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理论英语教学(精选8篇)
支架理论英语教学 篇1
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
以“学生为主体”的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instruction)是结构主义理论提出的重要教学方法,它强调教学应为学习者建构理解知识的概念框架,框架中的每一个概念是学习者进一步学习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
根据欧共体“远距离教育与训练项目”(DGXⅢ)的有关文件,支架式教学被定义为:“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建构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要的,为此,事先要把复杂的学习任务加以分解,以便于把学习者的理解逐步引向深入。”很显然,这种教学思想是来源于前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建构主义者正是从维果斯基(Vygotsky, 1978)的思想出发,借用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Scaffolding)作为上述概念框架的形象化比喻,其实质是利用上述概念框架作为学习过程中的脚手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生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要的,也就是说,该框架应按照学生智力的“最邻近发展区”来建立,因而可通过这种脚手架的支撑作用(或曰“支架作用”),不停顿地把学生的智力从一个水平提升到另一个新的更高水平,真正做到使教学走在发展的前面。
支教式教学基于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最近发展区理论内容: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困难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维果斯基阐述教学与发展关系的概念。他认为,儿童的发展任何时候都不是仅仅由成熟的部分决定的。他说,至少可以确定儿童有两个发展水平: 第一个是现有的或叫今天的发展水平,是由已经完成的发展程序的结果而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能独立地、自如地完成教师提出的智力任务。
第二个是潜在的或叫明天的发展水平,是那种尚处于形成状态,刚刚在成熟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须在教师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和自己的努力才能完成智力任务。他把这两个水平之间的间距称为“最近发展区”。维果斯基强调“教学不应当指望于儿童发展的昨天,而应指望于他的明天”,“只有那种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良好的教学”,因为“它把最近发展区的正在成熟阶段的一系列的机能激发和调动起来了”。支架式教学的环节:
⑴ 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邻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⑵ 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
⑶ 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探索内容包括:确定与给定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并将各种属性按其重要性大小顺序排列。探索开始时要先由教师启发引导,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分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适时提示,帮助学生沿概念框架逐步攀升。
⑷ 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讨论的结果有可能使原来确定的、与当前所学概念有关的属性增加或减少,各种属性的排列次序也可能有所调整,并使
原来多种意见相互矛盾、且态度纷呈的复杂局面逐渐变得明朗、一致起来。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概念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即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⑸ 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①自主学习能力;②对小组协作学习所作出的贡献;③是否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支架式教学模式表现形式分类 1.范例支架 2.问题支架 3.建议支架 4.向导支架 5.图表支架 1.范例。范例即是举例子,它是符合学习目标要求的学习成果(或阶段性成果),往往含纳了特定主题的学习中最重要的探究步骤或最典型的成果形式。如教师要求学生通过制作某种电子文档(多媒体演示文稿、网站、新闻稿等)来完成学习任务时,教师可以展示前届学生的作品范例,也可以自己从学生的视角出发制作范例来展示,好的范例在技术和主题上都会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引导作用。范例展示可以避免拖沓冗长或含糊不清的解释,帮助学生较为便捷地达到学习目标。如在《南极》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设置了一个去南极考察的情境,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考察南极的自然资源或生物资源,并把考察的结果通过幻灯片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全班交流。在学生进行“考察”之前,教师展示了一个“南极的企鹅”范例,它展示了南极企鹅的种类、特点、生活习性、保护等。学生通过这个范例,很自然就明白了如何表达自己的“考察”结果。范例并不一定总是电子文档等有形的实体,还可以是老师操作的技巧和过程。教师在展示这种非实体的范例时,可以边操作边用语言指示说明,对重要的方面和步骤进行强调。
2.问题。问题是学习过程中最为常见的支架,相对“框架问题”而言,支架问题的系统性较弱,有经验的教师会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自然地、应机地提供此类支架。同时,在特定主题的学习中,“支架问题”往往比“框架问题”更具结构性,更加关注细节与可操作性。当教师可以预期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时,对支架问题进行适当设计是必要的。如学生在比较全国各主要城市的安全性时,不知从哪个方面入手。教师问:各个城市的犯罪比例是多少?在过去的十年间是如何变化的?
3.建议。即当学生在独立探究或合作学习遇到困境时,教师提出恰当的建议,以便于学生的学习顺利进行。当设问语句改成陈述语句时,“问题”支架就成为了“建议”支架。与“问题”支架的启发性相比,“建议”支架的表现方式更为直接。如学生在了解运河杭州段的情况时,教师建议学生可以去杭州内河管理所了解运河的建设情况,去杭州运河文化博物馆了解运河的文化。
4.向导。向导亦可称为指南,是问题、建议等片段性支架根据某个主题的汇总和集合,关注整体性较强的绩效。如观察向导可以避免学生错过关键细节;采访向导可以帮助学生收集特定信息;陈述向导可以帮助学生组织思维等等。如在学生做杭州大运河的网站时,教师事先提供了一个向导评价,要求学生所做的网站包括运河的历史、运河的文化、运河的现状,表现形式上既要有图片,还要有方便的超链接等等。
5.图表。图表包括各种图式和表格。图表用可视化的方式对信息进行描述,尤
其适合支持学生的高级思维活动,如解释、分析、综合、评价等。图表的形式变化多端,即便是基本的图表形式也有数十种,在皮尔斯博士(Pierce J.Howard)的《知识工作者的可视化工具――批判性思考的助手》一书中总结了足有48种图表(书中称为组织信息的可视化方法)形式,包括概念地图、维恩图、归纳塔、组织图、时间线、流程图、棱锥图、射线图、目标图、循环图、比较矩阵等。除了这些可设计的支架外,支架还有更为随机的表现形式,如解释、对话、合作等。
