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对党纪国法的认识

2024-10-19

谈对党纪国法的认识(通用13篇)

谈对党纪国法的认识 篇1

谈对党纪国法的认识

七月十四日观看了“文朝荣先进事迹报告会”电视现场会,对文朝荣这位老党员充满无限的敬意。通过一个星期的自学,我认为认识好党纪与国法的关系非常重要,谈一下学习体会。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依法执政,既要求党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也要求党依据党内法规管党治党。”党规与国法都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重要内容。党纪与国法的关系是在依法治国和反腐败斗争中须准确理解和正确处理的。党纪严于国法,依规治党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党纪与国法概念不同,但又存在交叉和重叠的关系。党纪的制定与实施,必须遵守宪法与法律的规定。这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党纪不得赋予执政党组织和党员以任何法外特权。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是我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者。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是执政党的基本行为准则。执政党没有、也不应要求狭隘的党派利益。因此,党纪不得违反或超越国家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赋予执政党内任何一级组织。象***、徐才厚、令计划那么大的高官,在没有监督的状况下,使用法外特权,最后还是逃脱不了党纪与国法的惩罚。

二、党纪应与国法的基本原则保持一致。党组织和党员违反党纪行为的认定,应当遵循以事实为依据,以党章、其他党内法

规和国家法律、法规为准绳的原则。不难看出,党纪的制定,借鉴了国家法律的一系列基本原则,既为党内政治文明提供了有力的保证,同时也从一个方面维护了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

三、党纪的实施,要尊重国家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及企事业单位对执政党员犯罪、违法、违规所作出的处理意见,并将后者作为进行党内纪律处分依据之一。对违纪党员需要作出司法、行政处理等的,执政党组织应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这表明,执政党组织还负有协助有关机关、单位实施法律、法规的义务。正如普遍党员犯了错,先由所在支部讨论处理意见。

党纪与国法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国法以权利为本位,而党纪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特殊性,决定了它以义务为本位。执政党赋予各级党组织与党员以某些党内权利,也是为了促使后者在全社会范围内更好地履行国家法律所规定、社会公众所要求的义务,为实现社会主义法治与德治发挥重要作用。

二〇一五年七月十七日

谈对党纪国法的认识 篇2

紫砂陶的泥质是陶土中独一无二的, 质性特殊的紫砂原料, 黏中带砂, 柔中带刚, 富有韧性, 且颜色鲜艳, 紫色的砂泥, 奶色的白泥, 杏色的段泥, 猩红的红泥, 黛青的绿泥, 无不斑烂多彩, 令人生爱, 成为陶都最具有特色的“五色土”。从而为历代紫砂艺人设计创作紫砂器延伸出广阔的思维空间。早在明末清初, 许多文人墨客对紫砂器就有各种记载, 其中就色彩与形作方面, 不乏点睛之笔, 如清代文学家吴梅鼎在《阳羡茗壶赋》中有云:“若夫泥色之变, 乍阴乍阳, 忽葡萄而紫, 倏橘柚而苍黄, 摇嫩绿于新铜晓滴琅珩之翠, 积流黄于葵露, 暗飘金栗之香”对五色土成陶的优异特点极尽推崇赞美, 从中也让人们体味到紫砂泥通过窑变与形制产生互动的共鸣, 这是不言而喻的, 壶艺大师顾景舟生前在《简谈紫砂陶艺鉴赏》一文中说:“在一件器陶的内容和形式上, 它包含着多方面因素的内在联系, 形式的完美制作的精湛, 固然是第一要素, 其次是在完整器形上加以装饰, 使作品锦上添花地丰富感官。”这里在审视纹样的适合, 装饰的取样以及制作的手段, 这些都是具体而细微地维系于创作者的素养水平与鉴赏者的着眼力, 这段分析同样明示了紫砂陶通过泥色、造型、装饰、制作诸方面的内在联系, 是一个整体, 几个方面互为作用的最终效果, 也是每一个艺人创作成功的艺术品的前提条件。

在社会生活中, 人们对不同属性的艺术品及至日用品都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和标准, 通过人的视觉, 首先是色彩及色泽感, 再就是形态或样式、质地的优劣, 艺术品位的评价, 这几乎成为习惯思维方式, 就紫砂陶而言, 因其泥色的丰富多彩, 造型的千姿百态, 装饰的奇妙多样, 互动性很强, 在所有陶艺门类中最具有形、神、气、态这四个要素。历代制壶大师传世茗壶在今天已成为稀世之珍, 为收藏家所收藏。现代的制壶大师, 高级工艺师、新生代中的佼佼者, 所创作品也是身价不匪, 成为藏家最爱, 他们在选材、设计、技艺上都有独到的功夫, 推出一件件风格各异的精品, 为弘扬紫砂文化作出的贡献。

人们常用“浑金璞玉”“古林端庄”来形容宜兴的紫砂, 这归极于历代高手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实样和传统工艺, 得益于当代一大批从艺者的辛勤劳动, 对当今紫砂圈内成荫是年轻一代, 如何去正确处理作品, 从色泽到形制的互动关系, 都是一个实践研究, 提高的过程, 这又是一个感知的过程, 应该说, 紫砂壶所有物原料统称为紫砂泥, 其原泥分为紫泥、红泥、绿泥三种, 在攀伸出其它色相的不同紫砂泥, 当代还通过拼图制等科学方法, 从色彩多样化上求艺术效果, 这是紫砂发展的一大进步, 笔者在多年的制壶生涯中, 十分注重紫砂泥的选色, 配色, 不同色的原料都有不同的造型对象。这在构思时必须一起完成, 使作品产生和谐的互动艺术效果, 如紫砂泥中的朱泥, 也称红泥, 是泥矿中少量的一种名贵泥料, 因其含铁量高低不等, 烧成之后变成朱色, 朱砂紫或海棠红等色, 作品方能产生富有紫砂语言的韵味, 方能提升紫砂艺术品位。又如原矿段泥, 成陶色泽呈米黄, 杏黄或栗黄, 用于竹节, 竹段类作品, 有抽象感, 近代制壶巨匠吴云根制作的“双色竹段”“段泥提梁”堪称一绝。泥色的运用与题材的配合达到了炉火纯青之秒, 若用紫泥制作, 就很难达到段泥的效果, 所谓“量身裁衣, 选泥色而立意”就是佐证, 当代的运用有一些中青年艺人大胆探索, 用不同的泥色创出同一造型的紫砂系列组壶, 给观赏者留下了视觉的美感, 有如时装表演中佳丽们服饰各异而胜场一样, 恰恰是艺人准确把握了不同色彩与造型互动的切入点, 适应了当代人们的审美意趣。

