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时代

2024-08-03

商业时代(共8篇)

商业时代 篇1

【深度解读】社群商业:移动互联时代的新商业图景

2014-07-13 赵大伟 钛媒体

2014年5月17日,中国商业界最大的新闻不是“世界电信日”,而是互联网知识社群第一品牌《罗辑思维》的创办者分手。罗振宇、申音各奔东西,相忘于江湖。

2012年12月21日,传说中的世界末日,知名传媒人罗振宇、NTA传播创始人申音、资深互联网人吴声合作,打造了知识型视频脱口秀《罗辑思维》。三人分工是:罗振宇是产品和品牌的核心,申音负责日常运营服务,吴声出任总策划。

一年内,它由一款互联网视频栏目,逐渐延伸为最先锋的中国互联网知识社群品牌。活动、出书、会员“罗利”、社群征婚、霸王餐、头采茶、C2B订制等风风火火,一系列创新玩法让行业内外目瞪口呆。

自去年首次试水付费会员制,在6个小时内罗振宇便从粉丝的口袋中“捞”出了160万,在第二次会员招募中募集800万元也仅仅用了一天。VC圈对《罗辑思维》的估值上限已达1亿元。

罗振宇说过,新媒体的本质就是社群,未来《罗辑思维》有可能会形成一个“类交易所”机制,它可以帮创业者融到一切东西:包括钱,包括品牌、包括初始用户、包括传播渠道,就是任何人的一点可以商业化的禀赋都应该可以通过类交易所机制完整释放出来。

这种“类交易所”模式,就是社群商业的一种体现。

一、未来的商业图景

1、经济特征:规模经济到范围经济

百年工业史背后隐藏的是同样的产业逻辑:“标准化”、“规模化”和“流水线”。而今天,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社交网络的发展,传统工业时代似乎正在离我们远去。未来经济与社会组织将不再是凝固僵化的“矩阵式”形态,而呈现为互联网社群支持下、个性张扬的“网状”模式。这种转变是革命性的。

在规模经济时代,规模越大越经济,品种越少越好(标准化和流水线的需要);未来这个规律很可能将是倒过来的——谁能尽可能地满足长尾末端的需求,谁在未来的盈利能力就越强,互联网经济是一种长尾经济、范围经济。

所以社群、粉丝自限规模,这是未来商业的自觉。工业时代过去了,规模逻辑结束了,社群逻辑就重启了,而所谓的跨社群营销也将显得没有意义,因为你不需要别人懂你,就像苹果粉丝不用解释,需要解释就不是苹果粉丝一样。企业如果不自限范围,形成品种开发的多样可能,就没有自己的核心粉丝社群。

有人说,互联网时代的品牌玩的就是一种“榴莲精神”——喜欢的会爱到骨髓,不喜欢的会完

全无感。人们根据品牌偏好会形成不同的小的圈子,不同的社群。

2、商业逻辑:产品售卖到用户运营

互联网出现之前的商业形态,人们购物就必须到线下的门店中去,人需要围绕着门店、围绕着物开展活动;而互联网出现之后,人们不再需要到线下门店就可以完成购物,电商平台、厂商和物流商都在围绕着用户需求进行活动。我们的商业由“物围绕着人转”进化到“人围绕着物转”,这有力地佐证了我们经常提到的观点:未来的商业基于人,而非基于产品。

索尼公司的创始人出井伸之解释索尼衰落的根本原因时,说了一段发人深省的话。“新一代基于互联网DNA企业的核心能力在于利用新模式和新技术更加贴近消费者、深刻理解需求、高效分析信息并做出预判。

所有传统的产品公司都只能沦为这种新型”用户平台级公司“的附庸,其衰落不是管理能扭转的。互联网的魅力就是“The power of low end”。

为什么小米公司是一个互联网公司?

它和传统的手机厂商有什么区别?互联网公司很典型的一个商业模式叫做“羊毛出在狗身上”,往往不直接通过销售产品赚钱,而把产品当作聚合用户的一个入口,在与用户不断的交互中为用户创造持续的价值,从而获得收益。对小米公司而言,手机只是一个聚合用户的入口而已,它并不是单纯地销售产品,而是在运营用户。这就是粉丝经济背后的一个本质区别。

3、消费行为: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

社群经济,就是一种用户主导的C2B商业形态。

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逐渐由单向的价值传递过渡到双向的价值协同,互动即传播。雷军为什么强调小米成功的秘密在于“兜售参与感”?为什么“兜售参与感”就能够获得成功?社群经济之下的品牌,是用户主导的口碑品牌,而不是厂商主导的广告品牌,互联网时代的品牌,就是一个个用户评价的产物,是一次次互动中完成的体验。

这个时代的品牌打造方式,一定是让用户参与到产品创新和品牌传播的环节,“消费者即生产者”。尤其是80后、90后的年轻消费群体,他们更加希望参与到产品的研发和设计环节,希望产品能够体现自己的独特性。作为品牌厂商,就必须要注意到这种消费行为的变迁。

二、社群商业:内容+社群+商业

内容是媒体属性,用来做流量的入口;社群是关系属性,用来沉淀流量;商业是交易属性,用来变现流量价值。用户因为好的产品/内容/工具而聚合,然后通过社群来沉淀,因为参与式的互动,共同的价值观和兴趣形成社群而留存,最后有了深度联结的用户,用定制化C2B,用交易来满足需求,水到渠成。

1、内容:一切产业皆媒体

移动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协作效率大大提高,同时也使得信息的生产和传播效率大大提高。在人人都是媒体的一种社会化关系网络中,内容即广告,优质的内容是非常容易产生传播效应的。

一切产业皆媒体,“目光所及之处,金钱必然追随”。企业所有经营行为本身就是符号和媒体,从产品的研发、设计环节开始,再到生产、包装、物流运输,到渠道终端的陈列和销售环节,每一个环节都在跟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进行接触并传播着品牌信息,包括产品本身,都是流量的入口,一切都是媒体。

对小米来讲,小米的所有产品都是媒体,对可口可乐来讲,每一瓶的包装也是媒体(个性昵称瓶案例)。企业媒体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企业需要的是培养自己的媒体属性。

很多企业为此开始进驻各个碎片化的社会化媒介渠道,管理者也纷纷上阵经营起自媒体。这是好事,但很多人误解培养媒介属性,把媒介作为简单的信息发布渠道,却未深思“媒体也要产品化”——冰冷的类广告灌输、自我夸夸其谈已不再有效。

媒体即产品,将媒介传播本身视为一个需耐心打磨的产品,激发参与感,构建社群才是获得口碑引爆的关键。再简单点说,新媒体格局与传统媒体的根本不同在于认同。在新媒体格局下,唯有认同才能产生价值。没有认同,用传统媒体的方式,饱和轰炸、喊破嗓门,都白搭。

2、社群:一切关系皆渠道

互联网出现之前,品牌厂商或者零售商需要通过不断地扩展门店来尽可能地接触目标消费人群,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空间限制,使得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够买到各种各样的商品。这样的商业现象就意味着一种商业逻辑的更迭——由抢占“空间资源”转换为抢占“时间资源”。

时间资源即用户的关注度,当用户大规模向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迁移的时候,品牌商和零售商也要逐渐转移自己的阵地。传统的实体渠道逐渐失效,取而代之的是线上的关系网络,这种关系网络更多地体现微博、微信、论坛这样的可以互相影响的社会化网络。

小米手机通过小米社区和线上线下的活动,聚合了大量的手机发烧友群体,这些米粉通过这个社会化网络源源不断地给小米手机的产品迭代提供建议,同时又在不断地帮助小米做口碑传播,这群人就是小米的粉丝社群。

今天讲社群,特指互联网社群,是一群被商业产品满足需求的消费者,以兴趣和相同价值观集结起来的固定群组。它的组成是“臭味相投”的消费者,它的特质是:去中心化、兴趣化,并且具有中心固定边缘分散的特性。

3、商业:一切环节皆体验

社群的背后不单是粉丝和兴趣,还承载了非常复杂的商业生态。究其根本的原因,就是人的社会化的必然性。只是说现在我们关注的社群生态是基于商业和产品的,以互联网为载体跨时间和地域扩散。商业社群生态的根本价值,是实现社群中的消费者最不同层次的价值满足。