支教式教学作用:
(1)学习支架使得学习情境能够以保留了复杂性和真实性的形态被展示、被体验。离开了学习支架,一味强调真实情境的学习是不现实、低效率的。
(2)学习支架让学生经历了一些更为有经验的学习者(如教师)所经历的思维过程,有助于学生对于知识,特别是隐性知识的体悟与理解。学生通过内化支架,可以获得独立完成任务的技能。
(3)保证学生在不能独立完成任务时获得成功,提高学生先前的能力水平,帮助他们认识到潜在的发展空间。
(4)对学生日后的独立学习起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使他们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寻找或构建支架来支持自己的学习。
支架理论英语教学 篇2
一、理论依据
图示是指人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储存的表征和储存方式, 是大脑将人以往的经验知识围绕某一主题相互联系起来, 并对新觉察到的信息会的引导和积极组合, 把这些新信息丰富到大脑已有知识库中的过程。听力过程是指听者大脑中的已有语言图式, 内容图示与输人信息的声学信号相互作用并最终建立新图式的复杂心理过程。根据图式理论, 图示对信息的处理有两种模式:自上而下模式和自下而上模式。自上而下是是人们用头脑中储存的知识对听力材料进行预测, 然后通过听来判断自己的联想和预测是否正确。自下而上是指听力理解是从最低级的单词辨认开始的, 通过认知单词发音, 了解词义, 到最后的语篇理解。这两种信息处理模式已被广泛应用于外语听力教学中, 帮助学生清扫听力障碍。支架教学源自于建构主义理论和苏联著名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儿童发展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从维果斯基的思想出发, 借用建筑行业中使用的“脚手架”帮助学生从一个水平引导到另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 并且使每个学生能够自主根据经验与知识进行自我建构。支架理论按照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来建立概念框架, 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 让学生独立探索, 相互学习, 最终通过学习效果评估来巩固新知识。也就是说, 在听力课堂上, 老师通过大家教学支架, 帮助学生分解听力的难度, 消除焦虑感, 更轻松的获取新知识。
二、大学生英语听力教学的具体策略
1. 充实语言图示, 扩展内容图示, 促进听力理解
在听力课堂上教师不能忽视学生语言基础的培养, 教师可以通过拓展听力材料内容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 并且加强学生语音的训练, 如指导学生正确发音, 通过课堂活动, 鼓励学生说英语,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 同时, 教师需要为学生补充丰富主题背景文化知识。我们知道, 语言承载着文化, 我国与西方国家文化背景有着很大的差异, 因此, 学生对听力材料背景知识不够了解的话, 理解就会出现困难。为了清除文化差异带来的听力障碍, 老师需要鼓励尽可能多的了解跨文化交际知识, 使用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进行交流。
2. 营造真实语言环境
在听力教学中, 教师营造出一个自由放松的的语言环境, 有利于更好的实现听力教学目标。教师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 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语言情境, 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熟练听英语的自信。帮助学生激活和建立头脑中相关图式, 使学生能依靠自己获得的背景知识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从而清扫听力障碍, 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听力学习策略
在听力课堂中, 教师不能忽视对学生听力学习策略的训练, 如在作听力练习时, 要求学生保持放松, 自然和稳定的心态, 通过建立自信心和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来提高听力理解水平。指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做简单的笔记, 例如人名, 地名, 时间, 年龄, 职业, 数字等以便更好地理解材料;并注意听力材料中的让步与转折以便正确把握说话人的态度.
4. 搭建课堂教学支架教学过程中
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学生的个体差异来适时地选择和调整教学支架, 因材施教, 用发展的眼光来实施教学。教学支架的搭建应该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 帮助学生提高知识能力水平, 最后能够在没有老师帮助的情况下进行知识的独立探索。其中, 教师可以尝试增加开放答案的问题支架的使用, 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思考, 鼓励学生输出个性化的语言, 为更多的学生提供更多语言应用的机会。同时, 教师也要多关注与学生的情感交流, 适时提供适量的精神支架来帮助学生调整好心态积极面对学习和生活。
5. 重视听后巩固
老师不但要重视语言输入的过程, 也要根据语言输出的过程, 设计听后训练活动, 从而达到巩固的目的。教师适时的利用听后支架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理解听力材料, 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老师可以通过听后复述, 回答问题, 总结, 角色扮演, 讨论等活动, 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识, 并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英语听力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训练听的语言技能, 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在教学过程中, 学生是课堂的主题, 老师则控制整个教学过程。教师通过给予学生支持与帮助,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同时开展不同的听力教学活动, 帮助学生激活和建立头脑中相关图式, 使学生能依靠自己获得的背景知识对输入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从而清扫听力障碍, 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摘要:听力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支架”理论能够有效地解决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图式理论和支架理论为指导, 探讨了对大学英语听力教学进行技能建构和知识建构的方法。
支架理论与阅读教学 篇3
用支架理论指导我们的语文教学,会使教学的思路得到拓展,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提供教学支架。
一、提供范例——建模
要实施支架教学,我们首先要提供恰当的范例,作为支架搭建的思维模型。使用范例的目的是借助示范性材料使学生从个别到一般,掌握带规律性的知识,并发展其能力。范例在语文的阅读教学、写作教学、说话训练当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叶圣陶曾经说过“教材不过是个例子”,我们在具体使用“例子”的时候一定要有典范意识,要考虑语文教学的价值,因为范例教学是建模,所构建的模型必须正确、规范、标准。
