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馆安全

2024-10-05

文化馆安全(精选10篇)

文化馆安全 篇1

多选题

1.企业员工应当具备的安全文化素质有:(c d)

A.强烈的班组安全要求B.深刻的安全生产意识

C.自觉遵章守纪的习惯D.勤奋履行工作职责

2.企业员工应当具备下列哪些安全知识:(c d)

A.国家安全生产法规B.多学科的安全技术知识

C.较多的安全技术技能D.熟练的安全操作技能

3安全教育的对象包括:(a b d)A.企业领导B.企业职工C.职工家属D.安全管理人员 4安全管理文化建设主要包括:(a b d)

A.建立法制观念B.制定法规和规章

C.行政手段的改善和合理化D.严格的执法程序

5从文化的形态来说,安全文化的范畴包含:(a b c d)

A.安全观念文化B.安全行为文化C.安全管理文化D.安全物态文化

6、三不伤害”活动指的是(a b c)

A不伤害自己、B不伤害别人、C不被别人伤害、D、不伤害环境

7、金川特色安全文化四层次构架体系中安全制度文化建设分为五阶段,分别是人管人管事阶段、(a)、制度管人管事阶段、(b)和(c)。

A人制并管阶段

B制度管人流程化管事阶段

C文化管人模式化管事阶段

D强制被动阶段

8、下列各种现象属于安全物质文化建设的是(b c a)

A工艺技术本质安全化建设

B安全标志、标识标准化建设

C安全文化长廊建设

D安全生产责任制建设

9、金川公司安全文化理念体系包括(a)和(c)。

A安全价值观、安全愿景

B安全目标、安全行为准则

C安全使命、安全目标

D安全行为准则、安全愿景

判断题

1、不安全因素的分类可概括为:物的不安全、人的不安全和安全管理上的不安全。×

2有了安全培训合格证书后,还必须进行定期的安全复训,因为人学会的安全知识会产生遗忘。(√)

3三级安全教育就是高级、中级和初级教育。(×)

4有了安全培训合格证书后,就没有必要进行安全复训了。(×)

5安全文化最重要的是观念文化。(√)

6安全文化建设仅仅涉及安全宣传与安全教育。(×)

7人的基本安全素质,包括: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意识。(√)8安全生产主要是为了预防伤亡事故,没有任何经济效益。(×)

9人的安全行为不仅受生理的影响,还受心理、文化背景和环境的影响,因此要进行安全文化建设。(√)

10、安全理念文化是安全制度文化、安全行为文化、安全物质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11、岗位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文化的基石。(√)

12、安全制度文化是安全理念文化转行成安全行为文化和安全物质文化的纽带,是安全理念文化固化于制的具体体现。(√)

13、手指口述本质安全操作确认法是安全心理学原理在具体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14、金川“五阶段”安全文化管控集成模块包括一个主导模块和一个配套模块。(×)

15、金川公司四层次、五阶段安全文化建设完成后,人的安全行为成为一种习惯,那时手指口述安全确认法可以取消。(×)

16、行为文化建设是制度文化固化于形的体现,是在理念文化引领下、制度文化约束下员工的行为准则和行为模式。(√)

17、行为文化既是观念文化的反映,同时又作用和改变观念文化。(√)

18、安全物质文化建设就是生产现场安全装置、仪器、工具等物态本身的安全可靠性建设。(×)

19、企业安全理念文化是否形成是衡量一个企业是否形成了自己的安全文化的标志。(√)

20、三同时”是指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人生产和使用,安全设施投资不纳入建设项目概算。(×)

21、制度管理和文化管理的区别在于制度治标不治本、文化可以正本清源。(√)

22、本质安全的核心是塑造本质安全型人。(√)

23、金川公司目前开展“无隐患、零违章,实现零伤害”活动,就是让系统不存在隐患、员工不违章操作,达到零伤害。(×)

单选题1、2009年5月13日,出版的《镍都报》刊登了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杨志强和原总经理汪海州署名的文章(a)。

A《以特色安全文化托起金川的平安》

B《文化引领、安全发展》

C《建设金川特色的安全文化》

D《以上都不是》

2、企业的本质化安全是指:(d)

A 人的本质安全

B物的本质安全

C环境的本质安全

D人、机、环的本质安全

3、金川公司五阶段安全文化建设完成的标志是:(d)

A员工安全行为依赖管理者监督出现

B员工能安全、会安全,但需要制度约束

C员工能自我安全管控

D员工的安全行为成为一种习惯

4、安全监察是一种带有(a)的监督。

A.强制性 B.规范性 C.自觉性d其他

5、对于企业岗位操作者来说,下面哪一部分的安全教育内容最为重要(a)

A.安全生产知识、安全意识与安全操作技能

B.安全科学基本理论与教育

C.安全生产方针、法规

D、安全管理方法

6、金川公司的安全目标是(a)

A无隐患、无污染、零伤害、零违章

B无隐患、无污染、零伤害

C无污染、零伤害、零违章

D无隐患、零伤害、无违规

7、安全生产管理五要素包括(a)

A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技术、安全投入

B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技术、安全心理

C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投入安全心理

D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技术、安全投入、安全心理

8、企业安全文化的作用是(a)

A约束作用、导向作用、影响作用、激励作用。

B约束作用、导向作用、影响作用、强制规范作用

C约束作用、导向作用、影响作用、强制规范作用

D导向作用、影响作用、强制规范作用

9、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a)

A观念文化是其他文化的核心、灵魂和基础

B制度文化是其他文化的核心、灵魂和基础

C行为文化是其他文化的核心、灵魂和基础

D物质文化是其他文化的核心、灵魂和基础

10、塑造本质型安全人的三要素是(c)

