务机制。在前期建设取得阶段性成绩的基础上,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和理顺工作机制,做好“查漏补缺”和“完善提升”工作,确保己建成的9个三农保险服务站发挥积极的作用。

(三)扩展延伸保险服务网点。不断加强与财政局、农牧局、各乡(镇)政府以及各村委的联系,重点将服务网点从镇上向村、社延伸机构,做到“村村有点、社社有人”,加强产能建设。

(四)不断加强“三农”服务宣传、引导。通过各类媒体、宣传横幅、赠送活动、主题活动、游行宣传活动进行全方位宣传,使保险公司的品牌形象进一步得到提升。联合政府进一步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开拓创新,探索以政策性业务带动商业性保险业务的发展模式,发挥三农网点的支撑作用,拓宽服务领域,寻求新的业务增长点。

(五)强化对人员的管理与综合能力的培训。着力提高“三农”网点服务人员素质,不断加强网点队伍建设。加强营销队伍建设,巩固营销团队建设成果,深入推广晨夕会,加强对基层团队的培训,提高团队管理水平,增强分散性业务的获取能力。

(六)大力推广“三农”综合保险。按照“保存量、增新量,争竞回、开新户”的工作要求,以专业化团队建设为依托,创新销售方式,调整营销策略,重点从农房保险、“和谐家园”综合保险、妇女小额保证保险、建意险、大病补充医疗保险等险种着手,力争实现新突破。

(文/王登荣)

不良贷款诉讼时效 篇4

【摘 要】诉讼时效制度是与我国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制度,该制度有助于稳定现存的社会关系,督促权利人积极行使权利,促进物尽其用,地尽其利。在不良金融债权纠纷中,由于不良金融债权的到期日与起诉时间往往时间间隔比较长,债务人常利用债权转移过程中的疏漏,以诉讼时效作为抗辩,从而导致诉讼时效成为诉讼中双方论辩的焦点。本文以法律及国家相关政策为基础,拟从不同主体的角度对诉讼时效进行探讨,以期有利于不良金融债权纠纷的解决,为国家处置不良债权纠纷提供参考。

【关键词】不良金融债权;诉讼时效;中断

一、不良金融债权纠纷概述

1999年末,国家成立了四家资产管理公司(信达、华融、长城、东方),管理和处置因收购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2000年以后,各资产管理公司开始通过转让(出售)方式对不良债权进行打包批量处置,尤其是国家要求各资产管理公司必须在2006年年底以前完成对不良资产处置的背景下,涉及不良金融债权的纠纷不断出现,在一些地区甚至是频繁发生。由于此类纠纷案件具有涉及较广,政策性强,影响面和审理难度大的特点,一旦处理不当,不仅可能阻碍不良资产处置工作进程,而且极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在这些不良金融债权纠纷中,由于不良债权的到期日与起诉时间往往时间间隔比较长,债务人常利用债权转移过程中的疏漏,以诉讼时效作为抗辩,从而导致诉讼时效成为诉讼中双方论辩的焦点。笔者认为,对不良金融债权转让纠纷有关诉讼时效的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不仅涉及到国家相关的政策性规定,也涉及到资产管理公司、普通债权人等不同主体相关的权利义务,直接关系到国家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实行不良债权剥离,推动国有银行现代化改革的政策目标的落实。有鉴于此,本文从法律及国家相关政策的角度,从不同主体的角度对诉讼时效进行探讨。

二、不良金融债权纠纷中的相关诉讼时效中断概述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法院依诉讼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的权利的法律制度。诉讼时效届满后发生请求权有条件消灭或抗辩权发生的法律后果。

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进行中,因法定事由的发生使已经进行的诉讼时效期间全部归于无效,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四十条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一百七十三条也规定“诉讼时效因权利人主张权利或者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但是上述法律及司法解释对于主张权利的方式未作具体规定。

