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宪法的认识

2024-11-09

浅谈对宪法的认识(共9篇)

浅谈对宪法的认识 篇1

浅谈对法律的认识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统治者制定给被统治者的规定规章。

今天,法律以各种方式影响着每个人的日常生活与整个社会。依照法律治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方式被称为法治。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于西元前350年写道:“法治比任何一个人的统治来得更好。” 法律是一系列的规则,通常需要经由一套制度来落实。但在不同的地方,法律体系会以不同的方式来阐述人们的法律权利与义务。其中一种区分的方式便是分为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两种。有些国家则会以他们的宗教法条为其法律的基础。

在古汉语中,“法”和“律”二字是分开使用的,含义也不同,以后发展为同义,更合称为“法律”。虽然自秦汉以来,法和律可解为同义,但其含义仍是有区别的。一般地说,法的范围较广,通常指整个制度,比如宋代王安石变法,清代戊戌变法中的法就不仅限于刑法;而律则是指具体的行为规范,尤指刑律。

而把法和律连用作为独立的合成词,却是在清末民初时由日本输入。到了近现代,随着西方法学的传入,汉语中的法律一词的含义又有所发展,逐渐成为法学的专用术语。在法学理论和现代汉语中,法律既可以指法律的整体,即广义的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这里的法律包括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法律也可以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和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即狭义的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等等。虽然法律一词已成为法学专用术语,但是在汉语中,法和律的含义却不仅限于此。法还可以作方法、方式、法术等解,律还可以用于纪律、规律等。

我爸是警察,所以我从小就有接触法律。而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是我第一次系统的接受法律知识。“法律”这个词我并不陌生,在我的印象中一直是非常有威信力的,并且当今医患关系紧张,懂得法律能更好的保护自己。

今天,作为一个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法律初学者,我所了解的法律还是较为肤浅的。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一种行为规范,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并且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因而谁违背它,必然受到相应的制裁。马克思主义法的定义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或人民所期望的社会关系、社会秩序和社会发展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法律的分类十分复杂,然而要想真正的了解法律,追其本源,我们就不能不了解一下法学的历史。西方法学起始于古希腊,当时丰富多彩的政治学、伦理学、文学、美学作品涉及一系列法理学问题,如法与权力,理性的关系,法与人、神、自然的关系,法与利益、正义„„这些法学史上最初被提出的问题以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在这些问题上的论述,对西方法学一直有着深刻的影响。古罗马的法律制度是古代西方世界法律制度发展的顶峰,《十二铜表法》与《罗马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其后的西方法学和法律制度的发展都有重大影响。在中国历史传统上,法律对于中国人而言,几乎是一个不言自明的事实。法律是“帝王之具”、“驭民之器”,法律无一例外的为当权者的命令。相对于西方来说,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我们国家的长期以来施行的是“人治”而非“法治”。然而现在随着中国各方面的快速发展,建设法治社会思想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了解法学知识,相信随着我国法制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法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个人而言,我比较喜欢民法,民法是。。。。。民法与公民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民法是规范社会生活的重要法律,是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律。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民法乃是“以法律形式表现了社会经济生活条件的准则”。

下面有这样一个民法案例。2012年,陈某在丈夫去世后经人介绍与寡妇李某结婚,但他们的婚事一直遭到陈某儿子小陈的反对。2013年,陈某患上非常严重的精神病,并久治无效,产生巨大医疗费用,生病期间一直由周李某悉心照料。2013年11月,小陈突然提出要担任父亲的监护人,保管父亲的所有财产,并要以其父的名义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与李某离婚。1.陈某的财产应该由谁来保管? 2.小陈提起的诉讼,法院是否应予以受理? 我国<民法通则>第17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

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下列人员担任监护人:(1)配偶;(2)父母;(3)成年子女;(4)其他近亲属;(5)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上述法定监护人的顺序也是法定的,通常前一顺序的监护人能够监护的,后一顺序的就不应担任监护人,这是为了保护监护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本案中,李某是陈某的配偶,是第一顺序的监护人,而且完全有监护能力,所以陈某的财产应由李某来保管,作为第三顺序的小陈无权要求监护。此外,监护制度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被监护人的利益,不是为了监护人的利益。此案中李某对陈某照顾得很好,小陈没有任何变更监护的理由。2.李某与陈某之间的合法婚姻关系,非由当事人本人结束,任何人不得干涉。小陈既然不是陈某的监护人,当然无权以陈某的名义提起离婚诉讼,法院也不应受理。这样的案例只是民法中的九牛一毛,用法律来处理看似复杂的民事关系,我认为是相对公正而有效的。

法律本身已经做出了较为公正的规定,那么如何执行法律就需要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的严格执法。具体行使国家行政管理权或者司法权的国家机构的国家工作人员,不论职位高低、权力大小,都应当受到法律的规范,在依法办事方面以身作则。任何国家机关和工作人员行使权利时必须受到法律制度的约束和监督,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必须重视依法治权、依法治官,而不应把治理的对象仅限于民。在至高无上的法律面前,决不允许存在任何“特殊公民”。任何人、任何组织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都不能同宪法和法律相抵触,把

依法治理当成这为变幻的工具。这些都是以法治国的题中应有之义。然而,就是这些不争的常识,在现实生活中却没有得到应有的体现。“我爸是李刚”这句话已经成为今年网络上的流行语,我们在茶余饭后闲谈的同时,不禁要思考当今社会还有多少个“李启铭”?或许我们每个人都该扪心自问:在自己心中,法律究竟是什么?如果法律只是“防君子”的墙上剑,如果允许“警察局长来了也不管用”的特殊公民逍遥法律之外,那么,依法治国就会成为空谈。

历史经验表明,法令行则国治国兴,法令驰则国乱国衰。依法治国是维护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必须是我们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法律不是可以由人随意解释的,国家的意志、人民的意志是至高无上的。作为法律人所面临的就是,用自己独特的一种思考,用自己对人类历史的一种观察、理解,来构想一种更加合理的制度以对人性恶的地方进行防范,如此才有可能进行一个良好的司法。而每个公民都自觉地遵守维护法律,并严惩那些无视法律尊严的人和事。当法律根植于民众心目中,依法治国之路便会更加辽阔!