A人、管理、环境

B人、管理、法规

C人、管理、监督

D其他

11、行为养成阶段的本质特征主要是指:员工按章办事,(b),无一例外;安全生产融入了企业组织内部的每个角落。

A高度认同 B高度自觉 C严格执行 D自我管控

12、(a)是金川集团在借鉴杜邦“四阶段”安全文化发展方式的基础上形成的安全管理方法。

A“五阶段”梯进式安全管控模式

B金川模式

C层级领导“四安全”研究

D安全文化建设

13、金川公司安全行为文化建设包括决策层安全行为文化、管理层安全行为文

化和(a)的建设。A操作层安全行为文化 B执行层安全行为文化 C经营层安全行为文化 D其他

文化馆安全 篇2

关键词:企业安全文化,核心竞争力,以人为本,事故预防

1杜邦安全文化的发展

杜邦在1802年成立时是以生产黑火药为主的企业。在当时情况下在早期发生了许多事故, 这些事故造成许多人甚至包括杜邦的几位亲人都丧生了, 最大的事故是在1818年发生的, 当时杜邦只有100多名员工, 40多位员工在这次事故中死亡或受到伤害, 企业几乎面临破产, 不可能生产。但杜邦的炸药技术当时在世界是处于领先地位的, 正好美国当时开发西部, 需要大量炸药。所以政府给他贷款, 要他把企业做下去。但杜邦本人体会到如果不抓安全, 杜邦公司就不可能存在了。在这样的情况下, 他做出了三个决策:在接受了美国政府贷款支持情况下, 第一是建立了管理层对安全的负责制, 即安全生产必须由生产管理直接人负责, 从总经理到厂长、部门经理到组长对安全负责, 而不是由安全员负责。第二是建立公积金制度, 从员工工资中拿出一部分, 企业拿一部分, 建立公积金, 万一发生事故在经济上有个缓冲。第三是实现对员工的关心。公司决定, 凡是在事故中受到伤害的员工的家属, 公司会抚养起来, 小孩抚养到工作为止, 如果他们愿意到杜邦工作, 杜邦将优先考虑。这样建立考虑、关心员工的理想, 到最后成为杜邦核心价值之一。到1912年, 杜邦建立了安全数据统计制度, 安全管理从定性管理发展到定量管理。到20世纪40年代杜邦提出“所有事故都是可以防止的”理念, 因为在这之前的100年发展中, 很多人认为事故总是要发生的, 我们是推迟它的发生, 避免它的发生。杜邦认为这样的思想是不可以有的, 一定要树立所有的事故都是可以防止的理念, 因为事故是在生产中发生的, 而随着技术的进步、管理的提高、人的重视, 这些事故一定是有办法防止的, 所以要树立事故可以防止的思想。到了20世纪50年代, 推出了工作外安全方案。随着安全管理的不断深入, 公司感觉到在八小时内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 不足以满足对员工安全意识的需要, 所以推出工作外安全方案。这就是杜邦从1802年以来安全文化的发展过程。从而形成了今天的杜邦公司核心价值, 有的说是三个, 有的说是四个:第一是善待员工, 这是从事故中总结出来的;第二是要求员工遵守职业道德;第三是把安全和环境作为核心价值。如果把环境与安全分开, 就是四个。这就是为什么杜邦公司可以生存200年, 他认为核心价值保证了企业发展, 使得杜邦成为当前世界企业300强之一, 因为有两百年以上的历史的已经不多了, 杜邦是其中世界强大工业企业之一。杜邦是把安全作为引导企业成功的核心价值之一。

2构建中国特色的企业安全文化

近几年来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 国家虽然逐步完善各项法律法规, 并加大了对高危企业的整治力度, 但是重特大事故仍然屡禁不止, 特别是一旦发生事故, 不仅会给企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而且打乱了企业正常的生产工作秩序, 迟滞了企业发展的步伐。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是我们必须迫切解决的问题, 借鉴国外先进企业的经验构建企业安全文化, 是我们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企业安全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企业安全生产的灵魂, 体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人类的一切生活及生产都是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 都离不开文化的作用和影响。安全文化作为文化概念的分支, 是指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合, 体现为每一个人、每一个单位、每一个群体对安全的态度、思维程度及采取的行动方式。造成浓厚的安全氛围, 提高员工安全自主管理能力, 使企业能集中精力抓生产, 聚精会神搞建设。只有这样, 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从杜邦公司安全文化和安全理念给我们带来许多启示。构建企业安全文化应注重以下要点:

(1) 建立企业安全文化就是要让员工在安全的环境下工作, 来改变员工的态度, 改变行为, 行为改变就是安全, 公司就在安全下运行。安全文化要做什么?如果要改变员工行为, 首先要改变安全文化。所以要了解企业文化中哪些主导了员工行为, 而这些行为是不希望出现的。要知道加入哪些因素, 才能使得员工成功。就是说要了解哪些因素是要的, 哪些因素是不要的。还要了解哪些因素是缺的, 要加入到企业中来的。这样就完善了企业文化建设的要素, 并且要巩固和发展。 (2) 安全文化建设应从最高层领导开始。安全文化建设体系分为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三个层次。企业中人的行为总是受到最高层领导的支配, 安全文化建设应从最高层领导开始, 层层传递, 直至最基层。因此, 领导对安全文化建设的认识是构建企业安全文化的关键。要将“事故猛于虎、安全大于天, 责任重于泰山”的理念根值于各级领导的头脑中, 使各级领导成为企业安全文化的倡导者和培育者, 成为企业安全文化的设计者和执行者。由于安全工作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 领导不可能全面顾及, 因此, 安全生产责任制成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最基本的制度。安全文化的作用就是要将安全生产责任制在人们的意识中固化、在企业的制度中深化、在员工的行为中强化。要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 建立健全各级安全管理和监督组织体系, 强化安全生产责任主体, 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逐级落实各级领导者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形成各单位正职负全面责任、分管安全副职负主要责任、其他副职负分管责任、安全总监负监督责任、操作人员负执行责任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同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 对安全目标进行层层分解, 将安全生产指标纳入经营业绩考核, 使安全责任层层分解, 压力层层传递, 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分层次管理、层层抓落实的安全生产工作格局, 做到人人有专责, 事事有人管, 共同承担起安全生产责任, 构建起全员全过程的安全生产责任网络体系。 (3) 安全文化建设要注重培育执行力文化。企业执行力文化, 是保障企业有效执行的员工的价值观念、群体意识和行为规范的总和。《财富》杂志认为:“70%企业的失败的原因不是缺乏好的战略, 而是缺乏有效的执行。”执行力文化反映企业的品质, 体现企业的价值观, 决定企业的成败。安全生产最大的黑洞是没有执行力。安全文化培育执行力, 就是培育安全生产的权威。恩格斯在《论权威》一文中讲到大工业生产的权威问题时提出:进门者请放弃一切自治!在现代化工业链生产过程中, 必须服从企业的纪律、规章和制度, 不能自治, 这是工业化大生产对每一员工的要求。将执行力融入企业文化中, 就是要培育一大批执行型的各级管理者, 培养全员的执行理念。安全的执行力文化必须从严抓起, 要做到严密实施, 严厉检查, 严肃奖惩, 严格落实, 离开了“严”字, 再好的机制也是一纸空文。要加大违章的处罚力度, 使其不敢违章, 不敢违规, 安全生产宁听骂声, 不听哭声。要用铁的手腕、铁的纪律、铁的面孔来抓安全生产, 做到规范管理、标准作业、遵章守纪、奖惩分明, 防止执行力层层递减, 形成“教育使其不为, 制度使其不能, 奖励使其不怠, 严惩使其不敢”的安全文化氛围。 (4) 安全文化建设要树立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观念。要高效、高质量地实现企业的安全生产, 必须走预防为主之路, 必须采用超前管理、预防管理的方法。首先, 预防型管理要强调员工安全意识的培养。安全中出现的许多问题, 往往不是因为缺少安全知识, 而是因为缺乏安全意识或缺少责任感造成的。因此, 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培养, 是预防型管理的首要任务。其次, 预防型管理要注重安全投入, 从物的方面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隐患。现代工业生产系统是人造系统, 是人可以改造的系统, 是可以通过“打补丁”不断完善的系统, 这在客观上给预防事故提供了基本的前提。