我以阅读教学为例说说语文教学中的范例教学。语文教材中的阅读教学多按文体编排,每个单元都安排有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精读课文往往两篇,其中必有一篇是典型的。如以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诗歌单元为例,这个单元里编排的诗歌有《我爱这土地》《乡愁》《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纸船》,这四首诗歌的主题各不相同,分别是爱国、思乡、青春、童趣,均情趣高雅、健康积极,都能作为范例进行教学。但从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看,《我爱这土地》采用了象征手法,意象丰富,可用来学习象征手法和理解意象的概念;《乡愁》构思精巧,音韵和谐,意象独特、意境隽永,可用来了解诗歌意象和音韵以及结构;《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纸船》是散文诗,语言与诗有所不同,可用来指导学生初步感知异域诗歌,了解散文诗的形式特点。作为诗歌单元来说,无疑以《我爱这土地》和《乡愁》作为范例更为合适;实际上,绝大多数老师是把《乡愁》作为诗歌教学的范例来讲授的,讲授现代诗的形式、意象、意境、情感、音韵、结构等,让学生对现代诗有一个初步的感知。
在阅读教学选取范例的时候,必须注意以下两个原则:一是关注体裁特点,如果是说明文,就该选择具有典型的说明文结构、说明顺序,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具有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性为首要)的文章;如果是议论文,就该选择论点鲜明、论据较多、论证方法多样的文章;如果是小说,就该选择人物形象突出、情节相对集中、主题深刻的篇章。关注体裁特点,是范例文章的首选要求。其次是关注题材特点,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体现时代特色、体现主流精神的题材作为范例。
一般说来,教材在编排时是把精读课文作为范例,而把略读课文作为拓展和补充,对多数课文而言,精读课文能够集中体现语文教学价值。但是我们也可以有自己的选择,有语文教师自己的思考,比如语文版九年级上第四单元,很多的老师就选用略读课文《给儿子的一封信》作为范例,这封信是父亲写给儿子的,情真意切,语重心长,语句精练而富含哲理,比起《给巴特勒的信》更能体现书信的特色。
我们提倡建模,是想让学生对每种体裁的文体特色有一个初步的感知,建立初步的思维架构。也许有人担心选择范例会僵化学生的思维,其实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范例只是例子,在范例之后会有略读课文以开拓学生思维。建模的做法是符合思维规律的,也是十分必要的,学生认识事物时,首先要有对事物的初步感知,形成普遍性的概念,然后才是特例。前一段时间批评高考和中考作文出现“文体四不像”的现象,这与我们的体裁的范例教学的缺失是有很密切的关系的,要规避这类缺陷,必须重视范例,重视建模。
二、补充资料——建台
补充资料其实是搭建平台,铺下基石。语文教学中提供材料的方式可谓多样,内容可谓多种,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种用来建台的材料。
1.相似的材料
相似的材料在日常的教学中常被采用,有的老师用相似的材料导入,有的老师在课堂中用相似的材料拓展,时机不同,但都能够对学生的认识起到奠基和巩固作用。语文课堂上的比较阅读多是引入相似材料。
选择相似的材料的角度有很多,如作者相同而体裁不同、体裁相同而题材不同、题材相同而写法不同、写法相同而语言风格不同……不一而足。在教学语文版七年级上册余光中的《乡愁》时,有老师以播放余光中《乡愁四韵》的歌曲导入,屏显诗歌;而有的老师在拓展时让学生朗读席慕容的《乡愁》。前者是作者、体裁、主题相同而写法不同,后者是体裁、主题相同而作者、写法、风格不同。再如教学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苏霍姆林斯基的《给女儿的信》时,有的老师补充了苏霍姆林斯基写给女儿的另一封信,让学生阅读;而有的老师则选用了《傅雷家书》中的片段。
要说明的是,对相似的材料我们还可以进行裁剪,选择其最为重要的部分。比如在讲授《乡愁》一诗时,笔者用以下诗句导入:“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关外的长风吹着海外的白发,飘飘,像路边千里的白杨。”“当我死时,葬我在长江与黄河之间,白发盖着黑土,在最美最母亲的国土。”这些诗句虽不完整,但能体现余诗的风格与特色。
2.相关的材料
相关材料是指补充所学核心内容的有关联的资料,以助于学生理解以及运用。仍然以阅读教学为例,我们常常会在教授新课之前给学生介绍写作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相关资讯,其目的是为了使学生能够顺畅地理解作品的主题和内涵。比如学习《致蒋经国先生信》中,除了半文半白的字词需要疏通外,需要提供给学生的材料有:廖承志与蒋经国两家的交往历史;国共合作的简要经历;蒋经国家庭的成员简介……只有让学生了解这些相关的资料,学生才能对文章从字句到主题有较为深刻的理解。
学生学习年代较为久远的作品,提供相关材料显得尤为重要。再以《乡愁》为例,诗歌的第一节和第三节都说到了母亲,在品析第三节的时候,笔者补充了以下资料:“余光中在《招魂的短笛》里,对母亲的慈魂说,‘春天来时,我将踏湿冷的清明路/葬你于故乡的一个小坟/葬你于江南,江南的一个小镇……’作者送母亲的骨灰匣回她的故乡去入土安葬,这一孝思,二十多年了,都尚未实现。” 补充这些资料,既能加深学生对失去母亲的悲哀的理解,又能进一步感知余诗的美丽。
相关资料有很多,大到文体知识,如学习议论文的时候介绍论点、论据、论证等知识,学习说明文的时候介绍说明方法、顺序等知识;小到词语的理解,比如“怀旧空吟闻笛赋”中的“闻笛赋”典故的解说,等等都可以归入此类。
3.相对的材料
所谓相对的材料包括观点相左、意境或风格相反、内容或主旨等对立的材料。这种材料的使用在语文教学中算是比较少的,但如果使用恰当的话,教学效果又是特别显著的,因为从心理学上讲,对立的事物最容易引起注意力,易形成最为深刻的印象。
比如语文版七年级上册小说单元《勇气》一文,有人认为美国伞兵是个“怕死鬼”:因为他在法国妇女失去丈夫、孩子失去父亲后,居然第二次还来到这个家庭;遇到敌兵时只知道逃,不愿意抵抗……这显然与作者的情感态度相对立。在课堂上,笔者把这个材料分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围绕着“作者认为美国伞兵是怎样的人?你认为美国伞兵是怎样的人?”这两个问题讨论,要求学生从文字当中寻找证据,学生竟然自发地形成了十分激烈的辩论。笔者随机介绍了中西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产生的不同的生命观、价值观,并委婉的指出中国的英雄电影当中群众被逼问快遭受危险时,英雄往往挺身而出的情节被模式化,这样的情节处理方式并不值得赞赏。这堂课上,学生充分参与、思维十分活跃而深入,这得归功于这个相对材料的引入。
补充相对材料其实是一种语文教学中的逆向思维训练,不仅对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大有裨益,也有利于学生对事物形成全面正确的认识。
比如语文版初中语文教材共收录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和《江城子·密州出猎》两首苏轼词,在学习之后,笔者补充了苏轼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旨在告诉学生苏词以豪放为主,但也有婉约缠绵风格的词作。
在语体色彩上也可以寻找相对的材料进行补充,比如初中语文版教材《鲁迅自传》后的附文《老舍自传》就很好,两者一文一白(语体)、一庄一谐(文风)、一长一短(句式),是很好的比较阅读材料,这个材料的恰当使用对学生形成文学的鉴赏能力、对自传这种体裁形成全面正确的认识是很有帮助的。
无论补充哪种材料,首先要考虑材料有没有语文教学的价值,还要对使用的材料进行精挑细选,合理裁剪。在材料呈现时,其时机也可以根据课堂情形随机安排,比如时代背景的介绍可以在新课学习之前,也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灵活穿插。
三、分解问题——建构
如果说前面的建模是告诉学生姿势和技巧,建台是让学生站到脚手架的台阶上,那么真正的攀爬开始还需要教师提供脚手架结构。建构阶段就是让学生实地操作阶段。可以这样说,教师的作用就是提供恰当的适于攀爬的脚手架,一个教师教学艺术的高下也就是搭建的脚手架的艺术的高下,一堂课的高效与低效关键就在于脚手架结构的精巧与拙劣。建构的主要方法就是分解问题,在起点与终点之间用问题把学生的思维串联起来。
请看以下笔者的教学实录:
师:“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是什么意思?