壶艺的创新如能做到形、神、气三者融会贯通, 方可称为佳作, 诚然, 这是不容易的事, 需要有扎实的基本技能, 丰富的生活积累, 严格缜密的技巧, 要有对泥原料、成型、烧成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工艺流程的深入了解和掌握等等。总之, 艺术要有决断, 要朴素, 要率真, 要把亲自感觉到的表达出来, 以达到形、神、气兼备, 才能使作品气韵生动, 显示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紫砂艺术是一种“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形式, 一把好的紫砂壶除了讲究完美与制作技巧的精湛, 还要审视纹样的适合, 装饰的取材以及制作的手法。所以一件较完美的作品, 必先能够抒发艺术的语言, 既要方便适用, 又要能够陶冶情操, 启迪心灵, 给人油然而生的一定艺术感受。诚如已故紫砂大师顾景舟所说, 艺术要有失断, 要朴素, 要率真, 要把亲自感觉到的表达出来, 以达到形、神、气、态兼备, 才能使作品气韵生动, 显示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一件好的并成功的紫砂艺术品, 涉及的内容远不止这些, 社会在进步, 陶艺在发展, 当前宜兴紫砂已展示了新的一轮的发展态势。承前启后, 开拓创新, 是历代赋于每一位紫砂从业者的责任, 宜兴紫砂必将出现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唐云主编郑重编著.紫砂壶鉴赏[M].香港万里机构.万里书店.

[2]陶瓷造型设计[M]辽宁科技技术出版社.

浅谈对课改的认识 篇3

一、个人教学亮点

作为一个工作才两年的年轻教师,在教学经验上是有所欠缺的,但这并不代表我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自己的亮点,纵观自己两年的教学过程,可以发现自己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亮点:

第一,作为一个年轻的教师,思想更为开放,能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课改精神,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来感悟、构建新知,真正做到将课堂还给学生。第二,我善于将周边的实物引入教学过程中,不仅丰富了教学资源,也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第三,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之后,活用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二、困惑与问题

在课改过程中,就我自己两年的经验来说,当中也遇到了不少的问题。这两年的时间里我主要教了北师大版二年级和三年级的数学,对这两个年级的教材比较了解。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主要遇到了以下一些问题和困惑:

1.就北师大版教材而言,给我的感觉就是内容的衔接性上出现了一些问题。以第四册为例,这一册在内容上非常多而且混乱,总共有九个单元,而且这些单元基本上都是跳跃性的,联系性不大,导致学生经常学习了下一单元忘记了上一单元的内容。比如,在学习角的知识中,其中有一个内容是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问题,在这一点上,如果学生学习过射线,将非常容易理解,因为射线是能够无限延伸的,本身并没有长短之分,而角的两边刚好就是射线。所以,书上的描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描述。

2.课改之后更加强调的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课堂上更多时候会注重各种形式的学生自学。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对于低年段的孩子来说,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差,如果将更多的时间放在孩子的自学上,其效率一般情况下是比较低的,而且对很多孩子来说他们并不具备自学的能力,这就让老师很难把握度的问题,究竟该放手让孩子自学到什么程度才能收到最大的

效果?

3.现在的教育给我的感觉就是越来越接近于美国式的开放教育。然而对于中国来说,课改过程中我们就是要吸取美国课改的经验,不要牺牲了基础教育来成全高等教育,或者说,这种牺牲还不一定是有价值的,毕竟中国的考试制度没跟上来。

4.现在的教材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大挑战,记得第一年教书时,拿到教材完全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把握内容和重难点。拿到教材,很多东西连我们自己都确定不了哪些东西要讲哪些不用讲,比如说对除法算式的命名,在新教材中是完全没有涉及的,但是在考试过程中却是会出现的。

三、课改体会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认识到了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因此,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自主探索的主动学习。新课改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为宽松的环境,让学生可以有多方选择,在多方涉猎的基础上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而现在学生主动去探索学习新知识,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让学生经历学习新知识的过程,这种学习效果要远远大于老师讲、学生听的

效果。

四、课改的思考与展望

课改走到今天,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令人振奋的态势,但细想一下,这里面还有许多问题是值得思考和讨论的。

思考一:课堂教学怎样才算有效?

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相互之间交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摆正师生关系,特别体现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上,但是对于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目前却出现了一些曲解——在很多课堂上,表现形式大多是“一堂课就在互动、合作、讨论、质疑、体验中结束了。”“就是不见了老师的精彩讲授和真诚的言传身教。”这些课把丰富的教学方式简化为“自主、合作、探究”六个字。这使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的课堂失去了什么?我们都知道过去的“满堂灌”扼杀了教学的生命活力,那么这样一味追求互动和自主建构的课堂,丢失的会不会将是更主要的教育目标呢?

思考二:教学评价路在何方?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面对课改,如何进行教学评价?教师们都在进行思考、探索,但是不少教师在教学中还是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中都是以考试为出发点,把教学的终极目标定位在学业检测的得分上,这无疑使教学行为受到了约束,以致教师放不开手脚真正地进行课改,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成了一句空话。

反思课改问题,展望中国教育的前途,教育改革的问题还很多,但只要我们正确、理性地看待课改并一起努力,就能把问题解决,全面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浅谈对宗教的认识 篇4

经过对于宗教的学习,让我对宗教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世界比较活跃的几大宗教有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道教。我的眼里宗教的世界还是陌生和神秘的,只有亲身去接触了才会了解。任何事物都是有利有弊的,下面我来谈谈我对它们的看法。

在《宗教百科全书》中,宗教的定义是这样的:“总的来说,每个已知的文化中都包含了或多或少的宗教信仰,它们或明了或令人疑惑地试图完美解释这个世界。当某些行为典范在特定的一个文化中得到确立时,它就将在这个文化中打下深深的历史烙印。即便宗教在形式、完整度、可信度等等都应不同文化而不同,但人在社会中还是不可避免要受到宗教影响。”

所以,宗教可以说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信仰并崇拜超自然的神灵,是自然力量和社会力量在人们意识中的歪曲、虚幻的反映,是一人们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

宗教寄托着人们对命运的期望和对人生的关注。想让世界更美好,是信教者的心愿,他们希望把神的恩泽撒播到地球的每个角落,祈求人类共同进步,最终实现天下大同。宗教的存在并不是因为愚昧、落后和无知。一方面,当今的社会,信教的人中受过良好教育、素质高、修 养好的人不少。另一方面,实际上宗教的教义、经典著作中也有许多积极有益的哲学思想、文化因素和高深学问。虽然我们知道天国遥不可及,但是每个人,特别是信教的人们,心里都有个神,可以求得精神上的慰藉与宁静。从一定角度上说,宗教满足了人的情感需求,通过其超越性帮助了别人。