所以说, 任何事故从理论和客观上讲, 都是可预防的。要消除增加安全投入是增大企业负担的错误观点, 树立“安全就是效益”的思想。安全经济学研究成果表明, 发达国家的安全投资占GNP3.3%, 我国现阶段占1.2%;合理条件下的安全投入产出比是1:6;安全生产的贡献率占GNP的1.5~6%;预防性投入效果与事后整改效果的关系是1:5的关系。可以看出, 安全不仅能“减损”而且能“增值”, 安全的投入不仅能给企业带来间接的回报, 而且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建设安全文化夯实安全基础 篇3

确保运输安全,是建设和谐铁路的基本要求和艰巨任务。长期以来围绕这个主题我们在思想教育、基础管理,现场控制等方面进行了艰苦努力和不懈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然而,面对新的形势,必须寻求一种具有浓郁时代气息、具备多重管理功能,又能凝聚人心的载体来推进安全生产。安全文化建设正是北京铁路局推进安全生产的一项重要创新和实践。

中国铁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攀登世界铁路建设水平的制高点。这种超越常规的发展带来了管理体制的扁平化,带来了路局对站段的直接管理而安全管理机制建设,异地班组的自为能力,现场作业的控制水平和职工的安全思想意识,还远没有跟上这一变化了的形势。路局直管站段后,相对来说,站段管理方式和规章制度的整合较为容易,而安全文化理念的融合却不是短期内就能解决好的。因此要通过安全文化建设,对重组站段的原有文化进行整合,用新的文化理念统一站段职工的思想。

经过几次调整,我局站段布局“点多、线长”的特征越发突出。在这种形势下,文化管理的作用就凸显出来。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就是要把安全生产提高到“文化管理”的层次,通过安全理念的培育、共同价值观的形成、管理手段的完备,更有效地保证和推动铁路运输安全。

安全文化建设为党政工团共同抓安全措建了一个宽阔的平台。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有利于党政工团各级组织围绕安全全方位、多角度地发挥作用展示作为,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在安全生产中献计献策,施展才干,也能够有效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安全生产中建功立业。

安全文化强调“以人为本”,含义有二:一是要保证人的安全,二是要靠人保证安全。安全文化建设必须抓住三个基本环节:一要真正确立“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理念;二要通过有效的方法将安全理念宣传渗透到全员的思想中;三要运用文化的影响力解决普遍存在的问题,让安全文化在推进安全生产过程中发挥实效。

要将安全文化理念融于安全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的全过程。规章制度的内容要充分体现安全文化理念规章制度的执行要紧紧依靠安全文化建设的作用。各级干部要加强对落实制度情况的检查监督,使广大职工按照制度规范自己的行为,确保各项安全制度贯彻落实到安全生产的全过程而且要使自觉执行制度成为良好习惯为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证。

近年来,我们引进了许多新设备,改造了许多生产工艺 同时也给安全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课题。为了最大限度发挥新设备、新工艺的效能我们必须充分发挥人的作用。一是强化人机互补,通过人对设备的科学、准确,有效的控制,最大限度地把人的智慧与设备的效能结合起来;二是强化人机制约在作业过程中,把人与设备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相互制约、达到堵塞漏洞、确保安全的目的;三是强化人机和谐,要求操作人员充分掌握设备性能,了解设备状况,熟悉设备的使用环境,根据工作要求有效驾驭设备,掌握安全生产主动权。

要注重职工思想道德和综合文化素质的提升,教育职工把安全生产上升到法治的高度来认识。要注重职工技术业务素质的提升、针对新技术、新装备的广泛应用,探索职工教育培训的新形式、新方法,重点加强岗前培训和岗位锻炼,下力量提高职工非正常情况下的作业能力。

要不断改善站区、段区职工生产生活设施,展现安全文化建设的视觉效果。各级干部要积极发挥表率作用不断密切干群关系,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企业氛围。要为职工创造学习培训的条件和机会,引导职工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在实践中进步。要发挥宣传工作的优势,大力营造“遵章守纪,安全生产”的舆论环境。

安全文化建设的真正意义和最终目的,是用文化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来推进安全管理,夯实安全基础,保证安全稳定。在安全文化建设中,站段领导要切实发挥好安全文化建设的带头引路作用,认真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还要激发职工群众的热情,挖掘蕴藏在职工群众中的智慧和创造力努力把安全文化建设一步步引向深入。

