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低碳社区建设项目(精选8篇)
广州低碳社区建设项目 篇1
世界银行广州低碳社区建设项目
为确保达到预期目标,项目将采取社区民调、方案征集、多方对话会谈、创建低碳示范社区三阶段实施。
1、社区民调
通过组织志愿者同时在社区网络和居民小区张贴民调海报公布项目民意调查消息的方式,广泛征求基层社区和弱势群体对低碳社区建设政策的意见和建议,推选多方对话社区代表,确保弱势群体在多方对话的充分参与和诉求表达。
2、方案征集
通过组织相关非政府组织和独立的专家举办“低碳社区建设圆桌会议(论坛)”,针对项目社区民调收集的信息、意见和建议进行帅选整理,形成社区建议案,并根据社区推选的人选确定社区对话代表。
3、多方对话会议
通过举办以“我们共同的目标:应对气候变化”为主题的“广州低碳社区建设多方对话会议”,邀请政府有关主管部门负责人、人大与政协的环境资源委员会负责人、非政府组织代表、社区民意代表以及作为对话会观察员的媒体代表共同出席会谈,针对政府现有低碳社区实施政策进行评论和提出完善性建议,最终形成一份聚合社会各方意愿、建议和要求的《广州低碳社区建设多方对话机制建议书》,提交广州市人大、政协和政府决策参考。
4、低碳示范社区创建计划
社区是人类居住和活动的主要场所。所谓低碳社区是个相对比较式概念,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环境所给出的低碳社区内涵和标准也不一样。世行项目专家组参照国际较成功案例结合中国国情所给出的低碳社区定义,是指在通过生态绿化、节能环保活动等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可持续发展措施达到较低碳排放甚至零碳排放,适合居住活动的人居社区。目前,全球各地已出现了不少低碳社区或碳中和社区,典型的有英国的贝丁顿、德国的沃邦和瑞典的维克舍。这些地区都有计划地以低碳或可持续的概念来改变民众的行为模式,来降低能源的消耗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世界银行广州低碳社区建设项目—低碳示范社区计划是在世界银行和地方政府及社会力量支持下,为国内低碳社区建设提供简单且易复制的示范性社区开发计划。计划还希望能借此行动更切实履行世行项目总目标,将项目成果具体化、扩大化,使项目目标更能契合基层社群意愿,推动有关利益方共同参与低碳社区建设、成为最广泛的低碳社区建设受益人之目的。
广州低碳社区建设项目 篇2
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 以及资源能源的日渐短缺, 已经成为制约当今世界发展的关键问题。工业文明在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生活质量, 带来富饶璀璨的物质财富的同时, 伴随而生的副作用开始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 面对这个伤痕累累的地球, 世界各国不得不在狂热的追求经济迅猛发展中冷静下来, 理智地思考我们未来的发展道路, 寻求绿色、环保的生态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低碳理念就此应运而生, 迅速得到全球范围的广泛关注, 并快速渗透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低碳发展理念的影响下, 城市建设发展必然形成新的特点和趋势, 社区作为城市、社会的基础组成单元, 不可避免要顺应城市整体发展趋势, 使自身的发展适应这种变化趋势, 支撑城市的生态化发展, 甚至要成为生态化建设的示范性区域。
一、基本概念
1. 关于社区。
社区概念的起源普遍认为是在1887年德国社会学家F.滕尼斯著作《社区与社会》中第一次比较系统的提出。德文“Gemeinschaft”一词一般译为“共同体”或“社区”, 滕尼斯认为社区是指由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亲密、守望相助、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团体, 是具有共同性或认同感的社会关系, [1]从此开始, 社区开始作为一个社会学概念出现在社会学家研究的领域。随后, 美国行为地理学家查尔斯将“Gemeinschaft”译成英文Community, 意思是指公社、团体、一起生活、工作的人的共同体, [2]这种“共同体”总是与其所在的地域息息相关, 不同的地域特点呈现出不同的社区形态, 如乡村与城市社区的巨大差异, 这也就标志着社区作为一个研究对象开始进入人文地理学家的视野。20世纪30年代, 美国芝加哥学派R.E.帕克认为社区是社会团体中个人与社会制度的地理分布, 并得到较多人的认同, 持这种说法的人称为社区研究中的“区位学派”[3], 社区作为一个地理性概念逐渐引起关注。20世纪30年代, 以费孝通为代表的我国燕京大学社会学系学生首次将英文“Community”译成中文“社区”, 自此社区作为研究对象进入我国学者的视野。
自滕尼斯第一次提出社区的概念,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各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入, 社区的概念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世界各国地域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建设发展阶段的不同, 造就了多种多样的社区发展历程, 而各学科领域学者关注的角度不同, 也使得作为研究对象的社区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
空间性不容置疑是社区的基本组成部分, 社区的空间性研究也就理所当然成为人文地理学的研究范畴。我国社区地理学家孙峰华认为, 构成社区的六大要素为社区人口、社区区位、社区服务设施、社区文化、社区人口的认同感和社区时间, [3]这六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正好成为关注人类活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人文事象地域综合体。从人文地理学角度对研究社区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社区发展演化与分布的区域差异性[4]以及社区发展规划是社区研究的重要组成方面, 同时也是人文地理学重要的研究方向。
对于我国而言, 根据我国的行政区划分等级以及我国城市建设发展历程, 学术界和政府部门结合国外社区发展的理论和实践, 同时考虑我国国情, 提出了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社区概念, 我国的社区一般指城市社区, 我国学者张鸿雁认为城市社区是指由建筑结合起来的并由居住关系构成的现实社会空间。[1]从地域范围界定来看, 根据我国《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界定目前城市社区的范围, 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做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5]
2. 关于低碳。
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 能源资源的日渐短缺成为世界发展的瓶颈, 寻求经济发展向生态友好型、环境友好型的转型成为世界各国发展趋势, 低碳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应运而生。
