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社区建设计划书

2024-07-06

新社区建设计划书(共5篇)

新社区建设计划书 篇1

新基层政权管理体制 探索自治导向的社区建设新路子

时间:2006-04-02 来源:厦门社区建设网

【字号: 】【我要纠错】【Email推荐 】【收藏】【打印本页】【评论】【关闭】

我国推进社区建设并不偶然,它是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推拉互动,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经济体制改革洪流的冲击和政治体制改革大潮的涌动,我国的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型城市开始出现了社区这一新的城市基层居民自治组织。她像一轮红日,踏着新世纪的晨钟早已冉冉升起,给中小城市基层政权管理体制改革指引了方向。

当社区建设在中小城市初露端倪之时,如何使其尽快脱颖而出并健康发展呢?笔者认为:必须从实际出发,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求真务实,与时俱进,按照“抓改革、促发展、保稳定”这一指导思想,以改革经济管理体制和行政管理体制为保障,以政府主导作用为先导,以改革城市基层管理体制为突破口,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市场在配置社会经济资源中的基础作用,优化社区建设的发展环境;通过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推进政社分离,降低行政整合成本;通过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实现社区依法自治,提高社区对社会经济资源的整合能力,认真处理市场、政府和社区三者之间的关系,最终建立起一个市场专事营利、政府专事公共管理、社区专事非政府非营利事务的社会治理机构,走自治导向的社区建设可持续发展新路子。

一、实施政府职能转变,优化社区发展环境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推动着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而作为上层建筑主要组成部分的政府,其职能必然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需要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职能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职能转变,以顺应社会治理的需要,为社区建设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政府职能,存在着许多与现代化社会管理不相适应的地方。具体表现在:政府管理过程中法制化程度不高,错位、越位和缺位现象明显,权力分配不合理,监督制约机制乏力;组织机构分设过细,功能重叠,部门之间存在着“依法打架”现象;政府对微观经济运行干预过多,资源配置还带有行政性色彩;城市基层管理中的责权利问题没有很好解决,街道办事处在城市管理中“三有五无”现象比较突出,即有目标、有任务、有责任;无机构、无队伍、无经费、无管理手段、无执法依据。街道办事处成了各级政府下达指令的承接层、受理层和落实层。办事处的管理职能从文教、卫生、计生、民政、劳动、城建、财税到治安、综合治理、社会低保等,内容多达几十个门类,导致管理工作纵向不到底,横向不到边,上边有权管不了,下边想管管不好。一方面,政府库存的大量知识型优秀人才处于低效配置状态;一方面城市基层社会问题由于没有务实高效的干部队伍而得不到妥善处理。政府管了许多不该管、管不好、也管不了的事情,大大增加了政府对社会管理的行政整合成本。转变政府职能,就必须按照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的要求,对政府职能进行重新定位,建立起顺应社会管理要求的行政管理新体制,做到把政府职能该强化的强化、该弱化的弱化、该转化的转化。所谓强化就要强化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职能;所谓弱化就是要弱化政府对微观经济的直接管理和行政干预,使市场在配置经济社会资源中起基础性作用;所谓转化就是要把政府承担的协调性、技术性和服务性事务从政府职能中分解出来,转化给社会公共服务组织、行业协会等,实行企业化管理,推进政社分离。

(一)转变经济职能,加强市场监管。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转变经济职能是加强市场对社会经济资源起基础性作用的前提。首先,政府要改革财税管理体制,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增加财源,不断增强对区域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和拉动经济增长能力。其次,要使政府职能从管理型向提供公共产品型转变。凡是城市公共设施,如道路、交通、通讯、城建、环保、公共福利事业等具有排它性、非竞争性的公共产品,须由政府直接投资、控股或吸收社会资金共同实施,以满足公民的公共需要。其三,要按照“合法、效能、责任、监督”的原则,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对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防碍市场公平竞争的行政审批项目要全部进行废止。确需保留的要完善审批制度,严格审批程序,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以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社会经济资源中的基础作用。其四,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使中小型企业实行民营化,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主体地位。只有转变政府经济职能,提高市场在配置社会经济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才能有效发展区域经济、增加财源,才能为社区建设及重点公共设施建设奠定经济基础和财力保证。

(二)实行依法行政,加强法制监督。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社区的培育,意味着政府管理的基础是依法自治的社区。要做到社区依法自治,政府必须改革领导方式,实行依法行政。首先,要不断加强政府的行政法制建设。各级政府要依照法律,积极支持和科学指导社区居民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进一步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提高执行政策法规的能力和依法行政的水平。其次,要提高政务活动的透明度,推行政务公开。政务公开要统一部署、精心组织、科学安排。特别是重点执法部门,要更新观念,摆正管理与服务的关系;要强化培训、提高素质、做到持证上岗、亮证执法,为社会公众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从根本上解决“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问题。其三,要完善责任行政制度,加强法制监督。要通过建全和完善全面的责任制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加强和改善行政执法的行为和效果;通过健全和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增强监督的独立性和公开性;通过健全和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度、举报投诉制度、行政复议制度、国家赔偿制度、错案追究制度等,形成系统内严肃的行政执法保障制度体系。只有把公共权利的行使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增强行政执法人员的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密切党群、政群关系,才能为加速政府运行机制的高效运转奠定基础。

(三)调整组织机构,推行审批改革。推进社区建设、搞好社会治理必须有一个高效运转的政府运作机制和组织机构。一是要按照“规范、统一、精简、透明、服务、效能”的原则,从明晰部门事权、界定部门职责、调整机构职能入手,有计划地调整和优化机构设置,避免部门职能出现重叠现象。

二是在审批制度改革上要采用社会服务大厅集中办公的模式,坚持“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的原则,兴办政府超市。政府有关行政审批的职能、人员和项目要全部进入政府超市,审批事项的受理、缴费、受领结果三个环节全部在超市中办理;新的行政审批要采取票款分离的方法,实行“六公开”制度,即公开审批项目、公开申报内容、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时限、公开收费标准、公开办事结果,以增加审批透明度,杜绝暗箱操作。

三是积极做好建章立制工作,合理划分和界定各部门、各窗口之间的事项分工,按照“权责统一”的要求,明确审批责任,将岗位责任落实到个人;四是要加强制约监督机制,积极落实首问负责制、两次受理制、按时办结制、错案追究制度,扩大告知承诺制的实施范围,从制度上规范行政审批行为,节约行政审批时间,降低行政审批费用,避免申请人的不正当“风险”。通过组织机构的调整和行政审批制度的创新,真正使政府从行政管理主导型政府向公共服务主导型政府转变,实现政府运营机制的高效运转,降低政府对社会资源的整合成本。