安全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学习借鉴和提炼培育的过程。路局和路局党委在提出总体要求的基础上,要加强面上的指导,提倡各单位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反对照搬照抄努力形成一个百花齐放的生动局面。各站段要根据自身的特点,研究确定适合本站段安全文化建设的思路,努力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

文化馆安全 篇4

为了使大家在开展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工作过程中能够有清醒的认识和清晰的思路,摆脱模糊混乱的说法,有必要认真分析“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这个概念所涉及的内涵,并给它下一个明确的定义。出于这一目的,毛海峰教授在执笔制定《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导则》标准时,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设定为该标准中的一个专门术语,并经过反复斟酌,意图使用尽量简洁的话语给出准确的定义。在标准中对“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所下的定义是:“通过综合的组织管理等手段,使企业的安全文化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过程。”

从定义中可以看出,我们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界定为一种过程,这个过程要用到各种组织管理手段,要实现企业安全文化不断进步和发展的目的。简而言之,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就是一种管理过程。因此可以说,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属于安全管理的范畴,是安全管理的一种运行形态。根据这个定义,可以很清楚地认识到,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概念与企业安全文化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甚至二者不在同一个范畴内。在标准中作为专门的术语给出明确的定义,就是希望今后不会有人再将这两个概念混为一谈或随意使用,正如“作风”与“作风建设”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并且所属概念范畴与使用场合也不一样是同一个道理。

安全文化与煤炭企业文化 篇5

一、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一是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安全文化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就是宣传科学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职工的安全

技术水平和安全防范能力,它代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其出发点在于提高干部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形成“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舆论氛围,最终目标是防止事故、抵御灾害、维护健康,它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二是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处于激烈竞争状态,扩大生产规模、完善产品结构、占领市场、取得好的经济效益是企业的共同追求,而这需要企业有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近几年来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国家虽然三令五申,但是重特大事故仍然屡禁不止,人的违章行为得不到有效控制,重大隐患依然存在,特别是一旦发生事故,不仅会给企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而且打乱了企业正常的生产工作秩序,迟滞了企业发展的步伐,企业就可能错失发展的机遇。因此,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就是要造成浓厚的安全氛围,提高职工安全自主管理能力,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环境,使企业能集中精力抓生产,聚精会神搞建设。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三是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煤炭企业现状所决定的。煤炭企业属于自然条件艰苦的危险行业,水、火、瓦斯、煤尘、顶板等五大自然灾害时刻危及井下作业的矿工。从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煤炭企业发生的各类事故95%以上都是违章操作、违章指挥和违反劳动纪律造成的,人们在分析违章的原因时,常常会发现“违章者缺乏遵守安全规章的自觉性”是事故发生的关键因素。自觉性是人的意志品质,是指人能意识到自己行为目的和意义程度的大小。由于对行为后果的认识不同,人们即使面临同一个环境却会采取不同的行为方式。这种支配行为能力的形式,主要取决于人的安全文化素质。因此,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高管理干部和职工的安全素质是企业事故预防的重要基础工程,是当前煤炭企业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

二、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途径

1、加强领导,形成合力,是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前提条件。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它包括安全宣传、教育、管理、法制、经济等方面的建设和组织措施,涉及企业党政工团各个部门和单位,涉及千家万户和全体职工群众,必须加强沟通和联系,努力构建安全文化网络体系,动员方方面面的力量,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格局,发挥整体效应。对此,要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就必须成立以党政领导参加,安全管理、党群、行政、宣教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全文化领导小组。同时,各基层区队、机关科室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便于纵横协调,促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2、以人为本,提高素质,是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土壤是职工,职工受教育的程度、知识水平的高低、业务能力的强弱等基础文化素养,与安全文化工作的实施密切相关。因此,加强安全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提高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作为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着眼点和落脚点。一是要加强职工的安全理念的灌输,把各种安全理念、警句汇编成册,组织职工进行学习,并定期开展安全理念专题研讨、讲座、交流活动,提高员工对各种安全理念的认识程度,从根本上强化安全认识,提高安全觉悟,牢固树立“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观念。二是要加强职工的安全技能培训,规范职工的安全行为。一个人树立了正确的安全观念,掌握了一些安全知识,不等于就具有实际操作技能,只能是“应知”。要做到“应会”,还必须进行反复的技能训练。对此,要狠抓职工安全操作技能的强化性训练,继续利用班前班后会、安全活动、技术学习日等时间,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系统安全技能培训,定期举办各工种、岗位的安全知识考试,提高和巩固培训效果。同时,积极开展安全操作对抗赛、岗位安全操作技术练兵、突发事故处置演练和反事故演习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安全技能训练活动,切实提高员工的安全操作技能和自我保护能力。

树立安全意识 构筑安全文化 篇6

电力安全生产是永恒的主题,是我们各项工作的基础,是供电企业的生命线,特别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今天,电网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行更显重要。如何围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建立安全长效机制,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现在我就树立节约意识,构筑安全文化,谈几点认识。

一、坚持以人为本,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

1、安全生产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要积极营造和谐的安全文化氛围,才能更好地使职工树立安全意识,才能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人是安全生产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决定性的因素,我们说,执行各种规章制度的主体是人,并且在于人的执行力度,在于人的责任心。如何以人为本,树立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增强职工的安全责任心,提高安全生产技能,是各级领导必须关注的。

首先,关心和维护职工的生命权,是各级领导和工会组织义不容辞的责任,安全生产又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离不开每个职工的积极参与和努力。因此,必须提高全员对安全生产管理的认识,要广泛宣传安全的重要性,宣传党和国家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大举

措,宣扬安全生产中的经验和吸取发生事故的教训,使广大职工从思想上有安全意识,时时紧绷安全这根弦,不断增强依法自我安全保护和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其次,开展好班组安全建设,夯实安全基础,使各种安全制度、安全操作规程,落实到班组的各项生产工序和工作过程中,把班组作为安全生产和确保职工人身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第三,结合生产实际,继续开展以“学一遍电力安全生产法规、提一条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合理化建议、做一件有利于安全生产的实事、当一天安全检查员、查一起自己身边的习惯性违章隐患”的安全生产“五个一”劳动竞赛及“反三违、查隐患、保安全”、“三不伤害”等活动,对查出的安全隐患认真填报并组织落实整改。使职工人人都参与管理,个个都进行安全监督。