低碳的概念最早以“低碳经济”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2003年英国发布的能源白皮书《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被认为是低碳经济概念的源头, 随后便引起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 2008年日本指定的“低碳社会行动计划”, 开始引入低碳社会的概念。低碳的发展理念, 开始延伸到交通、建筑、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 而低碳城市概念的兴起, 则是低碳发展理念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和延伸, 庄贵阳认为低碳城市是指在城市发展中实行低碳经济, 包括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 建立良性的可持续的能源生态体。[6]由低碳城市建设出发的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产业等相关概念也开始兴起, 见表。低碳发展虽然尚未形成得到广泛共识的明确的定义, 但是其倡导在城市发展建设的各个领域实现能源高效利用、提高清洁可再生能源比例, 低污染、低排放的特征却是毋庸置疑的。
人类的未来发展再也不能无所顾忌地以资源的巨大消耗和环境的破坏为代价, 倡导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协调发展的时代背景影响着城市建设的每个领域, 将低碳发展的理念贯彻其中, 将低碳环保技术在生产生活中得到充分利用, 科学合理地规划城市发展, 使城市建设符合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城市各组成部分的使命。
二、低碳理念与社区建设的融合
1. 生态化绿色社区。
城市社区作为城市基本功能单元之一, 是城市居住生活职能的主要聚集地, 在城市社区层面实施节能减排, 推行低碳发展理念对城市整体的低碳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实践意义。
社区的生态化建设对整个城市的生态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 居民社区的住宅建筑和生活能源消耗一直都在城市能源消耗中占有很大比例, 在社区层面推行节能减排和低碳技术的应用, 可以给整个城市的能源消耗带来巨大的节省。其次, 社区是城市居民居住的聚集地, 低碳理念在居民生活方式和观念中的渗透可以通过密切的人员交往得以传播, 并逐渐形成整个社区生态低碳文化氛围。露丝·德尔米勒认为, 在有限的资源、有限的能源、有限的影响能力的条件下, 会激发基层民众寻求改变的主动性。在这种限制条件下, 人们自下而上的行为可以改变他们的行为, 并且寻求影响其周围的人的方式, 进而改变他们早已习惯了的社会结构。这些行为总是容易从社区出发得到开创和实践。社区开始作为实现向环境友好型改变的空间引起法律、政府以及学术界的关注。[8]第三, 社区内生活又与社区外环境紧密相连, 居民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与外界发生着不间断的能源和物质交换, 社区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独立的系统, 但同时融合在整个城市整个社会的大背景之中, 既集中体现着人类在生活居住层面的人地关系, 又影响着城市中生产、消费等多种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 因此, 社区的生态化发展建设将极大地影响着整个大背景的生态化建设方向。
在这样一种背景下, 可持续社区、生态社区、低碳社区等新型绿色社区概念应运而生, 虽然在名称上各有差别, 但是其发展理念都是在不降低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前提下, 以尊重自然环境为本, 将生态环保技术应用于社区建筑和居民生活当中, 引导居民采取节能减排的生活方式, 科学规划社区的布局和组织, 以实现与生态环境和谐共生, 同时保障人类的生活水准稳步持续的向前发展。这种社区被描述成“人类的未来家园”, 是未来全世界社区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
低碳理念在社区建设层面的应用主要涉及三个方面: (1) 社区布局与公共设施。社区是居民生活的主要场所, 社区居民的购物、工作等出行活动是社区与外界环境沟通的主要方式, 合理规划社区布局, 以及倡导居民选择社会效益高和绿色的出行方式, 对社区生活的节能减排, 乃至降低整个城市交通系统的能源消耗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2) 建筑住宅。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 城市居民对住宅的需求与日俱增, 建筑材料和能耗一直都是社区建设当中引起环境破坏的主要方面, 新材料新能源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 同时科学合理规划社区住宅布局对实现绿色社区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3) 生活能耗。居民生活中所需的水、电、热是构成城市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主要组成部分, 如何应用新能源新材料等环保技术以实现城市生活方面的节能减排, 资源能源的可循环利用同样是绿色社区建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从上述三个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 低碳理念在社区建设层面的应用与其实现方式也主要有三种:环保技术应用、科学规划以及公众参与, 如右图。
2. 案例分析——英国贝丁顿零能耗发展居住区。
位于英国伦敦附近萨顿市的贝丁顿社区是首个世界自然基金会和英国生态区域发展集团倡导建设的“零能耗”社区, 有人类的“未来之家”之称, 是低碳社区的典型样板。该社区于2002年建成使用, 由英国著名的生态建筑师比尔·邓斯特设计, 是英国最大的多用途可持续发展社区。贝丁顿社区的建设理念旨在建设一个繁荣的社区, 居民在其中享受高品质生活的同时并公正、合理的利用地球资源。[9]
贝丁顿社区在追求碳减排的过程中, 不仅考虑到了家庭以及办公中的能源消耗, 建筑、个人交通、食物以及废物处理等需求, 甚至水资源、生活质量还有对当地经济的促进作用也在其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考虑。这样一个全面的设计方案使得贝丁顿社区被认为是世界上可持续生活社区最合乎逻辑、最具有现实意义的愿景之一。[9]
根据上文对社区层面低碳理念应用的三个方面, 对贝丁顿社区的建设特点作以下分析:
第一, 社区布局与公共设施。贝丁顿社区的规划充分考虑了建筑耗能、居民出行以及社区活动等多方面的需求。 (1) 从社区布局来讲, 贝丁顿社区内住宅建筑采用紧凑的空间结构, 一公顷土地面积内布局有100户住房[9], 这种高密度的建筑布局可以极大地减少建筑物的散热;社区住宅还设计了居住工作连体的单元, 为社区居民安排社区内工作的机会, 居民可以从家中步行至工作地点, 以减少出行能耗;社区土地利用充分考虑到居民生活的各种功能需求, 社区内布局了公用空间, 包括行人专用的“生活街”、孩子们喜欢的小广场、足球场、居民可租来种菜的土地以及可以提供洗浴、基础护理和其它娱乐活动场所的交流中心, [9]这种功能齐全的布局规划可以大大减少居民外出, 从而减少因出行带来的能源消耗。 (2) 从公共设施配置的角度看, 贝丁顿社区附近建有良好的公共交通网络, 包括两个通往伦敦的火车站台和两条社区内部的公交线路, [10]公共交通系统的便捷大大减少了居民出行时私人交通工具的使用, 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为鼓励居民使用自行车和电动车, 社区还专门建设了自行车库和自行车道, 为电动车设置免费的充电站, 电力来源于太阳能光电板;[10]社区还鼓励居民共乘私家车, 在公路上专门划出供两人以上小汽车行驶的快车道。而且, 贝丁顿社区在社区布局和公共交通设施方面的规划设计, 都充分体现了在节能减排方面的考虑, 特别是降低了居民出行带来的能源消耗。