基于保护金融资产安全,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考虑,最高人民法院在对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关于如何适用十二条司法解释问题请示的答复【法函[2002]3号】中规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全国或者省级有影响的报纸上发布的有催收内容的债权转让通知或公告所构成的诉讼时效中断,可以溯及至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受让原债权银行的债权之日”。据此可知,国家以司法解释的形式赋予了资产管理公司公告催收诉讼时效中断的权利。

三、催收公告是否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解析

基于以上论述产生的问题的是:资产管理公司能否将此种带有行政授权性质的优惠作为一项民事权利转移给第三方,新的债权受让人基于受让债权的有效性,能否享有催收公告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权利?资产管理公司和受让人在时效届满前联合发出债权转让通知暨催收公告的效力呢?笔者针对以上问题,下面给予详解。

(一)资产管理公司发布催收公告的效力

因资产管理公司从债权银行剥离的不良债权数额巨大,债务人人数众多且分散,债务人可能不配合及债务人或者担保人多因改制、重组等原因发生变更,事实上根本无法逐笔、逐户对债务人进行有效的通知,给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债权带来很大困难。

基于最高人民法院在对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关于如何适用十二条司法解释问题请示的答复【法函[2002]3号】中“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全国或者省级有影响的报纸上发布的有催收内容的债权转让通知或公告所构成的诉讼时效中断,可以溯及至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受让原债权银行的债权之日” 的规定可知,国家以司法解释的形式赋予了资产管理公司公告催收诉讼时效中断的权利。但是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受让债权后,除第一次含催收内容的公告能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效果外,其他的公告不应认定为具有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效能。

(二)普通债权人发布催收公告的效力

基于国家对资产管理公司给予的政策性的倾斜,资产管理公司所获得的法律上的授权显然比平等民事主体要优惠的多。当资产管理公司将不良债权转让给普通债权人后,普通债权人是否享有资产管理公司所享有的公告催收倒置诉讼时效中断的权利?

笔者认为普通债权人无权以公告的方式向债务人催收并产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原因如下:

第一,不良金融债权的账面价值远远低于转让价格,二者之间存在很大差距,这也是普通债权人受让不良金融债权、获取利润的动机所在。

第二,普通债权人受让不良债权时,已对该不良债权是否能够回收,回收的比例做了先期调查了解,对不良债权的实现风险已经有所预知,其在决定受让前对自己是否有能力主张这些权利也应当作了预算,受让人只有在有财产购买债权,有能力实现债权,有资信承受风险时才受让不良债权;

第三,以公告形式发出的债权转让通知及催收内容的公告可以作为诉讼时效中断的依据是针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所作的特别规定,不应具有普遍适用的效力,实践中不能扩大公告催收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适用范围。

(三)资产管理公司和受让人在时效届满前联合发出债权转让通知暨催收公告的效力

资产管理公司和受让人在时效届满前联合发出债权转让通知,也只能产生资产管理公司公告债权转让的效力。因资产管理公司已将债权转让,无权再向债务人催收,催收权人只能是受让人。由于受让人无权以公告的方式行使催收权,受让人公告催收的行为不产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果,当受让人在原资产公司催收公告时效中断结束后再提起诉讼或者主张权利,债务人、担保人有权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进行抗辩。

(四)资产管理公司转让不良债权后继续提起诉讼的行为是否构成诉讼时效中断? 民法通则规定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而中断,提起诉讼的行为应当有权利人提出。《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规定,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厉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只有与争议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才能提起诉讼,从而发生时效中断的效果。

资产管理公司将不良债权转让后,通过交付不良债权的权利凭证,并转移不良债权的请求权和权利实现的结果,获取要求受让人交付对价的请求权,一般是双方确定的交易价格。这一系列行为表明资产管理公司对所转让的债权已不具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了,自权利凭证交付时起,无权向债务人提出履行要求,更无权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债务人向其履行债务,否则构成对债务人和受让人的欺诈。