法律不是吓唬麻雀的稻草人,它应该是维护国家秩序、保护公民权益的尚方宝剑,不管是什么组织、什么人都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任何违反法律、践踏法律的行为,不管涉及到什么人,都必须得到法律的严惩。只有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法律才有严肃性、权威性可言。普法之难,难就难在有法必依、依法办事上。法律法规的制定颁布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执行这项法律的路更长、更艰巨。

当今社会,广大的青少由于缺乏法律知识和法制观念淡薄等原因,既不懂得如何用法律来控制自己、约束自己;又不懂得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导致利益受损和违法犯罪现象等发生,因而青少年学习法律常识就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另外,据有关统计,近几年来,公安机关查获得违法犯罪未成年人每年均超过15万人,全国性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未成年人犯罪已占到犯罪总人数的14%左右。且有上升趋势,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也逐渐趋向低龄化,在他们心目中形成“什么法不法?我就是法!”的观念。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对青少年大力宣扬法律知识的原因了。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提高自身的法律修养,我们喜欢追求自由,展现自我。然而,追求自由固然重要,但是,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自由不是恣意妄行,也不是为所欲为,而是相对的、受制约的。法,作为人类选择、接受、沿袭下来的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规则,自产生之日起便与人们获取或丧失自由息息相关。对于法和自由的关系,先哲们有过许多至理名言。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说过:“为了得到自由,我们才是法律的臣仆。近代法国启蒙思想大师孟德斯鸠进一步指出:” 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

法律基础课是党中央确定的高等学校的“两课”课程之一,是大学生的共同课、必修课。学习法律基础课,使大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掌握我国宪法和有关法律的基本精神和内容,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这对于培养大学生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对于大学生正确理解和坚持实行依法治国方略,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对于完善和优化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素质,使他们成为“四有”人才,对于实现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学习法律基础课,是培养大学生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的需要。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社会稳定,是每个公民的基本义务,也是作为合格大学生的起码条件。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提高遵守法律、依法办事的素质和自觉性尤为重要。随着我国教育立法的完善,依法治学、依法治校、依法治教是必然趋势。大学生学习法律基础课,掌握基本法律常识,从理论上弄清楚民主与法制、权利与义务的内在联系,明了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要求,培养社会主义民主意识、公民意识,自觉遵纪守法、依法办事,并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善于运用法律武器同社会上的各种丑恶现象、不良风气及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这显然有利于大学生较好地完成学业,做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合格公民;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也有利于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秩序的发展,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进步。

学习法律基础课,是完善和优化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素质,使他们成为“四有”人才的需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然要求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其他社会生活都必须纳入法制的轨道。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各项建设事业、对外交往,都必须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新世纪的各级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必须学习和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尽快提高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管理社会的本领。大学生是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也是未来各级领导干部的重要来源,不学法、不懂法,没有相应的法律知识,将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的经济。这种竞争对人的素质有更高的要求。在依法治国、依法建国、依法对外交往的新形势下,大学生作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当具备更高层次、全方位的知识能力,即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备相应的其他学科的知识;不仅要有良好的文化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法律素质是现代人才素质的重要内容。在现代法治社会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大学生必须学习法律基础课,掌握法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努力完善和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成长为不致被淘汰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专门人才。

浅谈对宪法的认识 篇2

紫砂陶的泥质是陶土中独一无二的, 质性特殊的紫砂原料, 黏中带砂, 柔中带刚, 富有韧性, 且颜色鲜艳, 紫色的砂泥, 奶色的白泥, 杏色的段泥, 猩红的红泥, 黛青的绿泥, 无不斑烂多彩, 令人生爱, 成为陶都最具有特色的“五色土”。从而为历代紫砂艺人设计创作紫砂器延伸出广阔的思维空间。早在明末清初, 许多文人墨客对紫砂器就有各种记载, 其中就色彩与形作方面, 不乏点睛之笔, 如清代文学家吴梅鼎在《阳羡茗壶赋》中有云:“若夫泥色之变, 乍阴乍阳, 忽葡萄而紫, 倏橘柚而苍黄, 摇嫩绿于新铜晓滴琅珩之翠, 积流黄于葵露, 暗飘金栗之香”对五色土成陶的优异特点极尽推崇赞美, 从中也让人们体味到紫砂泥通过窑变与形制产生互动的共鸣, 这是不言而喻的, 壶艺大师顾景舟生前在《简谈紫砂陶艺鉴赏》一文中说:“在一件器陶的内容和形式上, 它包含着多方面因素的内在联系, 形式的完美制作的精湛, 固然是第一要素, 其次是在完整器形上加以装饰, 使作品锦上添花地丰富感官。”这里在审视纹样的适合, 装饰的取样以及制作的手段, 这些都是具体而细微地维系于创作者的素养水平与鉴赏者的着眼力, 这段分析同样明示了紫砂陶通过泥色、造型、装饰、制作诸方面的内在联系, 是一个整体, 几个方面互为作用的最终效果, 也是每一个艺人创作成功的艺术品的前提条件。

在社会生活中, 人们对不同属性的艺术品及至日用品都是一个审美的过程和标准, 通过人的视觉, 首先是色彩及色泽感, 再就是形态或样式、质地的优劣, 艺术品位的评价, 这几乎成为习惯思维方式, 就紫砂陶而言, 因其泥色的丰富多彩, 造型的千姿百态, 装饰的奇妙多样, 互动性很强, 在所有陶艺门类中最具有形、神、气、态这四个要素。历代制壶大师传世茗壶在今天已成为稀世之珍, 为收藏家所收藏。现代的制壶大师, 高级工艺师、新生代中的佼佼者, 所创作品也是身价不匪, 成为藏家最爱, 他们在选材、设计、技艺上都有独到的功夫, 推出一件件风格各异的精品, 为弘扬紫砂文化作出的贡献。