但是宗教中也有不好的地方,如犹太教的一些习俗却是极其残忍的,比如说割礼,割礼是犹太人在七到八岁时要进行的一项重要的仪式,在外人眼里是无法理解的,在其宗教中解释器意思是说是当时卫生条件的制约,这样做的话有利于某种疾病的减少,但这仅仅是对于犹太教的男性而言。对于犹太人女性来将就更为残忍,而这种残忍的事情仍然在残害犹太教的信徒们,所以这是信教其中的一个弊端。

总的来说,宗教是长期的,在未来的漫长的历史过程当中,对于黑暗势力、邪恶势力利用传统宗教或创立邪教进行危害社会的非法活动,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当然要保持必要的警惕;与此同时,我们更应该做的事情是,必须以更大的努力发扬传统宗教当中所包含的那些正面的、积极的、有益的文化因素,这才是我们当前更需要做的事情。我认为,我们将来的努力方向,是要把宗教建设成一种文化宗教。

初二(8)班

浅谈对有效教学的认识 篇5

弹指之间,我踏上讲坛已近七年,还记得第一次踏上讲台时的激动;更难忘记第一次面对学生成绩时的无奈,自己付出了那么多的心血,投入了那么多的精力,可为什么学生考出来的成绩却是不理想呢?从那时起,我就一直思索着这一问题,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探索其中的奥秘。如今我对如何提高数学课的教学效率有了一些肤浅的认识,下面是我的点滴体会,在这里提出来与各位同仁商榷。

一、激发兴趣是落实有效教学的前提

有句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学习起来往往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要想学好数学,我觉得很关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数学课对于好多小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没有兴趣,那么我们数学教师就要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例如:我在讲授六年级数学《分数除法应用题》时,充分利用电教设备,展示多种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昂,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

2、创新教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

为了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们可以不断创新教学手段,采用直观教学方式、游戏教学方式、小组合作方式、情境教学方式等,活跃学生的身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如我在讲授《分数除法应用题》时,针对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了活动“旅游”,先用课件展示九寨沟的图片及视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适时出示拓展题目,让学生选择旅行社,解决实际问题,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挖掘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讲授前我们应该认真挖掘教材,研读教参,准确的把握教学目标、重难点和关键,在此基础上认真备课。根据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来设计整堂课的教授方法。使每一个教学步骤都能很好的服务于教学目标,这样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避免做许多无用功。还要熟悉你的学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的变通你的教学目标,教无定法,只要学生能很快的接受就行了。否则只能事半功倍。

三、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

要想使自己的教学实现有效性,上好课是必须的。一堂好课不仅使学生掌握到许多知识,而且对于我们教师的成长和教学经验的积累也是非常有益的。在经过了精心的备课以后,接下来就上课了,我们应该努力的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结合一些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添加一些图片、声音、动画等编制一些教学课件,来辅助数学教学,老师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自己动手制作教学用具为教学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有效的减轻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这些情境和教具、课件等辅助手段,能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有效、科学的课堂管理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保障

课堂是进行教学的场所。有效地进行课堂管理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保障。尤其对于我们学校的学生来说,课堂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们可以要求学生都认真听讲,可是学生毕竟是学生,年龄还很小,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如果课堂上出现了一些不令人满意的情况,比如做小动作、说话、影响他人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对这些学生采取一些措施,进行一些暗示。如眼神、手势等。也可以很自然的边讲边走到他的跟前,这样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给他起一个警示作用。

谈对反避税工作的认识 篇6

在中国为了发展经济各地都热衷于招商引资,一大批外资企业应运而生。相关资料表明,近年来,中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超过500亿美元。然而,数量众多的外企经营状况并不容乐观,有些外商投资企业的平均亏损面达到51%到55%。更让人费解的是,这些外资企业置多年亏损于不顾,反而又接连追加投资。外资企业名亏损实盈利的“迷局”背后就是避税方法的运作。

一、首先了解避税和反避税的含义。

所谓避税是指企业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和税负最低化,研究各国税收法律之间的差异,策划个人或集团内部财务节税计划,以规避税收。虽然避税违反了税收立法意图,有悖于政府的税收政策导向,不仅会使国家税基受损,导致税款流失,减少财政收入,而且会影响资本的正常流动,破坏公平竞争的经济环境,但是并不违法,法律上存在合理避税之说。正因如此,很多外资企业采取各种手段,以达合理避税之目的。外资企业采取避税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外企避税主要手段是利用关联交易,高进低出,这种手段占到避税金额的60%以上;采取借贷资金进行投资,目前外商投资中国的资金中,半数以上是借贷资金,即便是一些实力雄厚的国际公司也向境内外的银行借大量的资金,利用税前列支利息,达到少交或免交企业所得税的目的;在避税港注册也是避税手段的一种,在国际避税地建立公司,然后通过避税地的公司与其他地方的公司进行交易、财务运作,把利润转移到避税地,靠避税地的免税收人或低税收减少税负。在长三角地区,一些

外资企业的投资方来自英属维尔京群岛等地方,而实际上它们可能只有一间办公室。一些跨国公司利用非法手段,每年避税达300亿元以上,导致我国财政收入受到了重大影响,我国的利益受到不同程度损害, 为了切实维护我国各方面利益,探讨和研究国际避税与反避税情况,无疑有着更为现实的意义。随着国家税务总局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反避税工作的通知》(国税发[2004]70号),标志着我国反避税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近年来,我国反避税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相对而言,我国的反避税工作还存在比较薄弱的环节,现就反避税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应采取的措施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二、目前反避税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有偏差

有的同志认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目的就是鼓励外商来华投资,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设备及管理经验,如果采取严格的防范避税措施,对外商的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予以过多的监督检查,会挫伤外商的投资积极性。他们把反避税工作与改革开放对立起来。还有些地区为吸引外资,争相为外商提供过多的税收优惠政策,这些都加大了外商的避税机会。

(二)难以掌握国际市场价格资料

在外商投资企业的避税方法中,最常见、最大量、最隐蔽的方式是通过转让定价来转移利润,所以,要防范避税,关键是要掌握国际市场上各种原料和产品的价格。而目前外商企业的购销大权基本上为外商垄断,且都通过其关联公司进行。税务部门在无法出国调查的情

况下,其它资料来源渠道很少,反避税工作难以顺利进行。

(三)税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与反避税工作的要求不相适应

由于我国的反避税工作起步较晚,税务部门对国际市场行情缺乏了解,税务人员缺乏丰富的反避税经验和较强的外语能力,这些都给反避税工作带来困难。而来我国投资的外商,大部分是跨国经营者,他们有丰富的避税经验,还有专门研究我国法律的行家为其出谋划策。这更使部分税务人员产生畏难思想,反避税的信心不足。

(四)纳税人纳税意识淡薄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总有一部分人纳税意识淡薄,既不知道要缴哪种税,也不知如何纳税。加上我国各地税收执行政策不尽相同,有宽有严,造成纳税人税负不一。这样,纳税人容易相互攀比,对依法纳税产生抵触情绪。也有的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若被税务机关查着了,该调整的调整,该补缴的补缴,查不着就赚了。