四、小结

不良贷款诉讼时效 篇5

探究担保法与贷款审查及诉讼实践[讲稿] 作者 张要伟

一、担保法概述

1、担保法[96条]及司法解释[134条];[七章]

2、国外担保立法例及担保法出台前后;[民法典]

3、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判例[保证6件、抵押2件、借款合同12件、担保纠纷25件[存在重复]]

4、担保法律体系。

二、保证有关问题

1、独立保证(宝丰县赵庄乡企业委)[最高法院理解][保证合同有效的双重制约因素(主合同和本身)]

2、保证合同变更:(1)内容变动:不承担加重部分,减轻同时减轻;(2)履行期间变动:原期限不变;(3)变动未实际履行,仍按原约定承担责任。

[只要不增加保证人的保证金额,本保证不受借款人和银行对借款合同进行任何修改、补充、删除的影响(中国工商银行陕西省分行营业部与中国航空工业供销西北公司等借款担保合同纠纷上诉案)]

3、保证合同转让:(1)债权转让[保证人责任不变(约定特定债权人或者禁止转让的除外)](通知义务及通知方式:宝酒集团借款香宝担保案件);(2)债务转让[未经保证人书面同意不再承担责任,未转让部分仍然承担]

4、保证期间与保证合同诉讼时效:(1)保证期间的性质;(2)未约定时保证期间的推定[6个月];(3)本息清偿完毕视为两年;(3)约定长短的疑问(超过两年);(4)时效为保证期间催收日,与借款合同不同。

5、无效保证:(1)国家机关[例外];(2)学校、幼儿园、医院等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益目的+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概念);从事经营活动的可以保证];(3)企业法人分支机构未经授权(分支机构合同效力的误解;宝丰县建行担保案件);(4)企业法人职能部门。

6、无效保证保证人的法律责任:[无效保证的错误认识]

(一)主合同有效而担保合同无效:

(1)债权人无过错,担保人和债务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2)债权人、担保人有过错,不超过不能清偿部分二分之一。

(二)主合同无效导致担保合同无效:

(1)担保人无过错,不承担民事责任;

(2)担保人有过错,不超过不能清偿部分的三分之一。

7、企业破产中保证的处理:

(1)债权人既可以申报也可以向保证人主张权利;(2)未受清偿部分保证人仍承担保证责任;

(3)要求保证人承担责任,在破产程序终结后6个月内提出;

(4)债权人知道破产未申报也未通知保证人,在能受清偿范围内免责。[申报期限]

三、抵押有关问题

1、房屋:所有/共有[所有;共有(共有人同意,应当以登记为准)]

2、土地:国有/集体

(1)集体[担保法34、36条]:乡(镇)村企业厂房等建筑物抵押;经发包方同意的四荒(荒山、荒沟、荒丘、荒滩)

(2)国有:出让/划拨

出让:使用年限[国有使用集体土地证][土地评估] 划拨:登记+审批(司法解释)出让金[国土资源部令]

3、国有企业关键或者成套设备(全民所有制企业法、司法解释)

4、特殊单位[国家机关(交警队、武装部)[无效]/学校、医院、幼儿园[非公益设施+自身债务]](宝丰县人民医院)

5、抵押部门原因无法登记[解释58条](赵庄林木抵押)(无法登记证明+权利证书)

6、在建工程抵押(登记、评估价值确定)

7、工程款及税款[合同法、税收征收管理法](宝丰县土地开发中心)

8、抵押期限:(1)担保法本身规定(债权消灭、抵押物灭失);(2)当事人约定、主管部门要求登记(汝州注销抵押);(3)解释规定第12条规定;(4)超时效与未超时效的区别[起诉时要求优先受偿权]

9、抵押财产涉及的几种情况:(1)查封、扣押、执行;(2)赠与、继承;(3)转让;(4)征收、征用、灭失、毁损;(5)出租;(6)抵押物价值减少。查封、扣押、执行:不影响,但应及时主张; 赠与、继承:不影响;