(四)创造宽松环境,保持社会稳定。社会保障、再就业以及信访、治安工作是保持社会大局稳定的基础,也是推动社区建设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的内在要求。一是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服务网络,在抓好“两个确保”的同时,进一步完善养老、医疗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不断扩大社会保障范围。要严格落实三条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坚持对社会那些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赡养人的特困居民及时足额发放低保金,实现城市低保对象的应保尽保。二是要通过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推动公有企业民营化、社区服务产业化和职业化、促进中介组织发展等有效措施,认真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三是要实行社区法官和检察官制度,定期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资询、法律援助等服务。四是要认真解决由于经济多元化而出现的群体性、阶层性、物质利益性的信访问题,按照“依法上访保护、违法上访必究”的原则,坚持依法信访,搞好双向规范,积极推行“一签二考核、三定三包”责任制和“三查三究”制度,使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五是要借鉴有效做法,实施社区治安“四个一”工程,即每个社区都要有一个治安警务室,一支法律服务队,一支治安巡逻队,一支楼长守护队,逐步实现区域范围内的群防群治,减少不安定因素的发生,为社区建设的顺利进行造就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

二、探索自治导向模式,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政府职能的转变,为社区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经济发展环境。但是,采取什么样的模式才能使中小城市的社区建设管理机制高效运转呢?笔者认为,必须一切从中小城市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克服攀比心理,消除贪大求快观念,扬弃大型城市在推行行政导向社区建设过程中的做法,走自治导向的社区建设新路子。行政导向的社区建设模式最典型的就是上海提出的“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落实”,它是通过政府职能的扩张延伸,强化基层的功能,运用政府及其所控制的资源进行自上而下的社会整合,并形成“新政府社会”的一种运作模式。这一模式有其合理性,它可以利用国家强大行政组织资源迅速构造一个新型社会。如上海浦东新区的社区建设。但是,这一模式需要的条件和付出的成本较高。一是政府必须控制充足的经济和社会资源,二是强有力的基层政府整合社会,需要较高的行政管理成本。而中国大多数中小城市的基层政府所控制的资源相对较少,也难以支付扩张政府职能所需要的管理成本。更重要的是随着市场的完善,大量的经济资源要通过市场的方式加以配置,政府审批等权限要进一步减少,政府管理与经济运作要逐步分离,更增加了行政导向社区建设推行的难度。这一模式由于强调行政行为和外力推动,就会导致其构造的社区与传统体制具有同构性,即社会仍然为政府所吸纳。在这一体制下,政府难以超越各种利益群体而专事履行公共管理的职能,也不可能长期持久的包揽所有的社会事务。因此,这一模式在扩大公民参与和基层民主建设方面显然有相当的局限性。“准政府”的社区组织更多的是服从上级政府的决定,而上级政府也往往按照习惯,使许多应该“由民作主”的事变成“代民作主”或“替民作主”。中小城市在社区建设的启动初期,强化行政组织的动员是必要的,但如果以行政为导向,强调外力推动,则容易造成社区成员的依赖性和依附性,影响到共驻共建和资源共享,最终影响社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自治导向的社区建设模式,就是通过政府下放权力,培育社区自治组织,强化社区自治功能,动员社会各种力量参与社会整合,并形成“社区制”社会的一种建设模式。社区居民自治导向的社区建设,主要依靠社区自身的资源进行整合。对中小城市来说,城市社区普遍具有财力不足、人力资源富余的特点。通过社区居民自治,构建“社区制”社会,可以开发充足的人力资源,发挥中小城市经济社会资源的比较优势,为社区建设提供内涵式发展的源泉。尽管这种模式在开始时由于经济资源所限而发展程度不太高,但由于采取了居民自治而不是基层政府职能扩张的方式,所以整合成本较低。这种模式能将政府管理与社会管理有效分离开来,使社区承接那些政府和市场都难以承接的社会事务,最终形成政府专事公共管理、市场专事营利、社区专事非政府非营利性社会事务的社会治理结构,将会极大推动中小城市社区建设的顺利进展。因此,必须将行政导向的政府领导转变为自治导向的政府主导。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一)搞好社区规划,培育新型社区。社区是社区建设和社区居民自治的载体,要想充分利用中小城市社会资源的比较优势,调动社区各种力量参与社区建设,使社区真正成为整合本辖区资源的主体,就必须为社区的自然人、民间组织、企业法人和社会团体开辟不同的参与渠道,重新构建社区组织,将原有的居民委员会改造为社区居民委员会,将居委会居民自治改造为社区居民自治。社区的培育,一是要搞好社区建设的宣传动员和社区工作者的培训工作,使社区工作人员、社区居民和辖区单位三位一体,迅速有效地适应社区建设和社区自治这一新的发展要求,顺利推动社区建设的各级工作。二是要按照“便于服务管理、便于资源开发、便于居民自治”的原则,并考虑到地域性、认同感等社区构成要素,在自然、历史和文化的基础上,对隶属于街道的居委会进行规模调整、培育和构建。三是要根据居委会和街道人口分布实际,建立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在民主选举的基础上选举社区党组织、社区工委、社区协商议事会等自治组织,让社区各种力量都有发言权,以利于整合社区宝贵的人才资源和单位资源。四是要按照社区历史发展和所辖单位状况,将社区划分为单位型社区、杂居型社区、开发型社区和自然型社区等,对不同类型的社区实行不同的培育方法和措施,做到因地施制。五是要积极落实《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用法律来保障社区居民的自治权利,实现有序的政治参与。同时,还可以制订一些相应的优惠政策措施,为社区建设和居民自治创造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如对婚姻介绍、家政服务、医疗卫生、物业管理等社区内非营利组织制订减免税优惠政策,鼓励非营利组织的社会参与。

(二)实现重心下移,搞好块块管理。推进社区建设必须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有一个“责权利”统一的管理体制、有开展社区民主自治所需的民主自治权力,使社区在城市基层各种事务中具备整合社会经济资源的能力,真正实现块块管理。因而,实现政府工作重心下移十分必要。一是要使人才重心下移。要采取“选、派、下、留”的办法,通过笔试、面试、组织考察等形式,从大中专毕业生、军转干部、区直各部门的聘干人员中选拔一批优秀者充实社区;通过与辖区单位协商,从辖区单位中派出一批优秀的青年干部到社区任职;通过精简机构,从办事处下派一批充实社区;通过把原居委会一些年富力强、富有敬业精神者经专业培训后留在社区等途经,为社区建设组建年轻化、知识化的工作队伍,为社区对社会资源的整合提供人才保证。二是要使事权重心下移。要按照有利于社区经济发展,有利于“责权利”统一,有利于“分级管理、以块为主”的原则,逐步向社区下放事权。凡是社区居民需要办理的有关证件,如身份证、暂住证、户口本、生育指标、婚姻登记等,只要符合手续,即可在社区办理;三是要使民主权利重心下移。政府应赋予社区各项权力,如社区内部事务决策权、监督权、社区财务自主权、社区工作者选配权、日常工作管理权等,真正做到把本属于人民的权力交还给人民,实现“还权于民”,使社区真正成为本区域范围内唯一合法的权威性的治理主体,为社区内部各种事务的依法自治、块块管理奠定基础。