第二, 建筑住宅。建筑行业一直都是主要的碳消耗部门, 在英国几乎有50%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来自于商业和居民的建筑, [11]而随着住宅建筑需求的不断增加, 降低建筑消耗已经成为建设低碳城市的主要方面之一。
实现建筑的节能减排, 核心问题是需要节能环保技术的有力支撑。贝丁顿社区的建筑用材大都采用回收利用的建材, 结构钢、木材以及地板都是回收材料, 需求庞大的沙土、砖以及聚合体都是从半径30米以内的附近地点购买的。选用木质窗框而不是低品质的未增塑聚氯乙烯, 仅这一项就相当于在制造过程中减少了10%以上的二氧化碳排放[10]。建筑屋顶还种植了大量的景观植物, 既达到了绿化与吸收二氧化碳的目的, 还能达到对室内温度调节的作用。在追求低廉的建筑成本的同时, 贝丁顿社区对建筑质量的要求依然严格, 社区内建筑计划使用寿命都超过120年, 是普通英国房屋寿命的两倍, 并且建筑设计都是可以解构的, 保证了材料的再利用。这种建筑理念具有极大的推广意义, 不仅能够减少资源能源的巨大消耗, 同时也预防了庞大的建筑垃圾的产生。
第三, 生活能耗。水、电、热是保障居民正常生活的基本资源和能源, 同时也构成了城市生活资源消耗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社区生活中推广新能源技术以及资源循环利用系统对建设低碳城市、生态化城市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贝丁顿社区的建设规划中, 对生活能耗系统的规划设计是其建设零能耗社区重要组成部分。 (1) 水资源。贝丁顿社区节约水资源的措施主要体现在废水以及雨水的回收利用系统上。收集的废水以及雨水经过污水净化系统的处理, 用于马桶的冲洗, 剩余的部分流入渗水槽用于绿化灌溉。同时在建筑物中的马桶冲洗系统安装的高效的节水装置, 可以使不改变居民习惯的前提下降低水的消耗量, 达到节水的目的。 (2) 电力消耗。电力能源在生活中的消耗主要用于产热以及其它方面的生活设备用电。传统的供电方式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以及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 贝丁顿社区对电力系统的设计充分利用了新能源技术取代传统的供电系统, 并采用自然环保的设备调节温度以减低对电能的消耗需求, 大大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社区建筑屋顶安装了777平方米的太阳能电板, 可以为社区解决20%的电力需求, 一个130KW的生物热电联合体用于剩下部分的供电, 社区内所有的热水来源于一个整体的区域联合供热系统。社区供电所需要的燃料也不是使用传统的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 而是使用当地的木材废料。与此同时, 社区采取特殊的供热系统也大大降低了电能的消耗。在这些环保技术和措施的应用下, 社区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以及能源消耗大大减少。 (3) 供热系统。除了上文介绍的采取紧凑的建筑物密度以及木质窗框以减少建筑物散热的措施外, 贝丁顿社区最引人注目的一个温度调节设备就是屋顶上五彩缤纷的自然通风管道, 这个装置以风为动力, 以实现室内与室外的空气交换, 同时废气中的热量可以对室外寒冷的空气进行预热减少通风造成的热损失。另外社区每户住宅都有巨大的玻璃阳台, 可以充分利用外界的太阳能提高室内温度。
社区居民的低碳生活意识的培养, 也是贝丁顿社区建设所极力倡导的, 通过鼓励居民采取健康环保自觉的生活行为方式, 形成整个社区和谐愉快的生态文化氛围。例如在食物方面, 由于社区的人口规模很小, 不可能配备功能齐全大规模的购物娱乐休闲中心, 所以在居民中倡导通过自己烹饪取代购买已加工完成的食品以减少食物浪费, 鼓励多吃当地的、应季的有机食品, 以及鼓励多从当地的商店通过公平交易购买食物, 从而拉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壮大。这些举措也充分体现了公众参与在社区建设中的巨大作用。
三、社区发展的新特点与新趋势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 在低碳环保理念发展背景下, 社区建设呈现出新的特点和新的建设趋势, 把握未来社区发展的方向对城市整体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 社区功能的丰富。
传统的城市社区是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居民建筑聚集地, 社区是人类生活能源消耗集中区域, 保障居民正常生活的水、电等资源都主要靠城市的生产部门向社区内输入, 同时社区作为居民居住生活的主要场所, 又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主要的排放地, 因此传统社区是在生产部门支撑下的生活居住和能源消耗地。
低碳理念在社区层面的应用, 促使社区功能开始发生变化, 由单一的居住功能开始变得丰富, 在科学的规划下, 结合新的环保技术的引进、公众的积极参与, 生态化绿色社区逐渐向能源自给自足的方向发展, 社区不再仅仅依靠外界的能源供应而开始实现自身生产能源, 在某种意义上来讲, 社区也具备了一定的生产功能。此外,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完善, 生态化社区的规模将越来越大, 为了进一步实现节能环保, 社区将配备更为完善的满足居民消费、娱乐、办公、教育、医疗等需求的服务设施, 社区将趋于成为一个功能完备的综合体, 这个综合体将实现自身的新陈代谢循环, 完成从能源产生到消耗再到循环利用的各个环节, 成为独立的功能组织, 城市将有可能成为由多个大型社区组成的集合体。
2. 社区区位选择动向。
建设生态化绿色社区需要多种环保节能技术的支撑, 新能源技术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以太阳能技术为例, 要获得充足的太阳能支持社区内全部居民生活中的电、热能的消耗, 就要求社区所处的位置能获得充足的太阳光, 这也就使得这种社区的区位的选择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气候阴雨较多的城市不利于生态化城市的建设。当然, 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绿色替代能源的不断增多, 这种局限性将得到打破。同时要获得充足的太阳, 宽敞的空间也是相当必要的, 城市中心密集的高耸的建筑物显然不适合建设生态化社区, 因此, 生态化社区将趋向在视野开阔的郊区建设。
为了减少社区居民出行的交通消耗, 鼓励居民使用公用交通系统, 社区将倾向于建设在公共交通便利的枢纽附近, 同时, 为鼓励居民步行或电动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 社区有可能倾向于建设在离居民工作地点靠近的地区附近。此外, 绿色社区鼓励居民减少私家车使用, 倡导共乘制也将对社区内居民的产业属性产生影响, 在同一地点或公司上班的居民为方便共乘, 选择在同一个社区居住的可能性加大, 绿色社区对社区居民结构的影响从而带来的未来社区新的特点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3. 社区低碳环保文化的形成。