三、对开展反避税工作的建议

(一)提高税务人员对反避税工作的认识

前面我们提到有些同志怕采取严格的防范避税措施会挫伤外商的积极性,其实,这种顾虑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我国的所得税税率为25%,世界各国的所得税税率大都为35%—40%左右。而且在我国,许多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还享受种种优惠政策,其实际税负大大低于名义税率,这种税收政策已经是很优惠的了。加上外商看中的还有我国稳定的政治环境、广大的市场、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我国遵循国际经验,进行适当的、合理的,有节制的反避税,外商是能够理解和

接受的,吓跑的只是不法外商。再者,税务人员真正关心的、真正维护的应是国家的利益,不让国家的每一分税款流失才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

(二)发挥会计师事务所在反避税工作中的作用

会计师事务所在反避税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一点已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所共识。注册会计师处于公正的地位,他们不仅有为客户服务的功能,也有依法审计,维护国家合法权益的义务。充分地发挥会计师事务所的作用,不仅可以部分地弥补我国目前税务人员不足、素质不高的问题,而且能更好地收到反避税效果。一是要在税法中有明确的反避税条款或法规,使会计师查账时有法可依。我国税法虽然规定“外商投资企业会计决算须经我国注册会计师审查”,但还没有把反避税问题列入审查范围;二是要制定会计师事务所法规,明确会计师事务所反避税义务。三是还可由当地税务部门通过一定形式,如内部通报、行业会议等,公布各会计师事务所履行反避税义务情况,公开宣布对信得过的会计师事务所所作的查账报告不予复查,对信不过的会计师事务所的查账报告要全面复查等,以促使会计师事务所认真履行反避税义务。

(三)提高税务征管人员素质

无论多么完善的税法,无论多么具体的反避税措施,离开了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税务人员的贯彻执行,都不过是一纸空文。因此,税务人员的素质是反避税工作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国家应当尽快培养一支政治素质和业务过硬的税收队伍。一是要加强现有人员的培

浅谈对临床输血的认识 篇7

在必须输血的情况下, 要根据患者病情需要选择适当的血液成分以达到最好的疗效, 并最大程度地减少副作用和不良反应, 而不是简单地对患者进行全血输入治疗。全血在保存过程中绝大多数的成分失去活性或丧失功能, 只有红细胞保存完整, 因此只有治疗失血性休克或者大量失血时才考虑加适量全血。同时主张输入库存血和自身输血新观念。明确输血已经由传统的全血输血治疗阶段过渡为成分输血阶段, 此法可最大程度地降低输血风险。

1 输血及其风险性

输血的概念:输血是将血液或血液的某种成分输给患者, 以补充血量或增加血浆蛋白等成分的含量, 达到改善循环或改变血液成分, 提高血液带氧能力和增强抵抗力等目的。

输血的风险绝不是零, 有时可引起各种不良反应与疾病传播, 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由于当前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 早期传染病存在病毒感染“窗口期”而难以检出抗体, 检测试剂和检测方法局限导致有些传染病被漏检, 极少数受血者会因输血而面临感染传染病的危险。所以我们医务人员一定要树立风险意识:可不输的尽量不输血, 必须要输血的在输血前与患者签定输血治疗同意书。

2 树立正确的输血观念

2.1 树立缺什么补什么, 科学合理和安全有效的输血观念

传统的输血治疗是不管患者的治疗需要一概输给全血, 这是十分不合理及不正确的。实践证明:大约80%以上需要输血治疗的患者, 所缺乏的不是全血, 而仅仅是血液中的某一成分。如果千篇一律输给全血, 患者得不到足够治疗量所需的血液成分, 其他大量血液成分不但发挥不了作用, 反而增加了患者的循环负担。同时作为刺激物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 对日后输血将带来不同程度的输血免疫反应, 或产生无效性输注等不良效果。如果将全血分离, 制成单一成分的血小板、白细胞, 并根据患者的需要输给相应缺乏的成分, 这样就能达到缺什么补什么的目的, 大大提高了疗效, 又可一血多用, 合理使用血源、节约血源, 还可以减少不必要成分输入造成的不良反应, 这就是现代输血新概念———成分输血。目前国际上输成分血的比例占90%以上, 现代输血治疗已普遍进入成分输血的阶段, 在上海现代成分输血已高达97%以上。

成分输血就是用现代技术把全血分离制备成各种血液成分, 根据患者病情需要选择适当的血液成分以达到最好的疗效, 并最大程度地减少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禁止输人情血、安慰血, 而应该实施缺什么补什么的新概念, 如缺红细胞补红细胞, 缺白细胞补白细胞, 缺血小板补血小板。

2.2 树立新鲜血未必比库存血好的输血观念

(1) 新鲜血各种成分抗原性强, 易引起输血反应; (2) 新鲜血含有大量存活的淋巴细胞, 因此增加了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危险; (2) 梅毒螺旋体在 (4±2) ℃保存的血液中可存活3 d, 因而3 d内的血液尚有传染梅毒的可能性, 超过3 d的血反而安全; (4) 输血的目的是补充血小板粒细胞, 12 h内的血才算是新鲜血, 但新鲜血中所含的血小板粒细胞不纯不浓达不到治疗效果, 因而输新鲜血弊大利小, 不主张输用。

2.3 树立全血不全的输血观念

全血离开血液循环并加入抗凝剂后可发生保存损害。在保存的过程中, 保存液是针对红细胞设计的, 所以全血中只有红细胞保存比较完整, 其余的成分不是丧失功能就是丧失活性。如血小板要求在 (22±2) ℃振荡的条件保存, 因血小板有易凝集的特点, 而且还需氧, 血小板在全血中12 h以后大部分活性丧失, 24 h全部丧失。白细胞中对临床有治疗价值的主要是中性粒细胞, 而中性粒细胞在4℃保存时最长不超过8 h, 全血中1 d活性全部丧失。全血细胞的疗效与红细胞相似, 但不良反应增多。

2.4 树立急性失血未必补全血的输血观念

急性失血时晶体液扩容加红细胞输注, 是治疗失血性休克的主要输血方案, 失血量大且有进行性出血可以考虑加适量全血。

2.5 树立自身输血观念

自身输血是指采集患者自身的血液或血液成分, 经保存和处理后, 当患者手术或紧急情况需要输血时, 再回输给患者的一种输血疗法。

自身输血的优点有: (1) 节约血源; (2) 减少同种异体输血; (3) 避免输血传播性疾病和同种异体免疫性输血反应; (4) 反复放血和刺激红细胞再生使患者造血速度加快。因此要增强自身输血意识, 树立自身输血观念。