(三)拓宽服务领域,强化社区服务。社区服务在城市社区建设和居民自治中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客观上城市居民的流动性、工作单位与家庭居住的间距性和血缘与地缘的分离性,使城市居民不容易自觉产生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因此强化社区服务十分必要。首先,要通过社区自治组织及时了解社区成员的需求信息并提供有效的服务,以满足社区成员不断增长和日益丰富的物质文化需要,使社区成员能够在充分享受社区提供的优质服务后从心理上自觉自愿认同并且归属社区,积极主动参与社区建设。其次,要以社区为平台,以社区居民自治为导向,通过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整合社区各种利益,加强社区成员之间的相互沟通,激发社区成员的参与热情。其三,要加大社区硬件建设力度,开辟各类社区服务阵地,通过优化社区环境,繁荣社区文化,发展社区医疗卫生,搞好社区计划生育,组织志愿者服务队伍,建立社区超市等便民利民设施等,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拓宽服务领域,充分调动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

(四)搞好共驻共建,实现资源共享。鼓励社区各种力量参与社区共驻共建,对社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一方面,社区建设关系到每个成员的切身利益,需要社区成员共同参与才能不断推进社区发展。如一些先进城市提出的“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植一片树林,享百年清凉”等正是这个道理;另一方面,凡与社区成员有关的事务,只有让社区成员都能参与决策才能激发社区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社区建设才能有不竭的源泉。因此,“社区参与、共驻共建”既是社区建设的必要条件,也是社区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社区居民自治的内涵所在。中小城市的共驻共建,一要不断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拓宽社区服务领域,通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组建志愿者服务队伍等形式,提高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热情。二要积极为辖区企事业单位解决自身不能很好处理的一些社会问题,搞好企业的社会职能剥离工作和扶持服务,为辖区单位提供社会化后勤保障,减轻企业负担,调动辖区单位共驻共建的积极性。三要在共建机制上把社区各种社会力量的领导吸纳到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中,共商社区建设大计,做到大家事大家议;要采用政府投入、街道筹措、辖区单位赞助、居民捐助等形式,建立共驻共建投入机制。四要积极协调辖区各单位,把社区各单位的娱乐设施、文化设施对社会开放,使社区居民共享辖区单位的物质和精神资源。

三、创新社区管理体制,实现社区依法自治社区居民自治既是一种管理成本较低的制度创新,也是社区建设的落脚点。社区居民自治有利于公民有序地政治参与,加强基层民主建设。我国以市场化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和以民主化为导向的政治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之一,就是要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改革发展的积极性,实现公民管理国家和社会事物的民主权利。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扩大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工作”,要“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因此,构建“社区制”社会管理体制,就是通过社区居民自治,依靠社区组织解决社区内部的各类问题,实现对城市基层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社区居民自治可以为社区成员提供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事物管理机会,扩大居民政治参与;可以使公民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实践中培育公共意识、合作精神和契约观念;可以使社区公共权力直接置于社区成员的监督之下,促进政府科学管理。从社区的实践来看,社区居民自治完全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它可以促进社区经济的发展,体现了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可以促使社区形成良好的法律秩序和风尚,提高社区文化品味,营造高尚的思想道德基础,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体现了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可以使城市基层居民安全祥和,得到实惠,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拥护,体现了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构建“社区制”社会管理体制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呢?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深入领会这一指导思想,在社区自治中要牢牢把握下列三个问题:

(一)社区居民自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样也是社区自治必须遵循的大政方针。因此,社区成立后,要按照党章规定,结合社区党员的分布情况,及时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确立党组织在社区的核心地位,加强党对社区工作的领导。社区作为群众性自治组织,要牢固树立党的领导观念,维护和尊重社区党组织的政治领导核心地位。同时,社区党组织也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支持社区自治组织依法开展工作,不能“以党代政”。为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在社区建立党组织时,上级党委要积极探索新路子,广泛借鉴新模式。如区级可成立社区党建指导委员会,街道、社区、楼院可分别建立街道党建联谊会、社区党建联席会、楼院党建联谊小组等党的基层组织,通过采取建档立卡、分类管理的办法,对社区直管党员、协管党员和流动党员进行统一管理,以形成有效的社区党建联谊网络,巩固党组织在社区自治组织中的核心地位。

(二)社区居民自治必须要有一个权力制衡的社区治理机构。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因此,搞好社区居民自治,就是要从组织上、制度上、议事程序上体现社区居民当家作主的权利。首先,要按照“社区自治、议行分设”的原则建立社区群众自治的权力机构——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对社区事务行使管理权、决策权;社区居民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社区工作委员会,负责社区日常事务的管理;由办事处、社区工委邀请社区内各种社会力量的有关人士组成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协助社区工委开展工作,对社区建设的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对社区事务行使参谋、评议和监督。从而形成以社区居民代表会议为权力层、以社区议事会为监督层、以社区工委为执行层的民主组织形式。其次,要建立健全社区各项规章制度。如制定社区党支部工作制度、社区成员代表大会工作制度、社区工作委员会工作制度、社区协商议事委员会工作制度等。其三,要严格按照社区议事程序,加强对非政府非营利性社会事务的管理,确保社区各种社会力量都积极主动地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只有建立权力制衡及坚强有力的社区治理机构,健全各项制度,才能使社区充分发挥整合各种社会资源、稳定社会、发展经济、繁荣文化的最佳作用。

(三)社区居民自治必须要建立一个适应本社区实际的自治章程,实现依法自治。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实现社区居民依法自治也是各级党委领导社区居民治理社区的根本举措。居民自治是社区居民自觉自愿的活动,因此,必须以广大居民群众为主体,运用民主的形式,引导和号召广大居民积极参与,努力提高居民的自我管理意识、自我服务意识、自律自省意识和民主决策意识等,以达到社区居民自治的目的。社区居民自治也是依法管理社区事务的法律活动,因此,居民群众必须要按照《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订立章程、准则等来约束自我。尤其是对社区内部那些法律管不了、政府管不着的“鸡毛蒜皮”类似事情,则更需要有章可循。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领导和支持社区居民当家作主,最广泛的动员和组织社区居民依法按章管理社区事务、管理社区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社区居民的根本利益。在制定社区居民自治章程时,要以《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为指导,既要使章程对全体居民行为具有约束力,又要使之具备针对性、具体性、适用性和操作性;既要把居民自治的目的、依据、原则、任务、组织、职责及居民的权利、义务写清楚,更要把社区的治保、调解、计生、卫生、妇联、民政等工作内容纳入进去,从而使居民自治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使中小城市的社区建设工作尽早步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正常化的轨道。注:

1、“一签二考核、三定三包”责任制,即是对涉访部门年初签订信访目标,年终考核领导班子和基层职能部门,对热点难点案件实行定领导、定案件、定时间,包接待、包处理、包回访制度。

2、三查三究。即:查造成群众集体上访原因,追究有关领导失职责任;查工作交办情况和处理结果,追究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渎职责任;查上访人在信访活动中的越轨行为,追究少数不法行为人的违法责任。

新社区建设计划书 篇2

一、农村新社区的基本内涵及功能定位

“社区”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社区”一词的本意, 是指“关系密切的伙伴和共同体”, 也有人称之为“小社会”。社区作为一种地域性社会, 是连接个体与社会的桥梁纽带, 是社会的微观化和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是社会的一个缩影, 正是一个个社区的发展, 构成整个社会的进步。

农村新社区是相对于传统行政村和现代城市社区而言的, 是指在农村地域中以行政村或中心村等一定的地域为范围, 以多种社会关系和经济关系相联的, 以多种社会群体结成的开放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其本质是农村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种全新的社会管理模式。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并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实现全面小康的一项重要内容。十六届五中全会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决议中提出“要建设农村社区”。十六届六中全会又提出“积极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2007年10月, 党的十七大再次明确“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 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 完善民主管理制度, 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根据中央精神, 国家民政部提出农村新社区建设试点工作应当以建设和谐社区为目标, 以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健全农村新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为重点, 提升农村社区村民自治功能, 建设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新型农村社区。根据目前农村现状和发展趋势, 农村新社区要完善强化以下六项功能:

1. 社区的服务功能。

农村新社区不同于城市社区, 它既是生活单元, 又是生产单元。农村新社区服务既要向农民提供方便生活的服务, 又要提供方便农民群众发展生产的服务。在生产服务方面, 主要提供信息、技术、流通等服务, 进一步提升农村发展水平, 组织引导群众创业富民。在生活服务方面, 要不断建立健全社区公共服务体系,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社会救助体系, 切实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要积极开展以疾病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主题内容的社区卫生服务。深入实施“农民健康工程”, 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 积极组织参保农民参加健康体检。建立社区帮扶机制, 在建立健全家庭保障和社会保障的基础上, 通过邻里之间的互助共济, 为现有政策覆盖不到或享受一定保障后生活还有困难的群众提供帮扶。利用农村地缘相近、血缘相亲的特点和邻里互助的优良传统, 组织农民群众积极开展农村志愿服务、群众性互助服务等活动。

2. 社区的文化功能。

目前, 农民文体活动场所和设施缺乏, 业余文化生活贫乏, 乡村文化建设的任务相当繁重。要通过社区建设, 发展农村社区文化, 加强文化大院建设, 丰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一方面要以农村社区为平台, 把文化、体育、广播等设施引进农村社区, 在社区设立图书室、科普宣教基地、老年活动室、健身苑、村民活动中心等文体活动设施, 逐步形成方便农民群众读书、阅报、健身、开展文艺活动的场所。另一方面要挖掘农村新社区的文化资源, 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区文化体育活动, 不断提高农民文明素质。

3. 社区的建设功能。

就是要不断加强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推进生活区、养殖区、工业区分离, 加强村庄周边环境绿化美化, 鼓励农户开展庭院绿化活动, 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深入实施农村供水工程、电气化、信息化、联网公路等建设, 全面改善社区交通、供水、供电、防灾和信息等各类基础设施建设, 通过加强农村新社区基础设施建设, 还农村“蓝天、碧水、绿地”,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构建农村社会的有序的公共活动空间。

4. 社区的自治功能。

这既是农村新社区建设的目的, 又是手段。推进村民自治旨在弱化外在力量对农村社会的控制, 建立一种农村社区发展自主治理的社区建设模式。开展农村新社区建设, 必须要从加强农村自治组织建设, 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入手, 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共建共享的积极性, 提高农村社区管理的民主化水平。

5. 社区的管理功能。

开展农村新社区建设, 必须搞好农村各项社会管理, 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要探索建立农村基层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 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 引导农民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 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建立社区治安联防组织, 实行群防群治。加强社区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工作, 对出租房实行登记建档。创建农村社区安全环境, 扎扎实实地推进农村社区安全建设, 维护农村和谐稳定。

6. 社区的组织功能。

加强以基层党组为核心的社区组织建设, 建立健全社区创建工作领导体系, 开展机关、企业与农村新社区结对共建活动, 形成合力共建有效机制。健全基层民主管理的组织体系, 全面落实民主管理制度, 完善《村民代表议事规则》, 完善重大事项民主决策程序, 强化社区民主监督, 推进社区组织有序有效运行。

二、浙江省乐清市农村新社区建设模式和实践探索

当前, 加快探索和建立农村新社区, 积极探索具有乐清特色的农村新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以适应农村新形势发展需要, 已成为加快推进乐清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当务之急。2007年以来, 乐清市立足农村实际, 根据各村的居住环境、经济基础、文化传统等具体情况, 因地制宜, 制定了农村新社区建设三种模式:

一是“单一模式”。即以行政村为主导的一村一社区模式, 一个行政村就是一个农村新社区, 社区与现有村委会的管辖区域一致, 社区组成人员基本为纯农业人口构成的传统意义的本村村民, 重点是改善农村新社区的生产生活条件, 提高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该模式以石帆镇前林村、白石镇岐元村、黄华镇金棚头村等为代表。

二是“混合模式”。即由两个及以上行政村, 或只有一个行政村但有较多的外来人口, 组成一个农村新社区, 社区组成人员比较多样化, 但不同社会群体之间互相不排斥、共融相处, 重点是加强社区服务, 培育社区归属感。该模式以虹桥镇溪西村、北白象镇白鹭屿村等为代表。

三是“过渡模式”。即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城中村和城郊村, 由于拆迁或者大面积“农转非”, 已经开始撤村建居, 由农村社区逐步向城市社区过渡, 并建立城市社区建设和管理的运行机制。该模式以乐成镇水深村、柳市镇上园村、前街村、虹桥镇东街村等为代表。

在具体建设过程中, 主要做了五方面的工作:

1. 完善规划抓龙头。

把搞好规划作为先导, 市财政累计落实专项规划经费1495万元, 对参与村庄规划编制的村每村补助3万元, 并对有关规划规费实行减半收费, 集中精力抓好全市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在规划编制过程中, 注重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和城镇总体规划的衔接, 按照“改造城中村、拆除空心村、迁并自然村、建设中心村”的要求, 分新建型、改造型、规划控制型三种基本类型因地制宜地进行规划编制。目前, 全市已经完成498个村庄的规划编制任务, 为农村新社区建设提供了完善的空间布局。