举一个比较容易懂得例子,我们以前居住只要有个房子就行了,但是竞争凸显开发商想了一个妙招,卖房子之外还送你读小学,家里的院子里还有各类的商铺,有会所供你平时休闲娱乐,出远门还带个保姆帮你看房,通过这些来增加你买房和住房的附加值。慢慢的这样形成了一种生态系统,形成了一个生活和商业业态的闭环。

这样的生态模式逐渐发展完善,为消费者提供多维度的服务,就变成了一个完善的商业体系。当下十分热门的“智慧社区”,就是基于这样的商业逻辑。万科、龙湖、远洋等地产商和物业管理公司,都在利用互联网的玩法去改造传统物业,建立以住宅区居民为核心的商业生态,从而颠覆传统的物业管理商业模式,其本质,也是一种社群商业模式。社群商业是一个具有增量思维的“微生态”,生态系统天然多赢。

在社群商业模式之下,内容如同一道锐利的刀锋,它能够吸引研究和满足用户的基础需求,切开一条入口,但它无法有效沉淀粉丝用户,社群就成为了沉淀用户的必需品,而商业化变现则是衍生盈利点的有效方式。三者看上去是三张皮,但内在融合的商业逻辑是一体化的。

未来的商业,是基于人而非基于产品,是基于社群而非基于厂商。社群商业本质就是用户主导、数据驱动的C2B商业形态,才刚刚开始而已。

商业时代 篇2

传统的观点认为, 品牌与渠道是两个独立的生态。但是, 渠道也需要借助于品牌才能更好地吸引并为最终消费者服务。

现在的市场竞争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品牌时代, 品牌与渠道开始了不同程度的融合, 形成了一种全产业链的品牌商业。品牌商根据渠道的特性和最终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为渠道提供定制的品牌, 通过渠道来最大化自己的价值;而渠道则与品牌商分享最终消费者的需求信息, 并与品牌商一起协同有关策略及其实施。这样, 品牌与渠道的相互依存度不断提高, 依赖关系越来越紧密。

在品牌与渠道不断融合的过程中, 出现了各种不同的运行模式, 需要学界和业界共同合作来进行深入的研究, 以不断提升模式的效力, 实现品牌和渠道联盟利益的最大化。

品牌不是简单的一个“牌子”, 也不是被短期炒作起来的“名牌”。品牌是一个独特符号, 是一种经营理念, 是一支创业团队, 是一句客户褒奖, 更是一段执着坚守。品牌都有共同的特点, 但不同行业, 品牌有着不同之处, 对于商业品牌而言, 我们将它定义为:有终端销售渠道的企业, 以及紧密围绕终端渠道经营的企业生态圈。对于品牌商业而言, 品牌对于企业的意义以及品牌商业的发展趋势都有着自己的特点。

我们对比2002年2013年, 这两个阶段国际品牌价格排行榜有直观的变化:

1.2002年的排行榜中有一些企业已经破产或辉煌不在, 比如:诺基亚、索尼、柯达。

2.有4家企业进入了世界前50名, 中国工商银行 (16) 、腾讯 (21) 、中国建设银行 (22) 、百度 (33) 。腾讯和百度都是民营企业的高科技企业。

品牌价值在10年内已有巨大的增幅。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品牌对于企业是有巨大的价值, 品牌才是最持久的竞争力。对于商业而言品牌的价值来自哪里?

二、商业品牌的内涵及价值来源

我们将商业品牌定义在围绕终端销售渠道的生态圈, 商业品牌的价值自然来自渠道。控制渠道, 即可产生价值。移动互联、电子商务、社交媒体, 表面在争取客户, 实际仍然是渠道之争。品牌就代表了企业渠道的能力和水平, 可以直接体现企业的价值。对商业连锁零售企业估值时, 门店数量和分布区域通常被用作一个重要的估值指标, 就是因为这一指标体现了企业的渠道控制能力。

通过梳理2013年的市场变化, 我们认为, 商业品牌企业通过客户、团队、坚守、创新四个方面建立和提升自己的品牌内涵。同时, 我们认这品牌竞争与渠道竞争将会是市场和一个永恒主题。

三、中国商业品牌发展历程

为了更好地研讨商业品牌未来的发展, 我们将商业品牌的历程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 (1949年~1978年) :漠视品牌

由于上世纪初到新中国建立这一段时间内的战争, 致使在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初期形成商业品牌, 以及传统老字号企业在这一段时期内, 基本消亡或是处于停滞。新中国成立后, 实行了计划经济, 全国经济处于严密的宏观经济调控下运行, 这个时期, 同样没有品牌可言, 对于商业而言, 只有商品, 计划经济下形成的全国性商品品牌现在已经基本不存在。

第二阶段 (1978年~1994年) :品牌复苏

改革开放之后, 商标统一注册工作得以恢复, 1979年初, 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恢复了广告业务, “参杞补酒”是第一做电视广告的国产品牌, 瑞士“雷达表”是第一个开始做电视广告的外国品牌, 从他们这里开始, 中国的消费者才逐步知道品牌的概念, 西方管理学开始进入国内, 一些企业开始意识到要经营企业品, 中国商业的品牌之路也从这里才真正开始起步。

第三阶段 (1994年~2000年) :品牌形成

1994年开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 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推动、引导企业建设品牌工作。推进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中国名牌产品”、“国家免检产品”、“中国驰名商标”、“中华老字号”等系列评选活动助推中国商业品牌的发展, 从而带动消费甚至是产业和升级。

第四阶段 (2000年~2013年) :品牌发展

这个时期的几件大事件再次助推中国商业品牌的发展进程, “2000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8北京奥运会”。这个时期从国家层面到企业经营层面都充分认识到了品牌的重要性和品牌的真正意义, 在这个阶段已经有很多品牌走向了世界, 在当今天的商业社会里, 没有国际性的商业品牌, 产品升级和消费升级的路就仍然很长。纵观这个阶段, 对品牌的理解和企业品牌建设工作都卓有成效, 对应到国际环境, 我们的品牌之路仍是刚刚展开, 走出国门的商业品牌企业仍然很少。

四、商业品牌发展趋势探讨

通过2013年BRANDZ的中国品牌50强的榜单情况, 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一是消费者成熟度迅速提升, 迎合消费者逐渐变化的口味并满足其价值需求对品牌而言至关重要。

二是随着消费者态度的转变, 品牌拥有者在接触顾客时必须更加准确地锁定目标受众并传达品牌信息。也就是说, 品牌必须更加切合消费者的需求。

三中全会再次启动了中国的改革, 市场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在这样大的背景下, 品牌将会在对企业的做大做强起到更重要的作用。目前我们通过数据可以看到以下情况。

一是品牌与销售额的线性关系更加明显;

二是品牌将承载消费者的信任;

三是品牌企业更加容易国际化, 或者具备良好的品牌是进入国际市场的前提。

在当今时代, 在传播手段更加丰富和便捷的同时, 对于所传播的内容本身有更高的要求。品牌商业的发展将会更快, 更有价值。我们在此预见商业品牌的发展趋势:

其一品牌与渠道竞争是未来商业竞争中两个核心要素。渠道整合商业的趋势仍然不会改变;

其二品牌商业将实现成功的跨界与融合。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的发展会促进这类整合的进程;

其三品牌化、国际化、专业化是未来消费者选择产品的重要标准。

商业时代 篇3

当然,商业的世界总不乏那些站在趋势对立面的“奇葩”,其中甚至不乏柯达之类在过去堪称伟大的公司。

把趋势变为对手的后果自不必多说,而如何与趋势做朋友,如何融入趋势、顺应趋势以及因势而变,却一直都是我们之中的每一家企业所真正关心的东西。

进入商业“根”时代

如果说商业的本质就是满足与释放人性及其需求,那么商业的“根”就是我们最终的消费者及终端用户——TA们就是商业及营销的源头活水,就是商业及营销的根与本。

而现已开启大幕的移动互联时代及万物互联的物联网时代,就是我们进入商业“根”的时代,或者说就是我们直接掌握、管理、服务与经营消费者及终端用户的时代。

这个时代又具有什么样的典型特征呢?