人们常用“浑金璞玉”“古林端庄”来形容宜兴的紫砂, 这归极于历代高手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实样和传统工艺, 得益于当代一大批从艺者的辛勤劳动, 对当今紫砂圈内成荫是年轻一代, 如何去正确处理作品, 从色泽到形制的互动关系, 都是一个实践研究, 提高的过程, 这又是一个感知的过程, 应该说, 紫砂壶所有物原料统称为紫砂泥, 其原泥分为紫泥、红泥、绿泥三种, 在攀伸出其它色相的不同紫砂泥, 当代还通过拼图制等科学方法, 从色彩多样化上求艺术效果, 这是紫砂发展的一大进步, 笔者在多年的制壶生涯中, 十分注重紫砂泥的选色, 配色, 不同色的原料都有不同的造型对象。这在构思时必须一起完成, 使作品产生和谐的互动艺术效果, 如紫砂泥中的朱泥, 也称红泥, 是泥矿中少量的一种名贵泥料, 因其含铁量高低不等, 烧成之后变成朱色, 朱砂紫或海棠红等色, 作品方能产生富有紫砂语言的韵味, 方能提升紫砂艺术品位。又如原矿段泥, 成陶色泽呈米黄, 杏黄或栗黄, 用于竹节, 竹段类作品, 有抽象感, 近代制壶巨匠吴云根制作的“双色竹段”“段泥提梁”堪称一绝。泥色的运用与题材的配合达到了炉火纯青之秒, 若用紫泥制作, 就很难达到段泥的效果, 所谓“量身裁衣, 选泥色而立意”就是佐证, 当代的运用有一些中青年艺人大胆探索, 用不同的泥色创出同一造型的紫砂系列组壶, 给观赏者留下了视觉的美感, 有如时装表演中佳丽们服饰各异而胜场一样, 恰恰是艺人准确把握了不同色彩与造型互动的切入点, 适应了当代人们的审美意趣。

壶艺的创新如能做到形、神、气三者融会贯通, 方可称为佳作, 诚然, 这是不容易的事, 需要有扎实的基本技能, 丰富的生活积累, 严格缜密的技巧, 要有对泥原料、成型、烧成一系列错综复杂的工艺流程的深入了解和掌握等等。总之, 艺术要有决断, 要朴素, 要率真, 要把亲自感觉到的表达出来, 以达到形、神、气兼备, 才能使作品气韵生动, 显示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紫砂艺术是一种“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形式, 一把好的紫砂壶除了讲究完美与制作技巧的精湛, 还要审视纹样的适合, 装饰的取材以及制作的手法。所以一件较完美的作品, 必先能够抒发艺术的语言, 既要方便适用, 又要能够陶冶情操, 启迪心灵, 给人油然而生的一定艺术感受。诚如已故紫砂大师顾景舟所说, 艺术要有失断, 要朴素, 要率真, 要把亲自感觉到的表达出来, 以达到形、神、气、态兼备, 才能使作品气韵生动, 显示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一件好的并成功的紫砂艺术品, 涉及的内容远不止这些, 社会在进步, 陶艺在发展, 当前宜兴紫砂已展示了新的一轮的发展态势。承前启后, 开拓创新, 是历代赋于每一位紫砂从业者的责任, 宜兴紫砂必将出现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唐云主编郑重编著.紫砂壶鉴赏[M].香港万里机构.万里书店.

[2]陶瓷造型设计[M]辽宁科技技术出版社.

浅谈对课改的认识 篇3

一、个人教学亮点

作为一个工作才两年的年轻教师,在教学经验上是有所欠缺的,但这并不代表我在教学过程中没有自己的亮点,纵观自己两年的教学过程,可以发现自己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亮点:

第一,作为一个年轻的教师,思想更为开放,能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课改精神,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亲历学习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来感悟、构建新知,真正做到将课堂还给学生。第二,我善于将周边的实物引入教学过程中,不仅丰富了教学资源,也让学生获得感性认识。第三,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之后,活用教材,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二、困惑与问题

在课改过程中,就我自己两年的经验来说,当中也遇到了不少的问题。这两年的时间里我主要教了北师大版二年级和三年级的数学,对这两个年级的教材比较了解。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主要遇到了以下一些问题和困惑:

1.就北师大版教材而言,给我的感觉就是内容的衔接性上出现了一些问题。以第四册为例,这一册在内容上非常多而且混乱,总共有九个单元,而且这些单元基本上都是跳跃性的,联系性不大,导致学生经常学习了下一单元忘记了上一单元的内容。比如,在学习角的知识中,其中有一个内容是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问题,在这一点上,如果学生学习过射线,将非常容易理解,因为射线是能够无限延伸的,本身并没有长短之分,而角的两边刚好就是射线。所以,书上的描述“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描述。

2.课改之后更加强调的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在课堂上更多时候会注重各种形式的学生自学。这里就存在一个问题,对于低年段的孩子来说,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差,如果将更多的时间放在孩子的自学上,其效率一般情况下是比较低的,而且对很多孩子来说他们并不具备自学的能力,这就让老师很难把握度的问题,究竟该放手让孩子自学到什么程度才能收到最大的

效果?

3.现在的教育给我的感觉就是越来越接近于美国式的开放教育。然而对于中国来说,课改过程中我们就是要吸取美国课改的经验,不要牺牲了基础教育来成全高等教育,或者说,这种牺牲还不一定是有价值的,毕竟中国的考试制度没跟上来。

4.现在的教材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大挑战,记得第一年教书时,拿到教材完全无从下手,不知道如何把握内容和重难点。拿到教材,很多东西连我们自己都确定不了哪些东西要讲哪些不用讲,比如说对除法算式的命名,在新教材中是完全没有涉及的,但是在考试过程中却是会出现的。

三、课改体会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认识到了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因此,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系统工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自主探索的主动学习。新课改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为宽松的环境,让学生可以有多方选择,在多方涉猎的基础上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而现在学生主动去探索学习新知识,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让学生经历学习新知识的过程,这种学习效果要远远大于老师讲、学生听的

效果。

四、课改的思考与展望

课改走到今天,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令人振奋的态势,但细想一下,这里面还有许多问题是值得思考和讨论的。

思考一:课堂教学怎样才算有效?