3 强化依法输血意识

首先, 我们一定要明确如今的输血工作不再是一项单纯的技术工作, 输血是有法可依的。主要的输血法规有: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 (2)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 (3)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4) 《输血指南》等。

其次, 树立遵纪守法意识, 依法从事和管理临床输血行为, 强化风险意识, 增强工作责任感, 严格按照法规及技术规范的要求从事临床输血工作, 强化质量意识, 减少输血带来的各种风险。

浅谈对中国漆画的认识 篇8

一、漆画的产生

中国漆画作为独立的画种,仅有几十年的历史。然而,作为装饰纹样依附于漆器的“漆画”,却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以前。但作为中国的漆画,只能是说中国屏风了。

20世纪上半叶,国际的漆艺运动对于中国现代漆画的诞生也起着催化作用。

20世纪初的欧洲在包豪斯艺术和工艺相结合的思想倡导下,又在日本和中国漆艺的直接影响下而兴起了漆艺运动,产生了英国的艾琳•格瑞(EileenGray)、法国的让•杜囊(Jean Dunand)等杰出的漆艺家。让•杜囊的成就更为突出,他一生留下了家具、屏风、首饰以及瓶瓶罐罐等上千件漆艺作品。他为“诺曼底”号轮船以《捕海豹》、《狩猎》、《摘葡萄的时候》、《掷标枪的人》等为题材的漆壁画,一直为后人所称道,其《夫人像》更是纯粹的独幅漆画。

1.法国的漆艺对中国的影响

法国的漆艺运动对于中国的影响,在雷圭元先生身上可以表现出来。雷先生1929年留学法国期间,曾勤工俭学于仿制中国古代漆器的作坊,由此,他对中国古代的髹漆技法有所了解,1931年回国后,在杭州国立艺专任教期间,著有《工艺美术技法讲话》,其中就有漆艺的内容。他还创作了《泉边》等漆画作品。

2.日本漆艺对中国的影响

日本的现代漆艺对中国的影响不可低估。20世纪20~30年代李芝卿先生和沈福文先生先后到过日本,学习了日本的莳绘、变涂等技法。他们的作品,如沈先生的《金鱼盘》、《太阳盘》中的彩绘、罩漆、研磨技法,以及李先生的《百幅漆艺技法样板》,成为中国现代漆画的技法基础。此外,沈先生还创作了《研磨彩绘敦煌壁画屏》、《堆漆鲤鱼画屏》等富有启示性的漆画作品。

3.越南漆画影响了中国现代漆画的创作风格

法国也好,日本也好,虽然开拓了漆艺的现代生活空间,也出现了有绘画倾向的平面作品,但还没有突破装饰艺术的范畴,没有产生以漆画为绘画的观念。越南磨漆画的诞生,开创了漆画的先河。

越南也是一个富有漆艺传统的国家。由于一些油画家的参与,“一些画家在老艺人的协作下,实行革新,变它为一种独特艺术,能够体现其他体裁所不能表达的意境……竹丛随风摇曳,碧波粼粼的池塘中的村庄倒影,红霞满天或金光辉煌的日落黄昏,青苔覆盖的墙垣环绕的寺庙,金鱼在水中泅游……”使越南漆画的语言和表现力在艺术上又大大地提高了一步。

越南的磨漆画,逐渐发展为越南的“国画”,在国内外影响愈来愈大。1962年,越南磨漆画到我国北京、上海展出,给中国画家与广大观众以全新的感受:漆画可以表现传统的、程式化的山水花鸟图案,而且表现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漆画不再仅限于黑、红、金的材料色彩,而且也可以表现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

越南磨漆画的来华展出,不仅使中国人看到了耳目一新的漆画作品,还给中国人送来了漆画也可以发展成为“绘画”的崭新观念,于是大大刺激了漆艺故乡的中国人。著名美术家林风眠先生高度赞扬了越南磨漆画的成就,他说:“越南的许多艺术家,深入到工艺美术领域,使绘画与工艺相结合,创作出光辉的漆画。这些宝贵的经验,我们应当很好地学习……我们在漆的制作中,有丰富、传统的方法,我们的许多艺术家应当注意到和工艺美术相结合的问题。我想油画家和漆的关系更为接近。”

中国有许多的画家去越南学习漆画艺术。从此,中国的漆艺家、画家也有了“漆画是绘画”的自觉意识,开始了中国现代漆画的艰苦探索。

二、漆画的分类

首先,来看看目前主要的几类漆画(包含漆器)或带漆画味道的“漆画”:有地道的漆画、商业漆画、带漆味的装饰画、带漆艺的工艺品(包括行销用的礼品、产品包装)、伪漆画等等。

1.地道的漆画——从传统漆艺脱胎而来的纯漆画艺术,其所用材料及涉及的工艺,全部一脉承袭而来,原汁原味,地道正统。

2.商业漆画——宾馆酒店、公共场合之漆壁画、挂画,像行画般批量生产出来的“漆画”(只是从一般性而言,也有大型的漆壁画是完全用传统工艺及材料)。

3.带漆味的装饰画、工艺品(包括行销用的礼品、产品包装)、伪漆画等等——严格来说,这些属于产品,只能说是产品,这类作品有个典型的特征,那就是只带有漆的一点影子,一般表现为其外表涂漆来装饰或伪装,且往往只有最后一道工序沾点漆的边,且往往还是化工漆之流。这类产品极具代表性的,比如先以水粉、油画、丙稀颜料绘制,最后罩一层化学漆。

三、中国漆画的流派

1.北京

以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为中心,由老一辈艺术家庞薰琹、雷圭元、张光宇、张仃诸先生的倡导和扶植。为做壁画材料的研究,乔十光先生于1962年被派到福州拜师学艺。尔后,漆画便纳入壁画和装饰绘画的课程,1989年设立漆艺专业。北京的漆画家,大多是绘画出身,漆画之外,尚作油画、国画等,他们多年来做着强化漆画绘画性的努力,在材料和技法上则注重传统的继承。

2.福建

福州是中国主要的漆器产地,以脱胎漆器著称。福建漆画是从福州工艺美术学校的学生和漆艺家手中发展起来的。作者阵容较大,技术力量也比较雄厚。代表画家有:王和举,作品《盐场》多次获奖;吴川,作品注重黑白的表现,洗练概括,还有唐明修和陈立德等。

福建漆画富有传统技巧,善于发挥天然漆的优势,制作精良,在全国美展中屡屡获奖。

3.重庆

以四川美术学院为中心,这是中国漆艺界老前辈沈福文先生经营多年的地方。早期的代表作者杨富明、萧连恒,他们都是很好的画家,前者长于花鸟,后者长于水粉。陈恩深,努力探讨合成漆的运用,其作品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银奖。

4.江西

江西漆画以运用合成漆(聚氨酯)为特色。代表作者为陈圣谋、龚声、尹呈忠等。他们把传统漆艺的技巧嵌、罩、刻、磨……用于合成漆,同时又有许多新的发现和创造。江西的作者大多毕业于艺术院校,他们大多都有很好的艺术修养,注重作品意境的表达。

5.广州

以广州美术学院为中心,代表作者蔡克振,20世纪60年代初留学越南,在河内美术学院专攻磨漆画。他原是一位油画家,长期从事漆画教学,曾为人民大会堂广东厅创作大型漆壁画。

6.南京

以南京艺术学院为中心。由于两任院长保彬和冯健亲的倡导,也设立了漆艺专业,因此漆画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涌现了一批青年作者:李永清、王琥、李树、张承志等。南京师范大学的吴可人也是富有潜力的青年漆画家。南京漆画一方面来自扬州漆器的影响,一方面也来自四川美术学院的影响。

浅谈对保理的认识 篇9

什么是保理业务?