其一,消费者及终端用户的消费行为互联网化——消费者及终端用户们先被PC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改变消费行为及习惯,而后TA们消费行为的进化、消费力场的转移,迫使我们更多的产品及服务提供商互联网化。

其二,再去中介化——企业、消费者及终端用户都有彼此接近、直接发生关系的诉求,而新时代的平台、技术及工具,已经能够让双方跨过横亘在中间的渠道商、二批商、终端商等商业中介力量,相互靠近。

其三,商业的传统秩序随着消费者及终端用户的重组而重组——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一年到头一次都没看过电视、一次都没看过报纸、一次都没买过碟片,TA们却对当下最热的电视节目、最火的新闻及艺人的歌曲了如指掌?因为具有替代功能的互联网介质的新选择,重组了消费者及终端用户们,并最终重组了传统的商业格局及秩序。

其四,接受消费者及终端用户面对我们直接提出要求的挑战——因为去中介化的原因,以前那些层层消音或时出杂音的传声筒被逐渐扔进了历史的“垃圾桶”,问题是,当我们能直面消费者及终端用户们的时候,就意味着正在遭受如何快速响应、良好满足TA们“我要”要求的幸福的烦恼。

其五,成功者的画像就是坚持用户战略和专注细节——在商业“根”的时代,企业真正核心的战略只有一个,那就是用户战略。我们是否正确地制订了用户战略,以及是否搭建起了实现该战略的路径及措施,以及是否在执行过程中专注于满足用户战略及用户群体本身的细节,将会日益成为下一阶段企业成功的关键要素。

如果按以上的标准来衡量现在的企业,目前我们所能见到的直接经营用户的企业又能找出几家呢?

消费力场扭曲的台风口

如果适当放宽一些标准,小米或许勉强算得上是一家进入用户直接经营时代的公司。

这家成立于2010年的企业,据其掌门人雷军公开晒出的2014年成绩单显示:在2014年销售了6112万台手机,含税销售额已经高达743亿元。究其成功原因,不得不说的是:直接掌握与经营了大量的“粉丝”或者说用户,就是其核心的成功因素之一。

让我们来看一组数据:小米社区自2011年8月上线至今,注册的会员用户已经达到4000万人;小米在新浪微博上的账号矩阵中,“小米公司”的粉丝数超过400万人,“小米手机”的粉丝数超过1000万人,即便是其2013年下半年才推出的“小米电视”都已经有了400万左右的粉丝数;线下的小米同城会会员数量也达到了130万人。

正是因为藉由互联网能直接掌握和经营用户的特性,小米通过互联网端直接销售的产品占比才达到了70%;也正是因为拥有了庞大的追随者,小米才能有条件突破传统企业围绕某个主业“同心多元化”的传统局限,开启了相同用户群体多元化需求释放与满足的多元化扩张——围绕小米自身的用户,在手机之外推出这些用户们也有需求的机顶盒、路由器、电视机,以及通过斥资12.66亿元入股美的集团,合作推出智能空调等。

在移动互联深入渗透和物联网蓬勃发展的下一个十年,就是我们进入商业“根”时代,即企业直接经营消费者和终端用户的“元十年”,而在这十年当中,随着一家又一家的企业能够直接掌握、管理、服务到消费者及终端用户们,围绕自身用户多元化需求的多元化扩张,将会和传统的围绕同心主业多元化并驾齐驱,成为企业界多元化扩张的两大主流。

除了小米之外,在1998年成立的腾讯公司,或许也算进入商业“根”时代的公司。它的QQ月活跃帐户数超过8亿,正是因为有了如此庞大的用户群体,它才总能在“抄袭”的指责中推出一个又一个产品后发制人;它在2011年推出的微信才用不到两年时间就达到了2亿用户,到2014年下半年的时候,更是超过了5亿用户数。

不过,小米、腾讯,以及阿里巴巴、京东等公司都应该向自己的先行者或同行者们致敬,因为在它们之前或与它们差不多时间成立的一些互联网公司,如网易、搜狐、新浪、百度等,与它们一起乃至是先它们一步就开始牵引着用户们的信息获取、消费体验等消费行为由线下向线上的扭曲及转移。

换句话讲,小米、腾讯、京东、拥有淘宝/天猫的阿里巴巴等公司的成功,都受益于消费者及用户们的消费行为、消费力场从线下渠道向线上渠道的转移——这是属于这些公司的,可以帮助它们飞起来的台风口。在这一波台风中,大量的传统企业和创业者通过触及与上马电商参与了进来。

可是,难道还没来得及投身这一波的消费行为及消费力场扭曲的台风口,还没能从这一波台风中获益的企业们就来不及、就失去机会了吗?

请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往下一个十年看,消费行为及消费力场仍存在三波清晰的扭曲脉络:

其一,消费行为及消费力场从线下渠道及线上PC端渠道向线上移动端渠道转移;

其二,线下与线上PC、移动端消费力场的大融合;

其三,因为更多的企业更多的直接掌握和经营到了消费者资源及数据,线上消费力场又开始从平台型、垂直型第三方渠道向企业自身平台转移。

nlc202309031918

在我们进入互联网时代的第一波消费力场转移中,就已经诞生了阿里巴巴、百度、腾讯、京东、小米这些重组市场格局的明星公司,在未来十年,消费力场继续扭曲的大潮中,市场秩序和传统的商业格局又将发生怎样的颠覆与重组,又将诞生什么样的伟大企业呢?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我们又能如何把握住以及以何种合适的“姿势”切入到下一个十年的趋势及机会中去呢?

正在被捅破的窗户纸

未来十年,营销及商业已经展现出一个清晰的趋势,那就是:从产品经营、品牌经营、渠道经营等向消费者及终端用户经营时代过渡。换句话说,未来不再是谁掌握了渠道,谁拥有品牌就是谁的天下,而是那些掌握了消费者资源的企业的天下;未来,有关市场份额、市场占有率等概念就会像正在被淡化的“GDP”一般过时,取而代之的将会是那些直接以消费者和终端用户定义的指标。

正是因为如此,一些嗅觉灵敏的企业正通过因应趋势而变的转型,努力进化成新的商业生物。

2015年的春节前,汤臣倍健的产品换上带二维码新包装的消息,在中国的药店及医药保健品圈炸开了锅。因为山东某领军性连锁药店的老板发现,顾客在扫描汤臣倍健产品上的二维码后,汤臣倍健公司就能轻易获取顾客的完整信息,今后汤臣倍健就可以绕过药店直接和顾客进行交流。

这个事件被许多人理解为了汤臣倍健的“去连锁终端化”。按中国连锁药店领先企业云南鸿翔一心堂集团总裁赵飚的话讲:汤臣倍健妄图通过与药店合作,开展各种类型的促销活动、各种形式的与顾客的互动,吸引顾客扫码、获取顾客手机号码等资料,当数据库中的顾客量足够大的时候,就会开始进行销售渠道转移,如果顾客群体几乎涵盖其主要顾客时,就可以不顾传统药店反对进行强攻,并一举抛开药店。这个时候,汤臣倍健可以用—半的价格对顾客进行销售,即便如此,汤臣倍健公司的利润依然可以翻—倍以上。

我无意在此二次翻拍与解读汤臣倍健二维码事件以及鸿翔一心堂总裁赵飚所言背后的意义,但如果把这件事放在下一个十年甚至是后面更长远的时间中来看,上游企业与消费者及终端用户之间直接发生精准信息推送、定向专案促销、定制公关活动及产品、销售交易等,是谁都阻挡不了的趋势。产品本身将会作为最佳连接者,将企业与消费者、终端用户进行连接,

因为我们已经来到了移动互联、万物互联接踵而来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人手一台的手机或其它能形成替代功能的类似终端设备,其本身的属性就是让关联者直接地沟通、交流,以及交易。

这就像一层正在被捅破的窗户纸。以前,在窗户纸的这头与那头,隔着经销商、二批商,产品藉由终端门店与消费者见面,而一旦消费者们通过移动互联时代的平台、技术及工具,直接与上游企业“勾搭”与汇聚之后,营销及商业的起点与终点,就会趋于重叠甚至是近乎于形成“同点”,经销商、二批、终端等传统的中间力量的价值和地位,就会弱化。

这意味着,在未来的十年当中,从企业到经销商、到二批商、到终端、到消费者的整个营销及商业链条的各个环节,就会无可阻挡的发生自我调节及价值重组;同时,也将意味着,我们必将经历一轮新的“圈地运动”——一场圈占消费者及终端用户资源与数据的竞争。