生:“隐居生活的乐趣。”(书本中有注解)
师:隐居生活的快乐是怎样的快乐呢?
(生茫然)
师:“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一种怎样的心情?
生:悠然的心情。
师:可以猜猜作者过的是怎样的生活?
(生沉默)
师:有过这样的感受吗,偶尔抬眼一望,远处的景色映入眼帘?那时你的心情如何?
生:有过。周六的时候去外婆家,到菜园采摘青菜,就看到了远处的夕阳,那时觉得特别美,心情特别轻松。
师:“轻松”这个词用得好。如果你们明天要考试,老师明天要上公开课,这种时候,南山即使再美,也不会闯入我们的眼帘。由此,我们可以得知,作者过的是一种怎样的生活?
生:应该是悠闲的。
师:除了悠闲、轻松的心情外,隐居生活还有别的乐趣吗?从“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中分析。
(生沉默)
师:景物美不美啊?同学们一定觉得几只鸟飞回树林,这样的景色也不见得就怎样的美丽,但在作者的眼里却不同寻常。从哪个字可以看出?
生:“佳”。
师:对啊,同学们可以想象一下,绚丽的夕阳之下,飞鸟震动双翅,三五成群,翩翩入林,这样的景物其实也是美丽的。更重要的是飞鸟入林是回归巢穴,我们的作者寻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园,这样的景色在他的眼里就更美了。也就是说“隐居生活的乐趣”除了悠闲的生活带来的轻松的心情外,还有什么?
生:美丽的景物所带来的高兴。
师:对啊,美是会给人精神愉悦的,“真意”是指隐居生活的乐趣,包括恬适悠闲的生活带来的轻松的心情和美丽的景色带来的精神的愉悦。
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理解诗歌的主旨关键词“真意”,笔者设计了一个总问题:隐居生活的乐趣是怎样的乐趣?又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作为脚手架:(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一种怎样的心情?(2)猜猜作者过的是怎样的生活?(3)除了悠闲、轻松的心情外,隐居生活还有别的乐趣吗?从“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中分析。(4)景物美不美?从哪个字可以看出?(5)美丽的景物带来了什么样的感受?前三个问题旨在让学生理解“恬适悠闲生活带来的轻松”,后两个问题旨在让学生理解“美丽景物所带来的精神愉悦”。其中学生在攀爬到第二个阶梯的时候出现了一些障碍,我又设计了一个问题作为台阶:“你有过偶尔抬眼一望,远处的景色映入眼帘的感受吗?那时你的心情如何?”
通过设计分解问题,形成自下而上的合适梯度,疏密有致、难易适中,让学生顺利的攀爬到一定的高度,这就是建构。恰当的建构,能够让师生的思维在课堂上灵动起来,充分展现语文的魅力。
在实际的教学中,建模、建台、建构往往是整合在一堂课里的。如《乡愁》的诗歌教学,笔者安排了一个写话的环节,让学生仿照“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等句子写一个比喻句:“乡愁是……”。因为教学对象是初一学生,早晚与父母朝夕相处,对乡愁没有更深刻的体验,为了让学生仿写成功,笔者利用了以下支架。
(1)建台。先让学生阅读这三首诗,感受诗歌的意象。
静 夜 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秋 风 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 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 孤客最先闻。
除 夜 作
高 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 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 霜鬓明朝又一年。
(2)建模。
提取意象,组建两个句子,以提供两个范例:“乡愁是床前的一轮明月,乡愁是地上的一朵清霜。”
(3)建构。
提问:这两个句子选取了诗歌中的什么词语?(意象要准确。)句子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要得当。)大致的结构是怎样的?(乡愁是……的一……)
在老师提供一系列的支架后,学生写出了“乡愁是秋天的一阵凉风”“乡愁是凌晨的一片落叶”“乡愁是旅馆的一盏寒灯”“乡愁是鬓角的一丝银发”等优美而凝练的句子。课堂获得成功,有老师说这个环节是整堂课最大的亮点,其成功无疑得益于合理的教学支架。提供合理而恰当的教学支架,能深厚学生文化积淀,拓展学生思维领域,提升课堂教学艺术。
当然,并非所有的课堂必须拥有所有的环节,三者之间既没有绝对的先后顺序,也无所谓主次之分,不同的学情、不同的学习内容都会影响教学支架的选择。同样,语文教师的个性也会影响教学直接的建构,比如有的老师敏锐而富有经验,善于精选案例,长于建模;有的教师博学多才,本身就是一本厚厚的百科全书,对于丰盈课堂的资料顺手拈来,长于建台;有的教师思维缜密,善于观察,富有教学机智,长于建构。如何搭建这个支架,全在于教师“胸中元自有丘壑,盏里何妨对圣贤”了。但不管怎样,只要语文教师树立了支架概念,有了搭建各种支架的意识,我想,我们的语文教学一定能进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支架理论英语教学 篇4
【摘 要】 针对高中英语写作教?W面临的问题,本文结合两节同课异构课论述了读写教学中如何运用支架式教学理论,包括支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实施阶段、每个环节的具体实践以及教学反思等,通过深入剖析支架搭建对整个读写教学过程中的层层引导,总结了教师的支架式指导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支架式教学 以读促写
一、研究背景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2003)指出:“听、说、读、写这四种语言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教育部,2018)中提到“读是理解性技能,写是表达性机能,理解性技能和表达性技能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学生应通过大量的专项和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发展语言技能,为真实语言交际打下基础。”当前的英语写作教学呈现随意化、模板化现象,教师把写作教学等同于造句练习和翻译练习,学生缺乏写作的动机,对写作兴趣偏低,写出来的作文空洞无物,语句呆板,机械地运用教师提供的句式和模板填充作文。
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采用“以读促写”的教学方法是提升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近年来写作教学的一个研究热点。这种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写作学习的动机水平,对写作能力的提高,尤其是流利性和语法复杂性的发展,以及写作抽象思维的发展有显著推动作用(徐浩、高彩凤,2007)。教师应充分利用阅读文本搭建写作支架。循序渐进地进行“以读促写”的写作训练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突破口。
二、支架式教学理论
支架式教学是基于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发展而来。Vygotsky(1978)提出了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实际发展水平,指已完成的儿童发展周期的结果和由此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最近发展区,指儿童正在发展的过程,表现为儿童在这一阶段尚不能独立,但在成人和其他学习同伴的帮助下能完成某一学习任务。最近发展区是介于实际发展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也是儿童智力活动中要解决的问题和儿童原有能力之间的差异,而成人或有能力的同伴的帮助则称为支架(康艳,2011)。根据此理论,教师可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搭建合理的支架。支架式教学主要由以下六个环节组成: 确定最近发展区、选择学习任务、提供支架、进入情境、合作探究、效果评价。
三、支架式教学在读写教学中的运用
下面以两节同课异构课为例,谈谈两位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实施支架式教学。同课异构的内容为外研社版选修七 Unit 1 Reading Practice Dizzy Heights of School Basketball。该文本具有结构鲜明、语言地道、描写生动的特点。笔者将从支架式教学的六个环节来探讨这两节以读促写课例。