公众的积极参与, 居民低碳环保意识的形成是成功建设绿色社区的一个重要方面。绿色社区内环保节能技术在公共服务社区以及居民生活中的应用, 在一定程度上迫使居民养成节约环保的生活习惯, 居民在这样的社区生活相互之间通过学习监督会逐渐改变原有不正确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 促使整个社区形成低碳环保的文化氛围, 而在每个居民意识上真正形成低碳生活理念, 促使每个人自觉遵循低碳环保的行为方式, 才是实现全世界走向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处发展道路的关键, 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一直以来人类与自然环境不断加深的矛盾, 转变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无止境掠夺自然资源造就的掠夺与被掠夺的人地关系, 使人类文明走向新纪元。
摘要:随着环境问题日益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 各国经济走向生态化发展道路已得到世界范围内的广泛认同, 低碳发展作为一种新型的发展理念开始渗透到城市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社区作为城市功能的基本单元, 其建设发展与城市生产、生活的发展息息相关。在低碳发展的背景下, 社区建设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 社区在城市功能中扮演的角色也开始发生新的变化。本文通过对低碳及社区建设相关概念和理论的梳理, 结合当前国外生态化社区——英国贝丁顿社区——的建设为具体案例进行了研究, 分析总结低碳背景下城市社区建设的新趋势以及新型社区在城市功能中的角色地位。
民安社区:建设智能化低碳社区 篇3
这个大集已坚持了五年多,共举办了八届。它其实是民安社区低碳社区建设的一项具体体现。民安社区低碳社区建设始于2006年,2011年全面提升推进智能化低碳社区建设。
厨余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理
民安社区地处北新桥街道东北角,辖区面积0.4平方公里,居民楼22栋,常住户数3452户,常住人口8425人,流动人口3831人。有人,便会产生垃圾。垃圾处理又是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民安社区在市区、街道及社会公益组织的大力支持下,在推动社区厨余垃圾的就地资源化处理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
2011年,民安社区开展垃圾分类进家庭活动。向居民宣传垃圾减量、垃圾分类、低碳生活等,并对社区居民进行了一系列的培训指导。截至2013年底,社区开展了多次垃圾分类暨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主题宣传活动,并组织居民积极参与厨余垃圾分类投放。与社会公益组织共同开展“电子IC环保积分卡”活动,制作IC卡400余张,通过刷卡积分,大大提升了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工作的延续性和实效性。
社区内建立的“绿厨小屋”安置了厨余垃圾处理设备,实现厨余垃圾集中就地资源化处理,从源头解决了厨余垃圾运输、处理等问题,提高垃圾的资源化(肥料)利用程度,减少垃圾运输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2013年设备全年累计运行7820小时,累计处理厨余垃圾3820千克,产出有机肥料210余千克,全部发放给社区居民用于绿色种植。设备由社区志愿者和专职垃圾分类指导员共同维护。社区初步计划在2017年前争取将社区产生的全部厨余垃圾实现资源化就地处理。
除此之外,民安社区在智能化低碳社区建设的其他方面探索颇多。
雨水回收再利用
在社会公益组织所聘请的第三方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民安社区的雨水回收再利用系统工程自2009年9月施工,于2010年2月完工,共安装雨水回收系统12个,每套系统的最大储水量为两吨。在日常生活中,社区居民们充分利用雨水回收系统的集水进行洗车、浇花、家庭养殖等。社区计划2015年前再建设20套雨水收集系统,方便更多居民使用收集的雨水浇灌绿地、擦洗车辆。
自行处理废水 普及节水用具
自2003年小区建设之初,民安社区中水处理系统就已将社区居民所排废水进行中水处理,日处理量640立方米,处理后的中水主要用于造景绿化及道路降尘。为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民安社区在2007-2008年发放节水龙头约3200个,计划2016年前为每户居民发放喷洒式水龙头,进一步降低居民用水消耗。另外倡导居民使用节水型马桶。目前已实现普及,对困难家庭,市、区政府给予了无偿更换。
号召居民低碳出行
社区内已建成使用自行车租赁点5处,可提供近150辆租赁自行车;办理自行车租赁卡网点1处。同时,为减少私家车出行,改善交通拥堵情况,改善空气质量,民安社区在LED显示屏上显示每天尾号限行信息,号召开车族参与“每周少开一天车”活动,在开展的环保活动中宣传绿色出行。经专业机构调查测评,社区生态碳足迹为1.51全球公顷,低于北京市平均生态碳足迹标准(1.61全球公顷)。
另外,社区开展的屋顶种植、阳台种植、无土栽培芽苗菜等活动,在提升社区环境水平的同时,还丰富了居民的菜篮子。民安街14号楼顶层平台建设有太阳能热水系统,可为14号楼全年提供洗浴热水。在社区建设使用太阳能供电照明的宣传栏,自行车存车处使用太阳能供电照明,试点工作已经完成。计划2015年前对将社区内主路高杆路灯全部更换为太阳能照明路灯。
通过一系列低碳活动的开展,民安社区希望实现几项预期目标:社区垃圾分类达标,全部厨余垃圾实现资源化就地处理;人均用水量低于北京市3立方米/月的平均水平;人均用电量低于北京市60度/月的平均水平;社区居民低碳出行比例高于北京市40%的平均水平;人均绿化率达到5平方米;污水处理及中水利用率达到90%以上,使民安社区初步实现低碳生活社区。
日前,民安社区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的“2014年度低碳中国行优秀低碳案例”活动中,被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推荐为优秀低碳社区;民安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吴治民同志被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推荐为优秀低碳人物。民安社区在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开展的低碳社区试点申报工作中,入选低碳社区试点名单。
《幸福广州,低碳生活》学习心得 篇4
——小赖
通过参加《幸福广州,低碳广州》面授课程的学习,让我对幸福、低碳的生活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下面我谈谈在学习过程中所得到的一些体会:
什么是幸福?我相信这是个问一千人便会有一千个答案的问题,每个人对于幸福的都会有自己不同的见解。通过学习,我知道幸福其实是一种非常奇妙的东西,当你远离它时,你可能时时刻刻都会感觉到它的存在,但当你身处其中时,又会不知它为何物。在很多人看来,幸福是一种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若非要把它具体化,我认为幸福主要体现为“五味”,生活有甘甜味;环境有清新味;事业有成就味;社会有人情味;文化有高品味。
想使个人有实实在在的幸福感,我认为需要生活在一个和谐、幸福的大环境中,需要有一个和谐、幸福的集体作为归宿。进入21世纪,胡锦涛总书记向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提出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口号和战略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了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近几年来,广州市开展了众多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规划活动。“幸福广州”的建议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几年来,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民主法治日趋完善,社会分配更加合理,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们的幸福感有了明显的提升,广州还入选为最具幸福感的城市之一。在学习课堂上,讲师对低碳生活进行了详细生动的讲述,让我对低碳生活的理解加深了一个层次。通过学习,我对低碳生活进行了思考。