当越来越多的企业纷纷在寻求变革的时候,商业竞争就会越来越激烈,客户争夺将越来越残酷,企业也将面临更高的进入门槛以及更高强度和更高成本的竞争。所以,企业有必要根据自身所处的领域及发展情况,在新的时代浪潮中找准转型与变革的方向,并在必要的时候寻求相互之间的合作。未来终将属于勇于突破和创新的企业。

新时代商业街折页文案doc 篇4

封面:

案名LOGO 城市商业中央

主标:成就一个城市的梦想

副标:310米商业步行街 城市中央复合街区

P1 序言:

达旗商业之窗——新时代街区

每一座城市都有属于自已的商业街区。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成都春熙路,几十年生生不息。新时代商业街,延续百年繁华的商业旺地,传承业界关于“街”的传说。2009年,一条集购物、百货、特色产品、文化为一体的综合类商业街即将建成,极大地改变达旗人的生活形态,正是达旗商业的新一代标志性建筑,这座巨无霸式的购物天堂,即将上演达旗的商业现代化繁荣与鼎盛,散发着财富的无尽魅力,是一座闪烁着的商业金矿。

P2 成就一个城市的气魄

时代商业街耀世登场 新时代商业街区坐镇达旗交通中轴锡尼路,总占地2666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0898平方米,是达旗最具规模的多功能时尚街区。新时代商业街集合现代名品商业、简约住宅、精品公寓;全面引入一站式消费理念,融会休闲、购物、餐饮、娱乐、居住等复合功能于一体。

P3 主角登场 抢占财富至高点

随文:

新时代商业街据守达旗商贸兴业的黄金宝地,多年的商业积淀,使这里成为达旗商气最旺的地方,秉承鼎盛商气,借助达旗经济大发展的有利时机,绿园地产强势出击,以310米完美嵌入,贯穿长征路,锡尼街两大商业动脉,将繁荣鼎盛、时尚经典统领于一身,造就两大商圈的互通共振。

商业地标:新时代商业街贯穿长征路,锡尼街两大商业动脉,称之咽喉,坐拥商业宝地,聚拢全市人气。

商业环境:依托该片区多年的商业积累和中高档商业良好的发展势头,提升商业档次,整合商业功能,借势而上,无往不胜; 商业潜力:达旗最繁华、最具前景的商圈,市政规划的核心商业区,大量商户向此集聚,商业潜力不可估量; 商圈辐射:强大的商业辐射能力,覆盖整个达旗县城消费,凭借优越的交通环境,正逐步形成对整个达旗的商业覆盖,成为该片区商业核心。

P4 完美业态,引领达旗商业变革

时尚区:妇幼用品、服饰、化妆品、鞋帽、首饰、食品、花店

魅力区:知名品牌、皮具、名店(高档男女服饰、珠宝钟表眼镜)文化区:手机、数码产品、文具

娱乐区:网吧、KTV、儿童天地、音响 休闲区:西点屋、茶馆、书店、美容美发

美食区:西式快餐、地方特产、风味小吃、特色餐饮、面点

间间沿街铺,户户招牌店,合理的空间布局,引导购物、娱乐、休闲,消费人潮到达商街每一个角落,商铺明确的业态划分,定位清晰,无论衣、食、住、行、娱乐,都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形成最大集客式商业街;超前的规划使新时代商业街,在购物中享乐、在享乐中购物,成为现代最具发展潜力的商业形态。

P5 17000㎡主题购物

成就未来消费标杆

1、整体建筑错落有致,布局合理有序 立面简洁明快﹑朴素自然而富现代感动,超前的规划设计,外观、结构、色彩等表现出的张扬、年轻、时尚,为购物消费提供一个愉悦之城,格调之城。无论是漫步在新时代商街的那个角落,现代的时尚之气,先进意识的业态定位,无不引人驻足,流连忘返。

2、商街发展空间大

310米的风景线,200余间独立店铺,7.8米超大门面,13米合理进深,为品牌商家量身定做。15.50米街宽,拥有270个充足停车位,休闲座椅、配套设施一应惧全,保证商业街旺盛的人气。

3、主题式购物乐趣多

记录最新的时尚产物,美食与购物并驾齐驱,在浪漫与激情中享受新时代商业街的神奇魅力。宽阔的商业街区,网络化的交通,成就“铺铺临街”的独特格局,彻底清除商业死角,低风险,持续客源,成就个个都是黄金铺!

P6 绿园地产 开创中心区改造的新纪元

新崛起的绿园地产,携雄厚的资金实力,超前化的开发理念,专业的经营管理团队,扎根达旗金商旺地,鼎力达旗城市发展战略,倾力打造新时代商业街,成为一个引领行业市场升级换代的商业旗舰。

P7 财富蓝图

展望核心商业圈的辉煌未来

改变一个城市需要的不仅是气魄,更需要机遇。新时代商业街贯穿城市主干道,人流、车流、钱流,财富源源不断。不可复制的黄金区位,决定了独一无二的城市形象代言者地位,独特完美的时尚商业空间,多元化复合的业态,奠定了其未来优厚的增值潜力,让您在赢取财富同时尽享奢华人生,为达旗创造出空前的时尚与财富奇迹。

不容错过的投资机会,让我们把握商机,携手共赢,打造达旗商业的新时代。

P8 封底:创造无限商机

共谱财富荣耀 接待中心地址: 达旗树林召镇树林召大街(长征路)民幼路南新时代商业街售楼部

贵宾热线: 0477--5289999 5289888

商业时代 篇5

史蒂夫-乔布斯坚信,第一时间,第一现场,从来都是发现、解决、创造、收获的最佳地,同时他还在苹果营造了一种组织的道场,一旦置身其中,就会有一种创造惊喜的追求和自信,

他在创造中找到了喜悦

史蒂夫-乔布斯还在17岁的时候,就开始问自己:“今天是我的最后一天,手头这些事还做不做?”这样日复一日地追问,让史蒂夫上了半年大学就退学,去专学自己喜欢的东西。人的最大无知,是对人生的无知,对死亡的无知。归根到底,是对自身的无知。有些人一辈子过去了,也没想到要弄清楚这个问题。而乔布斯知道他自己追求的东西。那是一种改变人类生活的惊喜。

这种惊喜在大公司的等级体制中不可能实现。一不小心把公司做大后,乔布斯却厌倦了大公司的繁文缛节,于是花高价请来CEO代他管理,自己还是投身研发。谁想,后来被请来的CEO,抓住了一系列乔布斯不合宜的小节,说服董事会炒了乔布斯的鱿鱼。

乔布斯怒不可遏,一下子卖掉了苹果的所有股票,只剩下一股。很快他度过了那段黑暗的日子。他提醒自己,宝贵的时间不能在怨天尤人中消磨,应该在积极创造中升华。于是他又创立了两家高科技公司。而离开他的苹果公司,失去了地头力(一种创新突破的能力)而只能一直下滑,最后不得不把史蒂夫-乔布斯的新公司收购过来,以保全生命。乔布斯获得重新执掌苹果的机会。他依然厌烦那些繁文缛节。他开会照旧喜欢把脚放在桌子上,跟人交流喜欢单刀直入,说最重要的事。所不同的是,他把地头力强弱,作为衡量员工的唯一标准,而不再让行政权威插手其间。他还是潜心做他的首席体验官。

比尔-盖茨这样评价乔布斯:“苹果公司一直致力于生产消费者想用的产品。乔布斯似乎总能够了解行业下一步会向什么方向发展。他拥有难以置信的品位和高雅。”

盖茨说出了乔布斯的秘密。乔布斯是怎样发现消费者真的想要什么的?难道他能走到大街上,拦住消费者问,“伙计,你需要什么样的新产品”?那不是乔布斯的风格。汽车大王亨利-福特曾说过:“如果我当年去问顾客他们想要什么,他们肯定会告诉我‘一匹更快的马’”。乔布斯习惯于反问自己。乔布斯在 2月答《财富》记者问时说:“我们只是在搞明白我们自己需要什么。而且我认为,我们已经建立了一套良好的思维体系,以确保其他许多人都会需要这么个东西”。

“小物件” 大世界

乔布斯对生产商聚在一起建立什么标准和平台,具有一种天然的抵触情绪。他的生命就是围绕着品位和粗俗斗争,围绕个性和标准化斗争。乔布斯对20 年以来关于电子市场竞争本质的传统智慧不屑一顾。自从微软和英特尔的“Wintel”PC标准在1980年代崛起以来,所有的假设都是市场将由那些能够制定设计技术标准的企业主宰,厂商只有在平台上相互竞争制造规定的产品才能获利。苹果公司却一再用令人惊喜的“小物件”,创造了电子消费品的新世界,甚至能够跟运营商一起坐下来分享iPhone长期运营的利润。