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相互之间交往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摆正师生关系,特别体现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上,但是对于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目前却出现了一些曲解——在很多课堂上,表现形式大多是“一堂课就在互动、合作、讨论、质疑、体验中结束了。”“就是不见了老师的精彩讲授和真诚的言传身教。”这些课把丰富的教学方式简化为“自主、合作、探究”六个字。这使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样的课堂失去了什么?我们都知道过去的“满堂灌”扼杀了教学的生命活力,那么这样一味追求互动和自主建构的课堂,丢失的会不会将是更主要的教育目标呢?

思考二:教学评价路在何方?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面对课改,如何进行教学评价?教师们都在进行思考、探索,但是不少教师在教学中还是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中都是以考试为出发点,把教学的终极目标定位在学业检测的得分上,这无疑使教学行为受到了约束,以致教师放不开手脚真正地进行课改,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成了一句空话。

反思课改问题,展望中国教育的前途,教育改革的问题还很多,但只要我们正确、理性地看待课改并一起努力,就能把问题解决,全面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浅谈对有效教学的认识 篇4

弹指之间,我踏上讲坛已近七年,还记得第一次踏上讲台时的激动;更难忘记第一次面对学生成绩时的无奈,自己付出了那么多的心血,投入了那么多的精力,可为什么学生考出来的成绩却是不理想呢?从那时起,我就一直思索着这一问题,并在以后的工作中努力探索其中的奥秘。如今我对如何提高数学课的教学效率有了一些肤浅的认识,下面是我的点滴体会,在这里提出来与各位同仁商榷。

一、激发兴趣是落实有效教学的前提

有句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学习起来往往会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要想学好数学,我觉得很关键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创设情境,激情导入。数学课对于好多小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没有兴趣,那么我们数学教师就要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怀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例如:我在讲授六年级数学《分数除法应用题》时,充分利用电教设备,展示多种学习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昂,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

2、创新教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

为了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们可以不断创新教学手段,采用直观教学方式、游戏教学方式、小组合作方式、情境教学方式等,活跃学生的身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求知欲。如我在讲授《分数除法应用题》时,针对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了活动“旅游”,先用课件展示九寨沟的图片及视频,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适时出示拓展题目,让学生选择旅行社,解决实际问题,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挖掘教材,准确把握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讲授前我们应该认真挖掘教材,研读教参,准确的把握教学目标、重难点和关键,在此基础上认真备课。根据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来设计整堂课的教授方法。使每一个教学步骤都能很好的服务于教学目标,这样才能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避免做许多无用功。还要熟悉你的学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的变通你的教学目标,教无定法,只要学生能很快的接受就行了。否则只能事半功倍。

三、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

要想使自己的教学实现有效性,上好课是必须的。一堂好课不仅使学生掌握到许多知识,而且对于我们教师的成长和教学经验的积累也是非常有益的。在经过了精心的备课以后,接下来就上课了,我们应该努力的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知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结合一些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添加一些图片、声音、动画等编制一些教学课件,来辅助数学教学,老师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自己动手制作教学用具为教学提供形象的表达工具,有效的减轻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这些情境和教具、课件等辅助手段,能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有效、科学的课堂管理是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保障

课堂是进行教学的场所。有效地进行课堂管理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保障。尤其对于我们学校的学生来说,课堂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我们可以要求学生都认真听讲,可是学生毕竟是学生,年龄还很小,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如果课堂上出现了一些不令人满意的情况,比如做小动作、说话、影响他人怎么办呢?我们可以对这些学生采取一些措施,进行一些暗示。如眼神、手势等。也可以很自然的边讲边走到他的跟前,这样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给他起一个警示作用。

浅谈对学生党员的认识 篇5

一、何谓“学生党员”“学生党员”包含了“学生”和“党员”两重属性。作为这两重属性的结合体的“学生党员”注重两者的有效结合是至关重要的。学生党员来自学生。其首先是一名学生,而后才是一名党员。所以,学生党员首先要在学生中起到旗帜作用,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等各个方面体现先进性,树立一个好的形象,让同学们感受到学生党员不

仅是一名好学生,更是一名好党员。从一名普通学生成长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这是一个质的飞跃。它意味着党对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希望。学生在组织上入党后,要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加强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努力在思想上真正入党。

二、学生党员的作用张人民老师在《谈谈新时期党员形象的塑造》中指出,要处理好学生党员、普通学生与辅导员之间的关系。学生党员是辅导员的第一把手。学生党员应该从同学中来到同学中去,积极主动地溶入到普通同学当中,了解同学的思想动态,做好同学的思想工作,传播年级的思想与决议,并及时地向辅导员老师反馈。辅导员凝聚学生党员,学生党员凝聚周围的同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好学生工作。因此,学生党员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不断增强自己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以便在同学中产生强大的号召力,建立起扎实的群众基础,与同学保持密切的联系。一个人就是一个阵地。学生党员要树立好中国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要保持好中国共产党员的先进性,才能始终体现和发扬学生党员在年级甚至学院这个大集体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党组织凝聚优秀学生的核心作用,才能不断增强学生党员在学生中的影响力、凝聚力和号召力。在先进性的感染和熏陶下,周围学生会以身边的学生党员为榜样,不断追求自身的进步,自觉地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并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为实现党的理想和目标努力奋斗。因此,从这个层面上来讲,学生党员保持先进性是至关重要的。

三、学生党员如何保持自己的先进性

1、要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前面说了,“学生党员”首先是一名学生,其主要任务是学习。江泽民同志也再三要求“学习,学习,再学习。”可见,学习文化知识是保持先进性的重要途径之一。当今世界,科学发展日新月异,逐步向知识经济、信息化社会迈进,不学习,人就会落后。大学生是我国社会文化阶层中的较高层次,学生党员更要能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因此学生党员的专业知识一定要过硬,这就要求学生党员勤奋刻苦,善于合理利用学习时间,认真对待大学四年生活,在学习中起表率作用,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同时,要能和大家共同进步,经常交流学习经验,不保留,乐于帮助后进的同学。另外,还要注意个人文化修养的培养,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因为只有一个具备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的青年,其社会适应能力才会比较强,才能较好地处理形形色色的问题。总之,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要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刻苦学习、钻研,并有所创新。只有在自己的专业领域范围内有所钻研,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才能在广大同学当中树立起威信,成为大家学习的榜样。