1、实现低碳生活与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关系。很多人认为实现低碳可能会降低人们好不容易提升起来的生活水平。但我个人认为,全面实现低碳生活与保持或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之间并不冲突,它们的共同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和条件,其中的关键是要找到一个结合点,探索一种低碳的可持续的消费模式,在维持高标准生活的同时尽量减少使用消费能源多的产品、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比如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无碳”能源。
2、实现低碳生活与居民日常生活的关系。有人认为低碳生活只是一种理论上的设想,犹如遥不可及的梦想,也有人认为低碳生活是一项系统工程,仅依靠自身力量难以实现。这是因为城市居民长期以来形成的生活习惯和消费模式,在短时期内确实难以改变。在这种惯性生活模式下,推行低碳生活也可能会带来不便。但这些并不能成为市民拒绝低碳生活的理由,只要人们从细节入手,有改变的决心和愿望,低碳生活完全可以实现。我们应该从身边的点滴做起,减少个人碳足迹,在生活中培养低碳的生活方式,这不仅是当前社会的潮流,更是个人社会责。
社区低碳生活体会 篇5
低碳这个词,大家都很熟悉。但不一定每个人在生活中都能做到低碳。其实,低碳生活就在我们身边,简单来说,“低碳”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去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只要你愿意主动去约束自己,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你就可以加入进来。当然,低碳并不意味着就要刻意去节俭,刻意去放弃一些生活的享受,只要你能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到多节约、不浪费,同样能过上舒适的“低碳生活”。
低碳的生活方式,就是在生活细节中注重节能减排。简单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包括以下一些低碳的良好生活习惯:倡导低碳,呵护地球。
一、节纸电能。注意随手关灯,可以使用高效节能灯泡。除了电灯,在使用其它电器方面也要注意,尽量选择低消耗节能产品,不用电器时要切断或关掉电源,冰箱则让要它处于无霜状态。夏季天气不算十分炎热时,最好用电风扇代替空调。使用空调时,不要把温度调得太低,定到26℃即使人体感到舒适,又可以节能。
二、节约水资源。许多废水都可以循环使用。洗脸、洗手、洗菜、洗澡、洗衣服的水都可以收集起来擦地板、冲厕所、浇花等。淘米水则是很好的去污剂,可以留下来洗碗筷。沾了油的锅和盘子要先用用过的餐巾纸擦干净,洗起来节水有方便,还可以少用洗洁精,减少水污染。
三、节约用纸。纸张的循环再利用,可以避免从垃圾填埋地释放出来的沼气,还能少砍伐树木。据统计,回收一吨废纸能产生800千克的再生纸,可以少砍17棵大树,节约用纸就是保护森林资源,保护环境。
四、减少废气排放。交通废气和工业废气是生活废气的主要来源。我们出门尽量乘坐公共汽车或出租车,还可以骑自行车,尽量少乘坐私家车。工厂里的燃烧垃圾、生产商品等而产生的大量滚滚的浓烟弥漫在城市里。他们应该把废气经过加工和过滤,再排放出来就可以减少污染。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然后释放出氧气,所以我们要大量的种树,尤其是在公路旁。
五、垃圾分类处理。垃圾分类可以回收宝贵的资源,同时减少填埋和焚烧垃圾所消耗的能源。例如:废纸被直接送到造纸厂,用以生产再生纸;饮料瓶、罐子和塑料等一次性物品也可以送到相关的工厂,成为再生资源;家用电器可以送到专门的厂家进行分解回收。家里可以准备不同的垃圾袋,分别收集废纸、塑料、包装盒等,每天进行垃圾分类和回收,尽量做到“变废为宝”。
商业规划之如何打造低碳社区? 篇6
目前对“低碳社区”概念的直接定义还较少,多数是从不同的研究视角出发进行描述:
1、从低碳经济角度进行阐述,认为低碳城市社区是在低碳经济模式下的城市社区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变革;
2、从减少碳排放的角度进行定义,认为低碳社区指在社区内除了将所有活动所产生的碳排放降到最低外,也希望透过生态绿化等措施,达到零碳排放的目标;
3、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出发,从可持续社区和一个地球生活社区模式的倡导下提出低碳社区建设模式,以低碳或可持续的概念来改变民众的行为模式,来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CO2的排放;
4、从城市结构关系的描述,当代城市土地开发主要体现在社区的建设上,社区的结构是城市结构的细胞,社区结构与密度对城市能源及CO2排放起了关键的作用。
具体来说,低碳城市包含以下四方面的内容:
第一、低碳城市要求城市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处于较低的水平,保持碳源小于碳汇(碳源是指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碳汇是指清除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或机制)。第二、低碳城市要求城市居民形成一种低碳生活理念,保持一种低碳的生活方式。
第三、低碳城市要求企业生产方式的低碳化,提高企业能源利用率,降低碳的排放量。
第四、低碳城市要求政府以低碳社会为目标,将低碳城市政策化、制度化,为低碳城市建设提供制度上的保障。
低碳城市建设是低碳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发展史中的一场重大社会革命。2009年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绿皮书中将低碳城市的特征概括为以下几点:
经济性、安全性、系统性、动态性、区域性。经济性指在城市中发展低碳经济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安全性意味着发展消耗低、污染低的产业,对人类和环境具有安全性;
系统性指在发展低碳城市的过程中,需要政府、企业、金融机构、消费者等各部门的参与,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缺少一个环节都不能很好地运转;
低碳城市建设体系是一个动态过程,各个部门分工合作,互相影响,不断推进低碳城市建设的进程;低碳城市建设受到城市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等固有属性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在并非重工业密集的城市地区,二氧化碳排放的压力主要来源于人口,而“社区”是承载人口最重要的基本单元。因此,建设“低碳社区”理所当然地成为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抓手之一。
广州低碳社区建设项目 篇7
1 区位的选择和场地的选址