他深知自己,也深知世人。惊奇是人类的瑰宝。消费者不购买平台,不购买标准,也不购买战略,只购买自己所醉心的产品,

当巨头们聚在一起创立标准的时候,乔布斯则躲在一隅醉心研究他的“小物件”。他所有的奇思妙想和对新产品的大胆构思,都发源于对人性的至察。

好产品第一,其他都是跟随而来的。凭借判断力与高品味,乔布斯把那种产品创新基因也重新植入了苹果。苹果重新成为世界的宠儿。苹果开发出的“小物件”Mac、Next、Powerbook、Nano、iMac、iTune、iPode、iPhone等等,改变了媒体业、音乐界以及电子消费品的格局。

乔布斯的苹果所醉心的“小物件”,正是消费类电子产品的灵魂。

我们也可以把乔布斯的使命意识理解为一种内在的责任自觉。这种自觉的出发点和终点都不是现实的物质财富,而是通过“小物件”造福人类和改变世界的意志力,一种在精神和灵魂层面把握未来先机的一种最本质的原动力。中国的一流消费类电子厂商,却不具备这样的一种意志力。他们太多与市场紧密联系,太过熟悉渠道,以至于沉迷于自己熟悉的业务模式,而不知道掌握关乎未来技术走向的“小物件”。他们不知道,没有强劲的团队地头力,是没有办法创造出让人惊喜的小物件的!

营造创造惊喜的苹果场

很少有公司能做出苹果那样品质优良的产品,为什么?在产品开发过程中,技术、设计等部门往往会以“做不来”为由,进行缩水处理。这时候就需要一个铁腕领导者将“no”变成“yes”。这是一种超越了技术、超越了理性、超越了现实的直觉判断力。无论是苹果的技术员还是合作伙伴,当场理解和认同乔布斯要求的并不多,但很多人承认,乔布斯的压力让他们做出一些超越自己能力的成果。即使那些他参与不多的产品,也会因为他的最终审核而提升水准。乔布斯令人难以置信的直觉判断力或地头力,树立了独一无二的“技术标杆”。

时过境迁,人们多会赞叹乔布斯的先知先觉。可是过程中,那些有着强烈自尊的技术尖子,却常常难以忍受乔布斯的暴躁和挑剔。以至于有一种说法,没有人可以跟乔布斯合作一次以上。一次,乔布斯曾要求一位设计师在设计新的Macintosh麦金托什电脑时外表不能看到一颗螺丝。后来,那名设计师设计的模型里有一颗螺丝稍微露了出来,结果乔布斯立马就把他开除了。

设计并不是简单的线条与空间的组合,而是一种审视世界的态度,是人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态度和方法。没有对完美的疯狂与忘我,就不可能是苹果急需的人才。这是乔布斯的信念。这种信念细化成苹果公司的一种场,置身其中,所有人员都有一种创造惊喜的追求和自信。

乔布斯总是抓住核心人员,而苹果总是拥有或控制着他们所做的所有事的核心技术。至少在过去乔布斯重新执政的里,这家以生产精美硬件产品的公司,其核心技术集中于软件领域。,乔布斯在裁减产品线同时,大肆招募软件领域的人才。一名刚进入苹果公司的设计师年薪在20万美元左右,比行业平均水平高50%。

伟大的企业家都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他们决不会把辽阔圈起来,拘押了自己。那一根时刻灵动捕捉触角的大脑,24小时不停地工作,哪怕是梦里。一次乔布斯透露了,许多颠覆性的想法,多在睡觉前或梦中产生。那时乔布斯可以游离公司业务,独立处理个人电子邮件。乔布斯在六个不同的服务器注册了邮箱并公之于众。每天都要收到300多封有效邮件。一些全然陌生的网友,在邮件中大谈理想或者一些癫狂的设想,给乔布斯无尽的启迪。许多好的点子就是在那样的碰撞中产生。

商业时代 篇6

经营稳健的中国商业银行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免受重创,整体实力不断壮大,实现跨越式发展。但国际化程度还远远不够,和不断提升的竞争力以及国际领先地位不相匹配。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一系列变化,提出了挑战,也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在此背景下,中国商业银行有必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国际化发展路线,选择适宜的国际化路径,把握恰当时机,深入推进国际化进程,努力实现全球战略。

1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现状分析

经过近十几年的快速发展,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取得了一定成就。特别是金融危机时期免受重创,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经营规模逐渐壮大,一些银行已跻身于世界大银行之列。主要表现如下:一是积极推进境外机构布局建设,构建与中国经济全球化匹配的全球服务网络。二是通过海外公开上市,增加资本补充渠道,加快国际接轨步伐。三是加强业务联动,建立总行、境内外分支机构,海外代理行相互联动、相互支撑的立体交叉服务网络,拓展服务覆盖范围。据银监会统计,2006年中国有9家商业银行在29个国家(地区)建立了95家分支机构(包括分行、代表处与附属机构),总资产为2270亿美元。2013年底就有18家商业银行在51个国家(地区)建立了1127家分支机构,总资产达1.2万亿美元。

现阶段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有如下特点:

首先,虽然近几年逆袭发展,取得一定成就,但在广度和深度上,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程度较国际化大银行偏低。海外分支机构数量少,结构单一,规模小,力量薄。目前国际化起步最早且国际化程度最高的是中国银行,2013年境外分支机构的税前利润占集团总利润的19.4%,其他银行的比率均低于6%。而汇丰、花旗等欧美国家的大银行在东道国的税前利润占比均达30%以上。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2013年均进入全球系统性重要银行,境外资产占总资产比率分别为25.76%和6.7%,境外业务占比、复杂度和关联度都有了极大提高,但和发达国家大银行的国际化程度仍相差甚远,见图1。

第二,国际业务层次较低,金融产品创新能力有待提高。中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地位节节升高,但还是主要依靠庞大的国内市场,利润以利差占主导。境外分支机构还没融入当地主流社会,对东道国客户深入程度不够,短期内没有海外高端客户。近年来,中国商业银行的产品创新加强,综合服务能力提高,但金融产品种类单一,自主开发的产品不能满足当地居民需求,市场敏锐度不够。特别在私人银行、投资银行、全球交易银行服务、外汇衍生品等方面的境外服务能力、系统体系、专业人才等方面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

第三,国际化程度和实体经济发展需求不匹配。从2006年至2013年,虽然“走出去”的中国商业银行机构翻了一倍,覆盖国家和地区从29个增至51个,境外布局和市场分散进一步增强,但仍不能满足实体经济的发展需求。截止2013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一贸易大国、第二吸收外资大国和第二对外投资大国,与全球近200个国家开展贸易往来,与近18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直接投资,但各个商业银行的境外分支机构的覆盖面远远滞后于投资和贸易的覆盖区域,尤其在非洲和美洲地区。见表1。

第四,从路径选择上看,中国商业银行基本采取由简及难的阶梯式路径。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或者股份制商业银行大都主要是凭借新建投资这种内生性增长来拓展和延伸的。藉此适应东道国的政治、经济和法律环境,寻求自身的不断发展,为跨国并购做好前期准备。当积蓄一定实力后,中国商业银行才适时进行跨国并购,力图更快速度的海外扩张。但近年来随着国际化经营程度和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高,中国商业银行也逐步尝试跨国并购这种外延式增长模式,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目前中国工商银行的并购步伐最快,勇创若干个“第一”。2012年控股美国东亚银行,是中资银行对美国银行业机构控股权收购的先例。

最后,在国际化的区域布局上,中国商业银行基本遵循先区域化后国际化的渐进思路。由于香港地区和内地长期密切的经济合作关系和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中国商业银行将境外扩张的起点定在香港,以香港为跳板减少进军国际市场的阻力。区域化进程中,首选地域临近,关系密切的东亚和东南亚国家和地区,之后再进军世界金融中心。但这也反映了中国商业银行海外机构地理分布面的狭窄,发展不平衡。境外机构最为集中在亚洲地区,亚洲又主要集中在我国香港、我国澳门和新加坡,且就香港和澳门的境外机构就占总数的20%多,有些地区基本没有涉足。