第四,经常开展反事故演习和事故预想,根据本工作范围及所辖设备,对一些易出故障设备或运行方式作出事故预想,并制定出相关的措施及处理方案,从而提高职工分析事故和处理事故的能力,将事故控制在萌芽状态。

2、加强职工技能技术培训。职工业务技术水平的高低是直接影响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作为生产一线的管理人员,对本班组的生产过程,对自己所管辖的设备性能了解不够,不能将可能造成事

故的潜在危险因素分析出来,并能正确的控制,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安全生产能否顺利进行。因此,技术培训工作是一个常抓不懈,持之以恒的工作,职工的技术水平提高了,对事故的预想、分析和判断处理能力也随之提高,同时,误操作事故的发生也将得到遏制。

二、加大安全管理力度,形成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1、完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要认真学习贯彻党中央关于安全生产的有关精神,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南方电网公司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在“预防为主”上多下功夫,要强化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把落实安全责任制作为重中之重,并按“目标明确、层次分明、责任到位、保障有效”的原则,切实抓好安全责任“三级控制”,把安全管理的重点放在基层、班组、个人,使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到实处。用安全生产制度来引导、规范职工的行为,通过长期开展“反习惯性违章”、“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安全性评价”等制度,进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安全生产管理,并且充分发挥安全第一责任人、安全监督职能科室及班组安全员的三级安全管理网络作用。负责企业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要全面布置安全工作,检查安全设施,消除隐患;职能科室及安全监督员要充分行使监督职权,监督各项规章制度是否落到实处,监督各项安全措施是否管理到位,对任何违反安全规程的人和事,有权立即制止其违规行为。党政工团对安全生产要发挥其各自的优势,齐抓共管。要使安全生产人性化,让安全辐射到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营造人人遵章守纪氛围。首先从自己做起,严格按照电力安全法规,发现有作业人员违章操作,其他员工主动纠正,对新进厂职工严格按标准动作进行培训,做到一丝不苟,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形成很强的安全文化场,形成自觉维护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爱生命的安全氛围。那么,不论决策层、管理者,还是一般员工,都会自觉地在安全文化的氛围中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2、建立健全安全考核激励机制。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生产奖励办法,严格执行重奖重罚原则,是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一是要提高对负有一定责任的一线岗位职工的收入,因为他们负有较重的安全责任,并对负有事故责任的部门和个人予以处罚;二是对生产过程中暴露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发现并制止了重大隐患的员工予以奖励;三是实行全员风险抵押金制度,体现“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的要素。

三、安全管理工作须加大科技含量

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中指出:“要逐步淘汰技术落后、加快先进的生产安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步伐”。就电力系统而言,要依靠科技进步,加大对输变电设备的技术改造力度,优化完善电网

结构,不断提高电网设备的健康和安全运行可靠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网正朝着自动化、高参数、大容量、长距离的方向发展,供电单位要以“抓基础、抓班组、抓流程”的三抓方法来体现安全生产细节管理和现场管理,做好电网设备的保养、维护、巡视、检修等管理工作,保证设备缺陷隐患早发现,早消除。要逐步建立供电企业生产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即围绕设备资产,设备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管理、设备缺陷、技术监督管理到设备报废的生命周期的台帐管理。要执行设备安全性评价,对电力生产设备的健康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估,提示和预见事故的规律,对易发生的事故进行预防控制,减少生产过程中事故造成的损失。

文化馆安全 篇7

珍贵历史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 当代艺术精品是时代精神的文化彰显。珍贵历史文物和当代艺术精品“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 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 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因此, 维护国家收藏安全是“连结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 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 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

事实上, 国家收藏安全不仅是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是国家政治安全的不可或缺内容。遗憾的是, 虽然我们很容易理解前者, 但经常有意无意地忽视后者。汉学家珍妮特·埃利奥特 (Jeannette Elliott) 和沈大伟 (David Shambaugh) 在回顾了三千多年来中国皇家艺术收藏所经历的非同寻常的传奇历程后发现, “在中国, 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将皇家收藏视为其合法性的主要来源, 不论执掌政权的是古代的王朝还是现代的政府, 概莫能外。同样, 每一个新政权的皇帝或是领袖, 都希望把自己, 或是自己的王朝和政府与皇家收藏联系在一起, 如此一来, 就可以通过国宝与过去连为一体, 授予自己的政权暂时的合法性。这在中国几千年的帝制时代无疑是真理, 在今天依然是真理。”由于国家收藏安全是关系到国家文化安全和国家政治安全的国之大事, 因此, 结合国家收藏安全的历史和现状, 从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来观察和思考国家收藏安全问题就显得非常必要了。

一、尊重和保护收藏者的收藏权益是维护国家收藏安全的核心和基础

1. 收藏者的收藏权益是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1966年12月16日, 联合国大会通过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15条规定:“本公约缔约各国承认人人有权参与文化生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50条规定, 文物收藏单位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收藏通过合法方式取得的文物。《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4条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虽然从理论上讲, 收藏者的收藏权益确实是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但周坚和费亮的调研却发现, “执法部门、执法人员屡屡违反《国家文物法》保护公民合法文物流通的规定, 近年来该方面案例屡屡见诸新闻媒体, 如引起收藏界震动的发生在湖南桃源县收藏爱好者无故被拘罚的事件, 湖南汝城‘圣旨’风波等。其中桃源县相关部门提出‘在拍卖市场、文物商店以外的场所买卖古玩文物即为非法倒卖’, 当地执法部门以非法经营、倒卖珍贵文物为名, 对当地收藏爱好者进行大范围传讯、拘押并处以大额罚款, 该行为严重违反了国家《文物保护法》。”