低碳原则下的生态友好型社区的规划需要根据本地的各种自然、地理、景观、生物、水文和微气候等基本条件因地制宜的开展工作, 这样既可以强化社区的自律性和稳定性, 也可以获得独特的社区个性。
在区位选择上, 我们根据宾夕法尼亚大学麦克哈教授的用地生态适宜度评价分析法进行确定, 首先, 我们要确定社区规划的目标及规划中涉及到的各个因子;其次, 我们要进行生态目标的建设, 同时根据其各种目标进行适宜性的分级, 用不同颜色绘制单要素的地图;再次, 我们要复合成单图, 这样一张多要素复合图就得到了;最后我们对复合图进行分析, 规划土地利用。在这个过程之中, 我们还要兼顾城市生态社区和其他各个城市功能区的空间关系, 对大气、废水、废气和噪音等基本的污染进行考虑, 其指标控制要按照国际的最高标准执行。
2 用地的规划和空间的布局
“多样化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我们应该创造一种综合的和多样的功能空间来形成功能网络, 这个网络基本代表了完整的社区生态系统。在建设社区生态网络的过程中, 我们要注意控制适度的人口规模和建筑密集度, 同时要把适度的人口规模和混合使用的功能让工作和家庭的路程变得轻松, 让污染和能耗减少。其具体的措施如下。
首先, 社区建设坚持混合使用土地, 避免建设大面积单一功能区域;其次, 增强居住与就业岗位的均衡分布, 减少钟摆式交通带来的能耗与污染;再次, 避免在社区建设中贪大求全, 减低建设效率;建立详尽的分期开发计划, 明确每一个阶段的开发目标, 减少上一阶段的延误和问题对下一阶段开发的经济和物质影响;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反对“巨型居住区”无序蔓延, 鼓励对现有社区的填充式发展, 即所谓垂直加厚法, 增加基础设施利用效率;提倡社区空间立体化建设, 减少对新区环境的大气、噪音、景观的影响程度。
同时, 我们在社区空间上要把社区打造成一个居住功能强烈的地域;同时让邻里是具有一个平衡活动的微观城市地区;廊道是分割和连接分区和邻里的线性交通地区和绿地。在香港, 建设高密度的社区主要按照的也是把社区空间高度利用的原则, 他们把住区发成进行密度分级架构, 同时配合现有的基础设施进行环境容量和环境吸纳负荷水平的建设, 并合理规划交通和市民的出行, 塑造更加有趣的城市外部景观, 避免了自然环境的破坏, 湿地、公园等地域进行低密度住宅的开发。
3 绿色建设的规划和设计
我们要进行充分的自然地形和当地气候条件的建设, 选择向阳地争取日照, 同时避免形成风影效应。通过对基地的人工整理节约资源的投入, 实现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
为了强化“低碳”的概念, 我们要把建设本体固碳水平的屋顶绿化作为首要的目标和策略, 由于屋顶四季温差较大, 同时风速比较快, 保湿能力差, 夏季气温比较高, 我们在植物的选择上要选取耐寒和耐旱的植物, 考虑到屋顶的承重, 我们选取比较低矮的草本植物, 便于植物的管理。屋顶的太阳光照大、风速快和土壤蓄水能力差等特点, 要求我们选取耐旱且短时积水的常绿植物为好, 以保证观瞻性和实用性。目前, 我国主要选取的是佛甲草、黄花万年草、垂盆草、卧茎佛甲草、阔叶磐竹、凤尾兰等。
于此同时我们要在水资源的利用上加大生活污水的处理力度, 提高二次使用率, 并利用太阳能和建筑朝向等资源来提高建筑采光和通风隔热的性能, 节约资源的使用效率。如图1所示。
采光的设计要采用明厅、明卧和明卫、明厨的设计, 节约光电资源, 利用各种新的材料和新的技术来处理目前面临的各种问题。如利用保温盒隔热的材料与外墙体气柱材料等进行室内环境温度的保护, 同时利用LOW-E玻璃灯低能耗材料来减少对社会资源的使用等。
4“量体裁衣”的社区配套设施的建设
目前我国的社区规划的规范采用的是94版GB5018-93的标准规范, 即使是在2002年进行了修订, 但在对配套设施的灵活性和地域差异性方面的指导意义存在一定的欠缺。我们强调在社区服务设施建设规划的过程中从控规单元的层面入手进行公益性的公共设施布局, 根据不同的社区需要审视服务设施的配套情况, 比如对老龄化社区建设更多的老年人服务设施, 中青年多的社区要对幼儿园和学校进行配套建设, 社区的服务设施应该打破以前的指标做法, 进行量体裁衣的建设, 在公平和效率中寻找一个平衡点。
5“碳氧平衡”的立体绿化
低碳社区和自然生境斑块的距离应该规划在0.5到1公里, 以保证居民和自然环境的多方面接触, 利用自然生态环境来调节生活环境, 利用太阳能和地形等生态资源来控制社区内部小环境。
根据相关研究, 成年人每人每天呼出0.9kg二氧化碳, 吸入0.75kg氧气, 所以灭个城市居民要有10m2的树林面积或者2m2~5m2的草坪面积, 乔灌草型绿地的释氧固碳能力是草坪型绿地的138%, 可以推算出:要维持社区内部人口呼吸耗氧的平衡, 每人需要18.12m2乔灌草型绿地。我们要进行首层、中层、屋顶和墙面的绿化, 在墙上设计构架和喷灌系统完全可以达到要求。根据“碳氧平衡”理念配置相关的绿化指标, 这样, 生态友好型社区的建设才能够达到城市的低碳标准。如图2所示。
摘要:从生态的角度进行节能减排, 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成为解决全球变暖的关键性措施, 也是对科学发展观进行解读和实施的重要手段。低碳原则下的生态友好型社区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此进行解读。
关键词:低碳,生态友好,社区
参考文献
低碳社区在国外 篇8
英国环境、食品及农村事务部的最新统计和研究数据显示,英国每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6.1万吨,其中40%直接来自个人和家庭的活动。
人,是地球文明的最小组成单位。人聚成群划地为界则形成社区,各种大大小小的区划再配上行之有序的机构与设施也就出落成为更高一级的完整系统——城市。
作为低碳先驱,英国政府在2003年发表了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能源白皮书》,首次提出“低碳经济”概念,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当气候变暖逐渐成为人类生存的重大威胁时,低碳化似乎是通向可持续未来的唯一途径。围绕着低碳这个话题,也衍生出了一系列与人类生产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概念,低碳城市和低碳社区便是其中备受关注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低碳城市(Low Carbon City)将城市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单位载体,通过转变居民
消费观念,推行绿色交通和建筑,并以不断创新的低碳技术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而低碳社区(Low Carbon Community)作为更细化的
单位和组成部分,可定义为有一个领先的小气候、能源结构可循环、可持续的区域。一方面可以理解为构建低碳城市中城市空间结构具体领域的概念延伸。另一方面,低碳社区作为城市社区发展的新理念,是低碳理念在基层的城市社区层面的实践。
低碳社区一般遵守十项原则:零碳、零废弃物、可持续性交通、可持续性和当地材料、本地食品、水低耗、动物和植物保护、文化遗产保护、公平贸易以及快乐健康的生活方式。丹麥:童话王国的低碳之梦
小美人鱼铜像静静地守望在海边,似乎提醒着人们美丽的童话并非都只是泡沫一场。这个哺育了童话大师安徒生的国度,如今将全世界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但引人瞩目的并非只是政客们曾经于哥本哈根的唇枪舌剑,更是其所展现出的一个独特而美如童话的丹麦“低碳之梦”。
全球绿色能源领跑者
降低甚至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是目前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唯一途径,而如何寻找和利用无污染的可再生清洁能源来替代,则是能否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丹麦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为世界树立了一个榜样。