答:保理业务是指卖方、供应商或出口商与保理商之间存在的一种契约关系。根据该契约,卖方、供应商或出口商将其现在基于其与买方(债务人)订立的货物销售或服务合同所产生的应收账款转让给保理商,由保理商为其提供贸易融资、应收账款的催收、信用风险控制与坏账担保等服务。Ppt2: 什么是应收账款?

答: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因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等业务,应向购买单位收取的款项。Ppt3: 有追索权保理:指无论因何种原因已转让的应收账款债权不能收回,保理商均有权向供应商追索的保理业务。

无追索权保理:指在债务人发生信用风险时(债务人还款能力不足、破产等),保理商无权向供应商追索的保理业务。

明保理:指在签订保理业务合同后立即将债权转让事项通知债务人的保理业务。(买卖双方关系较好,在卖方向债务人通知债权转让事项时,能够取得债务人表示知悉债权转让的证明文件。)暗保理:卖方虽然与保理商签订保理业务合同将债权让与给保理商,但在转让之时并不立即通知债务人的保理业务。(1、要求卖方信用较好,能够充分履行收账代理人的义务

2、适用于卖方不愿将债权转让事项通知债务人、或债务人不愿提供知悉债权转让的证明文件的情形)

正向保理:供应链中给卖家、供应商或出口商做保理业务。反向保理: 在买家(债务人)资信水平很高的情况下,对以这些买家为付款人的应收账款,保理商直接对供应商提供融资服务。在风险管理上,保理商只需要重点考量买家(债务人)的风险。

单保理:正常保理业务,由保理商为企业提供供贸易融资、应收账款的催收、信用风险控制与坏账担保等服务。故单保理有3个当事人:出口商、进口保理商和进口商。

双保理:双保理模式在双保理模式下,由出口商与出口国所在地的保理商签署协议,另外出口保理商与进口保理商双方也签署协议,相互委托代理业务,并由出口保理商根据出口商的需要,提供融资服务。

浅谈对“依法治企”的认识 篇10

大唐集团

国有国法,企有企规。所谓“依法治企”,就是依照规章制度来治理企业,这是一个成熟企业、成功企业的治企之道、强企之基、兴企之本、健企之策,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和长青不败的根本。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靠“熟人”关系式的管理,难以支撑现代化的运行架构,在这种情况下,重视制度建设、用制度管人就是必然的选择。许多中小企业“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脱离不了人情关系羁绊,从而步入近亲繁殖、“富不过三代”的窠臼。

那么,如何落实“依法治企”的要求呢?笔者以为至少要从以下四方面着力:

一是突出着力点:建章立制,有法可依

“无以规矩,不成方圆。”要推进依法治企,首先须有法可依,即抓好制度建设是前提。在此要注意规章制度的制定过程中,须广泛征求民意、突出针对性,充分体现出本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管理要求,努力解决企业面临的实际问题,绝不可做表面文章。公之于众的制度条款要切合企业实际,界面清晰、职责明确、奖惩具体,实现“靠制度管理、以规则办事、按流程执行、凭标准奖惩”,便于员工“对号入座”,有益于形成决策科学、管理高效、执行有力、运转协调的工作秩序,不可大而化之,含糊其辞。理想的状况是实现“管理制度化、制度标准化、标准流程化、流程信息化”。

没有制度,工作搞不起来;有了制度不执行,工作同样也搞不起来。“法律(制度)的效力在于言出必行”,制度只有在被执行的时候才能发挥作用、形成威慑,否则就是废话几句、废纸一张。

二是把握关键点:严格管理,言出必行

在从严治企中,要真正体现“严”与“公”,首先是企业领导者要做到严字当头、敢于负责。古人云“慈不掌兵”,很多人都熟知“孙武杀妃练女兵”、“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为了带出一支过硬的队伍,就必须严格坚持制度。因为企业的“法”,本身应当是在法律法规和政策指导下,从企业的实际和大多数员工的利益出发,并经法定程序而制定形成的,体现的是对企业所有成员公平、公正的原则,保护的是企业与员工的整体利益,是悬在所有员工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个企业要建立良好的秩序,确保各项工作规范、有序、高效地运作,必须坚决贯彻“依法管理”的思想。

在严字当头与敢于负责的关系上,首先要突出“敢”。没有“敢”,就无从谈“严”。对国企领导干部而言,“敢”字精神,是党性原则的要求,是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的表现,更是求“严”求“公”的前提和保证。教育专家强调“没有惩罚就没有教育”,笔者则认为“没有惩罚就没有管理”。制度其实就是一个公司成员间的“信用”,如果每个人都可以随意破坏制度,那么公司的领导层在员工的心目中就没有了“信用”。面对一些违反制度的人和事,如果领导干部陷于人情的羁绊而心慈手软,或顾及私利,怕得罪人,结果必将导致纪律松弛、人心涣散。

三是找准切入点:刚柔相济,以“公”为先

管理说到底就是理顺人与人的对应关系,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达到和谐统一。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达到“1+1>2”的效果,众人一心,思想一致、目标一致、行动一致,最终实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谋事必成,所以说高明的管理是一门艺术和智慧。

制度是靠人制定的,也要靠具体的人来落实。我们需要认识到: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对员工不仅是“管”(规范和约束),也是一种“引”(导向),目的在于形成良好的生产经营秩序和氛围。因此,我们在制度建设中,要坚持“思圆行方”的原则,即出台制度前,对其合理性、有效性及可能产生的影响要思考周密,在实施中要注意方法、及时反馈效果,体现“圆”的柔性;但一旦思考成熟形成定制,则应坚决实施,说了就要算、定了就要干,体现“方”的刚性,这一点尤为重要。