2后危机时代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环境分析

后危机时代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给商业银行国际化的发展提出挑战的同时,也带来了难得的机遇。

2.1国际金融业引资的需求增大

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急剧衰退,很多金融机构引发大量不良资产,使得银行资金匮乏。许多企业陷入困境,甚至破产,急需外部资金的注入来渡过难关。同时,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需要大量流动资金的支持。此时,深受重创的欧美银行自顾不暇,且信用度和稳定性也深受质疑。新兴国家的银行虽跃跃欲试,但能力不及满足国际市场的需求。中国商业银行由于参与国际市场程度不深,加上政府严格的金融监管和有效调控,有效避免了金融危机的冲击。再加上通过上市融资和政府注资,具有充足的资金和外汇资产。这样不光能抵御金融风暴的冲击,还能提高自己的资信度,最大可能的满足东道国企业的融资需求。

2.2潜在并购对象增加,交易成本降低

每次金融危机后,全球金融格局都会发生重大变化。2008年以来,美国中小银行纷纷倒闭。据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的数据,2007年美国倒闭的银行仅为3家,2008年增至26家,2009年达到140家,2010年破历史记录达157家,2011年情况稍稍好转,但整体环境仍不容乐观。欧洲银行的情况也是如此,这为中国商业银行未来的跨国并购交易提供了更多可供选择的潜在并购对象,是一次百年不遇的全球拓展机遇。2008年以来欧美证券指数遭受重创,很多金融机构的股价在经历大幅下跌后已达可投资区间,中国商业银行若能把握并购时机,交易成本将会大大减少。

2.3东道国市场 准入门槛降低

金融危机前,大多数国家为了国家经济政治的安全,对外资银行进入本国市场实行严格限制。危机后,东道国政府为了化解金融风险,稳定金融系统,往往鼓励外资进入,降低跨国银行准入门槛。这次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必将伴随着新一轮金融业准入限制的放松。

2.4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带来新的机遇

人民币国际化和中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相辅相成,息息相关。人民币国际化带来了深远影响,也提出更高要求。面对危机引发的主要货币汇率波动加大,外汇储备账面价值缩水,对外贸易汇率风险增加的挑战,中国加大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2009年7月国务院对上海及广东四城市与港澳及东盟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这是人民币走向区域化并最终走向国际化的第一步。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中国商业银行将可能在人民币代理结算、跨境金融市场、海外融资等领域独占领先优势;商业银行境外机构可以借助跨境人民币业务,具备外资银行无法拥有的独特竞争优势。

2.5新兴市场经济发展异军突起

金融危机爆发后,在发达经济体深陷衰退之际,以亚洲为代表的新兴市场保持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全球经济的萎缩。亚、非、拉等新兴市场已取代北美等发达国家成为跨国银行海外扩展的首选目标和主要收入来源。这些新兴市场和中国一直保持着密切的经济合作关系,也是中国企业对外投资和贸易的主要区域。这为中国商业银行进入这些国家,完成区域性发展带来了新的突破口,并提供了丰富的业务资源和良好的经营条件。

2.6低碳经济和新能源产业改变世界经济增长模式

金融危机的爆发促进了新能源产业的蓬勃发展,世界各国希望通过推动新能源的发展来拉动经济复苏。国际金融机构围绕低碳经济积极开展相关业务,国际领先银行已经成为碳交易市场的主要参与者,业务范围渗透到碳交易的各个环节。2009年中国明确提出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但中国商业银行目前的参与程度不深,业务不够广泛,主要集中在对低碳项目的融资支持方面。

2.7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上升

美国大型银行连续亏损,欧洲很多银行至今都未恢复元气,竞争力骤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业绩始终保持在全球银行业的前列,世界排名不断竞升。《银行家》2012年7月发布的全球银行排行榜中,中国商业银行有4家进入前10名;利润榜中,三家中国商业银行占领前3位。2014年全球50大银行中,中国商业银行有10家上榜,比2013年增加3家。中国四大商业银行的总资产、一级资产和税前利润都进入全球前10名,特别是盈利规模更首次荣登前4名榜单,见表3。一方面,中国商业银行拥有实力和条件进行国际化经营,在与国际大银行的竞争中略显优势;另一方面,国际化大银行的复苏和调整,为中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赢得了时间和准备,能更好的完善国际化战略。

3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的路径选择

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金融格局发生变化,金融监管改革给中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提出挑战的同时,也带来难得的机遇。此外,受益于稳健经营,中国商业银行免于受到危机的重创,国际竞争力的地位不断提高,理应把握好历史机遇,在全球金融格局重构中巩固优势地位,积极推动全球战略的发展。

3.1明确国际化目标,制定符合自身的战略路径

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必须结合中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全球经济发展变革,定位准确,制定一系列短中长期的目标,不能过于冒进,留意风险与收益的平衡。各个银行要根据自身实力和发展阶段,结合自身优劣势进一步确定全球战略目标。从汇丰银行、花旗银行等成功国际化的路径中可以看出,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战略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目前虽然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在全球系统中排名靠前,但不具备和国际金融巨头抗衡的实力,因此在国际化路径的选择上切不可一味模仿大牌,脱离自身实际。

3.2把握机遇,选择合适的扩张时机

后危机时代国际金融环境风云变幻,受到金融危机的重创,许多国际大银行选择从新兴经济体国家市场撤资,退守本国市场,这无疑给中国商业银行提供了有利时机来获得广阔海外市场;此外,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也为拓展境外业务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国商业银行的稳健运营,不仅很好的抵御了金融风暴的冲击,而且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提升了竞争力,收获了难能可贵的历史机遇。笔者认为此时正是中国商业银行在国际舞台上大试身手的好机会。

3.3继续选择新建投资,策略性选择跨国并购的方式

中国商业银行要综合考虑东道国市场因素和自身因素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国际化路径,笔者认为可以继续选择新建投资,策略性选择跨国并购的方式。目前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虽取得一定成绩,但总体程度还不够,海外扩张经验不足,各方面有待不断完善,所以更倾向于采取新建投资的方式。

纵观国际银行业的发展史,多数大银行都是通过跨国并购实现全球扩张战略,从而成为国际化金融集团。而运用跨国并购方式推进国际化进程,对目前中国商业银行的状况更具特别意义:第一,可以避开并不断扭转国际金融市场对中国商业银行不信任的局面。西方发达国家对中国国有银行的特殊资本金制度不甚理解,所以对中国国有银行的产权制度和资本质量心存戒心。再加上中国银行总体国际声誉不够,缺乏影响力,这都给国际化进程增加了阻力和不便。通过跨国并购则可以较好的避开上述问题,并可以在以后的经营中不断向客户展示中国银行的实力和信誉。第二,可以学习国外先进的经营管理经验,为中国商业银行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性思路。通过跨国并购可以近距离的,深入切实的了解和体会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经营和管理的长处和缺陷,取长补短,避免盲目崇拜,积极促进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管理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3.4以人民币国际化为依托,探索适宜发展模式

随着中国金融的改革的深入发展,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速,为中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和发展契机。人民币业务将是未来中国商业银行境外最具潜力的业务,也是打造海外业务核心竞争力的支撑点。中国商业银行应该根据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时间和路径,不断协调海外资产分布和分支机构的整体布局,形成商业银行为核心的人民币渠道,打造商业银行“走出 去”和人民币国际化发展的良性互动模式。

以人民币国际化为依托,努力发展“本土化”、“多元化”适宜模式。只有深入参与东道国当地的经济活动,才能逐渐融入当地市场,提升和东道国的友好度和信任度,优化合作水平,夯实“本土化”战略。与此同时,针对现有海外业务的空白和不足,加快人民币业务的创新和开放,满足各个层面的业务需求,构建全方位的综合业务服务能力,打造人民币主渠道的银行角色。

3.5加强国际化经营的综合管理能力,健全风险管理体系

中国商业银行国家化面临着一定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每个东道国都有自己特定的经济周期、金融监管、政治风险和市场竞争格局,面临困难艰巨,风险不易察觉。中国商业银行想要立足形形色色的国外市场,必须熟悉当地文化和风俗、加大经营环境的调查分析、加强风险管理、争强综合管理实力。在此基础上还要保障和境内外监管机构和货币当局的及时沟通,加强对东道国相关政策和风险的前瞻性判断,以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努力做到以最小的经营成本获取最大的综合效益,确保国际化经营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商业地产黄金时代的来临 篇7