在过去30年中,丹麦在能源消耗总量基本维持不变的前提下,创造了经济增长75%、国民生产总值翻番的童话般成就。在这个怀抱低碳梦想的国度,可再生能源发电总量占到其总发电量的30%,其中绝大多数来自对风能的利用。目前,丹麦的陆上和海上共安装有5000多台风机,总装机容量达32亿万瓦,这些风机为整个国家提供了大约20%的电力供应。然而,20%远不是丹麦人的目标。
世界能源危机爆发后,丹麦政府意识到要确保能源安全还需政府牵头、另辟蹊径、多管齐下。1976年丹麦能源署应运而生,在确保能源安全为主要任务的前提下,全面统筹管理国内能源大局,将市场与能源生产、供应和分销三环节紧密结合起来,发展绿色能源与节能减排并驾齐驱。同时,政府还高度重视国家能源政策并制定长远的能源战略目标,通过立法保证节能、提高能效(1976《供电法案》-1979《供热法案》-1981《可再生能源利用法案》和《住房节能法案》-2000《能源节约法》-2004.12修订节能法规),积极引导能源利用方式的改变,建立起一套奖戒明确、执行严格的节能利用激励机制,并注重能源利用过程的细化管理与能源战略的贯彻实施。
截至2010年,丹麦在能源技术研发上的公共资金投人已经翻倍。政府提出的目标是,到2025年,风电消耗量将升至全国总电量的50%。然而,这并不是终点。丹麦有一幅更长远的愿景,即到2050~2070年完全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在首都哥本哈根,电力供应大部分依靠零碳模式,大力推行风能和生物质能发电,随处可见通体白色的现代风车,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上风力发电厂。2009年,哥本哈根宣布到2025年,有望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碳中性城市。其计划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目标是到2015年将全市二氧化碳排放在2005年基础上减少20%,第二阶段是到2025年将排放量降为零。
在丹麦的低碳经济规划与低碳城市建设中,低碳社区是丹麦低碳发展模式中一个不得不提的典型代表。丹麦的低碳社区主要是从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和减少碳排放的国家能源政策目标出发,努力发挥地方政府在节能应用中的先锋作用,大多采取以低碳化节能示范性项目为先导进行社区节能实践。
小城贝泽的“太阳风”
在背靠奥胡斯湾的丹麦小城贝泽(Beder)有一个叫做“太阳风”(Sun&Windcommunity)的社区,这个由居民自发组织起来建设的公共住宅社区(CohousingCommunity)竣工于1980年,起初共有30户。
社区建设的构想正是出自于这些居民,因此在社区的规划设计及建设过程中,并没有开发商的商业考量和运作痕迹,全凭居民们的自发讨论和商议,各个环节无不渗透着他们的心力。从设计方案的审批与筹款,到具体的建造和日常管理维护等细节,都由居民自发组织起来与相关专业人员、政府部门以及施工队伍共同讨论进行,居民住宅内的装修及社区内的绿化也是由居民自己动手完成。居民的长期共同参与使社区充满了人情味和归属感,也大大降低了商业和人为因素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社区最大的特点在于公共住宅的设计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为了节约空间、节省能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社区内建设了许多有着共用健身房、办公区、车库、洗衣房和咖啡厅的私人住宅或者公寓。而从社区的名称“太阳风”也不难看出社区以太阳能和风力作为主要能源形式的特点,强调尽量使用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降低能耗、节约能源,将人为影响与自然资源均衡地调和在一起。
社区内有约600平方米的太阳能板,主要装置在公共用屋和住宅上。公共用屋的屋顶与地面呈45度角,为该地区收集太阳能的最佳角度。在公共用屋的地下设有两个容量为75立方米的聚热箱,被加热的液体通过地下管道进入聚热箱,然后热量再以热水和辐射热的形式通过地下管道进入居民住宅。太阳能为社区提供了30%的能源需求。
在离社区2公里左右的山坡上建有一座22米高的风塔,产生的风能在社区能量总耗中占10%左右。在公共用屋的地下室装有一个固体废弃物焚化炉,在室外温度低于零下5摄氏度时为居民提供集中供暖。社区内还专门辟出一块菜园种植季节性时蔬果菜,不仅可以加强区内的物质循环,还增加了自然景观的生产性,减少对外界资源的依赖以及运输能耗。这种模
式在能源使用过程中强调节能降耗,最大限度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和保持社区的优美环境。
在世界各国政府倾力应对油气储备不足与全球气候变暖的危机时,涌起一股兴建“生态城”的潮流趋势,而丹麦的低碳社区就是最早建设的生态社区之一。低碳社区承载着丹麦人超前的低碳意识,也成为培育和延续低碳梦想的基层土壤,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参与者和贡献者。
陀螺在旋转,但丹麦的低碳梦却看起来非常真实。也许它停下的那天已经不远。
英国:低碳在生活的每一天
18世纪60年代,始发于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将人类推人工业时代,200多年后的今天,作為全球低碳经济的积极倡导者和先行者,英国又一次成为低碳革命的起源地,将全球带入“低碳产业时代”。
低碳先驱
英国敏锐地嗅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可能带来的威胁。随着英国的能源供应从自给自足走向主要依靠进口的时代,依照目前的消费模式,预计2020年英国80%的能源都必须进口。与此同时,气候变化已经迫在眉睫。
英国政府在继2003年《能源白皮书》之后,于2006年10月发布了《气候变化的经济学:斯特恩报告》,对全球变暖的经济影响作了定量评估。《斯特恩报告》认为,气候变化的经济代价堪比一场世界大战带来的经济损失,并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
2008年3月,英国颁布实施《气候变化法案》,这使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适应气候变化而建立具有法律约束性长期框架的国家。按照该法律,英国政府必须致力于发展低碳经济,到2050年达到减排80%的目标。英国正在着力将“低碳经济模式”向全世界推广。
英国独特的低碳模式体现在以低碳社区为基础的城市节能上,低碳社区的规划和建设是英国低碳实践的标杆。
为了促进低碳社区的发展,英国政府在2008年专门构建了低碳社区能源规划框架,主要由发展设想与战略、规划机制两部分组成。根据城市特征和社区能源的发展设想与战略,城市依次被划分为6大区域:城市中心区、中心边缘区、内城区、工业区、郊区和乡村地区。政府和城市管理者针对每个区域的不同功能和特色,制订出社区能源发展的中远期规划方案,并确定能源规划组合资源配置方式。建立规划机制的目的是实施低碳化能源战略,包括从区域、次区域、地区三个层面来界定社区能源规划的范围和定位,不同区域、因区制宜,整合国家、城市、地区相关的能源发展战略,构建社区能源发展的框架。
始建于2002年的贝丁顿低碳社区,是英国生态区域发展集团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倡导建设的首个“零能耗”社区,成为引领英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的典范,对整个世界的低碳化发展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和广泛的借鉴意义。
贝丁顿的秘密