2. 改建旧村抓环境。

坚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建设农村新社区的重要内容, 深入实施以文明百村行动和“清洁乡村行动”等为重点的系列工程, 在全市农村全面推行“户集、村收、乡镇处理”的运作模式, 切实抓好农村环境综合治理“五整治一提高”, 即整治畜禽粪便污染、生活污水污染、垃圾固废污染、化肥农药污染、河沟池塘污染和提高农村绿化水平, 使全市农村村容村貌有较大的改观。目前全市已有731个村开展环境整治, 累计29个村获得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称号, 37个村获得温州市“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称号, 建成温州市级村庄整治合格村406个, 建成温州市级生态村57个。

3. 搭建平台抓服务。

各村纷纷以建设新社区服务中心为龙头, 根据《乐清市农村新社区建设标准 (试行) 》要求,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结合村级办公和活动场所, 以村民需求为目标, 以便利服务为突破口, 立足本村特点, 按照“五室四栏三校二站一所”的标准进行布局和建设, 完善了社区医疗、社区教育、社区文化、社区购物、社区福利、社区保洁、社区治安、社区管理等服务, 提高了社区建设水平和服务功能, 逐渐涌现了北白象镇樟湾村、白石镇岐元村、七里港镇西埭村、雁荡镇响岭头村、岭底乡仰后村等一批规划科学、环境整洁、设施配套、服务健全、邻里和睦、管理民主的农村新社区。

4. 创新载体抓共建。

努力在创新工作载体上下功夫, 积极开展各种农村新社区共建创建活动。一方面, 积极开展“百企联百村”活动, 在全市选择了105家企业与各村结对, 企业与结对村签订协议, 帮助结对村搞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力转移就业、村级事务规范化管理等工作。另一方面, 积极开展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选择309个机关、企业、经济强村党组织与农村基层党支部结对, 根据基层党组织的特点, 提出不同的共建主题, 如机关党组织与农村党支部结对共建重点围绕“服务三农、奉献农村”主题;非公有制企业党支部与农村党支部结对共建重点围绕“村企联手、共筑和谐”主题;经济强村党支部与薄弱村党支部结对共建重点围绕“优势互补、共促发展”主题;驻外单位党组织与农村党支部结对共建重点围绕“致富思源、回报家乡”主题, 共同促进了农村新社区建设。

5. 强化保障抓投入。

加大公共财政投入, 强化公共财政在农村新社区建设中的主导作用。2007年市财政划拨专项资金1850万元, 2008年市财政划拨村庄整治建设专项资金2000万元、“清洁乡村行动”专项资金1170万元。同时, 建立健全市场化的投入机制, 广开资金来源, 吸纳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农村新社区建设中。如允许村集体在旧村改造过程中, 通过节约、盘活老村庄内土地资源等形式筹集资金;鼓励和引导各村的企业家、在外商人、能人志士出钱出力;开展服务到家乡、建设农村新社区等活动, 动员机关干部为家乡建设筹集资金, 有效解决了农村新社区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

由于农村新社区刚刚从农村脱胎而生, 正处在发育期。因此, 从试点的情况和面上的情况分析, 农村新社区建设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一些群众对农村新社区建设理解不深、认识不足, 缺乏必要的热情和参与意识。二是基础设施配套不到位。主要是社区服务、社区教育、社区保洁、社区管理等配套服务欠缺。三是发展机制不到位。由于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客观存在, 农民无法享受与市民同等的政策待遇, 主要还是依靠自身的能力解决问题, 这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各类要素在城乡间双向流动和优化配置, 成为阻碍农村新社区建设的主要障碍。

三、加快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的对策措施

根据农村发展的客观实际, 加快推进乐清农村新社区建设, 必须按照梯次推进、以点带面、辐射延伸、逐步提高的工作思路, 积极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从试点村扩大到一般行政村, 力争到2012年底, 农村新社区建设在全市所有行政村全面铺开。在具体举措上, 重点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注重科学规划, 提升农村新社区建设水平。

坚持规划先行与因地制宜相结合, 把整体科学规划作为农村新社区建设的起步条件, 高起点、高标准地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一是在建设范围上, 按照管辖人口适度、区域相对集中、服务半径合理、资源配置有效、功能相对齐全、群众充分自愿的原则, 合理地界定和调整农村新社区的建设范围。就乐清而言, 农村新社区建设原则上采取以一个行政村作为一个农村社区的方式组织开展, 也可以根据地域特点、资源配置和居民生产生活习惯等实际情况, 采用几个村联合为一个农村社区, 以中心村为重点开展农村社区建设。二是在规划制定上, 突出农本取向、特色取向和生态取向, 从全局的角度科学制定农村新社区建设的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 统筹考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办公场所、社区服务设施、宅基地整理与农居点等各项建设的布局, 并与市域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镇规划等相衔接, 逐步实现从注重产业和农居房布局等物质形态的村庄规划过渡到物质形态和社会形态有机契合的农村新社区建设规划。三是在规划执行上, 坚持立足当前, 着眼长远, 以科学规划为基础, 兼顾城乡建设的需要和农户翻建房屋改善生活质量的实际, 切实加大规划的执行力度, 保持农村新社区建设规划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避免“二次拆迁”等情况的发生。

2. 立足农村发展实际, 实施分类建设、梯次推进。

农村情况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决定了农村新社区建设必须突破单一的建设模式, 不断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多样化的实现路径。从乐清的实际来看, 农村新社区建设应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 根据建设条件成熟程度的不同, 可从以下三个层次梯次进行、分类实施:一是在条件较为成熟的“过渡模式”社区, 稳妥推进“撤村建居”。对成建制“农转非”的行政村, 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委会组织法》规定, 在妥善处理集体资产、村民户籍等相关问题的基础上, 建立健全社区组织, 采取城市社区管理模式, 实现从村庄到社区的转变。此类农村新社区应侧重于通过农民市民化、就业多元化、保障规范化、管理社区化, 加快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进程。二是在具备一定条件的“混合模式”社区, 积极试点“村居合一”。对在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 因征地拆迁、区划调整等原因而形成的“城中村”、城郊村和乡镇集镇所在村等“村中有居”类型的行政村, 采取村居合一的方式, 探索性地实施“一套班子, 两块牌子”的管理模式, 对农民、居民实行归口管理, 当各方条件成熟后, 再适时撤村建居。此类农村新社区应侧重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提高社区公共服务能力, 完善社区组织管理体系。三是在条件相对欠缺的“单一模式”社区, 加快实施“整治改造”。对地理位置相对较偏、由纯农业人口构成的传统意义上的行政村, 应以搞好村庄规划布局为龙头, 以村庄改造和环境整治为抓手, 整体推进道路硬化、四旁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布局优化、住宅美化、服务强化等八个方面的配套建设, 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环境质量, 为农村新社区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3. 整合各类建设载体, 不断改善农村社区基础设施。