浅谈对微课程的认识 篇11

一、微课程倡导转变“师本位”的教学模式

微课程,让教师从习惯的细节中追问、思考、发现、变革,由学习者变为开发者和创造者,在简单、有趣、好玩中享受成长。微课程研究的目的直指问题的解决,而问题的解决需要一系列有效的小策略作为支撑。如在对美术课堂现象的研究中,教师提出了许多好的小策略。针对学生不注意倾听的小策略是:教师做倾听榜样、表扬倾听学生、鼓励他人补充、听众评价、学生表达要清晰有趣等。针对学生时间管理的小策略是:教师提醒、小组设时间提醒员、教室挂钟等。众多的方法中,总有一个适合你,当教师用这些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改善自己的课堂时,其研究热情得到了进一步激发。

二、微课程的分类及适用范围

1. 班级微课程

基于班级管理各种常见的问题而开发的微课程,提高班级管理的有效性。如班干部的培养、班级文化的建设、学生纠纷等问题,适用于班会课、教师培训、教研活动,代表作品有《卫生竞拍》、《抽奖》、《挑战垃圾》等。

2. 学科微课程

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基于学科某一个知识点、重难点、教学策略等而开发的为课堂教学或课后辅导服务的微课程,挖掘其中的内容进行开发,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是课堂内外的有益补充。如《成语探险》、《读写“围博”》、《24点》等学科微课程深受学生欢迎。

3. 阅读微课程

对经典的文章如学习、阅读、成长、课堂、儿童、视野等类别的图书进行开发,浓缩文章的精华,激发师生的阅读兴趣并引发师生的思考,适用于读书交流会,如《我想成为在路边鼓掌的人》、《阅读策略》、《牵一只蜗牛去散步》等文章,将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精华部分进行开发,实现碎片化的高质量学习。

4. 电影微课程

对经典教育类电影进行重新剪辑,调整,梳理,围绕某一个主题进行压缩处理,中间加入对教育问题的思考和质疑等元素,实现教育家长或学生的目的,从而引发对教育现象新的思考。成功开发的《三个白痴》、《梦想与现实》、《为你而“站”》等电影微课程让人深思。

5. 家校微课程

为提高家庭与学校的教育合力,开发的微课程可以在家长会、德育研讨、班主任经验交流等领域培训家长或教师,从而使教育方式更为有效。如《孩子们心中的家长》、《爱吃饭》、《十八刀砍掉孩子未来》等微课程启发家长对自己的教育行为深刻反思。

三、微课程是教育教学思考与教育技术的结合体

与传统教科研的弊端相对应,微课程的特点主要有:快餐化,四五分钟,一次学习;简单化,语言简洁,易于理解;实用化,提供策略,解决问题;多样化,视角广泛,种类丰富;聚焦化,一课一点,深层剖析;智能化,自动播放,自主学习;娱乐化,有画有音,轻松快乐;普及化,人人能做,人人爱做。根据目前研究的状况,微课程从课堂教学到班级管理,从学校教育到家庭教育,从教师成长到学校管理,从学科教学到学生学习,从经典图书到经典电影,微课程几乎涵盖了教育教学中可能出现的一切问题。我们微课程制作团队开发出了“三小”、家校、学科、电影等一系列的产品深受一线教师喜爱和欢迎。

参与之初,教师作为消费者,慢慢学着尝试制作,一旦制作,便想着给人看。所以,如果想要制作出给人以启迪的微课程,教师必须思考自己的教学得失;要使微课程真正发挥其作用,展现其魅力,就要挖掘现象背后的原因,寻找问题解决的关键;要使微课程震撼心灵,就必须研究教育教学规律,研究学生以及教师的身心发展规律。这样做恰恰是对自己教学实践经验的一种总结、提炼和完善,从而实现自我高质量学习、高质量研究、高质量成长。

四、微课程研究的创新点与未来发展

深化微课程设计的研究。虽然与移动学习相关的理论和实践都已有一些研究,但从目前的研究现状来看,关于在线移动学习课程设计的研究还是非常有限的,也较少针对移动学习的特点对课程进行专门的设计,而针对微课程的“微而精,小而奇,内容少,蕴意深,从小处入手,解决一个问题”的学习特点还有待进一步实现,微学习设计的研究还需深化。完善微课程的通信系统。从目前的通信技术现状来看,支持微课程的移动通信技术如优酷、博客、手机智能终端等可以通过几种不同的方式实现学习者与学习内容的通信以及学习者相互之间的通信,如何完善微课程的通信系统,使移动学习者可以按需上传下载,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浅谈对ATM技术的认识 篇12

异步传递方式ATM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就是建立在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的基础上的种面向连接的快速分组交换技术, 它采用定长分组作为传输和交换的单位。在ATM中这种定长分组叫做信元 (cell) 。

ATM中的“异步”是指将ATM信元“异步插入”到同步的SDH比特流中。SDH传送的同步比特流被划分为一个个固定时间长度的帧。当用户的ATM信元需要传送时, 就可插入到SDH的一个帧中, 但每一个用户发送的信元在每一帧中的相对位置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如果用户有很多信元要发送, 就可接连不断地发送出去。只要SDH的的帧有空位置就可以将这些信元插入进来。与ATM相对应的即同步传递方式 (STM) , STM使用同步插入, 用户在每一帧所占据的时隙相对位置是固定不变的, 即用户只能周期性地占用每一个帧中分配给自己的固定时隙, 而不能再使用其他的已分配给别人的空闲时隙。

2 ATM的协议参考模型

ATM协议参考模型为一个立体模型, 如图1所示。其包括了三个平面:用户平面、控制平面、管理平面。每个面又分为物理层、ATM层、ATM适配层、高层。

ATM协议三个面的功能。

(1) 用户平面:采用分层结构, 提供用户信息流的传送, 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控制功能, 如流量控制、差错控制等。

(2) 控制平面:采用分层结构, 完成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 利用信令进行呼叫和连接的建立、监视和释放。

(3) 管理平面:包括层管理和面管理。其中层管理采用分层结构, 完成与各协议层实体的资源和参数相关的管理功能, 如元信令。同时层管理还处理与各层相关的OAM信息流;面管理不分层, 它完成与整个系统相关的管理功能, 并对所有平面起协调作用。

ATM协议各层功能。

物理层:物理层包括两个子层;PM层 (物理媒体子层) 和TC层 (传输汇聚子层) , PM负责在物理媒体上正确传输和接收比特流。TC负责实现信元流和比特流的转换, 包括速率适配、信元定界与同步、传输帧的产生与恢复等。

ATM层:主要完成信元复用与分路;信元标识 (VPI/VCI) 的翻译;信元头的生成和提取;一般流量控制四项功能。

ATM适配层:增强A TM层所提供的服务, 将高层强非ATM信元的信息转换为ATM的信元格式。适配层又可分为SA R层 (拆装子层) 和C S层 (汇聚子层) 两个子层。SAR层基本功能是在发送侧将高层信息分解为48字节长的ATM净荷, 而在接收侧则将48字节的ATM净荷恢复为高层信息。CS层的基本功能是识别消息、定时和时钟恢复。