在位于英国伦敦南部的城市萨顿(Sutton),有一个仅有300多人居住的社区因为“低碳经济”概念的兴起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这个被誉为“人类之家”的社区是世界上第一个完整的生态村,它的名字叫做“贝丁顿零能耗发展居住区”。
贝丁顿社区零能源发展设想在于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能源、减少环境破坏与污染、实现零矿物能源使用,在能源需求与废物处理方面基本实现循环利用。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习俗、居民生活水平、受教育程度、政府支持力度、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综合因素均制约着社区的建设,所以选择因地制宜、量身定做的方式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拔苗助长或者张冠李戴都将造成反面效果。这个原则在贝丁顿社区的建设中体现在了细节之处,其节能措施之一即是在每个住户厨房内的目光平视之处均安装了电表和水表,方便居民及时掌握水电消耗量,培养节能意识。
贝丁顿零能源消耗社区的规划方案和设计原则自始至终贯穿着可持续发展及绿色建筑理念。在建筑功能上,办公与住宅共存,混合使用可以缓解交通拥堵、减少尾气污染。在能源方面,只使用区域内生产的可再生能源及树木废弃物的再生能源,将能耗降低至零。收集雨水冲洗厕所、生活污水就地净化、中水循环利用、使用节水电器和马桶,通过循环过滤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社区推行绿色交通和生态友善的运输方式,鼓励居民以共乘方式取代自行开车,电动车和LPG油气双燃料车相比汽柴油车享有优先路权。另外,利用生物质燃料热电联产为小区集中供暖、屋顶铺设光伏板为电动汽车充电、调整南北向窗门玻璃面积大小、广泛应用屋顶绿化、增加建筑保温绝热材料厚度、使用节能电器等措施,将低碳体现在社区生活的方方面面。
贝丁顿社区的最大特色是低碳生活的理念,它的主要意义在于传播低碳生活理念,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最终达到大规模节能减排的目的。贝丁顿的节能环保核心并非来自高不可攀、神秘莫测的现代高科技,而是社区居民所展现出的一种生活态度,不仅出于对自然的尊重,更出自一种对自己及子孙后代的责任。
贝丁顿社区实现了碳平衡值趋近于零这个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八年多来的实践经验与运行模式验证了此模式社区的高可行性,而高品质的住宅和环境也使能居者获得相当的满意度。贝丁顿证实了可持续生活可以是简单的、负担得起的、具吸引力的。因为技术层面与可持续观念的成熟,使得可持续生活已经可以不用再像以前那样高不可攀,生活品质更不会因为环保而被牺牲。
作为英国低碳发展的一个缩影,可以从贝丁顿的身上引申出一些可资借鉴的经验。在英国,节能减排问题受到了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几乎在所有公共机构和公共场所都能看到“绿色广告”,而在政府采购等政策实践过程中也会带头进行绿色消费。媒体在低碳推广方面发挥了较好的宣传和监督作用,奢侈和浪费的生活方式也会受到媒体和公众的批评。
不同区域在社区管理、生活水平、建筑节能设计、设备制造等方面存在着差距,发展低碳社区要注意自主开发适合国情和城市承载力的节能设计、技术和设备,以及适合当地社区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各地区情况不同,在制度和法律层面以及人口素质等方面也会有较大差异,因此必须采取不同方式和适当的形式。
碳足迹测算——今天你低碳了吗
建设低碳社区,具有一定的前提条件。只有当低碳经济发展到一定规模,绿色生活深入人心时,社区建设才成为可能。仅仅依靠大力推动经济转型和发展清洁技术是不够的,还需要每一个人的主动选择和积极实践。
飞鸟无痕,人过留踪。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零碎点滴,也犹若在沙滩上落下的一串串脚印,在天空不断增多的温室气体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在低碳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语境下,一个新颖的潮词儿“碳足迹”进入公众视野并迅速成为各国媒体和环保族群的流行语。
“碳足迹”源于英文单词“CarbonFootprint”,将个人或者群体的能源意识及行为对自然的影响,以二氧化碳为标准予以量化。无论是一小时照明、一次长途飞行抑或一只小小的
塑料袋都在地球碳迹图上画了或浓或淡的一笔。顺应这股低碳风潮,包括世界能源巨头BP公司在内的各种大小机构团体先后在网上推出了个人、家庭或企业碳足迹测算器,将碳排放量通过一定的计算公式具体化指数化,鼓励公众关心氣候变化,从自己做起从细微处做起减少碳足迹。
这些碳足迹测算器提供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差异化基础计算参数,根据日常生活衣食住行消耗的细化分类进行累加计算,得出个体年排放量并和所在地年均排放量分析对比,同时折算出需要种植多少棵树可以抵消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简明直观地将“碳消费-碳排放-碳补偿”一条链式呈现出来。
除了这种键人一输出的测算方式,还可根据网站提供的各种公式DIY个人能耗。以冷杉30年吸收111千克二氧化碳为补偿计算模板,如果你用了100度电,则意味着排放了78.5千克的二氧化碳,那么种植一棵树就可以抵消对地球产生的升温效应;如果你驾车消耗200公升汽油,将有157千克二氧化碳进入大气层,两棵树足以光合吸收;如果你长途飞行2000公里,将产生279千克的二氧化碳,那么,需要种植三棵树才能得以抵偿。此外,网站还提供各种减碳妙招和低碳习惯养成小贴士,引导公众培养节能意识、改变不合理的用能习惯,以一己之力为保护自然、缓解气候变化增添一份贡献。
碳足迹测算器一时间在全球受到热捧,掀起一阵倡导“低碳自律”的新风尚,这也体现了现代人对低碳理念从接受到认可最后积极践行的主人翁姿态。虽然得出的数据由于地区或硬件差异不尽全然精确,但是低碳也本是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不闻功过奖惩,但求一份心力。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碳足迹。城市和社区的碳轨迹也是由这些足迹一个一个印就。这个理念用一种形象生动的表达告诉我们,保护地球环境、对抗气候变化与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低碳未来,不仅仅倚靠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各国官员的唇舌博弈,更是身系你我坐言立行的眉睫之迫。不仅要求决策者和执行者科学研究低碳城市规划、创意城市形态,还要以低碳示范社区建设为城市低碳发展探索方向,更要着力培养城市居民的低碳理念,形成城市居民低碳生活方式。让低碳理念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选择,要在全社会掀起“绿色生活”运动,从社会名流到普通民众都要转变观念,为低碳产品创造市场和空间。
【广州低碳社区建设项目】推荐阅读:
广州社区实习心得08-11
广州市和谐社区建构的现状调查08-19
社区申报低碳社区报告05-24
低碳社区规划08-20
广州市道路绿化建设06-02
低碳生态社区规划08-14
广州市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规划纲要08-13
广州市企业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05-24
广州市科信局项目结题验收材料的要求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