转让[通知抵押权人+告知受让人]:仍然可以行使;

征收、征用、灭失、毁损:抵押权灭失,但对补偿金、赔偿金、保险金可优先受偿(宝丰县医药公司);

出租:(1)先出租后抵押:实现抵押,租赁在有效期内仍然有效;(2)先抵押后出租:实现抵押,租赁合同对受让人无约束力。抵押物价值减少:

(1)有权要求恢复原状或者另行提供担保;

(2)可以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可以请求提前行使抵押权。

10、破产中别除权。积极主张。

11、抵押登记机关:

1、无地上定着物的土地使用权;

2、城市房地产或者乡(镇)村企业的产房建筑物[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部门(与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相吻合)建设部规定与法不符(国有企业土地评估问题)];(3)林木;(4)航空器、船舶、车辆;(5)企业设备和其他动产;(6)其他财产。

12、无效抵押

1、抵押财产不符合法律规定:

(1)土地所有权:国有/集体[转换途径:征收和互换]

(2)集体土地使用权[除乡(镇)村企业产房占用土地和“四荒”][特殊的是集体宅基地房产抵押](3)学校、医院、幼儿园等公益设施;(4)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5)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指海关)的财产。

2、流质抵押(与典当区别)

3、全部或大部抵押[解释69条]丧失履行其他债务能力

4、未经共有人同意的抵押[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

5、国家机关设定的抵押;

6、破产立案前6个月为原先没有抵押重新设定抵押;

7、违规违章建筑物抵押;

8、列入公告拆迁范围的房地产;(湖南嘉禾县拆迁事件)

9、国有划拨土地未经审批;

10、董事经理以公司资产为股东或其他个人债务提供抵押。

11、越权或者违法批地问题。

四、质押有关问题

1、主要质押标的:存款单和票据[票据贴现与票据质押的区别]

2、存款单核押:核押即使虚假,金融机构仍然承担责任;

3、票据质押应注明“质押”字样;

4、不转移占有不生效;返还质物不能对抗第三人;

5、存款到期质权的实现(商酒务信用社实例)[注明情况、余款续存、通知出质人]

五、担保的诉讼及管辖问题

(一)诉讼问题:

1、法人分支机构担保:追加法人参加[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分支机构除外];

2、连带责任诉讼:债权人可单独或者同时起诉债权人和保证人;

3、担保物权诉讼:债务人和担保人应作为共同被告。

(二)管辖问题:

1、同时提起诉讼,根据主合同确定管辖;

(2)连带责任单独起诉保证人,以保证人住所地法院管辖;(3)主合同和担保合同约定不一致,根据主合同确定管辖。

六、以贷还贷

1、以贷还贷的含义[息转本]

2、闹店社案例[双方恶意串通、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新疆案例]

3、辩驳理由:(1)合同法关于无效的规定;(2)法无明文规定;(3)人民币利率管理规定允许计收复利[最高法院借贷解释];(4)贷款通则属于规章,且相关规定已废除。

4、法律根据:解释39条

5、实际情况涉及借款人、保证人变更:(1)均未变更:不存在问题;(2)保证人变更,需填写实际借款用途或出具情况说明;(3)借款人变更,出具承贷证明,原债务人与新债务人达成协议,信用社加盖公章同意。

6、[北京朝阳区工行以贷还贷案例]信用社在以贷还贷中需要注意的付款义务问题:

1、借款合同双方权利义务辨析;

2、出现的问题[个人/单位];

3、贷款收回凭证不能加盖“现金收讫”印章;

4、单位出具情况说明。

7、需要注意的问题:[济南分行文件认定为违规]

1、掩盖真实贷款状况;

2、养成信贷人员惰性;

3、容易出现息转本;

4、容易由活转死。

七、贷款催收协议书

1、超过时效和没有超过时效[没有超过时效的法律后果:借款合同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开始计算]

2、对于超过诉讼时效保护的法律依据:

(1)法释(1999)7号《关于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借款人在催款通知单上签字或者盖章的法律效力问题的批复》;

(2)担保法解释第35条;

(3)法释(2004)4号《关于人民法院应当如何认定保证人在保证期间届满后又在催款通知书上签字问题的批复》。

涉外合同诉讼时效 篇6

1、合同法第129条规定

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期限为4年;

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分割之日起计算。

2、涉外合同诉讼

指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因涉外合同的履行、条文释义及其它方面发生争议;

而向我国人民法院起诉从而引起的诉讼。

涉外合同诉讼属于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涉外民事诉讼; 其在诸多方面有着与国内一般合同诉讼的不同特点。

适用于涉外合同诉讼的一些法律规定也与国内一般合同诉讼有所不同。

3、涉外合同诉讼的涉外因素

诉讼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是外国人、外国企业或组织。

诉讼当事人之间合同法律关系的设立、变更、终止的法律事实发生在外国。

诉讼当事人争议的诉讼标的物在外国。

4、涉外合同诉讼的送达

在涉外合同诉讼中,送达的方式依受送达人居住地点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深圳王平安律师 133 600 72417 广东惠邦律师事务所 南山区南海大道保利大厦

试析诉讼时效性质 篇7

诉讼时效能够引起民事法律效果的产生, 但是诉讼时效属于民事法律事实中的事件还是行为呢?人们对此认识不完全一致, 笔者拟结合民法中对意思和效果两方面的认识对此进行分析。

一、诉讼时效中的意思分析

诉讼时效又称消灭时效, 是指权利人于一定期间内不行使请求权即丧失请求法院保护其权利的制度。 (1)

诉讼时效届满是法律推定为放弃胜诉权之意思的行为。我国诉讼时效制度针对权利的不同性质, 区别规定不同的诉讼时效期间, 保护权利, 但又督促权利行使, 促进法律关系稳定。 (2) 一方面, 诉讼时效届满, 权利人对于诉讼权利不积极, 怠惰行使权利, 法律不予过度保护, 使其效力减损, 消灭了胜诉权。另一方面, 为了维护公平正义, 法律承认原有的权利义务存在, 法律认可诉讼时效届满后自愿履行义务的行为。 (3)

在诉讼时效期内, 积极行使诉权, 使诉讼时效存在的基础被推翻, 诉讼时效中断。诉讼时效的基础是意思与事件对诉权的影响。权利人是否有主张权利的意思, 经过诉讼时效期间, 对诉权产生影响, 诉权得到行使或减损。

权利不稳定的情况即纠纷产生后, 紧接着的一段时间内, 有必要考察权利人对权利的意思。例如借贷, 清偿期届满仍未清偿, 借贷关系会变得紊乱。民法一方面尊重权利人对诉权的意思, 即由权利人决定是否起诉, 但另一方面又要顾及民事法律关系的稳定性。因此, 诉讼时效期给权利人充分的时间对诉讼权利进行考量, 作出行使诉讼权利的意思或者不行使权利的意思。对利益追求, 不放弃利益是人的惯常心理, 时效利益通常不会主动明示放弃, 所以需要法律直接规定与主动放弃时效相同的效果。

法律中的行为是人有意识的活动, 包括民事行为和事实行为, 诉讼时效属于民事行为。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是起诉起诉明显是权利人主张权利参与诉讼的意思。把诉讼时效归为与人的意思无关的事件显然不合理。诉讼中止是指诉讼时效进行中, 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 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 从而暂时停止计算诉讼时效期间的制度。 (4) 行使请求权的意思无法正常表示受到阻碍, 使时效中止, 待之后再考察人的意思, 以确定对时效的法律效果。如果诉讼时效与人的意思无关, 那么可把诉讼时效直接规定为权利受侵害之后的一段不变期间, 不必另外规定中断和中止, 这是不合法律本意的。民事诉讼从民事关系的基础上产生, 是私权的延伸, 民事关系注重意思, 诉讼时效是民事诉讼中的制度, 也需尊重权利人对权利处分的意思。