1.确定最近发展区
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要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就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需求。授课对象为高二年级学生。从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看,经过前六个模块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词汇和语法知识;从学习需求来看,大部分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缺少语用环境和语言实践。教师A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在以语言发展为中心的读后写作活动中,学生能通过阅读获取目标语言和话题语言,进行语言迁移和拓展输出;教师B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在以探讨主题意义为中心的读后写作中,学生能运用阅读策略,重组文本语言,挖掘语篇结构,激活写作思维,同时能树立积极的人际交往观念。
2.选择学习任务
根据确定的不同的最近发展区,两位教师设立了不同的学习任务。教师A确定的写作要求是结合目标语言谈论自己的一次篮球运动受伤经历并给予忠告;教师B确定的写作要求是结合文本结构和语言特点探讨在篮球运动中如何处理因冲突引发的紧张的人际关系。程晓堂(2014)指出,教师在引导学生写作时,应了解他们想写什么和能够写什么。教师A设立的学习任务值得商榷,因为每位学生是否都有篮球运动的体验?都有篮球运动受伤的经历?
3.提供支架
在教学实践中,两位教师各有侧重地为学生搭建以下几种支架。
(1)语言支架
教师A采用寻读的阅读策略将信息的提取和语言知识融合起来。
T: ① Is basketball safe or dangerous? Why? ② Do basketball players wear any protection while playing? ③ What happened when Joe hit the Chandler star?
支架式教学 篇5
摘要:参加市课题组半年来,通过与同行的交流与互动,自觉在课堂教学的观念和实施方法上都有了较大的提升,这或许是参加工作以来,个体知识结构增加和重组最多的一学期。对实施课堂教学有了更多的想法,更多的方法,更强的信心。但把支架式教学模式应用到课堂,我感觉平时做的还较少,课题组活动也有点偏颇,实际经验可以说还是很浅薄的,“教学模式”有其固有的局限性也只能适用于课题研究的初段阶段。因此,我查阅了一些书籍和资料,对支架式教学在课堂中的具体实施细节有了初步的想法,现结合“七彩的图画”一课的教学设计阐述如下。
关键词:信息技术,支架式教学,教学模式
一、“支架式”教学模式的提出:
我们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从诞生起就沿用传统的讲练结合教学法,它的特点是以教师的权威讲解、演示为主,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通过模仿操作和反复练习来完成学习任务。
这样的教学方式截断了知识的来源,也叫截流式教学。截流式教学有两大“好处”:
一、是对教师来说灌注知识比产生知识、强调知识过程要容易和方便的多,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这种接受学习也可以使学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记住大量的系统知识,而且,因为模式固定,对教学设备和课前准备要求较低,对教师来说可谓“省心省事”。
然而,对学生来说,没有来源的知识是难以消化和接受的,截流式教学培养的人才不会从实际出发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很容易造就出书之奴隶,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书呆子”。
有一则趣事。一道数学题:船上有牛75头,羊34只,问船长几岁?华东师大一位数学教育专家以此对普通中小学,重点中小学的学生测试,居然都有作答,有答43岁的,有把34和75加起来除以2的。原因是,学生习惯于所问必有答的教学常规,这种常规阻碍了他们对客观事物的客观审视。我们的实际教学总是截断本源,“掐头去尾烧中段”,这是课堂教学效率低下,事倍功半的原因。
而发现式教学模式在这几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他的优点在于让学生去发现,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掌握发现的方法和探索方式;发现式教学模式的不足是适用范围有限且效率低,容易流于形式。因此很多年来,在发现学习和接受学习之间存在着许多争议,其核心问题是教师和学生各自在教和学过程中起什么作用。而近来争论趋向于统一,那就是建构主义者在发现教学基础上提出的“支架式教学模式”,他们提倡知识结构的网络概念,知识的增长其实就是补充和重组的思想,以改变教学脱离实际的教学。
二、“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支架”原意是建筑行业中搭的“脚手架”,这里用来比喻对学生问题解决和意义建构起辅助作用的概念框架。支架式教学是通过提供一套适当的概念支架来帮助学习者理解特定知识,建构知识意义的教学模式,借助支架,学习者能够逐步独立探索并解决问题,达到独立建构知识的境界。简言之,通过支架(教师的帮助)把管理学习的任务逐渐由教师转移给学生自己,然后撤去支架,让学生独立完成任务。
三、“支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显然,建构主义教育学者所倡导的“支架式”教学是在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著名的“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存在两个水平:第一个水平是“实际发展水平”,这是儿童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第二个水平是“可能发展水平”,这是儿童在别人(如教师)的帮助下或与同伴合作的情况下解决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儿童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可能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正是在这两个水平的动态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儿童的心理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教学应根植于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应走在儿童发展的前面,这就是“支架式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四、“支架式”教学模式实施的基本环节。
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实施“支架式”教学呢?这儿我试着以“七彩的图画”为例来分析“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支架式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一般可分为:“情境导入→引导探索→自主探索→协作学习→效果评价”。
1、情境导入
通过创设有趣味的情境,结合知识本身的特点,吸引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完成任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本能,有意识地营造“问题解决”的氛围,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促使学生对新事物产生兴趣,能自觉主动地观察事物,从而找到问题的特点和解决思路,就能及时点燃他们的思维火花,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进入到较为理想的求知状态。
如,在教学“七彩的图画”时可创设如下情境:
(1)、请同学描述小区里的环境(引导说楼房的整体色彩和绿化)。(2)、组织学生打开上节课画的高高的楼房。
(3)、老师提问:你设计的楼房与小区里的楼房相比,谁更漂亮?