3 ATM信元格式

A TM以信元为基本信息传递单位。ATM信元是一种具有固定长度的数据分组。ATM信元的格式如图2所示。

信元总长度为53个字节, 其中5个字节是信头48个字节是信息段, 或称信元净荷。信头包含表示信元去向的逻辑地址、优先等级等控制信息。信息段装载来自不同用户、不同业务的信息。任何业务的信息都经过切割封装成统一格式信元。

4 ATM的优点

选择固定长度的信元作为信息传输单位。信元长度为53字节, 其信头为字节。长度固定的信头可使ATM交换机的功能尽量简化, 只用硬件电路就可对信元进行处理, 因为缩短了每一个信元的处理时间。

ATM机支持各种不同速率的业务。在终端有够多的比特的时候, ATM允许其使用信道来获得灵活的宽带共享。在链路控制器中将来自各终端的数字流形成完整信元, 按照先后顺序的服务经过统计复用器, 然后将统一传输速率的信元插入到空闲的时隙。信息源通过链路控制器来调节进网速度。不同类型的服务都可复用在一起, 高速率信源就占用较多的时隙。按照网络最大速率来设置交接设备, 用户设备的特性和它无关。

ATM将宽带利用率提高。ATM主要处理的就是部分特殊信元和信元中信头的5个字节, 这些字节承载了用户信息, 并不处理信息内容的48个字节。AT采用的技术是面向连接:可以对点对点、一对多以及多对多等多种连接方式进行支持。ATM可以通过其使用的内在信元统计复用将多个信源实现一条链路综合。

ATM具有延展性和灵活性。延展性是指当需要新应用和新设备时, 网络具有支持更高速率的能力;灵活性则是指网络中各种设备速率可混合使用, 可以解决多种业务的综合传送, 如话音、图像、视频、多媒体等;ATM的网络扩展能力超过目前任何一种网络层的路由寻址协议, 且具有完善的接口功能, 有着广阔的应用发展前途。

参考文献

[1]张宏科, 裘正定.ATM网络互联原理与工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6.

[2]David McDysan.ATM技术实用大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0.

[3]刘晓明, 郑少仁.实现宽带ISDN的关键技术—ATM技术概观[J].军事通信技术, 2011, 3.

浅谈对民政工作理念的认识 篇13

思路决定出路,只有树立起新的理念,找到民政事业发展的新思路,才能开创构建民政事业的新格局。思路上的清醒,才能带来决策上的自信;理念上的清晰,才能带来行动上的果敢。如何在新的时期,尽快确立和准确把握民政工作的新理念?笔者就此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尽快确立和准确把握人文民政的理念

首先,人文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这也是民政工作的核心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应是人文民政理念的核心和基础,民政一切工作的开展必须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民政一切工作的得失必须用这个基础来检验,民政一切工作的成就都是对这一基础的科学和人性化的注释。其次,要提高民政事业的文化品位,注入文化内涵。树立人文民政的理念,需要我们在提高民政工作的文化品位、丰富民政工作的文化内涵上下更大的气力。

二、尽快确立和准确把握数字民政的理念

民政工作都要用数字并且是准确的数字说话,去掉空洞无物又臭又长的八股文章和客套多余的研究讨论。比如城乡低保工作中,低保标准的测算、人均纯收入的核算,都必须有一套科学的评估体系,通过科学评估体系测算出近似于准确的数字,同时又通过近似准确的数字的实际运用来表达这种体系的科学性、合理性,并不断地修正其不科学、不完善的成份。社会科学的数字不同于自然科学的数字,它带有更多的模糊数学的概念,它的数值是动态的、不确定的,它需要多次地、反复地趋近于精确地计算,而这种动态的趋近于精确的答案的获得需要不断地实践的演算。但具体工作中有两个数字是一定要准确的。

三、尽快确立和准确把握强势民政的理念

一是做强干部队伍的素质。第一政治素质元素。民政、特别是基层民政部门是从事实际工作的部门,不是政策理论研究部门,不能苛求理论素质要如何强,但政治素质要强,要忠于人民,坚于职守,具体表现在组织性、原则性、责任感。组织纪律严密,才能保证步调一致。原则性丢失,必然导致责任感失落。没有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甘于奉献、乐于助人、忠于人民、坚于职守、严于律己的团队,强势民政无从谈起。第二业务素质元素。没有一支过硬的民政干部队伍,要想把党和政府的一系列惠民政策落到实处,是不可能的。但要做到业务素质强就需要不断加强学习,业务的熟练与工作时间的长短有一定的联系,但没有必然的联系。知识的折旧、新的业务的大量增加,需要不断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如果业务不熟、政策不懂,谈不上解决民生、维护民利、落实民权,政策不清楚,决策就犹豫,甚至会因为政策理解的错误、执行的偏差,损害群众的利益。因此要采取培训、自学、深入第一线等多种形式,刻苦钻研新知识,不断增长新本领。第三道德素质元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分配方式、利益关系呈现多样化,人们面临多种道德选择,这势必导致道德关系的复杂化。复杂的道德关系和道德意识,一方面容易使人们产生道德困惑,发生道德冲突,另一方面也容易引发一些人的道德行为失范。同时,一些腐朽落后的文化观念和道德意识腐蚀着人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由于社会的基本道德体系一定程度地变异和缺失,我们经常面临着在各种利益增多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权力约束不到位的情况下,在公与私、集体与个人、诚实守信与欺诈蒙骗的矛盾时是执政为公还是用权为私等等情况的道德选择。家与国、己与群、小我与大我的利益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应当但要做到“大公无私”的选择是艰难的,需要长期地自觉地加强道德修养。

二是做强帮困救弱的资金实力。说一千道一万,经济是基础,发展是硬道理,要解决弱势人群的“生活难、治病难、住房难、上学难”等等问题,要实现十七大提出的“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民生保障目标,没有资金的支撑是不行的。据统计,从2003年到2007年,全国低保资金由151亿元增加到27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由92亿元增加到160亿元。2003年到2007年,中央财政累计补助地方医疗救助资金59.7亿元,民政部会同财政部安排救灾资金224.39亿元。这些资金量大幅度增加,为帮困救弱、保障和改善民生提供了有力地资金支持,从而使城市低保对象做到了应保尽保,农村低保对象的保障面在不断地扩大,保障水平逐年提高。湘西自治州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贫困人口的面相对还比较宽,需救助的弱势人群的贫困程度也比较深,在本级财政比较困难的环境下做强资金实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上一篇:家巴金简介讲解下一篇:试论展陈设计中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