当前, 各地在农村基础设施上的建设投入不断加大, 相应地建设载体也相对较多。为了更有效地发挥建设资金的整体效用, 我们应把各类与农村基础设施有关的建设载体集中到农村新社区建设这一总平台上来:一是围绕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有效整合千百工程、“千万农民饮用水”、电网攻坚、千库保安、村村通等工程, 充分用足用好各项扶持政策, 继续加强农村社区路、水、电、广电、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提高农村社区信息化、电气化水平。二是围绕改善农村社区人居环境, 大力推进社区绿化, 深入实施“清洁乡村行动”, 开展农村卫生改厕、河道池塘水沟治理和生活污水治理, 推行垃圾集中收集和无害化处理, 动员群众建设各项节能设施, 促进资源、能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三是围绕改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 推进以农村社区服务中心为主体、室内外专项服务设施相配套的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建设。结合村级办公场所建设, 采取整合利用现有设施、改扩建或新建等方式, 建成一个设施相对完备、功能相对集中的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原则上每个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用房总面积按不少于500平方米配置, 一般应设有社区卫生、社区环卫、文教体育、计划生育、社会保障、社区治保等专项服务站, 为社区居民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优质服务。同时, 抓好村务公开栏、宣传栏、健身场所等室外社区服务设施建设, 规划引导商业、银行、保险、邮政等服务业在农村社区设点, 根据农村新社区的实际需求设置菜场、学校、幼儿园、教育培训等场所, 完善农村社区配套设施建设。

4. 完善社区公共服务, 全面提高社区成员的生活质量。

按照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 进一步扩大农村新社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 引导教育、卫生、计生、文化、体育、科技、法律、综治、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进入农村新社区, 真正实现“社会事务社区化、社区服务社会化”。具体而言, 要加强农村新社区的“八项服务”:一是加强农村新社区政务服务, 结合农村社区服务中心建设, 对与群众基本生活和保障密切相关的就业、救助、宅基地审批、流动人口管理等行政服务项目逐步推行“一站式”办理或代理服务。二是加强卫生、计生服务, 推进农村新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化, 做好社区计划生育管理和技术服务。三是加强公共就业服务, 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免费的职业介绍、就业指导和培训。四是加强公共安全服务, 深化基层平安创建, 推进农村新社区警务室建设, 强化群防群治, 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 加强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五是加强法律服务, 深入推进“送法下乡”, 围绕农村新社区居民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 积极开展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六是加强公共文化体育服务, 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体活动, 提高农村新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和文明水平。七是加强社会保障服务,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医疗救助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 建立健全覆盖农村新社区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体系。八是推进农村新社区志愿互助服务, 充分利用农村新社区现有资源和农民自身力量, 培育和组建农村新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 积极开展农村新社区志愿服务活动, 增强农民群众的社区归属感和认同感。

5. 加强社区组织建设, 创新完善农村新社区管理方式。

适应农村新社区建设和管理的需要, 不断健全和完善农村基层组织, 引导农村新社区居民主动参与社区事务管理, 探索建立以农村基层党组织为核心、村民自治为基础、农村居民群众广泛参与为重点、各类社区组织为补充的农村新社区民主治理机制, 确保农村新社区正常有序运行。一是加强农村新社区党建工作。坚持组织覆盖与工作覆盖相结合, 建立健全农村新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 根据工作需要, 及时调整党组织的设置方式、工作方式和党员教育管理方式。二是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进一步健全农村新社区村民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 深入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 依法选举村民委员会, 制定完善《村级组织工作规则》、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等制度, 充分发挥村务民主监督委员会的作用, 真正实现民主选举法制化、民主决策程序化、民主管理规范化、民主监督制度化。三是加强农村新社区自治组织建设。探索建立农村新社区建设理事会等形式的社区自治组织, 拓宽农村社区内不同群体、不同阶层代表以及外来务工经商人员等新居民代表参与农村社区民主治理的渠道, 妥善处理乡镇政府、村民自治组织和农村社区组织三者之间的关系, 逐步实现村民自治和农村社区治理的有机统一。同时, 积极培育和发展农村社区各类中介组织, 充分发挥共青团、妇女、志愿者协会、老年人协会等群团组织在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进一步完善农村新社区管理方式。

6. 落实综合保障措施, 着力构建农村新社区建设长效机制。

围绕农村新社区建设的目标要求, 建立健全组织领导、资金投入、社会参与、结对共建、绩效评估、扶持奖励等六大保障机制, 加快推进农村新社区建设。一是注重整体联动, 建立“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民政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配合支持、农民群众主体实施、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农村新社区建设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调整充实城乡社区建设协调 (领导) 机构, 将农村新社区建设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协同推进, 并在资金支持、科技帮助、项目开发、支农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积极给予支持。二是多方筹措资金, 建立“以各级财政和村集体积累资金投入为主体、村 (居) 民自愿捐助和社会各界捐助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一方面, 逐年加大农村新社区建设投入, 统筹使用各项涉农资金, 提高农村新社区建设财政投入的整体效益。另一方面, 鼓励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个人以捐赠、投资方式兴办社区服务项目, 全力支持农村新社区建设。三是动员社会力量, 建立“专兼结合、共建共享”的多层次的社会参与机制。结合“一村 (社区) 一名大学生”计划, 推动基层公务员、大学生等人员挂职或受聘成为农村社区工作者, 采取多种形式动员党员、退休干部、致富能手、外来务工经商人员等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新社区建设。加强村两委干部、专职社区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相结合的农村新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 推动社区工作专业化、职业化、社会化发展。四是整合各方资源, 建立“挂钩联系、对口帮扶”的结对共建机制。鼓励和引导各机关部门、社会团体采取一对一结对的方式, 帮助和支持农村新社区建设, 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 从资金、物资、人才、技术上帮助农村社区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努力形成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力量和群众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积极营造共驻新社区、共建新社区的良好氛围。五是实施量化考核, 建立党委政府目标责任考核、群众评价和社会各界评议相结合的绩效评估机制, 把农村新社区建设纳入乡镇年度工作目标考核体系, 定期通报农村新社区建设工作进展情况, 强化督查指导, 确保农村新社区建设按既定目标扎实推进。六是改变激励方式, 建立“民办公助、以奖代补”的扶持激励机制。按照“重点突破、以点带面”的原则, 对条件好的、建设热情高的、建设速度快的验收合格的农村新社区, 实行重点扶持和奖励, 变直接现金投入为提供建筑物资、发展资金和技术服务, 帮助其尽快提升农村新社区建设水平, 从而提高有限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率。

摘要:文章以浙江省乐清市为例, 对农村新社区的基本内涵及功能定位进行了分析, 阐述了乐清市农村新社区建设模式和实践探索, 同时提出了加快农村新社区建设的对策措施。