尽管以“桃源事件”为代表的严重侵害收藏者收藏权益的恶劣事件最终都从表面上得以解决, 然而, 由于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而引发的执法窘境和社会问题却不得不让人深思。如果不能从立法的高度理清关于收藏者收藏权益的一系列基本法律问题,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关于加强文物市场管理的通知》对文物界定的分歧, 那么, 作为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收藏者收藏权益依然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尊重和有效的保护。

2. 收藏者的收藏权益事关中国国家收藏安全

从中国收藏史来看, 许多珍贵历史文物之所以能够“永存吾土, 世传有绪”, 都离不开私人收藏者的悉心保管和全力抢救。以“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清明上河图》的流转史为例。根据陈传席的考证结果进行估算, 在《清明上河图》从1106年至今共904年的流转史中, 只有大概190年 (约占五分之一) 的时间由元秘府、明内府、清内府和新中国政府收藏, 其余大概714年 (约占五分之四) 的时间都由私人收藏者收藏。从这个意义上讲, 尊重和保护收藏者的收藏权益, 培养和提高收藏者的收藏意识, 不仅是有效保护珍贵历史文物的主要途径, 而且是维护中国国家收藏安全的重要基础。因此,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该从对国家和历史负责的高度, 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国家政治安全的高度, 充分认识尊重和保护收藏者收藏权益的重要性。

二、制定和实施国家收藏安全战略是维护国家收藏安全的重点和保障

1. 确立公共收藏和私人收藏相结合的国家收藏安全战略

对于国家收藏安全战略而言, 私人收藏具有蓄水池的重要作用。因为私人收藏品的最终归宿, 除了后人继续收藏外, 无外乎出售、散失和捐献。古今收藏, 时私化公, 时公转私, 聚散无定, 相互补充, 各有短长。如果说公共收藏是“渠”的话, 那私人收藏就是重要的“源”。

举例来说, “新中国成立初期, 收藏文物的各界人士常将珍藏献给国家, 如北京张伯驹、天津周叔出、上海潘达于、合肥刘肃等, 郭沫若、郑振铎等文化要人更是将收藏的甲骨、陶器等悉数交给国家。这些慷慨捐赠, 缓解了故宫等处大量宝物被运至台湾而造成博物馆藏品不足的窘境。”又如, 周绍良曾多次致函故宫博物院, 表示愿意捐赠他收藏多年的1000余锭有干支年款的珍贵清墨。他在信中写道:“这批墨, 是一批重要文物, 全部是有年款干支的, 可以说, 自有清墨纪元干支的, 我这1000锭左右可以说是集大成, 而且也是您馆所缺的一部分, 合在一处, 最可合适。”在周绍良看来, “世界上的事聚散无定, 文物收藏也是这个样子。无论是无偿捐献还是低价转让, 只要是对学术界有用、只要是进了国家的收藏, 就是有了个好婆家’。”周绍良的态度可以说代表了相当大一批收藏者的心声。

首先, 由于政府财力的约束和公共资源的稀缺, 因此, 完全依靠公共收藏机构维护中国国家收藏安全实际上是很不可行的;其次, 由于私人收藏者对自己的收藏品通常都怀有很深的感情, 因此, 他们往往会比公共收藏机构的管理者更为尽心尽力;最后, 由于收藏品的安全会受到许多不可预料因素的影响, 因此, 珍贵历史文物的分散化收藏有助于规避集中化收藏风险。就国家收藏安全而言, 有必要将公共收藏和私人收藏相结合的收藏安全战略提升到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 树立和倡导公私结合、私藏为国的和谐收藏理念, 建立和健全国家收藏安全评估体系, 积极扶持、引导和借助民间收藏的力量来维护中国国家收藏安全。

2. 确立强力保护中国珍贵历史文物的国家收藏安全战略

总的来看, 中国的政府主管部门无论是在新出土文物的保护方面, 还是在文物非法流失的打击方面, 都大有改进的余地。

就前者而言, 虽然中国的政府主管部门在文物保护方面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和“配合基本建设为主、主动发掘为辅”的原则, 但其实主要是抢救发掘和配合发掘。许多文物考古工作者无奈地称自己的工作“一是配合基建, 二是配合盗墓”。“近几年来, 我国的盗掘古墓葬现象呈现了迅猛之势。资料显示, 国家文物局对外公布的每年古墓葬被盗数量是数千座, 事实上, 每年新增被盗墓葬数量远不止这个数。此类案件在各地频繁发生, 暴露出我国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不足, 也折射出我国文物执法的现实困境, 更对我国文物法律法规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不仅如此, 很多盗墓犯罪分子在野蛮盗掘墓葬和洗劫随葬物品的同时, 还大肆损毁文物和破坏墓葬遗址, 给正常的文物考古工作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巨大损失。

就后者来说, 情况也不容乐观。根据马继东的调查, 1986-2002年, 厦门海关共查获和收缴各类文物近15000件;1995-2001年, 天津海关共查获和收缴各类文物8691件;1999—2005年, 大连海关共查获和收缴各类文物6704件。根据彭中天的估算, “按照深圳海关5%的抽查率, 以10年时间查获文物走私数量为计算依据, 再结合海关总署的数据进行推测, 这10年时间, 我们走私出去的文物是800万件。尽管不一定准确, 但数字一定很惊人, 这一数字超过了当年侵略者的掠夺。”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针对文物盗掘和文物走私的专项整治显然是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计。从长远来看, 必须建立各级地方政府的文物保护问责制, 研究和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流通法》, 从根本上解决古墓葬的盗掘问题和文物非法流失问题。就国家收藏安全而言, 有必要将强力保护中国珍贵历史文物的收藏安全战略提升到国家安全战略的高度, 树立和倡导上下齐抓、防范到家的文物保护理念, 建立和健全国家收藏安全监测体系, 积极发动、引导和借助基层群众的力量来维护中国国家收藏安全。