二、诉讼时效届满后的效果分析

民事行为是行为人旨在确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 (5) 这其中有权利人的目的意思, 即对权利产生一定法律效果的意思。一个行为还要符合法律才能有效。归纳总结后民事行为是两个要件 (是否合法、是否合意思) 和一个效果 (法律行为产生的法律效果) , 即首先考察行为是否合法, 再考察人的意思, 最后综合决定是否产生法律效果。诉讼时效属于民事行为, 存在权利人对诉权处分的意思, 在特殊情况下与法律追求的利益相冲突, 法律规定了其效果, 而未显示出权利人的意思。诉讼时效届满, 权利人意思、合法性与法律效果的三种情况如下:

1. 不存在抛弃时效的意思或意思不明确, 由法律规定产生效果。

权利人没有抛弃时效的意思或未明确表示抛弃时效, 权利人对于诉讼权利是不积极的, 经过诉讼时效期间, 新的法律关系趋于稳定, 为维护这一关系的稳定, 法律规定产生胜诉权丧失的法律效果。

2. 存在抛弃时效的意思但不合法, 不产生法律效果。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二条规定, 当事人违反法律规定, 约定延长或者缩短诉讼时效期间、预先放弃诉讼时效利益的, 人民法院不予认可。 (6) 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使得权利义务不稳定的状态延长, 违反法律对于效率的要求。缩短诉讼时效期间, 使权利人行使权利的时间缩短, 不利于保护其权利。预先放弃时效利益, 是对自己权利的随意放弃, 使原本享有诉讼权利的法律主体丧失胜诉权, 与法律积极维护并行使权利的基本精神相违背。诉讼时效的价值在于使法律关系尽快稳定, 让当事人对权利予以充分考虑, 给予充分的权利行使时间, 反对草率放弃权利。

3. 存在抛弃时效的意思且合法, 产生法律效果。

例如, 借贷关系的诉讼时效已过, 债务人主动履行债务, 债务人主动放弃时效, 法律承认有效。中国澳门特别行政区《民法典》第二百九十五条规定, 一、时效之放弃, 仅在时效期届满后做出, 方予容许。二、放弃得以默许为之, 且无须受益人之接受。三、具有正当性放弃时效之人, 仅为对方时效所生利益可予处分之人。 (7) 在当事人考虑期之后明确赋予其放弃时效的权利, 规定了放弃的方式和放弃的适格主体。时效期届满, 债权人的权利已经享有充分的行使时间, 债务人主动放弃时效利益, 履行债务不会影响法律关系的稳定。此时, 抛弃时效不影响法律关系稳定, 不违背法律的基本精神, 在合法性前提下, 抛弃时效的意思得到尊重, 产生相应的法律效果。

由此可见, 诉讼时效与当事人的意思有关, 可以产生法律效果, 在特定情形下, 法律直接规定效果, 使外观上不表现当事人的意思。

三、结语

综上分析, 诉讼时效作为法律事实, 属于行为而不是事件, 单纯的事件解释忽视了对权利人意思的考察, 割裂了民事诉讼与民事法律关系的联系。诉讼时效作为民事诉讼中的一部分, 应贯彻民事法律关系中意思自治的重要原则, 考察权利人的意思。诉讼时效制度尊重意思的同时, 也考虑维护新生法律关系稳定等因素, 排除不当的意思对法律所追求价值的干扰, 对意思有合法性要求。因此, 诉讼时效是在合法性之下, 充分尊重权利人意思, 处分诉讼时效利益的行为。

摘要:民事法律事实分为行为和事件。对诉讼时效的定性关系到是否尊重人的意思, 是否由法律直接规定效果的重要法律取向。诉讼时效基于民事法律关系产生, 应考虑到程序与实体的密切连结性, 在调整制度中贯彻实体法的理念。文章从诉讼时效的意思与效果两方面, 论证诉讼时效在性质上属于民事法律事实中的行为, 在法律之下, 考察人的意思, 产生相应法律效果, 以揭示诉讼时效性质。

关键词:诉讼时效,行为,意思

参考文献

[1]魏振瀛.民法[M].北京.北京大学版社.2000.