新社区建设计划书 篇3

-----新仓镇秦沙村交流汇报材料

新仓镇秦沙村地处新仓镇东,紧靠新仓集镇。东与联盟村相接,南与石路村相连,北与中华村相邻。村委会驻地赵家埭。平廊公路穿境而过。2000年12月由原秦沙、埭圩、晨光三个村合并而成。村域总面积3.59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10亩,辖13个村民小组。2007年年末人口1893人,592户;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13925万元,人均纯收入10987元。

近年来,我们秦沙村在镇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新农村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05年我村成功创建为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2006年又被嘉兴市“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验收通过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样板村”,同时被列入创建“全国乡镇清洁工程示范村”。2007年被浙江省命名为“省级农村新社区建设示范点”。2007年11月,建立了全市第二家“村级党委”。特别是在农村新社区建设上,根据本村实际,积极探索,建设与管理并重,全面推进农户居住集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抓好农村新社区建设。

1、注重农民新村规划。我村自成立茉织华农民新村以来,由嘉兴市建设与规划局对秦沙村进行了总体规划,后又经过了调整,全村规划集聚点2个,启动建设2个,规划建房户数350户。目前农民新村一期工程、二期工程已经完成,二期延伸工程正在启动,到目前为止已有128户农户住进了别墅式的农民新村。预计二期延伸工程内可容纳建房30户,全村农民新村规划在158户左右。

2、加大农户建房管理。我村在做好征迁农户进新村建房的同时,做好了老宅基置换工作,采用专人负责和先拆后建等办法,努力做好农户在建房中的各项工作,力争把矛盾消化在萌芽状态,因此从未发生因建房而引发的矛盾,有力地保证了农村新社区建设的和谐发展。

3、注重绿化生态建设。结合平湖市绿化特色村创建,我村今年又投入30万元,对农民新村的绿化进行了重点建设,增加一些了高大乔木和乡土树种,农民新村中农户房前屋后的绿化档次得到了很大提升。结合创建,进一步改善了农户的生产、生活和居住环境,提升了农村新社区的品味。

二、抓好农村新社区管理。

1、明确工作责任。农村新社区管理工作由村党委书记负总责,村民委主任具体负责,村班子5名成员根据各自工作分工,对建房管理、环境卫生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明确责任。

2、强化配套服务。我村结合实际,建造了592平方米的秦沙村综合服务中心,基本满足农民群众的各种需要,有文体活动室、医务室、茶馆、便民超市等社区服务项目,老年服务中心被省民政厅列为省级“老年星光之家”示范点。

3、落实长效管理。为抓好农民新村长效管理,对农民新村涉及范围内的河道保洁、垃圾收集、绿化养护等工作,专门落实了2名能够积极工作,有吃苦耐劳精神的人员进行日常管理,并与他们签定了工作协议书,年终进行考核,促使他们明确了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范围,巩固了新社区建设的成果。

平湖市新仓镇秦沙村

新社区建设计划书 篇4

当前,在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的推动下,传统村落向农村社区、传统农民向新型农民转变已成为发展趋势。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如何适应农村社区建设的新变化、新要求,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近年来,北仑区依托九峰山农村新社区建设,积极探索农村社区区域化宣传思想政治工作模式,整合区域资源,力促实现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体制共融、资源共享、发展共赢”。最近,北仑区委宣传部组织调研组,深入九峰山农村新社区,采取听取汇报、座谈讨论、实地走访等方式,对农村社区区域化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关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如下报告。一、九峰山农村新社区区域化思想政治工作模式的主要做法

近年来,北仑区根据九峰山区域的实际,不断创新传统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积极探索更加开放、多元、灵活的区域化宣传思想工作新模式。

1、架构新型思想政治工作组织网络,扩大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覆盖面。一是建立九峰山社区思想政治工作联席会议。采用“1+N”模式(“1”为社区党委,负责协调管理九峰山区域内的党员和群众思想政治工作;“N”为九峰山区域内9个行政村党支部、驻区部队党组织以及各企事业单位党支部),强化党组织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和联系、动员、整合、协调该区域各类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的功能。二是建立九峰山社区和谐共建理事会。理事会由九峰山社区内各村、驻军部队、九峰山旅游开发公司、两新组织、新老市民等单位人员推选组成,主要研究、协商区域社会公共事务,化解基层各类矛盾,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性活动,兴办社区公益事业等。三是设立九峰山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将贴近群众生产生活的原属于街道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事项延伸到农村区域,同时将一些行政村感觉工作压力大、不愿意承担的部分村民服务职能承接过来,为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提供了合适的平台。

2、统筹建设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实现区域内资源共用互享。一是与新农村建设同步实施。将思想政治工作阵地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坚持与新农村建设同步谋划、同步实施,建立服务9个村新的假日学校、文明课堂、文化场所等阵地,建设多功能社区文化中心、社区文化广场、九峰山景区广场、景区小舞台等文化设施。二是多途径搭建文化舞台。依托多功能社区文化中心、社区文化广场、九峰山景区广场、景区小舞台等文化设施,搭建“九峰新韵海享文化大舞台”、月光下的文化行、欢乐星期五、九峰歌会等宣传文化活动,打造民间的星光大道。三是整合建设区域宣传文化阵地。规划建设廉政文化、乡风文明、民俗文化、统战文化、主题实践五大类九项文明景观群,如城联“和风”桂花苑、城联“古韵新闻”沿溪公园、社区婚育文化公园等一村一特色的思想政治工作阵地。

3、有效拓展工作途径,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一是与文化活动有机结合。将区域的深厚文化底蕴与传统节日相结合,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文艺节目中,组建农民铜管乐队、农民剧团,举办九峰山梅花节、文化惠民戏曲展演、新农村民间文艺展示、九峰巧娘等活动,探索建立“草根之星”文体骨干人才库,促进社区与群众间、党员与群众间的沟通与交流,实现社区和谐。二是与有效服务居民有机结合。发动社区工作者、大学生村官在内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广泛开展“五个一”活动即“社情民意记一记、社会治安问一问、党员骨干聊一聊、老弱病残陪一陪、共建单位走一走”,全面掌握社区情况,加强区域管理和服务,让居民能够充分享受社区化服务的实惠。三是与培育社团组织相结合。组建志愿者协会、乡风文明促进会、“蒲公英”宣讲团等各类公益性社会组织,开展“好邻里”为品牌的居民自助服务,动员社区内部力量,为社区居民排忧解难,延伸社区思想政治工作服务触角。

二、农村社区区域化思想政治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

尽管农村社区区域化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从调研的情况来看,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有:

1、农村社区区域化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认识有待于进一步强化。受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硬轻软”思路的影响,基层干部群众对基层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普遍认识不足,量化考核远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部分基层干部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耍嘴皮、做虚功,农民看重的是物质利益,上级重视的是政绩,思想政治工作往往让位于经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难落实,“只要把村级集体经济搞不去了,思想政治工作自然就上去了”。