3. 确立系统收藏中国当代艺术精品的国家收藏安全战略

国家收藏安全所涉及的收藏品既包括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的珍贵历史文物, 也包括彰显时代精神风貌的当代艺术精品。2005年, 文化部和财政部耗资1.05亿元联合组织实施了旨在“支持和鼓励艺术家进行新作品的创作, 推出以重大历史题材为主体内容的新作品”的“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虽然这可以视为国家系统收藏中国当代艺术精品的行为, 但问题是, 第一, 该“工程”主要以“反帝、反封建、反殖民主义斗争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的重大历史事件”为主要内容, 题材单一;第二, 该“工程”的主要目的是“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 并不是长期性和制度化的公共收藏行为。因此, 该“工程”还算不上系统收藏中国当代艺术精品的国家行为。

事实上, “在很长一段时间, 国内公共美术馆基本没有顾及当代艺术的动态, 反倒被国外藏家抢了个先。其中, 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瑞士藏家乌力·希克。他被称为‘中国当代艺术最大藏家’, 他用10余年的时间, 收藏了180多位艺术家近2000件中国当代艺术品, 几乎容纳了绘画、雕塑、装置、影像、招贴、剪纸等当代艺术的各种类型, 堪称一部‘微缩中国当代艺术史’。直至2000年上海双年展举办, 当代艺术被纳入‘官方’大展轨道后, 作品才开始逐渐被国内公共美术馆收藏。然而, 一是重要作品绝大多数已名花有主, 二是画价早已今非昔比。”

文化馆安全 篇8

坚持“安全高于一切,一切为了安全”筑牢坚实的思想防线

责任到班子,铭记安全使命。领导班子是企业的核心,也是安全责任能否落实的关键。要从领导抓起,带领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把别人的事故当成自己的教训,绝不重现;把未遂的事件当成发生的事故,绝不放过”。签订安全环保责任书,班子成员承包基层单位,包安全生产、包队伍稳定。每逢节假日,到现场去查一查、看一看,发挥领导干部的示范作用。

理念进基层,固化安全意识。员工是安全生产的主体,也是安全文化的主体。为了使理念变成员工的自觉行为,要在主要生产装置区设立“安全警告牌”,时刻提醒员工“精心操作每一秒,平安工作每一天”,进一步培育员工精细的安全行为。在凌晨2:00和4:00岗位人员容易困倦的时段,播放温馨的提示话语,提醒员工注意安全。在员工巡检时,强化精细管理,可避免问题扩大,确保装置的安全生产。

亲情入岗位,触动安全心弦。员工轻微的思想波动可能就是潜在的安全隐患。为了不让员工带着不良情绪上岗,要将安全文化延伸到八小时之外,拓展到每一个家庭。通过“送安全文化进家庭,请安全嘱托进车间”活动,签订《安全互保协议书》,征集《安全家书》,把家人对亲人安康的浓浓期盼引入岗位,在安全方面架起了企业与员工沟通的桥梁,给安全生产再加了一层保险,也使员工真正实现了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

坚持“精在时时处处,细在点点滴滴”夯实坚固的发展基础

实行生产受控,保证运行精准无误。生产全过程受控、保证装置平稳运行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必要条件。层层选拔技术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技术骨干充实到每一个班组,负责全班的生产运行管理和突发事件处置,加强生产一线的技术力量和应急能力,使生产运行过程只有“规定动作”,没有“自选动作”。装置开停车是安全事故的多发时段,将整个开工过程细化为若干个稳定状态、步骤和动作,逐级开展安全分析,确保装置开车的一次成功。

不断提升素质,保证操作严丝合缝。化工行业技术密集的特点决定了员工不仅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更要有过硬的技术能力。要把提高操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作为保证安全的重要手段,把提升目标确定为每一名操作人员成为工艺流程的“活地图”、装置运行的“数据库”、隐患排查的“听诊器”。操作人员对照现场绘制工艺流程图,反复画、经常练,每个流程都印在脑海里,每条管线内的介质走向、物料状态都明明白白、清清楚楚。通过素质提升,操作人员都做到了生产操作精准无误,隐患排查及时准确。

坚持“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构建有力的预防体系

加强监督检查,保证规范一丝不苟。为保证各项规程落到实处,要强化内部监管力度,实施巡回监督、专项监督、派驻监督和跟班监督的立体化监管体系;本着“谁发现隐患,谁就是我们恩人”的理念,邀请相关专家给装置和管理把脉会诊,对发现的问题举一反三,及时整改,将问题化解在萌芽之中。

精心检修,消除潜在隐患。每年对装置进行一次全面的“体检”,在装置检修中,坚决做到材料不达标不放过、隐患不排除不放过、施工质量不合格不放过,保证用在装置上的材料万无一失,不给安全生产留下隐患。同时,对检修项目进行严细排查,使检修优良率达到100%,保证检修装置开车一次成功。

科技监控,全程有效防范。一套化工生产装置上就有几百台动静设备、几千个管线接口、几万个密封节点,岗位巡检防范难度很大。要在装置重点部位安装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对装置运行情况的连续监控和远程实时动态监控;根据不同岗位的安全需求,安装电子巡检系统、风速风向实时监测系统、安全生产数据文件传送系统等,实现安全生产资源的共享和安全管理的远程信息化。

(作者单位:大庆油田化工集团)

文化馆安全 篇9

“我要安全”安全文化知识培训总结 “我要安全”安全文化知识培训总结

文章导读:安全物质文化是企业安全文化的表层文化,看得见摸得着,是硬件。该阶段的建设要求:人、机、环境的和谐建设;目的:实现人、机、环境系统的相互协调性,提高系统本质安全化程度;具体工作从改工艺和设备……

一、安全文化的概念:

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活动中创造的安全生产、风险控制及劳动保护的观念、习惯、行为、环境、物态条件的总和;员工工作活动中的安全态度、安全行为

和做事的方式是这个“总和”的外在反映。

“安全文化”一词来源于美国,按照其定义和在企业中的运用情况,“安全文化”对团体、企业而-言叫“安全文化”,对个人而言叫“安全素养”。对于个人来说,其强调个人的安全素养决定个人的安全状态,即意识决定行为。

二、安全文化的本质:

安全文化的本质就是以人为本,安全行事。对于一个团体、企业来讲,就是把人的安全放在生产活动中的首位,从整体性安全考虑,通过解决人所导致的不安全行为及条件来达到避免或减少事故的目的。

三、安全文化的发展历史:

1、无知阶段:此阶段人们持宿命论,被动承受伤害。

2、知觉阶段:此阶段人们持经验论,知道事后补救。

3、认识阶段:此阶段人们持系统论,知道了采取人、机、环境对策。

4、认知阶段:此阶段人们持本质安全论,知道主动预防事故的发生。在该阶段讲求行为一致性,重在沟通;提倡员工互动,全员参与;要求安全是作业的前提,提前预测和控制风险;提供人性化环境,使用本质安全型设备、工具。我国的安全教育方针是:安全从娃娃抓起。

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概述: 在一个团体、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中,安全措施的采取,安全管理的实施,研究、分析、解决安全控制过程中问题都是由人来解决;企业安全文化的作用对象是人,受益对象也是人,通过研究人,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及保护和能力,从而达到保护员工、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所以我们每一位员工既是企业安全文体建设中的主体,又是客体。

五、企业安全文化体系:

企业安全文化体系包括安全物质文

化、安全管理文化、安全精神文化三个大的层次。

1、安全物质文化:包括安全行为和安全条件;是指企业经营活动中员工的具体安全表现行为及其所使用的相关的安全工具,材料、工艺、劳保用品等。安全物质文化是企业安全文化的表层文化,看得见摸得着,是硬件。该阶段的建设要求:人、机、环境的和谐建设;目的:实现人、机、环境系统的相互协调性,提高系统本质安全化程度;具体工作从改工艺和设备,创造安全的工作环境等方面实施;重点在于人人参与事故的预防工作,明确危险源,使用本质安全型设备、工具、劳保用品等。

2、安全管理文化:包括安全技术文化和安全制度文化。该层次介于物质文化与安全精神文化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看得见摸不着。该阶段的建设要求:在制度上实行奖惩化,在技术上鼓励员工科技创新;目的:使规章制度、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理念及安全反唇相讥达

到有机结合,使大家由“我要安全”实现“我会安全”;工作重点:重在理解、执行和深入人心。

比如在实际工作中经常提到的各种文化内涵如下:

执行文化:一线领导监督的责任和力度;

现场文化:我的安全我负责,别人的安全我有责;

沟通文化:提醒你,是因为关心你; 事故文化:提前预防,内外吸取教训,避免事故再发生;

违纪文化:安全是被雇佣的前提。

3、安全精神文化:包括安全理念和安全习惯。安全理念指人的安全思想、安全价值;安全习惯是指人的安全心理素质、安全思维方式、行为安全潜规则等。该层次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的深层文化,看不见摸不着,是企业安全文化的软件。该阶段的建设要求:对员工安全素养的培植,安全价值理念及行为规范的建设;目的:改进员工的安全工作

态度、工作方法和作业方式,加强团队的沟通与协作;工作重点:重在员工思想观念的改变,由“要我安全”变为“我要安全”。

比如在实际工作中经常提到的各种文化内涵如下:

意识文化:如果存在问题,就可能出问题,事故是可以预防的;

风险文化:提前预知,事先预防; 建设文化:人人参与,领导重视,身体力行;

投入文化:有效的安全投入是遵法的需要,是一种回报。

六、企业安全文化的六要素:

由以上内容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安全精神、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行为安全及条件六个要素。

七、安全物质文化、安全管理文化、安全精神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

安全管理文化是安全精神文化的栽体,是安全物质文化的母体,即硬件与软件的有机结合面;安全物质文化是安

文化馆安全 篇10

即使所有的数字都在下降,我们也不能忽略一个个矿工命丧矿井,一幕幕悲剧在相继上演,一个个家庭支离破碎,一块块带血的煤炭悄然走进市场。

为什么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经济利益的攫取还要以员工生命和鲜血的付出作为沉重代价?这些沉痛教训的背后,又存在着怎样的隐患?是自然灾害的破坏、国家的监管不力、政策法规的不完善,还是矿井设计的不合理、生产过程的违规操作、企业的管理漏洞、专业人员的缺乏、矿工的素质?

无论是这些诱因中的哪个或者哪些,安全发展,无论对煤炭企业、政府还是社会都是必然要求。安全发展的实现除了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行政管理,强化煤炭监督监查之外,煤炭企业还必须要以安全发展观为指导,苦练“内功”,全面加强安全管理,建设强势安全文化,这是煤炭企业实现安全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安全文化的形成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是企业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下,为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为达到总体目标,在长期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并经过企业员工认同信守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文化思想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反映。企业管理至今已经过了经验管理、科学管理、行为管理三个阶段,达到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企业管理的第四个阶段:文化管理。此时的安全管理随着企业管理的发展也发展成为安全文化管理。

安全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安全文化是企业在安全生产过程中为保障职工身心健康创造的一切安全物资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安全文化则是企业全体职工所共同拥有的安全理念、共同遵守的安全制度及这些理念、制度所塑造出的行为举止。

安全文化是企业管理技术的灵魂科学,它发挥文化的功能来进行安全管理,是安全管理发展的新阶段。安全文化作为管理科学来看,是注重通过提高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素质来实现的管理。

二、安全文化的内涵

安全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和实践中形成的或是人为塑造的被广大员工接受的安全价值观、信念、传统、风气、行为准则的复合体。它关系企业发展、关系职工利益及生命健康,其重要地位决定了安全文化必然应当渗透到企业方方面面,是企业文化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安全文化融汇现代企业经营理念、管理方式、价值观念、群体意识、道德规范等多方面内容,对于它的内涵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以理解:

一是安全文化是企业的一种物质文化。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企业,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有本企业特色的物质文化,诸如明确的企业目标,完善的规章制度,先进的技术装备,系统的培训教育措施,合格的安全生产设施等。还要有一定数量的企业安全文化阵地,美观整洁的厂容厂貌等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

二是安全文化是企业的一种行为文化。它包括全体职工要具有明确的行为规范,各级领导干部具有优良的工作作风,能够较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职工队伍具备良好的素质等。

三是安全文化是企业的一种观念文化。它是一个企业要培养和体现职工群体意志、激励职工奋发向上的企业精神。

上一篇:晚自习评比活动总结下一篇:经典的英文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