严厉的政策让众多房地产开发商在住宅项目开发上颇为掣肘,销售价格及速度都难与往年相提并论,回款速度也大幅放缓,越来越多的开发商转身投入了商业地产开发的浪潮之中。由于贷款及购买套数方面的限制,大多数原本还处于观望状态的投资者也正批量地退出住宅地产市场,再加上2010年保监会对于保险机构在不动产投资方面的放松,虽然2011年还不会有大量资金的涌入,但这一重大利好无疑为商业地产发展又打了一针强心剂。

自2006年起,由于住宅地产过热,北京相当一部分地区出现了商住倒挂的现象,即便在CBD中心,商业物业的价值以及升幅都远远赶不上同地区的住宅,商业地产的价值被严重低估。也正因为如此,自2010年起,在政府调控的大背景下,由于商业市场整体在经济危机中逐渐复苏,以及其它多种因素影响下,商业地产市场的价值正在被被重新评估,原本住宅物业与商业物业之间冰火两重天的发展态势正在逐渐扭转,北京的商业地产发展在经历了太长时间的静默后,终于在2011年与住宅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如果说2010年是商业地产由幕后走到台前初试啼声的分水岭的话,那么2011无疑将是商业地产叱咤风云的黄金年,这一趋势也体现在自2010年下半年开始,无论是央企国企还是民营的开发商都纷纷地将目光聚焦在商业地产这个价值洼地上,无论是之前有无商业地产开发背景的开发商都或积极或被动的转型,一时间各地以商业立项的项目陡然增多。

作为一个商业地产人,我深信在这股热烈的转型大潮中,当然会有’华丽转身,优雅上位”的例子,但“华丽转身,尴尬撞墙”的个数也将绝不在少数。商业地产操现商业价值最大化的手段绝对是持有而不是销售。。。不光是北京,全国范围内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众多开发商尤其是中小型住宅开发商受到资本的限制和住宅开发的惯性思维限制,缺乏对商业地产专业性的认识,因此付出了昂贵的学费。

很多开发商不重视项目前期的专业商业策划工作,认为商业团队的作用就是在招商的时候才有用,往往等到施工都进行到一定程度了才想到接触商业团队,这时,对于该项目的市场定位和产品要求还都全未考虑,整个项目的方案只是开发商的良好意愿加上设计院并没有针对性的设计,这样制造出来的方案是绝对经不起市场的考验的。往往会发生商业团队甫接手就发现市场定位与产品设计严重脱节需要进行产品改造或是设计的产品和想要招商的商户需求的结构不符,可是此时的工程已经进展到没有办法再进行结构上的改变或者要付出很大代价才能改变,结果通常就是“既已如此,因陋就简”,导致了很多核心地段可以做的很好的商业项目因为结构和硬件问题,“委屈求全”了,最终出来的产品和本来应该出来的产品相去甚远。这样的情况在太多开发商身上上演,每每让人感叹一个好地段好位置被浪费了,而这样的地段作由于其专业性强、对从业人员培养的时间周期长、操作周期长、难度大等原因,一直属于地产圈的中只有少数人才能驾驭的领域,而这种现象也绝对是“事出有因”的,在接触过的大量开发商并深度沟通后加上近百个商业地产项目的操作经验,我总结了在北京从业十年来,遇到的,经过的,令人感慨的,普遍存在于开发商当中的对于商业地产操作的误区:

由于受到住宅开发模式的影响,有些开发商对于商业地产项目的回款速度期待值过高,对商业项目操作的专业性严重低估,在并不了解市场和没有专业团队支持的情况下,想当然地认为只要是商业物业的形式能分割成小面积销售,完成销售就行,于是请设计公司设计,施工方建造,这样出来的产品可能在外表十分光鲜抢眼,但到底是不是市场需要的呢?如果不是,那它根本不能称作是商业物业,只是一个长得有些不一样的住宅而已,但最关键的是它不是住宅,不存在刚性需求,失败的住宅项目可以靠价格政策的调整来解决,最终总能实现一部分回款,但失败的商业项目就绝对无人问津。。。商业地产的灵魂在于把握市场,最终使得经营方加入,无人经营的项目就是一堆徒有其表的空房子而已,而且,实是不能复制的。

开发商对于商业形式的复杂性和市场认知重要性的认识不够会直接导致对商业项目的市场定位的认知发生偏差,盲目崇拜高档品牌,认为只有经营高档商品的商业项目才是成功的商业项目,完全不顾自己的项目所在地市场需求及目标消费人群,一心只想引进国际大牌,认为只要自己的项目中有这样的品牌进入就是项目成功了,而对于不惜一切代价引进一两个大牌后,项目的整体布局,其它品牌的选择和落位却不考虑,认为只要有大牌进入,其它品牌当然会进。这种对于高档品牌选址和项目定位完全不了解只抱着一腔热情想做高档商业的最终后果不外乎两种:一是浪费了很多时间精力,最终还是无法达到选址要求,再回过头来重新认识自己的项目重新定位操作,往往错过了最好的入市时机,被市场上其它同类产品占领了先机。二是在牺牲了大块的项目展示面和一楼的黄金位置以及贴补了大笔装修资金后最终成功引进了一两个国际一二线品牌,但是由于对于整个项目的定位不明,其它品牌和业态不能与之匹配,发生了后期经营上的问题,或是由于引进大牌的租金牺牲太大,将租金压力转至其它楼层和品牌,造成其经营压力大,最终难以为继,频繁换商户,整个项目也惨淡经营,空有其表。而因为引进了一两个大牌就使得整个项目一举成功、名利双收的,这样的案例从未遇到过。商业项目的成功从来都不是基于一两个品牌的成功引进,从操作层面来看,只有认真的研究了市场,尊重商业规律和市场规律,了解市场需求和自己的产品,再加上相匹配的营销方案,才有可能走上成功之路。

商业管理不同于物业管理,是一门专业的学问,把这两者混为一谈,甚至让物业兼管商业管理,是存在于很多中小城市商业项目开发操作中的误区,即使在北京,也有相当一部分开发商并不重视商业管理。一个商业项目成功的按照定位开业还只算是成功了一半,想要长期持续地实现利益产出利润,除了良好的物业管理,良好的商业管理也是不可或缺的,从补充招商、调整品牌、到商业活动的策划和项目商业形象打造和维护。。。商业管理涵盖了很多方面。目前国内国际比较知名的商业地产开发商,几乎无一例外的拥有一支强大的商业管理团队。随着近年来北京土地资源的稀缺,上马的商业项目也逐年减少,大多北京的开发商包括国企和民企都把二三线城市甚至是四线城市作为下一步发展的目标,这些区域在对商业物业的需求程度上和开发价值上无疑都称得上是价值洼地,但是商业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稀缺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以上列举的现象只是一些常见的问题,正如前面提到的,商业地产操作经验来自于复杂的实践性的认知和大量的实操经验,绝非一蹴而就。

在伴随着北京的商业地产成长的这十年中,见证了北京的商业从以少数几个商圈的传统百货形式为主的单一布局到慢慢过渡到综合性购物中心和社区商业等多种商业物业类型平分天下,百花争艳的局面,见证了北京的商业地产团队从无到有、从弱变强的过程,见证了北京的商业地产从业人员团队从几乎完全没有,要靠外来商业人“挑大梁”,到现在团队人员本土化的过程,这些过程包含了众多开发商和商业人的辛劳。

穿越剧走入商业时代 篇8

湖南电视台的宣传人员认为,穿越剧的火完全不是意外,湖南卫视在研究观众心理、引领电视剧市场方面一直做得很好。《宫》的制作精良,演员搭配养眼,通过“穿越”,让现代偶像言情剧披上了历史外衣,有了更大的娱乐看点,电视台自然会天价买下首播权。

而在80、90后等年轻观众眼中,看穿越剧最大的快乐是:拿着现代的道具在古代大显手身,用现代人的智慧去跟古代的人中龙凤PK。每个平凡小人物一旦回到古代,便可以成为先知先觉的、改变时代的魔法师。从这点来说,穿越剧属于最容易和观众产生互动的娱乐节目。

穿越不走寻常路

2009年,央视八套开年大戏《神话》,可谓“穿越”题材教科书。剧中易小川(胡歌饰)穿越至秦朝,他不仅用手机拍下了和刘邦结拜的过程;吟出《水调歌头》让项羽崇拜不已;还办私塾,鼓捣发电机,提倡婚姻法;最爆笑的莫过于学小沈阳喊“不差钱”,甚至向古人灌输“胡歌是大明星”的道理……

2010年末,央一十点档《古今大战秦俑情》,巅覆了穿越剧的传统作法,刻意放弃了“人物”在肉体上的穿越,而做的是一段爱情穿越,灵魂穿越。一段跨越三世的爱情,在秦朝被中断,在民国时期被找寻,在现代被完成。算是比较鲜见的,由一个人物穿越三个时空的剧集。剧中虽然没有古人和今人之间引爆的各种笑话和矛盾,但灵魂对爱情不舍时空的追寻,更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

2011年初,湖南卫视《宫》,则是集笑料、雷点、穿越法则、宫斗、言情、偶像于一身的穿越样板戏了。更有网友指出,《宫》的笑料和雷点还在于,不仅剧情拷贝《流星花园》,就连台词,也是各种热播剧的集大成者。时下潮语出现在清朝,让人啼笑皆非,比如八阿哥(冯绍峰饰)常常对晴川(杨幂饰)喊:“你这个蠢女人”!