2、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学生党员平时接触最多的是周围的同学,因此有责任、有义务为同学们服务。在学生工作上,要为同学们提供便利的条件,想同学之所想,急同学之所急,为同学办实事。用良好的党员形象感染身边的每一位同学。在学习上,学生党员不仅要具有良好的专业文化知识,而且要尽心尽力地帮助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带动大家共同进步。在生活上,学生党员应该关心、帮助生活上有困难的同学,要善于与同学沟通,发现心理有问题的同学,要及时与其沟通,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

3、敢于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学生党员,作为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在同学中起到的是榜样作用,所以要把一些不良的作风和缺点尽快改正,不能让其在同学中滋生。要定期地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要虚心地接受老师、同学的意见和建议,不断完善自己,以先进的、优秀的党员形象呈现在同学们面前,充分发挥自身的旗帜作用!

浅谈对药物制剂的认识 篇6

姓名:魏艾学号:1124310027所谓药物制剂,从狭义上来讲,选择某种剂型制成的具体药品成为药物制剂,简称制剂,如阿托品散、板蓝根颗粒、硝苯地平片、胰岛素注射液、去甲肾上腺素气雾剂等,药物制剂解决了药品的用法和用量的问题;从广义上来讲,是药物制剂学,是一门学科,现在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

药最先是从人类社会初期开始的。人类在与大自然作斗争中创造了原始的医药,医药学同其它科学一样,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的需要。药学是历代人民大众智慧的结晶,它对全人类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贡献。

药物是指具有生物活性、有可能制备成医药品的物质,但不能直接用于患者,必须要制成适当剂型才能应用于临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一百零二条关于药品的定义: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血液制品和论断药品等。药物剂型(dosage form)是把药品以不同给药方式和不同给药部位等目的制成的不同“形态”,简称剂型,如散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气雾剂、栓剂等。

一、培养目标

培养符合经济社会需要,具备药学、药剂学和药物制剂工程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能从事药品研究、开发、工艺设计、生产技术改进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培养要求

(一)思想道德与修养

1、热爱祖国和人民,热爱医药卫生事业。

2、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正确的价值观。伦理观、较强的法律意识。

3、具有积极创新、用于批判的科学精神。

4、具有吃苦耐劳的品质、勤奋工作的精神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

5、坚决抵制行业不正之风,廉洁执业。

(二)专业知识与技能

1、掌握药物制剂相关的数学、医用物理学、电工学、化工原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药政管理和药事法规等学科的基础知识。

2、掌握制剂工程、药学辅料、工业制剂、生物制剂学与药物动力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方法与操作技能;具有药物制剂设备、车间工艺设计、生产管理和质量监测的基本知识;药物制剂分析,体内药物分析和药物评价的基本能力。

3、.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

能力。

4、了解现代药物制剂的发展动态

(三)职业素养与能力

1、具有正确的职业态度,遵守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伦理原则和法律责任。

2、树立终生学习观念,具有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探索新知,追求卓越。

3、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协调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4、掌握英语,大道国家《大学英语》教学规定的“较高要求”,掌握计算机

基本知识和技能,通过计算机二级统考。

5、身心健康,大道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锻炼标准和体质测试标准。

药物制剂的学制为四年制,实行弹性学制,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但累计修业时间不低于3年不超过6年。本专业的主干学科为药学、化学和工程学,主要课程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化工原理、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制剂工程、药用辅料学、生物技术制药、机械制图、工业药剂学、药物新机型设计、生物药剂学与药代动力学、药事管理学。

本专业学分要求为190学分。其中必修课143学分(含公共基础课50学分,专业基础课46学分,专业课47学分);选修课38学分(含专业选修课26学分,公共选修课12学分);毕业实习18周9学分;毕业论文6周。

药物制剂专业是药学领域的一个重要专业。其主要工作就是将原料药物制成可供临床使用的各种药物制剂(即药品)。而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其安全性与有效性是社会对这种特殊商品的基本要求。因袭,药物制剂工作者在研发、制造药物制剂时必须保证药品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随着化学、物理学、生物学、解剖学和生理学的兴起,大大促进了药学的发展。其主要标志就是分工越来越细,尤其是20世纪以来,早期没有分科的药物,因科学技术的发展,已先后发展为独立的学科。尤其是近年来受体学说和基因工程的创立,为药学事业的发展产生了一个新的飞跃。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医药工业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1978年至2002年,医药工业产值年均递增16.6%,成为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2003年头三个季度全国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9.97%,销售产值同比增长17.24%,这反映出中国医药工业经济仍处于良好运行区间,继续运行在常态发展轨道上。IMS曾预测,2011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五大药品市场;2020年,中国医药产业将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而我国如今急需这方面的人才与专家。因此,就目前形势看来。药物制剂这个新兴专业的就业前景还是相当被看好的。

目前我对我们这个专业的了解并不是很深入,但我相信我们这个专业是很有潜力的。在大学四年里,我会充分利用好每一天,去学习我应该掌握和了解的所有知识,绝不敷衍了事,因为我们从事的职业是与人打交道的,稍有不慎可能就会成为历史的罪人,害人又害己。因此,我在此对自己未来四年的学习做出如下安排:

1、上课期间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

2、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并认真总结。

3、考试期间绝不作弊,遵守考场秩序,保证考试不挂科。

4、认真对待自己所学习的东西,绝不敷衍了事,对自己和他人负责。

5、保证在规定时间内修完所有的学分,完成学业。

6、完成国家规定的英语四级考试和计算机二级考试,为了提升自我素质,我决定尝试英语六级和八级考试。

7、积极参与老师在做的科研实验,认真思考,积极进取。

8、自己自学基础医学的相关知识,为以后做打算。

我个人对我们这个专业的前景还是相当有有信心的,我们将来的就业范围也

非常广。药厂、科研所、医院都需要大量的医药人才,目前处于求大于供的状态,这对我们药学专业的学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在我完成学业以后,我希望自己能进入一个较大的医院,成为一名临床药师,因为我们专业不学习基础医学,所以我决定自修。我国现在需要大量的临床药师,因为现在许多临床医生虽然医术很好,但是他们对药物的了解并不算多,因此他们在诊断出病人的病情后很难很正确的对症下药,因为他们并不了解某种药物的具体用法,所以对病人来说这并不好。为了让广大人民群众得到最大的收益,临床药师是不可缺少的。在医生诊断出病人的病情后,他必须与临床药师商量之后才可以用药,这对病人和医院都是最好的。

浅谈对设计管理的认识 篇7

“设计管理”一词于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英国, 那时这个词汇指“管理设计机构与其客户之间的关系”。1966年, Michael Fair发现了一种新的职位:“设计主管” (Design Manager) , 其职能是确保整个设计项目顺利进行, 并且使得设计机构与其客户之间保持良好的沟通。Peter Gorb (1990) 定义

“设计管理”:“通过设计主管对公司内设计资源的有效部署来帮助公司达到其目标的活动。”这个定义强调这点:设计既是目的 (把设计与企业目标相联系) 也是手段 (对解决管理问题做出贡献) 。设计管理既是一种“价值管理” (创造价值) , 也是一种“态度管理” (调整公司的观念) 。

设计管理的成功运作有赖于其属性的几个方面即科学性、系统性、艺术性、社会性。通过这四方面和谐使用, 达到对设计任务的完美整合。

一、设计管理的科学性

设计管理作为一门新学科的出现, 既是设计的需要, 也是管理的需要。设计管理的基本出发点是提高产品开发设计的效率。设计不是艺术家的即兴发挥, 也不应是设计师的个性追求。在现代的经济生活中, 设计越来越成为一项有目的、有计划、与各学科、各部门相互协作的组织行为。缺乏系统、科学、有效的管理, 必然造成盲目、低效的设计和没有生命力的产品, 从而浪费大量的时间和宝贵的资源, 给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同时设计师的思想意图也不可能得到充分的贯彻实施;而另一方面, 设计作为一门边缘性学科, 它有着自身的特点和科学规律, 并且与科研、生产、营销等行为的关系愈来愈紧密, 在现代经济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了解设计规律和特点的管理, 以及对设计管理的不力, 都会造成企业其他各项管理工作的不力。

二、设计管理的系统性

为使企业的设计活动能正常进行、设计效率的最大发挥, 必须对设计部门系统进行良好的管理。不仅指设计组织的设置管理, 还包括协调各部门的关系。同样, 由于企业及其产品自身性质、特点的不同, 设计系统的规模、组织、管理模式也存在相应的差别。从设计部门的设置情况来看, 常见的有领导直属型、矩阵型、分散融合型、直属矩阵型、卫星型等形式。不同的设置形式反映了设计部门与企业领导的关系、与企业其他部门的关系以及在开发设计中不同的运作形态。不同的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设计管理模式。

设计系统的管理还包括对企业不同机构人员的协调工作, 以及对设计师的管理, 如制定奖励政策、竞争机制等, 以此提高设计师的工作热情和效率, 保证他们在合作的基础上竞争。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 设计师的创作灵感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举例来说, 如果有某一个设计项目6月1日必须完成, 项目经理可以在知识管理平台上找3位设计师, 要求他们在设计案截止日之前贴出5个设计构想, 如果设计师在期限前完成, 案子就算结束, 如果没有完成, 则系统就会自动举发。

三、设计管理的艺术性

设计管理是对设计过程的控制, 好的设计是产生好的过程的前提, 而当过程控制达到“美妙”的境界, 设计管理就成了一个艺术行为。不管是站在设计师的角度, 还是客户的角度, 对好的设计品质似乎没有争议。作为核心的“人”是设计师, 作为中心的“事”是设计, 这就是设计管理;文化被作为基础的东西放在了整个系统的最下方, 其用意似乎不言而喻。应该说, 正是不同的文化影响着不同的市场和客户, 进而影响与之相适应的设计, 包括设计师本身。文化成了系统中最顽固的形态, 其特征还表现在它的隐藏性 (更多的以一种含蓄的方式被体验) 、广泛性 (几乎涉及行为的每个部分) 、基础性 (积淀特征决定的作用体现) 。这也成为设计管理指导实践需要完成的最为困难的一个环节----与本土文化的融合;市场和客户位居左右, 大概是因为二者也一定程度上“左右”设计管理的缘故吧。

四、设计管理的社会性

设计管理的核心是对资源、对人际关系的整合的过程, 设计是以人为本, 管理也一样是以人为中心的, 一个好的设计管理者, 应该具备敏锐的观察力与感受力。因而设计管理者常常是从优秀的设计师中脱颖而出的, 因为设计师由于多年的训练与职业生涯, 常常具备了非常敏锐的职业感觉, 以及对这种感觉几乎成为本能的实现能力。但是, 优秀的设计师不一定必然成为优秀的设计管理者, 因为作为设计管理者所具备的能力结构与作为设计师的能力结构并不相同。作为设计师, 理解客户要求, 迅速高质提出创意是最重要的能力;而作为设计管理者, 协调各方面资源, 完成最终的设计创意是最重要的能力。这两者并不相同, 后者在设计学校中并不教授, 往往是个人自学实践中得到的。

五、以设计管理的优点作为结语:

1. 有利于促进技术突破和不同领域的合作, 企业社团各方面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从而实现设计制造的敏捷化, 推动技术迅速转化为商品;有利于及时获得市场信息, 设计针对性产品, 由设计改变生活方式, 从而为企业创造新的市场。

2. 有利于正确引导资源的利用, 利用先进技术实现设计制造的虚拟化, 降低了人力物力的消耗, 提高了企业产品的竞争力;有利于正确处理企业各方面关系, 创造出健康的工作氛围。