2、农村社区群众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区域化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有待进一步创新。调查发现,在城市化过程中,农村社会日益分化,农民独立活动空间随之大大增加,农民接受外界各类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使得农民思想状态活跃多变、价值观念复杂多元。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中,途径比较有限,思路不够开阔,内容不够丰富,形式上多侧重于“上大课作报告”、“单向灌输”等老套路,偏重有形的文化娱乐活动,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少,使思想政治工作在解疑释惑、深入人心等方面不能取得较好效果。

3、区域化思想政治工作的范围还比较狭窄,工作合力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区域化思想政治工作不是一家之事,而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系统性的社会化工程。由于农村社区管理体制相对松散,各行政村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存在较大局限性,有干部说,农村是熟人社会,做思想政治工作还是本村人做工作比较有效,村与村之间还存在着各自为政、各管一方的现象,优势互补、集成协作的局面没有真正形成。

三、进一步推进农村社区区域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建议

针对调查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农村社区建设的发展态势,我们认为,九峰山农村新社区区域化思想政治工作模式,较好解决了当前农村思想政治工作资源分散、单打独斗等问题,对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服务农村社区建设具有现实借鉴意义。进一步推进农村社区区域化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可以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进一步优化农村社区区域化思想政治工作机制。优化农村社区区域化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就是要建立健全农村社区区域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工作制度,从制度上保证区域化思想政治工作稳步推进,实现任务目标明确、考评奖励科学、监督保障有力、协调配合有序。一是优化领导机制。区级、街道(乡镇)层面完善党委和政府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统筹协调、党政各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各方面积极参与的区域化思想政治工作领导体制,直接领导本区域农村社区区域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二是优化保障机制。健全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考评机制,把区域化思想政治工作细化、量化,进行年度考核,使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由“软”变“硬”,由“虚”变“实”。同时根据需要建设硬件设施,适当增加经费,建立互动平台,实现农村社区区域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常态化。三是优化评价机制。建立思想政治工作效益评估系统,坚持精神成果与物质成果、近期效益与长期效益、个体效益与群体效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统一,借助管理科学中的检测、评估方法,对区域化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结果进行多形式、多层次、多方面的综合性评估,在此基础上实行奖惩激励政策,进一步增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感。

2、进一步加强农村社区区域化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建设。实践证明:思想政治工作要卓有成效,必须有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工作队伍。要采取切实措施,调整结构,选拔人才,提高队伍的工作能力和水平。一是整合现有宣传思想文化队伍资源。在加强区域党建联席会、区域和谐共建理事会和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的专职队伍基础上,有效发挥基层党校讲师团、老干部讲师团、大学生讲师团、“蒲公英”宣讲员、乡风文明使者老娘舅、文化志愿者队伍、文明创建志愿者等队伍的作用,实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二是探索建立覆盖农村社区的网络。根据农村社区区域特点划分片区,在各村村民小组长中,选出敢于负责、坚持正义、乐于参政的人员,与村干部一起分别担任区长、片长和小组长,每个区、片都有两人负责,每个小组设若干成员,每个负责人都有明确具体的责任分工,做到定岗、定责,一级管一级,一级抓一级,建构覆盖每一位村民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三是培育基层思想政治工作骨干。将对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培训工作纳入基层农村干部培训范围,积极创造条件,增加经费支持,不断充实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组织思想政治工作者走出去,学习先进地区的经验,开阔思想政治工作的视野,造就一支政治敏感性强、思想水平高、业务素质过硬、勇于又善于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政工骨干队伍。

3、进一步拓展农村社区区域化思想政治工作广度。从本质上讲,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农村社区居民群众的需求多种多样,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农村社区区域内的资源,因地制宜加以推进。一是最大限度整合资源。充分用好基层党校、海享理论大讲坛、海享文化大舞台、假日学校等阵地,不断拓展市民素质工程点、文化长廊、特色场馆(如书画创作基地、农家文化大院、景观带)等综合阵地,最大限度地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同时整合区域内本身具备的各种旅游资源,加强村与村之间的联系协调,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集成协作。二是扩大教育覆盖面。针对新经济组织着各类社团不断增多的新情况,根据党组织、群团组织的组建进度,及时跟进,选配思想政治工作者,加强这类群众的教育管理。同时结合农村老年人多、妇女多、青少年多的实际特点,根据他们的不同需求,完善区域化思想政治工作服务功能,努力为他们排忧解难。三是健全舆情分析系统。坚持和完善农村社区群众思想分析制度,加强对群众思想状况和社会矛盾、社会心理变化的调查研究,根据农村社区发生的情况,村民反映的意见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针对不同对象开展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教育活动,因地制宜、因人制宜、按需施教,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新社区建设计划书 篇5

一、指导思想以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我局工作中心,提高干部的政治理论素养、政策水平和业务技能,以拓宽知识和更新知识为目标,开展培训工作,培养和造就一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政治理论素质高,掌握现代文化和管理知识,熟悉业务,具有履行岗位职责能力的城建干部队伍。

二、培训工作

(一)完成调训工作。2005我局将根据区委、区政府的要求,全面完成上级的调训任务。按上级规定的学习时间和目标要求,达到学习目的。

(二)争当学习型干部。局党委将下大力气抓好干部的在职学习,树立新的学习理念,构建干部终身教育体系,积极营造“人人终身学习,时时处处学习”的氛围,全面提高我局干部的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紧紧围绕区委今年内开展的“创争”活动,狠抓争做“六型党员干部”工作。局党委将分期分批对我局的党员干部进行调训。

(三)党务业务培训。今年将举办建设系统党务工作业务培训,提高各支部党务工作人员的党务工作业务水平。

(四)加强执法培训。真对我局执法部门多、行业多的特点,进一步规范各行业的执法行为,进行有针对性的《行政许可法》培训。

(五)增强学习理念。除局系统组织集中培训外,各级党员干部应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要深刻认识到只有不停的为自己“充电”,才能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的社会中提高自己的创业能力,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得为民所谋。

(六)提倡学历教育。采取有效措施,积极鼓励干部职工报读与其工作岗位相关的各类专业学历教育,为干部职工学习创造良好条件,不断提高干部的学历层次,改善专业知识结构。

三、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全局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党支部书记是搞好教育培训的第一责任人,落实好“第一责任人”责任,把“创争”活动与干部培训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做到认识、责任、工作三到位,突出学习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大力培育典型,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和辐射作用,营造“人人终身学习,时时处处学习”的浓厚氛围,增强各支部和全体党员干部的学习自觉性。2005年3月24日

上一篇:阅卷笔录写法下一篇:祭扫烈士陵园.1活动方案