……

如果说,常规剧集是靠单线走道儿,那穿越剧可算各种元素一锅烩。现代、古代、言情、喜剧、动作、科幻……这些都成为穿越剧走道儿的支撑,是一条“一切皆有可能”的道路。当现实剧情线断裂的时候,它古装了;当言情戏码将落俗套的时候,它果断地武打了;当打打杀杀都收不住场的时候,它终于还是科幻了。

但也不可否认,穿越剧正是以别开生面的混搭,为生活在现实压力中的人们减了压。在它毫无营养的大杂烩中,观众确实用不着浪费脑细胞,它用一种无厘头的颠覆和虚构的飘渺,换来大众的轻松娱乐。

而創作者们更是深谙时下人们的娱乐心态,并牢牢抓住自己想要的收视人群。《古今大战秦俑情》的编剧李嘉音说:“穿越剧的观众很年轻,我认为是80后、90后的收视群体。但是我们在创作时,并不全是只满足‘某一部分’的收视群体。事实上,中国有十几亿的人口,而且在改革开放之后,变化迅速,每十年就有一个新时代,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成长背景和审美习惯。没有一部电视剧可以满足所有的观众,这也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种不同类型的影视作品的原因。当一个创作者想要取悦所有收视群体的时候,最后会发现,取悦不了任何人。”

再雷也有梦想托底

每个女孩心里都有一个爱情梦,每个男孩心里都有一个英雄梦,这也是穿越剧作者最终的创作依托。晴川可以在皇宫一路摸爬滚打,一路收获康熙儿子们扔过来的桃花朵朵;易小川可以跟项羽称兄道弟,跟刘邦拜把子,让吕后爱上他,能改变历史进程,能功成名就……这要不是玩穿越,是绝对不可能的事。而这些桥段,滋长了观众的戏谑倾向,也习惯把这些天马行空的狗血故事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

从《寻秦记》开始,口水就与穿越始终如影随行。《宫》更是一边高坐收视宝座,一边被口水淹没。

历史情节上的硬伤是《宫》最为人诟病的地方。细心的网友发现,在《宫》中,僖嫔娘娘和四福晋去世的年份与历史记载有很大的出入;除此之外,在《宫》打出的收尾之战中,八阿哥和九阿哥被贬为庶人开除旗籍。在历史记载上,八阿哥被赐名阿其那,九阿哥被赐名塞斯黑,但剧中的旁白壮怀激烈地把两人的名字说反了。这个,确实在最后给了观众十分难忘的记忆,让人哭笑不得,也不免疑惑编剧所参考的是哪本历史书。

《宫》的制作人、编剧于正说,“写这个本子前,我看了二十多遍的清史稿,但很多没有参考价值,那就是一个简单的年表,但也不能完全不遵照。有时候电视剧为了好看,有戏剧冲突,会明知故犯。按八阿哥和四阿哥的年龄,晴川应该在康熙41年穿越,但我把穿越年份设定在康熙47年,因为这一年太子被废,而废太子之说是与宫内巫盅之术以及八阿哥的死有关,这样晴川才有穿越回去的由头,她才能顺理成章以仙姑的身份进入皇宫。

我们常说要以史为鉴,是希望史书中传达出来的,还有我们汲取的是正确的能量,太过于纠缠细枝末节,会影响剧情效果。”

《宫》作为第一部港台内地联手合作的清穿剧,故事围绕清朝最具争议的“九龙夺嫡”的话题展开。两个月的制作周期,三十五集的剧集长度,较有画面质量的前期拍摄和较为精良的后期制作,还是值得肯定的,这也是保障该剧作为穿越剧里程碑的重要筹码。

而制片人于正却始终强调,《宫》的穿越只是一个外壳,它的核心还是梦想与成长。“我看的清穿小说不多,但听说这种戏是有一种规律可循的,通常作者特别懂历史,穿越过去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不像晴川那么咋咋呼呼。对我来说,穿越就是一个外壳,我要表现的是一种成长。晴川就如同大学生毕业初入职场,面对种种困难,在成长中渐渐改掉不好的习惯,渐渐懂得珍惜身边的人,通过她焕发的是一种正确的能量,来引领现代年轻人积极面对生活工作,坚持自己的梦想。

穿越的“吸金”能力

在我们津津乐道穿越剧时,这个题材在国外早已风靡了几十年,好莱坞拍摄的《时光倒流七十年》、《触不到的恋人》、《回到未来》、《蝴蝶效应》、《黑客帝国》等,都是其中翘楚,票房和口碑均属上乘。

与国内的穿越剧偏重于历史感不同的是,国外的穿越剧不仅仅是一个人穿越到了某个时代以后发生的情感纠葛,更注重整个故事的背景和情节。比如《回到未来(1-3)》,无论在情节、场面和理论方面都能让观众感受到时空穿梭的美妙。而电影《木乃伊》系列,更是让穿越成了一件浪漫、惊险刺激的事。

在亚洲的日韩市场,穿越题材影视剧一直都是重要类型,虽穿越手法、情节侧重不同,但穿越概念、创意表现,都也在论证着穿越剧本身所具有的天马行空的魅力。

港剧黄金时期,穿越剧做为商业类型剧,也一直深受不同观众的喜爱和追逐。《大话西游》、《神话》、《上海滩赌神》、《寻秦记》、《我和僵尸有个约会》,等等,莫不是通过各种离奇的穿越,讲述或动人或悲欢的故事,至今仍被奉为穿越经典剧目。

于正说,“在穿越的世界里,考验的不是文化有多深,而是你的想象力够不够强大,是否具有娱乐精神,只要能带给观众愉悦,就成功了。”

《宫》在湖卫首播后,八月将启动二轮上星,由四大卫视联合播出。芒果传媒和于正工作室,通过这部剧不仅赚得了收视和热议,也取得了良好的商业效应。做为湖南卫视的自制剧,《宫》所带来的广告效益制片方不便透露,其他卫视的单集收购价也因种种原因暂时不能对外公开,但制片方坦言此剧网络单集以二十一万卖给乐视网,卖出网络版权时,此剧才刚刚拍摄。此外,《宫》的海外发行,一集卖到四万美金,堪为国内电视剧海外发行之翘楚。

《宫》的良好商业收益,也带动了穿越剧在今年影视市场上的联动效应。有统计称,紧随《宫》之后,将有《步步惊心》、《女娲传说之灵珠》、《剑侠情缘》、《梦回三国》等多部穿越剧上映。此外,还有《庆余年》、《极品家丁》、《回到明朝当王爷》、《大魔术师》、《邪风曲》、《江山美色》等近10部网络穿越小说已经售出了影视、游戏改编权。这从另一个侧面也证实,网络文化的登陆荧屏,显示出80、90后强大的文化消费能力和需求。

而针对《宫》以及穿越文化的批评,也折射出主流文化与青少年流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疏离。有圈内专业人士指出,《宫》在定位、制作和包装上有非常成功的地方,它的投资在当下电视剧当中属于中小水平,制作周期很短,但收视率和回报率很高,它在市场上是成功的。但是,“短、平、快”的成功方式,也折射出我国电视剧产业还处于十分浮躁的状态。

上一篇:山东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下一篇:创文征文比赛作文: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