[2]梁慧星.民法总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

[3]王泽鉴.民法思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4]熊涛.论我国民事诉讼时效制度的完善[J].法制与社会.2009 (4) .

[5]汪渊智.侵权诉讼时效五论[J].政法论丛.2011 (2) .

[6]王轶.物权请求权与诉讼时效制度的适用[J].当代法学.2006 (1) .

[7]李建华, 杨代雄, 赵军.论我国物权请求权诉讼时效制度的立法选择——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草案) >的相关规定[J].法学评论.2003 (5) .

[8]张弛.论诉讼时效客体[J].法学.2001 (3) .

[9]霍海红.论我国诉讼时效效力的私人自治转向——实体与程序双重视角的观察[J].现代法学, 2008 (1) .

论诉讼时效适用范围 篇8

【关键词】诉讼;时效;使用范围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已经法制社会的不断发展,在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的过程中,社会各界都开始重视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这是具有现实法律意义的,只有能够明确诉讼时权利的使用范围,才能够在考虑诉讼的时候有效的在有效的范围内确定使用范畴,这不仅对于法律确立具有指导意义,对于执法以及保障权利的实现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也是法治社会需要,所以本文就从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展开讨论。

一、关于法律中诉讼时效讨论

我国立法对诉讼时效适用范围的规定及不足,我国《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70条规定:“未授权给公民、法人经营、管理的国家财产受到侵害的,不受诉讼时效期间的限制。”《物权法》在其第107条规定:“所有权人或者其他权利人有权追回遗失物。该遗失物通过转让被他人占有的,权利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或者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让人之日起二年内向受让人请求返还原物,但受让人通过拍卖或者向具有经营资格的经营者购得該遗失物的,权利人请求返还原物时应当支付受让人所付的费用。”第244条规定“占有人返还原物的请求权,自侵占发生之日起一年内未行使的,该请求权消灭。”可看出我国立法诉讼时效适用范围规定不统一,包括民事权利、权利及请求权。笔者认为并非所有权利都适用诉讼时效,只有请求权才适用诉讼时效。

二、诉讼时效仅适用于请求权

请求权是权利人请求义务人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其内容是请求义务人给付,效力具有非排他性,其特征决定了其行使须义务人积极配合才能实现。因此,其行使关乎他人利益,如权利人长期不行使权利,则与义务人之间的关系将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将影响他人利益及交易秩序,故要求适用诉讼时效。

三、诉讼时效能够适用范围介绍

(一)有关债权请求权介绍

债权请求权是一种建立在债务关系上而发生的一种维护权利的权利请求,这种债权关系因为不能够公示,而债权人又在很长的时间内不能够去行使债权能力,在外面的环境之中又不能够有效的通知到当事人也不能够对于当事人之间发生的权利情况有一个真实的了解,尤其是在权利义务关系方面不是十分明确,这都可能阻碍到法律关系的稳定。按照诉讼时间规范能够清除到这种在法律关系之中产生的不稳定原因,对于社会经济秩序有所稳定,债权请求权应该在诉讼时效的范围内有所约束,这样才能够正确行使权力人的合法权力,在时效内行使权力。

(二)有关物权请求权介绍

目前的法律规定中,对于物权的请求权能否应用诉讼时效还不是十分明确,就物权请求权存在以下三方面的看法:

(1)否定说法,就是坚持物权请求权不能够使用诉讼时效的说法。(2)肯定说法,认为物权请求权能够适用诉讼时效。(3)折衷说法,认为其中一部分物权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另一部分物权请求权不能够使用诉讼时效。