从对比中很明显地感觉出,自己的楼房没有彩色。这个知识点是学生认知结构中的一个疑惑,是学生渴求解决的,这样可激发起学生内部的求知欲,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老师再顺势点出本课的情境主题:人人动手,创造优美、环保的居住环境。让学生进入情境,依次给小区大门,楼房和自己的房间进行装饰美化。教师创设的情境,使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达到忘我的境界,这样可以发挥出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习效率。
2、引导探索。
引导探索,即“搭建支架”,这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索问题情境的阶段。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确立目标,为学生探索问题情境提供方向;其次,教师要围绕当前的学习内容,为学生提供探索学习所需要的概念框架(使其内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该概念框架应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再次,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进入探索问题情境,教师的引导要随着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增强而逐渐减少。
如“七彩的图画”一课,学生的原有水平是:
1、上节课刚画了高高的楼房,已经掌握了线和矩形等工具的使用;
2、通过与实际生活经验相联系,知道小区楼房都是彩色的;
3、已经为自记的高楼设计了颜色。那么学生最近发展区就是用填充工具,给自己的高楼填充颜色。给学生提供的支架就是:看书;向老师咨询;与同桌交流;探索操作。所以,具体教学环节可设计如下。
活动主题:装修高楼,美化居住环境比赛。
(1)、老师引导:走进小区,就看到了自己画的高楼,如何来装修高楼,美化居住环境呢?
(2)、全班讨论,让学生设计自己高楼的装修配色方案。
(老师注意适当引导在装修时除了设计高楼的彩色,还要注意植树来美化环境。)
(3)、并指名几个学生讲解自己的装修设计特色,其它同学发表评价和建议。
(在动手操作前,教师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设计,这样可让学生作好精心的准备,带着思考去进行探究操作活动,避免了盲目的乱操作现象,提高了学习效率。)
(4)、学生自主操作,探究学习。(老师巡视,个别引导。)
3、独立探索。
教师放手(试着拆掉支架),让学生自己决定探索的方向,选择自己的方法,独立进行探索,完成任务。这时,不同的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的方法去完成任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和特点。
如“七彩的图画”一课的教学设计中: 任务二:装修自已的房间。
1、装修了高楼,美化了小区的环境,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自己的家吧,自己的房间可要自己来装修。出示一个没有色彩的小房间图画。
2、学生操作
3、生演示并讲解方法,共同评价补充。
(这儿是分层次的练习,因为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是不尽相同的,不同水平和能力的学生,在装修美化自己的房间时,会达到不同的效果,如颜色的搭配,甚至可以添画一些他认为应该有的东西。这样的拓展练习,可激发每个学生的求知欲,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活动中得到发展,得到不同的发展,达到独立完成任务的目的。)
4、协作学习。
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协商讨论,可以交流独立探索的成就,共同解决独立探索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在共享集体思维成果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比较全面正确的理解,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如“七彩的图画”一课的教学设计中:
5、交流展示:(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并介绍给大家,说出自己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下面的同学可以补充和完善。)
(这个环节,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创意,所以教师这时要注意鼓励学生进行相互交流,不仅是小组内交流,组与组也要进行交流。学生看到同伴创意很漂亮,他们都会想学一学,创意好的学生也会很乐意地充当小老师,这些是学生与学生的互动,是课堂中生成的宝贵资源,也是学生探索最好的支架。)
5、效果评价。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包括个人的自我评价和集体对个人学习的评价,这种评价依然是与问题探索过程融为一体的,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又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实际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
以上各个环节只是支架式教学模式的一般形式,在具体实施中,可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作优化和调整,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当然,任何统一的模式都有其局限性,支架式教学模式也只是我们初步研究的过渡阶段,随着我们课题组研究的不断深入,支架式教学不会受固定模式的限制,而是贯穿于学习的整个过程。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支架式教学与布鲁纳所倡导的指导发现法相似,都强调在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的发现,但支架式教学则同时强调教师指导成分的逐渐减少,最终要使学生达到独立发现的地位,将监控学习和探索的责任由教师为主逐步向学生为主转移。
五、支架式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
支架式教学设计 篇6
课程名:羽毛球的基本技术 对象:初中生
1.搭脚手架
围绕如何打好羽毛球这个主题,按照培养兴趣和锻炼身体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提出如下问题:1 如何击球又高又远 2 如何提高击球速度
2.进入情境
脚手架搭成以后,教师把静止的平面教案变成立体的课堂活动,教师展示一组图片和部分视频(图中显示,羽毛球的持拍要领和击球的方法和动作)看完后我们来一起进行模仿练习。
3.独立探索
进入问题情境之后,就让学生独立探索。在活动设计时,教师估计到学生有可能遇到的障碍,恰当地设计了三个直观支架: 支架1:让学生自己探索如何击球更加有力,更高更远。支架2:引导学生如何发力,如何找到击球点。支架3:让学生观察专业运动员的击球慢动作。
4.协作学习
独立探索结束时,教师组织小组讨论。教师和小组共同得出结论:
(l)要想把球打的又高又远,击球点必须要在最高点。(2)想要提高球的速度,就要增加挥拍的速度。
5.效果评价
教师给出以下的几个问题: 1 为什么必须要在最高点击球? 2 如何提高挥拍的速度?