3. 有利于建立一支精干的稳定的设计队伍, 解决人员流动过频的弊端;有利于创造清晰、新颖和具备凝聚力的企业形象。

参考文献

[1]范乐明《:设计管理辨名》

[2]朱钟炎《:设计管理作为企业产品感觉的导演》

浅谈对中国漆画的认识 篇8

一、漆画的产生

中国漆画作为独立的画种,仅有几十年的历史。然而,作为装饰纹样依附于漆器的“漆画”,却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以前。但作为中国的漆画,只能是说中国屏风了。

20世纪上半叶,国际的漆艺运动对于中国现代漆画的诞生也起着催化作用。

20世纪初的欧洲在包豪斯艺术和工艺相结合的思想倡导下,又在日本和中国漆艺的直接影响下而兴起了漆艺运动,产生了英国的艾琳•格瑞(EileenGray)、法国的让•杜囊(Jean Dunand)等杰出的漆艺家。让•杜囊的成就更为突出,他一生留下了家具、屏风、首饰以及瓶瓶罐罐等上千件漆艺作品。他为“诺曼底”号轮船以《捕海豹》、《狩猎》、《摘葡萄的时候》、《掷标枪的人》等为题材的漆壁画,一直为后人所称道,其《夫人像》更是纯粹的独幅漆画。

1.法国的漆艺对中国的影响

法国的漆艺运动对于中国的影响,在雷圭元先生身上可以表现出来。雷先生1929年留学法国期间,曾勤工俭学于仿制中国古代漆器的作坊,由此,他对中国古代的髹漆技法有所了解,1931年回国后,在杭州国立艺专任教期间,著有《工艺美术技法讲话》,其中就有漆艺的内容。他还创作了《泉边》等漆画作品。

2.日本漆艺对中国的影响

日本的现代漆艺对中国的影响不可低估。20世纪20~30年代李芝卿先生和沈福文先生先后到过日本,学习了日本的莳绘、变涂等技法。他们的作品,如沈先生的《金鱼盘》、《太阳盘》中的彩绘、罩漆、研磨技法,以及李先生的《百幅漆艺技法样板》,成为中国现代漆画的技法基础。此外,沈先生还创作了《研磨彩绘敦煌壁画屏》、《堆漆鲤鱼画屏》等富有启示性的漆画作品。

3.越南漆画影响了中国现代漆画的创作风格

法国也好,日本也好,虽然开拓了漆艺的现代生活空间,也出现了有绘画倾向的平面作品,但还没有突破装饰艺术的范畴,没有产生以漆画为绘画的观念。越南磨漆画的诞生,开创了漆画的先河。

越南也是一个富有漆艺传统的国家。由于一些油画家的参与,“一些画家在老艺人的协作下,实行革新,变它为一种独特艺术,能够体现其他体裁所不能表达的意境……竹丛随风摇曳,碧波粼粼的池塘中的村庄倒影,红霞满天或金光辉煌的日落黄昏,青苔覆盖的墙垣环绕的寺庙,金鱼在水中泅游……”使越南漆画的语言和表现力在艺术上又大大地提高了一步。

越南的磨漆画,逐渐发展为越南的“国画”,在国内外影响愈来愈大。1962年,越南磨漆画到我国北京、上海展出,给中国画家与广大观众以全新的感受:漆画可以表现传统的、程式化的山水花鸟图案,而且表现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漆画不再仅限于黑、红、金的材料色彩,而且也可以表现丰富多彩的现实世界。

越南磨漆画的来华展出,不仅使中国人看到了耳目一新的漆画作品,还给中国人送来了漆画也可以发展成为“绘画”的崭新观念,于是大大刺激了漆艺故乡的中国人。著名美术家林风眠先生高度赞扬了越南磨漆画的成就,他说:“越南的许多艺术家,深入到工艺美术领域,使绘画与工艺相结合,创作出光辉的漆画。这些宝贵的经验,我们应当很好地学习……我们在漆的制作中,有丰富、传统的方法,我们的许多艺术家应当注意到和工艺美术相结合的问题。我想油画家和漆的关系更为接近。”

中国有许多的画家去越南学习漆画艺术。从此,中国的漆艺家、画家也有了“漆画是绘画”的自觉意识,开始了中国现代漆画的艰苦探索。

二、漆画的分类

首先,来看看目前主要的几类漆画(包含漆器)或带漆画味道的“漆画”:有地道的漆画、商业漆画、带漆味的装饰画、带漆艺的工艺品(包括行销用的礼品、产品包装)、伪漆画等等。

1.地道的漆画——从传统漆艺脱胎而来的纯漆画艺术,其所用材料及涉及的工艺,全部一脉承袭而来,原汁原味,地道正统。

2.商业漆画——宾馆酒店、公共场合之漆壁画、挂画,像行画般批量生产出来的“漆画”(只是从一般性而言,也有大型的漆壁画是完全用传统工艺及材料)。

3.带漆味的装饰画、工艺品(包括行销用的礼品、产品包装)、伪漆画等等——严格来说,这些属于产品,只能说是产品,这类作品有个典型的特征,那就是只带有漆的一点影子,一般表现为其外表涂漆来装饰或伪装,且往往只有最后一道工序沾点漆的边,且往往还是化工漆之流。这类产品极具代表性的,比如先以水粉、油画、丙稀颜料绘制,最后罩一层化学漆。

三、中国漆画的流派

1.北京

以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为中心,由老一辈艺术家庞薰琹、雷圭元、张光宇、张仃诸先生的倡导和扶植。为做壁画材料的研究,乔十光先生于1962年被派到福州拜师学艺。尔后,漆画便纳入壁画和装饰绘画的课程,1989年设立漆艺专业。北京的漆画家,大多是绘画出身,漆画之外,尚作油画、国画等,他们多年来做着强化漆画绘画性的努力,在材料和技法上则注重传统的继承。

2.福建

福州是中国主要的漆器产地,以脱胎漆器著称。福建漆画是从福州工艺美术学校的学生和漆艺家手中发展起来的。作者阵容较大,技术力量也比较雄厚。代表画家有:王和举,作品《盐场》多次获奖;吴川,作品注重黑白的表现,洗练概括,还有唐明修和陈立德等。