本文中作者以为还是要根据对于物品的权利请求的具体内容而有所区别对待的,物权请求权就是要他人对于自己物品形成损害的情况之后出现的,需要追究他们对于物品恢复原状的请求权利。由于他人对于物品的损害发生而追究其将物品原状恢复的权利要求,需要提出妨害请求权和预防妨害请求权。

1.返还原物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1)已登记财产的返还原物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2)未登记财产的返还原物请求权亦不适用诉讼时效。因为:1)如适用诉讼时效,则一旦时效经过,所有权将名实不符:所有人虽有所有权之名而不占有所有物,无法对所有物进行使用、收益和处分;占有人虽占有物而不享有所有权,其使用、收益、处分权不受法律保护。2)若适用诉讼时效,因物之基础性权利不完整,将严重妨碍物的流通,与诉讼时效稳定法律关系的初衷相矛盾。

2.恢复原状请求权应适用诉讼时效。恢复原状请求权产生于因对物进行妨害造成物之性状改变的情形,此时物权人应积极为恢复原状之请求,否则妨害人及社会公众将认为物权人已认可物之现有状况而不愿恢复其原有性状。

3.排除妨害或预防妨害请求权不应适用诉讼时效。排除妨害或预防妨害请求权不应适用诉讼时效,原因在于:1)如适用于诉讼时效,则一旦时效经过,对物权的妨害或妨害危险将不能排除,这严重影响物权功能发挥。2)对物权的妨害或妨害危险是持续不断地进行的,无从确定诉讼时效起算点。

(三)有关于知识产权请求权的介绍

就知识产权而言,能否应用到诉讼时效还是有很多不同看法的,就本文作者看来,知识产权的请求权是需要应用到诉讼时效的,这样的观点是由于:1、产生损害赔偿关系应使用诉讼时效。在法律范围内,是不会对于权利拥有者沉默行为的保护,目前一些权利人是清楚自己的一些合法权利受到损害的,但是并不能够针对于自己受到损害情况采用积极有效的法律手段,甚至于在寻求权利保护的过程中一直以沉默的方式应对,这必然会失去法律帮助的机会,失去要求法律帮助自己维护自身合理利益的权利,2、停止对于侵害行为请求权是不能够得到诉讼时效的,权利人对于在诉讼过程中的时间侵权行为,置之不理,不能够及时追回自己的合法拥有,以沉默为主要应对方法,这不应该同时对于其他行为,具有扩大形式的其他行为一同默认,这样是对于权利拥有人的不公平。

(四)有关于身份权请求权介绍

基于身份关系发生的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因其与生存权息息相关,属基本人权,若不支付抚养、赡养等费用往往会使对方生活没有保障,适用诉讼时效则会有害于基本人权。同时这类请求权与社会道德、公序良俗密切相连,且与身份关系相伴始终,所以不应适用诉讼时效。

(五)有关于人格权请求权介绍

有关于人格权请求权是否具有诉讼时效,是需要借助在这个行为过程中,是否带有财产性质的利益纷争作为标准的,一旦在请求权的行为本身涉及到具有财产性,就必须应用到诉讼时效范畴。

结束语

随着法制社会不断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制度也在相应的范围内不断明确权利与责任范畴,有关于诉讼时效的使用范围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就目前的法律制度相关规定展开分析,在明确相关立法规定中对于诉讼时效规定范畴的同时分析了目前立法中的不足方面,并非所有的权利都能够应用在诉讼时效内,本文的作者认为诉讼时效仅限于请求权,并对于请求权进行全面的分析介绍,而在诉讼是应该在有效范围内进行的,依照在诉讼时候可以依据的权利范围进行,考虑诉讼时候能够有效进行的使用有效范畴,在诉讼时效适用范围进行良好控制,能够在确立法律和法律实现的过程中明确实际工作意义,是对于诉讼时效的适用范围的明确是非常重要的。

上一篇:音乐教学进度(2002第二学期)下一篇:文章《秋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