6.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班级为初中生。体育的运动技能有不同的差异,学生总体身体素质都也各有不同,总体上基础属于一般。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较强,有比较强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善于学习,当活泼好动是他们的特点也给课程安排带来了困难,因此要好好安排上课内容。本课采用了讲解、示范、启发、创新、竞赛等教学方法,以及各种新颖的练习方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层层剖析,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活跃课堂气氛,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7.重点和难点
依据学生身心特点和羽毛球技术特点安排不同的活动辅助学习羽毛球高远球技术,难点在于学生对球的控制,结合腰、腹等身体力量击打高远球。
8.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正确的正手握拍姿势,明确羽毛球高远球的基本动作要领,了解羽毛球的基本常识。2.技能目标:85%以上的学生正确掌握高远球技术,能运用所学技术击球,75%以上的学生能利用所学技术击球到后场区;通过体能训练,发展速度柔韧力量等素质。
支架理论英语教学 篇7
新课标引导下的写作评价有许多新理念, 但现实中的初中语文写作评价却不容乐观。原因之一是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缺乏系统性、模块式讲评, 学生因而得不到系统性训练, 写起来往往没有抓手;评讲环节又常以“主题明确, 材料真实, 语言流畅, 思路清晰”等笼而统之的批语进行简单机械的分数、等级评价, 学生的写作能力与欣赏水平提高缓慢。久而久之, 学生的写作热情逐渐减退, 有些同学甚至将定期的写作训练视为硬性任务应付了事。如此, 写作课便在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 教学目标自不能如期达到。
二、支架理论应用于初中语文作文讲评的教学构想
“支架教学”源自前苏联杰出的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建构主义理论和他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最近发展区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指“儿童独立解决问题的实际水平与在成人指导下或在同伴合作下解决问题的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其蕴涵的重要思想是:儿童的发展主要是通过与成人或更有经验的同伴的社会交往而获得的。它促使教育者为学习者建构一种寓教于乐且互参互动的教学模式, 利于学习者较容易地吸收单靠自己无法吸收的东西, 缩小最近发展区。“支架理论”则促进教师在明确了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及其在探究问题时面临的困难后, 发挥“引导者”功能, 把任务分解成可处理的单元, 唤起学生对单元任务的注意和攻克, 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潜能, 使其收获最高发展水平。
笔者的支架式教学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
1.搭建脚手架:围绕当时的学习主题和“最近发展区”理论建立教学框架。
2.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 即教学框架中的某个节点。
3.独立探索: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进行独立的探索。
4.协作学习:分小组进行协商、讨论。
5.效果评价:学生个人自我评价;学生和教师对本次教学活动的评价。
三、具体课堂案例展示
(一) 选定教学角度, 搭建“阶段性支架”
在写作这一庞大的学习体系中, 有许多写作支架需要教师为学生一一搭建。其中, 初中语文写作评价标准要素之“材料是否具备现实感, 有特点、打动人”, 一直是学生的写作短板。由于写作过程中缺乏与主题情感相关的、令人印象深刻的画面与细节描写的技巧, 文章往往流于空泛、平淡无味, 表达情感自然苍白无力。然而, 我们发现, 为了应试的需要, 许多学生又不得不在文章结尾处赘述一两句以表所谓的“真情”———假大空的弊端由之显现。
有鉴于此, 本次教学围绕人教版初二下期第四单元———“家乡味”散文单元, 布置写作内容:突出表现“家乡味、风俗味”, 以我手写我心。
(二) 创设问题情境, 促进自我发现
在评讲课上, 笔者首先让几位有朗读天赋的学生有情感地朗读笔者挑选出来的这几篇优秀作文, 因为笔者发现:学生自己朗读比老师在台上朗读, 其参与度和专注度要高得多, 笔者则可以借此过程观察学生们的反应, 为后续作文讲评奠定基础。
(三) 学生归纳技法, 教师完善总结
维果斯基在其“最近发展区”当中提出的“儿童的心理发展的潜在发展水平”指的是“在被人帮助与同伴合作的情况下解决问题所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维果斯基说:“如果儿童在最近发展区接受新的学习, 其发展会更有成果。”由此看来, 除了教师的帮助“, 同伴的合作”也至关重要。和同伴相互交流, 不仅可以使课堂活跃起来, 也会大大提升课堂的效度。
(四) 生生相互问答, 解除问题支架
支架理论的“协作学习”贯穿此次教学的始终, 不仅体现在上一个环节中, 而且与“效果评价”体现在本次教学的末尾。
笔者认为, 如果让作者与同伴分享写作构思和创作灵感, 让同伴对其提出自己写作当中的困惑和疑惑, 会给予同伴更多的帮助, 也能体验更多学习的乐趣。因此, 在后续教学中, 笔者让作者一一上台讲述写作动机和构思技巧, 此时台下的学生们听得格外专注。听者提的问题具体深入, 作者的回答也颇顺畅清楚。例如, 有学生提问“你的文章详略铺排很棒, 你是如何做到的?“”小花猫真的存在吗?是你的艺术加工吧?“”时隔这么久, 这些记忆真的存在吗?有些是不是你自己的想象?“”老爷爷制作糖稀的过程你是不是用DV拍摄下来了?为什么记得这么清晰?“”你平时怎么进行细节描写训练的?”而作者们的回答也很令笔者欣喜, 因为他们回答出了细节描写, 乃至日常写作的“秘诀”———如“用眼睛观察和记录”“写作前打好提纲, 筛选出体现中心的重点素材, 做好详略的铺排“”写作过程中尽力还原情境”“适时加入想象和联想, 丰富文章内容”。课末, 笔者将作者的回答与同伴的提问一一作了点评, 并总结此次作文评讲课的收获。这一生生间、师生间的协作与对话取代了传统课堂上师生的教与学, 教学目标顺利实现。至此“, 写作之梯”中的“巧用细节描写”这一“支架”便顺利拆除了。
摘要:教学发现, 一些学生对写作持惧怕或厌倦心理。究其原因, 或是因教师缺乏写作教学的科学理论指导, 因而, “讲”, 缺少针对性系统性规划, 学生找不到好的切入点;“评”, 又忽略了对学生参与的发动, 使学生的创作思维、写作激情和欣赏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本研究结合笔者教学实践, 总结了运用“支架理论”进行写作教学的实况——将写作课分成不同模块, 为学生搭建写作学习的支架, 通过教师启发、师生合作、生生合作, 提高了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能力, 也为优化初中语文写作讲评提供了实践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支架理论,合作学习