福建漆画富有传统技巧,善于发挥天然漆的优势,制作精良,在全国美展中屡屡获奖。

3.重庆

以四川美术学院为中心,这是中国漆艺界老前辈沈福文先生经营多年的地方。早期的代表作者杨富明、萧连恒,他们都是很好的画家,前者长于花鸟,后者长于水粉。陈恩深,努力探讨合成漆的运用,其作品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银奖。

4.江西

江西漆画以运用合成漆(聚氨酯)为特色。代表作者为陈圣谋、龚声、尹呈忠等。他们把传统漆艺的技巧嵌、罩、刻、磨……用于合成漆,同时又有许多新的发现和创造。江西的作者大多毕业于艺术院校,他们大多都有很好的艺术修养,注重作品意境的表达。

5.广州

以广州美术学院为中心,代表作者蔡克振,20世纪60年代初留学越南,在河内美术学院专攻磨漆画。他原是一位油画家,长期从事漆画教学,曾为人民大会堂广东厅创作大型漆壁画。

6.南京

以南京艺术学院为中心。由于两任院长保彬和冯健亲的倡导,也设立了漆艺专业,因此漆画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涌现了一批青年作者:李永清、王琥、李树、张承志等。南京师范大学的吴可人也是富有潜力的青年漆画家。南京漆画一方面来自扬州漆器的影响,一方面也来自四川美术学院的影响。

浅谈对茶的感悟及认识 篇9

物工一班20132824耿浩

著名的茶文化专家寇丹老师曾说过:你爱上一个人,你可能会和他分手;你一旦爱上茶,你就永远不会和他分离。我也是一个爱茶之人,通过本次“茶文化与品味生活”课程的学习,使自己对茶又有了进一步的感悟和认识。

煮一壶水,泡一盏茶,看茶叶入杯底,汤色变得红亮而凝重,茶香沉淀出春日里一种醇厚明媚的暖。让一颗素淡的心无欲无求,安享心间的清寞,用生活的点滴清欢感受时光的禅茶一味。

茶道最早起源于中国,中国人至少在唐或唐以前,就在世界上首先将茶饮作为一咱修身养性之道。茶以其冲泡后的独特视觉享受,美妙的口感,丰富的营养物质及悠久的历史文化传说而被世人所喜欢。茶里能见出人生。生活与品茶是相通的,所以又说茶是灵物。对待茶应像对待生活一样细细品之,之所以说茶如人生须细品。一杯茶,品人生沉浮,平常心,造万物世界。感受茶之四要素:形、色、香、味,重中之重在于味,是苦、是涩、是甘,尽在滋味中,全凭口一张。无论黑红白青绿黄哪种茶,只要对口就是好茶。就像人无论从事什么职业,只要自己喜欢、只要恪尽职守,就是好职业。人生在世,关键是要学会享受生活,享受生活中的苦与乐,悲与欢,得与失。我们拥有了这样的心境与情致,那么,苦也乐,悲也欢,失也得。说到底,人生活的就是一种心境,一种情趣,一种理念。

茶性清静,使人心平气和,跟我们中国人的性格十分协调。茶吸天地之灵气,喝茶是喝大自然的精髓,缕缕茶香,是一种过滤心情的力量,能稀释心中长久的郁积,让整颗心轻松起来,给自己一个微笑,一份自信,一份好心情!关于朋友

酒逢知己千杯少,茶逢知己一杯醉。

朋友不在量,而在于质量。有些朋友,没有酒的浓烈,只有茶的淡雅,在你得意时,逆耳忠言,在你失意时,排忧解难。人生遇几杯好茶便欢喜,人生有一两个知己便足矣。

关于生活

茶有两种,一种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茶,一种是“琴棋书画诗酒茶”的茶。

茶可以是你干热口渴时的及时水,一大口下肚,重要的是润喉爽心,茶香、茶味都不那么重要。茶也可以是你细品赏心的慢生活,一小口啜饮,品闲庭花落,尝云淡风轻。

关于相处

喝懂茶,需要用心尊重每一款茶,好比有缘之人,无论高低贵贱都可以从他身上找到令自己欣赏的东西。

喝懂茶,需要毫无敷衍地与茶对话,像对朋友,你得知他所有的经历后更理解他的独特,也更明白如何与他相处。

关于时间

有人说:喝茶喝的不是水,而是滋味,时间长了,甚至喝的都不是茶的滋味,而是内心和人生的滋味。不同季节或一日之中不同的时间,对应着不同的茶,像极了生命中或凉或暖的时光。不同的是,生命中的平淡时光占大多数,而心静下来,茶里,却总有滋味。

关于心境

每一次品茶,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不管是几人饮、是第几壶,一切终随茶香飘散,只留各自心里。

关于欲望

好茶与喝茶的心情,就好比欲望与理想,欲望的尽头是物质的拥有,理想的终极是精神的充盈。再好的茶,终有饮尽之时,而喝茶的心情却取之不竭。无止尽地追求更好的茶,不如随时准备好一份喝茶的心情。关于人生

所谓宽容,不是忍受或者忽略,而是终于懂得欣赏;茶无完茶,却可以不完美的茶泡一段完美时光;人无完美,亦可以懂得欣赏自己,欣赏一段不完美的人生。

关于修行

儒家以茶修德,道家以茶修心,佛家以茶修性,管它用紫砂壶也好,瓷盖碗也罢,都是茶叶之泡具,是绿叶红绸之容器;青花盏也好,绿釉碗也罢,都是茶汤之盛器,是清苦入口之媒介。泡也好,煮也罢,不过为满足清饮,享受茗欢。

关于阅历

世上没有两杯完全一样的茶,就算是同一壶中沏出的两杯茶,饮者的心情阅历喜好不同,品出的味道便有悬殊,更不要说经历环境、时间、心情、际遇的变化。说起来玄之又玄,品起来却真真切切。

上一篇:镇乡村少年宫规章制度下一篇:购房工作收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