参考文献
[1]维果茨基.《教育心理学》莫斯科, 教育工作者出版社, 1926年版
[2]维果茨基.《作为行为心理学问题的意识》第一卷, 第175页, 莫斯科, 国家出版杜, 1925年版
[3]汤远俊.最近发展区与语文教学, 文科教学探索, 2005.12
[4]王文静, 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心理学探新, 2000.2
[5]徐锦芬.国内外“学习者自主”研究述评.外国界, 2004.4
[6]高艳.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支架式教学模式探讨当代教育科学, 2012年第19期
支架理论英语教学 篇8
【关键词】高中数学 支架理论 函数图像
在传统课堂上,教师习惯采用“填鸭式”教学,即一味地传授知识,忽略学生主体地位,使得其思维不具备发散性,导致解决问题缺乏灵活性。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就要积极引入“支架”理论,开展启发式教学,结合学生最近发展区提供指导,有效点拨,帮助其攻克重难点,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提高数学素养,实现思维的提升。
函数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尤其是三角函数这一块,涉及到的知识点更多,学生想要灵活运用,就要扎实掌握其图像和性质。鉴于这一点,我们就要注重教法的选择,借助“支架”理论展开,优化知识的讲解,促进学生运用。
下面,我就以y=Asin(ωx+φ)为例,浅谈一下“支架”理论的运用。
一、构建认知支架,奠定探究基础
教学初,学生对知识点很陌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为了促进其理解,我会利用多媒体构建支架,以其直观形象的特点极大地丰富知识的呈现,让学生对函数图形、图像的变化规律有更深刻的认识,以此奠定其深入探究的基础。
首先,我会借助“几何画板”引入单摆的动态运动,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引导其探究时间与单摆高度的关系。学生认真地观察,时不时地小声讨论,似乎有所发现。我就抓住时机开展合作学习,让其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并且给定数据,鼓励其针对这一关系进行思考,尝试着绘制图像。其次,就要开始动手实践,在讨论、交流、思考中绘制出函数图像,小组间相互帮助,取长补短,高效完成。然后,在此基础上,我就引导学生观察图像,结合旧知联想,很快学生就有所察觉,他们发现新生成的图像与y=sinx的图像很相似。于是,我就马上进入y=Asin(ωx+φ)的课题研究,带领学生进一步认知。
二、构建互助支架,促进合作探究
初步认识以后,就要进入深入探究,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吸收。这个阶段注重思考,需要学生更深入地研究问题。如果让学生独立探究,凭借其个人的思维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我会在这个环节开展合作学习,构建互助支架,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提升课堂效率。
正式引入y=Asin(ωx+φ)的性质讲解后,学生对其有了一定了解,这时我就会紧抓y=Asin(ωx+φ)与y=sinx 间的联系深入挖掘,充分发挥借旧引新的作用,鼓励学生联想思考。首先,我会让其在小组里画出y=sinx的图像,与先前的y=Asin(ωx+φ)进行对比,得出两者的关系。经过探究之后,学生会有所发现,对函数性质有更清楚的了解,这事我就会加大难度,让其探讨两者的转换,提醒其注重顺序和转换方法,这是易错点。然后,在此基础上我会设计问题,创设具体情境促进学生间的交流讨论:(1)函数图像的变化取决于y=Asin(ωx+φ)中的哪几个量?(2)有没有更准确的方式能验证参数对函数图像的影响?(3)在小组里尝试改变y=Asin(ωx+φ)的A、ω、φ,看图像有哪些变化?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不仅能促进合作,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帮助学生融入,还能锻炼其思维能力,在逐步深入的探究中掌握正弦函数的性质、规律。
这样,学生就能集思广益,面对问题不逃避,用于分析,大胆尝试,进而解决问题,在培养思维的同时提升能力,养成思考探究的习惯。
三、构建巩固支架,实现应用拓展
以上两个阶段过后,学生对正弦函数y=Asin(ωx+φ)有了深入的理解,为了促进其掌握,我们要设计一些应用环节帮助其拓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考查其知识理解能力。这样,学生在实践时就能查漏补缺,充分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和漏掉,及时改善巩固,以此达到巩固的目的。
数学知识点比较抽象,实际运用比较困难,也没有好的契机,通常,我会以习题的方式展开训练,一方面考查学生理解能力,活跃其思维;另一方面促进总结,针对要点进行归纳。对于y=Asin(ωx+φ),我会考虑其重难点布置习题:
(1)用至少两种方法阐述函数图像y=sinx向 的转换。
(2)求函数 的值域、单调性、奇偶性以及周期。
(3)画出函数 的图像。
充分运用习题“支架”实现学生对知识点的再认识,在理解掌握的基础上能灵活运用,以此达到预计的目标。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设置习题时不仅要做到题型上的多样化,更要紧扣重难点,让学生在见识各种各样的题目后能领会“知识点理解”的重要性。
总之,“支架”理论的运用是促进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途径,不仅能打破传统,激活课堂,还能调动学生思维,唤醒其探究热情。作为教育者,我们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其思维的培养,以此带动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玉燕. 学习支架在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中的应用[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3 (2).
[2] 谈步猛. 学习支架在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导学,2015(11).
[3] 王变章. 学习支架在高中数学探究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陕西师范大学,2011 (5).
【支架理论英语教学】推荐阅读:
高中支架理论英语语法06-04
支架英语07-12
支架式教学10-24
搭建有效教学支架09-01
支架式教学的足球教学11-25
支架式教学案例05-12
幼儿支架式教学案例08-01
巧用支架模式,提升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实效08-27
“支架式”课堂教学特征、挑战和建议09-20
可调支架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